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体集字古诗:颜真卿多宝塔碑

合集下载

书法至宝:颜真卿《多宝塔碑》高清米格字帖(1)。可直接打印

书法至宝:颜真卿《多宝塔碑》高清米格字帖(1)。可直接打印
多宝塔碑是唐代的书法家颜真卿在天宝十一年写的反映的是他早期的书法风貌字体工整细致结构规范严密用笔一丝不苟因而这方碑石也是后人初学楷书最通行的范本
书法至宝:颜真卿《多宝塔碑》高米格字帖(1)。可直接打印
《多宝塔碑》是唐代的书法家颜真卿在天宝十一年写的,反映的是他早期的书法风貌,字体工整细致,结构规范严密,用笔一丝不苟,因而这方碑石也是后人初学楷书最通行的范本。
本人今将此碑逐字整理成米字格高清字帖,可直接打印,以便书友们临习,以感谢各位书友一直以来的支持。

【笔法】颜真卿《多宝塔碑》临习要点(建议收藏)

【笔法】颜真卿《多宝塔碑》临习要点(建议收藏)

【笔法】颜真卿《多宝塔碑》临习要点(建议收藏)颜真卿《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唐天宝十一年(752)立。

原在唐长安安定坊千福寺,宋代移到西安碑林,据考为颜真卿44岁时的作品。

是颜书碑刻中较小之字,为颜真卿早期楷书代表作品。

也是初学书法较为普遍的碑帖,相对好入门,易掌握楷法基础。

颜真卿《多宝塔碑》临习要点一、《多宝塔碑》的笔法:《多宝塔碑》的笔法瘦劲、多骨少肉而不丰腴,这是与颜真卿晚年碑帖最主要的差异,但横细竖粗的写法此碑已经有了。

1、横:短横有左尖横、右尖横,也有中间略细如长横的处理方法,短横一般到末尾下垂都不分。

而长横多是末端细而强烈顿挫向下写如点状,那种中间略细而左右略粗的长横较少(如“千”)。

2、竖:悬针竖没有后期颜字那种肥厚如绵里针的感觉,只觉骨力劲挺,这和陏、初唐写法近似。

垂露竖约有直竖(“下”、“门”的左竖)和往左(“师”)或向右(“阶”)的弧度变化。

3、撇:短撇较粗壮而直,要力送至尖。

长直撇直而自始至终都较细,要缓缓控制直到提出至尖。

弯撇是在直线的基础上略加弧度。

4、捺:通篇中只有少数几个有缺口的出现,配合同样写法的勾来看,说明颜真卿早期未有意识强调逆收再勾(撇)出的写法。

大部分捺行至后面直接捺出。

另捺写到后上扬的较多,也证明颜真卿早年并不追求深沉雄厚,而表现为活泼有余。

5、勾:和捺一样,亦有有缺口的勾,但不多见。

竖勾无右边的外涨感,即竖两边都为直线。

很多还向左微凹以追求劲挺。

勾向左上勾出,显示出青壮年的颜真卿尚不够沉着或不追求老气。

竖弯勾:中部或下部向左略弯出再勾,有弧度感。

竖弯勾上勾时略偏上左,也有不出勾的如“流”。

横折勾:用的是隶书的笔法,下部有圆弧状,与初唐欧阳询写法同,这在以后的颜真卿碑帖中基本不见。

卧勾:也没有缺口了。

戈勾也是如此。

6、点:竖点写法是从隶书而来。

顾盼点后一个点再出锋向回钩出,在后期颜字中亦少见。

挑点多用在三点水上,一般从中间或偏上挑出。

颜真卿《多宝塔碑》全文译文

颜真卿《多宝塔碑》全文译文

颜真卿《多宝塔碑》全文译文摘要: 颜真卿《多宝塔碑》全文译文颜真卿《多宝塔碑》全文译文大唐国长安城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碑文南阳人岑勋撰文。

朝议郎、加尚书衔、兵部员外郎、琅琊人颜真卿书丹。

朝散大夫、代理尚书、都官郎中、东海人徐浩题 ...颜真卿《多宝塔碑》全文译文颜真卿《多宝塔碑》全文译文大唐国长安城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碑文南阳人岑勋撰文。

朝议郎、加尚书衔、兵部员外郎、琅琊人颜真卿书丹。

朝散大夫、代理尚书、都官郎中、东海人徐浩题写匾额。

咦,《妙法莲华经》,乃是佛家深奥秘密之大乘要法。

多宝佛塔的出现,即为妙法之明证。

此经义的启明和开释,须仰赖具有“十力”的佛陀。

而弘法和建塔,则在于奉行“四依”原则的法师。

有这样一个姓程的禅师,法号楚金,广平人。

其祖父和父亲都信奉佛祖,最后均皈依佛门。

其母高氏,多年未孕,夜里梦见诸佛,醒来后就有了妊娠。

这样的瑞像,预示了龙象的诞生,而非熊罴入胎的征兆。

楚金出生刚满月,就鲜明地与众不同。

他幼年聪慧又秉性奇特,拒绝食用荤腥,童年时期,也不做小孩子的游戏。

佛道之树,抽枝散芽,就会有樟木般参天挺拔的英姿;禅院水池,小若沟渠,却能蕴涵大海似的波涛。

楚金年届七岁,居然就开始厌弃红尘俗世,自己发誓出家伴佛。

他虔诚地钻研佛经,爱不释手的《妙法莲华经》,使他悟到宿世的佛缘,如同金刚连环,历历在目。

他博览群经,把握佛之精义而无遗,就如同往瓶中注水一般。

九岁时正式剃度落发,住长安龙兴寺,正式成为一名在册僧人。

楚金禅师20岁那年,就开始升座讲法。

禅师以聪颖天资精妙释法,受众顿悟如来宝藏。

他引导许多人少走弯路,直登大乘佛法宝顶,而不是停留在小乘佛法的境界。

后来,由于楚金在静夜时诵读《妙法莲华经》,诵至“见多宝塔品”这一章节时,身心淡泊无念,仿佛入禅入定。

惚惚中出现一座宝塔,惟妙惟肖,宛然就在眼前,释迦牟尼佛的化身,遍满禅室。

潜身修行,故有圣像显现;业障净除,因而感应悠远。

不禁悟中生悲,泪如雨下。

颜真卿多宝塔碑(word打印版)

颜真卿多宝塔碑(word打印版)

多宝塔碑《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天宝十一年(752)四月廿日建,岑勋撰文,颜真卿书丹,徐浩题额,史华刻字,三十四行,行六十六字,现藏西安碑林。

碑文写的是西京龙兴寺和尚楚今静夜涌读《法华经》时,仿佛时时有多宝佛塔呈现眼前,他决心把幻觉中的多宝佛塔变为现实,天宝元年选中千福寺兴工,四年始成。

在千福寺中每年为皇帝和苍生书写《法华经》、《菩萨戒经》,这在佛教史上,有特殊的意义。

此碑是颜真卿早期成名之作,书写恭谨诚恳,直接二王、欧、虞、褚余风,而又有与唐人写经有明显的相似之处,说明颜真卿在向前辈书法家学习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从民间的书法艺术吸取营养。

整篇结构严密,字行间有乌丝栏界格,点画圆整,端庄秀丽,一撇一捺显得静中有动,飘然欲仙。

虽然此碑还称不上颜真卿成熟期之代表作,与他后来所书的《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风格迥异,但它是颜书的第一篇,是颜楷成功的第一步,学颜体者多从此碑下手,入其堂奥。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拓本请点击右键下载解压密码:(图片选自《弈潮堂》[)附录:《多宝塔感应碑》拓本散记《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唐天宝十一年(752)立。

原在唐长安安定坊千福寺,宋代移陈西安碑林(图1)。

高285厘米,宽102厘米,文34行,行66字。

岑勋撰文,颜真卿正书书册,徐浩隶书题额,史华刊石。

碑文叙述了唐代僧人楚金禅师发愿兴建多宝塔的过程及有关佛事。

唐玄宗曾为立塔赠银50万、绢上千匹。

楚金禅师死后,唐玄宗特派使者吊唁,监护丧事,并亲自书写了塔额。

佛教在唐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影响于此可见。

颜真卿(709~785),京兆万年人,祖籍琅邪临沂,字清臣。

幼承家学,刻苦自励。

开元间中进士。

安史之乱时,为平原太守,历迁刑部尚书、太子太师。

他立朝正色,刚而有礼,天下不以姓名称而独日鲁公。

后为奸臣卢杞所忌。

德宗时,李希烈叛乱。

他以社稷为重,亲赴敌营,晓以大义,终为敌所害。

颜真卿是中国书史上富影响力的书法大师之一。

文言文及翻译字帖推荐

文言文及翻译字帖推荐

《颜真卿·多宝塔碑》昔者颜真卿,乃唐室名臣,书法独步,独树一帜。

其书风遒劲有力,气势磅礴,世人称为“颜体”。

余观其《多宝塔碑》,尤为精妙,字迹端庄,结构严谨,实为学习书法之良品。

碑中“多宝”二字,笔力雄浑,气势恢宏,似有山岳之威,江河之勇。

观者莫不为之动容。

其下“塔”字,结构紧凑,笔画流畅,既显其严谨,又不失灵动。

碑中诸字,皆如此,各具特色,相互映衬,令人叹为观止。

真卿书法,非但形美,更在神韵。

其笔法圆转如意,刚柔并济,既有铁画银钩之刚,又有行云流水之柔。

此《多宝塔碑》尤为典型,字字珠玑,意境深远,令人心旷神怡。

夫书法之道,非一日之功,需勤学苦练,方能有所成就。

欲学书法,此《多宝塔碑》不可不观,不可不临。

临池之际,宜心静如水,气定神闲,方能体会其真谛,悟得书法之道。

【翻译】推荐字帖:《颜真卿·多宝塔碑》昔日颜真卿,唐朝的著名大臣,书法独步江湖,独树一帜。

他的书法遒劲有力,气势磅礴,世人称之为“颜体”。

我观看他的《多宝塔碑》,尤为精妙,字体端庄,结构严谨,确实是学习书法的良品。

碑中的“多宝”二字,笔力雄浑,气势磅礴,好像有山岳的威严,江河的勇猛。

观看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其下的“塔”字,结构紧凑,笔画流畅,既显示了其严谨,又不失灵动。

碑中的各个字,都是如此,各有特色,相互衬托,令人赞叹不已。

颜真卿的书法,不仅外形美丽,更在于神韵。

他的笔法圆转自如,刚柔并济,既有铁画银钩的刚劲,又有行云流水的柔美。

此《多宝塔碑》尤为典型,字字如珠玑,意境深远,令人心旷神怡。

书法之道,非一日之功,需要勤学苦练,才能有所成就。

想要学习书法,此《多宝塔碑》不可不看,不可不临摹。

临摹之时,宜心静如水,气定神闲,才能体会其真谛,领悟书法之道。

颜真卿多宝塔碑赏析

颜真卿多宝塔碑赏析

颜真卿多宝塔碑赏析王禹博 021410726颜真卿为琅琊氏后裔,家学渊博。

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

多宝塔碑是颜真卿44岁时书,直接二王、欧、虞、褚余风,而又与唐人写经有明显的相似之处。

多宝塔碑整篇结构严密,点画圆整,秀丽刚劲,多宝塔碑虽尚未形成刚劲雄强、沉雄浑厚、大气磅礴的颜楷风格,但多宝塔碑已奠定了颜真卿书风的基本格调,多宝塔碑是留传下来的颜书中最早的楷书作品,结构平稳端正,严谨庄重,是唐代“尚法”的代表碑刻之一,学颜体者多从此碑下手,入其堂奥。

唐玄宗时佛教发展达于极盛,。

盛唐颜真卿《多宝塔碑》佛教楷书是唐代佛书的冠上明珠。

多宝塔碑叙述了唐代僧人楚金禅师静夜诵读《法华经》时,仿佛时时有多宝佛塔呈现眼前,他决心把幻觉中的多宝佛塔变为现实,天宝元年选中千福寺兴工,四年始成。

多宝塔碑是颜真卿四十四岁时写的。

碑文结体严密,严整庄重,挺健雄伟,是他继承传统的作品。

《书画跋》:“此是鲁公最匀稳书,亦尽秀媚多姿,第微带俗,正是近世撰史家鼻祖。

”此碑现仍藏于西安碑林。

颜真卿精力弥漫,酷爱书碑,一己之手,就可以建构巍巍碑林。

他的书迹作品众多,传世之碑刻与作品有数十种。

宋代欧阳修说:“唐人笔迹见于今者,惟公为最多。

”(《集古录》)他的书迹作品众多,据说流传下来的有130多种。

《多宝塔碑》现存有不同的拓本。

1996年,朵云轩拍卖一册《多宝塔感应碑》,旧拓经折装,估价1200~2000元。

有人认为,颜真卿的书艺可分为三个境界。

第一境界:五十岁以前立坚实骨体,求雄媚书风。

在这一过程中初步确立自己的“颜体”面目。

天宝十一年书有《多宝塔碑》和《郭虚己碑》等。

天宝十三年又有传世名作《东方朔画像赞》、《东方朔画像赞碑阴记》等。

这一阶段,颜真卿追求“雄”中有“媚”的境界:“点画皆有筋骨”,“点画净媚”,“其劲险之状,明利媚好”。

【鉴赏】颜真卿《多宝塔碑》书法赏析

【鉴赏】颜真卿《多宝塔碑》书法赏析

【鉴赏】颜真卿《多宝塔碑》书法赏析弘扬鲁公文化传承颜体书法多宝塔碑,此碑是颜真卿44岁时书,直接二王、欧、虞、褚余风,而又与唐人写经有明显的相似之处。

多宝塔碑整篇结构严密,点画圆整,秀丽刚劲,多宝塔碑虽尚未形成刚劲雄强、沉雄浑厚、大气磅礴的颜楷风格,但多宝塔碑已奠定了颜真卿书风的基本格调,多宝塔碑是留传下来的颜书中最早的楷书作品,结构平稳端正,严谨庄重,是唐代“尚法”的代表碑刻之一,学颜体者多从此碑下手,入其堂奥。

多宝塔碑用笔多用中锋,起笔和收笔有明显的顿按。

多宝塔碑起笔藏锋为主,兼用露锋,方圆并用,有些横画起笔较为外露,多不似柳书的齐头方脚,而是稍存斜尖,并参以含蓄的笔意使之变化丰富;多宝塔碑收笔用顿笔和回锋的较多,强调“护尾”,尤其于横画中最为明显,写横行至收笔处,常向右下方重按,顿笔回锋,多宝塔碑体现出颜体的雄浑、大气之韵,竖画粗壮,浑厚力强。

多宝塔碑横、竖笔画粗细对比鲜明,富节奏、韵律美感,也把颜体的一个“筋”的意味完整的表达出来。

颜体撇画较轻盈挺健,捺画却粗壮有力,有“蚕头燕尾”之称,给人以刚健的动感,尤其是捺脚较长,顿挫后踢出开衩,含蓄而又有峻利之感。

另外,颜体捺画的捺脚多与撇画锋尖持平或稍低,不似柳体的撇低捺高,而呈现出一种舒展沉稳之美。

多宝塔碑转折变化较多,主要有提笔耸肩顿挫和按笔削肩暗转之法,有方有圆,方圆兼施。

多宝塔碑具有唐楷“尚法”的典型特征,结体宽博,布白较匀整,字型稍方,端庄平稳,正气饱满,多宝塔碑已初显颜体成熟期的正面示人、雄浑豪迈的书风。

多宝塔碑书体不似柳书的中紧外放,主笔长枪大戟般舒放。

多宝塔碑字体笔画间的宽窄收放对比较欧、柳书体要小,主笔相对收敛,短笔相对放长,因此中宫显得较为疏朗,外部笔画也较规整,较欧、柳书体略显内松外紧、字势宽绰、雄浑平稳。

多宝塔碑中的点运用灵活,引带顾盼;各笔画间时有露锋映带,连贯照应,正斜相生;多宝塔碑一些主竖故意偏离中线,而靠长横的斜势及长的“力臂”和重的“垂尾”来获取平衡,使稳活相生,奇趣顿增。

颜真卿《多宝塔》分析讲解笔法

颜真卿《多宝塔》分析讲解笔法

颜真卿《多宝塔》分析讲解笔法颜真卿《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天宝十一年(752)四月廿日建,岑勋撰文,颜真卿书丹,徐浩题额,史华刻字,三十四行,行六十六字,现藏西安碑林。

虽然此碑还称不上颜真卿成熟期之代表作,与他后来所书的《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风格迥异,但它是颜书的第一篇,是颜楷成功的第一步,学颜体者多从此碑下手,入其堂奥。

颜真卿《多宝塔》局部颜真卿《多宝塔》颜真卿多宝塔练习时候你会发现一列中有些字写的是歪的,其实这是颜真卿的高明之处,不会每个字都是方方正正的字,每一列字都有一个中心线,无论每个字如何歪,它始终会在一个中心线左右徘徊的,不会偏离中心线。

这样楷书的章法看上去也不会太平,有层次和节奏感。

颜真卿《多宝塔》间架结构笔法分析尚字上收下放,也就是说上部写的收紧,下部要写的放开一点,上部小字头要紧凑,左右呼应点药紧凑不宜过远。

笔法上:左点露锋竖和短撇都是藏锋。

下部结构长方形,长横要扛肩取势右上,不宜过平,横折是方折带点圆,弯钩向内倾斜勾出,内部口字要写的饱满填充整个空间。

颜真卿《多宝塔》间架结构笔法分析书字上部写的收展,下部收紧(上放下收),此字多横向笔画,规律:横向笔画在水平线上向右上放空间平行,横画之间的间隔基本相等。

笔法上此字多横画,要求横画起头笔法和姿态,角度都有有所变化,不可过于程式化把字写死了(电脑字),垂露竖要逐渐提笔变轻,两个横折角度也有所不同,以求变化。

颜真卿《多宝塔》间架结构笔法分析都字左右结构左高右低,左宽右窄,规律:右部笔画是横向的要左高右低,右部笔画是纵向的要左低右高。

左部结构者字上放下紧(上部土字舒展,下部日字收紧),撇画要超过横画。

笔法上:都用切笔起笔(左边土起笔)。

《多宝塔碑》原文及翻译

《多宝塔碑》原文及翻译

《多宝塔碑》原文及翻译【原文】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

【注释】西京:即长安(今西安)。

感应碑:奉皇帝的敕令、感应皇帝的圣德而立的碑。

【译文】(这是此碑的碑额)为纪述大唐西京千福寺内修建多宝佛塔而立的碑文。

【原文】南阳/岑(cén)勋/撰。

朝(cháo)议郎/判尚书/武部员外郎/琅邪(láng yá)/颜真卿书。

朝散(cháo sàn)大夫/捡校尚书/都官郎中/东海/徐浩题额。

【注释】朝议郎、判尚书、武部员外郎:均为官名。

琅琊(láng yá):地名。

朝散(cháo sàn)大夫、捡校尚书、都官郎中:均为官名。

捡:通“检”。

东海:地名。

【译文】南阳人岑勋撰文。

朝议郎、判尚书、武部员外郎、琅琊人颜真卿书丹。

朝散大夫、捡校尚书、都官郎中、东海人徐浩题额。

【原文】粤(yuè)《妙法莲华(huā)》,诸佛之秘藏(zàng)也;多宝佛塔,证经之踊现也。

发明资乎十力,弘建在于四依。

【注释】粤(yuè):古同“聿”、“越”、“曰”,文言助词,用于句首或句中。

诸佛:所有十方三世一切之佛。

秘藏(zàng):佛教语。

秘而不宣的妙法。

隐而不传于人,称为秘;蕴蓄于内,称作藏。

秘藏者,谓诸佛之妙法,以诸佛善为守护,不妄宣说。

踊现:冒出,突现。

发明资乎十力:(此经义的)启发和阐明来源于如来的十力。

发明:启发和阐明。

资:给予。

十力:如来之十力也。

四依:佛法语。

《维摩诘经·法供养品》:“依于义,不依语;依于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于法,不依人。

”【译文】曰《妙法莲华经》,乃是诸佛秘而不宣的妙法;多宝佛塔,是为了证明《妙法莲华经》才出现的。

(这些)启发和阐明来源于如来的十力,弘扬和建树在于要奉行“四依”的原则。

【原文】有禅师,法号楚金,姓程,广平人也。

祖、父并信著(zhuó)释门,庆归法胤(yìn)。

颜真卿多宝塔碑大字帖

颜真卿多宝塔碑大字帖

颜真卿多宝塔碑大字帖
颜真卿是唐代书法家,被誉为“颜体之祖”,他的多宝塔碑大字
帖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篇章之一。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这篇大
字帖的特点和意义。

首先,多宝塔碑大字帖是颜真卿刻于唐代大慈恩寺多宝塔上的碑文。

这篇大字帖的特点之一就是字体正方秀丽,骨干圆润饱满,由此
看出颜真卿的书法特点是强调方正秀美,不拘泥于笔画的形态而追求
精神上的饱满与收放自如。

其次,颜真卿在大字帖中运用了许多鲜明的技法,例如平开斜闭、进平退斜、披麻散带、结构变形,这些技法都极大地丰富了大字帖的
视觉效果,使得这篇大字帖变得非常具有观赏性。

再来看看多宝塔碑大字帖对后世书法的影响。

这篇大字帖对中国
书法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强调了“气韵生动,凝炼古雅”的书法
理念,这一理念在后来的书法发展中非常重要。

此外,多宝塔碑大字
帖的朴拙和泼墨的呈现方式也影响了后来的书法家,成为后人追求朴
质自然的标杆。

总之,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大字帖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颗明珠,它
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内涵,展现了颜真卿深厚的书法功力和创作才华,
同时也为后来的书法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颜真卿多宝塔碑书法特点

颜真卿多宝塔碑书法特点

颜真卿多宝塔碑书法特点
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是楷书书法作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用笔丰厚遒美:颜真卿的用笔特点在于起笔重,行笔轻提,收笔重按,整体笔画粗细分明,有篆籀气象。

2. 宽博浑厚:颜真卿的楷书字体宽博浑厚,给人以雄壮大气之感。

3. 力度老到:颜真卿的楷书字体线条有力,老到入骨,富有趣味。

4. 结构严谨:颜真卿的楷书结构严谨,笔画之间的比例和布局合理,整体美观大方。

5. 字体独特:颜真卿的楷书字体独特,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不易被人模仿。

总之,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具有雄壮、浑厚、严谨、独特的特点,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代表之一。

颜真卿《多宝塔》原文加译文

颜真卿《多宝塔》原文加译文

颜真卿《多宝塔》原文加译文颜真卿《多宝塔》原文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文南阳岑勋撰,朝议郎、判尚书、武部员外郎、琅琊颜真卿书。

朝散大夫、检校尚书都官郎中、东海徐浩题额。

粤。

妙法莲华,诸佛之秘藏也。

多宝佛塔,证经之踊现也。

发明资乎十力,弘建在于四依。

有禅师法号楚金,姓程,广平人也。

祖,父并信著释门,庆归法胤。

母高氏,久而无妊,夜梦诸佛,觉而有娠,是生龙象之徵,无取熊罴之兆。

诞弥厥月,炳然殊相,歧嶷绝于荤茹,髫龀不为童游。

道树萌牙,耸豫章之桢干;禅池畎浍,涵巨海之波涛。

年甫七岁,居然厌俗,自誓出家,礼藏探经,法华在手。

宿命潜悟,如识金环;总持不遗,若注瓶水。

九岁落发,住西京龙兴寺,从僧籙也。

进具之年,升座讲法。

顿收珍藏,异穷子之疾走;直诣宝山,无化城而可息。

尔后,因静夜持诵至《多宝塔品》,身心泊然,如入禅定。

忽见宝塔,宛在目前,释迦分身,遍满空界。

行勤圣现,业净感深,悲生悟中,泪下如雨。

遂布衣一食,不出户庭,期满六年,誓建兹塔。

既而许王瓘及居士赵崇、信女普意善来稽首,咸舍珍财。

禅师以为辑庄严之因,资爽垲之地,利见千福,默议于心。

时千福有怀忍禅师,忽于中夜,见有一水发源龙兴,流注千福。

清澄泛滟,中有方舟。

又见宝塔自空而下,久之乃灭,即今建塔处也。

寺内净人,名法相,先于其地复见灯光,远望则明,近寻即灭。

窃以水流开于法性,舟泛表于慈航,塔现兆于有成,灯明示于无尽,非至德精感,其孰能与于此?及禅师建言,杂然欢惬,负畚荷插,于橐于囊,登登凭凭,是板是筑。

洒以香水,隐以金锤,我能竭诚,工乃用壮。

禅师每夜于筑阶所,恳志诵经,励精行道,众闻天乐,咸嗅异香,喜叹之音,圣凡相半。

至天宝元载,创构材木,肇安相轮。

禅师理会佛心,感通帝梦。

七月十三日,敕内侍赵思侃求诸宝坊,验以所梦。

入寺见塔,礼问禅师,圣梦有孚,法名惟肖。

其日赐钱五十万、绢千匹,助建修也。

则知精一之行,虽先天而不违,纯如之心,当后佛之授记。

替汉明永平之日,大化初流;我皇天宝之年,宝塔斯建。

颜真卿《多宝塔碑》原色高清字帖(全42页)

颜真卿《多宝塔碑》原色高清字帖(全42页)

颜真卿《多宝塔碑》原色高清字帖(全42页)
编者按
老话说:学书当学颜。

这是过去每一个学书者常常会听到的一句话。

其实,这里也不乏真谛。

颜书以雄浑的气势、雍容的气象、朴茂的气格鼎立于书史。

尤其是书家标炳千古、浩然正气的人格魅力,在极重人伦准的的古代,颜体的“流行”是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的。

由此也形成了中国书法史上具有特殊文化意义的“知人论书”一说。

“颜体”被后世普遍认同的原因或正在于此。

《多宝塔碑》是颜真卿早年所书。

其书流美中见朴质、刚健里含婀娜。

初学临写此帖,可循此知楷法之大意。

用笔、结体尽可一览无余。

历来学书从此入门者众,故此碑影响深远,意义非凡。

颜真卿《多宝塔碑》简化字全文

颜真卿《多宝塔碑》简化字全文

颜真卿《多宝塔碑》简化字全文多宝塔碑是唐代书法名作,由颜真卿创作。

颜真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成就卓著,影响深远。

多宝塔碑以其雄浑有力的笔触和简洁明快的布局而闻名于世。

下面是《多宝塔碑》的简化字全文:
多宝塔碑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邪唇粲兮,肤如凝脂,不可得见兮。

愿见刘郎咨询,便谓年少心中事。

独语千声鹤沙嫩,总随梅好雪愁鬓。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百年冤孽谁人道,龙池阙下凤凰飞。

风凄凄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小车夜行兮秦汉家,草萧萧兮白露晨。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人事今如否,地爱尔如斯。

临分再见着,怀念聚散难别离。

明年春色先如此。

颜真卿多宝塔碑文解释

颜真卿多宝塔碑文解释

颜真卿多宝塔碑文解释颜真卿的《多宝塔碑》那可真是书法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呢。

这《多宝塔碑》的碑文啊,就像是颜真卿写的一个超级精彩的故事。

你看那一个个字,就像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娃娃。

每一笔每一划都充满了生命力。

这碑文里的字,大多都是规规矩矩的,方方正正的,就像一个个听话的小学生站得整整齐齐的。

这也是颜真卿早期书法的一个特点啦,特别严谨。

颜真卿写这碑文的时候,那肯定是特别用心的。

他就像是一个特别细心的工匠,精心雕琢着每一个字。

从字里行间你都能感受到他的那种认真劲儿。

比如说那些笔画比较多的字,他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一点也不显得杂乱,反而是井井有条的,就像把一群调皮的小动物都管理得服服帖帖的。

这碑文的内容呢,也很有意义。

它不仅仅是一些漂亮的字的组合,还蕴含着很多的文化内涵。

就像是一个装满宝藏的小盒子,你要是仔细去研究,就能发现好多有意思的东西。

这字里行间也能看出颜真卿当时的心境呢,可能他就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想要把这个碑文写得尽善尽美。

我们再来说说这字的美感。

哎呀,那简直了。

笔画粗细分明,就像胖娃娃和瘦娃娃站在一起,特别有趣。

有的笔画是圆润的,就像小汤圆一样可爱;有的笔画又是刚劲有力的,像个小硬汉。

这种刚柔并济的感觉,在这碑文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对于咱们这些喜欢书法或者想要学习书法的人来说,《多宝塔碑》碑文就像是一本超级棒的教科书。

你可以从中学到好多东西呢。

从字的结构到笔画的写法,就像有个和蔼可亲的老师在一点一点地教你。

而且看着这碑文,你就会觉得颜真卿仿佛就在你身边,手把手地给你示范,告诉你这个字该怎么写才好看。

不过呢,要想真正理解这碑文,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得花时间,得用心去感受。

就像交朋友一样,你得慢慢去了解它的脾气秉性,才能真正欣赏到它的美。

有时候你觉得自己好像懂了,但是再看的时候又会有新的发现,这就是《多宝塔碑》碑文的魅力所在啦。

颜真卿《多宝塔碑》:高清放大,才能显示出其难以超越之功力!

颜真卿《多宝塔碑》:高清放大,才能显示出其难以超越之功力!

颜真卿《多宝塔碑》:高清放大,才能显示出其难以超越之功
力!
《多宝塔碑》此碑岑勋撰文,颜真卿书,徐浩题额,额为隶书,史华镌刻。

《多宝塔碑》传为颜书留存下来最早的一块碑,书写时作者年四十四岁,它的书体反映了颜书早期面貌,书体结构严密、匀整,风格秀媚多姿,更多保持了写经的书风。

此碑石在康熙年间折断,现在所见最早的为宋拓本。

'凿井见泥'之'凿'李未损,'我帝力'之'力'字、'王可托'之''托'字稍损,明初拓本'凿'字已损,'王可托'等十八字未损,称为'王可托本'。

颜体多宝塔五言诗作品

颜体多宝塔五言诗作品

颜体多宝塔五言诗作品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他的作品以其雄浑豪放、气势磅礴而著称。

他的《多宝塔碑》是一部著名的碑刻作品,以下
是其中的五言诗部分:
飞盖去花边,风波万里间。

翠屏凝碧落,金烛映朱帘。

宝塔临空阔,高标接霄汉。

云衢凝碧落,风烟迥相患。

这首五言诗描绘了多宝塔的壮丽景象,通过对自然的描绘来凸
显多宝塔的雄伟气势。

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以其雄浑刚劲的风格,展
现了唐代书法的独特魅力,被后人誉为“颜体”或“颜真卿体”。

这些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的经典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颜体集字古诗:颜真卿多宝塔碑
颜体集字古诗:颜真卿多宝塔碑
作者:徐方震编
出版日期:2000
页数:71
内容提要
从临摹到创作,是书法学习的必由之路。

集字法是一种提高创作成功率的迅捷而有效的方法。

此以唐代颜真卿楷书《多宝塔碑》为范本,集古诗18首,供学书者临习、创作参考。

隐藏目录
章节目录
书法形制
中堂
条幅
斗方
横披
扇面
对联
集字古诗
春晓&(唐)孟浩然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鹿柴&(唐)王维
鸟鸣涧&(唐)王维
静夜思&(唐)李白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绝句&(唐)杜甫
塞下曲&(唐)卢纶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画&(宋)佚名
山中留客&(唐)张旭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望天门山&(唐)李白
枫桥夜泊&(唐)张继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春望&(唐)杜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