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学概论课程复习资料(1406)
20246 国际经济法概论 复习资料 自考

20246 国际经济法概论复习资料自考2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复习资料一、概述1、国际经济法的定义和范围:国际经济法是一门研究国际经济交易中法律问题的学科。
它涉及到国际贸易、投资、税收、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
2、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平等互利、有约必守、合法性、效益最大化等。
这些原则是国际经济交往中的基本准则,被广泛遵守和执行。
3、国际经济法的法律渊源:主要包括国际公约、国际惯例、国际组织规则、国内立法等。
这些法律渊源为国际经济交易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国际贸易法1、国际贸易术语:国际贸易术语是国际贸易中用于简化交易程序、降低交易成本、明确权利义务的重要工具。
常见的国际贸易术语包括FOB、CIF、CFR等。
2、世界贸易组织:世贸组织是负责管理和监督全球贸易的重要国际组织。
它通过制定国际贸易规则、解决贸易争端等手段,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和繁荣。
3、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国际货物销售合同是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达成协议的主要形式。
合同中应明确货物的品质、数量、价格、交付方式、质量检验等内容,以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公平性。
三、国际投资法1、国际投资的形式:国际投资主要包括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两种形式。
直接投资是指一国企业以资金、设备、技术等形式进行的投资;间接投资则是指一国企业购买他国企业的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从而获取投资收益的投资形式。
2、国际投资的法律风险:国际投资面临着多种法律风险,如东道国政策变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环境保护要求等。
投资者需要认真评估这些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
3、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当国际投资中发生争端时,可以通过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进行解决。
常见的争端解决方式包括仲裁、调解、诉讼等。
四、国际税法1、国际税法的定义和范围:国际税法是一门研究跨国税收问题的学科。
它涉及到跨国公司的税收筹划、国际双重征税等问题。
2、国际税收协定:国际税收协定是两国或多国之间签订的关于税收事项的协议。
经济法概论复习资料

经济法概论复习资料经济法概论复习资料经济法是指规范经济活动的法律体系,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中,经济法对于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各方利益、促进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经济法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复习资料的介绍。
一、经济法的基本概念经济法是指国家为调整和规范经济活动而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包括宪法、行政法、民法、商法、金融法、税法等多个分支学科。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保护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保护各方利益。
二、经济法的主要内容1. 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保障市场经济体制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法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规范作用。
它通过建立市场准入制度、规范市场竞争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等手段,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2. 企业法律制度企业是市场经济中的主体,经济法对企业的设立、经营、合并、重组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它包括公司法、合同法、劳动法等,为企业提供了法律保护和规范。
3. 金融法律制度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领域,金融法对金融机构的设立、运营、监管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它包括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为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法律保障。
4. 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知识产权法对发明专利、商标注册、著作权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它保护创新者的权益,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三、经济法的实践应用经济法在实践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通过法律手段调整和规范经济活动,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各方利益。
以下是几个实践应用的例子:1. 反垄断法的应用反垄断法是经济法中的重要内容,它通过限制垄断行为,保护市场竞争,维护消费者权益。
例如,反垄断法可以禁止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限制价格垄断等行为。
2. 合同法的应用合同法是经济法中的基础法律,它规定了合同的成立、履行、变更和解除等方面的规则。
例如,合同法可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规范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维护市场交易秩序。
经济法概论(考试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经济法概论(考试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第一章:法学基础理论、相关经济法律制度一、法的产生和发展法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法的产生与阶级、国家在时间上、性质上具有一致性。
法经历了四个不同历史类型的发展社会主义的法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的法。
二.法的定义和本质特征:法的定义——法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经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所有保护,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行为规则的总和。
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三、法的形式1.法的渊源: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
4、地方性法规。
5、规章。
6、国际条约。
2.法的结构:法律规范,法的部门,法的体系3.法律规范:(1)假定(2)处理(3)制裁4.法的部门:将调整相同类和密切相联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集中起来,即形成法的部门。
5.法的体系:各个法的部门、各种法律、法规,按其地位效力的区别及相互关联状况,依据一定次序排列组合的统一体系即为法的体系。
四.法与国家的关系:1.一致性:1)都是私有制、阶级斗争和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2)有着共同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3)都是同一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为同一个统治阶级和经济基础服务。
2.不同点:1)他们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法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法律规范总和,国家是统治阶级的机器;2)法离不开国家,因为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也是由国家保证其贯彻执行的;3)统治阶级需要通过法去组织、建立国家机构,规定它们的地位、职责权限和活动原则,需要通过法建立和贯彻各项政治、经济制度;4)法也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最重要的工具,统治阶级依靠法去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去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
五,法与政策、道德的关系1,法与政策的一致性和区别:一致性:有高度的同一性,都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基本精神和原则是一致的。
经济法教程复习提纲

经济法教程复习提纲第一章经济法概论一、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法”一词的由来,二、经济法的产生背景和大致过程,三、我国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一)我国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协调论1、学术上的代表性观点宏观调控论需要干预论2、本人(原始课件制作者)的观点(1)宏观调控关系(2)确认或规范市场主体所产生的社会关系(3)维护市场正常运行和公平竞争秩序所产生的社会关系(4)涉外经济关系(二)我国经济法的概念四、我国现行经济法的体系或结构(一)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法(二)、规范市场主体法:(三)市场监管和市场竞争秩序法(四)涉外经济法、对外贸易法、反倾销法、反补贴法等第二章公司法律制度第一节公司法概述一、公司的概念和法律特征(一)概念。
1、大陆法系的公司概念2、英美法系的公司概念3、我国的公司概念(二)法律视角下公司的特征1、公司是依法成立的社会组织--合法性特征。
2、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企业组织--营利性特征。
3、公司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企业组织----法人人格(资格)性或独立性特征。
(1)公司拥有独立的财产--具有法人资格地位的前提。
(2)公司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有独立财产的必然结果。
A、公司责任与股东责任相互独立B、公司责任与其工作人员责任相互独立。
C、公司责任与其他公司或法人组织责任的相互独立二、公司的种类对公司国籍的确定,国际上主要的立法和学说有:1、设立行为地主义2、准据法主义3、住所地主义4、资本控制主义我国采取的标准---主要是准据法主义。
三、公司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第二节有限责任公司一、有限责任公司概念和特征二、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一)公司设立的基本理论1、公司设立的涵义2、公司设立的基本原则(1)自由主义:(2)特许主义(3)核准主义(4)准则主义我国公司设立的原则——严格准则主义3、公司设立的方式(1)发起设立(2)募集设立(3)发起设立和募集设立各自的优缺点。
(二)有限公司设立的条件1、人的要件2、财产要件(1)大陆法系国家公司法在公司资本立法上形成了著名的“公司资本三原则”:A:资本确定原则B:资本维持原则C:资本不变原则(2)股东的出资方式。
(完整word版)经济法复习资料(word文档良心出品)

经济法复习资料—、名词解释L经济法:经济法是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进行整体、系统、全面、综合调整的i法律部门。
2.分公司:分公司是指在业努、资金、人事等方面受本公司管辅而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分支朋.3.子公司:子公司是在国际商务中指由母公司投入全部或部分股份,依法在世界各地设立的东道国法人企业.4.戳破公司面纱:”刺破公司面纱”,是指在特定的情况下,法律不顾公司法人的人格独立特性,追溯公司法律特性背后的实际情况,从而责令特定的公司股东直接承担公司的义务和责任。
5.商业贿赂: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以排斥竞争对手为目的,为争取交易机会,暗中给予交易对方有关人员和能够影响交易的其他相关人员以财物或其他好处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贿赂的一种形式,但又不同于其他贿赂形式。
6•经营者集中:经菅者集中,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企业相互合并,或者一个或多个个人或企业对其他企业全部或部分获得控制.从而导致相互关系上的持久变迁的行为。
7•不正当竞争: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以及其他有关市场参与者采取违反公平、诚实信用等公认的商业道德的手段去争取交易机会或者破坏他人的竞争优势.损*消费者和其您至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8•垄断协议:垄断协议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经宫者(包括行业协会等经営者团体),通过协议或者其他协同T的行为,实施固定价格、划分市场、限制产量、幷晰其他竞争对手等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9•公司的治理结构:所谓公司治理结构,是指为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所有者(股东)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和绩改进行监酱、激励、控辦n协调的一整套制度却E,它反映了决定公司发展方向和业绩的各参与方之间的关系。
10•股东会会议:是指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依职权对所议事项作出的决议。
1L公司:公司是依照公司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它是适应市场经济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
1Z—人公司:一人公司,是指公司的出资全部属于单一股东的公司。
经济法概论重点复习资料

经济法概论重点复习资料第一张1.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干预社会经济的过程中说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3个方面的含义1.经济法是有特定调整对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属于法的范畴。
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2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关系是在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调整这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是由一个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因此经济法属于国内法范畴,而不是国际法范畴,它不同于国际经济法3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关系不仅是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而且这种运行过程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法与行政法,民商法等部门法有本质区别三。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资源优化配置原则最一般原则2国家干预原则本质特征的原则3经济民主原则决策机制,动力机制和利益机制的前提条件,国家经济干预中首先要市县的目标4经济公平原则最高价值目标基本追求和基本目标5经济效益原则经济法的渊源1宪法2法律3国务院根据宪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经济法规4地方性法规5司法解释6国际条约经济法的体系1经济组织法2市场调控法3市场调空法4社会分配法经济法律关系的定义法律关系是由法律规范所确认的经济法主体之间的具有权力和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经济法律关系的特征1经济法律关系是一种反映国家干预国民经济活动的意志的关系2经济法律关系在主体资格上具有复杂性,在范围上具有广泛性,在组织上具有隶属性3经济职权和经济权利不能抛弃,经济职责和经济义务一般不能转让,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具有相对性4.经济调空行为是经济法律关系最重要,最普遍的客体经济法律关系主题的定义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参加经济法律关系,享受经济权限和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这是构成经济法律关系的先决条件经济法主体取得条件1法定取得2授权取得公民的民事与经济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公民的民事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民事法律关系的权利和承担民事法律关系的义务的资格。
从出生到死亡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法人是指具有民事与经济权利能力,行为能力,依法享有民事与经济权利和承担民事与经济义务的组织企业法人是主体法人条件1依法成立2有独立的财产或经费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法人与公民的民事责任区别1权利能力的产生与消灭不同2权利能力的范围不同3权利能力的限制不同经济权限经济权限是指国家机关依法行使领导和组织经济建设职能时所享受的一种具有命令与服从性质的权利。
经济法概论自考考试大纲史上最全的复习资料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考试大纲第一章企业法一、学习目的和要求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主体,企业法是部门经济法的重要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企业的概念和特征、企业的分类、企业法的概念的特征。
本章应当重点学习和掌握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外商投资企业法的相关内容。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企业法概述(一)企业的概念和分类(二)企业法的概念和法律渊源第二节个人独资企业法(一)个人独资企业的概念和特征(二)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三)个人独资企业的经营管理(四)个人独资企业的营业转让(五)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和终止第三节合伙企业法(一)合伙企业的概念月类型(二)普通合伙企业1.普通合伙企业的设立2.合伙人的出资与合伙企业的财产3.普通合伙企业的内部关系合伙事务的执行,合伙事务的决定,合伙人的竞业禁止义务,合伙企业损益的分配与承担,入伙,退伙。
4.普通合伙企业的外部关系合伙人或合伙事务执行人对合伙企业的代表权,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的无限连带责任。
5.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三)有限合伙企业1.有限合伙企业的设立2.有限合伙的内部关系3.有限合伙企业的外部关系4.有限合伙人与普通合伙人之间的转化(四)合伙企业的解散和清算第四节外商投资企业法(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概念与特征2.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设立3.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出资4.合资经营企业的内部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5.合营企业的解散与清算(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1.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期限和解散2.合作企业的设立3.中外合作企业的期限和解散(三)外资企业法1.外资企业的概念与特征2.外资企业的设立3.外资企业的终止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企业的概念和分类1.识记:企业的分类。
2.领会:企业的概念与特征。
(二)企业法的概念和法律渊源1.识记:企业法的主要渊源。
2.领会:企业法的概念与特征。
(三)个人独资企业的概念与特征领会:个人独资企业的概念与特征。
《经济法学概论》课程复习资料

《经济法学概论》课程复习资料《经济法学概论》课程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经济法以独立法律部门的面貌在一国出现,始于 [ ]A.19世纪中期B.18世纪末19世纪初C.19世纪末20世纪初D.20世纪中期2.下列()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中的混淆行为。
[ ]A.甲厂在其产品说明书中作夸大其词的不实说明B.乙厂的矿泉水使用“清凉”商标,而“清凉矿泉水厂”是本地一知名矿泉水厂的企业名称C.丙商场在有奖销售中把所有的奖券刮奖区都印上“未中奖”字样D.丁酒厂将其在当地评奖会上的获奖证书复印在所有的产品包装上3.企业国有资产,是指 [ ]A.国家对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B.国家对企业的货币出资C.国有银行向企业的借款D.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的出资所形成的权益4.根据我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的规定,有权依法奖惩职工的是 [ ]A.职工代表大会B.工会委员会C.管理委员会D.厂长5.统一印制、发行人民币的机构是 [ ]A.财政部B.国务院C.中国银行D.中国人民银行6.下列项目中,不需要征收消费税的是 [ ]A.服装B.洗面奶C.香烟D.白酒7.下列()既是消费者的一项权利,也是消费者的一项义务。
[ ]A.消费者安全权B.消费者知情权C.消费者受教育权D.消费者受尊重权8.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金额不得超过 [ ]A.1000 元B.2000 元C.5000 元D.10000元9.我国的中央银行是 [ ]A.中国人民银行B.中国银行C.中国工商银行D.中国建设银行10.国有独资公司监事会成员不得少于5人,其中职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 [ ]A.四分之一B.三分之一C.二分之一D.三分之二11.根据2013年新修正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提供商品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款的 [ ]A.1 倍B.2 倍C.3 倍D.10倍12.下列所得中,免缴个人所得税的是 [ ]A.赵先生的年终奖金B.钱先生出售本人绘画的收入C.孙先生的个人保险所得的赔款D.李先生的储蓄收入13.甲公司因与乙公司有经济纠纷,甲不再经营乙公司的产品。
经济法学概论课程复习资料

《经济法学概论》课程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经济法”一词最初出现于法国摩莱里《______》中的表述。
2.现代法意义上的经济法概念应当是德国学者赫德曼在《______》中的概括。
3.经济法的性质有:广泛的社会性、______和表现形式多样性。
4.经济法的性质有:______、内容的变动性和表现形式多样性。
5.市场主体进行经济活动可选择的组织形式有个人独资、________、合伙等。
6.市场主体破产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主体是______和其资产不能偿还到期债务。
7.市场竞争规制法包括______和《反垄断法》。
8.市场竞争规制法包括《反不正当竞争法》和______。
9.在经营活动中通过给予非法的经济利益来换取交易的行为,是______。
10.经营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大量销售商品,以排挤对手独占市场的行为叫做______。
11.世界上最早的反垄断法是美国的______。
12.日本1947年颁布的反垄断法名称是______。
13.只要因缺陷造成损害就应当承担责任,而不再考虑经营者有无过错,这是______。
14.我国《消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有欺诈情形的,应向消费者支付相当于消费价款数额______的赔偿金额。
15.产业政策法属于经济法重要组成部分的______法。
16.WTO的前身是1947年成立的《______》。
17.财政的三大职能是:调节分配收入、配置资源、______。
18.《劳动法》规定的劳动争议解决制度有调解、______和诉讼三种方式。
19.国家禁止的非法价格行为有:价格垄断行为、价格欺诈行为和______。
20.经营者在合理价格幅度外牟取超额利润的非法行为是______。
21.______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以社会保障命名的《社会保障法》。
22.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三大法律是《著作权法》《专利法》和《______》。
23.价格紧急措施主要有两种:冻结价格措施和______。
24.劳动仲裁不同于一般民事仲裁,实行仲裁前置和______原则。
经济法学复习提纲

经济法学复习提纲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经济法学的概念、特点及意义2.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3.经济法学的体系及其特点第二部分:经济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经济法相关立法第三部分:市场经济与经济法1.经济法与市场经济的关系2.市场失灵与经济法的调节3.市场规制与经济法的平衡4.市场秩序与经济法的维护第四部分:经济法律关系1.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及特点2.经济法律关系的基本要素3.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4.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与形式5.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第五部分:经济行为与经济法律关系1.经济行为的概念和特点3.经济行为的分类及其特点4.经济行为的效力与责任第六部分:经济法律责任1.经济法律责任的概念和特点2.经济法律责任的种类和源泉3.经济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4.经济法律责任的衡量和限制第七部分:经济法律制度1.经济法律制度的概念和特点2.经济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3.经济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4.经济法律制度的调整与协调第八部分:经济法治国理念和国家治理1.经济法治国理念的内涵和作用2.经济法治国理念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3.经济法治国理念在国家治理中的体现和发展第九部分:经济法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经济法与法学的关系2.经济法与经济学的关系3.经济法与管理学的关系4.经济法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第十部分:经济法律实践及案例分析1.经济法律实践的重要性和意义2.经济法律实践的影响因素3.经济法律实践的方法和途径4.经济法律案例的分析和评价以上是经济法学复习的提纲,希望能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
具体复习时可结合课堂讲解、教材、习题等进行深入学习与实践。
(完整word版)自考经济法概论(财经类)复习资料

自考经济法概论(财经类)复习资料第一章:法学基础理论、相关经济法律制度一、法的产生和发展法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法的产生与阶级、国家在时间上、性质上具有一致性。
法经历了四个不同历史类型的发展社会主义的法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的法。
二、法的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三、法的形式法的渊源:1、宪法。
2、法律.3、行政法规。
4、地方性法规。
5、规章。
6、国际条约.法的结构:法律规范:(1)假定(2)处理(3)制裁法的部门:将调整相同类和密切相联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集中起来,即形成法的部门。
法的体系:各个法的部门、各种法律、法规,按其地位效力的区别及相互关联状况,依据一定次序排列组合的统一体系即为法的体系。
真题举例:1、在法律规范的几个组成部分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是(B)A、假定B、处理C、制裁D、条文(补充)经济法产生于自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垄断时期。
第二章:经济法基础理论一、经济法的产生二、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一)概念:中国经济法是国家为了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的建立、完善和稳定协调发展而制定的有关调整经济关系和经营协调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二)调整对象国民经济管理关系是指国家在实施组织管理职能过程中所发生各类关系。
经营协调关系是指一定范围内的市场运行过程中发生的横向经济关系,也可称为经营协作关系。
组织内部经济关系。
涉外经济关系是指涉外经济领域内的具有涉外因素的经济管理关系和经营协调关系。
其它关系三、经济法的地位四、经济法律关系概念:是指经济法律、法规对客观存在的经济关系进行调整之后所形成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存在和运行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相统一的关系。
经济法律关系是由主体、内容、客体三要素组成的。
主体构成:(1)国家机关。
(2)社会组织。
(3)内部组织。
(4)农村承包经营户和其他公民个人。
经济权利是指由经济法律、法规所确认的一种资格或许可。
自考《经济法概论(法律类)》复习必读知识点

自考《经济法概论(法律类)》复习必读知识点自考《经济法概论(法律类)》专题笔记汇总第一章绪论一、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1、经济法学的概念:以经济法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经济法的产生、发展规律的新兴法学学科。
经济法是一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法学产生和发展的制度基础。
2、关于经济法的产生:(1)属于早期经济法的有:a.美国1890年《谢尔曼反托拉斯法》b.德国1896年《反不正当竞争法》c.德国1919年《煤炭经济法》(2)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法:是由德国学者提出和归纳的经济法。
(也正因为如此,经济法学较为全面的发端,是以20世纪20年代德国学者的研究为标志。
并且,德国成为经济法学的发祥地)二、经济法学的发展历程:1、产生: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于市场失灵等问题的出现需要有新的法律规范来解决新问题,从而促使经济法的产生,学术界对其开始重视。
2、发展:(1)在不同法系国家发展的不平衡,只是一种形式上的不平衡。
大陆法系(如德、日):对经济法研究较多,并取得了巨大成果。
英美法系:在总体上虽没有经济法之名,但却有经济法之实,即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存在着大量的“经济法规范”(2)经济法学不仅在市场经济国家存在,在计划经济国家也曾经存在(3)经济法学在中国的真正发展,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三、经济法学的基本框架:1、经济法总论:(1)本体论(2)价值论(3)规范论(4)运行论(5)发生论(6)范畴论2、经济法分论:(1)宏观调控制度:a.财政法律制度b.税收法律制度c.金融法律制度d,计划法律制度(2)市场规制制度:a.反垄断法律制度 b.反不正当竞争制度 c.消费者保护制度 d.特殊市场法律制度四、经济法学的研究方法:1、哲学方法:(1)主、客观相统一的方法(2)矛盾分析法:a.一分为二法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法(3)因果关系分析法2、科学方法:(1)一般科学方法(比哲学方法低一个层次):a.逻辑方法b.经验方法c.横断学科方法(2)专门科学方法:a.经济分析方法 b.政策分析方法 c.社会分析方法 d.历史分析方法 e.语义分析方法五、经济法学的学习方法:同样也要用到哲学方法、一般和具体科学方法。
经济法概论复习提纲

经济法概论复习提纲一、简单知识点:1.法的本质属性,是指法的阶级性2.经济法调整的组织内部经济关系主要是指方案管理3.债的最典型、最广泛的形式是合同之债4.构成企业法主体的要素主要是工厂5.被代理人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为违法却不表示反对的,负法律责任的应当是代理人和被代理人6.超越代理权或代理权已终止仍进展代理的行为是无权代理7.经济法调整的国民经济管理关系是以行业内部经济关系为核心的、责权利相统一的经济管理关系8.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的原则是,首先提取储藏基金、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企业开展基金,三项基金的提取比例由董事会决定的9.经济权利是由经济法律、法规所确认的一种资格10.我国企业破产案件的管辖机构是债务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11.法人财产权是法人所享有的以及经营权为核心的全部财产权的总称12.有权修改公司章程的是股东会13.公司债券的发行规模由国务院确定14.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的首次会议由出资最多的股东召集和主持15.债券的发行主体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企业;而股票的发行主体只能是股份16.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逾期交付标的物的,遇价格上涨时,按照原价格执行17.在我国,创造专利的保护期为20年18.甲及乙订立了合同,约定由丙向甲履行债务,现丙履行的行为不符合合同的约定,甲有权要求乙承当违约责任19.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置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此行为的性质是不正当竞争行为20.甲方卖给乙方20台空调,双方约定甲方在2005年3月5日交货,乙方在4月5日前付款。
乙方是后履行义务人,因而甲方要求乙方提供保证人,乙方委托丙方提供保证担保。
丙方遂向甲方承诺:假设乙方到期不支付货款,由自己来支付。
这样甲方及丙方之间形成保证合同法律关系21.法律对产品最根本的要求,也是衡量产品质量的最起码的限度的是产品平安22.合同被确认无效后,为解决该合同争议而订立的仲裁协议或仲裁务款的法律效力不受影响23.在消费者的诸多权利中,第一权利是平安权24.依照现行专利法,符合要求的申请案将在申请日起第十八个月后被公之于众。
经济法概论复习资料,期末考试复习题

经济法概论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一个独立的、重要的法律部门。
2、经济法律关系:是指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根据经济法的规范发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3、经济法主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或当事人,是依法享有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
4、经济权利:是指经济法主体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依法具有的自己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和要求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资格5、经济义务:是指经济法主体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依法必须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责任。
6、经济职权:是指国家机关行使经济管理职能时依法享有的权利。
7、公司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关于公司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公司法既是组织法,也是行为法,但主要是组织法。
8、有限责任公司:又称有限公司,是指依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设立的,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9、国有独资公司:是指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投资的部门单独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10、公司债券:是指公司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可分为记名债券和无名债券.11、股份有限公司:是指依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设立的,其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12、发起设立:是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方式之一,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的全部股份而设立公司。
13、募集设立:是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方式之一,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股份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向社会公开募集而设立公司。
14、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
15、外国公司:是指依照外国法律在中国境外登记成立的公司。
外国公司依照我国法律规定可以在中国境内设立分支机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16、母公司/子公司:根据公司在控制与被控制关系中所处地位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母公司和子公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法学概论》课程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经济法”一词最初出现于法国摩莱里《________》中的表述。
2.现代法意义上的经济法概念应当是德国学者赫德曼在《________》中的概括。
3.经济法的性质有:广泛的社会性、________和表现形式多样性。
4.经济法的性质有:________、内容的变动性和表现形式多样性。
5.市场主体进行经济活动可选择的组织形式有个人独资、________、合伙等。
6.市场主体破产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主体是________和其资产不能偿还到期债务。
7.市场竞争规制法包括________和《反垄断法》。
8.市场竞争规制法包括《反不正当竞争法》和________。
9.在经营活动中通过给予非法的经济利益来换取交易的行为,是________。
10.经营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大量销售商品,以排挤对手独占市场的行为叫做________。
11.世界上最早的反垄断法是美国的________。
12.日本1947年颁布的反垄断法名称是________。
13.只要因缺陷造成损害就应当承担责任,而不再考虑经营者有无过错,这是________。
14.我国《消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有欺诈情形的,应向消费者支付相当于消费价款数额________的赔偿金额。
15.产业政策法属于经济法重要组成部分的________法。
16.WTO的前身是1947年成立的《________》。
17.财政的三大职能是:调节分配收入、配置资源、________。
18.《劳动法》规定的劳动争议解决制度有调解、________和诉讼三种方式。
19.国家禁止的非法价格行为有:价格垄断行为、价格欺诈行为和________。
20.经营者在合理价格幅度外牟取超额利润的非法行为是________。
21. ________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以社会保障命名的《社会保障法》。
22.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三大法律是《著作权法》《专利法》和《________》。
23.价格紧急措施主要有两种:冻结价格措施和________。
24.劳动仲裁不同于一般民事仲裁,实行仲裁前置和________原则。
25.我国目前规范涉外技术转让的专门法规《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是________年施行的。
26.世界上最早的中央银行是1844年在________国成立的。
27.纯羊毛标志是常见的国际性________。
28.________是国际标准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的英文简称。
29.中央银行一般充当三个角色: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________。
30.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消费者享有的________项权利。
二、单项选择题:1.规定发行国债法律制度的是 [ ]A.《证券法》B.《银行法》C.《国库券法》D.《期货法》2.按不同标准,经济法主体的分类是 [ ]A.干预主体和被干预主体B.卖方和买方C.流通主体和制造主体D.上家和下家3.针对取得财产而征收的税种,包括房地产税、契税的税种是 [ ]A.财产税B.流转税C.所得税D.行为税4.下列政府部门中,属于经济法意义上的宏观调控主体的是 [ ]A.国家工商局B.铁道部C.发展与改革委员会D.农业部5.既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又属于劳动法律规制对象的是 [ ]A.劳动报酬纠纷B.商业秘密保护纠纷C.工伤赔偿纠纷D.广告合同纠纷6.反垄断法的归责原则有无过错原则和 [ ]A.社会效益原则B.实际损害原则C.本地发生原则D.行为主义原则7.不属于社会保险制度范畴的保险是 [ ]A.失业保险B.养老保险C.医疗保险D.财产保险8.回扣在法律意义上是 [ ]A.商业贿赂B.合同行为C.商业欺诈D.不当得利9.社会福利制度涵盖的范围广泛,但( )不在其中 [ ]A.廉租房制度B.义务教育制度C.生活救济制度D.就业指导制度10.非法有奖销售的行为主要被( )所禁止 [ ]A.反垄断法B.反不正当竞争法C.产品质量法D.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1.经济法主体资格的取得可以通过 [ ]A.自然取得B.依法登记取得C.上级公司赋予D.达到一定年龄获得12.卡特尔主要指的是一种 [ ]A.行政垄断B.不正当竞争C.自然垄断D.经济垄断13.市场经济的特性有竞争性、自由性、公平性、( )和信用性 [ ]A.科学性B.营利性C.计划性D.规则性14.存在不合理的危险,达不到有关法规的要求、不能销售流通的,是指产品 [ ]A.不合格B.有缺陷C.有瑕疵D.不符合约定15.下列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的典型行为是 [ ]A.侵犯他人知识产权B.侵犯他人人身权利C.商业贿赂D.经济诈骗16.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表现有虚假宣传、生产经营假冒伪劣产品、侮辱消费者和 [ ]A.行政垄断B.损毁对手商誉C.单方声明豁免商家义务D.不执行合同17.反垄断法的基本原则有本身违法原则和 [ ]A.合理原则B.科学原则C.法定原则D.结构主义原则18.消费者解决争议的途径有:与经营者协商、请求消协调解、向有关部门投诉和 [ ]A.单方请求仲裁B.申请行政复议C.请公安部门裁决D.向法院起诉19.作为经济垄断的对称,政府及其所属机构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是 [ ]A.过度管制B.非法干预C.行政垄断D.自然垄断20.宏观经济调控法的体系结构包括计划法、产业政策法、财政金融法和 [ ]A.对外经济发展法B.劳动法C.反垄断法D.国有企业法21.有关部门对温度计等商品进行强制检验的法律依据是 [ ]A.消费者保护法B.产品质量法C.计量法D.反不正当竞争法22.不属于特殊广告准则规范对象的是 [ ]A.药品B.烟草C.工程机械D.食品23.宏观经济调控法的体系结构包括计划法、产业政策法、财政金融法和 [ ]A.对外经济发展法B.劳动法C.反垄断法D.国有企业法24.1962年美国总统( )提出消费者的四项权利。
[ ]A.肯尼迪B.罗斯福C.胡弗D.尼克松25.规定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法律制度的是 [ ]A.《证券法》B.《银行法》C.《国库券法》D.《期货法》26.属于消费者与商家约定义务的是 [ ]A.公平交易B.出具销售凭证C.保证安全D.不满意就退27.消费者有权了解所购商品的真实成分,这属于消费者的 [ ]A.保障安全权B.知悉真情权C.自由选择权D.接受教育权28.关于计划法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国家也有B.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有C.并不排斥市场规律D.对计划行为的规范29.经营者应保证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与介绍承诺一致,这被称为 [ ]A.真实宣传B.公平交易C.保障安全D.货版对应30.“中部崛起”政策属于 [ ]A.产业布局政策B.产业技术政策C.基本产业政策D.产业调整政策31.按不同标准,经济法主体的分类是 [ ]A.干预主体和被干预主体B.卖方和买方C.流通主体和制造主体D.上家和下家32.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的法律规范属于 [ ]A.行政法B.民商法C.国际法D.经济法33.下列政府部门中,属于经济法意义上的宏观调控主体的是 [ ]A.国家工商局B.铁道部C.农业部D.发展与改革委员会34.属于流转税的是 [ ]A.所得税B.增值税C.遗产税D.印花税35.反垄断法的归责原则有社会效益原则和 [ ]A.实际损害原则B.无过错原则C.本地发生原则D.行为主义原则36.《中国人民银行法》主要规范中央银行的 [ ]A.借贷行为B.对外金融行为C.宏观调控行为D.为人民提供金融服务行为37.破产的程序是 [ ]A.由债权人申请B.由合同规定C.由政府决定D.由审计部门决定38.我国金融制度中尚未正式颁布的法律是 [ ]A.银行法B.证券法C.保险法D.期货法39.使用质量虚假标志的行为主要被( )所禁止。
[ ]A.反垄断法B.反不正当竞争法C.产品质量法D.消费者权益保护法40.价格总水平调控制度中,不包括 [ ]A.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和价格调节基金B.政府价格检测制度C.价格合同协商制度D.价格干预制度41.股份保有主要指的是一种 [ ]A.行政垄断B.不正当竞争C.自然垄断D.经济垄断42.康采恩指的是 [ ]A.合并B.股份保有C.协议垄断D.滥用市场支配地位43.不属于反垄断法的特殊除外领域的 [ ]A.董事兼任B.农产品C.知识产权独占D.公益事业44.利用店堂告示规避经营者法定义务的行为被哪个法律专门规定为违法? [ ]A.消费者保护法B.产品质量法C.反垄断法D.反不正当竞争法45.解决消费争议的途径有消费者( )、请求消协调解、向有关部门投诉和向法院。
[ ]A.单方请求仲裁B.申请行政复议C.请公安部门裁决D.与经营者协商三、名词解释:1.商业贿赂2.经济管理责任3.倾销4.宏观调控主体5.独家交易6.市场监督主体7.消费关系8.企业集团9.计划法 10.合伙 11.产业政策 12.经济法主体责任13.工伤保险制度 14.破产制度 15.产业技术政策 16.市场规制法17.养老保险制度 18.市场准入 19.财政预算 20.强行交易21.流转税 22.价格垄断行为 23.劳动关系 24.劳动争议四、简答题:1.说明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2.商业贿赂的概念、表现形式和特征3.产业结构政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4.金融立法主要包括哪些内容?5.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有哪些功能?6.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的现状是什么?7.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8.请列举三个以上的社会保险立法9.个人劳动合同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10.简述经济活动主体破产的条件和程序11.我国消法对消费者的求偿权的规定特点何在?五、案例分析题:1.蒋小姐在A商场购物,由于踩到刚刚用水拖过的地板而摔倒,造成手臂骨折。
蒋小姐在医院进行治疗和误工共损失了12000元。
蒋小姐要求商场赔偿其损失,而商场却认为蒋小姐是自己不小心踩摔倒的,只愿意承担2000慰问金。
你认为蒋小姐的要求应否得到支持,为什么?2. 2002年10月,齐丹女士到某超市购物,当齐丹购物要离开时,超市的工作人员怀疑齐丹拿了超市的东西,要齐丹留下。
随后,超市保安部门对齐丹进行盘问并进行搜身,结果一无所获。
齐丹因此感到侮辱,刺激很大。
为讨回公道,齐丹向某人民法院起诉。
(1)超市的搜身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的相关规定?侵犯了齐丹什么权利?(2)齐丹可以向该超市提出哪些请求?3.某市一饭店为吸引顾客,特地让一些穿着印有“傻冒”、“笨瓜”字样服装的服务员在店堂里为顾客点菜、端菜。
许多市民纷纷表示此举不妥,并要求相关部门干预。
该饭店的行为是否属于违法?法律依据是什么?应如何处理?4. 2006年,某市几十家豆腐生产商组建了豆制品协会,之后该协会以原料涨价为由,要求市内豆腐生产厂家统一将豆腐出厂价格从每500克1元提高到每500克1.5元,使得该市豆制品价格大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