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清单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概述道路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可能会导致道路工程的安全隐患和使用寿命缩短。
为了确保道路工程的质量,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常见通病及预防措施1. 施工材料质量不达标问题描述: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质量不符合规定标准,可能导致道路工程出现质量问题。
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质量不符合规定标准,可能导致道路工程出现质量问题。
预防措施:- 严格按照规定选用合格的材料。
- 建立严格的材料供应链管理,确保材料质量可追溯。
- 加强材料验收工作,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2. 不合理的施工工艺问题描述:施工中使用的工艺不合理,可能导致道路工程出现质量问题。
施工中使用的工艺不合理,可能导致道路工程出现质量问题。
预防措施:- 要求施工单位根据规范进行工艺设计和施工操作。
- 加强施工工艺的监管和检查,确保施工操作符合规范要求。
- 加强施工过程的记录和档案管理,以便开展后期的质量评估和责任追溯。
3. 施工机械设备不良问题描述:施工中使用的机械设备质量不良,可能导致施工质量下降。
施工中使用的机械设备质量不良,可能导致施工质量下降。
预防措施:- 强调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工作,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 严格选用优质可靠的机械设备,并进行必要的验收。
- 加强对机械设备的使用培训,保证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4. 工程监理不到位问题描述:工程监理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工程监理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预防措施:- 部署专业的工程监理团队,并明确监理人员的职责和要求。
- 加强工程监理的内外部沟通,确保及时了解工程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 加强对工程监理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责任意识。
5. 施工质量管理不严格问题描述:施工质量管理不严格,容易导致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被忽视。
施工质量管理不严格,容易导致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被忽视。
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清单
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清单路拌石灰土、石灰粉煤灰土底基层和基层问题1:混合料不均匀防治措施:(1)应选用合适的机具进行路拌法施工,保证有足够的翻拌深度和打碎能力,通常宜选用专用的稳定土拌和机;在没有专用拌和机械的情况下,也可用农用旋耕机与多铧犁相结合,用多铧犁将上翻松,旋耕机拌和,再用多铧犁将底部料翻起,旋耕机再拌和,如此。
反复5~6遍;在翻拌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调整翻犁的深度,务必使稳定土层全部翻透(2)土块应尽可能粉碎,最大尺寸不应超过15mm,对于超尺寸土块应予剔除。
(3)对于塑性指数较大的土,应用专用机械加强粉碎,在用石灰稳定时,可采用两次拌和法,第一次加部分石灰拌和后,闷料一夜,再加人其余石灰,进行第二次拌和问题2:混合料强度达不到要求防治措施:(1)以工地实际使用的材料,重新检验或修改配合比。
(2)检查工地实际配合比,检查投料、计算、计量是否有误。
(3)石灰过多或过少都会造成混合料强度不足,所以应避免局部地段石灰过多或过少,并充分拌和均匀。
问题3:压实度不足防治措施:(1)石灰土和二灰土基层应选用12t以上的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碾压。
压实厚度在15cm以下时,可选用12~15t的压路机碾压;压实厚度在15~20cm时,应采用18~30t的三轮压路机碾压;压实厚度超过上述时,应分层碾压;压实机具应轻、重配备,碾压时注意先轻后重。
(2)混合料摊铺后应在1~2天内充分碾压完毕,并保证一定的碾压次数,直至碾压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同时表面无明显轮迹。
一般需碾压6一7遍;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
(3)当含水量过高或过低时,应采取措施,在达到最佳含水量(或略高,但不超过2%)时才碾压。
(4)石灰或二灰稳定土施工前,应对其下卧层进行严格检查,确保质量达到规范要求,否则易引起许多不良后果。
问题4:碾压时弹簧防治措施:(1)混合料拌和时应控制原材料的含水量,如土壤过湿应先行翻晒,并宜采用生石灰粉,以缩短晾晒时间,降低混合料的含水量;如粉煤灰过湿,应先堆高沥干,一般二、三天即可。
公路工程施工常见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路基滑坡
总结词
路基滑坡是指路基在一定范围内 整体下滑的现象,可能造成严重 的安全事故和财产损失。
详细描述
路基滑坡的原因可能包括地质构 造不良、边坡过陡、排水不畅等 。防治措施包括加强边坡防护、 设置排水设施、采用抗滑桩等。
02
路面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面裂缝
总结词
路面裂缝是公路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会导致路面的承载能力下降,影响行车 安全。
详细描述
塌方的原因包括地质条件复杂、施工方法不当、支护措施不到位等。防治措施包括加强地质勘察、优化施工方案 、加强支护措施等。同时,应定期对隧道进行安全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4
隧道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隧道渗漏水
总结词
隧道渗漏水是常见的质量通病,会导致 隧道内部潮湿、设备腐蚀和行车安全隐 患。
VS
详细描述
渗漏水通常发生在隧道施工缝、伸缩缝、 沉降缝等位置,原因是防水材料质量不达 标或施工工艺不当。防治措施包括选用合 格防水材料、加强防水层施工质量检测、 定期维护检修等。
桥面铺装损坏
总结词
桥面铺装损坏是指桥面铺装层出 现破损、龟裂等现象,影响行车
安全和桥梁耐久性。
原因分析
车辆超载、重载车辆行驶导致铺装 层承受过大压力;桥面排水不畅, 积水腐蚀铺装层;铺装层材料质量 差或施工工艺不当。
防治措施
限制超载车辆上桥行驶;加强桥面 排水设计,防止积水腐蚀铺装层; 选用优质铺装材料,优化施工工艺 。
总结词
防治措施
桥梁裂缝是指桥梁结构表面出现裂纹 或断裂现象,影响结构安全和耐久性 。
加强混凝土养护,减少收缩裂缝;优 化结构设计,合理安排施工工艺;加 强桥梁承载能力检测,及时处化等 因素导致裂缝;结构设计不合理或施 工工艺不当;桥梁承受超载或地震等 外力作用。
公路工程质量“30项通病”防治措施
公路工程质量“30项通病”防治措施2005年10月根据全国公路工程建设实际情况,交通部针对工程质量从“实体”、“工艺”、“管理”三个方面提出了“30项通病”。
为有效防治这“30项通病”,进一步提高我省公路工程质量水平。
提出如下措施:一、工程实体通病防治实体工程质量通病,必须严格按照现行《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同时要达到如下要求:1、沥青路面早期破损、车辙1.1 设计单位应认真调查、分析,根据车辆组成、行车特点,详细试验、计算,按照<河北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建设指导意见>的要求,细化结构设计和组成设计,要特别重视路面防排水设计,尤其是中央分隔带的排水设计,有条件的可以考虑对中央分隔带做防水封闭。
1.2 原材料质量是提高沥青路面质量的关键,业主、监理、施工单位都要对沥青路面工程的原材料问题给予足够重视。
施工单位要制订严格的原材料采购管理办法,严把原材料质量关;监理要加强对原材料的抽检,建立原材料的跟踪档案;业主要加强对原材料的监督,建立监督管理办法,保证进场的原材料质量。
1.2.1 道路石油沥青进货渠道要明确,确保进场沥青由预定地点直接进场,对进场沥青除每车进行三大指标检查外,对含蜡量、粘附性、溶解度、薄膜加热等试验,每50T或每天一次。
高速公路项目还要进行60T一次的60℃动力粘度、10℃延度试验。
1.2.2 改性沥青,除每车(批)有生产厂家的试验报告单外,还应不少于1000T一次的取样,委托第三方有资质能力的试验部门进行质量检验。
(试验检验项目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6.2要求进行)1.2.3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沥青混合料宜采用机制砂,机制砂必须用优质洁净的石料使用专业制砂设备生产,并经堆方容重试验确定机制砂的质量;特殊情况,经建设单位批准可以少量采用天然砂,其用量不得超过矿料总量的10%(质量比)。
其他等级公路也应尽量降低天然砂用量,一般不得超过15%。
公路工程施工常见30项质量通病实例与防治措施190页(附图丰富)_ppt
16
二、公路工程常见的“三类30项”质量通病
1、盲目赶工 2、指定分包、指定采购 3、监理独立检测频率不足 4、施工自检体系不健全
• 管理通病
5、原始资料真实性差
6、材料质量源头控制不严
7、以包代管、质量责任不清 8、设计变更多、质量控制难度大、工程变更多
9、监理、施工人员、设计文件及规范掌握不准确
10、标准试验数据失真、规模生产条件变异
15
三、具体实例与防治措施
2、 指定分包、指定采购
防治措施 正常情况下,禁止建设单位指定分包和指定采购。 严禁建设单位及相应人员、监理人员向承包商推销工程构件、 工程材料等物品。 特殊材料需业主统一采购的应在招标文件中说明。 合法的分包,不得以包代管,主包单位对工程质量及工程管理 负总责,应明确主包单位现场施工质量负责人进行现场盯岗把 关。 劳务队伍不得现场独立进行施工,必须有承包人现场指挥生产
10、标准试验数据失真、规模生产条件变异
30
三、具体实例与防治措施
7、以包代管、质量责任不清
隧道超挖部分未使用同级砼回填密实,而是用洞渣、片石、石棉瓦等作 为受喷面,使初期支护与围岩脱离。
31
三、具体实例与防治措施
7、以包代管、质量责任不清
防治措施 ۩ 严禁承包商自行分包工程。 ۩ 任何主要构件和大型施工场地,均要有主包单位技术(质 量)负责人员在场盯岗,挂牌上岗,否则按质量不合格对 待。
10、高填方路堤下沉,软土地基超限沉陷
10
二、公路工程常见的“三类30项”质量通病
1、混合料计量不准确、级配不合格、拌和不均匀 2、各类外掺剂品种选用、计量、掺配方法掌握不准 3、体积法、流量法计量误差 4、路面层间控制不严格,透层、封层、粘层施工方法不当
道路工程施工通病
道路工程施工通病及预防措施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道路工程建设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道路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将对道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通病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路基沉降不均匀路基沉降不均匀是道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主要表现为道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高低起伏、坑洼不平的现象。
预防措施:1. 加强地质勘察,充分了解地质状况,为路基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2. 优化路基设计,合理确定路基填料的类型和厚度,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3. 严格控制路基施工质量,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和检查,确保路基施工符合设计要求。
二、混凝土路面裂缝混凝土路面裂缝是道路工程中另一个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道路表面出现裂纹。
预防措施:1.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加强混凝土浇筑和养护过程的管理,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出现收缩裂缝。
3. 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混凝土路面符合设计要求。
三、道路结构层厚度不足道路结构层厚度不足是道路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这会导致道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承载能力不足、疲劳损伤等问题。
预防措施:1. 优化道路结构设计,根据交通荷载和地质条件合理确定各结构层的厚度。
2.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各结构层施工符合设计要求。
3. 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确保原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
四、排水系统不畅排水系统不畅会导致道路路面积水,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预防措施:1. 优化排水系统设计,确保排水系统的畅通和有效性。
2. 加强排水系统施工质量控制,确保排水设施符合设计要求。
3. 定期对排水系统进行维护和清理,确保排水系统长期保持良好状态。
总之,道路工程施工中质量问题的预防和控制需要施工方、设计方、监理方等多方共同努力,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加强质量管理和监督,确保道路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道路工程施工常见质量通病
道路工程施工常见质量通病一、施工前期准备阶段的质量通病1、设计不合理道路工程的成功与否,首先要看设计是否合理。
有些施工单位在进行规划设计时,未考虑到地质条件、水文地质、交通量等因素,导致后期施工时出现诸多问题。
这就要求设计单位在进行设计时,要全面考虑周围环境因素,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
2、施工方案不清晰有的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前期准备时,未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混乱、不协调等情况。
因此,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就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讨论确定每一个环节的施工方法和步骤,确保施工进程顺利进行。
3、施工队伍不稳定在道路工程施工中,施工队伍的稳定性对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有些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雇佣临时工人进行施工,导致施工队伍的流动性增加,影响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因此,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期准备时,要稳定施工队伍,提升施工质量。
4、物料质量不合格在施工前期准备阶段,一些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购买了质量不合格的施工材料,如砂石、水泥等。
这些材料质量不合格,会对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购买材料时,务必选择有质量保证的正规厂家,确保材料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通病1、施工技术不过关有些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水平不高,导致施工操作不规范,施工质量出现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提升员工的技术水平,加强培训和学习,确保施工操作规范、质量可控。
2、施工管理不到位在道路工程施工中,施工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有些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不到位,导致施工过程混乱,施工质量无法保障。
因此,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施工质量。
3、安全隐患存在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但是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忽视了安全隐患的存在,导致事故频发。
因此,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方案,确保施工安全。
道路施工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道路施工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道路施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以下是
一些常见的问题以及我们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
问题一:采购的建材质量不合格
这是道路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通常会给施工带来很大影响。
为预防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从正规渠道采购建材,如可通过认证的厂商
- 对采购的建材进行全面检测,确保建材符合国家标准
问题二:施工质量不达标
施工质量不达标也是常见的问题,可能会影响到道路使用寿命,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
为预防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
措施:
- 人员技术水平要求高,正规施工队伍
- 加强质量监管,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检测
- 施工结束后,对道路进行严格验收
问题三:环保问题
道路施工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环境污染,如扬尘、噪声等。
为
预防环保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减少污染物排放
- 合理安排工程进度,避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
总结起来,道路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对我们工程的进展和周
边居民的生活都会带来不良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掌握规范的施
工流程和技术标准,充分认识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采取有力的预
防措施,保证工程的质量和环保水平,达到我们期望的效果和目标。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3.10.1.质量通病
1)路面有搅和等遗留物或油漆、沥青二次污染。
2)混凝土分缝不规范或不及时。
3)缝隙填充物不规范、不美观。
4)路边不顺直,缺陵掉角,道路积水。
3.10. 2.预防措施
1)坚持文明施工,禁止在路面和浆,不留任何二次污染物,对路面已造成污染的应立即清理干净。
2)在路面凝固后具备分缝时及时按照设讣图纸和规范分缝,保证工艺美观。
3)伸缩缝灌缝采用质量可靠的专用灌胶,灌完后及清理污染实。
4)道路装模时,严格控制标高,确保模具牢靠,按规定时限松模。
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清单
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清单路拌石灰土、石灰粉煤灰土底基层和基层问题1:混合料不均匀防治措施:(1)应选用合适的机具进行路拌法施工,保证有足够的翻拌深度和打碎能力,通常宜选用专用的稳定土拌和机;在没有专用拌和机械的情况下,也可用农用旋耕机与多铧犁相结合,用多铧犁将上翻松,旋耕机拌和,再用多铧犁将底部料翻起,旋耕机再拌和,如此。
反复5~6遍;在翻拌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调整翻犁的深度,务必使稳定土层全部翻透(2)土块应尽可能粉碎,最大尺寸不应超过15mm,对于超尺寸土块应予剔除。
(3)对于塑性指数较大的土,应用专用机械加强粉碎,在用石灰稳定时,可采用两次拌和法,第一次加部分石灰拌和后,闷料一夜,再加人其余石灰,进行第二次拌和问题2:混合料强度达不到要求防治措施:(1)以工地实际使用的材料,重新检验或修改配合比。
(2)检查工地实际配合比,检查投料、计算、计量是否有误。
(3)石灰过多或过少都会造成混合料强度不足,所以应避免局部地段石灰过多或过少,并充分拌和均匀。
问题3:压实度不足防治措施:(1)石灰土和二灰土基层应选用12t以上的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碾压。
压实厚度在15cm以下时,可选用12~15t的压路机碾压;压实厚度在15~20cm时,应采用18~30t的三轮压路机碾压;压实厚度超过上述时,应分层碾压;压实机具应轻、重配备,碾压时注意先轻后重。
(2)混合料摊铺后应在1~2天内充分碾压完毕,并保证一定的碾压次数,直至碾压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同时表面无明显轮迹。
一般需碾压6一7遍;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
(3)当含水量过高或过低时,应采取措施,在达到最佳含水量(或略高,但不超过2%)时才碾压。
(4)石灰或二灰稳定土施工前,应对其下卧层进行严格检查,确保质量达到规范要求,否则易引起许多不良后果。
问题4:碾压时弹簧防治措施:(1)混合料拌和时应控制原材料的含水量,如土壤过湿应先行翻晒,并宜采用生石灰粉,以缩短晾晒时间,降低混合料的含水量;如粉煤灰过湿,应先堆高沥干,一般二、三天即可。
公路工程典型质量通病
某公司公路工程典型质量通病根据历年检查资料,经分类归纳提出了92项重点预防和消除的质量通病(37项产品质量通病、17项施工技术质量管理通病、38项施工工艺质量通病)。
1、产品质量方面:(1)路基填筑压实度、弯沉达不到检验评定标准要求。
(2)路基出现弹簧、鼓包、翻浆、沉降等质量问题。
(3)砂浆强度不足。
(4)砌体表面不平整、沉降缝不贯通、断面尺寸不足、空洞多。
(5)混凝土预制块的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差,且运输过程随意,致使边角损坏严重。
(6)路基工程线型不顺畅。
(7)自加工砂石材料的质量差。
(8)混凝土结构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
(9)温度变化以及混凝土收缩变形大于极限,导致混凝土裂缝。
混凝土养护不良,构件表面出现干裂、或严重龟裂。
(10)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
(11)混凝土强度不足。
(12)混凝土表面水泡多,流浆后漏砂漏石,颜色不均匀,错台明显,表面不光滑,大面不平整圆顺,两平面相交处棱角不分明。
(13)混凝土构件缺陷修补粗糙,表面不平、棱角不可、颜色不一,有裂缝和流坠。
混凝土表面修整工艺差,外观难看。
(14)构件预留钢筋锈蚀较严重。
(15)预应力结构的预应力不足。
(16)预应力孔道压浆不饱满。
(17)混凝土结构沉降缝、伸缩缝线条不清晰、错牙偏大、时有漏浆,结构沉降或伸缩挤裂或拉裂构件。
(18)钢筋在工地没有架离地面分类放置,而是乱堆乱扔,覆盖不够,出现锈蚀污染和弯曲。
(19)钢筋不除锈,在“同一截面内”焊接接头数量超过规定。
接头焊缝长度、宽度和高度不足,闪光对焊轴线偏移超标,接头四周墩粗部分有缺损。
(20)钢筋直螺纹连接加工,对母材的损伤较多。
连接套筒的种类、型号与施工方法、施工条件不匹配。
(21)桩基轴线偏位、断桩、夹泥层、缩径、扩径。
(22)支座安装偏位、倾斜、脱空;上钢板或四氟板漏埋或安装错误;临时固定筋未切除、螺帽或防尘罩丢失;施工垃圾把支座填埋或堵塞影响支座的正常工作(23)隧道内相向施工中线的极限贯通误差超过规范。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引言公路工程是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给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提高工程质量。
一、材料选用不当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材料的选用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常见的材料选用不当问题有:1.混凝土强度不符合要求:混凝土是公路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材料之一,但是施工过程中控制不当容易导致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包括: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配制混凝土;加强对混凝土浇筑过程的监控和质量检测。
2.沥青质量不合格:沥青是公路路面铺设中常用的材料,但是低质量的沥青易龟裂和变形,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使用寿命。
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包括: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沥青质量检测和验收;加强对施工过程中沥青温度的控制。
二、施工工艺操作不规范公路工程施工中,工艺操作不规范会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
常见的问题包括:1.压实度不足:压实是公路路基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压实不到位易导致路基沉降,影响道路的平整度和使用寿命。
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包括:加强土工试验,合理选择压实设备和施工工艺;加强压实过程的监控和质量检测。
2.桩基施工不当:桩基是公路桥梁和大型结构的重要支撑部分,桩基施工不当会导致桩基的承载能力不足,影响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包括: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桩基施工;加强对桩基施工过程的监控和质量检测。
三、施工检测不到位施工检测是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检测不到位会导致质量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
常见的问题包括:1.施工工序验收不及时:施工过程中的工序验收是对施工质量的重要监督和控制手段,验收不及时容易导致施工问题长期存在无法解决。
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包括:建立健全的工序验收制度;加强对工序验收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道路工程施工常见通病
道路工程施工常见通病及防治措施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道路工程在城市建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本文针对道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通病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路基不均匀沉降路基不均匀沉降是道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路基在荷载作用下出现局部或整体下沉。
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 地基处理不当:地基处理是道路工程的基础,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导致路基不均匀沉降。
2. 填料质量不合格:填料是路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填料质量不合格,会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 施工工艺不合理:施工过程中,如果压实工艺不合理,容易导致路基密实度不均匀,从而引起沉降。
防治措施:1. 加强地基处理,对软弱地基进行加固,提高地基承载力。
2. 严格控制填料质量,选用合格填料,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 优化施工工艺,采用合理的压实方法,提高路基的密实度。
二、路面平整度不良路面平整度不良直接影响行车舒适性,其主要原因如下:1. 基层不平整:基层是路面的基础,如果基层不平整,会导致路面平整度不良。
2. 施工工艺不当:施工过程中,如果压实不均匀、接缝处理不规范等,都会影响路面平整度。
3. 材料质量不合格:路面材料质量不合格,容易导致路面出现起伏、磨损等问题。
防治措施:1. 加强基层施工质量控制,保证基层平整度符合要求。
2. 优化施工工艺,严格控制接缝处理,提高路面平整度。
3. 严格把控材料质量,选用合格的路面材料,确保路面使用寿命。
三、裂缝现象裂缝是道路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其主要原因如下:1. 设计不合理:设计时未充分考虑道路结构的受力特性,导致道路出现裂缝。
2. 施工质量问题:施工过程中,如果混凝土浇筑不密实、养护不足等,容易导致裂缝。
3. 材料质量不合格:原材料质量不合格,会影响道路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使用的安全性、舒适度和寿命。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公路工程施工中常会出现一些通病问题。
本文将就公路工程常见的施工质量通病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路面不平整:路面不平整是公路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会影响驾驶者的行车安全和乘坐舒适度。
路面不平整的主要原因有:施工质量不达标、施工过程中的挤压和变形、基层不均匀沉降等。
防治措施:合理选用施工材料,认真掌握施工操作技术,确保施工质量达标;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水平控制和转弯半径的控制,避免挤压和变形;加强对基层加固的施工,确保基层的稳定性。
二、路基松弛:公路工程中,由于松弛路基的存在,易导致路面剧烈沉降,甚至发生路面塌陷,严重影响道路使用。
路基松弛的主要原因是土质松软或者路基设计不合理。
防治措施:根据地质条件合理选择路基填料,并加强填料的加固工作;合理控制填料的厚度和密实度;在设计过程中加大路基的宽度,增加路基的承载力。
三、路面龟裂:路面龟裂是一种常见的路面病害,它会导致路面断裂、沥青层起泡等问题。
路面龟裂的主要原因包括路面材料老化、温度变化过大、材料选择不当等。
防治措施:合理选材,避免使用劣质材料;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确保材料的稳定性;加强对温度变化的控制,避免温度变化过大;定期进行路面维护和修复。
四、涵洞漏水:涵洞是公路工程中常见的隧道结构,涵洞漏水会导致洞内积水、路面湿滑等问题。
涵洞漏水的主要原因是施工材料选用不当、施工工艺不到位等。
防治措施:选用防水材料,确保涵洞结构的密封性;加强工艺流程的把控,确保施工工艺到位;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漏水问题。
五、交通标线磨损:交通标线是公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磨损严重会导致驾驶者迷失方向、交通秩序混乱等问题。
交通标线磨损的主要原因是标线材料质量不过关、施工质量不高等。
防治措施:选用耐磨耐候的标线材料,确保标线的使用寿命;严格掌握标线施工规范,确保施工质量;定期对已经磨损严重的标线进行修复和更新。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路面基层、底基层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1)形成原因:①水泥剂量过高.②碎石级配不合理,细料偏多和碎石集料粉料过多。
③碾压时混合料含水量过大。
④施工时气温过低,养护不及时或养护结束后未及时铺筑上层,暴露时间太长。
⑤路基弯沉不合格或局部存在“弹簧”。
⑥危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纹会反射到路面面层,影响路面的整体性、稳定性。
(3)防治措施:①水稳层施工前,先对路基压实度、弯沉检查,局部弹簧必须彻底处理。
②在提高队伍作业素质、质量均一稳定、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应严格控制水泥稳定碎石的水泥剂量;③碎石级配应接近要求级配范围中值。
④应严格控制加水量。
⑤养生结束后应及时进行上一层铺筑或下封层施工。
⑥严格控制O.075mm一下颗粒含量,适当掺砂可以减少裂缝的发生和程度。
2、水稳层弯沉值不合格(1)形成原因:①排水不畅,路槽或水稳层积水。
②水泥剂量不稳定。
③过早开放交通或有超载车通行。
④危害:容易造成水稳层开裂,甚至松散、损坏。
(2)防治措施:①做好施工期间的路表面排水措施,适当间距设置排水口,及时排除雨水。
②控制拌和楼的工作状态,准确计量水泥用量。
③养生期严禁车辆通行,任何时候均不得让超载车辆通过。
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离析、松散(1)形成原因:①集料级配变化大,有超粒径现象,且拌和不均匀。
②摊铺工艺差,单机摊铺两端离析。
③碾压不及时,水稳料在碾压前水分损失较大,养护不及时,养护方法不合理。
④过早开放交通,未限制施工车辆过度通行速度,造成表面松散。
⑤危害:造成路面整体性差,表面松散致使与面层无法粘接,容易损坏。
(2)防治措施:①加强集料的料源管理,宜使用集中加工的集料,保证级配的稳定。
②缩短场拌水泥碎石从加水拌和、运输到摊铺时间,并及时碾压成型。
③选用性能良好的摊铺机和熟练的机械操作手,强调使用双机摊铺,减少操作过程中的离析现象。
④加强覆盖养生,要求使用土工布覆盖养生,并保证湿度。
道路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道路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道路工程质量是保障道路安全和持久性的关键因素,然而在实际工程中常常存在一些质量通病。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质量通病,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1. 基层不均匀基层不均匀是指道路基层的厚度或密实度在不同部位存在明显差异。
这种情况会影响道路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造成基层不均匀的原因可能包括施工不规范和材料质量不达标。
防治措施:- 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加强对施工工艺的监控和指导;- 加强对材料的质量检查,确保基层材料符合规定标准;- 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基层的均匀厚度和密实度。
2. 道路平整度差道路平整度差指道路表面存在明显的起伏或坑洞,影响行车的平稳性和舒适性。
道路平整度差可能由基层不均匀、施工工艺不当或者材料质量问题引起。
防治措施:- 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施工工艺,提高道路平整度;- 加强对基层的监控和检查,确保基层质量符合要求;- 对道路表面进行及时维护和修复,修补坑洞和凹凸不平区域。
3. 路缘石松动路缘石是道路边缘用于保护人行道和车行道的石材。
当路缘石松动时,会影响道路的整体美观度和使用寿命。
路缘石松动的原因可能包括施工不规范和基层不均匀。
防治措施:- 加强对路缘石施工的监督,确保施工质量;- 选择优质的路缘石材料,提高松动强度;- 对路缘石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修复松动或破损的部分。
4. 道路排水不畅道路排水不畅会导致积水和泥泞现象,影响道路的使用和行车安全。
排水不畅可能由设计不合理、施工工艺不当或者缺乏维护等原因引起。
防治措施:- 合理设计道路的排水系统,确保排水管道畅通;- 加强对施工工艺的监督,确保排水设施的正确安装;- 定期清理排水管道,以防止积水和堵塞。
5. 道路标线模糊道路标线对于引导行车和提升交通安全至关重要。
当道路标线模糊不清时,会给驾驶者带来困扰和危险。
标线模糊可能由雨水侵蚀、日晒老化或者施工不合格导致。
防治措施:- 选择质量好、耐久性强的标线材料;- 定期检查和维护标线,确保标线的清晰度;-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确保标线施工符合规范要求。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道路工程质量是关系到公共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质量问题,这些质量问题是道路工程中的通病,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确保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一、道路工程质量通病1.工期滞后:很多道路工程在施工中存在工期滞后的问题,这是由于施工单位对工程进度控制不足、组织协调不力等原因引起的。
2.质量不稳定:道路工程施工中常出现的质量问题有:沉降、路面不平整、水泥渗漏、路基不稳定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车辆行驶时出现危险,影响道路使用效果。
3.施工安全问题:道路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存在落石、坍塌、挖掘过深等安全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
二、道路工程质量防治措施1.从招投标开始就要把质量考虑进去:在进行道路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应该注重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工程质量记录等方面的评估,选择优秀的施工企业来承担工程。
2.强化现场质量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对各个工序进行全面、细致的质量检查,在现场加强质量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
3.加强施工安全管理: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施工现场的安全,设立安全防护措施,定期对施工场所进行安全检查。
4.完善监管机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管部门应当密切关注工程进展情况,定期进行现场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和整改。
5.强化技术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确保工程质量。
三、结论道路工程是城市基础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和经济发展。
因此,在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应该始终注重质量安全,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为人民提供更好的道路公共设施。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路基填土压实密度达不到
(1)现象
填土经压实后仍然达不到规范固定的压实密度
(2)原因分析
1)填土含水量偏大或偏小,没达到最佳含水量时就进行压(夯)实;
2)填料不符合要求填土颗粒过大(>10cm),颗粒之间间隙过大不易压实;
3)压实机械选择不当或压实方法不正确或填土厚度过大或压实遍数不够;
(3)防治措施
5)透水性,水稳性差异较大的土石混合料应分层或分段填筑,不宜纵向分幅填筑;
6)若遇有软弱层或故河道,填土路基完工后应进行超载预压,预防不均匀沉降;
7)控制路基边坡符合设计要求,不应出现亏坡现象;
8)控制路基下挡墙地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达不到要求时,应及时进行处理。
6
开挖路床或填筑路堤工后出现网状裂缝
(2)原因分析
1)钻机未处于水平位置,或施工场地未整平及压实,在钻进过程中发生不均匀沉降;
2)钻杆弯曲,接头松动,致使钻头晃动范围较大;
3)钻孔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把钻头挤向一侧;
4)土层软硬不均,致使钻头受力不均,或遇到孤石、探头石等。
(3)防治措施
1)钻机就位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整平和压实,并把钻机调整到水平状态,在钻进过程中,应经常检查使钻机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工作。水上钻机平台在钻机就位前,必须进行安装验收,其平台要牢固、水平、钻机架要稳定;
6)把钢束穿入预留孔道内时间长,造成钢丝锈蚀,混凝土砂浆留在钢束上,又未清理干净,张拉时产生滑丝;
7)油压表失灵,造成张拉力过大,易产生断丝。
(3)防治措施
1)穿束前,预应力钢束必须按规程进行梳理编束,并正确绑扎;
2)张拉预应力筋时,锚具、千斤顶安装要准确;
3)当预应力张拉达到一定吨位后,如发现油压回落,再加油时又回落,这时有可能发生断丝,如果发生断丝,应更换预应力钢束,重新进行预应力张拉;
道路路面施工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
道路路面施工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引言道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然而,由于施工工程质量问题,许多道路路面出现了各种通病,给人们的生活以及交通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因此,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道路路面施工工程质量通病以及防治措施。
施工工程质量通病1. 路面坑洼:由于施工时没有正确铺设路面材料,或者缺乏必要的施工维护,道路路面容易形成坑洼。
这不仅给行驶车辆带来颠簸感,还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
2. 路面龟裂:路面龟裂是指道路路面出现的裂缝或断裂,通常是由于材料质量不过关、施工过程中温度变化等原因引起的。
路面龟裂不仅影响驾驶的舒适性,还会加速道路的老化。
3. 水涝倒灌:道路路面不够平整,或者水涵洞设计不合理,都会导致雨水倒灌,形成积水,影响行车安全。
4. 路面起砟:施工时没有进行充分的路面压实工作,容易出现路面起砟问题。
起砟后的路面容易松散,影响行驶的平稳性。
5. 道路标线模糊:道路标线是指路面上的各种标识和标线,它们在指导行车和交通安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施工工程质量问题,道路标线经常模糊、破损,给驾驶员带来不便和安全隐患。
防治措施针对以上道路路面施工工程质量通病,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1. 加强质量管理: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材料质量和工艺的控制,确保路面施工质量达标。
2. 做好施工维护:施工过程中要做好路面的维护工作,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保证道路路面平整、坚固。
3. 加强铺设工作:铺设路面时要注意材料的选择和施工的技术,确保路面平整、不易起砟。
4. 定期检查和维修:定期对道路路面进行检查和维修,及时修复坑洼、龟裂和标线等问题,确保道路状况良好。
5. 提高工人素质:提高工人的专业技能和施工意识,增强他们对施工质量的重视,减少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
结论道路路面施工工程质量通病对交通安全和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加强质量管理,做好施工维护,确保道路路面施工质量达标。
只有这样,才能提供更好的交通环境和便利的出行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清单路拌石灰土、石灰粉煤灰土底基层和基层问题1:混合料不均匀防治措施:(1)应选用合适的机具进行路拌法施工,保证有足够的翻拌深度和打碎能力,通常宜选用专用的稳定土拌和机;在没有专用拌和机械的情况下,也可用农用旋耕机与多铧犁相结合,用多铧犁将上翻松,旋耕机拌和,再用多铧犁将底部料翻起,旋耕机再拌和,如此。
反复5~6遍;在翻拌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调整翻犁的深度,务必使稳定土层全部翻透(2)土块应尽可能粉碎,最大尺寸不应超过15mm,对于超尺寸土块应予剔除。
(3)对于塑性指数较大的土,应用专用机械加强粉碎,在用石灰稳定时,可采用两次拌和法,第一次加部分石灰拌和后,闷料一夜,再加人其余石灰,进行第二次拌和问题2:混合料强度达不到要求防治措施:(1)以工地实际使用的材料,重新检验或修改配合比。
(2)检查工地实际配合比,检查投料、计算、计量是否有误。
(3)石灰过多或过少都会造成混合料强度不足,所以应避免局部地段石灰过多或过少,并充分拌和均匀。
问题3:压实度不足防治措施:(1)石灰土和二灰土基层应选用12t以上的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碾压。
压实厚度在15cm以下时,可选用12~15t的压路机碾压;压实厚度在15~20cm时,应采用18~30t的三轮压路机碾压;压实厚度超过上述时,应分层碾压;压实机具应轻、重配备,碾压时注意先轻后重。
(2)混合料摊铺后应在1~2天内充分碾压完毕,并保证一定的碾压次数,直至碾压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同时表面无明显轮迹。
一般需碾压6一7遍;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
(3)当含水量过高或过低时,应采取措施,在达到最佳含水量(或略高,但不超过2%)时才碾压。
(4)石灰或二灰稳定土施工前,应对其下卧层进行严格检查,确保质量达到规范要求,否则易引起许多不良后果。
问题4:碾压时弹簧防治措施:(1)混合料拌和时应控制原材料的含水量,如土壤过湿应先行翻晒,并宜采用生石灰粉,以缩短晾晒时间,降低混合料的含水量;如粉煤灰过湿,应先堆高沥干,一般二、三天即可。
(2)施工时应注意气象情况,摊铺后应及时碾压,避免摊铺后碾压前的间断期间遭雨袭击,造成含水量过高以致无法碾压或勉强碾压引起弹簧。
(3)当石灰土和二灰土过干时,可洒水闷料后再进行碾压,水量应予控制并力求均匀,避免局部地方水量过多造成弹簧。
(4)碾压时应遵循先轻后重的原则。
(5)混合料摊铺前,应对下卧层的质量进行检查,保证下卧层的压实度,若有“弹簧”现象应先处理后再做上层。
问题5:碾压时发生龟裂防治措施:(1)混合料在拌和碾压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含水量。
含水量不足时,应及时洒水。
应使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值时进行碾压。
(2)加强混合料粉碎和拌和,对不易粉碎的粘土宜采用专用机械,并可采用二次拌和法。
对超尺寸土块予以剔除。
(3)无论石灰土或二灰土基层,均应保证下卧层的充分压实,对土基不论路堤或路堑,必须用10~15t三轮压路机或等效的碾压机械进行碾压检验(压3~4遍),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或表层松散,应适当加水;如土过湿,发生“弹簧”现象,应采用挖开晾晒、换土、掺石灰或粒料等措施进行处理。
(4)养生期间,应禁止重型车辆通行。
问题6:未结成整体防治措施:(1)施工前,应对石灰质量进行检验,避免使用存放时间过长的石灰或劣质石灰,消解石灰应在两周内用完。
(2)进行充分的压实,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3)冬季施工应尽量避免;必须施工时应注意养护,防止冰冻,并封闭交通。
一般在气候转暖后,强度会继续增长;必要时可选用外掺剂,以提高早期强度;或采用塑料薄膜或沥青膜等覆盖措施养生,保持一定湿度,加速强度增长。
问题7:横向裂缝防治措施:(1)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混合料的碾压含水量,使其接近于最佳含水量,以减少结构层干缩。
(2)混合料碾压完毕后,应及时养生,并保持一定的湿度。
不应过于、过湿或忽干忽湿。
养生期一般不少于7天,有条件时可采用塑料膜覆盖。
(3)混合料施工完毕后,应尽早铺筑上层。
在铺筑上层之前,应封闭交通,严禁重车通行。
(4)延长施工段落,减少接缝数量。
做好接缝处理,使新旧混合料相互密贴。
缩短接缝两侧新旧混合料铺筑的时间间隔。
(5)产生横向裂缝时,通常不做处理。
缝宽时可用沥青封缝,以防渗水和恶化。
问题8:表面起皮松散防治措施:(1)施工时应在最佳含水量左右碾压,表面干燥时,应适量洒水。
(2)禁止薄层贴补,局部低洼之处,应留待修筑上层结构时解决;如在初始碾压后发现高低不平,可将高处铲去,低处翻松(须10cm以上)、补料摊平、再压实。
碾压过程中有起皮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碾压。
(3)灰土施工时应密切注意天气情况,避免在雪、霜冻较严重的气候条件下施工。
(4)灰土表面发生起皮现象后,应予铲除,其厚度或标高不足部分,可留待修筑上层结构时解决。
问题9:平整度不符合要求防治措施:(1)灰土结构层施工前,应对下卧层的平整度进行检验,平整度很差时,可先用部分灰土罩平,然后进行灰土结构层施工。
(2)摊铺可采用平地机或人工摊铺。
平地机摊铺应有熟练工操作,控制好平整度。
人工摊铺时应拉线,仔细整平。
如采用场外拌和供料,应控制卸料地点和数量。
料堆处应彻底翻松、整平。
(3)边碾压边整平。
轻型初压以后,应及时检测与整平。
卸料和碾压时应避免在碾压层上停车或急转弯。
终压以后,可将局部高出部分铲平,低洼处不可采用薄层罩面办法提高平整度。
(4)两个工作段的搭接部分,应采用对接形式。
前一段拌和后,留5~8m不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将前段预留未压部分翻松后一起再进行碾压。
问题10:回弹弯沉达不到要求防治措施:(l)灰土结构层施工前,一定要对下卧层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确保下卧层的施工质量。
(2)混合料配合比和压实度要严格掌握,确保质量。
(3)低温和雨季,灰土结构层强度增长缓慢,一旦温度回暖或雨季过后,强度会恢复增长,但需要一定的养护。
问题11:水泥稳定基层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不达标防治措施:加强进场水泥的验收和复检,无合格证的水泥不予验收,复检不合格的水泥禁止使用。
加强操作工人的质量意识教育,防止偷工减料。
加强搅拌设备的计量检测,保证计量精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加强砂(石屑)、石原材料检验,但砂(石屑)、石原材料改变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试验。
问题12:摊铺时粗细分离防治措施:加强操作工人的质量意识,保证搅拌过程的规范性;定期对搅拌机的计量装置进行检定,确保其计量精度;摊铺前对已离析的混合料人工重新搅拌;如果在碾压过程发现粗细集料集中现象,将其挖除,分别掺入粗、细料搅拌均匀,再摊铺碾压。
问题13:标高控制差防治措施:加强技术教育,严格控制路基平整度;加强基层顶面高程控制点的测量复核工作,确保其准确性,对控点的密度则考虑为:有竖曲线段每10m放样一点;按照规范再根据施工经验确定基层的虚铺系数,基层碾压后及时检测高程并及时调整虚铺系数;加强操作工人的技术教育,强调拉线后的校对工作。
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问题1:混合料配合比不稳定防治措施:(1)骨料级配必须满足设计要求,采购时应按规定采购,进料时进行抽检,符合要求后使用。
(2)拌和场应设堆料棚,棚四周要有排水设施,使粉煤灰内水分充分排走。
消介石灰的含水量应控制在30%左右,呈粉状使用。
(3)混合料拌和场,必须配备计量斗,对各种原材料按规定的重量比计量;要求不高时也可按材料松容重折算成体积比,进行计量控制。
每种原材料的数量应控制在其使用量的±5%误差范围内。
当含水量变化时,要随时调整计量,或调整体积比保证进料比准确。
(4)混合料拌制时,拌和机应具备联锁装置,即进料门和出料门不能同时开启,以防连续出料,造成配合比失控。
(5)堆场混合料有离析时,在出厂前必须用装载机(铲车)进行翻堆,使堆料上下翻拌均匀。
装车时铲斗不要过高,以免混合料离析。
(6)加强混合料配比抽检,凡超出质量标准范围,必须重新拌制,达到质量要求后才能出场。
(7)发现现场的混合料粗细料分离,应在现场重新翻拌均匀后再摊铺或者退料。
(8)局部范围出现露骨、或过分光滑,可局部翻松10cm厚度以上,撒入预拌好的石灰粉煤灰细料或粗骨料,拌匀后,再重新碾压。
掺加量视具体情况而定。
问题2:混合料含水量波动大防治措施:(1)混合料的出厂含水量应控制在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上浮2~5%的范围内,根据天气清况(气温、晴雨)取值。
(2)供料单位应搭建石灰、粉煤灰防雨棚,以利含水量控制。
面积一般不小于500m2,按1:2比例分隔。
当露天堆放的石灰粉煤灰含水量偏大时,棚内材料可作备用。
(3)混合料堆放时间不应超过规定的时间(如24h),若遇雨,料堆应有遮盖物,并停止生产。
(4)出厂的混合料,应随气候和季节,以及摊铺方式(机铺或人工摊铺)控制含水量。
气温高、摊铺速度慢、含水量可取偏高值。
混合料料堆出厂前,必须进行翻堆,使混合料的含水量表里一致、色泽均匀。
(5)送至工地的混合料,摊铺前若发现含水量低于允许碾压含水量范围时,在现场路床外将混合料加水复拌,或者退至供料单位重新拌和后再用,但必须在两天内。
(6)送至工地的混合料若含水量偏大,应在天气晴好时方能摊铺,以利蒸发,但不应超过两天。
问题3:混合料离析防治措施:(1)混合料在拌和时应控制好含水量,石灰、粉煤灰的含水量应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2)拌和时间应不小于30s,以混合料拌和均匀为度。
(3)皮带运输机高度应小于3m。
以减少离析。
(4)控制好石料的级配,若级配稍有偏差,应通过试验进行调整。
(5)出厂前发现混合料离析,应采用铲车翻堆将混合料拌匀后再出厂。
(6)混合料由于集料级配不好或配合比控制不当,而造成的离析,则应通过增加细料或粒料进行复拌,以消除离析现象。
(7)进人施工现场的混合料发现有离析现象时应在现场路床外拌匀后再摊铺,或者退料。
问题4:基层表面灰浆过厚防止措施:(1)在拌制混合料时,应严格按照规定的配合比进行拌制,尤其是应控制二灰的用量。
(2)严格控制混合料的出厂含水量,送至工地混合料的含水量应控制在较最佳含水量大2%~5%范围内,具体应根据天气情况确定。
以摊铺完毕后混合料能接近最佳含水量为度。
(3)在接近最佳含水量(+2%—-1%)时进行碾压。
碾压时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尤其在进行振动碾压时,应注意混合料有否冒浆,若有,应采用静压,以防止过多的二灰冒至表面。
(4)严禁采用浇水提浆碾压。
当摊铺好的混合料过于时,可适当洒水,但不允许浇水,并用轻压路机普压一遍,然后用振动压路机先静后振,直至压实。
不能边浇水边振压,使二灰浆水大量冒出。
问题5:施工接缝不顺防治措施:(1)精心组织施工,尽可能减少施工段落和纵向拼缝,减少接缝。
(2)在分段碾压时,拼缝一端应预留一部分不压(3~5m)以防止推移、影响压实,同时又利于拼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