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名师赵志祥谈提高朗读教学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名师赵志祥谈提高朗读教学效率

一、朗读应该成为小学阅读教学的主旋律

(一)朗读有利于道德品质的形成。

(二)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最终提高阅读能力。

(三)朗读有利于写作能力的培养。

二、名家对诵读的看法

“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追求语言的完美。”“使语言不期然而近于完美”。(叶圣陶)

“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叶圣陶)

“对书中的某段文字感觉兴趣,也不妨读熟。读熟了,不待翻书也可以随时温习,得到新的体会,就是很大的乐趣。”(叶圣陶)也就是“熟读深思子自知”的境界。

“无论怎样读,起初该用论理的读法,把文句中一个个词切断,读出它们彼此的关系来,这样读了,就好比听作者当面说一番话,大体总能听明白。”(叶圣陶)

“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起来”,“激昂处还他于激昂,委婉处还他于委婉”,便是叶圣陶先生所推崇的“美读”,他还说,倘“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了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法都有莫大的收获”。

“大抵观书,须先读书,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已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朱熹)

宋朝的朱熹有“凡读书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的说法。

如《四书》《诗书》《易经》《左传》《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阳、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曾国藩)

姚鼐有“放声疾读,久之自悟”的观点。

“扬州八怪”的领袖人物郑板桥谈到读书时云:“人皆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诵千遍,舟中、马上、被底,或者忘其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非自忘其所语,皆记书诵也。”

英国诗人密尔顿也重视朗读时体味文字的进作用,他说,从读的情况最容易看出读的人是否真正理解了所读的作品。朗读者调足了全身的精力去读,通过朗读技巧的运用和语言的多种变化,把文章中的人、事、趣味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绘声绘色地表达出来,易于理解,桐城文论家主张的“因声求气”便是这个道理吧。

三、怎样进行有效的朗读教学

(一)创设读的情境。

(二)给足读的时间。

(三)为学生提供读的帮助。

想方设法让学生钟情于朗读。朗读一旦成为学生的快乐,那么,就一定能唤起学生对阅读的深爱,阅读就会成他们无限的乐趣和不断的追求。

1、注重朗读的层次性、渐进性和规律性。

2、永爱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让他们敢读。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五火,对击始发灵光。”

3、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会。

长文短教,深文浅教。

4、幽默激“趣”,让学生乐读。

四、教师的朗读

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语醉其音

(一)把握“基调”

(二)把握“语速”

(三)把握语气和语调

(四)把握停顿

(五)善于创造性朗读

(六)善于情景再现,学会“情感嫁接”。

1、情景再现:理清头绪;设身处地;触景生情;现身说法

2、“情感嫁接”直观录像、图片、回忆、体验

赵志祥语录:

1、面对学生,总要有初恋的感觉。

2、没有量的积累,绝对没有质的突破。

3、打铁还得自身硬——教师必须苦练基本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