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的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教案_教学设计
《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教案_教学设计◆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教案文章内容由收集!《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教案教学内容:P54 例3及练习八5-9教学目标:1、学会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并用统一的符号写出一些交通工具的速度。
2、通过解决简单行程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构建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出示例题情景:特快列车每小时行的路程是40千米。
2、问: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信息?3、再出示:特快列车的速度是40千米/时4、师说明:也可以这样写。
5、让学生观察:哪种方法简便?怎样用复合单位来表示速度?6、汇报成果:可以用所走的路程/时间单位来表示速度。
7、练习:让学生试着写出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集体讲评。
二、初步探究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1、出示例3情景图2、让生独立解决第(1)(2)小题3、出示:(1)802=160(千米)让生说出每个数各代表什么量?(2)280=160(千米)4、小组讨论、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有什么关系?试着写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式。
5、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作品:速度时间=路程三、深入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1、出示练习八第8题情景图2、让生独立解答,全班讲评订正。
3、让生思考讨论:(1)(2)题的算式是根据什么关系式得出的?你有什么发现?汇报展示成果: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发现: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便能求出第三个量。
四、巩固练习练习8 5、6、7、9生独立完成,全班讨论订正。
五、总结交流,汇报收获。
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三篇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三篇导读:本文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的: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方法:谈话法;情境教学法。
一、谈话导入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主题图)二、探索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1.学生思考:要想知道谁跑得快,要比较什么?你有什么办法?2.小组交流,明确:要想知道谁跑得快,就要看看同一时间里谁跑得远,谁就快。
这个同一时间在这里就是1小时,那么拖拉机1小时跑了120÷2=60(千米)而面包车1小时跑了210÷3=70(千米)60<70,因此,面包车跑得快。
3.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单位时间即为:1时、1分、1秒。
在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
本题中,拖拉机的速度是60千米/时,而面包车的速度为70千米/时。
因此,面包车的速度快。
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明白要想知道谁跑得快,不是看谁行驶的路程多,而是要看统一时间内谁跑得远,建立单位时间的表象。
4.让学生根据这一情境得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
速度=路程÷时间5.看一看。
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数据,拓展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速度的认识,也可以把学生课前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交流。
——通过实例,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真正明确了路程、时间、速度这三者的关系。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1.完成“试一试”第一题。
让学生看图,根据情境解答。
进一步巩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
2.完成“试一试”第2题。
速度时间路程教学设计(精选7篇)
速度时间路程教学设计(精选7篇)速度时间路程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探究学习1.(展示吉普车和公共汽车)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辆汽车,瞧……我们来猜一猜,哪辆车开得快一些?(学生先独立思考)生:我认为是公共汽车开的快,因为平时我观察到它的速度比较快…….生:我认为是吉普车快,它上面坐人少一些,没有那么重,所以吉普车快些。
……师: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那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谁更快一些。
(逐步出示其它条件)师:根据这些信息,来证明自己的推理是否正确。
生:吉普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公共汽车每小时行驶70千米,所以公共汽车快一些。
算式:120÷2=60210÷3=70师:你们刚才所比较的其实就是它们的速度。
吉普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也就是说吉普车的速度是60千米∕时。
公共汽车每小时行驶70千米,也就是说公共汽车的速度是70千米∕时。
千米∕时是表示的是速度的单位,它和我们以前所学的单位表示方式有所不同,我们来读读看。
(千米每小时)师:我们来认识一下其它物体的速度。
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4千米时飞机飞行的速度大约为12千米时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为340米秒光传播的速度大约为30万千米秒师:那根据刚才我们所比较的是两辆车的速度,那根据刚才你所列出的算式,你能说一说速度是与什么有关的吗?生:(议论纷纷)有可能是长度和时间,有可能是时间,有可能是路程和时间……师:这位同学说得对,在数学上说,是与路程和时间有关系(板书:路程、时间与速度)师:你来说一说,刚才的数学信息中,哪个是路程,哪个是时间呢?生:120千米就是吉普车2小时行驶的路程210千米就是公共汽车3小时行驶的路程2时是吉普车行驶120千米所用的时间3时就是公共汽车行驶120千米所用的时间师:你能从下面的一些信息中找出那些是路程,那些是时间,那些是速度吗?出示一些资料,让学生口答师:看来同学的知识还真不少,那么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算式,你能得出什么关系式呢?生:速度=路程÷时间路程÷时间=速度师:板书关系式:速度=路程÷时间2.合作探究,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其他关系式。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速度时间和路程教学设计(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速度时间和路程教学设计(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速度时间和路程教学设计第【1】篇〗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一、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62~63页“路程、时间与速度”。
二、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能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情感。
3、注重运用评价功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能全面发展。
三、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为此,教材安排了一个情境:比一比两辆车谁跑得快一些?从而让学生归纳出路程、时间与速度三个数量,进而归纳出速度=路程÷时间,再结合试一试两题,让学生得出: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进一步理解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
因此,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速度的单位。
学习了这节课,学生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并且可以合理地安排时间,提高效率。
四、学情分析我们学校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和积极的学习情感。
对于这节课,学生已经对速度有一定的认识,这节课主要是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理解速度与路程、时间的关系。
对于我校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很适应合作学习,也很注重老师的评价。
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电闪雷鸣”吗?生:听说过。
师:谁来说一说这个词的意思?生: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
师:你说的很准确。
那谁能说一说为什么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生1:因为光比闪电传播的快。
生2:因为光比闪电的速度快。
师:这位同学说的非常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关于速度的一些问题。
(板书“速度”,在其旁边画一个大的“?”)【设计意图:简短的谈话,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新知识。
】二、学习新知1、比较新龟兔赛跑中两辆车的快慢(课件展示)师:第一辆兔子驾驶的车2小时行驶了120千米(板书);第二辆乌龟驾驶的车3小时行驶了210千米(板书)。
新人教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示范教学设计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页例5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含义,学会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探索速度、路程和时间的数量关系,知道“速度×时间=路程”,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将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运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
3.使学生感受速度的应用的广泛性,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速度的概念,理解和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速度和路程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课件出示:(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2)李东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10分钟行多少米?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解答的。
预设:(1)70×4=280(千米)(2)225×10=2250(米)二、探究新知(一)结合实际问题,抽象数量关系师: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把自己的发现先和同桌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
预设1:两道题都是关于行程的问题。
预设2:都是已知每小时或每分钟行的路程,还知道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要求的都是一共行了多长的路。
预设3:每小时(或每分钟)行的路程×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一共行了多长的路。
师:为什么知道每小时(或每分钟)行的路程和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求一共行了多长的路要用乘法解决呢?学生画图说明:把每小时或每分钟行的路程看成一份,知道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就知道有这样的几份;求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就是在求几个几是多少,因此这两道题都用乘法计算。
小结:借助画图,大家就明白了这两道题用乘法计算的道理,原来它们和“求几个几是多少”的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理解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速度出示信息:(1)人每小时大约步行4千米。
(2)飞机每分钟大约飞行12千米。
(3)“天问一号”探测器在飞往火星的过程中每天大约飞30万千米。
小学四年级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模板三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模板三篇小学四年级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模板一--教学目的: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方法:谈话法;情境教学法。
一、谈话导入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主题图)二、探索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1.学生思考:要想知道谁跑得快,要比较什么?你有什么办法?2.小组交流,明确:要想知道谁跑得快,就要看看同一时间里谁跑得远,谁就快。
这个同一时间在这里就是1小时,那么拖拉机1小时跑了120÷2=60(千米)而面包车1小时跑了210÷3=70(千米)6070,因此,面包车跑得快。
3.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单位时间即为:1时、1分、1秒。
在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
本题中,拖拉机的速度是60千米/时,而面包车的速度为70千米/时。
因此,面包车的速度快。
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明白要想知道谁跑得快,不是看谁行驶的路程多,而是要看统一时间内谁跑得远,建立单位时间的表象。
4.让学生根据这一情境得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
速度=路程÷时间5.看一看。
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数据,拓展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速度的认识,也可以把学生课前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交流。
--通过实例,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真正明确了路程、时间、速度这三者的关系。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1.完成“试一试”第一题。
让学生看图,根据情境解答。
进一步巩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
2.完成“试一试”第2题。
三个算式结合具体情境去体会、思考、交流、汇报。
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教学设计及反思
《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材第53页例5【教学目标】:1.理解速度的含义,并会写、会读。
2.理解和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3.提高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学习中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并培养合作与交流意识。
【学情分析】《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具备了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能力,能独立解答求每分钟行多少米的应用题,在已有的生活实践中,经历了初步感知路程、时间、速度的生活经验,能模糊地感觉到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一定关系,这些知识、能力及经验为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建构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模型,解决相应的应用题提供了前提条件,并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行程问题奠定了基础。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路程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速度”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用小精灵和大家打招呼“嗨!大家好!今天我以每小时800千米的速度飞过来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大家欢迎吗?”引出“速度”一词,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的有关速度的例子,初步理解“速度”含义。
1. 刘翔跨栏每秒跑8.5米2. 小明上学每分钟走60米3. 小轿车每小时行80千米4. 高铁每小时行驶300千米什么是速度呢?像“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每分钟走多少米”、“每秒行多少米”等等,都可以叫做速度。
二、理解速度含义,构建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1.写法、读法教学:16千米/时,16千米每时;80米/分,读作80米每分2.练一练:(1)蜗牛爬行的速度大约是每分钟9厘米,写作9厘米/分(2)猎豹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110千米,写作:110千米/时(3)蝴蝶飞行的速度可达每分钟500米,写作:500米/分(4)声音传播的速度是每秒340米,写作:340米/秒3.根据具体情景理解什么是路程、速度和时间(1)聪聪和明明国庆节乘飞机去了北京。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教案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教材第54页。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并应用它去解决问题。
2、学会速度的写法。
3、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认知视野,使学生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教学重点: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辅助教具:课件、投影仪、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出示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介绍学生未知的交通工具(陆、海、空到宇宙方面)的运行速度,自然界一些动物的运行速度等等2、你还知道哪些运行速度?学生展示搜集的信息二、探究新知:1、教学速度的概念,学会速度的写法,(1)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
我们把人骑自行车1小时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还可以说成:人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6千米。
可以写成16千米/时。
(用统一的符号表示速度)(2)普通列车每小时行106千米。
特快列车每小时行160千米。
小林每分钟走60米师:还可以怎么用数学语言叙述?这些用符号怎么写呢?在行程问题中,行驶所用的时间我们叫做时间,在一段时间里行驶的距离叫做路程。
(3)试着写出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在小组内交流。
二、感知并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1、导学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1)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2)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225米/分,10分钟可行多少千米?让学生共同解答,并相互说一说解答的思路。
讨论:你能发现速度、时间与所行的路程有什么关系吗?独立计算并找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改变其中一题,求时间或者求速度。
问:你能发现速度、时间与路程有什么关系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关系式。
2、全班交流并板书:80 × 2= 160(千米) 225 × 10= 2250(米)速度时间路程速度时间路程得出:速度×时间=路程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1、写“速度”。
《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教案
《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定义。
2.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速度= 路程÷时间。
3. 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能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正确运用公式。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2. 利用实例分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2. 讲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定义,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3. 运用实例分析,让学生亲身体验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4. 引导学生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学生对速度、时间和路程关系的理解。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交通工具(如汽车、自行车)在不同速度下行驶相同路程所需的时间,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总结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3. 互动提问: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例如:“如果一辆汽车的速度增加了,它在行驶相同路程时会花费更多还是更少的时间?”4. 实际操作:让学生参与简单的实际操作活动,如使用计时器和测量工具来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时间,进一步理解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教案
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的环节,学生们表现得相当积极。他们通过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对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但在小组讨论中,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较为内向,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为此,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这些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发言,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对每个小组的引导和启发还不到位,导致部分小组的讨论成果不够深入。为了提高讨论效果,我计划在下次的讨论中,提前准备更多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让学生通过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培养科学思维和物理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进行实际计算和问题分析的能力,强化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的核心素养;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增强科学探究意识,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交流能力,形成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基本概念。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时间是物体运动过程的长短,路程是物体从起点到终点所经过的距离。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2小时,它通过了多少路程?这个案例展示了速度、时间和路程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它们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教学设计简介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通过实际案例和课堂互动,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并能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1.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与关系。
2.熟练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公式进行计算。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定义和公式。
2.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3.实际案例分析与解决。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与导入1.引入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和定义。
2.提问学生对速度、时间和路程的理解,并请学生举例说明。
3.导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步骤二:讲解与演示1.讲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并介绍相关公式。
2.通过示意图和实例演示如何运用公式计算速度、时间和路程。
示例演示1:小明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的路程为10公里,用时1小时,求小明的速度。
示例演示2:小红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驾驶汽车,行驶2小时后,求小红行驶的路程。
步骤三:实践与练习1.给学生分发练习题,并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独立完成。
2.布置小组活动任务:要求学生自行设计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涉及速度、时间和路程,并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并讨论问题。
步骤四:合作探究与展示1.小组合作:学生按小组将所设计的问题展示给全班,并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
2.全班讨论:学生就各组所展示的问题进行讨论,提问和解答。
步骤五:知识总结与反思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2.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并提出问题和疑惑。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1.批改学生的练习题和小组活动成果。
2.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和全班讨论中的表现。
3.收集学生的问题和疑惑,以便下节课进行解答和延伸。
结束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教案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的计算公式。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掌握计算公式。
2.难点: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教学道具(如小车、计时器等)3.练习题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以生活中的实例(如小明骑自行车上学、火车行驶等)引导学生思考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第二环节: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1.教师通过教学课件展示不同速度下,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路程变化情况。
第三环节:实践操作1.教师展示教具,如小车和计时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分析结果。
第四环节:案例分析1.教师提供实际案例,如火车行驶、跑步比赛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计算结果。
第五环节:巩固练习1.教师布置练习题,要求学生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计算公式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练习完成后,学生互相批改,教师点评。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后作业小明骑自行车上学,速度为每小时15公里,从家到学校需要多少时间?一辆火车以每小时120公里的速度行驶,从甲地到乙地需要行驶3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公里?2.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探究讨论、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环节,让学生充分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掌握了计算公式。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能力,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关注和引导。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掌握“速度”的含义,并学会用统一符号来表示速度。
2、使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应用它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将运动中的详尽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全过程,经历将抽象的数学模型并用于解决详尽问题的全过程。
情态态度:了解一些科普知识,扩大学生的认知视野,使学生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并体会数学的简约美。
【教学重点】:关于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教学难点】:“速度”概念的理解。
【教学设想】:在日常生活中,速度、时间与路程的应用非常广博,它是学生今后学习行程问题应用题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把学生原有一些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进行概括总结,让学生理解掌握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
本节课的教学,从比较小明和小红的速度及了解、理解生活中的速度着手。
先让学生自己汇报自己知道的一些速度,自己研究出速度统一写法的必要性。
通过比较例外的速度,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知道的速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加深对速度的理解。
学生解决简单的行程问题时,先让学生观察,让学生感知速度,再总结出求路程、速度和时间的数量关系。
对于这节课,学生已经对速度有一定的认识,这节课主要是结合实际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速度与路程、时间的关系。
由于中年级学段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本课学习内容安排与呈现都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在教学中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和积极的学习情感,并通过多种学习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例外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一)学前预测,做好铺垫1.填一填。
132×24=31683168÷132=( )3168÷24=( )2.“小明上学走了6分钟,小红上学走了8分钟,谁走得快些?”“小明家离学校360米,小红家480米,那谁走得快一些呢?”[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明白要想知道谁走得快,不是看谁行驶的时间少,而是要看统一时间内谁跑得远,建立单位时间的表象](二)回忆旧知,引入新课1.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交通工具的速度。
第六单元《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教案)
第六单元《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教案)小学数学教案第六单元:《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一、教学目标:1.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2. 能用公式v=s/t计算速度、时间和路程。
3. 能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数据,确定未知量。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2. 能用公式v=s/t计算速度、时间和路程。
三、教学过程:1.导入:用课本上的故事引入,让学生注意到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2.分析问题:让学生讨论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从中引出公式v=s/t。
3.练习:用数学题进行训练,让学生掌握用公式v=s/t计算速度、时间和路程。
4.解决问题:用问题进行训练,让学生能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数据,确定未知量。
5.巩固:出几道课后习题,巩固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点。
四、教学手段:课件、黑板、白板、现场练习五、教学反思:这个单元是小学数学的第六单元,学生们在这个单元学习了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学习了用公式v=s/t计算速度、时间和路程。
教学中主要采用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公式和方法,从而深刻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明白了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从而充分掌握了本单元的知识和技能。
六、教学方式:1.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如课堂讲解、小组讨论、现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能够快速而良好地掌握知识。
2.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反应和进展,根据学生的反应和进展及时进行调整和辅导。
3.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实操演练,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七、教学考核:考试可以根据此单元的知识点出一些应用题,让学生能够解决基本问题,对于出色表现的学生可以出现更高难度的题目。
同时,通过课堂练习等方式,及时评估学生在此单元的学习情况,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点,是否需要加强训练。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教案精选文档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教案精选文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掌握“速度”的含义,并学会用统一符号来表示速度。
2、使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
3、了解一些科普知识,扩大学生的认知视野,使学生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1、关于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2、“速度”概念的理解。
3、列举实例协助学生理解“单位时间”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幻灯片1出示)哇,大家快看,谁来了?(喜羊羊)今天我们的好朋友喜羊羊要和大家一起在数学王国里探索知识,你们欢迎吗?(生:欢迎)他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数字你们理解吗?(750米/分,这是速度)大家预习的真不错!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幻灯片2出示)三、探索新知:3、即时练习(幻灯片4出示)5、幻灯片出示相关“速度”的材料。
(幻灯片5出示)1、直升机最快时速达到463千米/小时。
2、从地面起飞的火箭,达到9.5千米秒以上的速度。
3、快艇最快时速:航行速度可达到60节,约110公里/小时。
4、速度最快的鸟是:尖尾雨燕平时飞行的速度为170千米/小时,最快时可达352.5千米/小时,堪称飞得最快的鸟。
5、游泳速度最快的:旗鱼可算是动物中的游泳冠军了,平均时速90千米,短距离的时速约110千米。
1、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2、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25米/分,10分钟可行多少米?(2)22510=2250(米)答:2小时可行160千米。
答:10分钟可行2250米。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教案设计四数组张娜20__年10月课堂检测一、用统一的符号表示下列速度。
1、天蛾是一种昆虫,它飞行的速度每小时可达53千米,可以写作:_。
2、刘翔跨栏的速度大约是每秒9米,这个速度可以写作:_。
速度时间和路程教学设计(共6篇)
速度时间和路程教学设计(共6篇)第1篇:速度、时间和路程教学设计速度、时间与路程教案设计课题:速度、时间与路程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4三位数乘两位数第五课时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课本P53-55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速度的含义,学会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并学会用统一符号来表示速度。
2、使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用它解决问题,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在交流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科技事业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理解速度的含义,建构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具体情境导入1、小华和小美每天都要从自己的家走路去学校,有一天,到了学校,小美说:“我用了4分钟。
”小华说:“我用了6分钟。
”孩子们,你们认为谁走得更快?说说你的理由2、看来光知道时间不能比较出快慢,还要考虑什么?(远近)是啊,要准确地比较快慢,不仅要知道时间,还要知道它们上学走了多长的路,在数学上,我们把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路程。
(板书展示)3、那么同学们,小华和小美到底走的路程是多少?请看大屏幕(大屏幕出示小华行走了480米,小美行走了280米)活动2【讲授】(一)揭示速度的概念1、现在你能准确地比较它们的快慢了吗?在自己的练习纸上算一算,比一比2、汇报:480÷6=80(米)表示小华每分钟行走80米280÷4=70(米)表示小美每分钟行走70米谁能说说他在比什么?(每分钟行的路程)是啊,小美行的路程是多少?行走了4分钟,也就是把他们平均分成几份?其中一份就表示什么?(小美每分钟行走的路程)在数学中我们把小美每分钟行走的路程叫速度。
小华行的路程是多少?行了6分钟就是?(把它平均分成6份)其中的一份表示?(小华每分钟行的路程)小华每分钟行的路程叫什么?这里还有几个关于速度的例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1)火车全速行驶的每分钟高达2千米,火车每分钟行驶的路程叫速度。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课时《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课时《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教案一. 教材分析《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课时的教学内容。
本课时主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学会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简单的数量关系和运算规律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践活动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需要被激发和保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学会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本课时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情境和具体的例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例题、练习题等。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相关内容,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定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小明骑自行车去公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小明去公园的时间?如何计算小明骑行的路程?如何计算小明骑行的速度?从而引出本课时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定义和关系,如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四年级数学上册《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p63例5及练习八。
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掌握“速度”的含义,引导学生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来表示速度。
2、通过解决简单行程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
并应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
3、扩大学生的认知视野,使学生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教学重点: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速度”概念的理解及速度单位的书写。
2、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理解速度的概念1、(出示刘翔照片)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2004年8月28日凌晨2点多,刘翔在雅典以12秒91的成绩获得了110米跨栏比赛的金牌,创造了新的奥运会记录,你知道刘翔他的速度有多快吗?(板书:大约每秒8.5米)我们的教室的长大约是9米,也就是“滴答”这短短的一秒刘翔已经从教室后面跑出我们教室了,刘翔的速度确实惊人,他真的是我们全中国的骄傲。
3、2、老师还了解了蜗牛的速度大约是每秒0.2厘米,狮子的速度大约是每小时60千米,羚羊的速度大约是每秒90千米,而猎豹是所有动物当中速度最快的,它的速度是大约每小时110千米。
世界速度最快是光、光的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而声音的速度每秒只有340米,“迅雷不及掩耳”。
3、那到底什么是速度呢?速度就是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板书: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叫做速度。
)那什么又是单位时间呢?单位时间可以是每秒、每分钟、每小时、每天、每月、每年等等。
那什么又是所走过的路程呢?向上面说的:8.5米就是刘翔一秒钟跑的路程,110千米猎豹每小时走的路程。
“路程”有别于“距离”,“距离”是两点间线段的长,而“路程”可以是两点间曲线的长,也可以是线段的长。
所走过的路线的长。
课件演示4、教学速度的特定写法及读法在数学王国里人们为了更简明、清楚地表示速度,采用了统一的速度表示法,复合单位来表示,像每秒8.5米可以写成8.5米/秒这种形式,读作每秒8.5米或8.5米每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4页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掌握“速度”的含义,并学会用统一符号来表示速度。
2、使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应用它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将运动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全过程,经历将抽象的数学模型并用于解决具体问题的全过程。
情态态度:了解一些科普知识,扩大学生的认知视野,使学生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并体会数学的简约美。
【教学重点】:关于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教学难点】:“速度”概念的理解。
【教学设想】:
在日常生活中,速度、时间与路程的应用非常广泛,它是学生今后学习行程问题应用题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把学生原有一些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进行概括总结,让学生理解掌握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
本节课的教学,从比较小明和小红的速度及了解、理解生活中的速度着手。
先让学生自己汇报自己知道的一些速度,自己研究出速度统一写法的必要性。
通过比较不同的速度,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知道的速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加深对速度的理解。
学生解决简单的行程问题时,先让学生观察,让学生感知速度,再总结出求路程、速度和时间的数量关系。
对于这节课,学生已经对速度有一定的认识,这节课主要是结合实际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速度与路程、时间的关系。
由于中年级学段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本课学习内容安排与呈现都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在教学中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和积极的学习情感,并通过多种学习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学前预测,做好铺垫
1.填一填。
132×24=3168
3168÷132=()
3168÷24=()
2.“小明上学走了6分钟,小红上学走了8分钟,谁走得快些?”
“小明家离学校360米,小红家480米,那谁走得快一些呢?”
[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明白要想知道谁走得快,不是看谁行驶的时间少,而是要看统一时间内谁跑得远,建立单位时
间的表象]
(二)回忆旧知,引入新课
1.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交通工具的速度。
教师肯定学生介绍正确的交通工具的速度,并说明各种交通工具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方便,让学生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
2.“单位时间”的介绍。
(1)课件显示一些教师收集的速度。
刘翔跨栏每秒跑8.5米火箭燃气每秒喷射约为2千米
猎豹奔跑每分钟行1800米声音每秒传播340米
蜗牛每小时行8米光每秒传播30万千米
课件出示:刘翔跨栏图片,8.5米/秒。
师问:“那有多快”?学生兴致高涨地说:“滴答一下,就8米多”。
师说:“是啊!滴答一下,刘翔就从讲台的右端,冲到门口了。
”学生哈哈笑起来。
课件又出示:猎豹的速度1800米/分,有什么感受?生说,“更快!”学生很自然地换算出了猎豹的速度30米/秒,比刘翔还快!师又说:“同样是滴答一下,猎豹就从教室的一端跑到操场去了!”学生又呵呵起来。
师又问:“你们见过速度慢的吗?”学生说:“蜗牛”。
课件出示:蜗牛,8米/时。
学生说:“刘翔一下,蜗牛要爬一小时”。
大课件出示:光的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而声音的速度每秒只有340米。
这就是为什么在电闪雷鸣时我们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因为光的速度比声音的速度快得多。
(2)针对以上一些例子,说明单位时间。
单位时间可以是每一小时、每一分、每一秒、每一日、每一年等。
刚才大家介绍的都是以小时为单位的速度,那么以“每一分钟”、“每一秒钟”为单位时间的,是不是速度呢?
3.引出速度的概念及速度的表示方法。
(1)自学课本第54页例3上面的一段话。
(2)学生试写,教师讲解书写方法。
像以上这样“每小时行多少千米”、“每分钟行多少米”、“每秒钟行多少米”……,都是速度。
速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走过的路程。
人们为了更简明、清楚的表示速度,采用统一的速度表示法,如:每小时行160千米,可以写成160千米/小时。
你能试着写一写每分钟60米吗?
(3)练一练:把前面例子的速度改写成写法。
[意图:通过学生回忆前面学习中有关交通工具的速度,教学“速度”的概念]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课件显示例3题目:
(1)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2)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25米/分,10分钟可行多少米?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视。
3.学生反馈情况,教师说明。
(1)80×2=160(千米)(2)225×10=2250(米)
4.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
(1)算式中的数量各表示什么?
80×2=160(千米)225×10=2250(米)
┆┆┆┆┆┆
速度时间路程速度时间路程
(2)小组合作、写出关系式。
(3)展示关系式。
速度×时间=路程
[意图:初步探究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 (四)分层练习,拓展延伸
[意图:深入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1.书第54页第6题。
[意图:让学生巩固“速度×时间=路程”这个关系式,并从中让学生知道“路程”与“距离”的区别,进一步理解“路程”的含义。
] 2.(1)运载火箭的平均速度约为2千米/秒,当它沿着直线飞行了9秒时,火箭与发射点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意图:进行爱国教育,再次巩固“速度×时间=路程”这个关系式,并有“路程”与“距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神七飞船运载火箭的平均速度约为2千米/秒,当它飞行了18千米的时候,火箭在空中飞行了多长时间?
[意图:得出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
(3)神七飞船运载火箭在9秒内大约飞行了18千米,火箭的平均速度大约是多少?
[意图:得出关系式:路程÷时间=速度]
3.让学生从现实情景中看限速60的交通警告标志。
说明最高限速是60千米每小时。
(1)黄叔叔2小时开140千米,你想对他说什么?
你建议黄叔叔按()的速度行驶?
(2)照这样的速度,3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3)照这样的速度,300千米需要多少小时?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从现实情景入手,探究求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
6.大白兔和小乌龟赛跑。
大白兔傲慢地说:“我一定跑第一!”2千米赛跑一开始,小乌龟立刻加劲爬,每分钟爬20米。
大白兔先睡了90分钟,然后才开始跑,每分钟跑了200米。
猜一猜,它们谁胜了。
(完成后出示)如果小白兔想获胜,它该怎么办?(可以课外讨论)
[从丰富有趣的乌龟赛跑的新改版故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
(五)总结交流,汇报收获。
师:请大家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知道了怎样求速度、时间和路程。
生:知道了速度的单位是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合而成的复合单位,有米/分,千米/分等等
生:知道了路程÷时间=速度
生:知道了一些速度是多少……
生:审题要认真,养成好的习惯。
师:老师也相信你学习会越来越认真,成绩越来越优秀!
生:我知道了……
师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观察、分析、发现,自主探究弄清了什么是速度,以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同学们自己总结出了关系式并利用这些关系式解决了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收获不小。
希望同学们能继续保持这种探索的态度,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数学中的生活。
【板书设计】: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80×2=160(千米)
┆┆┆
速度时间路程答:2小时可行160千米。
225×10=2250(米)
┆┆┆
速度时间路程答:10分钟可行2250米。
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