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上《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及反思

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教科书P45“整理和复习”,完成教科书P46“练习十”第1~4题。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有序整理和复习表内除法,发现除法算式的一些规律,加强学生对表内除法计算的掌握。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交流中养成倾听他人的想法以及尊重他人、与他人进行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有序地整理和复习,能熟练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前几天学过了哪些知识?谁能说一说?小组内交流后,指名学生回答。

二、合作交流,整理表内除法算式(一)课件出示教科书P45“整理和复习”第1题。

1.师:你看出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题意。

2.发下一张空白的表格纸。

组织学生根据45句乘法口诀写出81道除法算式。

3.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一定的规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

4.学生展示自己的表格,并说一说自己的排列规律及发现。

(二)观察教科书中乐乐整理的表格,你有什么发现?师:请大家根据刚才的规律,在表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填写下面这些算式。

54÷6 35÷5 48÷8 36÷6 63÷7 81÷9 40÷5 36÷4学生尝试在表格中填写算式,并说出理由。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规律的发现、掌握以及运用的能力。

(三)根据发现的规律,完成教科书P45余下的表格。

学生完成表格后,教师课件出示完整表格。

师:你发现了什么?生:第1列是除数是1的除法算式,结果等于被除数。

第2列是除数是2的除法算式,结果从1到9,逐渐增大……横排:每个算式的结果相同,除数按1到9排列;竖排:每个算式的结果按1到9排列,除数相同。

教师板书表格中横排、竖排的规律。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精选9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精选9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精选9篇)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精选9篇)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精选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篇1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大家越来越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的数学课堂也逐渐变得真实而生动,教学的设计朴实而又创新,学生学得扎实而又愉快。

本节课是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垂直与平行》。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与角的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

由于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应该都有这样的经验:哪些线是交叉的,哪些线是不交叉的。

因此我们在课中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体验在同一平面内,不交叉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交叉里有一种特殊的叫做互相垂直,让学生的认识上升到思维的层面来。

针对本节课,我主要把握以下几点:1、准确把握教学起点,努力还学生一个“真实”的数学课堂。

本节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从复习有关“直线”知识入手,唤起学生的回忆,为新知的探究学习做了较好的街接准备。

同时,逐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研究的兴趣,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来吸引、感染学生。

2、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手段朴实无华。

回顾在《垂直与平行》的课堂教学中,我紧紧抓住“以分类为主线”展开探究活动,提出“在无限大的平面上同学们想象的两条直线的样子画下来?”“能不能把这几种情况进行分分类?”这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学生通过想一想、画一画、分一分、说一说等多种活动进行观察、思考,逐步认识到: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相交中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两种情况。

这样的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通过分类,分层理解,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发现数学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发现垂直与平行现象。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二单元 第4节【第二课时】《整理与复习(二)》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二单元 第4节【第二课时】《整理与复习(二)》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4节【第二课时】《整理与复习(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复习和巩固前几节所学的知识点,包括千以内的数的认识、数的读法、数的大小比较等;2.能够掌握整理数的方法,包括用加法口算进行整理、列竖式整理等;3.能够灵活运用所学方法,解决与整理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整理千以内的数;2.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整理方法。

三、教学难点1.灵活运用不同整理方法;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加法竖式的练习题;3.学生:准备好学习用具,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五、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复习导入1.讲解前几节的知识点,包括千以内的数的认识、数的读法等;2.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回顾练习。

第二部分:整理数的方法1.针对整理数的方法,首先讲解用加法口算进行整理的方法;2.在黑板上展示几个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加法口算的方式整理数。

第三部分:列竖式整理数1.讲解列竖式整理数的方法,说明其作用和步骤;2.带领学生一起完成列竖式整理数的例题,并让学生参与操作。

第四部分:综合练习1.出示几道综合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2.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点评,鼓励正确的同时指出错误并给予纠正。

六、课堂总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整理数的重要性;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整理数的方法。

七、作业布置1.布置练习题,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整理方法将数进行整理;2.激励学生在家中认真完成作业,做到熟能生巧。

八、教学反思1.对本节课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总结,以便今后教学改进;2.总结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扬。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对整理数的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

希望通过不断练习,学生能够掌握更多数学知识,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教学反思一、引言在教学过程中,整理和复习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精心设计整理和复习的内容,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以巩固学生的知识点,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本文将围绕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这一教学内容展开反思与讨论。

二、教学内容回顾《整理和复习》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二年级下册的教学中,我们对学生进行了整理和复习的教育,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整理和总结知识的能力。

通过反复练习和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为深入,同时也提高了题目的解题能力。

三、教学方法总结1. 制定复习计划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掌握情况,安排合适的复习内容和时间。

在复习计划中,要注重知识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避免零散的死记硬背,让学生能够形成知识的框架。

2. 多种复习方式在进行整理和复习时,我们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练习、讨论、小组合作等,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多角度的复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形成思维的衔接。

3. 及时反馈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鼓励他们发表观点、提出问题,及时纠正错误,避免形成错误的学习习惯。

通过及时的反馈,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对整理和复习教学的实施,我们发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有了明显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逻辑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表现积极,对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复习后的测试成绩也明显好于之前。

这说明整理和复习对于学生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有效地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五、思考与展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整理和复习环节的重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我们也将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整理和复习中主动思考、总结,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人教版数学二上《整理和复习、练习十五》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二上《整理和复习、练习十五》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8、整理和复习、练习十五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练习十五。

(教材第66、第67页)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乘法的含义,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表的排列规律。

2.熟记1~6的乘法口诀,并且能运用口诀熟练计算。

3.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总结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熟记1~6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计算。

难点:能发现、提出并解决身边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了几的乘法口诀?请背出一组最多的给大家听。

学习有困难的,可让其背诵简单的。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主背诵乘法口诀的过程中,了解学生学习口诀的情况,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二、合作探究师:我们已经学过了2~6的乘法口诀,如果把这些口诀有规律地整理出来,那么就更容易记住了。

下面请同学们分组合作,把2~6的乘法口诀整理出来。

看哪个小组最棒!师:老师给你们设计了一个表,(课件出示教材第66页表格)并填上了四句。

请看“一二得二”这句口诀的下面,你认为应该写哪句口诀?它的右面呢?师:好!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2~6的乘法口诀整理到表格中。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表,减少学生整理的盲目性,为学生自己整理提供思路,提高学习效率】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整理结果?学生汇报,并出示乘法口诀表。

师:刚才小组合作整理了2~6的乘法口诀,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整理口诀,把它填在教材第66页的表格中,边背边写。

学生完成教材上的表格,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谁能根据乘法口诀写两个乘法算式?师:是不是每句口诀都可以写出两个乘法算式,谁能举例说明?【设计意图:教师启发学生继续举例,熟悉口诀,并借此让学生学会如何举反例】三、课堂总结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对表内乘法(一)这部分知识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复习,通过小组合作把乘法口诀进行了有规律地排列。

今后我们还有机会继续学习乘法计算的问题。

板书设计1~6的乘法口诀表教学反思乘法表学习完本单元,学生对全单元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

整理与复习教学反思(精选16篇)

整理与复习教学反思(精选16篇)

整理与复习教学反思〔精选16篇〕整理与复习教学反思〔精选16篇〕整理与复习教学反思篇1本节课是网课课内知识的第一个单元整理与复习,课时跨度三周,主要知识有:小数的意义、读写法、小数的性质、大小比拟、小数点的挪动规律、小数与单位换算、小数的近似数和小数改写等等,对一局部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对前两周的知识会有所遗忘,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要带着学生回忆起本单元的知识点,并对知识有一个系统性的整理。

而传统意义上的整理复习课一般选取学生课前整理,上课师生、生生互动补充的形式,或者学生本单元的错题重现,重点讲解的形式,学生可以在自我整理的根底上,与学习伙伴们交流沟通,充分在课堂上展现自己,成为课堂的主体。

那么如何在网课教学形式下,既能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又能更好地达成课堂目的呢?一开场我还是选择让学生自主整理,再在授课时逐步呈现知识点,将重点知识融于练习中,进展着重的讲解。

试讲一次后,发现这种设计显得枯燥乏味,而且不知道学生自主整理的效果是怎么样的,无法准确掌握学生学情是教学的致命问题。

这样的教学设计,只能浮于外表地将知识点过一遍,无法让学生形成深化印象,且知识点之间的过渡非常僵硬,形式甚至有点像练习课。

在查阅更多资料,以及向前辈们请教之后,我醍醐灌顶:我需要一个将所有知识点都能串连的一个素材,以此作为导线引导学生自主回忆、整理、复习并总结相关知识点。

因此我选取了用几张数字卡片写数作为导入,将学生能写出的数作为后面复习的材料,到达教学素材取之于课堂用之于课堂的目的。

课堂总结时引导学生回忆复习整理的步骤,利用思维导图发散性、系统性地整理知识,建构学生个人的知识体系。

一节课下来,相信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都能有更深化的印象。

但是教学之后我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因为本单元的知识点比拟多,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所有知识点进展梳理,重难点知识的突出还是不够明显。

比方在学生的作业反响中还是发现有一局部学生对小数与单位换算掌握的很不纯熟,有些对单位间的进率不熟悉,有些把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之间的转化乘除进率弄混。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优秀14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优秀14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优秀14篇)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篇一20xx年11月27日,我执教了《搭配》一课。

本课是第二课时的内容,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已经掌握了用一些方法来辅助自己进行组数。

本课一开始,创设了懒羊羊需要帮忙的情境,孩子们帮它解决第一个难题,实际是复习旧知,先由学生自己读题,再由我带领学生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分析题目,接下来提供方法,由学生自己完成。

本课最大的失误在于没有展台出现问题,没有使用,只能由学生叙述,其他学生想,这样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导致后面学生注意力不是特别的集中。

但是感动于学生把三种方法都讲了出来,而且非常完整,表达能力很强。

接下来是第二个难题,提供给学生两种方法自由选择,由于没有展台,我只能板书,带领学生分析,此时学生注意力已经有些跑偏。

接下来的对比分析,学生明白意思,虽然不能很清楚的表述,但是已经不错。

后面的练习学生比较感兴趣,一个是3个孩子握手,请学生上台表演,有的孩子心存疑问,我就抓住这一点,让他亲身体验,最后终于得出正确的结论。

我觉得教师就应该这样,抓住课堂学生不明白的地方,想最简单的方法使他明白,学习效果才能最快最有效的达成。

之后使用平板电脑,两各不同的问题,由学生独立完成,也是由于一些问题,导致个别孩子电脑连不上,而软件没有办法及时提醒我,所以只能展示个别人的答案,没办法面向全体。

本课的不足之处:一是没有使用展台,很多应该由学生生生互动的内容只能由我代劳了。

二是耽误了很多时间,导致本来安排好的课程内容被删掉了一个。

三是画一画那个内容本来应该给学生时间去每个人都画的,但是还是时间不够,也被删掉了。

第四是关于有无顺序的问题,强调不够。

五是平板的使用和研究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篇二本单元是本册教材“数与代数”部分的最后一个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对除法意义有初步的体会,会用29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和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1.1 知识目标通过整理和复习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复习掌握二年级上册数学所学内容,包括简单的加减法、数字排序、量的估算等基础知识。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整理、概括和归纳数学知识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复习加减法通过练习加减法题目,巩固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包括进位退位的计算方法。

2.2 数字的排序让学生通过比较数字大小、排序等活动,加深对数字大小关系的认识,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2.3 量的估算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量的估算问题,让学生学会用直观的方式估算数量,培养实际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设计各种问题给学生,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3.2 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的形式进行整理和复习教学,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3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流程4.1 复习加减法1.复习进位退位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2.给学生出示一些加减法题目,让学生自行解答,然后互相讨论和纠正。

3.练习加减法口算题目。

4.2 数字的排序1.给学生几组数字,要求学生按大小顺序排列。

2.让学生观察并总结数字排序的规律。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排列得更快、更准确。

4.3 量的估算1.给学生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估算问题,如估算教室里的学生数量等。

2.引导学生思考估算的方法和思路。

3.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估算出正确答案。

五、教学评估5.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整理和复习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合作精神等方面。

5.2 练习成绩布置一些练习题给学生,在课后进行批改,根据学生的练习成绩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5.3 反馈评价定期对学生进行学习情况的反馈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辅导。

人教版数学二上《整理和复习、练习七》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二上《整理和复习、练习七》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13、整理和复习、练习七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练习七。

(教材第35~37页)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楚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牢固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2.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

重点难点重点:对本单元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难点:灵活地运用本单元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完了100以内的加减法,你们学得怎样呢?给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吧。

学生相互交流各自的学习情况。

二、自主探究师:昨天老师布置的对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整理和复习的作业,现在给大家一段时间,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相互交流一下,小组长做好记录。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整理的情况。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生1:笔算加减法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生2:笔算加减法都从个位算起。

生3:加法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向十位进1。

生4:减法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当十再减。

生5: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生6:在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教师针对小组的汇报,板书各部分内容,同时对学生予以肯定。

师:同学们整理得非常全面,有的小组补充的也非常好。

接下来,我们就针对笔算加法和减法进行复习。

(课件出示教材第35页第2题)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作答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清计算顺序。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合作整理,在培养他们合作精神的同时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总结提升师:同学们说一说这一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请大家对自己或自己小组的表现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板书设计整理复习笔算加减法都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计算加法时,个位满10向十位进1计算减法时,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加减混合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教学反思学习完这一单元,学生对于两位数加减法笔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相应的用数学解决问题有了一定的理解,但是还存在各种各样的小问题,因此复习笔算时,注意让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比较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作为复习笔算的准备,接着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最后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两步式题。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大单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大单元教学设计)
4.数据与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统计图表,解决问题。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数感、符号意识及空间观念,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5.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探索精神,增强学习兴趣。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整理与复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很多自己的想法,讨论氛围浓厚。但在引导与启发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开放性问题的思考不够深入,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思维习惯还未完全养成。为此,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最后,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能够较好地概括今天所学的知识点,但仍有个别学生表示对某些知识点掌握得不够牢固。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整理与复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例如:解决包含加减法的复合问题,如“小明有5元钱,买了一个3元的铅笔后,还剩多少钱?”
-角的度量与应用:理解角的度量单位,学会使用量角器,解决与角度相关的问题。
-例如: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比较不同角的大小。
-解决问题的策略选择:根据问题情境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例如: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分析问题结构,选择恰当的数学工具解决问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反思七篇

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反思七篇

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反思七篇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反思1一.通过营造贴近实际的氛围,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在进行《统计》的教学准备的过程中,我始终觉得统计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很抽象,不容易理解,并可能导致多数同学对此课失去兴趣。

因此我认为应该通过直观的、浅显的事例,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基础上,逐步完成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统计的过程。

因此,我结合元旦将至的时机,营造了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我们班周末举行一次联欢会,要买什么水果?同学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不知不觉走入教学中来了。

我还不失时机的明确提出几种大家常见的水果,保证课题的正常引入,也防止了同学们的思维过散,过杂。

在学生们初步了解统计的概念后,我又假设了“给学生发放小奖励卡片,但又不知道每类卡片有多少和帮助小刺猬数数有什么水果,各多少个的情境,让他们参与整理、帮助统计,从而是他们在实际利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的方法。

二.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加强学生积极发言的自信心本单元我注意到了对学生的评价,实现了方式多样化,既有语言上的激励也有肢体语言的支持。

虽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动作但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这样的评价形式我除了用以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也用以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行成的发展。

三.通过利用计算机软件的效果,提升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

正因为本单元的内容较为枯燥乏味,不易提起学生们的兴趣的问题,我充分利用了计算机软件制作教学课件。

保证课件与授课同步,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较为有效地控制了部分学生溜号、开小差的现象发生。

但本节课也反映了一些不足之处,由于我想用一个健全的定义来说明统计这个概念,因此,在说明的过程中没有完全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叙述相对抽象、难懂,同学们有些接受不了。

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反思2本单元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

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其包含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15 整理和复习(一)》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15 整理和复习(一)》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15 整理和复习(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复习本学期所学的整理和复习知识点2.学会运用整理和复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提高学生的整理和归纳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和技巧•难点:应用整理和复习的知识解决问题三、教学内容1.复习数字 0-1000 的认识和读写2.复习数的大小比较3.复习加法和减法计算4.复习数字排列和写出规律5.复习图形的识别和分类四、教学过程1. 复习数字 0-1000 的认识和读写•学生通过口头练习,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相应练习题•教师抽查学生回答问题,并讲解不理解的部分2. 复习数的大小比较•给出一些数字,在小黑板上标上相应的符号“>”、“<”、“=”•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比较大小练习3. 复习加法和减法计算•给出一些加法和减法算式,学生口头作答,解释计算过程•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算式计算4. 复习数字排列和写出规律•让学生观察所给数字序列,写出规律•学生自行找出其他符合规律的数字5. 复习图形的识别和分类•显示一些图形,学生说出图形名称,并分类•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五、教学反思整理和复习作为数学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他们的整理和归纳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通过更多的实际问题训练来巩固学生的整理和复习能力。

以上为教案要点,具体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

通过本节课的整理和复习,相信学生们对数学知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九单元总复习本单元复习的内容包括: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表内乘法,米和厘米,角和直角、锐角、钝角,观察物体,认识时间。

总复习编排注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如把表内乘法集中复习,使学生从整体上掌握乘法口诀,同时注意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达到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来巩固计算熟练程度的目的。

))第1课时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材第101、103页的相关内容。

1.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分类和整理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分类整理在复习中的作用,形成较为系统的认知结构。

2.通过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的计算方法的复习与整理,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通过整理和复习,渗透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到与同伴合作交流的乐趣。

重点:熟练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

难点:运用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口算卡片、课件。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从今天起,我们要把学过的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板书课题。

)1.复习笔算两位数的加、减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101页第1题。

)(指名读题。

)笔算加、减法应注意: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算起;③加法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进1,减法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向十位退1。

指名上台笔算,其余的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2.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课件出示:30+24+28=75-26-35=45+27-59=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怎样可以使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简便。

小结:为了简便可以把分步计算的两个竖式连起来写。

1.教材第103页“练习二十五”第1题。

要求学生看清运算符号,认真审题,再独立完成。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5节《整理和复习》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5节《整理和复习》教学反思

整理和复习第一课时
1.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算理,经过课堂上的归纳整理,有效地沟通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发现减法表的排列规律和自创一个新的减法表这两个环节都交给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只是适时提出问题,进行点拨,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材料,对学生的表述特别是小组交流汇报的情况及时进行归纳和梳理。

整理和复习第二课时
“想加做减”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易发现,在平时的计算中也用得比较多,因为加法是正向的运算,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但是需要让学生不仅对数有这样的感知,也能通过一定量的训练,逐步的意识到数量间的关系也存在着这样的加减关系,这就是本学期后面即将也学到的加减法关系,在这节课中进行渗透与孕伏。

在实际的教学中,“想加做减”的方法是建立在学生20以内进位加法特别熟练的基础上的。

如果学生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特别的熟练,就会觉得“想加做减”的方法很简单。

整理和复习第三课时
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的思考,开展数学交流,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鼓励学生掌握多种计算的方法。

另外,我注意让学生在平时每天坚持练习口算,以10内的加减法为基础,能快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再练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非常熟练后尝试用想加做减的方法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教学反思一、教学目的和内容概述本文档主要对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包括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整理和复习》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整合能力、培养自学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能够: 1. 理解整理和复习的重要性; 2. 掌握整理知识的方法和技巧; 3. 提高记忆和理解能力; 4. 培养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整理知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将知识点归纳整理为条理清晰的框架。

2. 复习方法•利用复习卡片、概念图等工具进行复习;•运用回忆、联想、归纳等方法梳理知识。

3. 错误整理•分析并纠正已掌握知识点的错误理解;•调整学习策略,避免再次出现类似错误。

四、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发现了以下几点问题和改进建议: 1. 时间紧迫:由于教学计划安排紧密,整理和复习的时间较为有限,建议合理安排整理和复习时间,确保学生能充分吸收消化所学知识。

2.学生参与度不高:部分学生对整理和复习缺乏积极性,表现为听课时态度随意,建议通过增加互动、讨论和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度。

3.对于内容的理解不深:部分学生复习只是死记硬背,对知识理解不够深入,建议引导学生多进行思考、讨论,并注重引导他们从概念到实践的转化。

五、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整理和复习能力,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启发式提问法:通过询问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层次复习:根据学生能力和掌握程度,分层次进行复习,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3.实践操作: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六、教学效果评估在教学整理和复习阶段,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整理和复习环节的学习态度和表现。

2.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或展示环节,评价学生对知识整理和复习的能力和水平。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教案2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教案2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教案2一、教学目标1.复习一年级上册数学内容,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2.帮助学生整理学习笔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训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复习数学知识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比较、算式的认识等。

2.整理和复习学习笔记,培养学生的复习能力。

3.进行数学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2. 教学难点1.让学生能够将学过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复习,形成系统性的认识。

2.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 整理和复习数的认识•复习数的读写和数的排序。

•让学生进行数的比较,加深对数的认识。

2. 整理和复习算式的认识•复习加法和减法,让学生掌握简单算式的计算方法。

•进行加减法口算训练,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 整理和复习图形的认识•复习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等基本图形的认识。

•让学生绘制简单的图形,并进行图形的分类训练。

四、教学反思和展望本节课主要是对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的整理和复习,通过系统性的复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为下学期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整理学习笔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考能力,同时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整理复习——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整理复习——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整理复习——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培养耐心、细心、动脑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问题的解决。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课件:提前准备好与加减法相关的图片或思维导图。

2.板书:板书内容包括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示例题目。

3.教具:提前准备好计算工具,如算珠、计算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导入•老师简要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第二步:新知讲解1.老师引导学生复习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实际问题进行示范。

2.老师介绍本节课的内容: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步:示范演练1.老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进行解答。

2.学生分组合作,结合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并展示解题思路。

第四步:拓展应用1.老师提出更复杂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学生自主探究、交流思路,并尝试解决问题。

第五步:课堂小结•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加减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运用所学知识,自行设计一个实际问题并解答。

六、板书设计•计算方法:6 + 4 = 109 - 2 = 7高效学习!。

二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二》教案

二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二》教案

教学目标:1.复习掌握一二年级整数运算的知识。

2.复习掌握一二年级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3.提高学生对于数学运算的灵活运用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复习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和规则。

2.复习乘除法的运算方法和规则。

3.整理题目,形成练习册。

教学难点:1.通过整理和复习,提高学生对于数学运算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课本、黑板、粉笔。

2.整理的习题册。

教学过程:一、复习加减法运算的规则:1.教师讲解加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2.学生回答相关问题。

二、复习减法运算的规则:1.教师讲解减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2.学生回答相关问题。

三、复习乘法运算的规则:1.教师讲解乘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2.学生回答相关问题。

四、复习除法运算的规则:1.教师讲解除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2.学生回答相关问题。

五、用例题巩固所学知识:1.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些例题,让学生进行计算。

2.学生回答问题并解释解题过程。

六、练习册整理与复习:1.教师将之前整理好的习题册发给学生,并让学生按照课上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练习。

2.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相关习题,并相互讨论解题方法。

七、课堂总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总结。

总结学生在整理与复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问题,并与教师进行互动讨论。

八、布置作业:1.教师布置适量的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

2.强调课后需要复习本节课的知识点,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整理与复习,学生对于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运算规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在练习中提高了运算能力。

但发现学生在整理答案时存在一些错误,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观察和认真性。

同时,还需适时给学生提供一些趣味性的习题,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数的认识》(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数的认识》(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对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设计探索性问题,如让学生自己发现一个奇数加一个偶数的结果,并总结规律,以此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数的认识》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数的大小比较或者数的拆分组合的情况?”(如购物时比较价格,分组时分配物品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数的奥秘。
其次,在新课讲授中,我发现理论介绍部分学生们听得比较认真,案例分析也让他们觉得很有趣。但在重点难点解析部分,我感觉到有一部分学生可能还没有完全掌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反馈,针对他们的理解程度调整讲解的深度和广度,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课程的节奏。
在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进行得比较顺利,学生们在小组内积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但在成果展示环节,我发现有些小组的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多设置一些类似的活动,让学生们有更多机会锻炼自己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数的读写中的进位:在读写较大的整数时,进位是一个难点,学生容易在千位和万位之间混淆,需要通过实际例题进行反复练习。
-奇偶性的深入理解:学生对奇偶性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难以理解奇偶性在数学运算中的深层性质,如奇偶数相乘的结果。
-解决实际问题时数的加减运算:将数的加减运算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可能会在理解题目和选择运算方法上遇到困难,需要通过具体案例来指导。
1.教学重点
-数的顺序:整数的排列顺序是数概念的基础,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需要强调数轴上数的递增递减规律,以及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反思
教学内容
整理和复习、练习二十二。

(教材第86、第87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小组合作整理、交流乘法口诀的过程。

2.熟记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

3.感受我国文化的特点,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记忆口诀,运用口诀正确计算。

难点:解决有关乘法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空白乘法口诀表、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1~9的乘法口诀,谁给大家背一背,每个人只背一组。

指名背口诀,对选择8、9口诀的给予表扬鼓励。

【设计意图:既复习乘法口诀,又为整理口诀做铺垫】
二、整理口诀
1.整理口诀。

师:一年级的时候,我们整理过20以内的加减法,今天我们能不能把乘法口诀进行整理呢?我给大家准备了一张空白乘法口诀表,请同学们4人一小组,合作把背诵的口诀整理在表中。

可参考教材第86页的表。

小组合作整理乘法口诀,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合作、整理乘法口诀的过程】
2.交流汇报。

师:哪个组把你们整理的乘法口诀表介绍一下?
请一个组展示整理的结果。

师:哪个组愿意把你们是怎样合作的给大家说一下?
各组都要发言。

【设计意图: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进一步熟记乘法口诀,感受与人合作的快乐】
3.发现规律。

师:这是大家完成的乘法口诀表。

我把它贴到黑板上。

仔细观察表格中的口诀,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1:第一列是一几得几的口诀,第二列是二几得几的口诀,第三列是三几得几的口诀……
生2:第一行是1的口诀,第二行是2的口诀,第三行是3的口诀,第几行就是几的口诀。

生3:1的口诀就一句,2的口诀二句……几的口诀就有几句。

生4:第1列是求1个几的乘法口诀,按一一、一二、一三、一四……的顺序排列,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积相差1;第2列是求2个几的口诀,按二二、二三、二四……的顺序排列,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积相差2……
……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乘法口诀默写在教材第86页的表中,看谁填得又快又整齐!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习惯和简单的归纳能力,帮助学生熟记乘法口诀】
三、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生1:整理乘法口诀表。

生2:乘法口诀一共有45句。

生3:我会利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
师:在实际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身边的数学吧!回来讲给同学们和老师听。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使学生再次重现本节课应掌握的知识,强化对应知识的理解】
板书设计
乘法口诀表
教学反思
本节课系统地概括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的能力。

复习巩固1~9的乘法口诀,加深对乘法意义的认识,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检查学生对“九九乘法表”的掌握情况,教学中设计了“让学生填一张空白乘法口诀表”的环节,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简单归纳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