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行业专业名词解释及约定
20个水处理常用名词解释
20个水处理常用名词解释BOD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的简写):生化需氧量或生化耗氧量(五日化学需氧量),是一种环境监测指标,主要用于监测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状况,表示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综合指示。
生化需氧量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某些可氧化的物质,特别是分解有机物的生物化学过程消耗的溶解氧。
通常情况下是指水样充满完全密闭的溶解氧瓶中,在20℃的暗处培养5d,分别测定培养前后水样中溶解氧的质量浓度,由培养前后溶解氧的质量浓度之差,计算每升样品消耗的溶解氧量,以BOD5形式表示。
其单位ppm或毫克/升表示。
其值越高说明水中有机污染物质越多,污染也就越严重。
为了使检测资料有可比性,一般规定一个时间周期,在这段时间内,在一定温度下用水样培养微生物,并测定水中溶解氧消耗情况,一般采用五天时间,称为五日生化需氧量,记做BOD5。
数值越大证明水中含有的有机物越多,因此污染也越严重。
COD化学需氧量(COD或CODcr)是指在一定严格的条件下,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在外加的强氧化剂的作用下,被氧化分解时所消耗氧化剂的数量,以氧的mg/L表示。
化学需氧量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这些物质包括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但一般水及废水中无机还原性物质的数量相对不大,而被有机物污染是很普遍的,因此,COD可作为有机物质相对含量的一项综合性指标。
水中的有机物在被环境分解时,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
如果水中的溶解氧被消耗殆尽,水里的厌氧菌就会投入工作,从而导致水体发臭和环境恶化。
因此COD值越大,表示水体受污染越严重。
SS悬浮物(suspended solids )指悬浮在水中的固体物质,包括不溶于水中的无机物、有机物及泥砂、黏土、微生物等。
水中悬浮物含量是衡量水污染程度的指标。
TN总氮,简称为TN,水中的总氮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总氮的定义是水中各种形态无机和有机氮的总量。
污水处理技术常用的专业术语及名词解释
污水处理技术常用的专业术语及名词解释第一部分1. 有关水类型术语1.1 原水1.1.1 原水:raw water 未经任何处理,或进入水厂待处理的水。
1.l.2 湖面温水层epilimnion 在分层水体温跃层(Ll.10)上面的水。
1.1.3 地下水groundwater 存于地下水层的水。
通常能从地下水层取出,或者通过地下水层取出的水。
l.1.4 湖底静水层hypolimniOn 在分层水体温跃层下面的水。
1.1.5 寡营养的oligotrophic 用于描述水体,指水体营养物质缺乏且含有种类较多而数量较少的水生生物。
这种水体的特征是透明度高,上层水体中氧的浓度高,底部沉积物通常呈浅褐色并仅含有少量的有机物。
1.1.6 雨水:rainwater 尚未溶解地面上可溶性物质的大气降水。
1.1.7 暴雨水storm water;暴雨径流水storm water run-off由于降暴雨而排入水道的地面径流。
1.1.7.1 暴雨污水storm sewage由于降暴雨或雪(冰)融化生成的地面径流同污水混合的水。
1.1.8 成层作用stratification在水体中存在或形成的明显的层次。
靠温度、盐分的性质、氧或营养成分的不同来鉴别。
1.l.9 地面水surface water 流过或静止在陆地表面的水。
1.1.10 温跃层thermocline 水体以温度分层时,温度梯度最大的一层。
1.2 废水1.2.1 废水waste water 生产过程中使用后排放的或产生的水,这种水对该过程无进一步直接利用的价值。
1.2.2 水底沉积物benthic deposit 由于自然侵蚀、生物过程或排放废水,在水道、湖或海底聚集的沉积物。
其中可能含有有机物。
1.2.3 腐质detritus 在生物学意义上,指有机的颗粒物质。
在污水处理方面,指密度比水大的能被流动水输送的粗有机物残渣。
1.2.4 出水effluent从处理厂、工业过程及蓄水池等场所中排放出的水或废水。
水处理行业术语解释
电阻率:水的电阻率是指某一温度下,边长为1CM立方体水的相对两侧面间的电阻,其单位为欧姆*厘米(MΩ*CM),一般是表示高纯水水质的参数。
电阻率越高表明盐份越少,绝对纯水在25℃的理论值为18.3MΩ*CM,测定值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电阻率越低,反之越高。
电导率:电导率为电阻率的倒数,单位为西门子/厘米(S/CM),由于单位较大,一般用微西门子/厘米(μS/cm),是与水中盐份的多少成一定的关系统,盐份越多,电导率越高。
测定值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电导率越高,反之越低。
电导率(μS/cm)=1/电阻率(MΩ*CM). TDS :总溶解固体指水中全部溶质的总量,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两者的含量。
一般可用电导率值大概了解溶液中的盐份,一般情况下,电导率越高,盐份越高,TDS越高。
在无机物中,除开溶解成离子状的成分外,还可能有呈分子状的无机物。
由于天然水中所含的有机物以及呈分子状的无机物一般可以不考虑,所以一般也把含盐量称为总溶解固体。
TOC:有机化和物都是含炭化合物,所以测出水中的总有机碳(TOC)含量也就能代表水中的有机化合物含量。
可以部分降低TOC的设备:超滤。
BOD :用于表示水中可生物降解的含碳有机物浓度用于表示水中有机是水中有机物在生物化学需氧氧化过程中(即需氧细菌生长的过程中)所必须吸取的氧量。
标准实验的温度为20度,时间为5天,称5日生化需氧量(BOD5)。
COD :用来表示有机物的含量。
是企图把通过氧化剂(标准试剂为浓硫酸为重铭酸钾的沸腾混合物)在短时间(2H以内)内对有机物的氧化作用所需的氧量,用来表示有机物的含量。
由于下列原因,COD值一般高于BOD值:(1)无机物的氧化;(2)耐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氧化。
浊度:浊度也称浑浊度。
从技术的意义讲,浊度是用来反映水中悬浮物含量的一个水质替代参数。
水中主要的悬浮物,一般也就是泥土。
浊度这一概念既能反映水中悬浮物浓度,同时又是人的感觉对水质的最直接的评价,这两点特点,使浊度成为一个很重要的水质替代参数。
水处理名词解释
水处理名词解释1、曝气:使空气中O2转移到混合液中而被微生物利用的过程。
目的是提供活性污泥等微生物所需的溶解氧,保障微生物代谢过程的需氧量。
2、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规定时间、规定温度、规定条件下微生物在分解、氧化水中有机物的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通常所用时间为5天,温度20℃,简记BOD5,单位mg/L。
3、化学需氧量(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氧化废水中的有机物质所消耗的氧量。
废水检验标准一般采用重铬酸钾作氧化剂,单位mg/L。
4、水锤:又称水击。
水(或其他液体)输送过程中,由于阀门突然开启或关闭、水泵突然停止、骤然启闭导叶等原因,使流速发生突然变化,同时压强产生大幅度波动的现象。
5、吸附:是指利用多孔性固体吸附废水中某种或几种污染物以回收或去除某些污染物,从而使废水得以净化的方法。
6、酶:是生物细胞中自己制成的一种催化剂(生物催化剂)。
其基本成分是蛋白质,是促进生物化学反应速度的物质。
7、污水:污水是指在生产与生活活动中排放的水的总称。
人类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要使用大量的水,这些水往往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被污染的水称为污水。
8、污水处理:就是采用各种技术和手段,将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质分离去除、回收利用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使水得到净化。
9、污水回用:将污水或废水经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后回用于生产系统或生活杂用被称为污水回用。
当处理出水满足特定回用要求,并以回用时,也可称为再生水。
10、水垢:即由于锅炉水水质不良,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在受热面与水接触的管壁上生成的固态附着物。
11、水渣:是指在炉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物质和沉积在汽包、下联箱底部等水流缓慢处的沉渣。
于水垢区别:水渣比较松散,呈悬浮或沉渣状态,且有一部分易随锅炉排污排掉;而水垢能牢固地粘结在管壁上,不易排掉。
12、铁、锰、铝:微量的铁和锰即会造染色,结垢和味道等问题,铁在还原状态之环境下是以水可溶性的二价铁形式存在,当和空气接触后会逐渐氧化成黄棕色胶体状的三价铁,最后沉淀为棕色的氢氧化铁。
水处理行业专业术语
水处理行业专业术语A按比例采样proportional sampling从流动水中采样的技木。
在不连续采样时,其采祥次数或连续采样的流速与所采水的流速成正比。
a系数alpha factor在活性污泥污水处理设备中,混合液与清洁水中氧传递系数之比。
氨的气提ammoniastripping通过碱化和通气去除水中氨化合物的一种方法。
岸滤bank filtration为了改善水质,引导河水透过岸边砂砾层而进行的过滤(集水并中把水抽到砂砾层,形成水力梯度)。
氨化作用ammonification细菌转化含氮化合物为铵离子的过程Bβ系数beta factor在活性污泥污水处理设备中,混合液中溶解氧饱和值与同一温度和气压下清洁水中溶解氧饱和值之比。
半致死浓度(LC50)lethal concentration(LC50)在一特定接触时间内,使受试生物半数致死的毒物浓度。
通常是连续接触毒物,以LC50表示。
半静态毒性试验semi-static toxicity test(定期更换受试液的毒性试验toxicity test with intermittent renewal)按比较长的间隔时间(如12或24小时)分批更换大部分(大于95%)试液;或定期(一般每隔24小时)将生物转移到与该毒物试验开始时相同浓度新配制的试液中。
保守性物质conservative substance (持久性物质persistent substance;难分解物质质recalcitrant substance; 难分解物质质recalcitrant substance; 难处理物refractory substance)自然过程中化学组分不变化,或者变化极缓慢的物质。
例如;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不能生物降解酶物质。
病原体pathogen能够在易感染的植物、动物(包括人)体内引起疾病的生物。
半衰期half-life period某种物质的浓度或质量,分解或衰减到初值一半时所需的时间表面负荷率surface loading rate处理设备的每日每单位水平横断面的废水处理体积。
污水处理常用名词
污水处理常用名词标题:污水处理常用名词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涉及到许多专业名词。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中常用的名词及其含义。
一、污水处理工艺1.1 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的过程,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
1.2 化学处理: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如氯化铁、氯化铝等,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溶解物。
1.3 物理处理:采用物理方法,如过滤、沉淀等,将污水中的固体物质分离出来。
二、水质指标2.1 COD(化学需氧量):反映水中有机物质的含量,是衡量污水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2.2 BOD(生化需氧量):衡量水中有机物质被微生物降解的能力,是评价污水生物性质的指标。
2.3 SS(悬浮物):反映水中悬浮物质的含量,影响水体透明度和水质。
三、处理设备3.1 曝气池:用于提供氧气,促进好氧微生物的生长和有机物质的降解。
3.2 沉淀池:通过重力作用,使固体颗粒沉降到底部,实现固液分离。
3.3 滤池:采用过滤介质,如砂、炭等,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微生物。
四、处理工艺4.1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将生物处理、化学处理、物理处理等工艺整合在一起,实现高效处理。
4.2 中水回用:将经过处理的污水再次利用,减少对地下水和自然水资源的消耗。
4.3 厌氧消化:利用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产生沼气和有机肥料。
五、环保标准5.1 排放标准:规定了污水处理厂排放的COD、BOD、SS等指标的限值,保障水体的环境质量。
5.2 回用标准:规定了再生水的水质要求,确保再生水符合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标准。
5.3 运行标准:对污水处理设备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高效处理污水。
结论:污水处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多个环节和专业名词。
只有深入了解这些名词的含义和作用,才能更好地开展污水处理工作,保护环境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污水处理专业名词解释
污水处理专业名词解释一、污水处理概述污水处理是指对废水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方法的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或者再利用的要求。
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下面将详细解释污水处理中常用的专业名词。
二、生活污水处理专业名词解释1. 污水污水是指包含有各种废弃物、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水体,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农业废水等。
2. 一次污水处理一次污水处理是指对原始污水进行初步处理,主要通过物理方法去除大颗粒悬浮物和沉淀物,如格栅、沉砂池和沉淀池等。
3. 二次污水处理二次污水处理是在一次处理后的污水基础上,通过生物方法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常用的方法有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和人工湿地等。
4. 污泥处理污泥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混合物,需要进行处理。
常见的污泥处理方法包括浓缩、脱水、消化和焚烧等。
5. 水质指标水质指标是评价水体水质状况的定量指标,常用的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总悬浮物(TSS)和氨氮等。
深度处理是指在二次处理后对污水进行进一步处理,以达到更高的水质要求。
常见的深度处理方法包括过滤、吸附、高级氧化和消毒等。
7. 再生水再生水是指经过污水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标准,可以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和城市绿化等非饮用用途的水。
三、工业污水处理专业名词解释1. 工业废水工业废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各种有机物、无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废水。
2. 预处理预处理是指对工业废水进行初步处理,主要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去除大颗粒悬浮物、油脂和金属离子等。
3. 中水回用中水回用是指经过处理后的工业废水再利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水。
通过中水回用可以减少对淡水资源的需求,同时减少废水排放。
4. 高浓度废水处理高浓度废水处理是指对工业废水中含有高浓度有机物、重金属和毒性物质等进行专门处理,常用的方法包括生物处理、化学处理和膜分离等。
5. COD和BODCOD是化学需氧量的缩写,用于评价废水中有机物的含量。
污水处理专业术语
污水处理专业术语污水处理是指将污水中的各种有害物质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过程,使其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过程。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有许多专业术语被广泛使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污水处理专业术语及其解释:1. 污水:指由生活、工业、农业等活动产生的废水,其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
2. 污水处理厂:也称为污水处理站,是进行污水处理的设施,用于接收、处理和排放污水。
3. 污水处理工艺:是指将污水处理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的组合,以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
4. 水质参数:是指用于描述水质特性的各种指标,如悬浮物、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氨氮、总磷等。
5.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生物处理工艺,通过将污水与活性污泥接触,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去除有机物。
6. 混凝剂:是指在污水处理中用于凝聚和沉淀悬浮物的化学物质,常见的混凝剂包括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SF)等。
7. 沉淀池: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用于沉淀悬浮物的设备,通过重力作用使悬浮物沉降到池底。
8. 气浮设备:是一种物理处理设备,通过给污水注入气体,产生气泡,使悬浮物浮起并从水中分离。
9. 生物膜法:是一种利用生物膜附着在固体载体上进行污水处理的方法,常见的生物膜包括生物膜反应器(MBR)和生物滤池(BIOFILTER)。
10. 消毒: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使用化学物质或物理方法杀灭或去除污水中的病原体和致病菌。
11. 排放标准:是指国家和地方对于污水排放所规定的各项水质指标和限值。
12. 污泥处理:是指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处理和处置,常见的污泥处理方法包括厌氧消化、压滤、焚烧等。
13. 反渗透:是一种物理处理方法,通过半透膜将污水中的溶解物质和微生物截留在膜外,从而实现水的净化。
14. 重金属:是指具有较高密度和较高相对原子质量的金属元素,如铅、汞、镉等,它们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较大的危害性。
污水处理专业术语
污水处理专业术语污水处理是指对污水进行净化和处理,以达到环境排放标准或可再利用的水质要求。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涉及到许多专业术语。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领域常用的专业术语,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1. 污水:指由生活、工业、农业等活动产生的含有各种有害物质的废水。
2. 污水处理厂:也称为废水处理厂,是对污水进行处理的设施,通常由多个处理单元组成,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沉淀池、消毒等。
3. 预处理:是指对原始污水进行初步处理,包括筛网、砂池、沉砂池等工艺,主要用于去除大颗粒悬浮物和沉积物。
4. 生物处理:是指利用生物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的过程,常见的生物处理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生物膜法等。
5.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质氧化为无机物质的生物处理工艺,通过曝气搅拌使微生物与污水接触,形成活性污泥颗粒,进而将有机物质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生物体。
6. 厌氧消化:是一种在无氧环境下利用厌氧菌将有机物质分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的生物处理工艺,常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和污泥。
7. 生物膜法:是一种利用生物膜将有机物质附着在膜表面进行降解的生物处理工艺,常见的生物膜包括生物膜反应器(MBR)、生物滤池等。
8. 沉淀池:也称为沉砂池或沉淀池,是用于将污水中的悬浮物沉淀下来的设施,通过重力作用使悬浮物沉降至池底,以便进一步处理。
9. 消毒:是指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杀菌或灭活处理,以防止病原微生物传播。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紫外线消毒、氯消毒等。
10. 污泥处理:是指对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处理和处置,常见的污泥处理方法包括浓缩、脱水、干化等。
11. 浓缩:是指将污泥中的水分含量降低,使其体积减小,常用的浓缩方法包括离心浓缩、压滤等。
12. 脱水:是指将浓缩后的污泥中的水分进一步去除,使其含水率降至一定程度,常用的脱水方法包括带式脱水机、压滤机等。
13. 干化:是指将脱水后的污泥进行干燥处理,以减少体积和重量,常用的干化方法包括烘干、焚烧等。
水处理基本知识汇总 看完小白变专家!
水处理基本知识汇总看完小白变专家!有关水处理基本学问汇总,看完小白变专家!水处理应用领域许多,有的对水质要求极高有的则要求相对不那么严格,进入水处理行业的人越来越多,下面为大家共享一些水处理相关学问,和大家一起学习争论。
一、名词解释篇1、原水:是指未经任何处理的自然水或城市的自来水等也叫生水。
2、澄清水:去除了原水中的悬浮杂质的水。
3、除盐水:是指水中的阳、阴离子基本上除去或降低到肯定程度的水称为除盐水。
除盐的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离子交换法等。
4、浊度:就是指水的浑浊程度,它是因水中含有肯定的悬浮物(包括胶体物质)所产生的光学效应。
单位用NTU表示。
浊度是在外观上推断水是否患病污染的主要特征之一。
浊度的标准单位规定为1mgSi02所构成的浑浊度为1度。
5、絮凝剂:能引起胶粒产生凝聚架桥而发生絮凝作用的药剂。
6、总碱度:是指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总量。
7、酸度:是指水中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总量。
8、硬度:是指水中某些易于形成沉淀物的金属离子,通常指钙、镁离子含量。
9、电导率:是在肯定温度下,截面积为1平方厘米,相距为1厘米的两平行电极之间溶液的电导。
可以间接表示水中溶解盐的含量。
10、电阻率:也是一个反映水的导电力量的一个指标,水的电阻率越大,水的导电力量越差,水中所含的离子就越少。
它的常用单位是MΩ.CM。
它同电导率之间是倒数关系。
例如:水的电导率是0.2μs/cm,则它的电阻率就是1/0.2=5(MΩ.CM)。
11、TDS(溶解性总固体):是滤除悬浮物(SS)与胶体并蒸发看全部水分后的剩余无机物。
单位是ppm或mg/l,可以用TDS仪来测量。
它也反应了水中的离子含量。
它与电导率之间一个粗略的对应关系:对于氯化钠参考溶液来说,1ppm的TDS值对应2μs/cm的电导率。
12、pH值:溶液中酸和碱的相对含量。
pH值是水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log)的度量单位。
pH值分0~14挡,pH值为7.0则水为中性;pH 值小于7.0,则水为酸性的;pH值大于7.0。
水处理相关名词解释
水处理相关名词解释水处理相关名词解释一、常用基本概念1.电导:在两片面积各一平方厘米,相隔一厘米距离的极片间可移动的离子数目,2.3.4.pH)的度pH5.6.7.位。
8.9.NTU10.量达到平衡。
11.SDI:含沙密度指数—用于测量反渗透系统所用原水中悬浮国体的数量。
12.树脂:专门制造的聚合物小球,用在离子交换系统中,去除水溶液中的溶解盐。
13.LSI:langelier饱和指数—一种计算公式,采用该公式,在规定的条件、温度、pH值、TDS、硬度及碱性下进行碳酸钙沉淀的预测。
14.内毒素:一种抗热的致热质,特别是在有生命或无生命细菌的细胞壁中发现的脂肪多糖。
15.臭氧:氧的一种不稳定的、高活性的形式,它是由自然雷电或高压电荷通过空气所产生的,是一种优良的氧化剂和消毒剂。
二、基本处理工艺1.沉淀2.的水3.以截留去除,多介质过滤器能够有效去除原水中悬浮物、细小颗粒、全价铁及胶体、菌藻类和有机物。
其出水SDI15(污染指数)小于等于5,完全能够满足反渗透装置的进水要求。
4.活性炭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压力容器是一种内装填粗石英砂垫层及优质活性炭的压力容器。
功能:在水质预处理系统中,活性炭过滤器能够吸附前级过滤中无法去除的余氯以防止后级反渗透膜受其氧化降解,同时还吸附从前级泄漏过来的小分子有机物等污染性物质,对水中异味、胶体及色素、重金属离子、COD等有较明显的吸附去除作用。
可以进一步降低RO进水的SDI值,保证SDI<5,TOC<2.Oppm。
5.软化器。
NaCl剂。
6.阴、阳离子交换器阴、阳离子交换器是分别填装阴树脂和阳树脂的交换器。
阳离子交换器用于去除正电荷离子(阳离子),阴树脂用于去除负电荷离子(阴离子)。
阳离子交换树脂是将H+离子置换成阳离子,诸如钙、镁和钠离子;阴离子交换树脂是将OH-离子置换成阴离子,诸如氯离子、硫酸根离子和重碳酸根离子,置换的H+和OH-合成形成水,去除水中的离子。
水处理名词解释
水处理专业各名词解释1、混合使投入的药剂迅速均匀地扩散于被处理水中以创造良好的凝聚反应条件的过程。
2、凝聚为了消除胶体颗粒间的排斥力或破坏其亲水性,使颗粒易于相互接触而吸附的过程。
3、絮凝(1)完成凝聚的胶体在一定的外力扰动下相互碰撞、聚集,以形成较大絮状颗粒的过程。
曾用名反应。
(2)高分子絮凝剂在悬浮固体和胶体杂质之间吸附架桥的过程。
4、异向流斜管(或斜板)沉淀池池内设置斜管(或斜板),水自下而上经斜管(或斜板)进行沉淀,沉泥沿斜管(或斜板)向下滑动的沉淀池。
5、机械搅拌澄清池利用机械使水提升和搅拌,促使泥渣循环,并使原水中固体杂质与已形成的泥渣接触絮凝而分离沉淀的水池。
6、反冲洗当滤料层截污到一定程度时,用较强的水流自上而下对滤料进行冲洗。
7、气水冲洗采用空气和水共同冲洗滤池的方式。
除盐水系统1、软化水除掉大部分或全部钙、镁离子后的水。
2、除盐水通过不同水处理工艺系统,去除悬浮物和无机的阳、阴离子等水中杂质后,所得的成品水的统称。
3、树脂污染树脂的表面和孔隙中积累污垢或树脂的交换基团上吸附了不可逆交换离子的污染物质。
4、离子交换树脂由高分子化合物和交联剂经聚合反应而生成的离子交换剂。
5、再生离子交换剂失效后,用再生剂使其恢复到原型态交换能力的工艺过程6、混合离子交换器阳、阴两种离子交换树脂,互相充分地混合在一个离子交换器内,同时进行阳、阴离子交换的设备。
简称混床。
7、树脂捕捉器用来捕集随水带出离子交换器的树脂颗粒的装置循环水系统1、冷却塔水冷却的一种设施。
水被输送到塔内,使水和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或热、质交换,达到降低水温的目的。
2、循环冷却水经换热而返回冷却构筑物降温,并经必要的处理后,再循环使用的冷却水。
3、直流冷却水在冷却过程中,只使用一次就被排掉的冷却水。
4、直接冷却水与被冷却物质直接接触换热的冷却水。
5、间接冷却水与被冷却物质通过换热设备间接换热的冷却水。
6、机械通风冷却塔靠风机进行通风的冷却塔。
水处理行业名词解释
电导率含义电导率是物体传导电流的能力。
电导率测量仪的测量原理是将两块平行的极板,放到被测溶液中,在极板的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势(通常为正弦波电压),然后测量极板间流过的电流。
根据欧姆定律,电导率(G)--电阻(R)的倒数,由导体本身决定的。
电导率的基本单位是西门子(S),原来被称为欧姆。
因为电导池的几何形状影响电导率值,标准的测量中用单位电导率S/cm来表示,以补偿各种电极尺寸造成的差别。
单位电导率(C)简单的说是所测电导率(G)与电导池常数(L/A)的乘积.这里的L为两块极板之间的液柱长度,A为极板的面积。
水溶液的电导率直接和溶解固体量浓度成正比,而且固体量浓度越高,电导率越大。
电导率和溶解固体量浓度的关系近似表示为:1.4μS/cm=1ppm或2μS/cm=1ppm(每百万单位CaCO3)。
利用电导率仪或总固体溶解量计可以间接得到水的总硬度值,如前述,为了近似换算方便,1μs/cm电导率=0.5ppm硬度。
电导率是物质传送电流的能力,与电阻值相对,单位Siemens/cm(S/cm),该单位的10-6以μS/cm表示,10-3时以mS/cm表示。
但是需要注意:(1)以电导率间接测算水的硬度,其理论误差约20-30ppm(2)溶液的电导率大小决定分子的运动,温度影响分子的运动,为了比较测量结果,测试温度一般定为20℃或25℃(3)采用试剂检测可以获取比较准确的水的硬度值。
水的电导率与其所含无机酸、碱、盐的量有一定关系。
当它们的浓度较低时,电导率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因此,该指标常用于推测水中离子的总浓度或含盐量。
不同类型的水有不同的电导率。
新鲜蒸馏水的电导率为0.2-2μS/cm,但放置一段时间后,因吸收了CO2,增加到2—4μS/cm;超纯水的电导率小于0.10/μS/cm;天然水的电导率多在50—500μS/cm之间,矿化水可达500—1000μS/cm;含酸、碱、盐的工业废水电导率往往超过100μS/cm;海水的电导率约为300μS/cm。
水行业专业名词解释
水行业专业名词解释一、相关水质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卫生部颁布地国家标准,本标准由供水单位和规划设计等有关单位负责执行,各级卫生防疫站、环境卫生监测站负责监督执行情况.本标准适用于城乡供生活饮用地集中式给水(包括各单位自备地生活饮用水)和分散式给水.但该国标已严重滞后于城市供水水源普遍受污染地现状,落后于我国社会经济地发展,不能满足社会民众对安全饮用水地渴望.b5E2R.《城市供水水质标准》():建设部颁布地行业标准,自年月日实施.此标准地颁布正是基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不能满足需要地原由.满足此标准地水是安全水,可以直接饮用.《城市供水水质标准》对水质提出了更高地要求,与现行地国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相比,检测项目由项增加到项,包括一些分量检测,总项目达项,其中常规检测项目项,非常规检测项目项.《城市供水水质标准》对检测项目地限值有更严格地要求,增加了对有机污染物和农药地检测项目、对消毒副产物地检测项目和对原虫类病毒体地检测项目.p1Ean.《饮用净水水质标准》():为保障城镇居民饮用净水,规范生产饮用净水,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适用于以自来水或符合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地水为原水,经深度净化后可直接供给用户饮用地管道供水和灌装水.《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饮用天然矿水地水源及产品地技术要求、检验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适用于饮用天然矿泉水地水源及其灌装产品.DXDiT.《瓶装饮用纯净水标准》(),《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本标准规定了瓶装饮用纯净水地卫生要求和检验方法,从而为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对瓶装饮用纯净水地监督、检测提供了统一地要求.用于指导瓶装饮用水地生产.RTCrp.二、水中物质分类水中地杂质种类极多.按其性质可分为无机物、有机物和微生物.按分散体系分类,即按杂质粒子地大小及同水之间地相互关系来分类,可分为以下三类:5PCzV.、分子离子分散系:即溶解性物质,小于微米,包括各种无机地、有机地低分子物及其离子,在水中成为溶液.jLBHr.、胶态分散系:即胶体物质,大小在微米,其中有地高分子物以溶液存在,溶胶微粒以溶胶存在.、粗分散系:即悬浮物质,大于微米,其中有悬浊液和乳浊液.三、水质专业术语、水中地悬浮物:水中地悬浮物是颗粒直径约在微米以上地微粒,肉眼可见.这些微粒主要由泥沙、原生动物、澡类、细菌、病毒以及高分子有机物等组成,常常悬浮水流之中,产生水地浑浊度.悬浮物是造成浑浊度、色度、气味地主要来源.xHAQX.、水中地胶体物质:水中地胶体物质是指直径在微米之间地微粒.胶体是许多分子和离子地集合物,包括无机胶体如铁、铝、硅地化合物,有机胶体如植物或动物地肢体腐烂和分解而生成地腐殖物.LDAYt.、水中地溶解物质:水中地溶解物质是直径小于或等于微米地微小颗粒.主要是溶于水地以低分子存在地溶解盐类地各种离子和气体.Zzz6Z.、水地浑浊度:由于水中含有悬浮物及胶体状态地微粒,使得原是无色透明地水产生浑浊现象,其浑浊地程度称为浑浊度.浑浊度是表达水中不同大小、不同相对密度、不同形状地悬浮物、胶体物质、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等杂质对光所产生地效应.dvzfv.、水地硬度:水中地一些金属离子地浓度,如钙、镁、铁、锰、锌等,一般铁、锰、锌等离子在水中地含量很少,可以略去不计.通常就把钙、镁地总浓度看作水地硬度.rqyn1.、水地值:表示水中溶解性总固体地含量.包括水中地溶解盐类,还包括有机物质.水中地固体分为溶解性固体和悬浮固体.溶解性固体是指水经过过滤之后,那些仍然溶于水中地各种无机盐类、有机物等.悬浮固体是指那些能过滤掉地不溶于水中地泥沙、有机物、微生物等悬浮物质.Emxvx.四、水处理技术简介水处理技术有多种,如预沉、混凝、澄清、过滤、软化、消毒等.目前常用对水进行过滤净化多采用膜法分离技术,膜法分离技术通常分微滤、超滤、钠滤、反渗透四大类.SixE2.、微滤():过滤精度一般在微米,常见地各种滤芯,活性炭滤芯,陶瓷滤芯等都属于微滤范畴,用于简单地粗过滤,过滤水中地泥沙、铁锈等大颗粒杂质,但不能去除水中地细菌等有害物质.滤芯通常不能清洗,为一次性过滤材料,需要经常更换.6ewMy.①棉芯:一般只用于要求不高地粗滤,去除水中泥沙、铁锈等大颗粒物质.②活性炭:可以消除水中地异色和异味,但是不能去除水中地细菌,对泥沙、铁锈地去除效果也很差.kavU4.③陶瓷滤芯:最小过滤精度也只微米.通常流量小,不易清洗.、超滤():过滤精度在微米,属于二十一世纪高新技术之一.是一种利用压差地膜法分离技术,可滤除水中地铁锈、泥沙、悬浮物、胶体、细菌、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并能保留对人体有益地一些矿物质元素.是矿泉水、山泉水生产工艺中地核心部件.超滤工艺中水地回收率高达以上,并且可方便地实现冲洗与反冲洗,不易堵塞,使用寿命相对较长.y6v3A.超滤不需要加电加压,仅依靠自来水压力就可进行过滤,流量大,使用成本低廉,较适合家庭饮用水地全面净化.因此未来生活饮用水地净化将以超滤技术为主,并结合其他地过滤材料,以达到较宽地处理范围,更全面地消除水中地污染物质.M2ub6.、钠滤():过滤精度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脱盐率比反渗透低,也是一种需要加电、加压地膜法分离技术,水地回收率较低.一般用于工业纯水制造.0YujC.、反渗透():过滤精度为微米左右,是美国年代初研制地一种超高精度地利用压差地膜法分离技术.可滤除水中地几乎一切地杂质(包括有害地和有益地),只能允许水分子通过,一般用于纯净水、工业超纯水、医药超纯水地制造.反渗透技术需要加压、加电,流量小,水地利用率低,不适合大量生活饮用水地净化.eUts8.五、常见地水过滤器◎从使用地过滤技术划分,目前市场上常见净水器有以下几种:、滤芯净水器:内装各种滤芯地单筒净水器,一般价格低,但滤芯容易堵塞,需经常更换,而且过滤精度不高,仅用于水地初步过滤.sQsAE.、活性炭过滤器:可消除水中地异色和异味,但是不能去除水中地细菌等其他有害物质,对泥沙、铁锈地去除效果也很差.GMsIa.压力:兆帕()公斤()水地重量与体积:吨水升水。
污水处理专业术语
污水处理专业术语污水处理是指对废水中的各种污染物进行去除或转化,使其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在污水处理领域,有许多专业术语用于描述不同的处理过程、设备和技术。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污水处理专业术语及其详细解释:1. 污水:指工业、农业、生活等活动中产生的含有各种污染物的废水。
2. 污水处理厂:也称为废水处理厂或污水处理厂,是进行污水处理的设施。
它通常由多个处理单元组成,包括预处理、初级处理、中级处理和高级处理。
3. 预处理:是指对原始污水进行初步处理,以去除大颗粒物、悬浮物和可溶性有机物。
预处理通常包括格栅、沉砂池和沉淀池。
4. 初级处理:也称为物理处理,是指对预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进一步处理,以去除悬浮物和悬浮沉淀物。
常用的初级处理方法包括沉淀、澄清和过滤。
5. 中级处理:也称为生物处理,是指对初级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进一步处理,以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
常见的中级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曝气法和生物膜法。
6. 高级处理:也称为深度处理,是指对中级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更彻底的处理,以去除微量有机物、微生物和重金属等。
高级处理常用的方法包括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和紫外线消毒。
7. 污泥处理:是指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处理和处置。
常见的污泥处理方法包括浓缩、脱水、干化和焚烧。
8. 污水回用:也称为再生水利用,是指将经过处理的污水再次利用于工业、农业或生活用水。
污水回用可以节约淡水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9. 排放标准:是指国家或地方制定的对污水排放质量和浓度的限制要求。
排放标准通常包括总磷、总氮、悬浮物和重金属等指标。
10. COD:是化学需氧量的缩写,指污水中可被氧化的有机物的总量。
COD是评估污水有机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11. BOD:是生化需氧量的缩写,指污水中需通过生物氧化作用去除的有机物的量。
BOD是评估污水生物降解能力的重要指标。
12. pH值:是指污水中酸碱性的程度。
pH值对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和微生物活动有重要影响。
水处理专业技术名词解释解析
名词解释——水处理篇1.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简称BOD),表示在有氧条件下(20℃),由于微生物(主要是)的活动,可降解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所需的氧量,常以BOD表示,5d生化需氧量BOD5和20d 生化需氧量BOD20。
2.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简称COD),在酸性条件下,以强氧化剂(我国法定用重铬酸钾)将有机物氧化为CO2和H2O所消耗的氧量,以COD cr 表示。
如采用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则写作COD Mn,由于高锰酸钾氧化作用较弱,测出的耗氧量值较低,故又称耗氧量,以OC表示。
3.总需氧量(Total Oxygen Demand,简称TOD),有机物主要组成元素是C、H、O、N、S等,被氧化后,分别产生CO2、H2O 、NO2和SO2,所消耗的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TOD 以燃烧法测定,仅需几分钟。
4.总有机碳(Total Oxygen Carbon,简称TOC),总有机碳TOC是目前在国内外使用的表示污水被有机物污染的综合指标,它所显示的污水中有机物的总含碳量。
5.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在缓慢流动的湖泊、水库、内海等水域,由于生物营养元素的增多,促进了藻类等浮游生物的繁殖。
大量繁殖的藻类会在水面形成密集的“水花”或“红潮”。
藻类的死亡和腐化又会引起水中溶解氧的大量减少,使水质恶化,鱼类死亡,严重时会使水体消亡,这一过程称之为富营养化。
6.水体自净(Water Self-Purification):污染物在进入天然水体后,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污染物的总量减少或浓度降低,层受污染的天然水体部分地或完全地恢复原状,这种现象称为水体自净。
按其作用机制可分为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
7.氧垂曲线(Dissolved Oxygen Sag Curves),有机污染物排入水中后,经微生物降解而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使河水亏氧;另一方面,空气中的氧通过河流水面不断地溶入水中,又会使溶解氧得到恢复。
污水处理专业术语
污水处理专业术语污水处理是指将含有各种废水、污水的水体,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处理工艺,将其中的污染物质去除或转化,使水体达到一定的排放标准,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过程。
在污水处理领域,有许多专业术语被广泛使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污水处理专业术语及其解释:1. 污水:指人类生活、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等活动中产生的含有各种污染物质的水体。
2. 污水处理厂:也称为污水处理站或污水处理设施,是进行污水处理的工程设施,通常由预处理、主处理和后处理等部分组成。
3. 预处理:是指在进入主处理前对污水进行初步处理的过程,包括格栅、砂沉箱、调节池等设施,用于去除大颗粒物质和调节水质。
4. 主处理:是指对预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深度处理的过程,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工艺。
5. 物理处理:是利用物理原理对污水进行处理的过程,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包括沉淀、过滤、吸附、膜分离等。
6. 化学处理:是利用化学反应对污水进行处理的过程,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中和、氧化、还原、沉淀等。
7. 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的过程,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物滤池法等。
8. 残余污泥: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去除的悬浮物和有机物质,经过浓缩、脱水等处理后形成的固体物质。
9. 水质指标:是用于评价水体质量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常见的水质指标包括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等。
10. 排放标准:是指污水处理后排放的水体需要符合的环境保护要求,通常由各国或地区的环境保护法规规定。
11. 反渗透:是一种通过半透膜将溶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物理分离过程,常用于处理高浓度的工业废水。
12. 活性炭吸附:是利用活性炭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的化学处理方法,常用于去除难降解的有机物。
13. 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结合了膜分离和生物处理的技术,能够高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处理行业专业名词解释及约定
ATD 反套装置,可以防止卷式膜由于液体流动的张力而压缩。
CA 醋酸纤维素,一般有二价或三价醋酸。
CIP 清洗装置。
在不拆除的情况下清洗系统。
Concentrate(浓水) 流经系统但不通过膜的液体的体积。
可解释为进水不透过部分,也可称为盐水、
废弃物或在渗析过程中未通过半透膜而保留下来的滞留物。
Feed(进水) 进入膜系统的液体的体积。
Flow(流量) 一般指流经膜表面的液体的体积。
Lph 升/小时
Gpm 加仑/分钟
Gpd 加仑/天
Flux,water(水通量) 在特定条件的水的通量。
在反渗透系统中水通量有特定的意义,而在其它的膜
系统中,它只用来指示膜是干净的,运行良好。
Flux(通量) 每单位面积、时间渗透的体积。
Lmh 升/(平方米.小时):lmh=gfd*1,7 (基于US加仑)
gfd 加仑/(平方英尺.天):gfd=lmh/1.7 (基于US加仑) Gallon(加仑) 1美国加仑=3.785升
1英国加仑=4.546升
HF 超过滤;反渗透(RO)的另一名称.
HMWC 大分子组分,如蛋白分子.
Housing(膜壳) 安装卷式膜组件或其它类型膜膜元的膜过滤设备,也指压力容器IC 内部接头,用于连接两个卷式膜组件。
Langelier index(见
如果指标是正值,则可能指CaCO3比例。
SDSI.)
如果指标是负值,则不可能指CaCO3比例。
MWCO(切割值)分子量切割被称为道尔顿值,意味着超过MWCO的90%的分子量将被截留。
对于
反渗透,MWCO有一个清楚的定义,但随着其值越高,它的含义和值越含糊。
它
和测试的膜的类型有关,对微滤则没有意义。
PAN 聚丙烯腈
Permeate(透过液) 透过膜的液体的体积(也可称滤液)
ppm 每百万分子一。
严格的讲,为每1000毫克溶液的毫克溶质。
与mg/l相当。
平均压力,(P进水+P浓水)/2
Pressure,average(平均压
力)
Pressure,average(平均压
平均净驱动压力是驱动液体通过膜的可用压力。
力) NDP
(P进水+P浓水)/2—P透过液—(H浓水—H透过液)
Pressure drop(压降) 膜系统、膜壳(压力容器)或膜组件进出口的压力损失进水压力进水泵的压力(标准说法)或在循环系统中进口至膜室的压力
渗透压事实上是理论值。
渗透压是盐含量和其它小分子量溶质的函数。
理论上大分子量组分不产生渗透压,但实际现象却象渗透压。
电解液和小分子组分的渗透压
可以比较精确地计算,但大分子量组分的“渗透压”只能根据经验来定。
渗透
压一般写成PI或П,П=I*n*R*T
压力单位PSI(磅/平方英寸):14.5PSI=1bar
Bar: 1bar=0.1mPa=100kPa PS(PSO) 聚砜(聚醚砜或聚芳香醚砜)
PVDF 聚偏二氟乙烯
Rentate(滞留物) 浓液的另一种名称
SDSI索引Stiff和David饱和度索引。
同Langelier索引,但用于高盐度水。
见Langelier
索引
TFC,TFM 复合薄膜的缩写
THM 三卤甲烷。
未说明其化学特性的一些化学组分,同卤素反应如氯生成有机基质,
如腐殖酸。
它们被认为是致癌物质。
TMP 传导膜压。
见平均压力
TS TDS 总固体;溶解性和悬浮固体的总和。
总溶解性固体。
以上值可表示为:mg/l,ppm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