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电荷的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两种电荷》
科目:物理教学对象:九年级一二班学生课时:1课时
提供者:唐梦瑶单位:静海县静海镇徐庄子中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电荷》是人教版八年级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有: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验电器、电荷量及其单位。摩擦起电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是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学、理解许多电现象的基础,电荷量的概念是后面理解电流概念的关键,因此本节课作为初中电学起始课,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3.了解原子结构,认识自由电子和电荷的
移动;
过程与方法:在认识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和感知电荷间作用规律的过程中,感受常
用的推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摩擦起电实验现象,从而对电荷的探究产生兴趣,最后
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静电小实验。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九年级学生具有好奇、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模仿能力较强的特点。
2、电现象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3、对日常生活中的摩擦起电及静电现象有一定了解,但对其认识不够深入。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我主要采用“参与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小组活动法”这三种教学方法。
2、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故此在本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讨论、相互合作等方式,使学生在完成
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
难点:摩擦起电的实质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播放女孩头发竖起来的视频思考:为什么纤维丝向四周散开?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进行摩擦起电的小实验并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引出摩擦生电,列举常见的摩
擦生电现象
引出两种电荷概念
探究实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
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
—归纳总结
归纳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布置练习通过练习找出判断物体带电情况的
方法反馈学生对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掌握情况
展示验电器练习制作简单的小验电器认识和学会使用验电器,明白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
展示原子内部结构图片和原子内部组成物质运动视频。学生看书思考:原子的结构是怎样
的?通常情况下,为什么物体不带
电?
知道摩擦起电的原因、实质
巩固练习、交流和小结1、回顾知识,交流、讨论。
2、总结该节内容,完善知识。
3、课后完成作业。
加深印象,巩固所学
七、教学评价设计
测验与作业:
例如:
1.关于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绝缘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导电
B.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也不能带电
C.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但能够带电
D.绝缘体内没有电子,因此它不容易导电
2.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中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
A.人体、大地、铜钥匙
B.橡皮、煤油、塑料袋
C.铅笔芯、盐水、玻璃杯
D.瓷瓶、空气、钢板尺
八、板书设计
1、摩擦起电
2、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原子及其结构:原子是由原子核(带正电荷)和核外电子(带负电荷)组成的。
4、导体与绝缘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因为有大量的自由电子)。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九.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我感觉自己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一上课自己有点紧张导致自己口误比较多,教学设计上不是很合理,把摩擦起电的实验后面可以顺便解释摩擦起电的原因,把课程内容融合成一节课课堂容量比较大,时间把握的不准确训练题没有来得及做,本节课最大的缺点是缺少练习,没有做到讲练结合,给学生的时间不足,有点满堂灌了。最主要的问题还是自己准备不充分,课堂没有突出层次感以及对学生的情感教育,需要改进和学习的地方还比较多,还需要向各位老师们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