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感光材料[专业知识]
第六章摄影感光材料
![第六章摄影感光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1ab550fa941ea76e58fa044a.png)
灯光型胶片在日光下拍摄画面偏蓝
② 日光型彩色胶片。
日光型彩色胶片适合色温在5 500K左右 的日光或电子闪光灯下拍摄。
日光型胶片在色温3 200K左右的碘钨灯 或照相强光灯下拍摄,画面就会偏红橙 色调,拍摄时应在镜头前加蓝色色温转 换滤色镜。
日光型胶片在灯光下拍摄画面偏红橙色调
① 专业彩色胶片。
反差系数γ 过大或过小都不理想,黑白 负片的反差系数一般都小于1,负片的反差 系数一般在0.65~0.7左右,和原景物 的反差相比大约压缩为65%~70%。一 般黑白正片的γ 约为2.8~3.2,照相纸 因有不同的纸号,反差特性有很大的差别, 其γ 值大约为1.8~4.0之间。
反 差
大
反 差 小
二、感光材料的性能
1.感光度: 感光材料对光线作用的敏感程度。 感光度越高胶片对光线越敏感。
感光度的标记: ISO80、ISO100、ISO160、 ISO200、 ISO400
2.感光度与摄影
(1)在同一光线条件下,使用不同感光 度的胶片曝光要有变化,感光度提高一 倍,曝光量相应地要减少一档。 (2)拍摄时在相机上要调好胶片的感光 度。DX胶卷用于具有DX识别装置相机 时,相机可自动识别胶片的感光度。
2、反差系数
反差是指景物或影像中主要部位的明暗差 别。这种差别大,称为景物或影像的反差大; 反之称为反差小。
反差系数(γ)=影像反差/景物反差
反差系数γ 既和胶片的特性有关,又和显 影程度有关,任何一方面发生变化,γ 值都会 改变。当显影条件固定时,γ 值的大小可以反 映胶片的反差特性。
从特性曲线上看反差系数为曲线 中直线部分的斜率。
第六章 摄影感光材料
感光材料:对光敏感,经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 得到固定影像的材料。 胶卷:将感光材料涂布在透明韧性载体上。 相纸:将感光材料涂布在纸基上。 黑白感光材料 彩色感光材料
感光材料在摄影领域中的作用
![感光材料在摄影领域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36ab6d4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b0.png)
感光材料在摄影领域中的作用摄影术是一门运用相机记录并定格时间的艺术。
而在摄影的过程中,感光材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感光材料是一种能够对光线进行反应,并将其转化为影像的材料。
在摄影术的发展中,感光材料的不断改进与创新,为摄影师们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和技术支持,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摄影的发展。
感光材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
当时的摄影仍然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过程,需要在短时间内用化学药剂对光线进行处理。
然而,随着感光材料的发展,摄影术变得更加简便和普及。
最早的感光材料是由银盐构成,这种材料能够在光线照射下产生化学反应,并将光线所带的影像转化为可见的照片。
然而,由于这种材料需要暴光和显影的过程,使用起来相对麻烦,而且相片的质量也较低。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摄影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了更为先进和高效的感光材料。
在20世纪初,感光材料的生产和改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胶卷成为主流的感光材料,因为它具有精密的乳胶质地,可以更好地记录光线信息,获得更精确的影像。
相较于银盐,胶卷更容易使用和处理,同时质量也更高。
这一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摄影术的普及和发展。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摄影技术逐渐崭露头角。
在数字摄影中,感光材料被传感器所取代。
这些传感器可以直接将光线转化为数字信号,并存储在图像传感器中。
相较于传统的胶卷摄影,数字摄影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图像的质量也更容易得到保证。
然而,尽管数字摄影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创作的新机遇,但胶卷摄影仍然被许多摄影师所钟爱。
与数字图像相比,胶卷图像具有独特的质感和品质,更符合传统摄影的审美标准。
当今,许多专业摄影师仍然选择使用胶卷摄影,以追求更传统、更纯粹的摄影体验。
除了胶卷和数字传感器,还有许多其他的感光材料广泛应用于摄影中。
例如,银盐和胶卷的结合产生的定格胶片使得摄影师们在拍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掌控影像效果,可以进行多次曝光或特殊的后期处理。
此外,感光纸是在摄影印刷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感光材料,通过显影和定影流程,它可以将摄影师想要的影像转化为实际的照片。
第九章感光材料
![第九章感光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bdc70786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a0.png)
第九章感光材料感光材料是一种能够反应光线,并将其转化为图像的材料。
它在摄影、印刷、影像储存等领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感光材料有着较长的发展历史,经过不断的研究和改良,逐渐实现了更高的感光度、更低的噪点和更好的图像质量。
在摄影领域,感光材料主要是指胶片。
胶片由感光层、胶凝层和基片等组成。
感光层是最重要的部分,其主要成分是银盐晶体,如银溴化物、溴化银等,这些银盐晶体对光线十分敏感。
当感光材料暴露在光线下时,银盐晶体会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影像信息,并储存在胶片中。
感光材料的感光度是指它对光线的敏感程度,通常用ISO值表示。
较高的感光度意味着感光材料对光线的敏感程度更高,能够在较暗的环境下获得清晰的图像。
目前,高感光度的胶片已经在摄影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使摄影师能够在夜间或低光照条件下进行拍摄。
感光材料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色彩再现能力,以保证图像的真实和准确。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胶片中通常会掺杂一些着色剂,如互补色着色剂和过量色着色剂,来调节图像的色彩平衡和对比度。
这些着色剂能够吸收或透过不同波长的光线,从而产生不同的颜色效果。
除了胶片,数字图像传感器也是一种常见的感光材料。
数字图像传感器是由大量感光单元组成的芯片,每个感光单元可以记录一点图像信息。
传感器的主要成分是硅和铁元素,硅元素具有感光性,而铁元素则可以增强光线的吸收能力。
数字图像传感器通过电荷耦合设备(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的技术来感应光线。
当光线照射到感光单元上时,感光单元会产生一定的电量,该电量经过处理后就可以得到图像信息。
数字图像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广和图像质量好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数码相机、手机摄像头等设备中。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感光材料也在不断改良和创新。
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感光材料,有机发光材料。
有机发光材料利用染料和聚合物等有机物质,通过激发其内部电子的能级跃迁,发出可见光。
有机发光材料具有较高的亮度和色彩鲜艳,且能够灵活制造成各种形状和尺寸,因此在电子显示器、平面照明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感光材料的种类和应用机理概述
![感光材料的种类和应用机理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77d1fd26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15.png)
感光材料的种类和应用机理概述感光材料是一种可以对光线做出响应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光学、摄影、印刷、显示器等领域。
感光材料的种类及其应用机理多种多样,下面我将对几种常见的感光材料进行概述。
1.银盐类感光材料银盐类感光材料主要是指银卤化物,如银溴化银、银碘化银等。
在曝光后,银离子会被光子激发,形成金属银的晶核,并随着曝光强度的增加,这些银晶核会逐渐变大。
在显影过程中,暴露在光下的感光材料颗粒会被还原成黑色金属银,而未暴露在光下的则会被溶解掉。
最终显影出来的图像就是由金属银颗粒组成的。
银盐类感光材料广泛应用于传统摄影、印刷等领域。
2.理石感光材料理石感光材料又称为光致变色材料,主要由敏感染料和聚合物基底组成。
当这种材料受到紫外线或相关波长的光照射后,染料就会发生光化学反应,导致吸收波长的变化,从而实现颜色的改变。
这能够应用于记录信息、保护贵重物品、光敏传感器等领域。
3.卤化银类感光材料卤化银类感光材料是一类基于银卤化物的光敏材料。
与银盐类感光材料不同,卤化银类感光材料主要是以溴化银为主的银盐及其混合体系,相比较于银盐类感光材料,卤化银类感光材料有更高的感光速度和更宽的感光波长范围。
该类感光材料适用于X射线感光材料、照相胶片、印刷等领域。
4.光敏聚合物类感光材料光敏聚合物类感光材料是一种将光敏分子与聚合物基底相结合的材料。
在光敏分子的激发下,光敏分子会发生立体化学反应,导致聚合物链的断裂或结构变化,从而引发光聚合反应或光降解反应,最终形成固化的图案。
这种感光材料可以应用于微影技术、光刻制程等领域。
总结起来,感光材料的种类繁多,每一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应用机理,能够实现不同的功能和应用需求。
感光材料的发展对于光学和光电领域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感光材料的种类和应用机理也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第四章摄影摄像感光材料
![第四章摄影摄像感光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7243066931126edb6f1a10a3.png)
四 宽容度
拍摄中感光材料(胶片、CCD/CMOS)能够按 比例记录景物明暗范围的能力。
能按比例记录被摄景物的明暗变化范围越大, 表示宽容度越大。反之,就越小。
在实际拍摄中,感光材料的宽容度意味可允 许曝光误差的能力,即曝光在多大的误差范
围内,仍能得到可以接受的画面质量。
片要优于彩色负片。
•日光型与灯光型
“日光型”标为“DAYLIGHT” “灯光型”标为“TUNGSTEN” 在室外阳光下或用电子闪光灯拍摄,应
选择日光型胶片。 在碘钨灯,钨丝灯或台灯下拍摄,应选
择灯光型胶片。 日光型胶片的色温平衡为5500K,灯光
型胶片为3200K。
彩色胶卷的冲洗
表示为:商品名+color Kodakcolor( 柯达彩色负片) Fujicolor(富士彩色负片) Agfacolor(爱克发彩色负片)
彩色负片的用途和优缺点
主要用途是印放彩色照片,便于直接观看。 色彩负片的宽容度比彩色反转片要大些;对
拍摄时色温的要求也比反转片低。因而彩色 负片比反转片容易拍摄。
•彩色反转片
彩色反转片在胶片上产生原景物色彩的 “正像”,如红、绿、蓝的景物也呈现为红、 绿、蓝。
表示为:商品名+chrome Kodakchrome(柯达彩色反转片) Fujichrome(富士彩色反转片)
彩色反转片的用途和优缺点
用于制作幻灯片 用于制版印刷 在同等质量,相同片速的情况下,反转
人眼可见光范围 390—770纳米之内
波长范围 颜色
波长范围 颜色
380——430 紫 430——450 靛蓝 450——485 蓝 485——495 青
感光材料的原理和应用
![感光材料的原理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3ef7a32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dc.png)
感光材料的原理和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照片和图像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高,而这些照片和图像的制作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原材料——感光材料。
感光材料是一种可以识别和记录光线的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照相、印刷、影像制作等领域。
感光材料的基本原理感光材料的原理在于其对光线的不同敏感程度。
当光线照射到感光材料上时,会造成暗部和亮部的不同曝光。
暗部所受光线较少,无法激发感光材料的光敏成分,所以会保留下来;而亮部的光线较强,可以充分激发感光材料的光敏成分,使其发生化学变化,从而达到记录的效果。
不同类型的感光材料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感光材料又可分为以下几种:1. 银盐类感光材料: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感光材料,常用于黑白摄影、医学影像等领域。
银盐类感光材料的原理是以硝酸银为主要成分,当其被光线照射后会发生还原反应,形成黑暗的银颗粒。
2. 红外线感光材料:这种感光材料可以识别红外线光线,常用于夜视仪、红外线技术等领域。
3. 染料显色感光材料:这种感光材料主要是利用染料荧光的性质,可以在光线的照射下发生颜色变化,常用于荧光检测、纸质实时显示等领域。
4. 光致变色感光材料:这种感光材料会因光线影响而产生颜色的变化,常用于防火材料、光学器件等领域。
感光材料在照相领域中的应用感光材料在照相领域中是最为常见的应用之一。
在银盐类感光材料的基础上,诞生了胶片相机、数码相机等各种类型的相机。
相比于数码相机,胶片相机被很多人认为具有更为纯粹的影像质感。
胶片相机的原理是将感光的卷片装入相机中,通过透镜聚焦将景象照射其上,然后发生化学反应使其保留影像。
感光材料在印刷领域中的应用感光材料在印刷领域中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利用感光材料暴露后的化学反应原理,可以将线条和文字等图形制成印版,再通过印刷机将印版上的内容印刷到纸张或其他材质上。
这种印刷方式制作的印刷品有着强烈的立体感和高品质的清晰度,被广泛地应用于出版和印刷行业。
感光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未来,感光材料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对于环境的适应性和可持续性。
摄影感光材料的构成、种类与性能(ppt 38页)
![摄影感光材料的构成、种类与性能(ppt 38页)](https://img.taocdn.com/s3/m/336886bc52ea551811a6872c.png)
二、彩色感光片的特性
彩色影像不是由银的颗粒组 成,而是由染料颗粒组成。
三、黑白相纸的特性
(一)反差 黑白相纸可根据其反差性能不同分为软性纸、
中性纸和硬性纸。国产相纸还根据反差不同分为4 个型号,即1号、2号、3号、4号。 (二)有效感光范围
相纸也和胶片一样有宽容度,它只能记录一 定亮度范围内的影调。超出一定亮度范围,影调 无法得到正确再现。相纸的这一特性,称有效感 光范围。
现在,一般IS0100/21°胶片的分析力 约为100线/毫米至170线/毫米。分析力也 叫解像力。除乳剂本身的因素外,曝光和显影 也对分析力有影响。相机镜头的分辨能力也是 影响分析力的重要因素。
5.灰雾度
对拍摄者而言,应当正确保存 感光片,拍完后及时冲洗处理,并 在冲洗显影时严格控制各种条件, 以避免灰雾的产生。
在实际应用上,光源的颜色质量都可 以用色温来表示。色温低时,其红色成分 多;色温越高,其中的蓝色成分就越高。 不同光源具有不同的色温。
数码相机的白平衡
光源 日出 早晚 阳光直射 晴天 阴天 钨丝灯 日光灯
色温 1800-2000K
4500K 5400K 10000-13000K 7000K 2500-2800K 2800-3400K
色盲片只能感受可见光谱中的蓝、紫短波 光,对其他色光反应迟钝或不感受。色盲片感 光度低,宽容度小,优点是颗粒细、解像力高, 反差大。
分色片能感受蓝、紫、黄、绿光,但不感 受红光。其感光度、颗粒性、宽容度、反差等 照相性能介于色盲片和全色片之间。
全色片能感受全部七种可见光。普通摄影 大多使用全色片,以正确记录全部可见光谱、 使被摄对象得到全面呈现。
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dd摄影感光材料
![dd摄影感光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9305cf95daef5ef7ba0d3cf9.png)
7、1906年,德国研制出了全色黑白胶片和干版, 并开始用硝酸纤维作为片基,明胶被用来作为 乳剂的重要成分。 8、1907年,法国卢米埃尔公司生产出了彩色负 片。 9、1907年,法国卢米埃尔公司生产出了彩色负 片。 10、1930年,醋酸纤维取代硝酸纤维作为片基。 11、1935年,柯达公司试制出柯达彩色胶卷。 12、1940年,柯达公司生产出彩色反转片,命名 为爱克泰克罗姆。
4、1835年,英国人塔尔伯特开始用卤化银或硝酸 银作为感光材料,涂在纸板上拍摄。1841年,他 以“卡罗式摄影法”申请专利。 5、1842年,德国汉堡发生大火,德国记者比欧乌 和史特尔茨纳利用银板摄影法拍摄了火灾遗迹, 留下了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新闻照片《汉堡大火废 墟》。 6、1888年,柯达商标被注册,世界上第一家同时 生产感光材料和照相器材的公司成立。
(一) 用高感光度还是用低感光度的片子 (二) 要大反差还是要层次丰富 (三) 颗粒性:粗糙或细腻
二 、相纸的选用
(一) 根据底片的反差来选择适当的相纸 (二) 根据制成图片的用途来选择适当的相 纸
三、感光材料的保存
1、避光 2、低温保存 3、防潮 4、拍摄后及时冲洗
四、乳剂号与感光材料照相性能
第二章 摄影感光材料
第一节 感光材料的发展简史
一、感光片的发展历程
1、1826年,法国人尼尔普斯用白沥青涂在铅锡合金 板上,过长达8小时的曝光,拍摄出世界上第一幅 永久性照《窗外的景物》。 2、从1829年起,法国画家和物理学家达盖尔和尼尔 普斯合作,进行以涂有碘化银的铜板作为感光材料 的摄影试验,并于1837年实验成功,称之为“达盖 尔摄影术”或“银板摄影术”。 3、1839年8月19日,法国科学院和艺术学院召开联席 会议,由法国科学院院长阿拉哥公布“达盖尔摄影 术”的细节,并宣布摄影术诞生。
四摄影感光材料
![四摄影感光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157e2017c5da50e2524d7f34.png)
成像原理
光------击落乳剂中的卤化银-------片基上----- 通过成像显影---------成为黑色氧化银(负片) -------转化成正片 数码相机也是利用这原理,只是光是聚集到了 数码感光蕊片CCD上通过数字处理转化成正片
胶卷的分类:
胶卷的分类: 1. 按尺寸分类:常见的有"120","135", "6×4.5"等。我们经常用的是"135"胶卷,这种胶卷 宽35毫米,长160~170厘米,片边两旁具有规则的 片孔,一般可拍摄3.6厘米×2.4厘米的底片36张, 也有可拍摄20、24、72张的"135"胶卷。 2.按感光速度分类:按感光速度有iso100、 iso200、iso400等等。这里数值变一倍则我们曝光 时所需的曝光量也变一倍,数值越大则速度越快。 当然,以前也用过很多其他速度表示方法,如GB、 ASDI等等,分别是中国、美国、德国的标准。
3. 按色彩还原分:有黑白片,彩色片, X射线片等等。其中黑白片按其感色范围分 可分为全色片、分色片、色盲片等,全色片 是对所有颜色都感光(现在我们用的黑白片 都是这种类型)。分色片指可感受蓝紫色光 和黄、绿色光,但对红色光不可感受。色盲 片指对蓝紫色光敏感,而对绿、红色光很不 敏感,一般用于文件与黑白底片拷贝等。
5.最高密度:就是胶卷可以黑的最高程度。 6.解像力:指胶卷对被摄物细部清晰辨别的能 力。简单的说就是在单位面积内可以表示出的可分 别的线的数量。 7.颗粒度:指胶卷经曝光、显影后现成影像的 银粒的大小。注意此与解像力是不同的。虽然颗粒 度小对解象力有好处,但就像两条线,虽然线是很 细,但如果距离近且线间的颜色和线相差不多,我 们也是不可以将它们分开的。 8.感色性:胶卷对不同色光的敏感度是不一样 的,这也是评价彩色胶卷的一项标准。我们说爱克 发胶卷偏红,就是指他经过整个曝光,显影后对红 色过于敏感。使色彩失真。
摄影基础感光材料
![摄影基础感光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62414ef7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53.png)
人像摄影
人像摄影是专注于拍摄人物的艺术形式。为了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性格,人像摄影师通常需要使用具有 柔和、自然质感的感光材料。
高动态范围(HDR)技术
总结词
高动态范围技术能够扩大照片的动态范围,使亮部和暗部的细节得以保留,呈现出更丰 富的色彩和层次。
详细描述
通过多张不同曝光度的照片合成,高动态范围技术能够记录下比传统相机更广泛的亮度 范围,从而在照片中保留更多的细节。这种技术尤其在拍摄风景、建筑和逆光人像等场
景时具有显著优势。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在人像摄影中,感光材料的分辨率和感光度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而更重要的是其色彩再现能力和质 感表现。为了使人物皮肤看起来更加自然,人像摄影师通常会选择使用低感光度的感光材料,并在拍 摄时注重光线的柔和和均匀。
新闻摄影
新闻摄影是记录和传递新闻信息的摄 影形式。为了快速、准确地捕捉新闻 事件,新闻摄影师通常需要使用具有 高感光度和快冲洗速度的感光材料。
02
感光材料的特性
感光度
感光度
指感光材料对光线的敏感程度,通常 以ISO值表示。ISO值越高,感光材料 对光线的敏感度越高,适合在暗环境 下拍摄。ISO值越低,适合在明亮环 境下拍摄。
感光度对画质的影响
高ISO值会增加噪点,降低画质。低 ISO值则能保持较好的画质。
分辨率
分辨率
指感光材料能够捕捉到的细节程度,通常以像素表示。像素越高,分辨率越高,能够记录的细节越丰 富。
第四章感光材料
![第四章感光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1855046b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a.png)
第四章感光材料感光材料是一种能够对光线敏感的材料,广泛应用于摄影、印刷、光纤通信等领域。
本章将介绍感光材料的基本原理、分类以及应用。
感光材料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光敏化剂的作用,使材料在光照下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改变其物理性质或产生可见的图像。
感光材料通常由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感光层、胶体层和基材层。
感光层含有感光颗粒,其成分通常是一种化学物质,如银盐或有机化合物。
胶体层和基材层则提供了感光颗粒的支撑结构和保护。
根据感光材料的反应方式,可以将其分为两类:反转式感光材料和正转式感光材料。
反转式感光材料是最常见的类型,其原理是感光颗粒在光照下产生银阳离子,并与感光材料中的还原剂反应生成银颗粒。
而正转式感光材料的原理则是感光颗粒在光照下直接转变为有色产物,而不需要通过银颗粒的形成。
正转式感光材料通常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和更少的噪点,因此在一些特定应用中具有优势。
感光材料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摄影领域,感光材料是拍摄图像的基础。
在传统摄影中,胶片是一种常见的感光材料。
胶片具有高动态范围、色彩还原度好等优势,因而一直是摄影师们所钟爱的材料。
然而,随着数码相机的出现,胶片的应用逐渐减少。
数码相机使用的是电子感光器件,通过数字技术将图像直接转换成数字信号,无需胶片的物理反应。
除了摄影,感光材料在印刷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
光敏树脂是一种常见的感光材料,能够通过光照固化,并在荧光灯或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光聚合反应。
光敏树脂广泛应用于微电子制造、光纤通信、印刷制版等领域。
例如,在印刷制版中,感光材料可以通过光敏化剂被曝光,形成版图,然后通过化学处理来获得印刷版。
此外,感光材料还被应用于光纤通信领域。
光敏材料可以通过光固化技术制备光纤连接器和光纤传感器等光学元件。
感光材料的应用使得光纤通信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更低的损耗和更小的尺寸等优势。
这些感光材料在光学通信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总之,感光材料是一种能够对光线敏感的材料,通过化学反应产生可见图像。
摄影感光材料[专业知识]
![摄影感光材料[专业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6d996b084254b35effd343c.png)
❖1935年,柯达公司成功研制出柯达彩色胶 片,这便是今天的彩色胶片的先驱。
❖20世纪70年代,塑料片基开始代替醋酸片 基,胶片的感光能力进一步提高。
10
高等教育
LOGO
感光材料的发展简史——相纸的发展史
❖感光纸(相纸)就是采用纸来做片基的感 光材料。
❖19世纪70年代末,相纸为蛋白相纸, 1880年出现了溴化银印相纸,19世纪80 年代,开始出现粗面纸和布纹纸制作照片 。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涂塑纸、纤维纸 基相纸。
❖ 快速片是指感光度高于ISO400/27°的感光片。
❖ 普通摄影常用ISO100/21°左右的感光片,而新
闻摄影常选用ISO400/27°左右的感光片,以满
足多种光线下拍摄的需要。
25
高等教育
LOGO
彩色感光材料
❖彩色胶片怎样看颜色? ❖要理解这一问题,必须知道我们周围世界
的可见光,即指我们常说的“白光”,它 实际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的 不同色光组成。 ❖白光的色散实验
37
高等教育
LOGO
1.感光度
❖影响感光度的高低主要因素,一是感光片 上卤化银颗粒的大小,二是颗粒表面所形 成的感光中心的多少。
❖拍摄的时候需要根据拍摄条件和目的选择 底片的感光度。感光度高的胶片,能在光 线条件较差的情况下拍摄,但拍出的底片 颗粒较粗;感光度低的胶片,需要良好的 照明和理想的光线,拍出的底片则细腻且 层次丰富,适用于高倍率放大。
第六章 摄影感光材料
LOGO
摄影感光材料
❖一、感光材料的发展简史 ❖二、感光材料
黑白感光材料 彩色感光材料 ❖三、感光材料的性能 ❖四、感光材料的选用及其他注意事项
《摄影摄像感光材料》PPT课件
![《摄影摄像感光材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bf05a7783e0912a3162a5c.png)
ppt课件
10
色盲片
色盲片只对可见光中的蓝、紫色光起敏 感反应,对红、橙、黄、绿不感光。
色盲片不用于通常的创作,只用于翻拍 黑白文字,黑白线图。
ppt课件
11
国产乐凯黑白胶片(135、120)
ppt课件
12
柯达黑白胶片(135、120)
ppt课件
13
依尔福黑白胶片(散叶片)
ppt课件
14
60dB以上。
ppt课件
36
第三节 胶片和CCD的宽容度
四 胶片的性能
一 感光度
又称“片速”,是指胶片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片速越高,需要的曝光量越小。同一光线条 件下,感光度高的胶片,光圈可小些,快门 速度可快些;感光度低则相反。
ppt课件
15
感光度的标记
ISO 国际标准组织公布的感光度标记, “ISO100”读作“ISO100度”
ASA 美国 GB 中国
第四章 摄影摄像的感光材料
ppt课件
1
第一节 摄影的感光材料——胶片
按相机型号分类
1·135胶卷 供135照相机使用,一卷可拍摄36幅 (24mm×36mm)画面。
2·120胶卷 供120相机使用
3·一步成像相机、大型相机用的“散叶片”ppt课件来自2二 彩色胶卷
彩色负片
在胶片上呈现原景物的补色影像,如红、绿、 蓝的景物分别被记录为黄、品红、青色。
与过去模拟摄像机使用的摄像管相比有如下 优点:
尺寸小,重量轻。 感光性能高 稳定性能好,不会轻易被太阳等超强光损伤。 具有良好的高光景物再现能力。
ppt课件
33
ppt课件
34
二 CCD的解像力和感光度(灵敏 度)
摄影第三讲1、感光材料(之一)
![摄影第三讲1、感光材料(之一)](https://img.taocdn.com/s3/m/eae4d3d528ea81c758f57865.png)
感光材料
若使用ISO100胶片时,测光值为 胶片时,测光值为f/4、1/60, 若使用 胶片时 、 , 胶片时, 当你改为使用 ISO400胶片时,曝光值应为 胶片时 f/
8
、 1/60; ; 或者使用f/4、 1/250 或者使用 、
。
感光材料 感光度的高低表示感光胶片对光敏感程度 ,感 光度高的胶片一点儿光线就可以使乳剂中的大量卤 化银晶体感光。这类胶片称做高速度胶片。 化银晶体感光。这类胶片称做高速度胶片。有些胶 片对光敏感性弱, 片对光敏感性弱,需要较大的光量才能使乳剂中的 卤化银晶体产生感光做用。 卤化银晶体产生感光做用。这类胶片被称为慢速度 胶片。 胶片。
1 2 曝 光 量
“1”以下部分表示灰雾部分; ”以下部分表示灰雾部分; “1”到“2”这一段表示曝光不足部分; ” ”这一段表示曝光不足部分; “2”到“3”这一段表示正常曝光部分; ” ”这一段表示正常曝光部分; “3”到“4”这一段表示曝光过度部分; ” ”这一段表示曝光过度部分; “5”逆转现象 ”
感光材料
感光度对胶片感光性能的影响
感光度低的感光胶片: 感光度低的感光胶片: 颗粒细、反差系数大、感光宽容度小、解像力和清晰 颗粒细、反差系数大、感光宽容度小、 度高,灰雾度低、影纹清晰、色调明朗、 度高,灰雾度低、影纹清晰、色调明朗、适用于高倍率放 大。 感光度高的感光胶片: 感光度高的感光胶片: 颗粒性粗、反差系数小、感光宽容度大、解像力 颗粒性粗、反差系数小、感光宽容度大、 和清晰度低、灰雾度大。 和清晰度低、灰雾度大。适用 于弱光下拍摄与动体 摄影。 摄影。
感光材料
三、黑白感光纸
印相纸; 放大纸; 放两用; 印相纸; 放大纸;印、放两用; 印相纸用AgCl作感光乳剂,感光度较低。暗室用黄色或暗红色 作感光乳剂,感光度较低。 印相纸用 作感光乳剂 安全灯。 安全灯。 放大纸用AgBr作感光乳剂,感光度是印相纸的十倍。用稍暗的 作感光乳剂,感光度是印相纸的十倍。 放大纸用 作感光乳剂 橙色安全灯。 橙色安全灯。 感光纸的性能: 感光纸的性能: 照相性能(感光度、密度、反差系数、有效曝光量范围、幅度、 照相性能(感光度、密度、反差系数、有效曝光量范围、幅度、 耐冲性)物理特性(影像色调、纸面色泽、纸面形态和定向性伸张) 耐冲性)物理特性(影像色调、纸面色泽、纸面形态和定向性伸张)
摄影ISO感光度知识:调整ISO感光度拍摄风景和建筑
![摄影ISO感光度知识:调整ISO感光度拍摄风景和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2b0e91f3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fc.png)
摄影ISO感光度知识:调整ISO感光度拍摄风景和建筑摄影中,ISO感光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参数,涉及到摄影作品的曝光、清晰度和高光细节等方面。
ISO感光度越高,就意味着相机会捕捉到更多的光线,但同时也会产生更多的噪点。
因此,在不同的拍摄场景中,需要选用不同的ISO感光度,以得到最佳的表现效果。
本文将主要探讨如何调整ISO感光度拍摄风景和建筑。
1. ISO感光度的定义和原理ISO感光度是指传感器或感光材料的感光能力,是衡量照相机敏感度的重要参数之一。
ISO感光度数值越高,同样照射下拍摄出的图像越亮。
但是随着ISO值的提高,噪点也会同步增加,降低图像质量和清晰度。
2.风景摄影中的ISO感光度调整在风景摄影中,常常会用到较低的ISO感光度来呈现画面中的自然风光和光影效果。
较低的ISO值可以保留图像中的细节和颜色表现,尤其在拍摄日出、日落等光照条件较差的环境时,低ISO值的拍摄技巧尤为重要。
一般而言,拍摄风景时可以选择ISO100-400之间的数值,以达到画面整体的平衡和自然感。
在调整ISO感光度时,需要注意的是避免曝光过度或欠曝。
对于有高光和暗部的画面,需要在取景中调整光圈和快门速度,以达到最佳的曝光效果。
常用的曝光方式包括测光、平均测光、局部测光和点测光等。
合理运用各种曝光方式,可以更好地控制曝光量,还原自然的光影效果。
3.建筑拍摄中的ISO感光度调整在拍摄建筑时,需要对比利用ISO感光度表现建筑的线条、形状和细节等特征。
建筑拍摄中,一般会选择较高的ISO值,以便更好地表现建筑物的细节和色彩。
常用的ISO值通常在400以上,甚至达到1600或更高的数值。
随着ISO感光度的提高,噪点也会随之增加,因此在拍摄建筑时要特别注意。
为了降低噪点的影响,可以通过提高光圈或降低快门速度来控制曝光。
同时,可以采用HDR拍摄技术,将多张不同曝光的照片进行融合,得到更佳的表现效果。
综上所述,在不同拍摄场景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ISO感光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白感光片剖面图
1.保护层 2.乳剂层 3.结合层 4.片基 5.第二结合层 6.背面层
13
高等教育
LOGO
片基
❖作用:片基是感光片的支持体,亦即感光 乳剂和其它涂层的载体。
❖要求(1)有较高的透明度,无色片基的 透明率应在90%以上; (2)有较好的韧性
(3)有较高的几何尺寸稳定性 (4)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 (5)有良好的导电性 (6)耐寒性
❖ 这种因感光聚结而形成的团块就是潜影—一种看 不见的影像。必须将胶片进行显影操作(以后的 课程中要详细讨论)才能使潜影转化为可见的牢 固影像。
19
高等教育
LOGO
感光材料的感光过程
❖ 当胶片显影,结构已发生变化的卤化银 晶体便转化为黑色金属银颗粒的聚结体 ,从而产生影像—负像。胶片上那些没 有感光的,也就是没有发生结构变化的 晶体即被一种称做定影剂的化学品洗去 ,使这些部分呈现浅灰或透明。
❖感光片有黑白片和彩色片两种。
❖相纸也有黑白相纸和彩色相纸两类。
3
高等教育
LOGO
什么是感光材料
❖感光片和相纸都对光线极敏感,经拍摄或 印相、放大感光,可形成潜影,再经过显 影和定影处理,潜影便成为可视影像。
❖现代摄影用的感光物质,主要是银的卤化 物——银盐。
4
高等教育
LOGO
感光材料的发展简史——感光片的发展
7
高等教育
LOGO
感光材料的发展简史——感光片的发展
❖1851年,英国阿切尔发明火棉胶湿版,摄 影进入湿版时代并一直持续到1871年,这 个时代的感光物质是火棉胶和银盐,片基 是玻璃。
❖1871年,英国马杜克斯公布了溴化银明胶 干版法代替火棉胶,感光能力显著提高, 可达1/25的最高拍摄速度,揭开了摄影流 行和大发展的序幕。
❖感光片的发展:
感光物质本身的发展和感光物质的载体— —片基的发展。
❖1800年,英国人托马斯·韦奇伍德用涂有 硝酸银(感光物质)的皮革(片基)拍摄 了树叶照片,但是无法显影和保存。
❖1826年,法国人尼普斯用沥青加上薰衣草 油(感光物质)涂在铅锡合金版(片基) 上,曝光约8小时,拍摄了第一幅永久性 照片《窗外的景物》,又叫《鸽子窝》。
5
高等教育
LOGO
窗外的景物
尼普斯 摄 6
高等教育
LOGO
感光材料的发展简史——感光片的发展
❖1835年,英国塔尔博特用氯化银或硝酸银 作为感光物质涂在纸板上,放入相机,拍 成负像。他的摄影法被公认为“卡罗摄影 法”。
❖1839年公布的达盖尔摄影法。他将涂有碘 化银的铜板曝光二三十分钟,然后熏以水 银蒸汽,再以普通食盐溶液定影,使之成 为永久影像,摄影术诞生了。
感光材料的发展简史——感光片的发展
❖1935年,柯达公司成功研制出柯达彩色胶 片,这便是今天的彩色胶片的先驱。
❖20世纪70年代,塑料片基开始代替醋酸片 基,胶片的感光能力进一步提高。
10
高等教育
LOGO
感光材料的发展简史——相纸的发展史
❖感光纸(相纸)就是采用纸来做片基的感 光材料。
❖19世纪70年代末,相纸为蛋白相纸, 1880年出现了溴化银印相纸,19世纪80 年代,开始出现粗面纸和布纹纸制作照片 。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涂塑纸、纤维纸 基相纸。
❖ 结果是负像上黑暗(厚的)部分就是曝 光较多部分;明亮(薄的)部分就是曝 光较少部分;全透明部分就是没有受到 光照射的部分。
20
高等教育
LOGO
黑白感光材料的种类
❖ 黑白感光片的种类很多,分类方法不同: 1.按片基的不同,有硬片和软片
早期采用金属、玻璃等做片基,十分笨拙,玻璃 还易碎,保存、使用都不方便。 软片以硝酸纤维或醋酸纤维、涤纶做片基,不仅 轻便、好携带保存,还便于使用。
14
高等教育
LOGO
乳剂层
❖主要成分:明胶和卤化银(银盐AgBr、 Agcl、AgI)。
❖注意:银盐不溶于水,在水中会沉淀,因 此要加入适量的胶质,使银盐均匀的悬浮 在胶液中。——这种胶液呈淡黄色,称之 为乳剂。
❖乳剂层厚度:5-25微米,1平方厘米内约 有5-15亿颗银盐颗粒。
❖作用:感光,增大感光宽容度
第六章 摄影感光材料
LOGO
摄影感光材料
❖一、感光材料的发展简史 ❖二、感光材料
黑白感光材料 彩色感光材料 ❖三、感光材料的性能 ❖四、感光材料的选用及其他注意事项
2
高等教育
LOGO
什么是感光材料
❖感光片和相纸之所以能感光,主要是感光 物质在光线照射下,能发生光化学效应, 生成潜影。
❖感光材料有感光片和相纸两种。
8
高等教育
LOGO
感光材料的发展简史——感光片的发展
❖1906年,德国化学家研制出全色黑白胶片 和干版,开始使用硝酸纤维做片基,明胶 做乳剂重要部分。
❖1930年,安全片基醋酸纤维代替硝酸纤维 做片基。
❖1907年,德国卢米埃尔兄弟开设的卢米埃 尔公司生产出彩色负片——颗粒彩屏干版 。
9
高等教育
LOGO
强光
乳剂层
片基 背面层
光晕的产生与防止 18
高等教育
LOGO
感光材料的感光过程
❖ 当你拍摄时,光线照射,到达乳剂层上的卤化银 晶体时,晶体发生结构性变化,并与邻近晶体相 互聚结起来。
❖ 乳剂层接受到的光量愈多,就有更多的晶体聚结 在一起,光量愈少,晶体的变化和聚结也愈少。 没有光落到的乳剂上也就没有晶体的变化和聚结 。
15
高等教育
LOGO
结合层
❖成分:明胶和少量的片基溶剂
❖作用:把乳剂层牢牢粘在片基上,防止乳 剂层脱落。
16
高等教育
LOGO
保护层
❖成分:明胶 厚度:1-2微米 ❖作用:防止乳剂层被划伤或产生摩擦灰雾
17
高等教育
LOGO
背面层
❖涂布在片基的背面。 ❖作用:防光晕(吸收反射光提高影像清晰
度,有的防光晕层可兼有防静电、防卷曲 的作用)、防静电、防卷曲。
11
高等教育
LOGO
感光材料的结构
❖每种胶片(包括彩色胶片)都包括两个基 本组成部分,
❖一是单层的或多层的感光乳剂层。 ❖一个是感光乳剂层的支持体——片基。 ❖此外还有一些辅助涂层。
12
高等教育
LOGO
黑白感光片的构成
❖黑白感光材料为一种能够以黑、白、灰等 不同比例的影调来表现被摄体表面的亮度 、反差、质感、层次的感光材料。
软片有页片和卷片两种。页片是单张形式,是大 型座机所使用的感光材料,尺寸不同,可以整张 使用,也可以裁开使用。卷片就是胶卷,常用的 有120、135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