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文学类作品阅读精读精练(上)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阅读专项练习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新与旧沈从文(民国十八年)时代有了变化,宣统皇帝的江山,被革命党推翻了,前清时当地著名的刽子手,一口气用拐子刀团团转砍六个人头不连皮带肉所造成的奇迹不会再有了。
被排的全用枪毙代替斩首,于是杨金标变成了一个把守北门城上闩下锁的老战兵。
老战兵若不往长潭钓鱼,就坐在城头那尊废铜炮上看人来往。
或把脸掉向城里,可望见一个小学校的操坪同课堂。
那学校为一对青年夫妇主持,或上堂,或在操坪里玩,城头上全望得清清楚楚。
小学生好像很欢喜他们的先生,先生也很欢喜学生。
那个女先生间或把他们带上城头来玩,见到老战兵盾牌,女的就请老战兵舞盾牌给学生看。
霜降节前一天,老战兵大清早起来,看看天气很好,许多人家都依照当地习惯大扫除,老战兵也来一个全家大扫除。
工作得正好时,守城排长忽然走来,要他拿了那把短刀赶快上衙门里去,衙门里人找他有要紧事。
他到了衙署,一个挂红带子的值日副官,问了他几句话后,要他拉出刀来看了一下,就吩咐他赶快到西门外去。
一切那么匆促,那么乱,老战兵简直以为是在梦里。
正觉得人在梦里,他一切也就含含糊糊,不能加以追问,便当真跑到西门外去。
到了那儿一看,没有公案,没有席棚,看热闹的人一个也没有。
除了几只狗在敞坪里相咬以外,只有个染坊中人,挑了一担白布,在干牛屎堆旁歇憩。
一切全不象就要杀人的情形。
老战兵想,“这年代还杀人,真是做梦吗?”敞坪过去一点有条小小溪流,几个小学生正在水中拾石头捉虾子玩,老战兵走过去同他们说话:“还不赶快走,这里要杀人了!”几个小孩子一齐抬起头来笑着:“什么,要杀谁?谁告诉你的?”老战兵心想,“真是做梦吗?”看看那染坊晒布的正想把白布在坪中摊开,老战兵又去同他说话:“染匠师傅,你把布拿开,不要在这里晒布,这里就要杀人!”染匠师傅同小学生一样,毫不在意,且同样笑笑的问道:“杀什么?你怎么知道?”老战兵心想,“当真是梦么?今天杀谁,我怎么知道?”正预备回城里去看看,还不到城门边,只听得有喇叭吹冲锋号,当真要杀人了。
(京津鲁琼)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三 落实训练高效增分 小说文本阅读(一)(含解析)不分版本
(京津鲁琼)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三落实训练高效增分小说文本阅读(一)(含解析)不分版本小说文本阅读(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只羊的冬季纪东方大风刮了七天,大雪下了七夜。
战备公路边三四米深的大沟平了,不但平了,连公路上也积了半米厚的雪。
暴风雪把路封了,阿拉嘎哨所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军〞前沿。
大清早一起床,王平均连长召集司务长、给养员、炊事班长开会,讨论一连人的吃饭问题。
司务长愁眉苦脸抖搂所有的家底:米够吃一天,菜窖里还有三个大萝卜,一棵瘦白菜。
全连已经吃了五天的盐水煮饭,今天山下再送不上来给养,战士们就要饿肚子了。
山对面,缺乏200米直线距离就是另一个国家的哨所。
边境,前沿,战备紧张,难道真的要让我们的战士饿着肚子去站岗吗?王连长急得满脑门子汗,在屋里转了三个圈,忽地甩脱披着的皮大衣,下决心地扔掉手里的烟,说:“不行,我带一班下山。
背也得背给养上来。
〞司务长红了眼圈:“这事责任在我,没有在暴风雪来之前安排好,我去。
〞一班长腾地站起来:“这条路我最熟,还是我带人去。
连长你要指挥战备,不能离开。
〞门忽地开了,寒风追逐着雪花,低吼着扑向地面,打了个旋。
一个小战士闯进来,报告都没有打,结结巴巴地说:“连长,连……长,后院,后院。
〞“有情况!〞连长顺手掏出了手枪,一班长伸手去摸墙架上的冲锋枪。
小战士更急了。
“不是,不是,敌人,是……〞转眼工夫,刚刚愁眉苦脸的一屋子人迅速集合,成战斗队形把后院包围得水泄不通。
一只羊躺在后院的栅栏门前,可能是冻的,也可能有伤,已经奄奄一息,无助的大眼睛睁开又闭上,连呻吟的力气都没有了。
营房后面就是山,山上经常有老百姓放羊,国境那边的这边的都有。
羊是吃草的,羊吃草不分国境,哪边的草都可以吃饱肚子。
昨天晚上的风太大了,估计是风雪中羊跑迷糊了,从山上摔下来。
连长松了口气,摇摇头,把手枪插回枪套:“嗨,一只羊。
〞一班长如释重负地关上枪机:“嗨,一只羊。
〞司务长意味深长地点点头:“嗨,一只羊。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提高题专题复习小说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练习题及解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提高题专题复习小说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练习题及解析一、小说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点灯冷江星娃又升官了!全村人都来贺喜。
母亲却显得分外平静,一如往常,吃罢早饭,扛起锄头就颤巍巍往门外走。
村长说,星娃他妈,这么大喜事,你怎么也得和全村老少爷们庆祝庆祝,怎么说也是咱村出了大人物了!母亲微微一笑,什么大人物,在做娘的眼里儿子永远都只是个孩子!母亲佝偻着腰身,头上已经有隐隐的白发。
辛苦了大半辈子,该颐养天年了,可是庄嫁人不劳动不就等于坐吃等死吗?母亲有自己的逻辑。
星娃六岁的时候得了一场大病,躺在西厢的床上整夜发烧、说胡话。
母亲把煤油灯的光亮调到最小,茫茫暗夜中一星微火,随风摇曳,就像他小小的生命,在艰难的乡村夜晚里苦苦挣扎。
母亲脸上充满了焦虑,整夜都在不停地喃喃祈祷。
天亮后星娃渐渐疾愈,可母亲却累倒了。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星娃此后的人生竟然出奇的顺利。
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后来又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到离家千里的那个大城市。
大学毕业后,星娃分产了政府一个重要部门。
母亲那时就很平静,经常告诫星娃,咱们是农村出来的,不能忘!农民就得脚踏实地。
星娃心不在焉地点着头,脑子里却畅想着光宗耀祖的美好前程。
才工作不到三年,就成为单位最年轻的副处。
星娃的自信心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星娃忙给母亲打电话,让母亲去城里住。
母亲没有答应,理由是你娃还没成家,等成了家有了孩子,我再去。
又过了三年,星娃成了单位最年轻处长。
又娶了局长的千金,可以说是双喜临门。
结婚仪式,母亲坚持不去城里,理由是,要办就得回家来办,让你死去的爸爸也沾沾喜气!星娃拗不过,只好在北京办了一次,又哄着妻子回老家再办一次。
星娃怕母亲俭省,提前汇款给小舅爷,让代为置办一应事务。
母亲这回没有反对,婚礼在老家堂屋前的大院子里举行,邀请了几乎全村所有老少爷们,酒席置办了二十多桌。
当天晚上,道喜的人陆续散去,星娃踉踉跑跄地走进里屋,却看到母亲在父亲的遗像前点亮那盏煤油灯,灯光摇曳,母亲的脸颊上泪光闪闪。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板块1现代文阅读 专题3 精练提分1小说阅读掌握选择技巧
专题三小说阅读导图重温·锁要点小说阅读的三大步骤MINGQUE KAO QING BU DUAN BAN 明确考情·补短板1.命题选材:以中国当代小说为主,内容上有与时代思潮、革命文化、传统文化联系越来越紧密的趋势,2018年全国卷的三篇选文各有代表意义,2019年不仅首次考查了鲁迅的小说,而且选用了反映改革开放这一宏大主题的文本。
2020年全国卷Ⅱ《书匠》刻画的是普通匠人对职业道德的坚守。
2020年全国卷Ⅰ选取的外国小说,材料节选自海明威的短篇小说《越野滑雪》,小说长于对滑雪的精彩描述和主人公细微的心理描写,试题由此出发,引导学生突破传统阅读惯性,与作品对话,产生情感共鸣。
2.考查形式:全国卷对小说的考查共设三道题目,一道“四选一”客观题(3分)和两道简答题(各6分)。
客观题题干核心是“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属于综合考查,简答题通常从三要素角度设题,考点一般不重复。
3.命题变化:近几年全国卷简答题命题考点分布整体上相对均衡,但某一年份考查点又相对集中。
近年来各类题型的答案有简化的趋势,但鉴赏分析的答题原则没有改变。
近年高考小说阅读命题点参考明细【二轮复习达标】根据小说文体特点和高考命题特点,以及考生一轮复习掌握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小说作用类题:命题角度繁多,情节作用、环境作用、人物作用、标题作用等等,考生在答题时常因找不出思考角度而失分。
2.人物形象特点的概括分析题:考生很容易得分,但想得高分很难,细节处理有较多问题。
3.艺术技巧赏析题:是考生的失分重灾区,抓不住要点,不会借助文本分析,有时看似写了很多,实际上是瞎蒙胡诌,根本不靠要点。
因此,二轮复习需要进一步强化,帮助考生进一步建立知识理论体系,并打磨解题细节,消灭这些失误,得到高分甚或满分。
精练提分1 掌握选择技巧ZHEN TIKAI LU DIAN MI JIN真题开路·点迷津(2019·全国卷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高考二轮文学类作品阅读精读精练(二)
高考二轮文学类作品阅读精读精练(二)阅读天地0323 1006高考二轮文学类作品阅读精读精练(二)18.文章第一段详细描写了各式各样的梦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答:为了更好地表现对故乡难以割断的感情,这种思乡之情萦绕在意识的深处,自然会形成不断的梦境,这样写使文章更形象生动,更真实可信。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
能力层次为D级。
答这个题要先从内容分析:更好地表现对故乡难以割断的感情,再从形式分析:这种思乡之情萦绕在意识的深处,自然会形成不断的梦境,这样写使文章更形象生动,更真实可信。
也可以说这是达这类题的一个公式吧。
19.第九段中,对老家河流、风沙、屋顶、炊烟、做饭的人……的回忆,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4分)答: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以朴素的语言写出真情。
营造了一种伤感的气氛。
(抚今追昔、物是人非、睹物伤情、深沉凄凉)【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中修辞的鉴赏能力。
能力层次为C级。
从原文“那里的河流,确已经干了,但风沙还是熟悉的。
屋顶上的炊烟不见了,灶下做饭的人,也早已不在。
老屋顶上长着很高的草,破漏不堪。
村人故旧,都指点着说:‘这一家人,都到外面去了,不再回来了。
’”得出答案并不多难。
20.通观全文,简要分析对老家有什么样的复杂的心情。
(6分)答:对老家的心情是复杂的,矛盾的。
思念故乡,尊重故乡,却不想再回去。
一是因为家里已没有亲人;二是因为所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认识;三是因为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
因此,只得以不断的梦境和悠悠的回忆来化解这种内心世界的矛盾。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章内容的信息提取和筛选能力。
能力层次为B级。
2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A】【D】A.“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这两句诗,使人不禁自然联想到李白“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B.文章以诗开头,从梦境写起,娓娓道来,情真意切,特别是对“文化大革命”后两次回老家的描写,把对老家的思念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中,使主题得以深化。
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专题能力训练04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专题能力训练四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一、(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有声电影老舍二姐还没看过有声电影。
可是她已经有了一种理论。
在没看见以前,先来一套说法,不独二姐如此,此之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也。
她以为有声电影便是电机嗒嗒之声特别响亮而已,不然便是当电人——二姐管银幕上的英雄美人叫电人——互相巨吻的时候,台下鼓掌特别发狂,以成其“有声”。
她确信这个,所以根本不想去看。
但据说有声电影是有说有笑而且有歌,她才想开开眼。
恰巧打牌赢了钱,于是大请客。
二姥姥三舅妈,四姨,小秃,小顺,四狗子,都在被请之列。
大家决定看午后两点半那一场,所以十二点动身也就行了。
到了十二点三刻谁也没动身。
二姥姥找眼镜找了一刻来钟;确是不容易找,因为眼镜在她自己腰里带着呢。
跟着就是三舅妈找钮子,翻了四只箱子也没找到,结果是换了件衣裳。
四狗子洗脸又洗了一刻多钟,总算顺当。
出发了。
走到巷口,一点名,小秃没影了。
折回家里,找了半点多钟,没找着。
大家决定不看电影了,找小秃更重要,把新衣裳全脱了,分头去找小秃。
正在这个当儿,小秃回来了;原来他是跑在前面,而折回来找她们。
好吧,再穿好衣裳走吧,反正巷外有的是洋车,耽误不了。
二姥姥给车价还按着老规矩,多一个铜子不给。
这几年了,她不大出门,所以现在拉车的三毛两毛向她要,不是车价高了,是欺侮她年老走不动。
她偏要走一个给他们瞧瞧。
她确是有志向前迈步,不过脚是向前向后,连她自己也不准知道。
四姨倒是能走,可惜为看电影特意换上高底鞋,似乎非扶着点什么不敢抬脚,她过去搀着二姥姥,要是跌倒的话,这二位一定是一齐倒下。
三点一刻到了电影院,电影已经开映。
这当然是电影院不对;二姐实在觉得有骂一顿街的必要,可是没骂出来,她有时候也很能“文明”一气。
既来之则安之,打了票。
一进门,小顺便不干了,黑的地方有红眼鬼,无论如何不能进去。
二姥姥一看里面黑洞洞,以为天已经黑了,想起来睡觉的舒服;她主张带小顺回家。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 小说阅读精练 含解析
单文精练一红高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阅读文签:长篇小说节选+土匪式英雄红高粱莫言[注]①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
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
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
余司令说:“立住吧。
”奶奶就立住了。
奶奶对我父亲说:“豆官,听你干爹的话。
”父亲没吱声,他看着奶奶高大的身躯,嗅着奶奶的夹袄里散出的热烘烘的香味,突然感到凉气逼人,他打了一个冷战,肚子咕噜噜响一阵。
余司令拍了一下父亲的头,说:“走,干儿。
”②天地混沌,景物影影绰绰,队伍的杂沓脚步声已响出很远。
父亲眼前挂着蓝白色的雾幔,挡住他的视线,只闻队伍的脚步声,不见队伍的形和影。
父亲紧紧扯住余司令的衣角,双腿快速挪动。
奶奶像岸愈离愈远,雾像海水愈近愈汹涌,父亲抓住余司令,就像抓住一条船舷。
③父亲就这样奔向了耸立在故乡通红的高粱地里属于他的那块无字的青石墓碑。
他的坟头上已经枯草瑟瑟,曾经有一个光屁股的男孩牵着一只雪白的山羊来到这里,山羊不紧不忙地啃着坟头上的草,男孩子站在墓碑上,怒气冲冲地撒上一泡尿,然后放声高唱:高粱红了——日本人来了——同胞们准备好——开枪开炮——④有人说这个放羊的男孩就是我,我不知道是不是我。
我曾经对高密东北乡极端热爱,曾经对高密东北乡极端仇恨,长大后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我终于悟到: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
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我的父老乡亲们,喜食高粱,每年都大量种植。
八月深秋,无边无际的高粱红成汪洋的血海。
高粱高密辉煌,高粱凄婉可人,高粱爱情激荡。
秋风苍凉,阳光很旺,瓦蓝的天上游荡着一朵朵丰满的白云,高粱上滑动着一朵朵丰满白云的紫红色影子,一队队暗红色的人在高粱棵子里穿梭拉网,几十年如一日。
他们杀人越货,精忠报国,他们演出过一幕幕英勇悲壮的舞剧,使我们这些活着的不肖子孙相形见绌。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 高效精炼(一)散文阅读
专项突破四现代文阅读(一)(散文阅读)高效精练(一)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天下西湖郑骁锋这是一场预备已久的死刑,杀人者和被杀者都等了很多年。
走向刑场的路上,双方都有解脱的感觉。
他们都知道,片刻之后,随着刀光闪过,那个已被淘汰的朝代便将在秋风中彻底消失,因此对其旷日持久的清剿也将就此终结。
即将被杀的人是南明最后的将领张苍水。
明亡之后,这位宁波人率领义军在东南一带苦苦抵抗了二十来年,直到那个晦暗的黎明,一队鬼祟的清兵突然登上了他藏身的小岛。
作为民族英雄,张苍水的死难,与他仰慕的先烈——如文天祥——一样,表现得从容、凛然。
他是坐着受刑的,因为他拒绝以下跪的姿势退出人间。
而他的遗言,除了一首铿锵的绝命诗,还有一句深沉的赞叹。
“好山色。
”说这句话时,张苍水躯干挺直,目光悠远,眸子里波光粼粼绿意葱茏,枯槁的脸上,慢慢展开一丝柔和的微笑。
刑场设在杭州弼教坊,而弼教坊在西湖附近。
那天,是农历九月初七,整个杭城都飘着甜甜的桂香。
张苍水深深地嗅了一口气,回过头来,拂了拂衣上的灰尘,缓缓盘膝坐下,对身边神情紧张的刽子手笑了一笑。
三百多年后,“好山色”已由沙孟海写成了一块遒劲的大匾,高悬于杭州张苍水祠的正厅。
张苍水的祠堂连同墓冢,位于太子湾公园与章太炎纪念馆之间,紧邻着西湖。
薄暮,西湖平湖秋月,我独自坐着。
三月的夜风贴着湖面滑来,带着水汽柔柔地拂面而过。
原本是多云天气,又是初三,不指望月出东山。
光景一截截黯淡着,满天浮云像是渐渐被水化开了,又不断一滴滴点入浓墨,在湖面上渗洇开来。
近处的山仿佛随着浅浅的涟漪移向远处,而远山则从山尖开始逐渐淡去,直至完全隐入虚空。
画舫游船俱已不可辨认。
湖面似乎越来越宽广,越来越混沌。
离开张苍水祠后,我走走停停,已经在湖边踯躅了很久。
过去的几个小时,我一边欣赏西湖由明丽一点点转换为朦胧,一边在思索那个俗不可耐的古老问题:西湖被赞誉为“人间天堂”,它的独特魅力,究竟在于何处?诚然,西湖是极美丽的,但令天下人趋之若鹜魂牵梦萦的,果真只是这一脉山水吗?我细细回忆着西湖的各处景点。
语文高考小说阅读解题指导-2023年高考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
小说的答题方略
1.分析情节结构问题 一般来说,梳理情节有三种方法:一是按小说的叙述顺序、 情节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一是寻找小说的线索来梳理;一是 抓住场面,梳理情节。 此类题型的常见提问方式有: ①小说的构思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②小说是如何讲述××故事的? ③小说在情节设计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④请分析小说的结构特点。
人物鉴赏类试题答题思路:
人物(自身的性格特点,与另一个人物烘托、映衬、反衬) →情节(人物性格决定情节发展)→环境(特定环境下的特 定人物)→主题(突显某种主题)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定 位)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 质)
1.描写人物的技法及其作用
①外貌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身材、表情、衣着、姿态等 的描写。
作用: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透露人 物的内心活动,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显示人物性格变化等。
②心理描写:对人物的心理活动(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 等)或思想变化进行具体刻画。
作用:可以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交代人物的思想基础、 行动的内在依据。心理描写,有时可直接由作者来进行描绘, 或由人物的独白、梦幻来进行披露,有时也可间接地通过景
小说阅读之环境描写
归纳总结---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答题思路
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 渲染……气氛)-→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③人 物(烘托,映衬)-→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根据要求还可以这样来组织语言表达:XX具体描写了……景 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 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 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板块1现代文阅读 专题3 精练提分2小说阅读分析人物形象
精练提分2 分析人物形象真题开路·点迷津(2020·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书匠(节选)葛亮秋天的时候,父亲接到了小龙的电话。
小龙说,毛羽,这个老董,差点没把我气死。
父亲问他怎么回事。
他说,馆里昨天开了一个古籍修复的研讨会,请了许多业界有声望的学者。
我好心让老董列席,他竟然和那些权威叫起了板。
说起来,还是因为馆里来了本清雍正国子监刊本《论语》,很稀见。
可是书皮烧毁了一多半,给修复带来很大难度。
省外的专家,都主张将整页书皮换掉。
没承想老董跟人家轴上了,说什么“不遇良工,宁存故物”,弄得几个专家都下不了台。
其中一个,当时就站起身要走,说,我倒要看看,到哪里找这么个“良工”。
老董也站起来,说,好,给我一个月,我把这书皮补上。
不然,我就从馆里走人,永远离开修书行。
你说说看,仪器做了电子配比都没辙。
你一个肉眼凡胎,却要跟自己过不去,还立了军令状。
毛羽,再想保他,我怕是有心无力了。
父亲找到老董,说,董哥,你怎么应承我的?老董不说话,闷着头,不吱声。
父亲说,你回头想想,当年你和夏主任那梁子,是怎么结下的。
你能回来不容易,为了一本书,值得吗?老董将手中那把乌黑发亮的竹起子,用一块绒布擦了擦,说,值得。
后来,父亲托了丝绸研究所的朋友,在库房里搜寻,找到了一块绢。
这块绢的质地和经纬,都很接近内府绢。
但可惜的是,绢是米色的。
老董摸一摸说,毛羽,你是帮了我大忙。
剩下的交给我。
我把这蓝绢染出来。
父亲说,谈何容易,这染蓝的工艺已经失传了。
老董笑笑,凡蓝五种,皆可为靛。
《天工开物》里写着呢,无非“菘、蓼、马、吴、苋”。
这造靛的老法子,是师父教会的。
我总能将它试出来。
此后很久,没见着老董,听说这蓝染得并不顺利。
老董家里,沙发套和桌布、窗帘,都变成了靛蓝色。
这是让老董拿去当了实验品。
中秋后,我照旧去老董家练书法。
父亲拎了一笼螃蟹给他家。
老董说,毛羽,今天放个假。
我带孩子出去玩玩。
老董穿了一件卡其布的工作服,肩膀上挎了个军挎。
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解析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海边的雪张炜风肆无忌惮地吼叫着,绞拧着地上的雪。
天就要黑下来了。
他们一刻也没有多站,就返身回铺子里了。
金豹重新坐到炉台跟前,烘着手说:“这样的鬼天气只能喝酒。
唉唉,到底是老了,没有血气了,简直碰不得风雪。
”“这场雪不知还停不停。
等几天你看吧,满海都漂着冰矾。
”老刚还在专心听着风雪的吼叫声。
“唉,老了,老了。
”金豹把一双黑黑的手掌放在炉口上,像烤咸鱼一样,反反正正地翻动着。
“就像雪一样,欢欢喜喜落下来,早晚要化的。
”老刚点点头,“像雪一样。
”金豹望着铺门上那块黑乎乎的玻璃:“还是地上好,雪花打着旋儿从天上下来,积起老厚,让人踏,日头照,化成了水。
它就这么过完一辈子。
”“人也一样。
真不容易啊!”老刚的声音有些发颤,他的眼睛直盯住跳动的灯火,眼角上有什么东西在闪亮。
金豹慢慢地吸一支烟,把没有喝完的半瓶酒重新插到沙子里去。
两个老人挨在一起,闭着眼睛各自想心事。
老刚想他的儿子——这时已经背上猎枪和金豹的儿子回家了。
老刚躺下了。
金豹自己却睡不着了。
他侧身吸着烟,静静地听外边的声音。
海浪声大得可怕,他知道拍到岸上的浪头卷起来,这时正恶狠狠地将靠岸的雪砣子吞进去。
他惯于在骇人的海浪声里甜睡。
可是今晚却睡不着了。
仿佛在这个雪夜里,有什么令人恐惧的东西正向他慢慢逼近过来。
他怎么也睡不着。
他披上破棉袄钻出了铺子。
刚一出门,一股旋转的雪柱就把他打倒了,头被撞得有些懵。
金豹望着四周,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突然想起了白天搬动的舢板,加固的锚绳也不保险哪!他像被什么蜇了似地喊着老刚,翻身回铺子去了。
凭借雪粉的滑润,他们将几个舢板又推离岸边好几丈远。
彼此都看不见,只听见粗粗的喘息声。
他们不敢去推稍远一些的小船,怕摸不回铺子。
他们的手脚冻得没有了知觉,终于不敢耽搁,开始摸索着回铺子了。
金豹不断喊着老刚,听不到回应,就伸手去摸他、拉他。
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一)
绝密★启用前2020届二轮复习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一)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荆轲之死荆轲从秦舞阳手中的托盘里取过地图,身子前倾,双手举过头顶。
秦王,这是我们燕国地图,从此以后,燕国将俯首称臣,如大秦之属县,岁岁纳贡,不敢有半点异图。
秦王喜不自禁,俯身来看。
地图一点儿一点儿展开,一点点展开,末了,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
荆轲突地执匕朝秦王猛刺,秦王情急中躲开利刃,荆轲奋力追赶……“停停停停,”台下赵团长击着手掌,示意台上停下来,“金科,你演荆轲演了多少年?三十年。
三十年一直都这么演?”“这是历史正剧,当然这么演!”“啧啧啧!”赵团长不停地摆头,“难怪我们剧团濒临倒闭,三十年啊,一成不变!时代不同了,金科,老戏要演出新意,要融入时代元素嘛!这戏要改,一定要改!”怎么改?赵团长经过一个星期的编写,终于拿出了一个自己十分满意的剧本,剧情是这样的:荆轲并不是什么义士,而是一个无赖,整天好酒贪杯爱色敛财,一心想着飞黄腾达。
于是买通关系,混骗到了燕王身边。
后来见秦国势力强大,燕国岌岌可危,便假托刺秦,携燕国地图、奇珍异宝投靠了秦王……金科开始认真地看了两页,看着看着,脸色大变,一抬手将剧本扔出了窗外。
“狗屁!”金科愤怒地说。
赵团长心痛地捡回剧本,赶紧收回公文包里。
“我说金科,现在不是流行戏说吗?不是流行穿越吗?不是流行搞笑吗?你那什么什么义薄云天,忠肝义胆,狗屁!谁信?谁看?没人看,哪来钱?没钱哪来房?哪来车?金科呀金科,你不能再固执下去了,好好想想吧!”赵团长痛心疾首地说。
“要演你演!”金科剑眉倒竖,黑着脸甩手走了。
赵团长还真想演,但他演得好吗?金科是县剧团的台柱子,金科饰演的荆轲神形毕肖,唱念做打,无不精彩绝伦。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高效精炼(一)小说阅读
专项突破五现代文阅读(二)(小说阅读)高效精练(一)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车站上空的鹰谢友勤第五等火车站的站长,在站台上溜达,大碱滩白雾茫茫,没有青草、树木,没有野兔、狐狸、狼,更没有人家。
这个小站,地图上没有它的名字,过往旅客不知道它的名字。
客运货运,是四等以上车站的活儿。
五等站,就是监视过往车辆有无异常。
列车呼啸而过后,留下荒凉的大碱滩,剩下风雪山神庙样的小车站。
年后,省卫生防疫站专家赶到这里,抽取地下水化验后,明确告知,水质含氟量奇高,不能饮用。
没有合格水源不允许建立车站,但车站死撑在这儿半个多世纪了。
站长刚上任时用大碱滩水洗衣裳,衣服混浊得如同麻袋片,穿在身上梆硬。
用碱地水煮饭,大米变成红色,高粱米黏稠似血。
第一次喝下一碗苦涩的碱水,走不出多远便恶心呕吐,心肝肠肚肺翻搅,肚子发酵像要爆炸,全身抽搐,人仿佛墓碑一般轰然倒掉,俗称百步倒。
就在站长快扛不住的时候,一个女孩走来。
她离开大碱滩外的村子朝车站走来,她没有发现身后悄悄跟着一只狼。
狼和女孩一样离开自己的领地从草原闯进大碱滩。
一只猎雕在天上盘旋。
北面村子有许多猎户,鹰雕是女孩家的好猎手。
此刻女孩只看见前方苍凉的车站,饿狼只看见前面的活人。
猎雕收拢翅膀,没有风声,连影子都没有落在地上。
它看见死神的阴影罩住女主人,它能提前嗅到死亡的气息。
猎雕急了,急剧俯冲“轰”地一声炮弹出膛般砸向狼,气流呼啸把狼冲得飞起来。
猎雕撞在砾石上,翅膀折伤,在地上扑打。
狼踅身一闪与猎雕面对面相持住了。
猎雕抬起一条枯枝似的腿,把头插进翅膀里,羽毛簌簌抖。
狼龇牙狞笑,飞贼害怕了,投降了;狼扭歪的脸皮僵住,猎雕擦完喙,佝偻着肩膀迈开长腿朝它走来。
狼愣住了,犹豫一下猛醒似的扭身要逃。
猎雕忽啦啦一纵扑在狼身上。
仰面翻倒的狼四肢拼命抓挠,一爪子抓住猎雕眼睛,撕扯得眼皮滋滋响鲜血迸溅。
猎雕疼得哇哇叫,狼从猎雕抽搐的身体下爬出来仓皇逃窜。
女孩扭回头看见这一幕惊呆了,扑过去抱起猎雕奔向车站。
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练:第1部分 专题5 文言文阅读 高效精练10
专题五文言文阅读高效精练10通晓文意,捕捉标志,答好文言断句题对应学生用书P171[精练点拨]第一步:通读文段,力求把握大意给文言文断句,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断,看完了画线部分,断句也结束了,然后对照所给选项,选出其中一个。
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正确率不高。
且不说高考题所选的断句文字有一定的迷惑性,单就内容说,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没有通读全文,细加揣摩,很可能正中命题人的圈套。
因此通读是前提,深思是关键。
第二步:联系全文,先易后难断句给一段文字断句,往往有易有难。
我们可以在大致了解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因此在读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下面三点:①随时标画出文中的名词。
如人名、地名、官名、爵名、器物名、动植物名和时间名词,因为名词(或代词)做主语时前面要停顿,做宾语时后面要停顿。
②随时标画动词和虚词。
在语句中,动词是做谓语的,出现动词,就要注意其关涉和支配的成分,在其关涉和支配的成分之后,意味着停顿;虚词一般被视为断句的重要标志,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他们固定的位置和作用。
③随时标注特殊结构,如介词结构后置句、固定短语和对偶顶针句。
这类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往往固定,中间不能断开。
第三步:带入检验,确保文通字顺题目做完后,一定要带入全文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借语感,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
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一定要做到断句后的内容符合情理,符合逻辑。
【特别关注】1.“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它们的前后一般不断句。
2.“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于”时,不能点断,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3.“也”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可点断也可不点断。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4.连词“而”有时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起连接作用,所连接的内容共同作句子的成分,前后联系很紧密,一般不在其前断开。
但如果“而”是连接两个句子,则往往要在其前断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二轮文学类作品阅读精读精练(上)教学园地09-01 1139:高考二轮文学类作品阅读精读精练(上)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实验中学朱仲坤一、考点提要文学作品考点要求: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6.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7.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8.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及9.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的观点态度。
1、2能力层级为B级,3、4、5、6、7能力层级为C级,8、9能力层级为E级。
高考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主要包含散文、小说、诗歌、戏剧四类。
本专题主要设及高考主观类大阅读,即文学类散文。
通常设题考查理解文中语句,把握主要内容,划清层次结构,评鉴内容形式这四个方面。
根据近几年的考查内容看,命题形式以主观题为主,分值大都超过18分,有的达27分,有越来越重要的趋势。
近几年所选文学作品多为思想内容深邃、表现手法丰富、语言富有特色的写人叙事、写景状物或议论性的散文或抒情散文,而较少选用小说、戏剧等。
阅读重点考查评价鉴赏能力,即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的能力。
(1)分析评价思想内容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每次必考,只是考查的形式不同。
有的直接考查,有的间接考查。
材料是文章思想内容的载体,所以对文中所用材料的分析评价也是每次必考,只是题目难易度不一,考查形式不一。
(2)分析归纳思路思路,是思维活动的趋势的形象说法,结构是谋篇布局的外在表现,高考对此项的考查形式多种多样。
(3)鉴赏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方法以及人称运用等。
全国卷每次考的是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象征、对比、比较、反衬等。
考查方式,一般不要求辨认,而是分析鉴赏,即分析运用某种技巧的作用、好处、效果等。
3.所遵循的原则经过多年的命题实践,文学作品命题技术日趋成熟。
命题者对阅读能力测试试题的设计是遵循一定的原则的。
大体上可概括为以下五点:(1)尽量使考生能够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
(2)尽量照顾考生阅读和思考的先后顺序。
(3)努力体现由语意理解到综合分析的过程。
(4)努力组成内容由浅到深的系列。
(5)力求题型稳定、整齐,即由填空到简答。
二、高考示例例1:(22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06年江苏卷)一幅烟雨牛鹭图汤世杰一眼看见那幅大地上的水墨小品,我还真有些忘情:烟雨中一头灰黑的水牛孤零零地站在路边,脚下是无边无际待耕的田野。
黝黑的身影像一具活体雕塑,恰如于•列那尔所说,“蹄子插在土中,凝视着双角倒影,忘掉了自身”。
身后的木犁是另一件静物,犁把翘翘直指云天,晶亮的犁铧斜插进泥土。
耕作像是在不该停下的时候骤然停下──高黎贡山西麓的雨来去无定,说下就下说停就停,农事却不能等待。
阵雨初停自不必说,稍小些就要抓紧犁田耙地。
农人大约直到雨下得太大才去躲躲──不知是躲在某棵大树下眼巴巴地等着雨停,还是蹲在自家老屋屋檐下抽着旱烟?只有那头老牛留在那里,忠实而又无奈。
人有时真是太粗心,为什么就让牛站在雨里的泥水之中?其实旁边就是一道弯弯的田埂,只几步就能让它站到干一些的地方。
现在它只能一动不动,一任烟雨把它淋得透湿,浑身的短毛紧贴在身上,看上去倒比裸体更像裸体。
雨顺着老牛的脊背直往下淌,头,角,嘴,穿着牛绳的鼻子,无望的眼睛,牛轭,滚圆的牛肚子,都在滴水,耷拉着的尾巴竟像一根水管,水流成线。
一群白鹭就在那时飞来,从荫绿模糊的背景划过,银白的身影如同闪电,在老牛四周上下翻飞盘旋。
一动不动的老牛连眼都不眨。
白鹭越飞越低了,通红细长的脚爪伸出来,像飞机降落前放下了起落架。
老牛哞叫了一声,给老朋友打着招呼:地我刚犁过,有的是虫子!白鹭叽叽喳喳地齐声欢呼,盘旋俯冲终至落定,一如几页湿透的情书,撒在老牛的四周。
那只胆大些的竟在牛背落下,单腿而立,引颈而望,活像个临时风向标。
然后它开始走动,以淑女优雅的碎步,在牛背上从尾部踱到双角之间,然后再次返回──或许它眼里的牛背根本不是牛背,怎么走都是一条宽敞的步行街。
面对那个场景,时装设计师或能看到一场山野T台秀(时装表演):高黎贡山西麓,牛和鹭的联袂献演,是大与小的默契组合,既有静与动的古老元素,也有黑与白的时尚流行。
诗人呢,说不定会在便条簿上记下突来的灵感:持重与轻盈相辅相成的野趣,墩实与机巧搭配的哲理,憨厚与灵慧共生的诗情。
画家将一幅水墨在心头铺开,顺手拾起《老牛白鹭图》的几个细节:细雨如烟,老牛如定,木犁如船,白鹭如歌,翻开的土垡如波如浪……我像什么都看到了,但又像什么都没看到──我在想着那个农人。
在远处躲雨的农人一直没有入画,但我相信他一直在场。
眼前的一切都与他有关,他才是那个场景真正的主角。
21世纪,风雨中的老牛木犁,暗示的是古老的农耕的伟大。
大山下的土地是农人惟一的财富,其实不也是整个人类的惟一财富?那个场景尽管太古老太原始,一无“现代”文明的气息──没有拖拉机,没有化肥,没有杀虫剂,没有汽油味儿,没有订单农业,没有CEO(首席执行官),没有与污染一起抵达的富裕,有人在渴望它的改变,有人在期待它的延续──一切都在两难之中。
我忘情地凝神,凝视,仿佛怕它眼终会消失,就像它所象征的那种生存方式终将消失一样。
拍一张照片吧,或者干脆就像我那样,用目光把它留在心中:那是少小离家的游子思念中的家园,在遥远的梦中看上一眼,暗夜醒来,泪水也会悄然洇湿枕角──一片自由自在充满闲趣却供养着我们的田野,怎么都是从简朴的远古出走的现代人的永远的牵挂。
注:高黎贡山:在云南怒江西部的中缅边界附近。
14.文章开头两段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特点?你更喜爱哪一段?请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说明理由。
(5分【答案】第一段侧重对牛作静态描写;第二段侧重对鹭作动态描写。
第一段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传神地写出了老牛雨中的状态。
(举例略)。
第二段运用比喻、比拟的手法增加了画面的动感,营造了和谐的氛围。
(举例略)【解析】每段景物描写特点各1分,修辞手法1分,举例说明1分,作用1分。
(意思对即可)【考点】考点是“鉴赏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E。
【易错点】一要答出所用手法,二要答出如何用这种手法,三要答出用这种手法的好处。
【备考指导】鉴赏表达技巧应注意的问题:①坚持内容和形式的一致性。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以及谋篇布局等,都属于作品形式方面的要素,它们都是为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服务的,因此,鉴赏表达技巧一定要结合着分析所表达的内容,而不能就技巧谈技巧。
②要同品味语言相结合。
在作品中,技巧都是凭借语言来实现的,因此,鉴赏技巧要同揣摩语言,品味语言相结合。
15.在描绘“烟雨牛鹭图”后,又写了时装设计师、诗人和画家的感受,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5分【答案】①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出“牛鹭图”蕴涵的美;②为抒情、议论作铺垫。
【解析】第一个作用3分,第二个作用2分。
(意思对即可)【考点】考点是“鉴赏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E。
【易错点】考生对“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出‘牛鹭图’蕴涵的美”往往理解不透。
【备考指导】的观点态度是要靠材料来证实或表述的。
因此,评述材料在文中的作用,是评价思想内容的一个重点。
从试题来看,有要求说明文中的材料表达什么观点的,有要求说明提出某种观点的依据的,也有要求概括材料本身的要点的。
16.请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文,简要说明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是什么。
(6分【答案】①眷念古老的农耕文明;②为其终将消失而惆怅。
【解析】每一种态度3分。
(意思对即可)【考点】考点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B级和C级。
【易错点】考生不会分点说明,回答层次不清。
【备考指导】分析概括观点态度应注意的问题:①要整体把握文意全文的倾向。
分析概括全文的观点态度固然要注意这一点,即便是分析概括文章局部表现的观点态度,也应如此。
这是解答这类试题的前题。
②要准确理解语句。
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总是要通过一定的语句来表现的,对语句理解不准确,分析概括就会出错。
17.文章把“烟雨”作为牛鹭的活动场景,的用意是什么?(6分)【答案】①营造出朦胧的诗意氛围;②抒写农耕生活的自然和谐之美;③抒发迷茫的情思。
【解析】共3点,每个方面2分。
(意思对即可)【考点】考点是“归纳与概括”和“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C 级。
【易错点】不能着眼全文,思考问题比较片面。
【备考指导】分析“用意”要注意下列三点:①要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②要坚持观点和材料一致的原则;③要从作品实际出发,不解“以偏概全”,也不能“拔高”。
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2004年全国卷2)老家孙犁前几年,我曾诌过两句旧诗:“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
”最近几天,又接连做这样的梦:要回家,总是不自由;请假不准,或是路途遥远。
有时决心起程,单人独行,又总是在日已西斜时,迷失路途,忘记要经过的村庄的名字,无法打听。
或者是遇见雨水,道路泥泞;而所穿鞋子又不利于行路,有时鞋太大,有时鞋太小,有时倒穿着,有时横穿着,有时系以绳索。
种仲困扰,非弄到急醒了不可。
也好,醒了也就不再着急,我还是躺在原来的地方,原来的床上,舒一口气,翻一个身。
其实,“文化大革命”以后,我已经回过两次老家,这些年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也不想再回去了。
一是,家里已经没有亲人,回去连给我做饭的人也没有了。
二是,村中和我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认识,见面只能寒暄几句,没有什么意思。
那两次回去,一次是陪伴一位正在相爱的女人,一次是和这位女人不睦之后。
第一次,我们在村庄的周围走了走,在田头路边坐了坐,蘑菇也采过,柴禾也拾过。
第二次,我一个人,看见亲人丘陇,故园荒废,触景生情,心情很坏,不久就回来了。
现在,梦中思念故乡的情绪,又如此浓烈,究竟是什么道理呢?实在说不清楚。
我是从十二岁离开故乡的。
但有时出来,有时回去,老家还是我固定的窠巢,游子的归宿。
中年以后,则在外之日多,居家之日少,且经战乱,行居无定。
及至晚年,不管怎样说和如何想,回老家去住,是不可能的了。
是的,从我这一辈起,我这一家人,就要流落异乡了。
人对故乡,感情是难以割断的,而且会越来越萦绕在意识的深处,形成不断的梦境。
那里的河流,确已经干了,但风沙还是熟悉的。
屋顶上的炊烟不见了,灶下做饭的人,也早已不在。
老屋顶上长着很高的草,破漏不堪。
村人故旧,都指点着说:“这一家人,都到外面去了,不再回来了。
”我越来越思念我的故乡,也越来越尊重我的故乡。
前不久,我写信给一位青年作家说:“写文章得罪人,是免不了的。
但我甚不愿因为写文章,得罪乡里。
遇有此等情节,一定请你提醒我注意!”最近,有朋友到我们村里去了一趟,给我几间老屋拍了一张照片,在村支书家里,吃了一顿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