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的含义及其哲学内涵

合集下载

古代哲学 气

古代哲学 气

古代哲学气摘要:1.古代哲学中的“气”概念2.气的内涵和分类3.气的功能和作用4.气的影响和现代意义正文:古代哲学中的“气”概念在古代哲学中,“气”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被认为是宇宙间最基本的物质形态。

在我国古代哲学中,气被看作是构成万物的本原,一切事物都是由气运动、变化而生。

古代哲学家们对气的认识,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界的探究和思考,具有很高的哲学价值。

气的内涵和分类气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哲学流派中有不同的解读。

总的来说,气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阴阳之气:古代哲学家认为,气分为阴阳两种,阴阳之气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了宇宙万物的生机。

阴阳之气的平衡与协调,是维持世界和谐的关键。

2.五行之气:古代哲学家将气分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分别对应着宇宙万物的不同属性。

五行之气相生相克,共同维持着宇宙的运行。

3.气象之气:古代哲学家通过对自然界各种气象的观察,认为气象之气是气的表现形式之一,包括风、云、雨、雪等。

4.生命之气:古代哲学家认为,生命之气是赋予生物生命力的根本,生命之气的流转与消长,决定着生物的生老病死。

气的功能和作用气在古代哲学中具有多种功能和作用,主要包括:1.构成万物:气被认为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物质,一切事物都是由气的运动和变化而生。

2.推动变化:气是宇宙变化的动力,气的运动推动着宇宙万物的生长、发展与消亡。

3.调节平衡:气在运动过程中,起到了调节阴阳、五行之间平衡的作用,维持了宇宙万物的和谐。

4.体现道德:古代哲学家认为,气的运动和变化体现了道德观念,如仁、义、礼、智、信等,是人们行为准则的准则。

气的影响和现代意义古代哲学中的气概念,对现代人们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影响。

我们可以从气的概念中,认识到以下几点:1.尊重自然:古代哲学家对气的研究,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

在现代社会,我们仍然应该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2.追求和谐:气的概念体现了古代哲学家对和谐的追求。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学会与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建美好家园。

道家关于气的名词解释

道家关于气的名词解释

道家关于气的名词解释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特别是在道家哲学中。

道家认为,气是宇宙中最基本的物质,也是万物存在和运动的根本力量。

在道家的理论体系中,气具有广泛的内涵和丰富的意义。

本文将对道家关于气的名词进行解释,并探讨其重要性和应用。

一、天地之气道家认为,宇宙是由阴阳两种相反而统一的力量构成的。

其中,阳气代表着积极、明亮和阳光的力量,而阴气则代表着消极、阴暗和阴冷的力量。

天地之气指的就是太阳、星辰和大自然中的气息,是源自天地的原始能量。

天地之气是道家修炼的基础,也是人与自然的联系纽带。

通过与天地之气的合一,道家信徒可以获得灵感、智慧和力量。

同时,天地之气也提醒着人们保护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

二、人之气在道家哲学中,人之气是指人体内的生命力量和精气神。

道家认为,人之气是人体健康和长寿的关键,也是修炼道法的重要基础。

人之气分为天生之气和后天之气。

天生之气是指人类在出生时所具备的先天能量。

这种气质决定了一个人的基本气质和体质。

后天之气则是后天通过修炼、锻炼和饮食等方式所获得的气息。

道家强调养生保健,通过调整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态和适度的运动来调整人之气,达到身心健康的状态。

三、道之气道家认为,道是整个宇宙的本源和根本。

道之气是指存在于宇宙间的一种超越性的力量,它无处不在,无形无象。

道之气是道家修炼的目标和追求,也是实现个人内心平静和超越的关键。

道之气是一种超越人类认知的力量,无法凭借物质世界的限制来描述,只能通过感知和领悟来体验。

修道者通过冥想、打坐和内观等方式,逐渐领悟和体会到道之气的存在和力量。

通过与道之气的合一,修道者可以达到身心的和谐、内心的宁静和超越世俗的境地。

四、神仙之气在道家哲学中,神仙之气是指修炼者所获得的超凡能力和灵性气质。

神仙之气超越了人类世俗的局限,具有超乎寻常的智慧和力量。

神仙之气是道家修行者所追求的境界和目标。

神仙之气通过修炼和悟道达到,它从内心到外在的彰显都不同于凡人。

中国古代气的概念表示

中国古代气的概念表示

中国古代气的概念表示
中国古代的气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与生命力、能量以及精神力相关,深深影响到了人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

它源自自然界,并与法则、道德、理性有关,可以说是自然界里人自身元素的统一体现。

古代中国哲学家把气抽象地表达成“五气”,即“阴”、“阳”、“内”、“外”、“顺”。

这5种气,即阴阳二气属于物质客观的中
立气,而内外两气属于完全主观的两种气;顺则是其中一种,也就是
完美地调和内外两气的气。

按照道德气学论,人与自然界之间有本源相通的关系,那么,气
就成为中国古代人们发展自然关系时需要用到的一种衡量标准,是自
然界与人性关系的翘楚。

换句话说,中国古代的气就是一种表达自然
之美、调和自然力量的客观实践。

《易经》中的“气的流转”观点就表达的是气的客观变动,即八
卦的有序转动会给人们带来神秘的影响,通过气的运行,人们可以找
到自然界的真理之道,从而影响人的行为。

经过上述的解释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气概念是一个十分抽象的
概念,表达的是自然界和人类之间关系的协调,是人们进行客观实践,表达自然界美的一种标准,是人们重视和尊重自然界的思想逻辑。

名词解释气

名词解释气

名词解释气名词解释-气气(qì)是一种重要的哲学概念,在中华文化及东亚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并且在中医学、哲学、宗教、艺术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在中文中,气有多种不同的含义。

首先,气可以指代物质粒子的状态,如气体。

其次,气还可以指代人的生命力和精神活动。

在道家和中医的思想中,气是构成宇宙的基本元素之一,是衡量事物存在形式的关键。

此外,气还可以指代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如天气、气候等。

不同的语境下,气具体含义会有所不同。

在道家哲学中,气在宇宙的生成和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上,气分为两个层面:本质和功能。

本质气是生命力的物质基础,也是宇宙生成的根源。

功能气是指气运动、变化和作用所产生的现象。

道家认为通过修炼和调养自己的气,人可以达到与宇宙合一的境界。

在中医学中,气是人体内的一种重要生命能量,也是维持人体平衡和健康的关键。

根据中医理论,气的运行畅通与否决定了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的正常功能。

气分为阴阳两种类型:阳气是活动、热、外向的能量,阴气是稳定、静止、内向的能量。

中医通过调理气的流通,可以治疗疾病和促进身体健康。

气也是一种文化符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在书法、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中,艺术家常常运用气的概念来表达对于生命、自然和社会的思考。

此外,气还被用于描述人物的性格、神态和气质。

一个人的气质可以反映其内在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总的来说,气在中华文化中具有多重的含义和应用,可以指物质状态、生命力、宇宙生成的根源、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等。

理解和应用气的概念有助于我们对于自然、人类和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中医气的基本概念

中医气的基本概念

中医气的基本概念中国古代哲学的气一元论应用于中医学领域,成为中医学认识世界与生命运动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与医学科学相结合,形成了中医学的气一元论。

(一)气的哲学含义气,就是中国古代哲学标示物质存在的基本范畴,就是运动着的、至精至微的物质实体,就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元素,就是世界的本原,就是标示着占有空间、能运动的客观存在。

气就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本原的粗浅认识,从云气、水气到量子、场,无不涵盖其中,可谓“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但在中国古代哲学上,气又就是一个涵盖物质与精神、自然与社会的哲学范畴,其内涵既就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又就是主观的道德精神,兼容并包,错综复杂。

哲学的物质概念就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就是世界上一切现象(自然与社会)的根本特性的最高概括,就是指不依赖人的感觉而存在的客观实在。

运动就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自然界与社会的一切现象,都就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各种不同表现形态。

意识就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

哲学的物质概念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能把它同自然科学中关于物质的特殊属性、结构与形态的学说相混淆。

哲学的物质概念就是永恒的,既不会陈旧也不会改变,只会随着实践与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

但就是,对具体科学的物质的概念、属性、结构与形态的认识,则就是随着实践与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改变与深化着的。

气作为哲学范畴就是人们对世界物质本质及其现象的高度概括,就是天地万物统一的基础,就是生成万物的本原,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

它不就是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而就是一个抽象的、一般的范畴。

限于古代中国的科学发展水平,中国古代哲学对气的认识便不可避免地带有朴素直观的特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气体为模型,构想了气的聚散、絪緼、升降、振荡等运动形式,把气又规定为具有动态功能的客观实体,气又成为一种具体的特质形态,从而把自然科学的具体物质概念与哲学的物质概念并用。

因此,气范畴具有抽象与具体、一般与个别的双重意义,此为中国古代哲学气范畴的重要特点之一。

王夫之气论研究

王夫之气论研究

王夫之气论研究引言中国哲学史上,王夫之是一位杰出的哲学家,他的气论思想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探讨王夫之气论思想的内涵、特点及其现代意义,以期深入理解王夫之的哲学思想,为现代社会提供启示和影响。

背景介绍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生于明末清初。

他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哲学、经学、史学、文学、伦理学等领域都有所涉猎。

王夫之在哲学上的最大成就是他的气论思想,他认为“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一切事物都是“气”的体现和作用。

气论思想研究王夫之气论思想的核心是“气”的概念。

他认为,“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是一种物质性的存在。

同时,“气”又有运动和变化的特性,它不断地聚散、流行,从而产生万物。

在王夫之看来,“气”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双重属性,它的客观性表现在可以被人感知的物质性存在,而主观性则表现在“气”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与人的关系方面。

王夫之进一步指出,“气”有“理”、“势”两个方面。

其中,“理”是指“气”的本性、本质,它决定着“气”的运动和变化方向;“势”则是指“气”的运动趋势和形态。

王夫之认为,“理”和“势”是相互关联的,只有从“理势结合”的角度才能更好地理解“气”的本质和作用。

气论思想现代意义王夫之气论思想的现代意义在于它提供了一个不同于西方哲学的宇宙观和世界观。

在王夫之看来,“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而这种本原是物质性的存在,这使得他的哲学思想具有强烈的唯物主义倾向。

同时,王夫之强调“理势结合”,即从物质性和运动变化的角度理解宇宙和世界,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同于西方哲学的思考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王夫之气论思想的积极意义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

首先,王夫之的“气”本体论思想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不同于西方哲学的宇宙观,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然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其次,王夫之的“理势结合”思想可以引导我们在看待人类社会时更加注重历史、文化、社会等因素的综合作用,而不是仅仅单一的逻辑或理性。

论气(一)

论气(一)

论气(一)论气(一)涛哥讲经编者按:这是涛哥整理的古代对“气”认识的一部分,没包含宋明理学中的气说。

主要因为过于复杂晦涩,对习练气功者没有太大影响,所以没选入。

这部分内容属于哲学范畴,不理解不勉强。

了解一下思想史,就会发现国人对“气”的认识也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

1.我国古代对“气”的认识。

1.1“气”的概念由先秦思想家提出,他们把“气”作为一种范畴来加以研究和探讨。

综观先秦、秦汉时期的经典文献有关“气”的概念有八种涵义:1.1.1气是指云气、风气或大气;1.1.2气是指“六气”,即阴阳风雨晦明之气;1.1.3气是指天地阴阳之气。

气是自然存在于天地之间的阴阳之气;1.1.4气是指冲气,即阴阳冲和之气,是宇宙万物的生长发育之原,;1.1.5气是指浩然之气,是充塞于天地之间并受人的意志支配的浩然之气,;1.1.6气是指精气;1.1.7气是指阴阳五行之气;1.1.8气是指元气。

1.2“气”的内涵。

气的各种涵义可归纳为以下三点:1.2.1气是构成宇宙(万物)本原或本体。

古人认为“气”是世界的物质本原,是一种肉眼难以相及的至精至微的物质,也是构成宇宙的元初物质,即构成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

《内经》称宇宙为太虚,在宇宙虚空中,充满着无穷无尽具有生化能力的元气,一切有形之体皆赖元气生化而生成。

元气是宇宙的始基,是世界万物的渊源和归宿。

元气是构成宇宙万物和人类的形体与道德精神的唯一本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范畴。

所以说,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是宇宙统一性的物质基础。

1.2.2气是宇宙(万物)运动的根本属性。

原始混沌的气因清浊不同而出现阴阳二气。

阴阳为固有的两种对立要素,即“阴阳有定性而无定质”。

气的阴阳相错是气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

换言之,阴阳的对立统一是气运动变化的根源和宇宙总规律,故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气的阴阳对立统一运动表现为天地上下、升降、出入、动静、聚散、清浊的相互交感,这是气运动的具体表现形式。

气在道家的概念

气在道家的概念

气在道家的概念气作为一种哲学理念,在道家思想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气则是联系人与自然,构成万物的重要因素。

在道家的哲学体系中,气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宇宙间的气,也即是宇宙的精气神,另一个是个人体内的气,也即是人体的精气神。

气的存在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情感以及身体健康等方面。

下面将从宇宙气和人体气这两个层面进一步阐述气在道家的概念。

首先,从宇宙气的角度来看,在道家的世界观中,宇宙是由无形的气所构成的。

宇宙气包括了宇宙的起源和运行的规律。

道家认为宇宙的本源即是「道」,而「道」是无形无物的,不可捉摸的。

然而,「道」通过气的存在来表现和运行。

道家将气看作是宇宙的精华,宇宙的本体。

宇宙的气随着天地的变化永无止境地运行着,形成了万物。

在宇宙的气中,存在着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道家称之为「太和」。

太和意味着万物的和谐统一,万物皆由气所构成,气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宇宙中的一切变化都是由气的运动、转化和变化所引起的。

其次,气的概念在人体中也非常重要。

道家认为人体也由气构成,气贯穿于整个人体,是人体运行的重要力量。

人体的气主要包括精气神三个方面。

首先,精是人体气中的精华,是人体的本源,代表着人体的生命力和繁衍之能。

其次,气代表着人体的能量和活力,是人体运动和思维的基础。

最后,神是人体气中最高级的形式,涵盖了人的意识、思维、情感等方面。

神是人体气的最高形态,也代表着人的灵魂和意识。

在道家的修炼中,自我修养的关键就是通过调节和练习自身的气。

以宇宙之气为参照,人们可以调节自身的气以达到身心和谐的境地。

通过修炼和磨炼,人们可以提升自身的气,增强自身的精气神。

比如通过呼吸调节、气功练习、冥想等手段,可以调节气的流动和平衡,从而保持身体的健康和精神的清明。

此外,道家还认为人的气可以与宇宙气相通,与自然融为一体。

只有与自然融为一体,确保与宇宙的和谐,人才能获得内心的安宁和益处。

综上所述,气作为一种哲学概念,在道家思想中具有重要地位。

关于气的描述

关于气的描述

关于气的描述
气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可以指代空气、能量、生命力等多种意义。

在哲学、医学、武术等领域,气被视为一种基本的、普遍的存在,是构成宇宙和生命的基本要素。

在哲学上,气通常被视为一种物质性的元素,是构成宇宙和生命的本源。

它具有流动性和变化性,可以转化为各种不同的形态,如光、声音、物质等。

同时,气也被视为一种精神性的存在,它可以激发人们的灵感和智慧,促进人类的精神成长。

在医学上,气被视为一种生命力,是维持人体健康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动力。

中医认为,人体内有多种不同的气,如元气、营气、卫气等,它们在不同的部位和器官中运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如果气的流动出现障碍或停滞,就会导致疾病或身体不适。

在武术中,气被视为一种能量,可以激发人体的潜能和战斗力。

武术家们通常会通过调节呼吸、运气、养气等方法来增强自己的体能和战斗力,以达到更高的武术境界。

总之,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它可以涵盖许多不同的领域和意义。

在不同的文化和语境中,气的含义也会有所不同。

气的基本概念

气的基本概念

气的基本概念气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气通常是指一种极其细微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内经》继承和发展了先秦气一元论学说,并将其应用到医学中来,逐渐形成了中医学的气学理论。

中医学把先秦气论思想应用到医学中来,对气范围的含义作了多方面、多层次的规定和分析,形成了以生理之气为核心的气论思想,不仅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而且对中国传统哲学气范畴和气论思想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特别是《内经》时代哲学领域激烈争论的重大问题之一,中医学从天地大宇宙,人身小宇宙的天人统一观出发,用气范畴论述了天地自然和生命的运动变化规律。

因此,在中医学中,气的概念,既有哲学含义,又有医学科学的含义,气内涵错综复杂,不可作单一的、片面的理解。

(一)气的哲学含义气是一种至精至微的物质,是构成宇宙和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

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气的胜复作用即气的阴阳对立统一,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根源。

气和形及其相互转化是物质世界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形式,天地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皆取决于气的气化作用。

中医学将这,一气学理论应用到医学方面,认为人是天地自然的产物,人体也是由气构成的,人体是一个不断发生这行气转化的升降出入气化作用的运动着的有机体,并以此阐述了人体内部气化运动的规律。

(二)气的医学含义中医学从气是宇宙的本原,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最基本的元素这一基本观点出发,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生命的基本物质,除气之外,尚有血、津液、精等,但血、津液和精等均是由气所化生的。

在这些物质中,“精、气、津、液、血、脉,无非气之所化也”。

所以说,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1.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关于人的起源和本质,中医学认为,人和万物都是天地自然的产物。

要探讨人的起源和本质,必须首先研究人在宇宙中生存的场所和与人关系最为密切的自然环境。

气

推动与固摄作用相反相成。共 同维持体内液态物质的运行,输布 与排泄,气的营养,防御作用既是 气、的推动和气化作用的结果,又 能抵御外邪侵犯,确保气的生理功 能正常发挥。 如《类经· 摄生类》:“人之 有生,全赖此气”, “气者,人 之根本也”。
四、人身之气的生理功能
(一)推动作用: 1、含义:气具有激发 和推动人 体生命活动的作用。 推动:动力、激发。 气以自 身的活力和升降出入的运动去推 动和激发机体各方面的功能活 动。
2、生理表现: (1)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与 生殖。 (2)推动和激发各脏腑经络组织器 官的功能活动。 (3)推动精血津液的生成与运行输 布。
3、病理表现:气虚推动无力。 (1)生长发育迟缓、早衰。 (2)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功能减退。 (3)血行迟缓—-血瘀。 (4)津液停滞—-痰饮、水肿。
3、运动性:气是人体内具有很强活 力,不断运动的精微物质。 《医门法律》:“气聚则形 成, 气散则形亡”。 《庄子· 知北游》:“人之生、 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二)气与精的区别:
1、精是构成人体最基本的物质,是 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2、气是由精化生的极微细的物质, 是推动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
• 具有营养作用的气,主要是指由脾胃运 化的水谷精气而化成的营气和卫气。
五.人体之气的分类
总体上说体内的气是在肺、脾
胃、肾等脏腑的共同作用下,由先
天精气,水谷精气和自然界清气相 抟而成。因此,本质上说人身只有
一种气。
由于气具有分布在不同部位,
常表现不同的功用特点。所以,历
代医家曾对气加以进一步的分类, 但因分类时所用的标准不同,所以 不同名称的“气”有时出现相互交 叉重复的情况。
(4)气陷:气虚不能上升或下降太 过。以脾气下陷常见。 (5)气脱:气不能内守,大量外逸, 致全身功能突然衰竭。如大汗亡阳 引起的气脱;大出血引起的气随血 脱。 (6)气闭:气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 于内。又称“气结”。如浊邪所导 致的闭厥。

哲学中气的概念

哲学中气的概念

哲学中气的概念气是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中国哲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气的概念在不同的哲学流派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解释和理解,而这些都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气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易》中的“气”卦。

《周易》中的气卦包含了天地万物的生成与发展的道理。

气在这里被视为一种物质的形式,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和基础。

它具有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的特性,是万物生成和发展的根本驱动力。

在儒家学说中,气的概念进一步发展和扩展。

儒家将气视为一种无形无质的能量,是天地间无处不在的力量。

在儒家看来,气是人与天地之间的联系和交流的桥梁,人通过调整自己的气,与天地之气相通,达到身心的和谐与平衡。

这一观念体现了儒家的思想实践,例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需要注意调整并保持良好的气态。

道家对气的理解则更加深远和超越。

道家认为气是宇宙的根本要素,是一切万物的本原和根源。

道家认为,宇宙中存在着一种无形无质的能量,这种能量在宇宙中自由流动,衍生变化而不尽消失。

这种能量就是气。

道家认为,个体的气与宇宙的气是相通的,通过寻求个体气的和谐与自然流动,人可以与宇宙气相融合,达到身心与天地相一致的境界。

在医学和健康领域,气的概念也被广泛应用。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与气的流动和平衡密切相关。

气的流动和质量直接影响人体的状态和功能。

中医通过调整和调理气的流动,通过药物、针灸和气功等方式来保持人体的健康和平衡。

此外,气的概念还被运用到艺术、音乐、文化和人际关系等方面。

在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中,通过用笔墨线条所描绘的气势和气质,艺术家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在音乐中,通过音调和乐器的演奏,音乐家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气氛和情绪。

在人际交往中,个人的气质和气度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结来说,气在中国哲学中具有多重的意义和解释。

它不仅是一种物质形式,也是一种能量和力量的表现。

气是天地万物生成和发展的动力,是人与天地交流和联系的媒介。

古代哲学 气

古代哲学 气

古代哲学气摘要:1.古代哲学中的“气”概念2.“气”的哲学意义3.“气”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应用4.“气”的现代解读与影响正文:古代哲学中的“气”概念在古代哲学中,“气”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尤其是在中国古代哲学中。

它指的是宇宙间最基本的物质形态,是构成万物的元素。

气是一种无形无色的存在,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它可以通过运动和变化,形成各种不同的物质和现象。

在古代哲学中,气的概念,是解释世界万物生成、发展和变化的重要理论基础。

“气”的哲学意义在古代哲学中,“气”的哲学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气是宇宙间最基本的物质。

在古代哲学中,气被认为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一切事物都是由气生成、发展和消亡的。

其次,气是宇宙间的能量。

在古代哲学中,气被认为是一种能量,它可以推动万物的运动和变化。

气的运动和变化,是宇宙间一切事物运动和变化的动力。

再次,气是宇宙间的秩序。

在古代哲学中,气被认为是一种秩序,它可以维持宇宙万物的平衡和稳定。

气的存在和运动,是宇宙万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气”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应用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气”的概念被广泛应用。

例如,在道家哲学中,老子认为“气”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一切事物都是由气生成的。

在儒家哲学中,孟子认为“气”是人性的基础,人性的本质就是气。

在医学中,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是由气推动的,气的运动和变化,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

“气”的现代解读与影响在现代哲学中,“气”的概念得到了新的解读。

一方面,气被认为是一种能量,是宇宙万物运动的动力。

这种观点,与现代物理学的能量概念相吻合。

另一方面,气被认为是一种信息,是宇宙万物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础。

这种观点,与现代信息论的信息概念相吻合。

古代哲学中的“气”概念,对现代哲学和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哲学 气

古代哲学 气

古代哲学气
古代哲学中的气(qi)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不同的哲学体
系中有不同的涵义和解释。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气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精神力量或能量,它存在于宇宙的每个现象和事物中。

气是宇宙的基本要素,是构成一切事物的因素,同时也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媒介。

气是动态的、流动的,可以转化和变化。

在道家哲学中,气是自然的本源力量,是造化之道的基础。

在儒家哲学中,气是个人品德与行为的基础。

通过修养和培养个人的气,可以达到和谐、平衡和道德美的境界。

儒家强调君子要修养自己的气,以达到社会和谐与顺治。

在古希腊哲学中,气(pneuma)是普遍存在于物质中的一种
原始力量。

早期的自然哲学家如塞尼克学派和斯多葛派认为,气是构成事物的一种基本元素,它具有内在的自动性和目的性。

而后来的亚里士多德也将气视为一种基本的物质形式,是组成物质世界的要素之一。

总的来说,古代哲学中的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流动的精神力量或能量,具有不同的含义和解释,但都与宇宙中万物的生成、变化和互动有关。

(1)“气”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内涵

(1)“气”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内涵

(1)“气”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内涵摘要:气不仅是中医药理论的核心概念,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概念。

气的思想贯穿于整个中国传统文化,被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社会生活和各个文化领域。

气具有非结构性和非机械性特征,因此,不能用现代科学加以检测。

“行医不识气,治病从何据?堪笑道中人,未到知音处”(明·张介宾《景岳全书·传忠录·论治》)。

这是明代大医家张景岳针对一般业医者行医不得要领所发出的非同寻常的感慨。

这一感慨至今发人深省。

盖因今人之不识气,多因思维方式与科学观念同古人相异,而不只是悟性不足所致。

本文试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宏观角度,对气概念的哲学内涵及其思维特征进行概括性的剖析,希望有助于对中医药“气”的概念的理解和把握。

1.气是中医药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气的概念在中医药学中占有极其显要的地位。

举凡中医理论,从运气到生理,从病因到病变,从养生到治疗,从药理到组方,几乎无一处不浸淫着气的理念。

举例如人体有先天之元气,有后天之水谷之气,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七情之志,有营气、卫气,有正气、邪气等;自然界有四时之气、六淫之气、阴阳五行之气,有清气、浊气,有疫气、疠气等;病证有气盛、气虚、气逆、气郁、气滞、气陷等;临证治疗有调气、理气、补气、益气、固气、通气、纳气、泄气等;药物则有气之寒热温凉、气之升降沉浮等。

至于针灸和气功则更是以调气为核心而分别形成的系统的疗病养生之术。

作为中医学奠基性的经典著作《内经》,全书162篇,其中以气命名的凡19篇,内容论及气的有131篇,两者相加占总篇数的93%。

书中所载各种气名多达2 997个,按内容分类达271种。

气概念在书中所占比例超过任何一个概念,由此可见气在中医学中之地位。

中医对气的认识是从最根本处开始的:“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

感悟气字真谛

感悟气字真谛

感悟气字真谛气,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几乎涉及到我们身体、情感和精神的方方面面。

从身体的角度来看,气是一种体液,是一种能量,它贯穿着我们的全身,以保持我们的健康。

从情感的角度来看,气是一种能量,它与我们的情绪紧密相连,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兴奋、快乐、激情和热情。

有时候,气还可以表现为我们的意志力和信仰。

从精神的角度来看,气是一种能量,它与我们的精神和思想紧密相连,可以驱动我们向前,让我们勇敢地面对挑战。

气有着很多层面的含义,可以用不同的词汇来描述,如动力、活力、能量、灵魂和生命力等等。

但总体来说,气代表着力量、生命和活力。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气被视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力量,具有深厚的哲学意义。

中医、武术、道家和儒家等文化体系都以气为核心,它们各自探讨并加以利用气在人类身体、思想和灵魂中的作用。

在武术中,气被视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能量,并被用于提高自我防御能力。

当一个人通过锻炼拥有了强劲的身体,一旦他能掌握气的技巧,便能够使人物有了更多的劲道和瞬时爆发力。

作为一位饱受练习武术的人,我明白无论是太极、形意、八卦掌,还是其他武术形式都在教导我们如何控制身体的气。

只有通过控制气的流动,我们才能达到融合身体和精神的目的,进而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照顾自己的身体健康。

而在中医中,气则被认为是人体的最主要的形态因素,它调节整个人的身体机能、协调身体的功能,还尽可能地平衡我们的身体健康。

每个人都拥有一定的自然气量,如果气的运转顺畅,能量就顺畅地流动,我们也将会拥有充沛的精力和强壮的身体。

但如果气的运转不畅,不仅会影响我们的身体状况,还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和精神状态。

久而久之,这会导致我们不好的心理状态、弱体虚弱并容易生病。

在道家和儒家的思想中,气则是一种神圣的力量,代表人类的精神和思想。

在人们的历史长河中,气可以促使人创造一切伟大的艺术和科学成就。

这种气助于人们挑战自己的极限,让他们以史无前例的荣誉和功绩成就,成为历史的灵魂和精神。

中医对“气”的认识

中医对“气”的认识

中医对“气”的认识一、气的基本概念气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在中国传统哲学中。

气通常是指一种极细微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内经》继承和发展了先秦气一元论学说,并将其应用到医学中来,逐渐形成了中医学的气学理论。

中医学把先秦气论思想应用到医学中来,对气范围的含义作了多方面、多层次的规定和分析,形成了以生理之气为核心的气论思想,不仅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而且对中国传统哲学气范畴和气论思想的发展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特别是《内经》时代哲学领域激烈争论的重大问题之一,中医学从天地大宇宙,人身小宇宙的天人统一观出发,用气范畴论述了天地自然和生命的运动变化规律。

因此,在中医学中,气的概念,既有哲学含义,又有医学科学的含义,其内涵错综复杂,不可作单一的、片面的理解。

(一)气的哲学含义气是一种至精至微的物质,是构成宇宙和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

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气的胜复作用即气的阴阳对立统一,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根源。

气和形及其相互转化是物质世界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形式,天地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皆取决于气的气化作用。

中医学将这,一气学理论应用到医学方面,认为人是天地自然的产物,人体也是由气构成的,人体是一个不断发生着形气转化的升降出入气化作用的运动着的有机体,并以此阐述了人体内部气化运动的规律。

(二)气的医学含义中医学从气是宇宙的本原,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最基本的元素这一基本观点出发,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生命的基本物质,除气之外,尚有血、津液、精等,但血、津液和精等均是由气所化生的。

在这些物质中,“精、气、津、液、血、脉,无非气之所化也”(《类经·脏象类》)。

所以说,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1.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关于人的起源和本质,中医学认为,人和万物都是天地自然的产物。

要探讨人的起源和本质,必须首先研究人在宇宙中生存的场所和与人关系最为密切的自,然环境。

气的含义及其哲学内涵

气的含义及其哲学内涵
(一)道家的“气”
《老子·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是道家的宇宙生成体系,
64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
一是元气,二是阴阳,三是阴阳相和,即“冲气以为和”。又有
《老子·第十章》:
“专气致柔。”xx之案:
“老子之‘专气’即
《管子·内业》之‘抟气’,所谓‘抟气如神,万物备存’。”[2 ]
历史、政治、宗教、文学、医学、天文学等方方面面都渗透着气
论的影子“,气”已不仅是哲学范畴中的物质始基,也成为构
筑生命的单元,成为精神内质,从自然性走向社会性,这些都
是它的多元化特征决定的。归根到底,也是由气一元论的哲
行有机统一体中的核心要素。
从自然界冷暖阴晴又引申出阴阳二气概念。阴、阳最初
指是否被日光直接照射的地方,山南水北为阳,表示向阳,向
阳温暖,背阳寒冷,所以阳气就是暖气,阴气就是寒气。《左
传·昭公元年》:
“天有六气⋯⋯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
也。”阴阳二气概念的产生,为中国传统哲学范畴的建立奠定
了基础。
数哲学家都引用《易传》,或继承或曲解,借以阐发自己的观
点。
第一阶段是周敦颐、邵雍与王安石、张载的分歧。周敦
颐取消了《易》太极是气的含义,添了个“无极”;邵雍提出先
天学,以数为世界本源。王安石与他们不同,他把无形的元
气称为“万物之母”,元气是“道之本”;张载承继王安石,提出
“太虚即气”。张王都继承了《易》,承认气的本体地位。
可感的现实生活经验和气相连,很容易产生四方之风和阴
(寒)、xx(暖)二气的概念。
《xx·音律》说:
“天地之气,合而生风。”《礼记·乐

“气”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它有哪些方面的意义?

“气”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它有哪些方面的意义?

“气”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它有哪些方面的意义?展开全文我觉得要回答解析这个问题,首先先应该解析清楚“哲学”和“哲学思想”这个定义,以及现代哲学思想中的“哲学”所指是什么,要不然,无法做出一个清晰的参照物进行辨别,而是会被动地陷入既定的惯式思维的陷阱之中,如此做出的回答就会在陷阱中坐井观天,自说自语拿自己的脚趾头去论证手指头是什么一回事这种不对等的妄想推理之中。

哲学,在常人的思维里面,会不自觉地跟哲理等同起来,或者是直接认为基本上就是哲理之学,属于思想,基于文化背景不同,人们的习惯认知上,哲学又以不同区域的文化诞生起源地而进行划分,比如划分成所谓的中国哲学、西方哲学这种类别。

然而,从这个学科被分科定义以来,更有各种形而上的人为定义,从最早的人为认为是智慧之学,到将基本问题与普遍问题之间的关系研究,甚至将人们认识宇宙的逻辑推理系统和宇宙观、人文伦理、万事万物运行规律等都归纳进现在这个“哲学”的范畴,而其中的逻辑系统部分又拿各自推理出来的结论作为“哲学思想”的代表。

历来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代表人物阶段,都有不同的范畴说法,争论不已。

那么,这个问题题,特指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给出一个限制范畴。

但我认为,这样的提问,本身就是一个被重新以“哲学”外衣装扮之后的形式问题,这样的出发点,论点的起始就已经开始将脚趾头和手指头归为一类作为对比分析,然而,内在的表意中,却又将“气”这个内容扯进来,于是,要去解析这个问题,除了上面之前讲的“哲学”和“哲学思想”定义之外,最好是重新立论清晰这个问题的意义主旨,最终结果却是要解答“气”的概念存在的意义,而不是混淆进“哲学”和“哲学思想”这个自掘陷阱之中,以此坐井观天,即使掘出的“哲学”和“哲学思想”这两口互连双孔井口径异常之大,依然是再大的井还是井的局限之中。

“气”是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一个概念,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本没有存在“哲学”与“哲学思想”这个说法,这两个名词或者说定义,属于近一两百年来西学东渐后,将西学本身定义的哲学是一种理论、一种主张、一种方法、一套命题、一个认识观点、一个认识论推理系统,笼统地归纳到本义是印欧语系中“智慧之学”的名词延伸归类上,而后翻译命名的词语,再直接以中国汉字词汇的造词规则,延伸造出”哲学思想“这种词语来表达属于形而上的思想而非正常思想。

论中医气概念的内涵

论中医气概念的内涵

论中医气概念的内涵
中医渊源可以追溯到西周,也可以追溯到古代天文学和哲学理论,近千年来,中医的理论一直体现着“气”的概念。

气,指的是看不见的、普遍存在的神秘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影响身体的健康和幸福状态。

气的概念主要受到中国古代的哲学和天文学的启发,这些学术认为,万物都受到来自上天的宇宙力量的支配,无论是万物的存在,还是一个社会组织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都是受宇宙力量影响的。

而人体也不例外,受宇宙力量的影响,尤其是气的状态,会影响人体的健康状态。

中医气概念不仅仅强调气的力量,也强调气的品质。

中医认为,气的品质是非常重要的,那些比较好的气会有助于身体的健康,而比较差的气会破坏身体的健康。

因此,文人们不仅在谈论气的数量,更多的是谈论气的品质。

总的来说,中医气概念包括气的力量和品质。

气的力量是指宇宙力量在人体健康状态上的影响,而气的品质则是指气的优劣程度,如果气的品质良好,则有助于身体的健康,反之,气的品质越差则更害身体的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极”。“太极”的运动变化,就是阴一阳之谓道。”使阴、阳从单纯的表示气候的寒
暖之气变成了与“太极”相配合的,事物的内部运动规律。“阴阳交感”、“同气相求”都表现了事物彼此转化、相通的特
点。
“太极”即“气”,是化生万物的始基,这种共同的本原使
事物具有了彼此转化的可能。“阴阳”是“气”运动形成的,
Abstract :
From the meaning , philosophical connotation and culturalextension of the word“QI(气)”, we will not
only discuss the trace of generation ,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about the concept of it , but also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2
元”论、“气神”论等生命本体论。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气因此直接和风,和天气相关联。
我国的温带季风型气候造成寒暖分明,四季交替,这种直观
可感的现实生活经验和气相连,很容易产生四方之风和阴
(寒)、xx(暖)二气的概念。
《xx·音律》说:
“天地之气,合而生风。”《礼记·乐
记》说:
“动四气之和,以著万物之理。”《庄子·则阳》说:
“案:
‘气’字隶变,以‘气’代‘气’⋯⋯‘气’废而不用,而
‘气’字之本义则专用重文‘饩’以当之。”这就是说,“气”的本
义是“赠送人的粮食或饲料”,读做Xì,隶书产生后“,气”假借
为“气”,而它的本义则用它的异体字“饩”来表示了。到今
天,汉字规范化以后,又采用了“气”作为“气”的简化字。所
以,我们讨论“气”,实际上也就是在讨论“气”。
元气所生,万物所主。庄子重“虚”,讲求万有的“全”,普遍存
在于一切物质形态中的“道”。道的不可分割性与物资多样
性的矛盾造成“道”的消隐,所以庄子主张返虚入浑,归于本
原;主张逍遥游,让个体充塞天地,混同为一。《庄子·大宗
师》:
“彼方且与造物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又《逍遥游》:
“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这是庄子对人生理想状态的描
tic of the“QI(气)”in China.
Key words :
“QI(气)”; meaning ; philosophy ; culture
①收稿日期:2002 - 07 - 25
作者简介:
赵倩(1979-),女,云南玉溪人,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第2期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绘,这里的“气”,与原初的“道”和令万物运行的阴阳同一。
(二)《周易》的“气”
《周易》分《经》和《传》两部分《,经》讲卜筮《、传》叙义理。
《传》大约形成于秦汉之际,它体现了《易》的主要思想和哲学
方法。
《易·系辞上》:
“生生之谓易。”易的精髓在于生生不息的
运动变化,从变化中萌生新事物。《系辞上》说:
“易有xx,
“阴阳”的运动,促成生命物质的运动,所以《系辞上》说:
“精
气为物。”xx疏:
“谓xx精灵之气,氤氲积聚而为万物
也。”《系辞下》又说:
“天地,万物化醇。”气的本体地位已
经奠定了。
《周易》讲阴阳变化为“道”,是将“道”作为运动变化的规
律。而道家则直接将“道”作为最高范畴来阐释。与《易》的
本体“太极”相比,道家之“道”强调“无”,而“太极”是阴阳未
一个统一的整体,不能分割开来。
在考察了“气”的字形演变和基本词义之后,我们可以逐
渐追随着先民思维的踪迹走进中国古代神秘而影响深远的
气哲学。
二、“气”的哲学概念
哲学是抽象思维高度发达的产物。中国“气”论哲学,就
形成于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它没有形成一门独立的
哲学流派,而是贯穿百家,融会经史。所以,中国气论哲学包
就是“气”的本来意义,批评了前人的偏颇。指出气是本体,
由之分化阴阳五行四时乃“太极”的妙用,理只是变化规律。
明清之际,王夫之提出“理在气中”,将二者统一起来,结束了
xx理气之辩。
在中国哲学最具有形而上学色彩的宋明理学时代,“气”
的概念比先秦时的物质始基概念更进了一步,哲学性质也更
突出。它经过一系列论争之后,确立了自身的本体地位,正
分之气,强调“有”。
与《易》相比,道家哲学的本体论更为虚幻,但对于万物
起源,却同《易》一样一致地指向了元气,只是不叫“太极”,而
叫“一”。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十八卷说:
“《老子》xx:
‘道
生一’,即此太极也。混沌既分,既有天地,故曰‘太极生两
仪’,即《老子》xx‘一生二’也。”
《易》和道,让我国古代的哲学天道观产生了质的飞跃,
哲学争论自此形成了对物质和规律谁为宇宙本原的争论,它
深刻影响了中国学术思想史,尤其宋明理学中的“理气之
辩”。
(三)理气之辩
宋明理学的发展,大致分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中,多
数哲学家都引用《易传》,或继承或曲解,借以阐发自己的观
点。
第一阶段是周敦颐、邵雍与王安石、张载的分歧。周敦
颐取消了《易》太极是气的含义,添了个“无极”;邵雍提出先
绘,这和我国的青铜冶炼技术的发展是相关的,先民把上升
的烟也作为一种“气”。《康熙字典》“气”字下引《徐官古今印
记》说“:
气为火所化,其出必炎上,故象炎上之形。”此外《,尔
xx·释言》说:
“xx,气也。”xx:
“郁然气出。”xx:
“谓xx
蒸之气也。”这里的气指蒸汽。应该说,这两种东西和先民的
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最为直接,也最容易观察到,所以他们
征。所以《管子·枢言》中说:
“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者以其
气。”意思是人的生命和呼吸密切联系,人的生存必须依赖于
他的呼吸,他的“气”。呼吸停止,生命也终结了。呼吸有力,
精神也健旺,故《礼记·祭礼》说:
“气也者,xx也。”xx
注:
“气,谓嘘吸出入者也。”把“气”与人的“神”相联系,“气”
又那么重要,不难引申出关于人体和万物生命的一系列“气
试析
xx
(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重庆北碚400715)
摘要:
从“气”的词义、哲学内涵、文化意义几方面粗略探讨气概念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轨迹,并以此揭示中
国的气文化特色。
关键词:
气;词义;哲学;文化
中图分类号:
H0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 - 1465
(2003) 02 - 0063 -04
一是元气,二是阴阳,三是阴阳相和,即“冲气以为和”。又有
《老子·第十章》:
“专气致柔。”xx之案:
“老子之‘专气’即
《管子·内业》之‘抟气’,所谓‘抟气如神,万物备存’。”[2 ]
应该说,中国哲学史上一气化生万物的思想正是从老子
这儿开始的,庄子承继发展了道家气论思想《,庄子·天地》
“天地之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这点明天地乃
传·昭公元年》:
“天有六气⋯⋯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
也。”阴阳二气概念的产生,为中国传统哲学范畴的建立奠定
了基础。
总之,气概念发展大抵上有两条线索:
一是从云气引申
为凡气之属,再生发为自然物质始基,上升为哲学概念;二是
从呼吸引申为气血观,生发出气质论,上升为人的精神禀赋。
而这两条线索也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彼此交叉的,是
天学,以数为世界本源。王安石与他们不同,他把无形的元
气称为“万物之母”,元气是“道之本”;张载承继王安石,提出
“太虚即气”。张王都继承了《易》,承认气的本体地位。
第二阶段是程朱理学体系,他们以“理”为最高范畴,二
程提出“气灭”否认张载的“气不灭”。他们隐晦地用老子的
“道生一”论证,将“道”改为“理”,从《老子》与《易》的“道气之辩”明确转化成宋明“理气之辩”。朱熹发展二程学说,提出
ANALYSIS OF THE MEANING,PHILOSOPHICAL CONNOTATION
AND CULTURAL EXTENSION OF THE WORD“QI(气)”
ZHAO Qian
(Chinese Department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Beibei 400715,China)
2003年3月
No. 2Journal of Sichuan Teachers College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Mar. 2003
“三”发展而来的,然后为了记录语言的方便和突出符号自身
的区别特征而发生了上下两横的形体演变,成为我们今天所
见的“气”。它最初表示的意义,即它的本义,就是云气。
罗万象,在各种思想理论、社会学科、文化艺术门类中都有涉
及,形成了它错综复杂,概念多元化的特点。我们的讨论,主
要就从xx哲学和儒家经典《周易》入手。
(一)道家的“气”
《老子·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是道家的宇宙生成体系,
64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
《汉语大字典》第三卷对“气”的解释是:
“气,云气。引申
为凡气之称。后作‘气’。⋯⋯朱骏声《通训定声》:
‘经传皆
以廪气字为之。’《集韵·未韵》:
‘气,或作气。’按:
今为‘气’的简化字。”
《说文·米部》“气,馈客刍米也。从米,气声。《春秋传》
曰:
‘齐人来气诸侯。’⋯⋯饩,气或从食。”王鸣盛的《蛾术编》
中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