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卷1生物试题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高考全国卷Ⅰ生物试题解析

(全国卷Ⅰ,1)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答案】B

【解析】核糖体属于无膜细胞器,A错误;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其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B正确;蓝藻是原核生物,其细胞内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而无线粒体,C错误;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进行光反应时,色素吸收的光能一部分会转移到ATP中,D错误。

(全国卷Ⅰ,2)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

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答案】C

【解析】依题意通过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属于主动运输,主动运输的特点是一需要载体,二需要消耗能量,三逆浓度梯度运输。所以A、B、D错误;动物一氧化碳中毒导致运输氧气能力下降从而影响有氧呼吸使能量的产生降低导致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C正确。

(全国卷Ⅰ,3)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答案】C

【解析】在做测定酶活力的有关实验中,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酶应在其他试剂加好之后最后一步加入,所以只有C符合题意。

(全国卷Ⅰ,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

..的是

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 TP

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 TP

【答案】B

【解析】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氧和氢结合成水,产生大量能量,部分转移至ATP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A正确;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移动属于扩散运动,不消耗ATP,B错误;蛋白质的合成是需要消耗ATP 的,C正确;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是靠神经细胞内外离子变化(此处消耗ATP)来实现的,D 正确。

(全国卷Ⅰ,5)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

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答案】B

【解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A 正确;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在每一营养级都会有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所以不可反复利用,B 错误;“退耕还林、还草”是为了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维持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C 正确;现如今对生态系统影响最大的是人类活动,人类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D 正确。

(全国卷Ⅰ,6)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B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C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D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答案】D

【解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女性的发病率及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的计算都相同: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患者比率+携带者比率的一半,A 、B 、C 错误;由于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只有一个致病基因,所以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 正确。

(全国卷Ⅰ,29)(10分)有关DNA 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 来标记DNA 分子。用α、β和γ表示ATP 或dA TP (d 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 -P α~P β~P γ或dA -P α~P β~P γ),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酶可以催化ATP 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 末端上,同时产生ADP ,若要用该酶把32P 标记到DNA 末端上,那么带有32P 的磷酸基团应在ATP 的 (填“α”、“β”或“γ”)位上。

(2)若用带有32P 的dATP 作为DNA 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 标记到新合成的DNA 分子上,则带有32P 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 的 (填“α”、“β”或“γ”)位上。

(3)将一个某种噬菌体DNA 分子的两条链用32P 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 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 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 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n ,原因是 。

【答案】(1)γ(3分)(2)α(3分)

(3)DNA 复制有半保留特点(2分),最初两条32P 亲代链最终分开在两个子代噬菌体中(2分)

【解析】(1)ATP 水解产生ADP 过程中最容易断裂的高能磷酸键是连接在γ位的。

(2)含32P 的dA -P α~P β~P γ去掉后面的两个磷酸基团就成了dA -P α为DNA 合成的原料。

(3)根据DNA 半保留复制的特点,最初两条32P 的母链最终分开在两个子代噬菌体中。

(全国卷Ⅰ,30)(8分)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某品种植物的盆栽苗分成甲、乙两组,置于人工气候室中,甲组模拟自然光照,乙组提供低光照,其他培养条件相同。培养较长一段时间(T )后,测定两组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即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吸收CO 2的量),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光照强度低于a 时,影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的限

制因子是 。

(2)B 光照强度下,要使甲组的光合作用强度升高,可以考虑的

措施是提高 (填“CO 2浓度”或“O 2浓度”)。

(3)播种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得到的盆栽苗按照甲组的条件培

养T 时间后,再测定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

得到的曲线与甲组的相同,根据这一结果能够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

【答案】(1)光照强度(2)CO 2浓度(3)低光照(环境)并未改变植物的遗传物质(和遗传规律)

【解析】(1)从曲线看光照强度低于a 时,甲乙两组光合作用强度相差无几,当光照强度大于a 时,甲组光合作用强度上升,说明光照强度低于a 时影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是光照强度。

(2)B 光照强度下,甲组的光合作用强度不变,说明光合作用过程中,暗反应受到了限制,此时提高暗反应速度可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影响暗反应的因素有CO 2浓度和温度等。

(3)乙组植株在低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比正常光照条件下弱,可以看作是其产生了变异,此变异在光合作用强度

a b 光照强度 甲组 乙组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