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 背影
11优秀公开课《背影》ppt课件
——走了几步就回头,可见心里还是惦 记着儿子,依依不舍。又想到儿子所带的行 李,叫儿子小心,什么都为儿子着想。
提示:写作,要善于用朴素的语言写出深 挚的感情;选材,也要善于选择那些平常 而又饱含深情的素材。
送你一句话:
父爱如伞,为你遮风挡雨; 父爱如雨,为你濯洗心灵; 父爱如路,伴你走完人生。
——父亲已经把儿子送上车, 已经关照得无微不至,儿子也劝父 亲可以走了,而父亲还觉得没有尽 够心意,看见站上有卖橘子的,便 去给儿子买橘子。虽然过铁道不容 易自己会受累,但能让儿子受用, 他便心甘情愿。他还生怕儿子跟着 出来,忘了行李。父亲的关怀真是 无微不至。
③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儿子回 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
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
快地 流 下来了。
这一段作者描写父亲的背影,先作 外貌 描写,然后作 动作 描写。用特写镜头精细 地描写父亲过铁道、爬月台的动作,形象 地写出了父亲吃力地攀爬的困难,写出了 强烈的爱子之心,流露了父爱力量的巨大 ,催人泪下。
写作启示:
作文中写人时经常会运用动作描写和外 貌描写。
这4句朴实而简洁的话包含着父亲 怎样的深情?请具体说明。
①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父亲当时急于谋事,在生存
的巨大压力之下,忧心如焚,但 是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惟 恐儿子路上有什么闪失,所以最 后决定还是由自己亲自送。
金玉良言:在父母的眼里,我们永远是孩子。
②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 ,不要走动。
爱
可是自己对父爱竟理解不到,自以为是,觉
得比父亲还高明,实在是太傻了!
2.请同学们阅 读最后一段, 思考讨论下 列问题。
第14课《背影》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4课《背影》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背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在表达感情方面所起的作用。
2.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3. 体会文中真挚的父子之情,感受父爱的伟大。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学习本文抓住“背影”这一感情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作方法。
(2)品味朴实无华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深情。
2. 教学难点:(1)理解文中父亲背影的含义,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2)深入理解文章中父子之间的情感变化,以及这种变化所反映的人性和社会背景。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展示与父爱相关的图片或讲述一个简短的父爱故事,引发学生对父爱的思考。
提问: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父亲是怎样表达爱的呢父亲的哪些举动让你们感受到了他的爱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从而引出今天的课文《背影》,看看作者是如何描绘父亲的爱的。
2. 检测预习出示PPT, 展示以下词语:差使、交卸、祸不单行、奔丧、狼藉、慰藉、簌簌、赋闲、游逛、勾留、嘱咐、妥帖。
提问:请同学们朗读这些词语,注意字音和字形,看看哪些词语容易读错或写错。
差使(chāi) 、交卸(xiè) 、祸不单行(huò)、奔丧(sāng) 、狼藉(jí) 、慰藉(jiè)、簌簌(sù) 、赋闲(fù) 、游逛(guàng) 、勾留(gōu) 、嘱咐(zhǔ) 、妥帖(tiē) 。
其中,“藉"容易读错,“卸”“丧"勾”等字容易写错。
出示PPT, 展示以下词语:迂、栅栏、马褂、蹒跚、拭干、搀、光景、颓唐、惦记、琐屑、举箸提笔、晶莹。
提问:请同学们朗读这些词语,注意字音和字形,同时理解词语的意思。
迂(yū) 、栅(zhà) 栏、马褂(guà) 、蹒跚(pán shān)、拭(shì) 干、搀(chān)、光(jǐng) 景、颓(tuí) 唐、(diàn) 记、(chù) 目伤怀、琐屑(xiè)、举(zhù) 提笔、晶(yíng) 莹。
7《背影》第一课时修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 tiē)妥帖 帖 ( tiè)字帖
( tiě)请帖
辨析形近字:
籍 jí 籍贯、书籍 藉 jí 狼藉
7/16
3、看意思说出对应词语
狼藉 1.乱七八糟样子 簌簌 2.纷纷落下样子。 惨淡 3.凄惨暗淡,不景气。 赋闲 4.失业在家。 勾留 5.短时间停留。 迂 6.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颓唐 7.衰颓败落。 触目伤怀 8.看到某种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情郁于中 9.感情积在心里不得发泄。 琐屑 10.细小而繁多(事)。
2、“我”与父亲见面背景怎样?
3、文中一共写了父亲几次背影?
11/16
整体感知
1、请找出本文文眼。
(我最不能忘记是他背影。)
2、“我”与父亲见面背景怎样? a、祖母死了 b、父亲差使也交卸了 (祸不单行,家境惨淡)
12/16
本文共有几次写到“背影”?
共有四次 四次“背影”各出现在课文什么地方
寻? 第一次在开头,“最不能忘记是他背影”。
导入: 一个不知道享受爱人,他良知是苍 白;一个不知道回报爱人,他情感是自私。
世界上,有许多爱包围着我们,有些 爱是细致,有些爱是厚重;有些爱和风细雨, 有些爱轰轰烈烈。父爱、母爱、夫妻之间爱、 儿女爱、亲人爱……爱,已经成了中华文学史 上永恒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朱自清《背 影》,让我们来真切体会一下浓浓父爱。
影
父子分别
别后思念
14/16
线索
依据四次背影,理清结构,
寻 一(1)难忘背影——点题(开门见山) 找 背 二(2~6)刻画背影(买橘、离开) 影 三(7)再现背影——前后照应
Q
返回
15/16
归纳小结
《背影》一文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 , 作者是 朱自清,这篇文章用 平实 语 言,以 背影为线索,反应了 父子主情深 题。
背影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15篇
背影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15篇背影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坐着及其相关的经历2、学习描述人物的方法,异常是行为描述本事目标: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情感目标:珍视亲情,增进与父母之间的交流教学重点深入体会文章表现的父子间的深情教学难点理解文章质朴、含蓄、动人的语言教学方法采用“情境导入-整体感知-精读品析-欣赏体味-拓展迁移”的教学模式,倡导教师从必要的牵引到放手、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虽然被父母浓浓的爱包围着,但大多数却认为理所当然,很少真切地来体验一下父母的拳拳爱子之情。
所以,我在开始讲课前,就用孟郊的《游子吟》带学生走进亲情的世界,由感受母爱到谈论父爱,为诵读、品悟父亲的背影蓄势。
或是将《世上仅有妈妈好》这首歌即兴改编为《世上仅有爸爸好》二、播放《背影》的朗读录音,以质朴的文字,感人的画面,让学生整体感知,学生再自由诵读,初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这样的设计遵循渐进原理,由浅入深,为品读课文做好铺垫。
在学生听录音带的时候板书文内重要的字词簌簌(su)赋闲(fu)踌躇(chouchu)差使(chāi)颓唐(tui)蹒跚(panshān)琐屑(xie)交卸(xie)三、作者及作品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现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
主要作品:诗集《毁灭》《踪迹》散文:《匆匆》(七年级学过)、《荷塘月色》(高一学)、《背影》四、文章脉络第一部分(!)开篇点题,点出背影第二部分(2--6)回忆往事第三部分(7)别后思念五、具体研习课文资料(主要运用教师提问,学生答问的方式)1、教师提问:《背影》这篇散文因其成功地描述了“父爱”这一主题而被人们广为传诵。
读完这篇散文之后,你觉得作者是经过选取什么角度来表达“父爱”这一主题的?明确:作者是经过选取“背影”这个角度来表达“父爱”这一主题的。
朱自清《背影》公开课教学设计
朱自清《背影》公开课教学设计(总12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朱自清《背影》公开课教学设计朱自清《背影》公开课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朱自清《背影》公开课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赏析背影细节描写,学习其对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朴实的语言所包含的深情,感受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3、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珍爱亲情,懂得感恩。
教学重点:赏析背影细节描写,学习其对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朴实的语言所包含的深情,感受作品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谈到中国现代散文就不能不提到朱自清先生。
1928年10月,朱自清先生的一本散文集出版,他将此书寄给了远在扬州的父亲。
当时父亲已经卧病在床,三弟朱国华接过邮包,手捧书本,不敢怠慢,一口气奔上二楼父亲的卧室,让他老人家先睹为快。
父亲带上花镜,一字一句的诵读儿子的文章,不由得热泪盈眶,原来他读到了一篇儿子写自己的文章,这就是《背影》。
其实,《背影》不只感动了朱自清的父亲,它还感动过很多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背影》,一起进行一次感动心灵的旅程。
二、找感动首先,咱们一起来到感动心灵之旅的第一站——找感动。
课前我们已经充分的预习了课文,谁能告诉老师,文章写了几次背影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哪次背影写的最详细,最让人感动请大家轻声朗读第六段,找到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想一想为什么你会感动。
三、品感动找出感动心灵的句子后,咱们的感动心灵之旅列车就驶入了第二站——品感动。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和组内成员一起交流你感动的原因,然后在班级内分享。
四、读感动同学们刚才一起分享了文章让你感动的原因,那么我们的列车即将驶入第三站——读感动。
请同学们朗读让你感动的句子,注意语速、语调、重音、停顿,要读出感情。
五、说感动其实何止是父爱,所有的亲情都是无价的。
第14课《背影》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4课《背影》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背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在表达感情方面所起的作用。
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感受父子情深,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具体描写父亲“背影”的细节,感受父子之间的深厚情感。
(2)学习本文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1)理解文中父亲背影的含义,以及背影所蕴含的情感和象征意义。
(2)引导学生从文中的细节描写中体会父爱的深沉,学会感恩父母。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令人难忘的背影。
比如,在晨曦中忙碌的清洁工的背影,在夕阳下蹒跚的老人的背影,还有在风雨中坚守岗位的警察的背影等等。
这些背影都承载着各自的故事和情感。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背影》,作者朱自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感人至深的背影,这个背影让他终生难忘。
那么,这个背影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呢?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课文。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
他的散文风格朴素自然,语言洗练,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
主要作品有《春》《绿》《荷塘月色》《背影》等。
背景介绍《背影》是朱自清于1925 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文章记叙了作者回家奔丧完毕后,与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时的情景,突出了父亲的“背影"。
当时,朱家的境况已大不如前,父亲失业,祖母去世,家中光景十分惨淡。
在这种情况下,父亲对儿子的关爱更加显得珍贵和深沉。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注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解决字音、字义问题。
交卸(xiè)奔丧(sāng)狼藉(jí)簌簌(sù)赋闲(fù)踌躇(chóu chú)迂(yū)蹒跚(pán shān)拭(shì)颓唐(tuí)琐屑(xiè)惦(diàn)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这篇文章主要记叙的事件是什么?明确:文章主要记叙了“我”与父亲在车站依依惜别的场景。
朱自清《背影》公开课教学设计
朱自清《背影》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时间:2020-05-17我要投稿朱自清《背影》公开课教学设计朱自清《背影》公开课教学设计篇1【教学要求】1、了解作者以及相关知识点。
2、掌握文中关于父亲背影的描写,体会父子之间的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对话,感悟父子深情,教育学生珍视亲情,学会感恩。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精读、速读相结合。
【时间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一组背影图片及父亲过铁道时的背影图片。
二、作者简介从朱自清不食美国救济面粉谈起。
三、自读课文,了解大意,概括并批注各部分内容(紧扣“背影”概括。
)回到导入部分,提问:刚才最后的一幅图画是什么背影?四、教师由课题过渡到4、5、6段,重点突破中心内容1、决定送我:第四段抓住两个“终于”,两个“踌躇”和“再三”以及父亲的第一句话:“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去理解和感受。
可以把阅读、批注和交流结合起来。
2、进站讲价:第5段抓住两个“忙着”和“送我”、“拣定”、“嘱我”、“又嘱”等词语去理解和感受。
以上两段的学习,要让学生的情感得到铺垫,为学习下一段打基础。
3、买橘送别:第6段分为前后两部分处理。
(以“泪很快流下来了”为界。
)⑴望父买橘:阅读、想象,借助多媒体感受父亲攀月台的背影,教师要点拨时令、衣着、体形、年龄、身体状况、月台高度,以帮助学生想象和感受。
学生表演:父亲买橘。
⑵父子分别:体会两次流泪有何不同?五、学生速读并讨论2、3段和7段内容1、内容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2、共同的作用都是烘托。
3、理解开头的“最不能忘记”和结尾的“又看见……背影”?教师小结:苦难之中我们会变得一无所有,而此时亲情会显得弥足珍贵。
泪光之中便是情至深处。
六、迁移训练在过去的生活经历中,你有没有最难忘的“背影”?请回忆当时的情景,向同学们讲述。
如,父母送菜送钱送衣,走后的情景(风中、雨中、雪中、雾中)。
七、音乐回放《父亲和我》,再次感受父子之间的亲情。
舒缓的音乐声中,同学们,此时你最想对父母说些什么呢【板书设计】不忘背影:点题,启下看见背影:衣着、动作父子亲情情态细节心灵对话长注背影:依恋“又见”背影:思念、照应朱自清《背影》公开课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的1.体会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选择最佳角度命题立意、组。
《背影》公开课金奖ppt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但父母的爱也很伟大,值得我們去感恩。
大家不妨试着在父母疲倦時端上一杯热茶,
在餐桌上給他們夹一次菜,在他們工作之余
給他們捶捶背、揉揉肩……
(音乐欣赏 )
愿 儿 都 都 盼 想 牛父 那 忘 忘 的父 那 天 只 說 說 儿 儿 。亲 是 不 不 牛亲 是
歌
下 有 养 养 归 時 是 我 了 了 。是 我 曲
刻画背影(望父买橘) 惜别背影(父子分别)
再現背影(别后怀念) 7
以 背影為线索,贯穿全文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課文,理解关键詞語在表达
感情方面所起的作用。 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 影”,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情感目标 1.感受父子情深,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 统美德。 2.体会自已父爱的深沉与伟大,珍爱亲情,
父轻儿儿一一 母 歌 為能 袋 封
儿小一粗 那 時声 茶
儿小 那時
欣
, 一 防 防 闷 家 登候 長淡 登 候
赏
平曲老老烟书 天,叹饭 天,
安,,,,, 的常,, 的常
度和可可满千 梯坐半将 梯坐
春泪您山天里 ,在壶我 ,在
秋唱再高数写 父父老养 父父
。:苦水星叮 亲亲酒大 亲亲
再远斗嘱 累他。; 不乡 张流 口;
——难过的泪 ——感激的泪 ——惜别的泪 ——辛酸的泪
质疑探究、精心赏析
全文共写到父亲几次背影?表达了什么中心?
四写背影
怀念父亲 惦记背影
父 疼
望父买橘 刻画背子影
父子分手 惜别背子影 爱
父 子 情 深
别后思念 再現背父影
有一句话,值得你铭记一生:
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 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大的, 是父母对儿女的恩情!
《背影》一课时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背影》一课时教案引言: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指导工具,它能帮助教师规划和组织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本文将以《背影》为例,为中学语文教师设计一堂以此文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堂。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能够理解并分析《背影》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 能够运用合适的语言表述,描述与品味文本中的形象描写。
2.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父爱的珍视与感恩之情。
- 培养学生感受以身作则的美德和影响力。
3. 学习策略-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阅读解读能力。
- 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 通过文本分析理解《背影》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 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述,描述与品味文中形象描写。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感受以身作则的美德和影响力。
四、教学准备:- 课文《背影》的复印件。
- PowerPoint 幻灯片或者教师手写板。
- 学生讲解项目指南。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幻灯片或教师手写板,展示《背影》的标题,并询问学生对于这个词的理解。
2. 启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回忆曾经因为某个人的离别而感到伤感的事情,并鼓励他们与同桌分享。
步骤二:阅读理解(25分钟)1. 将《背影》分发给学生,让他们课前默读。
2. 学生自主阅读,教师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帮助。
3. 教师指导学生针对文中的关键词和句子进行分析和理解,并展开讨论。
4.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个人理解与感受。
步骤三:文本分析(20分钟)1. 导入背景知识,介绍《背影》的作者、作品背景和写作背景。
2. 针对主题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从文中的细节入手,分析父爱、亲情和师生关系在文中的呈现,引导学生理解并发表个人见解。
3. 引导学生理解以身作则的美德和影响力,并讨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的经历。
步骤四:语言表达(25分钟)1. 向学生展示一些文中的形象描写,并引导他们感受和理解。
2. 分成小组,让学生自由讨论,并从文中选取一段形象描写进行朗读和表演。
公开课《背影》教案
公开课《背影》教案(总1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公开课《背影》教案公开课《背影》教案【一】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抒发的父子间看似平淡实为深切的感情。
2、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以及作者抓住某一特定情景展开内容的写法。
教学难点:学习在叙述和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同学们,有谁知道孟郊的《游子吟》这首诗吗?(教师用幻灯片打出,师生共同朗诵这首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歌赞颂的是谁(它是歌颂母爱的。
)“世上只有妈妈好”,很多的诗和歌都是咏赞母亲的,说明母亲的确伟大。
然而,父亲伟不伟大呢同学们爱自己的父亲吗今天,我们来感受一篇表现父子情深的散文--《背影》。
二、整体感知课文:1、检查预习情况,正音正字。
(打投影片)差使(chāi)交卸(xiè)奔丧(sāng)游逛(gung)踌躇(chuch’)栅栏(zhà)蹒跚(pnshn)琐屑(suǒxiè)2、由学生自由上台写出其它的生字词,集体讨论解决。
3、简介作者及背景: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
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等,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背影》是记实散文,写于1925年。
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
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
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眼前一般无二。
我这篇文只是写实,……”三、初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父亲说过的五句话。
1、由生活导入:根据同学们的观察,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二人哪个人的话语多些呢?父亲一般沉稳少言。
朱自清的父亲也一样。
大家找找看,父亲一共说了几句话,用直线划出来。
(以快速阅读抓文章重要信息为突破口,分组讨论。
《背影》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背影》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初中语文《背影》教学目标1.感受父子情深;2.学习本文摄取闪光瞬间的选材构思法----截取法;3.品味朴实的饱含深情的语言。
●教学过程●导入有人说父爱像冬天的火,夏天里的冰,有人说,父爱像高山,却比高山多了几分柔情;父爱是.......父爱是山,父爱是桥,父爱是生生不息的火种!同学们,你们说父爱是什么?在《春》的作者朱自清的心里父爱又是什么?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欧旅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写作背景1917年,作者的祖母去世,父亲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的差事也交卸了。
办完丧事,父子同到南京,父亲送作者上火车北去,那年作者20岁。
在那特定的场合下,做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爱护,使儿子极为感动,这印象经久不忘,并且几年之后,想起那背影,父亲的影子出现在“晶莹的泪光中",使人不能忘怀。
1925年,作者有感于世事,便写了此文。
初读背影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下列问题。
1. 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记叙了几年前作者在浦口车站和父亲分别时的情景。
2.在送行中,父亲为儿子做了哪些事?表达了什么中心?(1)终于决定亲自送“我”去浦口车站。
(2)和脚夫讲价钱。
(3)拣座位,铺大衣,嘱托茶房照应。
紧扣“踌躇",“再三”,“忙着"等追问:作者写这些小事有什么作用?(1)使文章内容更充实,对下文买橘子这一主要事件做铺垫。
(2)更能体现父亲对“我”细心关照,周到入微的爱。
3.哪一件事最令你感动?为什么?聚焦背影有感情地朗读第六自然段,品味体会父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句子。
【学法指导】分析人物的方法:观其貌、看其行、听其言这段动词准确精当,请根据课文填空: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____到铁道边,慢慢_____身下去,尚不大难。
朱自清《背影》(公开课)PPT教学课件
目录
• 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写作技巧探讨 • 主题思想阐释与价值观传递 • 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建议 • 互动环节与课堂总结
01
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
朱自清生平及文学成就
1898年出生于江苏省扬 州市,原名自华,号秋
实。
01
03 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开始从事文学创作。
结尾收束
以儿子对父亲的思念和感 恩之情作为结尾,呼应开 头,使全文结构严谨。
关键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
父亲形象
通过描写父亲的外貌、动作和语言, 塑造了一个朴实、慈爱、坚强的父 亲形象。
儿子形象
通过儿子的视角和感受,展现了一 个懂事、感恩、思念父亲的儿子形 象。
情感表达与意境营造
情感表达
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表达 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思念和愧疚之 情。
情感真挚
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父亲的 深厚感情,读来令人动容。
简练明快
朱自清善于运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丰 富的内涵,使得文章言简意赅,富 有感染力。
04
主题思想阐释与价值观传递
父爱如山:深沉而厚重
父亲在儿子临行前的 细心关照,表现出对 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
父亲在信中流露出对 儿子的思念和担忧, 体现了父爱的深沉与 长久。
描写手法展示
外貌描写
心理描写
通过对父亲穿戴、身材、动作的细致 刻画,展现了一个朴实、慈爱的父亲 形象。
通过对“我”内心感受的细腻刻画, 展现了“我”对父亲的感激、思念之 情。
环境描写
通过对车站、月台等环境的描绘,营 造出一种凄凉、冷清的氛围,衬托出 父子离别的伤感。
语言风格特点总结
《背影》-教学(16张ppt)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第12页
一边说:“不冷”。乡村土路原来就不好走, 在加上路面上又结了冰。父亲即使一直很小 心骑着车,可是还是在一个拐弯地方翻了车。 自行车不听使唤就飙进了路旁小河里。父亲 被摔进了小河,我被摔在了路上。还没有等 我回过神来,父亲已经从河里爬了起来,大 声问我摔到了没有,有没有事。我看着河水 从父亲衣服上一滴一滴流下来,我眼睛就湿 了。我快速爬起来。问父亲有没有事。父亲 大半身全都湿了,在风中微微颤动着。
第15页
父爱如禅,不便问,不便说,只能 悟。
第16页
——担心儿子路上饥渴,无微不至。
(2)“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
——惦念路途平安,回信才放心。
(3)“进去吧,里边没人。”
——依依不舍,又怕儿子行李丢失。
第4页
朴素言语中 往往含有深挚爱;
平淡话语里 往往有不平静心情。
写作指导:善于用朴素语言 写出真挚情感。
第5页
感受爱 回报爱
❖爱是双向。
❖ 一个人假如感受不到爱,他 良知是苍白;假如只会索取爱、 感受爱,他情感是自私。
探攀缩倾
} 月台高,越过难 细节描写
台高无垫脚,吃力
买橘艰难 深深父爱
体胖台高,重心不稳
写作指导:抓住生活中细微而详细经典情节,加以生
动细致描绘。能够丰富人物形象、使人物描写有血有
肉有灵魂。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 第3页
关爱之情溢于言表
质疑探究、精心赏析
(1)“我买几个橘子去。你 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背影课件公开课PPT课件
教师点评学生分享的内容,引导 学生深入思考和交流,加深对文
章的理解和感悟。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 与教师和同学共同探讨,拓展思
路和视野。
讨论现实生活中父子关系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父子关系的特 点和问题,如沟通障碍、代际差异、责 任与担当等。
请输入您的内容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 加深对父子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04 情感表达与传递方式探讨
父爱如山:深沉而坚定
父亲形象塑造
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 展现父亲的坚毅、刚强和无私。
父爱表达方式
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往往通过实际行 动来表达,如默默付出、承担家庭 责任等。
父爱对儿子的影响
父亲的爱护和支持是儿子成长过程 中的重要力量,对儿子的性格形成 和人生观产生深远影响。
创作背景
1917年,作者的祖母去世,父亲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 的差事也交卸了。办完丧事,父子同到南京,父亲送作 者上火车北去,那年作者20岁。在那特定的场合下,做 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爱护,使儿子极为感动, 这印象经久不忘,并且几年之后,想起那背影,父亲的 影子出现在“晶莹的泪光中”,使人不能忘怀。1925年, 作者有感于世事,便写了此文。
背影课件公开课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背影作品简介与作者介绍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人物形象塑造及特点分析 • 情感表达与传递方式探讨 • 艺术手法鉴赏与比较阅读推荐 • 跨文化视角下的《背影》解读 • 课堂互动环节与思考题设置
01 背影作品简介与作者介绍
《背影》创作背景及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 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 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 ),后随父定居扬州。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民主战士。
语文教研公开课初中(3篇)
第1篇一、课题:《背影》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 学习朱自清的散文风格,体会其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父爱的伟大和深沉,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 学习朱自清的散文写作手法。
2.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父爱的内涵,体会其深远的意义。
- 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朱自清的生平事迹,简要介绍其散文创作背景。
2. 提问:同学们对朱自清的散文有什么了解?对《背影》这篇课文有什么期待?(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读课文,圈画出生字词,查字典学习。
2. 教师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讲解生字词。
3.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1. 第一部分:-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父亲的形象特点,如慈爱、勤劳、朴实等。
-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对父亲的理解。
- 教师总结:父亲是家庭的顶梁柱,是子女的依靠。
2. 第二部分:- 学生朗读父亲送别儿子的场景,体会其情感。
-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背影”这一意象,探讨其象征意义。
- 教师总结:背影是父亲对儿子的深深眷恋,也是儿子对父亲的深深思念。
3. 第三部分:- 学生朗读儿子对父亲的回忆,体会儿子的愧疚和思念。
-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儿子的心理变化,探讨其成长历程。
- 教师总结:儿子在成长过程中逐渐理解父亲的付出,懂得了感恩。
(四)拓展延伸,提升认知1. 教师展示其他描写父爱的散文作品,如《父亲》、《我爱这土地》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不同作品中父爱的表现形式。
3. 教师总结:父爱是伟大的,我们要学会感恩,珍惜与父亲相处的时光。
《背影》公开课教案整理
《背影》公开课教案整理《背影》公开课教案《背影》中用朴实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大事中,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惜。
《背影》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揣摩文章朴实而简洁的语言,感悟文字中蕴涵的父子深情。
2.认真研读父亲爬过铁道去买橘子时的"背影',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3.联系自己的生活,进一步体会亲情的内涵。
4、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同学观看父母的生活与情感,主动为父母分忧解难。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2、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以及学习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在叙述和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理解肤浅的父子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提问:1、在你的生活中谁最令你感动,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2、而在我们今日所学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的《背影》中谁是令他最感动的人呢?而最令他感动的又是什么呢?(第一问的设计体现语文与同学生活的联系,让同学由生活中的详细形象动身;其次问旨在激起同学的阅读需要,同时,也体现了对预习的要求)二、朗读训练1、听录音朗读(选一段节奏舒缓情调感伤的音乐)要求:将那些自己读不准的字标出记号;将自己不能理解的词语框出来2、正音练习奔丧(bēnsān 踌躇(chuch)交卸(xi) 迂(yū)腐颓(tu)唐琐屑(xi) 晶莹(yng) 差(chāi)使簌簌(ss) 狼藉(j) 赋(f)闲栅(zh)栏老师对这些词领读两遍。
3、朗读:1、2段一组同学读,3、4段二组同学读,5段全班同学读,6段三组同学读。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而我们同学最薄弱的也是这一点,是顺其自然,还是切实去转变,我选择后者,初一时期是训练朗读的关键时期,假如此时不加以强化,到了高年级再去补已经很难有成效,心理学认为人进展某种力量具有关键期,朗读力量进展的关键期就在学校和学校阶段。
第14课《背影》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6
第14课《背影》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背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品读经典段落,体会背影蕴含的父爱。
2.通过研读关键语句,感受父子情感的变化。
3.感知父子之间含蓄、克制、纠结的情感。
教学重点: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父子深情,感受父子和解的过程教学方式:问答互动式教学过程:这篇文章写了什么《背影》写的内容是关于谁和谁的故事儿子和父亲问题:父亲为儿子做了什么事?儿子又是怎样回应的问题:父亲为我做了这么多事,亲自送我,帮忙降价,嘱咐茶房,拣定座位,按照道理,正常情况下我们的态度应该是怎样的?预设:感动追问:而文章中的我非但不敢动反倒还以什么样的态度预设:厌烦、不以为然、拒绝追问:所以问题来了,为什么“我"的态度会如此反常呢?我与父亲关系反常的地方还有吗?预设:“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追问:父子之间的关系为什么会如此反常请同学们在课本上找找原因预设:父亲差使交卸了、回家变卖典质,还了亏空补充:亏空的意思是挪用公款无法弥补背景链接父亲朱鸿钧时任徐州榷运局长,在徐州纳了几房妾。
此事被当年从宝应带回的淮安籍潘姓姨太得知,她赶至徐州大闹一场,终至上司怪罪下来,撒了父亲的差。
为打发徐州的姨太太,朱鸿钧花了许多钱,以至亏空五百元,让家里变卖首饰,才算补上窟窿。
祖母不堪承受此变故而辞世。
——《朱自清年谱》(1917 年冬)小结:我们概括一下:父亲娶小妾、对母亲不好、丢工作、变卖家产、气死祖母,正是因为父亲的种种原因所以才导致“我"对父亲的态度是如此的冷漠、厌烦而这种态度什么时候发生改变呢?预设:父亲为我去站台买橘子之后,我的情感开始改变问题:为什么父亲前面为“我”做了这么多事都没有把我感动,“我"偏偏被父亲买橘子的背影而感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关于背影的描写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公开课《背影》教案设计
公开课《背影》教案设计公开课《背影》教案设计《背影》是朱自清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文章感人至深的就是它那父亲的背影。
公开课《背影》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背影》是朱自清先生写于1925年10月的一篇回忆性记叙散文文章深刻的表现了父亲的爱子之心和作者的念父之情背影是全文描写的焦点,也是叙事的线索作者除了对背影作了笔酣墨畅的细致描写外,还以背影为中心,安排了许多精彩的衬托和铺垫《背影》无论记人、叙事、抒情都十分平实,语言淳朴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处,却打动了几代读者的心在一个平凡、朴素的背影上刻下了两个质朴而深沉的大字“父爱”而这一主题的表达在物质充裕的今天,无论对我们还是学生都具有极其现实的教育意义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积累词汇,明确“狼籍”、“踌躇”、“赋闲”、“颓唐”、“触目伤怀”等词语的含义2、整体感知课文,体会文章主旨3、学习文章饱含深情的、朴素的语言(二)过程与方法:1、反复诵读,深入体会文中表现的父子情深2、找出文章中描写人物的语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仔细揣摩文中各种描写手法的表达作用(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珍爱亲情,理解父母,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关心他人教学重点三、教学重点体会文中四次对背影的描写及其作用,人物描写手法的运用,领悟父子间的浓浓深情四、教学难点品味本文有情有味有厚度有质感的语言,领悟父亲的爱子之心和作者的念父之情五、课前准备制作课件六、教学课时的安排:二课时七、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整体感知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入题:(课件投影:播放歌曲《父亲》)师:世界上,有许多爱包围着我们,有些爱是细致的,有些爱是厚重的;有些爱和风细雨,有些爱轰轰烈烈父爱、母爱、夫妻之间的爱、子女的爱、亲人的爱……爱,已经成了中华文学史上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朱自清的《背影》,让我们来真切的体会一下浓浓的父爱(板书《背影》)(二)走近作者: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欧旅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背影》是记实散文,写于1925年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三)写作背景《背影》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1917年冬,作者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被解职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作者当时在北大哲学系读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车站惜别二、检查预习:1、指学生导读准字音:2、指导学生理解词语:三、整体感知课文(一)朗读课文1、听课文录音《背影》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思考问题讨论问题:1、本文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父子浦口送别)2、理清课文结构(全文分为四个部分,脉络清晰,结构严谨)3、我与父亲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惨淡父子离别4、全文共写到父亲几次背影的?以“背影”为线索组织材料,第一次(在第1段):怀念父亲惦记背影第二次(在第6段):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第三次(在第6段):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第四次(在第7段):别后思念再现背影4、为什么要多次描父亲的背影呢(为了突出父疼子)哪一次写背影最具体呢(第二次)让学生齐读课文第六段5、自由发言:读了这段,你感受到了什么或联系自己的实际你想说些什么四、小结:在你的生命过程中,父母的关爱一直陪伴在身旁,请你随时留意,一定会有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片段五、作业设计1.完成课后习题“一1”2.熟读课文,找出文中你觉得写得精彩的文段,并说说理由六、板书设计:四第一次(在第1段):怀念父亲惦记背影父疼子次第二次(在第6段):望父买橘刻画背影背描第三次(在第6段):父子分手惜别背影影子爱父写第四次(在第7段):别后思念再现背影第二课时主要内容:精读课文重点部分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朱自清的《背影》,感知了文中的内容,了解文中对背影的描写,本节课我们再继续来学习二、旧课复习:请根据课文填空:(投影7)我看见他着黑布小帽,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到铁道边,慢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过铁道,要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着上面,两脚再向上;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下来了归纳段意:买桔子送别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第二部分四、问题探讨:1、朗读第六自然段思考:本段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父亲先勾画出相关的词语或句子,再想一思这样写有何作用(1)外貌:父亲的穿戴:黑、深青作用:表明家境不好,心情忧伤父亲的体态:肥胖作用:表明行动不便,艰难(2)动作:走路的姿势:蹒跚作用:年纪较大、腿脚不便爬月台时的动作:攀、缩、倾作用:行动不便、步履艰难(3)语言:“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当时急于谋事,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之下,忧心如焚,但是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儿子路上有什么闪失,所以最后决定还是由自己亲自送“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已经把儿子送上车,已经关照得无微不至,儿子也劝父亲可以走了,而父亲还觉得没有尽够心意,看见站上有卖橘子的,便要去给儿子买橘子过铁道不容易,自己受点累,能让儿子受用,他是心甘情愿的他还生怕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父亲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进去吧,里边没人”走了几步就回头,可见心里还是惦记着儿子,依依不舍又想到儿子所带的行李,叫儿子小心,什么都为儿子着老师点评:这四句话都很简短,意思也很平常这样简短平常的话是否缺乏感情?不是,朴素的言语中往往含有深挚的爱意;平淡的话语里往往隐藏着不平静的心情老师赠言:真理是朴素的小结:同学们写作时,要善于用朴素的语言写出深挚的情感;选材时,也要善于选择那些平常而又饱含深情的素材2、过渡语:有人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父母对儿女的恩情!下面我们再一同来感悟一下作者所写的“父亲送我上车”时的情形3、质疑探究、精心赏析请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的过程说的四句话,并体会它所含的意思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当时急于谋事,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之下,忧心如焚,但是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儿子路上有什么闪失,所以最后决定还是由自己亲自送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已经把儿子送上车,已经关照得无微不至,儿子也劝父亲可以走了,而父亲还觉得没有尽够心意,看见站上有卖橘子的,便要去给儿子买橘子过铁道不容易,自己受点累,能让儿子受用,他是心甘情愿的他还生怕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父亲的关怀真是无微不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进去吧,里边没人——走了几步就回头,可见心里还是惦记着儿子,依依不舍又想到儿子所带的行李,叫儿子小心,什么都为儿子着想4、阅读最后一段后,探讨:(1)课文结尾写父亲的背影,是在“晶莹的泪光中”,这是为什么?父亲信上说到了“大去之期”,说明他的身体和心境都到了日薄西山的地步,想到父亲对自己的许多好处,想到父亲的背影,作者不禁泪如泉涌(2)“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能与他相见!”课文最后又写到父亲的背影,有什么作用?这个“背影”寄托着作者对父亲的深沉的思念,写思念,是为了烘托父亲的爱子之情,深化文章主题5、文中到底写到几次流泪这几次的所流之泪有何不同(四次流泪:悲哀之泪;感动之泪;感伤之泪;伤心之泪)五、情感迁移感受深情青春年少,我们也曾对挚爱我们的父母任性过也有误解过他们的爱心,请以“我想对您说”为开头给你的亲人写一张字条六、小结:从这一文我们可以感受到:世间的爱千万种,惟有父母之爱最无私父母的爱很平常,也很实在:也许只是一个眼神,也许只是一句叮咛,也许只是早餐时装在你书包里的一盒牛奶······但父母的爱也很伟大,值得我们去感恩大家不妨试着在父母疲倦时端上一杯热茶,在餐桌上给他们夹一次菜,在他们工作之余给他们捶捶背、揉揉肩……请同学们课后,再去认认真真地反复阅读,体会文中流露出的情感七、作业的布置:1、完成课后习题2、写你父亲(或母亲)送你上学的一个“背影”或一个场面3、课外阅读几篇写父爱,母爱的好文章,写一篇读书笔记.八、板书设计:人外貌四悲哀之泪物动作次感动之泪描语言流感伤之泪写泪伤心之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
学习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抓关键词句学习如何描
写人物方法。
2、品析词句体会作者感情,理解文章主旨。 3、关注父母的生活与情感,激发对父母的爱。
查预习
走近作者:
朱自清:字 佩弦 ,号
秋实 ,江苏省扬州市人,著名 的 散文家 、 诗人 、学者 、民主 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散文 集《背影》、《欧游杂记》以及 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 集里》。
话、一个眼神、一个拥抱、甚至是
一次批评。现在的我们意味着享受
着父母的爱,我们该怎么做呢?
请以:“爸爸(妈妈), 我想对
您说”为开头说一段话。
岁月如歌,父爱如山高,母爱似水深, 就算不能陪在父母身边,但心永远会陪伴他 们。父母为儿女付出了那么多,倾尽所有, 从没有过怨言,无论儿女对他们做过什么, 也从没有抱怨过。无论父母为了我们做了多 少,我们都没有说过一句感谢的话,都心安 理得的接受着,享受着,今天让我们带着深 深的愧疚,说一声,“爸爸、妈妈,您们辛 苦了!爸爸、妈妈,谢谢您! ”
查预习
字词反馈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差使( Chāi ) 狼藉( jí ) 妥帖( tiē ) 蹒跚( Pán ) shān 举箸( zhù )
交卸( xiè ) 赋闲( fù ) 颓唐( tuí ) 踌躇( chóu ch)ú 迂腐( yū )
奔丧( sāng ) 簌簌( sù ) 琐屑( xiè )
布置作业内容
1、背诵父亲为“我”买橘子一段 2、 请同学们敞开心扉,写一写你自己关于父亲的印象, 谈一谈你对父爱的理解。
惦记( diàn )
壹父 之 爱
知 内
集中精力,大声朗读全文,用简
容 洁的语言概括一下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内容?(提示;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
件等重要信息)
概括记叙文内容的两个主要要素:人物(主要人物) 和事件。
知
父子送别时,从父亲的角
背 度出发,课文几次写到背影?
影 哪次写得最具体最感人 ?
提示: 1、语速和停顿 2、情感把握 3、从穿着、动作等方面分析
影》的几年后,他是带着满足的微笑去世
的。”父亲读懂了儿子,儿子面对如此体
贴入微的父亲,是否读懂了父亲这深沉的
爱呢?文中儿子的情感态度有什么变化?
提示:跳读课文,请在文中圈点勾画能 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并分析。
叁吾 之 行
吾 之 行
朱自清的父亲是幸运的,他最后 终于收到了儿子爱的回报。其实生 活中,我们的父母也在用一言一行 传达着对我们的关爱。可能是一句
品 语 言
背影是一种简单,简单是一种 风景,背影是一种含蓄,含蓄是一 种魅力。这种魅力的风景不仅体现
在父亲的背影上,还体现在父亲语
言上……
人 物 描 写 方 法
贰子 之 情
朱自清的弟弟朱物华在回忆父亲看《背
子 影》时,这样写道:
之
“父亲已行动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
情
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 着儿子的文章《背影》。父亲在看到《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