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老师的手》教案范文三篇
《老师的手》二年级语文课程教案:拓展学生视野,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意义
《老师的手》是一篇极具感人力量的短文,主题是关于师生之间的真挚情感交流。
它以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程为背景,通过老师的手的描绘,展现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的细微之处,旨在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义。
文章开头描绘了老师抚摸学生小手的情景,表达了老师对学生的深情厚爱。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仅是一位知识传授者,更是一位引领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通过捕捉老师抚摸学生小手的场景,作者展示了老师对学生的细微关怀,这不仅体现了老师的职业素养,更是引导学生了解老师对他们的关怀和爱护。
第二段描写了老师教育学生时的场景。
老师的手按在学生的手背上,溢出了深深的爱意和责任感。
老师的手在这时候已经不再是一个普通的物体,它已经成为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心灵的桥梁。
文章通过老师的手,反映了老师对学生的爱和呵护,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真挚的情感。
在第三段中,作者描绘了老师的手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快乐。
老师的手轻抚学生的手背,让学生感受到了踏实和安心。
在学生面临紧张的考试和工作时,老师的手可以为他们带来无限的正能量。
这种温暖的感觉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还能激发学生愉快的情绪和积极的情感。
文章最后一段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信任,这是一种由心而发的信任,得到学生的信任,老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和教育学生。
文章以老师的手为主线,阐述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微妙的关系,并且将这种关系描述得非常细致、深入。
这篇文章不仅适合小学二年级的学生阅读学习,而且也是其他年级的学生可以读懂的文章。
老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存在,他们不仅是传授知识的人,更是引领学生成长的人。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学生可以了解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和爱护,并且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老师的教育。
总而言之,《老师的手》是一篇优秀的短文,它通过老师的手的描绘,生动地刻画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深厚情感。
这篇文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拓展视野,而且也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意义。
我们相信,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学生不仅能够体验到老师对他们的深情厚爱,而且还能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长春版语文二下《老师的手》公开课课件
•那我们应该怎么 样面对和感恩生 活呢?
• 对很多的给予者来说,也许,这种给予是微不足道的, 可它的作用难以估计."这句话说得很对.当他人遇 到困难时,你我伸出了援助之手,尽了一份绵薄之力. 对于这种给予,我们是否觉得十分微不足道呢?但 在他人眼里,就是这种微不足道,使他的人生有了新 的转折.有一句话是"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你接 受了他人的给予,就应当双倍回报给他人.同时,我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应尽自己所能,给予别人.
开始臆测,“这一定是赐给我们事物的上帝的
手。”一个小孩说道。“是农夫,他用这只Hale Waihona Puke 养 出大鸡。”另一个小孩也有意见。
在一阵猜测后,小朋友们又跑回座位继续 画画,这时老师走到道格拉斯的身旁,弯下腰问 他那是谁的手。“那是你的手,老师。”他怯怯 地回答。
老师的手
道格拉斯个头矮小,样子也不 讨人喜欢,但老师在下课时总会过 去牵牵他的手。她常这样握孩童的 手,但对道格拉斯而言,意义格外 重大。也许过感恩节的意义并不在 于收受他人给与我们的有形物质, 而是借此机会回馈他人,无论是如 何微小的付出。
Thank you!
读了这篇文章,你会有 什么感受呢? 会想到些什么呢?
• 如果没有爸妈,我不会来到这个可爱的世界,没 有老师,我一点道理都不懂……可我从不知道珍 惜,从不知道感谢,我觉得父母养我是应该的, 天经地义的,小道格拉斯都知道感谢。每个人都 需要感谢的人或物。 • 老师,教会了我们许多知识,苦口婆心地给我们 讲课,有什么不会的问题就问她(他)。
老师的手
老师的手 感恩节那天,报纸刊登了 一则故事:有位小学一年级的老 师叫班上小朋友画出他们感恩节 的东西。这些小孩多半来自贫苦 家庭,所以她料想他们多半会画 桌丰盛的感恩节佳肴,外加一只 香喷喷的火鸡。但是看到道格拉 斯的作品后,她惊讶不已,上面 画了一只手!
老师的手教案
老师的手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老师的手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通过了解老师的手在教学和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3、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与老师的手相关的绘画或文字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的手的外形、纹理等特征。
(2)帮助学生理解老师的手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2、难点(1)如何让学生将对老师的手的观察和感受转化为有创意的作品。
(2)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老师的手所传递的情感和价值。
三、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老师手的图片、实物等,让学生直接观察。
2、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老师手的观察和感受。
3、启发引导法:在学生创作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启发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1)展示一张老师在黑板上写字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老师的手。
(2)提问:同学们,你们注意过老师的手吗?今天我们就来仔细观察一下老师的手。
2、观察与描述(10 分钟)(1)请老师在讲台上展示自己的手,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包括手的形状、大小、肤色、纹理、指甲等。
(2)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自己观察到的老师手的特征,并派代表进行发言。
3、手的作用(10 分钟)(1)播放一段老师批改作业、指导学生、做实验等的视频,让学生观察老师的手在这些场景中的动作。
(2)组织学生讨论:老师的手在教学和生活中还发挥了哪些作用?(3)总结学生的发言,强调老师的手不仅传授知识,还给予关爱和鼓励。
4、情感体验(10 分钟)(1)讲述一个关于老师用手帮助学生的感人故事,引导学生感受老师的手所传递的温暖和力量。
(2)让学生回忆自己与老师的手相关的难忘经历,分享自己当时的感受。
5、创作表达(15 分钟)(1)布置任务: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老师的手的观察、理解和感受,创作一幅绘画作品或者写一篇短文。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
《老师的手》二年级语文课教案:声情并茂地朗读文章,提高朗读能力
提示:本篇文章是由的。
一、教学内容《老师的手》是一篇充满温情和感动的文章,文章中主人公回忆了自己小学时代的一位老师,这位老师的手是如此的感人和有力,无论是为学生们擦汗抹泪,还是教学时的指示和引导,都能让学生们体会到老师的关爱和责任。
本篇文章适合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帮助学生们提高朗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教育的力量,了解老师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2.提高学生们的朗读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表达文章中的情感;3.培养学生们的情感态度,让他们更加热爱学习,并通过学习实现自我成长。
三、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准备好教材和朗读音频,并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语文能力做出适当的调整,保证教学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2.教学步骤(1)朗读文本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们播放一遍文章的朗读音频,让学生们感受到文章中浓郁的情感和温情,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文本。
(2)感悟文章让学生们集中注意力,认真感受文章中的情感和内容,了解老师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们表达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3)点拨朗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针对朗读的重点进行点拨,并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避免不良的口语表达和语调。
(4)模仿朗读让学生们尝试模仿教师的朗读,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情感和感受,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
(5)表达情感让学生们通过朗读文章,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感态度和语言表达能力。
(6)巩固训练让学生们多次朗读文章,并不断地进行巩固训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文章中的内容和情感。
四、教学感想《老师的手》是一篇充满感动和温情的文章,通过朗读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感受到老师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和老师的温暖心灵。
同时,通过朗读的训练,也可以帮助学生们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让他们更加自信和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老师的手教案
老师的手教案老师的手教案1活动目标:1.借助图片,知道老师的手很能干,学习诗歌,并理解折、捏、画、做等动词的含义。
2.愿意跟老师学习各种本领,萌发爱老师的情感。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引导幼儿在诗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能够较流畅地朗诵诗歌,并理解诗歌内容。
活动难点:理解折、捏、画、做等动词的含义。
活动准备:1.纸、橡皮泥、笔等物品2.事先做好的自制作品若干3.《老师的手》课件活动过程:一、展示教师制作的各种手工作品提问:小朋友,你们看看这些都是什么呢?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是谁做的呢?二、欣赏图片,了解诗歌内容三、学习诗歌《老师的手》,并理解诗歌内容师:你们看到的这些作品都是老师亲手做的,你们觉得老师的手灵巧吗?老师的手还能做什么呢?大家都说的都对,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诗歌里是怎么说的。
1.完整欣赏诗歌,初步熟悉内容提问:诗歌里说老师的手会做什么?2.逐一制作儿歌中的作品,帮助幼儿理解折、捏、画、做等动词的含义,并用肢体动作表示。
教师现场制作一只折纸蛙,(学习动词:折)青蛙是怎样跳的,谁来学学看?(学习词语:蹦蹦跳跳,并做蹦蹦跳跳的动作)依次学习动词:捏、画、做。
3.幼儿学念儿歌,可以个人或小组表演并朗诵师:让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来一起学一学这首诗歌吧。
谁愿意上来响亮的念给大家听一听?四、鼓励幼儿认真地和老师一起学本领师:小朋友们想不想和老师一样能干呢?只要认真地和老师一起学本领,你就能变得更能干哦。
活动反思:在活动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和图画的作用下,都能跟着一直完整地朗诵诗歌了,但其中我也发现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虽然看似我给孩子创设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让幼儿自己看图说一说,并引导幼儿用较完整地语言来表达,在活动中我并没有真正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表现在幼儿对整个图画有了自己的解读后,我并没有按照幼儿的意愿进行适当调整,还是回到了预设的活动设计中,导致孩子的学习兴趣开始有了下降,不但浪费了时间,还分散了孩子的学习注意力,这使我感悟到教学的任何一个细节,都需要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时刻关注孩子的发展。
教学设计2:老师的手
《老师的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老师的手》是长春版小语教材二年级下册第12版块的第3篇课文。
课文中的老师给予学生的是一中种真诚的爱,尽管她的这种付出不需要任何代价,但她还是得到了至高无上的回报---爱。
课文共分个自然段。
尽管篇幅短小,却讲述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教学对象分析】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是教学的重要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汉字的基础与经验,采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从而提高识字效率。
【教学目标】1.认识13个汉字,会写8个生字。
理解“兴致勃勃,怯生生”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文中蕴涵的思想感情,感受师生之间真诚的爱。
【教学重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8 个生字。
【教学难点】理解“她常常这样握孩子的手,但道格拉斯的心里,却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这句话的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题导入1.师在黑板上写一个“手”字。
问:“这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一个字,大家回忆一下。
2.生借助音,自己试读课文,圈画出要识记的生字。
3.生回忆识字方法,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
二、学习汇报,集中识字1.小组内交流自己识记生字的以及识记方法。
2.教学生字“挺、猜、讶、佳、肴、桌”。
(1) 学习“挺”字,认识的同学教其他同学拼读、组词。
读“挺”在文中的句子,课件出示:这些小孩子多半来自贫困家庭,她猜想,小朋友一定会给妈妈画一桌丰盛的佳肴。
(2)“挺”子后面,还有一个字,它是(生猜)你是咋样认识这个字的?师指点字音,认清字形。
(3)刚才,我们读的这句话中还有生字,它们都是谁呀?(生佳),板书“佳”读音,组词。
(4)这句话中有佳的朋友,你们能找到佳的好朋友吗?(生肴),板书肴,指点读音,练习用这对好朋友说一句话。
(5)这句话中有个生字生气了,它委屈的说:“你们别丢下我,我天天伴你们学习,我是谁?”(生:桌)独立识字,组词。
长春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老师的手》教案
长春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老师的手》教案教材简介《老师的手》是长春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全文共555字。
该文主要围绕老师的手展开,让孩子们了解到老师用手为我们带来了多少温暖和帮助,也为学生树立老师的职业形象,让学生明白了老师是帮助我们成长的人,要铭记感恩,在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可以尝试寻找他们的帮助。
教学目标1.让学生比较清楚地了解教师的作用和意义;2.帮助学生培养感恩之心,懂得对老师的关爱和感激;3.增强学生对手流程的认识,引导学生了解手的作用。
教学过程1.导入让学生看图猜字,看看能不能猜出来隐藏在图片里的单词——“老师的手”。
然后让学生展开有关老师的手的讨论。
2.预习学生们一起阅读、理解课文《老师的手》,明确文中所提及“老师的手”的信息,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温暖与关怀。
3.学习1.听课文朗读,自读或分角色朗读,理解课文含义。
2.向学生展示老师的手,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出老师的手的特点,与文中所提及的老师的手进行比较。
3.学生读课文,了解老师不仅在指导上用心,还在日常细节上保证孩子的安全和身体健康,引导学生体会老师的细心和爱心。
4.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及老师的行为,用自己的话或者绘画形式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尊重,可以组织“写一封感谢信给老师”活动。
4.巩固1.分成小组,让学生自愿担任各种角色,如校长、班主任、班委,在其他小组面前宣布自己的目的及所需要的小组成员,让学生体验团队协作的过程,提高班级凝聚力。
2.活动完成后,班主任亲自挑选一些好的成果来进行汇报及评选。
5.节后反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尊重,如绘画、手工制作等,确保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得到了提升。
教学策略1.听、说、读和写并用,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快乐和满足;3.在教学中通过活动、体验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评价通过描绘老师的手的形象,让学生了解老师不仅在指导上表示关怀,日常细节上也关心每一个学生,学生们通过亲身感受,感谢老师的同时加深对手和老师的认识,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
老师的手教案
老师的手教案导言:教育是现代社会中一项重要的任务,而教师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推动者。
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手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一种被称作“老师的手教案”的教学方法,该方法强调教师的手势与表情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背景介绍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教材的讲解、写字板上的内容以及语言表达来传递知识。
然而,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容易让学生疲倦、失去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因此,一种更富有创意的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即“老师的手教案”。
二、什么是“老师的手教案”“老师的手教案”是一种利用教师手势和表情来辅助教学的方法。
通过巧妙运用手部动作和面部表情,教师能够更加生动地呈现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度。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用在任何学科、任何年级的教学中。
三、“老师的手教案”的优势1. 提升学习兴趣:教师运用手势和表情来讲解课程内容,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好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高内容理解:通过合适的手势和面部表情,教师能够更准确地传达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
3. 促进互动与合作:教师的手势可以向学生传达肯定、鼓励和指导。
这种交流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增强课堂氛围。
4. 强化记忆与复习:适当的手势和表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所学知识,并在复习时加强记忆效果。
四、如何运用“老师的手教案”1. 使用适当的手势: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手势来配合教学内容。
例如,用手指点出关键词,画圈圈突出重点等。
2. 运用多样的面部表情:教师可以通过微笑、眉毛的举动、眼神的交流等面部表情来传达情感,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3. 手势与语言结合:教师的手势要与所说的语言相一致,避免产生歧义。
手势和语言的结合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 增加互动环节:在课堂中安排相关的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通过手势和表情进行交流。
5. 多次反复运用:教师可以在课堂的不同时间段多次运用手势和表情,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
长春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老师的手》教案范文三篇
长春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老师的手》教案范文三篇篇一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是老师用自己温暖的手给予学生慈母般的爱。
体会到爱的伟大力量。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会写8个字,会认13个字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他常这样握孩子的手,但在道格拉斯的心里却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难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课时分配 2 教具准备字卡、录音机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看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2、这画上有什么?(一只手)画的是谁的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老师的手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配乐范读课文。
2.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并且开动脑筋,想办法去解决。
3.我发现同学们学得都非常认真,生字学得怎样呢?老师考考你们。
(1)教师喊,学生找。
(2)学生喊,教师找。
(3)小组的同学互相做一做。
4.同学们都非常聪明,生字很快就学会了,这首诗你们读得怎样呢?请5个同学读课文,一人一节。
三、精读课文,体味银杏树的爱。
1.下面我想请同学们自学,有没有信心?老师有个小小的建议。
出示:a.选择你最喜欢的一节诗歌来读。
b.通过读这一小节,你明白了什么?c.小组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
2.学生按建议自学。
3.汇报学习情况。
(指名读,比赛读,评价读示范读。
教师指导读。
)(随机板书)学习两个自然段。
4.自学其他的三小节。
5.指名配乐通读课文。
(刚才同学们学得真认真,读的课文也特别棒,谁能勇敢的站起来,完整的读一遍课文给大家听。
)学习两个自然段。
4.自学其他的三小节。
5.指名配乐通读课文。
谁能勇敢的站起来,完整的读一遍课文给大家听。
)五、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边读边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2、自己读,再思考这个问题。
3、集体交流,交流时,让学生初步了解银杏树的爱。
六、学生自主学习生字。
1、教师进行生字检测,会认的生字进行组词。
2、小组合作学习:(1)、微型小组讨论难记字的记字方法。
教案 老师的手
教案老师的手教案标题:教案《老师的手》教学目标:1. 了解和认识人类手的结构和功能。
2. 理解手的重要性,并能描述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3. 培养学生对手的保护和正确使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1. 了解手的结构和功能。
2. 理解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3. 培养正确使用和保护手的意识。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图片展示手的结构和功能。
2. 实物道具,如手骨模型或手部解剖图。
3. 学生绘制手的草图或手工制作手模型的材料。
4. 课堂活动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源。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手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例如,吃饭、写字、打字、握笔等。
2. 展示手的图片或视频资源,引导学生描述手的外观和功能。
探究活动:1. 使用课件或图片展示手的结构和功能,向学生介绍手的各个部分,如手掌、手指、指关节、手腕等。
2. 使用实物道具,如手骨模型或手部解剖图,让学生观察和探索手的内部结构。
3. 引导学生讨论手的不同功能,如抓握、触摸、感受温度等。
拓展活动:1. 学生绘制手的草图,标注手的各个部分,并写出对应的功能。
2. 学生可以选择手工制作手模型,使用不同材料模拟手的外观和结构。
3. 学生观察和描述手在不同职业中的应用,如医生、画家、乐器演奏家等。
总结活动:1.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探究活动中的发现和体会。
2. 强调手的重要性,并让学生总结手的作用和保护手的方法。
3. 鼓励学生承诺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和保护自己的手。
评估活动: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提出保护手的建议。
2. 教师对学生的参与度、讨论质量以及完成的作业进行评估。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人体的其他部分,并了解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2. 组织学生参观医院或科学博物馆,了解更多关于人体的知识。
教学反思:在教案中,我尽量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观察和探索的方式,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老师的手教案
老师的手教案老师的手教案1设计思路:老师在幼儿心目中是神圣的,老师的手很巧,孩子们喜欢模仿老师做事。
时值教师节来临之际,选用这首琅琅上口的诗歌来赞扬老师,并在教学中让幼儿掌握诗歌的结构,为仿编作准备,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1、了解诗歌的内容结构,初步学会朗诵诗歌的技巧。
2、尝试迁移句式,在自己制作的过程中仿编一段诗歌。
3、激发幼儿热爱自己的老师。
4、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5、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活动准备:幼儿已有折纸、涅泥、绘画和搭积木等经验,美工角展示老师的作品。
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了解诗歌的内容结构活动难点:尝试迁移句式仿编一段诗歌活动流程:活动导入——学习朗诵——仿编诗歌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1、展示老师的各种作品,大家一同欣赏。
2、老师引导幼儿讨论这些作品都是老师的手变出来的,老师的手很能干,很灵巧。
(二)学习朗诵1、老师朗诵诗歌,幼儿倾听。
2、分段学习诗歌,了解每一段的句式。
3、幼儿学习完整地朗诵诗歌。
(三)仿编诗歌1、出示操作材料,提出仿编要求:老师能干的手还会叫什么呢?2、幼儿边操作边模仿,老师观察指导。
3、把幼儿编的诗歌用录音机录下来。
活动反思:在活动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和图画的作用下,都能跟着一直完整地朗诵诗歌了,但其中我也发现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虽然看似我给孩子创设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让幼儿自己看图说一说,并引导幼儿用较完整地语言来表达,在活动中我并没有真正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表现在幼儿对整个图画有了自己的解读后,我并没有按照幼儿的意愿进行适当调整,还是回到了预设的活动设计中,导致孩子的学习兴趣开始有了下降,不但浪费了时间,还分散了孩子的学习注意力,这使我感悟到教学的任何一个细节,都需要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时刻关注孩子的发展。
不能只注重教学的步骤,而没有真正体会为什么要这样安排?……通过反思,使我充分认识到,每一个教学活动安排,都要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的教学,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求,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老师的手》二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的设置和达成,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本次教学旨在通过讲述一则真实的故事——《老师的手》,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更加优秀。
通过这次教学,学生将会掌握基础的语文技能,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和道德素养。
1.教学目标1.1.知识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学会并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1.1.1.听懂老师讲述故事《老师的手》中的故事内容。
1.1.2.理解故事中的语言和文学技巧,如比喻、对比等。
1.1.3.学会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并能够进行表达。
1.2.能力目标1.2.1.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的语文技能。
1.2.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故事中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感和道德素养。
2.教学内容2.1.课前准备2.1.1.教师需要准备故事《老师的手》的课件,并复习故事的内容和故事中的语言和文学技巧。
2.1.2.教师需要准备一些与故事相关的图片或实物,以便在讲解时用来辅助教学。
2.2.教学过程2.2.1.导入教师可以从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入手,通过提问或让学生举例等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了解“小事情也有大道理”的道理和重要性。
如:在班级中帮助同学、体贴老师、关心家人等。
2.2.2.讲解接着,教师将故事《老师的手》展示给学生,并逐一讲解故事中的语言和文学技巧。
引导学生认真聆听,并分析故事中的情节和含义,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题和意义。
同时,教师可以在讲解中加入图片或实物,帮助学生更好地形象化理解。
2.2.3.讨论在讲解完毕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所学到的知识,并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应用。
2.2.4.作业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相应的作业,如写一篇关于故事《老师的手》的读后感,或在日常生活中将故事中的道理融入到言行之中等。
3.教学效果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能够更好地掌握基础的语文技能,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和道德素养。
老师的手教案
老师的手教案教案标题:老师的手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教师了解并掌握教学设计的重要性;2. 提供一套详细的教案编写指南,以帮助教师在准备教学时更加合理有效地安排教学活动;3. 培养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创新思维,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教案步骤:第一步:教案准备1. 确定教学目标:简明扼要地列出本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目标。
2. 分析教学内容: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具。
3. 制定教学步骤:将整个教学过程划分为不同的步骤,并合理安排时间和活动,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参与到学习中。
第二步:教案实施1. 导入活动:设计一个生动有趣的导入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展示新知识:采用多种教学资源和方法,向学生介绍新的知识点,并提供相关的示例和练习,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 学生练习:设计一系列的练习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4. 检查与反馈: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通过个性化的反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并加强学习。
第三步:教案评估1. 教学效果评价: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估教学的整体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成果、参与度和反馈等。
2. 教案修改:分析评估结果,评估教案的优点和不足,并对教案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以便在后续教学中改进。
教案关键要素:1. 教学目标:明确有效的教学目标,以指导教学过程。
2. 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教具准备:选择适当的教学资源和教具,提高教学效果。
4. 学生参与:通过各种形式的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5. 反馈机制:建立及时的反馈机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教案实施建议:1. 针对不同年级的教师,可以根据教育阶段的要求和学生的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细化。
2. 教案编写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方式,尽量设计多元化的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的手》教案
老师的手教案1.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将会了解到老师在教学上的优秀品质及其对学生的影响,并且能够体会到老师的真挚关爱。
同时,学生能够讨论与交流关于老师的教学方式与手势的观点,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交流能力。
2. 教学内容2.1 老师的手通过观察影片和圆桌交流,了解老师如何通过手势传递信息和情感,讨论老师的手势有哪些具体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分析老师的手势和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
2.2 关于老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讨论并比较自己所接触的老师的教学方式,包括用词、肢体语言、声音等方面,了解老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影响,并对自己的学习有所反思。
3. 教学活动3.1 预习活动请学生通过观看预先准备的影片,观察老师的手势,并且完成一篇心得体会,谈谈如何通过老师的手势表达方式来感知到老师的情感和信息传达。
3.2 课堂讨论老师放映有关老师手势和语言的影片,让同学们研究其中老师手势的表达创意和方式,并且引导讨论老师的教学方式是否应该采取内容或者人性化为主等问题。
3.3 练习引导学生通过模拟老师的手势和语言,练习以老师的方式展示自己要传递的信息。
同时在练习过程中,老师还可以给出建议和指导。
3.4 课后反思请学生写一篇节课的心得体会,包括对于老师的手势和教学方式的反思和启示,以及自己在表达上的体会和感悟。
并且将反思和体会发表出来,让同学们进行交流讨论和分享经验。
4. 教学方法本节课程采用影片观看、讨论、模拟练习等结合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了解老师的手势和教学方式,并且让学生在练习中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和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掌握能力。
5. 课后作业请学生按照课堂练习的方式,针对自己所学习的科目,设计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并且通过而语言和手势的方式来展示。
6.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预习、课堂讨论、练习和反思等环节中的表现和成长,以及作业整体设计的水平、出作业的难易度和作业的质量,综合考虑。
并且,通过学校、家长和同学等多方面的反馈意见来进行课程教学评价。
《老师的手》教案
《老师的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17课《老师的手》。
本课主要介绍了老师的手的特点和作用,通过作者对老师手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学会从细节中感受人物的特点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掌握,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难点:通过课文细节,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课文课件。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有关“手”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出本课的主题《老师的手》。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并尝试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探究(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对老师手的描绘,从中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4. 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进行朗读示范,让学生跟读,体会课文的语言美。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朗读课文,教师点评并纠正发音。
然后,让学生回答与课文相关的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课文《老师的手》生字词:温暖、鼓励、抚摸、鞭策作者的情感:感激、敬爱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按照课文内容,画一画你心中的“老师的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氛围较好。
在合作探究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充分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对课文的理解有了进一步提高。
但在课堂小结环节,时间安排较为紧张,可以适当延长一些时间,让学生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所学内容。
拓展延伸:让学生收集更多关于老师的手的故事,下节课分享,以此增进学生对老师的了解和尊敬。
老师的手教案
老师的手教案老师的手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师的手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老师的手教案1活动目标1、学习诗歌,知道老师的手很能干,并理解折、捏、画、做等动词的含义。
2、产生热爱、尊敬老师的情感,愿意跟老师学习各种本领。
重点:学习诗歌,并理解诗歌内容。
难点:理解折、捏、画、做等动词的含义。
活动准备1、事先做好的自制作品若干。
2、纸、橡皮泥、笔等物品。
活动过程一、展示教师制作的各种手工作品。
提问:小朋友,你们看看这些都是什么呢?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是谁做的呢?二、学习诗歌《老师的手》,并理解诗歌内容。
师:你们看到的这些作品都是老师亲手做的,你们觉得老师的手灵巧吗?老师的手还能做什么呢?大家都说的都对,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诗歌里是怎么说的。
1、完整欣赏诗歌,初步熟悉内容。
提问:诗歌里说老师的手会做什么?2、逐一制作儿歌中的作品,帮助幼儿理解折、捏、画、做等动词的含义,并用肢体动作表示。
教师现场制作一只折纸蛙,(学习动词:折)青蛙是怎样跳的,谁来学学看?(学习词语:蹦蹦跳跳,并做蹦蹦跳跳的动作)依次学习动词:捏、画、做。
3、幼儿学念儿歌,可以个人或小组表演并朗诵。
师:让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来一起学一学这首诗歌吧。
谁愿意上来响亮的念听一听?三、鼓励幼儿认真地和老师一起学本领。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和老师一样能干呢?只要认真地和老师一起学本领,你就能变得更能干哦。
附《老师的手》老师的手,真巧!折只青蛙“呱呱呱”——蹦蹦跳跳。
老师的手,真巧!捏只小鸭“嘎嘎嘎”——身子直摇。
老师的手,真巧!画只小羊“咩咩咩”——要吃青草。
老师的手,真巧!做艘飞船“嗖嗖嗖”——飞得高高。
老师的手教案2设计思路:老师在幼儿心目中是神圣的,老师的手很巧,孩子们喜欢模仿老师做事。
时值教师节来临之际,选用这首琅琅上口的诗歌来赞扬老师,并在教学中让幼儿掌握诗歌的结构,为仿编作准备,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老师的手》教案
《老师的手》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成语大全、谜语大全、汉语拼音、美文、教案大全、实用模板、话题作文、写作指导、试题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dioms, riddles, pinyin, American writing, lesson plans, practical templates, topic essays, writing instructions, test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materials Format and writing, please pay attention!《老师的手》教案【诗歌】【活动目标】1、学习诗歌,知道老师的手很能干,并理解折、捏、画、做等动词的含义。
2022老师的手教案
三、激励幼儿仔细地和老师一起学本事。
师:小挚友们想不想和老师一样能干呢?只要仔细地和老师一起学本事,你就能变得更能干哦。
附《老师的手》
老师的手,真巧!折只青蛙“呱呱呱”——蹦蹦跳跳。
老师的手,真巧!捏只小鸭“嘎嘎嘎”——身子直摇。
⑸教学嬉戏“儿歌录音竞赛”,组织幼儿评讲。
3、启发幼儿联想,进一步激发有热敬重老师、酷爱老师的情感。
老师的手教案4
活动目标
1、学习诗歌,知道老师的手很能干,并理解折、捏、画、做等动词的含义。
2、产生酷爱、敬重老师的情感,情愿跟老师学习各种本事。
重点:学习诗歌,并理解诗歌内容。
难点:理解折、捏、画、做等动词的含义。
其次个环节是“认读生字,正音、记忆字形”。
《课标》对低年级的识字教学目标首先的定位就是“喜爱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结合本班学生年龄小,留意力不够稳定,但他们喜爱帮老师找错这一特点,在教学完重点生字后,我说“肯定要记住这些字的读音,才可以精确地读文,下面老师读课文,大家留意听老师读的对吗?”一个问题抛出孩子们像侦察兵一样个个睁大了眼睛,竖起了耳朵,用心地起先听读课文。虽然没有找到错误,但他们怀着想和老师比一比的心理依旧爱好高涨地自读起课文。在自读的感悟中正音之后,孩子们进入了他们最喜爱的小组合作沟通的环节,在小组中他们自已做主子,畅快淋漓地在小伙伴中沟通自己识字的方法,共同感悟识字的乐趣。这样学生就将会认、会写字的初步识认基本完成了。
识字是我们低年级学习的重点,下面我就谈一下对本课会认的字的相识:课文中会认的字有13个,其中“表、腰、课”三个字学生在学文之前就已大量地接触过,应当会认;“庭、猜、讶”这三个字简洁易记,信任通过预习、读文的过程中孩子们就可以自行驾驭,像这样的两部分,我的定位就是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识字;而“勃、握、赐、测、怯”的读音简单读错,“肴”和“恒”二字在生活中也不太常见,那么这样七个难读难记的字则是第一课时识字教学的重难点。
老师的手教案
老师的手教案一、引言在教育领域,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他们以无私的奉献和专业的知识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
而老师的手教案作为一种教学设计工具,对于教师的教学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老师的手教案的定义、重要性和编写方法,并分享一些优秀教案的要素。
二、老师的手教案的定义老师的手教案是指教师为教学而编写的教学计划和指导材料。
它是教学过程中的蓝图和指南,帮助教师有条不紊地组织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案通常包括以下几个要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资源和评估方法。
通过合理安排和组织这些要素,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高效地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三、老师的手教案的重要性1. 提供教师指导:老师的手教案为教师提供了详细的教学指导,使其能够清楚地知道要在每节课中教授什么内容,采取什么教学方法以及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2. 优化教学过程:教案的编写能够帮助教师有序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活动,确保教学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同时,教案也提供了备课的框架,帮助教师节省备课时间。
3. 促进教学质量:通过仔细设计教学目标和评估方法,教案可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教师可以根据教案的指导进行教学,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老师的手教案的编写方法1. 分析教学目标:在编写教案之前,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具体、明确,并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2. 选择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情,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学资源。
教学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应该具有趣味性、挑战性和实践性,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考。
教师可以设计讨论、实验、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4. 选择教学资源:教案中可以包含教学所需的各种资源,如教材、多媒体资料、实物等。
教师需要提前准备这些资源,以支持教学活动的开展。
5. 设计评估方法:教案中应该包括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春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老师的手》教案范文三篇篇一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是老师用自己温暖的手给予学生慈母般的爱。
体会到爱的伟大力量。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会写8个字,会认13个字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他常这样握孩子的手,但在道格拉斯的心里却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难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课时分配2 教具准备字卡、录音机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看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2、这画上有什么?(一只手)画的是谁的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老师的手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配乐范读课文。
2.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并且开动脑筋,想办法去解决。
3.我发现同学们学得都非常认真,生字学得怎样呢?老师考考你们。
(1)教师喊,学生找。
(2)学生喊,教师找。
(3)小组的同学互相做一做。
4.同学们都非常聪明,生字很快就学会了,这首诗你们读得怎样呢?请5个同学读课文,一人一节。
三、精读课文,体味银杏树的爱。
1.下面我想请同学们自学,有没有信心?老师有个小小的建议。
出示:a.选择你最喜欢的一节诗歌来读。
b.通过读这一小节,你明白了什么?c.小组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
2.学生按建议自学。
3.汇报学习情况。
(指名读,比赛读,评价读示范读。
教师指导读。
)(随机板书)学习两个自然段。
4.自学其他的三小节。
5.指名配乐通读课文。
(刚才同学们学得真认真,读的课文也特别棒,谁能勇敢的站起来,完整的读一遍课文给大家听。
)学习两个自然段。
4.自学其他的三小节。
5.指名配乐通读课文。
谁能勇敢的站起来,完整的读一遍课文给大家听。
)五、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边读边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2、自己读,再思考这个问题。
3、集体交流,交流时,让学生初步了解银杏树的爱。
六、学生自主学习生字。
1、教师进行生字检测,会认的生字进行组词。
2、小组合作学习:(1)、微型小组讨论难记字的记字方法。
(2)、学生当小老师教认生字。
(3)、小游戏:看谁抢的快。
七、教师总结全文。
说一下你的收获!老师的手板班级上课家庭赐给表扬佳肴永恒握手书兴致勃勃表里如一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认识13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重点:掌握本课生字难点:正确书写生字。
课时:2课时教具:课件、卡片。
相关知识点:对手的一些认识。
教学突破点:掌握识记生字的方法。
教学流程:一、课题导入:1、师在黑板上写一个“手”,这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一个字,大家还认识吗?2、手可以做什么?你的手都能做什么,谁来说一说?你们的手可以做这么多事情,那你们想一想老师的手平时做哪些事?3、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题。
4、那么老师的手可以做哪些事呢?一起走进这篇课文。
二、朗读课文画出生字:1、听老师范读课文。
2、借助书后拼音,自己试着读文,注意读准字音。
三、集中识字:1、看黑板上的字,你们画出的字和黑板上的字一样吗?2、小组内互相合作,运用多种方法集中识字。
3、小组选派代表汇报结果,让其他同学可进行补充。
四、指导书写:1、在黑板虚宫格上范写。
2、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五、小结: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哪些知识?特色作业设计: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老师的手级班桌佳养表课永第二课时教学流程:一、复习巩固生字:1、拿出生字卡片,认读。
2、课件播放词语。
二、朗读课文深入理解:1、老师的手平时做什么?2、文中最后一句话,对于她常这样握孩子的手,但在道格拉斯的心里,却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3、齐读这一段。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完成课后习题:1、读一读。
家庭赐给佳肴永恒握手兴致勃勃2、写一写。
班级上课表扬桌椅3、读一读,说一说。
(1)你都和谁握过手?(2)读了《温柔的手》,再读《老师的手》说说老师的手是什么样的?(3)如果你是道格拉斯,你想对老师说什么?4、随老师读诗歌《握手》。
5、各种形式读诗歌《握手》。
特色作业设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老师的手,慈母般的爱。
篇三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8个一类生字,会读14个二类生字,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故事的大概内容。
2、引导学生学会用部件组合法学习“表、班、级、课、佳、桌、养”,用数笔画的方法学习“永”。
3、通过学习这篇小故事,让学生懂得爱别人就是爱自己,关爱别人不仅能够得到感激,更要的是给予了别人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1、会读会写一类生字。
2、能够感悟故事大意。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词语卡片、学生自制卡片。
教学时数: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熟读课文,感悟大意。
2、认读一、二类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自从你们入学的那天起,老师就伴随着你们的学习生活,有人形容老师的眼睛会说话,有人形容老师的笑容很灿烂,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老师的手》,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课文(学生齐读)二、学习课文,感悟课文大意。
1、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注意课文中生字的读音。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也可以问同桌。
3、三名同学试着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同时数一数文章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3个)4、谁来读一下文章的第一自然段。
(2人)老师为什么要学生们画画?(因为那天是母亲节,老师想让孩子们画一幅画送给自己的母亲。
)老师为什么“惊讶不已”?(老师觉得这些孩子的家境不太好,他们一定是希望自己的妈妈得到一顿丰盛的佳肴,可是这个孩子却画了一只手,她很奇怪。
)5、看到了道格拉斯的画,同学们产生了怎样的疑问?(这是谁的手?)同学们是怎样猜测的?结果呢?道格拉斯为什么要给妈妈画一只老师的手呢?他想让妈妈得到什么呢?6、请同学们自由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道格拉斯为什么不画丰盛的佳肴,而画老师的手呢?“永恒”一词,可见这双手给孩子带来了多少温暖,多少快乐!7、如果你是道格拉斯,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呢?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认读一、二类生字。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文中认读一、二类生字。
3、读字卡。
(先按顺序读一遍,再打乱顺序读一遍,最后学生指名读卡片。
)四、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检查一、二类字的认读。
2、检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一类生字。
教学过程:一、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一、二类生字。
二、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学习一类生字表:上下结构,一字旁报表、华表、发表、课表、表白、表达、表示、表情、表亲、表面、表里、表里如一、表里不一、表明、表皮、表态、表扬班:左中右结构,王字旁当班、倒班、交班、领班、轮班、上班、加班、同班、下班、白班、夜班、班白、班车、班会、班级、班机、班长、班子、班师、班主任级:左右结构,绞丝旁年级、班级、市级、首级、级别、级任、高级、中级、上级课:左右结构,言字旁开课、上课、下课、课本、课表、课内、课时、课外、课文、课业、课桌、课题永:注意笔顺,永远、永久、永不掉队、永远牢记佳:左右结构,单人旁佳话、佳节、佳人、佳言、佳音、佳作、佳句桌:上中下结构,卜字旁书桌、桌布、桌灯、桌面、桌球、桌子养:上中下结构,八字头放养、户养、家养、领养、生养、学养、养老、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养活、养父、养母、养女、养生、养子、养鱼、养路四、复习巩固生字、词。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指导书写一类字。
2、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一、重点指导“表、班、级、佳、养”5个字。
表:注意第3笔是竖,第5笔是撇。
班:第四笔是提,第五笔是点。
级:注意笔顺,第五笔是横折折撇。
佳:注意右半部分两个土的笔顺和位置关系。
养:注意笔顺,第6笔是撇,第7笔是捺,写在横上。
二、做课后练习。
1、读词语,会写的写下来。
要求学生认识这9个词语,会写并记住.2、读一读,说一说。
你都和谁握过手?读了《温柔的手》,再读《老师的手》,说说老师的手是什么样的?3、读一读我写的诗。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诗歌,激发学生自己创作的兴趣。
三、作业设计:握一握爸爸、妈妈、老师的手把你想说的话告诉他们。
板书设计:老师的手表班级课永佳桌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