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带答案)-word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
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输氧时,a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输氧时,该装置也能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C.实验室中将该装置装满水收集氧气时,气体从a导管进入D.实验室中将该装置盛澄清石灰水时,气体从a导管进入可检验二氧化碳气体2、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
下列有关元素和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成物质的粒子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C.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3、利用如图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B.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C.白磷熄火、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D.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40mL刻度线处4、分别向甲、乙、丙三种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甲溶液变红色,乙溶液变蓝色,丙溶液变紫色。
则它们的pH由小到大的排列是()A.甲、乙、丙B.甲、丙、乙C.乙、甲、丙D.丙、甲、乙5、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C60的说法中,错误的是()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A.C60B.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C.金刚石、石墨、C60D.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6、以下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B.③④属于同种元素C.④是一种阴离子D.②容易得到电子7、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瑰宝。
下列成语的原意中蕴涵化学变化的是()A.星火燎原B.水滴石穿C.积水成渊D.披荆斩棘8、下列典故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火烧赤壁B.刻舟求剑C.司马光砸缸 D.铁杵磨成针9、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戚的“纳米车”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杀死癌细胞。
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与答案

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一、单选题1.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
下列发生在家庭生活的操作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酿造葡萄酒B.磨制豆浆C.冰淇淋融化D.刀削新鲜水果2.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人身安全的必要保障。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加热液体C.取用颗粒状锌粒D.检查气密性3.下列对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实验探究中,说法正确的是A.吸入的和呼出的都是空气,成分含量没有改变B.证明呼出的气体含较多氧气的依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复燃C.人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增高D.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最高4.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二氧化硫B.一氧化碳C.氮气D.可吸入颗粒物5.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雾霾天气,下列各项与形成雾霾无关的是A.工业粉尘B.汽车尾气C.煤炭燃烧D.风力发电6.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的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7.科幻大片《火星救援》讲述航天员在太空求生的星际驻留生活。
下列有关氧气的认识错误的是()试卷第1页,共10页A.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氧,发生了物理变化B.“人造空气”接近空气的组成,属于纯净物C.液氧可用作航空火箭发射,利用其助燃性D.太空宇航员呼吸氧气,可利用光合作用循环利用8.15%的H2O2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会剧烈反应产生O2.实验室欲利用15%的H2O2溶液制取O2,则下列装置中,仪器选择和药品放置最合理的是()A.B.C.D.9.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必定加快反应速度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通常会发生改变C.在酿造工业和制药工业,一般都要用酶作催化剂D.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加入催化剂可使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10.如图依次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氧气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B.C.D.11.“分子机器”是在分子层面的微观尺度上设计开发出来的机器,在向其提供能量时可移动执行特定任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与解析)(范围:第1~3单元)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12小题。
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建造航母需要大量的金属钛,如图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钛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2B.钛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C.图中x的数值为10D.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2.物质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状态B.密度、硬度C.氧化性、可燃性D.熔点、沸点3.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下列活动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①工业废水、废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②植树造林,加大绿化面积;③随意丢弃废旧电池和塑料制品垃圾;④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⑤减少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防止形成酸雨。
A.③④⑤B.②④⑤C.①②⑤D.①③④4.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是实心球体B.原子、中子、电子均匀分布在原子中C.质子与电子质量相等D.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5.如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〇”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B.C.D.6.近期我国科研人员用新方法制得了NaN 5·3H 2O 。
该化合物中含有N 5-等微粒。
已知N 为7号元素,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N 5-是一种单质B .1个-5N 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C .1个-5N 中共含有35个电子D .1个-5N 中共含有35个质子7.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有如下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装置。
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 .⑤⑦③②①④⑥ B .①⑦③②⑤④⑥ C .⑦②③①④⑤⑥D .⑦③①②④⑥⑤8.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B .实验时红磷常常要过量C .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D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火后立刻打开弹簧夹9.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向左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A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有气泡冒出B .锥形瓶中液面明显上升C .长颈漏斗下端导管内有液柱上升D .注射器内有液体进入10.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很多。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月考|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典故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 火烧赤壁B. 刻舟求剑C. 司马光砸缸D. 滴水成冰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 氮气用作食品保护气C. 稀有气体用于制造霓虹灯D. 二氧化碳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3.下列常见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二氧化碳B. 稀有气体C. 冰水混合物D. 液氧4.豆腐是营养丰富的食物,每100 g豆腐中平均含磷119 mg。
这里的“磷”指的是A. 磷元素B. 磷单质C. P2O5D. 磷的化合物5.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是A. 3H﹣3个氢元素B. O﹣1个氧分子C. Na﹣1个钠原子D. Mg+2﹣1个镁离子6.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
下列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不一致的是A. 标签受损B. 不会产生氧气C. 沾污试剂D. 度数错误7.2018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 推广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提高生活用水效率B. 进行水资源污染防治,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C. 农业生产中使用浸灌方式灌溉庄稼,水分能充分吸收,有利节约用水D. 树立惜水意识,开展水资源警示教育8.随着“绿色奥运”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下列物质中,未计入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A. 二氧化碳B. 二氧化硫C. 一氧化碳D. 可吸入颗粒物9.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
不正确的是()A. 水、氯化钠、铜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C. 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有差异,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D. 如上图,装空气的注射器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10.芯片是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下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 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C. 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D. 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11.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烟雾B.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C.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12.下列是某位同学对阶段学习的有关内容的归纳,其中说法中正确的是()A. 温度计内的汞柱液面上升是因为汞原子的体积变大B. 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极易溶于水C. 在化学反应中加入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速率D. 质子、中子和电子能构成原子,所以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13.下面的实验中有关氧气的制取、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B.C.D.14.某同学取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与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体积(V)、二氧化锰的质量(m)与时间(t)关系的图示中正确的是()A. .B.C.D.二、填空题15.现有①氮气②氧气③氦气④二氧化碳四种物质,请按要求将序号填入空格中:(1)潜水需要携带的是________(2)用来填充气球的安全气体是________(3)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气体________(4)占空气总体积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16.写下列符号或符号表示的意义。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雪碧”等碳酸型饮料的pH小于7,晃动后打开瓶盖,其pH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2、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能是加入了下列哪种调味品()A.食盐B.味精C.食醋D.香油3、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3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H4+、Na+、NO3-、CO32-B.NO3-、Cu2+、SO42-、OH-C.Mg2+、K+、SO42-、Cl-D.Ca2+、Na+、HCO3-、Cl-4、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是指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颜色,状态有所不同的物质C.凡是变化过程中有明显现象产生,说明此变化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D.“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的物质5、某同学在量取10mL水时,视线仰视,则他量取的水的实际体积()A.等10mL B.小于10mL C.大于10mL D.无法判断6、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B.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C.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D.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7、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下列对概念间相互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混合物与纯净物属于交叉关系 B.糖类与淀粉属于并列关系C.中和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D.合成材料与塑料属于包含关系8、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灼烧一定时间,测得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8.8g,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则反应放出CO2的质量为()A.1.1g B.2.2 C.4.4g D.5g9、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B.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C.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金属资源10、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稀有气体B.清新的空气液态氧气C.氮气二氧化碳D.澄清的石灰水清澈的泉水11、下列对几种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烷中含有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B.乙醇(C2H6O)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6:1C.尿素[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gD.葡萄糖(C6H12O6)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12、利用盐酸和硝酸银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顺序,下列实验可以不需要进行的是()A.铁+稀盐酸B.铜+稀盐酸C.银+稀盐酸D.铜+硝酸银溶液13、中和反应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对化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不仅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还要根据需要研究和制造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新物质B.想制造什么物质就可以制造什么物质C.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D.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活变得更美好2.小华同学为母亲过生日,下列庆祝活动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编制花环B.榨取果汁C.点燃蜡烛D.切分蛋糕3.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B.状态C.熔点D.氧化性4.下列说法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C.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5.“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其核心要求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以下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A.将垃圾废物浇上汽油焚烧B.研究、开发、利用氢能源C.让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汉江D.禁止化工厂生产化工产品6.加热胆矾的实验过程中,相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样B.加料C.加热D.熄灭7.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发光、放热B.燃烧的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最亮C.无色氢氧化钠溶液与蓝色硫酸铜溶液混合,有蓝色沉淀生成D.石灰石和稀盐酸混合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生成8.请答题的同学深呼吸,平静一下情绪,刚才吸入的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氧气B.稀有气体C.氮气D.二氧化碳二、填空题9.用化学符号填空:(1)氧气____ (2)二氧化碳____(3)氢元素____ (4)铁元素____10.化学是以自然界的物质为研究对象,它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变化规律等.指出下列研究涉及食盐的哪个方面.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1)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及它的味道:______;(2)食盐中含有哪些元素:______;(3)食盐的外形为什么是立方体:______;(4)向食盐水中通电得到的物质是什么:______.11.现有下列实验仪器,请按要求填空:(1)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__C________H_______。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要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小明选择了如下方法,其中可行的是()①加入CaO ②加入Ca(OH)2③升高温度④降低温度A.②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④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乙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B.t1℃时,10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0gC.要将甲溶液的状态由a点转化为b点,可以加适量溶剂D.分别将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均有晶体析出3、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
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A.用排水法收集O2时,集气瓶装满水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C.用排水法收集O2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D.用排水法收集O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4、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需要另加其他试剂才能区别的是()A.BaCl2、CuSO4、NaOH、NaCl B.Na2SO4、BaCl2、K2CO3、NaNO3C.FeC13、NaOH、H2SO4、Ba(NO3)2D.MgCl2、NaOH、HCl、Na2SO45、已知某酒精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则此酒精溶液中酒精(C2H5OH)的质量分数为()A.23% B.36% C.46% D.54%6、已知生活中厕所清洁剂的pH=1,厨房的清洁剂的pH=12。
下列关于两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升高B.厨房清洁剂可能含有NaOHC.混合使用能提高两者的清洁效果D.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7、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
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C.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 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8、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的氮气约占总体积的21% B.空气中的氧气能支持燃烧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用途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造成酸雨9、如图所示,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闭合电源开关后利用电阻丝放热引燃白磷。
最新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试卷(姓名、班级写在左上角)成绩第一部分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将它的代号填入括号中,共40分。
)1.下列四种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的类型不相同,这种变化是-()A.蒸发B.燃烧C.凝固D.变形2.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A.1:4 B.5:4 C.4:1 D.5:1 3.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可根据它们下列性质中的( ) A.颜色B.能否使火焰熄灭C.状态D.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4.许多城市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原因是燃放烟花爆竹时①产生有毒气体。
②产生噪音。
③产生粉尘。
④易引发火灾。
其正确答案是( )A.只②和④B.只①、②和④C.只②、③和④D.①②③④5.据报道,现在许多城市交通主干道的空气严重超标污染,其主要原因是( ) A.煤燃烧所排放的废气造成的;B.几十万辆汽车,摩托车等排放的废气造成的;C.工业生产中废渣,废水,废气造成的;D.不断地降雨和各种污水的排放造成的;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矿泉水不是一种纯净物;B.空气本来是纯净物,但被污染后变成了混合物;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肯定是纯净物;D.澄清的石灰水是一种纯净物;7.关于氧气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可用来炼钢B.氧气可用来灭火C.氧气可用于登山或飞行D.氧气可提供动植物呼吸8.实验室制取氧气收集完毕后,拆卸仪器的正确顺序是( ) ①撤去酒精灯;②从水槽里拿出导管;③从铁架台上拆下试管;④清洗仪器放回指定位置。
A.①③②④B.③②④①C.②①③④D.①②③④9.通过燃烧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且不产生其它气体,可选用的物质是( ) A.铁B.蜡烛C.木炭D.红磷10.在地球的大气层中,因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引起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B.人口增长后呼出的二氧化碳C.含碳燃料的燃烧D.碳酸氢铵的分解11.用直流电源分解水时,其结果为()A、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B 、正极产生氢气,负极产生氧气C、正极的气体与负极的气体体积比为2:1D、正极产生的气体比负极多12.将一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星熄灭,则集气瓶中一定不是()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D、煤气13.某气体完全燃烧,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则该气体组成中()A、可能含有碳、氧元素B、一定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二种元素D、可能含有碳、氢、氧元素14.如果一个水龙头每秒钟滴4滴水,平均20滴为lmL,则一周漏水---()A.120.96 kg B.182.8kg C.43.2 kg D.86.4 kg 1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五步: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初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初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九年级学情调研化学试题考前须知:1.全卷总分值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卷纸的指定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或不在规定区域答题无效。
3.交卷时,只需交答卷纸,但本试卷请妥善保管,以备讲评之需。
一、单项选择(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30分 )1.以下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天然气燃烧B.大米霉变C.灯泡发光D.铁钉生锈2.以下物质属于纯洁物的是A.液氧B.石灰水C.汽水D.空气3.以下做法不符合低碳环保理念的是A.为了节约用纸,两面使用草稿纸B.为了QQ可以晋级,长期把QQ挂在线上C.为了节约用水,洗菜、淘米后的水用来浇花D.为了进步资源利用率,分类回收废弃物4.下面氧气和二氧化碳(或干冰)的自述中,不属于化学性质的是5.以下属于分解反响的是A.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B.2CO + O2 点燃 2CO2C.CaCO3 高温 CaO + CO2D. 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6.以下根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选项是A.称取氯化钠固体B.检验装置气密性C.存储氢气D.点燃酒精灯7.空气的净化问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以下气体组中能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A.氮气、稀有气体B.稀有气体、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水蒸气D.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8.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时,把固体物质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称得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0.8g(1克以下用游码),假如按正确的方法称量,这位同学所称固体的实际质量是A.9.2 gB.9.8 gC.10.8 gD.10.2 g9.以下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枯燥,搜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
(注: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其中错误的选项是10.据你的生活和所学知识判断,以下做法错误的选项是A.加油站、油漆厂等地方要严禁烟火B.焊接金属时,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作灯火实验D.大量使用煤作燃料降低消费本钱11.一氧化氮(NO)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迅速被氧气氧化成二氧化氮(NO2)气体,概述搜集NO气体应采用A.排水法 B.向上排空气法 C.向下排空气法 D.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12.以下对有关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物质用处B. 操作规程液态氧气:火箭的燃料二氧化碳:常见的灭火剂制氧气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水槽中的导管制气体时先装固体再倒液体C.物质鉴别D.环保知识氧化镁和氧化铜:观察颜色氧气和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减缓温室效应:大量植树造林防治白色污染:减少白色粉尘的排放13.以下有关CO2的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是14.以下实验现象描绘不正确的选项是A.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烟雾,并有白色固体生成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体生成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③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试管口塞入一团棉花,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搜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稀有气体B.清新的空气液态氧气C.氮气二氧化碳D.澄清的石灰水清澈的泉水2、某露置于空气中的CaO固体,测得其中Ca元素质量分数为50%,取10g该CaO固体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使其完全溶解。
正确的说法是()A.加入稀盐酸后一定没有气泡产生B.该CaO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和Ca(OH)2C.生成CaCl2的质量为11.1gD.该CaO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H)2和CaCO33、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下列植物在微酸性土壤中,不适宜种植的是()植物花生苹果西瓜沙枣适宜的pH范围5.0~6.05.0~6.56.0~7.08.0~8.7A.花生B.苹果C.西瓜D.沙枣4、化学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由实验甲可知金属活动性:Al >CuB .由实验乙可知金属活动性:Cu >AgC .由实验甲、乙、丙可知金属活动性:Al >Cu >AgD .实验甲中的CuSO 4改为CuCl 2不能完成本实验探究 5、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 .Ca(OH)2+2HCl=CaCl 2+2H 2O B .Fe 2O 3+6HCl=2FeCl 3+3H 2O C .Na 2CO 3+2HCl=2NaCl +H 2O +CO 2↑D .Ca(OH)2+CO 2=CaCO 3↓+H 2O6、某纯净物3g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纯净物中含有C 、H 元素,不含O 元素B .该反应中2O 和2CO 的质量比为14:11C .该反应中2O 和2H O 的分子数之比为7:6D .该纯净物中C 、H 原子的个数比为1:47、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B .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C .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D .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金属资源8、已知2A +3B==C +3D ,用足量的A 和49 g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7 g C 和1 g D ,若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16B .27C .44D .569、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B .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C .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D .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10、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D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11、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把a和c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A.烧杯、玻璃棒 B.大试管、集气瓶C.酒精灯、铁架台 D.导管、单孔塞2、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A.长劲漏斗B.量桶C.坩埚钳D.椎形瓶3、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A.Al3+——铝离子B.2K——2个钾元素C.F2——2个氟原子D.2SO3——3个二氧化硫分子4、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④表示的粒子属于金属元素 B.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C.①②③④表示四种不同元素 D.②④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5、下列物质能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aNO3、NaCl、KNO3、(NH4)2SO4B.H2SO4、HCl、AgNO3、Na2SO4C.KMnO4、CuCl2、Fe2(SO4)3、NaNO3D.K2SO4、NaCl、K2CO3、NaOH6、使用下列试剂能将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是()A.稀硫酸B.氯化钠溶液 C.铁片D.氢氧化钠溶液7、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为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加的是()A.浓硫酸B.浓盐酸C.氢氧化钠D.石灰石8、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的水溶液使石蕊显红色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A.CO2C.紧闭门窗用木炭烤火易使人中毒D.金刚石导电性能良好9、一氧化氮气体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且难溶于水的气体,能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
下列是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气体的正确方法是()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C.排水法 D.以上方法都可以10、碳12是指含6个中子的碳原子。
下列对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数相同B.质量相同C.电子数不相同D.16和18表示原子个数11、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两个氢分子: 2H B.三个氮原子: 3NC.一个镁离子: Mg+2 D.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2-Na O212、考古学家通过测定碳14的含量等方法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完整】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完整】(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现有一包由6.5g锌、5.6g铁、6.4g铜混合而成的粉末,把它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烘干,测得滤渣中含有三种物质。
则滤渣的质量可能是()A.49.6g B.34.8g C.32.7g D.18.5g2、在“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粗盐B.溶解粗盐C.过滤粗盐水D.蒸干滤液3、在20℃时,某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经历如下变化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A.溶液甲是饱和溶液B.20℃时,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40gC.溶液丙若蒸发10g水,析出的晶体一定大于4gD.溶液乙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溶液丙溶质的质量分数4、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 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5、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H ②Fe2+③Cu ④P2O5⑤Fe3+⑥NaCl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⑥B.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C.②⑤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D.④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6、关于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A.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元素B.生铁和钢是常见的铁合金C.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D.焊锡的熔点比纯锡的熔点低7、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B.二氧化锰在任何化学反应中都是催化剂C.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D.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8、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气体是()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D.稀有气体9、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A.Al3+——铝离子B.2K——2个钾元素C.F2——2个氟原子D.2SO3——3个二氧化硫分子10、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灼烧一定时间,测得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8.8g,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则反应放出CO2的质量为()A.1.1g B.2.2 C.4.4g D.5g11、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煤燃烧化为灰烬,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24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g氧化镁,实际消耗空气的质量为16g;C.无数实验证明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质量守恒定律只适合于有气体或固体生成的化学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带答
案)
九年级化学
(完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N-1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湿衣晾干
B、菜刀生锈
C、铁丝弯曲
D、冰雪融化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
B、蒸馏水
C、牛奶
D、食醋
3、有人通过闻茶的方法就能判断出茶的产地,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
A、分子间有间隙
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4、青藏高原的空气被称之为没有污染的空气,对这种空气正确的说法是( )
A、空气中只有单质
B、空气是一种纯净物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
D、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
5、下列物质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 )
A、O2
B、Na
C、Ne
D、H2O
6、表示2个氢原子的化学符号是( )
A、2H
B、2H2
C、2He
D、H2
7、常见物质中含有游离态的氢元素的是( )
A、液态氢气
B、蒸馏水
C、汞
D、氢氧化钙
8、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下物质中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A、二氧化氮 B、二氧化硫 C、可吸入颗粒物 D、氮气
9、判断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发出明亮的光
B、熔化产生蜡烛油
C、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放出大量热
10、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B、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原子的种类在化学变化的前后保持不变
11、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品尝药品的味道
B、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先用大量的水冲洗
C、用盛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
D、给试管里液体加热,管
口不对着人
12、某药品说明书中标明:本品每克含硫15㎎,铜2㎎,锌1.5㎎,锰1㎎。
这里所标的各成分是指( )
A、元素
B、单质
C、化合物
D、无法说明
13、在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变的是( )A、分子的运动 B、分子间的间隔
C、分子的物理性质
D、分子的构成和结构
14、下列混合物,能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步骤加以分离的是( )A、食盐和细沙 B、食盐和蔗糖
C、水和酒精
D、蔗糖和味精
15、对化学实验中剩余的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带回家中
B、随意倾倒到水槽中
C、倒到指定容器中
D、倒回原试剂瓶
16、图示错误操作与图下面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17、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
A、Fe
B、MgO
C、H2O
D、CO2
18、某种氮与氧的化合物中,氮与氧的质量比为7∶4时,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NO2
B、NO
C、N2O3
D、N2O
19、准确量取7mL水,应用( )
A、50mL量筒
B、10mL量筒、滴管
C、电子天平
D、5mL量筒、滴管
20、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一个水分子的是( )
二、填空题:(每空一分,共40分)
2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应学好化学造福人类。
现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氦气、二氧化硫五种气体,用它们的化学式填写下列空格:
(1)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________; (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_________;
(3)会引起酸雨的气体是_________; (4)用来充气球和飞艇的气体是_________;
(5)用来制取硝酸或氮肥的是_________。
2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并指出物质类别(物质类别指单质、化合物)
物质名称氢气银
化学式MgOSO2Ca(OH)2
物质类别
23、按要求填写下表
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简答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中氧元素是 (填游离态或化合态) 生石灰中滴加少量蒸馏水生成物俗称
大理石中滴入稀盐酸现象
24、从化学的视角看生活中的现象。
(1)刚进家门就闻到妈妈炒菜的香味,说明 ;
(2)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 ;
(3)10mL水和10mL酒精充分混合后,液体体积 20mL(填﹥﹤或﹦),原因是
(4)久置于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出现白色固体,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原因
25、2019年中国消协对部分装修后的室内环境状况抽样测试后发现,近半数存在苯污染。
国际卫生组织已把苯定为强烈致癌物质。
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C6H6)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
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苯的物理性质有:
(2)苯的化学性质有:
(3)苯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
(4)苯(C6H6)由种元素组成,式量为,苯(C6H6)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mC∶mH= ,碳、氢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
26、粗盐提纯分为、、三步,在这三步中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该仪器在过滤时的作用是,在蒸发时的作用是,最后进行NaCl溶液的蒸发时,一般有如下操作:①固定铁圈位置,②放置蒸发皿,③放置酒精灯,④加热并搅拌,⑤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③①②④⑤
C、①③②④⑤
D、③②①④⑤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0分)
27、下图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些仪器,请按要求填写仪器的名称(每空填写一种仪器)
(1)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需要的仪器是
(2)能用来溶解物质、配置溶液的仪器是
(3)要量取3mL水所需要的仪器是和
(4)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的仪器是
(5)蒸发液体需要的仪器是铁架台、、、
(6)能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加热时该容器内液体的量不能超过容积的。
28、有两瓶无色液体,其中一瓶是蒸馏水,另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用化学方法区别它们。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29、右图装置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仪器a的名称
(2)盛放在仪器a内的物质是,
该物质燃烧的现象是。
(3)待反应后冷却到室温打开弹簧夹A看到的现象。
(4)实验中,若仪器a中物质的量太少,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请你说出集气瓶中最后剩下的主要气体的名称及其一条化学性质
(6)请你再设计一种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
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抽测试卷
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BBCCCAADCA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DADACCDABA
二、填空题:
21、(1)CO2、(2)O2、(3)SO2、(4)He、(5)N2
22、
物质名称氢气氧化镁银二氧化硫氢氧化钙
化学式H2MgOAgSO2Ca(OH)2
物质类别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化合物
23、略
24、(1)分子在不断地运动;(2)水分;(3)﹤,分子之间有间隙;(4)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25、(1)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C6H6)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
(2)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
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3)苯+氧气二氧化碳+水
(4)2;78;12︰1;1︰1
26、溶解、过滤、蒸发;玻璃棒;引流;搅拌使受热均匀防止液滴飞溅;B
三、实验题:
27、(1)药匙;(2)烧杯;(3)量筒、胶头滴管;(4)集气瓶;(5)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6)试管、1/3
28、分别取样于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一到两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明显现象的是蒸馏水。
(注明取样,合理即给分)
29、(1)燃烧匙、
(2)磷、产生大量白烟、
(3)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4)偏小、
(5)氮气,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6)只要合理即可
总结:2019九年级化学月考试题就为大家汇总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助大家复习物理本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