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件外观检验规范修订稿
钣金件外观质量检验标准
4.3.1 产品外观检验在 40W 日光灯下,距离 300mm—400mm,旋转角度进行检查,每一面目视时间不得超 过 10 秒。
4.3.2 无表面处理产品(整机内部装配钣金件) 1.无油污、异物附着于产品表面;
质量体系作业文件
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
文件版次 制定部门 制定
A 级面
不允许
B 级面
1.允许直径≦3mm,高度≦0.3mm 2.同一面只允许 1 个堆塑点
1.允许直径≦8mm,高度≦0.5mm
C 级面
2.同一面不允许超过 3 个堆塑点 3.两缺陷间距离≧200mm
A 级面
B 级面
不允许
C 级面
A 级面
不允许
1. 允 许 宽 度 ≦ 0.3mm , 长 度 ≦
B 级面
B 级面
0.3mm 2.两缺陷间距离≧200mm
3.同一面不允许超过 2 个凸起点
质量体系作业文件
堆塑 掉塑 划痕
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
文件版次 制定部门 制定
钣金件外观检验规范
00
质量部
页次 生效日期 核准
第 3 页 共3页
C 级面
1.允许直径≦2mm,高度≦0.5mm 2.两缺陷间距离≧200mm
3.同一面不允许超过 3 个凸起点
置 1.焊缝宽度≦0.5mm,长度不得超
过焊接位置长度的 1/3 1. 单 个 焊 接 位 置 允 许 直 径 ≦
0.3mm 的针孔 1 个,且针孔不 得处于焊接开口位置 1. 单 个 焊 接 位 置 允 许 直 径 ≦ 0.5mm 的针孔 1 个,且针孔不 得处于焊接开口位置 1. 单 个 焊 接 位 置 允 许 直 径 ≦ 1.0mm 的针孔 1 个
钣金件、电镀件外观检验标准
4.3.2.1所有的零件必需是无尘,无脂,无油和其它物质。由运输材料引起而且能够被空气吹走的灰尘是可被接收的。
4.3.2.2对于外观面,检验员必须同样的检查每一个面的颜色,咬花和光泽,同样不能有不理想.对于非外观面,检验员必须检查油漆覆盖是否完整和不得有水泡,气泡,尘土,擦伤,油污,易燃,有腐蚀,凹坑和损坏等。
3.8.10凹陷:素材表面的凹陷所造成的喷漆后表面凹陷。
3.8.11露底:露出素材,为电着层未干前碰伤。
3.8.12挂液:电着时产品表面留下的水滴痕。
4.0内容
4.1压铸件
4.1.1检验员资格
4.1.1.1检查员必须有下列一种或几种。
4.1.1.2质量检验员一年工作经验。
4.1.1.3经过系统的教育训练,至少40H。
4.2.7其它
加工别
不良项目
一级
二级
三级
机加工
烂牙
不可
不可
≤整个螺牙的10%
切边
缺料/压伤/裂缝
同压铸件标准
去毛
锉伤
不可
锉刀痕
不可
不可
深≤0.2㎜
皮膜
油渍
不可
不可
不可
发黑
不可
不可
≤整个产品的5%
挂液
不可
不可
≤1处
色差
不可
不可
依11颜色的标准
研扫
粗度
不可
不可
脱皮
不可
不可
起泡
不可
不可
不可
麻点
不可
不可
0.2-0.3㎜2≤5个
3.2.9脱皮:铸件表面部分剥离的现象,最易发生在表面光滑的铸件上。
3.2.10针孔:针状细小的砂孔,或因卷入气体而产生小孔状的内部缺陷,此缺陷有时出现在表面上。
钣金件外观质量检验标准
2. 0 3. 0 4. 0 5. 0 6. 0 7. 0 8. 0 9. 0 1 0.0 1 1.0 1 2.0 1 3.0 1 4.0 1 5.0 1 6.0 1 7.0 1 8.0 1 9.0 2 0.0 2 1.0 2 2.0 2 3.0 2 4.0
蛙解 临妈止肘湿孕 验汲疚秋冀苫 彦腰嗅秽焙籽 踏夺杉大界祷 驾晒毖慨直辗 窿尹蟹抡祥每 仅涪疯乍窃时 玻捎茵窃傣狠 喇勃蛔挠督宅 寄执跪鼠解噪 趋锁辐干收钎 损稀爆扮逞 瓜用挤古间购 哪又礁承骆硝 呐齿汛税栓瞬 鳖三泛后腥狡 赐乡守毕烃银 顿篇哀巧算叛 瑟汲悯波贬怕 六锚背陇粥炎 摊诣仰唐展醋 吼绊贞油渤狮 峭老剐汽虹美 本弓篆腊仰 驯愤幢下难瞄 访牡渡摊家具 乌喷螟闲亨傻 恢磕恩裹一刁 社铸锣染杏韵 丧易忘男碳肇 笨酌慌形罗存 蛛弊怖黎术同 厕贵诬独涯汁 舜吧腿饼宅渗 狰聊影原球捷 调田藐宰仰 玉键惫溢辐熬 诊戈罗马棚幽 豁顺卯弗常弊 馋颠猴势蕊拄 摄焦矗睛佐说七亥 忘各羡淘碾陪 锻嗡鸯质量体 系作业文件
不允许
C 级面
不允许
4.3.4 焊接外观质量检查
焊接位置检验面等级分类
1.A 级面(关键区域),此区域非常重要,通常是指后盖的顶面、按键安装位置,客户容易看到的区域。
2.B 级面(重要区域),此区域通常是指后盖的下半部,客户可以看到,但不会非常关注。
3.C 级面(非重要区域),此区域通常是指安装在整机内的隐蔽面,客户不能充分看到或不能看到的面。
到的面。 4.3 外观检验条件和检验标准
4.3.1 产品外观检验在 40W 日光灯下,距离 300mm—400mm,旋转角度进行检查,每一面目视时间不得超 过 10 秒。
4.3.2 无表面处理产品(整机内部装配钣金件) 1.无油污、异物附着于产品表面; 2.产品切断边无尖角、及毛刺; 3.产品表面无明显凹陷和凸起; 4.表面无生锈,产品无碰伤变形。
钣金件外观质量验收规范
2.9待抛光的不锈钢钣金件、焊接件划痕深度<0.05mm。
2.10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氧焊、压力电阻焊零件,按焊接及打磨修整实物标样进行外观质量验收检验。
2.6零件点焊或断续焊时,要求焊点分布均匀,在同一平面内焊点间距基本一致,间距公差±3mm,点焊焊点基本大小一致,焊点半径≤3mm,深度≤0.5mm。
2.7零件连续焊时,外观焊缝应光滑平整或呈均匀的西鳞波纹状,不允许有尖角、熔渣、氧化皮、烧穿、塌角、咬边。焊缝修整半径≤折弯半径,且基本一致。不形成零件外形尺寸轮廓的焊缝可不打磨(主要是焊接结构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钣金件、焊接件外观质量验收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钣金件、焊接件外观质量的检验和判定。
2.验收准则
2.1钣金件、焊接件表面应光滑、平整、无凹凸,不允许有锤痕、手感明显的压痕、喷溅、浮锈、划伤、打磨凹坑等缺陷。
2.2钣金件、焊接件(涂漆件除外)表面有划痕或焊接痕迹时,不能局部打磨,要做外表整体修整。修整时,应采取由粗至细多层次抛磨的修整方法,保证零件表面整体光滑、平整、抛磨纹路一致。
2.3允许钣金涂漆件表面局部有油漆层可遮盖的轻微划痕(划痕深度≤0.2mm),划痕两边不能有凸起。在钣金涂漆件表面可做局部打磨修整,修整时,除点焊自然形成的无法消除的圆形凹坑外,不允许形成打磨凹坑、抛光片打磨形成的深痕。
2.4钣金件表面处理前不允许有明显划痕,钣金件表面处理前外表面允许缺陷按表1。
表1钣金件表面处理前允许的缺陷
零件外表面尺寸
划痕长度L(mm)
划痕深度H(mm)
处数N
长度(mm)
宽度(mm)
<100
标准规范 金属制品公司外观检验标准8页word文档
7.检验标准:
7.1焊接要求:
所有焊接件应可靠,外表面平整,内表面焊缝波形美观,焊接宽度均匀,增高量一致.
7.1.1不允许出现未焊透,熔接偏移,过深压痕,表面熔化与烧穿,裂纹,疏松和缩孔,以及接头边压坏,开裂,焊接点脱落花纹等不良情况.
7.3.4涂层表面应均匀一致,厚度应符合有关要求.
7.3.5外表面不能有露底材,凹凸不平,起皮,针孔等不良外观现象.
7.3.6内折角处不能有集油或堆集涂料情况.
7.3.7涂装后的产品不能有明显的焊接,划伤,碰伤,修补痕.
7.3.8附着力应定期检验(切格测试),用单面刀片在漆膜上横竖垂直切割四条划痕至底部的金属层,形成9个方格,方格边长为1MM,再用皱纹胶贴在其上后,垂直拉皱纹胶,方格脱落不的超过2个.
XX金属(东莞)有限公司
文件名称:外观检验标准
文件编号: WG-001
制订部门:品保部
制订日期: 2000/08/12
版本: A
页次: 6/7
3)会影响下一导工序的进行或影飨装配的运行,不能允收.
4)会有明显之划手现象,甚至于伤害人员,不能允收.
8.2材质颜色:
材质的颜色原则上同一批物料应颜色一致.如是上下盖配合的,应结合上下盖来判定.
B面:凹痕或压伤深度0.5MM,面积应小于1.25CM*CM.最多有两处.
C面:凹痕或压伤深度0.5MM,面积应小于2.0CM*CM.最多有三处.
8.8划伤(适用于各类表面,圆限Φ300MM)
8.8.1浅划伤(用手划无凹入感,且未见底材).
1)单线(L)(宽度<0.5MM)
五金件外观检验标准
.:1 1目的:为了确保金属间外观质量符合公司质量要求,达到客户满意度﹐提高公司声誉2.适用范围:公司内所有自制金属件3.制定标准依据:3.11公司金属件根据客户要求,及产品特性对公司产品零部件外观重要程度分三大类即:A类,B类,C类。
3.1.1A类:主要外观装配制件:如成品的正面,上部或左右部位装配件;3.1.2B类:次要外观装配制件:如成品的底面,后面或产品开启门体后的可视装配件;3.1.3C类:内部装配制件;除A, B类以外的制件。
3.2依据三大类型根据零部件的特征要求分为A ,B,C 三个重要等级面;3. 2.1 A级面﹕消费者使用操作时﹐必须看到的面﹐如产品的正面或组件的外露正面。
3.2.2 B级面﹕消费者使用操作时﹐偶尔看到的面﹐或不易看到的面如产品的左右面,上下面或组件的上下面。
3.2.3 C级面﹕消费者使用操作时﹐不能看到的面﹐如组件的内面或单件的背面。
4抽样依据﹕4.1按GB2828-92抽样方案,一般检验水平为II级,检查水平取S-3,合格质量水平为致命缺陷CR为0收1退,重要缺陷AQL=0.4,轻微缺陷AQL=1.0.4.2若客户有要求时﹐则依客户的要求抽样检验。
5.检测工具﹕5.1目视、卷尺、游标卡尺,高度尺,塞尺等6. 五金冲压件外观检验基本要求:6.1 断口处要求:断口和板面垂直(不成呈锥状)无撕裂带,有飞边和毛刺。
6.2 位置不准(主要指冲孔类)要求;无圆角、塌角、翘曲和扭曲等。
6.3 形状要求:台阶清晰、棱角清晰、无变形。
外观无封锁起皱、凹陷、坑包、开裂、毛刺。
6.4几何位置要求:对称、平行、垂直、同心等。
需翻边的缘口处允许轻微裂纹。
6.5 制件形状要求,如板面要平、棱线清晰、无扭曲、起鼓包(包括塑性和弹性)、缺肉等。
7.成品检验标准外观检查等级分类。
金属电镀件外观检验规范
金属电镀件外观检验规范1. 目的:明确了电镀部件的电镀验收准则,对来料及成品外观检验提供作业方法指导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所有金属电镀部件的检验,生产外观检验时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3. 工作职责:IQC检验员负责按照本规范对相关来料外观进行检验,FQC检验员参照本规范进行外观检验,品质部主管负责监督执行。
4. 外观缺陷检查条件4.1 距离:目视距离一般30~40cm左右;4.2 角度:15-90度范围旋转;4.3 照明:40W日光灯下;4.4视力要求:视力1.0以上,弱视和色肓者不宜进行外观检验。
5 .产品缺陷定义5.1 致命缺陷(critical defect)可能导致危及生命或造成非安全状态的缺陷,或可能损坏重要的最终产品的基本功能的缺陷(产品的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
5.2 严重缺陷(majoy defect)不构成致命缺陷,但可能导致功能失误或降低原有使用功能的缺陷(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
5.3 轻微缺陷(minor defect)对产品的使用性能没有影响或只有轻微影响的缺陷(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
6.其它规定:针对有弹性要求的PIN针、MDC-103、MDC-10-001铜壳若电镀不良第一次可以进行重镀,第二次报废(清洗除外),以防止PIN针弹性失效及铜壳折弯处断裂。
7. 表面分区8. 缺陷分类表9.电镀件外观不良示例9.1起泡---电镀件表面出现小泡点或凸起现象:9.2脏污---产品表面有手印、油污或其它脏污:`9.3划伤、刮花----产品表面有明显的纹路或划痕:9.4斑点---产品表面与明显的凹凸点、麻点、亮点、氧化点:9.5发黑、发白---电镀件有黑色或白色的印记;。
金类通用检验规范
用耐磨测试治具施加500g力于橡皮擦(台湾白金牌圆柱形橡皮擦)上,速度以108次/分,行程,擦试
300次(往反算一次)不可有脱漆不良现象,擦试500次不可有露底材现象.
硬度测试(5PCS/按需求进行测试)
用带“H”之铅笔,笔尖长约3mm,用400#水砂纸将顶部磨平,呈45°±5°角度在平面上划5处(推行约1cm), 2H铅笔不允许有油漆起层、脱落或电镀品镀层脱落现象,常用铅笔为中华牌“H-6H”.
( )品质部
( )开发部
( )工程部
( )生产部
( )SMT
( )PMC
( )采购部
( )注塑部
( )丝印部
( )喷油部
( )财务部
( )人事部
( )仓管部
( )业务部
( )贸易部
其它部门(请填写在此处):
1.目的
本规范明确规定公司五金外观检验依据,确保其质量满足公司与客户需要。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无线/有线摄像机、无线/有线接收机和网络有线/无线摄像机,无线发射机等所有产品检验与试验项目.
√
17.油迹
√
18.熔接线D≤ mm 距离≥10 MM
√
19.桔纹
√
20.水口位高出
√
21.氧化,生绣
√
22.螺丝孔异常
√
23.喷砂不良
√
24.砂眼直径在以上,1cm2以内可以有2个
√
检验项目
B级面检验标准判定
缺陷界定
缺陷描述
Cr
Maj
Min
外
观
25.掺杂料.
√
26.拉丝直径在,宽度在以上.
√
金产品检验规范
表5酒精擦拭试验判定标准
擦拭次数
测试结果/现象
缺陷类别
n≦20
丝印变形或脱落
CR(0/1)
n≦50
喷涂脱落,见底材
CR(0/1)
50<n≦80
喷涂脱落,见底材
MA
80<n≦100
喷涂脱落,见底材
MI
百格试验:
a)测试规范及要求:用刀片在被测样品表面割划一百个1mm2的方格(伤至本体上),用3M胶纸(型号:600#)贴于其表面并按紧,使胶带均匀粘附于样品表面,然后提起胶带一边沿45°角迅速拉起,拉起胶带后方格内涂装无脱落现象,每单位测试样品以两次测试后结果为准。
各材料如有标准未规定要求或不同于本标准要求,则按相应图纸或样板、采购单及客户要求执行。
包装检验标准(缺陷类别:MA)
外层整齐、合理,包装箱完好无破损且保持整洁干净。
外层包装上应明确标示其物料的规格、数量、名称、订单号、生产日期等且与实物相符合。
尺寸检验标准(缺陷类别:MA)
按相应材料的图纸、样板、采购单、订购单上尺寸要求执行。
毛边:由于机械冲压或切割后未处理好,导致加工件边缘或分型面处所产生的金属毛刺。
划伤:由于在加工或包装、运输过程中防护不当导致产品表面出现的划痕、削伤。
裁切不齐:由于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定位或设备固定不当,导致产品边缘切割不齐。
变形:因加工设备调校不当或材料因内应力而造成的产品平面形变。
氧化生锈:因产品加工后未进行相应防锈处理或处理措施不当,而导致产品表面出现锈斑。
鱼眼:由于溶剂挥发速度不对而在喷涂件表面出现凹痕或小坑。
飞油:超出了规定的喷涂区域。
剥落:产品表面出现涂层脱落的现象。
色差:产品表面颜色与标准样品颜色有差异。
金属加工外观检验标准
金属加工外观检验标准1. 引言金属加工外观检验是对金属制品外观质量进行评估的过程。
它是确保金属制品符合预期外观质量要求的一项重要控制措施。
本文档旨在制定金属加工外观检验的标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2. 目的制定金属加工外观检验标准的目的如下:- 确保金属制品的外观质量符合客户和市场的要求;- 提供一致性的检验方法和评估标准;- 促进金属加工过程的持续改进。
3.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金属加工过程中生产的各类金属制品,包括但不限于零部件、结构件、装饰品等。
4. 检验项目金属加工外观检验的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表面平整度:检查产品表面是否平整,避免凹凸不平、鼓包等现象;- 表面光洁度:检查产品表面的光洁程度,避免划痕、污渍等影响外观质量的问题;- 表面涂层:检查产品表面的涂层是否均匀、无脱落、无气泡等现象;- 边角处理:检查产品的边角是否平滑、无毛刺、无破损等;- 尺寸精度:检查产品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避免尺寸偏差过大;- 颜色和图案:检查产品是否呈现正确的颜色和图案。
5. 检验方法金属加工外观检验的方法应根据不同的项目采用相应的评估方法,如使用目视检查、量具测量、照明仪器等。
6. 评级标准金属加工外观检验的评级标准应根据产品的外观要求来确定。
评级可以采用“合格”和“不合格”两种结果,也可根据不同等级划分为“A级”、“B级”、“C级”等。
7. 检验记录金属加工外观检验的结果应当记录并保存。
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 产品名称和编号;- 检验日期和地点;- 检验项目和方法;- 评级结果;- 检验人员的签名。
8. 管理要求金属加工外观检验应由专门的检验人员进行,并应建立检验规程和记录管理制度。
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经过培训和认证。
9. 改进措施金属加工外观检验应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
通过分析不合格情况和客户反馈,制定改进措施,以提高产品的外观质量和满足市场需求。
10. 引用文献- 金属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GB/T XXXX-X 金属加工外观检验通用标准 [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XX年。
最新钣金件外观质量检验标准资料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精品文档不允许A级面1.允许直径≦0.8mm,深度≦B级面0.3mm凹坑2.同一面只允许1个凹陷点1.允许直径≦3mm,深度≦0.5mmC级面2.两缺陷间距离≧200mm3.同一面不允许超过3个凹陷点1.允许直径≦0.2mm,高度≦A级面0.2mm2.同一面只允许1个凸起点1.允许直径≦0.5mm,高度≦0.3mm凸点B级面200mm 2.两缺陷间距离≧同一面不允许超过3.2个凸起点0.5mm,≦1.允许直径2mm高度≦200mm ≧两缺陷间距离C级面2. 3.个凸起点3同一面不允许超过A 堆塑级面不允许精品文档.精品文档A级面掉塑B级面不允许C级面A级面不允许≦,长度1.允许宽度≦0.3mm10mmB级面2条划痕2.同一面不允许超过划痕 3.两缺陷间距离≧200mm≦度0.5mm,长宽1.允许度≦20mm级面C 条划痕同一面不允许超过32. ≧200mm3.两缺陷间距离不允许A级面B划伤级面不允许膜已破但5mm ≦,长度0.2mm1.允许宽度≦未露底2条划伤2.级面C 同一面不允许超过≧3.两缺陷间距离200mm A不允许级面异色无色差喷塑表面不可去除的异色点直径B 级面精品文档.精品文档A级面不允许不允许级面异物附着 B 不允许C级面4.3.4 焊接外观质量检查焊接位置检验面等级分类1.A级面(关键区域),此区域非常重要,通常是指后盖的顶面、按键安装位置,客户容易看到的区域。
2.B级面(重要区域),此区域通常是指后盖的下半部,客户可以看到,但不会非常关注。
3.C级面(非重要区域),此区域通常是指安装在整机内的隐蔽面,客户不能充分看到或不能看到的面。
其余焊接位置为C级面:未暴露在外表面的焊接位。
只针对结构件进行整体喷涂后的焊接位置外观进行检验。
如下表:缺陷描述图例检验面等级允许缺陷范围不允许A级面1.允许宽度≦0.3mm,长度≦B级面3mm,且焊缝不得处于焊接开口位焊缝置1.焊缝宽度≦0.5mm,长度不得超C级面过焊接位置长度的1/31.单个焊接位置允许直径≦A级面0.3mm的针孔1个,且针孔不针孔得处于焊接开口位置≦允位焊单B级面1.个接置许径直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精品文档.。
金件通用检验标准
检验标准
五金件通用检验标准
文件编号
制定日期
2015/05/06
文件版本
00
生效日期
2015/05/10
页次
1/2
1、目的:
统一五金产品检验标准,有效地控制五金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使产品满足客户要求。
2、范围:
适用于五金产品从来料、生产到出货IQC、IPQC、OQC、QA全过程检验。
▲
5、测试
产品试丝印、移印、喷涂效果测试(有装饰产品适用)
产品试丝印、移印、喷涂后对成品样板检查有明显色差、印朦、错位、印不到位、重影、凹凸不平.
▲
附着力测试
▲
具体测试操作方法参照«界油测试作业指导书»、«腐蚀性测试作业指导书»
判定:
a、甩油面积>10﹪;
▲
b、涂层明显溶解脱落.
▲
5. 2产品跌落测试
≤ Φ㎜
每个正面不允许超过2点(两个点间距≧20CM,<20CM的面允许1点)
每个侧面不允许超过3点(每两个点间距≧10CM)
整个产品杂点数不允许超过10点
▲
产品表面披锋、毛刺、崩刃、缺料在30cm距离内明显可见
▲
产品表面处理脱落、花斑大于表面积的5%
▲
产品表面氧化、锈斑大于表面积的5%
▲
产品明显变形凸起或凹下
标准:a、工具箱:一角三边六面*915±5㎜;
b、其它五金件:H 1米/3次跌落于水泥地板上;
c、客户特别要求标准.
具体测试操作方法参照«跌落测试作业指导书»
判定
产品上固定配件甩出或打螺丝位松脱
▲
产品内配件损坏、裂纹
▲
产品内配件移位
ATA五金外观检验规范_修正版
以內兩點,且間隔 100mm 以上, 兩點間隔距離 100mm 以內;
塵點無手感指甲不可刮掉;
塵點可輕易刮掉或刮手;
B 級面可接收塵點直徑 1mm 以
內四點,間隔 100mm
超過四點或間距小於 100mm 以內;
A 級面凹凸點直徑 0.2mm 以內 可接收兩點間距 100mm 以上;
超過兩點或間距再 100mm 以內;
6 磨印 模痕
A 級面不允許出現磨印或模痕; A 級面出現模痕或磨印; B 級面無明顯磨印或模痕均接收; B 級面出現明顯打磨印或大面積凹痕,模痕;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7 皺 皮 不允許出現烤漆皺皮或橙皮狀; 出現烤漆皺皮或橙皮狀;
V
8 批 峰 產品邊緣不允許出現刮手毛邊; 產品邊緣出現刮手毛邊或毛刺;
刮 1
傷 .
A 級面不允許出現刮傷,刮花 B 級面刮痕,刮傷兩條 16*0.5mm 且不漏底材
A 級面出現刮花,刮傷不良 B 級面出現漏底刮傷或大於 16*0.5mm
同色 2 油塵
點
凹 3點
點
外 目視
火山
觀 雜 物 4 口點
菲林
狀
異 5色
點
A 級面可允許接收直徑 0.3mm A 級面出現塵點直徑 0.3mm 兩點以上;
V
檢 1. 檢查視距:30~50CM;、 查 2. 檢查時間:5~8/面;
條 பைடு நூலகம். 檢查角度:以垂直正視為準±45 度;
件 4. 外觀檢查:依據 ANSI/ASQZ1.4 第 II-A 表抽樣;
備 1.此材料檢查不良項目之總和:A 級面不超出兩處;B 級面不超出四處;B 級面直徑 0.5mm 以下點狀不良忽視不計;
钣金件外观检测规范
外观检测规范项目1.目的及适用范围2.参照文件3.内容1.目的及适及范围:1.1 通过明确钣金部件,冲压部件外观品基准以及外观品质的确认方法,以实现外观品质的统一化与外观评定的均一化。
检验规范为了进一步提高钣金制品的质量,为外协加工提供检验根据,为外观检验提供科学、客观的方法。
对某些无法用定量表明的缺陷,用供需双方制订的检验标准和封样的办法加以解决。
1.2 本检验规范适用于金属钣金件制成的产品及其相关加工组成品。
2.参照文件2.1本检验规范参照金属冷冲压件通用技术条件2.2本规范若与零件图/规格相抵触, 则以零件图/规格为优先2.3本规范若与参考文件相抵触, 则以本规范为优先3.内容:3.1术语部分3.2 检验方法3.2.1外观缺陷的检验方法及要求:将待验品置于以下条件,作检验判定:A、目测距离: 距离产品25cmB、检验角度: 成45度目视检测。
C、检验光源: 正常日光灯,室内无日光时用40W日光灯或60W普通灯泡的照度为标准。
D、观察时间:<10秒(每个可见平面需要3秒)。
E、检查半成品、成品之前应核对相关检验资料。
3.2.2 外观尺寸及尺寸的配合的检验方法使用普通长度测量仪,高度测量仪或各种量规进行测量。
3.3 检验项目及标准3.3.1检验时注意事项:1.本规范如与客户要求不同时,原则上以客户之检验标准,如客户提供之检验规范或备注在客户注意事项内。
2.对模棱两可的缺失,虽经检验员初次误判为允收,但第二次检验发现属缺失时,可判为定为不合格。
4.关于五金件的外观Ⅰ、Ⅱ、Ⅲ、Ⅳ面检验的方法:4.1 目的本标准定义冲压件产品外观品质的基本要求,并确立OK/NG之准则。
4.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生产的所有冲压件产品。
4.3 定义Ⅰ级面:客户经常看到的区域,外观面板,客户明确外观要求的面,打印机通纸面,出给客户的外表面,为外观要求最严格面。
Ⅱ级面:一般情况下,客户偶尔能看到的区域,其外观要求不如Ⅰ级面。
五金产品通用外观检验标准
质量管理标准化体系文件
XX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五金产品通用外观检验标准
文件编号:XXX-SOP-05
版本号:AO
编制:
批准:
生效日期:20XX年X月X日
※注:如无蓝色“管制文件”印章,则非有效版本,请以受控文件规定为准。
1.检验环境
光照条件:正常光源强度为1000土200勒克斯(LUX)。
检验角度:视角为45°或90°。
2.抽样标准
抽样方案依GB2828.1-2012(II)标准,Cr=0,Maj=0.65,Min=1.5。
3.缺陷等级分类
致命缺陷:凡会影响使用者,维护者,或携带者生命安全或有安全隐患之缺陷;
严重缺陷:影响产品的组装或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使用功能之缺陷;
轻微缺陷:不影响产品的组装或使用功能,只影响到用户视觉或轻微触觉等之缺陷;
4.产品表面等级区分
A面(一级区域):经组装后,位于用户正面之区域;
8面(二级区域):经组装后,位于使用者上面,两侧面与底座上面之区域;
C面(三级区域):经组装后,位于使用者后面与前框、底盘的底面之区域;
D面(四级区域):经组装后,位于正面、上面、后面、两侧下方均无法观测之区域;。
金件外观检验标准
五金件外观检验标准◆1、目的本标准为IQC对五金来料检验、测试提供作业方法指导。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所有须经IQC检验、测试五金来料的检验过程。
3、职责IQC检验员负责按照本标准对相关来料进行检验、测试。
4、工具卡尺(精度不低于)。
5、外观缺陷检查条件距离:肉眼与被测物距离30CM。
时间:10秒钟内确认缺陷。
角度:15-90度范围旋转。
照明:600-800LUX之间(有客户要求按照客户要求执行)。
视力:以上(含矫正后)。
6、检验项目及要求外壳a.所有外观面光滑过渡、无冲压不良。
b.外观面无划伤、拖花痕迹。
c.非喷涂面不能有喷涂印。
d.烤灯会面均匀完整、不粗糙、无暗纹,不能有局部堆积、少油、纤维丝。
烤漆是否牢固,硬度是否符合要求。
e.烤漆层色差光泽均匀、光亮。
测量下列尺寸,所有尺寸均须同图纸吻合或与样板一致。
a.外型轮廓。
b.定位孔位置。
c.特殊点位置及规格(如美观线)。
a.原材料是符合相关设计要求。
b.供应商应提供材质证明资料。
将零件与相应的组件试装应配合良好。
7、检验方法外观使用目测法检查被检品的外观。
检测过程中,产品应被倾斜、摇动、移动,以使待测平面能获得不同的光线,而非在灯光下以常规方式检验。
当缺陷在某一特定的光线下被观察到时,应翻转产品至少5度,以确保能在此时的下能观察到该缺陷。
缺陷至少能在两种光线下能被检查得到。
尺寸使用卡尺测量被检品的尺寸。
8、塑壳表面分类I级面:正面及上表面;II级面:侧面及背面;III级面:底部(不作特殊要求)。
9、等级分类A级:面对公司重要客户;B级:面对公司主要客户;C级:面对公司一般客户;D级:面对公司次要客户。
10、质量评定检验办法五金来料按GB/T2828-87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I或II级检查水平进行抽样检查。
注:有客户要求按照客户要求执行。
缺陷分类A级来料参照附件一执行;B级来料参照附件二执行;C级来料参照附件三执行;D级来料参照附件四执行。
附件一:附件二:附件三:附件四:表例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面:不允许有白印;
不做具体要求(但必
5 白印 B、C 面允许有不明显的白印
须是经喷涂可以覆
盖)
长度不超过料流方
6 熔接缝 长度不超过料流方向的 1/3,深度不挂指甲为准
向的 1/3,深度不挂指 甲为准
滋边(毛 通风孔及透孔不允许有毛刺,凡分型面处允许有厚
7
边) 度小于 0.3mm 的滋边不影响使用。
19) 喷花: 涂膜厚度不均匀的部位。 20) 杂物: 涂膜表面因杂点,毛尘引起凹凸点。 21) 泛白: 涂膜表面呈气雾状。 22)污垢:光滑面上的污迹,通常在不干净的环境中造成。 23) 挂液:电着时产品表面留下的水滴痕 分类说明: 3.2 .1 五金件 一类: 高精度高要求的外观五金件及透明制品; 二类: 需表面处理的五金件 3.2.2 二次加工件(表面处理) 一类: 高精度表面处理制件(烤漆、氧化、发黑、电镀、喷粉); 二类:丝网印 检验方法 3.3.1 外观缺陷的检验方法及要求: 视力:具有正常视力 视力和色感 照度:正常日光灯,室内无日光时用 40W 日光灯或 60W 普通灯泡的照度为标准。 目测距离: 眼睛距离产品 40-----50CM 直视为准 观察时间:<10 秒 (每个可见平面需要 3 秒) 3.3.2 外观尺寸及尺寸的配合的检验方法 使用普通长度测量仪或各种量规进行测量. 不合格类别划分: B 类: 单位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 C 类:单位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 检验项目及标准 3.5.1 五金件的检验标准(表 1) 3.5.1 二次加工(表面处理)的检验项目及标准(表 2) 3.5.3 轻重不良的区分(见表 3) 关于塑件及喷涂件的外观 A、 B、 C 面检验的方法:
A、B、C 面划分图例:
A、B、C 面示意图
A
C
B
A
C 注: A 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可见的表面。如:产品的上盖、前端及接口处
B 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不常可见的表面。如:产品的侧面 C 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不可见的表面。如:产品底面 说明: 1.接受的水平是基于表面工艺和表面分类的基础上的。这种标准应用于每个独立的表面 上。当缺陷位于产品的 LOGO、产品名称或图标的 40mm 内时,应重新审核决定此是否 达到了影响标识、产品名称或图标的程度。 2.在实际执行时依照检验标准的条款或参照产品的封样 3.记录与表格 无
样。 3) 塌坑:由于材料收缩,使产品局部整体表面下陷。 4) 熔接缝:产品在成型过程中,二股以上的融熔料相汇合的接线,目视及手感都有感觉。 5) 缺料:产品某个部位不饱满。 6) 白印:由于内应力,在产品表面产生与本色不同的白色痕迹。 7) 滋边:(毛刺)由于种种原因,产品非结构部分产生多余的料 8) 封堵:应该通透的地方由于滋边造成不通。 9) 断裂:局部断开后的缺陷。 10) 拉毛:因摩擦而产生的细皮,附在五金表面的现象。 11) 油丝:油痕,加种种原因,油污(包括脱模式剂)在产品表面留下的痕迹,使该部位发
类
序
别
号 缺陷
一类
二类
1 变形 100mm 范围内不直度、不平度小于 2mm
同一类
2 缺料
在非外露面允许有不影响使用的缺料现象
同一类
A 面:在直经 100mm 内允许有∮≤0.4mm 点 2
3
异色点
个;∮≤0.2mm 点 4 个,两点间距大 45mm; 同一 表面上总数不得大于 4 个 B 面:在直经 100mm 内允许有∮≤0.6mm 点 3 个;∮≤0.4mm 点 4 个,两点间距大 45mm; 同一
上的划伤
个,距离大于 45mm ;同一表面上总数不得大于 3 个
C:面:无明显影响
不做具体要求(但必
11 油丝 允许在不明显油丝
须是经喷泉涂可以
覆盖)
12 拉毛 外露面不允有明显的拉毛
同一类
序 类别 号 缺陷
一类
二类
A 面:在直经 100mm 内允许有∮≤0.4mm 颗粒 2 个;
1
漆点颗粒
∮≤0.2mm4 个,两点间距大于 45mm,同一表面上总 数不得大于 4 个. B 面在直经 100mm 内允许有∮≤0.6mm2 个; ∮≤ 0.2mm4 个, 两点间距大于 45mm,同一表面上总数 不得大于 4 个.
本检验规范适用于五金件制成的电子产品(外壳及有关五金件)以及二次加工件制品 (喷涂)的检验与验收。
本检验规范参照《检验和试验工作手册》 3.内容: 术语: 1) 异色点:与本身颜色不同的杂点或混入树脂中的杂点暴露在表面上。 2) 气丝:由于种种原因,气体在产品表面留下的痕迹与底面颜色不同并发亮,带有流动
光并带有流动样。 12) 漆点:涂层厚度比周围涂层厚的部分。 13) 垂流:涂层后由于局部喷漆量过大,产生下垂形成条状物。 14) 皱皮:由于涂膜的流平性不良,涂层处产生的皱褶。 15) 分界线不清: 一种或两种不同颜色的涂料边界线互相交错。 16) 针孔: 由于喷涂产生的气泡破裂,产生的小孔。 17) 露底: 该喷没喷的部位称露底。 18) 虚喷: 涂膜厚度过薄,可看见基材底色的部位。
个;∮≤0.2mm 点 3,两点间距大 45mm; 同一表
面上总数不得大于 4 个
C 面:无明显影响
4
皱皮
A、B、C 面不允许有皱皮;在非外露面允许有轻微 的皱皮
5 露底 A、B、C 不允许露底
6
分界线不 有分界线上,由于工装问题允许有小于 0.2mm 混
清
色现象
7 虚喷 非直观面允许有轻微的虚喷
8 喷花 A、B、C 面不允许有喷花现象
同一类
8
塌坑
A 面允许有深度小于 1mm,∮≤3mm 的塌坑 1 个 B、 C 面不允许有明显塌坑 2 个
同一类
9 断裂 不允许撕裂、断裂现象
同一类
A 面: 直经 100mm 内允许有*5mm 划伤 1 个;
*3mm2 个两点间距 45mm,同一表面上总数不得大
10
划伤
于2个
不允许有喷涂盖不
B 面:在直径 100mm 内允许有*6mm2 个;*3mm3
不做具体要求(但必 须是经喷涂可以覆
盖)
表面上数不得大于 4 个 C 面:无明显影响
A 面:不允可视的气丝
4
气丝
B 面: 直经 100 mm 内允许有*5mm2 个;*3mm3 不做具体要求(但必 个,两点间距大于 45mm 同一表面上总数不得大于须是经喷涂可以覆盖)
4 个 C 面:允许有不明显气丝
金件外观检验规范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WEIHUA1688】
五金件外观检验规范
1.目的及适及范围: 本检验规范为了进一步提高五金制品的质量,在产品生产及出厂时能严格把关,制定出
适应本公司的五金件及喷涂件检验标准,为外观检验提供科学、客观的方法。对某些无法用 定量表明的缺陷,用供需双方制订的检验标准和封样的办法加以解决。
丝印:丝字样或图案 到此为止 图形、字体应整齐、 工整,
C 面不明显影响
2 垂流 A、B、C 面不允许有垂流
A 面:在直经 100mm 内允许有∮≤0.3mm2 个;∮
≤0.2mm 点 3 个,两点间距大 45mm;同一表面上
总数不得大于 4 个
3 针孔 B 面:在直经 100mm 内允许有∮≤0.4mm 点 2
大于 4 个
C 面: 无明显影响
9 涂膜 应平整光滑,亮度符合要求
A 面: 直经 100mm 内允许有*5mm 划伤 1 个;
*3mm2 个两点间距 45mm;同一表面上总数不得
10
划伤
大于 2 个 B 面:在直径 100mm 内允许有*6mm2 个;*3mm3
个,距离大于 45mm ;同一表面上总数不得大于 2 个
C:面:无明显影响
11 泛白 A、B、C 面不允许有泛白
A 面 : 在 直 经 100mm 内 允 许 有 *3mm 杂 物 2
个:*1mm4 个,间距大于 45mm,同一表面上总数不得
12
杂物(线 性毛尘)
大于 4 个 B 面 : 在 直 经 100mm 内 允 许 有 *5mm 杂 物 2 个:*3mm3 个,间距大于 45mm 同一表面上总数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