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诸葛亮有关的故事

合集下载

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

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

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出现很多的大人物,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有诸葛亮。

诸葛亮是杰出的政治家、散文家、军事家等等,尤其是在军事方面的才能是非常突出的诸葛亮的故事一初出茅庐臣于草庐之中。

”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南阳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

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

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

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

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了三天素之后,准备再去请诸葛亮。

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

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

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请诸葛亮。

当他们到诸葛亮家前,已经是中午,诸葛亮正在睡觉。

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顾茅庐地图《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

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

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三顾茅庐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

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

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于南阳,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的宏伟蓝图,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诸葛亮的故事二草船借箭周瑜提出让诸葛亮在十日之内赶制十万枝箭的要求,诸葛亮却出人意外地说:“曹操大军即日将至,若候十日,必误大事。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中国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关于诸葛亮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诸葛亮躬耕陇亩的故事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

自古不争的忠臣楷模兼智慧的化身,世称其为“智圣”。

于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汉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父亲诸葛圭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3岁母亲章氏病逝,诸葛亮8岁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荆州刘表,家于南阳郡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此处尚有争议),号曰隆中。

建安二年(197年),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病逝;汉献帝已从长安李傕手中逃出,迁到了曹操的许县。

诸葛亮此时已16岁,平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当时的人对他都不屑一顾,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好友相信他的才干。

人称“卧龙”。

他与当时的襄阳名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有结交。

黄承彦曾对诸葛亮说:“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

(听到你要选妻,我家中有一丑女,头发黄、皮肤黑,但才华可与你相配。

)”诸葛亮应许这头亲事,立即迎娶她。

当时的人都以此作笑话取乐,乡里甚至作了句谚语:“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诸葛亮隆中对的故事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有关诸葛亮的成语故事

有关诸葛亮的成语故事

有关诸葛亮的成语故事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被誉为“千古奇才”。

他的一生中留下了无数的故事,其中不乏与成语相关的故事。

本文就为大家介绍与诸葛亮相关的成语故事。

一、卧薪尝胆——破釜沉舟的故事卧薪尝胆,是一种用心竭力的意志表达,这出处于《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的故事。

当时,诸葛亮为了完成刘备的大业,率领百万大军南征北战,不断的败北,元气大伤,不得不放弃原本的计划。

面对崩溃的军队和垂危的大业,诸葛亮知道这个时候只有逆境才能激发人的胆识,于是他决定采用破釜沉舟的策略。

他在蹲下时,故意挤压自己的肠子,让自己呕吐腹泻,然后睡在一级梯旁边,不断地啃食野草,露天过夜,让士兵领导们都惊讶和心疼的行为,让他们感受到了诸葛亮为了抵挡敌人的军队而继续战斗的痛苦。

在最后的争战中,刘备成功地夺取了益州。

二、空城计——愚弄敌人的计策空城计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成语,其故事来源于现再著名的电影《赤壁》。

不过这个故事最初还是在《三国演义》中出现的,指的是诸葛亮在汉中而放空成城的一个计策。

当时,诸葛亮在汉中,面对前来进攻的敌人,他决定采用空城计,也就是让城中的官兵伪装成平民,关门闭户,不与敌军交战,表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样子。

这样一来敌人就会认为城中有伏兵,从而放弃进攻。

最后,敌人果然不攻而退,空城计也成就了诸葛亮的神计。

三、三顾茅庐——感化大贤的故事三顾茅庐是指诸葛亮三次拜访全真教主黄庭坚,表示请他出山辅佐自己的故事。

黄庭坚是当时的一位文学大家,才华横溢,但他得意忘形,一心追求文学,不肯躺下尘事。

诸葛亮了解了黄庭坚的背景后,向他请教政治军事,以期感化纵滑的黄庭坚。

但每到黄庭坚处,他都是三顾茅庐,最终获得了黄庭坚破门而出,追随他的意愿,助他辅佐刘备成为威震华夏的英雄。

四、隔岸观火——居安思危的故事隔岸观火的成语来源于《资治通鉴》和《三国演义》,出自诸葛亮在下邳战役中的故事。

在战役中,对于袁绍与曹操的军队隔岸观火,诸葛亮发现其中有许多人弓箭过肩,显然是准备要一举大搏的。

关于诸葛亮的三个故事

关于诸葛亮的三个故事

关于诸葛亮的三个故事诸葛亮,又称孔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被誉为“千古良军之范”和“赢政必乘人”。

他在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中担任重要职务,并以其聪明智慧和高尚品德广受赞誉。

下面将介绍三个和诸葛亮相关的故事。

故事一:草船借箭公元20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面对敌军魏国的进攻时,蜀军缺乏箭矢,而魏军却占据有利地形,一时难以攻破。

面对这一困局,诸葛亮想出了一个聪明的策略。

他派遣手下关羽,坐在一艘简陋的草船上,从魏军营地周围频繁穿行,以显示蜀军实力。

魏军不明其意,派出大批弓箭手持弓弩射箭,然而由于船体晃动和距离过远,箭矢都落空了。

蜀军立即派人捞起这些未命中目标的箭矢,从而解决了断箭的问题。

这个巧妙的计策显示了诸葛亮的智慧和谋略,也成为后人传颂的经典之一。

故事二:空城计公元227年,诸葛亮为了对抗魏军的进攻,决定率军在阳平关一带设下埋伏。

当时魏军统帅司马懿率领大军围困阳平关,丞相诸葛亮却临危不乱,采取了一种军事谋略,被称为“空城计”。

他命令城内的卫士关闭城门,并且时刻保持城内安静,更将城楼上贴满红色的对联以示凶险。

魏军惊讶地发现城内无人应战,城外更是寂静无声。

魏军统帅司马懿误以为此处设有埋伏,疑心诸葛亮已经设下诡计。

最终,魏军在空城的威慑下只能撤退,被诸葛亮成功击退。

这个巧妙的谋略显示了诸葛亮的智谋和胆识。

故事三:隆中对公元208年,刘备翻越巫山进入四川之时,他听闻当地有一名卓越的智者,于是前去请教。

这位智者就是后来的蜀汉丞相诸葛亮。

在刘备向诸葛亮咨询是否应该指派亲信人员保护自己时,诸葛亮给了他一个难题:“若你派人要么败北要么战死,如何保全自己?”刘备犹豫不决,无法回答。

诸葛亮解释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你自己,只有靠自己的才智和能力,才能保全自己。

”这个对话显示了诸葛亮对人才的重视,并且启示了刘备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成功。

这三个故事分别展示了诸葛亮在战场谋略和智慧、领导者的智慧和智者的思维方式上的卓越。

关于诸葛亮的典故

关于诸葛亮的典故

诸葛亮的典故关于诸葛亮的典故诸葛亮是一位足智多谋的军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诸葛亮的典故,欢迎大家阅读。

1、初出茅庐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

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

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

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

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

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故事反映诸葛亮的性格:小心谨慎、旷世济民。

2、火烧博望博望坡军师初用计——孔明令曰:“博望之左有山,名曰豫山;右有林,名曰安林:可以埋伏军马。

云长可引一千军往豫山埋伏,等彼军至,放过休敌;其辎重粮草,必在后面,但看南面火起,可纵兵出击,就焚其粮草。

翼德可引一千军去安林背后山谷中埋伏,只看南面火起,便可出,向博望城旧屯粮草处纵火烧之。

关平、刘封可引五百军,预备引火之物,于博望坡后两边等候,至初更兵到,便可放火矣。

”又命:“于樊城取回赵云,令为前部,不要赢,只要输,主公自引一军为后援。

各须依计而行,勿使有失。

”……孔明谓玄德曰:“主公今日可便引兵就博望山下屯住。

来日黄昏,敌军必到,主公便弃营而走;但见火起,即回军掩杀。

亮与糜竺、糜芳引五百军守县。

”命孙乾、简雍准备庆喜筵席,安排功劳簿伺候。

有诗曰:“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

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3、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

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

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

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

大火迅速烧起来。

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

4、舌战群儒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

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

有关诸葛亮的小故事

有关诸葛亮的小故事

有关诸葛亮的小故事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今天小编在这分享一些有关诸葛亮的小故事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1.三顾茅庐徐庶向刘备热诚地推荐诸葛亮(也叫诸葛孔明),刘备很高兴,便决定去访聘.当时诸葛亮正在襄阳城外隆中隐居.刘备携同关羽,张飞到隆中,不巧诸葛亮出了门,没见到.过了几天,刘备再冒着风雪去拜访,诸葛亮又跟朋友闲游去了.两次见不到孔明,刘备有些失望,但是为了成就大业,他求才心切,不顾张飞关羽的埋怨,又安排第三次的拜访.这回诸葛亮并没外出,但是还在草堂上睡午觉没醒,刘备便谦恭地拱手站在石阶上等候,直等到孔明睡醒,才得以晤面.诸葛亮为刘备的其诚所感动,答应出山辅佐刘备,终於干出了一番事业.「三顾茅庐」之后便用以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人家,有时也表示多次拜访才见到对方.2.锦囊妙计孙权为了控制挟持刘备,理解了周瑜提出的「美人计」,假意要将自己的妹妹许配给刚刚死了妻子的刘备,骗刘备到南徐招亲,然后打算将他软禁,作为人质,再派人去夺回荆州.刘备接见了孙权的使者,心存疑虑,诸葛亮却叫他放心大胆前往,满有把握地表示会「略用小谋,使周瑜半筹不展;吴侯之妹,又属主公;荆州万无一失.」并叫赵子龙护送刘备.临行,诸葛亮把赵子龙叫到跟前,交给他三个锦囊,跟他耳语道:「你保主公入吴,就应领受这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你能够依照顺序施行.」赵子龙依计而行,迫使孙权嫁妹弄假成真,之后又护卫刘备和孙夫人安全地离开吴地,逃出虎口.「锦囊妙计」此刻比喻能及时解决紧急问题的妥善办法.3.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

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

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

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

大火迅速烧起来。

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

4.草船借箭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诸葛亮有关的故事有哪些(诸葛亮的十个经典小故事) – 碳资讯

诸葛亮有关的故事有哪些(诸葛亮的十个经典小故事) – 碳资讯

诸葛亮有关的故事有哪些(诸葛亮的十个经典小故事)–碳资讯诸葛亮的十个经典故事:1、三顾茅庐;2、火烧博望;3、火烧新野;4、舌战群儒;5、智激周瑜;6、草船借箭;7、祭七星坛借东风;8、空城计;9、七擒孟获;10、六出祁山。

1、三顾茅庐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

刘备在中原吃了败仗,逃往荆州依附刘表。

徐庶和司马徽见他一心爱才,就向他举荐一个人,此人就是人称“卧龙”的诸葛亮。

诸葛亮不仅很有学识,又有才能,于是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

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地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2、火烧博望曹操一心平定江南。

这一天,他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南征事宜。

徐庶说,诸葛亮有学天地之才,刘备有如虎之翼;夏侯惇恳求曹操,要活捉刘备和孔明。

曹操大喜,命夏侯敦为都督,于禁、李典、韩浩为副将,统兵十万,进军新野。

诸葛亮被刘备拜为军师调兵遣将,命赵云为前部将,诱敌入博望坡;派关平、刘封备足引火之物,在博望坡等候,初更兵到即可引火;请刘备引军为后援,敌军一到即弃营而走,但见火起再回军掩杀;亮本人与糜竺、糜芳引军镇守新野县城。

关羽、张飞和众将初次见孔明用计,均疑惑不定。

夏侯惇与副将于禁、李典率军来到博望。

赵云出战,诈败而走。

诸葛亮的著名典故有哪些

诸葛亮的著名典故有哪些

诸葛亮的著名典故有哪些
1.三顾茅庐:东汉末年,刘备三次到卧龙岗诸葛亮躬耕之地,邀请诸葛亮出庐帮助自己成就江山大业;
2.草船借箭:周瑜为陷害诸葛亮,要诸葛亮三天之内准备好十万支箭,诸葛亮算定在大雾之日,便借子敬草船,曹操因雾而中埋伏,从而使战斗反败为胜;
3.隆中对:东汉末年,刘备与诸葛亮面谈江山大业,分析天下形势;
4.鞠躬精粹,死而后已:三国时期,蜀国刘备去世后,昏晕无能的刘禅继位,在第二次北伐前夕,诸葛亮给后主刘禅写《出师表》来表示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态度。

关于诸葛亮的传说故事

关于诸葛亮的传说故事
木牛流马到底出于何人之手,说法不一。有人说是诸葛亮发明创造的,也有人说是蒲元设计的图纸,提交诸葛亮制作的;又有人说它出于黄月英之意,诸葛亮不过是略变其制而已。无论怎么说,木牛流马的创制有诸葛亮的功劳,因为他参与了这项工作。
关于诸葛亮的传说故事:诸葛亮出师的故事
诸葛亮墨迹《远涉帖》传说诸葛亮曾拜水镜先生为师。学业到期后,水镜先生对弟子们说:“我出一道考题,从现在起到午时三刻止,谁能得到我的允许走出水镜庄,谁就出师。”
水镜先生见诸葛亮这么辱骂他,气得浑身打颤,喝令他滚出水镜庄。
诸葛亮哪里肯走,水镜先生就命令几个弟子,把他赶出庄去。
诸葛亮一出庄子,哈哈大笑起来。在路旁拾了根棍子,跑回水镜庄,跪在先生面前,双手捧起棍子说:“刚才为了应付考试,万不得已冲撞了恩师,弟子愿受重罚。”
水镜先生猛然醒悟,转怒为喜,扶起诸葛亮说:“看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你真的可以出师了。”
“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说明粮草在古代战争中是比较重要的。蜀国要取得伐魏的胜利,必须保证粮食的供应,褒斜道崎岖险阻,运输比较困难,这些诸葛亮也充分考虑到了。他一方面采取分兵屯田的办法;另一方面“推已意做木牛流马”,来解决军粮的运输问题,这样可保证前方粮食的供给。据说今陕西勉县的黄沙镇,就是诸葛亮当年制作木牛流马之处。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那你知道关于诸葛亮的传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关于诸葛亮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诸葛亮的传说故事:木牛流马的传说
五丈原东南方的斜谷关,就是斜谷的北口,南口在褒城,今属汉中市,谷长五百里,穿行于秦岭山脉之中,历史称为褒斜道。三国时,诸葛亮就在这条道上利用木牛流马运送粮食。
猜你感兴趣:

有关诸葛亮的十个故事

有关诸葛亮的十个故事

有关诸葛亮的十个故事一、三顾茅庐。

刘备想找个厉害的军师,就听说有个诸葛亮,老厉害了。

于是带着关羽和张飞,跑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

第一次去,诸葛亮不在家,小童子说先生出去溜达了。

第二次又扑了个空,张飞就不耐烦了,说这啥人啊,这么难见。

刘备可不管,第三次终于见到了。

诸葛亮在屋里睡觉,刘备就恭恭敬敬地站着等,等诸葛亮醒了,一看这人这么有诚意,就出山跟着刘备干了。

二、草船借箭。

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想刁难他,就让他十天造十万支箭。

诸葛亮眼睛一眯,说三天就够。

他找鲁肃借了二十条船,每条船上扎满了草人。

到了第三天夜里,大雾弥漫,他带着船靠近曹操的水寨。

曹操看不清啊,以为是敌军来偷袭,就下令射箭。

箭像雨点一样射在草人上,不一会儿就插满了,诸葛亮就这么轻轻松松弄来了十万支箭,可把周瑜给惊到了。

三、舌战群儒。

刘备被曹操打得跑到了东吴那边。

东吴那些谋士,像张昭啊、虞翻啊,一个个都想为难诸葛亮,觉得他一个外来户能有啥本事。

结果诸葛亮往那一站,口才那叫一个厉害。

他把那些谋士说得哑口无言,一个一个地反驳,什么道理都被他占尽了。

最后把东吴那些人说得心服口服,觉得跟刘备联合起来对抗曹操才是正事儿。

四、智激周瑜。

诸葛亮要促成孙刘联盟,可周瑜这时候还在犹豫呢。

诸葛亮就想了个招儿,他见到周瑜就说,曹操的大军南下,其实就是为了小乔啊。

周瑜一听就火了,小乔可是他的老婆啊。

这一下周瑜下定决心要跟曹操干,一定要把曹操打得屁滚尿流,诸葛亮就这么巧妙地用激将法搞定了周瑜。

五、借东风。

孙刘联军要和曹操大战了,可这时候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周瑜正愁呢,诸葛亮却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他在南屏山搭了个七星坛,然后在坛上做法。

还真就借来了东风。

其实啊,诸葛亮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早就算出这时候会有东风,就装神弄鬼了一把,把周瑜他们都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六、空城计。

诸葛亮派马谡守街亭,结果马谡这小子不听话,把街亭给丢了。

司马懿带着大军就朝着诸葛亮所在的西城杀过来了。

有关名人事迹诸葛亮5篇

有关名人事迹诸葛亮5篇

有关名人事迹诸葛亮5篇有关名人事迹诸葛亮篇1公元223 年,蜀汉皇帝刘备病逝。

临终前,他拉着丞相诸葛亮的手说:“你的才能远远超过了魏国皇帝曹丕,一定能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

如果我的儿子刘禅是个明白道理的好皇帝,你就辅佐他;如果他低劣无能,你就废掉他,自己做皇帝吧!”诸葛亮听后,痛哭着说:“陛下放心吧,这么大逆不道的事我绝对不会做的,我一定会忠心耿耿地辅佐新主,一直到死。

”刘备死后,诸葛亮担负起了辅助刘禅治理蜀国的重任。

全国上下,不管大事小事,他都尽心尽力地去做好,一点也不懈怠。

在他的努力下,蜀国很快变得强盛起来。

为了完成刘备生前统一天下的愿望,诸葛亮于公元228 年春天率军队攻打魏国,争夺中原。

由于街亭失守,第一次北伐失败了。

公元228 年冬天,诸葛亮又一次集结军队,出兵北伐。

出征前,诸葛亮给刘禅写了篇名为《出师表》的呈文,分析当时的形势,表示北伐的决心。

刘禅同意了诸葛亮的出兵计划。

随后,诸葛亮带领大军开始北伐……从公元228 年到234 年,由于蜀魏力量相差太大,诸葛亮六次北伐都没有成功,但他统一天下的决心从没有动摇过。

这时,诸葛亮的身体情况越来越差,他积劳成疾,终于卧床不起,在遗憾中离开了人世。

后来,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的名句演变为成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意为竭尽全力,贡献出自己的一切,成为人们表达忠贞之情的名言。

有关名人事迹诸葛亮篇2五丈原位于宝鸡市岐山县境内,东距西安130公里,西距宝鸡56公里,北距岐山县城25公里。

高20余米,面积约12平方公里,五丈原南依棋盘山,北临渭河,东西两面为河流冲的深沟,形势险要。

三国时期,诸葛亮屯兵五丈原与司马懿对阵,后因积劳成疾病死五丈原,五丈原由此闻名于世。

是三国时诸葛亮最后一个战场。

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兵由汉中出发,穿过秦岭,进驻五丈原。

初来乍到,粮草不济,先屯田练兵,待机伐魏。

魏将司马懿深知诸葛亮神机妙算,在渭河北岸固守,不敢贸然出兵。

双方在五丈原相持百天不战,诸葛亮不得不引诱魏兵入葫芦沟作战,并放火烧断谷口,欲大败魏将司马懿未料一场大雨,魏军死里逃生。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20个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20个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20个关于诸葛亮的故事关于诸葛亮的故事(一):初出茅庐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

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

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

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

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

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我的威望。

故事反映诸葛亮的性格:留意谨慎旷世济民关于诸葛亮的故事(二):用奇谋孔明借箭(草船借箭)周瑜刁难诸葛亮,令其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却立军令状三天完成。

他前二天按兵不动,暗中叫鲁肃备大船二十,各船扎草人千个。

第三天四更,江上大雾迷漫,诸葛亮率船到曹军水寨前擂鼓呐喊佯攻,曹军怕中计,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

这一妙计使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任务。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三):武侯弹琴退仲达(空城计)空城计:诸葛亮屯兵于阳平,把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了,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城中。

忽然听到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攻城,诸葛亮临危不惧,传令打开城门,还派人到城门口洒扫。

诸葛亮自我却登上城楼,端坐弹琴,态度从容,琴声不乱。

司马懿来到城前,见此情形,心生疑窦,爬城中有埋伏,因此不敢贸进,便下令退兵。

故事反映诸葛亮性格:智勇双全沉着冷静知己知彼胆识过人关于诸葛亮的故事(四):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

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

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

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

大火迅速烧起来。

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五):舌战群儒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

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

诸葛亮运用谋略,与东吴群臣纵论天下大事,巧舌辩驳,说服他们和孙权要与刘备联合抗曹。

有关诸葛亮使用计策的故事

有关诸葛亮使用计策的故事

有关诸葛亮使用计策的故事1、草船借箭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

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到十万余支箭,立下奇功。

2、空城计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

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

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

3、预伏锦囊计《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五回标题是“武侯预伏锦囊计,魏主拆取承露盘”,说的是诸葛丞相预测自己去世之后魏延会造反,为平定魏延的反叛而留下了锦囊妙计。

4、死诸葛吓走活仲达三国时期,蜀军主帅诸葛亮病死军中,蜀将姜维等遵照诸葛亮遗嘱,秘不发丧,缓缓退军。

魏军主帅司马懿(字仲达)率军追击,见蜀军帅旗飘扬,孔明羽扇纶巾坐在车里。

司马懿怀疑是孔明用计诱敌,赶紧策马收兵。

5、七擒孟获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过程中对南中豪强首领孟获采取的攻心战策略,目的是彻底地消除南中少数民族的反叛心理。

6、《隔岸观火》周瑜用连环计,使不习惯水战的曹操上了当。

曹操把所有的战船在长江上三、五十为一排,首尾用铁环连锁,上铺阔板,他以为这样就可以使他手下的兵渡江如履平地了。

但周瑜的意图却是借东南风,火烧曹操那些连在一起的战船。

战事开始之前,周瑜请诸葛亮到军中议事、占风。

接着诸葛亮回到刘备身边,并和刘备一起登上樊山观望长江中的火攻大战。

他们怡然自得地坐在山上,观察远处孙权、周瑜同自己的死敌曹操大战的情况,并利用东吴赤壁大战的胜利,火中取栗,不断扩展自己的势力。

7、《三气周公瑾》:一气:赤壁大战后,第二年,周瑜去夺取荆州,被诸葛亮抢先夺去。

二气:周瑜本想借把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把刘备扣下,逼诸葛亮交出荆州,不料诸葛亮用计使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

三气:周瑜向刘备讨还荆州不利,又率兵攻打失败,结果病死了。

临死前,他说:“既生瑜,何生亮!”便被自己活活的气死了。

跟诸葛亮有关的典故_跟诸葛亮有关的故事

跟诸葛亮有关的典故_跟诸葛亮有关的故事

跟诸葛亮有关的典故_跟诸葛亮有关的故事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文学家。

跟他有关的典故有很多,接下来由店铺给大家带来跟诸葛亮有关的典故,希望大家喜欢!跟诸葛亮有关的典故:三顾茅庐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

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

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

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

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

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

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

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

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

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解析[释义] 指诚心诚意地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语出] 元·马致远《荐福碑》:“我信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

”[辨形] 庐;不能写作“芦”。

[近义] 礼贤下士[反义] 拒人千里妄自尊大[用法] 用作褒义。

有时可用于讽刺某些人摆架子;一次两次请不来。

一般作谓语、宾语。

[结构] 动宾式。

[例句]①刘厂长~;终于把身怀绝技的老工人请回厂。

②新任厂长~;终于把他请出来当总工程师。

[英译] call on sb。

repeatedly三顾茅庐造句1、在此意义上,《三国演义》“三顾茅庐”的求贤经历与《李师师外传》中道君皇帝和李师师的感情纠葛,在深层观念与故事结构上都极具相似性。

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故事_成语典故素材

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故事_成语典故素材

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故事一、七擒孟获蜀汉先主刘备在永安病势越来越重。

他把诸葛亮从成都召到永安,嘱咐后事。

他对诸葛亮说:“您的才能比曹丕高出十倍,一定能够把国家治理好。

我的孩子阿斗(太子刘禅的小名),您认为可以辅助,就辅助他;如果不行,您就自己来做一国之主吧。

”诸葛亮流着眼泪,哽咽着说:“我怎敢不尽心竭力,报答陛下,一直到死!”刘备把小儿子刘永叫到身边,叮嘱他说:“我死之后,你们兄弟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尊敬丞相。

”刘备死后,诸葛亮回到成都,扶助刘禅即了帝位,历史上称为蜀汉后主。

刘禅即位后,朝廷上的事不论大小,都由诸葛亮来决定。

诸葛亮兢兢业业,治理国家,想使蜀汉兴盛起来。

没料到南中地区(今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和云雨、贵州一带)几个郡倒先闹起来了。

益州郡有个豪强雍闿(音kǎi),听说刘备死去,就杀死了益州太守,发动叛变。

他一面投靠东吴,一面又拉拢了南中地区一个少数民族首领孟获,叫他去联络西南一些部族起来反抗蜀汉。

经过雍闿的煽动,牂柯(音zāngkē,在今贵州遵义一带)太守朱褒、越巂(今四川西昌县东南,巂音xī)部族酋长高定,也都响应雍闿。

这样一来,蜀汉差不多丢了一半土地,怎么不叫诸葛亮着急呢?可是,当时蜀汉刚遭到猇亭大败和先主死亡,顾不上出兵。

诸葛亮一面派人和东吴重新讲和,稳住了这一头;一面奖励生产,兴修水利,积蓄粮食,训练兵马。

过了两年,局面稳定了,诸葛亮决定发兵南征。

公元225年三月,诸葛亮率领大军出发。

诸葛亮好友马良的弟弟、参军马谡(音sù)送诸葛亮出城,一直送了几十里地。

临别的时候,诸葛亮握住马谡的手,诚恳地说:“我们相处好几年了。

今天临别,您有什么好主意告诉我吗?”马谡说:“南中的人依仗地形险要,离开都城又远,早就不服管了。

即使我们用大军把他们征服了,以后还是要闹事的。

我听说用兵的办法,主要在于攻心,攻城是次要的。

丞相这次南征,一定要叫南人心服,才能够一劳永逸呢。

”马谡的话,正合诸葛亮的心意。

与诸葛亮有关的历史典故

与诸葛亮有关的历史典故

与诸葛亮有关的历史典故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角之一。

他的才华、智慧和谋略令人叹为观止,与他有关的历史典故也是极具传奇色彩的,下面就与大家分享一些。

一、青梅煮酒论英雄在诸葛亮还是一个无名士子的时候,他曾经在桃园结义时结识了刘备、关羽、张飞等人。

在一次喝酒的时候,诸葛亮表现出了自己的才华,他首先拿起青梅,掷地有声地说:“我把青梅放在酒里,它就变成了酸的,如果我们能喝一杯酸酒,就能够避免让天下人笑话我们三个人轻率,没有事先商议就要组成联合军攻打董卓。

”之后,他为大家讲解了如何用智慧和策略战胜强敌。

这次对话被后人称为“青梅煮酒论英雄”,成为了著名的历史典故,也彰显了诸葛亮的智慧和胆略。

二、借东风当刘备率领军队进攻东吴时,他陷入了无法前进的尴尬境地。

这时候,诸葛亮想到了一条神机妙策,通过借东风,让船只顺利前行,最终成功击败了东吴军。

这一战被后人称为“赤壁之战”,而诸葛亮的“借东风”策略也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战术。

三、草船借箭在同样的情境下,当刘备的军队面对敌人的强大箭雨时,诸葛亮也有了一条巧妙的计策——借助草船借箭。

在诸葛亮的指挥下,他们将船队装上草做的人偶,然后冒着敌人的猛烈攻击,顺利地完成了进入敌方阵地并借出了箭的任务。

最后,刘备的军队趁机反攻,最终摧毁了敌人。

这项伟大的计谋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战术,也让诸葛亮更加广为人知。

四、空城计在诸葛亮统治下的益州时期,他面对敌方军队,采用了一种特殊的策略:空城计。

他下令,将城内门户敞开,紧闭房门窗户,让兵马藏在城墙内,敌方军队来袭时,发现城内空无一人,认为诸葛亮已经退守,不再前来攻城,放弃了进攻。

这项策略成功地保卫了益州,也成为诸葛亮最著名的将略之一。

五、八阵图在历史上的巨阵之中,以八卦阵为首。

诸葛亮创造了一种八阵图,可分别以八个方位阵列兵马,每个方位各有一人带领,互相配合,可以袭击敌军、迷惑对手。

这八种布阵方式皆可攻可守,十分巧妙,被誉为是中国古代兵法中的奇妙之作。

有关诸葛亮的典故4个

有关诸葛亮的典故4个

有关诸葛亮的典故4个
1. 悬壶济世:诸葛亮害怕军营内有疾病而搞“悬壶济世”,用鼓空悬挂壶,壶内放药老乡喝空壶去病。

2. 决海断河:诸葛亮在定军中把自己的技术用处淋漓尽致,著名的“决海断河”,采取闭关锁国、构筑决堤、疏通水利等措施,最终解决了抗击外来侵略的难题。

3. 诸葛青蒿:当三国形成的初期,吴国食物枯竭,黄巾军外来入侵,诸葛亮在吴下苏武山,让农民补偿地、种植茶叶和青蒿,用茶叶和青蒿换取粮食,救了诸多吴国百姓。

4. 称象披麻:诸葛亮招降太史慈,让他骑着一只象,被称为“称象披麻”。

太史慈披上麻被,骑上象出站,军队安定,有力地消灭了诸葛亮的对手。

关于诸葛亮的典故

关于诸葛亮的典故

关于诸葛亮的典故 诸葛亮是一位足智多谋的军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诸葛亮的典故 14 则,欢迎大家阅读! 1、初出茅庐 刘备三顾茅庐, 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

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

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 将疑。

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 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

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 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 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

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 定了自己的威望。

故事反映诸葛亮的性格:小心谨慎 旷世济民 2、火烧博望 博望坡军师初用计——孔明令曰:“博望之左有山,名曰豫山;右有林,名 曰安林:可以埋伏军马。

云长可引一千军往豫山埋伏,等彼军至,放过休敌;其 辎重粮草,必在后面,但看南面火起,可纵兵出击,就焚其粮草。

翼德可引一千 军去安林背后山谷中埋伏,只看南面火起,便可出,向博望城旧屯粮草处纵火烧 之。

关平、 刘封可引五百军, 预备引火之物, 于博望坡后两边等候, 至初更兵到, 便可放火矣。

”又命:“于樊城取回赵云,令为前部,不要赢,只要输,主公自 引一军为后援。

各须依计而行,勿使有失。

” …… 孔明谓玄德曰:“主公今日 可便引兵就博望山下屯住。

来日黄昏,敌军必到,主公便弃营而走;但见火起, 即回军掩杀。

亮与糜竺、糜芳引五百军守县。

”命孙乾、简雍准备庆喜筵席,安 排功劳簿伺候。

有诗曰:“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

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 第一功!” 3、火烧新野 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

诸葛亮料新 野呆不了, 就留下空城, 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

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

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

大火迅速烧起来。

曹兵逃奔 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

有关诸葛亮的故事

有关诸葛亮的故事

有关诸葛亮的故事诸葛亮大家都不陌生,也叫做诸葛孔明,以他极其聪慧的头脑被世人所熟知,成就了一代军师。

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有关诸葛亮的故事,欢迎阅读!三顾茅庐徐庶向刘备热诚地推荐诸葛亮(也叫诸葛孔明),刘备很高兴,便决定去访聘。

当时诸葛亮正在襄阳城外隆中隐居。

刘备携同关羽,张飞到隆中,不巧诸葛亮出了门,没见到。

过了几天,刘备再冒着风雪去拜访,诸葛亮又跟朋友闲游去了。

两次见不到孔明,刘备有些失望,但是为了成就大业,他求才心切,不顾张飞关羽的埋怨,又安排第三次的拜访。

这回诸葛亮并没外出,不过还在草堂上睡午觉没醒,刘备便谦恭地拱手站在石阶上等候,直等到孔明睡醒,才得以晤面。

诸葛亮为刘备的其诚所感动,答应出山辅佐刘备,终於干出了一番事业。

「三顾茅庐」后来便用以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人家,有时也表示多次拜访才见到对方。

如鱼得水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孔明)出山之后,「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终日共论天下大事,把孔明当作老师,关羽,张飞看在眼,很不痛快,便对刘备说:「孔明年纪轻轻,有甚麽才学大哥你对待他实在是好过头了,又没见到他显示出甚麽本事!」刘备劝解他们说:「我得到孔明,如鱼得水,两位弟弟不用再多说了。

」「如鱼得水」用以比喻得到跟自己相投合的人或找到适合自己事业发展的环境。

例如:李教授请到张明作助手,简直「如鱼得水」,研究项目的进度加快了,突破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初出茅庐新官上任三把火诸葛亮随刘备到新野后不久,曹操就派了夏侯敦领兵十万,到达博望城,逼近新野。

刘备叫来关张二人商议迎敌,张飞原本对刘备说的「得了孔明如鱼得水」很不服气,便赌气地说:「哥哥何不就派『水』去迎敌」刘备说:「智谋靠孔明,勇武须二弟,怎麽可以推诿呢」刘备叫孔明指挥作战,孔明怕关张等人不听从号令,便要了刘备的宝剑和印章,显示他正掌握兵权,违令者斩。

孔明派兵遣将,在博望坡火攻曹兵,大败夏侯敦。

这场漂亮的胜仗,使关张开始佩服诸葛亮,从此诚心诚意地听从他的调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擒七纵
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刘禅登上帝位,蜀国兴盛起来.当时南中地区(现在四川大渡河以南和云南,贵州一带)几个郡却作乱造反,诸葛亮亲自率领大军,前去讨伐,战事节节胜利,最后剩下南中首长孟获还继续反抗.诸葛亮了解到孟获不但打仗勇敢,而且在各部族中很有名望,便决定攻心为主,把孟获争取过来. 诸葛亮善用计谋,第一次交锋就把孟获活捉了.他游说孟获归降,但是孟获不服气,孔明也不勉强他,把他放了,让他再来较量.就这样,捉了放,放了捉,一直把孟获捉了七次.到了第七次,孟获终於心服口服,不再反叛,诸葛亮命令孟获和各部族首领照旧管理原来的地区,不派出官吏,也不留军队,使汉人和各民族长期相安无事,稳定了蜀国后方,为北伐创造了「无后顾之忧」的条件「擒」就是捉拿,「纵」就是放。

「七擒七纵」比喻对战胜对方稳有把握,在策略上有收有放地控制对方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改写而成的一篇历史智谋故事,主要写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想以此陷害他。

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周瑜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干。

一天周瑜在商议军事时提出让诸葛亮赶制10万支箭。

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好,立下了军令状。

诸葛亮事后请鲁肃帮他借船、军士和草把子。

第三天,诸葛亮请鲁肃一起去取箭。

这天,大雾漫天,对面看不清人。

天还没亮,诸葛亮便下令开船,并让军士擂鼓呐喊。

曹操叫弓弩手朝来船射箭。

船两边都插满了箭。

诸葛亮下令回师,这时曹操想追也来不及了。

10万支箭“借”到了手。

周瑜得知借箭的经过后长叹一声:"我真不如他!"
锦囊妙计
孙权为了控制挟持刘备,接受了周瑜提出的「美人计」,假意要将自己的妹妹许配给刚刚死了妻子的刘备,骗刘备到南徐招亲,然后打算将他软禁,作为人质,再派人去夺回荆州.刘备接见了孙权的使者,心存疑虑,诸葛亮却叫他放心大胆前往,满有把握地表示会「略用小谋,使周瑜半筹不展;吴侯之妹,又属主公;荆州万无一失.」并叫赵子龙护送刘备.临行,诸葛亮把赵子龙叫到跟前,交给他三个锦囊,跟他耳语道:「你保主公入吴,应该领受这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你可以依照顺序施行.」赵子龙依计而行,迫使孙权嫁妹弄假成真,后来又护卫刘备和孙夫人安全地离开吴地,逃出虎口。

「锦囊妙计」现在比喻能及时解决紧急问题的妥善办法。

七擒孟获
讲的是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

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都有详细的描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