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高考必备词汇典故

合集下载

高考古诗词典故

高考古诗词典故

高考古诗词典故高考古诗词常用典故1(1)斑竹:湘妃竹。

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舜死后在湘水上啼哭,眼泪洒在竹子上,竹竿上都生了斑纹。

唐刘禹锡《泰娘歌》:“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

”(2)比翼鸟:传说中鹣鹣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

比喻夫妻。

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3)碧血:常与“丹心”连用,歌颂为国捐躯者的忠贞。

元郑元佑《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是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4)长城:南宋将领檀道济自称为“万里长城”,后以此称能抵御敌人入侵的英雄人物。

宋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5)采薇: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

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

后以此喻隐居避世。

唐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6)长亭:古代驿站在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送别。

后“长亭”成为送别之地的代称。

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7)尺素: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为书信的代称。

宋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8)登高:重阳节有登高习俗。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东山高卧:东晋谢安辞官隐居东山,后指隐居。

唐李白《梁园吟》:“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末应晚。

”(10)杜康:传说杜康(字仲宁)发明了酒,后以此作为酒的代称。

三国魏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1)东篱:语出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后多以“东篱”表现归隐之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

宋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12)寒食:节日名,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

传说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

高考必考的100个典故

高考必考的100个典故

1、炎黄子孙: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i)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

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又称为“炎黄子孙”。

2、禅让制: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舜建议把帝位让给尧的儿子丹朱,诸侯不拜丹朱却拜舜,推舜为帝。

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

3、鲧(gun)的儿子禹采取“开、通、疏、凿、引”方法治水有功,被推为部落联盟首领。

4、禹禅让帝位给伯益,禹的儿子启夺位称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自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5、夏王朝第16代君王“桀(jie)”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桀犬吠尧”、“桀骜不驯”都出于此人。

6、“汤”以“网开一面”展示他的仁慈,并取得了黎民百姓的拥戴,后打败夏桀,灭夏建商;汤又名成汤,是尧舜时期契(qi)的后裔。

7、“伊尹”是商王朝的开国功臣,也是中国第一位贤臣,历史上被视为臣道的楷模,后辅佐“外丙、仲壬(ren)、太甲”三王执政,亲作《伊训》、《肆命》等,有“伊尹囚帝(太甲)”之典故。

8、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9、商第三十代大王纣和夏桀一样是典型的暴君,历史上有“桀纣”并称。

纣创造了“炮烙”、“虿(chai)池”等刑罚,造“鹿台、酒池、肉林”,劳民伤财,草菅人命。

10、姬昌,后人尊称周文王,实施仁政,有太颠、辛甲大夫、闳(hong)夭、散宜生等贤臣,在姜尚(名望、字子牙)的辅佐下奠定了灭商的基础,著有《周易》,将八卦演为64卦,并做卦辞、辞。

11、殷商“谗言进用,忠良远黜(chu)”,比干被挖心、萁(qi)子装疯、微子出走,周武王兴兵伐纣,奴隶倒戈,纣王鹿台自焚,奸臣恶来、费忠被斩首,殷商灭亡,周王朝诞生,周武王封姜尚在齐、周公旦(武王的兄弟)在鲁,后有周公辅成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典故。

12、周幽王千金难求妃子(褒姒)笑,烽火连台戏诸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国都镐京被犬戎攻破,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高考常用经典典故.doc

高考常用经典典故.doc

诗词中常见的典故1、梨园梨园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园圃,唐玄宗开元年间,将其作为教习歌舞的地方,且在这里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音乐舞蹈表演人才,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国此,后世的戏曲班社常以“梨园”为其代称,戏曲艺人称“梨园弟子”。

2、抱柱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

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

后以喻坚守信约。

李白《长干行》:“常存抱住信,岂上望夫台。

”3、斑马春秋时,晋、鲁、郑伐齐,齐军趁夜间撤走。

晋国大臣刑伯听到齐军营里马叫,推测道:“有班马之声,齐国军队一定连夜撤走了。

”班马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

李白《送友人》:“挥的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4、问鼎春秋时,楚望而却步王北伐,陈兵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

周定王孙满慰劳楚师,楚庄王向王孙满询问周朝的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和轻重。

后遂以“问鼎”喻篡夺政权。

《晋书 ?王敦传》:“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

”今常以喻谋求夺得。

例:这次比赛,主队连输几场,失去问鼎冠军的机会。

5、辞第汉时,北方匈奴贵族经常骚扰边境。

一次汉武帝要为大将霍去病修建府第,霍去病辞谢道:“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后以喻为国忘家。

杜甫《奉和严中臣西城晚眺十韵》:“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

”6、请缨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

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

”后以喻杀敌报国。

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叹江山如故,千村落寥。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7、钓鳌传说古渤海东面有五座大山随海波漂流,上帝叫十五只大鳌顶住,山才固定不动。

友伯国有一巨人举起脚来跨出没几步,就到了五座山的地方,他一下钓去只六只鳌,因此,有两座山就沉入海底了。

后以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

李白《赠薛校书》:“未夸观海作,空郁钓鳌心。

”8、三尺古代,剑约三尺长,故用为剑的代称。

《汉书?高帝纪下》:“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

高考语文常见历史典故份

高考语文常见历史典故份

高考语文常见历史典故(一)份高考语文常见历史典故 11、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译文: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赏析:把以往的得失当作将来的借鉴,也就是追溯以往而策励将来。

有些追悔过去的过失,还有些人以炫耀以往的成功,但如果仅仅沉浸于追悔与炫耀之中,而不去觉悟将来过去的重演或成功不可能再来,那对将来事业的成功没有任何帮助。

因此必须吸取以往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防止将来错误再度发生。

不再去蹈以往的覆辙,那才是有益之举。

就这一点来说,前人已给我们总结出了极为宝贵的经验。

2、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注释: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意:意图。

译文:项庄舞剑的目的,在于刺杀刘邦。

赏析:《史记》中记载,刘邦到鸿门去拜见项羽,项羽留他饮宴,谋士范增让项庄以舞剑助兴为名,准备乘机杀死刘邦,刘邦的谋士张良对樊哙说:“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

”后即用以比喻说话或行动虽然表面上另有名目,实则想乘机害人。

3、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

选择《史记魏世家》。

思:思慕,怀念。

乱:混乱,动乱。

家境贫寒就会思慕贤惠的妻子,国家动荡就会渴望有才能的宰相。

:魏文候选相时有两个人选,一个魏成子,另一个是翟璜。

魏文候不知道该选谁为好,犹豫不决,于是去征求李克的意见。

李克说:“平时考察他亲近的人,富贵时考察他交往的人,做官时考虑他举荐的人,穷困时考察他不做的事,贫贱时考察他不要的东西。

”这里,李克提出了辨别何选拔人才的方法问题。

即看一个人操守品德如何,主要是看他面对贫穷与富贵、低贱与腾达时如何为人处事,而不是听他自吹自擂。

只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才称得上君子。

也只有这样得人,才能担当起扶危定倾、理乱兴治的重任。

4、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

选自《史记齐太公世家》。

沐:洗头发。

吐哺:吐出口中所吃的食物。

洗一次头三次提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口中的食物,为的是接待来客。

周__诫伯禽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兄弟,成王的叔父,就地位来说在天下也不是低贱的了。

高考的成语典故

高考的成语典故

高考的成语典故是语言的精华,具有深刻的表现力和强大的力,是各民族语言特点的集中体现,言简意赅,在言语交际中使用频繁。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高考的成语典故,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高考的成语典故篇一:乘风破浪南北朝时,有个年青人名叫宗悫[què],字元干。

他从小就跟着父亲和叔叔舞剑弄棒,练拳习武,年纪不大,武艺却十分高强。

有一天正是他的哥哥结婚的日子,家里宾客盈门,热闹非凡。

有十几个盗贼也乘机冒充客人,混了进来。

正当前面客厅里人来人往,喝酒道贺之际,这伙盗贼却已潜入宗家的库房里抢劫起来。

有个家仆去库房拿东西,发现了盗贼,大声惊叫着奔进客厅。

一,客厅里的人都被惊呆了,不知如何是好。

只见宗悫镇定自若,拔出佩剑,直奔库房,盗贼一见来了人,挥舞着刀枪威吓宗悫,不许他靠前。

宗悫面无惧色,举剑直刺盗贼,家人也呐喊助威。

盗贼见势不妙,丢下抢得的财物,赶紧脱身逃跑了。

宾客见盗贼被赶走了,纷纷称赞宗悫机敏勇敢,少年有为。

问他将来长大后干什么?他昂起头,大声地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干一番伟大的事业。

”果然,几年以后,当林邑王范阳迈侵扰边境,皇帝派交州刺史檀和之前往讨伐时,宗悫自告奋勇地请求参战,被皇帝任命为振武将军。

一次,檀和之进兵包围了区粟城里林邑王的守将范扶龙,命宗悫去阻击林邑王派来增援的兵力。

宗悫设计,先把部队埋伏在援兵的必经之路,等援兵一进入埋伏圈,伏军立即出击,把援兵打得个落花流水。

就这样,宗悫果然替国家打了不少胜仗,立下许多战功,被封为洮阳候。

实现了他少年时的志向。

高考的成语典故篇二:家喻户晓“家喻户晓”是“家家户户都知道”的意思。

而原来却叫作“户告人晓”,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汉朝人编的一部《烈女传》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个名叫梁姑的女子,一天,她的房屋不慎失火。

她哥哥的一个小孩和她自己的两个小孩,都在屋里。

她冒火冲进屋去,本来想先抢救她哥哥的小孩,可是抢出一看,却是自己的一个孩子。

这时,火势已猛,没法再进去了。

高考历史典故故事简短

高考历史典故故事简短

高考历史典故故事简短
以下是一些高考历史典故的简短故事:
1. 烽火戏诸侯:公元前771年,周幽王为了博取褒姒一笑,点燃烽火台,戏弄了诸侯。

从此,失信于诸侯,诸侯纷纷离去。

后来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

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东迁洛邑,开始了东周时期。

2. 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实行变法。

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于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3. 孟母三迁: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

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

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

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

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

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

4. 卧薪尝胆:公元前496年,吴王阖庐出兵与越争霸,越王勾践大败吴师于木隽李(今浙江嘉兴南)射伤阖庐。

不久,阖庐死去。

其子夫差继位后于前494
年出兵复仇,勾践大败,栖于会稽山上,乃使大夫文种向吴求和,“勾践请为臣,妻为妾”,吴王不许。

于是,“勾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被文种劝止,并接受了文种的建议,以美女宝器,买通了吴国擅离职守的伍子胥,然后退兵回国。

越王勾践在范蠡的帮助下,重振国政,自此与吴国争霸直至被灭。

高考常考的50个成语典故

高考常考的50个成语典故

高考常考的50个成语典故公文学堂2021-12-06 11:161.高山流水(余伯牙、钟子期)【解释】比喻知己或知音。

也比喻乐曲高妙。

【出处】《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2.网开一面(商汤)【解释】把捕禽的网撤去三面,只留一面。

比喻采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出路。

【出处】《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

’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

”3.三缄其口(姜太公)【解释】形容说话十分谨慎,不肯或不敢开口(语出《说苑·敬慎》)【出处】《太公金匮》:“武王问:'五帝之戒;可得闻乎?’太公曰:'黄帝云:予在民上;摇摇恐夕不至朝。

故金人三缄其口;慎言语也。

’”4.朝三暮四(庄子)【解释】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

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出处】《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

’众狙皆怒。

曰:'然则朝四而暮三。

’众狙皆悦。

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狙:猕猴;芧:橡子,橡果;5.完璧归赵( 蔺相如)【解释】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

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带宝玉去秦国换取城池,见秦王有诈,便凭着大智大勇,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

”6.负荆请罪(廉颇)【解释】负:背着;荆:荆条。

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

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7.一鼓作气(曹刿论战)【解释】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

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出处】《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

高中语文高考作文素材——古文学典故(共50个)

高中语文高考作文素材——古文学典故(共50个)

高考作文素材古文学典故1.钱可通神唐朝宰相张延赏有一次过问一场冤狱,要有关狱吏十天内查明判决。

第二天一早,他见案头放着一份小贴子,上写:“钱三万贯,乞不问此狱。

”他大怒,把案子催得更紧。

第三天,又见有小帖子,写明“钱五万贯”。

他更加光火了。

要求两天内结案。

第四天,又见小帖子,写明“钱十万贯”。

这一下,他气馁了,说道:“钱到十万,已可通神,我还管得了吗!”(见唐张固《幽闲鼓吹》)后以“钱可通神”极言钱的诱惑力之大。

2.骑猪唐朝武则天时,河内王武懿宗,率军去赵州一带打仗。

懿宗听说敌方有数千骑从北而来,便弃甲而逃,其实当时双方相距还有七百里之遥。

后来懿宗回师京都,置酒庆功。

张元一在武则天面前写诗嘲笑他,有“忽然逢着贼,骑猪向南窜”之句。

武则天问:“懿宗难道没有马吗?为什么要骑猪?”张元一说:“骑猪是是夹豕走也。

”按:豕即猪,豕与屎同音,夹豕走,意思是来不及大便,夹着大便就逃走。

(见唐孟棨《本事诗•嘲戏》、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后以骑猪指仓皇逃跑。

3.鸟尽弓藏把鸟射完以后,弓就用不着了。

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吕后怀疑韩信谋反,把他抓起来。

韩信说:“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现在天下已定,我是应该死了。

”(见《史记•淮阴侯列传》)又《越王勾践世家》也载有范蠡的话:“飞鸟尽,良弓藏。

”后以“鸟尽弓藏”为事后拋弃有功之人的典故。

4.屏风误点三国时,曹不兴给孙权画屏风,不小心,误点了一滴墨,便将它画成一只苍蝇。

孙权看到后。

以为是真苍蝇,用手去赶它。

(见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曹不兴》)后以“屏风误点”形容画艺高超。

5.蒲柳先秋晋代人顾悦之与简文帝同岁,但头发早白了。

简文帝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说“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姿,经霜弥茂。

”意思是我像蒲草与柳叶一样,一到秋天就萎落;你像松树和柏树,虽然经历霜雪,却越来越茂盛。

简文帝说他答得很好。

(见《世说新语•言语》《晋书•顾悦之传》)后以“蒲柳先秋”为体质弱的典故。

高考祝福语成语典故

高考祝福语成语典故

高考祝福语成语典故高考,作为中国人教育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件大事,无疑是许多学子们梦寐以求的牛角之争。

对于这些学子们来说,传统的祝福语可谓是极为重要,它承载着学子们的希望和梦想。

不仅如此,祝福语也蕴藏着许多中华文化的成语典故,这些典故不仅可以帮助学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成语,还能够增加学子们的文化知识储备。

下面,我将以“高考祝福语”为主题,结合中华文化的种种成语典故,探析高考祝福语的含义和文化内涵。

1. “顺风顺水,平平安安”――《管子·牧民》“顺风顺水,平平安安”作为经典的祝福语,寓意着学子顺利通过高考,安然无损。

它也是成语“顺风顺水”和“平平安安”的合体,具有明显的梁山好汉口吻,还常常被广大学生们当做口头禅使用。

其典故来源于《管子》中的一则寓言,讲述了远古时代,一位牧民带着羊驼祭拜河神后,在河神的神龛上发现了一块石碑。

石碑上刻着:“道恒流器,性如止水。

治国平天下,宜以顺民。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治理天下,必须要顺民而行,才能够真正实现“顺风顺水,平平安安”的愿景。

2. “金榜题名,一举成名”――《西游记》“金榜题名,一举成名”是传统高考祝福语中最为常见的一句话,它寓意着学子能够在高考中一举成名,成功跻身于名列前茅的佼佼者之列。

它的典故源自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以及著名小说《西游记》中的情节。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考试的方式是通过考试拉选。

参加考试的人需要在科场上答题,答对的人就可以获得官职。

而“金榜题名”指的是通过科举考试,获得了进士、举人、会元等各种头衔,成为了官员。

而“一举成名”这个词语则起源于《西游记》中的情节,讲述了孙悟空拜师学艺,屡试不爽,最终通过一次考验,一跃成为了天宫的众神之一。

相信在高考中,只要学子们努力奋斗,也可以一举成名,获得满意的成绩。

3. “考上好大学,山重水复疑无路”――《毛泽东诗选》“考上好大学,山重水复疑无路”是一句充满哲理意味的祝福语,它生动地表达了学生考研、考博所面临的难题和压力,同时也为学子们提振士气,提供了积极的关注。

高考语文必背文学典故

高考语文必背文学典故

高考语文必背文学典故语文高考必背文学典故。

高考语文必背文学典故1。

黄帝子孙:约4700年前,轩辕氏(即黄帝)联合炎帝打败九黎蚩尤,被俘的蚩尤被称为“李玟”。

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成为中原部落联盟的首领。

后人称赞黄帝为华夏民族的始祖。

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合并在一起,我们也叫“黄艳后裔”。

2.退位制度:尧是黄帝之后xx部落联盟的首领。

姚死后,姚建议把皇位让给姚的儿子丹朱。

群臣不拜丹朱,拜舜,推舜为帝。

这种退位在历史上被称为“退位”。

3.鲧之子禹采取“开、开、挖、凿、引”的方法治水,被提升为部落联盟首领。

4.禹禅退位给伯夷,禹的儿子继位称帝,建立了xx——年的xx奴隶制萨默斯。

此后,世袭制取代了退位制。

5.夏朝第十六位国王“桀”是历史上xx的暴君,正是从这个人身上诞生了“刁蛮狗”和“刁蛮狗”。

6.《唐》以“宽大”表现了他的善良,赢得了老百姓的支持。

后来,他打败了夏杰,消灭了夏剑上。

唐,又名,是尧舜时期齐国的后裔。

7.“义隐”是商朝的开国功臣,也是xx的圣人。

他被认为是历史上官员和官员的典范。

后来又帮助“外丙、任重(任)、太甲”三王执政,并亲自撰文《伊训》、《肆命》等。

有个典故叫“伊尹囚禁皇帝(太甲)”。

8.甲骨文,中国早期的X字,始于商代。

9.商朝第三十任王周伟,是典型的夏杰那样的暴君,史称“桀桀”。

周创造了“跑考”、“柴池”等刑罚,修建了“鹿台、酒池、肉林”,浪费了人和钱,置人命于不顾。

10.被后人尊为周文王的姬昌实行仁政。

有太典、辛嘉、姚宏、三义生等贤臣。

在姜尚的帮助下,他奠定了消灭商业的基础。

他写了《周易》,把八卦变成了64卦,还做了卦和辞。

1.殷商“谗言成用,忠贤(楚)”,弼干被挖,齐(齐)子假装疯了,魏子跑了,做出了砍杀周的举动,奴隶叛变,芦台自焚,奸臣戊来和被斩首,殷商灭亡,周朝覆灭12.周幽王的女儿很难找到一个可以嘲笑的妃子(赞),篝火晚会扮演一个附庸,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都城濠江被犬戎攻破,被杀,西周灭亡。

祝福语高考成语有哪些成语典故

祝福语高考成语有哪些成语典故

祝福语高考成语有哪些成语典故在中国,高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试,也是每个学生人生中的一次重要的转折点。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许多人都会为正在参加高考的学生们送上祝福和鼓励,而成语就是这些祝福语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与高考相关的成语典故。

1.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这个成语源于《战国策》中的故事。

一位名叫韩非的政治家在看到大雁飞行时,发现它们可以坚持不懈地飞行数百里,为此他提出了“鹰击长空、鱼跃波涛、锲而不舍”的口号,鼓励人们不要轻易放弃,要坚持不懈,从而取得胜利。

在高考这个紧张的时刻,这句话也能激励考生们不断努力,保持积极的心态。

2. 身经百战(shēn jīng bǎi zhàn)这个成语源于《三国演义》中赵云的故事。

赵云在经历了数百次战斗的洗礼后,变得非常坚强和勇敢,成为了蜀汉军中的一员重要将领。

在高考中,考生们也会经历长时间的备考和紧张的考试,而这个成语则表达了在磨练中成长,经历多次考试的人才能取得胜利。

3. 不畏浮云遮望眼(bù wèi fú yún zhē wàng yǎn)这个成语源于唐代杜甫的《登高》诗,是说作者在登高时看到遮住眼前美景的云彩,但他并不为之所动,反而继续登高、欣赏美景。

在高考中,考生们也要有这样的心境,不为一时的失利和困境所阻拦,坚信自己的能力,逆境不屈,最终攀登高峰。

4. 饥不择食(jī bù zé shí)这个成语源于《史记》中的故事。

当时赵佗为了逃避秦朝的追兵,带着自己的部队四处躲藏,不得已只能吃一些毒草和恶果充饥。

在高考备考中,考生们难免会碰到种种困难和挑战,需要勇于面对,不怕吃苦,尝试各种方法,力求攻克考试难关。

5. 浴血奋战(yù xiě fèn zhàn)这个成语源于历史上许多战斗中的事情,是指士兵们在战斗中打出全力,甚至不惜流血决战的战斗精神。

高考必背成语典故有哪些

高考必背成语典故有哪些

高考必背成语典故有哪些当我们平时生活中用到一鼓作气、负荆请罪、老当益壮等成语时,可有想过他们的出处呢?这里面可包含着古人的大智慧。

以下是本人为大家准备的高考成语典故,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出尔反尔的故事:【成语】:出尔反尔【拼音】:chū ěr fǎn ěr【解释】:尔:你;反:通“返”,回。

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

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成语故事】:出尔反尔这则成语的原意是你怎样对别人,别人也怎样对你。

现用来形容一个人言行前后矛盾,反复无常。

尔指你,反同返。

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战国时,有一年邹国与鲁国发生了战争。

邹国吃败仗,死伤了不少将士。

邹穆公很不高兴,问孟子道:在这次战争中,我手下的官吏被杀死了三十三个,可是老百姓却没有一个为他们去拼命的,他们眼看长官被杀,而不去营救,可恨得很。

要是杀了这些人吧,他们人太多,杀也杀不完;要是不杀吧,却又十分可恨。

您说该怎么办才好呢?孟子回答说:记得有一年闹灾荒,年老体弱的百姓饿死在山沟荒野之中,壮年人外出逃荒的有千人之多,而大王的粮仓还是满满的,国库也很充足,管钱粮的官员并不把这严重的灾情报告给您。

他们高高在上,不关心百姓的疾苦,而且残害百姓。

孟子在回顾了这辛酸的往事后,接着又说:您记得孔子的弟子曾子说过的话吗?他说,要警惕呀!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如何对待你。

如今百姓有了一个报复的机会,就要用同样的手段来对待那些长官了。

孟子最后告诉邹穆公说:所以,大王不要去责怪他们、惩罚他们。

如果实行仁政,您的百姓就会爱护他们的长官,并且愿意为他们献出生大器晚成的故事:【成语】:大器晚成【拼音】:dà qì wǎn chéng【解释】:大器:比喻大才。

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

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

【成语故事】:东汉末年,有个叫崔琰的人,从小就喜欢舞枪弄刀,不喜欢读书,到了二十多岁才开始拜师学习。

高考语文常见历史典故28则

高考语文常见历史典故28则

高考语文常见历史典故28则1、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注释】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译文: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赏析:把以往的得失当作将来的借鉴,也就是追溯以往而策励将来。

有些追悔过去的过失,还有些人以炫耀以往的成功,但如果仅仅沉浸于追悔与炫耀之中,而不去觉悟将来过去的重演或成功不可能再来,那对将来事业的成功没有任何帮助。

因此必须吸取以往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防止将来错误再度发生。

不再去蹈以往的覆辙,那才是有益之举。

就这一点来说,前人已给我们总结出了极为宝贵的经验。

2、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注释: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意:意图。

译文:项庄舞剑的目的,在于刺杀刘邦。

赏析:《史记》中记载,刘邦到鸿门去拜见项羽,项羽留他饮宴,谋士范增让项庄以舞剑助兴为名,准备乘机杀死刘邦,刘邦的谋士张良对樊哙说:“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

”后即用以比喻说话或行动虽然表面上另有名目,实则想乘机害人。

3、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

【注释】选择《史记魏世家》。

思:思慕,怀念。

乱:混乱,动乱。

【译文】家境贫寒就会思慕贤惠的妻子,国家动荡就会渴望有才能的宰相。

【赏析】:魏文候选相时有两个人选,一个魏成子,另一个是翟璜。

魏文候不知道该选谁为好,犹豫不决,于是去征求李克的意见。

李克说:“平时考察他亲近的人,富贵时考察他交往的人,做官时考虑他举荐的人,穷困时考察他不做的事,贫贱时考察他不要的东西。

”这里,李克提出了辨别何选拔人才的方法问题。

即看一个人操守品德如何,主要是看他面对贫穷与富贵、低贱与腾达时如何为人处事,而不是听他自吹自擂。

只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才称得上君子。

也只有这样得人,才能担当起扶危定倾、理乱兴治的重任。

4、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

【注释】选自《史记齐太公世家》。

沐:洗头发。

吐哺:吐出口中所吃的食物。

【译文】洗一次头三次提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口中的食物,为的是接待来客。

【赏析】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兄弟,成王的叔父,就地位来说在天下也不是低贱的了。

高考古代诗歌常考60个典故

高考古代诗歌常考60个典故
宋 ·范 成 大 《 横 塘 》 : “ 南 浦 春 来 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唐 ·李 白 《 留 夜 郎 闻 酺 不 预 》 : “ 北 阙 圣 人 歌 太 康 ,南 冠 君 子 窜 遐荒。”
杨宜作两家春。” 唐 ·刘 禹 锡 《 酬 乐 天 咏 老 见 示 》 : “ 莫 道 桑 榆 晚 ,为 霞 尚 满 天 。” 唐 ·王 勃 《 滕 王 阁 序 》 : “ 东 隅 已 逝,桑榆非晚。” 宋 ·苏 轼 《 江 城 子 ·密 州 出 猎 》 : “ 会 挽 雕 弓 如 满 月 ,西 北 望 ,射 天狼。”
宋 ·文 天 祥 《 过 零 丁 洋 》 : “ 人 生 自 古 谁 无 死 ,留 取 丹 心 照 汗 青 。”
唐 ·王 昌 龄 《 从 军 行 》 : “ 青 海 长
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 使 ,后 傅 介 子 出 使 西 域 ,计 斩 楼 兰 王 。故 “楼兰”常代指边境之敌。
云 暗 雪 山,孤 城 遥 望 玉 门 关 。黄 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 还。” 唐 ·李 白 《 塞 下 曲 》 : “ 愿 将 腰 下
2 4. 还 珠 2 5. 昆 山 玉 [来 源 :学 科 网 ]
2 6. 梨 园
2 7. 柳 岸 2 8. 南 浦 2 9. 南 冠 3 0. 青 眼
怀三枚,去,拜辞坠地。术谓曰:‘陆郎 作 宾 客 而 怀 桔 乎 ? ’ 绩 跪 答 曰 :‘ 欲 归 遗 母。’术大奇之。” 古 时 合 浦 盛 产 珍 珠 ,可 地 方 官 员 很 贪 ,珍 珠 都 被 移 到 别 的 地 方 。东 汉 的 孟 尝 到 这 里 来 当 太 守 ,革 除 贪 污 流 弊 ,珍 珠 又 回 到 合 浦来了。故以“还珠”喻官吏为政清廉。
传说太阳落在崦嵫,日影照在桑榆树上。 以此比日暮,后比喻人的 晚年。

高考祝福语成语典故有哪些

高考祝福语成语典故有哪些

高考祝福语成语典故有哪些高考是每个考生人生中的一次重要决策,考生们通过几年的学习和努力,一步步向着自己的梦想进发。

每年的高考都是极为紧张和重要的,这也促使了很多人在高考前给自己或者是他人送去祝福。

祝福的话中常常包含着一些成语和典故,那么在高考祝福语中有哪些常见的成语和典故呢?下面就为大家一一列举:一、身经百战成龙“身经百战,才能成龙”,这是一句非常经典的成语。

它的意思是说只有经历过无数次的战斗和磨练,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

高考是一次人生的战斗,对于考生来说也需要经历无数次的试炼和考验,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二、骏马奔腾“骏马奔腾”是很多人喜欢使用的祝福语,它的含义是说骏马奔腾,必定会取得胜利。

这个比喻也是非常形象的,告诉考生们只要勇往直前,全力以赴,就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

三、拔山盖世“拔山盖世”是说只有拥有非常高的力量和勇气,才能够完成超凡的事业。

高考是每个人都非常看重的一次考试,只有放下压力,保持信心,才有可能取得不凡的成就。

四、独步天下“独步天下”是一句代表着非常高的成就的祝福语。

它的意思是说在某个领域独占鳌头,成为非常优秀和出类拔萃的人。

每个考生都希望自己能够在高考中取得优秀的成绩,但是只有准备的更充分,才有可能最终取得优秀的成绩。

五、一鸣惊人“一鸣惊人”是一句经典的成语,它是指在某个领域中一次表现出色、受人注目。

高考就是考生在考场上一次机会,如果能在这次机会中展现自己的最好一面,就能赢得最终的成功和赞誉。

以上就是几句经典的高考祝福语成语和典故。

这些成语和典故都是代表着高考中的关键因素,包括勇气、信心、全力以赴和准备充分等等。

当然,高考是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但是背后也包含了很多压力和不确定性,所以希望每个考生都能够在这场比赛中取得最好的成绩,也希望每位考生都能够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功。

备战高考:50个成语典故的出处,50个名人故事

备战高考:50个成语典故的出处,50个名人故事

50个成语典故的出处,50个名人故事1、一鼓作气(曹刿guì)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吕不韦)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

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一字之师(郑谷)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

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

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4、一饭千金(韩信)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5、东山再起(谢安)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6、图穷匕见(荆轲)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纸上谈兵(赵括)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8、负荆请罪(廉颇)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释义: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

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些高考必备词汇典故,教你怎么剖析诗人情感表达
湘妃竹,舜死后,舜的妃子娥皇女英在湘水上啼哭,眼泪洒在竹子上,竹子生了斑痕。

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

--刘禹锡《泰娘歌》
比翼鸟、连理枝
传说中鹧鸪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比喻夫妻。

连生在一起的两个树枝,比喻夫妻恩爱。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长恨歌》
烂柯
出自围棋著名典故,语出南朝梁任昉《述异记》,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几个童子下棋唱歌,过了一会儿,发现斧头柄全烂了,回到家,同时代的人都不在世了。

比喻岁月流逝,人事变迁。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采薇
周武王伐纣,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

周朝建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比喻隐居不仕。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王绩《野望》
长亭
古代驿站在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送别。

后“长亭”成为送别之地的代称。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
尺素
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为书信代称。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秦观《踏莎行》
登高
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历来有登高的习俗。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