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变换 东南大学 第四版第一章1-3节
积分变换1.
章节名称:第一章 Fourier 变换 学时安排:8学时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Fourier 变换及其相关概念,会求函数的Fourier 变换、逆变换及其推导一些积分结果。
教学内容:Fourier 积分;Fourier 变换; Fourier 变换的性质;卷积与相关函数 教学重点:Fourier 变换及其性质 教学难点:Fourier 变换的计算与证明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 教学过程: 引言1,积分变换: 所谓积分变换,就是通过积分运算,把一个函数变成另一个函数的变化。
一般是含有参变量α的积分⎰=ba dt t K t f F ),()()(αα其中),(b a 为积分域,),(αt K 为积分变换的核,上述变换的实质是把函数类A 中的函数)(t f 变成另一类函数B 中的)(αF 。
(1)当),(),(+∞-∞=b a ,dt et K tj ωω-=),(时,⎰+∞∞--=dt e t f F t j ωω)()(为Fourier 变换;(2)),0(),(+∞=b a stes t K -=),(⎰+∞-=0)()(dt e t f s F st 为Laplace 变换。
)(t f 为象原函数;)(αF 为)(t f 的象函数,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是一一对应而变换是可逆的。
2,傅立叶其人: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1768-1830),主要贡献:傅立叶级数(三角级数)创始人。
1,1807年《热的传播》一文中推导出热传导方程,在解方程时发现解函数可以有由三角函数构成的级数表示,于是提出任一函数可以展开成三角级数的无穷级数;2,1822年,《热的分析》一文研究了热在非均匀加热的固体中分布传播问题,成为分析学在物理中应用的最早例证之一。
傅立叶级数、傅立叶分析等理论也由此创始。
3,傅立叶变换对现代科学技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它在通讯理论、自动控制、电子技术、射电天文、衍射物理等多种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傅立叶变换起着沟通不同学科领域的作用。
第一章Fourier变换
Fc () 0 f (t) costdt
叫做 f (t) 的傅立叶余弦变换,而
f (t) 2
0
Fc () costd
叫做 F () 的傅立叶余弦逆变换。
注:若 f (t) 仅在 (0,)上有定义,且满足
Fourier积分存在定理的条件,也可采用奇延 拓或偶延拓的方法,得到 f (t) 相应的Fourier 正弦积分展开式或余弦积分展开式。
十八世纪,微积分学中,人们通过微分、积 分运算求解物体的运动方程。到了十九世纪, 英国著名的无线电工程师海维赛德 (Heaviside)为了求解电工学、物理学领域 中的线性微分方程,逐步形成了一种所谓的 符号法,后来就演变成了今天的积分变换法。 即通过积分运算把一个函数变成另一个函数。 同时,将函数的微积分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 把复杂、耗时的运算简单、快速完成。
积分变换的理论和方法不仅在数学的学多分 支中,而且在其它自然科学和各种工程技术 邻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第一章 Fourier变换
1.1 Fourier积分
1.1.1 傅立叶级数的复指数形式
设 f (t) 是以 T 为周期的周期函数,如果它在
区间
[
T 2
,
T 2
]
上满足狄利克雷条件:
0 0
它们分别称为傅立叶正弦积分公式和傅立叶
余弦积分公式。
例1 求函数 式。
f
(t)
1, 0,
| t | 1 其它
的傅立叶积分表达
解:根据Fourier积分公式的复数形式,有
f (t) 1
[
f ( )e j d ]e jt d
2
1
复变函数课件第一章1-3节
2. 复球面的定义 球面上的点, 除去北极 N 外, 与复平面内的 点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我们可以用球 面上的点来表示复数. 我们规定: 复数中有一个唯一的“无穷大”与复 平面上的无穷远点相对应, 记作∞. 因而球面上 的北极 N 就是复数无穷大∞的几何表示. 球面上的每一个点都有唯一的复数与之对 应, 这样的球面称为复球面.
L z1 z z2
(j=1,2)的直线;
(2)中心在点(0, -1), 半径为2的圆。 o x 解 (1) z=z1+t (z2-z1) (-∞<t <+∞)
( 2)
z − (− i ) = 2
y
例2 方程 Re(i z) = 3 表示 什么图形? 解 设 z = x + iy
(z)
Re(iz ) = 3
例4.试用复数表示圆的方程 a( x 2 + y 2 ) + bx + cy + d = 0 (a ≠ 0, bc不全为0)
例5.证明 : z1 + z 2 + z1 − z 2 = 2 z1 + z 2
2 2 2
(
2
)
§2 复数的表示方法
1. 点的表示 2. 向量表示法 3. 三角表示法 4. 指数表示法
z1
z2 - z1
(三角不等式 )
o
z2
x
3. 三角表示法
⎧ x = r cosθ 由⎨ 得 ⎩ y = r sin θ
4. 指数表示法
再由Euler公式 : e iθ = cosθ + i sin θ得
z = r (cos θ + i sin θ )
z = re
积分变换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2).微分性质 如果f (t)在(-, +)上连续或只有
有限个可去间断点, 且当|t|+时, f(t)0, 则 ℱ[f '(t)]=j ℱ [f (t)]. 同样, 我们还能得到象函数的导数公式, 设
d F ( ) d
ℱ[- j tf ( t )].
(3). 位移性质:
1)象原函数的位移性质
ℱ
-1
[ F1 ( ) F2 ( )] f1 ( t ) f 2 ( t )
同理可得
1 F1 ( ) F2 ( ). ℱ [ f1 ( t ) f 2 ( t )] 2
12
任给函数f(t), 都有f(t)*d(t)=f(t), 这是因为
f (t )* d (t ) f (t )
单位脉冲函数d(t)在卷积运算中起着类似数的 运算中的1的作用.
6 微分、积分方程的Fourier解法
首先取傅氏变换将微分方程化为象函数的代数方程, 解代数方程求出象函数, 再取逆变换得最后的解. 如 下图所示. 象原函数 (微分方程的解)
象函数
取傅氏逆变换 解代数 方程
微分、积分方 程
取傅氏变换
-
d ( n) (t ) f (t )dt ( -1)n f ( n) (0)
两个常用的积分:
-
e e
- j t
d t 2d ( ) d t 2d ( - 0 )
- j( -0 ) t
-
4 Fourier变换的性质
(1).线性性质 设F1()= ℱ [f1(t)], F2()= ℱ [f2(t)], a, b是常数,则 ℱ[af1(t)+bf2(t)]=aF1()+bF2() 同样, 傅氏逆变换亦具有类似的线性性质, 即 ℱ -1[aF1()+bF2()]=af1(t)+bf2(t)
积分变换1.1
f ( )sin (t ) d 是 的奇函数,
14
1 f (t ) 2
f ( )cos (t )d d 。
又考虑到积分
f ( )cos (t )d 是 的偶函数,
1 从 f (t ) f ( )cos (t )d d 2 1 可得 f (t ) f ( )cos (t )d d . 0
T
lim fT (t ) f (t )
10
由 lim fT (t ) f (t )以及Fourier级数的复
T
T jnt 1 jn 2 指数形式fT (t ) T fT ( )e d e T n - 2
2 fT ( )e jn d e jnt T2 n 当n取一切整数时, n 所对应的点便均匀分 1 可知 f (t ) lim T T
16
Fs ( )
+
傅里叶正弦积分公式
特别,如果f (t)仅在(0,+)上有定义, 且满足Fourier积分存在定理的条件, 我们可以采用类似于Fourier级数中 的奇延拓或者偶延拓的方法,得到 f (t)相应的Fourier正弦积分展开式 或余弦积分展开式。
17
例1. 矩形脉冲函数为
f t 的Fourier积分公式的三角形式。
15
奇、偶函数的傅里叶积分 偶 函 数
奇 函 数
f (t )
0
2
+
0
Fc ( ) cos td , f ( ) cos d .
积分变换第3节
F[ f1 ( t ) f 2 ( t )] F1 ( ) F2 ( ) (1.18)
傅氏逆变换亦具有类似的线性性质
F 1[ F1 ( ) F2 ( )] f1 ( t ) f 2 ( t ) (1.19) 即
2
第三节
Fourier变换的性质
2. 位移性质
F[ f ( t t0 )] e
F[ f (t t0 )]
j t0
F[ f ( t )]
(1.20)
证 由傅氏变换的定义,可知
f (t t0 )e j t d t
t t0 u
f (u)e
j ( u t0 )
du
e
j t0
f (u)e j ud u e j t0 F[ f ( t )]
(1.21)
3
同理
F 1[ F ( 0 )] f ( t )e j0t
第三节
Fourier变换的性质
E 0 t 例 求方波 f (t ) 的傅氏变换 其它 0 E | t | 2 解 因为 f1 (t ) 的傅氏变换 0 其它
F1 ( )
2E
sin
2
利用位移性质
4
第三节
Fourier变换的性质
F ( ) F [ f (t )] F [ f1 (t )] 2
e
j
2
F1 ( )
2E
e
j
2
sin
2
5
第三节
Fourier变换的性质
工程数学-积分变换-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工程数学 积分变换(第四版 张元林 编)课后习题答案编辑者:余小龙第一章:Fourier 变换习题一解答1、证:利用Fourier 积分变换的复数形式,有⎰⎰+∞∞--+∞∞-⎥⎦⎤⎢⎣⎡=ωττπωωτd e d e f t f t j j )(21)( ⎰⎰∞+∞-∞+∞-⎥⎦⎤⎢⎣⎡-=ωτωτωττπωd e d j f t j )sin )(cos (121[]⎰+∞∞-+-=ωωωωωd t j t jb a )sin (cos )()(21 由于)()(ωω-=a a , )()(ωω--=b b , 所以⎰⎰+∞∞-+∞∞-+=ωωωωωωtd b td a t f sin )(21cos )(21)(⎰⎰+∞+∞+=ωωωωωωtd b td a sin )(cos )(0。
注:本题也可以由Fourier 积分公式的三角形式得到证明。
2、解:(1)此题亦可写成⎩⎨⎧-=.0,1)(2t t f .1;1>≤t t 它是一个连续的偶函数,利用Euler 公式和分部积分法,由Fourier 积分公式的复数形式,有 ⎰⎰+∞∞-+∞∞--⎥⎦⎤⎢⎣⎡=ωττπωωτd e d e f t f t j j )(21)(⎰⎰+∞∞-⎥⎦⎤⎢⎣⎡-=ωτωττπωd e d t j 102cos )1(1ωωωττωωτωωττωωτπωd e tj 1232sin sin 2cos 2sin 1⎰∞+∞-⎥⎦⎤⎢⎣⎡⎪⎪⎭⎫ ⎝⎛+--==ωωωωωπωd e t j ⎰+∞∞--3)cos (sin 21=⎰+∞∞-+-ωωωωωωωπd t j t )sin (cos cos sin 23ωωωωωωπtd cos cos sin 403⎰+∞-= (2)函数)(t f 为一连续函数,用类似于(1)的方法,有⎰⎰+∞∞-+∞∞--⎥⎦⎤⎢⎣⎡=ωττπωωτd e d e f t f t j j )(21)(⎰⎰+∞∞-+∞--⎥⎦⎤⎢⎣⎡=ωττπωωττd e d e e t j j 02sin 21 ⎰⎰+∞∞-+∞+-⎥⎦⎤⎢⎣⎡=ωττπωτωd e d e t j j 0)1(2sin 21 {}()()⎰∞+∞-+∞+-⎥⎥⎦⎤⎢⎢⎣⎡++--+-=ωωττωπωτωd e j j e tj j 02)1(412cos 22sin )1(21 ⎰+∞∞-+-=ωωωπωd e j tj 252212[][]⎰∞+∞-+--+---=ωωωωωωωωωπd t j t j j j )sin (cos 2)5(2)5(2)5(1222⎰∞+∞-+---++-=ωωωωωωωωωωωπd tj t j t t 222224)5(cos 2sin )5(sin 2cos )5(1⎰∞+∞-+-+-=ωωωωωωωπd tt 432625sin 2cos )5(2(3)可以看出)(t f 为奇函数,且-1,0,1为其间断点。
积分变换第一章
变换域分析
从本章开始由时域转入变换域分析
频域分析:---傅里叶变换,自变量为j 复频域分析:---拉氏变换, 自变量为 S = +j Z域分析:---Z 变换,自变量为z
傅里叶变换
首先讨论傅里叶变换。傅里叶变换是在傅里叶 级数正交函数展开的基础上发展而产生的,这方面 的问题也称为傅里叶分析(频域分析)。将信号进 行正交分解,即分解为三角函数或复指数函数的组 合。
单位时间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
最常用的一种周期函数是三角函数
fT(t)=Asin(wt+j) 其中w=2p/T
t
而Asin(wt+j)又可以看作是两个周期函数 sinwt和coswt的线性组合 Asin(wt+j)=asinwt+bcoswt
实际上,所有的工程中使用的周期函数都可以用 一系列的三角函数的线性组合来逼近.
2
w 为 求 出 a n ,计 算 [ f T ,c o s n t ] ,即
T
2 T
f T ( t ) cos
2
nwtd t
T 2
a0
cos
2 T 2
nwtd t
T
am
2 cos
T
m w t cos
nwtd t
m 1
2
n
T
bm
2 sin
T
m w t cos
nwtd t
m 1
2
an
2 T
T
2 T
fT (t) cos nwt d t(n
1, 2,
2
)
bn
2 T
T
2 T
fT (t) sin nwt d t(n
积分变换 东南大学 第四版第一章4-6节
3.函数的连续性
定义 若 lim f ( z ) = f ( z 0 ),则称 f ( z )在 z 0处连续 ; z→ z
0
若在区域 D 内处处连续,则称 f ( z )在 D 内连续 ; 若 z 、 z 0 ∈ C , 且 lim f ( z ) = f ( z 0 ),则称 f ( z )
z → z0
z − z0 < r 表示以 z0 为圆点,以 r 为半径的圆内所有的点 .
Re z = α , Im z = β表示分别平行于 y轴和 x轴的直线 .
Re z > 0表示右半复平面 , Im z < 0表示下半复平面 .
r1 < z − z0 < r2
表示一个圆环 , 而且是有界的 .
它的边界由两个圆周 z − z0 = r2 , z − z0 = r1组成 , 如果在其中去掉一个或 几个点, 它仍然是区域 , 只是边界增加了一个或 几个点.
z → z0
lim
u( x, y ) = u0 v ( x , y ) = v0
lim
定理2
若 lim f ( z ) = A
z → z0 z → z0
lim g ( z ) = B , 则
z → z0 z → z0 z → z0
lim [ f ( z ) ± g ( z ) ] = lim f ( z ) ± lim g ( z ) = A ± B lim f ( z ) g ( z ) = lim f ( z ) lim g ( z ) = AB
w=f(z) w o u
•复变函数的几何意义是一个映射(变换) 复变函数反映了两对变量 u,v 与 x,y 之间的对应关系,因而无法用同一平面内 的几何图形表示出来,必须看成两个复平 面上点集之间的的对应关系,以便在研究 和理解复变函数问题时,可借助于几何直 观. 以下不再区分函数与映射(变换)。
积分变换 东南大学 第四版积分变换第一章4-5节
+∞ −∞
−∞
=∫
f1 (τ )e
− jωτ
⎡ +∞ f ( t − τ )e − jω ( t −τ )d t ⎤ dτ ⎢ ∫−∞ 2 ⎥ ⎣ ⎦
= F1 (ω ) ⋅ F2 (ω )
14
3 卷积定理的应用 例4 求f ( t ) = e jω0t tu( t )的Fourier变换.
1 jω 0 t [e tu( t )] = ℱ [ f ( t )] = ℱ ℱ [e ] ∗ℱ [tu( t )] 2π 1 ⎡ ⎛ 1 ⎞⎤ = ⎢ 2πδ ( ω − ω 0 ) ∗ ⎜ − ω 2 + jπδ ′ ( ω ) ⎟ ⎥ 2π ⎣ ⎝ ⎠⎦
t
−t
−t
1 O
1−e−t
t
11
例3 求下列函数的卷积:
⎧ 0 f1 ( t ) = ⎨ − α t ⎩e t<0 ⎧ 0 , f2 (t ) = ⎨ − β t t≥0 ⎩e
+∞ −∞
t<0 ; α , β > 0,α ≠ β . t≥0
0 t +∞ t
解:由卷积的定义有
f1 ( t ) ∗ f 2 ( t ) = ∫ f1 (τ ) f 2 ( t − τ )dτ = ∫ + ∫ + ∫
§1.4
卷积
1 卷积的概念 2 卷积定理 3 卷积定理的应用
1
1.卷积的概念
若已知函数f1(t), f2(t), 则积分
+∞
∫
−∞
f1 (τ ) f 2 ( t − τ ) d τ
称为函数f1(t)与f2(t)的卷积, 记为f1(t)*f2(t),即
工程数学 积分变换第1章-1
任何满足狄氏条件的周期函数fT(t), 可展成Fourier级 数,在fT(t)的连续点处,级数的三角形式为
a0 fT (t ) = + ∑ (an cos nωt + bn sin nωt ) (1.1) 2 n =1 T 2 2 其中 a0 = ∫ T fT (t ) d t T −2 T 2 2 an = ∫ T fT (t ) cos nωt d t (n = 1, 2, ) T −2 T 2 2 bn = ∫ T fT (t ) sin nωt d t (n = 1, 2, ) T −2
如图所示:
f(t) 1
−1
o
1
t
解 根据Fourier积分公式的复数形式(1.4),有
1 +∞ ⎡ +∞ f (t ) = f (τ )e − jωτ dτ ⎤e jωt dω ⎥ ⎣ ⎦ 2π ∫−∞ ⎢ ∫−∞ 1 +∞ ⎡ +1 (cos ωτ − j sin ωτ )dτ ⎤e jωt dω = ⎥ ⎣ ⎦ 2π ∫−∞ ⎢ ∫−1 1 +∞ ⎡ +1 ⎤e jωt dω = ∫ ∫ cos ωτ dτ ⎥ ⎣ ⎦ π −∞ ⎢ 0 1 +∞ sin ω = ∫ (cos ωt + j sin ωt )dω
第一类断点
不满足狄氏条件的例: f (t ) = tg t
存在第二类间断点 1 f (t ) = sin( ) t 在靠近0处存在着无限多个极值点.
而在工程上所应用的函数, 尤其是物理量的变 化函数, 全部满足狄氏条件. 实际上不连续函 数都是严格上讲不存在的, 但经常用不连续函 数来近似一些函数, 使得思维简单一些.
∞
jϕ
− jϕ
积分变换主页
积分变换电子教案是东南大学张元林老师主编 的《积分变换》第四版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是 为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积分变换”课程而制作的 . 教案内容紧扣教材,服务于教材 . 凡是采用张元林 老师主编的《积分变换》第四版教材的各高校教师, 均可使用本电子教案进行教学 . 该电子教案能帮助 教师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演示教学中的难点.
教案主要内容
绪论:介绍了积分变换及预备知识
第一章: 第二章: Fourier变换 LawerPoint编辑制作,教 师可按自己的意愿随意修改. 2. 含有习题选解和测试题,习题选解方便习题 讲解;测试题督促学生复习反馈教学情况. 3. 含有有关数学家的介绍,供教师学生课余欣 赏. 4. 含两个附录,分别为Fourier变换和Laplace 变换简表.
积分变换第一章1-2节
0
e
- t - jw t
e
dt
1 - jw 2 2 jw w
这就是指数衰减函数的Fourier变换.
0
e
- ( jw ) t
dt
根据(1.9)式, 有
-1
1 jw t f (t ) =ℱ F (w) F ( w ) e dw 2p - 1 - jw jw t e dw 2 2 2p - w
1 f (t ) 2p
-
f ( )e- jw d e jw t d w (1.7) -
设 F (w ) 则
-
f ( t )e
-
- jw t
dt
jw t
(1.8) (1.9)
1 f (t ) 2p
F (w )e d w
(1.8)式叫做f(t)的Fourier变换式, (1.9)式为F(w)的 Fourier逆变换式, f(t)与F(w)可相互转换,可记为 F(w)= ℱ [f(t)] 和 f(t)= ℱ -1[F(w)]
a0 an - jbn jnwt an jbn - jnwt ( e e ) 2 n1 2 2 T a0 1 2 c0 T fT (t )dt 2 T -2
T 2 T 2 T 2 T 2
an - jbn 1 cn [ fT (t ) cos nwtdt - j fT (t ) sin nwtdt] 2 T T 1 T 1 2T fT (t )[cosnwtdt - j sin nwt ]dt 2T fT (t )e - jnwt dt T -2 T -2
积分变换 课件-课件
bnT 2 T 2 T 2fT(t)sin n td(tn1,2,3, )
在fT(t)的间断点t0处,式(1.1.1)的左端代之为
1 2f(t00)f(t00) (二)付氏级数的复指数形式
fT(t) Cnjewnt n (三)付氏积分
任何一个非周期函数f (t)都可以看成由某个周期
函数fT(t)当T→+∞时转化而来的。 即 Tl im fT(t)f(t)
sin x d x sinc( x ) d x
0x
0
2
另 外 , 由 F = 2 s i n 可 作 出 频 谱 图 :
F 2 k s i n 0
2 3
例 2求 指 数 衰 减 函 数 f(t) e 0 ,t,
t 0 的 傅 氏 变 换 及 其 t 0
积 分 表 达 式 ,其 中 0 .
ejn t co n stjsin n t (1.3.8)
e j n t cn o t s jsn itn ( 1 .3 .9 )
co nts1(ej nt ej nt) (1 .3 .1)0 2
sin nt1(ej ntej nt) (1.3.1)1
2j
2.2 单位脉冲函数及其傅氏变换 在物理和工程技术中, 常常会碰到单位脉冲
上满足狄利克莱(DirichL et)条件,如果它满足条
件: ⑴ 在[a,b]上或者连续,或者只有有限个第一
类间断点;
⑵ f(t)在[a,b]上只有有限个极值点。
从T为周期的周期函数fT(t),如果在
T 2
,
T2上 满
足狄利克雷条件,那么在
T 2
,
T上2 fT(t)可以展成付
氏级数,在fT(t)的连续点处,级数的三角形成为
积分变换(Fourier)课件与习题
的工程中使用的周期函数都可以用一系列的三角函数的
线性组合来逼近.---- Fourier级数
方波
4个正弦波的逼近
100个正弦波的逼近
4
研究周期函数实际上只须研究其中的一个周 期内的情况即可, 通常研究在闭区间[T/2,T/2]内 函数变化的情况.
T T fT (t )为T 周期函数,在 , 上满足 2 2 Dirichlet条件: fT (t )连续或仅有有限个第一类间断点; fT (t )仅有有限个极值点 则fT (t )可展开为Fourier级数,且在连续点t处成立: a0 fT (t ) an cos nt bn sin nt 2 n1
18
一般地, 对于周期T
1 T2 j n t cn T fT (t )e dt T 2 1 1 j n t e dt T 1 1 1 1 j n t j n j n e e e Tj n Tj n 1 2 sin n 2 sinc( n ) (n 0,1,2, ) T n T
cos nt
e
int
e 2
int
, sin nt
e
int
e 2i
int
6
级数化为: a0 e int e int e int e int an bn 2 n 1 2 2i a0 a n ibn int a n ibn int e e 2 n 1 2 2
1 从 而f (t ) f ( )cos (t )d d 2 1 可得 f (t ) f ( )cos (t )d d , 0 这就是f (t )的Fourier积分公式的三角形式。
积分变换第一章
−
cos nω t d t = ∫ T sin nω t d t = 0 ( n = 1, 2, 3,L),
− 2 T 2
T 2
T ∫−T2 sin nω t d t = ∫−T2 cos nω t d t = 2 ( n = 1, 2, 3,L),
2 2
T 2
∫ ∫ ∫
T 2
T − 2 T 2 T 2
+∞
此公式称为函数 f(t)的Fourier积分公式.
三. Fourier积分定理
定理 若f(t)在(−∞, +∞)上满足条件: 1, f(t)在任一有限区间上满足Dirichlet条件; 2, f(t)在无限区间(-∞, +∞)上绝对可积, 则有
f (t + 0) + f (t − 0) 而左端的f (t )在它的间断点t处, 应以 来代替. 2
π
1
0 +∞
+∞ = ∫ ∫ ( f (τ )cos ωτ cos ωt + f (τ )sin ωτ sin ωt )dτ d ω −∞ π 0 τ的偶函数 τ的奇函数 2 +∞ +∞ = ∫ ∫ f (τ )sin ωτ sin ωt dτ d ω 0 π 0
T →+∞
lim fT (t ) = f (t )
结论: 任何一个非周期函数f(t)都可以看成是由某 个周期函数fT(t)当T→∞时转化而来的.
由公式 1 +∞ T2 fT (t ) = ∑ ∫ T fT (τ )e− jωnτ dτ e jωnt T n=−∞ − 2 可知
1 f (t ) = 2π
+∞ f (τ )e − jωτ dτ e jωt d ω ∫−∞ ∫−∞
积分变换 东南大学 第四版积分变换第一章2-3节
2. 单位脉冲函数及其傅氏变换
在物理和工程技术中, 常常会碰到单位脉冲函 数. 因为有许多物理现象具有脉冲性质, 如在电学 中, 要研究线性电路受具有脉冲性质的电势作用后 产生的电流; 在力学中, 要研究机械系统受冲击力 作用后的运动情况等. 研究此类问题就会产生我们 要介绍的单位脉冲函数.
e jω0 t ↔ 2πδ (ω − ω0 )
3.微分性质 如果f (t)在(−∞, +∞)上连续或只有 有限个可去间断点, 且当|t|→+∞时, f(t)→0, 则 ℱ[f '(t)]=j ω ℱ[f (t)]. (4) 证 由傅氏变换的定义, 并利用分部积分可得
ℱ [ f ′( t )] =
∫
这表明在通常意义下的函数类中找不到一个函数能 够表示这样的电流强度. 为了确定这样的电流强度, 引进一称为 (Dirac)的函数, 简单记成δ-函数. 有 了这种函数, 对于许多集中于一点或一瞬时的量, 例如点电荷, 点热源, 集中于一点的质量及脉冲技 术中的非常窄的脉冲等, 就能够象处理连续分布的 量那样, 以统一的方式加以解决.
f(t)
E
单个矩形脉冲的频谱 函数为:
F (ω ) = ∫
∞ −∞
f ( t )e
− jω t
d t = ∫−τ E e
2 2
τ
− jω t
−τ/2
τ/2
t
dt
τ
E − jω t e = − jω
2 −
τ
2
=
2E
ω
sin
ωτ
2 sin
则振幅频谱 | F (ω ) |=
2E
ωτ
2
ω
积分变换第四版课程设计 (2)
积分变换第四版课程设计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针对数学系的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主要涉及到积分变换的相关内容。
积分变换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在解决微分方程、信号处理、概率统计等学科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数学专业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本课程将围绕积分变换的概念、基本性质以及常用变换方法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探究,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积分变换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掌握积分变换的基本技能,培养数学思维和分析能力,为有关学科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
二、课程目标•熟练掌握积分变换的概念、基本性质以及常用变换方法;•能够运用积分变换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对常见的积分变换进行分析和评价;•提高数学思维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积分变换的基本概念•积分变换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常见的积分变换及其特点;•傅里叶积分变换及其基本性质。
2. 积分变换的常用方法•拉普拉斯积分变换及其应用;•Z变换及其应用;•小波变换及其应用。
3. 积分变换的应用•积分变换在微分方程中的应用;•积分变换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积分变换在概率统计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自学为辅的教学模式,通过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授课,同时结合互动讨论和实验操作等方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具体来说,本课程教学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教师讲授,介绍积分变换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理论;•讨论法:通过和学生的互动讨论,加深对积分变换相关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积分变换的方法和技能。
五、考核方式课程考核采用定期考核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包括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三部分。
具体来说,考核方式包括以下方面:•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30%,考查学生对积分变换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理论掌握情况;•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考查学生对积分变换的知识综合掌握情况;•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包括作业、实验、课堂互动等多种形式,考查学生对积分变换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分析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z |= x 2 + y 2 ≥ 0 • 复数的模
• 判断复数相等
z1 = z 2 ⇔ x1 = x 2 , y1 = y2 , 其中z1 = x1 + iy1 , z 2 = x 2 + iy2 z = 0 ⇔ Re( z ) = Im( z ) = 0
一般, 任意两个复数不能比较大小。
2. 代数运算
2. 复球面的定义 球面上的点, 除去北极 N 外, 与复平面内的 点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我们可以用球 面上的点来表示复数. 我们规定: 复数中有一个唯一的“无穷大”与复 平面上的无穷远点相对应, 记作∞. 因而球面上 的北极 N 就是复数无穷大∞的几何表示. 球面上的每一个点都有唯一的复数与之对 应, 这样的球面称为复球面.
复变函数的理论基础是十九世纪奠定的。 A.L.Cauchy (1789-1866)和K.Weierstrass(18151897)分别应用积分和级数研究复变函数, G.F.B.Riemann (1826-1866)研究复变函数的映照性 质。他们是这一时期的三位代表人物。经过他们的巨 大努力,复变函数形成了非常系统的理论,且渗透到 了数学的许多分支,同时,它在热力学,流体力学和 电学等方面也得到了很多的应用。 二十世纪以来,复变函数已被广泛地应用在理论 物理、弹性理论和天体力学等方面,与数学中其它分 支的联系也日益密切。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教 材 《复变函数》西交大(四版)
《积分变换》东南大学(四版)
总 学 时 教师姓名
48学时
卫雪梅
联系方式 邮件:wxm_gdut@
对
象
复变函数(自变量为复数的函数) 研究复变数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具体地就是复数域上的微积分。
主要任务
主要内容
复数与复变函数、解析函数、 复变函数的积分、级数、留数、 积分变换等。
3. 扩充复平面的定义 包括无穷远点在内的复平面称为扩充复平面. 不包括无穷远点在内的复平面称为有限复平面, 或简称复平面. 对于复数∞来说, 实部,虚部,辐角等概念均无意 义, 它的模规定为正无穷大. 复球面的优越处: 能将扩充复平面的无穷远点明显地表示出来.
关于 ∞ 的四则运算规定如下 :
(1) 加法 : α + ∞ = ∞ + α = ∞ , (α ≠ ∞ ) ( 2) 减法 : α − ∞ = ∞ − α = ∞ , (α ≠ ∞ ) ( 3) 乘法 : α ⋅ ∞ = ∞ ⋅ α = ∞ , (α ≠ 0)
−π
( 4) − 1 − 3i
2
的模 , 辐角及辐角主值 .
例4. 求 (1) e ( 2) 3e ( 3) e
2i
−i
2
的模 , 辐角.
例5. 将z = sin
π
5
+ i cos
π
5
化为三角形式与指数形 式.
二、复球面
1. 南极、北极的定义
取一个与复平面切于原 点 z = 0 的球面 , 球面上一点 S 与原点重合 ,
y (z)
模: z |=| OP |= r = | 辐角 : θ = Argz
记作
x +y , y
2 2
P(x,y)
z =r
θ
o
x
x
z ≠ 0时, Argz ) = y / x tan(
辐角无穷多:Arg z=θ=θ0+2kπ, k∈Z, 把其中满足 − π < θ 0 ≤ π 的θ0称为辐角Argz的主值, 记作θ0=argz。 z=0时,辐角不确定。 y ⎧ x > 0, y ∈ R ⎪ arctan x ⎪ > π 计算 ⎪ x = 0, y 0 ± ⎪ arg z = ⎨ 2 < argz(z≠0) ⎪ > y 的公式 ⎪arctan ± π x < 0, y 0 x < ⎪ ⎪ x < 0, y = 0 π ⎩
一、复平面 1. 点的表示
易见, z = x + iy ↔ 一对有序实数 ( x , y ),
在平面上取定直角坐标 系,则 任意点 P ( x , y ) ↔ 一对有序实数 ( x , y ) ⇒ z = x + iy ↔ 平面上的点 P ( x , y )
∴ 复数 z = x + iy可用平面上坐标为 ( x, y )的点 P表示 . 此时, 轴 — 实轴 x
例1 : 设z1 = 5 − 5i , z 2 = −3 + 4i , z1 z1 求 , ( )及它们的实部 , 虚部 . z2 z2
z1 5 − 5i 7+i 解: = = z 2 − 3 + 4i −5
⎛ 1+ i ⎞ 例2 : 求 ⎜ ⎟ ⎝ 1− i ⎠
4
1+ i =i 1− i
例3.证明若 z是实系数方程 a n z n + a n -1 z n −1 + L + a1 z + a 0 = 0 的根 , 则 z也是其根 . (实多项式的零点成对出 现 )
几何意义 将复数z1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个角度 Argz2,再将其伸缩到|z2|倍。 y (z)
z1z2
θ2 θ1
z2
z1
o
θ2
x
定理1可推广到n 个复数的乘积。
例1.设z1 = −1, z 2 = i , 则 z1 z 2 = − i
Argz1 =m = 0, ± 1, ± 2, L
例4.试用复数表示圆的方程 a( x 2 + y 2 ) + bx + cy + d = 0 (a ≠ 0, bc不全为0)
例5.证明 : z1 + z 2 + z1 − z 2 = 2 z1 + z 2
2 2 2
(
2
)
§2 复数的表示方法
1. 点的表示 2. 向量表示法 3. 三角表示法 4. 指数表示法
z1
z2 - z1
(三角不等式 )
o
z2
x
3. 三角表示法
⎧ x = r cosθ 由⎨ 得 ⎩ y = r sin θ
4. 指数表示法
再由Euler公式 : e iθ = cosθ + i sin θ得
z = r (cos θ + i sin θ )
z = re
iθ
引进复数的几何表示,可将平面图形用复数方程 (或不等式)表示;反之,也可由给定的复数方 程(或不等式)来确定它所表示的平面图形。 y (z) 例1 用复数方程表示: (1)过两点 zj=xj+iyj
(4) 除法 :
α
∞
= 0,
∞
α
= ∞ , (α ≠ ∞ ),
α
0
= ∞ , (α ≠ 0)
§3 复数的乘幂与方根
1. 复数的乘积与商 复数的乘积与商 2. 复数的乘幂 复数的乘幂 3.复数的方根 3.复数的方根
1. 乘积与商
定理1 两个复数乘积的模等于它们的模相乘, 两个复数乘积的辐角等于它们的辐角相加。 证明 设 z1=r1(cosθ1+isinθ1)=r1eiθ1 z2=r2(cosθ2+isinθ2)=r2eiθ2 则 z1z2=r1r2(cosθ1+isinθ1)( cosθ2+isinθ2) = r1r2[cos (θ1+θ2)+isin(θ1+θ2)] =r1r2e i(θ1+θ2) 因此 |z1z2|=r1r2,Arg(z1z2)=Argz1+Argz2
y轴 — 虚轴 平面 — 复平面或 z平面 点的表示:z = x + iy ↔ 复平面上的点 P ( x, y )
数z与点z同义.
2. 向量表示法
Q z = x + iy ↔ 点 P ( x , y ) ∴ 可用向量 OP 表示 z = x + iy .
称向量的长度为复数z=x+iy的模或绝对值; 向量 OP 为终边的角的 以正实轴 为始边, 以 弧度数 称为复数z=x+iy的辐角.(z≠0时)
•四则运算 定义 z1=x1+iy1与z2=x2+iy2的和、差、积和商为: z1±z2=(x1±x2)+i(y1±y2) z1z2=(x1+iy1)(x2+iy2)=(x1x2-y1y2)+i(x2y1+x1y2)
z1 x1 x 2 + y1 y 2 x 2 y1 − x1 y 2 z= = +i 2 z2 | z2 | | z 2 |2 ( z 2 ≠ 0)
L z1 z z2
(j=1,2)的直线;
(2)中心在点(0, -1), 半径为2的圆。 o x 解 (1) z=z1+t (z2-z1) (-∞<t <+∞)
( 2)
z − (− i ) = 2
y
例2 方程 Re(i z) = 3 表示 什么图形? 解 设 z = x + iy
(z)
Re(iz ) = 3
当z落于一,四象限时,不变。
π。 当z落于第三象限时,减 π 。
当z落于第二象限时,加
y π − < arctan < 2 x 2
π
由向量表示法知
z 2 − z1 — 点z1与z 2之间的距离
由此得 : z 2 + z1 ≤ z 2 + z1 z 2 − z1 ≥ z 2 − z1
y
(z)
+z 2 z1
CH1 §1复数及其代数运算
1. 复数的概念 2. 代数运算 3. 共轭复数 共轭复数
1. 复数的概念
定义 对任意两实数x、y ,称 z=x+iy为复数。 其中 i 2 = −1 , i称为虚数单位。 •复数z 的实部 Re(z) = x ; 虚部 Im(z) = y . (real part) (imaginary p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