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docx

合集下载

2017高考新课标全国2卷理综试题及答案(无水印)word版

2017高考新课标全国2卷理综试题及答案(无水印)word版

绝密★ 启用前2017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势必自己的姓名、准考据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势必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底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O 16Na 23Mg 24Al 27Ca 40一、选择题:此题共 13 个小题,每题 6 分,共 78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某种细胞有4 条染色体,且两平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某同学用表示图表示这类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

此中表示错误的选项是2.在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下与该噬菌体有关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T2噬菌体也能够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B. 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能够合成mRNA 和蛋白质C.培育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入后可出此刻T2噬菌体的核酸中D.人类免疫缺点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种类和增殖过程同样3.以下对于生物体中酶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加DNA 合成的酶B.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C.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积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D.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响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4.将某栽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必定浓度的物质 A 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之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向以下图。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 0~4h 内物质 A 没有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B . 0~1h 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C . 2~3h 内物质 A 溶液的浸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浸透压D . 0~1h 内液泡中液体的浸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浸透压5.以下与人体生命活动调理有关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B .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可以达成C .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D .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理6.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 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派的等位基因决定,此中:A 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 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变为黑色素;D 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整克制A 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 、b 、 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

2017年全国2卷理综

2017年全国2卷理综

1. 物理学部分
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B.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C.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 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接近:
A. 声速
B. 光速
C. 无线电波频率
D. 无法确定
2. 化学部分
下列物质在标准状况下为气体的是:
A. 水
B. 二氧化碳
C. 溴
D. 硫酸
3. 生物学部分
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 原子
B. 分子
C. 细胞
D. 组织
下列关于DNA双螺旋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B. 两条链反向平行排列
C. 碱基对之间通过氢键连接
D. 两条链上的碱基随机配对
综合部分(可能跨学科)
下列哪项技术不属于现代生物技术范畴?
A. 基因工程
B. 酶工程
C. 纳米技术
D. 细胞工程
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
A. 地球
B. 金星
C. 水星
D. 火星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物浓度增加,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B. 使用催化剂,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C.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可能减小
D. 固体表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可能不变(对于非固体反应物参与的反应)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机制
B. 物种的形成通常需要生殖隔离
C. 所有生物都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趋势
D. 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2017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卷2含答案

2017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卷2含答案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1页(共38页)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2页(共18页)机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Ca 40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某种细胞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

其中表示错误的是A B C D2.在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2T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2T 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B .2T 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 和蛋白质C .培养基中的32P 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2T 噬菌体的核酸中 D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2T 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 3.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 合成的酶 B .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 C .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D .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 4.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 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0~4h 内物质A 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B .0~1h 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 C .2~3h 内物质A 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 D .0~1h 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 5.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B .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C .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D .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此--------------------卷--------------------上--------------------答--------------------题--------------------无--------------------效------------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3页(共38页)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4页(共38页)6.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 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 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 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 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 b d 、、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

2017高考全国2卷理综试题[含答案解析]

2017高考全国2卷理综试题[含答案解析]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试题类型: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B. 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C. 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 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椰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2. 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

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B. 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C. 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D. 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3. 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B. 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C. 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D. 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4.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B. 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C. 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D. 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5. 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 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 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 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6. 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

(完整word版)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物理部分16K共8页),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物理部分16K共8页),推荐文档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全国卷2物理部分)第14~17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14.如图,一光滑大圆环固定在桌面上,环面位于竖直平面内,在大圆环上套着一个小环,小环由大圆环的最高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小环下滑的过程中,大圆环对它的作用力( ) A .一直不做功 B .一直做正功 C .始终指向大圆环圆心 D .始终背离大圆环圆心15.一静止的铀核放出一个α粒子衰变成钍核,衰变方程为U 92238→90234Th +24H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衰变后钍核的动能等于α粒子的动能 B .衰变后钍核的动量大小等于α粒子的动量大小 C .铀核的半衰期等于其放出一个α粒子所经历的时间 D .衰变后α粒子与钍核的质量之和等于衰变前铀核的质量16.如图,一物块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保持F 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 .2-√3B .√36C .√33D .√3217.如图,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圆的直径与地面垂直.一小物块以速度v 从轨道下端滑入轨道,并从轨道上端水平飞出,小物块落地点到轨道下端的距离与轨道半径有关,此距离最大时对应的轨道半径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A .v 216gB .v 28gC .v 24g D .v 22v18.如图,虚线所示的圆形区域内存在一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P为磁场边界上的一点.大量相同的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率经过P点,在纸面内沿不同方向射入磁场.若粒子射入速率为v1,这些粒子在磁场边界的出射点分布在六分之一圆周上;若粒子射入速度为v2,相应的出射点分布在三分之一圆周上,不计重力及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则v2∶v1为( ) A.√3∶2 B.√2∶1 C.√3∶1 D.3∶√219.如图,海王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P为近日点,Q为远日点,M,N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运行的周期为T0,若只考虑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海王星在从P经M,Q到N 的运动过程中( )A.从P到M所用的时间等于T0/4B.从Q到N阶段,机械能逐渐变大C.从P到Q阶段,速率逐渐变小D.从M到N阶段,万有引力对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20.两条平行虚线间存在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方向与纸面垂直.边长为0.1 m、总电阻为0.005 Ω的正方形导线框abcd位于纸面内,cd边与磁场边界平行,如图(a)所示.已知导线框一直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d边于t=0时刻进入磁场.线框中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b)所示(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时,感应电动势取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0.5 TB.导线框运动速度的大小为0.5 m/sC.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D.在t=0.4 s至t=0.6 s这段时间内,导线框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为0.1 N21.某同学自制的简易电动机示意图如图所示.矩形线圈由一根漆包线绕制而成,漆包线的两端分别从线圈的一组对边的中间位置引出,并作为线圈的转轴.将线圈架在两个金属支架之间,线圈平面位于竖直面内,永磁铁置于线圈下方.为了使电池与两金属支架连接后线圈能连续转动起来,该同学应将( )A.左、右转轴下侧的绝缘漆都刮掉B.左、右转轴上下两侧的绝缘漆都刮掉C.左转轴上侧的绝缘漆刮掉,右转轴下侧的绝缘漆刮掉D.左转轴上下两侧的绝缘漆都刮掉,右转轴下侧的绝缘漆刮掉22.某同学研究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滑块、长度不同的矩形挡光片、光电计时器.实验步骤如下:①如图(a),将光电门固定在斜面下端附近;将一挡光片安装在滑块上,记下挡光片前端相对于斜面的位置,令滑块从斜面上方由静止开始下滑;②当滑块上的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用光电计时器测得光线被挡光片遮住的时间Δt;③用Δs表示挡光片沿运动方向的长度[如图(b)所示],v表示滑块在挡光片遮住光线的Δ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求出v;④将另一挡光片换到滑块上,使滑块上的挡光片前端与①中位置相同,令滑块由静止开始下滑,重复步骤②,③;⑤多次重复步骤④;⑥利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作出vΔt图,如图(c)所示.完成下列填空:(1)用a表示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用v A表示挡光片前端到达光电门时滑块的瞬时速度大小,则v与v A,a和Δt的关系式为v= .(2)由图(c)可求得v A= cm/s,a= c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23.某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测量一微安表(量程为100 μA,内阻大约为2 500 Ω)的内阻.可使用的器材有:两个滑动变阻器R1,R2(其中一个阻值为20 Ω,另一个阻值为2 000 Ω);电阻箱R z(最大阻值为99 999.9 Ω);电源E(电动势约为1.5 V);单刀开关S1和S2.C,D 分别为两个滑动变阻器的滑片.(1)按原理图(a)将图(b)中的实物连线.(2)完成下列填空:①R1的阻值为Ω(填“20”或“2 000”).②为了保护微安表,开始时将R1的滑片C滑到接近图(a)中滑动变阻器的端(填“左”或“右”)对应的位置;将R2的滑片D置于中间位置附近.③将电阻箱R z的阻值置于2 500.0 Ω,接通S1.将R1的滑片置于适当位置,再反复调节R2的滑片D的位置,最终使得接通S2前后,微安表的示数保持不变,这说明S2接通前B与D所在位置的电势(填“相等”或“不相等”).④将电阻箱R z和微安表位置对调,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发现将R z的阻值置于2 601.0 Ω时,在接通S2前后,微安表的示数也保持不变.待测微安表的内阻为Ω(结果保留到个位).(3)写出一条提高测量微安表内阻精度的建议: .24.为提高冰球运动员的加速能力,教练员在冰面上与起跑线距离s0和s1(s1<s0)处分别放置一个挡板和一面小旗,如图所示.训练时,让运动员和冰球都位于起跑线上,教练员将冰球以初速度v0击出,使冰球在冰面上沿垂直于起跑线的方向滑向挡板;冰球被击出的同时,运动员垂直于起跑线从静止出发滑向小旗.训练要求当冰球到达挡板时,运动员至少到达小旗处.假定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做匀加速运动,冰球到达挡板时的速度为v1.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1)冰球与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满足训练要求的运动员的最小加速度.考情分析统计题号章节考点14151617181920212223242534—(1)34—(1)25.如图,两水平面(虚线)之间的距离为H,其间的区域存在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自该区域上方的A点将质量为m、电荷量分别为q和-q(q>0)的带电小球M,N先后以相同的初速度沿平行于电场的方向射出.小球在重力作用下进入电场区域,并从该区域的下边界离开.已知N离开电场时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下;M在电场中做直线运动,刚离开电场时的动能为N刚离开电场时动能的1.5倍.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1)M与N在电场中沿水平方向的位移之比;(2)A点距电场上边界的高度;(3)该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34.(2017·全国Ⅱ卷,34)[物理—选修34](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绿色激光照射在双缝上,在缝后的屏幕上显示出干涉图样.若要增大干涉图样中两相邻亮条纹的间距,可选用的方法是.A.改用红色激光B.改用蓝色激光C.减小双缝间距D.将屏幕向远离双缝的位置移动E.将光源向远离双缝的位置移动(2)一直桶状容器的高为2l,底面是边长为l的正方形;容器内装满某种透明液体,过容器中心轴DD'、垂直于左右两侧面的剖面图如图所示.容器右侧内壁涂有反光材料,其他内壁涂有吸光材料.在剖面的左下角处有一点光源,已知由液体上表面的D点射出的两束光线相互垂直,求该液体的折射率.全国卷2物理答案14、解析:大圆环光滑,对小环只有弹力F N ,弹力始终沿径向,与速度垂直,不做功,选项A 正确,B 错误;小环位于圆心上方某处时,F N 沿半径向外,小环位于圆心以下某处时,F N 沿半径向里,选项C ,D 错误.15、解析:衰变前后动量守恒,衰变前动量为零,故衰变后钍核与α粒子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选项B 正确;又E k =p 22m,钍核与α粒子动量大小相等,但质量不同,故动能不同,选项A 错误;半衰期是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而放出α粒子所经历的时间是一个原子核的衰变时间,选项C 错误;衰变前后质量数不变,但有质量亏损,选项D 错误.16、解析:物块在水平力F 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其受力如图(甲)所示由平衡条件:F=f ,F N =mg 而f=μF N =μmg 即F=μmg当F 的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时,其受力如图(乙) 由平衡条件: Fcos 60°=f 1f 1=μF N1=μ(mg-Fsin 60°) 联立解得μ=√33,选项C 正确.17、解析:小物块的运动如图所示,在由A 到B 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得12mv 2=12m v v 2+mg ·2R , 即v B =√v 2-4gR,B 到C 平抛,则2R=12gt 2,水平位移 x=v B t=√(v 2-4gR)4vv =√-4(4v 2-v 2vR ) 当R=v 28v 时,x 最大,选项B 正确.18、解析:设粒子逆时针旋转,磁场圆半径为R.由于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半个圆周时出射点的位置最远,即粒子的入射点和出射点应分别在轨迹直径的两端.如图所示,两种情况下,最远的粒子轨迹直径恰为PA 和PB ,由几何关系知, R 1=R2,R 2=√32R ,又R=mvqB ,得v 2∶v 1=√3∶1,选项C 正确.19、解析:海王星从P 经M 到Q 的时间为12T 0,因为P 到M 的速率大于M 到Q 的速率,可知P 到M 所用的时间小于14T 0,选项A 错误;运动过程除万有引力外无其他力做功,机械能守恒,选项B 错误;P 到Q 过程中,万有引力与速度夹角为钝角,万有引力做负功,速度减小,选项C 正确;M 到Q 阶段,引力与速度夹角为钝角,引力做负功,Q 到N 阶段,引力与速度夹角为锐角,引力做正功,选项D 正确.20、解析:由图(b)可知,0.2 s 时导线框刚好全部进入磁场,则位移等于边长l ,即v=l t =0.10.2 m/s=0.5 m/s ;根据E=Blv ,得B=0.2 T.在0~0.2 s 感应电动势为正,则感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由右手定则,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在0.4~0.6 s 内,由F 安=BIl ,E=Blv ,I=ER 得F 安=0.04 N.选项B ,C 正确,A ,D 错误.21、解析:为了使电池与两金属支架连接后线圈能连续转动起来,将左、右转轴下侧的绝缘漆都刮掉,这样当线圈在图示位置时,线圈的上下边受安培力水平而转动,转过一周后再次受到同样的安培力而使其转动,选项A 正确;若将左、右转轴上下两侧的绝缘漆都刮掉,则当线圈在图示位置时,线圈的上下边受安培力水平而转动,转过半周后再次受到相反方向的安培力而使其停止转动,选项B 错误;左转轴上侧的绝缘漆刮掉,右转轴下侧的绝缘漆刮掉,电路不能接通,故不能转起来,选项C 错误;若将左转轴上下两侧的绝缘漆都刮掉,右转轴下侧的绝缘漆刮掉,这样当线圈在图示位置时,线圈的上下边受安培力水平而转动,转过半周后电路不导通;转过一周后再次受到同样的安培力而使其转动,选项D 正确.22、解析:(1)设遮光片末端到达光电门的速度为v ,则由速度时间关系可知,v=v A +a Δt ,且v =v A +v 2,联立解得v =v A +12a Δt ;(2)由(1)中结果可知,v A 为v Δt 图线的纵截距,由图(c)可求得v A =52.1 cm/s ,而图线斜率k=12a , 则a=16.0 cm/s 2.答案:(1) v A +12a Δt (2)52.1 16.023、解析:(1)实物连线如图所示.(2)①如题图(a),R 1为分压式接法,故选择较小的20 Ω电阻即可;②实验开始时,为保护微安表,应使R 1的滑片在最左端,使流过微安表的电流为零;③断开、闭合开关S 2,微安表示数不变,说明流过微安表的电流为零,B ,D 电势相等;④B ,D 电势相等,对调前R z R 左=R AR 右,对调后R AR 左=R zR 右,联立得R A =√R z ·R z '=2 550 Ω.(3)为了提高测量精度,调节R 1上的分压,尽可能使微安表接近满量程. 答案:(1)见解析图 (2)① 20 ② 左 ③相等 ④2 55024、解析:法一 (1)设冰球的质量为m ,冰球与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由动能定理得-μmgs 0=12m v 12-12m v 02解得μ=v 02-v 122gs 0.(2)冰球到达挡板时,满足训练要求的运动员中,刚好到达小旗处的运动员的加速度最小.设这种情况下,冰球和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1和a 2,所用的时间为t. 由运动学公式得v 02-v 12=2a 1s 0 v 0-v 1=a 1ts 1=12a 2t 2联立得a 2=s 1(v 1+v 0)22s 02.法二 (1)设冰球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冰球在冰面上滑行的加速度a 1=μg由速度与位移的关系知-2a 1s 0=v 12-v 02,联立得μ=a 1g =v 02-v 122gs 0.(2)设冰球运动时间为t ,运动员的加速度为a 2,则t=v 0-v 1μg 又s 1=12a 2t 2联立得a 2=s 1(v 0+v 1)22s 02. 答案:(1)v 02-v 122gs 0 (2)s 1(v 0+v 1)22s 0225、解析:(1)设小球M ,N 在A 点水平射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v 0,则它们进入电场时的水平速度仍然为v 0.M ,N 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t 相等,电场力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沿水平方向,大小均为a ,在电场中沿水平方向的位移分别为s 1和s 2.由题给条件和运动学公式得v 0-at=0①s 1=v 0t+12at 2②s 2=v 0t-12at 2③ 联立①②③式得s1s 2=3.④ (2)设A 点距电场上边界的高度为h ,小球下落h 时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为v y ,由运动学公式v y 2=2gh ⑤H=v y t+12gt 2⑥M 进入电场后做直线运动,由几何关系知v 0v y =s 1H ⑦联立①②⑤⑥⑦式可得h=13H.⑧(3)设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 ,小球M 进入电场后做直线运动,则v 0v y =qE mg ⑨ 设M ,N 离开电场时的动能分别为E k1,E k2,由动能定理得E k1=12m(v 02+v y 2)+mgH+qEs 1⑩E k2=12m(v 02+v y 2)+mgH-qEs 2 由已知条件E k1=1.5E k2联立④⑤⑦⑧⑨⑩式得 E=mg√2q .答案:(1)3 (2)13H (3)mg √2q34、解析:(1)根据双缝干涉中条纹间距表达式Δx=l d λ可知,要增大条纹间距Δx 可使波长λ增大,λ红>λ绿>λ蓝,选项A 正确,B 错误;也可以减小双缝间距d ,或者增大缝到屏幕的距离,选项C ,D 正确,E 错误.(2)设从光源发出直接射到D 点的光线的入射角为i 1,折射角为r 1.在剖面内作光源相对于反光壁的镜像对称点C ,连接C ,D ,交反光壁于E 点,由光源射向E 点的光线,反射后沿ED 射向D 点.光线在D 点的入射角为i 2,折射角为r 2,如图所示,设液体的折射率为n ,由折射定律有nsin i 1=sin r 1nsin i 2=sin r 2由题意知r 1+r 2=90°联立得n 2=1sin 2i 1+sin 2i 2由几何关系可知sin i 1=l2√4l 2+l24=1√17sin i 2=32l √4l 2+24=35 联立得n=1.55.答案:(1)ACD (2)1.55。

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2卷理综试题及答案解析[无水印]word版

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2卷理综试题及答案解析[无水印]word版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Ca 40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某种细胞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

其中表示错误的是2.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B.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C.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3.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B.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C.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D.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4.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0~4h 内物质A 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B .0~1h 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C .2~3h 内物质A 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D .0~1h 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 5.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B .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C .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D .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6.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 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 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 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 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 、b 、d 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

(完整word版)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推荐文档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如图,一光滑大圆环固定在桌面上,环面位于竖直平面内,在大圆环上套着一个小环,小环由大圆环的最高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小环下滑的过程中,大圆环对它的作用力A. 一直不做功B. 一直做正功C. 始终指向大圆环圆心D. 始终背离大圆环圆心【参考答案】A【彗考解析】大圆环充游I」则大圆环对小环的作用力总杲沿半径方向.与速度方问垂直:故犬圆环对4廊的作用力直不做功;选项A正确』B错询开始时大圆环对小环的作用力背离圆心「最后指向圆心「茁选项CD错读故选丄238 234 415. 一静止的铀核放出一个粒子衰变成钍核,衰变方程为92U 9o Th 2H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衰变后钍核的动能等于粒子的动能B. 衰变后钍核的动量大小等于粒子的动量大小C. 铀核的半衰期等于其放出一个粒子所经历的时间D. 衰变后粒子与钍核的质量之和等于衰变前铀核的质量【参考答案】B【蔘考解析】根据动童守恒可知,生成的社核的幼重与吃粒子的动量等大反向,选项E正确星很据E,= —2 m 可灿袞变后牡核的动能小于渤子的动能』选顼山错误;宅蠟的半喪期等干一半数量的铀核喪变需姜的时间,而放出一个%粒子所经历的时间是一个原子核衰变的时间,故两者不等』迭项£错误,由于i亥反应放出能星,由质肓防程可舸』衰变后◎粒子与社核的质量之和小于衰变前铀檢的质量,选项D错误;故选16. 如图,一物块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保持 F 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此距离最大时, 对应的轨道半径为(重力加速度为 g ) 2222V V V V A.-B.——C.——D.——16g8g4g2g【参考答案】B【參考解析】物块由最低点到最高点! =1诡 潮块做平拋运动:t = j —麻立解22Al S4 V 1得:x=J —r+16/2 ,由数学知识可知,当〜」一二兰时」咒最大,故选B\ S 2x16 陀18.如图,虚线所示的圆形区域内存在一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 P 为磁场边界上的一点,大量相同的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率经过P 点,在纸面内沿不同的方向射入磁场,若粒子射入的速度为v 1,这些粒子在磁场边界的出射点分布在六分之一圆周上;若粒子射入速度为 v 2,相应的出射点分布在三分之一圆周上,不计重力及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则 v 2 : V |为A. .3:2B. ,2:C. ', 31D.3: 2【参考答案】CA. 23C. -1D 」632【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F 水平时:Fmg ;当保持F 的大小不变, 而方向与水平面成 60。

2017高考全国2卷理综试题(解析版)

2017高考全国2卷理综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试题类型: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P 31 S 32 Ca40 Fe 56Ni 59 Cu 64 Zn 65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B.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C.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答案】B【考点定位】细胞的分裂、分化、植物组织培养【名师点睛】本题以细胞的生命历程为依托,综合考查细胞的分裂、分化、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知识跨度较大,但难度不大。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并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解答该题时的易错点在于:误认为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

2. 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

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B.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答案】C【解析】某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打开,说明该物质会阻碍DNA分子的解旋,因此会阻碍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抑制细胞增殖,A、B、D三项均正确;因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间期,所以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间期,C项错误。

【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细胞增殖【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抓住“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这一解题的信息和切入点,从中挖掘出隐含的信息:该物质具有阻碍DNA 分子解旋的作用,凡是涉及到DNA分子解旋的生理过程都会受到该物质的影响,进而结合各选项的问题情境逐一分析作答。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docx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docx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
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L0.1molLL-1NH4Cl溶液中,NH:的数量为0.1Na
B.2.4gMg与H2SO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套着一个小环。小环由大圆环的最高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小环下滑的过 程中,大圆环对它的作用力
A.一直不做功
B.一直做正功
C.始终指向大圆环圆心
D.始终背离大圆环圆心
15.一静止的铀核放出一个°粒子衰变成针核,衰变方程为23892^ 23490Th+24 He ,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衰变后针核的动能等于a粒子的动能
正确的是
B.导线框运动的速度的大小为0.5m/s
C. 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D.在t=0.4s至t=0.6s这段时间内,导线框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为0.1N
置于线圈下方。为了使电池与两金属支架连接后线圈能连续转动起来,该同学应将
A.左、右转轴下侧的绝缘漆都刮掉
B.左、右转轴上下两侧的绝缘漆都刮掉
19.如图,海王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P为近日点,Q为远
日点,M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N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运行的周期为To,若
只考虑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海王星在从P经
过M、Q到N的运动过程中
A.从P到M所用的时间等于To/4
B.从Q到N阶段,机械能逐渐变大
C.从P到Q阶段,速率逐渐变小
D.从M到N阶段,万有引力对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

2017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2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如图,一光滑大圆环固定在桌面上,环面位于竖直平面内,在大圆环上套着一个小环。

小环由大圆环的最高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小环下滑的过程中,大圆环对它的作用力 A.一直不做功 B.一直做正功 C.始终指向大圆环圆心 D.始终背离大圆环圆心15.一静止的铀核放出一个α粒子衰变成钍核,衰变方程为238234492902U Th H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衰变后钍核的动能等于α粒子的动能B. 衰变后钍核的动量大小等于α粒子的动量大小C. 铀核的半衰期等于其放出一个α粒子所经历的时间D. 衰变后α粒子与钍核的质量之和等于衰变前铀核的质量16. 如图,一物块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保持F 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 23- B.36C. 33D. 3217. 如图,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圆的直径与地面垂直,一小物快以速度v 从轨道下端滑入轨道,并从轨道上端水平飞出,小物快落地点到轨道下端的距离与轨道半径有关,此距离最大时,对应的轨道半径为(重力加速度为g )A. 216v gB.28v gB. C.24v g D.22v g18. 如图,虚线所示的圆形区域内存在一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P 为磁场边界上的一点,大量相同的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率经过P 点,在纸面内沿不同的方向射入磁场,若粒子射入的速度为1v ,这些粒子在磁场边界的出射点分布在六分之一圆周上;若粒子射入速度为2v ,相应的出射点分布在三分之一圆周上。

不计重力及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则21:v v 为 A.3:2 B.2:1B. C.3:1 D.3:219. 如图,海王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P 为近日点,Q 为远日点,M ,N 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运行的周期为0T ,若只考虑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海王星在从P 经过M 、Q 到N 的运动过程中 A. 从P 到M 所用的时间等于0/4T B. 从Q 到N 阶段,机械能逐渐变大 C. 从P 到Q 阶段,速率逐渐变小D. 从M 到N 阶段,万有引力对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20.两条平行虚线间存在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方向与纸面垂直。

2017高考全国卷2(甲卷全国二卷)理综真题和标准答案(精校版

2017高考全国卷2(甲卷全国二卷)理综真题和标准答案(精校版

- 1 -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N14O16 Na 23 Mg 24 Al 27 Ca 40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某种细胞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基因分别谓语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

其中表示错误的是2.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B. 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 C. 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 D. 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值过程相同3. 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B. 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酶有催化活性 C. 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 D. 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4.将某种植物的成熟洗白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4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B.0~1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C.2~3h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 D.0~1h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5.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学科&网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6.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2017 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2一、选择题:本题共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某种细胞有4 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

其中表示错误的是2.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B.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C.培养基中的32 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D.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3.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B.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C.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D.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4.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 A 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0~4h 内物质 A 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B. 0~1h 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C. 2~3h 内物质 A 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D. 0~1h 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5.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6.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 3 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 A 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 B 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 D 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 A 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 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

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 9 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B.维生素 D 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L0.1mol L-1NH4Cl溶液中,NH4的数量为 0.1N AB. 2.4gMg 与H2SO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 N AC.标准状况下, 2.24L N 2和 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 N AD. 0.1mol H2和 0.1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 N A层的电子数相同; c 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 d 与 a 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d>c>b>a B. 4 种元素中 b 的金属性最强C. c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D. d 单质的氧化性比 a 单质的氧化性强10.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实验结论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氧化碳溶液,溶生成的1,2- 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A.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四氯化碳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B.燃性气体有相同的活性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C.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清除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D.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11.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H 2SO4H 2C2O 4混合溶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待加工铝质工件为阳极B.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 33e AlD.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12.改变 0.1 mol L1二元弱酸 H 2A 溶液的pH,溶液中的 H 2A 、HA、 A 2的物质的量分数 (X) 随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X)c(X)] 。

2c(H 2 A) c (HA) c (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pH=1.2 时, c(H 2 A)c(HA ) B. lg[ K 2 (H 2 A)] 4.2C. Ph=2.7 时, c(HA)c(H 2 A)c(A 2 )D. pH=4.2 时, c(HA)c(A 2 )c(H)13.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实验现象结论向 2 mL 0.1 mol 1的 FeCl3溶液中加黄色逐渐消失,加还原性:2A.LFe>Fe KSCN溶液颜色不变足量铁粉,震荡,加 1 滴 KSCN溶液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集气瓶中产生大量CO2具有氧化性B.满 CO2的集气瓶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C.加热盛有少量 NH 4 HCO 3固体的试管,石蕊试纸变蓝NH 4 HCO 3显碱性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向 2 支盛有 2 mL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一只试管中产生黄K sp (AgI)K sp (AgCl) D.管中分别加入 2滴相同浓度的 NaCl 和色沉淀,另一支中NaI 溶液无明显现象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0 分。

14.如图,一光滑大圆环固定在桌面上,环面位于竖直平面内,在大圆环上套着一个小环。

小环由大圆环的最高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小环下滑的过程中,大圆环对它的作用力A.一直不做功B.一直做正功C.始终指向大圆环圆心D.始终背离大圆环圆心15. 一静止的铀核放出一个粒子衰变成钍核,衰变方程为23892 U23490Th 24 H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衰变后钍核的动能等于粒子的动能B. 衰变后钍核的动量大小等于粒子的动量大小C. 铀核的半衰期等于其放出一个粒子所经历的时间D. 衰变后粒子与钍核的质量之和等于衰变前铀核的质量16.如图,一物块在水平拉力 F 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保持 F 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 23B.333 C.3D.6217.如图,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圆的直径与地面垂直,一小物快以速度 v 从轨道下端滑入轨道,并从轨道上端水平飞出,小物快落地点到轨道下端的距离与轨道半径有关,此距离最大时,对应的轨道半径为(重力加速度为g )A.v2v2v2D.v2 B.8gC.2g 16g4g18. 如图,虚线所示的圆形区域内存在一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P为磁场边界上的一点,大量相同的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率经过P点,在纸面内沿不同的方向射入磁场,若粒子射入的速度为v1,这些粒子在磁场边界的出射点分布在六分之一圆周上;若粒子射入速度为v2,相应的出射点分布在三分之一圆周上。

不计重力及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则v2 : v1为A.3:2B.2:1C.3:1D.3:219.如图,海王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P 为近日点, Q为远日点, M, N 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运行的周期为T0,若只考虑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海王星在从P 经过 M 、Q到N的运动过程中A. 从 P 到 M所用的时间等于T0/ 4B. 从 Q到 N 阶段,机械能逐渐变大C. 从 P 到 Q阶段,速率逐渐变小D.从 M到 N 阶段,万有引力对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20.两条平行虚线间存在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方向与纸面垂直。

边长为0.1 m、总电阻为 0.005 Ω的正方形导线框abcd 位于纸面内, cd 边与磁场边界平行,如图(a)所示。

已知导线框一直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d 边于t0 时刻进入磁场。

线框中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 b)所示(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时,感应电动势取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0.5 TB.导线框运动的速度的大小为0.5m/sC.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D.在t0.4s 至 t 0.6s 这段时间内,导线框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为0.1N21.某同学自制的简易电动机示意图如图所示。

矩形线圈由一根漆包线绕制而成,漆包线的两端分别从线圈的一组对边的中间位置引出,并作为线圈的转轴。

将线圈架在两个金属支架之间,线圈平面位于竖直面内,永磁铁置于线圈下方。

为了使电池与两金属支架连接后线圈能连续转动起来,该同学应将A.左、右转轴下侧的绝缘漆都刮掉B.左、右转轴上下两侧的绝缘漆都刮掉C.左转轴上侧的绝缘漆刮掉,右转轴下侧的绝缘漆刮掉D.左转轴上下两侧的绝缘漆都刮掉,右转轴下侧的绝缘漆刮掉三、非选择题:共174 分。

第 22~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 分)22.(6 分)某同学研究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的之间的关系。

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滑块、长度不同的挡光片、光电计时器。

实验步骤如下:①如图( a),将光电门固定在斜面下端附近:将一挡光片安装在滑块上,记下挡光片前端相对于斜面的位置,令滑块从斜面上方由静止开始下滑;②当滑块上的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用光电计时器测得光线被挡光片遮住的时间t ;③用s 表示挡光片沿运动方向的长度(如图(b)所示),v表示滑块在挡光片遮住光线的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求出 v ;④ 将另一挡光片换到滑块上,使滑块上的挡光片前端与①中的位置相同,令滑块由静止开始下滑,重复步骤②、③;⑤ 多次重复步骤④⑥利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作出v -t 图,如图(c)所示完成下列填空:( 1)用a表示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用v A表示挡光片前端到达光电门时滑块的瞬时速度大小,则v 与v A、a和t 的关系式为 v =。

( 2)由图( c)可求得v A =cm/s,a=cm / s2.(结果保留 3 位有效数字)23. (9 分)某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测量一微安表(量程为100 A ,内阻大约为2500Ω)的内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