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数学史资料收集
数学史
五上:早在三千六百多年前,埃及人就会用方程解决数学问题了。
在我国古代,大约两千年前成书的《九章算术》中,就记载了用一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史料。
一直到三百年前,法国的数学家笛卡儿第一个提倡用x、y、z 等字母代表未知数,才形成了现在的方程。
大约在两千年前,我国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方田章”就论述了平面图形面积的算法。
书中说:“方田术曰,广从步数相乘得积步。
”其中“方田”是指长方形田地,“广”和“从”是指长和宽,也就是说:长方形面积= 长×宽。
还说:“圭田术曰,半广以乘正从。
”就是说:三角形面积= 底×高÷2。
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利用出入相补原理来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
出入相补原理就是把一个图形经过分割、移补,而面积保持不变,来计算出它的面积。
如下图所示,它们显示了平面图形的转化。
五下:1、6 的因数有1、2、3、6,这几个因数的关系是:1+2+3=6。
像6 这样的数,叫做完全数(也叫做完美数)。
28 也是完全数,而8 则不是,因为1+2+4 ≠8。
完全数非常稀少,到2004 年,人们在无穷无尽的自然数里,一共找出了40 个完全数,其中较小的有6、28、496、8128 等。
2、为什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 或5 的倍数,只要看个位数?为什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 的倍数,要看各位上数的和?24 = 20 +()2485= 2480 +()20、2480 都是2 或5 的倍数,所以一个数是不是2或5 的倍数,只要看⋯24 = 2×10+4= 2×(9+1)+4= 2×9+(2)+(4)2485= 2×1000+4×100+8×10+5= 2×(999+1)+4×(99+1)+8×(9+1)+5= 2×999+4×99+8×9+()+()+()+()3、哥德巴赫猜想从上面的游戏我们看到:4=2+2,6=3+3,8=5+3,10=7+3,12=7+5,14=11+3⋯⋯那么,是不是所有大于2 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质数的和呢?这个问题是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最先提出的,所以被称作哥德巴赫猜想。
小学数学中的数学史话
小学数学中的数学史话数学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学科,它贯穿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各个方面。
而小学数学作为数学学科中的入门课程,也承载着传统数学文化的熔炉,为学生们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我们不妨通过数学史话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来龙去脉,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一、古老的数学文明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发展的初期。
远古时期的人们为了应对实际问题,逐渐形成了基本的计数、计算方法。
例如,在古埃及,人们运用交错的横线来表示不同的数字,并使用简单的加减法进行计算。
孩子们可以通过绘制古埃及数字符号,以及模拟古埃及计算方法的游戏,了解到古老文明中数学的发展。
二、巴比伦的数学成就巴比伦是古代近东的一个伟大文明,他们在数学领域有着令人瞩目的成就。
巴比伦人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计数系统:六十进制,并且对几何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带领小学生们一起探索巴比伦的计数法和几何知识,可以激发学生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并加深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三、古希腊的几何学古希腊是数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几何学的诞生和发展是其中的亮点。
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创作了《几何原本》,系统地总结了古希腊几何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们模仿欧几里得的证明方法,帮助他们培养逻辑思维和证明能力。
四、阿拉伯的数学思想阿拉伯人对数学的贡献在数学史上无法忽视。
阿拉伯的数学家们借鉴了古希腊和印度的数学知识,发展出了代数学、三角学等重要分支。
带领学生们一起学习阿拉伯的数学方法,例如使用阿拉伯数字进行运算、解方程等,会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应用和推广。
五、近代数学的革新近代数学的革新对整个数学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欧洲,牛顿和莱布尼茨的微积分研究开启了数学的新纪元;在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和拉格朗日的工作推动了代数和数学分析的发展。
通过引导学生们阅读数学家们的传记,可以激励他们投身于数学领域的探索,并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数学故事数学史上的趣味难题
精品资料
数学史上的趣味难题
据新华社电“七大千年数学难题”之一的庞加莱猜想,是本次国际数学家大会讨论的焦点。
其实,除美国克雷数学研究所在千年之交提出的“七大千年数学难题”之外,数学史上还有一些有趣的数学难题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一、哥德巴赫猜想
提出者:德国教师哥德巴赫;提出时间:1742年;内容表述: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
研究进展:尚未完全破解。
二、费马大定理
提出者:法国数学家费马;提出时间:1637年;内容表述:x的n次方加y的n次方等于z的n次方,在n是大于2的自然数时没有正整数解;
研究进展:由英国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和他的学生理查?泰勒于1995年成功证明。
三、四色猜想
提出者:英国学生格思里;提出时间:1852年;内容表述:每幅地图都可以用4种颜色着色,使得有共同边界的国家着上不同的颜色;
研究进展:于1976年被计算机验证。
四、女生散步问题
提出者:英国数学家柯克曼;提出时间:1850年;内容表述:某学生宿舍共有15位女生,每天3人一组进行散步,问怎样安排,才能使每位女生有机会与其他每一位女生在同一组中散步,并恰好每周一次;
研究进展:已获证明。
五、七桥问题
提出者:起源于普鲁士柯尼斯堡镇(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提出时间:18世纪初;内容表述:一条河的两条支流绕过一个岛,有7座桥横跨这两条支流,问一名散步者能否走过每一座桥,而且每座桥只能走一次,就让这名散步者回到原地;
研究进展:瑞士数学家欧拉于1736年圆满解决了这一问题。
数学史 ppt课件
古代刻漏 埃及时间制
刻漏是在竹 木制的刻箭 上,按其一 昼夜在水面 上浮沉的长 度分刻成100 个间距,每 个间距是一 刻。
古埃及人把 白天定为10 小时,夜晚 定为12小时 后来把一昼 夜变化均匀 地分为24小 时。
Logo
长度单位
长度单位
中国古西方古代用实物作为长度单位的依据
四 七巧板中的数学
1.七巧板历史由来 2.十五巧板
四 七巧板中的数学 1.七巧板历史由来
• 宋朝的燕几图
• 明朝的蝶几图
• 清初到现代的七巧板。
四 七巧板中的数学
• 燕几图:七巧板起源于宋朝,创始人黄伯思,它由一
个(正方形)分割成五个(三角形)、一个(正方形 )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四 七巧板中的数学
• 一般按数字的组合形式,将其分为三类,即辐
射型数阵、封闭型数阵、复合型数阵。
三 数阵
三 数阵
4.数阵的解法 解数阵问题的一般思路是:
①求出条件中若干已知数字的和。 ②根据“和相等”,列出关系式,找出关键数——
重复使用的数。
③确定重复用数后,对照“和相等”的条件,用尝
试的方法,求出其他各数。有时,因数字存在 不同的组合方法,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
1514年
1630年获得公认
[荷兰]赫克
首次用作代数
符号
一 四则运算的符号发展历史
1.乘号的由来 2.九九乘法表
3.除号的简单介绍
1.乘号的由来
在17世纪前,有很多人用字母M 来表示乘号,因为M是拉丁文中 “乘”这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 。
在1631年,奥特雷德就将“+” 旋转45度,变成了现在的乘号 。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史——毕达哥拉斯学派
的关系 : 能够整除2 2 0 的全部正整数 ( 不包 含2 2 0 ) 之和恰好 为 2 8 4( 1 + 2 + 4 + 5 + 1 0 + 1 l + 2 0 + 2 2 + 4 4 + 5 5 + 1 1 0 = 2 8 0 ) ,而 能够 整 除 2 8 4 的 全部 正 整数 ( 不 包 含2 8 4 ) 之 和恰 好 为2 2 0 ( 1 + 2 + 4 + 7 1 + 1 4 2 = 2 2 0 ) 。数 学 上 把 具 有 这 样 特 征 的数 叫亲 和 数 [ 7 ] 。
6 =1 + 2+பைடு நூலகம்;
28 =l +2 +4+ 7+1 4。
数 学 家 欧 拉证 明 了若 p 与 一 1 都 为素 数 , 则 ( 一 1 ) 为一
e纳哪赣橱 1 3 e.城 强 蹴 教 辩 燕 幕 避{ ' ・ 2 十 3吨
攥鸯 嫁棒糖救. 螂赣如▲ t《 也l 哇 搬 瓷夔戢l 拍 取髓 辩! l : 散。 i l l 穗 攀 琏- 饿舞' ・ 聋 ¨ 母e 髯愈 救拳辩棒 争
引言
人 民 教 育 出版 社 2 0 1 4 年1 0 月 出版 的义 务 教 育 教 科 书 数 学 在五 年 级 下 册 第8 页 以“ 你知道 吗?” 的形 式 介 绍 了 完 全 数 ( 图 1 ) , 2 0 1 4 年3 月 出 版 的 五 年级 上册 第 1 1 4 页 介 绍 了“ 勾 股 定 理 的
小学数学理论知识
1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种(等价)性。
2中国数学史,先有(小)数,后有(分)数。
3算法多样化,最基本算法是(竖式)计算。
二判断题1镜面对称是轴对称图形。
(错)。
2基数在小学里称为个数。
(对)。
3 0是自然数。
(对)三选择题1教师在计算中,特别要关注(计算方法)2横式算法是从(高位到低位)的计算方法。
四简答题1小学几何有哪五块?直观几何、度量几何、演绎几何、运动几何、坐标几何2综合与实践活动分类有哪五类?综合应用型、活动操作型、数学欣赏型、数学史话型、数学素养型五论述题你是怎样看待统计与概率相结合的?请举例说明。
一、填空1解决问题问题的教学目标是从(学会解题)转向(应用意识)。
2相等关系是一种数学(模型)。
3列方程解问题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方程思想)。
二判断题1利用等量关系列出不同的方程,是为了一题多解。
(错)2用字母表示数,是学生学习方程的基础。
(对)3解决问题可以通过条件提出问题,也可以通过问题找出条件。
(对)三选择题1笛卡尔“万能方法”中指出把任何代数问题归结为(解方程)2在方程实际教学中,(要形成等量意识和检验意识)四简答题1解决问题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情境要适切。
教材把握要准确。
传统精华要继承。
2在方程实际教学中要注意哪两点?寻找数量等量关系,形成等量意识。
引导自主检验,形成检验意识。
1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是什么?请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
进入情境,搜索信息,形成思路。
构思思路。
自主探索,独立解决。
反思,进行检验。
一填空题1小学数学要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量角器的本质是(单位角)的集合。
3学生的创造是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
二判断题1在测量教学中要把技能训练课提升为思维发展课(对)2长度的度量教学主要过程是帮助学生找到量具。
(错)3测量教学课堂设计的核心思想是揭示本质和动态建构。
(对)三选择题1几何起源于(古埃及)对土地的丈量。
2学生对角的度量掌握不好的本质原因是(学生对量角器的本质和量角方法不明)四简答题1如何帮助学生进行长度度量?第一阶段初步感知第二阶段直接比较第三阶段间接比较第四阶段用统一单位比较。
数学史整理资料
李文林认为数学史的研究具有三重目的:一是历史的目的,即恢复历史本来的面目;二是数学的目的,即古为今用,为现实的数学研究与自主创新提供历史借鉴;三是教育的目的,即在数学教学中利用数学史,作为数学史研究的根本方法与手段,常有历史考证、数理分析、比拟研究等方法。
周脾算经:天文学与数学的著作九章算术:总结性的数学著作宋元全盛时期〔1000年-14世纪初〕中国数学的全盛时期数书九章:秦九韶贾宪三角阵〔二项展开式系数〕郭守敬的球面三角朱世杰的四元术〔四元高次方程论〕完整的系统与完备的算法历史学家往往把兴起于埃及、美索不达米亚、中国与印度等地域的古代文明称为“河谷文明〞。
早期数学就是在尼罗河、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黄河与长江、印度河与恒河等河谷地带首先开展起来的。
亚历山大大帝〔前356~前323 〕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天才,马其顿帝国最富盛名的征服者。
亚历山大大帝,古代马其顿国王,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与政治家泰勒斯生于公元前624年,是公认的希腊哲学鼻祖。
泰勒斯在数学方面的奉献是开场了命题的证明,它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这在数学史上是一个不寻常的飞跃。
泰勒斯是演绎几何学的鼻祖,开数学证明之先河,“毕达哥拉斯学派万毕达哥拉斯非常重视数学,企图用数来解释一切。
万物皆数〞是历史上第一次用数来观察、解释世界的学说。
无理数的发现是毕达哥拉斯学派最卓越的功绩,也是整个数学史上一项重大发现。
雅典时期的希腊数学黄金时代——亚历山大学派成就最大的是亚历山大前期三大数学家欧几里得、阿基米德与阿波罗尼奥斯。
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其伟大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是用公理法建立起演绎体系的最早典范。
阿基米德他根据力学原理去探求解决面积与体积问题,已经包含积分学的初步思想。
阿波罗尼奥斯的主要奉献是对圆锥曲线的深入研究。
阿基米德“智慧之都〞“力学之父〞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定律)亚历山大后期,公元前146年以后,在罗马统治下的亚历山大学者仍能继承前人的工作,不断有所创造。
小学分数除法中的数学史
小学分数除法中的数学史对古代的人们来讲,计算除法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
现有资料表明,古代中国采用算筹来计算除法,后来用算盘来计算,这是比较早的程序性计算除法的方法。
1.筹算除法: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上说:“凡除之法,与乘正异。
”当时,人们用算筹和口诀来计算除法,把除法看作乘法的逆运算。
基本步骤与乘法一样也是放筹与运筹。
放筹时也分三层,上层放商,中间放被除数(古时称实),下层放除数(古时称法),除数摆在被除数够除的那一位之下,除完向右移动,比如,4391÷78,筹算过程见图1所示。
这可能是除法竖式产生的雏形吧。
2.珠算除法:珠算除法有归除法和商除法两种。
归除法用珠算除法口诀进行计算,有九归口诀61句,退商口诀9句和商九口诀9句。
商除法借助乘法口诀求商。
下面以242÷22=11为例,介绍商除法,具体步骤如下:①布数,定商,能够除隔位商,不够除挨着商;②求商,24÷22隔位商1;③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24-1×22=2;④再求商,将2移下来得到22,22÷22商1;⑤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22-1×22=0,刚好除完,得到最后的结果为11。
3.除法竖式:由国立编译馆主编,商务印书馆印行的民国《初级小学算术课本》(1948年4月第二次修订本第三版)第四册中,把现在的除法竖式符号称为“直式除号"。
新中国建国后的教材都称为竖式除号。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筹算除法与珠算除法的运算过程有除法竖式的雏形,但还不是真正意义的除法竖式,因为它们在形式上都没有除法的“直式”。
因此,可以说在我国真正意义的除法竖式应该从清代开始。
我国清代康熙皇帝主持编写了《御制数理精蕴》,在下编卷一的“归除”中就专题介绍了除法运算,基本思路就是利用类似乘法竖式的写法计算除法。
小学1-3年级有关数学史
小学1-3年级有关数学史
一、数学形成时期(——公元前5世纪)建立自然数的概念,创造简单的计算法,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算术与几何尚未分开。
二、常量数学时期(前5世纪——公元17世纪)也称初等数学时期,形成了初等数学的主要分支:算术、几何、代数、三角。
该时期的基本成果,构成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
三、变量数学时期(公元17世纪——19世纪)第三个时期的基本结果,如解析几何、微积分、微分方程,高等代数、概率论等已成为高等学校数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四、现代数学时期(公元19世纪70年代——)
1.康托的“集合论”;
2.柯西、魏尔斯特拉斯等人的“数学分析”;
3.希尔伯特的“公理化体系”;
4.高斯、罗巴契夫斯基、波约尔、黎曼的“非欧几何”;
5.伽罗瓦创立的“抽象代数”;
6.黎曼开创的“现代微分几何”;
7.其它:数论、拓扑学、随机过程、数理逻辑、组合数学、分形与混沌等。
小学课本每册数学史资料整理
三上1.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产生了记数的需要。
他们常用石子、结绳、刻痕来记数。
物体的个数多了,聪明的祖先想出了“逢十进一”的办法。
后来人们逐渐创造了一些记数的符号,这就是数字。
甲骨文数字、用算筹表示的数字、阿拉伯数字等。
(P22~23)2.在古代,原始人只知道用“日”和“夜”来表示时间。
后来,人们利用测太阳影子、滴水或漏沙的方法来计算时间。
再后来,人们发明了钟表,计时就越来越准确了。
(P52)3.在古代,人们分东西时经常出现结果不是整数的情况,于是渐渐产生了分数。
在我国,很早就有了分数,最初用算筹表示。
后来,印度人发明了数字,用和我国相似的方法表示分数,再往后,阿拉伯人发明了分数线,就把分数表示成现在这样了。
(P104)三下1.我国明朝的《算法统宗》讲述了一种“铺地锦”的乘法计算方法,是利用格子来算的。
(P34)2.在古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有了长度、面积、重(质)量等量的概念。
测量长度时开始人们用身体的某一部分,后来发明了一些简单工具,统一了测量标准。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种测量工具不断改革,测量也越来越准确。
(P53)3. 从出土文物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就对简单的几何形状与图案有了认识。
(P89)4.小数就是十进分数。
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就开始应用十进分数。
大约在400年前,有人用小圆点来分隔小数里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确定了现在这样表示小数的形式。
(P108)四上1.“同头无除商八、九”和“除数折半商四、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逐步总结出来的除法试商经验。
明确具体的含义以及运用这些经验。
2. 列竖式计算加、减、乘法和除法,才有几百年的历史。
我国古代,采用算筹进行加、减、乘、除的计算。
(P36)3.除了十进制计数法,人类还发明了其他的计数法,如二进制计数法。
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
(1010101.1011)2=()10解:(1010101.1011)2=26+24+22+20+2-1+2-3+2-4=64+16+4+1+0.5+0.125+0.0625=85.68754.从古至今的计算工具有(筹算——珠算——计算器——电子计算机)四下1.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铺地锦”的方法,不仅可以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也可以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数学史复习资料
数学史复习资料1. 世界上第一个把π计算到3.1415926<π<3.1415927 的数学家是(祖冲之)。
2. 亚力山大晚期一位重要的数学家是(帕波斯),他唯一的传世之作《数学汇编》是一部荟萃总结前人成果的典型著作。
3.古希腊亚历山大时期的数学家阿波罗尼兹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创立了相当完美的圆锥曲线理论,其著作《圆锥曲线》代表了希腊演绎几何的最高成就。
4.我国的数学教育有悠久的历史,(隋唐)代开始在国子寺里设立“算学”,唐至五代代则在科举考试中开设了数学科目,叫“明算科”。
5.《几何基础》的作者是(希尔伯特),该书所提出的公理系统包括(五)组公理。
6.用“分割法”建立实数理论的数学家是(戴德金),该理论建立于(19)世纪。
7.费马大定理证明的最后一步是英国数学家(怀尔斯)于1994 年完成的,他因此于1996 年获得了(沃尔夫)奖。
8.“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是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首先明确提出的,这一原理在西方文献中被称作(卡瓦列利)原理。
9.创造并首先使用“阿拉伯数码”的国家或民族是(印度),而首先使用十进位值制记数的国家或民族则是(中国)。
10.古希腊的三大著名几何问题是化圆为方、倍立方和三等分角。
11.我国元代数学著作《四元玉鉴》的作者是(朱世杰),《海岛算经》的作者是__刘徽__。
12.就微分学与积分学的起源而言(积分学早于微分学)13.在现存的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中,《周髀算经》是最早的一部。
卷上叙述的关于荣方与陈子的对话,包含了勾股定理的一般形式。
14.希尔伯特在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选择和组织公理系统的原则,即:相容性、完备性、独立性。
15.二项式展开式的系数图表,在中学课本中称其为_杨辉_三角,而数学史学者常常称它为贾宪三角。
16.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米的《代数学》第一次给出了一次和二次方程的一般解法,并用__几何___方法对这一解法给出了证明。
17.被称为“现代分析之父”的数学家是(柯西),被称为“数学之王”的数学家是(高斯)。
数学史小学课件
通过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数学 成就,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一 种普遍适用的语言,增强对数学 知识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通过学习数学史上的经典问题和解法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通过了解数学家们的奋斗历程和追求 真理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 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
中世纪欧洲数学家在代数和几何方面 取得了重要进展。例如,意大利数学 家斐波那契(Leonardo Fibonacci) 在他的著作《计算之书》(Liber Abaci)中介绍了印度数字系统和阿 拉伯数字,对欧洲数学产生了深远影 响。此外,法国数学家韦达( François Viète)在代数方面做出了 重要贡献,他引入了代数符号并建立 了代数方程的理论。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讲述数学史上的有趣故事和奇妙现象,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通过展示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实用性,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和追求。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探究数学思想的演变 和数学理论的形成过 程
数学史的研究对象
01
02
03
04
各个时期的数学成就和 数学思想
数学家的生平及其对数 学发展的贡献
数学符号、术语和公式 的起源与演变
数学分支的形成与发展 过程
数学史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04
古代数学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 古印度和古中国的数学成就
中世纪数学
数学史小学课件
REPORTING
• 数学史简介 • 古代数学成就 • 中世纪数学发展 • 文艺复兴时期的数学 • 近现代数学的发展 • 数学史对小学数学教育的意义
小学数学中的数学史和数学家故事
小学数学中的数学史和数学家故事在小学数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数学原理和概念。
然而,我们很少了解这些数学知识的来历和背后的故事。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数学中的数学史和数学家故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数学。
一、一数古今数学已经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存在了数千年。
从古埃及和古希腊的数学家到现代的数学家,每一位数学家都为数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例如,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提出了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即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和。
这个定理在小学数学中经常被用到,帮助我们计算三角形的边长。
二、阿基米德的故事阿基米德(Archimedes)是古希腊的一位伟大数学家和物理学家。
他的许多贡献对小学数学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据说,阿基米德是通过浸泡物体的方法来测量密度的。
他发现当一个物体浸泡在液体中时,浮力等于物体排除液体的重量。
这个原理被称为阿基米德原理,它在小学数学中常用于计算物体的密度和浮力问题。
阿基米德还研究了杠杆原理,提出了许多杠杆定律。
杠杆定律告诉我们,在平衡的杠杆上,左右两边的力矩相等。
这个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中的力和力矩问题。
三、欧几里得的几何学欧几里得(Euclid)是古希腊的一位数学家,被认为是现代几何学的奠基人。
他的几何学著作《几何原本》是一部经典之作,对后世的数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几何原本》中,欧几里得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几何学的定理和概念。
这些定理和概念被成为欧几里得几何学,被广泛应用于小学的数学教学中。
例如,欧几里得第五公理,也被称为“平行公理”,规定了通过一点在直线上引一条直线,使得新的直线与原直线不会相交。
这个公理是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基础,也是小学数学中平行线的概念的来源。
四、费马的大定理费马(Pierre de Fermat)是17世纪的一位法国数学家,他被称为数论之王。
他的一项最伟大的贡献是费马大定理,这个定理在小学数学中被广泛教授。
费马大定理陈述了对于任何大于2的整数n,方程x^n + y^n = z^n 没有正整数解。
数学史材料
毕达哥拉斯学派成就毕达哥拉斯对数论作了许多研究,将自然数区分为奇数,偶数,素数,完全数,平方数,三角数和五角数。
证明了泰勒斯提出的“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两直角”的论断,并推证了多边形内角和定理,还证明了平面可用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填满,空间可用立方体填满,毕达哥拉斯在西方首次证明了“毕达哥拉斯定理”即中国的‘勾股定理’.阿基米德留下的数学著作不下10种,著作的体例深受欧几里德《几何原本》的影响,先设立若干定义和假设,再依次证明各个命题。
各篇独立成章,虽然不像《原本》那样浑然一体,但所言均有依据,论证也是严格的。
著作列举如下:1.《论球与圆柱》2.《圆的度量》3.《劈锥曲面与回转圆柱体》4.《论螺线》 5 .《平面图形的平衡与其重心》6.《数沙器》7.《抛物线图形求积法》8.《论浮体》9.《引理集》10.《群牛问题》11《处理力学问题的方法》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公理化思想及其发展《几何原本》的主要特色是: 从最初给出的一些定义、公设、公理出发,运用直观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把当时所积累的几何知识编排成为比较完整的几何学演绎体系。
这些最初的定义、公设、公理是指该书第一卷开头所给出的23个定义和10个基本命题。
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中论证问题时,除了用这些定义缓和基本命题作依据外, 还时常凭借对讨论对象(几何图形)的直接观察而做出直觉的判断。
这种直觉与逻辑相结合地论证问题的方法, 现在常常被人们称为古典公理法。
《几何原本》是人类科学史上的一个创举,是最早一本内容丰富的数学理论著作。
其伟大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是用公理法建立起演泽的数学体系的最早典范。
它把公元前三世纪以前人类所积累的经验几何和早期的推理几何所汇集成的庞大的几何资料,创造性的加工、整理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为几何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个别命题的陈述方式并非欧几里得所独创,但整部书的陈述方式——一开头就摆出所有的公理,明确提出所有的定义,和有条不紊的一系列定理(定理的编排也是从简单的到愈来愈复杂的),是欧几里得所独创的。
数学史话 小学数学历史知识普及
数学史话小学数学历史知识普及数学,作为一门科学,起源于古代人类对于数与形的认知和探索。
它不仅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工具,对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读者介绍一些小学数学历史知识,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数学的发展历程吧。
1. 古老的计数方法人类在远古时期开始意识到需要计数,用来记录物品数量、人口统计等。
最早的计数方法是指物一、二、三等表示数量。
后来,人们发现用手指来计数很方便,从而产生了十进制计数法。
十进制法是指使用 0-9 这十个数字进行计数,利用位权原理可以表示任意数字。
2. 古代数学的流传古代数学起源于各个古代文明,包括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古中国等。
这些文明在数学上都有独特的贡献。
例如,古埃及人发明了一种被称为埃及分数的计数方法,它利用单位分数的和来表示任意有理数。
古希腊人则注重几何学的发展,他们通过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为后世奠定了坚实的几何基础。
3. 印度数字系统的引入公元8世纪,阿拉伯帝国开始兴起,并且与印度有着广泛的交流。
阿拉伯人从印度学习到了一种新的计数方法,并将其传入欧洲,这就是我们今天使用的阿拉伯数字系统。
阿拉伯数字系统采用了0-9这十个数字,并通过位权原理来表示不同的数值。
这种数字系统简化了计数过程,提高了运算的效率,对数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4. 十进制计数法的发展在欧洲中世纪的时期,罗马数字系统仍然被广泛使用,但其计算方式繁琐,难以进行大规模的数学计算。
直到十六世纪,数学家约翰尼斯·几百年后的数学家们为我们提供了更高级的十进制计数法工具,例如计算杆和牛顿发明的计算机。
5. 现代数学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也在不断进步和演变。
现代数学涵盖了代数、几何、概率论、统计学等多个领域,并与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等学科紧密结合,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同时,现代数学也在教育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数学史的教材整理与整合
青岛版五年级教材数学史料整理与整合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是智慧的结晶。
而数学史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是数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史揭示了数学知识的现实来源和应用,它对于引导学生体会真正的数学思维过程,创造探索与研究的数学学习气氛,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对于揭示数学在文化史和科学进步史上的地位与影响,进而揭示其人文价值,都有重要意义。
在现在的小学数学课程中,不论是青岛版,人教版、苏教版、冀教版,还是北师大版,大都在很多信息窗内容后面安排了,“你知道吗”。
其中的内容涉及数学史料、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文、自然科学、环境保护等各方面的知识,皆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
将数学史知识渗透到教学数学课堂教学基本环节中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体会数学发展的历史所蕴含着的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不断从知识、能力、情感与态度等多方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现以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材为例,进行分析:青岛版五年级教材数学史料整理:一、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今天我当家------小数乘法二、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游三峡------小数除法三、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活中的多边形------多边形的面积四、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团体操表演------因数与倍数五、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国的热极------认识负数六、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校园艺术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七、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剪纸中的数学------分数加减法(一)八、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九、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知识,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内容相关的数学发展史和数学家的传记等,充分体会数学发展的历史,以及蕴含着的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这样在数学教学中不仅增加了数学文化的气息,让数学变得鲜活起来,而且还让同学们感受到数学的美,数学的丰富,数学的有趣,让同学们更乐于接近数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中的数学名人和数学历史
小学数学中的数学名人和数学历史数学作为一门科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在小学课程中的地位也不可忽视。
数学名人和数学历史对于孩子们了解数学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数学中的数学名人以及数学历史。
1. 埃拉托斯特尼(Eratosthenes)埃拉托斯特尼生活在公元前3世纪的古希腊,是一位学者、数学家和地理学家。
他是第一个测量地球周长的人,他的方法被称为埃拉托斯特尼筛法。
此方法利用屏蔽数和筛法来找到素数,对于小学数学的素数学习很有帮助。
2.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的数学家和哲学家,他发现了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定理。
这个定理被广泛应用于三角形的计算中,对于小学生学习几何学至关重要。
3. 阿基米德(Archimedes)阿基米德是古希腊的物理学家、工程师和数学家,在数学领域有许多重要贡献。
他的杠杆原理和浮力定律对于小学学生理解平衡和浮力的概念非常有帮助。
4. 费马(Pierre de Fermat)费马是17世纪的法国律师兼数学家,他对数论有深刻的贡献。
著名的费马大定理就是他提出的,这个定理在数学界悬而未决了数百年,直到1994年才被证明。
费马大定理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保持好奇心和耐心。
5. 帕斯卡(Blaise Pascal)帕斯卡是17世纪的法国数学家和哲学家,他对概率论和几何学有重要的贡献。
帕斯卡三角形是他提出的一个数学工具,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列和组合很有帮助。
了解数学历史除了了解数学名人外,还有一些重要的数学发展里程碑。
1. 阿拉伯数学阿拉伯世界在中世纪对数学的发展和推动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引入了阿拉伯数字系统,这个数字系统被世界各地广泛使用。
学生在小学学习到阿拉伯数字的同时,可以了解到数学在历史中的传播和发展。
2. 文艺复兴时期的数学文艺复兴时期是数学重要的发展时期,欧洲的数学家们开创了数学的新时代。
伽利略、笛卡尔等数学家的工作推动了几何学、代数学和物理学的发展,对现代数学的基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混合运算(三)
古算趣题-以碗知僧
六上
圆的认识(一)
圆在《墨经》的记载
数学阅读
圆周率的历史
百分数的应用(三)
恩格尔系数
比的化解
日晷
练习三
黄金分割比
六下
练习一
沙漏
总复习——数的认识
数的扩充(一)
数的认识——整数
神奇的质数
古埃及象形数字
巴比伦楔形数字
数的运算——估算
数量级
数的运算——运算律
计算工具的演变
确定位置(一)
经线、纬线
正负数
中国正负数史
四下
编辑的话
《九章算术》
比大小
算筹表示小数
循环小数
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练习五
方程史
五上
找质数
找质数方法的发明者
练习一
哥德巴赫猜想
分数的再认识
分数的产生历史
约分
《九章算术》分数运算的记载
折纸
古埃及表示分数的方法
鸡兔同笼
《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
五下
有趣的测量
新授课
确定位置(一)
(P80)
数对的来历
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发明数对的故事
新授课
四下
字母表示数
(P85)
用字母表示数
最早有意识的系统使用字母来表示数的是法国数学家韦达。
新授课
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
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
数学活动课
五上
五上
找最大公因数(P45)
找最大公因数
在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九章算术》里,记载着一种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以少减多,更相减损”。大约在公元前300年,古希腊的大数学家欧几里得把这样的计算方法称为“辗转相除法”。
10
四下
练习五
方程史
我国古代早就运用方程的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早在700多年前,我国数学家李治(1192—1279)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系统的应用并开发了“天元术”。14世纪初,我国数学家朱世杰又创立了“四元术”,这是我国古代数学的一次飞跃。
99
五上
练习一
哥德巴赫猜想
介绍“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在夺取“明珠”的过程中,我国数学家做出的重要贡献,例如王元、潘承洞、陈景润。
数的扩充(二)
表二
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有关数学史料的补充
年级
课题
有关内容
补充内容
书本页码
一下
练习三
算盘
算筹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记数和计算的工具。用算筹进行计算,简称“筹算”。几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根据古代的“筹算”发明了一种更加简便的计算工具——算盘。用算盘进行计算,简称“珠算”。
35
动手做(二)
数学活动课
数学故事:分马
比的应用
数学活动课
六下
圆柱的体积
(P8)
体积计算的历史
公元前2900年兴建的法老胡夫金字塔,它足以说明古埃及人在几何学上取得的成就。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巴比伦人就有了计算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等体积的经验。他们计算正四棱台体积的方法和现在的完全相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在2000多年前,就会计算各种不同形状物体的体积。《九章算术》中记载的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是“周自相乘,以高乘之,十二而一”,也就是底面周长的平方乘高,再除以12。这种计算方法与现在的算法是一致的,只不过取圆周率的近似数为3。
表一
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有关数学史料的收集
年级
课题
有关内容
一下
练习(三)
算盘
动手做(二)
七巧板
二上
摘桃子
乘法口诀
练习四
指南针
二下
拨一拨
中国古代记数法
三上
有多重
秤的种类
年、月、日
平年、闰年的知识
三下
买文具
小数的历史
轴对称图形
布依族蜡染
自然界中的树叶
分一分(一)
十进位值制
四上
从结绳记数说起
数字的演变过程
计算工具的演变
新授课
面积
(P39)
测量
在古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有了长度、面积、重(质)量等量的概念。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种测量工具不断改革,测量也越来越准确。
新授课
四上
认识更大的数(P2)
十进制计数法
二进制计数法
除了十进制计数法,人类还发明了其他的计数法,如二进制计数法。
新授课
除法
(P59)
用算筹计算加、减、乘、除法
在西方,小数出现很晚。直到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克拉维斯首先用了小数点作为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界的记号。
3
轴对称图形
布依族蜡染
从出土文物可以看出,我国劳动人民早就对简单的几何图形与图案有了认识
四下
比大小
算筹表示小数
小数就是十进分数。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1700多年前就开始应用十进分数。大约在400年前,有人用小圆点来分隔小数里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确定现在这样表示小数的形式。
七巧板
七巧板的发明及演变历史
43
二上
摘桃子
乘法口诀
乘法口诀的来历
13
练习四
指南针
指南针由司南演变而来,S表示南,N表示北。
61
三下
买文具
小数的历史
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早在公元三世纪,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微在解决一个数学难题时就提出了把整个位以下无法标出名称的部分称为微数。
小数的名称是公元十三世纪我国元代数字家朱世杰提出的。在十三世纪中我国出现了低一格表示小数的记法,如把63.12写成┻|||_||。
列竖式计算加、减、乘法和除法,才有几百年的历史。我国古代,采用算筹进行加、减、乘、除的计算。
新授课
参观苗圃
(P65)
除法试商
“同头无除商八、九”和“除数折半商四、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逐步总结出来的除法试商经验。
新授课
中括号
(P77)
小、中、大括号的产生
()是小括号,又称为圆括号,是公元17世纪由荷兰人吉拉特首先使用的。[ ]是中括号,又称为方括号。17世纪,英国数学家瓦里士在计算时最先采用了它。{ }是大括号,又称为花括号,它约是在1593年由法国数学家韦达首先使用的。
新授课
数系的扩充过程
虚数的认识
数学活动课
数学分支
数学分支
数学活动课
新授课
组合图形面积(P75)
面积计算
2000多年前,我国的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记载着有关土地面积计算的内容,具体介绍了各种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著名数学家刘徽在注文中用“以盈补虚”的方法加以证明,并配有生动形象的图。
新授课
五下
笛卡尔坐标系的产生
正负数意义及数与形的结合
数学活动课
六上
一笔画
七桥问题与欧拉定理
13
六上
圆的认识
圆在《墨经》的记载
我国古代数学家很早就对圆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大约2000多年前,在我国古代的数学著作《周算经》中就有“周三径一”的记载。直到1200年后,西方人才找到了类似的方法。
5
表三
小学数学课外数学史料的填补
年级
课题
有关内容
补充内容
课型
三下
乘法
(P24)
乘法计算方法
我国明朝的《算法统宗》讲述了一种“铺地锦”的乘法计算方法,是利用格子来算的。这种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也可以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