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科研设计诊断试验

合集下载

临床科研设计

临床科研设计

临床科研设计引言:临床科研设计是指通过系统的研究方法和方案,对临床问题进行探索和解决的过程。

临床科研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改进临床实践,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

本文将围绕临床科研设计展开讨论,介绍其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常用方法。

一、临床科研设计的基本概念1.1 临床科研设计的定义临床科研设计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方案,对临床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了改善临床实践,提高医疗质量,推动医学进步。

1.2 临床科研设计的重要性临床科研设计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诊断标准、治疗方法等,从而提供更精准的医疗服务。

临床科研设计还可以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医学进步和临床实践的不断发展。

二、临床科研设计的设计原则2.1 研究问题的明确性临床科研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明确研究问题,确保研究目标明确、可行。

研究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能够解决临床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2.2 样本的选择和配对样本的选择和配对是临床科研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样本的选择应该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能够反映出研究对象的整体特征。

在样本配对时,应该根据研究问题的特点进行合理的配对,以减少干扰因素的影响。

2.3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临床科研设计中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数据的收集要求准确、全面,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可靠的结论。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应该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处理和解读。

2.4 结果的解释和推广临床科研设计的结果应该能够合理解释,并能够推广到实际临床实践中。

结果的解释要遵循科学原则,不能夸大或歪曲研究结果。

在结果推广时,应该考虑到临床实践的实际情况,并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推广。

三、临床科研设计的常用方法3.1 前瞻性研究前瞻性研究是指在研究开始前,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制定研究方案并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的研究方法。

前瞻性研究可以更好地控制干扰因素,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3.2 回顾性研究回顾性研究是指在研究开始后,通过回顾和分析已有的临床数据,对研究问题进行探究的研究方法。

临床科研设计诊断试验

临床科研设计诊断试验

临床科研设计诊断试验◆诊断试验的基本原理◆诊断试验设计方法◆诊断试验的评价指标◆诊断试验常用统计方法✓配对设计卡方检验✓ROC曲线分析✓配对t检验✓Bland-Altman分析◆诊断试验报告规范1.诊断试验的概念◆诊断试验(diagnostic test):是指应用实验、仪器设备等手段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切检测方法。

◆包括各种实验室检查(生物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病理学等)、影像诊断(超声波、CT、X线、核磁共振等)、仪器检查(心电图、脑电图、核素扫描、内窥镜等),还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等。

诊断试验的用途–诊断疾病–筛选无症状的病人–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估计疾病临床过程及预后–估计对治疗的反应–判断治疗效果诊断试验的用途——疾病筛检筛检是通过快速的试验、检查或其他措施,在表面健康的人群中去发现未被识别的病人或有缺陷的人。

筛检不是诊断试验,仅是一种初步检查,对筛检阳性者必须进一步确诊,以便对其采取必要的措施。

实施原则:• 1、该地区当前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2、有可识别的早期客观指征与测量标志;• 3、对所筛检疾病的自然史了解清楚;• 4、筛检方法快速、简便、安全可靠、经济,易为群众接受;• 5、对经筛检发现并确诊的病人及高危人群能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和治疗;• 6、筛检效果从各方面权衡,有好的收益;• 7、筛检计划为目标人群接受,并可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活等方面获益。

诊断试验的基本原理①用金标准进行检查或检验,可将试验对象分为两组,即金标准确诊的患某病组及金标准排除的未患某病组。

②用新方法进行的诊断试验所得出的患病与未患病的结果分别与金标准方法所得出患病与未患病的结果比较,根据其是否一致对试验方法进行评价。

③如果新方法试验所得的结果与金标准试验所得结果符合程度越高,这个新方法的诊断价值就越高,反之亦然。

2.诊断试验设计要点•确定金标准•选择研究对象•进行样本量估算•盲法、独立和同步比较诊断试验和“金标准”结果•计算诊断试验的相关指标及统计分析确定金标准•当前医学界公认的诊断某疾病最可靠、准确度最高的诊断方法。

关于诊断性试验实施设计的步骤

关于诊断性试验实施设计的步骤

关于诊断性试验实施设计的步骤1. 确定试验目标在进行诊断性试验设计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试验的目标。

确定试验目标有助于指导试验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并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试验目标通常与诊断性试验的研究问题相关,例如评估某种诊断测试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等。

2. 确定试验流程根据诊断性试验的特点和目标,确定试验的整体流程。

试验流程应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步骤:2.1 选取研究对象根据试验目标,选择适当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可以是人群、动物或其他实验样本。

确保选取的研究对象能够代表目标人群或样本,并具有一定的统计代表性。

2.2 确定诊断测试方法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和试验目标,确定适当的诊断测试方法。

诊断测试方法应具有足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能够满足试验的要求。

常见的诊断测试方法包括病理组织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生化指标检测等。

2.3 制定数据收集计划设计合理的数据收集计划,明确需要收集的数据类型和数量。

数据收集计划应包括样本容量估计、数据收集时间点以及数据收集方法等内容。

确保数据收集过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4 制定试验分析计划在试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制定试验分析计划。

试验分析计划应包括数据分析方法、统计指标和数据处理流程等内容。

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客观性。

3. 进行试验实施根据确定的试验流程,开始进行试验实施。

试验实施阶段需要注意以下几点:3.1 试验操作标准化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需要制定试验操作的标准化方案。

试验操作标准化包括试验操作流程的严格控制、试剂的准备和储存条件的规范等。

3.2 数据收集和记录按照数据收集计划进行数据收集和记录工作。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采用合适的数据采集工具和方法,加强数据的管理和验证。

3.3 质量控制在试验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包括对实验设备和试剂的质量进行监测和验证,以及对试验操作流程的监督和检查等。

4. 数据分析与结果解释在试验实施完毕后,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中医药临床科研的设计

中医药临床科研的设计
由样本推及总体的信息:在临床试验中,主要是关于比较组的效应及其 差异。 比较两组率时应知道两组率 P1与P2及它们的总体率之差δ(一般用P 1-P2); 要比较两均数时应知道两均数u1和u2及两总体均数之差与标准差之比 (u1-u2)/δ (一般用1、2分别估计总体均数u1、u2,用两样本的合 并标准差估计δ )。
于相似,从而使两组具有可比性(comparable),为统计分析奠
定有利的基础。
(二)随机化方法
处理编码【盲法编码(Blinding Code)】,即用随机化方法
写出的受试者所接受处理(研究组或对照组)的安排。
一般采用文件形式予以肯定。按处理编码进行分配包装
以后,处理编码又称为盲底。
1.简单随机
12
生理期、病因、病型、病期、病情程度、病程、既往病史、过敏史、生 活史、治疗史、鉴别诊断等。研究阶段不同,其病例排除标准也不一致。
按照统计学原则,全体受试者均应纳入统计处理,不得任意舍弃。因此, 在研究设计时应明确规定病例剔除与脱落标准,以确保研究成功。
1.病例的剔除
7
不符合纳入标准而被误纳入的病例和虽符合纳入标准而纳入后未曾服 药的病例。
纳入的病例要单纯,排除合并症,并发证等干扰。
例:老年便秘(气血两虚证)纳入标准 1.凡符合老年功能性便秘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为“气血两虚”证
的病例,可纳入试验。 2.年龄范围在60-岁以上者; 3.住院或门诊患者; 4.已签署进入研究知情同意书者。
(三)排除标准 以下因素决定临床研究的病例排除标准:年龄、合并症、妇女特殊
中医药临床研究设计的提纲 (一)总体设计方法(样本含量,随机分组,对照方法,盲法设计) (二)病例选择(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剔除脱落标准) (三)治疗方案(按照盲法设计的药品、给药量、服药方法、疗程、 破盲、替补等) (四)观测指标(安全性、疗效性、特殊性)

医学科研设计-医学诊断试验设计

医学科研设计-医学诊断试验设计

01
阴性预测值(predictive value -):经本次试验为阴性结果的人群中,真正未患病的频率(概率)。阴性预测值的计算公式 Pv-=d/(c+d)
02
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1
阳性似然比(likelihood ratio +,LR+):是指本次诊断是严重真阳性率与假阳性率之比。计算公式为LR+=[ a/(a+c)]/[ b/(b+d)]= Pa /Pb
敏感性和特异性
定义:反映诊断试验敏感性的指标,即金标准确诊有病,而本次试验检查结果也是阳性的频率,又称真阳性率。
公式为 Pa=a/(a+c)
敏感度反映本次试验能够正确识别本病的能力,敏感度与漏诊率的和为1(100%)。研究者应选敏感度高的诊断方法,避免漏诊。
敏感度(sensitivity,Pa)
特异度是反映诊断试验特异性的指标,即金标准确诊未患该病而本次试验检查结果为阴性的频率,又称真阴性率。
公式为 Pd=d/(c+d)
特异度反映本次试验能够正确鉴别未患本病的效能。特异度与误诊率之和为1(100%)。研究者应选用特异度高的指标,避免误诊。
特异度(specificity,Pd)
假阴性率(Pc):经金标准确诊为患有本病的患者而在本次试验中检查结果为阴性的频率,又称漏诊率。计算公式Pc=c/(a+c)=1- Pa
诊断试验研究的评价
诊断性实验是指临床医生用物理学、生物化学、血清免疫学、影像学的检查以及临床检查。
诊断试验研究是指采用金标准对诊断试验方法进行比较评价的研究。


诊断试验的意义
依据诊断某病的金标准作盲法和同步试验的比较。

医学科研设计-医学诊断试验设计

医学科研设计-医学诊断试验设计

对照原则的实施可以采取多种形式, 如随机对照试验、交叉对照试验、自 身对照试验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 适的对照方式,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可 靠性。
随机化原则
随机化原则是指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 到试验组和对照组中,以消除抽样误 差和偏倚,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随机化原则要求在分配研究对象时必 须严格遵守随机原则,确保每个研究 对象都有同等的机会被分配到试验组 或对照组中。这样可以避免人为的偏 倚和误差产生,保证试验结果的客观 性和公正性。
《医学科研设计-医学诊断试 验设计》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诊断试验设计概述 • 诊断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 诊断试验设计的实施步骤 • 诊断试验设计的统计学方法 • 诊断试验设计的实例分析 • 诊断试验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与挑战
01
诊断试验设计概述
诊断试验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诊断试验是用于诊断疾病或评估健康状态的检查方法,包括 一系列从患者体内获取标本并检测这些标本中的疾病相关标 志物的试验。
研究结果的质量控制与评估问题
要点一
质量控制标准
要点二
评估指标设定
诊断试验设计应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 标准,包括试验方法的稳定性、重复 性和可靠性等。
诊断试验设计应设定合理的评估指标 ,如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等,以 客观评估诊断试验的效果。
要点三
数据处理与统计
诊断试验设计应采用正确的数据处理 方法和统计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和可信度。
研究结果的可信度与推广性问题
01
样本量与代表性
02
临床验证
诊断试验设计的样本量要足够大,并 具有代表性,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可信 度和可重复性。

设计临床科研试验的主要原则

设计临床科研试验的主要原则

随着医学的发展,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不断涌现,在这些新药物和治疗方法中,有的有效,有的无效,有的甚至对人体有害。

医生要为病人选择疗效好和副作用少的药物和方法,必须了解新药临床试验的概况,掌握疗效评价的原则。

临床试验是一种医学研究的方法,属于实验性研究的范畴。

通过成功的临床试验能科学的评价药物、疗法和预防性干预措施的效果及副作用,并使试验结果外推到总体病人或总体人群。

现从临床流行病学角度谈谈设计临床试验的主要原则。

一、新药临床试验分期1.Ⅰ期临床试验是在人体进行的新药试验的起始期,主要是观察药物的安全性,确定用于临床的安全有效剂量和给药方案,包括药物耐受性试验,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的小规模临床试验。

2.Ⅱ期临床试验是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价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3.Ⅲ期临床试验为扩大临床试验,是多中心的,在较大的范围内进一步评价新药的疗效、适应证、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

4.Ⅳ期临床试验为上市后的监察,目的是对已在临床广泛应用的新药进行社会性的考察,着重于新药的不良反应监察,其次为研究和鉴定药物的远期疗效和新的适应证。

我国的Ⅱ期临床试验分两个阶段,相当于国外的Ⅱ期和Ⅲ期试验;我国的Ⅲ期临床试验相当于国外的Ⅳ期临床试验。

另外,早期的临床试验常不分期。

例如,有的制药厂研制出治疗脑血栓的新药,在动物实验中疗效显著,制成针剂在临床应用,其给药方案和剂量参照国外“同类”产品。

而医生在应用此类产品时,进行了严格的血液学指标的监测,发现和国外“同类”产品并不相同,存在着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此类药物未经完善的临床试验而用于临床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二、临床试验中的关键设计(一)设立对照组早期临床疗效研究多是病案分析性质的临床经验总结,不设对照组,也不论疾病是否有自愈倾向,根据治疗后病情的变化用治愈率表示疗效。

此后,有的设计根据医生或病人的主观愿望先确立治疗组,然后随意选择同期或不同期,在同一医院或不同医院,应用不同治疗方法的同类病人为对照,并非确立了研究对象后,将他们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中。

临床诊断实验的设计

临床诊断实验的设计

临床诊断实验的设计一、明确实验目的在进行临床诊断实验设计之前,必须明确实验的目的。

实验目的应清晰、具体,并与实际需求紧密相关。

实验目的可能包括诊断某种疾病、评估病情严重程度、预测疾病进展等。

二、选择合适样本选择合适的样本是诊断实验成功的关键。

样本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目标人群的真实情况。

在选择样本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特征,以确保样本的多样性。

同时,样本数量应足够,以便进行统计学分析。

三、确定实验方法根据实验目的和样本特征,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应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并经过验证。

在选择实验方法时,需要考虑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等指标,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四、规范实验操作规范实验操作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所有参与实验的人员都应接受专业培训,熟悉实验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每一步操作都准确无误。

同时,应对实验数据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排除异常值和误差。

五、严格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保证实验结果可靠性的关键措施。

在实验过程中,应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样本采集、处理、分析等。

同时,应定期对实验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此外,还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实验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

六、正确解读结果正确解读实验结果是实验设计的最后一步。

在解读结果时,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样本特征、实验方法、质量控制等。

同时,应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解释。

对于异常结果或不确定性结果,应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七、评估诊断性能评估诊断性能是诊断实验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诊断性能的评估,可以了解实验方法的优缺点,为改进实验方法和提高诊断准确性提供依据。

评估诊断性能的方法包括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等指标,以及进行ROC曲线分析等。

同时,应将评估结果与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比较和分析,以确定诊断方法的优势和不足。

八、遵循伦理规范在进行临床诊断实验设计时,必须遵循伦理规范。

临床科研设计38879

临床科研设计38879

临床科研设计(诊断试验设计)题目:CA19—9抗原对胰腺癌诊断的价值及评价1、【立项依据】:1)胰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肿瘤之一,发病率今年来明显上升,恶性程度高、发展较快、预后较差。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食欲不振、消瘦和黄疸等。

发病年龄以45~65岁最多见,男女之比为1。

58:1.2)CA19—9抗原,属胰腺癌相关抗原,是检测胰腺癌的常用检测方法,有助于胰腺癌的诊断。

3)无创伤性,危险性小,简单易行,费用低。

4)研究具有可行性.5)研究对象充足。

6)试验条件具备.7)符合社会伦理道德.8)通过该诊断试验来评价CA19—9抗原对胰腺癌是否有独立的诊断价值,是否与穿刺病理活检互为补充,提高胰腺癌的诊断水平。

2、【诊断标准】(金标准):经皮穿刺病理活检.临床出现明显食欲减退、上腹痛、进行性消瘦和黄疸,上腹扪及肿块;影像学有占位。

对40岁以上近期出现下列临床表现时应重视:1)持续性上腹不适,进餐后加重伴食欲下降;2)不能解释的进行性消瘦;3)不能解释的糖尿病或糖尿病突然加重;4)多发性深静脉血栓或游走性静脉炎;5)有胰腺癌家族史、大量吸烟、慢性胰腺炎者应密切随访检查.3、研究对象的来源、入选标准及分组方法3。

1【研究对象的来源】:2007年~2010年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上述临床诊断标准诊断为胰腺癌的住院病人。

3。

2【入选标准】:①由于该病可发生于各年龄段,老年人发病率较高,所以年龄在45-65岁;②性别要求无差异;③经上述临床诊断标准诊断为胰腺癌的病人。

3.3【分组方法】:经皮穿刺病理活检确诊为胰腺癌的P例为病例组,病理活检证实未患胰腺癌的Q例为对照组。

4、【样本量】:要达到有统计学意义的最小样本,按公式计算:n=uα2p(1—p)/δ2n:所需样本大小uα:正态分布中累积概率为a/2的U值(u0。

05=1。

96):允许误差,一般定在0。

05-0。

10p:灵敏度(计算病例组样本)或特异度(计算对照组样本)5、试验步骤及注意事项5.1【试验步骤】:①按金标准诊断为胰腺癌的病人(P)中按入选标准进行随机抽取n1个病人作为病例组,从按金标准诊断为非胰腺癌的病人(Q)并符合入选标准的人群中随机抽取n2个人作为对照组;②对病例组、对照组分别接受CA19—9抗原检查;③病例组经CA19—9抗原检查得出胰腺癌人数与非胰腺癌人数;④对照组经CA19—9抗原检查得出胰腺癌人数与非胰腺癌人数;⑤计算统计指标;得出与公认金标准进行比较有无统计学意义与临床意义,对临床的胰腺癌的病人的诊断与治疗及预后有什么价值及指导意义;⑥试验的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对照、双盲的方法。

绝好的科研设计资料DME-诊断

绝好的科研设计资料DME-诊断

似然比的计算
CPK诊断心肌梗死的似然比计算
心梗 阳性 ≥80 IU
阴性 <80 IU
非心梗 16 (b)
似然比计算
阳性似然比= [ a / (a+c) ] / [ b / (b+d) ] = [215/(215+15)]/[16/(16+114)] =7.6 阴性似然比= [ c / (a+c) ] / [ d / (b+d) ] = [15/(215+15)]/[114/(16+114)] =0.07
• 高特异度试验适用于:
– 误诊会导致患者精神或肉体严重损害时
– 为了肯定某项诊断
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关系
• 理想的诊断试验:灵敏度和特异度均100% • 实际的诊断试验:灵敏度和特异度反向变化
不同临界点时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不同CPK水平的临界点 >=280 IU 心梗 97 133 非心梗 1 129 >=80 IU 心梗 215 15 非心梗 16 114 >=40 IU 心梗 228 2 非心梗 42 88 >=1 IU 心梗 230 0 非心梗 130 0
诊断试验研究设计模式
研究对象
诊断标准
试验组(有病)
对照组(无病) 诊断试验
诊断试验
有病
无病
有病
无病
诊断试验研究:诊断标准
• 选择当前公认的最可靠的诊断方法,即“金标准” – 病理诊断(组织学、尸检) – 手术诊断 – 公认的临床诊断标准(如急性风湿热的Jones 标准) – 会议共识指南 – 临床随访得出的肯定诊断 • 不同的研究应选不同的标准,如肿瘤应选病理 • 诊断方法选择不当,将分组错误,导致错分偏倚

最新如何进行临床科研选题与设计

最新如何进行临床科研选题与设计

如何进行临床科研选题与设计好医生医学教育中心随着医学模式由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的转变,临床科学研究(简称临床科研)显得越来越重要,通过高水平的临床科研可以对一些应用于临床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药物进行再评价,显著促进临床医疗水平的提高。

本文拟简单介绍进行临床科研时应如何进行临床科研选题与设计,以供临床医生参考。

选题是否正确不仅直接关系到临床科研的水平和成果的大小,而且与临床科研的成败、研究的效率有密切关系。

一、确定正确的临床科研选题临床科研选题是临床科研的起点,贯穿临床科研工作的全过程,且自始至终处于主导地位。

确定正确的选题,就是要正确地发现和提出问题。

这些问题有的来自于临床实践,有的来自文献资料。

所谓正确就是提出的问题要符合科学的认识规律。

1.临床科研选题的原则(1)应选择疾病负担大的病种进行研究疾病负担是指疾病对人群危害以及对社会、经济所造成的影响程度。

临床研究重点应放在高发病率、高病残率、潜在减寿年数( PYLL) 及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损失大的疾病。

简言之,要研究常见病、多发病和危害人民健康大的病种,如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及新生儿疾病等都是疾病负担十分突出的疾病。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疾病谱和疾病负担也不断在发生变化,且在不同地区,疾病谱及疾病负担也存在差别,因此在选题时也须考虑这些变化。

(2)具有创新性、先进性和科学性选题的第二个原则是所选课题要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

要选择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研究的结果应该是前人不曾获得的成就。

科研劳动的特点就是创新,没有探索性、缺乏创新性、只是重复前人做过的工作,不能算作真正的科研。

那种将国外已经应用而国内尚未开展的新的实验方法移至国内进行重复,也不属于创新。

选题、立题要有创新性和先进性,还必须与科学性相结合,所提出的新问题、新假设、新思路必须符合客观规律。

因为临床科研的研究对象是病人,因此,任何新的药物或新的诊断措施,在进行临床试验前必须要有足够的科学依据,并证明是安全有效的。

临床科研实验设计方法

临床科研实验设计方法

结 果
+ - 合 计
试验组 a b a+b
对照组 c d c+d
配对卡方 2= (| b- c| - 1)2 / (b-c)
定性资料的分析
交叉试验所得的数据很多时候是定量数据,如血压改变,血糖变化等。可用差值 t 检验,交叉试验的方差分析和交叉试验的秩和检验进行比较。
定量资料分析
交叉试验统计分析方法
(三)、队列研究
队列研究 (cohort study) 又称定群研究,属于二级设计方案,研究者对暴露因素不能控制,分组自然形成,并有同期对照,是群体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应用范围 凡在群体中研究某种可能的致病因素或某项措施对固定人群的影响,均可以使用队列研究。本研究常用于病因研究、治疗性研究、预防性研究或预后研究。 设计方案 D E ND N Ne (?) NE D ND
主要临床常用的设计方案
随机对照试验 交叉试验 队列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一) 随机对照试验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 trail , RTC) 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eligible subject)分别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然后接受相应的试验措施,在一致的条件下或环境里,同步进行观察研究和观察试验效应,并用客观的效应指标进行测量和效应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现已被公认为临床治疗试验的金标准。 由于RCT的成果越来越多,又因为大量的临床RCT试验不可能都是大样本的研究结果,因此,即使设计严谨,也不可避免地受样本数量和质量的限制,因此,获得的研究结论就有一定的局限和偏移。为了克服这种影响,英国著名的流行病学家及临床医学家 (Arch Cochran)首先倡导将全球的RCT研究成果广泛收集,将不同地区对同种疾病应用同一治疗方法的RCT进行整理综合并进行严格的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 从而获得真实可靠的结论,并推广给临床医生采用。

科研设计名词解释

科研设计名词解释

DME:design,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n the clinical research,临床科研设计、测量与评价,是临床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学样本:指的是从人群中选出的一组个体。

由于选出的方法不同,反映整个人群中的总体状况就有所差异。

抽样:是指从整个群体中选出样本的方法,包括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

前者由于采用的是随机抽样方法,通常可反映出整个群体的状况,具有整群的代表性;后者由于抽样方法的偏倚,因而往往缺乏整群特征的代表性。

盲法试验:指在临床试验中,观测者或受试者自己不知道接受的试验措施(或试验药物)或是对照措施(或对照药物),这种临床试验成为盲法试验,目的是避免造成人为的观测偏倚,影响研究结果的真实性。

单盲:仅限于受试者本人,不知道自己接受的是试验药物或是对照药物。

双盲:指的是研究的观测者及受试者都不知道受试者接受的是何种试验措施。

三盲:指的是观测者、受试者及资料分析报告者三房都不知道受试的是试验或对照措施。

敏感度(Sen):经金标准确诊有病的人中,诊断性试验阳性者所占的比例(真阳性率)SEN=a/(a+c)。

特异度(Spe):经金标准诊断确定为无该病的人中,诊断性试验阴性所占的比例。

(真阴性率)。

SPE=d/(b+d)患病率(Prev):经诊断性试验检测的全部病例中,真正“有病”患者所占的比例。

在级别不同的医院中,由于某种疾病的患者集中程度不同,因而患病率的差别较大,从而会影响阳性及阴性预测值的结果。

PREV=(a+c)/(a+b+c+d)阳性预测值(+PV):诊断性试验阳性的人中有病的人数所占的比例。

(即诊断性试验阳性时,患病的可能性,即阳性结果的验后概率)。

+PV=a/(a+b)。

阴性预测值(-PV):诊断性试验阴性的人中,无该病的人数所占的比例。

(即诊断性试验阴性时,不患该病的可能性)。

-PV=d/(c+d)阳性似然比(+LR):有病者诊断性试验阳性的概率与无病者试验阳性的概率之比。

临床科研设计、基本程序和方法

临床科研设计、基本程序和方法

效应指标
研究对象A
研究对象B
各1例?
重复原则
重复多少是合适的?
• 样本量太少,不能得出有统计学的意义的 结果。
• 样本量太多,资金、工作量、病人来源、 周期、伦理等不许可。
• 权衡的方法——样本量估算
临床研究的基本原则——盲法
研究因素
研究对象
效应指标
研究对象A
研究对象B
测量值会否受到主观因素影响?
• 通过规范的数据管理措施,实现准确记录 ,这是临床研究比较重要的一个步骤。
质量保证——偏倚控制
• 是指在实际观测过程中,由受试对象、研 究者、仪器设备、研究方法、非实验因素 影响等原因造成的有一定倾向性或规律性 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或者偏倚(bias)。例 如,仪器初始状态未调整到零,标准试剂 未经校正所致的误差。其特点为:观察值 有系统性、方向性、周期性的偏离真值, 可以通过严格的实验设计和技术措施消除 。
• 原因
–与调查时间和事件发生的时间间隔、事件的重要 性、被调查者的构成以及询问技术有关。
• 控制 –选择不易为人们所忘记的重要指标做调查 –重视问卷的提问方式和调查技术。
调查偏倚
• 可来源于调查对象和调查者双方。 • 原因
– 病例与对照的调查环境与条件不同;调查技术 、调查质量不高或差错以及仪器设备的问题。 比如:中医量表。
基本程序——观察与试验
➢在实施阶段要按照前述制定的研究设计方 案来开展研究,获得第一手客观事实资料 ,所以这个阶段也称为资料收集阶段。
➢资料的要求: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研 究对象的本来面目。
基本程序——资料整理与数据分析
➢资料整理:将原始资料按照一定的方法转化成可 分析的数据格式,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分析性

诊断性试验的评价标准

诊断性试验的评价标准

诊断性试验的评价标准诊断性试验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用于评估医疗检查工具对疾病的诊断能力。

在进行诊断性试验时,我们需要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来判断检查工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就诊断性试验的评价标准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的是敏感性和特异性。

敏感性是指检查工具能够准确识别患病者的能力,而特异性则是指检查工具能够准确排除非患病者的能力。

一个理想的诊断工具应该具有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即能够准确地诊断出患病者,并排除非患病者,从而避免误诊和漏诊的情况发生。

其次,我们需要考虑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阳性预测值是指在检查结果为阳性的情况下,患者真正患病的概率;而阴性预测值则是指在检查结果为阴性的情况下,患者真正未患病的概率。

这两个指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检查工具的诊断能力,从而进行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此外,我们还需要关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

ROC曲线是一种用于评估诊断工具准确性的图形方法,它可以直观地展现出检查工具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之间的平衡关系。

通过分析ROC曲线,我们可以确定一个最佳的诊断阈值,从而使检查工具的诊断能力达到最优化。

最后,我们需要考虑诊断试验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重复性是指同一检查工具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进行重复测试时的一致性,而稳定性则是指检查工具在长时间内保持一致的能力。

一个优秀的诊断工具应该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以确保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诊断性试验的评价标准涉及到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ROC曲线、重复性和稳定性等多个方面。

通过综合考量这些评价标准,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诊断工具的诊断能力,为临床医学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在进行诊断性试验时,我们需要充分重视这些评价标准,从而确保我们得到的检查结果是准确可靠的。

常用临床科研设计方法简介

常用临床科研设计方法简介

常用临床科研设计方法简介临床科研是指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方法研究医学领域中的问题,以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效果。

在进行临床科研时,合理的研究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保证研究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下面将简单介绍一些常用的临床科研设计方法。

1. .回顾性研究回顾性研究是通过回顾患者的临床病历和相关的医学记载,来分析和研究某一特定疾病的原因、发生率、病程等。

回顾性研究的优势在于可以很好地回顾到过去的患者群体,获取到大量的资料,同时成本相对较低。

但回顾性研究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数据的可靠性和全面性受到限制,数据的获取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容易出现信息不全或遗漏等问题。

2. 前瞻性研究前瞻性研究是指在研究对象发生事件之前,利用观察或干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

前瞻性研究可以提供比较可靠的数据,能够对研究对象进行长期追踪观察,可获取全面的信息。

然而,前瞻性研究的周期较长,成本较高,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

同时,由于研究对象需从未来进行预测,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故前瞻性研究往往需要更多的严谨设计和统计分析。

3. 干预性研究干预性研究是通过主动干预的方式,观察研究对象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和结果。

这种研究方法通常用于评估一种特定的治疗方法或干预手段的疗效。

干预性研究可以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也可以在临床实践中进行。

该研究方法可以提供较高水平的证据,以指导实际临床决策。

但干预性研究设计的严密性要求较高,需要排除干扰因素的影响,尽量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4. 横断面研究横断面研究又称为横断研究或横切面研究,是指在一个时间点或时间段内,对特定的人群或对象进行数据收集、观察和分析。

横断面研究主要用于描述和了解人群的一些特征、分布情况、流行病学等因素。

该研究方法适用于评估慢性疾病的患病率、流行趋势等。

但横断面研究设计的局限性在于不能确定因果关系,只能得到人群的患病状态和特征。

5. 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是通过对照组和研究组进行对比研究,来探索因果关系的一种观察型研究。

诊断试验——精选推荐

诊断试验——精选推荐

诊断试验诊断试验( diagnostic test):应⽤物理学的、⽣物化学的、⾎清免疫学的检查,临床检查和医疗器械检查,对疾病和健康状况提供信息的试验。

⼀种好的诊断⽅法要求真实、可靠、快速、安全、⽆损伤、费⽤低。

诊断试验的评价也是临床流⾏病学中重要组成内容之⼀。

第⼀节重要性1、对诊断试验进⾏科学的评价能正确认识其临床应⽤价值。

2、科学地评价诊断试验是临床医⽣选择诊断试验的基础诊断试验科学性评价①试验是否与⾦标准试验进⾏“盲法”⽐较?②是否每个被测者都做参照试验进⾏评价?③所研究病⼈样本是否包括临床试验中将使⽤该诊断试验的各种病⼈?④诊断试验的精确性(⽅法介绍详细、结果重复性好)临床上诊断试验主要⽤于(1)诊断疾病(2)筛检疾病:筛检原则1)筛检的疾病是重⼤社会问题2)能显著改善其预后3)有⾜够的领先时间。

领先时间指的是从筛检发现到该病⼈因症状⽽去就诊的时间间隔4)筛检试验⽅法快速、简易、价廉、安全、可靠、灵敏、特异、有效、能被受试者接受(3)疾病随访(4)判断疾病严重程度(5)估计愈后(6)估计对治疗的反应诊断试验评价的⽬的怎样开展诊断试验研究怎样阅读和评价有关诊断试验的⽂章临床和科研⼯作中怎样选择诊断试验–诊断疾病:灵敏度和特异度⾼–筛检⽆症状患者:简便、经济、安全易接受–疾病随访:重复性好,影响因素少–判定疾病的严重程度;估计疾病的临床过程及其预后;估计对治疗的反应;测定⽬前对治疗的实际反应临床医⽣对⼀系列的检查事先要有计划,⼀般将最便宜、最⽆创伤的检查放在最先做。

第⼆节研究设计⽅法1、确定“⾦标准”⾦标准:是指当前医学界公认的可以明确肯定或排除某种疾病的最可靠的诊断⽅法。

2、选择研究对象1)原则:代表性2)病例组:按⾦标准确诊为“有病”的病例,包括各种类型的病⼈。

3)对照组:按⾦标准确诊为⽆⽬标疾病的其他病例,特别是与该病容易混淆的病例。

正常⼈⼀般不宜纳⼊对照组。

被试验对象应同期进⼊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科研设计诊断试验◆诊断试验的基本原理◆诊断试验设计方法◆诊断试验的评价指标◆诊断试验常用统计方法✓配对设计卡方检验✓ROC曲线分析✓配对t检验✓Bland-Altman分析◆诊断试验报告规范1.诊断试验的概念◆诊断试验(diagnostic test):是指应用实验、仪器设备等手段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切检测方法。

◆包括各种实验室检查(生物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病理学等)、影像诊断(超声波、CT、X线、核磁共振等)、仪器检查(心电图、脑电图、核素扫描、内窥镜等),还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等。

诊断试验的用途–诊断疾病–筛选无症状的病人–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估计疾病临床过程及预后–估计对治疗的反应–判断治疗效果诊断试验的用途——疾病筛检筛检是通过快速的试验、检查或其他措施,在表面健康的人群中去发现未被识别的病人或有缺陷的人。

筛检不是诊断试验,仅是一种初步检查,对筛检阳性者必须进一步确诊,以便对其采取必要的措施。

实施原则:• 1、该地区当前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2、有可识别的早期客观指征与测量标志;• 3、对所筛检疾病的自然史了解清楚;• 4、筛检方法快速、简便、安全可靠、经济,易为群众接受;• 5、对经筛检发现并确诊的病人及高危人群能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和治疗;• 6、筛检效果从各方面权衡,有好的收益;• 7、筛检计划为目标人群接受,并可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活等方面获益。

诊断试验的基本原理①用金标准进行检查或检验,可将试验对象分为两组,即金标准确诊的患某病组及金标准排除的未患某病组。

②用新方法进行的诊断试验所得出的患病与未患病的结果分别与金标准方法所得出患病与未患病的结果比较,根据其是否一致对试验方法进行评价。

③如果新方法试验所得的结果与金标准试验所得结果符合程度越高,这个新方法的诊断价值就越高,反之亦然。

2.诊断试验设计要点•确定金标准•选择研究对象•进行样本量估算•盲法、独立和同步比较诊断试验和“金标准”结果•计算诊断试验的相关指标及统计分析确定金标准•当前医学界公认的诊断某疾病最可靠、准确度最高的诊断方法。

•常用的金标准包括–病理学诊断(活检、尸检)–外科手术或诊断性操作–特殊的影像学诊断–权威机构颁布的综合诊断标准选择研究对象•要求:代表性好、盲法•试验组–经金标准确诊为某疾病的患者,具有反应该疾病的全部特征,如病情、病程、症状体征、并发症、治疗或未治疗等。

•对照组–经金标准证实未患该疾病的患者(可患其它疾病)或正常人。

样本量估算•样本含量估计的要素:•①真实性指标(灵敏度、特异度)的水平;•②检验水准α,即I类误差的概率;•③允许误差δ。

盲法、独立和同步比较诊断试验和“金标准”结果•采用盲法评价诊断试验结果十分重要,即要求判断诊断试验结果者不能预先知道研究对象是否患病,而按照“金标准”判断研究对象是否有病者不能知道诊断试验的结果。

•某些情况下,“金标准”建立在一系列试验和相关临床资料的基础上。

此时“金标准”不能包括所研究的诊断试验,否则可能发生掺合偏倚,增加两者的一致性,扩大诊断试验的准确性。

(独立)•诊断试验和“金标准”检查应同步进行,这对急性、自限性疾病尤为重要,因为疾病进展的不同阶段诊断结果不相同。

计算诊断试验的相关指标及统计分析诊断试验的评价指标•基本指标–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预测值–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综合评价指标–正确率、约登指数、优势比、似然比•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3.真实性评价真实性(Validity)又称有效性或准确度(Accuracy ),是指诊断试验所获得的测量值与实际值(“金标准”)的符合程度。

真实性指标: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一致性,似然比◆1、灵敏度(Sensitivity):是试验发现有病的人的能力,即实际(金标准)诊断为“有”病的病例中,诊断性试验检测为阳性例数的比例。

◆2、特异度(Specificity ):是甄别出没有病的人的能力,即实际(金标准)无病的例数中,诊断试验结果为阴性的比例。

◆3、假阴性率(False negative ):在金标准方法已确诊患某病组中,新试验方法错判为阴性的比例,即假阴性所占的百分率。

也叫漏诊率,漏诊率与灵敏度互为补数。

◆4、假阳性率(False positive):在金标准方法已确诊未患某病组中,用新方法试验将其错误判定为阳性,即假阳性部分所占的百分率。

也叫误诊率。

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关系•都是反映诊断试验准确性的最基本指标•提高一方面水平,会降低另一方面水平•一般选择敏感度和特异度都较高的试验作为诊断依据–根据研究目的,调整灵敏度和特异度来确定临界值–以产生漏诊和误诊之和最小时的数据确定临界值。

◆5.约登指数•约登指数(Youden’s index)又称正确诊断指数,是灵敏度与特异度之和减1。

•约登指数=灵敏度+特异度-1•指数范围从0~1,约登指数越接近于1,诊断试验的真实性越好,反之越差。

•约登指数表示诊断试验能够正确地判断病人和非病人的能力。

◆6.一致性分为粗一致性(Crude agreement)和调整一致性(Adjusted agreement)。

粗一致性和调整一致性说明诊断检试验阳性与阴性结果均正确的百分比。

它表示诊断试验的真实性。

◆7.似然比(likelihood ratio)似然比为病人中出现某种检测结果的概率与非病人中出现相应结果的概率之比。

(1) 阳性似然比(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是指真阳性率与假阳性率之比,说明病人中出现某种检测结果阳性的概率是非病人的多少倍。

(2) 阴性似然比(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是指假阴性率与真阴性率之比,说明病人中出现某种检测结果阴性的概率是非病人的多少倍。

阳性似然比越大筛检试验的真实性越好;筛检试验才可能具有临床价值,阴性似然比越小筛检试验的真实性越好。

4.可靠性评价•可靠性(Reliability)又称精密性(Precision)或重复性(Reproducibility) ,是指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试验获得相同结果的稳定程度。

具体地讲,可靠性是指某一诊断方法重复测量同一受试者时所获结果的一致性。

•具体评价的方法是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待评价的诊断试验对同一组研究对象作两次相同的测量,根据两次测量结果计算相应指标,进行分析评价。

影响诊断试验可靠性的因素•研究对象的生物学差异同一指标对同一受试者重复测量时,测量结果不一致的现象。

•实验因素所致的差异实验所用的仪器、设备、试剂实验条件不稳定或等采用非同一批次试剂时,均可导致重复实验结果的差异。

•观察者的差异由同一观察者或不同观察者对相同受试者的同一指标测量时,其结果会不一致。

5.联合试验•联合试验是指采用多个筛检试验检测一种疾病,达到提高筛检试验灵敏度或特异度的目的,以满足提高筛检试验真实性的需要。

•(1)串联试验(serial test)也称系列试验,是指采用几种筛检方法检测疾病,只有全部检测均为阳性者才判为阳性,凡有一项检测结果为阴性即判为阴性。

•(2)并联试验(parallel test)也称平行试验,是指采用几种筛检方法检测疾病,凡有一项检测为阳性者即判为阳性,所有检测均为阴性才判为阴性。

如果两个筛检试验彼此完全独立,则可以采用下列公式计算联合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并联试验的灵敏度=A灵敏度+(1-A灵敏度)×B灵敏度•并联试验的特异度=A特异度×B特异度•串联试验的灵敏度=A灵敏度×B灵敏度•串联试验的特异度=A特异度+(1-A特异度)×B特异度在联合试验时,应先进行特异度高的试验,后用灵敏度高的试验,这样筛检的效率更高。

6.预测值在实验医学,临床试验本身特点决定了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但灵敏度和特异度本身不能帮助临床医生。

临床医生想知道如果诊断试验阳性(+PV) 或阴性,试验本身是正确的概率。

阳性预测值:如果诊断试验结果是阳性“病人”真正有病的可能性。

阴性预测值:如果试验结果是阴性,“病人”真正无病的概率。

预测值与灵敏度、特异度的关系患病率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灵敏度的升高,阴性预测值升高,阳性预测值下降;随着特异度的升高,阳性预测值升高,阴性预测值下降。

阳性预测值与特异度同向变化;阴性预测值与灵敏度同向变化7.诊断试验常用统计方法配对设计包括:•①同一批样品用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

•②两个评估者对研究对象进行逐一评估。

•③观察对象根据配对条件配成对子,同一对子内两个体分别接受不同的处理。

观察结果均分为k个相同的类别,资料可归纳整理成k×k 的表格形式,又称为方表。

这样的资料又称为方表资料。

•对于配对设计的分类资料,若研究目的为分析两种方法(即行变量和列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包括是否有关联、关联程度及一致性),应选用关联度分析及一致性检验( Kappa 检验);•若研究目的为分析两种方法间是否存在差异则应用优势性检验(McNemar检验)。

ROC曲线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简称ROC曲线)•表示一个特定的诊断方法对区别特定的患者组与非患者组样本的检测性能。

•表示不同诊断水平的真阳性率对假阳性率的函数关系。

•完全无价值的诊断试验其ROC曲线与机会线重合,而ROC曲线越偏离机会线,ROC曲线下面积就越大,则诊断试验的真实性也就越好。

ROC曲线评价方法•以灵敏度和假阳性率为两个轴的取值作的图性;•通常用于测定值为连续或等级数据;•常用于确定最佳临界值,也可用于比较两种和两种以上诊断试验的诊断价值。

•以试验灵敏度为y轴,以假阳性率为x轴,由不同决策界值产生图中各个点,采用线段连接图中所有的点,绘制而成的线图。

•图中反映了随着灵敏度的增加,假阳性率也随之增加。

ROC曲线的特点•综合了灵敏度和特异度两个指标;•不受患病率的影响;•考虑了所有可能的诊断临界值的影响;•全面客观地评价诊断试验的准确性;•描述了诊断试验区分事件发生与不发生的固有能力。

ROC曲线下的面积•ROC曲线和X轴围成的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作为曲线面积的估计值。

•曲线越接近左上角,面积越接近1,说明试验的准确度越高;•越接近对角线,越接近0.5,则说明试验的准确度越差;•一般认为:面积在0.5~0.7之间时诊断价值较低,在0.7~0.9之间时诊断价值中等,在0.9以上时诊断价值较高。

最佳诊断界值的确定•ROC曲线上最靠近左上角的点所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都是较大的,该点为ROC曲线的正切线与曲线相交的点,常以此点所对应的诊断界值作为最佳诊断界值。

–灵敏度+特异度最大的点就是最佳诊断界值。

–通过解拟合ROC曲线的方程寻找该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