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验报告范例
教育实验报告事例
一、实验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教育部门积极推动教育实验工作。
本实验报告以某小学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教育实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实验目的1. 探索一种适合该校学生的教育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三、实验对象实验对象为该校六年级全体学生,共计100人。
四、实验方法1. 教育模式改革:在实验班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对照班实施传统教育,以传授知识为主。
2. 教学方法改革:在实验班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对照班采用传统的讲授法。
3. 教学评价改革:在实验班采用多元化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对照班采用单一的考试成绩评价。
五、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阶段:制定实验方案,明确实验目的、方法、步骤等。
2. 实施阶段:在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开展教学活动,进行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改革。
3. 数据收集阶段: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考试成绩等方式收集实验数据。
4. 数据分析阶段: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实验班和对照班在教育教学效果方面的差异。
5. 实验总结阶段: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实验前后的学习成绩对比:实验班:平均分从80分提高到90分;及格率从60%提高到80%。
对照班:平均分从75分提高到80分;及格率从50%提高到70%。
2. 实验班和对照班在综合素质评价方面的对比:实验班: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等方面表现突出。
对照班:在知识掌握、应试能力等方面表现较好。
3. 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学生满意度方面的对比:实验班:学生对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满意度较高。
对照班:学生对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满意度一般。
教育实验研究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与创新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对实验研究给予了高度重视,旨在通过实验研究探索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
本实验旨在探究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探究新型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2. 探究新型教学模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3. 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三、实验对象与方法1. 实验对象:某中学七年级两个班级,共计100名学生。
其中,实验班50名学生,对照班50名学生。
2. 实验方法:(1)实验班采用新型教学模式,即“翻转课堂+合作学习”;(2)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讲授、学生听课;(3)实验周期为一年,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持续4个月;(4)实验过程中,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学习成绩测试等方法收集数据。
四、实验过程1. 实验前准备:实验开始前,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学习成绩等。
2. 实验实施:(1)实验班:采用“翻转课堂+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教师将教学内容提前录制视频,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2)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进行课堂讲授,学生听课。
3. 实验中监测:实验过程中,定期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状态和综合素质。
4. 实验结束: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进行学习成绩测试,并收集实验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对比:(1)实验班学生的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说明新型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显著效果;(2)实验班学生在各学科的成绩均有所提高,而对照班学生成绩波动较大。
2.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比:(1)实验班学生在团队协作、沟通交流、创新能力等方面表现较好,而对照班学生相对较弱;(2)实验班学生心理素质较好,适应能力较强,而对照班学生心理素质较差,适应能力较弱。
教育实验报告单模板
教育实验报告单模板
实验概述
实验名称:[实验名称]
实验日期:[实验日期]
实验地点:[实验地点]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培养目标]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能力或知识]。
实验步骤
1. [步骤1]
2. [步骤2]
3. [步骤3]
4. [步骤4]
5. [步骤5]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描述]
实验分析
基于实验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结论1]
2. [结论2]
3. [结论3]
实验评价
本实验的优点有:
- [优点1]
- [优点2]
- [优点3]
本实验的不足之处有:
- [不足之处1]
- [不足之处2]
- [不足之处3]
实验改进
针对本次实验的不足之处,我们可以进行以下改进:
1. [改进1]
2. [改进2]
3. [改进3]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实验主题],并对[实验目的]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我们也体会到了实验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并通过分析与评价不断改进自己。
希望通过实验能够培养我们的[培养目标]能力,提高我们的[能力或知识]。
实验签名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1]
- [参考文献2]
- [参考文献3]。
教育类实习报告4篇(模板)
教育类实习报告4篇教育类实习报告篇1作为一名师范生,面临教育实习是必不可免的。
想当初,一想到有教育实习,我就在担心我该如何应对,尤其我与学生的年龄差距并不是很大,就怕管治不了他们,而且也没有正式上课的经验,上砸了咋办?这些都是对自身能力的一个考验。
但真正面对了,一切问题也慢慢迎刃而解了,我也在实习过程中,逐渐由学生的角色转换为教师的角色,也越来越有做教师的感觉。
但凡经验都是需要积累的,教学经验的积累也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教育实习正是一个让我积累教学经验的好机会。
我们这次教育实习,时间定为两个月,分两部分实习内容,一是班主任工作,二是教学工作。
在统筹安排下,我去了市南中学实习。
第一天,我是怀着紧张与期待的心情走进这所校园的,为不熟悉的环境而紧张,为即将面对的教师和学生而心生期待。
当第一次与指导教师见面,第一次面对学生,第一次走上讲台,第一次。
所有的第一次都是不一般的感受,都是一种新的体验。
随着次数的增多,我渐渐熟悉也适应了,得到了锻炼,不再像刚开始那般生涩。
成为一名教师,是我一直所向往的,而成为一名生物教师是我所选择的志向。
对我而言,教育实习并不仅仅是顺利毕业的必需保证,更是我能踏上教师岗位的先前准备,是我成为一名真正的生物教师的必备经验。
这次的教育实习让我受益匪浅,我感觉我在实习的过程中成长了很多,自身的能力也有了提高。
一、班主任工作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了解学生是基础,我就是以这个为基本目标的。
而要了解学生,与他们进行交流是必要的,仅仅通过观察并不能很好地达到目的。
为了能尽快的熟悉学生,我第一天就从班主任处要了学生的名单,首先从熟悉他们的名字入手,再逐渐熟悉他们的人。
我还看了他们的周记,从中获取一些相关的信息。
接着,我又与部分学生进行交流,从学生处了解了班级干部的名单。
而且,我常常利用早自修之前、课间、放学打扫等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
虽然这些起初并不是那么的顺利,但接触的时间越长,学生们也越愿意与我交流。
教育理论建模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育领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我国教育部门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构建一个基于教育理论的教育模型,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实验目的1. 构建一个符合新时代教育需求的教育理论模型。
2. 通过实验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 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三、实验方法1. 文献综述法:收集国内外相关教育理论、教育模型的研究成果,为构建教育理论模型提供理论依据。
2. 专家访谈法:邀请教育专家对教育理论模型进行评估和指导。
3. 实证分析法:通过实验验证教育理论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四、实验过程1. 构建教育理论模型(1)确定教育理论模型的基本要素: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
(2)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如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多元智能理论等,构建教育理论模型。
(3)根据教育理论模型的基本要素,设计实验方案。
2. 实验实施(1)选取一所普通中学作为实验学校,随机抽取两个班级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实验组采用教育理论模型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3)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收集相关数据。
3. 数据分析(1)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学业成绩、综合素质、学习兴趣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2)对比两组学生的差异,分析教育理论模型的实际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在学业成绩、综合素质、学习兴趣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2. 分析原因,教育理论模型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1)教育目标明确,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
(2)教育内容丰富,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
(3)教育方法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教育评价科学,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六、实验结论1. 教育理论模型符合新时代教育需求,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实验报告范文模板3篇
实验报告范文模板3篇Experimental report template编订:JinTai College实验报告范文模板3篇小泰温馨提示:实验报告是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
本文档根据实验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实验报告范文模板2、篇章2:实验报告范文模板3、篇章3:实验报告范文模板篇章1:实验报告范文模板例一定量分析实验报告格式(以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为例)实验题目: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学习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有关仪器的使用;学习碱式滴定管的使用,练习滴定操作。
h2c2o4为有机弱酸,其ka1=5.9×10-2,ka2=6.4×10-5。
常量组分分析时cka1>10-8,cka2>10-8,ka1/ka2<105,可在水溶液中一次性滴定其两步离解的h+:h2c2o4+2naoh===na2c2o4+2h2o计量点ph值8.4左右,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naoh标准溶液采用间接配制法获得,以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此反应计量点ph值9.1左右,同样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一、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用台式天平称取naoh1g于100ml烧杯中,加50ml蒸馏水,搅拌使其溶解。
移入500ml试剂瓶中,再加200ml蒸馏水,摇匀。
准确称取0.4~0.5g邻苯二甲酸氢钾三份,分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20~30ml蒸馏水溶解,再加1~2滴0.2%酚酞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
二、h2c2o4含量测定准确称取0.5g左右草酸试样,置于小烧杯中,加20ml 蒸馏水溶解,然后定量地转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教育类实习报告(12篇)
教育类实习报告教育类实习报告(12篇)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育类实习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育类实习报告1教育实习已经结束,回顾两周的实习生活,感慨颇多。
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教育实习对每一个准教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是我们师范生将理论知识付诸于行动的必需环节。
我们可以通过实习,接触与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所锻炼的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用理论指导实践,提高自己在社会中,在学生面前,在学校里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不仅仅是局限于书本的知识。
这两周的生活工作体验,在指导老师吴凤娟的帮助辅导下,我收获了很多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体会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光荣与责任,以及明白了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所要付出的艰辛和劳累。
现将实习期间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情况总结如下:1、听课教学工作最基础的方面是听课,实习教学工作的第一件事也是听课。
实习期间的听课不再是以前读书时那种专门听老师讲课的内容,而是听指导老师讲课的教学方法,讲课思路等等;学习指导老师的教学经验,和处理课堂的方法,与学生互动的技巧等等。
我第一次听的课是我院副教授田素霞的一节离散数学的课,这节课内容精炼、节奏紧凑、课堂气氛活跃,让我耳目一新。
先是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其次是教师对重难点的区分和处理,最后是师生交流情况等。
这次听课让我觉得,学校教学要求的不仅仅是学科教育知识,还有很多其它的技能技巧。
自那天起,我根据课程表去听课,做好详细记录,以能在最短时间内提高自身水平。
2、备课教学工作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备课。
备课是教学的开始,备课不仅仅要联系书本上的内容,还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还要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对课堂的反应,教学实际情景等方面的情况。
在备课的时候,我的教案教案一般是祥案,一字一句把上课的每一句话写出来。
实验报告内容学校格式5篇
实验报告内容学校格式5篇实验报告内容学校格式精选篇1本次实训,是对我本事的进一步锻炼,也是一种考验。
从中获得的诸多收获,也是很可贵的,是十分有意义的。
经过这次实训,我收获了很多,一方面学习到了许多以前没学过的专业知识与知识的应用,另一方面还提高了自我动手做项目的本事。
在实训中我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
是一个让我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的好机会,原先,学的时候感叹学的资料太难懂,此刻想来,有些其实并不难,关键在于理解。
在这次实训中还锻炼了我其他方面的本事,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
首先,它锻炼了我做项目的本事,提高了独立思考问题、自我动手操作的本事,在工作的过程中,复习了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应用知识的技巧等。
其次,实训中的项目作业也使我更加有团队精神。
从那里,我学会了下头几点找工作的心态:一、努力实践,自觉进行主角转化。
仅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实现理论自身的价值,也仅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使理论得以检验。
同样,一个人的价值也是经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也仅有经过实践才能锻炼人的品质,彰显人的意志。
必须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潜心体会,并自觉的进行这种主角的转换。
二、继续学习,不断提升理论涵养。
在信息时代,学习是不断地汲取新信息,获得事业提高的动力。
作为一名青年学子更应当把学习作为坚持工作进取性的重要途径。
走上工作岗位后,我会进取响应单位号召,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学习理论、业务知识和社会知识,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用精良的业务知识提升本事,以广博的社会知识拓展视野。
三、提高工作进取性和主动性实习,是开端也是结束。
展此刻自我面前的是一片任自我驰骋的沃土,也分明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职责。
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学习,深入实践,不断提升自我,努力创造业绩,继续创造更多的价值。
我认为大学生实习难,就业难,除非你有关系,能给你简便找到工作,否则就难逃市场选择的厄运。
我在该公司实习总结了五个攻略,只能智勇双全,才能在这个社会中出人头地。
数学教育实验报告范例
一、实验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数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为了探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本实验以小学四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一次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为主题的数学教育实验。
二、实验目的1. 探索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分析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影响。
3. 为数学教师提供有益的教学经验。
三、实验对象与分组实验对象:某小学四年级全体学生(共100人)分组: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
四、实验方法1. 实验组:采用探究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教师讲解知识点,学生被动接受。
五、实验内容1. 实验组教学内容:分数的加减运算、图形的面积计算等。
2. 对照组教学内容:与实验组相同。
六、实验步骤1. 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能力测试,了解学生初始水平。
2. 实验过程中,实验组采用探究式教学,对照组采用讲授式教学。
3. 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能力测试,了解学生实验后的水平。
4. 分析实验数据,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变化。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实验组学生在实验后的数学思维能力测试中,平均分提高了20分;对照组学生平均分提高了10分。
2. 分析:(1)探究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实验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讲授式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一定作用,但效果不如探究式教学显著。
(3)实验结果表明,探究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八、实验结论1. 探究式教学是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2. 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教育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研究者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研究。
本实验旨在探讨如何通过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具体实验目的如下:1. 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分析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3. 为教师提供可操作的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实验对象与方法1. 实验对象本实验选取了某中学的三个班级,共计90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
其中,A班30人,B班30人,C班30人。
三个班级的学生在年龄、性别、学习成绩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2. 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准实验设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采用新型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实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期8周,第二阶段为期4周。
(1)实验组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教师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共同进步。
3. 互动式教学:教师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评价反馈法:教师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2)对照组教学方法1. 传统讲授法:教师按照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2. 练习法:教师布置课后练习,学生独立完成。
三、实验过程与结果1. 实验过程第一阶段:实验组采用新型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第二阶段:实验组采用新型教学方法,对照组继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2.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实验组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高于对照组。
2. 实验组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高于对照组。
3. 实验组学生的成绩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
四、讨论与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新型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参与度和学习成绩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以下是对实验结果的讨论与结论:1. 案例分析法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小组讨论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实践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实践中的理论知识,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我于2021年秋季学期在XX中学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教学实践实验。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检验和巩固所学教育理论知识,探索适合中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实验目的1. 检验和巩固教育理论知识。
2. 探索适合中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
3. 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4.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实验内容本次教学实践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课程设置:根据学校教学安排,我承担了初中语文《骆驼祥子》的教学任务。
2. 教学方法:结合教育理论,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导入、新课讲解、课堂讨论、作业布置、课后辅导等环节。
4.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作业、课堂表现、考试成绩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四、实验过程1. 前期准备:在实验开始前,我认真研究了《骆驼祥子》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并准备了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 教学实施:-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故事导入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新课讲解:采用情境教学法,将学生带入作品中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 作业布置:布置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 课后辅导:针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3. 教学反思:在每次课后,我认真反思教学过程,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学生成绩:通过一个月的教学实践,学生的语文成绩普遍有所提高,其中优秀率达到了30%。
2. 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大提高,课堂气氛活跃。
3. 学生能力:学生的合作意识、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明显提升。
教育调查实验报告
教育调查实验报告一、引言本次实验旨在调查教育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通过收集数据和分析结果,我们希望探索教育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程度,并为教育领域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实验设计1. 实验目标本实验的目标是比较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并找出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2. 实验组和对照组我们将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将使用一种新的教育方法,而对照组则将使用传统的教育方法。
3. 实验步骤1. 随机选择一批学生,并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 实验组将接受新的教育方法,而对照组将继续使用传统的教育方法。
3. 在一段时间后,我们将对两组学生进行成绩测试,并记录他们的学习成绩。
4. 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三、数据收集与分析我们收集了以下数据:学生的姓名、性别、年龄以及他们的学习成绩。
通过对数据进行整理,我们得到了以下发现:1. 对于实验组,学生在新的教育方法下表现出了更好的学习成绩。
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平均分数提高了15%。
2. 男生和女生在新的教育方法下的学习成绩提升效果相似,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3. 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较大,而低年级学生的提升较小。
四、讨论与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新的教育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有正面的影响。
2. 男生和女生在新的教育方法下表现相似,教育方法并未增加性别差异。
3. 教育方法对高年级学生的提升效果较好,对低年级学生的提升效果较差。
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建议使用新的教育方法,并将其更广泛应用于高年级学生。
此外,我们还可以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便找出更适合不同群体的教育方法。
五、结语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普及了教育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我们希望这些结论对教育领域的决策者和从业者有所帮助,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方式。
教育实验法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实验法作为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在教育教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的影响,我们开展了本次教育实验。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比分析,验证实验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成绩及培养综合素质方面的有效性。
二、实验对象与方法1. 实验对象本次实验选取了某中学初一年级两个班级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共40名学生,对照组共40名学生。
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家庭背景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2. 实验方法(1)实验组采用实验教学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实验方案。
b.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实验活动,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c. 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引导学生将实验结论应用于实际生活。
(2)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讲解、学生听课、课后作业等形式。
三、实验过程与结果1. 实验过程实验分为两个学期进行,每个学期12周。
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按照上述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2. 实验结果(1)学习成绩方面: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实验组学生在各科成绩上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学习兴趣方面:实验组学生对实验教学内容表现出较高的兴趣,课堂参与度明显提高。
(3)综合素质方面:实验组学生在团队协作、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均有所提升。
四、讨论与结论1. 讨论要点(1)实验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实验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实验教学法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2.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实验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培养综合素质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2)实验教学法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应用的教育教学方法。
五、实验局限性本次实验存在以下局限性:(1)样本量较小,实验结果可能不具有普遍性。
教育实验报告范例
一、实验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成为国家战略,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
为了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我校开展了“基于翻转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实验”。
本次实验旨在探讨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二、实验目的1. 探讨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2. 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4. 为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我校七年级两个班级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共120名学生。
2. 实验分组:将实验组学生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分成两个小组,每组60人。
对照组学生按照原教学计划进行教学。
3. 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1)翻转课堂:将课堂上的知识传授环节放在课前,学生通过观看视频、阅读教材等方式自主学习;课堂上则进行互动交流、实践操作等活动。
(2)传统教学:按照传统的教学流程,教师讲解知识,学生听讲、做笔记。
4. 数据收集:实验前后,对两组学生进行英语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测试,以评估实验效果。
四、实验过程1. 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英语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测试,收集基础数据。
2. 实验中: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1)实验组:课前,教师为学生提供英语学习视频、教材等资源,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实践操作等活动。
(2)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教学流程,教师讲解知识,学生听讲、做笔记。
3. 实验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英语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测试,收集实验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实验组:英语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平均分分别为85分、90分、88分、92分。
(2)对照组:英语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平均分分别为80分、85分、82分、87分。
2. 实验结果分析(1)实验组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说明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实验教学的实践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课程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验目的1. 使学生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操作水平。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包括实验器材的选用、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等。
2. 实验项目设计与实施: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项目的设计、实施与总结。
3. 实验报告撰写:要求学生按照规范格式撰写实验报告,提高写作能力。
四、实验过程1. 实验准备阶段在实验开始前,教师向学生介绍实验目的、内容、步骤和注意事项,并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实验相关知识。
同时,教师对实验器材进行检查,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2. 实验实施阶段(1)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教师示范实验操作步骤,学生跟随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
(2)实验项目设计与实施: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方案,并按照方案进行实验操作。
实验过程中,学生注意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实验报告撰写:实验结束后,学生按照规范格式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结果和心得体会。
3. 实验总结阶段(1)教师对实验过程进行总结,指出实验中的优点和不足。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3)评选优秀实验小组,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通过本次实验,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
2. 实验项目设计与实施:学生能够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方案,并按照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取得了一定的实验成果。
教育学实验报告
教育学实验报告【教育学实验报告】1. 研究背景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以及教育方式的学科,通过实验研究来验证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的有效性,提升教育质量。
本实验旨在探索不同教育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动机的影响,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2. 实验设计2.1 实验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教育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动机的影响,探索最优的教育方式,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2.2 实验对象本实验共招募100名小学五年级学生,随机分为三组。
2.3 实验步骤2.3.1 分组将100名学生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3人。
2.3.2 实验组一:传统教学法在实验组一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授课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2.3.3 实验组二:互动教学法在实验组二中,采用互动教学方式,教师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讨论。
2.3.4 实验组三:项目式学习法在实验组三中,采用项目式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参与实际项目来学习知识和技能。
2.3.5 实验内容三组学生将在相同的时间内学习同样的课程内容。
学习过程中,记录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动机等数据。
3. 数据分析与结果3.1 学习成绩比较通过统计各组学生在学习成绩上的表现,比较三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差异。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一的平均学习成绩为X分,实验组二的平均学习成绩为X分,实验组三的平均学习成绩为X分。
通过t检验分析,实验组三的学习成绩显著高于实验组一和实验组二。
3.2 学习动机比较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各组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分,比较三组学生的学习动机差异。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一的平均学习动机得分为X分,实验组二的平均学习动机得分为X分,实验组三的平均学习动机得分为X分。
通过方差分析,实验组三的学习动机得分显著高于实验组一和实验组二。
4. 结论与讨论通过本实验的比较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首先,相较于传统教学法和互动教学法,项目式学习法在学习成绩和学习动机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其次,项目式学习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素质教育的实验报告范文
素质教育的实验报告范文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实施素质教育,探讨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通过实施一系列素质教育课程和活动,收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数据,并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素质教育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积极影响,能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创造力和社交能力。
一、引言素质教育是一种致力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方法。
与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不同,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本实验将通过实施素质教育,探讨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二、实验设计1.参与人员本实验选取了两个小学班级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班级各30名学生。
2.实验组方案实验组班级在正常的学科教学基础上,增加了一系列的素质教育课程和活动,包括学生自我管理课程、创意思维培养课程和团队协作活动。
课程内容根据学生年龄和特点进行调整,旨在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创造力和社交能力。
3.对照组方案对照组班级仅进行传统的学科教学,不进行素质教育课程和活动。
4.数据收集在实验期结束后,使用问卷和观察记录的方式,收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数据。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1.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评价数据,发现实验组的学生在自我管理能力方面得分较高。
这说明实施素质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提高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
2.创造力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创造力评价数据显示,实验组学生的创造力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
这表明素质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3.社交能力实验组学生的社交能力评价得分较对照组学生高。
这说明素质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合作和分享,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意识。
四、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素质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有积极影响。
通过实施素质教育,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创造力和社交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应更多地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将素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中。
素质教育的实验报告范文2篇
素质教育的实验报告范文素质教育的实验报告范文精选2篇(一)本次实验旨在探究素质教育在当前教育体系中的实施效果,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变化,评估素质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
同时,本实验也致力于发现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为素质教育的深入推广和完善提供参考。
本次实验选取了某市两所小学的四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每所学校随机抽取两个班级作为实验组,另外两个班级作为对照组。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在实验前的基础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相近,保证了实验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实验组采用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具体措施包括:增加课外阅读时间,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
对照组则维持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知识传授为主,注重考试成绩和学科竞赛成绩。
实验从2023年9月开始,至2024年6月结束,历时一个学年。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定期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进行学习能力测试、创新能力评估和综合素质评价,同时收集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显著提升。
通过增加课外阅读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积极,能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并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而对照组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不明显。
在创新能力方面,实验组学生的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
实验组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科技小发明比赛中,展现出较强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提出新颖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综合素质评价包括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领导力等方面。
实验组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均优于对照组。
他们在团队合作中展现出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领导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我们可以明显看出素质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影响。
实验组学生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均有显著提升,这表明素质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实验分析报告模板
教育实验分析报告模板一、实验目的本次教育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特定教育方法或教学资源的应用,评估其对学生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等方面的影响,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设计1.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选择: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学生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确保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学习基础等方面的均衡。
2. 实验变量的确定:根据实验目的,确定需要观察的变量,如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等。
3. 实验方案的制定: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时间、实验内容、实验方法等。
三、实验过程1. 实验前准备:根据实验方案,准备好所需教材、教学资源等,并通知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及其家长。
2. 实施实验:按照实验方案,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教学,确保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尽量保持一致。
3. 数据收集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收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四、实验结果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得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等方面的差异情况。
具体结果如下:1. 学习成绩:实验组的学习成绩相较于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学习兴趣:实验组的学习兴趣较对照组更高,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
3. 学习效果:实验组的学习效果较对照组更好,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有明显提升。
五、实验结论与建议1. 实验结论:本次教育实验结果表明,特定教育方法或教学资源对学生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具有积极影响。
2. 实验建议:根据实验结果,建议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广泛应用这些教育方法或教学资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六、实验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1. 样本选择的局限性: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样本的选择可能无法代表整个受试人群,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 实验环境的影响:实验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习环境可能存在差异,这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实验报告范例教育实验报告范例1、陈菊珍、刘华山:《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现状的团体辅导实验研究》,载《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年第2期。
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现状的团体辅导实验研究陈菊珍、刘华山内容摘要:本研究通过前测,选取存在人际交往困扰的大学生40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按照自行制定的辅导方案,进行14次人际交往团体辅导,用青年性格问卷和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结合他评和自评,对辅导效果进行评估。
结果表明,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对减轻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扰,增强大学生人际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辅导一、研究过程(一)测试工具本研究以“青年性格问卷”和“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为主要测量工具。
“青年性格问卷”是前人根据“加里弗尼业心理测验表”修订而成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是由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等编制的。
(二)被试选定与分组本研究以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40名存在人际交往困难的大学生为被试。
将筛选出来的40名学生随机分成甲乙两组,每组20人。
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对照组。
实验组又随机分为两个小组,每一小组10人,接受完全相同的辅导。
为了更好地引导实验组成员适时暴露自己,分析自我,特意安排10个交往正常的大学生加人实验组,一个小组5人。
他们在上述心理测验中,未表现出明显的交往困扰,但研究者要求他们参加团体辅导,他们也愿意协助辅导老师开展工作他们在前后测中得分不参与统计分析。
乙组则未安排任何形式的辅导。
(三)前期调查辅导前运用自编“大学生人际交往制约因素调查表”,对40名实验对象进行调查,以了解妨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因素,为制定团体辅导方案提供依据。
本调查表共列出17个不利于交往的心理因素,由被调查者选出其中5个,同时允许其予以补充。
(四)制定辅导方案辅导分为两类,一类为主题讨论、人为情境训练,共9次,每次分为理论研讨、情境训练和行动作业三个环节。
另一类为真实情境训练活动。
(五)实施团体辅导对实验组实施14次团体辅导,持续7周。
(六)实施后测团体辅导结束后,用“青年性格问卷”和“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实施后测。
(七)统计分析运用王建中教授开发的WJZ心理测量和统计软件对前后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师生评价、自我评价,评估团体辅导方案及其实施的有效性。
二、结果(一)“大学生人际交往制约因素调查表”统计结果(二)青年性格问卷统计结果(三)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统计结果(四)师生评价(五)自我评价三、讨论(一)妨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因素分析(二)团体辅导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的效果分析1、团体辅导对于改善人际交往现状具有独特的优势。
2、本团体辅导方案针对性强,触及到制约人际交往的主要因素,并且通过辅导引导成员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这些制约因素的消极影响。
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突破。
(1)树立主动交往意识。
(2)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培养“成人心态”,(3)提高交往技能。
(4)交往行为训练。
(三)本团体辅导实施方案特点的讨论1、事先调查,了解妨碍人际交往的因素,使方案的制定更有针对性。
2、综合运用行为矫正、认知辅导等各种辅导理论与方法。
3、重视理论研讨,适当增加理论容量。
4、安排部分交往正常的学生加入实验组。
5、将人为情境训练与真实情境训练结合起来。
6、设置行动作业,注意加强行动倾向。
2、蒋世雷、傅玉蓉:《“小学数学学习策略”教材实践对学生学会学习数学的影响实验报告》,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7期。
“小学数学学习策略”教材实践对学生学会学习数学的影响实验报告蒋世雷、傅玉蓉摘要:为了研究5小学数学学习策略6教材实践对学生学会学习数学的影响,我们采用了等组设计的实验方法,选取同一教师教学的两个平行班进行对照实验。
在两个平行班总的数学学习课时不变的情况下,利用总课题组编写的5小学数学学习策略6教材,在实验班开设每周一节的学习策略课,进行对比实验。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开设专门的学习策略课,的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策略上,而避免大量的知识内容对学习策略的掩盖。
通过掌握系统的学习策略,能大幅度地改进学生的学习,大面积地提高学习质量与效率,从而达到了使学生学会学习数学的实验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策略;学会学习;教材实践一、前言本实验力求达到以下两个目的:1、通过实验,发展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一些常用的学习方法。
2、通过实验,在教学实践中甄别《小学数学学习策略》实验教材的编排体例、已有策略的优劣。
并在实践中注重搜集实验素材,提出修订意见。
二、研究方法本实验采取了等组设计的实验方法,将高年级作为实验重点。
选取同一教师执教的学生学习环境及水平大致相同的六年级两个平行班进行对照实验,在两个平行班数学学习总课时一致的情况下,在实验班开设每周一节的学习策略课程,历时一年。
(一)实验对象说明(二)实验持续的总时间及具体安排(三)实验条件的控制本实验所选取的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原来的数学学习成绩、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好、学生个体差异等基本实验情况大体上一致。
(四)实验程序1、前测2、数学学习策略训练3、后测三、实验结果(一)实验班和对照班后测成绩差异比较(二)实验班学生对实验给学生学会学习数学的影响的自我评价(三)实验班和对照班解题速度比较(四)其他方面四、分析和讨论(一)实验对学生学会学习数学的影响1、系统的数学学习策略训练,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系统的数学学习策略训练,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系统的数学学习策略训练,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综合能力。
(二)实验教材及教学方法探析五、结论(一)一年多来的系统实验证明:开设专门的学习策略课,学生学习兴趣极浓,可以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策略上,而避免大量的知识内容对学习策略的掩盖。
(二)通过掌握系统的学习策略,能大幅度地改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大面积地提高学习质量与效率。
(三)《小学数学学习策略》实验用书是一本实用可操作性强、高质量的实验教材。
但在新的课程标准及教育教学理念转变时期,学习策略教材及教学也应适应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和新课程标准,与时俱进。
实验教材在课文结构、策略取舍等方面还有待改进。
3、陶文中:《小学低中年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实验报告》,载《教育科学研究》1998年第4期。
小学低中年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实验报告陶文中内容提要:本实验作者通过编写小学语文、数学创造思维活动教材和构建新教学模式,探索在小学低中年级语文、数学教学中开展创造思维活动,培养小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性。
研究结果表明,将创造思维活动与小学语文、数学教学融为一体,促进了小学低中年级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一、前言为使小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课题组以小学语文、数学两门基础学科的教学为切入点,开展小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二、实验研究的目标及理论基础(一)实验的主要目标(二)实验的理论基础三、研究方法(一)实验假设(二)实验原则(三)实验设计1、指导思维2、实验设计的模式R O1 X O2 (实验组)R O3 O4控制组) (四)实验对象根据分层整群抽样与自愿原则,本研究从城、近郊区选取了9所小学的一年级和三年级共780名学生为实验对象。
本文所报告的是随机抽取的两个实验点,实验时间为一学年。
(五)实验材料本研究的实验材料是课题组自己设计编写的(小学语文创造思维活动)(一年级)、(三年级)和(小学数学创造思维活动}(一年级)、(三年级)两套教材。
(六)测验工具本研究所采用的创造能力测验有两种,一是台湾吴静吉(1981年)修订的托兰斯图形创造思维测验(甲式),二是威廉姆斯创造个性量表。
(七)实施程序1、准备阶段(1996.2——1996.8):收集资料、文献探讨、组织实验研究小组。
2、师资培训3、拟定实验研究计划4、设计和编写语文、数学创造思维活动教材5、选择实验对象和控制组6、实施前测7、开展教学实验(1996.9——1997.7)8、开展教学研讨活动9、实施末测(1997.7)(八)资料处理四、实验措施(一)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树立创造为本教育思想。
为此,课题组作了一些相关工作。
(二)构建创造思维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三)优化课程内容结构(四)营造创造教育的环境(五)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创造教育策略五、结果与分析(一)小学生创造能力有了普遍提高1.实验前实验组与控制组创造思维能力的比较2.实验后一年级实验组与控制组创造思维能力测验成绩的比较3.实验后三年级实验组与控制组创造思维能力测验成绩的比较4.同一学校实验前后实验班之间创造思维能力发展情况的比较(二)初步形成有特色的语文、数学创造思维活动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教师教育观念有了初步转变,创造为本的教育思想逐渐确立。
六、讨论一年来的创造能力培养教学实验,目前还存在以下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一)课时偏紧。
(二)内容偏多。
(三)语文、数学创造思维能力测验中各项指标间的关系尚需进一步探讨。
4、戴育红、蔡达昌、陈汉祯、郑颖祁、骆凤瀛:《对学业不良学生进行小组辅导的实验研究》,载《心理科学》,2004年第1期。
对学业不良学生进行小组辅导的实验研究戴育红蔡达昌陈汉祯郑颖祁骆凤瀛摘要:本研究通过小组辅导的形式对学业不良学生进行学习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开发自身的学习潜能,提高学习适应性和学习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小组辅导活动是帮助学业不良学生提高学习适应性和学习效果的一条重要途径。
关键词:学业不良学生小组辅导学习心理辅导一、研究目的二、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选取广州市荔湾区人民中路小学三(1)班、三(2)班、三(3)班部分学业不良学生共24人。
(二)研究方法和步骤1、实验准备阶段(2000年11月 - 2001年1月)2、实验开展阶段(2001年2月– 5月)3、实验结束阶段(2001年6月– 2002年1月)三、结果分析(一)实验组学生对活动效果的评价(二)实验组学生的进步情况(三)实验组学生的家长对活动效果的评价四、小结(一)小组辅导活动是帮组学业不良学生提高学习适应性和学习效果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开展学业不良学生小组辅导要掌握一些策略和技巧1、小组辅导活动目标、内容的设定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并要形成系列2、小组辅导活动程序的设计要有科学性,活动形式和方式要多样化3、导师要熟练掌握小组辅导、学习辅导、游戏辅导等技巧4、小组辅导与个别辅导应互相结合5、要安排好小组辅导活动的时间和场所五、参考文献其他推荐文章:1、戴健林、莫雷:《目标设定影响写作自我效能感的实验研究》,载《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