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彼得与狼》说课稿、评课、反思
彼得与狼教学反思优秀7篇
彼得与狼教学反思优秀7篇篇一:彼得与狼教学反思篇一《彼得与狼》是用交响音乐来讲一个生动的故事,不同的乐器扮演不同的主角,利用网络视频资源及课件,我让学生先看乐器图片,然后听乐器的声音,再自己总结出每种乐器所扮演的主角,让学生自己理清人物性格与音乐的关系,比如:彼得――弦乐四重奏―――勇敢坚定;小鸟――长笛――灵活轻巧等,这一环节设计()一改过去听故事――复述故事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结合美术学科(乐器的图片、主角的形象),让学生在各种意境中一次次地熟悉各种主角的主题音乐,循序渐进地掌握作品的主题和作品所表现的资料,为学生后面的表演做了铺垫。
在这个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开发了学生的表演和创造潜能,使学生开心快乐地获得审美愉悦体验,增强了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信心,同时也使音乐教学变得更加简单和愉悦。
我利用网络教学,让学生观看了《彼得与狼》的动画片,这但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也是他们进行认知活动的重要途径。
在观看时,我用了两种方式,只看画面没有声音,只听声音没有画面,比较欣赏的目的是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设置情境,赋予动画的音乐性激活教学,在动态画面与节奏配合的实践中,有效地进行音乐基本节奏的感知、内化、提高,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让学生再现彼得与小鸟怎样样捉住了狡猾的大灰狼,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让学生的欲望得以释放,让他们的个性在此得以张扬。
总之,整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欲望,变被动为主动,把知识的掌握当作一种精神的享受,在愉悦中得到美的熏陶,得到情感的审美体验。
篇二:将交响音乐当成我们的朋友。
篇二很多人包括很多音乐教师,总感觉交响乐是“古典的、严肃的”音乐,会有敬而远之的感觉。
如果我们就把交响乐当作是游戏音乐、我们身边最平常的朋友,然后自然而然地把它带进学生的音乐生活中,我想更会引起学生自然的、亲切地感觉,从而把交响音乐留在身边,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领悟其深刻的意义与唯美的表现力。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欣赏 彼得与狼》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欣赏彼得与狼》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欣赏彼得与狼》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材中的一课。
本节课通过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他们对古典音乐的兴趣。
教材以富有生动故事情节的《彼得与狼》为载体,让学生在感受音乐之美的同时,体验音乐与故事的完美结合。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善于模仿,好动,好奇心强。
但在音乐欣赏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对一些基本的音乐要素如旋律、节奏等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彼得与狼》的创作背景,理解音乐与故事的结合。
2.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通过对《彼得与狼》的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使他们能够辨别基本音乐要素。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彼得与狼》的故事情节,感受音乐与故事的融合。
2.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古典音乐的基本要素,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水平。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故事导入法,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乐与故事的结合。
3.采用分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4.运用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故事《彼得与狼》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
2.欣赏:让学生聆听《彼得与狼》的音乐,引导他们关注音乐与故事的联系。
3.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音乐与故事结合的感受,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4.分析:讲解《彼得与狼》中各个角色对应的音乐主题,引导学生理解音乐要素在作品中的表现。
5.问答:针对《彼得与狼》中的音乐特点,设置一些问题,检验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音乐与故事的结合,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1.标题:《彼得与狼》2.故事情节:简要概括故事情节,突出音乐与故事的结合。
彼得与狼说课稿
《彼得与狼》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彼得与狼》。
我是从以下着几个方面进行阐述的:一.说教材《彼得与狼》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音乐故事》的欣赏内容,这首交响童话是普罗科菲耶夫应一位剧院经理的请求而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创作于1936年,为了让孩子们了解西方古典音乐和管弦乐队,特地采用了童话故事这种轻松直观的方式所写的一首交响童话。
通过对这首乐曲的欣赏学习可以使孩子们从故事中受到教育,同时还了解到各种动物的不同性格特征,以及各种乐器的音色和表现力。
这首作品是对曾经在音乐欣赏中学习的各种西洋管弦乐音乐知识的一个汇总,也是基于学生长期进行音乐欣赏活动中的一个整体呈现。
二.说教学目标1、通过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让学生分辨西洋乐器小提琴、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圆号、定音鼓等乐器的音色,能说出乐器所塑造的音乐形象。
2、通过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学生熟悉交响童话中人物的音乐主题,并能哼唱彼得的主题。
3、通过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学生知道音乐也能讲故事,从而喜欢交响童话,并能从故事中得到一定的启发。
三.说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在欣赏过程中能准确把握彼得的音乐形象,并能哼出彼得的主题音乐。
教学难点:聆听过程中感受和体验不同音乐主题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
四.说教法本课时采用了1.情景教学法,通过课件观看展现童话故事里的场景和人物,达到情景融合的直观教学。
2.参与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到模仿表演中,引导学生用肢体语言表现乐曲的情绪。
3.自主合作探究法,讨论合作相互交换达到加深故事的了解和乐曲的情绪变化。
我的设计理念是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施展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师生的融合中高兴地进行教学。
五.说学法1.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同时播放音乐,是学生通过观看画面增加必定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2.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让学生通过听、看、演、等要素,让学生去感知音乐的情绪及音乐元素的表现方式。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彼得与狼》评课稿
《彼得与狼》评课稿
《彼得与狼》是用交响音乐来讲一个生动的故事,不同的乐器扮演不同的角色,利用网络视频资源及课件,老师让学生先看乐器图片,然后听乐器的声音,再自己总结出每种乐器所扮演的角色,让学生自己理清人物性格与音乐的关系,比如:彼得----弦乐四重奏-----勇敢坚定;小鸟----长笛----灵活轻巧等,这一环节设计一改过去"听故事--复述故事"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结合美术学科(乐器的图片、角色的形象),让学生在各种意境中一次次地熟悉各种角色的主题音乐,循序渐进地掌握作品的主题和作品所表现的内容,为学生后面的表演做了铺垫。
在这个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开发了学生的表演和创造潜能,使学生开心快乐地获得审美愉悦体验,增强了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信心,同时也使音乐教学变得更加轻松和愉悦。
老师利用网络教学,让学生观看了《彼得与狼》的动画片,这可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也是他们进行认知活动的重要途径。
在观看时,我用了两种方式,只看画面没有声音,只听声音没有画面,对比欣赏的目的是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设置情境,赋予动画的音乐性激活教学,在动态画面与节奏配合的实践中,有效地进行音乐基本节奏的感知、内化、提高,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让学生再现彼得与小鸟怎么样捉住了狡猾的大灰狼,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让学生的欲望得以释放,让他们的个性在此得以张扬。
总之,整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欲望,变被动为主动,把知识的掌握当作一种精神的享受,在愉悦中得到美的熏陶,得到情感的审美体验。
彼得与狼说课稿
彼得与狼说课稿《彼得与狼》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彼得与狼》。
《彼得与狼》是一部经典的交响童话,它通过不同乐器的独特音色和旋律,生动地描绘了彼得与狼斗智斗勇的故事。
这部作品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彼得与狼》是人教版音乐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这部作品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充满了戏剧性和趣味性。
教材选取这部作品,旨在让学生通过欣赏音乐,感受不同乐器的表现力,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故事内容。
二、学情分析我所面对的学生是具体年级的孩子,他们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想象力丰富的阶段。
在之前的音乐学习中,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但对于交响童话这种较为复杂的音乐形式还相对陌生。
不过,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表现欲,只要我们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就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听辨出不同乐器所代表的角色形象,了解交响童话的基本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模仿、表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表现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彼得勇敢机智的品质,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听辨不同乐器的音色,理解其所代表的角色形象。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故事内涵。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直观演示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引导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模仿体验法。
六、教学过程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一)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我会给学生们讲一个自己小时候的故事。
《彼得与狼》音乐教案优秀10篇
《彼得与狼》音乐教案优秀10篇《彼得与狼》教学反思篇一《彼得与狼》教学反思1、分段听赏老师引导:音乐告诉我们森林中先后出现了谁?来干什么?在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学生回答……)2、学生讨论,讲述整个故事。
以小组为单位,一起讨论,讲述整个故事。
3、完整听赏。
(一位学生旁白)4、揭题:大家知道我们刚才欣赏的这首乐曲吗?它是俄国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作曲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5、创作画面:(师)这首乐曲它既是一个动人的童话故事,又是一幅美丽的连环画,你看,上面这幅画面展现的是哪一段音乐的内容?(结尾)那么,前面随着七个主人的陆续出现,不同的音乐给我们展现的七幅不同的画面,要请同学们创作完成!(首先,请问,猫出现时的画面是怎样的呢?)这是第几副画面?(第四幅)(那就由第四小组每一位同学负责这幅画面创作。
)最后由组长从小组中选出最漂亮的一幅上前展示,并用语言描述一下画面的'内容。
反思:这是一堂音乐的综合课,一改过去“听故事――复述故事”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结合美术学科(乐器的图片、角色的形象、连环画创作等),巧妙地安排教学环节(参加演奏会――寻找乐器的主人――主人间发生的故事),让学生在各种意境中一次次地熟悉主题音乐,循环渐进地掌握作品的主题和作品所表现的内容。
整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学习欲望,变被动为主动,把知识的掌握当作一种精神的享受,在愉悦中得到o的熏陶,得到情感的审美体验。
新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不仅提出了“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而且还增加了与姐妹艺术的综合、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
这是新的理念,新的举措,富有鲜明的改革色彩。
我们在付诸实施推广中,既要大胆实践,又要不断地总结经验。
《彼得与狼》教学教案篇二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彼得与狼》教学目标:通过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初步了解乐器的音色特点和丰富的表现力,感受乐器所塑造的音乐形象,体验音色、旋律、节奏、速度等音乐要素在作品中的表现效果以及所表现的故事情节。
彼得与狼教学反思6篇
《彼得与狼教学反思》彼得与狼教学反思(一):《彼得与狼》是用交响音乐来讲一个生动的故事,不同的乐器扮演不同的主角,利用网络视频资源及课件,我让学生先看乐器图片,然后听乐器的声音,再自己总结出每种乐器所扮演的主角,让学生自己理清人物性格与音乐的关系,比如:彼得----弦乐四重奏-----勇敢坚定;小鸟----长笛----灵活轻巧等,这一环节设计一改过去听故事--复述故事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结合美术学科(乐器的图片、主角的形象),让学生在各种意境中一次次地熟悉各种主角的主题音乐,循序渐进地掌握作品的主题和作品所表现的资料,为学生后面的表演做了铺垫。
在这个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开发了学生的表演和创造潜能,使学生开心快乐地获得审美愉悦体验,增强了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信心,同时也使音乐教学变得更加简单和愉悦。
我利用网络教学,让学生观看了《彼得与狼》的动画片,这但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也是他们进行认知活动的重要途径。
在观看时,我用了两种方式,只看画面没有声音,只听声音没有画面,比较欣赏的目的是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设置情境,赋予动画的音乐性激活教学,在动态画面与节奏配合的实践中,有效地进行音乐基本节奏的感知、内化、提高,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让学生再现彼得与小鸟怎样样捉住了狡猾的大灰狼,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让学生的欲望得以释放,让他们的个性在此得以张扬。
总之,整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欲望,变被动为主动,把知识的掌握当作一种精神的享受,在愉悦中得到美的熏陶,得到情感的审美体验。
彼得与狼教学反思(二):《彼得与狼》教学反思《彼得与狼》是一部听音乐、讲故事的交响童话音乐作品,作者是俄国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
这首作品创作于1936年,根据俄罗斯同名童话写成。
它透过乐器的演奏和朗诵描述了一个十分生动的童话故事作品。
透过音乐的描绘和解说词的辅助,不仅仅通俗易懂,而且能够使孩子们从故事中受到教育,同时还了解到各种动物的不同性格特征,以及各种乐器的音色和表现力。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彼得与狼》评课稿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彼得与狼》评课稿《彼得与狼》评课稿观看动画短片,了解交响童话《彼得与狼》中的故事,并且听音乐后思考:作曲家如何用丰富多彩的乐器来表现不同的角色任务?在观看动画短片过程中,感受具体角色形象,去形象的观看到作者的音乐塑造的角色形象是这样的,用动画短片来呈现整个交响童话的故事。
让孩子将整节课的故事串起来。
教师注重发挥集体参与的积极性,让全班同学参与进表演,有利于带动班里平时不太爱动的同学一起参与。
李峰评课:本节课通过学生的自编自导活动,让学生自己去表演中体会、感受。
教师采用对比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去比较、发现不同,在实际教学中体会感受找到答案,相比老师直接告诉答案会有更有意义和价值。
姚玉如评课:本堂课老师宣读音乐剧组招聘启示。
通过招聘启示,为学生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为后面的音乐童话欣赏做铺垫。
学生了解招聘启示,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招聘活动。
即不知不觉地积极参与到欣赏音乐活动中。
高雅评课:本堂课采用听一听、玩一玩、动一动的教学手段,放松学生对于课堂的紧张感,提升师生之间的默契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初步体验师生互动,共同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
曹倩评课:整堂课都在“说故事、听故事、演故事”的过程中进行。
故事层层深入,学生在不断设疑、不断解疑中兴趣盎然,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主动地去表现故事,从而达到主动聆听的效果。
在讲故事、演故事的活动过程中,带入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主观情感因素,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倾向。
如在听故事、说故事环节中,教师设疑,学生想像情景,并带着主观情绪体会音乐形象的发展,在不知不觉中感悟“真善美”。
张云志评课:本堂课教师注重对学生的多方位评价,让同学们进行自我评价,同时可进行他评,通过积极的课堂表现领取优秀演员纪念证书。
以此来激励学生,让学生通过这节欣赏课,喜欢交响乐。
陈凤伟评课:很多人包括很多音乐教师,总感觉交响乐是“古典的、严肃的”音乐,会有敬而远之的感觉。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欣赏 彼得与狼》说课稿(2)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欣赏彼得与狼》说课稿 (2)一. 教材分析《欣赏彼得与狼》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音乐欣赏课。
本节课通过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让学生感受音乐与故事相结合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想象力。
教材中提供了不同乐器演奏的主题片段,让学生认识各种乐器,并理解乐器在音乐中的表现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欣赏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交响乐较为陌生,对乐器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不一。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感受音乐与故事的融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想象力。
3.引导学生认识各种乐器,理解乐器在音乐中的表现力。
4.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熟悉《彼得与狼》的音乐主题,感受音乐与故事的结合。
2.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各种乐器,理解乐器在音乐中的表现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欣赏法:让学生聆听《彼得与狼》,感受音乐的美妙。
2.讲解法:教师讲解乐器特点和音乐主题。
3.互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音乐的感受。
4.实践活动:让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音乐故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个问题引发学生对《彼得与狼》的兴趣,如:“你们知道彼得与狼的故事吗?”2.欣赏音乐:让学生完整欣赏《彼得与狼》,注意感受音乐与故事的结合。
3.讲解乐器:教师介绍各种乐器,让学生认识并了解它们的特点。
4.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分享对乐器和音乐主题的认识。
5.实践活动:让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音乐故事,可以选择一个乐器为主题。
6.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欣赏音乐,提高音乐素养。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课题:《欣赏彼得与狼》2.音乐主题:彼得与狼的故事3.乐器介绍: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等4.音乐欣赏: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与故事的结合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对《彼得与狼》的熟悉程度。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彼得与狼》课后反思
《彼得与狼》教后反思《彼得与狼》是五年级下册音乐课本中的一节课,在这一节课中,我让学生欣赏了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在上这一课之前我首先让学生思考了几个问题:首先,这首乐曲的故事情节较为简单,如何能透过简单的故事情节感悟真善美的主题;其次,这首乐曲篇幅较大,全曲连音乐带解说总共27分钟,如何让学生能够愿意并自主地进行欣赏;再次,交响音乐欣赏在小学阶段这是第一次,如何能把“交响”这一形式带入学生的音乐世界,让他们接受并喜爱;最后,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心理,如何让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有选择的对待通俗音乐,并维持对艺术音乐的热情。
针对这些问题,我设计了一条“听——说——演——想”相结合的教学思路,旨在调动学生的多方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他们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欣赏氛围,让他们愉悦的接受艺术音乐。
首先从分乐器音色的听辨不同的形象,然后到完整欣赏,这种用交响乐讲述的故事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还是非常感兴趣的,在听完后,我又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重新构建”,展开丰富的想象,主动进行审美再创造,把故事的结尾重新编排并表演,学生积极性特别高。
有的模仿狼,有的模仿猎人,有的模仿彼特,有的模仿小鸟、猫、鸭子等等,每组学生都按耐不住心中的兴奋与强烈的表现,栩栩如生的把编排的故事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表演出来,虽然有的组在表演中有些凌乱,但不难看出他们的过程是快乐的,学生由“心动”到“行动”,动作是五花八门,丰富多彩,有的组还邀请我也参加他们的演出,我很乐意加入了他们的活动,让我也体验到了师生互动的快乐。
在这个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开发了学生的表演和创造潜能,使学生开心快乐地获得审美愉悦体验,增强了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信心,同时也使音乐教学变得更加轻松和愉悦。
与学生一起‘玩’,教师成为了他们的朋友,课堂成为了学习的乐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从听到说,从编再到演,全身心参与了音乐学习,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开发了学生的各种音乐潜能,使整个音乐课堂生动活泼,最终使学生觉得学习音乐是件无比快乐的事情。
五年级上音乐说课稿彼得与狼
五年级上音乐说课稿彼得与狼一、说课本:《彼得与狼》是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第七单位的欣赏内容,这个单位只有这一首欣赏曲目,是对曾经音乐欣赏中学习的各种西洋管弦乐音乐知识的一个汇总,也是基于学生长期音乐欣赏活动中的一个整体呈现,可见其重要性。
这首乐曲是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了让孩子们明白西方古典音乐和管弦乐队,专程采取了童话故事这种轻松直观的方法所写的一首交响童话,是一部典范的“听音乐,识乐器,讲故事,乐表演”的古典音乐作品。
议决对这首乐曲的欣赏学习,帮助学生加深对西洋管弦音乐的明白理解,为以后在这方面的欣赏上提供更好的保证。
二、学情剖析:在我校,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能根据音乐,对西席发起的标题举行解答,音乐感受力和理解力较强的学生还能在音乐欣赏中发觉标题并寻找答案。
三、传授目标:《彼得与狼》是一首构思奇妙细致的管弦音乐,因此在本节新授课上,针对学生第一次聆听,布置以下三点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术:议决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让学生加深对西洋管弦乐队中每一种乐器音色的聆听掌握,进而进一步掌握各种乐器所代表的不同音乐角色以及各种角色所表现的性格特性,而且能在视听历程中能很好的掌握故事的情节主线,并能随音乐用自己的语言组织精美的故事拓展。
2、历程与要领:议决多媒体课件视听传授、西席的指导讲解、赏析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自由讨论等方法要领,进步学生的音乐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等综合能力。
3、情绪态度和代价观:使学生议决欣赏《彼得与狼》,懂的正义始终能战胜邪恶的意义,教诲学生面对凶恶的坏人,联合起来机智勇敢的去斗争就能胜利,培育学生勇敢、机智、善于动脑的优良意志品格以及树立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
四、传授重点与难点:传授重点:运用学生已有的音乐知识理解音乐作品,熟练掌握每一种西洋管弦乐队乐器的音色,掌握各种乐器所代表的不同角色以及各种角色所表现的性格特性。
传授难点:由于欣赏的音乐作品采取的是一首无人声对白的动画音乐,因此在“讲故事”这个环节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显的有限,所以说能随音乐用自己的语言组织精美的故事拓展,将故事讲的绘声绘色就变的尤为重要。
彼得与狼教学反思优秀6篇
彼得与狼教学反思优秀6篇彼得与狼教学反思篇一《彼得与狼》是一首根据同名童话改编成的交响童话,具有叙事性的音乐童话。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运用已学过的音乐知识,尤其是西洋乐器方面的知识,通过乐器发出音响,来代表各个人或物。
从音响效果中分辨各种音乐形象。
用长笛吹奏快速流动的曲调,模仿小鸟清脆婉转的呜叫;用双簧管吹奏装饰音模似鸭子摇摇摆摆走路的形态;用单簧管吹奏断音,表现猫上窜下跳,活泼机灵的形态,用低沉的大管吹奏慢速的音调,描述爷爷的形象;用三支圆号吹奏不协和的和弦,表现大灰狼的凶残及阴森恐怖的气氛;用小提琴演奏优美的旋律,表现活泼、开朗、机智的少年彼得的形象。
使学生们在既学得了音乐知识,有会在音乐故事中得到“团结起来,机智勇敢斗争,战胜凶恶的敌人”的启示。
教学中学生们根据这首通俗易懂的解说和生动画面来辅助教学。
从而在学生的心灵上架起了艺术的桥梁,唤起学生的情感。
音乐艺术确实起到了沟通人们的心灵,缩短了彼此间的距离,架起了心灵间的桥梁。
彼得与狼教学反思篇二《彼得与狼》这节课故事情节简单,乐曲篇幅长,针对这一特点我设计了一条“看——找——听——演”相结合的教学思路,意在调动学生的多方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他们营造一个简单快乐的欣赏氛围,让他们愉悦的理解交响音乐。
看: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认识乐器,然后欣赏几个乐器演奏的音乐片段,区分音乐明朗与暗淡。
这一环节透过"器乐演奏会"这一形式营造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复习了旧知识,学习了新知识。
找:请同学们根据主人们的不同性格特征和形象,找一找乐器演奏的音乐分别代表谁?这一环节,运用新颖适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透过游戏"找一找",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为各乐器找到了它们所代表的各主角,在游戏中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用心性,在愉悦中掌握知识。
听:在那里要听故事情节,学生从音乐本身入手,初步聆听。
同时要抓住细节、以小见大。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彼得与狼》说课稿、评课、反思
《彼得与狼》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执教的课题是五年级音乐《彼得与狼》。
这是一首根据俄罗斯同名童话改编成的交响童话,具有叙事性的音乐童话。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运用已学过的音乐知识,通过分段欣赏、分析各段旋律的特点和情绪,让同学们展开讨论,找出每段旋律所代表的人物或动物。
《彼得与狼》是一首交响童话,全曲长27分钟,这么长的一个曲子要在短短四十分的课堂中完成,显然是很困难的。
所以我就根据实际情况,把乐曲根据片断剪辑了几个短小的音乐片断,先让学生对每个片段进行分析,引导同学们说出每个片段旋律特点和情绪。
然后让学生自由讨论找出每段音乐所代表的人物或动物。
最后出示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的设计和同学们的想法是一样的,对学生作出肯定。
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让学生始终保持愉悦的心情,在兴趣激昂的情况下不知不觉的感受音乐,了解音乐。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表现的不同人物,重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想象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不同乐段在节奏、音色、旋律、速度上发生的变化。
我为这节课设计了听、说、讲、演等几个环节,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带着头饰随着音乐来演一演故事情节,通过扮演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彼得与狼》的故事及主题音乐。
最后请同学们说一说:从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通过故事教育学生遇事要沉着冷静;要勇敢、不怕困难;要善于动脑。
评《彼得与狼》本节课的显著特点是用一种乐器代表一个角色,使音乐形象非常鲜明而且通俗易懂。
这是一堂音乐的综合课,一改过去"听故事--复述故事"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结合美术学科(乐器的图片、角色的形象、连环画创作等),巧妙地安排教学环节(参加演奏会--寻找乐器的主人--主人间发生的故事),让学生在各种意境中一次次地熟悉主题音乐,循环渐进地掌握作品的主题和作品所表现的内容。
整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学习欲望,变被动为主动,把知识的掌握当作一种精神的享受,在愉悦中得到美的熏陶,得到情感的审美体验。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欣赏 彼得与狼》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欣赏彼得与狼》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欣赏彼得与狼》是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的一首曲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欣赏这首曲目,了解其背景、结构以及音乐特点,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但同时,由于年龄的特点,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抽象的音乐理论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三. 说教学目标1.了解《彼得与狼》的背景、结构以及音乐特点。
2.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彼得与狼》的背景、结构以及音乐特点。
2.教学难点:对音乐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欣赏法、讲解法、互动法等教学方法,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利用多媒体设备,如音响、投影等,为学生提供直观的音乐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彼得与狼》的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2.介绍《彼得与狼》:讲解曲目的背景、作者以及创作年代,让学生对曲目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分析曲目结构:讲解曲目的各个部分,如主题、副题等,让学生掌握曲目的整体框架。
4.深入解析音乐特点:通过对曲目的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分析,使学生了解曲目的音乐特点。
5.互动环节: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曲目的感受,引导学生运用音乐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
6.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提出课后练习,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
可以设计如下:《彼得与狼》3.音乐特点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练习以及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同时,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水平。
《彼得与狼》教学反思(通用3篇)
《彼得与狼》教学反思(通用3篇)《彼得与狼》教学反思(通用3篇)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收集的《彼得与狼》教学反思(通用3篇),欢送阅读与收藏。
师引导:音乐告诉我们森林中先后出现了谁?来干什么?在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生答复……)以小组为单位,一起讨论,讲述整个故事。
(一位学生旁白)大家知道我们刚刚欣赏的这首乐曲吗?它是俄国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作曲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师)这首乐曲它既是一个动人的童话故事,又是一幅美丽的连环画,你看,上面这幅画面展现的是哪一段音乐的内容?(结尾)那么,前面随着七个主人的陆续出现,不同的音乐给我们展现的七幅不同的画面,要请同学们创作完成!(首先,请问,猫出现时的画面是怎样的呢?这是第几副画面?(第四幅),那就由第四小组每一位同学负责这幅画面创作。
)最后由组长从小组中选出最漂亮的一幅上前展示,并用语言描述一下画面的内容。
这是一堂音乐的综合课,一改正去"听故事——复述故事"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结合美术学科(乐器的图片、角色的形象、连环画创作等),巧妙地安排教学环节(参加演奏会——寻找乐器的主人——主人间发生的故事),让学生在各种意境中一次次地熟悉主题音乐,循环渐进地掌握作品的主题和作品所表现的内容。
整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学习欲望,变被动为主动,把知识的掌握当作一种精神的享受,在愉悦中得到羙的熏陶,得到情感的审美体验。
新公布的《音乐课程标准》不仅提出了"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而且还增加了与姐妹艺术的综合、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
这是新的理念,新的举措,富有鲜明的改革色彩。
我们在付诸实施推广中,既要大胆实践,又要不断地总结经历。
《彼得与狼》是用交响音乐来讲一个生动的故事,不同的乐器扮演不同的主角,利用网络视频资源及课件,我让学生先看乐器图片,然后听乐器的声音,再自己总结出每种乐器所扮演的主角,让学生自己理清人物性格与音乐的关系,比方:彼得——弦乐四重奏——勇敢坚决;小鸟——长笛——灵活轻巧等,这一环节设计一改正去听故事——复述故事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结合美术学科(乐器的图片、主角的形象),让学生在各种意境中一次次地熟悉各种主角的主题音乐,循序渐进地掌握作品的主题和作品所表现的资料,为学生后面的表演做了铺垫。
彼得与狼教学反思(精选3篇)
彼得与狼教学反思(精选3篇)彼得与狼教学反思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彼得与狼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彼得与狼教学反思1《彼得与狼》这节课故事情节简单,乐曲篇幅长,针对这一特点我设计了一条“看——找——听——演”相结合的教学思路,意在调动学生的多方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他们营造一个简单快乐的欣赏氛围,让他们愉悦的理解交响音乐。
看: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认识乐器,然后欣赏几个乐器演奏的音乐片段,区分音乐明朗与暗淡。
这一环节透过”器乐演奏会”这一形式营造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复习了旧知识,学习了新知识。
找:请同学们根据主人们的不同性格特征和形象,找一找乐器演奏的音乐分别代表谁?这一环节,运用新颖适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透过游戏”找一找”,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为各乐器找到了它们所代表的各主角,在游戏中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用心性,在愉悦中掌握知识。
听:在那里要听故事情节,学生从音乐本身入手,初步聆听。
同时要抓住细节、以小见大。
如抓住猫在爬树的时候,单簧管的吹奏由慢到快,把猫遇到危险爬树的过程描绘的惟妙惟肖。
让学生理解在音乐表现时的各种手段,鼓励学生在以后的欣赏中,用心发现其中的表现因素。
演:根据故事情节,展开想象进行创作表演。
本节课整体效果还能够,只是作品太长,我采用了分开欣赏的方法,不知对作品的完整性会不会有所破坏?彼得与狼教学反思2《彼得与狼》是用交响音乐来讲一个生动的故事,不同的乐器扮演不同的主角,利用网络视频资源及课件,我让学生先看乐器图片,然后听乐器的声音,再自己总结出每种乐器所扮演的主角,让学生自己理清人物性格与音乐的关系,比如:彼得——弦乐四重奏———勇敢坚定;小鸟——长笛——灵活轻巧等,这一环节设计一改过去听故事——复述故事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结合美术学科,让学生在各种意境中一次次地熟悉各种主角的主题音乐,循序渐进地掌握作品的主题和作品所表现的资料,为学生后面的表演做了铺垫。
彼得与狼说课稿
彼得与狼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彼得与狼》。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彼得与狼》是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儿童创作的一部交响童话。
这部作品以生动的音乐语言,讲述了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
通过不同乐器的音色和旋律,刻画了彼得、小鸟、鸭子、猫、狼等生动的形象,使孩子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想象力。
该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不仅在音乐表现手法上独具特色,而且在音乐教育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能够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了解交响乐队的构成和各种乐器的音色特点,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____年级的学生。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感知能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参与各种音乐活动。
然而,他们对于交响音乐的了解相对较少,对于乐器的音色和表现力的认知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这部作品,激发他们对交响音乐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听辨出《彼得与狼》中各种乐器所代表的角色形象。
(2)能够哼唱主题旋律,感受音乐的情绪变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聆听、欣赏、模仿、表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2)引导学生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合作的乐趣,培养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感受音乐所表达的勇敢、机智的精神,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激发学生对交响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听辨各种乐器的音色,理解其所代表的角色形象。
(2)感受音乐的情绪变化,理解作品的内涵。
2、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交响音乐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魅力。
《彼得与狼》(说课稿)(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2012)音乐五年级上册
4.增进文化理解:了解《彼得与狼》的创作背景,感悟交响乐的魅力,提高学生对音乐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5.培养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对音乐主题进行改编、创作,激发创新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辨识《彼得与狼》中各角色主题音乐及其所代表的乐器。
在教学内容方面,我注意到有的同学对《彼得与狼》的故事情节掌握不够熟练,这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因此,我打算在下一节课前,让同学们提前预习故事情节,以便更好地融入音乐情境。
(3)学生对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性认识。
解决方法:教师设计分组表演活动,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学会沟通、协调,明确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4)学生对音乐文化背景的了解。
解决方法:教师通过讲解《彼得与狼》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交响乐的发展历程,提高学生对音乐文化的认识。
(5)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解决方法:教师鼓励学生对音乐主题进行改编、创作,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其次,在音乐表现力的培养方面,虽然同学们积极参与表演,但部分同学在表达音乐情感方面仍有待提高。我想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可以尝试让同学们先观察、讨论音乐表现手法,然后再进行实践,这样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情感的表达。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的小组在合作过程中沟通不够顺畅,导致讨论效果不佳。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加强小组合作指导,教授同学们一些沟通、协调的技巧,以提高小组合作效率。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一起探讨了《彼得与狼》这部交响童话。我发现同学们在聆听音乐、辨识乐器和角色扮演等方面表现出很高的热情,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彼得与狼》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执教的课题是五年级音乐《彼得与狼》。
这是一首根据俄罗斯同名童话改编成的交响童话,具有叙事性的音乐童话。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运用已学过的音乐知识,通过分段欣赏、分析各段旋律的特点和情绪,让同学们展开讨论,找出每段旋律所代表的人物或动物。
《彼得与狼》是一首交响童话,全曲长27分钟,这么长的一个曲子要在短短四十分的课堂中完成,显然是很困难的。
所以我就根据实际情况,把乐曲根据片断剪辑了几个短小的音乐片断,先让学生对每个片段进行分析,引导同学们说出每个片段旋律特点和情绪。
然后让学生自由讨论找出每段音乐所代表的人物或动物。
最后出示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的设计和同学们的想法是一样的,对学生作出肯定。
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让学生始终保持愉悦的心情,在兴趣激昂的情况下不知不觉的感受音乐,了解音乐。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表现的不同人物,重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想象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不同乐段在节奏、音色、旋律、速度上发生的变化。
我为这节课设计了听、说、讲、演等几个环节,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带着头饰随着音乐来演一演故事情节,通过扮演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彼得与狼》的故事及主题音乐。
最后请同学们说一说:从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通过故事教育学生遇事要沉着冷静;要勇敢、
不怕困难;要善于动脑。
评《彼得与狼》
本节课的显著特点是用一种乐器代表一个角色,使音乐形象非常鲜明而且通俗易懂。
这是一堂音乐的综合课,一改过去"听故事--复述故事"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结合美术学科(乐器的图片、角色的形象、连环画创作等),巧妙地安排教学环节(参加演奏会--寻找乐器的主人--主人间发生的故事),让学生在各种意境中一次次地熟悉主题音乐,循环渐进地掌握作品的主题和作品所表现的内容。
整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学习欲望,变被动为主动,把知识的掌握当作一种精神的享受,在愉悦中得到美的熏陶,得到情感的审美体验。
新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不仅提出了"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而且还增加了与姐妹艺术的综合、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
这是新的理念,新的举措,富有鲜明的改革色彩。
我们在付诸实施推广中,既要大胆实践,又要不断地总结经验
通过"器乐演奏会"这一形式营造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复习了旧知识,学习了新知识。
运用新颖适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游戏"找一找",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为各乐器找到了它们所代表的各自角色,在游戏中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愉悦中掌握知识。
让学生根据音乐讲述故事,在这听一听、想一想、说一说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彼得与狼》教学反思
音乐是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音乐音响的感染力是一种强大的和原始的力量。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在欣赏活动中,是人类精神文明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也是完成音乐艺术第三度创造的不可忽视的方面.。
在昨天的一节欣赏课中,我和学生一起欣赏了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彼得与狼》是一首交响童话,全曲长27分钟,这么长的一个曲子要在短短四十分课堂中完成,显然是很困难的。
所以我根据实际情况,把乐曲根据片断剪辑了几个短小的音乐片断,配上简单的动画形式,让学生始终保持愉悦的心情,在兴趣激昂的情况下不知不觉的感受音乐,了解音乐,并掌握乐器的音色特点。
我采用讲故事的手法,用情境导入,把各环节简单扼要的纳入到故事中去。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形象表现的不同人物,重点让学生区分出不同音色的特点。
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不同的乐器在节奏、音色、旋律、速度及不同的音区所表现出来的音乐形象,并能概括出各角色的形态和性格:彼得——性格勇敢、聪明、机智;小鸟——活泼、机灵;鸭子——行动摇摆、反应迟钝;猫——动作灵活、行动敏捷;爷爷——言语唠叨、行动迟缓、做事严谨;狼——性格贪婪、凶残、阴险、恐怖,
在这堂课的教案中我准备了听、说、讲、演、创作等几个环节,但实际课堂中,我没有让学生出来表演一下,也许是时间的关系,我怕时间不够,所以本来设计好的请学生到前面把猫、小鸟、狼、爷爷等角色的表演跳过了,后来想想很是遗憾,其实简单的表演更能增加学生对乐器音色的掌握,了解每样乐器所表现出的人物性格特点,这是我这节课的不足之处。
另外还要让学生说一下,假如把表演角色的乐器换其他的乐器来演奏,会有什么效果呢?这可以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自己进行想象,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思路和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