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厂微生物检验无菌室图和要求
无菌实验室及要求与日常管理
无菌实验室的要求与日常管理一、实验室设施开展无菌检查及微生物限度检查工作,首先要按照《药品检验所实验室质量管理规X》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X》的要求,建立一个布局合理、使用方便、操作安全的无菌室,并且配有完善的实验设施和管理制度。
无菌检查、微生物限度检查以及接种室(接种对照菌、菌种传代)均应严格分开,具有危险性的毒株、毒素如破伤风梭菌、黄曲霉毒素的实验室需单独使用,以便控制防止传播。
(一)洁净实验室1.洁净室的布局1.1根据样品检验要求,一般应至少包括更衣缓冲系统、微生物限度检查室、无菌检查室、阳性菌室和物流通道。
1.2更衣系统应至少包括一更(含更鞋)、二更(含洗手)、缓冲以及人流走廊等。
1.3物流通道应考虑净污分流的布局,有条件的可设置污物走廊2.1净化级别:洁净走廊、检查室、阳性菌室应为一万级;其他房间应为十万级2.2气流组织:阳性菌室对走廊呈负压,走廊对缓冲有5Pa的正压;阳性菌室全排风2.3电气控制:控制开关外置;设置通讯系统3.结构与要求:无菌洁净室不宜设在底层,防潮、防霉、采光好,远离交通干道,厕所及污染区,面积不超过10m2,高度不超过2.4m,由两个缓冲间、操作间组成。
操作间缓冲间之间应有样品传递窗,出入操作间和缓冲间的门不应直对。
无菌室内应六面光滑平整,无缝隙,不起灰,不落尘,耐腐蚀,易清洗,墙壁与地面、墙壁与天花板连接处应呈凹弧形,操作间不得安装下水道。
无菌室内的照明灯应嵌装在天花板内,采光面积要大,光照应分布均匀,光照度不低于300勒克斯。
缓冲间和操作间应装有紫外线杀菌灯(2-25w/m3)''用于空气消毒。
紫外线波长200-300nm者具有杀菌作用,其中以265-266nm杀菌作用最强,这与DNA的吸收光谱X 围一致,其杀菌机理可能是在细菌细胞DNA中引起胸腺嘧啶双聚体形成,从而干扰细菌细胞DNA复制,导致细菌变异死亡。
紫外线杀菌灯1m以内距离杀菌效果最佳,每次开灯照射时间为30min。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基本要求
➢在无人条件下,可采取紫外线消毒,作用 时间应≥30min,室内湿度<20℃或> 40℃、相对湿度>60%时,应适当延长照 射时间。
➢用紫外线消毒物品表面时,应使照射表面 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 照射剂量。
➢人员在关闭紫外灯后至少30min方可入内操 作。
➢按照ISO18953的规定,评价紫外线的消毒
• 无菌室臭氧消毒
• 封闭无菌室内,无人条件下,采用 20mg/m3浓度的臭氧,作用时间应≥30min。 消毒后臭氧浓度≤3时方可入内操作。
• 按照GB/T18202的规定,检测室内臭氧浓 度。
• 无菌室空气灭菌效果验证方法(沉降法)
• 在消毒处理后与开展检验活动之前期间采 样。
• 取样位点的选择应基于人员流量情况和做 试验的频率。一般情况下,无菌室面积 ≤30m2时,从所设定的一条对角线上选取 3点,即中心1点,两端各距墙1m处各取1点; 无菌室面积≥ 30m2时,选取东、西、南、 北、中5点,其中东点、西点、南点、北点 均距墙1m。
_
18~28
相对湿 度%
≤70
噪声 dB(A)
≤60
最低照 度lx
200
二级 _
可开窗 _
18~27 30~70 ≤60 300
三级 7或8 15或12 -10
15~25 30~60 ≤60 350
四级 7或8 15或12 -10
18~24 30~60 ≤60 350
注:BSL-3主要实验室相对于大气的最小负压不应小于-30Pa,BSL-4主要 实验室相对于大气的最小负压不应小于-40Pa。本表中的噪声不包括生物
➢确定平板上的菌落数,如大于所设定的风 险值,应分析原因,并采取适当措施。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操作要求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操作要求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有严格的无菌观念,许多试验要求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主要原因:一是防止试验操作中人为污染样品,二是保证工作人员安全,防止检出的致病菌由于操作不当造成个人污染。
一、无菌操作要求1.接种细菌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
2.进行接种食品样品时,必须穿专用的工作服、帽及拖鞋,应放在无菌室缓冲间,工作前经紫外线消毒后使用。
3.接种食品样品时,应在进无菌室前用肥皂洗手,然后用75%酒精棉球将手擦干净。
4.进行接种所用的吸管,平皿及培养基等必须经消毒灭菌,打开包装未使用完的器皿,不能放置后再使用,金属用具应高压灭菌或用95%酒精点燃烧灼三次后使用。
5.从包装中取出吸管时,吸管尖部不能触及外露部位,使用吸管接种于试管或平皿时,吸管尖不得触及试管或平皿边。
6.接种样品、转种细菌必须在酒精灯前操作,接种细菌或样品时,吸管从包装中取出后及打开试管塞都要通过火焰消毒。
7.接种环和针在接种细菌前应经火焰烧灼全部金属丝,必要时还要烧到环和针与杆的连接处,接种结核菌和烈性菌的接种环应在沸水中煮沸5min,再经火焰烧灼。
8.吸管吸取菌液或样品时,应用相应的橡皮头吸取,不得直接用口吸。
二、无菌间使用要求1.无菌间通向外面的窗户应为双层玻璃,并要密封,不得随意打开,并设有与无菌间大小相应的缓冲间及推拉门,另设有0.5-0.7m2的小窗,以备进入无菌间后传递物品。
2.无菌间内应保持清洁,工作后用2%-3%煤酚皂溶液消毒,擦拭工作台面,不得存放与实验无关的物品。
3.无菌间使用前后应将门关紧,打开紫外灯,如采用室内悬吊紫外灯消毒时,需30W紫外灯,距离在1.0m处,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使用紫外灯,应注意不得直接在紫外线下操作,以免引起损伤,灯管每隔两周需用酒精棉球轻轻擦拭,除去上面灰尘和油垢,以减少紫外线穿透的影响。
4.处理和接种食品标本时,进入无菌间操作,不得随意出入,如需要传递物品,可通过小窗传递。
微生物实验室设计
一、微生物实验室设计微生物实验室由准备室、洗涤室、灭菌室、无菌室、恒温培养室和普通实验室六部分组成。
这些房间的共同特点是地板和墙壁的质地光滑坚硬,仪器和设备的陈设简洁,便于打扫卫生。
二、微生物实验室基本要求(一)准备室准备室用于配制培养基和样品处理等。
室内设有试剂柜、存放器具或材料的专柜、实验台、电炉、冰箱和上下水道、电源等。
(二)洗涤室洗涤室用于洗刷器皿等。
由于使用过的器皿已被微生物污染,有时还会存在病原微生物。
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设置洗涤室。
室内应备有加热器、蒸锅,洗刷器皿用的盆、桶等,还应有各种瓶刷、去污粉、肥皂、洗衣粉等。
(三)灭菌室灭菌室主要用于培养基的灭菌和各种器具的灭菌,室内应备有高压蒸汽灭菌器、烘箱等灭菌设备及设施。
(四)无菌室无菌室也称接种室,是系统接种、纯化菌种等无菌操作的专用实验室。
在微生物工作中,菌种的接种移植是一项主要操作,这项操作的特点就是要保证菌种纯种,防止杂菌的污染。
在一般环境的空气中,由于存在许多尘埃和杂菌,很易造成污染,对接种工作干扰很大。
1. 无菌室的设置无菌室应根据既经济又科学的原则来设置。
其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1)无菌室应有内、外两间,内间是无菌室,外间是缓冲室。
房间容积不宜过大,以便于空气灭菌。
最小内间面积2×2.5=5m2,外间面积1×2=2m2,高以2.5m以下为宜,都应有天花板。
(2)内间应当设拉门,以减少空气的波动,门应设在离工作台最远的位置上;外间的门最好也用拉门,要设在距内间最远的位置上。
(3)在分隔内间与外间的墙壁或“隔扇”上,应开一个小窗,作接种过程中必要的内外传递物品的通道,以减少人员进出内间的次数,降低污染程度。
小窗宽60cm、高40cm、厚30cm,内外都挂对拉的窗扇。
(4)无菌室容积小而严密,使用一段时间后,室内温度很高,故应设置通气窗。
通气窗应设在内室进门处的顶棚上(即离工作台最远的位置),最好为双层结构,外层为百叶窗,内层可用抽板式窗扇。
食品厂微生物实验室基本要求
食品厂微生物实验室基本要求一.选址:1.实验室应选择在清洁安静的场所,远离生活区,锅炉房与交通要道;2.实验室应选择在光线充足,通风良好的场所,要与生产加工车间有一定距离;3.实验室应选择在方便扦样与检验,距离车间较近的工作场所。
二.结构和布局:根据生产实际需要,一般工厂应设置细菌与理化检验兼有的综合实验室,主要包括以下三大部分:细菌实验室、理化实验室、办公室。
1.办公室2.理化分析实验室:(或者和细菌检验操作室合并)①理化分析室(兼作感观检验室)②仪器室(兼放细菌室显微镜等少量仪器)3.细菌实验室:①细菌检验操作室;②无菌室;③培养基制作室;④洗涤消毒室;一般布局要求如下:1.办公室:办公室是化验人员进行原始记录等各项工作的场所,是与非化验室人员交往较多的场所,因此,应设在整体综合化验室的最外层,只需有桌、椅等简单设施即可。
2.细菌检验操作室(常规操作)细菌检验操作室是细菌培养与检验主要操作室,主要设施是实验台。
对实验台的要求:a.实验台面积一般不小于2.4×1.3m;b.实验台位置应在实验室中心位置,要有充足光线;也可以做边台。
c.实验台两侧安装小盆与水龙头;d.实验台中间设置试剂架,架上装有日光灯与插座;e.实验台材料要以耐热、耐酸碱为宜。
3.无菌室:无菌室通过空气的净化和空间的消毒为微生物实验提供一个相对无菌的工作环境,无菌室是处理样品和接种培养的主要工作间,应与细菌检验操作室紧密相连。
为满足无菌室无菌要求,无菌间应满足以下布局:a.入口避开走廊,设在细菌检验操作室内;b.与操作室用两道缓冲间隔开;c.无菌室与缓冲间均装有紫外灯,要求每3平米安装30w紫外灯一盏;d.无菌室内设有实验台中央(实验台与边台皆可),紫外灯距实验台面要小于1.5m;e.无菌室与操作室之间设有双层窗构成小通道。
4.培养基制作室:培养基室是制作、配制微生物培养所需培养基及检验用试剂的场所,其主要设备应为边台与药品柜。
无菌检查和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规范
无菌检查和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规范(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一、无菌室的要求:无菌室是无菌检查、微生物限度检查的重要设备,面积不小于6平米,高度2.4-2.8m为宜。
建筑材料要光洁,不吸潮,无凸起,耐腐蚀,易清洗。
无菌室内部应六面光滑,无缝隙,里面连接处应呈凹凸形,不留死角。
操作间和缓冲间的门不应直对,缓冲间两个。
无菌室内采光面积要大,照明灯应镶嵌在天花板内,光照应分布均匀,光照度不低于300lux,电源开关应设在室外。
无菌室、缓冲间和操作间均应设置紫外线杀菌灯,每立方米2-2.5瓦,距实验台高度不超过1米,并应定期检查辐射强度,距1米处应不低于70微瓦/平方厘米,无菌室内应安装空气除菌过滤层流装置及调温装置,控制温度18-26℃,相对湿度40%-60%,操作间或净化工作台的洁净空气应保持与相临环境形成正压,不低于4.9帕。
操作区洁净度100级,操作间洁净度10000级,洁净度定期检查。
无菌室及缓冲间不得存放其他杂物,如培养箱。
用消毒液清洁无菌室操作台面,开启无菌室紫外灯和层流空气过滤30分钟以上。
无菌室的无菌程度,常用的沉降菌测定方法为:取营养肉汤琼脂平板3个,置无菌室的操作区台面左、中、右位置上,开盖暴露30分钟,在30-35℃培养2天后,计算菌落数。
用于无菌检查的无菌室或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无菌室,细菌总数应小于3个,浮游菌每立方米应小于5个,否则,不能用于无菌检查和微生物限度检查。
二、培养基的准备1、培养基的制备:配制培养基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应符合规定。
再称取需气菌、厌气菌培养基、真菌培养基的干燥培养基,加水溶化后,调节PH值,使灭菌后需气菌、厌气菌培养基的PH值为7.0-7.3,真菌培养基的PH值为6.2-6.6,分装、盖塞、灭菌,待用。
2、培养基灵敏度试验:培养基是无菌试验的基准物质,关系到无菌试验结果的科学、准确、可信度,因此,培养基灵敏度试验是无菌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使用灵敏度试验合格的培养基,才能保证无菌试验结果准确、可靠。
微生物检验无菌室洁净标准及其操作规程
微生物检验无菌室洁净标准及其操作规程无菌室(洁净室)是微生物检验室的核心。
无菌室普通是在微生物试验室内开拓的一个自立小房间。
无菌室的规划设计、建设要符合《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591-2010)的要求。
(一)无菌室洁净标准无菌操作间洁净度应达到10000级,超净工作负清净度应达到100级,室内温度维持在18~27℃,湿度保持在30%~70%。
详细要求见表4-3。
表4-3 无菌室(洁净室)空气洁净度级别注:1.浮游菌m3和沉降菌/皿可任测一种。
2.100级洁净室(区)0.8m高工作区的截面最低风速:垂直单向流0.25m/s,水平单向流0.35m/s。
(二)无菌室操作规程 (1)无菌室应保持清洁,严禁堆放杂物,以防污染。
(2)无菌室应定期用相宜的消毒液灭菌清洁,以保证洁净度符合要求。
按照无菌室的净化状况和空气中含有的杂菌种类,可采纳不同的消毒剂,如、、、3%气溶胶喷雾(20mL/m3)、(配成1%浓度喷洒)、5%气溶胶喷雾(2.5mL/m2)等。
(3)工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前,必需用肥皂或消毒液洗手消毒,然后在缓冲间更换专用工作服、鞋、帽子、口罩和手套。
(4)无菌室用法前,应将全部物品置于操作部位(待检物除外),然后打开紫外灯杀菌30min以上,并同时打开超净工作台举行吹风。
操作完毕,应准时清理无菌室,再打开紫外灯灭菌20min。
(5)凡带有活菌的物品,必需经高压灭菌后才干清洗或丢弃。
(6)每2~3周用3%石炭酸水溶液擦拭工作台、门、窗、桌椅及地面。
(7)无菌室应每月检查菌落数。
在超净工作台开启的状态下,取内径90mm的养分琼脂平板3~5个,分离放置在工作位置的左、中、右等处,开盖裸露30min后,倒置于30~35℃培养箱内培养48h,取出检查。
100级洁净室平板杂菌数平均不得超过1个菌落,10000级洁净室平板杂菌数平均不得超过3个菌落。
如超过限度,应对无菌室举行彻底消毒,直至重复检查合乎要求为止。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操作要求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操作要求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有严格的无菌观念,许多试验要求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主要原因:一是防止试验操作中人为污染样品,二是保证工作人员安全,防止检出的致病菌由于操作不当造成个人污染。
一、无菌操作要求二、无菌间使用要求三、消毒灭菌要求四、有毒有菌污物处理要求五、培养基制备要求六、样品采集及处理要求七、样品检验、记录和报告的要求一、无菌操作要求1. 接种细菌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
2. 进行接种食品样品时,必须穿专用的工作服、帽及拖鞋,应放在无菌室缓冲间,工作前经紫外线消毒后使用。
3. 接种食品样品时,应在进无菌室前用肥皂洗手,然后用75%酒精棉球将手擦干净。
4. 进行接种所用的吸管,平皿及培养基等必须经消毒灭菌,打开包装未使用完的器皿,不能放置后再使用,金属用具应高压灭菌或用95%酒精点燃烧灼三次后使用。
5. 从包装中取出吸管时,吸管尖部不能触及外露部位,使用吸管接种于试管或平皿时,吸管尖不得触及试管或平皿边。
6. 接种样品、转种细菌必须在酒精灯前操作,接种细菌或样品时,吸管从包装中取出后及打开试管塞都要通过火焰消毒。
7. 接种环和针在接种细菌前应经火焰烧灼全部金属丝,必要时还要烧到环和针与杆的连接处,接种结核菌和烈性菌的接种环应在沸水中煮沸5min,再经火焰烧灼。
8. 吸管吸取菌液或样品时,应用相应的橡皮头吸取,不得直接用口吸。
二、无菌间使用要求1. 无菌间通向外面的窗户应为双层玻璃,并要密封,不得随意打开,并设有与无菌间大小相应的缓冲间及推拉门,另设有0.5-0.7m2的小窗,以备进入无菌间后传递物品。
2. 无菌间内应保持清洁,工作后用2%-3%煤酚皂溶液消毒,擦拭工作台面,不得存放与实验无关的物品。
3. 无菌间使用前后应将门关紧,打开紫外灯,如采用室内悬吊紫外灯消毒时,需30W紫外灯,距离在1.0m处,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使用紫外灯,应注意不得直接在紫外线下操作,以免引起损伤,灯管每隔两周需用酒精棉球轻轻擦拭,除去上面灰尘和油垢,以减少紫外线穿透的影响。
食品厂微生物实验室基本要求
食品厂微生物实验室基本要求一.选址:1.实验室应选择在清洁安静的场所,远离生活区,锅炉房与交通要道;2.实验室应选择在光线充足,通风良好的场所,要与生产加工车间有一定距离;3.实验室应选择在方便扦样与检验,距离车间较近的工作场所。
二.结构和布局:根据生产实际需要,一般工厂应设置细菌与理化检验兼有的综合实验室,主要包括以下三大部分:细菌实验室、理化实验室、办公室。
1.办公室2.理化分析实验室:(或者和细菌检验操作室合并)①理化分析室(兼作感观检验室)②仪器室(兼放细菌室显微镜等少量仪器)3.细菌实验室:①细菌检验操作室;②无菌室;③培养基制作室;④洗涤消毒室;一般布局要求如下:1.办公室:办公室是化验人员进行原始记录等各项工作的场所,是与非化验室人员交往较多的场所,因此,应设在整体综合化验室的最外层,只需有桌、椅等简单设施即可。
2.细菌检验操作室(常规操作)细菌检验操作室是细菌培养与检验主要操作室,主要设施是实验台。
对实验台的要求:a.实验台面积一般不小于2.4×1.3m;b.实验台位置应在实验室中心位置,要有充足光线;也可以做边台。
c.实验台两侧安装小盆与水龙头;d.实验台中间设置试剂架,架上装有日光灯与插座;e.实验台材料要以耐热、耐酸碱为宜。
3.无菌室:无菌室通过空气的净化和空间的消毒为微生物实验提供一个相对无菌的工作环境,无菌室是处理样品和接种培养的主要工作间,应与细菌检验操作室紧密相连。
为满足无菌室无菌要求,无菌间应满足以下布局:a.入口避开走廊,设在细菌检验操作室内;b.与操作室用两道缓冲间隔开;c.无菌室与缓冲间均装有紫外灯,要求每3平米安装30w紫外灯一盏;d.无菌室内设有实验台中央(实验台与边台皆可),紫外灯距实验台面要小于1.5m;e.无菌室与操作室之间设有双层窗构成小通道。
4.培养基制作室:培养基室是制作、配制微生物培养所需培养基及检验用试剂的场所,其主要设备应为边台与药品柜。
第2章食品微生物实验室的基本要求
本设计为洁净室设置的电子互锁,当其中一扇门未关时,另外一扇门将无法打开,这样就对进入洁净室内的气流起到缓冲作用。互锁门还设有应急开关,当发生意外时,按应急开关方便实验室人员尽快撤离现场;
无菌室多功能微电脑控制仪和压力控制器
微电脑控制仪包括温度调节和显示、送排风机的起停、照明开关、紫外灯控制等等;
微压差表:可显示室内外压差量,并人为按要求控制压差
人体热释红外感应器
可感应人体热量,自动开启风机送出洁净风并自动延时关闭,方便实验人员使用和节省电源。
洗眼器和感应水龙头
食品微生物检测GB/T 4789.1--2008
总则的基本内容
实验室基本要求(环境、人员、设备、检验用品、培养基和试剂、菌株)
样品的采集(原则、方案、方法、标记、储存和运输)
测量设备[温度计、计时器、天平、酸度计、菌落计数器]
除菌和灭菌设备[超净工作台、生物安全柜、高压灭菌锅]
其他设备[显微镜、离心机、均质机])
设备要求
2.设备安装布局要便于操作、易于维护、清洁和校准。
3.设备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性能验证,并保存相关记录。
4.每次设备的操作应由受过培训的检验人员(2人)在场,以防事故。
实验室基本要求
分类:依据所处理感染性食品致病微生物的生物危险程度划分,规划建设和配套设施不同。
生物安全隔离要求
生物安全一级P1低
生物安全二级P2
生物安全三级P3
生物安全四级P4高
实验室内部:
清洁区
污染区(缓冲区、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染区、严重污染区)
*负压防止各区空气倒流
净化空调系统
能够做到控制实验室内温度、尘埃、细菌、有害气体的浓度和气流分布,保证室内人员所需新风量和室内合理的气流流向,并能维持整个微生物实验室合适的梯度压力和定向流动,全面实现“无菌环境保障体系”的目的,减少实验全过程中一切潜在的感染危险。
食品厂微生物实验室基本要求
食品厂微生物实验室基本要求一.选址:1.实验室应选择在清洁安静的场所,远离生活区,锅炉房与交通要道;2.实验室应选择在光线充足,通风良好的场所,要与生产加工车间有一定距离;3.实验室应选择在方便扦样与检验,距离车间较近的工作场所。
二.结构和布局:根据生产实际需要,一般工厂应设置细菌与理化检验兼有的综合实验室,主要包括以下三大部分:细菌实验室、理化实验室、办公室。
1.办公室2.理化分析实验室:(或者和细菌检验操作室合并)①理化分析室(兼作感观检验室)②仪器室(兼放细菌室显微镜等少量仪器)3.细菌实验室:①细菌检验操作室;②无菌室;③培养基制作室;④洗涤消毒室;一般布局要求如下:1.办公室:办公室是化验人员进行原始记录等各项工作的场所,是与非化验室人员交往较多的场所,因此,应设在整体综合化验室的最外层,只需有桌、椅等简单设施即可。
2.细菌检验操作室(常规操作)细菌检验操作室是细菌培养与检验主要操作室,主要设施是实验台。
对实验台的要求:a.实验台面积一般不小于2.4×1.3m;b.实验台位置应在实验室中心位置,要有充足光线;也可以做边台。
c.实验台两侧安装小盆与水龙头;d.实验台中间设置试剂架,架上装有日光灯与插座;e.实验台材料要以耐热、耐酸碱为宜。
3.无菌室:无菌室通过空气的净化和空间的消毒为微生物实验提供一个相对无菌的工作环境,无菌室是处理样品和接种培养的主要工作间,应与细菌检验操作室紧密相连。
为满足无菌室无菌要求,无菌间应满足以下布局:a.入口避开走廊,设在细菌检验操作室内;b.与操作室用两道缓冲间隔开;c.无菌室与缓冲间均装有紫外灯,要求每3平米安装30w紫外灯一盏;d.无菌室内设有实验台中央(实验台与边台皆可),紫外灯距实验台面要小于1.5m;e.无菌室与操作室之间设有双层窗构成小通道。
4.培养基制作室:培养基室是制作、配制微生物培养所需培养基及检验用试剂的场所,其主要设备应为边台与药品柜。
B1无菌室平面图和要求
食品厂化验室中无菌室平面图和说明:1、无菌室(包括走道与操作间)(1)总面积:>5 m2;(2)室内高度:规定要求<220 cm;Array(3)走人及换工作服的通道:宽度约1 m,要便于换工作服及走人;(4)操作间面积(不计通道):规定要求每人操作面积>3 m2;(5)操作间四周隔断:下部木质材料、上部铝合金玻璃窗,安装后应平整、无缝;(6)靠外墙窗户:封掉、封平;(7)无菌室紫外灯:开关,一定要安装在无菌室外面;(8)无菌室顶上紫外灯:紧贴吊顶,中间。
与工作台方向成直角;2、理化检验室(设备尺寸,因品牌不同有所变化,仅作参考)(1)培养箱:约占工作台长66cm,规格:长66×宽55×高60 cm;(2)干燥箱:约占工作台长70cm,规格长70×宽65×高76 cm;(3)分析天平:电光分析天平,占工作台,规格:长50×宽55×高55 cm;(4)水龙头:为化验室用的三头水龙头,中间一个出水口高一些。
3、工作台:(1)台面:用整块的大理石板台面,白色;(2)标准工作台:宽度为75 cm;可按条件许可稍作调整。
4、整个检验室(包括无菌室和理化室)的外墙体:(1)墙体材料:可以用塑料扣板,或砖墙加瓷砖。
安装后墙体,应该平整,无缝。
实际:下部为砖墙加瓷砖、上部为木格加玻璃(2)无菌室的隔断:见1。
5、化验项目:至少有:(1)细菌总数:培养箱、干燥箱、高压灭菌锅(2)大肠菌群:台天平、显微镜(3)水分:分析天平;5、消防器材(1)灭火器材;6、电气线路的容量:铺设电线要隐蔽(1)单相三线,2.5mm2铜芯线,(2)三相五线,4 mm2铜芯线,(3)插座:根据所用设备多少而定。
7、水管道铺设8、地漏:水槽旁边最好能安装一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厂化验室中无菌室平面图和说明:
1、无菌室(包括走道与操作间)
(1)总面积:>5 m2;
(2)室内高度:规定要求<220 cm;Array(3)走人及换工作服的通道:宽度约1 m,要便于换工作服及走人;
(4)操作间面积(不计通道):规定要求每人操作面积>3 m2;
(5)操作间四周隔断:下部木质材料、上部铝合金玻璃窗,安装后应平整、无缝;
(6)靠外墙窗户:封掉、封平;
(7)无菌室紫外灯:开关,一定要安装在无菌室外面;
(8)无菌室顶上紫外灯:紧贴吊顶,中间。
与工作台方向成直角;
2、理化检验室(设备尺寸,因品牌不同有所变化,仅作参考)
(1)培养箱:约占工作台长66cm,规格:长66×宽55×高60 cm;
(2)干燥箱:约占工作台长70cm,规格长70×宽65×高76 cm;
(3)分析天平:电光分析天平,占工作台,规格:长50×宽55×高55 cm;
(4)水龙头:为化验室用的三头水龙头,中间一个出水口高一些。
3、工作台:
(1)台面:用整块的大理石板台面,白色;
(2)标准工作台:宽度为75 cm;可按条件许可稍作调整。
4、整个检验室(包括无菌室和理化室)的外墙体:
(1)墙体材料:可以用塑料扣板,或砖墙加瓷砖。
安装后墙体,应该平整,无缝。
实际:下部为砖墙加瓷砖、上部为木格加玻璃
(2)无菌室的隔断:见1。
5、化验项目:至少有:
(1)细菌总数:培养箱、干燥箱、高压灭菌锅
(2)大肠菌群:台天平、显微镜
(3)水分:分析天平;
5、消防器材
(1)灭火器材;
6、电气线路的容量:铺设电线要隐蔽(1)单相三线,2.5mm2铜芯线,(2)三相五线,4 mm2铜芯线,(3)插座:根据所用设备多少而定。
7、水管道铺设
8、地漏:水槽旁边最好能安装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