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卷1生物试题解析

合集下载

2016理综生物(课标卷Ⅰ)答案解析

2016理综生物(课标卷Ⅰ)答案解析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答案】B【解析】核糖体无膜结构,A错误;蓝藻细胞中无线粒体,C错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能通过光反应生成ATP,D错误。

2. 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答案】C【解析】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影响到氧气的运输,影响呼吸速率,进而影响到能量的生成,从而影响到主动运输.3。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B. 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

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

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答案】C【解析】在该实验中,pH为无关变量,缓冲物质影响pH;酶和底物结合之前应该加缓冲物质。

【生物】2016年高考真题——全国Ⅰ卷(解析版)

【生物】2016年高考真题——全国Ⅰ卷(解析版)

2016年高考试题新课标Ⅰ卷理综(生物部分)一、选择1.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2. 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 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呢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3.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B. 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 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 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4. 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 TPC. 突触后膜上受蛋白体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 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5.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B. 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 “退耕还林、还草”是提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D. 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6. 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B.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二、非选择题(一)必做题29.有关DNA 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 来标记DNA 分子。

2016年全国卷1生物及答案

2016年全国卷1生物及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2. 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3.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B. 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 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 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 突触后膜上受蛋白体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 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5.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B. 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 “退耕还林、还草”是提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D. 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6. 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B.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 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2016年高考全国1卷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6年高考全国1卷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6年全国高考I卷生物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模结构的细胞器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的两类核酸C.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2.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李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3.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突触后膜上手提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5.在慢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费标准6.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29.(10分)在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

2016年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1生物真题及答案

2016年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1生物真题及答案

2016年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1(理科综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6分,共10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2. 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3.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5.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6. 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29.(10分)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

全国卷1生物部分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全国卷1生物部分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2016高考全国卷1 生物部分试题(90分)适用本套试卷的有: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山西江西福建广东陕西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2. 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 释放的呢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3.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B. 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 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 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 突触后膜上受蛋白体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 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5.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B. 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 “退耕还林、还草”是提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D. 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6. 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B.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29.(10分)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

2016年全国高考Ⅰ卷生物选择题解析及教学建议

2016年全国高考Ⅰ卷生物选择题解析及教学建议

2016年全国高考Ⅰ卷生物选择题解析及教学建议作者:王子武来源:《理科考试研究·高中》2016年第10期2016年全国高考进行了部分改革,为保证考试的公平性和命题的规范性,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省份越来越多,这将是未来高考发展的一个趋势.全国卷的题目不仅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考查了学生的科学思想和体验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要尽快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分析高考题的命题方向,对教学开展的目标指引作用非常重要.基于此,笔者以2016年全国高考Ⅰ卷生物选择题为例,进行分析和解读,并提出了对今后教学的几点建议,以期给广大同仁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一、题目解析第1题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解析核糖体是不具有生物膜的细胞器,A错误.酵母菌是真核生物,细胞內含DNA和RNA两类核酸,B正确.蓝藻细胞为原核细胞,无线粒体,C错误.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其中进行着光反应和暗反应,所以既有CO2的固定也有ATP 的合成,D错误.所以答案为B.点评考查知识点为细胞的结构、组成与代谢,全为关于细胞的核心概念,不偏不难,能力要求为识记层次.第2题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可知,离子泵参与的物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可判断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A、B错误.动物一氧化碳中毒时会缺氧,导致细胞的能量供应减少,影响离子跨膜运输的速率,C正确.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导致载体蛋白的活性下降,降低离子跨膜运输的速率,D错误.所以答案为C.点评考查知识点为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方式,考查学生通过从不同呈现方式中提取有用信息、加工信息,并利用信息进行思考或推理的能力.第3题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解析为了确保酶的活性,酶与底物反应时需要在缓冲液中进行.酶活力一般用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量表示,所以酶与底物混合后要计时.所以答案为C.点评考查知识点为酶活力的测定,要求学生具备设计简单生物实验的能力.第4题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突触后膜上受蛋白体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解析线粒体上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可合成大量的ATP,A正确.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方式为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蛋白质的合成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时,Na+通过主动运输外流,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所以答案为B.点评考查知识点为细胞的能量代谢,学生需要掌握ATP的产生场所、过程以及应用,能力要求为理解层次.第5题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解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生态系统内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A正确.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不可循环利用, B错误.“退耕还林、还草”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能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C正确.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相对的,人类的需求不能超过其调节能力,D正确.所以答案为B.点评考查知识点为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要求学生具备运用生物学原理评价一些生物学事实的能力.第6题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解析发病率是指一定人群中的患者数量与人群总数的比值,基因频率是指某个基因占其所有等位基因的比例.常染色体隐形遗传病在男女中均存在正常的携带者,X染色体隐形遗传病在女性中存在正常的携带者,A、B、 C错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不存在携带者,其发病率与基因频率相等.所以答案为D.点评考查知识点为人类遗传病及基因频率的概念,要求学生运用发病率与基因频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要求为分析和判断.二、教学建议今年高考题的指导思想是平稳过渡,稳中有变,具备下列特点:考查知识点均为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不偏不难;淡化计算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生物科学素养,以及实验操作、获取信息、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必修1的分值占比较大.通过以上分析,建议在今后的生物学教学中:(1)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生物学核心概念,培养生物科学素养,要求学生少做偏题难题,从题海中解放出来.(2)具备实验条件的学校,一定让学生亲手操作实验,培养设计实验的能力.(3)注重培养学生信息提取、运用生物学原理评价、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必修1《分子与细胞》,是整个高中生物学的基础和灵魂,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需要更加重视.。

2016高考全国1卷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高考全国1卷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高考全国1卷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B.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可以通过科学手段得到有效控制C.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由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和自身调节机制共同维持的D.生态系统的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责任【答案】B【改写】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人类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正确的说法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由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和自身调节机制共同维持的;生态系统的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责任。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难以完全控制的,但可以通过科学手段减少负面影响。

考点:生态学思想和生态系统保护二、非选择题(一)必做题29.在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P来标记DNA分子。

用α、β和γ表示ATP或dATP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Pβ~Pγ或dA-Pα~Pβ~Pγ)。

请回答以下问题:(1)某种酶可以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

若要用该酶把32P标记到DNA末端上,那么带有P的磷酸基团应在ATP的γ位上。

(2)若用带有P标记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α位上。

【解析】(1)ATP是直接能源物质,ATP供能时,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断裂。

远离腺苷的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

由此可推知:带有P的磷酸基团应在ATP的γ位上。

(2)依据脱氧核苷酸上磷酸基团的位置,以及dATP的结构,可推知:若用带有P标记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α位上。

【答案】(1)γ(2)α(3)DNA为半保留复制,形成的n个DNA分子中只有两个DNA分子的一条链含有原来的DNA分子的一条链。

因此,只有这两个DNA分子中含有P,所以含有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n。

2016高考生物新课标1卷解析(一)

2016高考生物新课标1卷解析(一)

2016高考生物新课标1卷解析(一)2016年高考理综考试已经结束,新东方在线名师杨延峰老师第一时间为大家解析新课标1卷的试题,本次全国卷理综生物的题目整体来说应该是在我们的预料范围之内,所考的知识点跟之前的考试比较相近,重难点都比较突出。

题目的难度感觉比起以往的来说难度有所降低。

我们整体看一下这些题目。

【真题】1.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杨延峰老师解析】第一道选择题,显然考察的还是关于细胞相关的知识,每个选项所对应的内容,大家可以看清楚,非常有针对性。

A选项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显然这个选项考察的是有膜的细胞器都有哪些。

我们在学习过程当中,核糖体不具有膜的细胞器,而溶酶体是有的,所以A选项不正确。

B选项,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 和RNA两类核酸,酵母菌的细胞核内,首先确定一下酵母菌是一种什么生物。

酵母菌是一种真核生物,真核生物当中,细胞核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这个选项是正确的,所以这个选项答案是B。

而C和D两个选项到底错在哪里呢?蓝藻细胞,首先确定一下,蓝藻生物是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只有DNA,只有核酸,没有相应的细胞器,所以他说有线粒体有氧呼吸显然是错误的,在叶绿体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分别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吸收光能量以后,转化成ATP当中的能量,所以D选项也是错误的。

所以这个题的答案应该是B。

【真题】2.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杨延峰老师解析】例子本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考察细胞膜载体蛋白功能,以及相应跨膜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下列叙述正确的,A 选项,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首先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通过了离子泵,但是耗费能量,而且逆浓度进行,A 选项错误不属于协助扩散,属于主动运输。

2016-2017年高考生物全国Ⅰ卷生物试题含答案

2016-2017年高考生物全国Ⅰ卷生物试题含答案

2016年高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I卷生物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2. 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呢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3.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B. 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 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 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 突触后膜上受蛋白体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 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5.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B. 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 “退耕还林、还草”是提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D. 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6. 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B.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二、非选择题29.(10分)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

2016年高考全国一卷生物、化学、物理试题解析

2016年高考全国一卷生物、化学、物理试题解析

2016年全国一卷高考理综试题解析1.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答案】B【解析】核糖体无膜结构;A错误。

酵母菌为真核生物,真核生物的细胞核中既含有DNA,又含有RNA;B志气。

蓝藻细胞中无线粒体;C错误。

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能通过光反应生成ATP;D错误。

考点:细胞结构2.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呢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答案】C考点:物质跨膜。

3.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答案】C【解析】本实验的目的是测定酶活力,因此在该实验中,pH(缓冲物质)、温度均为无关变量。

无关变量——缓冲物质会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因此在酶和底物结合之前应该加缓冲物质,酶和底物混合后,需要适宜的温度条件下保温一段时间,为酶促反应提供反应时间;C正确。

考点:酶活力测定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突触后膜上受蛋白体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答案】B考点:神经传导与传递过程5.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的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完整)2016年全国卷1生物部分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2016年全国卷1生物部分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2016 高考全国卷1 生物部分试题(90 分)适用本套试卷的有:河南河北湖南湖北ft西江西福建广东陕西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 小题,每小题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 和RNA 两类核酸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 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2.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 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 释放的呢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3.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ATP 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突触后膜上受蛋白体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5.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退耕还林、还草”是提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6.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29.(10 分)有关DNA 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 来标记DNA 分子。

2016年高考全国一卷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6年高考全国一卷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6年全国一卷高考生物试题1.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2.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3.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的是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突触后膜上受蛋白体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5.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退耕还林、还草”是提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6.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29.(10分)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

2016年高考理综全国Ⅰ卷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6年高考理综全国Ⅰ卷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6年高考理综全国Ⅰ卷生物试题及答案DB. 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 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 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 突触后膜上受蛋白体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 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5.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B. 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 “退耕还林、还草”是提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D. 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6. 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B.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二、非选择题29.(10分)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 分子。

用α、β和γ表示ATP或dATP(d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Pβ~Pγ或dA-Pα~Pβ~Pγ)。

回答下列问题;(1)某种酶可以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若要用该酶把32P标记到DNA末端上,那么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ATP的(填“α”“β”或γ”)位上。

(2)若用带有32P标记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填“α”“β”或γ”)位上。

最终 2016高考生物全国卷1解析

最终 2016高考生物全国卷1解析

[解析]:依题意可知,该实验的pH为无关变量,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 干扰,应控制相同且适宜,而缓冲液能够起到维持反应液的pH恒定 的作用,因此需最先加入;酶具有高效性,所以在控制pH恒定的条
件下,应先加底物后加酶,让酶促反应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进行,一 定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综上所述,A、B、D三项均错误,C项正确。
子经半保留复制后,标记的两
条单链只能分配到两个噬菌体 的双链DNA分子,因此在得到 的n个噬菌体中只有两个带有标 记。
30. 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 将某品种植物的盆栽苗分成甲、乙两组,置于人工气候室中, 甲组模拟自然光照,乙组提供低光照照,其他培养条件相同。 培养较长一段时间(T)后,测定两组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 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即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吸收CO2的 量),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回答 下列问题:
核酸 DNA和RNA两种
DNA RNA
核苷酸 碱基
举例
8种 5种 人、草履虫、 大肠杆菌
4种 4种 噬菌体
4种 4种 HIV、SARS、
核酸的分布: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 在细胞质中,少量存在细胞核中。
易错知识点:1、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错) 2、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错) 3、RNA不具有生物催化功能(错) 4、RNA不含氢键(错)
测产物的量
维持反应液
C. 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的物pH→恒加定入的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
测产物的量
作用
D. 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
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及其实验设计的相关知识,意在 考查学生能理解相关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 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高考全国卷Ⅰ生物试题解析(全国卷Ⅰ,1)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答案】B【解析】核糖体属于无膜细胞器,A错误;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其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B正确;蓝藻是原核生物,其细胞内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而无线粒体,C错误;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进行光反应时,色素吸收的光能一部分会转移到ATP中,D错误。

(全国卷Ⅰ,2)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答案】C【解析】依题意通过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属于主动运输,主动运输的特点是一需要载体,二需要消耗能量,三逆浓度梯度运输。

所以A、B、D错误;动物一氧化碳中毒导致运输氧气能力下降从而影响有氧呼吸使能量的产生降低导致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C正确。

(全国卷Ⅰ,3)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答案】C【解析】在做测定酶活力的有关实验中,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酶应在其他试剂加好之后最后一步加入,所以只有C符合题意。

(全国卷Ⅰ,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 TP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 TP【答案】B【解析】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氧和氢结合成水,产生大量能量,部分转移至ATP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A正确;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移动属于扩散运动,不消耗ATP,B错误;蛋白质的合成是需要消耗ATP 的,C正确;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是靠神经细胞内外离子变化(此处消耗ATP)来实现的,D 正确。

(全国卷Ⅰ,5)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A 正确;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在每一营养级都会有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所以不可反复利用,B 错误;“退耕还林、还草”是为了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维持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C 正确;现如今对生态系统影响最大的是人类活动,人类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D 正确。

(全国卷Ⅰ,6)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B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答案】D【解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女性的发病率及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的计算都相同: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患者比率+携带者比率的一半,A 、B 、C 错误;由于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只有一个致病基因,所以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 正确。

(全国卷Ⅰ,29)(10分)有关DNA 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 来标记DNA 分子。

用α、β和γ表示ATP 或dA TP (d 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 -P α~P β~P γ或dA -P α~P β~P γ),回答下列问题:(1)某种酶可以催化ATP 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 末端上,同时产生ADP ,若要用该酶把32P 标记到DNA 末端上,那么带有32P 的磷酸基团应在ATP 的 (填“α”、“β”或“γ”)位上。

(2)若用带有32P 的dATP 作为DNA 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 标记到新合成的DNA 分子上,则带有32P 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 的 (填“α”、“β”或“γ”)位上。

(3)将一个某种噬菌体DNA 分子的两条链用32P 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

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 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 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 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n ,原因是 。

【答案】(1)γ(3分)(2)α(3分)(3)DNA 复制有半保留特点(2分),最初两条32P 亲代链最终分开在两个子代噬菌体中(2分)【解析】(1)ATP 水解产生ADP 过程中最容易断裂的高能磷酸键是连接在γ位的。

(2)含32P 的dA -P α~P β~P γ去掉后面的两个磷酸基团就成了dA -P α为DNA 合成的原料。

(3)根据DNA 半保留复制的特点,最初两条32P 的母链最终分开在两个子代噬菌体中。

(全国卷Ⅰ,30)(8分)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某品种植物的盆栽苗分成甲、乙两组,置于人工气候室中,甲组模拟自然光照,乙组提供低光照,其他培养条件相同。

培养较长一段时间(T )后,测定两组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即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吸收CO 2的量),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光照强度低于a 时,影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是 。

(2)B 光照强度下,要使甲组的光合作用强度升高,可以考虑的措施是提高 (填“CO 2浓度”或“O 2浓度”)。

(3)播种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得到的盆栽苗按照甲组的条件培养T 时间后,再测定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的曲线与甲组的相同,根据这一结果能够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

【答案】(1)光照强度(2)CO 2浓度(3)低光照(环境)并未改变植物的遗传物质(和遗传规律)【解析】(1)从曲线看光照强度低于a 时,甲乙两组光合作用强度相差无几,当光照强度大于a 时,甲组光合作用强度上升,说明光照强度低于a 时影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是光照强度。

(2)B 光照强度下,甲组的光合作用强度不变,说明光合作用过程中,暗反应受到了限制,此时提高暗反应速度可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影响暗反应的因素有CO 2浓度和温度等。

(3)乙组植株在低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比正常光照条件下弱,可以看作是其产生了变异,此变异在光合作用强度a b 光照强度 甲组 乙组 0恢复正常光照时即可正常,所以是不可遗传变异,说明低光照(环境)并未改变植物的遗传物质。

(全国卷Ⅰ,31)(9分)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病患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

回答下列问题:(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

(2)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和记忆细胞。

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从而引起预防该肿瘤的作用。

(3)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到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有(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1)感染后B细胞、T细胞破坏,特异性免疫功能丧失(下降)(2分)(2)抗原(1分);浆细胞(1分);迅速增殖分化(1分)(3)需要ATP供能(2分);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2分)【解析】(1)依题意,感染病毒甲后,可引起机体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

(2)疫苗接种后被免疫系统认定为抗原;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信息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会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

(3)胞吞和胞吐都涉及到细胞膜的流动性,都要消耗能量。

(全国卷Ⅰ,32)(12分)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

同学甲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1:1:1:1。

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

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

(要求:每个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

)【答案】(1)不能。

(2分)因为无论是黄体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并为隐性,还是黄体基因在X染色体上并为隐性,都符合♀灰体×♂黄体→1♀灰体:1♀黄体:1♂灰体:1♂黄体。

(2分)(2)实验1:F1♀黄体×F1♂灰体(2分),相应结果是1♀灰体:1♂黄体(2分)。

实验2:F1♀灰体×F1♂灰体(2分),相应结果是2♀灰体:1♂灰体:1♂黄体(2分)。

【解析】(1)从同学甲的实验结果来看,无论黄体基因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还是伴X的隐性基因都可以符合实验结果。

(2)依题意,要验证同学乙的结论,可选择的两组杂交实验:实验一为♂灰体×♀灰体,子代出现黄体,且只出现在雄果蝇中,则可说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实验二为♂灰体×♀黄体,子代为♀灰体:♂黄体为1:1,则可说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

(全国卷Ⅰ,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空气中的微生物在重力等作用下,可以一定程度地沉降。

某研究小组欲用平板收集教室空气中的微生物,以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

实验步骤如下:①配置培养基(成分:牛肉膏、蛋白胨、NaCl、X、H2O);②制作无菌平板;③设置空白对照组和若干实验组,进行相关操作;④将各组平板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统计各组平板上菌落的平均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