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_温度和温度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温度和温度计详案
《温度和温度计》教学设计安庆市高琦小学方家宁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
教材由三个活动组成,活动一:观察温度计。
先以学生们在“冷水与热水”中积累的经验为基础,引出温度和温度计的概念。
活动二: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这个活动的重点是训练学生读和写摄氏温度。
活动三:正确读出自己手中温度计的温度。
这个活动是指导学生如何准确地使用温度计。
作为单元起始课,本节课所表述的“温度”概念及温度计的结构及使用、读数方法对后面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于温度和温度计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对温度进行一些描述,如冷、热,气温多少度等,但一方面对于温度的概念理解并不深入全面,对于温度计的结构、种类及用途也并不清楚;另一方面,对于相关的科学表述也不准确。
教师需要在此基础上做好引导,帮助学生进一步系统理解。
教法选择:探究发现法小组讨论法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2、常用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过程与方法:1、观察常用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识读温度计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温度计基本的使用规定,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
教学重点:摄氏温度的读与写。
教学难点:识读零下温度。
教具准备:学生分组实验:一杯热水、一杯冷水、一杯温水、常用温度计。
教师:温度计、演示课件。
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交流:同学们已经注意到大屏幕上有老师拍的照片了,你们能猜猜看这两张照片是什么时候拍的呢?(两个同学回答,简要说下原因)看来大家都觉得他们是在不同季节拍的,其实,老师告诉你这两张照片是上周五下午体育课排队的时候老师拍的。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虽然是同一个环境下拍的,但是这两个同学对于天气冷热的感知是怎样的?(不一样的)同学们再看看这两张照片。
《温度计和温度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牛津上海版五四学制
《温度计和温度》导学案一、课先导学1. 导入:请同砚们回顾一下上一堂课进修的内容,温度计的作用是什么?温度的单位是什么?温度计的原理是什么?2. 激发兴趣:请同砚们思考一下,温度计是如何测量物体的温度的?它是如何工作的?温度的高下会对物体产生什么影响?二、进修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掌握温度的测量方法和温度的单位,理解温度对物体的影响。
2.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应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能够分析温度对物体的影响。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进修重点和难点1. 进修重点: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温度的测量方法,温度的单位。
2. 进修难点:理解温度对物体的影响,掌握温度计的应用方法。
四、教学过程1.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温度计是通过测量物体的热量来确定温度的工具。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当物体受热时,分子会加速运动,导致物体膨胀;当物体受冷时,分子减缓运动,导致物体收缩。
温度计利用这一性质来测量物体的温度。
2. 温度的测量方法: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来表示。
摄氏度和华氏度是两种常用的温度单位,它们之间的转换公式是:℉=℃×1.8+32;℃=(℉-32)/1.8。
通过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物体的温度。
3. 温度对物体的影响:温度对物体有着重要的影响。
温度的高下会影响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同时也会影响物体的其他性质,如颜色、形状等。
合适的温度可以保持物体的稳定状态,不合适的温度则可能导致物体的变化或损坏。
五、教室练习1. 单项选择题: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的性质。
A. 光的反射B. 物体的磁性C. 物体的热胀冷缩D. 声波的传播2. 计算题:将华氏度100°F转换为摄氏度。
3. 实验操作:请同砚们应用温度计测量教室内不同位置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六、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科普文章,了解温度计的发展历史和不同类型的温度计。
小学科学_《温度和温度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温度和温度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2.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过程与方法: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能读和写。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温度计这种工具的精巧设计体验科学的魅力,并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
教学重点: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教学难点:零下温度的识读。
教具准备:实验室温度计、烧杯、温度计、水、课件。
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实验感知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温度和温度计》。
2.在你们的桌子上有三杯水,你们想不想知道哪杯子里的水是热的?哪杯子里的水是凉的?3.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知道杯子里水的冷热?4.现在请大家用触摸的方法比较一下杯子里水的冷热,不要着急,先看实验要求。
5.哪个小组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组的实验结果。
(找2-3个小组)6.所以说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为了书写方便,常用℃表示摄氏度。
7.通过触摸,我们能准确的知道这四杯水的温度吗?8.大家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准确的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二、认真观察认识结构1.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了一支温度计,它是由什么材质做成的?你们觉得观察温度计应该注意什么?2.我们一起来看看观察要求吧。
(指生读)3.现在请大家在小组内观察一下温度计,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单。
4.哪个小组来汇报。
(2个小组)5.认识另外一种温度计。
6.(说到玻璃泡)现在,请大家模仿我的样子,用一只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泡,你发现了什么?现在请大家把温度计放在桌子上,仔细观看,你又发现了什么?那么,我们的呼吸会影响到温度计上的温度吗?所以说,我们在测量物体的温度时,嘴巴要离温度计远一点,也不要让温度计碰到别的物体。
7.最高温度是多少,最低温度是多少?8.所以说在测量之前,我们就要先知道温度计的测量范围。
温度和温度计反思
《温度和温度计》反思我执教的是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温度和温度计》,结合我执教的这节课,下面我从理念体现、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方法运用、课程资源开发、预设和生成关系几方面谈谈我对这节课的课后反思:反思一:教学理念体现的反思:本节课我以“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思想为指导,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遵循科学课标中提倡的“小学科学教育作为科学启蒙教育,要从小学生的现有经验出发”基本理念为指导,体现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以科学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体现“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在整个教学设计上我力求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获取科学知识。
在教学中我力求借着生活这个“百科书”让学生感知理解温度概念,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投入到科学学习中,由此我体会到:只有尊重了学生的认知基础,才能调动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与热爱。
反思二:教学目标反思:依照上述的设计理念,结合我对本节教学的理解,我欲达成如下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温度的科学概念;意识到“物体的准确温度可以利用温度计测量。
2.让学生认识温度计的结构,体验温度计是利用液柱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3。
正确读、写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4.基本理解测量温度时的规定,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
从本节的教学完成情况来看,整节课下来学生们学得都很认真,始终沉浸在快乐的科学探究活动中,我觉得基本完成预计教学目标,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反思三:教学方法的反思:我立足于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不断强化和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学法运用表现在:我通过游戏和课件相结合的形式激发指导学生如何准确的使用温度计,引导学生理解了测量温度时的规定,从学生表现看,学生兴趣高涨,不仅基本完成了科学技能的训练而且使孩子们在科学学习中体演到学习科学的乐趣。
小学科学《温度和温度计》评课稿(5)
小学科学《温度和温度计》评课稿(5)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评课的原则:它是进行评课活动时评价者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和指导思想。
1、实事求是原则;2、坦率诚恳原则;3、兼顾整体原则;4、鼓励性原则;5、差异性原则;6、方向性原则等。
这篇{$channelName}栏目下的小学科学《温度和温度计》评课稿由()为您整理,范文如下:小学科学《温度和温度计》评课稿各位老师:下午好!我是口镇长江小学的一名教师,我校有机会为全州小学研究科学课教学提供视频课例,感到十分荣幸。
在此,我受教研室科学课教研员的委托,并代表学校综合学科教研组对谭玉波老师执教的《温度和温度计》一课的研究情况作简单介绍。
一、科学课教学要关注学习方法新课程教学强调转变学习方式,科学课更强调探究学习,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的学习方式。
科学课教学在运用课程六大理念的同时更要关注科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有专家认为”没有科学的方法,就无法构筑科学的一切”。
本课的研究活动试图在研究学习方法和科学方法方面作一些尝试。
1、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以前的小学自然教学中,经常用到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考察法、测量法、练习法等学习方?1?7?1?7?1?7,这些方法在科学课教学中仍然适用。
运用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选用学习方法作必要的引导和指导,使学生运用的方法更恰当、更科学,从而使学习更有效。
本节课中,谭老师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和比较的方法感知三杯水不同的冷热程度;用观察的方法了解温度计的构造,发现温度计液柱随温度高低变化而变化的现象,用讨论的方法确定”验证引起温度计液柱变化因素”的办法;用测量的方法形成”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的科学概念等。
这些方法运用恰当,针对性强,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快乐地学习。
小学三年级科学《温度和温度计》教案详解
小学三年级科学《温度和温度计》教案详解教案详解一、教学目标1.掌握温度的概念和意义。
2.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种类。
3.了解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单位。
4.理解和掌握温度计的测量原理。
5.培养学生对温度认识和测量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温度的概念和单位;了解温度计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难点:理解和掌握温度计的测量原理。
三、教学内容1.引入教师向学生介绍天气随季节的变化,让学生通过感受自己的身体状态认识到温度的概念,即高温、低温。
进而引出温度计,让学生认识到温度计可以测量温度。
2.温度的概念和单位通过图片、实物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和单位。
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摄氏度和华氏度的转换。
3.温度计的种类和使用方法教师向学生介绍温度计的种类,如水银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等,并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温度计适用于不同的场合。
同时,教师为学生演示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并让学生尝试自己使用温度计进行温度测量。
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在使用温度计时,注意安全,正确使用。
4.温度计的测量原理通过讲解温度计的测量原理,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增强学生的科学素质。
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图片等方式讲解不同种类温度计的测量原理,让学生了解不同温度计测量原理的区别。
5.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对温度和温度计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同时,向学生介绍读书、参观科技馆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温度的积极性。
四、教学方法1.引导发现法通过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温度和温度计有一个直观感受,如通过实物、图片、动画等方式引导。
2.示范讲解法通过教师讲解或演示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测量原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温度计的使用和测量方法。
3.合作探究法让学生组成小组,共同探究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测量原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科学素质。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布置温度计的制作等任务,对学生进行评价。
同时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在本节课程中的掌握情况。
(浙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温度和温度计教学反思
(浙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温度和温度计教学反
思
温度和温度计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关于温度和温度计并不太生疏,学生有一部分前科学概念。
然而学生在感知冷热的过程中,容易将错觉当作科学,同时关于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也仅仅限于表层。
为此我课前了解到一支温度计二元钱,本着实验中表达人人动手的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教具的作用,让每个学生都预备学具,每个学生都能经历动手探究学习的过程,会有更好的成效。
激发学生观看温度计的结构、鼓舞学生使用温度计,引领学生感知生活中的冷和热也是本课的重要目标之一。
教学一开始,让学生通过手摸去感知冷水和热水,表现物体的冷和热,揭示温度的概念。
同时,设计了如此的问题:老师想明白这杯热水比这杯冷水热多少?凭我们用眼睛看,用手摸能准确地判定出来吗?突出用躯体感官去感受物体冷热是不可靠的,从而引出温度计。
认识温度计和使用温度计时,充分发挥了学生带来的这支温度计的作用,让每个学生都认真去观看温度计,看看你有什么发觉?学生的观看的积极性专门高,发觉了许多,从而了解了温度计的结构及其各部分的作用。
接着让学生学习正确使用温度计,我演示了几种作法,让学生判定正误,学生明白了如何样使用温度计是正确的,纠正了不正确的使用方法。
我通过网络搜到了相关的关于温度计的图片,展现给学生看,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生了解到温度计的家族专门大。
反思本课的教学,依旧也有不足。
时刻没有把握准,还好这节课与下节课连接紧密,是测量水的温度,我用剩余的时刻用本节课学习的方法测量水温,也起到了巩固的作用,属于歪打正着,一举两得。
3-2《认识气温计》教学反思(3篇)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认识气温计》教学反思(1)在完成了《认识气温计》这一课的教学后,我进行了深入的教学反思,以期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经验和借鉴。
成功之处1.教学导入生动有趣:本课以“太阳可以使地球变热”这一自然现象为引子,通过游戏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冷热感知的差异,进而引出使用气温计进行准确测量的必要性。
这种教学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2.注重观察与实践结合:在“认识气温计”环节,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气温计的结构,并对照插图进行说明,使学生对气温计有了直观的认识。
随后,通过气温计模型练习读数,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读数技巧,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难点突破有策略:针对“零下温度的正确读数”这一难点,我采用了“认识刻度——学习读数和记录方法——练习读数——纠错强化”的教学步骤,并编制了易于记忆的读数口诀,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读数方法。
这一策略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提高了学生的读数准确率。
4.拓展学生视野:在“观测其他温度计”环节,我利用课件或实物形式展示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温度计,并介绍了它们的用途和量程,这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也让他们认识到不同温度计在不同场合的应用价值。
不足之处1.时间分配需优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读数”环节耗时较长,虽然学生得到了充分的练习,但后续的教学环节时间略显紧张。
未来需要进一步优化时间分配,确保每个教学环节都能得到充分展开。
2.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个别学生对气温计的使用和读数方法掌握不够熟练,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这可能与他们的前期知识基础或学习兴趣有关。
未来需要更多地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针对性的辅导措施。
3.总结归纳需加强:在研讨环节,虽然学生交流了读数中的困难和测量数据的重要性,但我在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方面做得还不够。
未来需要加强对学生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小学科学_温度计的秘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温度计的秘密》教材简析:温度计是学生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测量仪器。
在前面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已多次使用温度计,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温度计的秘密》一课。
意在以温度计内的液体热胀冷缩的现象为引子,借助对各种液体的探究,让学生认识液体在一般情况下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继续培养学生利用简单器材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观察,发现水受热时液面会升高,受冷则会降低的现象;2、通过探究体验到液体一般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够观察液体受热受冷时液面高度的升降变化,会提出有关液体性质所涵盖的科学奥秘的问题;2、会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假设;会根据有结构的材料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3、会与他人合作探究。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观察对探究液体的表面升高或者降低的现象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欲;2、初步了解生活中热胀冷缩原理的运用,从小养成认真观察,主动探究生活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怎样通过实验知道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准备:温度计、热水、冷水、锥形瓶5个、酱油、牛奶、带玻璃管的木塞5个、水槽。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课师:同学们,今天天气怎么样?你知道今天的温度吗?师:怎样才能知道今天的温度?同学们知道的真多,你们还知道哪些能测量温度的仪器?(激活学生旧知)教师简单介绍几种温度计。
(温度计依据测量对象的不同有很多种类,要测体温就要用体温计,要测地温就用地温计,要测水的温度就用水温计。
地温计、水温、体温计都称为温度计。
)其实除了同学们了解的以外,温度计还有很多秘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温度计的秘密》(出示课题)(二)实验探究,探索规律教师简单介绍温度计的结构。
(温度计由玻璃泡、液柱、玻璃管、刻度、单位构成)师:仔细观察,温度计里面是什么?生:液体。
师:你知道哪些常用的液体?教师简单介绍温度计里常用的液体,温度计内的液体一般为水银、酒精、煤油;液体一般为红色是为了看得更清楚。
小学科学_温度和温度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温度和温度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2.科学探究: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3.科学态度: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初步了解温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了解温度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增强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温度计的正确读数方法的指导。
【教学难点】识读零下温度,选择正确角度观察温度计上的读数。
教学准备两杯冷热不同的水。
为每组学生准备四杯水(1号杯内盛的是冷水,2、3号杯内盛的是温水,4号杯内盛的是热水),纸巾、每组2自己温度计,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设计一、导入1.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与刚过去的冬季相比,春季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都有哪些变化呢?生举手回答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能说出这么多变化,那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原因使大自然有这样的变化?生回答(提示:由于气温的上升产生了这些变化)2.教师谈话:是的,一年四季中的大自然有许多变化,气温各不相同的,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温度不同的物体。
这一节课我们一起研究有关温度的问题。
板书《温度和温度计》二、学习新课活动一:比较水的温度(一)认识温度1.出示两杯不同的水,同学们老师这有两杯冷热不同、水量相等的两杯水,分别编号1号、2号,现在我请两位同学来摸一摸,哪一杯是冷水,哪一杯是热水?学生台前分辨师:像这两杯水一样,物体是有冷有热的,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板书:温度(齐读)师谈话:温度的单位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可以用℃表示,一般情况可以用皮肤等感觉器官来感知物体的高低。
(二)引入温度计下面请各小组做一个实验。
1.桌子上有四杯水,分别编号为1、2、3、4,先将左手食指和右手食指分别同时插入1号和3号中,比较出它们的温度差别后,马上将刚才的两个手指同时插入2、3号杯中;比较杯中的感觉是否相同。
小学科学_温度计的秘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温度计的秘密一、猜谜语,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谜语:墙上一条河,刮风不起波。
天热它就涨,天冷它就落。
让学生猜猜是什么,由此引出温度计。
2、找同学介绍温度计的构造、种类及使用方法,引出今天我们还要进一步来探究一下温度计的秘密(板书)。
3、师:你想不想再来观察一下温度计呢?每个小组老师都准备了温度计,就让我们仔细观察看看,动手操作实践,看有什么新的发现?还有什么想研究的问题?4、学生交流问题,教师提问:温度计为什么能测量温度?它的液柱为什么会上升和下降呢?谁来猜猜这是为什么呢?【设计意图:由学生比较喜欢的猜谜语引出温度计,自然而又新颖,然后让学生进一步观察温度计的基础上,提出本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温度计为什么能测量温度?并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猜想、质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探究温度计的秘密实验探究一:将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温度计液柱的变化师:现在老师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放了一杯热水、一杯冷水、一支实验温度计。
小组合作把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发现液柱有何变化。
组内分工合作,注意记录实验现象。
明确实验的注意事项。
(同学回答,老师补充)师:现在开始实验(四分钟后,同学们汇报实验现象)师:哪个小组说一下,你们都发现了什么?生:我们小组发现,当温度计放在热水中,液柱迅速上升,当温度计放在冷水中,液柱迅速下降。
生:我们小组也发现了这一现象。
师:同学们观察的都非常仔细,那大家猜想一下为什么液柱会上升或下降?是液体增加或减少了吗?生:我猜是因为跟温度有关。
生:是因为液体体积变化的原因。
受热时液体体积变大,液柱上升,受冷时液体体积变小,液柱下降。
实验探究二:做个模拟温度计师:我们的想法对不对呢?猜想未必是事实,我们要想得到科学的结论,必须要动手做实验,那要揭开温度计的秘密没有温度计可不行,让我们先来做个温度计吧。
课件出示并介绍实验所需的各种材料:锥形瓶、插有吸管的橡胶塞、水槽,还有几种不同的液体(饮料、酱油、红墨水)。
温度和温度计的教学反思
温度和温度计的教学反思温度和温度计的教学反思教学中,我先以学生们在生活中用手触摸冷水和热水时的感觉(或经验)引出温度的概念——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以及温度的单位和简写。
然后,再通过这种感觉来比较四杯冷热不同的水(其中2号杯和3号杯的水温是一样的,但学生难以辨别),引出如何准确测量物体温度的问题(我发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都很高,这也达到了我的预期目的)。
接着引出温度计的教学,我先让学生观察温度计,每四个学生为一组发一个温度计,让他们进行仔细的观察,然后进行汇报、交流,总结出温度计的结构。
由于三年级的学生事先没有学过有关“热胀冷缩”的知识,所以,温度计的设计原理学生很难归纳和发现出来。
于是我让学生用手心握住温度计的玻璃泡,体验温度计里的液柱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上升,学生很快发现,玻璃泡内的红色液体在缓慢上升,学生都感到很神奇。
由此,引出温度计的设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接下来,我便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教学生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在这里,零上的温度的读和写都比较简单,我先出示一些温度让学生读和写,再用ppt出示一些温度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读读写写,这样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读和写的行列中来,并且可以互相纠正错误。
紧接着,出示零下温度的读和写的方法,并让学生跟着屏幕上的数字读写,然后用ppt出示几个零下温度,再同桌互相读和写。
这样练习下来,每个学生基本都学会了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也为接下来的认读温度计模型作了很好的铺垫。
在认读温度计模型时,我挑选几个有代表性的零上温度、零下温度及零度来指导认读。
并提醒,零一下的温度越往下数字越大,但温度越低。
学生结合模型来观察和理解,比较形象和直观,也较容易理解。
本课的难点就是怎样正确的读出温度计刻度上的数字,我设计为找三个学生上台认读我手中的温度计。
分别让他们从仰视、平视和俯视三个角度来读出读数,从而得出三个不同的答案,让学生来判断哪种认读方法是正确的,同时用ppt出示这三种读数方法,让学生更形象、更深刻地记住只有在平视时读出的数字才是正确的,最后在小组内每人都读一读温度计上的温度,互相评价读数方法是否正确,加深印象。
四年级科学上册《温度与气温》教案与教学反思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温度与气温)优秀教案与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1.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2.通过观察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且在试验中会运用温度计,学会测量气温
学情分析
1.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动手用温度计测量不同气温数据作比拟进行观察,并在实践过程中学会观察,记录数据,然后进行数据分析。
2.四年级这个班的学生思维较敏捷,喜欢观察,特长动手,对新的知识也是比拟好奇。
3.学生认知障碍点:在动手过程中是否能坚持测量记录。
教学目标
1.对气温概念的理解。
2.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坚持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3.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教学难点。
2.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
教学反思
我现在觉得写一份科学课的教学设计比写语文的教学设计难得多了。
为了写这篇教学设计花我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
更别说是上了,上起来更是难上加难。
课堂被我上成了语文课,太搞笑了。
我的教案比拟粗糙。
虽然不尽如人意,但我真的很尽力地去想破脑袋总算写了出来。
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比方环节上操作起来有点脱节,还有课堂调控有待强化,还有在学生观察记录分析的过程中没能做到一对一的引导或鼓励评价。
《温度和温度计》听课后的反思
《温度和温度计》听课后的反思《温度和温度计》这是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一课时,今天**小学张**老师在##小学给全区老师提供了这样一节研讨课。
第一次在全区老师面前上课紧张是不可避免的,看着她在上这一节课,我在脑海里不断的思考如果是我在上这一节课,那会是什么样子的。
这一节课的设计整体很好,但是年轻老师驾御课堂的能力有限,好的设计没有达到预期的课堂效果,这不禁让我想起来我上次上录象课的情景,磨课以后听取了朱老师的建议,复杂课堂简单化,但是由于改过以后的.课不是自己设计的了,在课堂上会出现忘记环节跳跃式进行课堂教学,衔接不自然等表现不佳的现象,导致影响老师的情绪,更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反思这一节课,如果让我再次的来上,我觉得以下几点是需要注意的:第一体验四杯水的温度的时候可以做个微视频,准确演示实验的操作时间长度、顺序、停留时间。
得出触觉感受温度不准确,需要使用温度计来准确测量温度,比较温度的高低。
第二认识温度计之前,应该下指令把上次实验的材料收起来,以免干扰下面的探究实验活动。
第三在学生交流汇报温度计的结构的时候,相机介绍温度计的每一部分的结构,以及注意事项,比如介绍液泡的时候,明确液泡外是极薄玻璃碰到硬物会易碎。
第三让学生明确温度计的每一单位长度表示多少(并且不同温度计的单位长度是不一样的)-4摄氏度是表示0摄氏度以下4格。
还有就是要智慧教学,处理课堂生成,比如今天有学生写25摄氏度,时间长,正好让学生明确写作的时候用符号表示比较的简洁。
生本智慧课堂,“智慧”二字考验每一位年轻的老师。
课前钻研课程标准、教材,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智慧处理课堂生成。
课后反思改进不断去向它靠近。
【《温度和温度计》听课后的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温度和温度计教学设计(一)、导入:首先,我请学生想想现在是什么季节了,春季又比冬季周围环境有哪些变化。
周围环境的变化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然后指出像气温这种冷热程度不一样的物体,也可以说它们的温度是不一样的,从而引出了温度的概念。
最后强调温度的单位和单位写法。
(二)、比较水的温度我将请两位学生上台协助我演示一个实验。
1号杯内装凉水,2号、3号杯内装温水,4号杯内装热水。
请一位学生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结果是4号杯的水热,1号杯的水冷,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结果是3号杯的水比2号杯的水冷。
这位同学再来一次,这次的要求是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他们的冷热。
结果答案就不一样了,2号和3号杯的水温度差不多,1号杯的水冷,4号杯的水热。
再指名另一位学生重复以上实验。
同样的四杯水,由于实验顺序不同,手指获得的感觉是不同的,这个新奇有趣的实验说明用手摸这种方法测温度是不行的,从而引出应用温度计测温度。
这个实验还能迅速引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三)、观察温度计我先通过问学生知道温度计的哪些相关知识,了解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再介绍并展示不同种类的温度计。
然后让学生根据书上第43页的指示“使用温度计前需要弄清楚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温度计,解决书上的问题。
在分发温度计前,我还会强调观察温度计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如轻拿轻放,不要争抢,谨防破裂。
如果温度计的管子劈裂,请立即告诉老师。
观察好后,学生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汇报时的情况,教师适当补充讲完整。
(四)、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请每个同学观察自己温度计上的液面,并记录。
然后交流:结果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那什么会不同。
学生将发现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这样几种:俯视、仰视;从嘴里呼出的热气。
然后师生讨论交流,并得出结论:观测温度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应持平;要尽可能消除各种影响测定温度准确性的不利因素。
(五)、拓展先询问学生通过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回顾所学内容,再请学生在课后思考一下如何用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温度,为下节课“准确读取温度计”做好准备。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温度和温度计学情分析温度计在我们的生活中常见,大部分学生平时对温度计只有一个外表的认识,对它的作用及用途,没有深入的了解。
个别学生对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有一个简单的认识,但不能正确地使用温度计,所以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在温度计的学习中得到理论的上升和情感的升华,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来建构温度和温度计的相关科学知识。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温度和温度计效果分析:在以前的小学自然教学中,经常用到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考察法、测量法、练习法等学习方法,这些方法在科学课教学中仍然适用。
运用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选用学习方法作必要的引导和指导,使学生运用的方法更恰当、更科学,从而使学习更有效。
本节课中,靳老师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和比较的方法感知三杯水不同的冷热程度;用观察的方法了解温度计的构造,发现温度计液柱随温度高低变化而变化的现象,用讨论的方法确定“验证引起温度计液柱变化因素”的办法;用测量的方法形成“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的科学概念等。
这些方法运用恰当,针对性强,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快乐地学习。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温度和温度计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本节课是《科学》三年级下册“温度和水的变化”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是整个单元学习的基础。
只有掌握了温度和温度计的相关知识,学会了温度的读写方法及如何使用温度计,学生们才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完成接下来“测量水的温度“,”“水结冰了”“水融化了”等章节的学习二、教材共有3页,由4个活动组成。
活动一:比较水的冷热。
先以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为基础,引出温度的概念。
然后通过一个实验顺序不同,实验结果就不同的实验,引发学生的兴趣,并让他们明白,用手触摸是无法正确测量物体的温度,从而引出使用温度计这个方法。
活动二:观察温度计。
这个活动分2层,第一层是观察温度计的构造以及上面的刻度、标记和数字。
温度计主要是由玻璃管、玻璃泡(内有水银、煤油或酒精等液体)、刻度3部分组成的。
每个学生发一支温度计,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
教材呈现了观察提示,也是观察目标。
第二层是指导学生认识温度计制造的原理。
用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泡,观察温度计产生的变化。
放开手等一会儿再观察。
使学生认识到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活动三: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这个活动的重点是训练学生认读和记录摄氏温度。
教材对25℃、-8℃的读写方法做了示范。
这两个温度都是整数,比较容易认读,重点是零上和零下的区别。
可以增加几组温度,如15℃37℃100℃0℃-12℃,以便加以巩固。
这几个温度的认读稍复杂,教师在教学中播放天气预报录音示范温度的读法,再重点组织学生书写温度。
要强调零下温度自0℃向下,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低。
可通过给黑板上的温度排序,考查学生对温度大小的理解。
活动四: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
这个活动是指导学生如何准确地使用温度计。
这是科学技能的训练,教材的插图对学生的活动具有指导意义。
可先让学生独立读写温度,再交流讨论影响读写结果的因素。
即读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时应注意视线与温度计液面应持平行,并消除一切对测定温度的不利影响。
三、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及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为:1、知识与技能方面⑴掌握科学概念: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⑵知道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⑶知道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2、过程与方法方面:⑴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⑵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⑴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
⑵在观察和认识过程中,获得探究发现的愉悦。
四、为了使学生掌握温度和温度计的基础性知识,确定教学的重点是认识常用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和摄氏温度的读。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温度和温度计评测练习一、思考:(1)体温计每一小格表示多少?(2)实验用温度计和体温计的构造上有什么区别?(3)使用体温计时为什么可以离开身体后再进行读数?二、测量热水的温度:1.观察水银温度计和酒精温度计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最小刻度,填在练习单上。
2.请同学们用水银温度计测出烧杯中热水的温度。
三、填空:(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 ),通常用( )表示。
(2)要比较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借助于( )进行测量。
(3)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 ),物体获得热量,温度( )。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温度和温度计课后反思《温度和温度计》是第三单元的第一课,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物体的冷热变化已经有了很多的感知,对于温度计的了解也不太陌生。
但是学生在感知冷热的过程中,容易将错觉当作科学,同时对于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也仅仅限于表层。
我个人认为激发学生观察温度计的结构、鼓励学生使用温度计,引领学生感知生活中的冷和热(特别是水),也是本课的目标之一。
教材的开始,让学生通过手去感知冷水和热水,凸显物体的冷和热,揭示温度的概念。
同时,设计了用手指去触摸、感觉不同温度的水温。
在教学之前,刚好与中学老师也探讨了此课,初中教学时将四杯不同温度的水减少为三杯水,分别是冷水、温水、热水,用手指先去感知冷水和热水,在同时放进温水杯中。
学生实践中感知到,当手指触及不同温度的水后,再放进同一杯水后,手指的感觉冷热不同的。
从学生的反应来看,部分学生已有先前的感知经验,但绝大部分学生还是有些吃惊,此时学生并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个能得到的结论。
同样一杯水,为什么我们感觉是不一样的?手指的不同感觉,说明了什么呢?通过这个实验的感受,说明了什么呢?在这个环节,我觉得自己引导的不到位,有时引导的方向变了,学生的思路也被带过去了,虽然学生的回答本身并没有错。
教材设计本身就是突出用身体感官去感受物体冷热是不可靠的,从而引出温度计。
温度计的介绍,我通过网络搜到了相关课件,在上完一个班级后,我发现课件在次序安排和问题设置方面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又进行了修改,在后面的班级使用时,学生学得很快,从作业反应来看,教学质量还不错。
从课件中,我强化了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并根据作业本情况,对温度计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对温度计结构、测量水时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注意点,用教师演示与课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
因此,也提前将第二课的内容也介绍了。
从第二课的测量水温的操作来看,学生绝大部分操作都非常准确。
反思本课的教学,还是有许多不足。
在教学结构方面。
在引出温度概念的时候,用手不能准确的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
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只有一个学生到台上演示,其他同学学生体会不透,教师也没深挖,没有激起学生前概念与现实现象的矛盾冲突。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温度和温度计课标分析:根据三到四年级科学课程标准要求:要求学生学会描述测量物体或空气温度的方法;知道国际上常用摄氏度作为温度的计量单位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知道一般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同时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测量水的温度,以及室内、室外的温度,学习正确使用温度计;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如气温、人体的温度、水结冰的温度等,了解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