怎样创造“零缺陷”的工作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创造“零缺陷”的工作目标

在日常工作中,“对”是“标准”,“做”是“执行”,每个“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是“效率”。“零缺陷”管理的核心就是“第一次把事情做对”。

感想:

其实对于我们大家来说“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这句话并不陌生,在很多场合下不同的人都说过类似的话,而且,很多事实让我们一早就接受了这样的一个观点,并深深体会到它的重要性与作用。但反观我自己,却一直未能百分百做到,倒是借由这本书才找到了原因,换句话说,我读完这本书才发现自己离真正做到“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还是有差距的。

究其原因,不是不知道要“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这个要求,而是对如何做到这个要求不甚了解,主要问题有二——态度和习惯。

首先,是态度问题。我们都明白“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另一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论调比它更早一步的在思想里扎根了。每当开始着手一个新的挑战,脑海中就会不由自主的浮现出“没关系,第一次做,错了也是正常的”“说会在乎这个呢”等等侥幸心理。越是烦琐的事情,这种呼声就越高。这不得不说是人的一种惰性,明明很清楚做事的要求,却在事前就为自己找好了借口如何做错找原因。所以说,态度决定一切,只有抱定自己有能力在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前提下,才能有“对”的行动被实施。

所以不妨试试心理暗示的方法,在以后每次开展打打晓晓的新事件时,就试着对自己默念“我可以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以此来端正自己的天都。而这种长期的心理暗示也恰恰可以帮助解决第二个问题——习惯问题。

个人习惯是长期行动的一个惯性表现,只有长期的将每一件事情都在第一次就做对,才能说自己养成了这个好习惯。而纠正一个人的习惯是痛苦的一件事,但并不是不能实现,这就好像条件反射,若每开始一件事情,我们脑中都能浮现“我可以一次就把事情做对”这句话,甚至于到最后,直接用行动而不是话语来实现这个理念,那么我们也就养成了这个良好的习惯且不觉得痛苦了。

零缺陷管理经典教材

2006-8-1 13:01 来自:周先生[常州]

★课程提纲

——通过本课程,您能学到什么?

第一讲为什么是零缺陷

1.零缺陷概念的产生

2.从零缺陷到零缺陷管理

3.零缺陷管理的核心

4.零缺陷管理的原理与误区

第二讲方略1:文化变革的零缺陷模型

1.引言

2.领导变革与管理承诺

3.组织变革与领导风格

4.领导法则与实施变革

第三讲方略2:价值驱动的质量经营模型

1.制定质量战略与政策

2.寻找价值驱动的要素

3.设定战略执行的目标

4.评估质量经营的进程

第四讲方略3:经理、主管质量工作指南

1.经理、主管的角色及任务

2.经理、主管的十项修炼

3.Cerosys的运行模式

4.Cerosys的实施步骤

第五讲方略4:基于PONC的管理模型(上)

1.发现“隐形工厂”

2.PONC要素展开

3.建立PONC的模式

4.建立PONC表盘

第六讲方略4:基于PONC的管理模型(下)

1.有效的消除PONC

2.PONC管理方法

第七讲方略5:有效管理质量改进过程

1.建立质量改进的组织

2.实施质量战略的计划

3.落实关键过程与指标

第八讲方略6:建立实施消除麻烦系统(上)

1.Cerosys实施与ECR系统

2.ECR系统的运行

第九讲方略6:建立实施消除麻烦系统(下)

1.建立同管理者沟通的模式

2.实施三种递进式的模式

3.建立正式的CAT系统

第十讲方略7:基础单元的零缺陷作业法与评估

1.基础单元的零缺陷作业法

2.零缺陷管理的评估

第1讲为什么是零缺陷

【本讲重点】

零缺陷概念的产生

从零缺陷到零缺陷管理

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体系与原理

零缺陷管理的核心

零缺陷管理的误区

零缺陷概念的产生

被誉为“全球质量管理大师”、“零缺陷之父”和“伟大的管理思想家”的菲利浦–克劳斯比(Crosbyism)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零缺陷”思想,并在美国推行零缺陷运动。后来,零缺陷的思想传至日本,在日本制造业中得到了全面推广,使日本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得到迅速提高,并且领先于世界水平,继而进一步扩大到工商业所有领域。

零缺陷的概念

零缺陷又被称为无缺点ZD。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主张企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经营管理,生产者、工作者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业务没有缺点,并向着高质量标准的目标而奋斗。它要求生产工作者从一开始就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把工作做得准确无误,在生产中从产品的质量、成本与消耗、交货期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合理安排,而不是依靠事后的检验来纠正。

零缺陷特别强调预防系统控制和过程控制,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使产品符合对顾客的承诺要求。开展零缺陷运动可以提高全员对产品质量和业务质量的责任感,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

菲利浦–克劳斯比与“零缺陷”

1952年,美国制造业的黄金时代来临,克劳斯比先生放弃了医生职业,在一家制造业工厂中找到了一份质检员的工作。从一无所知开始,克劳斯比先生虚心地向同事们学习可靠性、抽样等技术。在学习的过程中,克劳斯比先生越来越发现:大家所做的工作没有任何意义,质量管理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随着工作经历的不断增加,克劳斯比先生对质量管理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并逐步提出了零缺陷管理的基本思想,如图1-1所示。

图1-1 克劳斯比对质量管理认识的发展过程

1.医生的视角:预防产生质量

从医生的角度观察,克劳斯比先生认为:制造业的组织方向走错了,对产品质量进行分门别类并不能提高质量。他把源于医学的概念引入到了制造业:检验并不能产生质量,只有预防才能产生质量。这一观点正是后来的克劳斯比质量原则之一。

检验是在过程结束后把不符合要求的挑选出来,而不是促进改进。检验是告知已发生的事情,此时缺陷已经产生,不能产生符合项。预防发生在过程的设计阶段,包括沟通、计划、验证,能够逐步消除出现不符合项的可能性。通过预防产生质量,要求资源的配置能保证工作正确完成,而不是把资源浪费在问题的查找和补救上面。

2.店员的感悟:要用客户化的思维

克劳斯比在做普通店员的过程中,认识到了解客户需求对提高销售量的重要性。质量好的定义并不是完美无缺,而是是否能够满足客户的需要。只有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或服务,顾客才会有长久的信任,保持对产品的忠诚。因此,客户化的思维方式是现代管理的核心。

3.项目的实践:工作标准必须是零缺陷

克劳斯比在担任项目经理的过程中发现,人们总是遵循传统的智慧,按照可接受质量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