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常用药物

合集下载

老年人常用药物及种类

老年人常用药物及种类

老年人常用药物及种类一、引言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人群,其身体机能逐渐退化,免疫力下降,容易出现各种疾病。

因此,老年人常常需要使用药物来维持健康。

但是,老年人的身体情况与年轻人不同,药物的剂量和种类也需要有所不同。

本文将介绍老年人常用药物及种类,帮助老年人正确使用药物。

二、高血压药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

针对高血压,老年人常用的降压药有以下几种:1. ACEI类药物:如贝那普利、依普利酮等。

2. ARB类药物:如缬沙坦、厄贝沙坦等。

3. 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

4. 利尿剂:如呋塞米、托拉塞米等。

三、心脏病药随着年龄增长,心脏疾病也越来越多见。

针对心脏病,老年人常用的药物有以下几种:1.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阿罗洛尔等。

2. ACEI类药物:如贝那普利、依普利酮等。

3. ARB类药物:如缬沙坦、厄贝沙坦等。

4. 抗心律失常药:如胺碘酮、普罗帕酮等。

四、糖尿病药老年人中糖尿病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常需要使用降血糖药。

针对糖尿病,老年人常用的药物有以下几种:1. 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格列喹酮等。

2. 胰岛素注射剂:如长效胰岛素、快速作用型胰岛素等。

五、抗抑郁药老年人中抑郁症的发生率也较高。

针对抑郁症,老年人常用的抗抑郁药有以下几种:1. SSRI类药物:如舍曲林、氟西汀等。

2. TCAs类药物:如阿米替林、多塞平等。

六、止疼镇痛药老年人中慢性疼痛的发生率较高。

针对慢性疼痛,老年人常用的止疼镇痛药有以下几种:1. 阿片类药物:如吗啡、芬太尼等。

2.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

七、注意事项老年人使用药物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剂量要准确: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代谢速度变慢,因此需要适当调整药物的剂量。

2. 避免多种药物交互作用:老年人往往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

因此,应该尽可能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

3. 定期检查身体情况:老年人使用药物后需要定期检查身体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老年人常用药物

老年人常用药物

表8-1
药物
*巴比妥类 *二甲苄胍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小组提出老年人 会有严重反应药物
不良反应 神志模糊 严重体位性低 血压 药物
*胍乙啶
不良反应 体位性低血压
吲哚美辛(消 再生障碍性贫血 炎痛) 异烟肼 肝毒性 甲芬那酸(甲 腹泻 灭酸) 甲基多巴 倦怠、抑郁
苯海索 视、听幻觉 *甘珀酸 液体潴留与心 (生胃酮) 力衰竭 强心苷 行为异常、腹 痛、疲乏
14
地高辛67%经肾排泄,老年人 肾血流及肾小球滤过率减低,肾清 除率减少,故老年人血药浓度增高, 半衰期延长,因此老年人地高辛中 毒的发生率、死亡率均较年轻人高。
15
中毒表现以低血钾症及心律失常多见。 老年人出现中毒性精神病、抑郁症及急 性腹部综合征的比年轻人多见。地高辛 经肾清除率减低与肌酐清除率之间相关 性良好。故地高辛的临床用量尤其是维 持量以肌酐清除率为依据进行调整。有 人建议肌酐清除率在8~25ml/min、26~ 49ml/min 或 50 ~ 79ml/min , 可 分 别 给 0.125mg、0.1875mg或0.25mg每天一次。
6
接上表
药 物 建议剂量改变 理由
氯氮卓
丙米嗪 阿米替林 锂 西咪替丁
减量,给药间隔延长
中枢神经系统敏感性增高,血浆清除 率减低,分布容积增大
减 量 ( 有 时 达 50% ~ 未明(可能生物利用度增加) 70%) 减 量 ( 有 时 达 50% ~ 未明(可能生物利用度增加) 70%) 减量 减量 GFR减低 GFR减低
降压药
噻嗪类 呋塞米
减量
减量 减量
反应增强
反应增强(GFR>25ml/小时) 反应增强(GFR>25ml/小时)

中老年人合理用药

中老年人合理用药


中老年人各器官功能的衰退, 对药物吸收、代谢、排泄及其作 用的影响
中老年人各器官生理功能变化
生理学研究资料显示:
人体的重要器官的结 构和生理功能,自成年 ( 20~25 岁 ) 之 后 , 就 以每年 1%的速度衰减。
中老年人消化器官的生理衰退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胃肠粘膜萎缩 影响胃肠 对药物的吸收, 易使胃肠功能 障碍
⒈ 严格掌握用药指征,用药要少而精
执行5种用药原则(不超过5种药品); 有相互干扰作用的药慎用; 可用可不用的药不用; 不滥用药;如抗生素、激素、解热镇 痛药、镇静催眠药及未经论证的保健药。
⒉ 掌握好最佳的用药剂量
最小剂量始,先用成人1/10,1/5。 注意微调 逐渐加量 病情稳定 逐渐减量 高危药物(洋地黄、抗心律失常药、 抗高血压药、抗糖尿病药、抗肿瘤 药、抗凝药、抗生素、消炎镇痛药、 睡眠药、抗抑郁及抗精神失常药、 麻醉药等)治疗剂量 接近中毒剂量。
2002年北京23家三级特等及甲等医院
调查门诊处方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就
诊处方总数的26.1%(而老年人只占人 口的10.1%),平均每人用药2~5 种, 注射剂占14.8%,注意注射药不经肝脏 首关效应,容易产生中毒反应。
抗感染药占全部药费的31%,占 第1位(国外一般为第3~4位﹚,白蛋 白占第3位,这是很不合理的,不仅 造成成很大的浪费,延误了诊治,还 导致血源性传染病及药源性疾病的流 行,误导了市场生产流通领域,影响 了国家及医药卫生界的声誉。
求 多
品种越多,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
药品(种) 不良反应(%)
5 以下 5~10 10~15 15以上
10~20 50~60 60~80 80~100
求 贵

举例说明老年人药动学与药效学的特点

举例说明老年人药动学与药效学的特点

举例说明老年人药动学与药效学的特点举例说明老年人药动学与药效学的特点一、引言老年人是指芳龄在65岁及以上的人群。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药物治疗在老年人中的应用也变得日益普遍。

然而,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与年轻人存在很大差异,这导致老年人在药物代谢、药物效果以及药物副作用方面表现出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就老年人药动学与药效学的特点进行深入探讨,并以几个常见药物为例进行说明。

二、老年人药动学的特点1. 药物代谢减慢:老年人的肝脏和肾脏功能退化,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也随之下降。

老年人药物的半衰期通常比年轻人更长,药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更多,对于慢性使用药物的老年人来说,需要降低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

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在老年人中,阿司匹林的血浆药物浓度增加,可能导致出血风险增加。

老年人使用阿司匹林时需要调整剂量。

2. 药物分布变化:老年人的体内脂肪组织增多,而肌肉组织减少,这导致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发生变化。

药物在脂肪组织中的蓄积增加,而在肌肉组织中的蓄积减少。

对于脂溶性药物来说,老年人可能需要减少剂量以避免药物在体内过度蓄积。

举个例子,地西泮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镇静和安抚的药物。

在老年人中,地西泮的体外分布容积较小,推测可能与老年人体内脂肪含量增加相关。

为了避免地西泮的过度蓄积,老年人使用地西泮时需要降低剂量。

三、老年人药效学的特点1. 敏感性增加:老年人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加,可能是因为老年人的药物受体数目或亲和力增加,或者是因为老年人的代谢能力下降,药物作用的生物利用度增加。

举个例子,贝塞那普酮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

研究表明,老年人对贝塞那普酮的敏感性更高,这可能与老年人的药物受体数目的增加有关。

老年人使用贝塞那普酮时需要降低剂量。

2. 不良反应增加:老年人由于药物代谢能力下降以及多重慢性病存在,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老年人往往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增加了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

老年人常用药品

老年人常用药品

老年人常用药品药品在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常常面临许多健康问题和疾病风险,因此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药品来维持他们的健康。

本文将介绍一些老年人常用的药品,以及这些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降压药由于血压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老年人患高血压的风险较高。

因此,他们常常需要使用降压药来控制血压水平。

常见的降压药包括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贝他受体阻滞剂等。

老年人在使用降压药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并定期测量血压。

二、降糖药老年人中患有糖尿病的比例也相对较高。

控制血糖水平对于预防并发症和保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降糖药通常分为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两类。

口服降糖药包括双胍类、磺脲类、α-糖苷酶抑制剂等。

老年人在选择降糖药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选择,并遵循用药的剂量和时间。

三、血脂调节药老年人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是血脂异常,包括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

这些异常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老年人常常需要使用血脂调节药来控制血脂水平。

常见的血脂调节药包括他汀类药物、贝特胺类药物等。

老年人在使用血脂调节药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定期进行血脂检测。

四、骨质疏松药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骨质疏松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骨质疏松易导致骨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因此,老年人常常需要使用骨质疏松药来增强骨密度。

市面上常见的骨质疏松药包括双磷酸盐、钙剂、维生素D等。

老年人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并注意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

五、心脏病药物许多老年人患有心脏病,如心绞痛、心力衰竭等。

针对心脏病的不同类型和症状,老年人常常需要使用心脏病药物来缓解症状、控制疾病进展。

常见的心脏病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等。

老年人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在使用药物时,老年人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遵循医生的指导:老年人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正确理解和掌握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和频率。

老年人常用药的管理及注意事项

老年人常用药的管理及注意事项

老年人常用药的管理及注意事项导言: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老年人疾病的发生率较高,其日常用药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老年人常用药的分类、管理原则、用药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帮助老年人及其家庭更好地管理常用药物。

第一章:老年人常用药的分类1. 止痛药:老年人常遭遇关节炎、骨质疏松等疾病,因此,止痛药是老年人必须的药物之一。

常见的止痛药包括非甾体消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类固醇类药物(如泼尼松等)等。

2. 心脑血管药物:由于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衰老,降压药、抗凝药等成为其常用药物。

降压药包括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等;抗凝药包括华法林等。

3. 代谢调节药物:老年人多伴有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需要使用降糖药、降脂药等药物进行管理。

4. 其他类药物: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还需要使用药物进行抗感染、维持雌激素水平、改善异位增生等,因此,老年人常用药种类繁多。

第二章:老年人常用药的管理原则1. 药物清单:建议老年人及其家庭制作一份老年人的药物清单,列明药物名称、剂量、用法以及医生的联系方式等,以帮助记忆和随时查阅。

2. 定期咨询医生:老年人用药需经常与医生沟通,及时报告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医生会针对老年人的特殊情况进行药物调整。

3.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老年人使用多种药物的概率较高,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药效的改变。

因此,老年人及其家庭需了解常见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药物事件。

4. 定期评估药物疗效:老年人体质衰老,药物的疗效可能会有所下降,因此需要定期评估药物的疗效,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5. 注意药物剂量:老年人的肝肾功能较差,需要调整药物的剂量。

过高的药物剂量可能引起中毒事件,过低的剂量又无法达到治疗效果,因此药物剂量的合理调整很重要。

第三章:老年人常用药的注意事项1. 不要自行停药:老年人患有疾病,常预防性用药,一旦感觉症状减轻往往自行停药。

特殊人群用药指导:老年人用药指导

特殊人群用药指导:老年人用药指导
医疗机构药学服务
特殊人群用药指导
老年人用药指导
前言
特殊人群主要包括老年人、儿童、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及肝、肾功能 不全者等患者,这部分人群由于其自身的生理、病理变化往往会影响药物的 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同时也影响药物的效应和不良反应。
同一药物以同一剂量给予不同的人群时,其产生的结果不会完全一样, 这就是所谓的个体差异。
➢消化运动功能减退,胃排空时间 延长,肠平滑肌张力下降,肠蠕 动减慢等易导致消化不良及便秘
一、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五) 消化系统的改变
➢肝体积和肝血流量减少, 肝微粒体氧化功能下降, 细胞色素P450含量下降, 药物首过效应减弱,生物 利用度增加
一、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六) 泌尿系统的改变
➢肾脏萎缩变小 ➢肾血流灌注量降低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肾小管分泌能力和重吸收能力下降 ➢肾肌酐清除率降低
二、老年人合理用药的意义
老年人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
8.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与利尿剂合用可加重耳毒性反应, 肾脏受损。避免使用四环素、万古霉素等对肾脏毒性的药, 羧苄西林、庆大霉素、头孢菌素类、多粘菌素需减量或适 当延长间隔时间。 9.降糖药如胰岛素、格列齐特等,因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 易发生低血糖反应。 10.抗心力衰竭药如地高辛等强心苷可引起室性早搏、房 室传导阻滞及低钾血症等洋地黄中毒反应。
➢肺泡、气管及支气管弹性下降,易发生肺 泡经常性扩大,出现肺气肿
➢组织血流速度减慢,细胞呼吸作用下降, 对氧的利用率下降
一、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五) 消化系统的改变
➢牙齿脱落或磨损 ➢牙周病和口腔组织萎缩
影响咀嚼和消化功能
➢味觉和嗅觉降低 食欲差
一、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五) 消化系统的改变

老年人常用药物的常见风险防范方法

老年人常用药物的常见风险防范方法

老年人常用药物的常见风险防范方法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的衰退,常常需要依赖药物来维持健康。

然而,老年人使用药物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药物副作用、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药物滥用等。

为了降低老年人使用药物的风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风险防范方法。

第一,了解药物的名称和用途。

老年人在使用药物之前,应该明确了解药物的名称、用途以及剂量等信息。

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向医生或药师咨询。

第二,遵医嘱正确使用药物。

老年人使用药物时要按照医生的嘱咐使用,不要任意调整剂量或停药。

同时要注意用药的时间和频率,不要忘记或重复服药。

第三,检查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老年人在使用药物之前要了解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确保自己不属于禁用该药物的人群。

如果有任何疑问,应咨询医生或药师。

第四,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老年人使用药物时要留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并及时向医生反馈。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头晕等,如果出现严重副作用,应立即就医。

第五,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老年人通常在同时使用多种药物,这就增加了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

因此,在使用药物之前要咨询医生或药师,了解药物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并避免同时使用会产生不良反应的药物。

第六,定期体检和监测。

老年人使用药物之后要定期进行体检和监测,包括常规血液检查、肝肾功能检查等,以及必要时的心电图、血压等检测。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第七,存储药物要注意。

药物对老年人来说是一种重要的生命线,正确存储药物非常重要。

老年人要确保药物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并避免直接阳光照射。

同时,要把药物存放在儿童无法接触的地方,防止误食。

第八,不滥用药物。

老年人不要滥用药物,包括过量使用、频繁更换药物、自行选择药物和随意停药等。

滥用药物容易导致副作用和相互作用,甚至产生严重后果。

第九,定期咨询医生。

老年人使用药物时要定期咨询医生,及时了解用药情况,包括药物的剂量是否需要调整、是否需要添加或停用某些药物等。

老年人质子泵抑制剂合理应用

老年人质子泵抑制剂合理应用

老年人质子泵抑制剂合理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inhibitors,PPIs)自上世纪80年代问世至今20多年来,显着地改善了酸相关性疾病的临床结局,对酸相关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由于其突出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处方量与日俱增。

但是近几年来,PPIs过度使用(超适应证、超剂量、超疗程)的问题日益突出,潜在的不良反应也备受重视。

PPIs是老年人的常用药物之一,老年人共病多,常多重用药,药物间相互作用机会多,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因此,老年患者如何科学、合理应用PPIs也尤为重要。

常用PPIs的标准剂量(常规剂量)分别为:奥美拉唑20 mg/d,兰索拉唑30mg/d,泮托拉唑40mg/d,雷贝拉唑10 mg/d,埃索美拉唑20 mg/d;艾普拉唑10 mg/d。

一、老年人PPIs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及作用机制老年肝脏对药物的代谢转化能力降低,肾脏对药物的清除能力降低,药物半衰期延长、肾毒性增加。

PPIs在体内代谢迅速,血浆半衰期在2 h以内,蛋白结合率均在90%以上。

PPIs 主要通过细胞色素P450系统中的CYP2C19和CYP3A4在肝内代谢,并经肾脏清除。

CYP2C19是大部分PPIs在肝内代谢的主要途径,80%以上的奥美拉唑、50%以上的埃索美拉唑和兰索拉唑经CYP2C19代谢,其次是经CYP3A4、CYPlA2代谢;泮托拉唑虽主要经CYP2C19代谢,但对其亲和力较低,且其特有的二相代谢,也降低了其对CYP2C19的依赖性;雷贝拉唑要经烟酰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代谢,其次经CYP3A4、CYP2C19代谢;由此可见,常用的5种PPls对CYP2C19的依赖性存在差异,泮托拉唑和雷贝拉唑对CYP2C19的依赖性较低[昏7。

老年人肾功能不全和轻中度肝功能不全患者的PPIs药代动力学与青年人相似,所以无需调整剂量;但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其最大曲线下面积(AUCmax)值为肝功能正常者的2~3倍,血浆半衰期明显延长,应用PPIs应相应减量。

老年人怎样合理用药

老年人怎样合理用药

老年人怎样合理用药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逐渐出现各种健康问题,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维持身体健康。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和代谢能力下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也会减慢,因此老年人在用药方面需格外谨慎。

本文将探讨老年人合理用药的相关知识。

一、老年人用药的注意事项(一)避免混合用药老年人由于常患多种慢性疾病,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

老年人由于记忆力减退、认识能力下降等因素,往往难以正确掌握各种药物的用法和用量,容易造成混合用药。

混合用药容易引起药物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老年人在用药时应遵医嘱用药,尽量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或加倍用药,切忌混用中药和西药。

(二)定期做药物清单老年人在服药期间,应定期做好药物清单,包括药品的名称、用法、用量等信息,方便及时咨询医生。

也可以随身携带一张药物清单,以应对突发情况。

(三)警惕药物过敏老年人由于年龄增长,免疫功能下降,易出现药物过敏反应。

因此在用药期间,如出现皮疹、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就医,避免继续使用可能造成过敏的药物。

(四)注意药物相互作用老年人同时患多种慢性疾病,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容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不仅会影响药物的疗效,还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因此老年人在用药时,应仔细咨询医生,避免使用相互作用的药物。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减弱,容易出现药物累积,导致中毒的情况。

因此老年人在用药时,应遵守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增加用药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

(六)注意药物存储老年人在用药时,应将药品放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防止药品受潮和变质。

还要将药品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以避免发生意外。

二、老年人常用药物(一)心血管药物由于老年人患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概率较高,因此心血管药物是老年人常用的药物之一。

常用的心血管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抗血小板药物等。

在使用心血管药物时,老年人需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避免出现低血压、心率过缓等不良反应。

老年人如何选择降压药.docx

老年人如何选择降压药.docx

老年人如何选择降压药一、治疗高血压常用的药物有6类1.利尿剂利尿剂包括氢氯噻嗪、呋塞米、氨苯喋啶等。

此类药物适用于治疗伴有心力衰竭、哮喘或肺心病的高血压病人以及单纯收缩压增高的老年高血压病人。

同时患有糖尿病或高脂血症的高血压病人及处于妊娠期的高血压妇女、性欲亢进的高血压男性应减量或谨慎使用利尿剂。

伴有痛风的高血压病人应禁用利尿剂。

2.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包括阿替洛尔、美多洛尔、比索洛尔、普萘洛尔、钠多尔等。

此类药物适用于治疗伴有心绞痛、快速型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的高血压病人及处于妊娠期的高血压妇女。

伴有高脂血症或2型糖尿病或心力衰竭的高血压病人应减量或谨慎使用β―受体阻滞剂。

伴有哮喘或肺心病或周围血管病变或糖尿病或心脏传导阻滞的高血压病人应禁用β―受体阻滞剂。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包括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西拉普利、培垛普利等。

它适用于治疗伴有心力衰竭或左心室肥厚或心肌梗死的高血压病人及合并有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病人。

处于妊娠期的高血压妇女及有双侧肾动脉狭窄的高血压病人应禁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4.钙拮抗剂钙拮抗剂包括维拉帕米、地尔硫及二氢吡啶类三组药物。

二氢吡啶类降压药包括硝苯地平、尼群地平、非洛地平、尼卡地平、氨氯地平、洛活喜、波依定、拉西地平等。

钙拮抗剂适用于治疗伴有心绞痛或周围血管病变及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

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或房室传导阻滞的高血压病人应减量或谨慎使用钙拮抗剂。

孕妇应禁用钙拮抗剂。

5.α1―受体阻滞剂α1―受体阻滞剂包括哌唑嗪、脉宁平、特拉唑嗪等。

此类药物适用于治疗伴有前列腺肥大或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

存在体位性低血压的高血压病人应慎用α1―受体阻滞剂。

6.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包括氯沙坦、缬沙坦等。

其适应症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相同。

孕妇应禁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以上6种常用的降压药各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

二、如何选用降压药不同类型的高血压病人选用降压药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老年人常用药物剂型及护理须知服药护理须知及家庭保健箱

老年人常用药物剂型及护理须知服药护理须知及家庭保健箱

老年人常用药物剂型及护理须知服药护理须知及家庭保健箱常用药物剂型及护理须知药物必须通过一定的剂型进入人体发生效应。

家庭用药时,对常用药物剂型及使用方法应有所了解。

(1)固体制剂。

①片剂:将一种或多种药物加入一定量的赋型剂经压制而成的片剂。

因为直接口服,应注意药物干燥保存,防受潮后变质、发霉,失效,有些需避光,如维生素C,氨茶碱在阳光照射后容易变质发黄。

应放于有色玻璃瓶内。

舌下含用药片如硝酸甘油片,不咬碎、不吞服,放舌下含化以免影响药效。

服片剂应饮水至少100-200毫升,使药物冲进胃内。

②胶囊:将粉型药放于空胶囊中,服时应用水整个吞下。

③散剂:由一种或多种药物均匀混合成粉末状药,如中药制剂、紫雪散、牛黄散等,服时注意防止呛咳。

④冲剂:多为中药,经加工呈颗粒状,体积小,用时用水化开冲服。

如感冒清热冲剂、三九胃泰冲剂。

⑤丸剂:纯中药制剂经浓缩加工成丸状,如安宫牛黄丸、人参归脾丸等。

(2)口服液体制剂。

①糖浆:含有高浓度的蔗糖药物水溶液。

因含糖量高,糖尿病人忌用。

注意防腐变质。

②合剂:多种药物的内服药液。

如胶体溶液、水溶液、混悬液、中药合剂。

混悬液服前应充分摇匀。

口服药液不宜久存。

③溶液制剂:为化学药物,液体澄清,如10%枸橼酸钾溶液等。

(3)外用药。

①点眼剂:直接用于眼部的外用液体无菌制剂,刺激性小,有有效期。

点眼药时病人平卧,双眼朝上,药液滴在眼结膜中央,不要点在角膜(黑色)上,以免刺激产生不适。

点眼后,用棉球压内眼角,每日3—4次或按医嘱。

为防交叉感染,药液应专用,点眼前洗手。

②点鼻剂:专供滴人鼻腔内的液体药剂。

点人前应先清洁鼻腔,病人平卧,头上仰,形成鼻孔朝上姿势,每次滴人2—3滴,保持体位1—2分钟,防止流人口中。

③点耳剂:为专供滴人外耳道内的外用液体药剂。

滴耳时,病人取侧卧位,病耳在上,药液滴入外耳道后,将耳廓向后上方拉,使药液流人,并保持侧卧位数分钟。

④漱口剂:供清洁口腔用的液体制剂:按浓度要求配制,每日3—4次。

五类常用药,老人爱乱吃

五类常用药,老人爱乱吃

合理用药中国有句古话,“久病成良医”。

有许多老年人吃药“经验十足”“自信满满”。

年纪大了,遇到的病不少,吃药的经验多了,是不是就能达到“自我诊断、自我药疗”的水平?有研究显示,我国老年人中有51.3%的患者每天需服用1种或1种以上药物,其中18.7%的老年患者需每天同时服用3种药物,2.5%的老年患者每天需同时服用6种以上药物。

多重用药、经常服用药品的老年人看急诊和住院的风险较高,且容易骨折,失智概率更是其他同龄人的4~7倍。

近年来,老年人服药不当造成肝肾损伤的报道也层出不穷。

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7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占总报告数的26%,且这一数字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目前,我国老年人的健康素养水平还处于较低状态,滥用药物主要有以下原因:选药不当,治疗缺乏针对性;用药不当,超规定剂量服药或者随意延长、缩短用药时间;不合理的联用药物。

因滥用药物,可导致治命药成“致命药”。

下面5类常用药是老年人经常会乱用的,子女们应多关心老人的用药情况,注意避免。

五类常用药,厲老人爰乱吃★泻药★习惯性便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很多老年人常靠泻药导泻,这非但不能治好习惯性便秘,反而使患者对药物产生依赖和“成瘾”,使便秘成为习惯性顽症。

而且,长期服用导泻药,容易发生结肠痉挛,使排便更加困难。

建议:老年人便秘,最好先通过调节生活习惯来改善,如养成每天定时大便1~2次的习惯来解决,必要时可先选择外用的甘油栓或开塞露。

由于泻药种类繁多,如果必须用药治疗便秘,在未明确诊断之前,不可随意应用,以免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

如伴有腹痛的痉挛性便秘,可口服阿托品等抗痉挛药物纠正,不必长期服用泻药。

★滥用维生素★许多老年人听信传言,认为维生素不仅可以用于自我保健,更有抗衰老的功效,因此狂买狂吃各种维生素药物或保健品。

机体缺乏维生素固然会导致营养代谢障碍,但如此狂野滥用也同样会影响机体的正常功能,引起诸如食欲不振、腹泻、高血脂、口角炎等一系列不良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三)利尿药
利尿药在老年人中的药代动力 学研究尚不充分。噻嗪类利尿药与 呋塞米均经肾排泄,其清除率在老 年人可能减低。有人推测由于老年 人肾功能减退而使噻嗪类利尿药的 疗效减低,不良反应增多。易出现 低血钾。
18
失水、低钠血症、低血容量、体位 性低血压、肾前性氮质血症等在年轻人 少见,但老年人并不少见。其机制目前 尚不清楚,可能与老年人饮食结构改变、 渗透压感受器敏感性下降、对渴觉不敏 感、自主神经反应性下降等有关。 老年人用利尿药时须定期测血中电解 质,并注意体位性低血压改变。
9
(一)降压药
老年人压力感受器对低血压反应 不敏感,周围静脉张力低,故易有体 位性低血压。
用影响交感神经功能的降压药, 则更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可乐定、 甲基多巴、胍乙啶、利血平等均有此 可能,均须慎用。
10
钙拮抗剂均有广泛的首过消除, 老年人对其消除能力下降,研究发 现钙拮抗剂的降压作用在老年人比 年轻人强,可能由于压力反射及对 交感反射的反应降低,也可能由于 药代动力学变化使血药浓度高于年 轻人。
19
噻嗪类利尿药作为降压药由于其易引 起电解质紊乱及对代谢的不良影响,一 般不用作首选的单一治疗用药,但若与 -受体阻断剂、钙拮抗剂、转换酶抑制 剂配伍应用仍有其重要作用。强效利尿 药对老年人除非迫切需要,一般仅作保 留用药。老年人多采用小剂量的噻嗪类 利尿药和氨氯吡咪等缓和的利尿药。后 者单用作用不明显,但可增强前者的排 钠利尿作用并减少钾的排出,高血钾或 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第四节 老年人的药物治疗与常用药
1
老年人选药原则与年轻人并无本质 差异,但制定治疗方案前必须熟悉老年 期解剖、生理改变所致的药代动力学及 药效动力学的特点,明确治疗目的,多 主诉时分清主次,抓主要矛盾,权衡药 物的潜在危险性与治疗所得益处等选择 药物。
如轻型高血压可采用非药物疗法,长 期用药带来的不良反应的危害可能大于 治疗作用。
15
地高辛67%经肾排泄,老年人 肾血流及肾小球滤过率减低,肾清 除率减少,故老年人血药浓度增高, 半衰期延长,因此老年人地高辛中 毒的发生率、死亡率均较年轻人高。
16
中毒表现以低血钾症及心律失常多见。 老年人出现中毒性精神病、抑郁症及急 性腹部综合征的比年轻人多见。地高辛 经肾清除率减低与肌酐清除率之间相关 性良好。故地高辛的临床用量尤其是维 持量以肌酐清除率为依据进行调整。有 人建议肌酐清除率在8~25ml/min、26~ 49ml/min 或 5 0 ~ 7 9 ml/min, 可 分 别 给 0.125mg、0.1875mg或0.25mg每天一次。
30
二、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变化, 对药物易感,易出现血压改变、脑 缺血及精神紊乱等。
31
(一)镇静催眠药
地西泮在年轻人的半衰期为20~60 小时,在老年人则延长为50~110小时。 长效苯二氮卓类药物中的地西泮和氯 氮卓在应用数日后才显效,达到稳态 血药浓度大约需要三周。如果用药后 未显疗效,一般应持续用药数周后才 可增加剂量。
13
以普萘洛尔为代表的 -受体阻 断剂对高血压有确切疗效,老年人 对普萘洛尔的首过消除比年轻人低, 因此血药浓度比年轻人高。普萘洛 尔突然停药可诱发心绞痛加剧、严 重心律失常或猝死于心肌梗死,应 予以注意。
14
(二)强心苷
老年人对强心苷比较敏感,服小 剂量即可能出现毒性反应。因此,建 议老年人一般给予成人常规剂量的 1/2或1/4,在肾衰竭时更应减量。用 药期间应根据临床表现及血药浓度监 测调整剂量。
33
(二)抗癫痫药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浆蛋白减少, 因而苯妥英钠的蛋白结合率比年轻 人低,从而使老年人与年轻人在相 同总血浆浓度条件下血浆游离药物 浓度增加。有研究报告老年人苯巴 比妥的血浆半衰期延长。
34
(三)抗精神病药及抗抑郁药
老年人对抗精神病药较为敏感但易出 现体位性低血压和锥体外系反应等不良 反应。吩噻嗪类的氯丙嗪易引起体位性 低血压及锥体外系症状。丁酰苯类的氟 哌啶醇因镇静、降压及抗胆碱作用弱且 抗精神病作用强而适于伴有心血管系统 疾病的患者。但也易发生锥体外系反应, 其发生率可达80%且可突然出现。通过调 节剂量可减少发生。
药 物 建议剂量改变 按GFR减量 按GFR减量 理由 GFR减低 GFR减低
氨基糖苷类 青霉素类
奎尼丁 普鲁卡因胺 双异丙吡胺 利多卡因 地高辛 地西泮
减量 按GFR减量 按GFR减量 减量 按GFR减量 减量,给药间隔延 长
血浆清除率减低 GFR减低 GFR减低 肝血流量减少 GFR减低 中枢神经系统敏感 性增高,半衰期延 长
20
(四)抗心律失常药
药代动力学研究发现,老年人的奎 尼丁的总清除率比年轻人减少 35% ~ 50% , 半衰期延长30%,血药峰浓度可增加一倍。 这一结果提示,奎尼丁的维持量应减少。 该药的吸收在老年人也有较大的个体差 异,特别是在心衰患者生物利用度较小, 程度不一,因此,应根据血药浓度监测 来调整剂量。
32
老年人应用镇静催眠药比年轻人更易 发生不良反应,如对巴比妥类会发生反 常的激动,也更易发生中枢抑制。故不 鼓励老年人常规服用镇静催眠药。如必 须使用应适当调整剂量并相应延长用药 间隔时间。短效类的对老年人更为实用。 苯二氮卓类长期使用可产生生理依赖性, 停药后会出现戒断症状。因此应注意合 理使用,避免滥用。
25
此外,增龄后 -受体也发生
一些变化,应引起注意。研究发现 老年人淋巴细胞上-受体数目减少 但结合力不变,老年人中异丙肾上 腺素对淋巴细胞产生 cAMP 的最大作 用下降但与-受体的结合力则不变。
26
而有研究则报道异丙肾上腺素与普萘 洛尔在体内与 -受体的结合力减低, β- 受体阻断剂对β1 受体的药效随增龄 而减弱,需要较高的血浓度才能达到与 年轻人相等强度的阻滞作用,而增龄对 β2受体的影响则较小。因此,对β1受体 的作用而言,其药代动力学变化被药效 动力学变化所抵消,实际应用中无须调 整剂量。
27
(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老年人血管紧张素转换化酶抑制 剂一般耐受良好,但需注意在有肾 功能不良时慎用,以免引起肾衰竭 或血钾过高。
28
(七)抗凝血药
增龄对华法林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未 发现有明显改变,但相同血药浓度条 件下凝血因子的合成速率老年人仅为 年轻人的33%~50%,此结果表明老年 人对华法林更为敏感。临床观察也发 现为达到相同的抗凝效果,老年人所 需剂量比年轻人少得多。
29
另外,老年人华法林的白蛋白结合 也比年轻人少。研究显示老年人血浆白 蛋白浓度为30g/L,年轻人为39 g/L,结 合华法林的能力,前者为451±22μmol/L, 后者为561±15μmol/L,相差近1/5。 这些结果均提示老年人使用华法林应 适当减量。相反,肝素在老年人的疗效比 年轻人降低。
3
老年人用药不宜采用协定处方,必须 按个体化原则确定用药剂量。治疗期间 定期随访,观察疗效,及时发现不良反 应。对于耐受性低已发生毒性反应的药 物,最好做血药浓度监测,根据监测结 果决定、调整剂量。对于某些药物,如 普萘洛尔,老年人总血药浓度与年轻人 相同的情况下,游离药物的分布容积及 清除率与年轻人相差较大,故同剂量下 的药浓度比年轻人高一倍,易致毒性反 应。仅测总药浓度不能反映问题,应引 起重视。(表8-1,表8-2) 4
7
接上表
药 物 建议剂量改变 理由
氯氮卓
丙米嗪
减量,给药间隔延长
中枢神经系统敏感性增高,血浆清除 率减低,分布容积增大
减 量 ( 有 时 达 5 0 % ~ 未明(可能生物利用度增加) 70%)
阿米替林
锂 西咪替丁 降压药 噻嗪类 呋塞米 华法林
减 量 ( 有 时达 5 0 % ~ 未明(可能生物利用度增加) 70%)
减量 减量 减量 减量 减量 减量 GFR减低 GFR减低 反应增强 反应增强(GFR>25ml/小时) 反应增强(GFR>25ml/小时) 阻止凝血因子生成的敏感性增高
8
GFR:肾小球滤过率
一、心血管系统常用药
老年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 群。因此,老年人使用心血管系统 药物的机会比年轻人多得多,了解 老年人用药特点及注意事项显得尤 为重要。
2
老年人用药的剂量掌握比年轻人复杂, 个体差异大,不同年龄段间差异较大, 即使是同龄老人的不同个体间,剂量也 可相差数倍之多。一般情况下,推荐用 成人剂量的1/3~1/2作为起始剂量,70 岁以上者用1/3量。也有人建议65岁以上 减少10%~20%,80岁以上减少30%。经肾 排泄的药物可按肌酐清除率的高低而加 以估计。
36
三、抗生素
老年人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 时应注意与年轻人有以下不同: ①老年人免疫功能减退,防御功能差。在 体外实验敏感的抗生素可能疗效差或无 效。故不能仅凭体外药物敏感性实验结 果选药。
②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比年轻人易出现 二重感染,特别是体质衰弱的老年人更 易出现。
37
③老年人体内水分少、肝肾功能减退,容易 在与年轻人相同的剂量下出现高血药浓度 和毒性反应,而且许多抗生素都具有一定 的肝毒性或肾毒性。在血药浓度增高后反 过来又可加重肝肾功能的损害。 ④易感的病原菌种类可能不同。因此老年人 应用高效、广谱抗生素,且疗程较长时应 随时监测肝、肾及造血功能,并注意防止 二重感染。
23
(五)-受体阻断剂
研究发现增龄后对多种-受体阻断 剂,如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索他洛尔、 普拉洛尔等的清除减低,稳态血药浓度 增高。对普萘洛尔的研究发现,增龄对 其分布容积、蛋白结合、生物利用度并 无影响,其血药浓度升高,显然是由清 除减少所致。
24
普萘洛尔属高度肝清除药物,总清 除率的减少可能缘于衰老所致的肝血流 量减少,肝功减退。增龄对美托洛尔药 代动力学的影响与普萘洛尔相似。纳多 洛尔经肾排出,老年人对其清除减少可 能是由于增龄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