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鱼气泡病的防治方法

合集下载

预防鱼类的泡泡病的方法

预防鱼类的泡泡病的方法

预防鱼类的泡泡病的方法预防鱼类泡泡病的方法鱼类泡泡病是一种常见的鱼类疾病,严重影响了鱼类的健康与生存。

为了预防鱼类泡泡病的发生,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改善水质、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定期检查鱼类健康状况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有效的预防鱼类泡泡病的方法。

一、改善水质良好的水质对于鱼类的健康非常重要。

如果水质不佳,鱼类抵抗力下降,易受感染。

因此,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来改善水质。

1. 定期清洁鱼缸:定期清洁鱼缸可以去除污物、残留的饲料和鳞片,减少水质的污染。

2. 控制饲料量:过量的饲料会导致水质恶化,因此,我们应该控制饲料的量,避免残留的饲料污染水质。

3. 定期更换水源:定期更换一部分鱼缸中的水,可以有效地减少废物和毒素的积累,改善水质。

二、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一个良好的饲养环境可以提高鱼类的抵抗力,减少泡泡病的发生。

1. 提供适宜的水温:不同种类的鱼类对水温的要求有所不同,我们应该根据鱼类的需求来调节水温,确保水温处于适宜的范围内。

2. 搭建合适的鱼缸装饰:适当搭建一些鱼缸装饰物,如石块、水草等,可以提供鱼类的藏身之地,减少压力和焦虑感。

3. 保持适宜的pH值和硬度:不同种类的鱼类对pH值和水质硬度有不同的要求,我们应该根据鱼类的需求来调节水质的pH值和硬度。

三、定期检查鱼类健康状况定期检查鱼类的健康状况可以及早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1. 观察鱼类行为:注意观察鱼类的行为,如食欲、活动情况是否正常,是否有异常的呼吸等。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

2. 检查鱼类外观:仔细检查鱼类的外观,包括鳞片是否疏松、有无红肿、溃烂等症状。

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3. 配合兽医治疗:如果发现鱼类出现了泡泡病等疾病,最好及时联系专业的兽医,根据兽医的建议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预防鱼类泡泡病的方法包括改善水质、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以及定期检查鱼类健康状况。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鱼类泡泡病的发生,保证鱼类的健康与生存。

鱼类气泡病的防治

鱼类气泡病的防治

鱼类气泡病的防治
鱼类气泡病,在鱼苗、鱼种阶段均能发生,尤其对鱼苗危害最大,发病率高达80%以上,是鱼苗培育阶段的主要疾病之一,应重视该病预防。

发病原因
(1)渔池施放过多未经发酵的肥料,生肥在池底经分解消耗水中氧气,放出甲烷,硫化氢等小气泡。

(2)渔池水生植物过于旺盛,经光合作用产出大量氧气而引起氧气过饱和。

(3)鱼苗运输途中,人工送气过多,引起溶解气体过饱和。

(4)水中氨气含量过饱和,也会引发此病。

气体进入鱼体的途径有两种:一是鱼苗误将气泡当食物,直接吞入。

二是气体通过鱼体鳃、皮肤、黏膜等处进入血液,当水温陡升,血液里过剩的气体游离积蓄成气泡,引起栓塞致鱼死亡。

主要症状
病鱼体表、鳍条及鳃丝上附有许多小气泡,有的肠内含数量较多的白色气泡。

鱼体呈无力状游动,随着气泡的增加,体力消耗,鱼体失动平衡,浮于水面,难以下沉,有时作挣扎状时游时停,有时头朝下尾朝上,如不急救,会引起大批死亡。

流行情况
该病主要发生于春未夏初,鱼苗、鱼种均能发生。

鱼越小越敏感,可引起鱼苗大批死亡。

预防措施
(1)渔池不施放未发酵的肥料。

(2)掌握合理的投饵量和施肥量,保持水质新鲜,控制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3)人工孵化用水,不用含气泡多的水体。

(4)鱼苗运输过程中,要注意水源的含氧量,不要进行急剧的充气。

治疗方法
(1)发现此病,迅速注入新水,能治愈此病。

(2)水深0.8米每亩用1ppm~1.5ppm食盐水,均匀泼洒。

(3)鱼苗培育过程中,加工豆浆时,加入适量的食盐,进行投喂。

鱼类气泡病的防与治

鱼类气泡病的防与治

鱼类气泡病的防与治于洪波 王彩蕴 李丹 宋松伟 郝咏芳(营口市农业农村综合发展服务中心 辽宁 营口 115004)气泡病有别于其他病害,它几乎不受养殖品种和养殖阶段的限制,基本涉及所有品种的每个养殖阶段,一旦水体中出现气体过饱和现象,水生动物就易得此病,因此该病被称为水产养殖第一病害。

说到气泡病的防治,其实“防”就是如何保持水体中的气体含量一直在水生动物的承受范围内;“治”就是调节气体饱和度的变化和变化速率。

一、气泡病发生的原因研究表明,水中溶解气体过饱和是引起水生动物气泡病的根本原因。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在养殖过程中,正常情况下,水中的气体通过鱼类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进入体内,并供应给全身组织,这些气体是处于溶解状态的,最后从腮孔排出体外。

但是当水中气体处于饱和状态下,温度的升高和压强的降低导致气体的溶解度降低,其血液和组织中的溶解气体倾向于新条件下的平衡,一部分就会恢复到气体状态,这些溢出的气泡阻塞了血管,引起栓塞,致使鱼类死亡, 这就是所说的气泡病。

也称“气体栓塞病”。

其可诱发细菌感染及病毒病。

二、预防措施1.优化培苗模式池塘清塘,消毒,加注新水并进行肥水后,20天在进行放苗。

因为7~10天是浮游植物的生长高蜂,此时放苗最易发生气泡病。

清塘后10~15天又是浮游动物的生长高峰期,此时放苗易造成水体缺氧,同时增加鱼苗寄生虫发病的几率。

清塘20天左右水藻相达到相对稳定后再放苗,就可以减少气泡病发生的几率,大大提高鱼苗的成活率。

2. 曝气地下水经曝气处理后方可导入鱼池,尤其是超过90米深的地下水,否则会使地下水中氮气迅速溢出,这时引发的气泡病不一定是因为含氮量饱和,主要是因为没有曝气减压。

此外,白天应多开增氧机搅水曝气,因为一般水体白天表层溶氧高,中下低,用开增氧机来保证水中气体的平衡,从而减少气体饱和度的变化差值。

3.适当加深水位在合理范围内,水越深,缓冲能力越强,在过饱和水体中的鱼类, 本能促使它向深处安全区游去。

鲟幼鱼气泡病的发生与控制

鲟幼鱼气泡病的发生与控制
打水而 时形成 气泡 不易 散失 ,幼鲟误 食 吞入腹 中产 生气 泡瘸。 五 、防控措 施
肠气栓:肠气栓足由胃充气造成。解剖可见从前肠
到后 肠,气栓 布满拯 个肠管 .部分 食物粘 贴在肠 壁。肠
c 栓使消化道上下通气不畅,形成肠梗阻。
体 表黏附气泡 :气泡吸 附鱼体表 .初始 发生在 鱼鳍
三 早 、凹 定 、
2 四定” .“

春 季 防 鱼 病
四定即定质、定最、定I 对、定位。 直接喂鱼的青料璺新鲜适 口,水草要洗净,浮萍要消 毒,腐败变质的饲料不能投喂,同时饵料要寓宵营养,
适 u性 好 根 摧鱼 体大 小和摄 食 能力 ,在水 温 断升 高 的情况 下,逐 步增 加投饵 量 ,做到 适量 投喂 。投 喂要铂
早管理。一般春节前后投放鱼种较为适宜,这时水漩较 低,龟种活动力较弱。鳞片紧密,在捕捞 、运输和放养
过程中.种苗不易受伤。春季应在各种龟类代谢起点水 温之前就开始诱食,以促其 开食、快生长,增强龟体
质 .从 而达到 提 高抗病 的 E的 。 管 理足 相应 做好 规 I 划 安 排 .如 各利t 其 的检 杏 与维修 ,肥 料 和饲 料 的 I 渔 应 .池塘 生态 环境 的 凋控 。
硫 陵娅 铁台 剂 ( 比例5: ) . 克/ 全池 泼洒 ,】 门 2 o7 米 ~2 进 行 ‘ 。用 9 % 体敌 百虫0 2 . 兜/ 仝池 泼 次 0晶 . ~O 5 米
( 饵料消毒:投喂饵料不清洁,或腐 的饲料.或 2 )
未经 发酵 的粪 肥 ,足引 发肠 炎病和 鳃 病的 主要 因素 傲 水草 用r 的食 盐水 浸泡 3分 钟, 粪肥 按每 5千 兜加 j % 0 0 漂 白粉 10 2 兜搅 拌 后投 施 () 3食场 消毒 :鱼池 食场 内常 有残饵 ,残 饵腐烂 能为 痫原 体繁硝 提供 有利 条件 。 此 , 一 要定 期用漂 粉 是 20 5 克对水泼洒 食场 , 是要 在食场 喇 ,按每 j竹篓 l 漂 白粉 10 ,或每 袋装 硫酸 制 10 5克 0 克加 硫酸 亚铁 克挂 0 竹 篓 ( 进行 消。 袋) 薄.每 次每个 食场 挂3 只. 每天换 药 ~5

鱼类气泡病的防控方法

鱼类气泡病的防控方法

鱼类气泡病的防控方法气泡病就是游离态的氮气或氧气进入鱼体在组织或者血液中形成气栓而引起的疾病。

养鱼:鱼苗质量鉴别三法一、产生气泡的机制有三种:第一种:气体进入体内(鳃丝)。

环境气体过饱和(升温、降压、光合作用等),水体中形成游离气体,气体通过鳃进入体内,达到水体和血液气体都过饱和,血液中的气体形成气栓。

第二种:直接从口吞进体内。

底部发酵或底栖藻类光合作用产氧,鱼苗直接吞入口。

第三种:鱼体内自己产生。

水环境气体没过饱和,鱼从高压或低温转移到低压或高温环境,体内组织液中气体从未过饱和因为减压和升温而过饱和,气体从血液中逸出形成气泡。

不管是何种机制产生的气泡,这些气体一旦进入组织或者血液中,就会因栓塞位置的不同而引起各种症状与病变,如呼吸困难、突眼、贫血、机械损伤等,继发感染细菌后烂鳃、赤皮,最后引起细菌性败血症,也就是养殖户朋友常说的“烂鳃、赤皮、肠炎”,但对于鱼苗来说会直接导致死亡。

气泡病易发生于春夏、夏秋季节交替、突然晴天、天气闷热的时期。

资料研究表示:死亡率一般在5%左右,但急性可造成鱼苗100%的死亡率。

在实际生产中,发生气泡病后继发细菌感染会导致发病,也会发病的池塘死亡率大大提升。

二、气泡病现象有哪些?1、有的地区将“水花”称作“化水”?原来是因为“水花”放在池塘里,很多时候养着养着就没了,“化成水了”!这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气泡病!2、晴天下午偶尔会看见池塘里的鱼苗跳动?不久后就发病了。

这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发生了气泡病!晴天下午气泡病引起鱼苗在水面上跳3、四、五月份草鱼会出现很严重的“边缘性”烂鳃?这主要原因就是早期池塘发生了气泡病!气泡病引起边缘性烂鳃当然气泡病并不简单的只有这些,这只是典型的个例。

三、什么时候容易出现气泡病?1、突然阳光强烈(阴雨后晴天),最近的天气就是这种反反复复的现象,这也就是很多池塘的鱼久治不愈的原因,雨后天晴的时候不宜下肥过多,特别是“化肥”,化肥生长的藻类更单一化,易导致溶氧出现过饱和的现象,短期内溶氧过饱和对鱼类的损伤不大,但是时间久了就会发病甚至出现死亡。

鲟鱼主要病害防治

鲟鱼主要病害防治

鲟鱼主要病害防治鲟鱼具有个体大、生长快、可塑性强、易驯化、抗病力强、肉质好等特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鲟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鲟鱼养殖将对我省水产养殖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鲟鱼养殖原来集中在北方,由于人们养殖积极性提高,养殖区域逐步南移,中山在广东率先引入,目前已发展到深圳、珠海、新会、顺德、三水、河源等地。

根据广东各地的养殖情况,对养鲟鱼的几种主要病害提出以下防治方法:一、气泡病:气泡病是一种由水质变化而引起的非寄生虫病。

病鱼腹部膨大、表皮黏液增加,有黏滑感,部分鱼皮下伴有少量出血。

解剖观察,胃中有大量气体,肠中亦有泡沫气泡。

病鱼发病前摄食正常,发病初期摄食尚可,但已不像正常鱼那样平贴底部摄食,而是尾部向上倾斜,活动开始受限。

病情严重时仔鱼下沉困难,难以从池底摄饵料,常沿池壁在水体上层游动,最终腹部朝上浮于水面,数日后死亡。

病鱼发病特征是胃中气体不断增多,使胃呈进行性膨胀,病情随之加重。

防治方法:采用循环过滤装置养鱼时,应经常更换清洗过滤器;用循环水养鱼时,应保持氧气量充足。

无论循环水或流水养鱼,用先排水后注水的方式以防止水中氮氧过于饱和。

二、肝性脑病:患病鱼体色、体表正常,无明显病征,偶有头部前端和吻部的腹面表皮脱落,背部粉红,多为肝脏紫色、褐色、灰色、肝糜烂、肝组织颗粒变性由轻到重,呈空泡化、脂肪变性和水样变性坏死,并表现出脑组织病变与肝病的依赖性,只有肝病变后方有脑病变发生;胆囊及其脏器正常,肠内无食物,肠壁正常。

该病发生集中在体重15-20克,体长15-20cm的转食阶段。

患病初期病鱼有跳跃、乱窜等极度兴奋行为,散游独游,食量减少,后期处于昏迷、昏睡状态,停食,不日陆续死亡。

防治方法:合理投料,顺利转食,应研制全价鲟鱼配合饲料,并采取正确的投料方法,做好从天然的动物性饵料到人工配合饲料的转化工作,可有效预防鲟鱼肝性脑病。

合理用药,避免药源性肝损害以及肝病;合理使用添加剂和饲料原粮,避免肝中毒和脂质代谢紊乱;合理添加维生素E和胆碱,有利于肝功能恢复,但维生素E添加过量会导致早熟,还有损害作用。

中华鲟常见病的防治

中华鲟常见病的防治

中华鲟常见病的防治由于我国鲟鱼的发展前景广阔,近年来投资鲟鱼养殖的人越来越多。

但有关鲟鱼养殖的技术病害防治和鲟鱼对一些常用药物的敏感性等方面的报道却还少见,在养殖过程中遇到这方面的情况时却只能借以往的经验技术来处理,对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都缺乏依据和信心。

如果一旦病情判断错误或用药失误,不但错过了治疗时机,还有可能造成很大损失。

所以,借此在鲟鱼阶段的几种常见病及治疗处理的一些措施和经验同大家交流。

1. 出血病症状和病因:由气单胞菌引起的出血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发病迅猛,死亡率高。

曾在史氏鲟幼鱼(体重小于150克)中发现。

治疗方法:每隔5-10天用二氧化氯消毒,并在饲料中定期添加抗菌药物,以及一些提高抗病力的添加剂,如维生素C、E等。

幼鱼长至150克后,疾病逐步减少。

2. 肠炎病症状和病因:病鱼腹部膨大,行动缓慢,不摄食,肛门红肿、突出,粪便中带脓,严重者脓中有血,无食欲,行动迟缓,死亡较快。

剖开鱼腹可见局部发炎或全肠呈红褐色,肠里没有食物,肠壁弹性差。

在患病严重时腹部膨大,有黄色粘液流出。

鱼体体质较弱,摄入变质饲料而导致细菌感染。

治疗方法:⑴、对病鱼池泼洒15-20毫升/立方米的福尔马林浸泡1小时,隔天再用一次。

⑵、饲喂土霉素,头天5克/千克饲料,第2-6天喂3克饲料,每天2次,共喂7天。

⑶、饲喂大蒜,0.5千克/千克饲料的大蒜汁(50克大蒜捣碎取汁)+25克/千克饲料的食盐,共喂3-6天。

⑷、用0.6ppm漂白粉全池泼洒,1小时后换注4/5的新水;并保证每天换水1次。

同时,连续6天投喂抗菌素药饵,每天100kg鱼体投放药物500mg,在药饵中加入适量大蒜汁,则效果更好。

⑸、用含痢特灵0.2%的药饵投喂,连续投喂5-6天即可治愈。

3. 烂鳃病症状:病鱼行动缓慢,不吃食,鳃上粘液增多,鳃丝红肿,鳃的某些部位因局部缺血呈淡红色或白色,严重时,鳃小片坏死脱落,鳃丝末端缺损。

治疗方法:⑴、对病鱼池泼洒15-20毫升/立方米的福尔马林,浸泡1小时,隔天再用一次。

鱼得了气泡病怎么办?鱼气泡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鱼得了气泡病怎么办?鱼气泡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鱼得了气泡病怎么办?鱼气泡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常见问题】:鱼气泡病怎么办?【专家解答】:如今天气开始慢慢回升马上开始进入到夏季高温季节,如今在养殖水产的养殖户需要注意的就是鱼患上气泡病,在高温养殖的时候很容易的气泡病,那么,当鱼得了气泡病应该怎么办呢?图:金鱼【疾病原因】:水产养殖过程中气泡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水温快速升高导致水体中空气过饱和而引起的气泡病,主要发生在阴雨后晴天,气温、水温快速升高的阶段;水温高时,水中溶解气体的饱和量低,所以当水温升高时,水中原有溶解气体,就变成过饱和而引起气泡病。

另一种是氧气过饱和而引起的气泡病,主要发生在浅水池塘、大量施肥的池塘和藻类繁殖初期的池塘。

【主要症状】:一般发病初期,可见少量池鱼在水面头向下、尾朝上翻转逗留,甚至跳跃。

随着病程的发展,鳍条发白,近距离观察,肉眼可见鱼的尾鳍、背鳍、胸鳍、腹鳍上有大小不同的气泡。

严重时,鱼的各个鳍条发红,鳍条组织内有大量的气泡,吻端、眼眶、鳃盖及肠道内均可见大小不一的气泡。

个别病鱼身体腹鳍两侧以后部位或全身竖鳞,揭开鳞片可见表皮下面有大量气泡。

图:鱼气泡病病症【防控措施】:1、对于浮游植物过多的肥水塘,可以使用海联科二氧化氯;2、中午开启增氧机曝气;3、有条件的加注溶解氧较低的井水和浮游动物较多的老水;4、泼洒表面活性剂加速过饱和气体的逸出,可以使用食盐(4-8ppm),食盐可以起到降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调节水体渗透压的作用,高浓度时有一定的杀菌、消炎作用;5、气泡病发病后的池塘要及时泼洒海联科聚维酮碘(2-3亩*米/瓶)等刺激性较小的消毒剂或抑菌的中药制剂(海联科蚌毒灵散),防止继发感染细菌性疾病、水霉病等。

【总结】:在温度高温变化会导致水中空气很多导致疾病的发生,所以在养殖的时候要注意水质的问题,水的治疗抓好,就会减少此类疾病的发生,在养殖鱼的时候,要时常注意问题,细心观察,避免疾病发生而导致的损失的发生。

观赏鱼气泡病的症状表现,气泡病因及症状防治

观赏鱼气泡病的症状表现,气泡病因及症状防治

观赏鱼气泡病的症状表现,气泡病因及症状防治养鱼须知:气泡病因及症状防治导读:水族养殖的气泡病,是因水中气体饱和,造成饲养鱼只生病,严重急症时可能会死亡,是一种有致命性的疾病,所以有饲养水族的饲主,应该注意小心,现在就请看以下,有关气泡病的各项介绍吧。

一、鱼气泡病的病因1、气体过饱由于水中某种气体过饱和,鱼的肠道出现气泡,或体表、鳃上附着著许多小气泡,使鱼体上浮或游动失去平衡,严重时可引起大量死亡,这种病主要危害鱼苗。

2、肥料致病池塘、鱼缸中施放过多未发酵肥料,生肥在池塘、鱼缸底部分解放出甲烷和硫化氢的小气泡,鱼苗误当食物吞入。

气泡在肠内积累较多时,加之硫化氢等对鱼苗有毒,使鱼体上浮,失去下沉的控制力。

3、氧量过饱病因是水体中某些气体的含量达到过饱和而引起,如水中含氧量达14.4毫克/升,即饱和度为192%时,体长1厘米的鱼苗便可发生气泡病。

4、产生本病溶氧量过饱和常见于夏季高水温期,再加上水中植物性浮游生物太多,经日光照射下,这些植物行光合作用,产生大量氧气,而产生本病5、溶氧过高一般溶氧之饱和度高于125%被认为是有危险性,若高于300%则有致死性,饲养者,不得不甚。

二、鱼气泡病的症状1、外观症状气泡病的外观症状是在体表隆起大小不一之气泡,常见于头部皮肤,眼球四周及角膜,对光检查上述部位不难发现气泡的存在。

2、眼球肿胀若气泡蓄积在眼球内或眼球后方,会引起眼球肿胀,严重时可将眼球向外推挤而突出,所以本病亦为突眼症原因之一。

3、急性病例急性病例易发生于鱼卵孵化期或鱼苗期,病程往往只有几分钟,却可造成100%死亡率。

4、主症膨大主要症状为腹部膨大、突眼、鳃丝肿大及卵黄囊异常膨大,通常待养殖者发现之时,往往只见到腹部膨大而且是已经死亡之鱼苗。

5、春夏较多此病多发生在春末和夏初,鱼苗和鱼种都能发生此病,特别对鱼苗的危害性较大,能引起鱼苗大批死亡。

用浮游植物异常增殖的水进行人工孵化时,刚孵出的鱼苗常发生气泡病。

俄罗斯鲟苗种培育阶段气泡病的防治措施探究

俄罗斯鲟苗种培育阶段气泡病的防治措施探究

水 养殖用水水质的要求 。
2 . 池塘条件 : 试 验 研 究 用 池 塘 2口 ,

口作为试验塘 6亩 ,另一 口作为对照
塘 5亩 , 池塘 东西走 向. 呈长方形 , 池 底
平坦, 淤泥约 2 5 c m, 平均水深均为 1 . 7 m
水 源充足 、 无 污染 , 进 排水独立 。
气体过饱和引起 。 由于鲟鱼苗种培育一般是 在春节前 后 至夏季这一时间段 , 水温较低时 , 本养 殖 场采用锅炉加热使水温提高 ,若水温 突变 , 仔鱼难以适 应 , 很容易导致气泡病 的发生 , 加之孵化桶 中使用气石充氧 , 产 生很 多气泡 ,仔鱼很容易将它 当成饵料
l %的食 盐水浸浴 , 调节鱼体渗透压 , 排除
高效健康养殖模 式集成技术 。研究结果
表明: 投放大 规格草鱼 种 , 采取 8 0 : 1 5 : 5
混养模式 、 投 喂优 质 配 合 鱼 饲 料 、 生 物 肥
料调节水质 、 合 理 控 制 池 塘水 位 、 适 时 鱼
3 . 养殖设备 : 池塘均配备 1 . 5 k W 增氧
机 、全 自动 增 氧 控 制 器 、 6 O 一 1 2 0 投 饵 机 各 1台 。
侧布满气泡 , 因鳃丝毛细血管循环障碍 ,
导致鳃丝颜色加深 , 黏液分泌增多 , 有 时 会 出现烂鳃现象 ; 腹部肌 肉充血 , 吃食状
态极 差 。剖 解 发 现 , 患病 鱼 鳔 充 气 胀 大 ,
鳔 壁 被 胀 得 异 常 透 明。 由 于鳔 膨 胀 , 所占
3 - 6 c 1 1 1 , 该病从 发病 到死亡 的时间很短 , 如不及时采取措施 ,会造成很 严重的经 济损失 。发生气泡病 的原因往往是 水中

鲟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病害的防治技术

鲟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病害的防治技术

鲟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病害的防治技术鲟鱼是最原始的脊椎动物之一, 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

我国的鲟鱼养殖业自上个世纪90 年代起步后发展迅猛,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和流水养殖都形成了一定规模。

近年来伴随人工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鲟鱼病害呈大幅度上升趋势, 广东、湖北、四川等地发病情况均比较严重, 给养殖户和鲟鱼产业带来危害。

下面就鲟鱼人工养殖过程中的一些常见疾病与防治概述如下:1 鲟鱼病害的预防鲟鱼养殖方式大多为高密度、集约化的养殖方式,鲟鱼很容易因环境不良、投饵不当致病,一旦发病就会迅速在个体间传染,以致在很短时间里发生较大规模的群体疾病,药物治疗较难控制。

做好鲟鱼疾病的预防,是控制鲟鱼疾病的首要工作。

一是鲟苗放养前,对养殖设施必须进行药物消毒,如用高锰酸钾溶液(20mg/kg)浸泡或用生石灰(150mg/kg)全池泼洒。

值得注意的是养殖设施消毒后,必须用清水冲洗干净药物残液或让消毒药物药性消失(生石灰要等5~7d)后,才能放鱼。

二是鲟鱼苗种放养时,需用3%的食盐水浸泡5~10min。

三是在鲟鱼发病高峰的仔鱼开口和幼鱼转食时期,需定期用聚维酮碘(PVP-I)0.5mg/kg 对水体消毒和在饲料中添加大蒜素预防肠炎等。

四是对鲟鱼食用的生物活饵料(水蚤、水蚯蚓等)需严格消毒,常用消毒方法是将待用的活饵料用紫外线照射30min 后,再用5%食盐水溶液浸泡10min。

五是对危害较大的鲟鱼病毒或细菌性疾病,可采用疫苗人工免疫的方法。

六是加强日常管理,定时排污、换水,及时捞出死鱼,保持良好的水环境;坚持巡池,防止鼠、鸟、蛇、猫、凶猛鱼类侵袭。

2 常见病害防治2.1 细菌性败血病2.1.1 病原。

该病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该菌在自然界尤其是水体中广泛分布,为条件致病菌。

2.1.2 症状。

病鱼行动迟缓,摄食量下降,体表症状为腹部、口腔周围、骨板基部出血,肛门红肿,鳃丝颜色较淡;剖检有淡红色腹水,肝脏肿大呈土黄色,有坏死灶,后肠及螺旋瓣出血发炎,并充满泡沫状黏液物质。

鲟鱼苗种培育阶段气泡病的危害与防治 - -

鲟鱼苗种培育阶段气泡病的危害与防治 -          -

鲟鱼苗种培育阶段气泡病的危害与防治摘要:一、气泡病症状 1.游动:仔鱼旋转游动,侧卧间歇片刻后又重复旋转游动,持续一段时间后随着体能大量消耗,旋转游动频率降低,渐渐浮游于水面,如果症状加剧,会出现仔鱼腹部向上,漂浮于水面的现象。

在此阶段,仔鱼往往下潜困难,游动行为难以自身控制,直接导致仔鱼摄食一、气泡病症状1.游动:仔鱼旋转游动,侧卧间歇片刻后又重复旋转游动,持续一段时间后随着体能大量消耗,旋转游动频率降低,渐渐浮游于水面,如果症状加剧,会出现仔鱼腹部向上,漂浮于水面的现象。

在此阶段,仔鱼往往下潜困难,游动行为难以自身控制,直接导致仔鱼摄食困难。

2.鳔鳔充气胀大。

原本稍厚的鳔壁被气体充胀得异常透明。

由于鳔异常充气膨胀,严重地挤压各内脏器官,导致器官变形,甚至萎缩。

3.胃肠:受鳔严重挤压的胃肠有不同程度的充气、膨胀。

胃肠充气、膨胀,除挤压其他内脏器官外,因其本身内存气体,造成胃肠气栓。

胃内气泡体积较大,数量较少;肠内气泡体积较小,数量很多。

4.鳃:由于仔鱼鳃盖发育尚不完善,并不能将整个鳃部覆盖,这样伴随着气泡病发生,早期会出现裸露部分的鳃丝末端膨大、弯曲。

随着时间的延长和程度的加重,鳃丝末端毛细血管因循环障碍,表现出鳃丝颜色加深、粘液异常增多、粘附脏物等症状,更为严重者会出现一些其他烂鳃症状。

5.肛门:胃肠及消化腺严重被挤压,形成胃肠气栓,导致仔鱼肛门红肿、外突等症状。

6.其他如眼睛突出、鳍基充血、腹部肌肉充血等症状。

二、气泡病危害1.开口仔鱼开口仔鱼前期主要以卵黄囊作为营养来源,同时以卵黄囊上的毛细血管网行使呼吸功能,此期间仔鱼处于垂直游泳阶段。

而气泡病会对卵黄囊上娇嫩的毛细血管网造成损伤,导致呼吸效率降低,对仔鱼垂直游动造成沉重负担,甚至难以下潜。

仔鱼由于气泡病影响,推迟开口时间,开口滞后导致仔鱼长时间饥饿,对以后仔鱼的存活率和生长率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2.转口仔鱼转口阶段的仔鱼完全转入底栖生活,以外界饵料作为营养来源,游动速度加快,对氧气需求量增加,以鳃为呼吸器官,但鳃尚不完善。

鱼类水花阶段气泡病的防治(全文)

鱼类水花阶段气泡病的防治(全文)

鱼类水花阶段气泡病的防治(全文)笔者在近几年的养殖和推广过程中发现,水花阶段危害鱼类的最主要病害是气泡病。

往往给生产者带来重大损失。

本文就笔者遇到的鱼类水花培育阶段气泡病的发生情况和防治方法进行简单总结,供养殖户参考。

一、发病和流行情况2006-2009年间。

笔者共观察到鱼类水花阶段气泡病6例,全部病例均在夏季养殖池塘中发生,同池套养的其它鱼类未见发生。

气泡病多发生在“水花”下塘1周以内-可造成鱼苗大置死亡,严重时若处理不当可导致全部死亡。

发病多在晴天13:00-17:00,往往急性暴发,日落后减轻。

二、气泡病发病症状发病初期,可见少量鱼类在水面混乱无力离群漂游,不久鱼体表及体内出现气泡。

当气泡不大时,鱼还能反抗其浮力面向下游动,但身体已失去平衡,头部朝下,尾部上翘;特别严重时,鱼苗腹内在池埂上观察肉眼就可见有一大的透明气泡。

三、发病原因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水质过肥,日照充足,水中藻类光合作用过于旺盛,释放大量氧气于水中,水中极易产生过量溶解氧,易释放形成大量氧气微气泡和小气泡,鱼苗误食或渗透进入体内,导致鱼苗浮出水面而亡。

四、防治方法笔者在多年的养殖过程中发现,传统资料上介绍的防治办法效果都不太理想。

如“加注新水法”,几乎所有发生气泡病的池塘,水质都较肥,往往越加水越严重;“池水曝气法”,由于鱼苗太小,不能用增氧机,水泵等设备。

所以也不适用;“遍洒食盐法”,成本高且收效甚微,又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每天下午都要用,劳动强度大。

笔者通过多年的探索,采用以下两种办法最为有效。

1.遍洒硫酸铜在鱼苗下塘前3天,如果水质过肥(透明度小于30cm),用硫酸铜0.5-0.7mg/L全池遍洒,以杀灭部分藻类。

正常情况下鱼苗下塘后,能降低巴度,从而降低水中溶解氧,避免气泡病的发生。

2.喂熟豆浆正常情况下鱼苗下塘需喂生豆浆,每天喂两次,上午8-9时,下午3-4时。

每天每万尾鱼苗喂50-100g黄豆。

具体方法是把黄豆泡胀后直接用磨浆机磨成豆浆,全池遍洒。

鲟鱼常见病有哪些?如何治疗效果好?

鲟鱼常见病有哪些?如何治疗效果好?

鲟鱼常见病有哪些?如何治疗效果好?鲟鱼是目前世界上现存鱼类形体非常大的一种,后来随着人们对于鲟鱼价值的开发,市场需求不断增大,也有不少人开始人工养殖鲟鱼。

在鲟鱼养殖过程中容易发生哪些病症?该如何去去治疗?1、鲟鱼车轮虫病病症与病因:病原体为车轮虫。

因病原体在鱼体和鳃耙上寄生过多而引起鱼体衰弱、游动迟钝、不摄食、生长缓慢,严重时大量死亡。

防治方法:用5%的食盐水浸泡1小时左右,然后采取流水饲养有较好疗效;此外,也可用15%-25%浓度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但不能使用硫酸铜。

2、鲟鱼肿嘴病病症与病因:此病在史氏鲟的幼体阶段发生得较多。

是由细菌引起的,主要是因为投喂变质的饵料所致。

病征为嘴肿、四周充血、排泄孔、不能活动,有时伴有水霉病发生。

防治方法:及时捞出病鱼,清除残饵,换注新水,定期对饲料台进行消毒,保证饲料的质量。

3、鲟鱼斜管虫病病症与病因:病原体为斜管虫。

当病原体大量寄生于鱼体、口腔、鳃部时,会引起病鱼烦躁不安,体表呈蓝灰色薄膜状,口腔及眼中黑色素增多。

防治方法: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主要采取的措施是将病鱼转入流水池中饲养,死亡率可降低到4%以下。

4、鲟鱼气泡病病症与病因:水中氮气或氧气含量过饱和,鱼的肠道、鳃内、肌肉等组织内形成微气泡,再汇聚成较大的气泡,进而使微细血管产生栓塞,造成组织水肿等现象,而使鱼致死。

发病时,鱼游动缓慢、无力、上浮、贴边。

防治方法:过滤水源,解决水源中过饱和的氮气或氧气。

采用聚维酮碘或二氧化氯进行药浴消毒。

以上就是“鲟鱼常见病有哪些?如何治疗效果好?”。

关于鲟鱼的相关内容就先介绍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到大家。

鱼苗气泡病不能忽视

鱼苗气泡病不能忽视
。 , , ,


9 ) 孔雀石绿 (

:
孔雀石绿属 染料类药物 可以有效 防止水毒病 还 可治疗小
( 滁 州师专 九 二 政 史 ( 2 )
:
,
,
瓜病和一 些外寄生虫病
赵 文虎
邮编 23960 )
:
, , , , ,



,


时停 头向下 尾 部上翘 继而 漂浮水面 直至死亡 料

,
,,ຫໍສະໝຸດ ,。( 三 ) 预防


1

不施未 经 发酵 的肥
,

2

坚 持 四定 投饵 ; 保持浮游植物的合理 正 常繁殖
,




3

运 输鱼 苗时 不得急剧送


氧 送 气 用地下水要 充分曝气 转人 新鲜水 质的环境 ;

,

,
鱼 苗
,
气 泡 病 不 能 忽 视
, , ,


,

在鱼苗培育中 经 常碰到鱼 苗的肠道中有不少气 泡 有的鱼 体和鳃丝上 附着较多 的水气泡 使鱼 体上浮 不能不沉 游动不正 常 严重时引起鱼 苗大量死亡 造成损 失
其病因症状 防治技术如下 ( 一 )病 因 1 塘 中施 放过多未经发酵的肥 料 肥料在 池底 不断分解 消耗水 中氧
5 ) 大蒜 具有 良好的杀菌作用 按照 一 定的 比例与饲 料 混 合喂鱼 可 等 ( 6 ) 硫酸 及硫 酸亚 铁 可以 ( 治 鱼类肠炎 灭鱼 防 病 铜 杀 体外寄生的鞭毛虫 纤毛虫 吸管虫等 因硫酸铜的安全 范围小 ( 一 般每立 米 。 5 克 ) 所 以使

鱼苗培育谨防“气泡病”

鱼苗培育谨防“气泡病”

鱼苗培育谨防“气泡病”鱼苗培育是养殖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阶段,影响着养殖全年的经济效益。

若鱼苗成活率高,则可以有效降低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效益。

但在养殖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严重影响了鱼苗培育的成功率,下面就此介绍一下常见的问题及其防治方法。

一、气泡病气泡病是鱼苗培育期间最主要的疾病,能够导致鱼苗直接或间接死亡,主要发生在晴天下午,发病时鱼苗死亡量大,从几千尾至几万尾不等。

(一)主要原因1、池塘中的气体过饱和,如氧气、氮气等,游离气体经鳃进入血液,形成气栓,影响鱼体的正常生存。

2、底栖藻类光合作用或池塘底部发酵产生气体,被鱼苗直接吞食,在肠道中形成气泡,影响摄食等活动,最后导致死亡。

3、气压或水温变化大,易造成鱼体中气体过饱和而形成气栓,导致死亡。

(二)防治方法1、加深水位,维持水体稳定。

2、晴天下午勤开增氧机,持续3小时以上。

3、适当使用生物菌制剂,如“利饵多”、“利苗多”等,有效培养浮游动物,抑制藻类繁殖。

4、发病时,及时打开增氧机曝气,同时使用“速解安”急救,后可适当使用“永乐碘”防继发细菌感染。

二、寄生虫寄生虫也是鱼苗培育期间主要危害之一,当池塘底质环境差,有机质积累较多,为寄生虫大量繁殖提供了充足的营养。

通常在每年5月至9月,水温20-30℃时最为常见。

由于鱼苗规格小,体质差,感染寄生虫后易引起死亡,一般常见的寄生虫主要有车轮虫、指环虫等。

(一)主要症状车轮虫主要寄生在鱼苗鳃部和体表上,大量寄生时,鱼苗出现“白头白嘴”或“跑马”(环游不止)现象,后直接导致死亡。

指环虫主要寄生在鱼苗鳃部,使得其黏液增多,阻碍呼吸,甚至出现贫血现象,引起鱼苗死亡。

(二)防治方法平时注重改底、解毒,减少底部有机质积累,改善池塘环境,减少寄生虫的繁殖生长。

若出现发病,可适当使用“虫藻易克”或“指环易克”进行处理。

三、敌害生物在养殖过程中,敌害生物能够摄食鱼苗及饵料,影响鱼苗正常生存和生长。

常见的敌害生物主要有大型节肢动物、白鹭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鲟鱼气泡病的防治方法
1、症状病鱼游动缓慢、上浮贴边,或分布在水流较缓处的中上
层水中,病重者腹部膨大明显,下沉困难。

肉眼检查,可见在口前两侧的两条沟裂内有许多呈线形排列的气泡;剖腹可见部分胃内有食物,肠内有黄色粘液和气泡。

镜检鳃丝发白,鳃丝间粘液较多,有许多小气泡,鳃丝完整。

2、病因本病是水中氮气或氧气含量过饱和时(氮气饱和度达125%以上时即会发生氮气所引起的气泡病;在氮气饱和度达130%以上时,短时间内即会引发致命的危害),使得鱼的肠道、鳃、肌肉等组织内
形成微气泡,进而使微细血管产生栓塞,造成组织水肿等现象,而使鱼死亡。

养殖用水使用地下深层水或自喷地表水时,极易取到氮气过饱和的水而引发此病。

3、危害该病对中华鲟幼鱼(15cm以下)造成危害最大,严重时,3~5d就可使大部分的鱼死亡。

4、治疗①全池泼洒食盐,使池水浓度为0.5%。

②把有病的鱼收集到经处理过的较低温水中,加大水流速度,增加鱼的运动量,使鱼通过体循环,较快地排出体内气泡。

5、预防①减少水源过度曝气,防止水源中气体过饱和。

②幼鲟
转食期间,池中充气头罩上网罩,可避免鲟鱼误食气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