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实验室的分类及要求ppt

合集下载

2.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课件(选修1)

2.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课件(选修1)

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计算:根据配方比例,计算100mL培养基各成分用量。 称量:准确称取各成分。称取牛肉膏和蛋白胨时动
作要迅速,目的是防止牛肉膏吸收空气中水分。 溶化:①加水加热熔化牛肉膏;②加入蛋白胨和氯
化钠继续加热;③加入琼脂;④用蒸馏水定容到100mL。 整个过程不断用玻棒搅拌,目的是防止琼脂糊底而导致 烧杯破裂。
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添加 维生素 , 培养霉菌时需要将培养基pH调节为 酸性 , 培养细菌时需要将pH调节为 中性或微碱性 。
(2)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什么? (3)避免杂菌污染的方法主要包括哪四个方面 (4)什么是消毒、灭菌,常用方法有哪些?
无菌技术包括: (1)对实验操作空间、操作者的衣着 和手进行 清洁和消毒 ; (2)将培养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 等器具进行 灭菌 ; (3)为避免周围微生物污染,实验操 作应在 酒精灯火焰附近 旁进行; (4)避免已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 周围物品 相接触。
答:可以用手触摸盛有培养基的锥形 瓶,感觉锥形瓶的温度下降到刚刚不烫手 时,就可以进行倒平板了。
2、为什么需要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
答:通过灼烧灭菌,防止瓶口的微 生物污染培养基。
3、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将平板倒置?
答: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凝固 后的培养基表面的湿度也比较高,将平板倒置, 既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以 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灭菌的方法:
1、灼烧灭菌 2、干热灭菌:160-170 ℃ 下加热1-2h。 3、高压蒸汽灭菌:100kPa、 121 ℃下维持15-30min.
6、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方法步骤 7、如何倒平板?
三、实验操作

微生物学实验ppt课件

微生物学实验ppt课件

器材与试剂的选用原则
03
如无菌操作、适用性、经济性等
02
细菌形态与结构观察
细菌培养及形态特征
01
02
03
细菌培养方法
包括需氧培养、厌氧培养 和兼性厌氧培养等,不同 种类的细菌需要不同的培 养条件。
细菌菌落特征
观察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 形成的菌落,了解其形状、 大小、颜色、透明度等特 征。
细菌细胞形态
05
微生物代谢活性测定
生长曲线测定方法
直接计数法
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并计数微生物数量,适用于较大微生物如细 菌、酵母菌等。
比浊法
利用微生物生长引起培养液浊度变化来测定生长曲线,操作简便 但易受杂质干扰。
平板菌落计数法
将待测样品稀释后涂布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培养后计数形成的菌 落数,适用于可形成菌落的微生物。
原理
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增 殖,通过提供适宜的细胞环境, 使病毒在细胞内复制并产生子代
病毒。
病毒检测技术及应用
免疫学方法
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免疫荧光技术等检测病毒抗原或抗体。
分子生物学方法
基于病毒核酸的特异性,利用PCR、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扩增 并检测病毒核酸。
微生物学实验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实验基础知识 • 细菌形态与结构观察 • 真菌形态与结构观察 • 病毒培养与检测技术 • 微生物代谢活性测定 • 微生物遗传与变异研究 • 微生物生态学及环境因子影响研究
01
实验基础知识
微生物学概述
类生活中的作用:如 生态平衡、发酵工业 等
生理生化鉴定
利用真菌的生理生化特性,如营养需 求、代谢产物等,进行进一步的分类 鉴定。

微生物的培养(共34张PPT)

微生物的培养(共34张PPT)
㈢.是否进行了及时细致的观察与记录
培养12h与24h后的大肠杆菌菌落的大小会有明显不同,及时 观察记录的同学会发现这一点,并能观察到其他一些细微的 变化。
代谢类型
营养类型 能源 氢的供体 基本碳源
光能无机营养( 光能自养型)

无机物 二氧化碳
微生物举例
蓝细菌
绿色硫细菌
藻类
光能有机营养( 光
光能异养型)
几 种 菌 落 及 其 形 态
: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
病毒的结构
吸附
注入
合成
释放
组装
病毒的增殖一般可分五个阶段,即:
吸附→注入核酸→合成核酸和蛋白质→组装→释放
:寄生
㈡.微生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功能
微生物需要的五大类营养要素物质是:
⑴.概念 :凡是能为微生物提供所需碳元素的 营养物质。
⑵.来源: ①无机碳源:CO2;NaHCO3等
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单个或者少数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大量繁殖时,会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叫做菌落。
,而空气中的其他微生物不能通过。 2d后观察平板,无杂菌污染才可用来接种。
最常用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它可以杀灭所有的生物,包括最耐热的某些微生物的休眠体,同时可以基本保持培养基的营养成分不被破
而平皿是由正反两平面板互扣而成,这种器具是 坏。
③高压蒸气灭菌:100kPa、121 ℃下维持15-30min.
专为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而设计的。
二.实验操作(以培养大肠杆菌为例)
㈠.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2.称量
4.灭菌:
将锥形瓶放入高压蒸气灭菌锅,在压力为 100kPa、温度为121℃,灭菌15~30min。 5.倒平板: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课件:2.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共60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课件:2.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共60张PPT)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1
(一)培养基
1、定义: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 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2、培养基成分: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4类 ★另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 氧气、二氧化碳、渗透压等的要求。如:培养乳酸菌时需 添加维生素、霉菌PH调成酸性、细菌PH调成中性或微碱 性、厌氧微生物提供无菌条件。 ★ 4类成分齐全的培养基叫基本培养基,例如牛肉膏蛋白 胨培养基
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
示剂或化学药品配制而成,用以鉴别不同种类的
微生物。
3
液体培养基:
表面生长
均匀混浊生长
沉淀生长
4
固体培养基:菌落
单个或少数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大量繁殖 时,就会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 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叫做菌落。
菌落特征是鉴定菌种的重要依据。
5
于计算平均值,因为它不接近真实值,应重新实验
并注意:将菌液摇匀后再接种 P22
35
㈤.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
培养不同微生物往往需要不同培养温度。 细菌:30~37℃培养1~2d 放线菌:25~28℃培养5~7d 霉菌:25~28℃的温度下培养3~4d。
在菌落计数时,每隔24h统计一次菌落数目。 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以防止 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数目。
半固体培养基:
无动力
有动力(弥散)
(是否运动) 6
选择培养基:从微生物群中选择具有特定表型的细胞. 使之进行繁殖所用的培养基,称为选择培养基.
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 分离酵母菌、霉菌等真菌
加入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 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

章十 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ppt(共71张PPT)

章十 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ppt(共71张PPT)
(2)细胞壁成分独特而多样有的以蛋白质为主,有的含杂多糖,有的类似于 肽聚糖(“假肽聚糖”),但不论是何种成分,它们都不含胞壁酸、D型氨基酸和二氨基庚二酸
。 (3)核糖体的16SrRNA其核苷酸顺序独特,既不同于真细菌,也不同于真核生物。 (4)tRNA成分其核苷酸顺序也很特殊,且不存在胸腺嘧啶。
(5)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密码始于甲硫氨酸,与真核生物相同。 (6)对抗生素等的敏感性对那些作用于真细菌细胞壁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头 孢霉素和D-环丝氨酸等不敏感;对真细菌的转译有抑制作用的氯霉素不敏感;对真 核生物的转译有抑制作用的白喉毒素却十分敏感。 (7)生态条件独特有的是严格厌氧菌,如产甲烷菌(metnanogens);有的 是极端嗜盐菌(extremehalophiles);有的则是嗜热嗜酸菌
(用菌物代替以往的真菌)
目前广为接受Ainsworth第7版的分类系统及第八版
菌物界
Ainsworth等人的菌物分类系统纲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四节 微生物分类鉴定的方法
一、微生物分类鉴定的经典方法 二、微生物分类鉴定中的现代方法
微生物的鉴定
▪ 主要步骤:纯化、测定一系列必要的指标、查找权威性鉴 定手册
▪ 鉴定方法分四个水平:
▪ 菌株的确定:实验室可以自己命名。 1963年,Able等首次通过细胞脂肪酸的分析来对细菌进行分类,同时,Oyama等又提出了用裂解气相色谱法(Pyrolysisgaschromatography,
PGC,是一种热裂解法与色谱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来鉴定细菌。 Enterotube 系统
▪ Escherichia coli K12, O-157:H7
三域学说及其生物进化谱系树
促使人们提出三原界学说的最重要原因是具有一系列独特性状的曾称作“第三生物 ”的古细菌的发现。与真细菌相比,古细菌有以下几个特点:

高中生物选修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ppt(共54张PPT)

高中生物选修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ppt(共54张PPT)

稀释涂布平板法
涂布平板的所有操作都应在火焰附近进行。结 合平板划线与系列稀释的无菌操作要求,想一想, 第2步应如何进行无菌操作?
应从操作的各个细节保证“无菌”。例如, 酒精灯与培养皿的距离要合适、吸管头不要接触 任何其他物体、吸管要在酒精灯火焰周围等等。
微生物的恒温培养
微生物的恒温培养
微生物的恒温培养
3类。
(5)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种成分都溶化后
分装前,要进行的是
。 调整pH
(6)右表中各成分重量确定的原则
是 依微生物的生长需要确定 。 (7)若右表培养基用于菌种鉴定,应该
增加的成分
琼脂(或凝固。剂)
一、课题目标:
了解有关微生物及培养基的基础知识,进 行无菌技术的操作,进行微生物的培养。
二、课题重点和难点:
如图是酵母菌电子显微 镜下的形态结构
青霉
生殖 孢子生殖
直立菌丝 营养菌丝
腐生生活
(二)培养基
培养基(培养液)是由人工方法配制
而成的,专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使用的混合营养
液。
1.培养基的类型
(1)按物理状态分: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 (2)按功能分: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
(3)按成分分: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
芽孢又小又轻,可以随风飘散。
平板划线的操作方法
C是正确的,因为与发酵有关的所有设备和物质都要灭菌;
且体内一般不含有叶绿素.
寄生菌 大部分病原菌
消毒与灭菌的概念及两者的区别
(2)若不慎将过量NaCl加入培养基中。
有的碳源同时是能源,如葡萄糖;
掌握培养基的制备、高压蒸气灭菌和平板划线法等基本操作技术,熟练、规范地进行无菌操作,成功地培养微生物。

微生物实验室

微生物实验室
第四类 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5
•5
微生物实验室分级
根据对所操作生物因子采取的防护措施,将实验室安全防护水平 (bio-safety level,BSL)分为1~4级,BSL-1防护水平最低。
病原微生物
实验室
一类
···························· 四级
1
•1
微生物实验室的分区
一般分为下列区域: 接样室、样品保存室、培养基配制室、洁净室、生化室 、培养室、仪器室和洗刷消毒室,此外还有办公室。
2
•2
3
•3
实验室核心工作间的照度不低于350 lx,其他区域照度不低于 200 lx,宜采取吸顶式防水洁净照明灯。
实验室的温度宜控制18℃~26℃范围内。
17
•17
均质机
将样品和稀释液加入到无菌的均质袋中 , 然后将均质袋放入拍击式均质器 中,关上 门即开始和完成样品的处理。
拍击时间:0.1~99分钟。
拍击速度:3~12次/秒实际拍击次数显示 ,系统自动调节拍击速度。
18
•18
电热鼓风干燥箱
RT+10℃~250℃; 均匀度±1% 温度波动±0.5℃。
≥0.5μm尘粒数
浮游菌/立方米
3,500
0
5
沉降菌/皿 1
10,000级
350,000
2,000
100
3
100,000级
3,500,000
20,000
500
10
300,000级
10,500,000
60,000
1000
15
-----------GB 50346-2011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病原微生物实验规则和基本实验技术ppt

病原微生物实验规则和基本实验技术ppt
2、增菌(营养)培养基enrich medium:在基础培养基中加入血液、血 清、酵母浸膏或生长因子等物质,专供营养要求高的或特殊要求的细 菌生长。如:血琼脂平板。
3、选择培养基selective medium:利用不同细菌对某些化学物质敏感性 不同的性质,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该化学物质,抑制某些细菌的生 长,利于另一些细菌的生长,从而从混杂众多细菌的样品中特异分离 出目的菌。如:分离肠道杆菌的SS培养基。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 物疾病的微生物,如:小鼠白血病病毒。
(二)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类
生物安全实验室(Biosafety Laboratory,BSL), 在结构上由一级防护屏障(安全设备)和二级防护屏障 (设施)两部分硬件构成。根据安全设备和设施的不同 组合,构成了四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
(第一类和第二类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实验 中使用的微生物主要为第三类和第四类病原微生物)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 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 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 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如:HBV、登革病毒、破伤风梭 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
显微镜按要求维护好,登记并对号放入柜中。 (七)每次实验课后,按排值日。 (八)洗手后离开实验室。
三、实验室生物安全简介
(一)病原微生物分类: 为确保操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2004年国务院发布
并实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例》。根据 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 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
五、无菌观念和操作
认识消毒、灭菌、无菌操作的重要意义,学习基本的无菌操作方法。

微生物实验室建设要求ppt精选文档课件

微生物实验室建设要求ppt精选文档课件

3~4

级差
风 机
回风
10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洁净实验室气流流型设计
1、气流流型应满足空气洁净度等级的要求。 空气洁净度等级要求为1~4级时,应采用垂 直单向流。 2、送风、回风和排风系统的启闭应联锁。 正压洁净室联锁程序为先启动送风机,再启 动回风机和排风机;关闭时联程序应相反。 1~4级单向流平均风速0.3~0.5 m/s,向外气流 速度为0.1 m/s。
实验室建筑与装修的指导思想
1、人文环境和实验环境并重:必须满 足人的生理、心理、健康学及美学的需要;安 全;要有现代化实验室人文文化有关健康学、 美学等设计理念。
2、标准与统一规划相结合:达到安静、 整洁、明亮、庄重和迷人效果。
5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现代生物实验室设计理念
1、充分利用周围环境,尊重和保护环境; 2、实验室的标准和模块化设计; 3、生物技术发展趋势; 4、促进最佳的科学研究能力; 5、合理使用空间(核心区和非核心区); 6、室外内外环境的人性化处理; 7、实验室的安全和保安; 8、现代化生物实验室建筑相关规范与标准。4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实验室功能区域模块化设计
非实验室区域
实验室区域
办 公 室
信 息 室
档 案 资 料 室
样 品 室
卫 生 与 清 洁 室

最新GMP对药品生产环境的要求-微生物实验室布局与环境要求-精选PPT文档

最新GMP对药品生产环境的要求-微生物实验室布局与环境要求-精选PPT文档

微生物实验室布局与环境要求
生活区、洁净区、无菌区和培养区等,无菌 区域应与 培养区完 全分开。 隔离器技术生物安全柜的使用。
微生物实验室布局与环境要求
⑴无菌检查、微生物限度检查、无菌采样等应有独立设置的 洁净室(区)或隔离系统。 ⑵配备相应的细菌(真菌)试验室、培养室、培养基及试验 用具准备(包括灭菌)区、样品接收和储藏区、标准菌株储 藏区、污染物处理区和文档处理区等辅助区域。
法规要求
总体布局: “第六十四条 ”质量控制实验室、中药标本室通常应与生产区分开, 生物检定、微生物和放射性同位素的实验室还应彼此分开,无菌检 查实验室、微生物限度检查实验室、抗生素效价检测实验室、阳性 对照实验室也应彼此分开。 ——新版GMP要求
法规要求
微生物实验室应具有进行微生物检测所需的适宜、充分的设 施条件。 微生物实验室的布局与设计应充分考虑到良好微生物实验室 操作规范和实验室安全的要求。 实验室布局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既要最大可能防止微生物的污 染,又要防止检验过程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合适的规划及活动区域的合理区分将提高微生物实验操作的 可靠性。 ——2010版中国药典
A级 B级 C级 D级
3520 3520 352000 3520000
20 29 2900 29000
3520 352000 3520000 不规定
20 2900 29000 不规定
<1 10 100 3520000
GB/ T16292-16294-2011-02-01实施
尘粒最大允许数/立方米 微生物最大允许数
≤1
≤3 ≤10 ≤15
环境系统验证
• 尘埃粒子测定 • 浮游菌和沉降菌测定 验证时, 尘埃粒子、浮游菌、沉降菌超出标准,必须立即 重新取样,测试2次。 重新测试的结果必须全部符合标准规定。 在取样测试前,必须进行清洁消毒。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PPT课件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PPT课件
• 批准的部门: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 或 者兽医主管部门 、 国务院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 、 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11
• 运输要求:不少于2人、不得通过公共电(汽)车 和城市铁路运输 (有批文可以) 、采取防护措施 -12、13
2020年9月28日
8
第十四条 ~ 第十六条 菌(毒)种保藏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 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 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 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 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 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生物分类管理、实验室分级管理和符合标准。 • 第六条:确定实验室日常管理的职责部门 -实验室设立
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
2020年9月28日
5
第二章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和管理
• 第七条:对病原微生物如何分类就行了描 述,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
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 的微生物。
• 第二十一条: 一级、二级实验室不得从事 高致病性病原 微生物实验活动。
• 三级、四级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 物实验活动,应当具备的条件。
• 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对 符合条件的,发给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 物实验活动的资格证书。
2020年9月28日
13
• 第二十二条: 取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 物实验活动资格证书的实验室,需要从事 某种或者疑似实验活动(科研)的,应当 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 医主管部门批准。
和深远的意义
2020年9月28日

微生物实验室的分类及要求

微生物实验室的分类及要求

BSL-1
BSL-1
▪ 2.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 旋体、真菌类实验室:
实验活动所需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
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 大量活菌操 样本检测 非感染性材料的操作

第二级
—— BSL-2
BSL-1
第三级
BSL-2 BSL-2
BSL-1
三、BSL-2级实验室的相关要求
▪ 一、选址布局:
▪ 4. 实验室内照明应保证工作需要,避免反光和强光。
▪ 5.实验室门应带锁并可自动关闭。实验室的门应有可视窗。 ▪ 6.实验室应有足够的存储空间摆放物品以方便使用。在实
验室工作区域外还应有供长期使用的存储空间。
▪ 7.实验室内应使用专门的工作服,应戴乳胶手套。 ▪ 8.实验室工作区域外应有存入个人衣物的条件。 ▪ 9.实验室应配备高压蒸汽灭菌器,并按期检查和验证,以
第2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 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 传播的,个体危害严重、群体危害中等,有疫苗或有比较的 药物治疗的微生物;如SARS病毒等。
第3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 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 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 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结束
Hale Waihona Puke 大家好8这类微生物通常对个体危害中等,群体危害程序较 轻,一般不会导致人和动物死亡,但也存在个例。
第3类病原微生物是最为常见的导致食品中毒的危 害微生物,也是食品实验室重点检测的目标,这类 微生物包括:沙门氏菌、单增李氏菌、空肠弯曲杆 菌、布鲁氏杆菌、葡萄球菌等。
第4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 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 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 传播的,个体危害严重、群体危害中等,有疫苗或有比较的 药物治疗的微生物;如SARS病毒等。
第3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 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 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 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二、微生物实验室的分类
1.病毒类实验室
实验活动所需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
病原微生物 病毒培养
未经培养的感染 灭活材料的操作 无感染性材料的操作
危害程度
材料的操作
第一级
——
——
BSL-2
BSL-1
第二级
——
BSL-2
BSL-1
BSL-1第三级BSL-2 NhomakorabeaBSL-2
BSL-1
BSL-1
第四级
BSL-1
BSL-1
BSL-1
BSL-1
▪ 2.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 旋体、真菌类实验室:
实验活动所需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
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 大量活菌操 样本检测 非感染性材料的操作

第二级
—— BSL-2
BSL-1
第三级
BSL-2 BSL-2
BSL-1
三、BSL-2级实验室的相关要求
▪ 一、选址布局:
▪ 实验室布局应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人流、 物流、信息流应有效分隔 。
▪ 二、设施和设备要求:
▪ 1.实验室应有防止节肢动物和啮齿动物进入的设计 和设施。
▪ 2.实验室的墙壁、天花板和地面应平整、不渗水、 易清洁并耐化学品和消毒剂的腐蚀。地面应防滑, 不得铺设地毯。
▪ 3.实验台面能防水、耐腐蚀、耐热。实验台和橱柜 应牢固稳定,彼此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以便于清洁。
这类微生物通常对个体危害中等,群体危害程序较 轻,一般不会导致人和动物死亡,但也存在个例。
第3类病原微生物是最为常见的导致食品中毒的危 害微生物,也是食品实验室重点检测的目标,这类 微生物包括:沙门氏菌、单增李氏菌、空肠弯曲杆 菌、布鲁氏杆菌、葡萄球菌等。
第4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 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证符合要求。 ▪ 10.应在实验室内配备生物安全柜。 ▪ 11.应设洗眼设施,必要时应有应急喷淋装置。 ▪ 12.应通风,如使用窗户自然通风,应有防虫纱窗。 ▪ 13.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和应急照明,必要时,重要设备如培
养箱、生物安全柜、冰箱等应有备用电源。 ▪ 14.实验室出口应有在黑暗中可明确辨认的标识。
▪ 4. 实验室内照明应保证工作需要,避免反光和强光。
▪ 5.实验室门应带锁并可自动关闭。实验室的门应有可视窗。 ▪ 6.实验室应有足够的存储空间摆放物品以方便使用。在实验
室工作区域外还应有供长期使用的存储空间。 ▪ 7.实验室内应使用专门的工作服,应戴乳胶手套。 ▪ 8.实验室工作区域外应有存入个人衣物的条件。 ▪ 9.实验室应配备高压蒸汽灭菌器,并按期检查和验证,以保
微生物实验室的分类及要求
李磊
-
一、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等级
我国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七条 中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 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4类:
第1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 病,对个体、群体危害严重,无有效的疫苗防治的微生物: 如霍乱、鼠疫、埃博拉病毒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