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控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指导书五个实验).docx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指导书五个实验).docx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指导书电力学院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室二OO八年三月实验一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与软件仿真 (2)实验二线性定常系统的瞬态响应 (6)实验三线性系统稳态误差的研究 (8)实验四系统频率特性的测量 (11)实验五线性定常系统的串联校正 (13)附:THBDC-1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平台简介 (16)实验一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与软件仿真一、实验目的1.熟悉并寧握THBDC-1型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平台及上位机软件的使用方法。

2.熟悉各典型环节的电路传递函数及其特性,学握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与软件仿真研究。

3.测虽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并了解参数变化对其动态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1.THBDC-1型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平台2.PC机1台(含上位机软件)USB数据采集卡37针通信线1根16芯数据排线USB接口线3.双踪慢扫描示波器1台(可选)4.万用表1只三、实验内容1.设计并组建各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2.测量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并研究参数变化对其输出响应的影响;3.在上位机界血•上,填入各典型环节数学模型的实际参数,据此完成它们对阶跃响应的软件仿真,并与模拟电路测试的结果相比较。

四、实验原理自控系统是山比例、积分、微分、惯性等典型环节按一定的关系连接而成。

熟悉这些环节对阶跃输入的响应,对分析线性系统将是十分冇益的。

在附录屮介绍了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理论的阶跃响W曲线和环节的模拟电路图。

五、实验步骤1.熟悉实验台,利用实验台上的各电路单元,构建所设计比例环节(可参考本实验附录)的模拟电路并连接好实验电路;待检杳电路接线无课示,接通实验台的电源总开关,并开启± 5V, ± 15V 直流稳压电源。

2.把采集卡接口单元的输出端DA1、输入端AD2与电路的输入端Ui相连,电路的输出端U。

则与采集卡接口单元屮的输入端AD1相连。

连接好采集卡接口单元与PC上位机的通信线。

《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指导书(DOC)

《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指导书(DOC)

机械工程控制实验指导书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014 年10 月目录1.概述 (2)2.实验一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与软件仿真研究 (6)3.实验二典型系统动态性能和稳定性分析 (13)4.实验三典型环节(或系统)的频率特性测量 (17)5. 实验操作指导 (22)6. 典型环节仿真实验硬件模块配置及信号设置表 (23)7. 阶跃信号及响应曲线图 (25)一. 实验系统构成实验系统由上位PC微机(含实验系统上位机软件)、ACT-I实验箱、并行通讯线等组成。

ACT-I 实验箱内装有以ADC812芯片(含数据处理系统软件)为核心构成的数据处理卡,通过并口与PC 微机连接。

1 .实验箱ACT-I简介ACT-I控制理论实验箱(见图1 )主要由电源部分U1单元、信号源部分U2单元、与PC机通讯及数据处理U3单元、元器件单元U4非线性单元U5〜U7以及模拟电路单元U8〜U16 等共16个单元组成。

(1)电源单元U1包括电源开关、保险丝、+ 5V、—5V、+ 15V、—15V、0V以及1.3V〜15V可调电压的输出,它们提供了实验箱所需的所有工作电源。

(2)信号源单元U2可以产生频率与幅值可调的周期方波信号、周期斜坡信号、周期抛物线信号以及正弦信号,并提供与周期阶跃、斜坡、抛物线信号相配合的周期锁零信号。

该单元面板上配置的拨键S1和S2用于周期阶跃、斜坡、抛物线信号的频率段选择,可有以下4种状态:①S1和S2均下拨一一输出信号周期的调节范围为2〜60ms;②S1上拨、S2下拨一一输出信号周期的调节范围为0.2〜6s;③S1下拨、S2上拨一一输出信号周期的调节范围为20〜600ms;④S1和S2均上拨一一输出信号周期的调节范围为0.16〜7s;另有电位器RP1用于以上频率微调。

电位器RP2、RP3和RP4依次分别用于周期阶跃、斜坡与抛物线信号的幅值调节。

在上述S1和S2的4种状态下,阶跃信号的幅值调节范围均为0〜14V;除第三种状态外,其余3种状态的斜坡信号和抛物线信号的幅值调节范围均为0〜15V;在第三种状态时,斜坡信号的幅值调节范围为0〜10V,抛物线信号的幅值调节范围为0〜2.5V。

力控用户手册

力控用户手册

力控用户手册一、介绍欢迎使用力控用户手册!本手册将向您介绍力控软件的基本功能、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力控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控制软件,能够帮助用户实现对各类设备的精确控制和监测。

本手册将为您提供详细的指导和说明,以便您能够充分发挥力控软件的功能。

二、安装与设置2.1 下载与安装在使用力控软件之前,您需要先将其下载到您的设备上并完成安装。

您可以在我们的官方网站上找到力控软件的最新版本,并根据网站上的指导进行下载和安装。

2.2 软件配置在安装完成后,您需要进行一些软件配置的工作,以确保力控软件能够正常运行。

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配置:1.打开力控软件。

2.进入设置界面,您可以在菜单栏或工具栏中找到设置选项。

3.在设置界面中,您可以进行各种参数配置,例如选择语言、设置默认设备等。

4.根据您的需要进行配置,并保存您的设置。

三、使用方法3.1 连接设备在开始使用力控软件之前,您需要先连接您的设备。

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确保您的设备已经正确连接到您的电脑或移动设备上。

2.打开力控软件。

3.在软件界面中,您可以找到设备连接选项。

根据您的设备类型,选择相应的连接方式。

4.根据软件界面上的指导,完成设备连接。

3.2 控制与操作一旦您的设备成功连接到力控软件,您可以开始进行控制和操作。

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在软件界面上找到相应的控制选项。

您可以使用鼠标、键盘或触摸屏等输入设备进行控制。

2.根据软件界面上的提示,进行相应的操作。

您可以调整参数、执行命令或发送指令等。

3.根据您设备的反馈信息,判断操作是否成功,并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操作。

3.3 监测与反馈除了进行控制和操作,力控软件还提供了监测和反馈功能,以帮助用户实时了解设备的状态和数据。

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在软件界面上找到监测选项。

您可以查看设备的实时数据、状态信息和报警信息等。

2.根据软件界面上的显示,了解设备的工作情况。

您可以通过图表、数字或文字等形式进行数据分析和判断。

PLC控制系统试验指导书三菱精教学文案

PLC控制系统试验指导书三菱精教学文案

精品文档电气与可编程控制器实验指导书实验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个重要环节.实验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使用所学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基本理论并获得实践技能的重要手段。

一LC控制系统实验的目的和任务实验目的1.进行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

2.巩固、加深并扩大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3.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细致踏实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为将来从事生产和科学实验打下必要的基础。

4.直观察常用电器的结构。

了解其规格和用途,学会正确选择电器的方法。

5.掌握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6.初步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使用方法及程序编制与调试方法。

应以严肃认真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

踏实细致的作风对待实验课,并在实验课中注意培养自己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二实验方法做一个实验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实验前的准备;进行实验;实验后的数据处理、分及写出实验报告。

1.实验前的准备实验前应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

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内容、步骤,并复习有关理论知识,在实验前要能记住有关线路和实验步骤。

进入实验室后,不要急于联接线路,应先检查实验所用的电器、仪表、设备是否良好,了解各种电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型号规格,熟悉仪器设备的技术性能和使用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方法,并合理选用仪表及其量程。

发现实验设备有故障时,应立即请指导教师检查处理,以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2. 联接实验电路接线前合理安排电器、仪表的位置,通常以便于操作和观测读数为原则。

各电器相互间距离应适当,以联线整齐美观并便于检查为准。

主令控制电器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位置。

联接导线的截面积应按回路电流大小合理选用,其长度要适当。

每个联接点联接线不得多余两根。

电器接点上垫片为“瓦片式”时,联接导线只需要去掉绝缘层,导体部分直接插入即可,当垫片为圆形时,导体部分需要顺时针方向打圆圈,然后将螺钉拧紧,下允许有松脱或接触不良的情况,以免通电后产生火花或断路现象。

第一次力控组态实验报告

第一次力控组态实验报告

班级自动化3班姓名李基文学号100105041016 指导教师黄鸿成绩实验题目储存液位平衡监控实验时间2012-11-29一、实验目的本实验主要是学习三维软件的使用以及运用三维力控组态软件来设计一个简单的实用的储存液位平衡监控案例,通过对力控PCAuto软件的实际操作来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整个流程起着启蒙作用,对各个部件的运行都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二、实验内容利用三维力控组态开发设计软件来设计一个储存液位监控平衡监控系统,该系统可以实时地监控水罐的水位状态并且还可以在开发系统的主页面里通过一些快捷按键迅速地监控到水罐里的水位状况。

三、实验步骤1.双击桌面上的用“PCAuto”标志的快捷键,打开三维力控软件。

如下图所示:2鼠标左键点击“开发系统”,进入系统实际操作界面,双击窗口,设置窗口一个新的窗口,窗口名字自定为“液位平衡监控系统”。

双击子图进行添加元件,如下图所示:班级自动化3班姓名李基文学号100105041016 指导教师黄鸿成绩实验题目储存液位平衡监控实验时间2012-11-293、在系统界面添加一个水罐、两个阀门、鼠标左键单击工具图中的加号图标然后点击拖动鼠标可以画出两根管道,五个按钮开关,为每一个开关定名,分别定名为:“启动”、“停止”、“趋势图“、”报表“、“数据库”。

如下图所示:(1)设置阀门双击阀门,弹出动画连接对话框,选择“条件”,两个阀门分别选择in 与out变量,选择“当值为真时选择绿色“,“当值为为假时选择红色”。

其对话框的设置如下图所示:班级自动化3班姓名李基文学号100105041016 指导教师黄鸿成绩实验题目储存液位平衡监控实验时间2012-11-29(2)设置按钮双击“启动”按钮,选择左键动作,在动作脚本里选择如下变量:设置“停止”按钮的方法与设置“启动”的相同,不同的是“停止”按钮的动作脚本的变量选择run.pv=0。

至此,启动与停止按钮的设置完成。

实验指导书:实验一 运货小车PLC控制组态仿真实验

实验指导书:实验一  运货小车PLC控制组态仿真实验

247PLC 控制组态软件综合仿真实验对实验的几点说明1) 下面给出的7个PLC 控制组态软件综合仿真实验中,采用力控监控组态软件ForceControl V7.0虚拟仿真PLC 的控制对象,采用FPWIN-GR2.91软件对PLC 控制程序进行编辑和调试,且这7个仿真实验系统均分别利用FP1-C24型PLC 和FP0R-C32型PLC 调试通过。

2) 本书配套光盘中的实验课件中, PLC 装置与微机通讯时默认的通讯口为COM1端口。

若读者在实验时,把PLC 装置与微机的其他端口相连,则需分别在组态软件的开发系统中和FPWIN-GR 软件中重新设置相同的通讯端口。

即组态软件的端口设置与FPWIN-GR 软件的端口设置要一致。

3) 对于FP1型PLC 当使用RS-232接口通讯时,由于用户通讯方式设置不对可能出现PLC 装置锁死现象。

一旦锁死后,需用FP 手持编程器Ⅱ将PLC 系统寄存器NO.412改写成K1,并注意改写后把PLC 装置断一下电后再上电,方可正常使用。

改写的操作步骤为:4) FP1型PLC 与计算机通信还可以通过厂家提供的专用编程电缆线连接到计算机的USB 端口,连接时应首先知道所用编程电缆线是第几代的以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

注意连接计算机不同的USB 端口,会显示不同的COM 口编号,这可在计算机的“设备管理器”选项的“端口”中查看。

如果没有USB 编程电缆线也可以利用本教材5.3.3节介绍的通信方法。

5)若使用的是FP0R 型PLC ,FP0R 可以通过USB 、RS232两种方式与计算机通信。

如果使用RS232直接连接即可;若使用USB 通信则需要安装驱动程序,FPWIN -GR 2.91软件中自带驱动程序,首次连接时只要在计算机的“设备管理器”选项中点击更新驱动程序,然后在FPWIN -GR 2.91的安装路径下选择FP0R USB 即可。

6)因为力控组态软件ForceControl 和PLC 编程软件FPWIN-GR 都要与PLC 装置通讯,故两者不能同时运行。

自动控制原理综合实训指导书

自动控制原理综合实训指导书

自动控制原理综合实训指导书(电气0451班使用)工业电气化技术教研室杨洪升二00六年十二月实验守则1.实训前应充分做好预习,包括熟悉实验内容和方法,完成有关的理论计算,以及了解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等2.连接实验线路或在实验过程中改变接线时,应先关掉学习机的电源,接好线路后,应认真检查,经指导教师检查无误后,才能将电源接通,严禁在通电的情况下改变接线3.在该变接线时,应拔导线的插头部分,严禁拔导线的中间部分4.严格按仪器设备使用规范操作,培养严禁求实的作风5.自觉遵守纪律,保持室内整洁,严禁大声喧哗6.实验结果交指导教师审阅后,方可关断电源和拆线,清点导线的根数,,整理好实验现场才可离开7.认真写实验报告,做好数据处理、理论计算、实验结果分析和理论计算等。

必须独立完成,严禁抄袭自控控制原理学习机使用注意事项1.接通模拟学习机的开关电源后,首先检查±15V电源是否正常,若不正常,应立即关闭学习机电源2.将运算放大器接成反号器,并将输入端接地,检查运放输出是否为直流零电压3.连接模拟电路时,应关闭学习机电源,线路连好,应经检查后再通电,严防各运放的输出端直接接地,或将输入信号直接插在运放虚地点的插孔里4.不用的运算放大器均接成比例器,以防运算放大器损坏5.面板螺钉如有松动,应及时拧紧,以免电路接触不良实训一典型环节的模拟研究一、目的1.学习和掌握典型环节的模拟方法2.通过各典型环节在阶跃信号作用下的动特性,熟悉各环节的输出响应曲线3.了解各参数变化对典型环节动特性的响应4.了解自控原理模拟学习机和示波器的使用方法二、设备1.JM-1型自控原理模拟学习机2.示波器 三、内容 1. 比例环节()()()K S U S U S G i o ==图中电阻R f 为可变参数。

输入阶跃信号,观察和记录比例系数R=100Ω和R=500Ω时的阶跃响应曲线,并将阶跃信号的幅值设定为1V ,由阶跃响应曲线求出上述两种情况下的比例环节的放大倍数2.积分环节()()()TS S U S U S G i o 1==式中:T=R i C图中电容C 为可变参数。

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指导书(答案)

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指导书(答案)

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指导书自控原理实验室编印(内部教材)实验项目名称:(所属课程:)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实验日期:实验地点:合作者:指导教师:本实验项目成绩:教师签字:日期:(以下为实验报告正文)一、实验目的简述本实验要达到的目的。

目的要明确,要注明属哪一类实验(验证型、设计型、综合型、创新型)。

二、实验仪器设备列出本实验要用到的主要仪器、仪表、实验材料等。

三、实验内容简述要本实验主要内容,包括实验的方案、依据的原理、采用的方法等。

四、实验步骤简述实验操作的步骤以及操作中特别注意事项。

五、实验结果给出实验过程中得到的原始实验数据或结果,并根据需要对原始实验数据或结果进行必要的分析、整理或计算,从而得出本实验最后的结论。

六、讨论分析实验中出现误差、偏差、异常现象甚至实验失败的原因,实验中自己发现了什么问题,产生了哪些疑问或想法,有什么心得或建议等等。

七、参考文献列举自己在本次准备实验、进行实验和撰写实验报告过程中用到的参考文献资料。

格式如下:作者,书名(篇名),出版社(期刊名),出版日期(刊期),页码实验一 控制系统典型环节的模拟一、实验目的1、掌握比例、积分、实际微分及惯性环节的模拟方法;2、通过实验熟悉各种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和动态特性;3、了解典型环节中参数的变化对输出动态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1、控制理论电子模拟实验箱一台;2、超低频慢扫描数字存储示波器一台;3、数字万用表一只;4、各种长度联接导线。

三、实验原理以运算放大器为核心元件,由其不同的R-C 输入网络和反馈网络组成的各种典型环节,如图1-1所示。

图中Z1和Z2为复数阻抗,它们都是R 、C 构成。

图1-1 运放反馈连接基于图中A 点为电位虚地,略去流入运放的电流,则由图1-1得:21()o i u ZG s u Z ==-(1-1) 由上式可以求得下列模拟电路组成的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及其单位阶跃响应。

1、比例环节实验模拟电路见图1-2所示图1-2 比例环节传递函数:21()R G s K R =-=- 阶跃输入信号:-2V 实验参数:(1) R 1=100K R 2=100K (2) R 1=100K R 2=200K 2、 惯性环节实验模拟电路见图1-3所示图1-3 惯性环节传递函数:2212211211()11R CS R Z R K CS G s Z R R R CS TS +=-=-=-=-++阶跃输入:-2V 实验参数:(1) R 1=100K R 2=100K C=1µf (2) R=100K R 2=100K C=2µf 3、积分环节实验模拟电路见图1-4所示图1-4 积分环节传递函数:21111()Z CS G s Z R RCS TS=-=-=-= 阶跃输入信号:-2V 实验参数:(1) R=100K C=1µf (2) R=100K C=2µf 4、比例微分环节实验模拟电路见图1-5所示图1-5 比例微分环节传递函数:22211111()(1)(1)1D Z R R G S R CS K T S R Z R CS R CS =-=-=-+=-++其中TD =R1C K=12RR阶跃输入信号:-2V 实验参数:(1)R1=100K R2=100K C=1µf(2)R1=100K R2=200K C=1µf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分别画出比例、惯性、积分、比例微分环节的电子电路;2、熟悉实验设备并在实验设备上分别联接各种典型环节;3、按照给定的实验参数,利用实验设备完成各种典型环节的阶跃特性测试,观察并记录其单位阶跃响应波形。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指导书(1).docx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指导书(1).docx

实验装置简介............................... (3-40实验一控制系统典型环节的模拟......... (5-6)实验二一阶系统的时域响应及参数测定••…(6-7)实验三二阶系统的瞬态响应分析......... (8-9)实验四频率特性的测试................. (9-13)实验五PID控制器的动态特性 ............. (13-15)实验六典型非线性环节................. (15-18)实验七控制系统的动态校正(设计性实验)・・(19)备注:本实验指导书适用于自动化、电子、机设等专业,各专业可以根据实验大纲选做实验。

THZK-1型控制理论电子模拟实验箱自动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国防建设,因此一个国家口动控制的水平是衡量该国家的生产技术与科学水平先进与否的一项重要标志。

木模拟实验装置能完成高校《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主要实验内容。

它可以模拟控制工程中的各种典型环节和控制系统,并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研究,使学生通过实验对自动控制理论冇更深一步地理解,并捉高分析与综合系统的能力。

本模拟实验箱可分为信号源与频率计,电源和典型环节实验三大部分:一、信号源与频率计1信号源部分信号源部分包括阶跃信号发生器,函数信号发生器,扫频电源。

(1)阶跃信号发生器当按下按钮时,输出一负的阶跃信号,其幅值约(-0.9V〜-2.45V)之间可调。

(2)函数信号发生器函数信号发生器主要是为本实验装置屮所需的超低频信号而专门设计的能输出三种函数信号,每一种函数信号有三个频段可供选择,三种信号分别为正弦波信号,三角波信号和方波信号。

正弦波信号:正弦波信号电压的有效值在(0〜7.5V)可调,频率在(0. 25Hz〜1. 55KHz)可调,其中低频段(0. 25Hz〜14Hz),中频段(2. 7Hz〜155Hz)可调,高频段(26Hz〜1.55KHZ)可调。

动力工程测控技术实验指导书

动力工程测控技术实验指导书

动力工程测控技术实验指导书上海理工大学2004.10目录实验一I/O通道接口实验2实验二自动检测压力实验5实验三计算机控制灯泡亮度实验8实验四风洞流量的控制实验10实验五材料导热系数测定实验13实验六恒温水箱温度控制实验16实验一I/O通道接口实验1 实验目的掌握如何将外部信号和计算机内部信号进行交换;掌握CAE中的接口地址的概念。

2 实验原理计算机内部的总线(表示数据的电线)按其不同的用途可分为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数据线用以传输实在的数据,地址线用以决定数据传给谁,控制线用以决定何时传、怎么传以及是否允许传等。

这好比送邮件,数据线就好比是邮件,地址线就好比是房间号码等,而控制线就好比房间有没有人收等,只有房间里有人收邮件,且房间号码都正确时,才能完成邮件的递送。

同样在计算机内部传送数据时也要地址线上的信号正确,且控制线打开了相应的存储单元,数据就可以传达相应的单元。

对外部设备而言,要跟计算机交换信息,也必须按计算机的规律给外部信息进行编码,也就是给外部设备以一定的地址。

当计算机发送信息时的地址跟该外部设备的地址一样时,就可以将计算机的信息传给外部设备;同样当计算机从某个地址读取信息时的地址跟外部设备一样,计算机就可以从外部设备获取所须的信息。

所以,在实际的控制中,一定要给设备进行编码,这也主要表现在给A/D、D/A接口板进行相应的的编码。

编码,说穿了就是将计算机的地址线按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组合。

编码的方法有很多种,这里我们选用最简单的一种从而帮助掌握接口地址的概念。

现有一个可提供和接收标准信号的控制设备,要求将设备的地址信号定为2F0H--2F3H,也就是说计算机向地址2F0H--2F3H发数据到该控制设备,而从地址2F0H--2F3H取数据即是从该设备取数据。

我们知道,PC计算机的输入输出通道(接线总口)提供了共20根地址线,用来编码I/O 地址时只有共10根地址线可使用。

最简单的编码方法是将要编成的地址拆成二进制数,2FOH--2F3H 可拆成1011110000B--1011110011B;然后取出二进制的共同部分10111100,用简单的与门和非门来实现,不同部分用译码电路来实现。

力控实验报告

力控实验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力控实验院别控制工程学院专业名称测控技术与仪器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授课教师任良超实验一典型过程监控系统设计一、实验目的熟悉力控组态软件开发环境了解监控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二、实验任务1、参考《力控》帮助文件中的入门教程部分第二章入门教程设计单级液位监控系统。

2、熟悉力控组态软件开发环境及监控界面组态。

三、实验要求1、参考教材及力控组态软件随机帮助文件及FAQ文件预习相关内容。

2、设计单级液位监控系统软件主界面。

3、完成单级液位监控系统软件主界面的组态及编辑。

四、实验步骤1、工程管理器的使用熟悉力控组态软件的组态环境。

2、创建组态界面。

需要设置的对象有:罐体、阀门、管线、液位值、按钮等。

3、定义I/O设备4、创建实时数据库⑴创建数据库点。

在Draw导航器中,“实时数据库”→“数据库组态”→DBMANAGER。

⑵最终的数据库点如表所示:5、制作动画连接⑴双击入口阀门对象出现动画连接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进行响应的动画设置。

⑵简单脚本动作设计,用脚本来完成两个按钮的动作来控制系统的启停。

双击“开始”按钮,动画连接对话框选择“触敏动作/左键动作”→“左键动作”→“按下鼠标”→“RUN.PV1=1;”。

同样下面定义“停止”按钮的动作。

“RUN.PV=0”。

在导航器中,“动作”→“应用程序动作”中编写:if RUN.PV==1 then if LEVEL.PV<=3 then IN_V ALVE.PV=1; OUT_V ALVE.PV=0; endifif LEVEL.PV>=100 then IN_V ALVE.PV=0; OUT_V ALVE.PV=1;6、运行五、实验结果图1 进水时图2 出水时运行结果:点击“开始”按钮,开始PLC1的程序,入门阀门开,存储罐液位上升。

一旦存储罐即将被灌满,它会自动释放,出口阀门开,然后重复以上过程。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让我对力控6.0有了初步的认识,对绘制简单的组态图有了初步的掌握。

电力拖动与传动控制实验指导书

电力拖动与传动控制实验指导书

目录实验一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与自锁控制 (2)实验二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的控制线路 (4)实验三三相异步电动机自动顺序启动控制线路 (6)实验四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降压启动的控制线路 (8)实验五三相线绕式异步电动机手动控制 (10)实验六三相异步电动机能耗制动 (12)实验七双速电动机自动变速控制电路 (14)实验八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两地控制 (17)实验九工作台往返循环控制 (19)实验十C620车床的电气控制 (21)实验十一电动葫芦的电气控制 (23)实验十二铣床的电气控制 (25)实验一 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与自锁控制一.概述三相笼式异步电机由于结构简单、性价比高、维修方便等优点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在工农业生产中,经常采用继电器接触控制系统对中小功率笼式异步电机进行单向控制,其控制线路大部分由继电器、接触器、按钮等有触头电器组成。

图1-1是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与自锁控制线路。

起动时,合上漏电保护断路器和空气开关QF ,引入三相电源。

按下起动按钮SB3时,接触器KM1的线圈通电,主触头KM1闭合,电动机接通电源起动。

当手松开按钮时,接触器KM1断电释放,主触头KM1断开,电动机电源被切断而停止运转。

当按下起动按钮SB2时,接触器KM1的线圈通电,主触头闭合,电动机接通电源起动。

同时与SB3相连的接触器辅助常开触点KM1闭合并形成自锁。

当手松开按钮时,由于辅助触点KM1闭合并自锁,所以电动机一直运转。

要使电机停止运转,按下开关SB1即可。

KM1FR1LL3L2L1SB2N KM1SB3SB1QF FU2FU2图1-1二.实验目的1.熟悉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点动和自锁控制线路中各元器件的使用方法及其在线路中所起的作用。

2.掌握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点动和自锁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接线方法、调试及故障排除技能。

三.实验设备1.三相可调交流电源;3.M04型异步电动机。

四.实验步骤1.检查各实验设备外观及质量是否良好。

控制原理实验指导书第三版n

控制原理实验指导书第三版n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指导书北京化工大学信息学院2005年8月目录总体实验要求 (1)实验一Matlab基本用法 (1)实验二典型环节的单位阶跃响应 (3)实验三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6)实验四传递函数的零极点对系统过渡过程的影响 (7)实验五PID调节规律对系统调节质量的影响 (8)实验六根轨迹实验 (9)实验七频率特性实验 (10)实验八状态反馈与状态观测器的工程应用 (111)实验九离散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 (14)实验十非线性系统的相平面分析 (166)附录1 实验九选作实验Matlab程序参考文本 (20)附录2 实验十选作实验Simulink仿真框图 (21)附录3 Matlab基础知识 (21)21控制原理实验总体实验要求1、认真预习实验内容和要求,准确理解实验目的。

2、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步骤。

3、为使实验结果具有典型性和说服力,注意选择所使用的实验数据。

4、努力应用课本知识,定性、特别是定量的分析实验结果。

5、写出实验报告,得出自己的实验结论。

6、实验报告要完整,交代清楚来龙去脉,即要包括实验目的、主要内容、推导过程、7、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以及分析与结论。

8、注意用图和表格支持自己的结论,注意做图和表格时的规范性。

实验一 Matlab 基本用法一、实验目的学习Matlab 的基本用法:(1)熟悉矩阵操作,其中包括“,:;”等不同符号的用法 (2)熟悉五种主要程序流程控制语句(3)熟悉语句执行的两种方法——命令行输入法和M 函数执行法 (4)熟悉系统传递函数和状态方程表示法(num, den)等(5)熟悉用系统串、并联及反馈连接等组合方式构成复杂控制系统 二、预习要求参阅教科书及实验指导书附录Matlab 三、Matlab 基本用法举例1. Matlab 命令的运行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在命令窗口输入,然后回车执行;另一种是用户需要重复输入许多相同的指令时,可以采用命令文件的形式:首先选中菜单项:File -New —M-file ,建立新的m 文件,然后这些命令放在此文件中,并将文件保存为matlab/work 目录下的filename.m 的形式(filename 自定),然后在命令窗口下直接输入此filename 并回车,将自动运行此文件。

力控组态实验指导

力控组态实验指导

实验一反应釜监控系统的组态设计一、实验目的1、掌握组态软件监视窗口各种图形对象的编辑方法;2、掌握组态软件各种动画连接的方法;3、掌握组态软件中各种复杂图形对象的组态方法;4、掌握实时数据库与历史参数的组态方法;5、掌握自定义主菜单的定义与使用方法;6、掌握用户组态与用户管理函数的使用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计算机、力控PcAuto 3.62或以上版本三、实验内容1、建立如图1.1所示的反应釜监控窗口;图1.1 反应釜液位监控主窗口2、运行时,当按下开始按钮,首先将“入口阀门”打开(变为绿色)向反应釜注入液体;当反应釜内液体高度值大于等于100时则关闭“入口阀门”(变为黑色),而打开“出口阀门”(变为绿色),开始排放反应釜内液体,排放过程中,当液位高度值等于0时,则关闭“出口阀门”(变为黑色),重新打开“入口阀门”,如此周而复始地循环;3、当按下停止按钮,则同时关闭“入口阀门”和“出口阀门”;4、点击“实时趋势”按钮,则转入液位实时趋势窗口,如图1.2所示;5、点击“历史趋势”按钮,则转入液位历史趋势窗口,如图1.3所示;6、点击“报警处理”按钮,则转入液位报警处理窗口,如图1.4所示;7、点击“退出系统”按钮,退出应用程序。

8、图1.2、1.3、1.4中的相应按钮同上面的说明,而按下“主窗口”按钮时则转入监控窗口,如图1.1所示;9、图1.4中的“确认所有报警”按钮用于确认当前发生的所有报警。

图1.2 反应釜液位实时趋势窗口图1.3 反应釜液位历史趋势窗口图1.4 反应釜液位报警处理窗口10、组态用户。

11、自定义主菜单,运行时如图1.5所示。

a)自定义主菜单之文件菜单 b) 自定义主菜单之用户管理图1.5 自定义主菜单四、实验步骤1、绘制如图1.1所示监控窗口,并以“监控窗口”为名进行存盘;绘制如图1.2所示监控窗口,并以“实时趋势”为名进行存盘;绘制如图1.3所示监控窗口,并以“历史趋势”为名进行存盘;绘制如图1.4所示监控窗口,并以“报警处理”为名进行存盘。

力控实验指导书

力控实验指导书

力控组态软件实验指导书2016。

09实验一熟悉力控组态软件实验一、拟建立工程简介1、假设的工艺过程工艺设备包括一个油罐,一个进油控制阀门,一个出油控制阀门.用于控制两台阀门的仿真仪表驱动,如下图所示:2、工艺的逻辑控制过程:当进油控制阀门打开时,则开始进油.一旦存储罐即将被注满,进油控制阀门关闭,出油控制阀门打开。

一旦存储罐即将被排空,进油控制阀门打开,出油控制阀门关闭.如此反复进行。

在这个例子中,实现方式是借助力控的仪表仿真驱动做为硬件设备,通过脚本语言实现逻辑控制过程。

3、力控的仪表仿真驱动SIMULATOR—力控的仪表仿真驱动4、工程要完成的目标(1)创建一幅工艺流程图,图中包括一个油罐,一个进油控制阀门和出油控制阀门,全部使用电磁阀带动气缸阀.(2)阀门根据开关状态而变色,开时为绿色,关时为红色。

(3)创建实时数据库,并与SIMULATOR进行数据连接,完成一幅工艺流程图的动态数据及动态棒图显示.(4)用两个按钮实现启动和停止,启动和停止逻辑程序的运行。

二、建立新工程首先通过力控的“工程管理器”指定工程的名称和工作的路径,不同的工程一定要放在不同的路径下。

指定工程的名称和路径,启动力控的“工程管理器”。

图1—1按“新增应用”按钮,出现图1—2对话框:项目名称:所新建的工程的名称生成路径:新建工程的路径,默认路径为:c:\Program Files\PCAuto6描述信息:对新建工程的描述文字点击“确定”按钮,此时在工程管理器中可以看到添加了一个名为test的工程,然后再点击“开发系统”按钮,进入力控的组态界面。

图1—2三、创建组态界面进入力控的开发系统后,可以为每个工程建立无限数目的画面,在每个画面上可以组态相互关联的静态或动态图形.这些画面是由力控开发系统提供的丰富的图形对象组成的。

开发系统提供了文本、直线、矩形、圆角矩形、圆形、多边形等基本图形对象,同时还提供了增强型按钮、实时\历史趋势曲线、实时\历史报警、实时\历史报表等组件。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指导书m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指导书m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指导书赵家林南京工程学院二○一一年三月目录实验一典型环节性能的模拟 (2)实验二典型系统性能的模拟 (5)实验三典型环节及系统性能的模拟 (9)实验四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稳态误差分析 (14)实验五系统频率特性的测试 (18)实验六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校正 (20)实验七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校正(综合性) (22)实验八计算机仿真时域法 (23)实验九计算机仿真根轨迹法和频率法 (27)实验十计算机仿真控制系统性能分析 (30)附录ZK—III型自动控制原理模拟实验系统使用说明 (33)实验一典型环节性能的模拟一、实验目的1 了解ZK—III型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系统的功能,掌握其操作使用方法;2 熟悉并定性地验证各种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3 了解参数变化对典型环节动态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1 ZK—III型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系统一台;2 接插线若干。

三、实验步骤1 实验系统的“测试准备”处于压下状态,Ui为负阶跃信号,其值为负的3V左右;2 先接一反相器电路(如图一所示),其输入接负阶跃信号,输出接“测试启动”同Array时接直流信号的“输入1”端。

3 将负阶跃信号接在实验线路的输入端,再将实验线路的输出端接直流信号的“输入2”端;4选择适当的“采样时间”和“量程”,图一反相器按一下“复位”键,仪器即做好了测试准备;5 重复测量时先关断“负阶跃信号”, 再6 电位器顺时针调节阻值增大;7 整个实验系统共地,实验系统内部地线可以不接。

四、实验内容图二比例环节1 比例环节传递函数 G( S )=K, 其中:K=R2/R1。

①按图二所示将实验线路接好;②“采样时间”选0.5S,“量程”选6V,按一下“复位”键,仪器已经做好了测试准备;③打开“负阶跃信号”开关,观察 并记录输出波形;④关掉“负阶跃信号”,调节R2的大小后,再按一下“复位”键,然后打开“负阶跃信号“开关,观察输出的变化情况,并记录 波形。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指导书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指导书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指导书内蒙古工业大学电力学院自动化系2012 年10 月目录实验一典型环节模拟及二阶系统的时域瞬态响应分析 (1)实验二频率特性的测试 (8)实验三控制系统的动态校正 (12)实验四非线性系统的相平面分析 (14)实验五状态反馈 (20)TKKL —1 型控制理论电子模拟实验箱使用说明书 (23)实验一 典型环节模拟及二阶系统的时域瞬态响应分析一、 实验目的1 •通过搭建典型环节模拟电路,熟悉并掌握控制理论电子模 拟实验箱的使用方法。

2. 了解并掌握各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及其特性, 掌握用运放 搭建电子模拟线路实现典型环节的方法。

3. 掌握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特点,理解二阶系统参数变 化对输出响应的影响。

二、 实验仪器1 •控制理论电子模拟实验箱一台;2•超低频扫描示波器一台;3.万用表一只。

三、 实验原理1. 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及其模拟电路图(1) 比例环节险_K _____图1-1比例环节的方框图C(s)R(s) 比例环节的方框图如图1-1所示,其传递函数为 (1-1)比例环节的模拟电路图如图1-2所示,其传递函数为C(s) R2R(s) —R比较式(1-1)和式(1-2),得:恥)半 > 1 c(Q-K图1-2比例环节的模拟电路图当输入为单位阶跃信号,即r(t)=1(t)时,由式(1-1)得输出c(t)=K (t_0),其输出波形如图1-3所示。

吓0)图1-3 比例环节的单位阶跃响应(2)积分环节R⑸-丄____________Ts图1-4积分环节的方框图(1-2)K =积分环节的方框图如图1-4所示,其传递函数为C(s) _ 1R(s) _TsR(E CM-K图1-5 积分环节的模拟电路图积分环节的模拟电路图如图1-5所示,其传递函数为C(s) _ 1R(s) 一RCs比较式(1-3)和式(1-4),得:T 二RC当输入为单位阶跃信号,即「⑴“⑴时,由式(1-3)1c(t) tT(3)惯性环节(1-3)(1-4) 得输出图1-6 积分环节的单位阶跃响应图1-7惯性环节的方框图惯性环节的方框图如图1-7所示,其传递函数为C(s) KR(s) _Ts 1惯性环节的模拟电路图如图1-8所示,其传递函数为C(s) _ R?L 1R(s) R-! R2C S 1L JI --- 1 I——卜R(Q旦r^i c(£)—〈~ —*—-K图1-8 惯性环节的模拟电路图比较式(1-5)和式(1-6),得:K 居T = R2C当输入为单位阶跃信号,即r(t) =1(t)时,由式(1-5) 1 -L c(t)=F(1-e T),其输出波形如图1-9所示。

双向压力控制回路实验指导书

双向压力控制回路实验指导书
和元件,放入规定的元件柜内。
五、实验注意事项
1. 在搭接回路时,要弄清减压阀的进气口与出气口。 2. 在搭接回路时,要弄清快速排气阀的进气口、出气口和排气口。 3. 单电控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要使用常开型。 4. 注意减压阀的调节方法,旋钮拉下来后,顺时针旋紧增压,逆时针松开
减压,压力调定后,旋钮向上推锁紧。
3
1
实验台上
气动 三联 件
过滤器 减压阀 油雾器
AF2000 AR2000 AL2000
1
1
实验台上
1
气管 静音泵
PU 4X6mm 6001
若干 1
抽屉里
四、实验步骤
1. 对照实验元件表,从元件柜中取出要用的气动元件,并检查型号是否正 确。
2. 将气动元件的卡槽卡在实训台上,根据图 1、2 所示,搭接对应的气动回 路和电气控制线路回路。
六、实验思考题
1. 活塞杆在伸出到位和退回到位时,气缸的进气压力是否相同?如果不同, 各为多少?
2
机械工程学院
液压与气动实验指导书
2. 快速排气阀为什么可以加快气缸的运动速度? 3. 写出电磁阀的动作顺序表。
七、参考资料
快速排气阀的作用是使气动元件或装置快速排气。如图所示为膜片式快 速排气阀结构示意图。当 P 口进气时,膜片被下压封住排气口,气流经膜片四周 小孔、A 口流出。当气流反向流动时,A 口气压将膜片顶起封住 P 口,A 口气体 经 O 口迅速排掉。
机械工程学院
液压与气动实验指导书
实验三 双向压力控制回路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气泵的操作,熟练使用综合实验台上的气动元件; 2、掌握快速排气阀和减压阀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3、深入理解气动回路中实现双向压力控制的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控组态软件实验指导书2016.09实验一熟悉力控组态软件实验一、拟建立工程简介1、假设的工艺过程工艺设备包括一个油罐,一个进油控制阀门,一个出油控制阀门。

用于控制两台阀门的仿真仪表驱动,如下图所示:2、工艺的逻辑控制过程:当进油控制阀门打开时,则开始进油。

一旦存储罐即将被注满,进油控制阀门关闭,出油控制阀门打开。

一旦存储罐即将被排空,进油控制阀门打开,出油控制阀门关闭。

如此反复进行。

在这个例子中,实现方式是借助力控的仪表仿真驱动做为硬件设备,通过脚本语言实现逻辑控制过程。

3、力控的仪表仿真驱动SIMULATOR—力控的仪表仿真驱动4、工程要完成的目标(1)创建一幅工艺流程图,图中包括一个油罐,一个进油控制阀门和出油控制阀门,全部使用电磁阀带动气缸阀。

(2)阀门根据开关状态而变色,开时为绿色,关时为红色。

(3)创建实时数据库,并与SIMULATOR进行数据连接,完成一幅工艺流程图的动态数据及动态棒图显示。

(4)用两个按钮实现启动和停止,启动和停止逻辑程序的运行。

二、建立新工程首先通过力控的“工程管理器”指定工程的名称和工作的路径,不同的工程一定要放在不同的路径下。

指定工程的名称和路径,启动力控的“工程管理器”。

图1-1按“新增应用”按钮,出现图1-2对话框:项目名称:所新建的工程的名称生成路径:新建工程的路径,默认路径为:c:\Program Files\PCAuto6描述信息:对新建工程的描述文字点击“确定”按钮,此时在工程管理器中可以看到添加了一个名为test的工程,然后再点击“开发系统”按钮,进入力控的组态界面。

图1-2三、创建组态界面进入力控的开发系统后,可以为每个工程建立无限数目的画面,在每个画面上可以组态相互关联的静态或动态图形。

这些画面是由力控开发系统提供的丰富的图形对象组成的。

开发系统提供了文本、直线、矩形、圆角矩形、圆形、多边形等基本图形对象,同时还提供了增强型按钮、实时\历史趋势曲线、实时\历史报警、实时\历史报表等组件。

开发系统还提供了在工程窗口中复制、删除、对齐、打成组等编辑操作,提供对图形对象的颜色、线型、填充属性等操作工具。

力控开发系统提供的上述多种工具和图形,方便用户在组态工程时建立丰富的图形界面。

在这个工程中,简单的图形画面建立步骤如下:第一步:创建新画面进入开发环境Draw后,首先需要创建一个新窗口。

选择“文件[F]/新建”命令出现“窗口属性”对话框,如下图所示,输入流程图画面的标题名称,也命名为“储罐液位监控示例”。

单击按钮“背景色”,出现调色板,选择其中的一种颜色作为窗口背景色,其它的选项可以使用缺省设置。

最后单击“确认”按钮退出对话框。

第二步:创建图形对象现在,在屏幕上有了一个窗口,还应看见Draw的工具箱。

如果想要显示网格,激活Draw菜单命令“查看/网格”。

首先,我们需要在窗口上画一个储罐。

从工具箱中选择“选择子图”工具。

出现“子图列表”对话框,从中选择一个罐。

可以修改罐的位置及大小。

单击该罐,拖动其边线修改罐的大小。

若要移动该罐的位置,只要把光标定位在罐上,拖动鼠标就可以了。

接下来,我们要画出入口阀门。

选择工具箱中的“选择子图”工具,在“子图列表”对话框中选择符合要求的阀门子图,修改阀门的位置及大小。

用相同的方法画出一个出口阀门。

选择工具箱中的“垂直/水平线”工具,在画面上画两条管线。

修改两条管线的颜色、立体风格和宽度。

先选中一条管线,单击鼠标右键,出现右键菜单。

选择“对象属性”菜单项,出现“改变属性”对话框。

选择立体风格,宽度改为8,颜色选为灰色。

选中另外一条管线,进行同样的修改,如图所示。

选择工具箱中的“文本”工具,在画面上写两个显示液位的字符串:“液位值:”、“######.####”。

其中“######.####”用来显示液位值,显示4位小数。

最后,我们要画两个按钮来执行启动和停止PLC程序的命令。

选择工具箱中的“按钮”工具,画一个按钮。

把按钮挪到合适的位置并调整好它的大小。

按钮上有一个标志“Text”(文本)。

选定这个按钮,在文本框中输入“开始”,然后单击“确认”。

用同样的方法继续画“停止”按钮,完整图如下图所示。

现在,已经完成了“储罐液位监控示例系统“应用程序的图形描述部分的工作。

下面还要做几件事。

这就是定义I/O设备、创建数据库、制作动画连接和设置I/O驱动程序。

数据库是应用程序的核心,动画连接使图形“活动”起来,I/O驱动程序完成与硬件测控设备的数据通讯。

四、定义I/O设备在力控中,把需要与力控组态软件之间交换数据的设备或者程序都作为IO设备,IO 设备包括:DDE、OPC、PLC、UPS、变频器、智能仪表、智能模块、板卡等,这些设备一般通过串口和以太网等方式与上位机交换数据;只有在定义了IO设备后,力控才能通过数据库变量和这些IO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在此工程中,IO设备使用力控仿真PLC与力控进行通讯。

定义IO设备的步骤如下:我们后面要在数据库中定义4个点,但面对的问题是这4个点的过程值(即它们的PV 参数值)从何而来?从前文所描述的力控®结构功能示意图知道,数据库是从I/O Server(即I/O驱动程序)中获取过程数据的,而数据库同时可以与多个I/O Server进行通讯,一个I/O Server也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设备。

所以我们必须要明确这4个点要从哪一个设备获取过程数据时,就需要定义I/O设备。

1. 在Draw导航器中双击“I/O设备驱动”项出现如下对话框,在展开项目中选择“力控”项并双击使其展开,然后继续选择“仪表仿真驱动”并双击使其展开后,选择项目“Simulator(仿真仪表)”,如下图所示:2. 双击“Simulator(仿真仪表)”出现如下图所示的“I/O设备定义”对话框,在“设备名称”输入框内键入一个人为定义的名称,为了便于记忆,我们输入“PLC1”(大小写都可以)。

接下来要设置PLC的采集参数,即“数据更新周期”和“超时时间”。

在“数据更新周期”输入框内键入1000毫秒。

提示:一个I/O驱动程序可以连接多个同类型的I/O设备。

每个I/O设备中有很多数据项可以与监控系统建立连接,如果对同一个I/O设备中的数据要求不同采集周期,也可以为同一个地址的I/O设备定义多个不同的设备名称,使他们具有不同的采集周期。

例如,一个大的存储罐液位变化非常缓慢,5到10秒钟更新一次就足够了,而管道内压力的更新周期则要求小于1秒钟。

这样,可以创建两个I/O设备:PLC1SLOW,数据更新周期为5秒,和PLC1FAST,数据更新周期为1秒。

3. 单击“完成”按钮返回,在设备组态画面的右侧增加了一项“PLC1”,如果要对I/O设备“PLC1”的配置进行修改,双击项目“PLC1”,会再次出现PLC1的“I/O 设备定义”对话框。

若要删除I/O设备“PLC1”,用鼠标右键单击项目“PLC1”,在弹出的右键菜单中选择“删除”。

通常情况下,一个I/O设备需要更多的配置,如:通讯端口的配置(波特率、奇偶校验等)、超时时间、所使用的网卡的开关设置等。

因为这是一个“仿真”I/O驱动程序,它仿真“梯形图逻辑”和常用I/O驱动程序任务(实际上完全由PC完成),没有实际的与硬件的物理连接,所以不需要进行更多的配置。

现在要记住,我们创建了一个名为“PLC1”的I/O设备,下面将要介绍如何使用它。

五、创建实时数据库数据库DB是整个应用系统的核心,构建分布式应用系统的基础。

它负责整个力控®应用系统的实时数据处理、历史数据存储、统计数据处理、报警信息处理、数据服务请求处理。

在数据库中,我们操纵的对象是点(TAG),实时数据库根据点名字典决定数据库的结构,分配数据库的存储空间。

在点名字典中,每个点都包含若干参数。

一个点可以包含一些系统预定义的标准点参数,还可包含若干个用户自定义参数。

我们引用点与参数的形式为“点名.参数名”。

如“TAG1.DESC”表示点TAG1的点描述,“TAG1.PV”表示点TAG1的过程值。

点类型是实时数据库DB对具有相同特征的一类点的抽象。

DB预定义了一些标准点类型,利用这些标准点类型创建的点能够满足各种常规的需要。

对于较为特殊的应用,可以创建用户自定义点类型。

DB提供的标准点类型有:模拟I/O点、数字I/O点、累计点、控制点、运算点等。

不同的点类型完成的功能不同。

比如,模拟I/O点的输入和输出量为模拟量,可完成输入信号量程变换、小信号切除、报警检查,输出限值等功能。

数字I/O点输入值为离散量,可对输入信号进行状态检查。

有些类型包含一些相同的基本参数。

如模拟I/O点和数字I/O点均包含下面参数:NAM点名称E点说明信息DESCPV 以工程单位表示的现场测量值力控®实时数据库根据工业装置的工艺特点,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个区域又划分为若干的单元,可以对应实际的生车间和工段,极大地方便了数据的管理,在总貌画面中可以按区域和单元浏览数据。

在报警画面中,可以按区域显示报警。

下面就以这个工程选择一种点类型,并建立实时数据库,先分析一下本工程要做什么:入口阀门不断地向一个空的存储罐内注入某种液体,当存储罐的液位快满时,入口阀门要自动关闭,此时出口阀门自动打开,将存储罐内的液体排放出去。

当存储罐的液位快空时,出口阀门自动关闭,入口阀门打开,重新开始向罐内注入液体。

过程如此反复进行。

整个逻辑的控制过程都是用一台假想的设备来实现的,前面我们已经给这台假想的设备命名为PLC1。

PLC1采集到存储罐的液位数据,并打开或关闭哪一个阀门。

而我们除了在计算机屏幕上看到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如:存储罐的液位变化和出入口阀门的开关状态变化等),我们还可以控制设备逻辑程序的启动与停止。

通过以上分析,确定在数据库中所要建的数据库点:需要定义一个模拟I/O点,这个点的PV参数表示存储罐的液位值,把这点的名称定为“LEVEL”。

我们还需要一个数字I/O点来分别反映入口阀门的开关状态,当这个点的PV参数值为0时,表示入口阀门处于关闭状态,PV参数值为1时,表示入口阀门处于开启状态,我们将这个点的点名定为“IN_VALVE”。

同样,要定义一个反映出口阀门开关状态的数字I/O点,命名为“OUT_VALVE”。

另外,在假想的PLC中还有一个开关量来控制整个系统的启动与停止,这个开关量可以由我们在计算机上进行控制,所以我们需要再定义一个数字I/O点,将其命名为“RUN”。

最终的数据库点表是:点名点类型说明LEVEL 模拟I/O点存储罐液位IN_VALVE 数字I/O点入口阀门状态OUT_VALV E数字I/O点出口阀门状态RUN 数字I/O点系统启停状态1、创建数据库点的步骤:■在Draw导航器中双击“实时数据库”项使其展开,在展开项目中双击“数据库组态”启动组态程序DBMANAGER(如果没有看到导航器窗口,激活Draw菜单命令“查看/导航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