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一、背景和意义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科学知识的普及是科技进步的基础。
然而,在我国,由于科学教育水平的不均衡以及科普教育的不完善,一些基层地区的群众对科学知识的了解仍然较为有限。
因此,为了推动科技进步和科学普及,有必要制定一项基层科普行动计划。
二、目标1. 提高基层地区群众的科学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2. 增加基层地区群众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了解和认识。
3. 培养基层地区的科技服务队伍,提高科普服务能力。
三、具体措施1. 建立科普宣传网络平台。
通过建立科普宣传网络平台,推广科普知识,提供科学问答、科普文章、科普视频等资源,使群众能够随时随地获取科学知识。
2. 加强科普培训。
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普培训活动,培养和选拔一批基层科普骨干,提高他们的科普宣传和服务能力。
3. 发放科普材料。
在基层地区设立科普宣传点,定期发放科普材料,如科普图书、科普手册等,让群众通过阅读了解科学知识。
4. 组织科普活动。
开展科普讲座、科普展览、科普进校园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和科普工作者到基层地区进行科普宣传和教育,向群众普及科学知识。
5. 建立科普志愿者队伍。
组织青年志愿者参与科普活动,发挥他们在科普宣传和服务中的积极作用,提高科普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四、实施步骤1. 确定科普行动计划的具体内容和工作重点。
2. 筹备科普宣传网络平台,制定宣传规划和内容。
3. 组织科普培训,培养基层科普骨干。
4. 设立科普宣传点,发放科普材料。
5. 进行科普活动,推广科学知识。
6. 招募和培训科普志愿者,建立科普志愿者队伍。
7. 定期总结和评估科普行动计划的实施效果,及时调整和优化工作。
五、预期效果1. 提高基层地区群众的科学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2. 增加基层地区群众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了解和认识。
3. 培养一批基层科普骨干和科普志愿者,提高科普服务能力。
4. 构建起一套科普宣传网络平台,实现科普资源的共享和传播。
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一、背景与意义科普工作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的实施,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响应国家科技强国战略,推动科技成果向社会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培育科技创新人才,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增强国家综合国力。
二、总体目标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健全基层科普服务网络,提高基层科普服务水平,推动科普资源向基层倾斜,促进基层群众全面提高科学素质,增强科学文化自信。
三、主要内容1.建立健全基层科普服务网络通过加强基层科普服务站点建设,拓展基层科普服务覆盖面,构建覆盖城乡、贴近群众的基层科普服务网络,提供科学、全面、及时的科普信息和服务。
2.提高基层科普服务水平加强基层科普工作者队伍建设,提升基层科普服务能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推动科普资源下沉,满足基层群众对科学知识的需求。
3.推动科普资源向基层倾斜加大对基层科普服务工作的资金投入,引导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科技力量向基层倾斜,开展科技惠民工程,推动科技成果向基层转化,促进基层科普资源共享。
4.促进基层群众全面提高科学素质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教育活动,提升基层群众科学素质,引导基层群众树立正确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科学文化自信。
四、实施保障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科技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的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协调配合,确保计划顺利实施。
2.加大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的资金支持,提高基层科普服务水平,满足基层群众对科学知识的需求。
3.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基层科普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凝聚全社会力量,共同推动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的实施。
五、预期效果通过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的实施,将有效提高基层群众的科学素质,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促进科技创新,实现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
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科技志愿者队伍建设”项目工作结的报告

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科技志愿者队伍建设”项目工作结的报告项目背景国家倡导全社会参与科普工作,加强科技知识的普及和科技文化的传播,提高公众科技素质。
为深入推进“基层科普行动计划”,提高科学技术普及和科技信息服务水平,我们组织实施了“科技志愿者队伍建设”项目。
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建设一支聚集了广大科技爱好者和专业人士的志愿者队伍,通过志愿者们的广泛参与,推广科普知识,宣传科学文化,培育科技人才,为基层大众定期提供涉及科普和科学技术信息服务的活动。
项目方案1.项目组织架构我们成立了由项目负责人和多名志愿者组成的管理团队,负责项目的日常运营和管理,通过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培训和倡导志愿者文化等方式,稳定和提升志愿队伍的组织引领作用。
2.志愿者招募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志愿者招募,包括社区、学校、网络和社交媒体等多个平台宣传招募信息,将关注科普事业的人群动员起来,针对志愿者的特点和需求,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多样化的培训和交流方式,建设高质量的志愿者队伍。
3.科普活动组织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包括科学展览、科技讲座、科技博览会、科技实践和科技社区服务等活动,增强志愿者的参与感和组织文化认同,增强志愿者的组织凝聚力,提高志愿队伍的协同合作和创新水平。
项目成果1.地域覆盖范围扩大本项目开展地域广泛,覆盖率高,通过招募和培训志愿者,将科普服务和科学技术信息传播范围扩大到以往难以触及的地区。
2.参与人数增多志愿者们广泛参与各项科普活动和项目建设工作,积极宣传科普知识,受到了参与者的高度认可和社会广泛关注。
3.服务效果提高科普活动组织得当,社区科普宣传和信息服务的覆盖率和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有力地推动了社区科技服务和科普工作的开展。
存在问题1.聚焦度不够项目重点推广普及科技知识和科技文化,但需要进一步挖掘业内新的科技进展和前沿信息,实现针对性更强的科技宣传和普及。
2.需要整合更多的资源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更加积极地利用社会资源,集中社会力量,更有效地推动这一科普事业的开展。
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和《中央财政对地方专项拨款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专项资金按照“奖励先进、定额补助、定向使用”的原则进行分配、使用和管理.第三条财政部会同中国科协根据基层科普工作的实际需要、年度专项资金总量等因素确定年度奖补资金标准.第四条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和补助按照《实施方案》评选出的,在基层科普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科普示范社区等先进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先进单位和个人")开展基层科普相关工作所需经费。
第五条专项资金的开支范围包括:(一)科普专用资料和设备费,包括图书资料费、专用设备费和展品展具费。
其中,图书资料费是指为开展农村和社区科普活动所需购买或制作图书、音像资料、宣传资料等发生的费用;专用设备费是指为开展农村和社区科普活动所需购买影像制作器材、演示播放器材及其相关的多媒体计算机等科普专用设备所发生的费用;展品展具费是指用于购买和制作科普宣传品、宣传栏等科普展品、展具所发生的费用。
(二)科普活动费,包括培训讲座费、展览费和新技术新品种推广费等。
其中,培训讲座费是指为开展面向农民、农村青少年和社区居民的培训讲座过程中发生的聘请师资、租赁场地和设备等费用;展览费是指举办面向农民、农村青少年和社区居民的科普宣传展览过程中发生的交通运输、差旅和劳务等费用;新技术新品种推广费是指在开展面向农民的科普示范活动中发生的购买新品种新技术及配套原辅材料、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租赁示范场地和设备等费用.(三)其他费用,是指除上述各项费用开支以外的、开展农村和社区科普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支出.第六条专项资金不得用于以下开支:(一)人员工资、福利和个人奖金支出。
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下是 9 条主题为“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内容:1. 咱得让基层科普行动像春风一样吹遍每个角落!比如说,在小区里开展趣味科学小实验,让孩子们都兴奋起来,感受科学的魅力。
想想看,孩子们那充满好奇的眼神,多棒呀!咱就是要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接触到有趣的科学知识,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呢!2. 基层科普得有针对性呀!对于农民伯伯,咱就搞一些农业技术科普讲座,教他们怎么科学种地。
就像给他们送上一把丰收的钥匙!这难道不比单纯说教有意思多了?3. 为啥不利用互联网来助力基层科普行动呢?弄些吸引人的科普短视频,让大家随时随地就能学知识。
好比给每个人都配了个随身的科学老师,多带劲!4. 要把基层科普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呀!在学校开设特别的科学课程,让孩子们从小就迷上科学。
这不就像给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颗科学的种子,日后肯定会茁壮成长啊!5. 基层社区也能成为科普的大舞台呀!组织科普竞赛活动,大家一起比试比试,看谁知道得多。
哇,那场面肯定热闹非凡,不比那些无聊的活动有意思?6. 可以邀请一些专家到基层来呀,和大家面对面交流。
这就像是给基层带来了一场知识的甘霖,多爽啊!大家可以尽情提问,还怕学不到东西?7. 搞个科普展览怎么样?把那些有趣的科学现象都展示出来,让人们直观地感受科学的奇妙。
这不是像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学世界的大门嘛!8. 基层科普也不能忘了老年人呀!开展专门针对他们的健康科普活动,让他们懂得怎么保养身体。
这就如同给他们送上了一份贴心的关怀,好不好呀?9. 要让基层科普行动计划持续推进呀!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只要坚持下去,肯定能看到成效。
这不就像跑马拉松,坚持到最后的才是胜利者!咱可不能半途而废啊!我觉得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太重要了,只要用心去做,肯定能让更多的人受益,让科学真正走进基层的每一个角落、走进每个人的心里!。
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实施进展情况总结

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实施进展情况总结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科普工作在我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加强基层科普工作,推动科学知识在全社会的普及和传播,我国启动了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
本文将对该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进行总结。
一、项目背景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是我国政府为加强基层科学文化建设而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
该项目旨在通过加强基层科普队伍建设、提升基层科普资源、优化基层科普环境等多方面的努力,推动科学知识的普及和科普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项目目标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的主要目标包括:1. 提升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满足公众对科学知识的需求;2. 培养和选拔一批优秀的基层科普人才,推动科普工作的可持续发展;3. 加强基层科普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提高科普资源的覆盖面和质量;4. 建设一批基层科普示范点,提供优质的科普服务和体验;5. 增强公众对科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提高科学素养水平。
三、项目进展情况自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启动以来,取得了一系列积极的进展。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层科普队伍建设为了提高基层科普服务能力,各地积极开展科普人才培训和选拔工作。
通过开展培训班、举办科普知识竞赛等形式,培养了一大批科普专业人才和科普志愿者。
同时,政府还加大对基层科普队伍的支持力度,提高科普人员的待遇和福利,激励他们更好地履行科普使命。
2. 基层科普资源整合为了提高基层科普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效率,各地积极推动科普资源共享和互联网+科普的发展。
建立了科普资源数据库,并开发了一系列科普APP和网站,方便公众获取科学知识。
此外,还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充分利用他们的科研成果,为基层科普工作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资源。
3. 基层科普示范点建设为了提供更好的科普服务和体验,各地建设了一批基层科普示范点。
这些示范点包括科普展览馆、科普教育基地、科普主题公园等,通过丰富多样的科普展示和互动体验,吸引了大量公众参观和学习。
湖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

2
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
进展,科普产业快速发展,科普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公民提升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显 著增多。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健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共建、社会动员、监 测评估等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各方面参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明显增强。
三、重点任务
一、背景和意义
自 2006 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科学素质纲要》以来,特别是“十二五”期间,我省各地 各部门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联合协作,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 公务员、社区居民等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扎实推进,带动了全民科学素质水平整体提高; 科技教育与科普活动广泛开展、 科普资源不断丰富、 大众传媒特别是新媒体科技传播能力显 著增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科普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 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共建机制基本建立, 大联合大协作的措施进一步 完善,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2015 年我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 达到 5 47%,较 2010 年的 3 11%提高了 2 36 个百分点,达到了国家提出的在“十 二五”末实现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 5%的目标,为“十三五”全民科学素质工 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强农村科普公共服务建设。 将科普设施纳入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 基层综合性 文化中心等建设中,建好用好电子科普宣传栏,提升农村社区科普服务能力。深入实施科普 示范助力新农村行动计划,发挥优秀基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基地、农村科普带头 人和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的示范带动作用。开展科普示范县(市、区)等创建活动,提升基 层科普公共服。 ——宣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 发展方式、粮食安全等,贯彻党和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普及高效安全、资源节约、环境 友好、乡村文明等知识和观念。
2024年基层科普行动计划总结

2024年基层科普行动计划总结
2024年基层科普行动计划是一个全面推进科普工作的计划,旨在提高公众对科学知识的了解和科学素质的提高。
在2024年的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中,我们采取了多种策略和措施,以便更好地推动科普工作。
下面是本次计划的总结:
1.加强科普培训:我们组织了多次科普培训活动,培训基层科普工作者、志愿者和爱好者,提高其科普知识和科普技能水平。
2.创新科普形式:为了更好地吸引公众的兴趣,我们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科普活动,包括科普讲座、科普展览、科普游戏等,使科普更加生动和有趣。
3.加强科普资源建设:我们建立了科普资源库,集中收集和整理科普资料和图书,为科普工作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支持。
4.加强科普宣传推广:我们积极利用媒体渠道和社交媒体平台,扩大科普宣传的影响力,提高公众对科普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5.加强基层科普组织建设:我们鼓励和支持各地建立基层科普组织,提供组织和经费支持,推动科普工作的深入开展。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公众对科学知识的了解和科学素质有所提高,科普活动的参与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科普组织的数量和能力逐渐增强。
然而,我们也面临一些挑战:公众对科普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还有待提高,科普资源的使用效率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基层科普组织的建设和发展还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引导。
为了进一步推动科普工作,在未来的行动中,我们将继续加强科普培训,创新科普形式,拓宽科普渠道,加强科普资源建设,加强基层科普组织建设,提高科普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科普工作会越来越好,公众的科学素质会不断提高,为建设科技强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湖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意见

强大动力 。中部地 区要 加快发展 、实现 崛起 ,除 了依靠 国家
政 策 支 持 外 ,更 重 要 的 是 要 紧 紧 抓 住 追 赶 和 跨 越 的 机 遇 , 不
素养 的比例高于全 国平均水平 ,居 中西部前 列。
 ̄ 2 2 年 ,我 省 科 学 技 术 教 育 、 传 播 与 普 及 取 得 长 足 发 J0 0 展 , 形 成 比较 完 善 的 组 织 网 络 、 基 础 设 施 、条 件 保 障 、 监 测 评估等体系,公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 。 该 《 见 》 要 求 认 真 落 实 《 学 素 质 纲 要 》 规 定 的各 项 意 科
文 化 等 机 构 和 团 体 要 加 大 面 向未 成 年 人 的科 技 传 播 力 度 , 为 未 成 年 人 的 健 康 成 长 营 造 良好 的 舆 论 氛 围 。
展,实现快速 崛起 。
陈 全 国 代 表 河 南 省 委 、 省 政 府 向 论 坛 开 幕 表 示 热 烈 祝 贺 , 向各 位 来 宾 表 示 热 烈 的 欢 迎 和 诚 挚 的 敬 意 。他 指 出 ,在 党 的十 六 届 六 中 全 会 胜 利 闭 幕 之 际 , 在 迎 接 河 南 省 八 次 党 代 会 召 开 之 际 ,首 届 促 进 中 部 崛 起 专 家 论 坛 在 郑 州 开 幕 ,不 仅 是 对 中 部 六 省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推 动 和 促 进 ,更 是 对 河 南 的看 重 和 支 持 , 是对 河 南 科 技 工 作 的鼓 励 和 鞭 策 。
任务 :
断增 强科技实 力特 别是 自主创新 能力 ,增强 核心竞争 力,带
动 社 会 生 产 力 实现 质 的 飞 跃 , 在 激 烈 的 国 际 和 地 区竞 争 中 赢 得 和 保 持 发 展 的 主 动 权 。谢 克 昌强 调 ,促 进 中 部 崛起 专 家 论 坛 是 中 国 科协 贯 彻 落 实 中 央 关 于 促 进 中 部 崛 起 的一 系 列 政 策
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摘要:一、引言1.背景介绍2.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的重要性二、项目概述1.项目目标2.项目实施主体3.项目实施时间三、项目绩效评价1.绩效评价指标与方法2.绩效评价结果四、项目支出分析1.资金分配与使用2.资金支出合理性分析五、项目成效与问题1.项目成果展示2.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六、结论与建议1.项目总结2.改进措施与建议正文: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科普工作日益重要。
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作为推动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的重要项目,其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备受关注。
本文将针对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进行分析,探讨项目实施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将科普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作为科普工作的核心项目,旨在加强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是对项目实施效果的一种评估方式,有助于了解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和实施效果,为未来项目改进提供依据。
二、项目概述1.项目目标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旨在支持市县开展科普相关工作,提高基层科普服务能力。
项目主要内容包括:科普宣传活动、科普设施建设、科普培训等。
2.项目实施主体项目实施主体为各市县科协,项目主管部门为省科协,资金来源为中央和省级财政。
3.项目实施时间项目实施时间为2021年至2025年。
三、项目绩效评价1.绩效评价指标与方法项目绩效评价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设置了一系列评价指标,如项目资金使用率、科普活动参与人数、科普设施建设进度等。
2.绩效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项目整体实施情况良好,资金使用效益较高。
具体表现为:资金使用率符合规定,科普活动参与人数逐年增长,科普设施建设有序推进。
四、项目支出分析1.资金分配与使用项目资金按照因素法进行分配,重点支持科普活动、科普设施建设和科普培训等方面。
资金使用过程中,各地市严格执行财务管理规定,确保资金安全。
提升科普能力实施方案

提升科普能力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科普是指科学普及,是指将科学知识传播给公众,提高公众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
科普能力的提升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制定并实施科普能力提升方案势在必行。
二、目标设定。
1. 提高公众对科学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2. 增强公众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热爱;3. 增进公众对科学方法的认识和了解。
三、实施方案。
1. 加强科普教育。
通过开展科普讲座、举办科普展览、编写科普读物等形式,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科学认知能力。
2. 建立科普平台。
建立科普网站、科普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为公众提供科学知识、科普资讯,开展在线科普活动,增强公众对科学的了解和认识。
3. 增强科普宣传。
利用各种传媒手段,如电视、广播、报刊等,加大对科普活动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科普活动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4. 强化科普培训。
开展科普志愿者培训、科普教师培训等活动,培养一支科普宣传队伍,为社会各界提供专业的科普服务。
5. 推动科普产业发展。
支持科普产业的发展,鼓励科普机构、科普企业开展科普活动,促进科普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丰富科普宣传形式,提升科普宣传效果。
四、效果评估。
通过定期开展科普能力评估,收集公众对科普活动的反馈意见,了解公众的科学知识水平和科普需求,及时调整和完善科普实施方案,确保科普工作的有效开展。
五、结语。
提升科普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希望通过本实施方案的落实,能够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科学认知能力,推动科普事业的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乡村振兴基层科普行动实施方案

乡村振兴基层科普行动实施方案一、背景:乡村振兴是我国的重大战略,旨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科普工作在乡村振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农民的科学素养、生产技术水平和环境保护意识,推动农村发展与农民增收。
为此,制定实施乡村振兴基层科普行动方案,对于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1. 提高农民科学素养和科学文化水平。
2. 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生产技能。
3. 推广农村文明习惯和环境保护知识。
4. 增加农村公共科学教育设施和资源。
三、主要任务:1. 组织科普培训活动,定期开展乡村科学文化讲座、展览和体验活动,向农民普及科学知识。
2. 制定科技创新计划,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民生产效益。
3. 发布农村环境保护宣传资料,加强环保知识普及和环境监测工作。
4. 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增加农村科学教育设施和科普场馆建设。
5. 加强对农村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培养未来农业科技人才。
6. 加强科普队伍建设,提高科普工作专业化水平。
四、实施措施:1. 建立乡村振兴基层科普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和目标,并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2. 加强政策支持,争取财政投入,提供经费保障。
3. 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类媒体宣传乡村振兴基层科普行动的重要性和价值。
4. 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科技企业等的合作,共享资源,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5. 加强与农村各界群众的互动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及时调整工作方向。
五、工作要求:1. 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任务顺利推进。
2. 加强组织协调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3. 加强培训和能力建设,提高科普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4. 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工作质量。
六、预期效果:通过乡村振兴基层科普行动,预计将在五年内实现以下效果:1. 农民科学素养和科学文化水平明显提升。
2. 农村生产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农民增收明显。
3. 农村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基层科普行动项目实施方案

基层科普行动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知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一些基层地区的居民由于受教育水平和信息获取渠道的限制,对科学知识的了解仍然存在不足。
因此,为了提高基层地区居民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知识水平,我们决定开展基层科普行动项目。
二、项目目标。
1. 提高基层地区居民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知识水平;2. 增强基层地区居民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3. 建立健全的基层科普宣传体系,推动科学知识在基层地区的普及。
三、项目实施方案。
1. 制定科普宣传计划。
针对基层地区的特点和居民的需求,制定科普宣传计划,确定科普宣传的内容、形式和时间安排。
科普宣传内容包括健康知识、环保知识、科技常识等,形式可以采取举办科普讲座、开展科普知识竞赛、发放科普宣传资料等方式,时间安排要与基层地区居民的生活习惯和工作时间相适应。
2. 培训科普宣传人员。
选拔具有一定科学知识和科普宣传经验的人员担任科普宣传人员,对其进行科普宣传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其科普宣传的专业水平和宣传效果。
3. 开展科普宣传活动。
按照科普宣传计划的安排,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包括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农村等,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向基层地区居民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其科学素养和科学知识水平。
4. 建立科普宣传网络。
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建立基层科普宣传网络,推动科学知识在基层地区的传播和普及,提高基层地区居民获取科学知识的便利性和及时性。
四、项目效果评估。
1. 调查问卷。
通过开展调查问卷,了解基层地区居民对科普宣传活动的反馈和评价,收集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改进科普宣传工作。
2. 统计数据。
对科普宣传活动的参与人数、参与率、覆盖面等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科普宣传工作的效果和影响。
3. 定期评估。
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对科普宣传工作的效果和成效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加以改进和提高。
五、项目总结。
通过基层科普行动项目的实施,我们将有效提高基层地区居民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知识水平,增强其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建立健全的基层科普宣传体系,推动科学知识在基层地区的普及,为基层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湖北省科普示范助力新农村行动计划签订责任书

屋 ” 工 程 建 设领 导 小组 的严 格评 审 , 顺 利 中标 , 入 选 社 会 主
义新农村建设 “ 农家书屋 ” 工 程必 备 图书 。 中国科协 网站 、
大众科 技报 、 《科协 论坛 》 等媒 体对 该 丛 书 的成 功 入 选 及 时
进 行 了报 道 , 更 加 坚 定 了我 们 搞 好 科普 资源 开 发 和 创 作 工 作
的 信 心 和 决 心 。 此 外 , 还 编 印 了 《贵 阳 市 常 见 传 染 病 防
治 》 、 《糖尿 病 科 学 保 健 》 、 《骨 质 疏 松 巧 防 治 》 、 《节 能
减排, 从我做起 》 等 15 种 10 万 余册社区 科普小册子 无偿发放
到社区 。 近年来, 市科协组织农业 专家编拍并认真做好远 程
入 贯彻实施全 民科学素质行动计 划
纲要 为抓 手 , 协调联络30 家成 员单
位 制定 出台全 民科学素质 工 作9 大任
务子方案, 并以市政府办公厅 名义
出台 一 。
方面协调各成 员单位紧扣
子 方 案 , 以未 成 年 人 、 农 民 、 城 镇
劳动人 口 、 领导干部和 公务员为重
点 , 通 过建立 完善各项 工 作机制 、 组 织开 展 各类培 训和 主题 实 践 活 动 , 进 一 步提 高全 民科 学 素 质 。 另 一 方 面 以科普 资源 共 建共 享 为突破 口 , 通 过 协调 各 成 员单位 精心 打造科技传播 和 科普工 作 的媒 体品牌 , 组织有关专家编写和 出版 高质 量科 普读物 , 在 全 市 推动 建立 跨 部 门、 社 会化 的科普 资源 共 建共 享机制 。
书 开 发 工 作 中 的 作 用 , 指 导 其 编 印 了 《水 资源 的利 用 和 保
市科协扎实开展“基层科普行动计划”成效显著

市科协扎实开展“基层科普行动计划”成效显著近日,中国科协、财政部印发《关于公布2014年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奖补单位和个人的通知》,我市石岘镇河北村刘海涛荣获2014年全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先进个人——科普带头人,获5万元奖励资金。
也是我市继关彦英和崔明宇之后荣获此殊荣的第3人,同时也是我市荣获的第4个国家级“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共累计争取项目奖步资金35万元。
近年来,为充分调动全社会深入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开展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领激发广大群众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广大农民和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让科普公共服务持续惠及广大基层群众,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区建设,市科协不断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积极开展“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为争取更多的基层科普行动奖补资金,惠及广大基层群众,进一步巩固、放大项目带动效益,全面提升基层科普服务能力。
市科协把推进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作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有力抓手。
抓调研,发掘典型。
围绕“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建设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组织力量,开展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做到早动手、早研究、早谋划,切实深入农村、社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发掘有潜力的典型代表,撰写调研报告,为项目申报做准备。
抓培养,培育典型。
对选定的典型,采取集中培训、专家指导、实地考察等方式,指导示范典型应用新科技、新技术,提高他们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使科技示范典型成为全市科普带动工作的主要力量。
抓表彰,奖励典型。
积极开展全市科普先进工作单位和个人的表彰活动,同时积极申报州、省和国家的科普益民项目,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科普热情,提升示范带动作用。
抓服务,储备项目。
一是建立“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库。
实行“个人提报,街道乡镇初选,科协把关”的原则,对有潜力,可开发的项目进行备案储备;二是广泛开展科普培训。
组建科普专家服务团,搭建良好的科普平台,结合我市发展特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储备项目提供科技支持。
“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附件1“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试行)为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充分调动全社会深入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开展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领激发广大群众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国科协、财政部决定联合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该计划由“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和“社区科普益民计划”两个子计划构成。
为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实施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计划”的实施,把科技要素引入农村和城镇社区,不断促进基层科普活动的广泛开展,提高基层科普服务能力,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基层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二)目标任务1.科普惠农兴村计划(1)在总结多年来基层科普工作,特别是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抓重点、抓亮点、抓示范,在全国每年评比、筛选、表彰一批科普工作成绩突出、效果显著、群众认可、有较强区域示范作用的、辐射性强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和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
(2)在推荐、评比过程中通过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广泛宣传,以点带面、榜样示范,增强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兴趣和意识,把学习科技知识变成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意识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保护环境、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引导广大农民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3)建立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农村科普工作的长效机制,开拓创新农村科普工作,提高科普公共服务能力,逐步建立完善适应农村特点、满足农民科技需求的科普工作新体系。
2.社区科普益民计划(1)在广泛开展社区科普工作的基础上,“十二五”期间,每年评选、奖励一批科普工作成绩突出、效果显著、居民认可、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全国科普示范社区。
“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基层科普行动计划是指为了促进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提高科学素养水平,加强对科学原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宣传和教育,制定的一系列行动计划。
下面是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
一、目标和原则:目标:通过基层科普行动计划,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水平,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创新,推进科学文化建设,为国家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原则:全面覆盖、强调实践、形式多样、持续性、注重效果。
二、重点工作:1.建立科普示范基地:选取具备条件的城市和乡村,建立科普示范基地。
对基地进行硬件设施和软件培训的建设,形成一批示范基地,供公众参观学习。
同时,鼓励各地开展科普产业化,推动科普资源的有效利用。
4.加强学校科普教育:加大对学校科普教育的投入力度,完善科普教育课程体系,开设丰富多彩的科普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普实践和创新活动。
5.发展科普社团组织: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工作,成立各类科普社团组织,组织开展科学实验、科普讲座、科技创新竞赛等活动,营造浓厚的科普氛围。
三、实施步骤:1.制定详细的计划:制定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的具体目标、任务和时间表,明确责任人和实施步骤。
2.建立科普示范基地:选取示范基地的城市和乡村,进行现场调研,确定建设方案和具体内容。
3.培养科普人才:组织科普人才的培训和考核,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提高科普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交流能力。
4.加强科普宣传:制定科普宣传计划,组织科普内容的创作和发布,不断提升科普宣传的影响力和生动性。
5.加强学校科普教育:完善科普教育课程体系,培训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组织学生参观科普展览,开展科普实践活动。
6.发展科普社团组织:鼓励社会力量成立科普社团组织,提供经费和政策支持,积极引导社会单位和个人参与到科普工作中来。
四、预期效果:1.科普知识普及率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水平显著提高。
2.科普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科普示范基地的建设和运营成效显著。
3.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突破,科普讲解员的数量和素质有了明显提升。
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

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一、项目简介:二、项目目标:1.提高公众科学素养:通过科普行动,让公众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提高科学素养水平。
2.加强基层科普工作:通过项目实施,推动基层科普工作的开展,培养和选拔一批基层科普人员,搭建科普信息传播平台。
3.增加科学知识普及渠道:通过多种途径,提供科学普及信息,让更多的公众接触、了解和学习科学知识。
三、项目内容:1.举办科普活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包括科学讲座、科普展览、科普实验、科普比赛等,向公众普及最新的科学知识。
3.培训科普人员:对基层科普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科普宣传能力,提供必要的资料和支持。
4.制作科普材料:编写和制作科普宣传资料,包括科普手册、科普视频、科普海报等,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
四、项目实施计划:1.第一年:组织一次大型科普展览活动,并在全国多地设立科普宣传站点,在各种媒体上发布科普信息。
2.第二年:在各个社区和农村开展科普讲座,培训一批基层科普人员,建立科普媒体平台。
3.第三年:开设科普实验室,组织科普比赛,制作科普视频和海报等。
4.第四年:继续推进各项科普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项目影响力。
五、项目预期效果:1.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水平,提升整体科学文化水平。
2.推动基层科普工作的开展,建立健全基层科普网络和服务体系。
3.扩大科学知识普及渠道,让更多的公众接触、了解和学习科学知识。
1.项目实施机构:科普部门、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
七、项目评估与监督:1.评估:根据项目目标和预期效果,定期对项目进展进行评估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
2.监督:政府、媒体和社会公众监督项目实施情况,提出建议和意见。
通过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推动科学知识普及工作的开展。
同时,通过科普活动的组织和科普人员的培训,培养和选拔一批基层科普骨干,为科学普及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支持。
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申报流程和注意事项

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申报流程和注意事项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申报流程及注意事项详解基层科普行动计划是一项旨在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推动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发展的公益活动。
基层科普服务能力实施方案

基层科普服务能力实施方案基层科普服务是促进科学普及和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和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切实提升基层科普服务的能力,以下是一个实施方案,以供参考。
一、建立科普服务体系1. 设立科普服务机构:建立科普服务中心或科普基地,负责统筹组织和推进基层科普服务工作。
2. 培训科普服务人员:开展科普服务人员培训,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科普知识水平。
3. 制定科普服务计划:科普服务机构根据当地科普需求,制定科普服务计划,确定科普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时间。
二、加强科普资源建设1. 收集科普资源:建立科普资源库,收集和整理丰富的科普资料、图书、图表、模型等,为科普活动提供支持。
2. 制作科普宣传材料: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时,制作科普宣传材料,如海报、折页、宣传册等,提供给参与者参考。
3. 合作科研机构:与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邀请科研人员参与科普活动,为参与者提供专业的科学知识。
三、开展多样化的科普活动1. 走进学校:定期到学校开展科普课堂,通过讲座、实验等形式,向学生传播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创造力。
2. 创新科普形式:通过举办科普展览、科技竞赛、科技演讲等形式,吸引公众的参与,提高科普宣传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3. 社区科普活动:在社区举办科普讲座、科普展览等活动,让居民们了解最新科学研究成果,提高科学素养和健康意识。
4. 持续开展科普培训:定期开展科普培训班,培养更多的科普人才,推动科普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四、利用互联网技术推进科普工作1. 科普网站建设:建立科普网站,发布科学新闻、科普文章等信息,提供在线学习平台和交流机会。
2. 利用社交媒体: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开展科普宣传,通过图文、视频等形式将科学知识传播给更多人。
3. 科学普及APP开发:开发科学普及APP,提供科普知识、实验模拟和学习社区等功能,方便公众在手机上获取科学知识。
五、加强科普服务评估和监督1. 建立科普服务评估体系:制定科普服务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对科普服务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湖北省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坚持创新、提升、协同、普惠的科普服务理念,按照“保基本、补短板”的工作方针,以提升基层科普服务能力为重点,通过实施“基层科技馆免费开放(试点)行动计划”、“城镇社区科普能力提升行动计划”、“中小学校科普能力提升行动计划”等三个子项目,强化基层科普公共产品服务供给,注入提升基层科普能力新动能,着力解决基层科普公共服务能力薄弱等问题,努力构建普惠共享的基层科普服务体系,为实现“十三五”湖北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厚植基础。
二、申报条件
(一)基层科技馆免费开放(试点)项目
基层科技馆免费开放项目以增强县(市、区)科技馆科普展教能力为核心,进一步加强县(市、区)科技馆科普展教内容建设、科技馆科普队伍建设、科技馆基础设施建设等,努力将科技馆打造成科普工作主阵地,为湖北特色科技馆体系建设夯实基础。
基层科技馆免费开放(试点)申报条件为:
1、科协系统所属的公益性科技馆(已纳入中国科协科技馆免费开放名单的不在此列);
、原则上要求常设展厅面积达到平方M以上,常设展品
达到件以上,全年开放日不少于天。
、已纳入年基层科技馆免费开放(试点)开放的县(市、区)科技馆。
、未纳入年基层科技馆免费开放(试点)开放、但通过改造和功能建设后,达到免费开放条件的县(市、区)科技馆。
(二)城镇社区科普能力提升项目
围绕提升社区居民科学素质,实施城镇社区科普能力提升项目。
对符合条件、科普工作成效显著的社区,由省科协命名为湖北省科普示范社区。
湖北省科普示范社区须具备如下条件:
、科普示范社区经当地民政部门登记、成立年以上、已被命名为市(州)级科普示范社区的社区。
、组织机构建立健全。
社区重视科普工作,有科普工作领导小组、科普协会、科普员。
明确分管领导,有相对固定专兼职人员,有一支人以上、相对稳定的科普志愿者队伍,科普工作有年度计划;
、科普设施基本完善。
加强科普益民服务站、科普学校、数字化科普网络建设。
有平方M以上科普活动室(站),有延M以上的科普橱窗(画廊),并每季度更换科普宣传内容不少于次,有科普图书专柜且科普图书的数量不少于册;
、科普活动特色鲜明。
围绕科学素质纲要主题,广泛开展贴近居民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科普活
动,每年开展活动不低于次。
每次活动有方案、有总结、有记载、有新闻报道。
、社区科普成效显著。
建立健全社区科普社会动员机制,社区科普入栋、进户,科普工作的覆盖面和实效性显著增强,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无愚昧迷信、伪科学、反科学和邪教活动。
(三)中小学校科普能力提升行动项目
围绕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实施中小学校科普能力提升行动项目,对符合条件、科普工作成效显著的中小学校,由省科协命名为湖北省科普示范学校。
湖北省科普示范学校须具备如下条件:
1、我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中、小学校。
、将青少年科技教育列入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制定年度工作安排,并将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纳入本校学年(学期)工作目标考核、奖励体系。
、建有与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相匹配的科技活动室(馆)、科技工作室、实验室和图书室、计算机室等,面积不小于平方M。
、坚持开展以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教育,具有特色鲜明的科技教育项目。
学校在科技教育内容和特色方面在全国、全省或市范围内有一定影响,能够起到辐射、引领作用。
、积极发挥科普示范作用,积极支持和帮助其他学校或社会组织等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有较强的辐射带动能
力。
三、报批程序
(一)基层科技馆免费开放(试点)
县(市、区)科技馆免费开放(试点)采取年度审核制的动态管理,对年度审核、绩效考评中不符要求的,取消免费开放资格。
各市州科协对本地区纳入年基层科技馆免费开放(试点)县(市、区)科技馆,按照基层科技馆免费开放(试点)条件组织检查,进行绩效评估,向省科协提交各免费开放(试点)县(市、区)科技馆绩效评估报告和纳入年免费开放(试点)县(市、区)科技馆建议名单。
省科协根据评估报告,在抽查和核实的基础上,提出年基层科技馆免费开放(试点)县(市、区)科技馆建议名单,经公示无异议后报省科协党组审定。
对新申报免费开放的县(市、区)科技馆,则按程序申报、审批,对符合免费开放试点条件的县(市、区)科技馆,经公示无异议后报省科协党组审定。
(二)城镇社区科普能力提升项目
年,省科协将扶持建设一批科普示范社区。
每个市州可按照条件申报个城镇社区,直管市和神农架林区可分别申报个城镇社区。
省科协普及部根据申报条件,对各市州推荐上报的科普示范社区进行复核、评估、审查,提出拟命名的科普示范社区名单,经公示无异议后报省科协党组审定。
(三)中小学校科普能力提升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