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切片并行计算方法
cesium地形切片原理
cesium地形切片原理Cesium地形切片原理地形切片是一种将地球表面划分成小块以提供实时渲染的技术。
Cesium是一种用于构建Web上的地理应用的开源JavaScript库,它使用地形切片技术来实现高效的地球表面渲染。
本文将介绍Cesium地形切片的原理和实现方式。
一、地形切片概述地形切片是指将地球表面的地形数据划分成小块,以便在实时渲染中使用。
地球表面的地形数据通常以高程值(海拔)的格网形式表示,每个格网包含一个高程值。
地形切片技术将整个地球表面划分成多个矩形区域,每个区域称为一个地形切片。
每个地形切片包含一定数量的格网,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细分。
二、Cesium地形切片原理Cesium使用了一种基于四叉树的切片方式来管理地形数据。
四叉树是一种常用的树状数据结构,它将一个矩形区域划分为四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再继续划分,直到达到所需的细分级别。
Cesium的地形切片采用了这种四叉树的划分方式。
在Cesium中,地形切片是按照一定的层级结构进行组织的。
每个层级都对应着一种细分级别,即地形切片的分辨率。
分辨率越高,地形切片的数量越多,细节越丰富,但也会增加数据量和渲染的计算量。
Cesium根据观察者的视角和距离动态加载和卸载地形切片,以实现高效的渲染和数据传输。
三、地形切片数据的获取和存储地形切片的数据通常是通过卫星数据、航空激光雷达等方式采集得到的。
这些数据经过处理和压缩后,可以以各种格式存储,如地形切片数据库、图像文件等。
Cesium支持多种地形数据格式,包括地形切片数据库(Terrain Tileset)、高程图像(Heightmap)等。
Cesium的地形切片数据采用了一种分层存储和传输的方式。
整个地球表面被划分成多个层级,每个层级包含多个地形切片。
Cesium使用了一种基于空间划分的索引结构,可以快速定位和加载所需的地形切片。
四、地形切片的渲染和显示Cesium使用WebGL技术进行地形切片的渲染和显示。
地图切片原理
地图切片原理何为瓦片?瓦片即网格中有多个类似瓦片的图片集。
瓦片数据是将矢量或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高效的缓存机制(如金字塔)形成的缓存图片集,采用“级、行、列”方式进行组织,可在网页中快速加载。
因此,瓦片地图加载是根据客户端请求的地图范围和级别,通过计算行列号获取对应级别下网格的瓦片(即服务器预裁剪的图片),由这些瓦片集在客户端形成一张地图,如图2.21所示。
矢量地图和瓦片地图各具特点和优势,两者可以结合应用。
矢量地图实时生成,可以对地图数据进行在线编辑、查询分析,具有空间关系,能够支持网络分析、空间分析等应用。
瓦片地图由于是预裁剪的缓存图片集,网络加载速度较快、效果好,常作为地图底图。
地图切片:采用预生成的方法存放在服务器端,然后根据用户提交的不同请求,把相应的地图瓦片发送给客户端的过程,它是一种多分辨率层次模型,从瓦片金字塔底层到顶层,分辨率越来越低,但表示的地理范围不变。
地图缓存:又称地图瓦片,是一个包含了不同比例尺下整个地图范围的地图切片的目录,即一个缓存的地图服务就是能够利用静态图片来快速地提供地图的服务。
这里对地图切片中的几个重要的概念做一个介绍。
原理几个概念:在地图切片中,有三个比较重要的概念:1、切片原点;2、切片分辨率(比例尺);3、初始切片范围。
下面就这三个概念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1、切片原点切片原点一般有两种:1、左上角;2、左下角。
大部分切片的算法是采用左上角作为切片原点的,例如天地图、Arcgis Server等等。
切片原点定义了我的第一个 256*256的切片的位置。
2、切片分辨率(比例尺)切片分辨率和比例尺是一一对应的。
比例尺指的是我的图上一个单位代表实际多少距离,而分辨率代表屏幕上一个像素代表实际多少距离,因此,当定了一个之后,对应的另一个也确定了。
切片分辨率(比例尺)影响的是在该分辨率(比例尺)下,我的一个256*256的图片的实际坐标是多少。
3、初始化切片范围初始化切片范围是指我是按照多大的图幅进行切片的,影像的是我在这个分辨率下总共能切多少个256*256的切片。
常老师案例切片法
常老师案例切片法常老师是一位教育界的知名人士,他在教学中采用了切片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以下是常老师案例切片法的一些具体实践和效果。
1. 切片法的定义和原理常老师通过将教学内容切成小块,分别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理解能力。
切片法的核心理念是“分而治之”,将复杂的教学内容分解为简单易懂的部分,有助于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
2. 语文课中的切片法实践在语文课上,常老师经常将一篇文章分成多个段落,然后逐段进行教学。
他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整篇文章,然后逐段解析,讲解每个段落的主题、结构和语言特点。
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的意义和内涵。
3. 数学课中的切片法实践在数学课上,常老师将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切割成多个小问题,逐个进行讲解。
他先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背景和目标,然后逐步解决每个小问题,最后将各个小问题的解答整合起来,解决整个大问题。
这种切片法的应用,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思路。
4. 历史课中的切片法实践在历史课上,常老师将一个历史事件或时期切分成多个关键时间点,逐个进行教学。
他通过图表、图片和文字的结合,向学生介绍每个时间点的背景、原因、影响等。
这种切片法的应用,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和演变过程。
5. 生物课中的切片法实践在生物课上,常老师将一个生物系统或生物过程切片成多个关键环节,逐个进行教学。
他通过实物模型、实验演示和图示解释,向学生展示每个环节的结构、功能和作用。
这种切片法的应用,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生物系统的构成和运行机制。
6. 物理课中的切片法实践在物理课上,常老师将一个物理现象或实验切分成多个关键步骤,逐个进行教学。
他通过实验演示、数学推导和图像分析,向学生解释每个步骤的原理、规律和应用。
这种切片法的应用,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7. 地理课中的切片法实践在地理课上,常老师将一个地理问题或地理概念切割成多个关键要点,逐个进行教学。
他通过地图、图片和案例分析,向学生介绍每个要点的地理位置、特征和影响。
gis切片方法总结
gis切片方法总结详细介绍了GIS切片的两种方法(自动、手动)arcgis的地图有两种切片方式:自动切片和手动切片一、自动切片就是在客户端请求地图时,才进行切片,制作方法如下:把做好的地图发布成服务(我这里是使用Arcgis Manager发布地图,ArcCatalog应该也差不多是这样设置的),发布完成后编辑地图服务,在编辑界面选择最后一项“Caching” ,这里可以看到地图默认是采用Dynamically方式发布的,选择“Use tiles from a cache that you will define below”进行切片1)、点击“suggest...”设计地图缩放级别(如20),2)、“Tile format”选择“PNG24”3)、把“Create tiles on demand ”复选框勾上其他默认最后“save and restart”,地图发布完毕,当有用户请求地图是,服务器会自动在相应的缩放级别进行切片。
然后进入rest,先清一下缓存,就可以预览地图了二、手动切片把做好的地图发布成服务(这里必须使用ArcCatalog发布),发布完成后编辑(右键Service Properties..)地图服务,在编辑界面选择最后一项“Caching” ,选择“Use tiles from a cache that you will define below”,也是按照自动切片那样设置参数,但不要勾选“Create tiles on demand ”,然后点击右上角的“Create Tiles...”进行手动切片,按照提示设置一下参数(最主要的是Extent,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下经纬度的范围就可以了,你还可以设置针对哪个图层,哪个缩放级别进行切片的,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了,自己研究一下吧),最后点击Ok,就会进行切片了PS:1、个人推荐自动切片2、手动切片建议不要选择太大范围不然要等很长时间,4、5个小时不在话下。
超图切片方案
超图切片方案超图切片方案是一种基于地图数据的分割技术,广泛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移动应用和智能交通等领域。
它通过将大尺寸地图数据分割成多个小块,以提高数据传输效率、节省存储空间和加快地图渲染速度。
一、背景介绍随着地图应用的快速发展,用户对地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大尺寸地图数据的传输和渲染效率成为制约地图应用性能的瓶颈。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超图切片方案应运而生。
二、切片原理超图切片方案将地图数据分割成多个矩形区域,每个区域称为一个切片。
切片的大小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通常为256×256像素。
每个切片都有唯一的标识符,可以通过标识符迅速定位和请求对应的地图切片。
三、切片生成为了生成地图切片,首先需要将原始地图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地图投影转换、地理数据压缩和图像编码等。
然后,将处理后的地图数据按照切片大小进行分割,并为每个切片赋予唯一的标识符。
最后,将生成的切片存储到服务器或云端,并建立相应的索引结构以便快速检索和访问。
四、切片存储与传输地图切片可以存储在本地服务器或云端存储系统中。
为了实现快速访问,通常采用分布式存储和缓存技术,例如Hadoop和Redis等。
在进行地图应用时,可以根据用户的位置和缩放级别,动态加载相应的地图切片,以提高用户体验和减少数据传输量。
五、切片渲染与显示通过访问相应的切片,地图应用可以将切片数据进行渲染,并在用户界面上显示地图图层。
切片渲染通常包括图像解码、地图拼接和符号化处理等步骤。
通过使用专业的地图引擎和渲染算法,可以实现高效的地图渲染,并提供丰富的地图交互功能。
六、应用领域超图切片方案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它可以用于地图编辑、空间分析和地图可视化等任务。
在移动应用中,它可以用于导航、定位和游戏等功能。
在智能交通领域,它可以用于实时路况监测和交通导航等应用。
七、切片方案的未来发展随着地图数据的不断增加和精度的提高,超图切片方案也在不断演进。
并行算法简介
并行算法研究
一,并行计算的简介
并行算法就是用多台处理机联合求解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其执行过程是将给定的问题首先分解成若干个尽量相互独立的子问题,然后使用多台计算机同时求解它,从而最终求得原问题的解。
并行算法的设计,分析和正确性比起相应的串行算法来要困难得多。
对于串行算法,衡量并行算法复杂度的主要标准除了是运行时间和所占用的空间,还要考虑其他资源的开销。
(1)处理器数
某些个别问题是固有串行的,不能使用并行算法,此时处理器的多少对问题的解决无意义。
大多数问题可以并行化解决,此时使用的处理器越多(在某个界限内),算法就越快。
而这个界限就需要我们研究探讨。
(2)处理器间的通信(处理器数目一定)
①处理器的距离
②处理问题同步
二,并行计算的模型
算法运行时间为(,)
T n p,其中n是输入的大小,p是处理器的数目。
比率()(,1)(,)
=被称为算法的加速比。
当()
S p T n T n p
=时并行算法是
S p p
最有效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算法获得了完美的加速比。
(,1)
T n的值应取自众所周知的串行算法。
处理器利用率的一个重要度量是并行算法的效率,定义为
()
(,1)
(,)(,)S p T n E n p p pT n p ==。
如果(,)1E n p =.,则在算法执行过程中所有处理器完成的工作量的总和等于串行算法所需要的工作量,在这种情况下算法取得了最优的处理器使用效果。
获得最优效率的机会是很小的,我们的目标是使效率最大化。
掌握并行计算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方法
掌握并行计算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方法并行计算可以提高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和处理能力,对于大规模的数据处理、科学计算、机器学习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并行计算中,任务被分成多个子任务,并且这些子任务可以同时进行计算,以提高整体计算的效率。
本文将介绍并行计算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一、并行计算的基本原理在并行计算中,并行性是关键概念。
并行性指的是计算任务可以被划分为多个独立的子任务,并且这些子任务之间可以并行执行,从而达到提高计算效率的目的。
并行计算的基本原理包括任务划分、数据划分、通信和同步等。
1.任务划分:在并行计算中,任务被划分成多个独立的子任务,每个子任务对应一个计算单元进行计算。
任务划分通常是根据任务的特点和计算单元的性能来确定的。
例如,将一些相对独立的计算任务分配给多个计算节点,每个节点负责一部分计算,最后将计算结果进行合并。
2.数据划分:在并行计算中,数据也需要被划分成多个部分,每个计算单元只处理部分数据。
数据划分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例如按行划分、按列划分或者按块划分等。
数据划分的目的是将数据均匀地分布到各个计算单元上,以实现数据的并行处理。
3.通信:在并行计算中,各个计算单元之间需要进行通信,以共享数据或者协调计算。
通信的方式可以是消息传递、共享内存或者分布式文件系统等。
通信的效率对于并行计算的性能影响很大,因此需要合理选择通信方式,并设计高效的通信协议。
4.同步:在并行计算中,各个计算单元之间需要进行同步,以保证计算的正确性。
同步操作可以是阻塞式的,即等待其他计算单元完成后再继续执行,也可以是非阻塞式的,即继续执行其他任务而不等待。
同步操作需要根据具体的计算任务和计算单元来定制,以保证并行计算的正确性。
二、并行计算的实现方法根据并行计算的规模和硬件环境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并行计算实现方法。
常见的并行计算实现方法包括共享内存并行计算和分布式并行计算。
1.共享内存并行计算:共享内存并行计算是指多个计算单元共享同一块内存空间,在同一台计算机上进行并行计算。
arcgis重分类并行处理
arcgis重分类并行处理一、引言ArcGIS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可以用于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分析、管理和可视化。
在使用ArcGIS进行空间数据处理时,重分类是常用的操作之一。
重分类是将原始数据按照一定规则重新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或值范围,以便更好地进行分析和展示。
然而,对大规模数据进行重分类可能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计算资源。
为了提高效率,可以利用并行处理技术来加速重分类过程。
二、并行处理的概念与原理并行处理是指将一个任务分解成多个子任务,并利用多个处理单元同时进行处理,以提高任务的执行速度。
在ArcGIS中,可以通过使用多线程或分布式计算来实现并行处理。
多线程是指同时运行多个线程来处理不同的任务,而分布式计算则是将任务分发到不同的计算节点上进行处理。
三、并行处理在ArcGIS中的应用在ArcGIS中,可以利用并行处理技术来加速重分类操作。
具体步骤如下:1. 将原始数据导入ArcGIS中,并创建一个适当的栅格数据集。
可以使用栅格数据集的工具来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例如裁剪、重采样等。
2. 在ArcGIS的工具箱中选择“Spatial AnalystTools”>“Reclassification”工具。
该工具可以将原始数据按照指定的规则进行重分类。
3. 在重分类工具的参数设置中,选择合适的重分类方法和重分类规则。
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定义,也可以选择已有的重分类方案。
4. 在工具的环境设置中,选择“并行处理”选项,并设置合适的并行度。
并行度是指同时进行处理的任务数量,可以根据计算资源和数据规模进行调整。
5. 运行重分类工具,等待处理结果。
在并行处理模式下,ArcGIS 会自动将任务分发到多个线程或计算节点上进行处理,以提高处理速度。
四、并行处理的优势与注意事项使用并行处理技术可以显著提高重分类操作的速度和效率。
具体优势如下:1. 加速处理速度:并行处理可以同时进行多个任务,充分利用计算资源,从而减少处理时间。
切片地图编码及规格
地图编码及规格分几个比例等级把地图预先生成PNG格式的图片,根据客户端当前的显示等级和显示范围,把对应的图片直接传给客户端。
要预先生成图片就要按客户地图引擎的拼图算法反过来切图,总共分成0~15个等级,每等级在一定比例尺下,每个等级的图用一个目录存放,把每个等级再按经纬度划分大网格,大网格的参数称为网格因子(MapGridFactor为40表示,该目录下可存放40X40=1600张图片)。
每等级目录下存放经度的目录,经度的目录下再存放纬度目录,纬度目录下存放的是按256*256象素切出来的图片,采用PNG格式,主要为了减少图片的存储量。
每张图片在不同等级下有一定的跨度,称为步长。
最细粒度显示级别是15等级相当于1:500的地图比例尺,可以清晰显示街区、小区、道路及道路周边地物信息。
切片地图坐标系为WGS84坐标系统,只要调节切图参数和地图引擎参数可使用于本地坐标系。
(1)规格参数¾等级:0~15等级,0等级相当于一个屏幕可以查看整个世界地图,15等级相当于1:500的地图比例尺。
¾图片象素:256*256¾格式:PNG、GIF、JPG ,8~32位色深¾每等级步长:'经度步长意思 一个256象素的格子经过多少经度Dim MapLonSteps(15) As DoubleMapLonSteps(0) = 30MapLonSteps(1) = 15MapLonSteps(2) = 10MapLonSteps(3) = 4MapLonSteps(4) = 2MapLonSteps(5) = 1MapLonSteps(6) = 0.4MapLonSteps(7) = 0.2MapLonSteps(8) = 0.1MapLonSteps(9) = 0.04MapLonSteps(10) = 0.02MapLonSteps(11) = 0.01MapLonSteps(12) = 0.004MapLonSteps(13) = 0.002MapLonSteps(14) = 0.001MapLonSteps(15) = 0.0004'网格因子Dim MapGridFactor(15) As IntegerMapGridFactor(0) = 10MapGridFactor(1) = 10MapGridFactor(2) = 10MapGridFactor(3) = 10MapGridFactor(4) = 10MapGridFactor(5) = 10MapGridFactor(6) = 10MapGridFactor(7) = 10MapGridFactor(8) = 10MapGridFactor(9) = 10MapGridFactor(10) = 40MapGridFactor(11) = 40MapGridFactor(12) = 40MapGridFactor(13) = 40MapGridFactor(14) = 40MapGridFactor(15) = 40'初试化起点 设置左上角到右下角为步长MapLonSteps(15) = 0.0004 的整数。
arcgis 切片方案
ArcGIS 切片方案简介ArcGIS 是一套用于创建、管理和分析地理信息系统(GIS)的软件平台,而切片(Tiling)则是一种用于优化地图渲染和展示效果的技术。
ArcGIS 切片方案是指在 ArcGIS 平台上,对地图数据进行切片操作,以方便地图的加载和显示。
在本文档中,将介绍 ArcGIS 切片方案的概念、使用方法和常见应用场景。
同时,也会涉及到一些切片的注意事项和优化技巧。
切片概念切片即将大规模的地图数据按照瓦片(Tile)的形式进行分割,并保存为预先确定的大小和格式。
每个瓦片都包含了一小部分地图数据,可以独立加载和显示。
切片操作可以将大规模的地图数据集分割成一组小瓦片,从而使得地图在加载和显示时更加高效。
切片方案的实施步骤1.数据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好需要进行切片的地图数据。
可以是矢量数据、影像数据或者栅格数据。
2.切片设置:在ArcGIS 平台上新建一个切片任务,并设置切片的范围、分辨率、格式等参数。
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节切片参数。
3.切片生成:通过ArcGIS 平台的切片工具,对地图数据进行切片操作,并生成对应的瓦片集合。
4.切片发布:将生成的瓦片集合发布到 Web 服务器上,以供访问和使用。
切片方案的优势切片方案在地图加载和显示方面具有一些优势,如下所述: - 快速加载:由于地图数据被拆分为多个瓦片,只需要加载当前视图区域所需的瓦片,而不是加载整个地图数据集,因此加载速度更快。
- 流畅交互:每个瓦片都可以独立加载和显示,因此在放大、缩小、平移地图时,可以实现快速的响应和流畅的交互体验。
- 节约带宽:由于只加载当前视图区域的瓦片,因此可以节省带宽消耗,特别是在移动网络环境下。
- 离线使用:切片数据可以下载保存到本地设备中,实现离线使用,确保在无网络连接时也能够浏览地图。
切片应用场景ArcGIS 切片方案在许多应用场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Web 地图展示:通过将地图数据进行切片,可以大大提高 Web 地图在浏览器中的加载速度和显示效果,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地图浏览体验。
超图切片方案
超图切片方案1. 引言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切片是将地理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割为小块的过程。
超图切片方案是超图软件公司提供的一种高效的地理数据切片方案,可用于构建地图应用程序,实现地图数据的快速展示和交互。
本文将介绍超图切片方案的原理、流程以及应用场景。
2. 切片原理超图切片方案基于瓦片地图的原理,将地图数据以瓦片的形式存储和传输。
每个瓦片代表地球上一个小区域的地理数据,例如一个城市、一个省份或者一个国家。
地图的整个视图可以由多个瓦片组成,并按照行列的方式进行排列。
超图切片方案采用金字塔状的数据存储结构,将地图数据根据不同的层级切分为不同精度的瓦片。
最底层的瓦片包含最详细的地理信息,而顶层的瓦片则包含概要信息。
用户在地图上放大或缩小时,系统会根据当前的层级动态加载相应层级的瓦片,从而保证地图的流畅显示和高效交互。
3. 切片流程超图切片方案包括三个主要步骤:数据准备、切片生成和切片发布。
3.1 数据准备在进行切片之前,需要将原始地理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准备。
首先,将原始数据转换为超图软件能够识别的数据格式,例如超图的地图数据格式(SMF)或者数据库格式(SDB)。
然后,根据需要选择切片的范围和层级,确定需要切片的地理数据范围和切片的层级数量。
最后,对数据进行清理、筛选和优化,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合理性。
3.2 切片生成切片生成是将准备好的地理数据进行切片的过程。
超图切片方案提供了高效的切片算法和工具,可以快速将地理数据切分为瓦片。
切片生成的结果是一组瓦片数据,每个瓦片都代表地球上一个小区域的地理信息。
切片生成过程中,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符号化、渲染样式调整等操作,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3.3 切片发布切片发布是将生成的瓦片数据发布到地图服务平台或者应用程序中的过程。
超图切片方案提供了丰富的发布方式,包括搭建切片地图服务、导出为标准的瓦片地图格式(例如MBTiles)、嵌入到网页应用中等。
通过切片发布,用户可以快速访问和使用地图数据,并实现地图的在线浏览和交互。
区域生长算法并行计算公式
区域生长算法并行计算公式
区域生长算法是一种用于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的算法,用于将图像分割成具有相似特征的区域。
并行计算是一种通过同时执行多个计算任务来加快计算速度的方法。
将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可以通过并行计算来加速区域生长算法的执行过程。
在并行计算中,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表示区域生长算法的并行计算过程:
1. 初始化并行计算环境:在并行计算环境中,需要初始化并行计算资源,包括处理器、内存和通信机制。
这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表示:
Init_parallel_env()。
2. 划分图像数据:将图像数据划分成多个子区域,以便并行处理。
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表示图像数据的划分过程:
Divide_image_data()。
3. 并行执行区域生长算法:在每个子区域上并行执行区域生长算法,以便同时处理多个区域。
这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表示:
#pragma omp parallel for.
for each subregion in image_data:
Region_growing_algorithm(subregion)。
4. 合并处理结果:将各个子区域上处理得到的结果合并起来,形成最终的分割结果。
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表示合并过程:
Merge_segmentation_results()。
通过以上公式,可以看出在并行计算环境下,区域生长算法可以被有效地并行化,从而加速图像分割的过程。
这种并行计算的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区域生长算法的执行效率,特别是在处理大规模图像数据时能够发挥出更好的性能。
同时,需要注意并行计算的负载均衡和通信开销等问题,以确保并行计算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基于GPU的地图切片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摘要在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日益融合的发展趋势下,基于Web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不再局限于农业、气象等传统行业。
如今WebGIS系统为了加快客户端显示地图数据的速度,主要使用瓦片金字塔的结构对影像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
航空航天科技和遥感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产生了海量的栅格地图数据,如何快速地构建影像数据的瓦片金字塔,是高性能WebGIS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瓦片金字塔的构建方法主要分为单机串行和分布式集群两种方式,而GPU 由于其强大并行处理能力,为海量地图数据切片性能的提高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本文利用CUDA并行计算架构设计了栅格地图数据的快速切片方法,将瓦片金字塔构建时的数据重采样和瓦片JPEG压缩的并行运算都交由GPU来完成,改变了瓦片金字塔传统生成的方式。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图像缩放常用的几种方法在GPU上并行实现进行了研究,并运用到不同地图投影下的瓦片缩放生成中。
(2)研究了JPEG压缩标准,通过在GPU端完成JPEG压缩中的颜色变换和采样、DCT变换、量化等可并行运算部分,而逻辑运算较高的熵编码部分在CPU端完成,从而充分发挥了GPU平台的计算性能来完成瓦片数据的JPEG压缩。
(3)针对瓦片金字塔的结构特性,分析了基于GPU的四叉树索引地图切片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GPU显存利用率,提出了基于GPU平台的条带层级切片算法。
此算法通过对划分的地图条带迭代式处理来生成不同缩放级别的瓦片,利用缓存技术来生成边界瓦片和金字塔的高层瓦片,从而减少了磁盘、主机内存和GPU显存间的数据传输。
(4)采用模块化的思想,设计并实现了GPU平台的地图切片系统。
其中元数据模块提供了切片地图Web服务发布所需的元信息;空间配置器模块为了满足切片过程中对相同大小的内存块频繁申请的需求,采用多级链表分配池方式管理内存,保证了切片系统的稳定性;瓦片存储模块设计了统一的接口来支持不同存储系统。
geoserver gwc切片级别对应的行列数计算
Geoserver 是一个开源的地理信息系统服务器,用于共享、处理和编辑地理空间数据。
它提供了一个能够存储和输出地理信息数据的评台,还能够对这些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处理。
其中的 GWC (GeoWebCache) 是一个用于瓦片缓存的插件,能够加速 WMS (Web Map Service) 的访问速度。
在使用 GWC 进行地图瓦片缓存时,需要根据需要的切片级别来计算对应的行列数,以便进行相应的配置。
下面我们来详细讨论一下如何计算 geoserver gwc 切片级别对应的行列数。
一、理解切片级别在 GWC 中,切片级别通常指的是地图的缩放级别,也就是地图上的比例尺。
地图的切片级别越高,代表地图的缩放比例越大,所显示的地图范围就越小。
一般地,切片级别用数字来表示,例如 0 级代表最大比例尺,最小范围;而最大切片级别取决于缓存的分辨率和地图范围。
二、计算行列数公式在 GWC 中,切片级别对应的行列数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行数 = 2^级别列数 = 行数当切片级别为 3 时,对应的行列数为:行数 = 2^3 = 8列数 = 8三、实际案例分析假设我们有一个地图,需要在 GWC 中进行切片缓存,我们可以根据以下步骤计算切片级别对应的行列数。
1.确定地图范围和分辨率我们需要确定地图的范围和分辨率。
地图范围可以通过地图数据源或地理信息系统的元数据来获取,而分辨率则代表了地图上每个像素点的实际大小。
2.计算最大切片级别根据地图的分辨率和范围,我们可以计算出地图的最大切片级别。
最大切片级别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最大切片级别 = log2(地图范围 / (256 * 分辨率))其中,256 代表了每个切片的像素数目,而 log2 表示以 2 为底的对数。
3.计算对应的行列数根据最大切片级别,我们可以使用上文提到的公式来计算每个切片级别对应的行列数,从而进行相应的配置和缓存操作。
四、注意事项在进行切片级别对应的行列数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分辨率的选择会影响最大切片级别的计算,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计算。
arcgis 切片 占用空间计算
arcgis 切片占用空间计算ArcGIS 是由美国ESRI公司开发的一套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广泛应用于地理空间数据的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等领域。
其中,切片(Tile)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处理方式,可以将大规模的地理数据集切分成小块,以提高数据加载和显示的效率。
本文将重点探讨ArcGIS 切片占用的空间计算方法。
在ArcGIS中,切片是由一系列规则定义的网格状地理图像,通常以瓦片(Tile)的形式存储。
切片可以是栅格数据(如DEM、影像等)或矢量数据(如地图、矢量图层等)。
切片可以按照不同的层级进行组织,每个层级对应不同的地图显示比例。
通常情况下,切片的层级越高,每个层级的切片数量就越多,占用的空间也就越大。
在计算切片占用的空间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些基本概念。
首先是切片的分辨率(Resolution),它表示每个切片在地理坐标上所表示的距离。
分辨率的大小决定了切片的数量和大小。
其次是切片的范围(Extent),表示每个切片所包含的地理范围。
切片的范围可以根据数据的地理范围进行定义,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划分。
最后是切片的格式(Format),切片可以以不同的格式进行存储,常见的格式有JPEG、PNG和GeoTIFF等。
在ArcGIS中,切片占用的空间通常是通过计算每个切片的大小,然后累加得到的。
切片的大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切片大小 = 切片的像素数× 每个像素的字节数其中,切片的像素数可以通过切片的分辨率和范围进行计算。
假设切片的分辨率为r,范围为e,切片的像素数可以表示为:切片的像素数 = (e.maxX - e.minX) / r × (e.maxY - e.minY) / r每个像素的字节数取决于切片的格式。
对于JPEG格式的切片,每个像素通常占用3个字节,即24位色彩空间。
对于PNG格式的切片,每个像素通常占用4个字节,即32位色彩空间。
对于GeoTIFF格式的切片,每个像素的字节数取决于数据的位深度,如8位、16位或32位等。
arcmap使用切片方案
以我给的标题写文档,最低1503字,要求以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不要带图片,标题为:arcmap使用切片方案# ArcMap使用切片方案在GIS领域中,切片是将大型地理数据集分割为小块以提高数据处理和可视化效率的常用技术。
ArcMap作为Esri公司的GIS软件,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工具,允许用户使用切片方案来管理和操作地理数据。
本文将介绍ArcMap中使用切片方案的方法和步骤。
## 1. 切片概述切片是将地理数据集分割成一系列规定大小的小块(通常是正方形)的过程。
这些小块称为切片或瓦片。
切片技术使得大型地理数据集可以以分块的方式存储,这样可以减少数据集的大小,并提高数据的可用性和显示速度。
切片可以应用于各种地理数据集,包括栅格图像、矢量数据和地形数据等。
## 2. ArcMap中的切片方案ArcMap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功能来创建、管理和使用切片方案。
下面将介绍在ArcMap中使用切片方案的步骤和方法。
### 2.1 创建切片方案要使用切片方案,首先需要创建一个切片方案。
在ArcMap中,可以使用**切片工具**来创建切片方案。
切片工具位于ArcToolbox工具箱中的**地图服务工具**下的**切片**工具集中。
使用切片工具,您可以指定切片的大小、缩放级别范围和输出位置等参数。
在使用切片工具创建切片方案的过程中,还可以选择在切片中包含什么类型的地理数据。
ArcMap支持将矢量数据、栅格数据和图层作为切片进行输出。
此外,您还可以选择将切片输出为不同格式的文件,如JPEG、PNG或Tiff等。
### 2.2 切片方案的管理在创建切片方案后,可以使用**切片管理器**来管理和操作切片方案。
切片管理器是ArcMap中的一个窗口,用于查看、管理和发布切片。
通过切片管理器,可以查看切片的缩放级别、切片的大小、切片的位置等信息。
还可以将切片上传到远程服务器上,以供其他用户访问和使用。
切片管理器还提供了一些功能,如刷新切片、重新生成切片和删除切片等。
地图切片公式
地图切⽚公式1,假定地图块为256X256像素⼤⼩。
从第⼀级整个世界⼀个地图块,按照⽐例尺倍增的⽅式放⼤。
第N级的地图⽐例尺计算⽅法如下: 1 : (20037508.3427892*2*100)/(256/96*2.54) /(2^(N-1))= 1: 591658710.90912992125984251968504/(2^(N-1))2,转换成地图图⽚(Map Tile),第N级的总像素数计算⽅法如下: 256*(2^(N-1))3,原始数据(经纬度)按墨卡托投影(把地球视为正球体)。
投影⽂件如下:PROJCS["Google_Mercator",GEOGCS["GCS_WGS_1984",DATUM["D_WGS_1984",SPHEROID["WGS_1984",6378137.0,0.0]], PRIMEM["Greenwich",0.0],UNIT["Degree",0.0174532925199433]],PROJECTION["Mercator"],PARAMETER["False_Easting",0.0], PARAMETER["False_Northing",0.0],PARAMETER["Central_Meridian",0.0],PARAMETER["Standard_Parallel_1",0.0],UNIT["Meter",1.0]]4,投影后世界地图东西向范围(-20037508.3427892,20037508.3427892)(⽶),南北向忽略变形⼤的⾼纬度地区取东西向相同范围。
经纬度范围东西[-180,180],南北[-85.05112877980659,85.05112877980659]。
xyz切片计算经纬度范围
xyz切片计算经纬度范围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经纬度是用来表示地球上任意位置的坐标系统。
经度用来表示东西方向,纬度用来表示南北方向。
当我们需要处理大规模的地理数据时,常常需要将地球表面划分为许多小块,即切片。
这样可以方便地对地理数据进行存储、检索和分析。
一种常见的切片方式是使用xyz切片,其中x、y和z分别表示切片的水平和垂直位置以及切片的缩放级别。
通过xyz切片,我们可以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一个个正方形的切片,每个切片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
那么,如何使用xyz切片来计算经纬度范围呢?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每个缩放级别下切片的数量。
在地球表面被划分为切片后,每个缩放级别下的切片数量是固定的。
例如,z=0级缩放时,地球表面只有一个切片;z=1级缩放时,地球表面被划分为4个切片;z=2级缩放时,地球表面被划分为16个切片,依此类推。
在知道了每个缩放级别下切片数量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每个切片的经纬度范围:切片宽度 = 360度 / 2^z切片高度 = 180度 / 2^z其中,z表示缩放级别。
切片宽度和切片高度分别表示每个切片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跨度。
以z=0为例,切片宽度为360度,切片高度为180度,这就是为什么z=0级缩放时地球表面只有一个切片的原因。
有了每个切片的宽度和高度,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每个切片的经纬度范围:切片左上角经度 = x * 切片宽度 - 180度切片左上角纬度 = 90度 - y * 切片高度切片右下角经度 = (x + 1) * 切片宽度 - 180度切片右下角纬度 = 90度 - (y + 1) * 切片高度其中,x和y分别表示切片的水平和垂直位置。
切片左上角经度和切片左上角纬度分别表示每个切片左上角点的经度和纬度,切片右下角经度和切片右下角纬度分别表示每个切片右下角点的经度和纬度。
通过以上公式,我们可以方便地计算任意切片的经纬度范围。
例如,如果我们想计算z=10级缩放时,x=100,y=50的切片的经纬度范围,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计算:1. 根据z=10级缩放时每个切片的宽度和高度公式,计算出切片的宽度和高度。
地形切片方式
地形切片方式
地形切片是指在三维数字地形模型上切开一条或多条路径,以便更好地了解该区域的地形特征。
地形切片可以是地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或河流剖面图等。
地形切片是一种常用的地形分析方法,可以提供地形的几何特征和空间特征,是进行地形信息提取和地形分析的重要手段。
地形切片方法可以分为三类,即线性切片、面状切片和曲面切片。
(一)线性切片
线性切片法是利用直线路径进行地形切片。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不需要高级的软件和算法,适用于简单的地形和小规模地形研究。
线性切片可以根据地形图或数字高程模型进行绘制,根据切线方向切开地形。
线性切片的主要优点是操作简单,图形直观,可以很好的表达地形的高差变化。
但是,线性切片的分辨率比较低,对于复杂的地形来说,不够精确。
(二)面状切片
面状切片法是将地形划分成许多小平面,然后在每个小平面上进行切割。
这种方法比线性切片更加精确,可以应用于复杂的地形研究。
面状切片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分析大规模地形,可以绘制精度更高的地形分析图,对于地下水文、土壤侵蚀和城市规划等具有重要的地应用价值。
但是,面状切片使用面状数据,比较庞大,计算量也较大,需要相对较高的计算机配置。
总之,地形切片是一种常用的地形分析方法,可以提取地形的几何特征和空间特征,可以应用于地下水文、土壤侵蚀和城市规划等方面。
地形切片方法包括线性切片、面状切片和曲面切片,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
对于不同的地形研究目的和需求,需要选择适当的地形切片方法来进行分析。
mvt矢量切片算法
mvt矢量切片算法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发展,矢量切片技术在地图数据的处理和展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中,MVT(Mapbox Vector Tiles)矢量切片算法是一种常用的技术,它能够将大规模的矢量地图数据切分成小块,以提高地图的加载速度和渲染效果。
MVT矢量切片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将地图数据按照网格划分成一系列的矩形区域,每个区域称为一个矢量切片。
这些矢量切片可以根据不同的层级进行细分,以适应不同屏幕分辨率和缩放级别的需求。
在每个矢量切片中,地图数据以矢量格式存储,包括点、线、面等地理要素的几何信息和属性数据。
MVT矢量切片算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MVT矢量切片算法能够将地图数据按需加载,减少了数据传输的量,提高了地图的加载速度。
由于矢量数据相对于栅格数据来说,数据量更小,因此在网络传输和存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此外,MVT矢量切片算法还支持增量更新,只需传输变化的部分数据,进一步提高了地图数据的传输效率。
其次,MVT矢量切片算法能够实现地图的动态渲染,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在传统的栅格地图中,地图的缩放和平移操作需要重新加载整个地图图层,而MVT矢量切片算法可以根据用户的操作,只加载和渲染当前可见区域的矢量切片,大大减少了渲染的时间和计算的复杂度。
这使得用户可以流畅地进行地图的浏览和交互操作。
此外,MVT矢量切片算法还具有灵活性和可定制性。
通过对矢量切片的设计和配置,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灵活地选择和展示地图的要素和属性。
例如,可以根据地图的层级和缩放级别,选择性地显示道路、建筑物、水系等要素,以及相应的属性信息。
这为地图的个性化定制和专业化应用提供了便利。
然而,MVT矢量切片算法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由于矢量数据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矢量切片的生成和处理需要较高的计算和存储资源。
特别是在处理大规模的地图数据时,需要考虑到算法的效率和可扩展性。
其次,MVT矢量切片算法对地图数据的格式和结构有一定的要求,需要进行数据预处理和优化,以适应算法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矢栅转换
并行方法一——共享内存
进程1 进程2 进程3 进程4
并行方法二——PC集群
• 从主机发起请求 让服务器同时出图
主机
部 署
CITYSERVER 服务器1
CITYSERVER 服务器2
CITYSERVER 服务器3
CITYSERVER 服务器4
地理切片原理及并行方法
谢谢!
High-performance Geo-Computation Lab Group
Image File For Each Column
紧凑型文件存储
Server Cache Directory
Map Sever Cache Directory
Map Frame Name
_alllayers
L00
L01
……
conf.cdi L[N]
文件夹
文件
conf.xml
Level Of Detail
R0000C0000.bundlx R0000C0080.bundlx …… R[rows]C[cols].bundlx
Compacted Tiles
存储方 式?
R0000C0000.bundle R0000C0080.bundle
R[rows]C[cols].bundle
紧凑型文件解读
• Bundle
瓦片金字塔
• 多分辨率的层次模型 • 预缓存 • 繁冗的切片数量/时间
如何 切片?
解决方案:时空转换策略
切片方案
• 当前切片大小:T(像素级定义) • 当前坐标:X,Y
• 那么行列值的计算方法如下: • 行号:row=abs(TileOrgX -X)/(R*T) • 列号:column=abs(TileOrgY -Y)/(R *T) • R=(25.39999918/DPI)*Scale/1000 • 单位:米/像素
地理切片原理及并行方法
High-performance Geo-Computation Lab Group
内容提要
• 切片实现过程介绍 • 切片的存储格式解析 • 并行切片的方案
High-performance Geo-Computation Lab Group
什么是瓦片
• 将一定范围内的地图,按一定的比例尺级 别(瓦片级别),切片成若干个以行列进 行编排的图片数据,并按一定的命名规则 和组织方式进行存储,形成金字塔结构模 型的静态地图缓存。所获得的特定格式的 地图切片数据,即是瓦片(Tile)。
Map01
……
conf.cdi L[N]
文件夹
文件
conf.xml
Level Of Detail
R00000001
R00000001
……
R[rows]
Tile Rows
配置文件: 切片元数据
……
C00000000.png C00000001.png
C[cols].png
瓦片图片在原图中分布情况
DataA
DataB
DataC
DataD
DataE
DataF
DataG
DataH
DataI
Header——Data数据长度 Data ——图片数据
瓦片图片在bundle文件中组织情况
Header
DataA
Header
DataB
Header
DataC Header
DataD
Header
切片类型 创建时间 文件数量 文件大小
松散型 紧凑型
13’33’’ 13’19’’
12,962 14
34.0M 41.8M
占用磁盘空 迁移时间
间
61.9M
53’’
41.8M
<1’’
金字塔
存储模 型
松散型文件存储
Server Cache Directory
Map Sever Cache Directory
DataE
Header DataF Header
DataG
Header DataH Header
DataI
每段数据前增加四个字节存储每个切片数据的长度
紧凑型文件解读
• Bundlex
瓦片索引在bundlx文件中组织情况
DataA DataB DataC
DataD DataE DataF
DataG DataH DataI
81952 = 16+5*16384+16
1 bundlx = 81952 byte 1 bundle <= 16384 tiles 1 tile偏移量占用 5 byte
切片的读取方法
• 读取方法 • Image getTile(int level, int row, int col)
地图瓦片生成的并行应用
• Scale: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 • DPI:每英寸的像素数;
Arcgis瓦片存储格式
松散型 (jpg.png等) VS 紧凑型(Bundle)
• 可以直接读取,比较直观。
• 占用磁盘空间大,不太易于管理, 拷贝和迁移不太方便。
• 对密级较高的数据,不能设置密码
• 磁盘存储占用空间少, • 易拷贝,调用切片时网络流量少 • 便于迁移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