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

合集下载

开放教育专科期末考试法学专业《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开放教育专科期末考试法学专业《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开放教育专科期末考试法学专业《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AB2、ABCD3、D4、ABCD5、BC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6分)1、刑、礼2、成文法3、商鞅4、先秦5、铸刑书6、管子7、墨子8、道法自然9、唐律疏议10、准五服以制罪11、德主刑辅12、五权宪法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以德配天”——以周公为代表的西周奴隶主贵族,总结并吸取夏朝、商朝灭亡的教训,提出了“以德配天”是君权神授说。

(1分)认为“天命”属于谁,就看谁有能使人民归顺的“德”。

(2分)该思想的提出,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不仅意味着神权的动摇,而且从对立面的角度反映了劳动人民力量的强大及其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1分)2、正名——先秦儒家的法律思想,认为为政的首要任务是正名。

(2分)“名”是指周礼规定的人们的名分等级,即身份地位。

所谓正名就是要使人们的各种行为符合礼对每个地位各不相同的人的要求。

(2分)3、“三纲五常”——汉朝董仲舒提出,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和“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

(2分)它不仅是汉代社会立法、司法的根本指导原则,而且还是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核心。

(2分)4、“清初三大师”——指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

(2分)他们以民权和民本为依据,将理论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封建专制制度;他们的法律思想是我国最早的闪现着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光芒的启蒙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分)5、洋务派——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被镇压后,以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的等为首的清廷内部一批掌握地方实权的封疆大吏们,出于富国强兵的目的,提出了学习西方物质文明、兴办军事和民用工业的主张,史称洋务派。

(3分)其法律思想的基本观点是“变器不变道”,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分)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先秦儒家对法律问题的思考主要局限于哪些范围?答:1)法律的产生:法律是由圣明君主制定的,只有圣明的君主才能制定出好的法律。

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考考试模拟考试卷.doc

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考考试模拟考试卷.doc

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考考试模拟考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问答题 试述先秦礼法之争与清末礼法之争的异同 本题答案: 2、单项选择题 下列与“刑不上大夫”说法最为接近的是( )A.廉耻节礼以治君子 B.治国以礼义为先 C.权势法制,人主之斤斧也 D.振举纪纲,一遵正法 本题答案: 3、名词解释 《春秋》决狱 本题答案: 4、单项选择题 “法律之设,所以纳民于轨物之中”的提出者是( )A .左宗棠 B .曾国藩 C .张之洞 D .曾国荃 本题答案: 5、单项选择题 在康有为看来,“人之犯罪致刑皆有其由”,这个“由”就是( )A.私 B.苦道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C.欲D.大同本题答案:6、问答题简述韩愈的“道统论”及其在法律思想上的反映本题答案:7、单项选择题明初统治者法律思想的特点是()。

A.重刑B.轻刑C.中刑D.省刑本题答案:8、多项选择题下列思想命题中,哪些属于荀子的命题?()A.隆礼重法B.明分使群C.平政爱民D.有治人,无治法E.贵贱有等本题答案:9、单项选择题宣扬”圣人”创造礼乐刑政说的唐代思想家是()A.魏征B.韩愈C.柳宗元D.白居易本题答案:10、单项选择题王安石的“人言不足恤“的理由有()方面。

A.二B.三C.四本题答案:11、单项选择题朱熹在法律上主张刑罚应该()A.以宽为本B.以严为本C.大肆赦宥D.以私去公本题答案:12、名词解释有其法者,尤贵有其人本题答案:13、填空题在晋代律学的影响下,法律儒家化趋势继续发展,到唐代时产生了一部律学的代表性法律成果即()。

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题 4. 简答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西周的王位继承制是A.嫡长继承制B.父死子继C.兄终弟及D.禅让制正确答案:A2.春秋时期最早区分“礼”和“仪”的人是A.管仲B.子产C.邓析D.女叔齐正确答案:D3.主张“唯仁者宜在高位”的“人治”思想的是A.孔子B.孟子C.苟子D.庄子正确答案:B4.先秦主张在经济和生产方面采取“绝巧弃利”措施的是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正确答案:B5.在法家中,第一个提出“刑无等级”原则的是A.李悝B.齐国法家C.韩非D.商鞅正确答案:D6.董仲舒的()说是先秦时期“天罚”论的翻版。

A.君权神授B.三纲五常C.灾异谴告D.春秋“大一统”正确答案:C7.杜预律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是A.“无讼”的司法观B.“无为”的治国论C.“简直”的立法观D.“无君”的法律观正确答案:C8.唐朝坚持“天刑”说的思想家是A.李世民B.韩愈C.白居易D.柳宗元正确答案:B9.提出以“存天理、灭人欲”为核心的法律思想的是A.朱熹B.丘溶C.王安石D.王夫之正确答案:A10.王安石变法的哲学基础是A.《尚书》B.《论语》C.《老子》D.《韩非子》正确答案:C11.黄宗羲国家与法律起源论的核心是A.“天命”说B.“公利”说C.“天志”说D.“神授”说正确答案:B12.洪秀全认为造成“农工受苦,岁受其殃”,“饿莩流漓,暴露如莽”这些社会弊端的根源在于A.清朝统治者以“妖法”桎梏人民B.封建制度固有的矛盾C.“一出于私”的社会经济制度D.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正确答案:C13.梁启超论证变法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理论是A.契约论B.人性论C.进化论D.民约论正确答案:C14.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确立罪刑法定原则,废除比附援引旧制度的是A.洪秀全B.孙中山C.洪仁歼D.沈家本正确答案:D15.章太炎反对代议政体的法律思想集中体现于A.《代议然否论》B.《五朝法律索引》C.《排满评议》D.《非黄》正确答案:A16.在我国历史上首开公布成文法先河的春秋时期郑国执政是A.邓析B.子产C.李悝D.商鞅正确答案:B17.孔子对周礼的重要修正之一是A.强调孝、忠B.强调差别C.纳仁入礼D.将礼客观化正确答案:C18.春秋战国时期,论“礼”最多并将其地位提得最高的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子产正确答案:C19.法律应“为万民兴利除害”思想的提出者属于A.墨家B.儒家C.道家D.法家正确答案:A20.庄子的理想社会是A.“小国寡民”社会B.“至德之世”C.“太平不易”之世D.“三代”之世正确答案:B21.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

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考试题及答案模拟考试_1.doc

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考试题及答案模拟考试_1.doc

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考试题及答案模拟考试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单项选择题 “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这句话出自( )。

A .《礼记中庸》 B .《论语学而》 本题答案: 2、问答题 简述沈家本“会通中外”的法律思想的主张。

本题答案: 3、单项选择题 在建立君主立宪、实行三权分立的问题上,康有为着重探讨的是建立( )A .代议机构 B .司法机构 C .行政机构 D .宪法机构 本题答案: 4、问答题 简述先秦儒家的法律思想。

本题答案: 5、单项选择题 提出“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主张的思想家是( )A .王夫之 B .顾炎武 C .黄宗羲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D.张居正本题答案:6、单项选择题管仲立法思想的特征是()。

A.重农主义B.重商主义C.重工主义D.工商并重本题答案:7、名词解释“缘法而治”本题答案:8、填空题魏源的变法主张是“()”。

本题答案:9、单项选择题提出“一祖之法无不敝”,力主变法的近代改革派思想家是()A.张之洞B.魏源C.康有为D.龚自珍本题答案:10、问答题论述启蒙思想家法律思想的主要特点。

本题答案:11、问答题简述王安石“大明法度,众建贤才”的主张本题答案:12、多项选择题下列哪些内容体现了以礼入法、礼法结合的特点?()A.官当B.八议C.准五服治罪D.重罪十条E.亲属相容隐本题答案:13、问答题“天下之法”本题答案:14、问答题清末礼法两派在法律思想上斗争的实质。

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题 4. 简答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先秦思想家中第一个提出系统礼治思想的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周公正确答案:D2.邓析的法律思想集中体现在A.令顺民心B.以法统军C.不是礼义D.明德慎罚正确答案:C3.中国历史上最早将礼与法结合,使儒法两家趋于合流的是A.孔子B.韩非C.荀子D.董仲舒正确答案:C4.墨家认为国家法律的产生,是出于()的需要。

A.统一思想B.安定秩序C.平等人权D.自由安全正确答案:B5.先秦法家中,认为法的最大作用是“立公弃私”的思想家是A.李悝B.商鞅C.慎到D.韩非正确答案:C6.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自孔子以来德主刑辅的思想,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的德主刑辅论。

A.阳德阴刑B.以“仁”为本C.明德慎罚D.隆礼重法正确答案:A7.贯彻杜预修律与注律之始终的基本精神是A.文约而例直B.天人感应C.屈法伸情D.格之以名分正确答案:A8.韩愈的圣人“制刑”法律观的依据是A.君权神授说B.“名教出于自然”说C.性三品说D.“阳德阴刑”说正确答案:C9.完成了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哲理化的官方学说是A.儒学B.道学C.“法治”思想D.理学正确答案:D10.王安石在法治和人治关系上的观点是A.法治、人治统一论B.推崇法治、贬抑人治C.推崇人治,贬抑法治D.既不要法治,也不要人治,推崇无为而治正确答案:A11.“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的观点出自A.《日知录》B.《明夷待访录》C.《读通鉴论》D.《黄书》正确答案:B12.洪仁王于为了做到中央和地方的“上下情通”,并且为了“收民心公议”,主张设立A.参议院B.新闻馆C.监察馆D.议政学校正确答案:B13.康有为认为要消除犯罪,最根本的是A.均贫富,等贵贱B.日张法律C.日讲道德D.去“九界”正确答案:D14.沈家本主张用法“平恕”,执法“得中”。

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考试试题答案

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考试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春秋时期,突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批判“刑不可知”,并提倡任用贤能的人是()。

a鲍叔牙b管仲c子产d邓析2、最早将“法律”二字连用的是()。

a道家b墨家c儒家d法家3、中国历史上最早将礼与法结合起来,以“法治”充实“礼治”的思想家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4、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提出平民与贵族平等适用刑罚的第一人是? ()。

a商鞅b王安石c洪仁轩d康有为5、董仲舒在先秦儒家“五伦”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论。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亲亲”、“尊尊”c三纲五常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6、首创“九卿议刑”制度,要求慎狱恤刑的是()。

a秦始皇b刘邦c李世民d杨坚7、朱熹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a“存天理,灭人欲”b“大德而小刑”c“以严为本,而以宽济”d“以公理而灭私情”8、龚自珍提出()观点,作为“更法改图”的根据。

a历史发展b三不足c事无不变d趋时更新9、《大清律例》集中体现了纲常名教,而例数《大清律例》十大“仁政“的是()。

a张之洞b李鸿章c曾国藩d左宗棠10、清末礼法之争的导火线是修订()。

a《大清律例》b《暂行新刑律》c《大清新刑律草案》d《大清现行刑律》二、多项选择(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1、孔子“仁”论的实质内容是()。

a 以“爱人”为中心b 以孝悌为根本c 以“克己”、“忠恕”为手段d 以恢复和完善礼治为目的2、56、法家认为法具有以下性质()。

a 强制性和制裁力b 客观性和公平性c 等级性d 合情性和适时性3、荀况认为礼法起源的前提是()。

a 天人合一b 阶级分划c 明分使群d 化性起伪4、慎到重势思想表现在()。

a 君主立法,“民一于法”b“权重位尊”才能“令行禁止”c“大君任法而弗躬”d“权重位尊”的君主“不得背法而专制”5、儒家和法家的法令思想区别在()。

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2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2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2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题 4. 简答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王之同族有罪不即市”、“公族无宫刑”反映的是( )A.亲亲B.尊尊C.刑不上大夫D.礼不下庶人正确答案:C解析:礼与刑在适用对象上虽有所不同,但“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原则是相对的。

即使用刑,奴隶主贵族也常常享受各种特殊照顾,如“王之同族有罪不即市”,“公族无宫刑”,命夫命妇“不躬坐狱讼”,等等。

2.先秦思想家中第一个提出系统礼治思想的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周公正确答案:D解析:相传西周初期,“周公制礼”,即在周公的主持下,对以往的宗法传统习惯进行补充、整理,制定出一整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中心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典章制度、礼节仪式。

3.春秋时期,既主张自上而下的中央集权,又实行分而治之的地方自治的是( )A.管仲B.商鞅C.子产D.邓析正确答案:A解析:管仲“以法统政”思想的特点是,既强调国君掌握权威和法令以维护君主的地位,又利用带有宗法性的乡属组织来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既主张自上而下的中央集权,又实行分而治之的地方自治。

4.主张“惟仁者宜在高位”的“人治”思想的是( )B.孟子C.荀子D.庄子正确答案:B解析:孟子继承了孔子“为政在人”的思想,提倡“贤人政治”,提出了“惟仁者宜在高位”的“人治”论。

5.墨翟推崇“天志”的目的在于强调法律的( )A.权威B.来源C.公正和平等D.基础正确答案:C解析:墨子认为天兼有万物,公正无私,一视同仁,这是强调法律的公正性和平等性。

6.对于刑罚的运用,墨家主张的原则是( )A.严刑峻罚B.省刑罚C.赏罚得当,不枉不纵D.宽猛相济正确答案:C解析:墨家十分重视刑赏的作用。

《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doc

《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doc

《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D2、C3、B4、A5、A6、B7、C8、D9、A 10、B 11、A12、B 13、D 14、D 15、D 16、A 17、C 18、C 19、B 20、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ABC2、ABC3、ACD4、ABC5、ABCD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这是邓析主张改革、反对周礼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主旨。

他认为,“先王”及其“礼义”并非不能改变的圣物,“先王”的所作所为,“礼义”的宗法原则也不是千古不变的教条。

既然“先王”不值得效法,“礼义”可以否定,可以废弃,那么从现实出发制定新法,便是必然的、正当的。

2、“有治人,无治法”——这是苟况的人治思想。

他认为决定国家治乱兴亡的是充当统治者的人,而不是法令;只有善于治国的人,而不存在善于治国的法。

3、“明徳慎罚”一一这是周公的法律思想。

他认为,统治者要加强自我克制,实行徳治。

主张要严于律己,勤于政事,宽以待民;主张谨慎用刑,反对滥杀无辜。

4、“学校议政”——这是黄宗羲提出的民主与平等思想。

他认为学校不仅仅是“养士”(即培养官吏)的场所,同时也应成为“治天下不惧”,即反映民意,决定政策,监督行政的饿机关。

他所描绘的学校,实际上已具有资产阶级议会的某些职能,因而可说是近代政治的雏形。

5、“天变不足畏”——壬安石变法时提出的主张。

他认为,人事与天道,各有其常,互不相关:“天地与人,互不相关,薄蚀震摇(指口月Z食与地震),皆有常数,不足畏忘”。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简述汉初黄老学派的法律思想。

(每点2分)1)无为而治,与民休息;2)文武并用,徳刑相济;3)罚不患薄,约法省刑;4)轻徭薄赋,以粟为赏罚。

2、简述《唐律疏议》“徳礼为政教Z本,刑罚为政教Z用”的思想。

徳礼是行政教化的根本,刑罚是行政教化的表现;(4分)徳礼和刑罚对行政教化Z不可缺少。

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考试卷及答案模拟考试卷.doc

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考试卷及答案模拟考试卷.doc

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考试卷及答案模拟考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多项选择题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实际内容包括( )。

A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 、了解西方国家的基本情况 C 、提倡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D 、接受西方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 本题答案: 2、单项选择题 管仲立法思想的明显特征表现为( )A.重农主义 B.重农抑商 C.重商主义 D.重商抑农 本题答案: 3、填空题 周公为了使西周的统治合法化,提出了( )学说。

本题答案: 4、单项选择题 《读通鉴论》、《读四书大全说》是启蒙思想家( )的重要著作。

A .王夫之 B .唐甄 本题答案: 5、单项选择题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黄宗羲国家法律起源论的核心是()A.私利说B.功利说C.公利说D.托古说本题答案:6、名词解释“清初三大师”本题答案:7、单项选择题东汉时,以()注汉律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叔权宣、郭令卿、马融、郑玄等十八家。

A.经义B.法理本题答案:8、填空题我国夏商奴隶制社会的法律思想是()。

本题答案:9、单项选择题在梁启超的观点中,君主立宪与君主专制的“体()A.完全不同B.完全相同C.部分不同D.部分相同本题答案:10、单项选择题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首要反对的是()A.满族人B.帝国主义C.封建主义D.清政府本题答案:11、问答题简述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基本内容。

本题答案:12、填空题商代,商王专设了“卜”、“巫”、“祝”,其主要任务是()。

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知识学习模拟考试卷.doc

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知识学习模拟考试卷.doc

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知识学习模拟考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问答题 黄宗羲对封建君主及其“一家之法”的批判 本题答案:首先,黄宗羲明确反对封建家天下家天下制度。

他说,从有人类开始,天下就是属于所有天下人的,但是君主却凭借自自己掌握的权力,将天下据为私有,作为自己的家产;君主不仅自己终身享用天下,而且还视天下为莫大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

其次,黄宗羲猛烈抨击专制君主对人民的剥夺和残害。

他用有人类以来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事实作为根据,指出君主制度是造成天下混乱、民不聊生的根本原因。

他认为,君主无论在上台之前还是登基之后,一直都在祸害人民。

在他们还末当君主之前,大肆兴兵征战,造成天下混乱和亲属离散;一旦当上皇帝,又变本加厉地剥削人民,以满足他一个人的淫逸和快乐。

他说,这样的君主,应该是全天下百姓不共戴天的仇寇。

第三,黄宗羲集中批判君主的独断与专横。

他说,君主将天下据为己有,集大权于一身,颠倒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主从关系,不仅使天下百姓深受其害,而且也会给君主自己及其家族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同时,君主集大权于一身,不仅造成选拔官吏任人唯私,而且导致奄臣之祸。

第四,黄宗羲指责封建法律为一家之法、非法之法。

他认为,秦朝以来的整个封建专制主义时期的法律,所体现的都只是君主及其家族的利益,是一家之法、非法之法。

他进一步分析说,这样的一家之法和非法之法有很多弊端和危害:一是法令繁密,二是有法不依,三是压抑贤才,四是造成了官吏残害人民,使人民受到双重的残害和压迫。

因此,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下之乱即生于法之中。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2、问答题董仲舒“性三品”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本题答案: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

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题 4. 简答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根据史料记载,五刑已完备是在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时期正确答案:C2.认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是A.孔丘B.管仲C.鲍叔牙D.子产正确答案:B3.子产实行的确认土地私有合法性的制度是A.“丘赋”制B.初税亩制C.“三国五鄙”制D.相地而衰征正确答案:A4.孔子据以主张“父子相隐”的周礼原则是A.明德慎罚B.舍生取义C.不党父兄D.为亲者隐正确答案:D5.《老子》政治理论的核心是A.兼爱B.无为C.礼治D.法治正确答案:B6.下列主张是由先秦法家代表人物提出的是A.“富贵以道其前,明罚以率其后”B.“应赏刑罚必以信”C.“不法古,不修今”D.“大明法度,众建贤才”正确答案:C7.《论衡》一书的作者是A.王充B.贾谊C.董仲舒D.仲长统正确答案:A8.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思想是A.法家思想B.玄学思想C.儒家思想D.道家思想正确答案:C9.韩愈在复仇问题上采取的观点是A.以法律为准,反对复仇B.以儒家经义为准,拥护复仇C.礼法统一,经律两不失D.以法律为准,拥护复仇正确答案:C10.朱熹在执法问题上主张A.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B.严刑峻法C.以宽为本D.轻刑正确答案:A11.金世宗为控制外戚势力的发展,在法律上主张严于A.“议功”B.“议贤”C.“议亲”D.“议贵”正确答案:C12.中国近代史上率先提出向西方学习的是A.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B.地主阶级改革派C.太平天国领袖D.资产阶级改良派正确答案:B13.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理论化、系统化的人物是A.李鸿章B.曾国藩C.张之洞D.左宗棠正确答案:C14.近代中国,主张法治和人治并重的思想家是A.张之洞B.魏源C.康有为D.梁启超正确答案:D15.旧中国第一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刑法典是A.《大清律例》B.《大清新刑律》C.《大清现行刑律》D.《修正刑律草案》正确答案:B16.我国古代神权法思想形成于A.唐虞B.夏C.商D.西周正确答案:B17.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A.孔子B.孟子C.苟子D.董仲舒正确答案:A18.孔子强调“举贤才”的重要,对于传统的“世卿世禄”制度和周礼的“亲亲”原则进行了大胆的修正,主张A.“君子笃于亲”B.“内举不失亲”C.“外举不失贤”D.“近不失亲、远不失举”正确答案:D19.孟子的“仁政”思想主要是继承了孔子的A.人治思想B.法治思想C.德治思想D.性恶论思想正确答案:C20.以下主张不属于墨家政治法律思想的是A.尚同B.毁法C.明鬼D.尚贤正确答案:B21.法家提出了以权术加强和实现“法治”的方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下列不属于这三个方面的是A.“循名责实”之术B.“无为而为”之术C.“禁奸”之术D.人君南面之术正确答案:D22.将儒家经义应用于法律实践的第一人是A.荀况B.刘安C.贾谊D.董仲舒正确答案:D23.在政体方面,主张“反汉之弊,修周旧迹”,实行分封的是晋朝的A.刘颂B.张斐C.嵇康D.杜预正确答案:A24.“贵无”宇宙本体论的创立者主要是A.何晏、王弼B.嵇康、阮籍C.郭象D.鲍敬言正确答案:A25.下列人物中,既参与制定《贞观律》,又参与编纂《永徽律》并对之作了注解的是A.长孙无忌B.房玄龄C.于志宁D.李劫正确答案:A26.阐发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的主观唯心主义命题,并提出“一分为二”的辩证法思想的是A.周敦颐B.李翱C.邵雍D.朱熹正确答案:C27.范仲淹所主持的改革运动,被称为A.“庆历新政”B.“熙宁新政”C.“永贞改革”D.“开元中兴”正确答案:A28.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中,对法律问题论述最多、涉及面最广的是A.黄宗羲B.王夫之C.顾炎武D.唐甄正确答案:B29.主张正视民族大局,重视祖国统一,“师夷制夷”,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洋务派人物是A.曾国藩B.李鸿章C.左宗棠D.张之洞正确答案:C30.沈家本等人首先着手修改的清朝旧法典是A.《大清律例》B.《大清现行刑律》C.《大清新刑律》D.《新刑律草案》正确答案:A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题 4. 简答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神权法的极盛时期是在A.夏朝B.殷商C.西周D.春秋正确答案:B2.春秋时期创立“三国五鄙”制度的人是A.子产B.孔子C.管仲D.邓析正确答案:C3.提出“为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治国主张的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子思D.子产正确答案:A4.“人性本善”的最主要因素是A.义B.礼C.仁D.智正确答案:C5.下列关于韩非子的思想的说法错误的是A.“禁奸止过,莫若重刑”B.认为“法治”优于“礼治”C.认为法能“禁奸”、“强国”D.认为“法治”胜于“任贤任智”正确答案:A6.为汉朝统治者提出了系统的“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治国理论的著作是A.《新书》B.《新语》C.《春秋繁露》D.《淮南子》正确答案:B7.董仲舒创立了“性三品”说,他认为可以名性的是A.圣人之性B.斗筲之性C.中民之性D.为恶之性正确答案:C8.张斐提出的“以例求其名”指A.以判例定罪B.实行类推定罪C.实行罪刑法定D.实行罪刑相适应正确答案:A9.“九卿议刑”制度创立于A.汉B.晋C.隋D.唐正确答案:D10.下列变法理论由王安石提出的是A.改革官制,“革故鼎新”B.限制君权,“君臣共理天下”C.“三不足”的变法理论D.高度集权,以法律政令规范天下正确答案:C11.明末清初提出“学校议政”的思想家是A.黄宗羲B.王夫之C.唐甄D.顾炎武正确答案:A12.中国近代最先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人是A.龚自珍B.林则徐C.魏源D.孙中山正确答案:C13.“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A.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思想B.洋务派的思想C.洪仁矸的思想D.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思想正确答案:B14.“戊戌变法”运动的主要目的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救亡图存C.争取民权D.因势变法正确答案:B15.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核心问题是A.政权问题B.民族主义C.民生主义D.民权主义正确答案:D16.西周的宗法制的中心是A.皇权B.母权C.父权D.神权正确答案:C17.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性善”说的是A.孟子B.荀子C.子产D.曾子正确答案:A18.孟子认为人生来便具有善的本性,即所谓“四心”,下列不属于“四心”的是A.侧隐之心B.羞恶之心C.辞让之心D.恭敬之心正确答案:C19.孔子《论语》中的“为政”的涵义是A.政治B.行政C.正直D.执政正确答案:D20.被庄子视为社会混乱的根源的是A.儒家主张的“礼”B.战争C.圣智D.欲望正确答案:C21.下面不属于韩非的主张的是A.以法为本B.信赏必罚C.重刑少赏D.厚赏重罚正确答案:C22.《论衡》一书的作者是A.贾谊B.董仲舒C.王充D.仲长统正确答案:C23.杜预认为,立法的一条最根本的原则是A.格之以名分B.简直C.穷理尽性D.变礼正确答案:B24.鲍敬言认为君权、法制产生于A.人民共同选举、制定B.原始部落贵族间的协议C.君主的暴力与征服D.人们与君主签订的契约正确答案:C25.宋代理学法律思想的代表人物是A.陆九渊B.朱熹C.王阳明D.丘溶正确答案:B26.理学是宋代形成并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一种学术思想,它的主流是A.陈亮功利主义思想B.程朱理学C.王安石“新学”D.黄宗羲“托古改制”说正确答案:B27.范仲淹借用()中的辩证思想,阐述变法图强的理论。

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1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1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1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题 4. 简答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神权法思想的内容是( )A.图腾崇拜B.天命、天罚C.占卜D.敬鬼神正确答案:B解析:相传夏朝奴隶主已开始利用“天命”、“天罚”的神权法思想对奴隶进行欺骗,给夏王的统治披上一件合法的外衣。

2.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最早区分出故意和过失、惯犯和偶犯的思想家是( )A.周公B.孔子C.管仲D.韩非正确答案:A解析:周公要求对罪犯进行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对待那些故意犯罪和惯犯要从重惩处,虽然是小罪也应处以重刑。

而对于那些过失犯罪和偶犯则从轻处理,虽然有大罪也可减刑。

3.《荀子.非十二子》中明确地指出了________的思想倾向为“不法先王,不是礼义”( )A.子产B.邓析C.叔向D.管仲正确答案:B解析:《荀子.非十二子》中明确指出了邓析思想的主要倾向,即“不法先王,不是礼义”。

4.提出“为民制产”的儒家思想家是( )A.孔子B.孟子C.子思D.荀子正确答案:B解析:孟子提出了“为民制产”、“薄税敛”、“取于民有制”的经济立法思想。

5.下列思想家中,反对同罪异罚的是( )A.贾谊B.刘颂C.杨坚D.墨翟正确答案:D解析:墨子主张君主集权的法制统一思想,反对同罪异罚。

6.被庄子视为社会混乱的根源的是( )A.儒家主张的“礼”B.战争C.圣智D.欲望正确答案:A解析:据《天运》篇载,庄子引述老子的话,来说明仁义使人迷失方向,是天下混乱的根源。

孔子认为用仁义礼乐治天下,不仅没有好处,而且是一种罪过。

7.先秦法家中,认为法的最大作用是“立公弃私”的思想家是( ) A.李悝B.商鞅C.慎到D.韩非正确答案:C解析:慎到认为,法之功莫大使私不行,提倡“公立”、“弃私”,强涮用法律手段保证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不受侵犯。

《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10秋7081)

《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10秋7081)

《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西周“礼治”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2、律学原本是汉代的一个分支,在晋代得到长足的发展,成为我国法律史上具有特色的_______。

3、洪仁王干的主要著作有《》、《立法制喧谕》等,这些著作所包含的法律思想的显著特点就是打上了的烙印。

4、反映孙中山法律思想的著作主要有《》、《》、《建国大纲》等。

5、梁启超认为,“”是变法维新的出发点,是救亡图存的必由之路。

6、理学产生于,其代表人物中最有影响的是_____,他是客观唯心主义理学的集大成者。

7、在春秋时期的法律思想中,最有时代特点的是主张在政治、经济、军事上进行变革的革新思想,其代表人物有____、____和邓析。

8、玄学家从“_____”的政治思想出发,反对烦法酷刑,主张_________。

9、___是春秋战国时期形成最早、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其创立者为__。

10、在中国近代革命者中,____与____的民主革命思想最具有代表性。

二、选择题(含单选与多选,每题2分共20分)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系统的政治法律学说的思想家是()。

A黄帝 B周公C管仲 D尧2、王安石“三不足”变法理论指()。

A天人了不相关,“天变不足畏” B“谨守祖宗之成法”C“祖宗不足法” D“人言不足恤”3、首创“九卿议刑”制度,要求慎狱恤刑的是()。

A秦始皇 B刘邦C李世民 D杨坚4、“竹刑”的作者是()A子产 B墨翟C邓析 D庄子5、前期法家提倡()。

A定法 B制定法律C变法 D适用法律6、儒家“德治’论的内容包含()。

A德刑并用,以刑辅德 B以“宽”、“猛”服民C注重教化,以德去刑 D恤刑慎杀,先教后刑7、墨翟认为法源于(),它具有赏善罚恶的功能。

A神 B天志C上帝 D人性8、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提出平民与贵族平等适用刑罚的第一人是()。

A商鞅 B王安石C洪仁轩 D康有为9、早期改革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中国法律思想史 模拟试题及答案1(2020)

中国法律思想史 模拟试题及答案1(2020)

中法律思想史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中国思想史上,()最先提出了“自然”的概念。

A老子B. 论语C. 春秋D. 庄子2.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刑无等级”的思想家是()。

A.申不害B.商鞅C.管仲D.沈家本3.新儒学的缔造者是()。

A.李斯B.陆贾C. 贾谊D.董仲舒4.我国法律史上最早关于律、令界说的是()A. 杜预B.王充C. 张斐D. 仲长统5. 首创“九卿议刑”制度,要求慎狱恤刑的是()A. 秦始皇B. 刘邦C. 李世民D.杨坚6. 柳宗元认为,法律起源于()A.礼B. 权C.术D.势7. 主张“冲破一切封建网罗“的人是()A. 康有为B.梁启超C. 谭嗣同D.严复8. 旧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刑法典是()A. «大清律例»B.«清会典》C. «暂行新刑律»D.«学政全书》9.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确立罪刑法定原则的人是()A. 严复B. 孙中山C. 沈家本D.康有为10. 提出著名的“五权宪法“的人是()A.章太炎B.孙中山 C. 沈家本D.谭嗣同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 法家认为法的作用包括()。

A. “定分”以“止争”B. “兴功”而“惧暴”C. “一民而使下”D. “审治刑赏”12.属于法家提出的司法主张的是()A. 明法B. 任法C. 一法D.从法13. 属于秦始皇和李斯的法律思想的是()A.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B.强调以法律手段治理国家C.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D. 弃礼仁刑14. “黄宗羲就限制君权、实行分权,提出的主张包括()A. 利用相权分君权B. 让学校参政议政C. 实行君臣共治D.实行地方分治15. 龚自珍认为()起源于农。

A. 礼B. 军C.乐 D.刑罚16. 刘颂重法主张的主要内容是()A.礼法合一B.恢复肉刑C.文约而例直,听省而禁简D.法令断一17. 礼法之争的内容包括()A.关于“干名犯义”条存废问题B.关于“存留养亲”制度C.关于“亲属相奸”制度D.关于“存留养亲”制度18. 儒、墨两家在法律思想上的分歧主要表现在()A. 儒家“尚贤”,墨家“尚同”B. 儒家“别贵贱”,墨家“兼相爱”C.儒家“义”字当头,墨家“义”、“利”合一D.儒家以“爱人”为核心,墨家以“兼爱”为核心19.“中体西用”是张之洞思想的核心。

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考考试模拟考试_0.doc

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考考试模拟考试_0.doc

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考考试模拟考试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问答题 沈家本实行资产阶级法治主义的法律思想 本题答案: 2、单项选择题 “省刑罚,薄税敛”的法律思想是( )提出的。

A 、孟子 B 、墨子 C 、老子 D 、庄子 本题答案: 3、问答题 清末围绕《大清新刑律草案》曾引发一场激烈的论争,试述其中各派之观点,并加以评论 本题答案: 4、名词解释 太平之世不立刑 本题答案: 5、单项选择题 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先秦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老子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本题答案:6、问答题简述墨家“一同天下之义”的法律起源论本题答案:7、名词解释兼相爱,交相利本题答案:8、单项选择题“五德终始”说源自哪个先秦思想流派?()A.名家B.阴阳家C.风水家D.道家本题答案:9、问答题简述章太炎“抑富振贫”的经济立法主张。

本题答案:10、名词解释“法学盛衰说”本题答案:11、问答题“天下之法”本题答案:12、多项选择题下列属于章太炎“抑强辅微”刑法主张的有()A.轻盗贼之罪B.发展工商业C.轻谋反之罪D.均配土地E.宽平省刑本题答案:13、单项选择题下列与“刑不上大夫”说法最为接近的是()A.廉耻节礼以治君子B.治国以礼义为先C.权势法制,人主之斤斧也D.振举纪纲,一遵正法本题答案:14、问答题法家“法治”思想的理论根据法家是以人性论和进化观作为“法治”的理论基础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题一
得分评卷人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5分)
1、劝之以庆赏,纠之以刑罚:
2、不党父兄,不偏富贵:
3、文约而例直,听省而禁简
4、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5、存天理,灭人欲
得分评卷人
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周公制礼,采用了与前朝不同的统治方式,礼治是以()为基本特征的。

A.“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B.“明德慎罚”
C.“亲亲”“尊尊”
D.“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
2、提出“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著名论断的是()
A.管仲B.孟轲C.孔丘D.荀况
3、墨家“天志”法律观的核心是()。

A.兼爱B.尚贤
C.非攻D.尚同
4、汉初的治国指导思想是()。

A.“礼治”思想B.“法治”思想
C.黄老学说D.“兼爱”思想
5、董仲舒认为()是封建立法的根本原则。

A.礼B.法C.三纲D.经义
6、玄学实际上不过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变种,是一种以()家的虚无来论证儒家纲常的思想理论。

A.阴阳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7、完成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哲理化的是()
A.儒学B.理学
C.佛学D.道学
8、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确立了罪刑法定原则、废除比附援引旧制的是()。

A.洪秀全B.康有为C.张之洞D.沈家本
9、()的法律思想,突出的反映出要求发展和保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有较多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色彩。

A.洪秀全B.杨秀清C.洪仁轩D.魏源
10、“五权宪法”的精华是()。

A.直接民权B.三权分立C.代议制D.制衡
得分评卷人
三、多选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子产铸刑书及其争论,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的重要意义是()
A冲破了秘密刑思想的束缚
B第一次肯定了公布成文刑法的"合礼合法"
C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
D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2、道家理论体系上有两个主要特点()
A兼相爱,交相利B仁者爱人C道法自然D无为而治
3、王安石的变法理论和变法口号可归结为"三不足",下列不属于"三不足"的范围的是()。

A.天变不足畏
B.祖宗不足法
C.人言不足恤
D.变法不足惧
4、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认为,“法律”与“经术”的关系是()。

A.法律是“表”,即形式B.“经术”是“里”,即内容
C.“经术”决定法律D.“经术”受法律的服务
5、礼法两派论争的结果是()。

A.法理派取得了完全胜利
B.法理派对礼教派进行了退让与妥协
C.新刑律中不断加入有关纲常名教的条文
D.沈家本辞去修律大臣职务
得分评卷人
四、简答题(每小题9分,共36分)
1、简述神权法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及表现形式?
2、简述孟子仁政思想在法律思想上的体现?
3、简述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基本特点?
4、简述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得分评卷人
五、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14分)
试论述韩非法、势、术相结合的思想?
附: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5分)
1、劝之以庆赏,纠之以刑罚:这句话反映了管仲先礼后法,礼法并用的思想。

用奖赏来劝勉,用刑罚来威慑,即先进行道德教化,然后用法令来约束。

这样才能使人民为善去恶,治理好国家。

2、不党父兄,不偏富贵:是墨家对周礼“亲亲”、“尊尊”原则的否定。

表达了反对等级名分的思想观念,要求把农工劳苦大众从贵族专政的桎梏之下解放出来,体现了一点平等的思想。

3、文约而例直,听省而禁简:这是杜预提出来的立法原则。

意思是:法律的文字要简明通俗,条例应明白准确、直截了当;法律的形式要单纯,概念要明确,条文要简约,不要烦密。

4、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法律思想的概括和总结。

即以纲常名教为本,在中国原有的封建法律制度的基础上,“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以应世变,适应镇压农民革命和办洋务的需要,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5、“存天理,灭人欲”:
宋代程朱理学的重要观点。

“天理”指封建纲常伦理;“人欲”指违背天理的意念和超过生存需要的物质欲望。

理学家把封建秩序说成是不可侵犯的“天理”,“天理人欲,不容并立”。

他们认为,“天理”是纯粹的善,“人欲”是绝对的恶,“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存天理,灭人欲”。

可见“存天理,灭人欲”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思想工具。

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A 2C 3A 4C 5C 6B 7B 8D 9C 10A
三、多选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ABC 2CD 3ABC 4ABCD 5BCD
四、简答题(每小题9分,共36分)
1、简述神权法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及表现形式?
神权法思想是盛行于我国夏、商、西周奴隶制国家时期的法律思想,形成于夏极盛于商、动摇于西周。

1、形成于夏代
主要体现为"天命"、"天罚"思想
2、极盛于殷商
商代,"天命"、"天罚"的神权法思想进一步加强
3、动摇于西周
"以德配天"说提出标志着神权法思想的动摇,--"以德配天"指的是统治者要重视人民的力量,重视人心向背,光有神权是不足以维系其统治的,还必“有德",只有有"德"者才会"祈天永命",长久地统治下去。

2、简述孟子仁政思想在法律思想上的体现?
(1)"正经界",保障土地私有
即划分土地的疆界,确定土地归属权,保障土地私有
(2)"薄税敛",做到征收赋税徭役有定制
减轻赋税,反对过分剥削人民。

(3)"省刑罚",反对繁法苛刑。

3、简述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基本特点?
(1)皇权至上、法自君出
(2)以经断狱,礼法融合
(3)"三纲"封建立法的根本原则
(4)大德而小刑,德主刑辅
4、简述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主要内容:
(一)政治上,尖锐抨击封建君主专制,主张民权、民主、平等和自由。

(二)经济上,彻底否定封建土地制度,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

(三)法律思想方面,对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的法律及其法治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提出了以"天下之法"取代君主"一家之法"的法治主张,设计了与民主相联系的"法治"蓝图。

特点:
(一)强烈的批判性和民主性。

(二)鲜明的民族特色。

(三)具有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作风。

(四)具有不彻底性和缺乏系统性。

五、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14分)
简论述韩非法、势、术相结合的思想?
(1)法与势的结合
韩非继承了慎到的重势思想,并对“势”的概念、内容、重要性以及运用方法等都有新的补充和发挥。

①“势”的内涵:“威势”、“权势”与“任势”。

韩非认为“势”是君主统治众人的工具,即权力和地位。

这种权力、地位具有强制性:同时“势”又表现为“权势”,可以强迫臣民就范,使令行禁止。

因此,“势”是君主须臾不可离的。

②“擅势”与“独制”。

主张权势必须集中在君主的手里,君主应该“擅势”,集大权于一身。

禁止臣下“无法而擅行”、“擅权势”。

韩非的君主“擅势”、“独制”,既包括总揽行政权力,又包括垄断立法司法大权。

③“抱法处势则治”。

韩非是从法与势结合的角度来论势的。

一方面,他认为“势治的前提和依靠:“君执柄处势,故令行禁止”,只有将“法”与权力结合起来才能作到令行禁止。

可见“法”离不开“势”。

另一方面,他又强调“势”离不开“法”,“势治”离开了“法”便成了依靠“贤者”的“人治”。

(2)法与术的结合
在法、势、术三者的关系中,韩非认为,术是君主掌握政权,贯彻法令,防止篡权,从而实现法“法治”的一整套方法、策略和手段。

①“人主之物,非法则术也”。

韩非曾经很形象地将君主与法、术的关系比作人的衣食。

因此,君主最宝贵的东西,“非法则术”。

②“处势”与“修术”。

权势要靠“法”来加强,也要靠“术”维持。

术是君主的专利品,这是韩非之“术”与“法”的主要区别。

③经术“行法”和以术“烛私”。

韩非之“术”概括起来不个两大部分:
其一,是指考察臣下是否忠于职守和遵循法令的方法、手段。

其二,是指暗中用来控制臣吏的阴谋诡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