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酯单体的邻氯代六芳基双咪唑复合光引发聚合动力研究

合集下载

吲哚类配位剂和单体的合成及用于ATRP聚合合成荧光材料的研究

吲哚类配位剂和单体的合成及用于ATRP聚合合成荧光材料的研究

吲哚类配位剂和单体的合成及用于ATRP 聚合合成荧光材料的研究一、摘要: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 )是新兴活性自由基聚合中最为活跃,受到最多关注的一个分支。

作为一种易于实现的活性自由基聚合,ATRP 可用于合成结构和分子量可控的聚合物,在制备拓朴结构功能化和组分功能化高分子方面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对引发剂和单体的设计,可以灵活的合成多种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功能聚合物。

ATRP 用于发光聚合物的合成是最近几年随着发光聚合物和ATRP 技术的进步而出现的,并已经被用于合成一些具有特殊性能的发光聚合物,如对主链共轭聚合物的改性得到可溶性甚至是水溶性的发光聚合物;ATRP 在发光聚合物合成中的应用兼有端基功能化和侧链功能化的例子。

通过ATRP 也可以使一些侧链带发色团的苯乙烯类或丙烯酯类单体聚合,得到侧链功能化的发光聚合物。

例如,噁二唑发色团[186]和2,4-二苯基喹啉[315]都已经被接到烯类单体的侧链用于合成侧链型发光聚合物。

因为ATRP 适用的引发剂和单体类型的广泛性,ATRP 可以将有机小分子和金属配合物发色团都集成于聚合物体系中,形成稳定的均相或者杂化的发光聚合物。

至今出现过的均相和非均相(掺杂)聚合物发光材料体系都可以通过ATRP 实现,而且所得到的聚合产物在保持良好的发光性能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在无定形状态下的稳定性。

二、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附主要参考文献)1.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概述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源自于有机化学反应中形成C-C 键的原子转移自由基加成(Atom Transfer Radical Addition, ATRA)反应,ATRA 过程包含:从有机卤化物到过渡金属络合物的原子转移过程产生初级自由基,初级自由基再加成到烯烃上,随后发生从过渡金属络合物到产物自由基的原子转移过程,由此实现碳链的扩展,获得较大分子量的有机卤化物或齐聚物,即ATRA 最终产物。

六芳基双咪唑复合光引发体系的研究及其在液态光致抗蚀剂中的应用

六芳基双咪唑复合光引发体系的研究及其在液态光致抗蚀剂中的应用
缘更 光 滑 。
关 键 词 :邻 氯 代 六 芳 基双 咪 唑 ;供 氢 体 ; 增感 剂 ;液 态 光 致 抗 蚀 剂 ; 感 光 性 能
中 图分 类 号 :TQ5 9 文 献标 识码2 6 4一 ( 0 8 4—0 4 2 0 )O 0 6一O 6
间 反应 的速率 常数 ,研 究 了其 增 感 机理 。Y n to o ga
S i J n等[ ¨ 合 成 了多 种新 型 的六 芳基 双 咪 h , i Yi e 1
杜邦 、 日立 等化学 公司开发 了许 多用于 B I 体 系 CM 的有机 增感 剂[ ,如 芳香 胺 酮 、香 豆素 酮 、a一8 2 ] 一
不饱 和酮 、烷氨基 取代 三芳 基 甲烷 、氧 杂 蒽 吖啶 、
唑 ,一方 面改 善 了其溶 解性 ,另一 方面使 其 紫外吸
收明 显红 移 。Az s k c i [ ] u aKiu h 等 1 在苯 环 上 引入 发 色基 团 ,研 究 了紫外光 照后 的变化 规律 。 目前 ,B I 复合光 引发体 系 已广 泛地 应 用于 CM 干膜体 系 ,但 鲜 见有 在 其 它方 面 的 应用 研 究报 道 。本文研 究 了 B I E C M/ MK和 4种 供 氢体 组成 的
维普资讯
REVI EW
lj m t nR cri ar l 20 o9 qb ai eo n M ̄eas 08 V! r o dg i

L 4
六 芳基 双 咪 唑复合 光 引发体 系的研 究及 其 在 液态 光 致抗 蚀 剂 中的应 用
杨 永源 、李立 东 、高 放等[ 叼 择一 系列 不 同增 感 6 选
剂 、供 氢体 与 B I 组成 光敏体 系 ,研 究 了其 引发 CM MMA 的聚合 ,并用 于 胶 印 P S版 中 ,取 得较 好 效 果 。王 涛 、Yu i Z a xa h o等[-3 成 了多种 香 豆素 , 11 合 13 分别 与 B I 组成 光敏体 系 ,研 究 了其光引 发 聚合 CM 效 率 及 光 漂 白 性 。X Al n s等[-] 究 了 由 . l a o 11 研 45 B I 组成 的三元 、四元 引发 体 系 ,测 定 其各 组份 CM

邻羟基环己基丙烯酸酯光聚合动力学研究

邻羟基环己基丙烯酸酯光聚合动力学研究

了光照强度 、光 引发 剂 种 类和 浓 度 对其 光 聚 合 动 力 学 的影 响 ,并 与 脂肪 族 羟 基 丙 烯酸 酯 单 体 丙烯 酸羟 乙 酯 (E H A)进 行 了对 比。结果表 明,最终双键转化率和 相对反应速率 随光 强增 大而增加 ;光 引发 剂浓度对最 终双键
转化率和反应速率 的影 响随引发剂不 同呈现不 同规律 ;与 H A相 比,H A具有更高 的反应 活性,但最终 双键 转 E C
华 钛化 学有 限 公 司 。
作者简介 : 聂俊( 6一 , 教授 , 1 5 )男, 9 博士生导师 ; 韩婧( 8 一 , 14 ) 9
女,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市新型高分 子材料制备与加 工重点实验室 , 主要从事光聚合 方面研究。
2 2 光 聚 合动 力 学测定 .
———硼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信息记录材料
20 年 07
第8 卷
第4 期
研 究 与 开 发
邻 羟 基 环 己基 丙 烯 酸 酯 光 聚 合 动 力 学研 究
韩 婧 ,何 勇 ,聂 俊
10 2 ) 00 9
( 北京化工大 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 院 ,北 京

要 :采用 实时红 外光谱技术 ( TR)研 究 了邻羟基环 己基丙烯酸酯 ( A) 光聚合 反应动力 学 ,探讨 RI HC
征吸收峰相应变化 , 本实验采用近红外 ( I 光 谱 相对 反应 速率 所需 的时间缩 短 ,且 相对 反 应速 率 明 NR) 区实 时红 外技 术 , 过检 测 C=C双 键 在 66 m。 通 14c 显增 大 ,这是 因为 在较 弱 的光强 照 射 下 ,光 引发 剂
处特 征吸 收峰 的变 化 , 表 外 征体 系的 转 化率 。样 体 系 的单 位 时间 内 自由基 的数量 较 小 ,导 致体 系 需 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紫外光引发聚合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紫外光引发聚合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3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科研热词 邻氯代六芳基双咪唑 紫外光引发聚合 紫外光固化 电化学方法 琥珀酸氯霉素分子印迹聚砜膜 烧蚀 涂料 巯基-乙烯基硅氮烷 吸附特性 双单体法 动力学 光聚合 bbx'型环糊精大单体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4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2014年 科研热词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聚合 结构特征 红外光谱 紫外光聚合 紫外光引发剂 溶胶-凝胶法 rf气凝胶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科研热词 聚ε -己内酯 纳米复合 紫外光引发 生物降解性 生物材料基础实验 生物材料 热中子探测 溶胶-凝胶法 有机/无机杂化溶胶 抗菌黏附性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吸附能力 原位聚合 分子印迹聚合物 两性离子水凝胶 pmma li3po4纳米晶
推荐指数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2011年 科研热词 高吸水树脂 紫外光引发聚合 紫外光引发 吸附 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 中空复合微球 pickering乳液聚合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2008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科研热词 装载 芳茂铁盐 磷酰胆碱 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 环氧单体 水凝胶 氯霉素 微胶囊 层层组装 吸附特性 分子印迹聚合膜 凝胶 光聚合 光引发剂 光化学 n-乙烯基吡咯烷酮

丙烯酸酯纳米SiO2复合乳液的制备和表征

丙烯酸酯纳米SiO2复合乳液的制备和表征
[,] -./0 !1 ,2340 51 ,-"67"8. 91 3/ .: 1 ;1 9<<: 1 =0:>?1 !@" 1 , ,AAA, 图& 随着微米 !"#$ 用量 ((,) : ,BCA 1 [$] 周树学, 武利民 1 纳米涂料的应用研究 1 材料导报, (*) : $BB$, C, 1 [*] 武利民 1 关于纳米涂料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 1 新材料产业, $BB$, ($) : &B 1 [C] DE F"?"4,G734 H"@704I1 J4/3K4./"04.: L0KE? 04 G0./"4I !@"34@3 .48 M3@740:0I>,9/7346,NK33@3,$BB$ 1 [%] DE F"?"4,G734 H"@704I1 !EKO.@3 .48 J4/3KO.@3 94.:>6"6,$BB,, (*,) : ,BAC P ,BAA 1 [&] H"04I ’"4I4.,DE F"?"41 =0:>?1 J4/ 1 ,$BB$, (%,) : , P (1 [(] DE F"?"41 !>?<06"E? 0O J4/3K4./"04.: Q"I7 R S.4T"4I L0KE? 04 U.40?3/3K ’./3K".:6, V3"W"4I, G7"4., $BB, 1
・*・
丙烯酸酯/纳米SiO2复合乳液的制备和表征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引用次数: 熊明娜, 武利民, 周0433 涂料工业 PAINT & COATINGS INDUSTRY 2002,32(11) 20次

咪唑离子液体催化丙烯酸酯类单体共聚合反应

咪唑离子液体催化丙烯酸酯类单体共聚合反应

咪唑离子液体催化丙烯酸酯类单体共聚合反应咪唑离子液体催化丙烯酸酯类单体共聚合反应引言近年来,咪唑离子液体作为新型催化剂在有机合成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咪唑离子液体由咪唑阴离子和离子液体阳离子组成,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可在许多反应中作为有效的催化剂。

本文将探讨咪唑离子液体在丙烯酸酯类单体共聚合反应中的应用。

咪唑离子液体的结构与性质咪唑离子液体是一种离子液体,由咪唑离子和阳离子组成。

咪唑离子的结构包含一个共轭环和一个季铵阳离子,能够稳定离子液体,使其具有较低的蒸汽压和较宽的液相温度范围。

咪唑离子液体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热稳定性,并且能够形成强氢键和离子键与底物反应。

咪唑离子液体具有调节反应速率和选择性的能力,可用于催化不同类型的聚合反应。

咪唑离子液体催化丙烯酸酯类单体共聚合反应咪唑离子液体在丙烯酸酯类单体共聚合反应中展示了良好的催化性能。

丙烯酸酯类单体是一类重要的单体,可用于合成聚合物。

传统的催化剂如过渡金属配合物对丙烯酸酯类单体共聚合反应有一定的限制,而咪唑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能够克服这些限制并提供更广泛的反应选择性。

咪唑离子液体催化丙烯酸酯类单体共聚合反应的优势在于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调控。

咪唑离子液体通过与丙烯酸酯单体形成氢键或离子键相互作用,能够有效地催化聚合反应。

此外,咪唑离子液体的结构和组成可以调整,从而调控催化反应的速率和产物的分子量分布。

研究表明,咪唑离子液体催化剂对丙烯酸酯类单体共聚合反应具有高的活性和选择性。

在实验条件下,咪唑离子液体催化剂可以实现高单体转化率和高产物收率,且产物具有较窄的分子量分布。

此外,咪唑离子液体催化剂还表现出优越的催化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能。

结论咪唑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在丙烯酸酯类单体共聚合反应中展示了出色的催化性能。

通过与丙烯酸酯类单体形成氢键或离子键相互作用,咪唑离子液体能够提供高活性和选择性的催化剂。

此外,咪唑离子液体催化剂还具有良好的催化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能。

新型六芳基双咪唑光引发剂的合成和应用

新型六芳基双咪唑光引发剂的合成和应用

发效 率 的有 效途 径 。 富 电子 的 烷 氧 基 通 常 可 以使 共 轭 体 系紫 外 吸
收 光谱 发生 红 移 ,甲氧 基 位 于 4位 和 5位一 环 上 一 苯 的 HAB 紫 外 吸 收 光 谱 发 生 了 红 移 ,但 是 ,文 献 I
报 道仅 限 于 此 ,还 没 有 文 献 报 道 烷 氧 基 位 于 2位 一
信息记录材羁 ! {每 镌 j 誊 蔫 5 i
研 究 与 - J p发
新 型 六 芳 基 双 咪 唑 光 引 发 剂 的 合 成 和 应 用
王宝湖 ,曹万荣 ,申屠 宝卿
(. 浙 江 大 学 1 化 学 工 程 联合 国 家 重 点 实 验 室 ,杭 州 30 2 ;2 浙 江 荣 泰 科 技 企 业 有 限公 司 ,嘉 兴 107 . 340) 10 7
2溴苯 甲醛 ,化 学 纯 ,国 药 集 团 ;苯 偶 酰 ,化 学 一 纯 ,国药 集 团 ;2巯 基 苯 并 嗯 唑 ( O) 7 , 一 MB ,9
Sg — d i ;无色 结 晶紫 ( C ,工 业 品 ,上 imaAlr h c L V)
致 变色 、压力 变 色 以及 感 温 变 色 等 性 质 。 随 后 杜
邦 公 司 的 R.D sa e 等 进 一 步 研 究 发 现 ,HAB es u r 1 分 子 中连接 两 个 咪 唑 基 的 化 学 键 吸 收 光 后 ,发 生 断 裂 ,生成 两 个 咪 唑 自 由基 ,该 自 由基 具 有 氧 化
2 实验
2 1 实验原料 . 2溴一一 一 5甲氧 基 苯 甲醛 ,9 ,Sg d i ; 7/ 9 6 imaAlr h c
降到 室温 ,倒 入 50 含 1/亚 硫 酸氢 钠 水 溶 液 0ml 6 9

新型全息用光致聚合物的研究

新型全息用光致聚合物的研究
文章编号 :1 7 —4 5 2 0 )50 4 —6 6 40 7 (0 80 —3 30 中图分 类号 : 5 ; 6 1 TQ 7 O 3 文献标识码 : A
体全息存储技术是一种最有可能率先进入实用化的高密度光学信息存储技术 . . 2 J
目前制约该技术走 向市场的关键是缺乏性能优异 的存储 材料 . 光致聚合物是利用光聚合 前 后 材料 的折 射率 变化 来进 行 信 息 的 存 储 , 有 高灵 敏 度 、 具 高分 辨 率 、 衍 射 效 率 、 高 高信
噪比、 成本低廉 、 工艺简单等特点 , 容易做成大面积 的盘式结构 , 被公认为是最有实用化 前景的体全息存储材料 . 美国和 日本的多家大公司 已先后推出 了自己的实验样片 , 所用 光致聚合物材料都 申请了专利保护【8. 3] - 国内对全息用光致聚合物的研究起步较 晚, 目前报道的工作主要集 中在聚乙烯醇/ 丙烯酰胺材料[1 和类 D P n 材料[ ,]由于都采用 高分 子材料做成膜树脂 , 90 ,] u ot 11 . 12 制样 时 要使用大量 的溶剂 , 致使样片尺寸很难做到一定的厚度 , 以满足实用化 的需求. 难 本论文 中研究 了一种新型的全息用光致聚合物 , 以液态环氧树脂和胺固化剂双组分体系做成膜
系, 息记 录组分 为光 引发 自由基 聚合 体 系. 全 用新 合 成的 高效 光 敏 染料 DE MC A
做 光敏 剂 , 通过 配 方 调 整 , 备 了一 系列 的 样 片 , 4 7 n 的蓝 光 为 记 录 光 , 制 以 5 m
62 8n 的红 光 为探针 光 , 究 了样 片 的衍 射 效 率 、 敏度 、 射 率调 制度 等 全 3 。 m 研 灵 折 息性 能 . 结果表 明 , 通过 调 整材 料 的配 方组 成 、 组 分 的含 量 及 样 片 的膜 厚 等 因 各

双固化型全息用光致聚合物的研制及其全息性质研究

双固化型全息用光致聚合物的研制及其全息性质研究

的 光 盘 存 储 技 术 几 乎 已 达 到 其 理 论 极 限 (约 19 i /m ) 0B t c ,存 储 密度难 以进 一 步提 高 , 已不能满 足 s
现代 社会 高速 发展 的信 息技术 要求 。 如果将 二维存 储发 展 到三 维存储 ,理论存储 密度将 能提 高数万 倍,达 到约 1 乃 i/m3 因此将存 储空 间 由二 维扩 展 到三维 是存储 0 Btc , s 技 术研 究和发展 的一个重要方 向。目前 ,在三维 光存储 方面 的研 究 主要 集 中在体 全 息存 储 技术 、光 谱烧 孔技 术、 双光子 三维光存储 技术和 飞秒脉 冲微爆 三维光 存储 技术 。其 中体全 息存 储 以其 高冗余度 、高存储 容量 、快 速 的数据传 输率和 存取 时间 , 以及 可并行 寻址 等优 点受 到广泛 关注 ,经 过 3 0多年 的研究 和发展 , 目前 已成 为 最 有可 能率先 进 入实 用化 的海量 高速 光学 信 息存储 技
文献 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 10 .7 2 0 ) 刊.4 90 0 19 3 (0 7增 1 02 . 4
1 引 言
随着人类 社会信 息化时代 的到来 ,实现 大 容量、高 效、 快速 的信 息存储 与传 输成 为了 当今 社会 越来越 迫切
需要 解 决的问题 。目前 ,以逐 位存储 和二 维存储 为特 征
维普资讯
万晓 君 等 :双 固化 型全 息 用 光 致聚 合 物 的研 制 及 其全 息性 质研 究
双 固化型 全息用 光致 聚合物 的研制 及其 全息性 质研 究幸
万晓君 一 , ,禚渡华 2 ,施盟 泉 ,陶世荃 2 ,赵榆 霞 ,吴飞鹏
( 冲 国科学 院 理化技 术研 究所 ,北京 10 8 ; 1 0 0 0 2北京 工业 大学 应 用数理 学 院,北京 10 2 ;3中国科 学院 研 究生 院,北பைடு நூலகம் 10 4 ) . 0 02 . 009

论ATRP 大分子引发剂的合成及应用

论ATRP 大分子引发剂的合成及应用

论ATRP 大分子引发剂的合成及应用1 引言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atom transfer radicalpolymerization,ATRP) 是一种强大且灵活的合成技术,由于其具有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窄、聚合物端基易修饰及分子设计能力强,因此被称为精确可控大分子结构的合成方法。

如今ATRP 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接枝、嵌段、梳状、星型、超支化和端基官能团聚合物的制备,且具有较高的链端保真度和精确的结构可控性,也有研究者将其应用于无机、生物材料表面修饰。

ATRP 技术适用于多种单体的可控聚合,且操作方便,其核心是引发剂的使用。

传统的ATRP 是以简单的有机卤化物为引发剂、过渡金属配合物为卤原子载体,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在活性种与休眠种之间建立可逆的动态平衡,从而实现对聚合反应加以控制,随着技术的成熟和研究的深入,大分子引发体系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在介绍小分子引发剂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大分子引发剂的合成方法及在ATRP 表面修饰中的应用。

2 小分子引发剂目前,制备活性可控聚合物的研究多集中于小分子有机卤化物作为引发剂,其所有位上含有诱导或共轭基团的卤代烷、芳基磺酰卤类引发剂都能引发ATRP 聚合,如苄基卤化物,-溴代酯,-卤代腈,-卤代酰胺,芳基磺酰氯和芳基磺酰溴类等。

可见,ATRP 的基本原理其实是通过一个交替的促活-失活可逆反应使得体系中的游离基浓度处于极低,迫使不可逆终止反应被降到最低程度,从而实现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

有机卤代烷RX 的反应活性取决于烷基上的基团和可转移卤素基团的结构,不同结构烷基卤化物的活化速率常数。

由此可见,(1) 卤代烷的反应活性一般为I Cl,3 2 1,与键断裂所需要的键解离能一致;(2) -溴苯乙酸乙酯是活性最高的引发剂,其活性比苯乙基溴(PEB)高10 000倍,比溴丙酸甲酯(MBrP)高100 000倍;(3)-氰基、-苯基或酯基的存在有使活性基稳定性增强的作用,其中-氰基的增强程度大于-苯基或酯基。

醇相光引发RAFT分散聚合制备全丙烯酸酯二嵌段共聚物纳米材料

醇相光引发RAFT分散聚合制备全丙烯酸酯二嵌段共聚物纳米材料

醇相光引发RAFT分散聚合制备全丙烯酸酯二嵌段共聚物纳米材料刘冬冬;谭剑波;张力【摘要】在40 ℃反应条件下, 以聚丙烯酸羟乙酯(PHEA)为大分子RAFT试剂, 丙烯酸异冰片酯(IBOA)为聚合单体, 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 通过光引发RAFT分散聚合制备全丙烯酸酯(PHEA25-PIBOAn)嵌段共聚物纳米材料. 反应在可见光(λmax=405 nm, 0.4 mW/cm2)照射下, 30 min内达到很高的单体转化率(≥95%). 聚合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凝胶渗透色谱结果表明聚合过程体现出良好的可控性. 探究了嵌段共聚物纳米材料的形貌变化, 成功得到了球形和囊泡结构形貌.【期刊名称】《广东工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35)005【总页数】6页(P80-85)【关键词】光引发;RAFT分散聚合;嵌段共聚物【作者】刘冬冬;谭剑波;张力【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广东广州5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16.31嵌段共聚物纳米材料因其在催化、纳米反应器、酶促反应、生物矿化及生物成像等方面的应用而吸引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1-6]. 嵌段共聚物纳米材料通常是通过聚合物溶液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但这种方法制备的聚合物固含量较低(<1%),并且后处理操作复杂(如pH调节、溶剂置换等),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嵌段共聚物纳米材料的工业化应用[7].近年来,基于RAFT分散聚合的聚合诱导自组装(PISA)的发展为大批量合成聚合物纳米材料(固含量可以达到50%)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其操作简单并且重复性比溶液自组装更高,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聚合技术[8-10]. PISA主要是使用亲溶剂的大分子RAFT试剂或者大分子引发剂作为稳定剂,然后第二单体在选择性溶剂中进行扩链反应. 随着聚合反应的进行,第二嵌段的分子量不断增大,从而发生二嵌段共聚物的原位自组装. 在RAFT分散聚合中,要求聚合单体是溶解在反应介质中的,而形成的聚合物是不溶的. 因此,RAFT分散聚合的溶剂可以是水、醇、非极性溶剂、聚乙二醇及离子液体等,并且可以得到不同形貌的聚合物纳米材料(如球、纤维、囊泡等).尽管基于RAFT分散聚合的PISA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是目前的PISA反应主要是使用苯乙烯类和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作为成核单体,而丙烯酸酯类单体是比较罕见的,只有少量的文献报道使用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PISA反应[11-14]. 这可能是因为丙烯酸酯类单体的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Tg)较低,不利于通过透射电镜进行形貌表征.Houillot等人[12]使用聚丙烯酸异辛酯(P2-EHA)作为大分子RAFT试剂,丙烯酸甲酯(MA)为聚合单体的全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的RAFT分散聚合过程. 但是他们只得到了球形形貌,并且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很宽. 近年来,本课题组[15-17]发现了一种新型光引发RAFT分散聚合过程,反应能够在室温甚至更低的温度进行,相比传统的热引发PISA反应更快,在短时间(15 min)内就能够实现单体的完全转化.本文利用光引发RAFT分散聚合,以聚丙烯酸羟乙酯(PHEA)为大分子RAFT试剂,丙烯酸异冰片酯(IBOA)为聚合单体,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进行光引发聚合诱导自组装(photo-PISA)制备全丙烯酸酯PHEA-PIBOA嵌段共聚物纳米材料. 研究了其聚合反应动力学以及聚合过程可控性,探究了嵌段共聚物形貌变化.1 实验部分1.1 实验原料丙烯酸羟乙酯(HEA,97%)、丙烯酸异冰片酯(IBOA,98%)、3-(甲基硅基)丙磺酸钠盐(DSS,97%)、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TPO),阿拉丁试剂有限公司产品;S-正十二烷基-S′-(2-甲基-2-丙酸基)三硫代碳酸酯(DDMAT),根据文献[18]合成;乙醇(分析纯)、二氯甲烷(分析纯),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产品.1.2 大分子RAFT试剂PHEA25-DDMAT的合成称取HEA(11.61 g,100 mmol),DDMAT(1.46 g,4 mmol),TPO(0.14 g,0.4 mmol)置于25 mL圆底烧瓶中,再加入乙醇/水混合溶剂(14.80 g/2.61 g),充分搅拌直至试剂完全溶解. 在避光条件下,对反应溶液持续通入氮气20 min后密封. 在室温下使用LED光源(405 nm,0.4 mW/cm2)持续光照3 h使单体完全转化,表征后直接使用.1.3 PHEA-PIBOA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以合成PHEA25-PIBOA100为例,具体方案如下:称取IBOA(1.5 g,7.2 mmol),PHEA25-DDMAT溶液(0.59 g,0.072 mmol),TPO(0.008 4 g,0.024 mmol)置于25 mL圆底烧瓶中,再加入乙醇/水混合溶剂(4.80 g/0.84 g),充分搅拌至试剂完全溶解. 在避光条件下,持续通入氮气20 min后密封. 然后把25 mL圆底烧瓶置于40 ℃水浴中恒温10 min,在40 ℃下使用LED灯(405 nm,0.4 mW/cm2)持续光照1 h后关闭光源,暴露于空气并加入少量对苯二酚终止反应,通过1H NMR确认单体转化率,用透射电镜表征所制备的样品形貌.1.4 合成PHEA25-PIBOA100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称取IBOA(1.8 g,8.6 mmol),PHEA25-DDMAT溶液(0.71 g,0.086 mmol),TPO(0.010 g,0.029 mmol)和DSS(0.05 g)置于25 mL圆底烧瓶中,再加入乙醇/水混合溶剂(8.31 g/1.47 g),充分搅拌至试剂完全溶解.在避光条件下,持续通入氮气20 min后密封. 然后把圆底烧瓶置于40 ℃水浴中恒温10 min,在40 ℃下使用LED光源(405 nm,光强0.4 mW/cm2)光照引发反应.在氮气的氛围下,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时间间隔取样,避光条件下暴露于空气中,并向其中加入少量对苯二酚终止反应. 通过1H NMR和GPC对样品进行表征分析.1.5 仪器与表征1H NMR谱图在Bruker Avance Ⅲ 400 MHz核磁共振波谱仪测定,使用CDCl3作溶剂;嵌段共聚物形貌通过日立HT 7700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在测试前通过醋酸铀溶液(质量分数为0.5%)染色1.5 min后干燥,加速电压为100 kV.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通过普析T9 CS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得,使用1.0 cm的石英比色皿进行测试. 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指数使用Waters 1515凝胶渗透色谱仪测定,测试所用标准样为窄分布聚苯乙烯,流动相为四氢呋喃,流速为1.0 mL/min,测定温度为40 ℃.2 结果与讨论2.1 大分子RAFT试剂PHEA25-DDMAT的合成以DDMAT为RAFT试剂,TPO作为引发剂,在乙醇/水(质量比为85/15)溶剂中进行HEA的RAFT溶液聚合合成大分子RAFT试剂PHEA25-DDMAT,反应过程如图1所示.图 1 光引发RAFT聚合合成PHEA25-DDMATFig.1 Synthesis of PHEA25-DDMAT via photoinitiated RAFTpolymerization对于RAFT聚合来说,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指数是非常重要的. 在传统的自由基聚合体系中,自由基浓度通常较高,很容易发生链终止反应,导致聚合反应不可控. 在RAFT聚合中,使用RAFT试剂作为链转移剂来限制增长自由基之间的不可逆的双基终止反应,能够有效地控制聚合反应的进行. RAFT聚合后,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一般较窄(<1.50),聚合物链末端仍然带有RAFT基团,能够进一步扩链,表现出“活性”/可控聚合的特征.1H NMR测试表明反应3 h后,单体转化率可以达到100%. 通过四氢呋喃相GPC对所得到的PHEA25-DDMAT产物进行了表征,得到了其Mn值为3 870g/mol ,Mw/Mn值为1.07. 其GPC曲线如图2所示,高分子量的位置有个小峰,很可能是因为聚合过程中产生的链终止反应,但这并不影响后续的使用.图 2 PHEA25-DDMAT大分子RAFT试剂的GPC曲线Fig.2 GPC trace of the PHEA25-DDMAT macro-CTA因为本文是通过光引发RAFT分散聚合的方法制备嵌段共聚物纳米材料,因此需要确保大分子RAFT试剂不会因为光照而发生光解. 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PHEA25-DDMAT在LED光源(405 nm,0.4 mW/cm2)照射下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大分子RAFT试剂在310 nm位置有很强的紫外吸收,这是因为大分子RAFT试剂中的DDMAT含有C=S键.从图3可以看出,PHEA25-DDMAT即使在LED光源(405 nm,0.4 mW/cm2)照射60 min下也没有引起紫外吸收峰的变化,这表明大分子RAFT试剂在反应条件下能够保持很好的稳定性.图 3 在405 nm可见光(0.4 mW/cm2)辐射下PHEA25-DDMAT在不同时间的紫外-可见吸收谱图Fig.3 UV-vis absorption spectra of PHEA25-DDMAT at different times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405 nm0.4 mW/cm2)2.2 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使用IBOA作为聚合单体,在40 ℃的反应温度下,以乙醇/水(质量比为85/15)作为溶剂,PHEA25-DDMAT作为大分子RAFT试剂进行了光引发分散聚合,可以得到PHEA25-PIBOAn嵌段共聚物纳米材料,反应过程如图4所示.图 4 光引发RAFT分散聚合合成PHEA25-PIBOAn嵌段共聚物Fig.4 Synthesis of PHEA25-PIBOAn block copolymer via photoinitiated RAFT dispersion polymerization然后通过1H NMR表征对聚合反应进行了动力学研究. 如图5所示,通过1H NMR跟踪IBOA单体的逐步转化过程. 以DSS内标物为基准,可以发现IBOA单体的乙烯基信号(5.5×10-6~6.5×10-6)随着聚合反应的进行逐步减弱,到30 min 几乎消失. 通过计算,30 min IBOA单体转化率达到95%.根据1H NMR得到的数据绘制单体转化率与时间关系曲线以及其对应的半对数曲线,如图6所示.从图6可以看出,在LED光源(405 nm,0.4 mW/cm2)的照射下,聚合迅速进行,IBOA单体转化率在20 min已经超过80%,30 min单体转化率达到95%. 相比常规的热引发RAFT分散聚合,本文采用光引发RAFT分散聚合的反应速率明显更大,能够更高效制备聚合物纳米材料.图 5 光引发RAFT分散聚合反应动力学核磁共振氢谱图Fig.5 1H NMR spectra (CDCl3) recorded during the photoinitiated RAFT dispersion polymerization图 6 光引发RAFT分散聚合下的IBOA单体转化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Fig.6 Conversion-time plots photoinitiated RAFT dispersion polymerization of IBOA图7是光引发RAFT分散聚合反应的半对数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聚合反应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0~7 min,此阶段单体转化率增长缓慢,PIBOA链段聚合度较低,形成的嵌段共聚物还是溶解在溶剂当中,因此聚合是均相聚合. 7 min后聚合速率迅速增大,嵌段共聚物从溶剂中发生相分离并原位组装.这个阶段聚合速率加快的原因可以归结于单体对胶束的增溶作用,导致局部单体富集,聚合速率增大.然后通过GPC表征了在不同反应时间下得到的PHEA-PIBOA嵌段共聚物. 从图8可以得知,随聚合反应时间的增加,嵌段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Mn)是逐步增长的. Mn的增长与IBOA单体转化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并且得到的嵌段共聚物的分子量分布指数相对较低(Mw/Mn<1.50). 这些结果表明,在光引发RAFT分散聚合的过程中,虽然聚合速度比较快,但是也能保持很好的“活性”/可控聚合特征.图 7 光引发RAFT分散聚合反应半对数曲线Fig.7 Semilogarithmic plots of photoinitiated RAFT dispersion polymerization of IBOA图 8 PHEA-PIBOA的光引发RAFT分散聚合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与单体转化率关系图Fig.8 Evolution of Mn and polydispersity (Mw/Mn) versus conversion for the photoinitiated RAFT dispersion polymerization of PHEA-PIBOA光引发聚合反应能够快速进行,主要原因是光引发剂在405 nm的光照射下能够快速裂解,产生自由基. 为此,本文对反应所用的光引发剂TPO在LED光源(405 nm,0.4 mW/cm2)持续照射时的分解情况进行了研究,其在不同时间光照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如图9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TPO在300 nm和380 nm有两个吸收峰. 在LED光源(405 nm,0.4 mW/cm2)的照射下,两个吸收峰的强度在逐步衰弱,这说明我们反应所用的光源能够使TPO快速分解并且60 min内分解完全.2.3 PHEA-PIBOA嵌段共聚物聚合诱导自组装形貌形貌对聚合物纳米材料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利用分散聚合的方法能够一步合成具有特定形貌的聚合物纳米材料. 本文使用光引发RAFT分散聚合,制备了具有特定形貌的PHEA-PIBOA嵌段共聚物.图 9 在405 nm可见光(0.4 mW/cm2)辐射下TPO在不同时间的紫外–可见吸收谱图Fig.9 UV-vis absorption spectra of TPO at different times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405 nm, 0.4 mW/cm2)嵌段共聚物的形貌由透射电镜测得. 图10是在质量分数为15%的IBOA单体浓度下不同PIBOA聚合度的嵌段共聚物形貌.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此浓度下嵌段共聚物表现为球形形貌. 随着PIBOA的聚合度的增加,球形胶束的粒径变大. 这主要是因为当单体浓度比较低时,PIBOA链段的运动性较差并且胶束间的融合概率较低,不利于进一步形成高阶形貌.图 10 15%的IBOA单体浓度下的PHEA25-PIBOAn嵌段共聚物的TEM图Fig.10 TEM images of PHEA25-PIBOAn block copolymer nanoobjects prepared at 15% IBOA concentration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单体的浓度对所制备的嵌段共聚物形貌的影响. 图11是在不同的IBOA单体浓度,相同的PIBOA聚合度(98%)下通过光引发RAFT分散聚合制备的嵌段共聚物的形貌.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IBOA的单体浓度小于或等于15%的质量分数时,只能得到球形形貌. 当IBOA单体浓度为20%的质量分数时,能够得到球形和囊泡的混合形貌. 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单体浓度的增加,PIBOA链段能够被IBOA单体充分溶胀,链段运动能力增强并且胶束间的融合概率变大,更有利于形成高阶形貌. 当IBOA单体浓度达到25%的质量分数时,促进了高阶形貌的形成,得到纯囊泡形貌.图 11 不同IBOA单体浓度下通过光引发RAFT分散聚合制备的嵌段共聚物纳米材料的TEM图Fig.11 TEM images of block copolymer nano-objects prepared by photoinitiated RAFT dispersion polymerization at different IBOA concentrations3 结论本论文采用光引发RAFT分散聚合快速制备了PHEA25-PIBOAn全丙烯酸酯二嵌段共聚物纳米材料,得到了球形和囊泡形貌. 聚合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聚合反应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即均相聚合阶段和异相聚合阶段. 在405 nm光的照射下反应,在30 min内即可达到很高的单体转化率(95%). 凝胶渗透色谱结果表明聚合反应表现出良好的可控性.本文使用均聚物Tg较高(94 ℃)的聚丙烯酸酯聚合物单体IBOA,很好地解决了因聚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低Tg带来的表征问题,为全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的聚合诱导自组装提供了新的途径.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WANG Z P, VANOERS M C M, RUTJES F P J T, et al.Polymersome colloidosomes for enzyme catalysis in a biphasic system [J].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12, 51(43): 10746-10750.[2]MAI Y Y, EISENBERG A. Self-assembly of block polymer[J].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2012, 41(41): 5969-5985.[3]LOUZAO I, VANHEST J C M. Permeability effects on the efficiency of antioxidant nanoreactors [J]. Biomacromolec-ules, 2013, 14(7): 2364-2372.[4]LIU T, HU J M, JIN Z Y, et al. Two-photon ratiometric fluorescent mapping of intracellular transport pathways of pH-responsive block copolymer micellar nanocarriers [J].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 2013, 2(12): 1576-1581.[5]TAN J B, LIU D D, BAI Y H, et al. Enzyme-assisted photoinitiated polymerization-induced self-assembly: an oxygen-tolerant method for preparing block copolymer nano-objects in open vessels and multiwell plates [J]. Macromolecules, 2017, 50(15): 5798-5806.[6]谭帼馨, 阮雄杰, 宁成云, 等. PEGDA/NIPAM共聚物水凝胶的溶胀性能及体积相变研究[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0, 27(3): 5-8.TAN G X, RUAN X J, NING C Y, et al. A study of swelling properties and volume phase transition of PEGDA/NIPAM copolymer hydrogels [J]. 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10, 27(3): 5-8.[7]DU J Z, TANG Y Q, LEWIS A L, et al. pH-Sensitive vesicles based on a biocompatible zwitterionic diblock copolymer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05,127(51):17982-17983.[8]WARREN N J, ARMES S P. Polymerization induced selfassembly of block copolymer nano-objects via RAFT aqueous dispersion polymerization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4, 136(29): 10174-10185.[9]ZHANG X W, BOISSE S, ZHANG W J, et al. Well-defined amphiphilic block copolymers and nano-objects formedin situ via RAFT-mediated aqueous emulsion polymerization[J]. Macromolecules, 2011, 44(11): 4149-4158.[10]SUN J T, HONG C Y, PAN C Y. Recent advances in RAFT dispersion polymerization for preparation of block copolymer aggregates [J]. Polymer Chemistry, 2013, 4: 873-881. [11]RATCLIFFE L P D, MCKENZIE B E, LEBOUEDEC G M D, et al. Polymerization induced self-assembly of all-acrylic diblock copolymers via RAFT dispersion polymerization in alkanes [J]. Macromolecules, 2015, 48(23): 8594-8607.[12]HOUILLOT L, BUI C, FARCET C, et al. Dispersion polymerization of methyl acrylate in nonpolar solvent stabilized by block copolymers formed in situ via the RAFT process[J].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10, 2(2): 434-442.[13]HOUILLOT L, BUI C, SAVE M, et al. Synthesis of welldefined polyacrylate particle dispersions in organic medium using simultaneous RAFT polymerization and self-assembly of block copolymers. a strong influence of the selected thiocarbonylthio chain transfer agent [J]. Macromolecules, 2007, 40(18): 6500-6509.[14]ZHANG X, BOISSE S, BUI C, et al. Amphiphilic liquidcrystal block copolymer nanofibers via RAFT-mediated dispersion polymerization [J]. Soft Matter, 2012, 8(4): 1130-1141. [15]TAN J B, SUN H, YU M G, et al. Photo-PISA: shedding light on polymerization-induced self-assembly [J]. ACS Macro Letters, 2015, 4(11): 1249-1253.[16]TAN J B, LIU D D, HUANG C D, et al. Photoinitiated polymerization-induced self-assembly of glycidyl methacrylate for the synthesis of epoxy-Functionalized block copolymer nano-objects [J]. Macromolecular Rapid Communications,2017, 38(15): 1700195.[17]付黎黎, 柏宇豪, 张雪超, 等. RAFT光引发分散聚合制备单分散PMMA微球[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7, 34(2):34-39.FU L L, BAI Y H, ZHANG X C, et al. Synthesis of monodisperse PMMA microspheres by photoinitiated RAFT dispersion polymerization [J]. 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17, 34(2): 34-39.[18]LAI J T, FILLA D, SHEA R. Functional polymers from novel carboxyl-terminated trithiocarbonates as highly efficient RAFT agents [J]. Macromolecules, 2002, 5(18): 6754-6756.。

BCIMEMKNPG复合光引发剂在PCB板湿膜中的应用

BCIMEMKNPG复合光引发剂在PCB板湿膜中的应用

BCIM/EMK/NPG复合光引发剂在PCB板湿膜中的应用1胡建琪1,应明友1,钱晓春2,吴士荣2,张胜文1,刘仁1,江金强1,刘晓亚11. 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22);2. 常州市强力化工有限公司,江苏常州(213011)E-mail:lxy@摘要:光引发剂邻氯代六芳基双咪唑(BCIM)、增感剂4,4-二(N,N’-二甲基-氨基)苯甲酮(EMK)与4种不同的供氢体N-苯基甘氨酸(NPG)、2-巯基苯并噻唑(MBO)、2-巯基苯并咪唑(MBI)、十二烷基硫醇(RSH)组成4种复合光引发体系。

通过实时红外光谱研究了供氢体种类、复合引发剂用量对湿膜感光性能的影响,并用该复合引发体系替代传统的907/ITX光引发体系,制备线路板用湿膜,研究结果表明BCIM、EMK、NPG复合光引发体系效果比传统907/ITX光引发体系有提高,所得线路板成像边缘更光滑。

关键词:邻氯代六芳基双咪唑;供氢体;增感剂;湿膜;感光性能1. 前言邻氯代六芳基双咪唑化合物(BCIM,结构式见图1)是由对应的三芳基咪唑化合物氧化得到,其最大吸收波长为255~275nm,对近紫外光和可见光不敏感。

因此,BCIM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加入胺类增感剂或含活泼氢的供氢体,通过能量转移、电子转移,产生可引发聚合反应的自由基,提高BCIM的光响应范围及光固化速度[1-5]。

为此,杜邦、日立等化学公司开发了许多用于BCIM体系的有机增感剂[2],如芳香胺酮、香豆素酮、α-β-不饱和酮、烷氨基取代三芳基甲烷、氧杂蒽吖啶、JAW染料、芳香酮化合物、对-二烷基氨基取代的三唑或苯并三唑类化合物等。

目前国内外对六芳基双咪唑类化合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合成新的六芳基双咪唑类化合物提高其相容性和光引发活性、开发新的增感体系扩大其应用范围。

中国科学院感光所杨永源、李立东、高放等[6-10]选择一系列不同增感剂、供氢体与BCIM组成光敏体系,研究了其引发MMA的聚合,并用于胶印PS版中,取得较好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引发剂是光聚合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 可分 为自由基型光引发剂和阳离子型光引发剂。六芳基 双咪唑(HABI)是一类自由基型光引发剂,主要用 于光刻胶成像、微刻技术、微电子工业以及规模集 成电路制造等领域,其分子中连接两个咪唑基的 C–N 键吸收光后发生断裂,生成两个三芳基咪唑自 由基,该自由基具有氧化性,可以夺取其他化合物 的氢[10],两个三芳基咪唑自由基同时作用,可使光 引发效率进一步提高。由于邻氯代六芳基双咪唑(2, 2'-二邻氯苯基- 4, 4', 5, 5'-四苯基-1, 2'-二咪唑,
第5期
朱晓丹等:丙烯酸酯单体的邻氯代六芳基双咪唑复合光引发聚合动力学研究
271
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活性自由基增大,碰撞几率增加, 能够引发聚合反应的自由基反而减少,使得最终双 键转化率减小。 2.2.2 引发剂浓度对聚合动力学的影响 图 3 为不 同浓度复合光引发体系引发单体 HDDA 聚合动力 学,其中光强为 50 mW/cm2,复合引发体系组成是 m(BCIM): m(EMK): m(NPG)=10: 5: 5。从图中可知,光引 发体系浓度越大,其最终转化率越大。引发体系浓 度为 0.4%时,最终双键转化率最低,只有 89%,随 着浓度增加,聚合速率增加,最终转化率也随之增 大,当引发体系的浓度提高到 2.4%时,最终转化率 增加到 97.5%。随着引发体系浓度增加,单位时间 内产生的自由基数量增加,使聚合诱导期缩短,聚 合速率变快,转化率变大。
2.2.4 不同光强对聚合动力学的影响 图 5 为不 同光照强度对 BCIM、EMK、NPG 的质量比为 10: 5: 5 的复合光引发体系(复合光引发体系浓度为 2%) 引发单体 HDDA 光聚合动力学的影响。由图 5 可知, 随光强增加,双键转化率随之增大,聚合速率也随 之增大,其达到的双键最终转化率相近,为 96%–97%。光照强度增强时,反应体系中单位面积 上接收的光子数增加,自由基浓度随之增加,且自 由基能够消耗掉体系中的氧,降低氧的阻聚效应, 利于聚合反应的进行。
5: 5、10: 10: 5、10: 2: 5、10: 5: 2、10:5:9,光强为 50 mW/cm2,复合光引发体系的质量浓度为 2%。
Fig.1 UV spectra of BCIM
2 结果与讨论
2.1 BCIM 及其体系中各组份的紫外光谱
图 1 为以乙腈为溶剂,配置浓度为 10-5mol/L 的溶液,测 BCIM、EMK、NPG 以及质量比为 m(BCIM): m(EMK): m(NPG)=10: 5: 5 混合液的紫外光谱。从图中 可知,咪唑类引发剂 BCIM 的最大紫外吸收在 275 nm 左右,增感剂 EMK 的最大吸收在 365 nm,供 氢体 NPG 的最大吸收在 250 nm,BCIM/EMK/NPG 混合液分别在 365 nm 和 245 nm 处有吸收峰,增感 剂 EMK 的加入扩大了复合光引发体系的紫外吸收 范围。
1.3 实时红外法对 BCIM 复合光引发体系的聚合 动力学研究
将一定比例的 BCIM、EMK 和 NPG 所构成的 复合光引发体系溶在适量单体中,形成具有一定浓 度的均匀溶液,将聚合体系注入橡胶片模具中夹紧, 置于实时红外光谱仪(Nicolet 5700,美国 Nicolet 公司)的样品台上,紫外光定向照射样品,同时对 其进行红外扫描,记录近红外区丙烯酸酯双键特征 吸收峰为 6100–6250 cm-1 之间的峰面积变化[8,12,13]。
Fig.4 Double bond conversion curve of different monomers initiated by BCIM mix photo-initiating system [BCIM]=2%, m(BCIM): m(EMK): m(NPG)=10: 5: 5, I=50 mW/cm2
在紫外光照射下,增感剂 EMK 首先从低能级 的基态跃迁到高能级的激发三线态,然后将能量转 移给处于基态的六芳基双咪唑,使其生成激发三线 态,此时 C–N 键断裂,生成两个三芳基咪唑自由基, 然而三芳基咪唑自由基体积较大,位阻效应阻碍了 其活性,较难直接引发聚合反应,但易于夺取供氢 体 NPG 上的活泼氢,产生新的自由基能够较好地引 发光聚合反应,其引发机理如下方程式所示[11]。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1.1 试剂
1, 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三丙二醇二 丙烯酸酯(TPGDA)、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 酸酯(POTMPTA),美国沙多玛公司产品;二丙二 醇二丙烯酸酯(DPGDA)、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
—————————————— 第一作者:朱晓丹,女,1987 年 12 月出生,2010 年 7 月毕业于常州大学,目前硕士研究生在读,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院,材料学专业
于增感剂 EMK 不足,不能够使光引发剂全部处于 激发三线态,影响聚合速率和双键转化率。同样, 供氢体 NPG 不足,多余的三芳基咪唑自由基不能夺 取活泼氢,产生能够引发光聚合反应的活性自由基 减少,聚合速率变慢。EMK 或 NPG 过量,BCIM、 EMK、NPG 的质量比为 10: 10: 5(物质的量比为 1: 2: 2)和 10: 5: 9(物质的量为 1: 1: 4)时,聚合 速率仍然变慢,最终双键转化率分别为 94.3%和 94.6%。增感剂 EMK 过量,紫外光照射下,处于激 发三线态的 EMK 增多,偶合终止几率增大,从而 产生猝灭使其回复到基态;同理,供氢体 NPG 过量,
1(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常州 213164) 2(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 常州 213164)
3(常州强力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常州 213011)
摘要 利用紫外光谱对 2,2'-二邻氯苯基- 4,4',5,5'-四苯基-1,2' –二咪唑(BCIM)光引发剂开展研究。以 BCIM 为光引发剂、4,4-二(N,N'-二甲基-氨基)苯甲酮(EMK)为光增感剂,N-苯基甘氨酸(NPG)为供氢体,通 过实时红外光谱(RT-IR)研究丙烯酸酯单体在复合光引发体系中的光聚合动力学。结果表明:引发剂浓度越 大,聚合速率越快,双键转化率越高;复合光引发体系中,当质量比 m(BCIM): m(EMK): m(NPG)=10: 5: 5 时,引发 效率最高(96.7%);双官能度单体引发效率较三官能度的好,双键转化率可达 90%以上;聚合速率随光照强 度的增强而变快。 关键词 光聚合,邻氯代六芳基双咪唑,动力学,实时红外 中图分类号 O64,TQ577
光固化(又称光聚合)是一种绿色合成技术, 在紫外光或可见光的作用下,液态低聚物(包括单 体)经光引发剂引发聚合成为固态产物的技术[1]。 光固化技术问世于 20 世纪 60 年代,以其固化成型 速度快、固化温度低、污染小等优点而备受关注, 它在涂料、粘合剂、光致抗蚀剂、齿科修复、油墨、 药物释放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2-7]。2004 年 5 月召开的北美辐射固化国际会议上,其被归纳为具 有“5E”特点:高效(Efficient)、适应性广(Enabling)、 经济(Economical)、节能(Energy saving)和环境 友好(Environmental friendly),因此光聚合技术越 来越受人们的青睐[8,9]。
2.2 复合光引发体系引发聚合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2.2.1 复合光引发体系中各因素的配比对聚合动力 学的影响 图 2 是复合光引发体系 (BCIM/EMK/NPG)引发单体 HDDA 聚合的双键 转化率,其中 BCIM/EMK/NPG 的质量比分别为 10:
Fig.2 Effect of different mass ratio of BCIM/EMK/NPG on conversion of double bond [BCIM]=2%, Monomer: HDDA, I=50 mW/cm2
第一步
(C2H5)2N
O C
EMK
N(C2H5)2
O
(C2H5)2N
C
* N(C2H5)2
第二步
270
第三步 第四步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O
(C2H5)2N
C
*
N(C2H5)2
+
CC NN
C
Cl
Cl
C NN CC
CC NN
C
Cl
BCIM *
Cl
O
C
NN
+ (C2H5)2N

C
CC
N(C2H5)2
第 30 卷
BCIM)成本较低,与光敏剂配合使用效果较好, 所以大都应用于干膜体系和液态光致抗蚀剂中,对 紫外光和可见光不敏感,需要加入胺类增感剂或含 活泼氢的供氢体,通过能量转移、电子转移产生可 引发聚合反应的自由基,以提高 BCIM 的光响应范 围及光固化速度[11]。对于 BCIM 引发其他类单体在 干膜体系和液态光致抗蚀剂中的应用已有报道,本 文通过紫外光谱(UV)确定 BCIM 及其复合光引发 体系的紫外吸收,并采用实时红外(RT-IR)技术研 究了 BCIM / EMK(4, 4-二(N, N'-二甲基-氨基)苯 甲酮)/NPG(N-苯基甘氨酸)组成的复合光引发体 系引发丙烯酸酯类单体的光聚合动力学,考察了引 发剂浓度、复合光引发体系中各试剂的配比、单体 浓度以及光强对聚合动力学的影响。
第 30 卷 第 5 期 2012 年 10 月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J. Radiat. Res. Radiat. Process.
Vol.30, No.5 October 2012
丙烯酸酯单体的邻氯代六芳基双咪唑复合光引发
聚合动力学研究
朱晓丹 1 王克敏 1 钱晓春 3 聂 俊 2 马贵平 2
通讯作者:马贵平,Email: magp@ 收稿日期:初稿 2012-01-10,修回 2012-03-15
第5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