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圆形变变变教案三篇
幼儿艺术教案-圆形变变变优秀教案
幼儿艺术教案-圆形变变变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圆形的认知和想象能力。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创造力。
3.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培养幼儿对圆形的认知。
2.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1.引导幼儿运用圆形进行创作。
2.培养幼儿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具:圆形纸片、彩笔、剪刀、胶水、气球等。
2.环境布置:在活动室内布置一些圆形物品,如球、车轮、镜子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圆形的吗?幼:球、车轮、镜子……师:对了,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圆形的魔法,让圆形变变变!2.认知圆形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些圆形物品有什么共同特点?幼:它们都是圆圆的,没有棱角。
师:很好,那我们就来动手试试,用圆形纸片做一个小作品。
3.创作圆形作品师:现在请大家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用圆形纸片创作一个作品。
可以尝试用剪刀、胶水等工具,也可以在圆形上画上漂亮的花纹。
(幼儿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4.展示作品师:请每个小组展示一下你们的作品,并介绍一下你们的创意。
(幼儿展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5.圆形变变变师:刚才我们用圆形创作了这么多作品,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让圆形变变变。
请你们用圆形纸片拼出一个新的图形。
(幼儿自由发挥,用圆形纸片拼出各种图形,教师巡回指导)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圆形,还用圆形创作了这么多有趣的作品。
大家表现得非常棒,希望你们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发现圆形的魔法,创作出更多精彩的作品。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让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培养幼儿对圆形的认知。
2.通过创作圆形作品,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通过圆形变变变游戏,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教师在活动中要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得到成长。
七、教学延伸1.让幼儿尝试用其他形状进行创作,如三角形、正方形等。
小班科学教案圆形变变变
小班科学教案圆形变变变小班科学教案:圆形变变变一、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并描述物体的形状和变化。
2.能够认识圆形,并能通过实验理解圆形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具:卡片、纸张、剪刀、钢笔、胶水等。
2.教材:小学科学教材。
三、教学过程:1.导入(引入圆形):老师拿出一个卡片上面画着一个圆形。
老师让学生观察该物体的形状,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形状?”学生回答后,老师解释这是一个圆形,并让学生找出教室中还有哪些圆形的物体。
2.活动一(观察圆的特点):老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纸,让学生将纸对折两次,然后剪下一个开口,再打开纸,观察开口的形状。
学生们发现开口的形状是一个圆形,老师指导学生描述圆形的特点,如没有棱角,边界曲线光滑等。
3.活动二(制作圆形的帽子):老师发给每个学生一个大圆形的纸板和一段长绳或带子,让学生将纸板扎成一个圆筒形,用胶带固定住。
然后在纸板上面剪一个小口,把绳子穿过口,并系住。
最后,学生戴上这个圆筒形的帽子,展示给同学们看,感受圆形的特点。
4.活动三(制作圆形的动物):老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纸和一支钢笔,让学生在纸上画一个圆形的动物,如猫的脸、鱼的泡泡等,并用剪刀剪下来。
学生们再用胶水把这些圆形的动物贴到一个大纸板上,展示给同学们看。
5.总结:通过以上的活动,学生们对圆形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他们能够观察并描述物体的形状和变化,培养了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来理解圆形的特点。
通过亲自制作圆形的帽子和动物,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加强了学生们对圆形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课堂氛围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圆形特点时,需要耐心细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
幼儿艺术教案:圆形变变变
幼儿艺术教案:圆形变变变活动背景:圆形是幼儿熟悉的图形,一个个简简单单的圆,添画几笔就变成了孩子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常见的物品,他们对此有着丰富的感性经验,会觉得既亲切又趣味十足。
本活动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画一画多感官参与的方式,让幼儿认真仔细观察画面,尝试理解画面内容并较清楚地表述故事,同时能抓住物品的特点和功能向同伴交流分享自己对圆圈的添画创想。
一、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及动手绘画能力。
2、启发幼儿在规定的图形上添画成不同的物体。
3、能根据自己绘画的物品添加背景。
活动准备:1、在生活中接触过圆的物品。
2、彩笔、记号笔。
3、画好的圆形数张、白纸数张。
活动过程:一、以神话形式导入活动。
昨天,老师做了一个很美的梦,梦见一位仙女,她手中拿了一根神奇的魔术棒,她走到了一个叫“圆圆圈的国家”,那里的人们很穷,用泥巴制作了一些列的“圆圆泥巴家具”有:泥巴圆凳、泥巴圆柜、泥巴灶台、泥巴放粮的斗……,小仙女看到这里的人们生活的这么贫苦,就举起了手中的魔棒,说道:“变、变、变”那些圆形的泥巴家具顿时变成了各种形状的现代豪华家具,你们觉得神奇吧!(幼:“好神奇、我想有一根魔棒、我为我妈变一根珍珠项链……”“对,有魔棒最好,但是我们没有魔棒,不过我们有聪明的脑袋,让我们用智慧来变一变这些圆形好么?(好)”(集体讨论要变得物品,从中启发了孩子们的想象能力)二、动手操作:大家来画1、师:“小朋友们想的真好,现在就请小朋友们把我手中的圆圈变成神奇的物品好么?(好)小朋友们开始变吧。
”2、教师要求:用圆变出物品后再添画上背景。
3、教师参与其中,启发幼儿用一样的圆形变出不一样的物品。
4、鼓励能力差的幼儿要敢想、敢变、敢画。
5、作品展示:并说一句话描述一下自己画的物体。
三、活动延伸将幼儿作品汇编到《圆圈变变变》图册中,供幼儿以后随时欣赏。
活动反思:在本次教学活动中,由于幼儿的个体差异,发展水平不同,有的幼儿在画画的过程中显得“如鱼得水”,拿笔就画,画得活龙活现,画出了农家小院的“小鸡一家”、“七彩葡萄”“神奇的扇子”“美丽的地球”“好吃的水果”等等。
圆形变变变教案
圆形变变变教案教案一:圆形变变变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圆的概念,掌握圆的性质和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够观察和描述图形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能够通过手工制作模型、操作实际物体来感知和理解圆形的变换。
教学重点:1.圆的概念和性质的讲解和理解。
2.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圆的变换过程的观察和描述。
2.通过手工制作模型来感知和理解圆形的变换。
教学准备:1.图片、PPT等教学辅助工具。
2.圆规、量角器等绘图工具。
3.各种材料如纸板、剪刀、胶水等制作手工模型。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与激发兴趣(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图形或物体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询问学生对圆形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学习兴趣。
Step 2:学习圆的概念和性质(10分钟)通过展示图片和课件,介绍圆的定义、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让学生掌握圆的基本性质和术语。
Step 3:讲解圆周长的计算方法(10分钟)通过展示实例,讲解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即公式C=2πr或C=πd。
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计算公式的来源和推导过程。
Step 4:观察和描述圆的变换(15分钟)利用圆规、量角器等绘图工具,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并描述圆的变换过程,如半径变长、半径变短、半径旋转等。
引导学生总结发现,进一步理解圆的特点和变化方式。
Step 5:制作圆形变换模型(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利用纸板、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圆形变换的手工模型。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可以制作半径变长、半径变短的圆形模型,也可以制作半径旋转的圆形模型。
Step 6:展示和分享模型(10分钟)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手工模型,并分享制作过程和思考。
通过展示和分享,加深学生对圆形变换的理解和记忆。
Step 7:练习和巩固(10分钟)布置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计算圆周长的公式,计算给定圆的周长,巩固所学内容。
Step 8: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和复习所学内容。
圆形变变变小班科学教案
圆形变变变小班科学教案引言科学是培养孩子观察力、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
本教案以小班学生为对象,通过引入圆形变化的实际例子,设计一系列简单有趣的科学实验和活动,以帮助孩子们探索和理解圆形的特性和变化规律。
一、实验1:观察滚动的球目标:观察和说明滚动的球的形状和轨迹材料:各种形状的球(圆形、方形、三角形等)、斜坡步骤:1. 在教室或户外找一个适合的斜坡,放置在平坦的地面。
2. 请学生们观察滚动的球的形状和轨迹,提醒他们专注于球滚动的过程中的变化。
3. 让学生们用话语或绘画的形式描述不同形状的球滚动的轨迹。
4. 引导学生们发现,圆形的球在滚动时的轨迹是一个圆。
二、活动1:走圆形轨迹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圆形的特性和轨迹材料:宽敞的室内空间或户外空地1. 在空地上使用粉笔或其他适合的工具,画一个大圆。
2. 请学生们跟着圆形轨迹走一圈。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注意自己的脚步怎样跟着圆的弧线走。
3. 让学生们重复多次这个操作,加深对圆形的理解。
三、实验2:观察水的表面目标:观察和探索液体(水)对容器形状的适应性材料:不同形状的容器(圆形杯子、方形杯子等)、水步骤:1. 准备好不同形状的容器,并确保它们都可以盛水。
2. 给每个学生发一杯水,并请学生们观察杯子内水面的形状。
3. 让学生们发现,无论是什么形状的杯子,水面总是平的,和杯子的形状一样。
4. 引导学生们思考这是为什么,让他们找出答案。
教师可以进行简单的科学解释,如液体的表面张力会使水自动适应容器的形状。
四、活动2:变变变的面团目标:通过操作面团来感受和理解圆形的变化材料:面团1. 给每个学生发一块面团,并鼓励他们用手将面团搓成不同形状。
2. 让学生们观察不同形状的面团,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3. 引导学生们用手将面团搓回圆形,并问他们是否发现,无论他们如何搓揉,面团总能变回原来的圆形。
五、实验3:探索光的折射目标:观察和说明光在不同形状的容器中折射的情况材料:圆形镜子、方形容器、三角形容器、水、手电筒步骤:1. 准备好不同形状的容器,如圆形镜子、方形容器和三角形容器。
小班美术教案详案及反思《圆形变变变》 (2)3篇
小班美术教案详案及反思《圆形变变变》 (2) 小班美术教案详案及反思《圆形变变变》 (2)精选3篇(一)【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运用圆形进行创作。
2. 能够运用不同材料和技法进行绘画创作。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不同形状的圆圈模板、颜料、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2. 提前准备好一些圆形的图片、海报等素材。
3. 准备一个展示学生作品的展板或墙壁。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几张不同形状的圆形图片,引发学生对圆形的注意。
然后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看到的圆形。
2. 探究(10分钟)教师出示一块画纸和一些不同形状的圆圈模板,让学生将模板放在画纸上尝试画出圆圈,引导学生发现画出的圆形和模板的圆形是一样的。
3. 演示(15分钟)教师示范用不同材料和技法进行绘画创作,如用颜料和画刷在画纸上画出圆形,用剪纸技法将不同颜色的圆形贴在画纸上,用胶水和彩纸剪成圆形拼贴等。
同时,教师解释每种材料和技法的特点和用途。
4. 练习(2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练习,运用不同材料和技法进行绘画创作。
教师巡视指导,并及时给予肯定和建议。
5. 展示(10分钟)教师将学生的作品集中展示在展板或墙壁上,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交流和评价。
6. 反思(5分钟)教师和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成果,学生可以分别谈谈自己在本节课中的体会和收获。
【反思】本节课以圆形作为创作的主题,通过导入和探究引发了学生对圆形的兴趣和观察。
在演示环节,通过示范和解释不同材料和技法的特点,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了学生的绘画经验。
在练习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运用多种材料和技法进行创作,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在展示环节,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评价,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审美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开展,学生对圆形的认识得到了加深,绘画创作的兴趣和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小班美术教案详案及反思《圆形变变变》 (2)精选3篇(二)教案详案课题:《圆形变变变》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和绘制圆形;2. 能够利用圆形进行创意变形;3. 发展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
【小班其他活动】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案:圆形变变变
【小班其他活动】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案:圆形变变变活动流程:
一.以魔术游戏引入圆形1、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出示圆形),瞧瞧,知道它是谁吗?教师:(作惊喜状)原来是我们的老朋友圆形呀!来,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圆形宝宝"来我们班做客。
2、圆形宝宝就是怎样的?
小结:圆形是圆圆的,很光滑的,没有尖尖角,还可以滚动呢!
今天圆形宝宝必须恳请我们看看魔术演出。
我们只要对着小圆形说道'圆形宝宝,变变变'圆形宝宝就可以盛满很多可爱的东西。
二.认识生活中圆形物体1.魔术师对着圆形宝宝说:"圆形宝宝,变变变!"逐步出示苹果。
教师:"呀,魔术师变出什么来了?"苹果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
(红彤彤的苹果)2.我们再来变小一个吧。
"这回,魔术师变小出来什么了?"娃娃怎么变为的?(调皮的娃娃)3.接下来蝴蝶和熊的方法同上,相同的就是可以恳请幼儿去搞魔术师,张口,唤起幼儿自学的兴趣。
(美丽的蝴蝶(数圆形);胖嘟嘟的小熊(按步骤猜猜。
)4.唤起
幼儿
打听生活中的圆形物体。
教师:小朋友,你喜欢魔术师的表演吗?圆宝宝说还有许多东西和它长的很像,它还能变成什么东西呢?
5、你们能够无法去协助圆宝宝变变变呢?(出具操作方式纸)三、亲子操作方式幼儿在家长的协助下,对圆形展开添画,并使圆形变为其他物品,也可以把圆形展开女团,变为其他物品。
四、交流我把圆宝宝变成了什么?。
小班圆形变变变教研(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圆形是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也是幼儿认知和操作的基础。
在幼儿园小班阶段,幼儿对圆形的认知还处于初步阶段,因此,我们开展了“圆形变变变”的教研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圆形,并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认识圆形,了解圆形的特征。
2. 通过动手操作,让幼儿学会用圆形进行简单的拼搭和组合。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 增进幼儿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三、活动准备1. 圆形卡片若干,颜色和大小不同。
2. 彩色铅笔、剪刀、胶水等工具。
3. 圆形拼图、圆形积木等材料。
4. 彩纸、彩笔等装饰材料。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个圆形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圆形的特征。
然后,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圆形可以变成什么吗?”激发幼儿的兴趣。
2. 圆形变变变(1)教师出示圆形卡片,让幼儿发挥想象力,说出圆形可以变成什么。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分组,每组发一个圆形卡片,让他们用彩色铅笔在卡片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3)教师引导幼儿将画好的圆形卡片进行剪裁、折叠、粘贴等操作,变成不同的物品。
3. 圆形拼搭(1)教师出示圆形拼图,引导幼儿观察并尝试拼搭。
(2)教师组织幼儿分组,每组发一套圆形积木,让他们用积木搭建自己喜欢的建筑物。
4. 圆形装饰(1)教师出示彩纸、彩笔等装饰材料,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将圆形卡片进行装饰。
(2)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和交流。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次活动,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同时,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总结和反思,指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活动反思1. 教师在活动中应注重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鼓励他们大胆尝试。
2. 教师应关注幼儿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
3. 教师在活动中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4. 教师应注重活动的趣味性,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小班美术教案《圆形变变变》
小班美术教案《圆形变变变》教学目标:1. 认识并了解圆形的特点和形态;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3. 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圆形的特点和形态;绘画技巧;创作《圆形变变变》作品。
教学准备:白纸、彩色纸、彩色笔、彩色铅笔、蜡笔。
教学活动:活动一:引入1. 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圆形物品,如球、饼干等,并介绍圆形的特点和形态。
2. 通过与幼儿的互动问答,了解幼儿对圆形的认识程度,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
活动二:学习绘画技巧1. 给幼儿展示一些圆形的图片,如太阳、月亮等,并引导幼儿观察其中的细节特点。
2. 教授使用彩色纸、彩色笔、彩色铅笔等绘画工具绘制圆形的方法,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尝试绘制圆形。
活动三:创作《圆形变变变》作品1. 鼓励幼儿使用自己绘制的圆形和其他图形进行拼贴创作,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各种有趣的作品。
2. 可以提供一些彩色纸和剪刀,让幼儿自由剪裁和拼贴,完成自己心目中的《圆形变变变》作品。
3. 在作品完成后,组织幼儿进行评选和展示,鼓励他们互相欣赏和交流。
活动四:总结1. 对幼儿的作品进行鼓励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创造力得到了认可。
2. 整理幼儿的作品,让他们自豪地带回家展示给家人和朋友。
教学延伸:可以利用幼儿熟悉的圆形物品进行拓印创作,如苹果、球形玩具等。
鼓励幼儿使用不同颜色的墨水、蜡笔等进行拓印创作,培养幼儿的艺术创造力。
教学评价:1. 参与度:观察幼儿的参与情况,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活动,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
2. 创作作品的质量:观察幼儿的创作作品,评估其绘画技巧和想象力的表现。
3. 反馈:通过对幼儿的评价和反馈,激励幼儿继续努力,发展自己的美术才能。
教学反思:1. 在引入活动中,要充分调动幼儿的注意力和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 在学习绘画技巧的过程中,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选择适合的绘画材料和难度。
3. 在创作活动中,要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和创造力的发展。
幼儿园小班音乐课教案《小圆圈真会变》6篇
幼儿园小班音乐课教案《小圆圈真会变》幼儿园小班音乐课教案《小圆圈真会变》精选6篇(一)教学目标:1. 通过歌曲学习基本的音乐节奏和韵律;2. 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歌曲的歌词和动作;2. 通过圆圈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观察力。
教学准备:1. 教材:《小圆圈真会变》歌曲原文;2. CD音乐;3. 一些小圆圈物品(如彩色纸圆圈、玩具球等);4. 音乐课教具:音乐播放器、音箱。
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身体动作,如摇摆、跳跃等,热身身体和放松心情。
2. 引入歌曲(5分钟):教师播放《小圆圈真会变》的音乐,引导幼儿仔细听歌曲,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3. 学习歌曲(10分钟):教师分段引导幼儿学唱歌曲,重点教导歌曲的歌词和动作,如“小小的圆圈,真会变”、“缩小”、“放大”等。
教师反复示范,引导幼儿模仿。
4. 圆圈游戏(15分钟):教师分发小圆圈物品给幼儿,引导他们围成一个大圆圈。
教师播放音乐,让幼儿手牵手跳着音乐的节奏绕圈子运动。
当音乐停止时,教师发出口令,让圆圈变小或变大。
幼儿按照要求调整圆圈大小,加强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5. 结束活动(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停止活动,整理物品。
并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体验。
教学延伸:1. 幼儿可以在家和家长一起唱歌、跳舞,巩固所学的歌曲和动作;2.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制作自己的小圆圈,并进行一些简单的手工创作。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幼儿能够通过歌曲学习音乐节奏和韵律,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观察力。
圆圈游戏的设计能够让幼儿动手动脑,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同时,音乐课的热身活动和结束活动能够让幼儿既放松身心又学到知识。
幼儿园小班音乐课教案《小圆圈真会变》精选6篇(二)教案名称:小班音乐课《小小的船》教学目标:1. 认识和唱出儿歌《小小的船》;2. 能够模仿指挥家的动作和节奏;3.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表达能力。
圆形变变变 小班教案
圆形变变变小班教案教案标题:圆形变变变小班教案目标学生群体:小班学生(3-4岁)学科:数学教学目标:1. 认识和理解圆形的特点和形态;2. 培养学生观察和形状感知能力;3. 引导学生根据已有形态进行创造和变形。
教学素材:1. 彩色纸,剪刀,胶水;2. 多种大小圆形卡片;3. 黑板/白板和彩色粉笔/马克笔。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各种形状,如正方形、三角形等;2. 引入今天的主题,圆形,并问学生圆形有哪些特点。
探索(10分钟):1. 将不同大小的圆形卡片分发给学生,让他们用手触摸、感受圆形的特点;2. 通过观察卡片上的圆形,引导学生说出圆形的特点,如没有边,边界是曲线等;3. 在黑板/白板上画出一个大圆,让学生模仿画出同样的大圆。
实践(15分钟):1. 让学生用剪刀和彩色纸剪出多个不同大小的圆形;2. 引导学生使用剪纸的方式在纸上进行剪切,创造出各种圆形变形;3. 鼓励学生用创造性的方式将圆形变形,如剪掉一部分、分割成两半等。
总结(5分钟):1. 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剪纸作品,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他们所做的变形;2. 引导学生总结今天所学内容,强调圆形的特点和变形的方式。
拓展活动(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圆形变形作品进行分享和展示;2. 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小组的作品,讨论各种变形方式的差异和可能性。
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2. 学生的剪纸作品展示和口头描述。
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作品收集起来制作一个圆形变形展览;2. 引导学生进行更复杂的圆形剪纸变形,如将圆形变成花、动物等。
3. 利用图书或电子媒体资源,让学生学习与圆形有关的故事和手工制作方法。
注意事项:1. 在使用剪刀和彩色纸时,确保学生的安全;2. 确保教室环境整洁,便于学生的活动和创作;3. 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思维和想法,不局限于教师的示范。
小班圆圈变变变教案
小班圆圈变变变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会使用“变变变”这首歌曲。
2. 学习圆形的形状,加强形状的认知。
3. 提升幼儿认知音乐歌曲的能力,训练幼儿大肌肉的协调能力。
教学准备:
1. “变变变”这首歌曲的CD。
2. 园地或者宽敞的教学场地。
3. 充气的小球、小绳子或者其他小玩具。
教学过程:
1. 热身启蒙:教师带领幼儿做一些简单的慢跑、踩点和摆手动作,为后续的活动做好准备。
2. 活动内容:
(1)教师播放“变变变”这首歌曲,带领幼儿跟着节奏做动作。
(2)首先教师引导幼儿摆出一个圆圈的形状,然后通过玩具小球、小绳子等道具,在圆圈之间进行传递。
(3)接着,教师鼓励幼儿在圆圈内加入跳跃、转圈等动作。
(4)最后,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增加一些创新玩法,如“快速穿越圆圈”“圆圈互相追逐”等。
教学收尾:
简单总结本节活动的内容和注意事项,让幼儿感受到活动的乐趣。
同时,也可与家长沟通,让他们也在日常生活中以类似的方式与幼儿进行互动,提升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趣味性。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圆圆变变变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圆圆变变变活动背景本次活动针对小班幼儿,通过观察、实验及交流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物体在空气中的变化,从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目的1.帮助幼儿了解物体在空气中的变化;2.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动手能力;3.增强幼儿的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1.圆形的橡皮泥或软陶,颜色可根据孩子的喜好自行选择;2.适量的水;3.食用染料(可以用牙刷、海绵等任何可以使用的工具);4.透明的塑料袋;5.用来覆盖桌子的报纸或其他工具。
活动流程步骤一:观察变化1.给孩子们展示一块圆形的橡皮泥或软陶,并要求他们揉捏、挤压和拉扯它,让他们了解橡皮泥或软陶的性质。
2.接着,把一点水滴在橡皮泥或软陶上,让孩子们观察它的变化,如果孩子们没发现橡皮泥或软陶变化的话,可以带领孩子们一起观察、触摸和比较。
步骤二:实验变化1.给孩子们发放一块圆形的橡皮泥或软陶,并让他们思考怎么给它变色。
2.将食用染料加入适量的水中,用牙刷或海绵蘸上染料,然后在橡皮泥或软陶上进行涂抹、描绘等操练,让孩子们实验,给橡皮泥或软陶变色。
3.给孩子们一定的自由度,让他们自己动手实践,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效果,让孩子们发扬他们的想象和创造力。
步骤三:交流比较1.接下来,我们将观察橡皮泥或软陶变色后的效果,和没有变色前进行比较,让孩子们进行交流,让他们通过比较,了解物体在不同情况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2.最后,让孩子们将之前做过的橡皮泥或软陶用塑料袋包好,带回家,让他们和家人分享此次活动的经历和成果。
活动注意事项1.活动开始前,一定要让孩子们洗手,防止染料对孩子们的皮肤产生刺激。
2.活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孩子们的安全,禁止他们将染料涂在自己的皮肤或衣物上。
活动小结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不仅了解到物体在空气中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物品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观察变化和实验变化的两个环节,孩子们不仅学习到了知识,也提高了他们的探究欲望,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幼儿园圆形变变变教案
幼儿园圆形变变变教案教案一:圆形变变变活动目标1、了解圆形物体的共同特征,掌握创造性的添画方法,喜欢图形组合绘画。
2、通过联想、添画,发散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用一个至几个圆组合添画成各种物体。
活动难点:发挥想象添画,如何制作和别人不同的作品。
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各种颜色大小不同的圆形(后面贴好双面胶)放在盘子里每组一盘,空盘子(装双面胶用过的纸条),由圆形变成的物体范例4张,小动物手偶一个,绘画纸,记号笔,蜡笔,展示板,透明胶2、前期经验准备:幼儿对于哪些物品是圆形的,哪些物品上有圆形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一、引起兴趣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一位小客人,它的名字叫做圆圆,快向圆圆问好呀(向小动物问好),圆圆特别喜欢圆形的东西。
圆圆:我爱玩圆圆的皮球,爱照圆圆的镜子,爱吃圆圆的饼干,还会变圆的魔术!师:什么是变圆的魔术呀?(问圆圆)圆圆:看(出示范例),我能把一个红色的圆形变成苹果!两个黄色的圆形变成小鸡,三个圆形变成小花,四个圆变成蝴蝶。
二、教师示范重点提问:师:啊,真了不起!你们谁知道这只蝴蝶怎么变出来的呀?小结:哦,原来它用了四个圆形,两个大圆形做蝴蝶上面的翅膀,两个小的圆形做小翅膀,中间画上蝴蝶的身体,再画上蝴蝶的眼睛和触角,一只漂亮的小蝴蝶就变出来了!(请幼儿先回答,教师再操作,教师边操作边提示:要用到几个圆形、不同的大小的圆形怎样组合,再添画哪些东西让画面更逼真和丰富。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重点提问:师:真棒!这么难的魔术你们也会学会了。
想想看两个圆,三个圆,四个圆,许多的圆还能变成什么别的东西呢?(教师引导幼儿说完整话:我能用几个圆变成什么或者说几个圆形可以变成什么。
) 小结:原来生活中圆形的东西有这么多呀!今天圆圆请你们每个人都来变一变。
但是,请你们要变出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四、展示欣赏(画完的幼儿可以自由地把自己作品贴在展示板上,并小声地评议。
幼儿园小班圆形变变变教案三篇
【导语】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纲和教科书,从学⽣实际情况出发,精⼼设计。
⽆忧考整理了幼⼉园⼩班圆形变变变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设计意图: 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绘画作为艺术表现的重要形式,在幼⼉园深受幼⼉喜爱。
幼⼉借助绘画舒展内⼼的喜好和兴趣,表达着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感受。
如何在绘画中充分发挥幼⼉的主体作⽤,把绘画变成幼⼉⾃由想象、⼤胆创作、体验快乐的活动,我根据⼩班幼⼉这⼀时期绘画的特点—主要⽤圆来描绘物体,以及针对班级幼⼉在绘画中的表现:动笔后构思;事先构思和随意图画穿插;绘画内容转移;⼀形多义;易受他⼈影响等特点,设计了美术教育活动《圆形变变变》。
通过充分让幼⼉感知⽣活中随处可见的圆形的物品,如:西⽠、太阳、苹果、饼⼲、球等,启发幼⼉想象,⼤胆的创作和⼤胆的表现。
⽽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其作⽤主要体现在丰富幼⼉的感性经验,激发其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使之体验⾃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活动⽬标: 1、学习在圆形⾥外添画,表现⾃⼰喜欢的各种各样的圆形物体。
2、迁移已有经验,借助范画扩展想象,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圆形物体。
3、乐意参与“圆形变变变”活动,感知在圆形上添画变出新事物的快乐。
活动重点:⼤胆地在圆形⾥、外进⾏添画,体验创造性地绘画的乐趣。
活动难点:能⾃主、创造性地联想和添画。
核⼼要素:想象、创造、 活动准备: 经验积累:观察⽇常⽣活中圆形的物体,丰富感知经验。
⼩熊吹泡泡⼤图⽚、⼩熊吹泡泡作业单、由圆变成的物体范例、吹泡泡玩具、⽔彩笔、⼩抹布 活动过程: ⼀、谈话导⼊ 出⽰⼩熊吹泡泡卡⽚。
师:今天张⽼师给⼩朋友请来了⼀位⼩客⼈,你们看,是谁?(出⽰卡⽚)⼩熊在⼲什么?它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朋友你们知道吗⼩熊是⼀个了不起的魔术师,它会把圆形变成许多有趣的东西。
⼩朋友睁⼤眼睛看⼀看⼩熊把圆形变成了什么? ⼆、观察 引导幼⼉观察⼩熊变圆的魔术,说说⼩熊在圆形⾥⾯添画⼏笔变成什么?(西⽠)圆形外⾯添画⼏笔变成什么?(太阳)圆形⾥外同时添画⼏笔变成什么?(⼩猫) 师:我们⼀起数1、2、3,再吹⼀⼝⽓,(教师⽤简笔画形式画出西⽠)提问:⼩熊在圆形⾥⾯添画⼏笔变成什么?(西⽠)⼩熊还会变什么呢?第⼆次变:⼩熊在圆形外⾯添画⼏笔变成什么?(太阳)⼩熊可真棒,它还会变什么呢?⼩熊在圆形⾥外同时添画⼏笔变成什么?(⼩猫) ⼩结:⼩熊的本领真⼤,它能把圆泡泡变成这么多可爱的东西。
幼儿园小班变变变教案(精选10篇)
幼儿园小班变变变教案(精选10篇)幼儿园小班变变变教案篇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根据圆形的特征,想象圆形的实物,并进行儿歌创编。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体验创编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1、魔术工具一套:魔术棒、魔术箱、请一教师配教做魔术师。
2、儿歌图片一套:太阳、气球、苹果、蚂蚁。
以及相应的汉字:红通通、飞上天、甜又甜、慢慢爬。
3、幼儿创编用图片,人手一份。
开汽车的音乐。
活动过程:1、出示圆形,初步想象。
教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圆形)圆形象什么?(幼儿充分想象)2、以变魔术的游戏引出儿歌内容。
(1)教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区看魔术表演,想去吗?”(想)“我们开着汽车去吧!”(开汽车的音乐起)“魔术城到了,下车吧!”“看,魔术师来了!”扮魔术师的老师介绍:“我是魔术师,这是我的魔术棒、魔术箱。
我只要用魔术棒对着小圆形说‘小圆形,变变变’小圆形就会变出很多漂亮的东西来。
①魔术师用魔术棒对着小圆形说:“小圆形,变变变!”拿出图片:太阳。
教师:“呀,魔术师变出什么来了?”(太阳)太阳是什么样子的?教师把幼儿说的按照儿歌的格式归纳:“变太阳,挂天空”“变太阳,放光芒。
”引导幼儿说:“太阳是什么颜色的?”(红色)我们用好听的词语来说:“变太阳,红通通。
”幼儿跟念一遍。
②我们请魔术师再来变一个吧。
魔术师:“请小朋友和我一起来念:小圆形,变变变。
”教师:“这回,魔术师变出什么了?”(气球)“气球是什么样子的?”教师帮助幼儿归纳后问:“气球飞到哪里去了?”(天上)“我们就说:变气球,飞上天。
”幼儿跟念一遍。
③接下来苹果和蚂蚁的方法同上,不同的是可以请幼儿来做魔术师,变魔术,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2)教师:“老师把魔术师变出来的儿歌变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
”教师完整朗诵儿歌。
幼儿学习儿歌两三遍,可以加上动作来朗诵。
3、引导幼儿进行儿歌创编。
教师:“小朋友,还有什么东西也是圆圆的,它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会用儿歌里的话来说吗?”幼儿自由创编,教师在黑板上及时记录,并帮助幼儿用儿歌的格式进行归纳。
幼儿园小班获奖美术教案《圆形变变变》
幼儿园小班获奖美术教案《圆形变变变》幼儿园小班获奖美术教案《圆形变变变》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获奖美术教案《圆形变变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赛作品名称《圆形变变变》参赛作者杨晓雯单位名称上海市冰厂田幼儿园教学领域美术年龄段/班小班设计意图借形想象是人最普通、最原始的想象能力,小班的幼儿其实大多数的想象都需要依靠“形”,但是在过程中往往是“说”的比“做”的好,他们的绘画技巧相对比较薄弱,如果能以“圆”这个他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图形为载体,既能放飞孩子们的想象力,激发了幼儿强烈的作画愿望,又能体验到绘画所带来的快乐。
由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美术活动。
活动目标感知不同的圆拼贴想象带来的有趣变化。
乐意拼贴、添画,体验圆形拼贴想象画的乐趣。
重点难点重点:幼儿通过观察、类比和想象,感受圆形的特点,感知不同数量颜色大小的圆拼贴想象带来的有趣变化。
难点:借形想象,用不同数量大小颜色的圆形创意拼贴添画。
活动准备自制绘本《圆》、大小颜色不一圆形纸片、记号笔、胶棒、牛皮纸。
活动过程一、看看找找,圆在哪里——初步感知圆的外形特点导入:我带来一些好朋友,你们看看是谁?(出示“圆”)提问:我的脸上有没有你刚刚认识的这位朋友。
再看看你的身上有这个新朋友吗?它藏在哪里,把它找出来。
小结:原来圆藏在我们身体的各个部位。
二、观察理解,“圆”的变化——感知不同数量颜色大小的圆拼贴想象带来的有趣变化过渡:圆不仅藏在你们的脸上,身上,它还藏在了好听的故事里。
我们一起来听听圆的故事,找找它们还藏在了哪里?(完整欣赏绘本《圆》)。
1、观察理解,圆的变化(1)、圆的添加想象提问:你找到了几个圆?它们变成什么?怎么变的?小结:在圆上可以添加一些东西,就能变成各种各样的形象。
(2)、圆的组合变化提问:圆的方向有什么变化?变化后还能变成什么?小结:原来我们把不同的圆拼一拼,画一画,就能变出有趣的形象。
小班圆形变变变教案
小班圆形变变变教案教案标题:小班圆形变变变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圆形的特征和属性。
2. 培养幼儿观察、分类和比较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1. 圆形的实物或图片。
2. 不同大小的圆形卡片。
3. 彩色纸、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材料。
4. 游戏道具:圆盘、圆球等。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教师展示圆形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形状?这是什么形状?”2. 引导幼儿回答圆形的特征和属性,如没有棱角、边界是弧线等。
主体活动:1. 游戏1:圆圆找朋友- 教师将不同大小的圆形卡片分发给幼儿,让他们找到相同大小的圆形卡片组成一对。
- 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和分类卡片,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
2. 游戏2:圆形变变变- 教师准备好彩色纸、剪刀和胶水等手工制作材料。
- 引导幼儿使用彩色纸剪出不同大小的圆形,并在纸上画出笑脸、眼睛、鼻子等特征,制作成圆形人物。
- 鼓励幼儿使用不同颜色的纸和不同形状的特征,创造出多样的圆形人物。
3. 游戏3:圆形接力赛-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站成一列。
- 在起点线上放置一个圆盘,终点线上放置一个圆球。
- 每个小组的第一个幼儿手持圆盘,将圆球放在圆盘上,然后传递给下一个幼儿。
- 下一个幼儿将圆球放在自己手持的圆盘上,并传递给下一个幼儿。
- 每个小组的最后一个幼儿将圆球放在终点线上的圆盘上,完成比赛。
结束活动: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圆形的特征和属性。
2. 鼓励幼儿回顾和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教学延伸:1. 继续进行圆形的观察和分类活动,如在教室环境中寻找圆形物品,并进行整理和分类。
2. 制作圆形拼图或拼贴画,让幼儿动手拼出不同形状的圆形图案。
3. 在户外环境中进行圆形的探索活动,观察自然界中的圆形物体,如太阳、月亮等。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是否能准确找到相同大小的圆形卡片。
2. 观察幼儿制作圆形人物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详案《圆圆变变变》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详案《圆圆变变变》
一、活动目标
1、认识圆形,并能从各种形状中辨认出圆形。
2、了解圆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及意义。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二、活动内容
1、引入
教师采用游戏的形式,带领学生认识圆形,比如让学生寻找大自然中的圆形,或者用物品让学生识别圆形。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视频或图片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示
不同的圆形。
2、学习
通过造型泥或者画纸,教师让学生自由发挥,使用不同的颜色和形态,将圆形进行变形。
例如,可以将圆形拉成椭圆形、扁圆形、半圆形等,比较圆形的特征,让学
生感受到圆形的变化和多样性。
3、探究
教师出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篮球、水果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物品中的圆形,了解圆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这
些物品不是圆形,会发生什么?
4、实践
让学生在班级内玩一个小游戏——圆圆变变变。
教师将班级物品用大量圆形条呈现,每个学生轮流选择一条圆形条,将它变形成自己喜欢的形状,然后让其他学生猜
出它本来是一条什么样的圆形条。
5、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圆形,从各个角度、各种形状中辨认出圆形。
同时,学生还能够了解圆形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三、活动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游戏和实践中的表现,以及课后听取学生的总结和认识,来评价本次活动的效果。
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评价本次活动,提出改进的建议,以此不断完善教学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圆形变变变教案三篇
导读:本文幼儿园小班圆形变变变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设计意图:
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绘画作为艺术表现的重要形式,在幼儿园深受幼儿喜爱。
幼儿借助绘画舒展内心的喜好和兴趣,表达着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感受。
如何在绘画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把绘画变成幼儿自由想象、大胆创作、体验快乐的活动,我根据小班幼儿这一时期绘画的特点—主要用圆来描绘物体,以及针对班级幼儿在绘画中的表现:动笔后构思;事先构思和随意图画穿插;绘画内容转移;一形多义;易受他人影响等特点,设计了美术教育活动《圆形变变变》。
通过充分让幼儿感知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圆形的物品,如:西瓜、太阳、苹果、饼干、球等,启发幼儿想象,大胆的创作和大胆的表现。
而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激发其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学习在圆形里外添画,表现自己喜欢的各种各样的圆形物体。
2、迁移已有经验,借助范画扩展想象,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圆形物体。
3、乐意参与“圆形变变变”活动,感知在圆形上添画变出新事物的快乐。
活动重点:大胆地在圆形里、外进行添画,体验创造性地绘画的乐趣。
活动难点:能自主、创造性地联想和添画。
核心要素:想象、创造、
活动准备:
经验积累:观察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丰富感知经验。
小熊吹泡泡大图片、小熊吹泡泡作业单、由圆变成的物体范例、吹泡泡玩具、水彩笔、小抹布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小熊吹泡泡卡片。
师:今天张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是谁?(出示卡片)小熊在干什么?它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小熊是一个了不起的魔术师,它会把圆形变成许多有趣的东西。
小朋友睁大眼睛看一看小熊把圆形变成了什么?
二、观察
引导幼儿观察小熊变圆的魔术,说说小熊在圆形里面添画几笔变成什么?(西瓜)圆形外面添画几笔变成什么?(太阳)圆形里外同时添画几笔变成什么?(小猫)
师:我们一起数1、2、3,再吹一口气,(教师用简笔画形式画出西瓜)提问:小熊在圆形里面添画几笔变成什么?(西瓜)小熊还会变什么呢?第二次变:小熊在圆形外面添画几笔变成什么?(太阳)
小熊可真棒,它还会变什么呢?小熊在圆形里外同时添画几笔变成什么?(小猫)
小结:小熊的本领真大,它能把圆泡泡变成这么多可爱的东西。
三、启发想象
师:小熊是个了不起的魔术师!小朋友你想变圆的魔术吗?你见过哪些圆形的东西?
启发幼儿想一想,说一说,鼓励幼儿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引导幼儿把见过的圆形的东西都说出来。
教师可启发幼儿说一说吃的、玩的、教室里、马路上见过的圆形的东西。
四、创造、操作
(1)出示小熊吹泡泡的形象。
师:刚才,小熊又吹了许多圆泡泡,小朋友也来做一个小魔术师,把你想变的圆圆的东西都变出来吧。
(2)教师指导幼儿在圆形里边、外边添画。
对能力弱的幼儿教师可用范例加以启发引
(3)对能力强的幼儿提供更多的圆泡泡鼓励其创造。
师:小熊又吹出了更多的泡泡,你再给它变一变吧。
五、交流讲评
(1)幼儿围坐在作品前,向同伴,向老师介绍自己把圆形变成了什么?谁变的东西和大家的不一样?
(2)老师讲评:小朋友变出了这么多圆圆的可爱的东西,小熊夸我们真能干!看,小熊奖励给我们许多吹泡泡玩具,我们一起到外
面玩吹泡泡游戏吧。
延伸活动建议:
1、观赏活动:引导幼儿观赏生活中各种圆、方、三角形的物品,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
2、活动区活动:教师将画有三角形、方形的作业纸放在美工角,让幼儿自由添画,并把作品陈列在作品角。
引导幼儿互相观赏添画好的作品。
篇二活动目标
1.对圆形变化感兴趣。
2.学习朗诵儿歌,乐意参与表演。
活动准备
1、PPT:第一小圆形,第二红太阳,第三蓝气球,第四大苹果;
2、魔术棒
活动过程
一、认识圆形,联想所见的物体
1.出示圆形问:这是什么形状?猜一猜这个小圆形像什么东西?
2.幼儿联系已有的经验,初步想象圆形物体。
(如:皮球、蛋糕)
二、观察圆形会变,初步熟悉儿歌内容
1.小圆形可会变戏法了,你们想看吗?
老师这里有跟魔术棒,我是魔术师,只要把这个魔术棒对着小圆形,
嘴里说:"小圆形,变变变",他就会变东西出来,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和幼儿一起变戏法。
拿出红太阳问:变什么了?(变太阳),变出来的太阳什么颜色的?(红红的),
我们可以用一个好听的名字来说"红彤彤"。
变太阳,红彤彤。
2.小圆形又要变了,我要请小朋友来做魔术师,让小圆形来听你的话,我们一起来让他变,
幼儿一起说"小圆形变变变。
变什么了?(气球)气球飞到哪儿去了?(天上去了)
对!变气球,飞上天。
3.小圆形说今天我们小朋友都很乖,他还想变个东西给小朋友看看,你们想看吗?
再请个幼儿上来做魔术师。
这会小圆形变什么了?(苹果)变个苹果怎么样?尝尝什么味道?
变苹果,甜又甜。
三、欣赏老师朗诵儿歌
1.小圆形真能干,变出了好多东西老师把会变的小圆形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老师朗诵。
2.全体幼儿一起朗诵儿歌。
四、幼儿做游戏
幼儿边朗诵边模仿动作。
五、初步仿编儿歌,体验亲子合作的快乐。
让孩子拿出自己准备的圆形物体,和爸爸妈妈一起学习仿编儿歌。
六、我们教室里还有很多是圆的东西,请小朋友去找一找。
篇三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在圆形的基础上添画各种物体,知道圆能变成各种有趣的东西。
2、在绘画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课件:动画片:魔法表演
2、各种颜色、各种大小的圆。
活动过程
一、动画片,引起兴趣。
1、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个魔术表演吧!
2、播放动画片:魔法表演
教师:想一想动画片里的魔术变出了什么?
二、魔术:圆形变变变
1、教师:老师也会变魔术,你们想不想看呀?
(1)出示一张圆形纸
教师:请小朋友看好了,教师快速画出一个人物头像。
看!变成了什么?
(2)再出示一张圆形纸
变成圆圆的饼干。
2、表演变圆魔术
(1)教师:小朋友你们能把圆形变成红红苹果吗?你们会变吗?
(在红色圆上画上绿色的叶子就变成苹果了)
(2)你们会变魔术吗?想变什么呢?知道怎么变呢?
教师:看我还会变两个圆,三个圆,四个圆,许多圆呢。
把两个圆变成了小鸡,
三个圆变成了小花,
四个圆变成了蝴蝶。
(3)小朋友,你能把两个圆,三个圆,四个圆,许多的圆变成什么呢?
请幼儿自由讨论,告诉身边的好朋友。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交代任务:我们今天也来学变圆的魔术。
(1)老师出示为幼儿准备的材料
(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各种颜色,各种大小的圆。
)
(2)请小朋友先想好你想用几个圆变成什么东西,然后找到你所需要的圆,撕去圆后面的双面胶的外面一层,粘在纸上,再把它添画好。
我们小朋友把圆变好了。
2.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幼儿把废纸仍在箩筐里。
变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来。
帮助能力差的幼儿,鼓励他大胆变圆。
四、活动评价
鼓励幼儿相互交流,你用几个圆变成了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