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初三上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初三上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三篇】【导语:】考试马上就要来了,考前大家除了要认真掌握好相关的知识点,还要多做题,这样才能巩固好学过的知识点,下面是为您整理的初三上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三篇】,欢迎大家查阅。
【篇一】初三上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注意: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在下表的答案栏内。
选错、不选、选而不填、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下列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木材燃烧B、瓷碗破碎C、酒精挥发D、石蜡熔化2、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D、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3、下列图示中的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D、4、在蜡烛的燃烧实验中,观察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珠,迅速向烧杯内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变浑浊,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蜡烛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B、蜡烛中含有水C、蜡烛中含有二氧化碳D、蜡烛中只含有水不含有二氧化碳5、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以下几步,其中正确的是()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④将药品装入试管并固定装置⑤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⑥将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A、③④①⑤②⑥B、③④①⑤⑥②C、④①③⑤②⑥D、④①③⑤⑥②6、我们呼吸的空气中,气体体积约为78%的是()A、氧气B、氮气C、氢气D、二氧化碳7、现有下列事实,①动物呼吸,②白磷燃烧,③食物腐烂,④酒的酿造。
它们的共同点是A、都发光B、都属于缓慢氧化反应C、都发生爆炸D、都属于氧化反应8、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①用托盘天平称取5.6g氧化铜粉末②用容积为10mL的试管盛5mL水在酒精灯上加热③用排水集气法可得到比较纯净的氧气④用10mL量筒量取8.2mL水A、只有①④B、①②④C、①③④D、只有②③9、在下列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B、氮气+氢气→氨气C、水→氢气+氧气D、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10、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方法是()A、用水冲灭B、用书本扑打扑灭C、用嘴吹灭D、用湿抹布xx二、填空题(34分)11、结合下图所示仪器,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1)用容积为15mL的试管盛液体加热时,最多可盛液体mL,加热过程中,试管夹应夹持在试管的。
初三上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初三上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三篇】【导语:】考试马上就要来了,考前大家除了要认真掌握好相关的知识点,还要多做题,这样才能巩固好学过的知识点,下面是为您整理的初三上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三篇】,欢迎大家查阅。
【篇一】初三上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 小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注意: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在下表的答案栏内。
选错、不选、选而不填、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下列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木材燃烧B、瓷碗破碎C、酒精挥发D、石蜡熔化2、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D、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3、下列图示中的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D、4、在蜡烛的燃烧实验中,观察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珠,迅速向烧杯内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变浑浊,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蜡烛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B、蜡烛中含有水C、蜡烛中含有二氧化碳D、蜡烛中只含有水不含有二氧化碳5、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以下几步,其中正确的是()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 熄灭酒精灯③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④ 将药品装入试管并固定装置⑤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⑥ 将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A、③④①⑤②⑥B 、③④①⑤⑥②C、④①③⑤②⑥D 、④①③⑤⑥②6、我们呼吸的空气中,气体体积约为78%的是()A、氧气B、氮气C、氢气D、二氧化碳7、现有下列事实,① 动物呼吸,② 白磷燃烧,③ 食物腐烂,④ 酒的酿造。
它们的共同点是A、都发光B、都属于缓慢氧化反应C、都发生爆炸D、都属于氧化反应8、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①用托盘天平称取 5.6g 氧化铜粉末②用容积为10mL 的试管盛5mL 水在酒精灯上加热③用排水集气法可得到比较纯净的氧气④用10mL 量筒量取8.2mL 水A、只有①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只有②③9、在下列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铁+氧气T四氧化三铁B、氮气+氢气—氨气C、水T氢气+ 氧气D、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10、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方法是()A、用水冲灭E、用书本扑打扑灭C、用嘴吹灭D、用湿抹布xx二、填空题(34 分)11、结合下图所示仪器,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1)用容积为15mL的试管盛液体加热时,最多可盛液体mL,加热过程中,试管夹应夹持在试管的。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参考答案】

A.1种B.2种C.3种D.4种2、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A.纯净物:氧气、干冰、水银 C.单质:金刚石、铁粉、黄铜3、下列试剂瓶应有标志的是( A.氯化钠B.蒸馏水B. 肥料:二氧化碳、硫酸铵、硝酸钾D.盐:氯化钠、硝酸钠、碳酸钙C. 浓硫酸D.葡萄4、如图所示,甲是溴(Br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摘自元素周期表。
下列说法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 分,共40分)1、“苛性钠、烧碱、纯碱、火碱”四种俗称中所代表的物质只有() A. 甲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 甲、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BrC. 乙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1D. 甲原子核外共有5个电子层5、“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下列做法违背该理念的是()A. 多植树造林B.开发绿色能源C.焚烧废旧塑料D.减少煤的燃烧6、人体内的一些液体正常pH 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确的是()A.血浆7.35-7.45B.胆汁7.1-7.3C.胃液0.9-1.5D.胰液7.5-8.07、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跟所涉及到的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一包含了化学变化B.“日照香炉生紫烟”一一包含了化学变化c.“北风卷地白草折”一一包含了物理变化D.“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一一前者包含了化学变化,后者包含了物理变化8、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A.cOB.Oc.NaclD.NaOH229、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灼烧一定时间,测得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8.8g,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则反应放出CO2的质量为()A. 1.1gB.2.2C.4.4gD.5g10、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是指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颜色,状态有所不同的物质C.凡是变化过程中有明显现象产生,说明此变化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D.“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的物质11、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一一水分子不断运动B.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D.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分子不断运动,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12、过氧化钠(Na2O2)可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它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为()A.NaCO和HB.NaO和O23222C.NaOH和OD.NaCO和O223213、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需要另加其他试剂才能区别的是()A.BaCl、CuSO、NaOH、NaClB.NaSO、BaCl、KCO、NaNO24242233C.FeC1、NaOH、HSO、Ba(NO)D.MgCl、NaOH、HCl、NaSO3243222414、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15、重铬酸钾(K2Cr2O7)可用于测定酒驾中的酒精(C2H50H)含量。
初三上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初三上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九年级月考化学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一、(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为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定为国际化。
下列对化学学科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化学为人类研制了新材料B.化学的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C.化学为人类提供了新能源D.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2. 厨房里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煤燃烧B.刀生锈C. 菜腐烂D.水蒸发3.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生铁制成铁锅B.金刚石作装饰品C.铜丝作导线D.氢气作高能燃料4.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液体的倾倒B.液体的量取C.点燃酒精灯D.滴加液体5.一位同学要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称量2.5g药品,在称量中他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移,这时,他应该A.添加药品B.减少药品C.添加砝码D.移动游码6. 化学实验课上,可可同学练习用量筒量取液体。
他先将量筒放在平稳的实验桌上,而且保持面对刻度,在量筒中加入一些水后,他先是仰视液面,读到刻度数值为19ml,接着他倾出部分液体在烧杯内,又俯视液面,读到刻度数值为10ml。
请你来帮他算算,这位同学实际上往烧杯中倾出的液体体积为A.大于9mlB.小于9mlC.等于9mlD.无法判断7.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B.少量有害气体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仍能保持洁净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1%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8.下列有关氮气的用途中,错误的是A.制氮肥B.直接做燃料C.做灯泡填充气D.做瓜果保护气9.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与解析)(范围:第1~3单元)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12小题。
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建造航母需要大量的金属钛,如图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钛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2B.钛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C.图中x的数值为10D.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2.物质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状态B.密度、硬度C.氧化性、可燃性D.熔点、沸点3.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下列活动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①工业废水、废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②植树造林,加大绿化面积;③随意丢弃废旧电池和塑料制品垃圾;④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⑤减少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防止形成酸雨。
A.③④⑤B.②④⑤C.①②⑤D.①③④4.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是实心球体B.原子、中子、电子均匀分布在原子中C.质子与电子质量相等D.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5.如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〇”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B.C.D.6.近期我国科研人员用新方法制得了NaN 5·3H 2O 。
该化合物中含有N 5-等微粒。
已知N 为7号元素,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N 5-是一种单质B .1个-5N 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C .1个-5N 中共含有35个电子D .1个-5N 中共含有35个质子7.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有如下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装置。
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 .⑤⑦③②①④⑥ B .①⑦③②⑤④⑥ C .⑦②③①④⑤⑥D .⑦③①②④⑥⑤8.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B .实验时红磷常常要过量C .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D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火后立刻打开弹簧夹9.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向左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A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有气泡冒出B .锥形瓶中液面明显上升C .长颈漏斗下端导管内有液柱上升D .注射器内有液体进入10.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很多。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和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和解析)(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020广东】下列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汽油挥发C.大米酿酒D.玻璃破碎2、【2020江苏苏州】“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
废旧报纸应投入的垃圾箱是()A. B. C. D.3、【2020本溪、辽阳、葫芦岛】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状态B.密度、硬度C.氧化性、可燃物D.熔点,沸点4、【2020天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A.0.03% B.0.94% C.21% D.78%5、【2020云南】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人体呼吸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6、【2020山东青岛】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不锈钢B.碘酒C.氢气D.粗盐7、【2020湖南益阳】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钻木取火B.破釜沉舟C.聚沙成塔D.买椟还珠8、【2020贵州黔西南】在下列仪器中,可用于配制溶液、加热较多量液体及反应容器的是()A.试管B.烧杯C.集气瓶D.量筒9、【2020辽宁营口】下图所示仪器没有经过磨砂处理的是()A.集气瓶B.滴瓶C.广口瓶D.烧杯10、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最适宜选用的可燃物是()A.红磷 B.木炭 C.细铁丝 D.蜡烛11、【2020天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B.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C.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12、【2020湖南邵阳】如图是“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可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B.做该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才能打开止水夹D.若红磷不足,将导致测得氧气的含量小于五分之一13、【2020山东东营】在使用酒精灯的过程中,对下列做法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用酒精灯外焰给物品加热,原因是酒精与空气充分接触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原因是火柴提高了酒精的着火点C.用湿抹布盖灭失火的酒精灯,原因是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D.将灯芯拨得松散使酒精灯燃烧更旺,原因是增大了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14、【2020湖南长沙】酒精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在抗疫期间被广泛使用。
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利用如图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B.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C.白磷熄火、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D.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40mL刻度线处2、与碳元素一样,氢元素也有三种不同的原子,依次称为氕[pie].M[dao]>氚[chudn],分别用符号H、D、T表示,其原子核内质子数均为1,中子数依次为0、1、2。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氕、氘、氚三种原子核外均只有一个电子B.一个氘原子的质量约为一个氕原子质量的2倍C.氕、氘、氚三种原子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D.化学式为HD的物质属于化合物3、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稳定的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4、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涤剂的水可除去c.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5、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灼烧一定时间,测得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8.8g,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则反应放出CO2的质量为()A.l.lgB.2.2C.4.4gD.5g6、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B.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C.单质含有一种元素,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D.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7、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人教版第一次月考初三化学试卷(1-2单元)

初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A.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B.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C.拉瓦锡最早证明了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D.拉瓦锡最早提出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2.下列哪种气体可以作为灯泡内的填充气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氢气3.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铜变成铜锈,自行车胎爆炸B.灯泡发光,澄清石灰水久置变浑浊C.蜡燃烧,纸撕成碎片D.矿石粉碎,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4.下列四种性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这种性质是A.颜色 B.硬度 C.氧化性 D.熔点5.用试管加热液体时,要限制装入试管中的液体量,其主要目的是A.防止浪费药品,培养节约观念 B.液体受热均匀,不致引起试管炸裂C.防止液体受热沸腾后喷出试管 D.防止装药过多反应不均匀、不完全6.用试管加热固体物质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某学生寻找出下列原因,其中不正确的是A.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未擦干 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C.加热完,没冷却即用冷水冲洗 D.加热时,用试管夹夹持7.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的质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步:①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②调整零点③读出砝码和游码的读数后,砝码放回盒中,游码移回零处.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②③ B.②①③C.③①② D.①③②8.下列物质中,暂时未计入北京空气质量预报的气体是A.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氮9.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A.氯酸钾 B.二氧化锰 C.空气 D.氧化镁lO.使用后不需要用清水刷洗的仪器是A.试管 B.烧杯 C.漏斗 D.滴瓶中的滴管11.下列物质不属于氧化物的是A.水 B.双氧水 C.二氧化碳 D.高锰酸钾12.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能产生白烟的是A .木炭B 磷C .硫D .石蜡13.能鉴别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方法是A .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B .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C .闻气味D .分别观察颜色14.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B .空气起着调节气候的作用C .空气中所有成分对人们身体健康都有益D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可以用来制取氮气和氧气15.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夹持盛有固体反应物的试管的位置和试管的放置方向应该是A .正中部,试管水平放置 B. 中上部,试管垂直放置C .中下部,试管口略向下倾斜D .中上部,试管口略向下倾斜16.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倡导“绿色奥运”.“绿色奥运”需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绿色”理念的是A .废旧电池随意乱扔B .人走不忘关灯,洗手不忘关水龙头C .同学间发电子贺卡代替赠纸质贺卡D .尽量减少一次性木筷、餐巾纸、塑料袋等物品的使用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B .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C .糖和水混合制成糖水是化合反应D. 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与是否有氧气参加无关18.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和验证氧气性质的实验中,正确操作是A. 装药品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 .加热有气体产生就立即收集C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氧气是否已满D .集气瓶口向下收集氧气,收集完毕正放在桌面上19.下列变化中,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 .食物的腐烂C .实验室制取氧气D .红磷燃烧20.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液氮B .海水C .医用的生理盐水D .雪碧饮料21.空气的成分中,按体积计算由大到小的正确顺序是A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B .氧气、氮气、水蒸气、稀有气体C .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D .氧气、氮气、水蒸气、二氧化碳22.山西云岗石窟有很多佛像雕刻.原来栩栩如生的雕像现在已经变得模糊不清,有的表面还出现了斑点,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酸雨.下列气体中能形成酸雨的是A .2OB .COC .2SOD .2CO23.区别硫粉、二氧化锰、五氧化二磷、高锰酸钾的最简单方法是依据A.颜色B.气味C.状态D.溶解性24.装在某容器中的空气经测定其中氮气的体积在相同条件下是10L ,则该容器的容积为A .10LB .15LC .12.5LD .18L25.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 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量B.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一定加快C.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D.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26.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当气体刚刚产生时,试管内剩余固体的种类为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27.标准状况下,某气体的密度是0.09,g/L,(空气的密度是1.29g/L),该气体难溶于水,在实验室收集该气体A.只能用排水法 B.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C.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 D.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28.实验室制氧气有以下操作,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①撤去酒精灯②将仪器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把集气瓶装满水倒置于水槽中④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⑤给装入药品的试管加热⑥收集气体⑦撤出伸入水中的导气管⑧装入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A.④⑧②③⑤⑥⑦① B.⑧④②③⑤⑥⑦①C.④⑧②③⑤⑥①⑦ D.④⑨②⑤⑥③⑦①29.用氯酸钾和红磷混合制成运动会用的发令枪药,一经撞击,两种物质剧烈反应,发出响声并产生白烟.根据这两种物质的性质判断,反应的产物是A.氧气和红磷 B.氯酸钾和五氧化二磷C.氯化钾和红磷 D.氯化钾和五氧化二磷30.下列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B.二氧化碳+水−−→碳酸C.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 D.水−−→氢气+氧气31.下列仪器能用酒精灯加热的一组是:①集气瓶②量筒③烧杯④蒸发皿⑤烧瓶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32.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B.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自雾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熔融物溅落瓶底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无色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33.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图书馆档案着火,用泡沫灭火器扑灭B.家中煤气发生泄露后,立即打开排风扇C.实验室中酒精灯不小心被打翻,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D.用氧气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34.某同学加热氯酸钾制氧气,错把高锰酸钾当做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内,其结果与只加热氯酸钾相比,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不变 B. 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不变C.生成氧气质量不变 D.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增加35.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同时生成了两种物质,而酒精灯的燃烧与蜡烛非常相似,根据蜡烛的燃烧,试推测酒精燃烧生成的物质A.二氧化碳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D.无法知道36.己知在压强为lOlkPa时,液态氮的沸点是-196C ,液态氧的沸点是-183C ,液态氦的沸点是-296C ,利用液化空气分离这三种气体,随温度升高它们逸出的先后顺序是A .氦、氮、氧B .氧、氮、氦 C.氮、氧、氦 D .氧、氦、氮37.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 .用lOmL 的量筒量取9.OmL 水B .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纯净的氢气C .用托盘天平称取10.58 g 碳酸钠粉末D .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水浇灭38.一氧化氮(NO)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但少量NO 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它是无色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通常情况下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实验室收集NO 的方法是A .向上排空气集气法B .向下排空气集气法C .排水集气法D .无法确定39.科学研究发现,空气中微量的臭氧(3O )可抵抗阳光中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作空调和冰箱制冷剂的“氟利昂” (以M 表示其化学式),它可以破坏臭氧层.此反应可表示为:①32O O O →+②32M O MO O +→+ ③2MO O M O +→+氟利昂在反应整个过程中的作用是A .氧化剂B .还原剂C .催化剂D .稳定剂40.研究表明,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同时还发现许多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的分解都有催化作用.分别用下列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氯酸钾开始发生分解反应和剧烈反应时的温度如下表所示:实验室用氯酸钾分解来制取氧气,如果不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最好选用A.CuO B .23Al O C .23Fe O D .MgO二、填空题(共25分)41.(4分)请描述在下列实验中所能观察到的明显现象:(1)灼热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2)硫在氧气中燃烧:42.(10分)请按照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1)磷在氧气中燃烧:(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3)高锰酸钾固体受热分解制氧气:(4)锌粒中加入盐酸产生氢气:(5)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43. (6分)小鹤同学在学习化学时,总是把一些知识进行对比归纳,他对接触到的一些化学物质: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锰、氯酸钾、高锰酸钾、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稀有气体、过氧化氢溶液等进行了分析,请你也参与他的比较,把下列符合题意要求的物质名称填写在横线上:(1)通常用作保护气和通电时发出有色光的是: ;(2)白色固体物质有: ;(3)黑色固体物质有: ;(4)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是: ;(5)有刺激性气味且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气体是: ;(6)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反应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上述物质中能用于制取氧气,且其反应具备绿色化学的某些特点的是 .44.(5分)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基本方法,它不仅可以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了解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请在下图方框内的括号中填上一种相应物质(属于纯净物的用化学符号表示,但不能重复出现):三、实验题(共35分)45.(8分)(1)用右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时,红磷熄灭后,打开止水夹后,发现最终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小于1/5,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至少写三点):(2)有同学设想用其他物质代替红磷进行实验(装置不变),则下列因素不会影响实验结果的是(单选,填字母标号):A.替代物能否和氧气反应 B.替代物的用量C.替代物能否溶于水 D.生成物的状态46.(22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②、③、④ .(2)实验室若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选用的产生气体的装置是 (填装置代号),收集装置可以选用 (填装置代号),选用这种收集方法的原因是;也可以选用收集装置(填装置代号),选用这种收集方法的原因是 .(3)实验室如果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可以表示为,该反应的反应类型属于,二氧化锰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选用的产生气体的装置是 (填装置代号).(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或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你认为相对较好的方法是,其理由是 .(5)无论是用A装置还是B装置制取氧气,都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 .(6)某同学在制取氧气过程中,他收集一瓶氧气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 .47.(5分)右图为已收集满的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已知不是空气),请你用学过的知识进行猜想与假设,并按要求将答案填写在下表中:1.刘敏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做出结论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建立假设2.日常生活中见到下列现象,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冰融化成水 B.氢气球在烈日下爆裂C.牛奶变酸了 D.铁矿石的粉碎3.下列气体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A.氮气 B.氧气 C.空气 D.二氧化碳4.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 B.葡萄酒 C.水 D.糖水5.下列仪器,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A.漏斗 B.烧杯 C.量筒 D.试管6.下列有关氧气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氧气可以做燃料 B.氧气可以用来炼钢C.氧炔焰可以用来焊接金属 D.氧气可以供给呼吸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B.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C.新鲜空气是纯净物 D.空气的成分是相对稳定的8.某集气瓶里盛有空气,欲除去其中的氧气而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时,最好采用的物质是 A.蜡烛 B.木炭 C.红磷 D.硫粉9.某同学在学习了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后,得出了以下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2017年10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0分)1.在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里,不仅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物质,而且物质还在不断地变化着。
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葡萄酿酒B.石蜡熔化C.瓷碗破碎D.酒精挥发2.今年蚌埠市对大气污染进行了有效治理。
上半年空气质量较好.我国现行的空气质量日报中,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滴加液体 C.加热液体 D.读取液体体积4.某同学在学习了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后,得出了以下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没有说明用量时,取用液体药品的体积一般为1~2mLB.给固体物质加热时,必须使用坩埚钳C.用胶头滴管取液后,要平放或倒置,以防液体流出D.用滴瓶上的滴管吸取试剂后,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5.下列仪器,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A.漏斗 B.烧杯 C.量筒D.试管6.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mL。
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A大于6mL B小于6mL C等于6mL D以上都不对7.“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按体积计算,其中含有70%的N2、20%的O2,还有CO2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B.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C.相比空气,“人造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D.燃烧和缓慢氧化都属于氧化反应8.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分别是氧气、空气、二氧化碳,区别它们最简单的方法是()A.伸入燃烧的木条B.测定气体的密度C.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D.闻气味9.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食物变质 B动植物呼吸 C钢铁生锈 D轮胎爆炸10.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主要操作:a、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b、熄灭酒精灯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连接仪器 e、装药 f、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g、撤出导气管.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cdaebfg B. dceafgb C. adcefgb D. dceafbg 11.下列反应中既为化合反应又为氧化反应的是( )A.水氢气+氧气B.镁+氧气氧化镁C.水+二氧化碳→碳酸D.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12.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A.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 B.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C.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D.注射器内有液体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B.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C.新鲜空气是纯净物 D.空气的成分是相对稳定的14.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右图所示,关于三个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都是化合反应 B.生成物都是固体C.都需要点燃 D.都要放出热量1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16.给50ml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铁圈)⑧坩埚钳A 、①③④ B、②④⑦ C、②④⑥⑦ D、④⑤⑧17.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将砝码放在左盘,称量物放在右盘,平衡时砝码的质量为30g,游码的质量为2.6g,则该同学称取药品的实际质量为()A. 29.4gB. 27.4gC. 28gD. 32.6g18.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A.A B.B C.C D.D19.“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用金刚石加工成钻石,是因为它常温下具有“很稳定且光泽性好,璀璨夺目”的性质。
请记住:性质决定用途,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用途”的叙述中,用途与性质不相关...的是()序号物质性质用途A 氢气可燃性做燃料B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充入食品袋中以防腐C 氧气助燃性医疗急救D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保护气20.某学生在加热氯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错把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中,其结果是()A.反应速率不变,生成氧气的量不变 B.反应速率快,生成氧气的量减少C.反应速率不变,生成氧气的量增多 D.反应速率快,生成氧气的量增多二、填空题(共60分)21.(共5分)有下列物质:①氧气;②氮气;③五氧化二磷;④二氧化硫;⑤二氧化碳;⑥食盐水;⑦氖气.⑧冰水混合物请用这些物质的数字代号填空:(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2)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是;(3)属于混合物的是;(4)属于稀有气体的是;(5)常温下是固体的是.22.(7分)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要,细口瓶的塞子要在桌面上(2)如图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填序号)。
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3)如图C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②先对试管进行,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4)如图D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一般先用刷洗,洗净后倒放在________上晾干。
23.(共13分)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和小强同学分别设计如下方案:小华:采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燃烧匙中药品为红磷)小强:(如图2)用实际容积为40 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 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
请回答下列问题:(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2)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
(写2点)(3)如将燃烧匙中红磷换成硫粉,实验能否成功?为什么?。
(4)用小强设计完成实验时: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20 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__________。
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
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若不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
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 ____。
(5)图2的设计操作与图1比较,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按小强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
例如_______。
24.(17分)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如需随时控制反应速率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收集装置选用,能用此收集方法的原因是,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填字母);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是,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
(4)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应用装置,收集氨气最好用装置。
(5)为了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可用右图装置,氧气从__________端进入(填序号),量筒的作用是_____ ____ ___。
装置内的空气对测量结果_________(填“有影响”或“无影响”)25.(9分)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提出猜想】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氧化铁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并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实验药品分解温度(℃)①氯酸钾 580②氯酸钾、二氧化锰(质量比1:1) 350③氯酸钾、氧化铜(质量比l:1) 370④氯酸钾、氧化铁(质量比1:1) 390【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由实验____________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1)若要证明氧化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__________不变;(2)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____________ ____。
(3)同种催化剂,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你再探究 (探究一种因素即可)。
___________ ____。
26.(9分)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某兴趣小组同学对酒精灯内焰进行如下探究.(I)定性研究: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1~2s后取出,观察到位于焰心的部分没有明显变化,说明焰心温度最低.(1)写出碳完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II)定量研究乙同学用注射器抽取灯芯和焰心交界处气体(见图一),利用氧气传感器测量氧气的体积分数(见下表).丙同学利用高温传感器(见图二)测酒精灯灯芯和焰心交界处温度(见下表).测量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灯芯和焰心交界处氧气体积分数 5.93% 5.29% 6.53%灯芯和焰心交界处温度/℃236 243 240(2)乙、丙同学多次进行测量的目的是.(3)火柴梗燃烧需要氧气的最低含量是14.0%,着火点是270℃,结合上表谈谈你对“火柴梗在焰心处没有明显变化”的认识.(4)如果考虑抽气时空气的影响,则乙同学测出的氧气浓度比焰心的实际氧气浓度(“高”或“低”);另外乙同学所测氧气的体积分数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两点即可)①,②.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参考答案2017年10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0分)1-5AADAD 6-10BBADC 11-15BBCBD 16-20CBBCD二、填空题(共60分)21.(5分)(1)②;(2)④;(3)⑥;(4)⑦;(5)③.22.(7分)(1)向着手心、倒;(2)B;(3)1/3、预热;(4)试管刷、试管架.23.(13分)(每小题2分,第4小题3分)(1)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2)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