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高考高三生物专题复习:遗传家族图谱和遗传实验快速解题技巧含答案
2020年高考生物 三轮冲刺练习 遗传、变异和进化 一(20题含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生物三轮冲刺练习遗传、变异和进化一1.下图甲为某种人类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某种方法能够使正常基因显示一个条带,致病基因则显示为位置不同的另一个条带。
用该方法对该家系中的每个个体进行分析,条带的有无及其位置表示为图乙。
根据实验结果,有关该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1号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B.若13号与一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婚配,则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6C.10号个体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D.若不考虑突变因素,则9号与该病患者结婚,出现该病子女的概率为02.某株玉米白化苗的产生是由于控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所在染色体缺失了一段,导致该基因不能正常表达,无法合成叶绿素。
该种变异类型属于( )A.染色体数目变异B.基因突变C.染色体结构变异D.基因重组3.如图表示蓝藻DNA上遗传信息、密码子、反密码子间的对应关系。
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析题图可知①是β,完成此过程的场所是细胞核B.除图中所示的两种RNA之外,RNA还包括tRNAC.图中翻译过程需要在核糖体上进行D.能够转运氨基酸的③的种类有64种4.如图为基因表达过程中相关物质间的关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②中均发生碱基互补配对B.在原核细胞中,过程①②同时进行C.c上的密码子决定其转运的氨基酸种类D.d可能具有生物催化作用5.如图是关于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肺炎双球菌转化实质是一种基因重组B.结果1中全部为S型肺炎双球菌C.结果1中部分为R型肺炎双球菌D.结果2中全部为R型肺炎双球菌6.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及“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B.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成功的关键与提取物的纯度有关C.选取T2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分裂速度较快D.用32P标记T2噬菌体进行实验时,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与搅拌不充分有关7.羊水检查是针对孕妇进行的一种检查,以确定胎儿的健康状况、发育程度及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检查过程如图所示。
2020北京高考生物解析

1. 在口腔上皮细胞中,大量合成ATP的细胞器是()A. 溶酶体B. 线粒体C. 内质网D. 高尔基体【答案】B【解析】【分析】口腔上皮细胞属于动物细胞,其中的线粒体能进行有氧呼吸作用的二三阶段。
【详解】A、溶酶体的作用是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病菌,A错误;B、线粒体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作用的二三阶段,释放大量能量,合成大量ATP,B正确;C、内质网是蛋白质的加工车间和脂质的合成车间,C错误;D、高尔基体加工、分类和包装由内质网发送来的蛋白质,D错误。
2. 蛋白质和DNA是两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下列对两者共性的概括,不正确的是()A. 组成元素含有C、H、O、NB. 由相应的基本结构单位构成C. 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D. 体内合成时需要模板、能量和酶【答案】C【解析】【分析】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等,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链,肽链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因此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聚合形成的生物大分子。
2、核酸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P,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核苷酸聚合形成核苷酸链,核酸是由核苷酸聚合形成的生物大分子,核酸在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3、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都以碳链为骨架,因此蛋白质和核酸都是以碳链为骨架。
【详解】A、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DNA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P,故两者组成元素都含有C、H、O、N,A正确;B、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两者都由相应的基本结构单位构成,B正确;C、蛋白质具有多种多样的空间结构,DNA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C错误;D、蛋白质和DNA在体内合成时都需要模板、能量和酶,D正确。
3. 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具有高度的统一性。
以下对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统一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是脂双层B. DNA是它们的遗传物质C. 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D. 通过有丝分裂进行细胞增殖【答案】D【解析】【分析】原核细胞(如细菌、蓝藻)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
2020北京各区高三一模生物汇编---遗传题(含答案)

2020北京各区高三一模生物汇编---遗传题海淀顺义19. (14分)突变体是研究功能基因组的前提,转座子是基因组中可以移动的DNA序列。
科研人员将玉米转座子进行改造,改造后的Ac转座子能够合成转座酶,但是由于缺失两端的转座序列而丧失转移能力。
Ds转座子不能合成转座酶,因此单独存在时也不能发生转移,只有同时存在Ac和Ds时,Ds才能以一定的频率从原位点切离插入到任意新位点中,同时使功能基因得以破坏或恢复。
现将玉米转座子引入到水稻的DNA中,构建水稻突变体库,并从中筛选到稳定遗传的矮杆突变株,实验流程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1)科研人员将Ac和Ds分别导入水稻细胞,获得Ac和Ds的转化植株。
①首先将构建的Ac转座载体和Ds转座载体分别与混合培养。
②取水稻未成熟种子,消毒后接种于含有植物激素和的培养基上,诱导产生愈伤组织。
因愈伤组织具有特点,常作为基因工程的理想受体材料。
③将完成转化的愈伤组织接种于含有的培养基进行筛选,培养后获得抗性植株,即F0代。
(2)为了便于对转座突变体的功能基因进行研究和定位,筛选T-DNA单拷贝插入,但没有表型突变的Ac和Ds转基因植株F0,杂交获得F1代。
通过PCR技术从中筛选出目标F1植株(转座子插入法构建的突变体库中的植株),理论上目标F1植株占F1个体总数的。
请从下图中任选一种目标F1(填A或B),画出其相应亲本F0植株的基因组成及在染色体的位置。
(3)目标F1代植株自交获得F2代,可在苗期喷洒除草剂筛选转座突变体,理由是。
研究发现有些发生转座的植株并没有表型的变化,请分析原因。
(4)科研人员在众多转座突变体中发现一矮杆突变株,让其自交并筛选仅含有Ds而无Ac 的植株,目的是,并用Ds做标签在基因组中定位且分离出矮杆基因。
20.(10分)红色的番茄红素是植物中一种天然类胡萝卜素,在西瓜(2n)等水果中含量较高,对人体具有多种生理保健功能。
为培育出高产番茄红素的西瓜,进行了下列实验。
2020高考备考生物重难点《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一)》(附答案解析版)

重难点03 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一)(建议用时:30分钟)【命题趋势】遗传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历来是高考的必考重点和难点,而且常考常新,题型可能是实验设计和分析题,综合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即自由组合定律,还可能考查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显隐性性状的判断等。
作为高考中生物部分的“压轴”大题,一般会在不同小题中设置层层递进的难度,作为选拔尖子生的手段。
【满分技巧】1.在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上,通过足够的练习量,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技巧。
2.回归课本,从教材的经典实验中把握遗传实验设计的思路和方向。
3.注意答题规范,学会正确运用各种遗传符合和图解。
【必备知识】1.基因的分离定律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本质。
2.判断或验证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实验方法(杂交、自交、测交的适用生物和应用范围)3.各种异常分离比的产生原因、伴性遗传和从性遗传的特点、判断方法【限时检测】1.(2019全国卷II·5)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
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
①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A.①或②B.①或④C.②或③D.③或④【答案】B【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但未确定显隐性,若要判断全缘叶植株甲为杂合子,即要判断全缘叶为显性性状,羽裂叶为隐性性状。
根据子代性状判断显隐性的方法:①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双亲均为纯合子;②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为杂合子。
让全缘叶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植株甲为杂合子,杂合子表现为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①正确;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说明双亲可能都是纯合子,既可能是显性纯合子,也可能是隐性纯合子,或者是双亲均表现为显性性状,其中之一为杂合子,另一个为显性纯合子,因此不能判断植株甲为杂合子,②错误;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只能说明一个亲本为杂合子,另一个亲本为隐性纯合子,但谁是杂合子、谁是纯合子无法判断,③错误;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说明植株甲与另一全缘叶植株均为杂合子,④正确。
完整版)高考生物遗传专题训练及答案

完整版)高考生物遗传专题训练及答案1.XXX的遗传实验中,正确的说法是:B.XXX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C.XXX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1出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D.XXX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出现的重组性状类型占5/8.2.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黑色为显性性状。
B.4号为杂合子概率为1/2.C.F1的结果表明发生了性状分离。
D.7号与4号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3.正确的判断是:B.F1中雄性50%表现为有胡子。
C.F2纯合子中两种表现型均有。
D.控制山羊胡子的基因的遗传为伴性遗传。
4.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5.自由交配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2:1.6.子二代AA、Aa所占的比例分别是1/4和1/2,因此选项B为正确答案。
7.若aa不能产生正常配子,则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能够产生正常配子,因此子二代AA、Aa所占的比例分别是2/3和1/3,因此选项C为正确答案。
8.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因此选项C 为正确答案。
9.子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分别是2种,1:1.长尾基因b为显性。
一只黄鼠短尾与一只灰鼠长尾杂交,F1代表现为黄鼠长尾、黄鼠短尾、灰鼠长尾和灰鼠短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黄鼠短尾的基因型为AaBbB.灰鼠长尾的基因型为aaBBC.F1代中黄鼠长尾与灰鼠短尾的比例为1∶1D.F1代中四种表型的比例为9∶3∶3∶110.某种哺乳动物的背部皮毛颜色由基因A1、A2和A3控制。
这三个基因可以任意组合,每个基因都能正常表达。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从而控制性状。
该动物种群中有6种基因型和3种纯合子。
从图中可知,该动物体色为白色的个体一定为纯合子。
如果一只白色雄性个体与多个黑色异性个体交配,它们的后代有三种毛色,则该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2A3.11.已知小麦高茎(D)对矮茎(d)是显性,该小麦杂合子做母本进行测交,所结种子的种皮、胚乳和子叶的基因型依次是DD、Dd、dd、Dd、DDd、dd。
高三生物高考复习专题常见遗传题解析

考几种常见遗传题的典型分析例1.在解释分离现象的原因时,下列哪项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的 B.基因在体细胞染色体上成对存在C.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配子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错题分析】错选本题的原因在于对孟德尔假说和分离律实质提出的背景不熟悉。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的是孟德尔遗传律的内容。
孟德尔遗传律是遗传学的基础。
孟德尔在观察和统计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的基础上,大胆而果断的对性状分离现象提出假说。
除了题目中的ACD选项外,孟德尔还认为,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当时并没有提出基因和染色体的概念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随着细胞遗传学的发展,分离律的实质才慢慢的被发现,才提出了基因和染色体的概念。
【答案】B例2.下列关于人体内位基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精原细胞在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中存在着位基因的分离现象B.有丝分裂过程中因为无同源染色体所以没有位基因C.性染色体上不可能存在位基因D.外界环境的影响不可能引起人体产生位基因【错题分析】错选B的原因是认为有丝分裂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错选C的原因是认为在性染色体上不存在同源区段。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的是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存在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称为位基因,并且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因此A正确,D不对。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是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性染色体上存在着同源区段。
【答案】A例3.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显性。
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遗传的。
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A.2:1 B.9:3:3:1 C.4:2:2:1 D.1:1:1:1【错题分析】错选本题的原因在于审题不严,或者对自由组合律的运用不熟练。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的是孟德尔自由组合律。
在本题中存在胚胎致死的情况,由题意可知,AA或者bb都能使胚胎致死。
高三生物专题复习—语言表达(3) 遗传实验中相关推理分析

遗传题表述类方法突破:假说-演绎法 “假说-演绎”策略的解题思路为当没有坐标图和规律作为依据时, 需先结合题干找出待解决的问题,再列举出各种合理假说,接着通 过演绎推理得出预期结果,最后将检验结果是否符合题目要求作为 作答依据。突破此类题目要从根本上掌握相关的基本规律和技巧: 显隐性的判断方法、基因型和表型的推导、基因位置的推断、基因 传递规律的判断等。
等位基因 A(a)控制,有抗除草剂基因用B+表示、无抗除草剂基因用 B-表示。
杂交
F2的表型及数量(株)
组合 矮秆抗除草剂 矮秆不抗除草剂 高秆抗除草剂 高秆不抗除草剂
甲×乙
513
167
0
0
甲×丙
109
37
313
104
乙×丙
178
12
537
36
杂交
F2的表型及数量(株)
组合 矮秆抗除草剂 矮秆不抗除草剂 高秆抗除草剂 高秆不抗除草剂
实验一:品系M(TsTs)×甲(Atsts)→F1中抗螟∶非抗螟约为1∶1 实验二:品系M(TsTs)×乙(Atsts)→F1中抗螟矮株∶非抗螟正常株高约为 1∶1
实验一:品系M(TsTs)×甲(Atsts)→F1中抗螟∶非抗螟约为1∶1 实验二:品系M(TsTs)×乙(Atsts)→F1中抗螟矮株∶非抗螟正常株高约为 1∶1
答案 如图所示
(2)为克服籼-粳杂种部分不育,研究者通过杂交、连续多代回交和筛选, 培育出育性正常的籼-粳杂交种,过程如图。通过图中虚线框内的连续 多代回交,得到基因型A1A1B1B1的粳稻。若籼稻作为连续回交的亲本, 则不能得到基因型A2A2B2B2的籼稻,原因是F1(A1A2B1B2)产生基因型为 _A__2B__2_的配子不育。
2020年北京市高三生物试卷及答案

2020年北京市高三生物试卷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核小体是染色质的结构单位,由一段长度为180~200bp的DNA缠绕在蛋白上构成。
下列有关核小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蛋白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B.酵母菌细胞中存在核小体C.普通光镜下可观察到核小体D.核小体DNA不含P元素2.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液泡:含有大量色素,参与植物对光能的吸收B.中心体:主要成分是磷脂,参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C.细胞壁:含有纤维素和果胶,主要控制物质进出细胞D.高尔基体:由单层膜构成,参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3.破骨细胞可吞噬并降解骨组织中的羟基磷灰石(HAP),HAP在溶酶体中水解酶的作用下降解释放出Ca2+等离子,从而促进骨组织的发育和重构。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破骨壁细胞的吞噬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B.吞噬过程消耗的能量全部由线粒体提供C.溶酶体中降解HAP的酶最适pH为碱性D.HAP降解后的产物不能被回收和再利用4.人的成熟红细胞经过几个阶段发育而来,各阶段细胞特征如下表。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不同基因在细胞发育不同时期选择性地表达B.分裂能力减弱、消失与其执行特定功能无关C.核糖体增多是大量合成血红蛋白所必需的D.失去细胞核有利于细胞更好地进行物质运输5.紫罗兰单瓣花和重瓣花是一对相对性状,有一对基因B、b决定。
育种工作者利用野外发现的一株单瓣紫罗兰进行遗传实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图。
据此做出的推测,合理的是A.重瓣对单瓣为显性性状B.紫罗兰单瓣基因纯合致死C.缺少B基因的配子致死D.含B基因的雄或雌配子不育6.真核细胞的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有很多相似之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都只在细胞核内催化反应B.两者都以脱氧核苷酸为底物C.两者都以单链DNA为模板D.两者都能催化氢键断裂反应7.AID酶是一类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脱氨酶,能引起碱基替换,机理如下图所示。
2020北京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

2020北京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在口腔上皮细胞中,大量合成ATP的细胞器是()A. 溶酶体B. 线粒体C. 内质网D. 高尔基体【参考答案】 B2.蛋白质和DNA是两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下列对两者共性的概括不正确...的是()A. 组成元素含有C、H、O、NB. 由相应的基本结构单位构成C. 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D. 体内合成时需要模板、能量和酶【参考答案】 C3.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具有高度的统一性。
以下对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统一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是脂双层B. DNA是它们的遗传物质C. 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D. 通过有丝分裂进行细胞增殖【参考答案】 D4.用新鲜制备的含过氧化氢酶的马铃薯悬液进行分解H2O2的实验,两组实验结果如图。
第1组曲线是在pH=7.0,20℃条件下,向5mL%的H2O2溶液中加入0.5mL酶悬液的结果,与第1组相比,第2组实验只做了一个改变。
第2组实验提高了()A. 悬液中酶的浓度B. H2O2溶液的浓度C. 反应体系的温度D. 反应体系的pH【参考答案】 B5.为探究干旱对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用聚乙二醇溶液模拟干旱条件,处理白刺花的根尖,制片(压片法)后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变异(畸变)的情况,细胞图像如图。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制片需经龙胆紫染色→漂洗→盐酸解离等步骤B. 直接使用高倍物镜寻找分生区细胞来观察染色体C. 染色体的形态表明该细胞正处于细胞分裂的间期D. 观察结果表明该细胞染色体发生了变异(畸变)【参考答案】 D6. 甲型血友病(HA)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A基因突变为a所致。
下列关于H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HA是一种伴性遗传病B. HA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C. X A X a个体不是HA患者D. 男患者的女儿一定患HA【参考答案】 D7.如图是雌性哺乳动物体内处于分裂某时期的一个细胞的染色体示意图。
【高考真题】2020版高三生物复习分类汇编:考点10 遗传的基本规律(含答案)

考点10 遗传的基本规律一、选择题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T5)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关注以下两点:(1)三大遗传规律的经典实验:豌豆杂交实验和果蝇杂交实验,分别研究遗传规律,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2)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研究生物的遗传物质。
选C。
本题考查对经典实验的识记。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证明了遗传的基本规律;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格里菲思证明了转化因子的存在,艾弗里等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为DNA空间结构的构建提供依据。
2.(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T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解题指南】注意题目要求验证的是孟德尔分离定律,因此所选相对性状应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相对性状应易于区分、便于统计。
选A。
本题以玉米为实验材料,综合考查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A项,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可以采取测交或杂交,所以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对实验结论影响最小;B项,如果所选的性状为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则结果容易统计,如果相对性状不易区分,则结果无法统计计算,对实验结论影响大;C项,孟德尔分离定律研究的是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对实验结论影响较大,无法证明;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所得数据才有说服力,D对实验结论影响大。
2020高考生物攻略:遗传家族图谱和遗传实验快速解题技巧

遗传系谱图的极速判定法在近几年高考理综全国卷的生物试题中,遗传系谱图的判定、亲子代基因型的推断及遗传概率的计算。
其中遗传图谱分析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显性或隐性性状遗传的判定:二是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遗传的判定:三是亲子代表现型或基因型的确定;四是遗传病发生几率的分析及预测。
以下是极速判断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遗传方法一、口诀速判法:1、找三人速判隐:双无生有为隐性,先管基因后管病;(从隐性入手,此隐性可以是患病也可以是正常,即显性病也从隐性的表现型正常入手)。
第二个图可以不管,即白色正常的也是双无生有为隐性。
2、看孩子分常伴:女隐为常百分百;男隐为伴父有话;(或女隐父子显不为伴,男隐为伴父有话)。
【解析】:1、若女儿为X隐性,若其2条X染色体都携带有隐性基因,则其父子不可能为显性。
2、如果儿子为隐性则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两种情况都可以;只有其父不是携带者,才是伴X隐性;故题目一定要有一句话“其父不是携带者或者不带致病基因等(子不算)”;(一)、直解法:“女隐为常百分百”题都不用看!直接看图;“男隐为伴父有话”,题目一定要有一句话“其父不是携带者或者不带致病基因等(子不算)”;图大都不用看,有这句话基本是伴X遗传。
例、(2014广东28)图是某家系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基因分别用A、a,B、b和D、d表示。
甲病是伴性遗传病,Ⅱ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
在不考虑家系内发生新的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请回答下列问题:⑴甲病的遗传方式是,乙病的遗传方式是,丙病的遗传方式是,Ⅱ6的基因型是。
⑵Ⅲ13患两种遗传病的原因是。
⑶假如Ⅲ15为乙病致病基因的杂合子、为丙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1/100,Ⅲ15和Ⅲ16结婚,所生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患丙病的女孩的概率是。
⑷有些遗传病是由于基因的启动子缺失引起的,启动子缺失常导致缺乏正确的结合位点,转录不能正常起始,而使患者发病。
遗传家族图谱和遗传实验快速解题技巧

秒杀遗传系谱图的极速判定法张桐昌快高考了,有人说家族遗传图谱和伴性遗传学死都不会啊?感觉好难啊!我说不难,可以秒杀!我的《常见遗传方式高考命题方向及快速解题技巧》(全国一等奖),主编《高中生物易学通》。
在近几年高考理综全国卷的生物试题中,遗传系谱图的判定、亲子代基因型的推断及遗传概率的计算。
其中遗传图谱分析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显性或隐性性状遗传的判定:二是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遗传的判定:三是亲子代表现型或基因型的确定;四是遗传病发生几率的分析及预测。
以下是极速判断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遗传方法一、口诀速判法:1、找三人速判隐:双无生有为隐性,先管基因后管病;(从隐性入手,此隐性可以是患病也可以是正常,即显性病也从隐性的表现型正常入手)。
第二个图可以不管,即白色正常的也是双无生有为隐性。
2、看孩子分常伴:女隐为常百分百;男隐为伴父有话(有条件);(即父母为显女孩隐一定为常,男孩隐则常伴两难分,若伴其父定有话(条件),男隐若伴父显必不携带。
)。
3、假设法:女隐父(或)子显不为伴(反过来就是“女隐伴性,其父子必致病”,也即X 隐“母病外公子必病”),如果没有三个人可以定“双无生有为隐性”,则假设女孩为隐性,其父或子若显不为伴。
显性病也从正常的女隐入手。
【解析】:1、若女儿为X隐性,若其2条X染色体都携带有隐性基因,则其父子不可能为显性。
2、如果儿子为隐性则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两种情况都可以;只有其父不是携带者,才是伴X隐性;故题目一定要有一句话“其父不是携带者或者不带致病基因等(子不算)”;(一)、直解法:“女隐为常百分百”题都不用看!直接看图;“男隐为伴父有话”,题目一定要有一句话“其父不是携带者或者不带致病基因等(子不算)”;图大都不用看,有这句话基本是伴X遗传。
例、(2014广东28)图是某家系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基因分别用A、a,B、b和D、d表示。
高三生物“遗传、变异与进化”专题复习:第1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

D [步骤①中、酶处理时间要足够长,以使底物完全水解,A错误;步 骤②中,甲或乙的加入量属于无关变量,应相同,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B 错误;步骤④中,液体培养基比固体培养基更有利于细菌转化,C错误;S 型细菌有荚膜,菌落光滑,R型细菌无荚膜,菌落粗糙。步骤⑤中,通过涂 布分离后观察菌落或鉴定细胞形态,判断是否出现S型细菌,D正确。]
20.除了DNA甲基化外,构成染色体的 组蛋白发生甲基化 、 乙酰化 等修饰 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必修2 P74相关信息)
[真题易错·辨析清] 1.判断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的正误 (1)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021·广东卷)(√) (2)S型菌的DNA能够进入R型菌细胞指导蛋白质的合成。(2021·全国Ⅱ 卷)(√) (3)新冠病毒与肺炎(链)球菌二者遗传物质所含有的核苷酸是相同的。 (2020·全国卷Ⅱ)(×) (4)用3H标记胸腺嘧啶后合成脱氧核苷酸,注入真核细胞,可用于研究 DNA复制的场所。(2019·天津卷)(√) (5)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噬菌体DNA的合成 原料来自大肠杆菌。(2019·江苏卷)(√)
4.从控制自变量的角度,艾弗里实验的基本思路是在每个实验组中 特异性地除去某一种物质 ,从而鉴定出 DNA 是遗传物质。在实际操作过 程中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彻底去除细胞中含有的某种物质。(必修2 P46思考·讨 论2)
5.艾弗里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有 细菌培养技术 、物质的 提纯和鉴 定技术 等。赫尔希采用的技术手段有 噬菌体培养技术 、 同位素标记技 术 ,以及 物质的分离和提取技术 等。科学成果的取得必须有技术手段作 为保证,技术的发展需要以科学原理为基础。(必修2 P46思考·讨论3)
17.囊性纤维化机理:编码CFTR蛋白(一种转运蛋白)的基因 缺失了3 个碱基 ,导致CFTR蛋白在第508位缺少 苯丙氨酸 ,进而影响了CFTR蛋 白的空间结构,使CFTR转运氯离子的功能异常,导致患者支气管中黏液增 多,管腔受阻,细菌在肺部大量生长繁殖,最终使肺功能严重受损。(必修2 P72正文)
2020北京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

2020北京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在口腔上皮细胞中,大量合成ATP的细胞器是()A. 溶酶体B. 线粒体C. 内质网D. 高尔基体【参考答案】 B2.蛋白质和DNA是两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下列对两者共性的概括不正确...的是()A. 组成元素含有C、H、O、NB. 由相应的基本结构单位构成C. 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D. 体内合成时需要模板、能量和酶【参考答案】 C3.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具有高度的统一性。
以下对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统一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是脂双层B. DNA是它们的遗传物质C. 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D. 通过有丝分裂进行细胞增殖【参考答案】 D4.用新鲜制备的含过氧化氢酶的马铃薯悬液进行分解H2O2的实验,两组实验结果如图。
第1组曲线是在pH=7.0,20℃条件下,向5mL%的H2O2溶液中加入0.5mL酶悬液的结果,与第1组相比,第2组实验只做了一个改变。
第2组实验提高了()A. 悬液中酶的浓度B. H2O2溶液的浓度C. 反应体系的温度D. 反应体系的pH【参考答案】 B5.为探究干旱对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用聚乙二醇溶液模拟干旱条件,处理白刺花的根尖,制片(压片法)后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变异(畸变)的情况,细胞图像如图。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制片需经龙胆紫染色→漂洗→盐酸解离等步骤B. 直接使用高倍物镜寻找分生区细胞来观察染色体C. 染色体的形态表明该细胞正处于细胞分裂的间期D. 观察结果表明该细胞染色体发生了变异(畸变)【参考答案】 D6. 甲型血友病(HA)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A基因突变为a所致。
下列关于H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HA是一种伴性遗传病B. HA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C. X A X a个体不是HA患者D. 男患者的女儿一定患HA【参考答案】 D7.如图是雌性哺乳动物体内处于分裂某时期的一个细胞的染色体示意图。
2020北京高考生物第二轮考点 遗传专题精炼附答案

遗传定律每日一练【典例测评】1、假定五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则杂交组合AaBBCcDDEe×AaBbCCddEe产生的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率是A.1/32B.1/16C.1/8D.1/42、孟德尔对于遗传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利用设计巧妙的实验否定了融合遗传方式。
为了验证孟德尔遗传方式的正确性,有人用一株开红花的烟草和一株开白花的烟草作为亲本进行实验。
在下列预期结果中,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而否定融合遗传方式的是A.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代全为红花B.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代全为粉红花C.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2代按照一定比例出现花色分离D.红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红花;白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白花3(8分)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A、a;B、b;C、c……),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
现有甲、乙、丙、丁4个纯合白花品系,相互之间进行杂交,杂交组合、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根据杂交结果回答问题:(1)这种植物花色的遗传符合哪些遗传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实验中,植物的花色受几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遗传题真题解析及答案

高中遗传题真题解析及答案遗传学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领域,研究遗传变异如何在物种中传递和影响性状。
遗传学既是基础理论,也是应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遗传学的知识点也是重要的一部分。
下面我们将解析一些高中遗传学真题并给出答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这一知识。
1. 某植物的某个性状可以由两个等位基因决定,分别用大写字母A和小写字母a表示。
根据F1代杂交后得到的F2代后代表型比例为9:3:4,请问哪些基因是显性基因,哪些是隐性基因?答案:根据给定的表型比例,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个性状是由两对基因决定的。
根据9:3:4的比例,继续推导我们可以得出,9个个体的表型与基因型都是纯合型(AA),3个个体的表型是纯合型(aa),4个个体的表型是杂合型(Aa)。
由此可以得出,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
2. 某种果蝇眼睛的颜色是由两个基因座决定的。
染色体上的A 和B是控制这个性状的两个等位基因。
纯合AaBB和AABB的果蝇交配得到的子代表型比例是3:1,请给出可能的基因连锁方式。
答案:根据题目中给出的表型比例,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个性状是由两对基因决定的。
根据3:1的比例,继续推导我们可以得出,3个个体的表型是杂合型(AaBB),1个个体的表型是纯合型(AABB)。
从这个结果可以推断,A和B基因是遗传连锁在一起的。
所以可能的基因连锁方式是A和B位于同一染色体上。
3. 某种动物的毛色是由多个基因决定的。
其中,颜色的深浅程度由三个等位基因座(A、B、C)控制。
A基因座有两个等位基因,分别用大写字母A和小写字母a表示;B和C基因座也有两个等位基因,分别用大写字母B和小写字母b,以及大写字母C和小写字母c表示。
请问纯合AABBCc和aabbCC的个体交配后,子代有多少种不同的基因型组合可能性?答案: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基因型组合,纯合AABBCc和aabbCC的个体交配后,子代的基因型可能性可以通过穷举法计算得出。
北京历年高考真题(遗传部分)(带答案)

(2012北京)30.(16分)在一个常规饲养的实验小鼠封闭种群中,偶然发现几只小鼠在出生第二周后开始脱毛,以后终生保持无毛状态。
为了解该性状的遗传方式,研究者设置了6组小鼠交配组合,统计相同时间段内繁殖结果如下。
(1)己知Ⅰ、Ⅱ组子代中脱毛、有毛性状均不存在性别差异,说明相关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
(2)Ⅲ组的繁殖结果表明脱毛、有毛性状是由____________基因控制的,相关基因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__定律。
(3)Ⅳ组的繁殖结果说明,小鼠表现出脱毛性状不是____________影响的结果。
(4)在封闭小种群中,偶然出现的基因突变属于____________。
此种群中同时出现几只脱毛小鼠的条件是(5)填A.由C.由(6)30.(1)常(2)(3)(4)自发(5)D(6)解析:(1(2)考察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据Ⅲ组的繁殖结果可得有毛:脱毛≈(3(4)(5)U,只有D(6)基因突变导致表达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变小,说明蛋白质的合成提前终止;该蛋白质会使甲状腺激素受体的功能下降,说明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减弱,新陈代谢速率下降。
对比雌性脱毛小鼠和有毛脱毛小鼠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雌性脱毛小鼠产仔率低。
(2011北京)30.(16分)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存在朱砂眼a和和褐色眼b基因,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
aa个体的褐色素合成受到抑制,bb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
正需果蝇复眼的暗红色是这两种色素叠加的结果。
(1)a和b是性基因,就这两对基因而言,朱砂眼果蝇的基因型包括。
(2)用双杂合体雄蝇(K)与双隐性纯合体雌蝇进行测试交实验,母体果蝇复眼为色。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按红眼:白眼=1:1,说明父本的A、B基因与染色体的对应关系是。
(3)在近千次的重复实验中,有6次实验的子代全部为暗红眼,但反交却无此现象,从减数分裂的过程分析,出现上述例外的原因可能是:的一部分细胞未能正常完成分裂,无法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秒杀遗传系谱图的极速判定法在近几年高考理综全国卷的生物试题中,遗传系谱图的判定、亲子代基因型的推断及遗传概率的计算。
其中遗传图谱分析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显性或隐性性状遗传的判定:二是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遗传的判定:三是亲子代表现型或基因型的确定;四是遗传病发生几率的分析及预测。
以下是极速判断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遗传方法一、口诀速判法:1、找三人速判隐:双无生有为隐性,先管基因后管病;(从隐性入手,此隐性可以是患病也可以是正常,即显性病也从隐性的表现型正常入手)。
第二个图可以不管,即白色正常的也是双无生有为隐性。
2、看孩子分常伴:女隐为常百分百;男隐为伴父有话(有条件);(即父母为显女孩隐一定为常,男孩隐则常伴两难分,若伴其父定有话(条件),男隐若伴父显必不携带。
)。
3、假设法:女隐父(或)子显不为伴(反过来就是“女隐伴性,其父子必致病”,也即X 隐“母病外公和子必病”)。
【解析】:1、若女儿为X隐性,若其2条X染色体都携带有隐性基因,则其父子不可能为显性。
2、如果儿子为隐性则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两种情况都可以;只有其父不是携带者,才是伴X隐性;故题目一定要有一句话“其父不是携带者或者不带致病基因等(子不算)”;3、如果没有三个人可以定“双无生有为隐性”,则假设女孩为隐性,其父或子若显不为伴。
显性病也从正常的女隐入手。
(一)、直解法:“女隐为常百分百”题都不用看!直接看图;“男隐为伴父有话”,题目一定要有一句话“其父不是携带者或者不带致病基因等(子不算)”;图大都不用看,有这句话基本是伴X遗传。
例、(2014广东28)图是某家系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基因分别用A、a,B、b和D、d表示。
甲病是伴性遗传病,Ⅱ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
在不考虑家系内发生新的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请回答下列问题:⑴甲病的遗传方式是,乙病的遗传方式是,丙病的遗传方式是,Ⅱ6的基因型是。
⑵Ⅲ13患两种遗传病的原因是。
⑶假如Ⅲ15为乙病致病基因的杂合子、为丙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1/100,Ⅲ15和Ⅲ16结婚,所生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患丙病的女孩的概率是。
⑷有些遗传病是由于基因的启动子缺失引起的,启动子缺失常导致缺乏正确的结合位点,转录不能正常起始,而使患者发病。
【答案】(1)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DDX AB X ab或DdX AB X ab(2)Ⅱ-6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两条X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换,产生X Ab 的配子(3)301/1200 1/1200 (4)RNA聚合酶【解析】:首先从丙病入手,Ⅲ17马上可以确定为常染色体dd(女隐为常百分百),Ⅲ12男隐确定为X b Y,(因为Ⅱ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然后甲病是伴性遗传病,那么是显还是隐呢?从女隐入手,先假定Ⅲ14为X aXa隐性,则不符合(女隐父子显不为伴),所以Ⅲ14是X AXa显性病。
(二)快速排除法:如果没有三个人可以定“双无生有为隐性”,则无法排除常显和常隐,即只能否定不能肯定,只有假设为隐性,以伴X女隐为入手,先找患者为女隐,不能排除再找正常的为女隐,用“女隐父子显不为伴”就可以快速排除。
因为男隐没有那句话就常和伴都可以,也无法排除。
例1:如图是某遗传病的家族遗传系谱图,从系谱图分析可得出()A.母亲的致病基因只传给儿子不传给女儿B.男女均可患病,人群中男患者多于女患者C.致病基因最可能为显性并且在常染色体上D.致病基因为隐性因家族中每代都有患者【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该家族中代代有患病者,很可能是显性遗传病。
由于第一代男性患病(显)而第二代中女性有正常个体(隐)“女隐父子显不为伴”,所以致病基因最可能为显性并且在常染色体上。
例2、(2010江苏生物29题)遗传工作者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了一个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系谱如下图所示:(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
(2)乙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________。
【答案】:常染色体隐性伴X显性【解析】:Ⅱ2可以判断甲病女隐为常百分百;乙病的致病基因最可能为显性,其正常女孩为隐的话,(女隐父子显不为伴),即可排除伴X显性性病。
(三)、家族迁移法:从一个家族确定隐性,另一个家族确定“女隐父子显不为伴”;从女隐性入手才比较简单。
例:人类系谱图(如图)中,有关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X染色体隐性遗传D.X染色体显性遗传【答案】:B【解析】:这题父亲和母亲均患病,但是生了正常的儿子,正常为隐性,男隐却没有那句话;但是另一个家庭中,父亲患病女儿正常,则女儿为常染色体隐性正常(女隐父子显不为伴),其病者是常染色体显性病。
(四)如果已经确定是伴X隐性遗传,则主要考虑男性患者致病基因来自“他妈的,他外婆的”;女性患者致病基因来自父母双方,跟常染色体遗传差别不大,主要考虑“女隐伴性,其父子必致病”。
例:人的红绿色盲是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下图是某家族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图中Ⅲ—10个体的色盲基因来自于()A.Ⅰ—1B.Ⅰ—2C.Ⅱ—4D.Ⅱ—6实验法快速判断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高考经常考判断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的遗传实验,是重点掌握的问题,一般高考出题不会太难,但是很多同学都失分却很大,问题出在平时缺少分析与综合探究以及归纳总结能力,只会背知识点是不够的。
(一)子代雌雄个体表现型性别比例有差异的就两个实验:即可以区别常染色体遗传1、女隐男显法:即X b X bXX B Y,一次杂交试验就可以把性别分开,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一种性状,(与亲本雄性显性相同),雄性都表现为另一种性状,(与亲本雌性隐性相同)。
2、男女双隐法:即X B X bXX B Y,后代雌性都表现为一种显性性状;雄性则一半显性,一半隐性性状。
只有子代性别比例有差异才能判断为伴性遗传。
例、(2016全国卷1)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
同学甲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1∶1∶1∶1。
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
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
(要求:每个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
)【答案】:(1)不能(2)实验1:杂交组合:♀黄体×♂灰体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都表现为黄体实验2:杂交组合:♀灰体×♂灰体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中一半表现为灰体,另一半表现为黄体【解析】:(1)同学甲的实验结果显示:在子代性状分离比在雌雄个体中相同,所以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也不能判断为隐性。
(2)子代雌雄个体表现型性别比例有差异的就两个实验:一是X b X bXX B Y,一次杂交试验就可以把性别分开,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一种性状(与亲本雄性相同),雄性都表现为另一种性状(与亲本雌性相同);二是X B X bXX B Y,后代雌性都表现为一种显性性状;雄性则一半显性,一半隐形性状。
只有子代性别比例有差异才能判断为伴性遗传。
(二)子代雌雄个体表现型性别比例无差异的实验:不能区别性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遗传1、子代雌雄个体表现型性别比例雌雄都是显隐性状1:1的实验:X B X bXX b Y2、其他实验:X b X bXX b Y,X B X BXX B Y,X B X BXX b Y(三)X和Y染色体同源与非同源法:X与Y染色体上同源段的基因型主要是注意X A Y a与X a Y A表现相同型基因不同,其他与常染色体没什么区别,即X A Y A、X a Y a、X A X A、X A X a、X a X a。
1、如果是Y染色体上同源段或非同源段的隐性基因,则与伴X染色体遗传一样。
因为一般隐性基因是不合成酶即不起作用,跟没有基因一样。
2、如果是Y染色体上同源段或非同源段显性基因,则就是平时的伴Y遗传。
3、如果是Y染色体上同源段显性基因,对应X同源部分也是显性基因,则后代全为显性。
类似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4、区别同源段法:证明同源段上的基因,也用上述两个实验,但其中雄性基因改为X b Y B就可以,其杂交结果是:实验一变为雄的全部显性,雌的全部隐性;实验二变为雄的全部显性,雌的显隐之比=1:1。
例1:(2017年全国卷Ⅰ):(3)一般来说,对于性别决定为XY型的动物群体而言,当一对等位基因(如A/a)位于常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____种;当其位于X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____种;当其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如图所示),基因型有____种。
【答案】:3 5 7【解析】:当其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有X A Y A、X a Y a、X a Y A、X A Y a、X A X A、X a X a、X A X a、。
例2.科学家对人类的X、Y两条染色体进行研究发现,两条染色体既有同源区段,又有非同源区段(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哪项不正确()A.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Ⅲ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男性B.若某病是由位于同源区段Ⅱ的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则该病发病情况与性别无关C.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I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者的女儿全为患者D.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I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则一个表现型正常女性的儿子患病、正常均有可能【答案】: B【解析】:当X A Y a与X a X a杂交时,后代雌的全为X A X a显性,雄的全为X a Y a隐性。
(四)、统计分析法:这是一个较为简单的方法,不用杂交,只统计人群中性状与性别的关系就可作出预测。
在伴X隐性遗传系谱中,发病率是男性多于女性。
但直观的判断雌雄患病比例不同时一定要注意应统计足够多的个体。
例.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发现:甲种遗传病(简称甲病)在患有该病的家族中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代代相传;乙种遗传病(简称乙病)的发病率较低。
以下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万人中表现情况统计表(假定甲、乙病均由核基因控制)。
请根据所给的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回答: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