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古七段
中国古代文学简介
3.两晋文学:
西晋: 左思(诗歌骨力遒劲,承传建安文学的精神。
其《咏史》诗开启了咏史和咏怀结合的新路子。)
东晋: 陶(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 谢(谢灵运 :开创了山水诗派)
陶渊明《归园田居》等作品,语言朴素自然, 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污浊社会现实的憎 恶,给人以含蓄隽永、意境醇美的享受。 《饮酒》其五
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的现实意义:
一是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的民族自身; 二是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
三是有助于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
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末来。
文字的产生,使得这些口头歌谣得以记载。 甲骨卜辞和《周易》卦爻辞中的韵语,是有文字记载的古代诗歌 的萌芽。后来的《诗经》中的作品,反映了各方面的生活,具有深厚 丰富的文化积淀,显示了我国古代诗歌最初的伟大成就。
古华夏神话盘古开天辟地; 圣经之上帝七日创世; 希腊神话之五大创世神创世; 澳大利亚神话之彩虹蛇创世; 玛雅神话众神之王柯穆〃卡门普斯创世; 埃及神话之拉创世; 印度神话之梵天创世; 日本神话之伊邪那岐命和伊邪那美命二神创世; 古巴比伦神话马尔都克创世; 北欧神话之诸神以尤弥尔的身躯创世。
中国文学史
三古七段(三古之分是中国文学史大的时代断线。七段是在三古
之内细小的分类。)
上古期:先前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
第一段:先秦
第二段:秦汉
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
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
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清词:纳兰性德
木 兰 词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中国古代文学史
2、文学史著作的涌现
参考:
陈玉堂《中国文学史书目提要》,黄山书社1986年;
吉平平、黄晓静《中国文学史著版本概览》,辽宁 人民出版社1992年;
董乃彬、陈伯海、刘扬忠主编《中国文学史学史》 三卷本,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一卷《传统的 中国文学史学》、第二卷《中国文学通史与断代史 的产生与演变》及第三卷《各类文学专史的形成与 繁荣》)
卷七《汉书一》“《汉书》叙例”条:
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 不明,终是乱读。
(王鸣盛喜骂人,参看陈垣《书《十七史商榷》第 一条后》,收入《陈垣史源学杂文》)
张之洞《輶轩语·语学·论读书宜有门径》: 泛滥无归,终身无得。得门而入,事半功倍。或经、 或史、或词章、或经济、或天算、或地舆。经治何 经,史治何史,经济是何条,因类以求,各有专注。 至于经注,孰为师授之古学,孰为无本之俗学。史 传,孰为有法,孰为失体,孰为详密,孰为疏舛。 词章,孰为正宗,孰为旁门。尤宜抉择分析,方不 至误用聪明。此事宜有师承,然师岂易得?书即师 也。今为诸君指一良师,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读一过,即略知学术门径矣。
1897年撰写,1906年油印出版窦警凡《中国文学史》
光绪三十年(1904),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国文教师 林传甲“仿日本笹川种郎《中国文学史》之意以成 书焉”,写出16篇《中国文学史讲义》,包括文字、 音韵、训诂、群经文体、诸史文体、诸子文体等, 于宣统二年(1910)出版,这是最早的由观众、读 者。作品为他们而写,或至少会引起他们的 关注。
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 水光入座杯盘莹,花气侵人笑语香。 翡翠侧身窥绿酒,蜻蜓偷眼避红妆。 葡萄力缓单衣怯,始信湖中五月凉。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PPT课件
• 七.近代文学:
• 四大革命(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
戏曲改良)
-
18
四大名著(图片)
-
19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五千年璀璨文学瑰宝熠熠生辉
• 了解国学 • 光大历史 • 提高自信 • 传承文明
-
20
谢 谢 观 赏
-
21
扬雄《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班固《幽通
赋》,张衡的《思玄赋》等。枚乘的《七发》标志汉大赋
的正式形成。
•
2.抒情小赋——
•
张衡的《归田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蔡邕的
《述行赋》、祢衡的《鹦鹉赋》都是较有名的作品。
•
3.五言诗萌芽(古诗十九首)
•
如:《迢迢牵牛星》之十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
15
②.话本小说(白话小说的萌芽): 《五代史平话》、《三国志平话》。 元文学:
③.元曲
/search?word=%E 6%95%A3%E6%9B%B2&fr=qb_sear ch_exp&ie=gbk散曲:马致远《天净 沙.秋思》
B.杂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 甫《西厢记》、马致- 远《汉宫秋》、白16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
4.汉乐府诗:
《孔雀东南飞》、《陌上桑》等。
•
5.司马迁及其《史记》
-
6
孔雀东南飞:十三学质素(图)
-
7
•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
•
1.四言诗(曹操)
•
《观沧海》
•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中国古代文学史
文学史知识点1、中国文学史分期:三古七段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第一段:先秦第二段:秦汉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至20世纪初期〕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2.上古时期、中古时期、近古时期的背景说明:上古期背景:〔1〕中国文学的各种体裁几乎都孕育于这个时期.〔2〕中国文学的思想根底也是孕育于上古期.〔3〕中国的文学思潮以儒道两家为主,儒家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道家注重文学的审美价值,这在上古期也已经形成了.〔4〕从文学的创作、传播、接受来看,士大夫作为创作的主体和接受对象,文学作为传播的主要媒介,中国文学的这个根本格局也是在上古期奠定的.中古期背景:〔从魏晋开始,经过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到明朝中叶为止)为什么将魏晋作为一个新时期的开端, 并将魏晋到明中叶这样长的时间划为一个中古期(中国文学所有的因素都在这个时期具备了,而且成熟了):(1)这时期开始了中国文学的自觉时代,并在南北朝完成了这个自觉的过程.(2)文学语言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由古奥转向浅近.(3)这是诗、词、曲三种重要文学体裁的鼎盛期.(4)文言小说在魏晋南北朝已初具规模,在唐代臻于成熟.白话小说在宋元两代已经相当繁荣.(5)文学传媒出现了印刷出版、讲唱、舞台表演等各种新的形式.(6)文学创作的主体和对象,包括了宫廷、士林、乡村、市井等各个方面. 近古期背景:(明嘉靖以后文学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1)文人的市民化和文学创作的商品化成为一种新的趋势.(2)创作主体的个性高扬;在文学作品中对人的情欲有了更多肯定的描述;(晚明诗文)重视个人性情、追求生活趣味、模仿市井俗调的倾向.(3)传统文体开展缓慢,通俗的文体显得生机勃勃.3、先秦时期的文学背景说明:(总体上先秦文学的形态, 一方面是文史哲不分,另一方面是诗乐舞结合,这种混沌的状态成为先秦的一大景观.)(1)文学的创作主体经历了由群体到个体的演变.(2)上古巫史不分,史从巫中分化出来专门从事人事的记录.史的职务起初也是宗教性的, 最早的史官是由巫来承当的;史官除了从事宗教活动,还从事有关赐命、册命、载录氏族谱系等政治活动.(3) 土的兴起与活泼,对文学的开展起关键性的作用.4、中国文学的起源:可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原始神话传说和歌谣.5、原始神话传说的概念:神话是以故事或者形象的方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宇宙自然、人类自身及诸种文化现象的起源以及当时世间秩序的理解.(神话是原始先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表达了先民对自身及所处环境的理解;神话是原始人类综合意识的反响产品.)6、有关神话的作品:?楚辞?、?山海经?、?庄子?、?列子?、?淮南子?、?穆天子传?.7、神话的意义:神话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解释,有的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愿望.1)神话仿佛具有一副双重面具,一方面向我们展示一个概念的结构,另一方面又展示一个感性的结构.2)对文学中叙事这一表现手法产生了影响.3)上古神话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素材.8、?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诗,其中有6篇笙诗.到了汉代被儒家奉为经典,始称?诗经?.它代表的是整个北方文学,属于纯文学.笙诗:有目无辞,是一部配乐演唱的乐歌总集;徒诗:只有文字.9、有关?诗经?的三说:采诗说、删诗说、献诗说(1)采诗说:中央专门派采诗官到民间去采诗或者民歌.(汉代人认为周代设采诗之官到民间采诗,献于朝廷以了解民情,这个说法颇有争议.(2)删诗说:司马迁认为孔子将原本三千多篇的诗删至三百篇,这个说法不对,孔子并没有对诗进行删减,而是对诗进行了整理和编集.(3)献诗说:各国的乐官在正式场合表演的诗舞,由乐官和太师来整理和编集的.(周代公卿列士献诗、陈诗的说法是有史可考的.)10、?诗经?按音乐类型/风格划分为:风、雅、颂三局部(1)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个地区的乐调;是带有各诸侯国地方色彩的乐歌,计十五国风,其中大局部都是民歌.(风的文学性最强)(2)雅:是朝廷正声,西周王畿的乐调;雅分大雅、小雅.大雅的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大雅中的怨刺诗主要是针硬朝政、情绪激愤,但挖苦有一定的节制,带有更多的规谏之意;小雅的作者,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和地位卑微者,主要以地位卑微者为主;小雅中的怨刺诗主要是指斥政治黑暗、悲悼周王室的衰亡,忧国忧民,而且也感慨自身遭遇.〔3〕颂:是宗庙祭祀之乐,分周、鲁、商三颂,其中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11、诗经六艺:风、雅、颂、赋、比、兴儒学六艺:礼、乐、射、驭、书、数五经:诗、书、礼、易、春秋12、?诗经?的流传史:分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今文经学:是鲁诗〔出自鲁人中培〕、齐诗〔出自齐人辕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三家诗兴盛一时,三家诗先后亡佚.古文经学:是毛诗〔出自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蓑〕 ,毛诗较三家诗晚出,但在民间广泛的传授,并最终压倒三家诗,盛行于世, 今本?诗经?就是“毛诗〞o13、?诗经?的内容:燕飨诗:是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主要内容,重视遵循礼仪,更多地反映了上层社会的欢乐、和谐,是周初社会繁荣、和谐、融洽的反映;燕飨诗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是周代宗族间相亲相爱关系维系的重要社会纽带;燕飨不是单纯为了娱乐,还有政治目的,在宴饮中发挥的是亲亲之道、宗法之义.燕飨诗赞美守礼有序、宾主融洽的关系,否认不能循礼自制、纵酒失德的宴饮.怨刺诗:出现在西周末期,周室衰微、朝纲废弛、社会动乱、政治黑暗,大量反映丧乱、针硬时政的怨刺诗出现了.怨刺诗主要保存在“二雅〞和国风中.除燕飨诗、怨刺诗外,还有以战争徭役诗、婚姻爱情诗、农事诗、祭祖颂歌和周祖史诗,?诗经?的现实精神这六个方面的内容.14、?诗经?的艺术特点:赋、比、兴的运用,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根本方法.赋:就是铺陈直叙,即把诗人的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打比方,以此物比彼物,诗人借一个事物来做比喻, 将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此物表达出来.兴:就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或者开头.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歌创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在赋、比、兴三者中,赋是根底,赋是一种根本的表现手法,赋中用比,或者起兴后再用赋,在?诗经?中是很常见的.“兴〞的运用情况比拟复杂,有的只是在开头起调节韵律、唤起情绪的作用,兴句与下文在内容上的联系并不明显.15、?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具有很强的节奏感,是构成?诗经?整洁韵律的根本单位.?诗经?中的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重章叠句和双声叠韵使得?诗经?朗诵起来节奏舒卷徐缓,便于围绕同一旋律反复咏唱,在意义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表达效果.重章:就是整篇中同一诗章重叠,只变少数几个词,来表现动作的进程或表情感的变化.叠句:在不同的诗章里叠用相同或者相近的诗句.叠言:又称“重言〞,对某个词的重叠使用,如“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中的“依依〞.双声:使用具有相同声母的两个词;叠韵:使用韵母存在相同部分的两个词.复沓:又称“复唱〞,是句与局之间更换少数词语,起到加重作者感情的作用.16、?诗经?的风雅精神:?诗经?表现出来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关心人民疾苦、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称为“风雅〞精神.17、?诗经?在文学史上的意义/作用/地位:1〕?诗经?虽有少数叙事的史诗,但主要是抒情言志之作.?诗经?可以说是一部抒情诗集,从?诗经?开始,就显示出我国抒情诗特别兴旺的民族特色. 从此以后,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的道路前进,抒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2〕?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3〕“风雅〞在思想内容上被后世诗人立为准的,比兴那么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为后代作家提供了学习的典范.诗经“赋、比、兴〞的艺术特征,开启了古代诗歌的根本表现手法.4〕?诗经?对我国后世诗歌体裁结构、语言艺术等方面,也有深广影响.5〕?诗经?的四言句式,对后世诗人的诗歌体裁结构上也有着深远的影响.18、“诗言志〞说:?尚书尧典?提出了“诗言志〞说,认为诗歌可以表达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当人们内心有所触动,喜怒哀乐之情充盈胸怀时,就通过创作和吟唱诗歌的方式抒发情志或表达态度.19、孔子将文艺看作是一种道德实践,认为礼、乐、诗可以节制和疏导人的惰性,可以感化人和成全个人品德. 孔子还强调文学的政治道德功能,他提出了“兴、、观、群、怨〞说;兴:指的是通过文学形象唤起或传达一种社会性的情感,是读者领会某种普遍的真理,最终到达感化教育的目的.观:所谓“观〞,郑玄注为“观风俗之盛衰〞,儒家认为诗歌一方面可以提供对现实生活, 主要是对政治实践的熟悉;另一方面可以提供对诗人的主观态度, 即对诗人〔或诗歌产生地域的人群〕伦理修养的熟悉.群:是使人到达一种社会认同感.怨:孔安国注为“怨,为上刺也.〞诗歌可以表达诗人的怨恨之情.“兴、观、群、怨〞的文学主张显然更增强调文学的感悟功用、教育功用、、熟悉功用和批判功用.20、孟子的两大理论:知人论世说和以意逆志说知人论世说:特别强调人格与文格之间的紧密关系认为解读作品之前首先应了解作者本人的身世经历、性情气质及其所在的时代环境,否那么不能深透地了解作品的真正含义.以意逆志说:认为读者应通过对作品本身的准确解读,推求作者在创作时的真正意图.孟子的知人论世说和以意逆志说均对后世的文学鉴赏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汉时期出现了不同于先秦文学的一些新的特点:(1)创作主体的处境有了变化,战国时代游说于列国之间的士,聚集到统一帝国的皇帝或诸侯王周围, 形成假设干作家群体, 他们以歌功颂德或讽喻谪谏为己任(2)与汉代大一统的政治局面相适应, 汉代文学以大为美, 铺张扬厉成为风气.(3)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相适应,汉代文学失去了先秦文学的生动活泼与多姿多彩,而形成格式化的、凝重板滞的风格.(对于中国诗歌来说,汉代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朝代.夏商时代和西周初期,以原始宗教文化为主,文化主要承当者是巫观.巫现在商代具有重要的地位,远高于周代,是文学的创造者.今存甲骨卜辞、?易?卦爻辞,也是因占卜等巫术行为而作.先秦叙事散文1、散文的萌芬:我国散文的最早源头,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卜辞记录的内容相当丰富,包括祭祀、农业、田猎、风雨、战争、疾病等多方面,真实地反映了殷商时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情况,甲骨卜辞记事简单,不成系统,未经后人加工,保持了商代记事文字的原貌.2、记言叙事文之祖:?尚书?、?春秋?3、?春秋?三传:?公羊传?-公羊高、?左氏传?一左丘明、?谷梁传?一谷梁赤.4、?春秋?根本文学知识:?春秋?在春秋时期经过孔子的编定, 是现存最早的中国古代编年体历史著作,它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的历史,对这一时期的史事作了简洁的大纲式的表达.?春秋?编年体,是按时间顺序编排历史事件, 以时间为史, 以史事为纬.?春秋?特点:微言大义、褒贬清楚、春秋笔法〔简练、含蓄〕.?春秋?是“礼义之大宗〞〔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维护周礼,反对僭越违礼行为,贬斥邪说暴行,是其主要思想倾向.5、?左传?根本文学知识:?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左传?是?春秋?的延伸和补充,记录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间的历史事件.?左传?除了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讲述外,还表达了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道德伦理评价,为人们提供历史借鉴.?左传?的主要内容是维护周礼、尊礼尚德,以礼之标准评判人物.?左传?体例:编年史,按时间顺序来编排历史事件.?左传?确立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6、?左传?的特点:?左传?开展了春秋笔法,不再以事件的简略排比或个别字的褒贬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倾向,而是通过对事件过程的生动叙述,人物言行举止的展开描写,来表达其道德评价.?左传?还创立了一种新形式,即在叙事中或叙事结束后直接引入议论,这种形式更加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立场和感情,增强了叙事的感情色彩.?左传?的情节安排结构主要是按时间顺序交代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倒叙与预叙手法的运用,也是其叙事的重要特色.?左传?中第三人称的叙事角度,作者以旁观者的立场表达事件,发表评论,视角广阔灵活,不受任何限制.倒叙:叙事过程中回忆事件的起因, 或交代与事件有关的背景等.预叙:即预先叙出将要发生的事,或者预见事件的结果.7、?左传?叙事特点:?左传?叙事,往往很注重完整地表达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左传?叙事最突出的就在战争描写上,深入揭示战争起因、酝酿过程及其后果.?左传?对事件因果关系的表达, 还常有道德化与神秘化的特点.它对事件的表达也颇具戏剧性, 有些历史事件不是真实记录而是出于臆测和虚构的.?左传?中人物是叙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对人物及人物性格的描写很具丰富性、个性化和复杂性,表现了人物性格的变化.?左传?叙事中人物的行动、对话构成了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段,通过人物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言行使得人物性格与形象得以展现和完成.8、?国语?是我国最早的第一部国别史,全书二十一卷,分别记录周、鲁、齐、晋、关口、楚、吴越八国事,是各国史料的汇编. 成书在战国初年.?国语?以记言为主,论事为辅.?国语?是后代国别史的滥觞.主要反映了儒家崇礼重民等观.9、?战国策?又名?国策?,主要记载了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战国策?突出表现了纵横家思想, 反映了纵横家的人生观, 在政治上他们崇尚谋略,强调审时度势,肯定举贤任能,在人生观上他们追求功名显达,富贵利禄的人生追求.?战国策?辩丽横肆的文风,雄隽华瞻的文采,是当时纵横摔阖时代特征的表达,标志着先秦叙事散文语言运用的新水平. 10、?战国策?的成就:1〕?战国策?的文学成就首先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全书对战国时期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有鲜明生动的描写, 尤其是一系列“士〞的形象.2〕?战国策?还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言行,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来描写人物.作品不满足于平铺直叙,有意追求行文的奇特惊人.在写人上,一方面继承了?国语?相对集中编排同一个物故事的方法,另一方面又有所开展,出现了一个人物的事迹有机集中在一篇的文章,为以人物为中央的纪传体的成立开创了先例.3〕?战国策?的“文辞之胜〞,在语言艺术上的空前成功, 是其文学成就的重要方面.其文章艺术风格,前人概括为“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纵恣多变.先秦说理散文1、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根本特征,但语录体不是?论语? 文学价值的主要方面.?论语?的文学色彩在于表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性格以及深刻平实、含蓄隽永的语言.?论语?编辑成书在战国初年.每篇标题取自首章首句中的两个字, 各篇之间没有时间的先后顺序,每篇内各章之间也没有共同的主题.2、?孟子?:?孟子?七篇主要记录了孟子的谈话,是孟子和其弟子共同著作的.3、?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特征:1〕至精至密的论辩艺术;2〕灵活巧妙的论辩手段;3〕善用比喻和寓言;4〕气势浩然的文风,这种风格,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孟子内在精神修养上的浩然气概,是?孟子?气势充沛的根本原因.同时?孟子?大量使用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 来增强文章的气势,使文气磅礴,假设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 5〕精练简约、深入浅出的语言风格.4、先秦说理文,最具有文学价值的是?庄子?:?庄子?分内、外、杂三个局部,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 外篇、杂篇出自庄子后学.?庄子?的创作方法“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大都是用“三言〞形式说理.这三种形式有时融为一体难以分清.“三言〞之中,寓言是最主要的表现方式.卮言:即出于无心、自然流露之语言,这种言语层出无穷, 散漫流衍地把道理传播开来,并能穷年无尽,永远流传下去.重言:即借长者、尊者、名人的言语,为使自己的道理为他人所接受,托己说于长者、尊者之言以自重.寓言:即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言语.4、?庄子?的特点:?庄子?诡奇的想象,是为了表达其哲学思想.“寓真于诞,寓实于玄〞是?庄子?的主要特征;丰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象,构成了瑰玮的艺术境界,具有散文般的艺术效果.?庄子?的语言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具有诗歌语言的特点.5、先秦说理散文的意义/影响/地位:确立了说理文的体制和形象化的说理方式,丰富多彩的创作风格和语言艺术,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确立了说理文的体制,不仅在体制上,而且在说理方法上, 都对后代说理文有深远影响.其自身深厚的意蕴和生动形象的艺术特征,由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成为一种文学样式,为后世小说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艺术经验.6、屈原,名平,生于楚威王元年正月十四日,代表作品有:?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离骚?.7、“楚辞〞之名,始见于西汉武帝之时,这时“楚辞〞已经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与“六经〞并列.“楚辞〞是指以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在形式上与北方诗歌有较明显的区别.8、?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带有自传性质的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反映了屈原对楚国黑暗腐朽政治的愤慨, 以及热爱宗国愿为这效力而不可得的悲哀心情,也抒发了自己遭到不公平待遇的哀怨.全诗缠绵俳恻,感情十分强烈,他的苦闷、哀伤不可遏止地反复迸发,从而形成了诗歌形式上的盘旋复沓的特点.有关“离骚〞二字的解释:1〕司马迁认为是遭受忧患的意思,他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离骚?者,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 〔最为可信〕2〕王逸解释为离别的忧愁,?楚辞章句•离骚经序?云:“离, 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言己放逐离别,中央愁思,犹依道径,以风谏君也.〞?离骚?的主旨是爱国和忠君.?离骚?塑造了一个坚贞高洁的抒情主人公的光芒形象. 屈原的形象在?离骚?中十分突出, 他傲岸的人格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鼓励了无数的文人,并成为我们的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象征.?离骚?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两类意象:香草、美人香草:作为一种装饰,支持并丰富了美人的形象.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中的正义一方.借用香草变质、恶草当道来表达世道的衰败.美人:美人一般被认为是圣君的象征;或象征着贤臣;或是自喻.屈原的美女形象,有时表达了君臣和谐的理想,有时又表达了不遇明君的悲伤.“香草美人〞作为诗歌象征手法,是屈原的创造,但是又与楚国地方文化紧密相关,是楚地文化习俗的反映.?离骚?与?诗经?相比,?离骚?具有的新特点:1〕是一种新鲜、生动、自由、长短不一的新诗体2〕学习和借鉴了楚歌的形式和特点,还吸收了大量的楚地万百.9、?九歌?共11篇,与题目所示“九〞不同.11篇目有:?少司命?、?大司命?、?山鬼?、?湘君?、?湘夫人?、?云中君?、?国疡?、?问伯?、?礼魂?、?东君?、?东皇太一?.10、?九歌?的特点:具有明显的表演性;它是歌、乐、舞三者合一的,从?九歌?中能看到不少对舞乐的描述;?九歌?中既有独唱,又有对唱与合唱;诗人善于用景物来衬托人物的心理状态.11、?九章?是屈原所作的一组抒情诗歌的总称,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其中,?橘颂?是咏物肇端.“九章〞之名大约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屈原作品时所加上的.?九章?内容与?离骚?根本接近,主要是表达身世和遭遇.12、宋玉的代表作品有:?九辩?、?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宋玉的?九辩?展开了悲秋主题,其主要内容是抒发他因不同流合污而被谗见疏、流离失所的悲哀,批判了楚国黑暗的现实政治.委曲折的表达了对君王的忠诚和自己的怨苦之情,表现了对国家兴亡的忧虑.他的?高唐赋?那么被认为是山水文学的开端.13、?天问?是楚辞中一首奇特的诗歌.所谓“天问〞,就是列举出历史和自然界一系列难以理解的现象, 对天发问,探讨宇宙万事万物变化开展的道理.问题的大致次序是先问天地之形成,次部人事之兴哀,最生归结到楚国的现实政治,线索根本清楚.14、?招魂?是在怀王死后,屈原为招怀王之魂而作.15、?楚辞?对后世的影响:?楚辞?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这种诗歌样式无论在句式还是在结构上,都较?诗经?更为自由且富于变化,因此能够有效地塑造更加复杂的艺术形象和抒发细腻或剧烈的感情.?楚辞?突出表现了浪漫的精神气质, 为后世诗人学习和继承.?楚辞?的象征手法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着重大影响.楚辞中典型的象征性意象可以概括为香草美人.秦汉文学1、汉代文学的根本态势:(1)汉代文学呈现出多元化的开展趋势.(文学的价值开始受到重视,出现了区别文学与非文学的意识)(2)西汉朝廷是在秦朝灭亡之后,经历短暂的楚汉相争而建立起来的.批判秦朝的暴政,总结秦朝迅速灭亡的教训,对历史进行高屋建甑的反思,是汉初文学的重要内容. 批判的对象包括神学目的论、谶纬宿命论、鬼神迷信、社会的黑暗腐朽,以及传统的价值观、人生观.〔3〕汉代文学和先秦时期的楚地文学有很深的渊源关系,所以,汉代文学从一开始就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2、秦相吕不韦〔杂家〕招集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 ?吕氏春秋?.。
A中国文学史:总绪论
《中国古代文学史Ⅰ 》成绩构成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20%)+期末成绩(80%)
平时成绩:考勤+作业 考勤:出勤少于 2/3者取消该门课程考试资格 期末考试:闭卷考试 题型:填空、单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 》公共邮箱
songgudaiwenxue@
之作。(1904)
文学通史
1、林传甲在京师大学堂编写的讲义《中国文学史》为滥觞
2、谢无量的《中国大文学史》、胡适的《白话文学史》上 卷;(20年代) 3、郑振铎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 4、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 (30年代) (四五十年代)
5、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 编的《中国文学史》(60年代)
二、文学史史料学
文学史史料学是撰写文学史的基础性工作。所谓文学史 史料学,包括与文学有关的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作家 生平的考订,作品的辨伪,史料的检索等,是以资料的鉴定
和整理为目的的资料考证学。
三、推动中国文学演进的 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
中国文学演进的内外部因素
• (一)外部因素是指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民族矛 盾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等。 • (二)内部因素 • 1.文学发展的不平衡。 • (1)文体发展的不平衡。 • (2)朝代的不平衡。 • (3)地域的不平衡。
文学传媒是文学史的另一翼。所谓文学本位就是强调文学创
作这个主体及其两翼。
中国文学史学科的建立
中国学者所写的文学史著作,是20世纪初受
了外国的影响才出现的。代表性著作如下:
参考文献:
吉平平、黄晓静《中国文学史著版本概览》
中国文学史
中国神话蕴涵的民族精神
一、中国古代神话体现 了深重的忧患意识 二、中国古代神话具有 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 三、中国古代神话体现 了先民的反抗精神
中西神话比较 1.西方神话是系统的, 西方神话是系统的, 西方神话是系统的 中国神话相对独立。 中国神话相对独立。 2.西方的神人欲化,东 西方的神人欲化, 西方的神人欲化 方神公益化 3.西方神话对后世的影 西方神话对后世的影 响更大。 响更大。
第二节 中国神话及蕴涵的民族精神
中国神话分类: 一、创世神话 盘古开天辟地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 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 阴浊为地。 盘古在其中,一日九 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 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 一丈, 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 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
二、始祖神话 女娲造人: 女娲造人:俗说开天辟 未有人民, 辟,未有人民,女娲抟 黄土作人。剧务, 黄土作人。剧务,力不 暇供乃引绳于泥中, 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 以为人。故富贵者, 以为人。故富贵者,黄 土人;贫贱者, 土人;贫贱者,引绳人 也。
精卫填海
原文: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 原文: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 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 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 赤足,名曰: 精卫” 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 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 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 东海。 东海。
绪论
中国文学史的分期 “ 三古”“七段” 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前) 第一段 先秦 第二段 秦汉 中古期:魏晋南北朝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 第三段 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 第四段 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 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近古期 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9世纪初) 第六段 明嘉靖初至1840年鸦片战争 第七段 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1.古代文学史上古——1840 《史记》《汉书》《后汉书》2.近代文学史 1840——1919 (1)林传甲《中国文学史》(最具代表)(2)胡适《白话文学史》(3)郑振铎《插图文学史》(4)尤国恩《中国文学史》(5)袁行霈《中国文学史》(6)王国维(静安)《宋元戏曲史》3.现代文学 1919——1949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一.文学艺术起源:(一)劳动说(生产过程的重演和劳动过程的回忆)二.文学的发展:口头文学书面(文字)文学四.1.文体发展不平衡:诗,散文(诸子散文,历史散文)——小说(魏晋)——戏曲(宋金)——散曲2.朝代成就不平衡:3.地域发展不平衡:五代词(南方)杂剧(北方)南戏(南)楚辞(楚地)三古七段:1.上古时期(1)先秦(特点)文史哲不分,诗乐舞结合(2)秦汉(特点)1)由四言诗向五言诗过渡2)出现了乐府诗3)以大为美,铺张洋溢(汉赋)整个上古1)各种体裁孕育期2)思想基础(儒道)3)文学思潮形成两派4)中国文学基本格局已形成中古时期(魏晋-明中叶)(3)魏晋——唐中叶(特点)1)玄学与佛学2)宫廷画3)五,七言诗鼎盛(4)唐中叶——南宋末(特点)1)文学语言和文体的革新2)盛行曲与词3)小说成熟(5)元初——明中叶(特点)1)元曲2)叙事文学3)文学创造走向了勾栏马舍4)出现了整个中古期的特点:(1)文学进入了自觉时代(2)诗词曲的鼎盛于高峰(3)文学创造的主体与对象的多样化近古代(明中叶-五四运动)(6)明中叶——鸦片战争(1840)(特点)1)戏曲高峰2)白话小说(7)鸦片战争——五四运动(1919)(特点)1)西方文化的传入2)白话文这一时期总特点:(1)文人市民化,创作商品化(2)通俗文学生机勃勃(近古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终结)二.神话:1.概念:(人民幻想的集体口头创作)生产劳动,宗教祭祀2.起源:3.保存:《山海经》4.散失:原因:1)原始宗教文化衰落较早,故以进入隐性文化。
中国古代文学的定义
中国古代文学的定义中国古代文学,按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轨迹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代、辽金元、明代、清代七个历史时段,以汉民族文学为主,兼容了其他少数民族的历史与文学。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戏曲、小说,在创作和理论上不断发展,丰富,日臻完善,脉络清晰,充分体现并显示着它的历史与文化的博大精深。
显示出以中国古代文字为载体的中国古代文学在内涵上极大的丰富和巨大的张力。
(一)先秦文学①上古神话。
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女娲(wā)补天后羿(yì)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chī)尤等。
(刘安:《淮南子》)②先秦散文a、儒家经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b.历史散文。
《左传》《战国策》《国语》。
“春秋三秋”《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c.诸子百家散文。
著名的有:①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存有《道德经》。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
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
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轲,字子舆。
儒家学派继承者。
《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
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
著《庄子》。
《庖丁解牛》⑥荀子,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劝学》⑦韩非子,法家。
著《韩非子》。
《扁鹊见到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
《察今》。
⑨李斯的代表作就是散文《谏指摘书》。
③先秦诗歌a.《诗经》。
《诗经》就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篇分风、雅、赞歌三类.风是民歌,雅就是乐歌,赞歌就是祭歌。
诗经的表现手法就是比、启、诗赋。
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
中国文学史-三古七段
三古
总特征
七段
阶段特点
上古期
先秦两汉
(公元3世纪以前)
文学体裁孕育期
文学思想孕育期
儒道两家主流文学思潮形成期
以士大夫作为创作主体和接受对象,以文字作为传播的主要媒介的文学格局奠定期
第一段
先秦
a.文学的创作主体经历了由群体到个体
b.文学形态一方面是文史哲不分,另一方面是诗乐舞结合
第二段
诗-由晚唐诗到宋诗的延续和发展
词-兴盛
小说-由唐传奇到宋“说话”
第五段
元初-明中叶
叙事文学占据了文坛的主导地位
文学式样以戏曲和散曲为代表,杂剧的中心在大都,南戏的中心是温州
《三国演义》、《水浒传》两部长篇白话小说预示着一个长篇小说时代的到来
文学的传媒不仅是写在纸上或是印刻在纸上的读物,还包括说唱扮演的艺术形式
儒生地位降低,因而产生了大批不同于正统文人的作家,如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等
近古期
明中叶至“五四”运动
(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
文人的市民化和文学创作的商品化
创作主体个性得到张扬,人性得到肯定(针对理学禁欲主义)
传统文体日渐式微,通俗文体则生机盎然
第六段
明嘉靖初-鸦片战争
文学集团和派别大量涌现及论争:诗文方面公安、竟陵、神韵、格调、性灵、桐城派主张和实践;词方面有阳羡、浙西、常州词派主张和实践;戏曲方面有“临川派”和“吴江派”两大群体论争。
秦汉
a.创作主体的处境有了变化
b. 文学风格格式化,凝重板滞
c.汉乐府蔚兴,酝酿出五七言体
中古期
魏晋至明中叶
(公元3世纪至16世纪)
a. 开始了中国文学的自觉时代,文学自觉在南北朝完成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简史建议收藏
在世界文学史上,诗歌一直占有一席之位,而在中国文学史上,诗歌更是浓墨重彩、无可替代的一笔。
今天就由小编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
中国的诗歌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为古典诗歌,一为现代诗歌。
中国古典诗歌从发展到没落分为以下五个阶段:一、诗歌的萌芽(上古一春秋)上古之时,文明没有完全发展,没有文字记录,诗的流传也基本靠人们口口相传,更确切地说,那时候的诗更多的还是歌和谣的形式,篇幅大都不长,内涵也没有像后世那么丰富。
而当文字出现后,诗歌的内容和思想也随着政治生活而进一步充实。
形式趋于多样,一言到多言,格式随意变换,从其中还是能找出上古民歌的影子。
内容丰富,情感、生活、政治、军事等,无所不包,看到或者遇到的好的或不好的事情都会用诗歌记录下来,没有固定描绘对象,上至天子诸侯,下至普通百姓,都是记录的对象。
思想上也是复杂多变,既有普通人对爱情的渴望,也有上层社会对底层人民的同情,不少作品也表现出对上层统治者的批判和斥责,也有对故国的哀思、。
还有部分诗歌寓意发散,并没有特指对象。
“沧浪之水”可以作为这个漫长岁月中诗歌的代表,句式简洁,有一定的蕴意,但是感情并不复杂。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这个时期的诗歌充当了一部分史书的作用,对史书做了一定的补充和印证。
这一时期的作品合集即为《诗经》,同时也作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水墨诗经二、诗歌的发展(战国一隋末)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后中国历史由春秋进入战国,在这一时期诗歌又被注入了一个新的内涵一爱国,从表现手法上也由原来的现实主义加入了浪漫主义,浪漫主义的主要特点为手法大胆夸张,情感热烈奔放,内容多富想象,而感情上无比真挚。
这一时期诗歌的代表人物为楚国三闾大夫屈原,他的离骚不仅是浪漫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怀完美结合的代表作品,也为诗歌的句式起到了一定规范作用。
后世纪念屈原两汉时期的诗歌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同时期诗歌发展出一个新的分支:赋。
在诗歌与赋的相互作用下,诗歌的句式逐步规范定型,或五言或四言,偶有七言或六言。
袁行霈古代文学史总绪论知识点整理
袁行霈古代文学史总绪论知识点整理1.第一节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学视角1)文学史与文学史学●史家记述文学: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班固《汉书•司马迁传赞》、齐梁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始创《文苑传》等●目录学著作:班固《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等●诗文评:(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以下20篇论及文体形成过程;(梁)钟嵘的《诗品序》、郑玄《诗谱序》、(西晋)挚虞《文章流别论》从文体流变角度,论述文学发展等。
●文学史著作:滥觞是林传甲《中国文学史》,此外谢无量、胡适、郑振铎、刘大杰、游国恩等人也著有中国文学史。
分体文学史:王国维《宋元戏曲史》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综上,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文学史才成为独立学科。
2)文学本位●文学史著作应立足于文学本位,把文学当成文学来研究,重视文学特有的艺术感染力与审美价值。
●文学史●主体:文学创作●三个层面(由外层到核心)●创作背景:社会政治经济●作家:生平、思想、心态等●作品(核心)●两翼●文学理论(创作前的指导);文学批评、文学鉴赏(文学创作后读者中的反应)●文学传媒(口头流传到书写传抄到印刷出版)3)史学思维:变定性式的评价语言为“描述式的语言”,注重说明解释4)文化学视角:与其他学科(宗教、哲学、考古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交叉研究,从广阔的文化学角度考察文学。
5)文学史的写作具有当代性,写给当代人的。
注意当代的价值判断、审美趣味以及文学创作。
6)文学史史料学(包括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等)是文学史的基础性工作,体现学科的分工。
2.第二节中国文学的演进1)推动文学发展的外部因素●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春秋大变革社会的百家争鸣、汉代大一统社会的汉赋与汉代散文、汉末军阀混战下的建安文学等、唐代的对外开放交流、宋代印刷术的发展、元代士人地位低下走向市井、明中叶以后商业化发展等等;2)内部因素:●一、文学发展不平衡●(一)文体发展不平衡:(形成时间相差很远)●诗歌与散文最早形成,成文各种文体的基础;●魏晋南北朝小说初具规模,唐代中期才有成熟的小说;●宋代杂剧和金代院本标志着中国戏曲的形成;●骈文形成于魏晋以后●词形成于唐代中叶●白话短篇小说形成于宋代●白话长篇小说形成于宋元之际●(二)朝代不平衡●各个朝代有其相对发达的文体:汉代的赋、唐代的诗、宋代的词、元代的曲、明清的小说●一种文体在一朝代的前中后期发展情况也不同●(三)地域不平衡●不同朝代,各地文学发展情况不同●建安文学集中于邺城●梁陈文学集中于金陵●唐代诗人中河南山西的较多●宋代诗人中江西的最多●明清两朝中江苏、浙江的作家最多●不同地区孕育的文体不同,文学发源地不止一个●《楚辞》带有明显的楚地特色●五代词有江南特色●杂剧有强烈的北方特色●南戏有突出的南方特色●二、一些相反相成的因素的互动推动文学演进●(一)雅与俗●“国风”、梁陈宫体诗、词、戏曲都是由俗逐渐变雅的●(二)各种文体相互渗透融合●诗者缘情,赋者体物;诗不忌简,赋不厌繁;诗之妙在内敛,赋之妙在铺陈;诗之用在寄兴,赋之用在炫博●魏晋以后赋吸收了诗的特点,抒情小赋兴盛起来,抒情小赋是“诗化的赋”;初唐诗吸收赋的特点,出现“赋化的诗”,如卢照邻《长安古意》●苏轼以诗为词,模糊了诗与词的界限;周邦彦以赋为词,其词极尽铺张之能事;辛弃疾以文为词,缩小了词和文的距离。
中国文学史-三古七段
三古
总特征
文学体裁孕育期
文学思想孕育期
上古 期
先秦两汉 (公元3世纪以
前)
儒道两家主流文学思潮形成 期 以士大夫作为创作主体和接
受对象,以文字作为传播的
主要媒介的文学格局奠定期
a. 开始了中国文学的自觉时
代,文学自觉在南北朝完成
b. 文学语言发生了划时代的
变化,由古奥到浅近
c. 诗、词、曲三种重要文学
第七段
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体裁的鼎盛期,分别在唐宋元三朝达到了源自峰d. 文言小说在魏晋南北朝初
中古 期
魏晋至明中叶 (公元3世纪至16
世纪)
具规模,唐代成熟,白话短 篇小说宋元两代繁荣,白话 长篇小说元末明初出现《三
国志演义》、《水浒传》等
作品
e. 文学传媒出现了印刷出
版、讲唱、舞台表演等新形
式
f. 文学创作主体和对象,包
括宫廷、士林、乡村、市井
等各个方面
七段 第一段 先秦
第二段 秦汉
第三段
魏晋-唐中 叶
第四段
唐中叶-南 宋末
第五段
元初-明中 叶
文人的市民化和文学创作的
第六段
明嘉靖初- 鸦片战争
近古 期
明中叶至“五 四”运动
(公元16世纪至 20世纪初期)
商品化 创作主体个性得到张扬,人 性得到肯定(针对理学禁欲 主义)
传统文体日渐式微,通俗文 体则生机盎然
中国文学史的分期
中国文学史的分期中国文学史的分期三古七段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一、孕育了中国文学的各种体裁:散文——甲骨卜辞诗歌——《诗经》、《楚辞》小说——神话传说、《左传》、《史记》等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中的寓言故事辞赋——《楚辞》(另,骈文的对偶也有出现)(追溯到)二、孕育了文学的思想基础。
儒道思想:儒家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道家注重审美价值文学观念的提出:“诗言志”、“法自然”、“思无邪”、“温柔敦厚”等三、士大夫作为创作主体和接收对象,文字作为传播媒介的基本格局奠定。
(宋代出现市民文学,这个格局才发生变化)上古第一段:先秦1.创作主体经历了由群体到个体(如《诗经》是群体的歌唱,到第一位诗人屈原,经过几百年)2.文史哲不分,诗乐舞结合。
先秦散文也包括《尚书》、《左传》、《国语》、《战国策》(历史著作)和《周易》、《老子》、《论语》、《孟子》、《庄子》(哲学著作)例,《诗》305篇都可和乐歌唱,《九歌》是用于祭祀与乐舞配合的歌曲3史从巫中分化。
士的兴起和活跃。
上古第二段:秦汉1.创作主体聚集于帝王诸侯周围形成作家群体,以铺张扬厉的赋歌功颂德或讽喻谲谏。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学凝重呆滞。
3.四言诗僵化,汉乐府民歌(五七言诗)酝酿出新的诗歌形式。
中古期:魏晋到明中叶一、文学自觉二、语言由奥古转向浅近三、诗词曲的鼎盛四、文言小说——魏晋南北朝——初具规模——唐代成熟。
白话短篇——宋元繁荣白话长篇——宋末明初:《三国演义》、《水浒传》五、出现印刷出版、讲唱、舞台表演等新的传媒形式六、创作主体和对象,包括宫廷、士林、乡村、市井各方面中古第一段:魏晋至唐中叶诗(主导地位)“三曹”—“七子”—陶渊明—谢灵运—庾信—“四杰”—陈子昂—孟浩然、王维、高适、岑参——李白、杜甫1、古体繁荣发展达到鼎盛,近体诗兴起、定型、达到鼎盛2、文向诗靠拢——诗话的骈文,赋向诗靠拢——骈赋3、头——“建安风骨”,尾——“盛唐气象”,确立后人诗歌范式。
《中国文学史》课程教学标准
《中国文学史》课程教学标准一课程的性质、目标、教学要求:中国古代文学是对外汉语专业最重要的主干课之一,是一门基础学科、传统学科,是中文专业学生学好其他各门功课的基础。
学好这门课,对于掌握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概况和成就,对于提高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分析评论能力,对于全面提高文学素养,对于将来胜任中学语文教师这一职业,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加强爱国主义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
其教学要求具体如下:1、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演变历程。
2、认识各时代文学的基本特征、熟悉各时期重要的文学现象与文学流派。
3、认识各种文体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演变规律。
4、熟悉各时期一些重要作家的创作风格及其代表作品。
二教材、参考书的建议:教材:自2003年以来本课程使用的教材是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四卷本。
本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它集中了北大、南大、复旦的众多名师,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实事求是、守正出新未宗旨,深入描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将中国文学置于广阔的中国文化背景上进行研究与探讨,打破了以往简单堆积作家论作品论的旧模式。
材料翔实,观点新颖,注重文学本位。
在传统中求新变,具有区别于旧教材的开放性和前瞻性。
本书是适于高校中文系的通用教材,亦可供古代文学爱好者、研究者学习。
作品选仍采用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六册),此套教材选编的作品仍具有很强的典范性。
参考书:游国恩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学史》(四册)虽然文学观念教陈旧,但这套教材所体现出来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及某些文学观点仍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值得借鉴参考。
三课程教学内容纲要:中国古代文学是按照文学发展的进程来与历史朝代相结合进行分期教学的,文学的分期有“三古七段”之说,历史朝代则有九段之分。
本课程从每届的第一学期到第六学期,我们用六个学期的时间,共324学时,完成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任务。
中国文学之最
1、屈原(战国):最早的爱国诗人,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
2、陶渊明(东晋):最早的田园诗人。
3、苏轼(北宋):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
4、李清照(南宋):最杰出的女词人。
5、李白(唐):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6、杜甫(唐):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7、陆游(南宋):诗作最多(现存9300余首)的爱国诗人。
8、关汉卿(元):最早、最伟大的戏剧家。
9、艾青:现代最有成就的自由体诗人。
10、鲁迅:现代最伟大的作家。
11.冯梦龙(明):古代最有成就的自由体诗人。
12《诗经》:最早的诗歌总集。
13《离骚》(屈原):最早的长篇抒情诗。
14《论语》:最早的语录体散文。
15《左传》: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16《史记》:最早的纪传体史书。
17《过秦论》(西汉·贾谊):最早的优秀政论文。
18《祭十二郎文》(唐·韩愈):古代最著名的祭文。
19《文心雕龙》(南朝梁·刘勰):古代最系统的文学理论专著。
20《孔雀东南飞》:最早的长篇叙事诗。
21《窦娥冤》(元·关汉卿):古代最杰出的悲剧。
22《西厢记》(元·王实甫):最早的现实主义戏剧杰作。
23《牡丹亭》(元·汤显祖):古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戏剧。
24《三国演义》(明·罗贯中):古代最早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25《水浒传》(明·施耐庵):最早描写农民起义的白话小说。
26《红楼梦》(清·曹雪芹):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27《聊斋志异》(清·蒲松龄):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28《雷雨》(曹禺):现代最杰出的悲剧。
29《沉沦》(郁达夫):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短篇小说集。
30《呐喊》(鲁迅):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体现新文学实绩的小说集。
1、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东汉·许慎)。
2、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3、第一部韵书:《切韵》(隋·陆法言)。
4、第一部方言词典:《方言》(西汉·扬雄)。
上古神话
中古期 近古期
第一编 先秦文学
• • • • •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上古神话 诗 经 先秦叙事散文 先秦说理散文 屈原与楚辞
第一章 上古神话
【教学设想】
作为先秦文学的起点,要把 远古神话的产生、发展、流 变的过程梳理清楚。注意将 中国古代神话与外国神话作 比较,探讨中国远古神话为 什么不成系统和不发达等问 题。
兄妹婚配神话的价值
第一, 人类历史上确实存在过兄妹婚阶段,同 时证明中国文学历史开端早于西方。
古者未有夫妇匹配之和,野处群居 ——《管子· 君臣》 知母而不知父,无亲属兄弟夫妻男女 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 ——《吕氏春秋· 恃君说》
第二,对血缘近亲婚的否定。 第三,对兄妹婚的谴责。
4、战争神话
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 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 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 方。教熊、罴、貔、貅、貙、 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 三战然后得其志。
——《山海经· 北山经》
刑天舞干戚 猛志固常在
三、神话体现的民族精神: 1、中国神话体现了深重的 忧患意识。 2、中国古代神话具有明确 的厚生爱民意识。 3、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先 民们的反抗精神。
一、以己观物,以己感 物的神话思维特征。 二、神话思维是一种具 体、形象的思维。 三、神话思维伴随着浓 烈的情感体验。
主讲:杨冬梅
中国文学史的分期——三古七段
上古期 先秦两汉(公元3世 第一段:先秦 纪以前) 第二段:秦汉 魏晋至明中叶(公 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 元3世纪---16世纪) 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明中叶至“五四”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 运动(公元16世纪- (1840) --20世纪初期) 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 动(1919)
中国文学史·目录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总绪论第一节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学视角文学史与文学史学文学本位史学思维文化学视角文学史著作的当代性文学史史料学第二节中国文学的演进文学演进的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文学发展的不平衡俗与雅各种文体的渗透与交融复古与革新文与道第三节中国文学史的分期三古、七段文学发展变化的九个方面上古期中古期近古期双视角绪论第一节中国文学的源头传说时期的文学早期文字与书面文学的产生诗乐舞紧密结合第二节先秦文学的形态文史哲不分成熟的文学作品的出现作者和时代难以确定第三节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由巫到史贵族文学的兴起士阶层的出现及其文学活动第四节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发展的轨迹原始文化与夏商文学礼乐文化与西周春秋文学百家争鸣与战国文学楚地文化与楚辞第一章上古神话第一节中国神话的产生和记录神话的概念、产生和功能出土资料和文献资料《山海经》的神话学价值第二节中国神话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忧患意识厚生爱民意识反抗精神第三节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以己观物、以己感物具体、形象的思维情感体验隐喻和象征第四节上古神话的散失和演化神话历史化神话发展为仙话神话作为文学的素材神话原型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第二章《诗经》第一节《诗经》的编定和体制《诗经》的编定风、雅、颂用诗和传诗第二节《诗经》的内容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农事燕飨怨刺战争徭役婚姻爱情《诗经》的现实精神第三节《诗经》的艺术特点赋、比、兴的手法句式的章法风、雅、颂不同的语言风格第四节《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抒情诗传统风雅与文学革新比兴的垂范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第一节从甲骨卜辞到《春秋》散文的萌芽: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记言叙事文之祖:《尚书》《春秋》第二节《左传》的叙事和记言《左传》的成书《左传》的叙事特征《左传》的记言文第三节《国语》的文学成就成书及体制记言为主记事为辅第四节《战国策》的文学成就成书过程纵横家思想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辩丽横肆的语言艺术第五节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为史传文学直接祖述散文创作的楷模奠定了小说的叙事传统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第一节先秦说理文体制的逐步成熟语录体和韵散结合体对话体和寓言体独立成篇的专题论文第二节《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孟子和《孟子》一书缜密纯熟的论辩技巧气势浩然的文风第三节《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庄子和《庄子》一书寓言为主的创作方法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的想象和虚构形象恢诡的论辩富有诗意的语言第四节《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严谨详密的论证犀利峭刻的议论植根现实的寓言第五节先秦说理散文的历史回响确立了说理文的体制和形象化的说理方式影响后世的创作风格提供了丰富的文学语言范式第五章屈原与楚辞第一节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多种文化的交融战国晚期楚国的政治形势第二节屈原的生平和作品屈原的生平和思想“楚辞”的含义楚辞的编纂和屈原作品的真伪第三节《离骚》《离骚》解题忠君与爱国美政理想与身世之感高洁坚贞的人格形象香草美人:象征和意境形式和语言第四节屈原的其他作品《九歌》的巫祭文化背景缠绵哀婉的风格对唱的形式与戏曲的因素《九章》的记事、抒情与写景《天问》和《招魂》第五节楚辞的流变和屈原的地位宋玉等楚辞作家屈原人格力量的垂范楚辞艺术形式的影响绪论第一节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解读文学典籍的时尚献纳辞赋的风气乐府、东观、鸿都门学的设立游学游宦的兴盛第二节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苞括宇宙、总揽天人、贯通古今的艺术追求立功扬名的价值取向和圣主贤臣理想对机遇和命运的感慨批判与赞颂的更迭文人的独立和依附从浪漫到现实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的相互促进第三节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作家群体中的经师儒士铺张扬厉的文风和繁琐的解经习气文学的重摹拟和经学的固守师法家法文学和经学的从繁到简经学与汉代文学思潮第四节汉代文学样式的嬗革及分期赋的多源性辞赋的分工与合流从《史记》到《吴越春秋》五、七言诗的孕育汉代文学的分期第一章秦及西汉散文第一节《吕氏春秋》成书过程及体例平实畅达的文风丰富多彩的寓言第二节李斯的散文辞采繁富的《谏逐客书》体制独特的刻石文第三节贾谊的政论文从陆贾到贾谊《过秦论》的战国策士遗风从贾谊到晁错第四节《淮南子》及其他散文《淮南子》的铺张扬厉和浪漫风格董仲舒、刘向的策对叙录西汉散文的演变第二章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第一节骚体赋及“九体”贾谊与汉初骚体赋大赋与骚体赋的相辅相成依傍屈原的系列九体之作《招隐士》和《长门赋》第二节枚乘和“七体”梁园文人群体枚乘独步《七发》奠定汉大赋体制“七体”作品的陆续出现第三节司马相如的天子游猎赋文学中心由地方向中央的转移《子虚赋》、《上林赋》的创作帝国形象、一统观念和时代精神浪漫的巨丽之美第四节扬雄四赋扬雄四赋的创作理性精神和人文意蕴讽谏意图与实际效果的疏离景物描写的主题趋靠和多维铺陈骚体功能的拓展第五节西汉其他赋家的创作设辞类作品的出现及流脉宣帝朝有关辞赋价值的讨论《洞箫赋》的生命感应观念以悲为美的风尚第三章司马迁与《史记》第一节司马迁与《史记》的成书家乡景观与童年生活家学渊源与转益多师博览群书与漫游交往从立言不朽到发愤著书第二节《史记》的叙事艺术沟连天人、贯通古今的结构框架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叙事脉络因果关系的探索展示对复杂事件和宏大场面的驾驭第三节《史记》的人物刻画闾巷之人的入传人物个性与共性的展现复杂人格的多维透视和旁见侧出笔法第四节《史记》的风格特征宏廓画面和深邃意蕴浓郁的悲剧气氛强烈的传奇色彩第五节《史记》的地位和影响传记文学的开端先秦文学传统的继承融会人文精神的弘扬后代散文、小说、戏剧与《史记》的渊源关系第四章两汉乐府诗第一节乐府和乐府诗乐府与太乐乐府的兴废乐府诗的搜集和分类第二节丰富多彩的艺术画面苦与乐的深刻揭示爱与恨的坦率表白乐生恶死愿望的充分展现第三节娴熟巧妙的叙事手法生活镜头的选取故事情节完整曲折人物形象各具特色叙事详略得当寓言诗的创作第四节异曲新声与诗体演变楚声与三言、七言体北狄、西域乐与杂言体从四言到五言第五章东汉辞赋第一节班固、张衡的京都赋京都赋的崛起《两都赋》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劝百讽一结构模式的突破空间方位调遣的别具匠心《二京赋》与《两都赋》的同异瑰颖独标的《鲁灵光殿赋》第二节述行赋和抒情小赋抒发历史沧桑感的述行赋衰世、乱世和治世之叹空间位移、时间顺序和感情脉络的契合抒情小赋的出现汉末小赋的批判精神第六章《汉书》及东汉散文第一节《汉书》西汉士人宦海沉浮的艺术再现家族兴衰史的展示李陵、苏武的悲剧人物形象精密的笔法对起始事件的交待篇末的轶闻逸事第二节《吴越春秋》曲折多变的故事情节荒幻离奇的浪漫色彩性格刻画和外貌描写《吴越春秋》和《越绝书》的异同及其与吴越文化的关系第三节《论衡》和《潜夫论》《论衡》的选材疾虚妄的写作宗旨王充的论辩方式《论衡》的局限性《潜夫论》的批判精神和文风特征东汉碑文和游记第七章东汉文人诗第一节班固、张衡、秦嘉的诗班固诗与张衡诗:质朴和典丽秦嘉诗:文人五言诗的成熟第二节郦炎、赵壹、蔡邕的五言诗诗坛新风的出现怀才不遇的感慨对比鲜明的批判全身远害的忧患意识衰世文学第三节《古诗十九首》游子思妇的万般情怀人生哲理的揭示痛苦的体验和独特的感受起兴发端艺术审美境界和语言技巧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第一节文学的自觉与文学批评的兴盛文学自觉的标志从人物品评到文学品评从文体辨析到总集的编纂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新的文学思潮第二节动乱中文人的命运与文人的风尚乱世与乱世文学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药与酒:生死主题、求仙主题、隐逸主题第三节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下的文学创作士族与庶族的对立寒士的不平文学家族宗教与伦理第四节玄学对文学的渗透摆脱两汉经学的束缚自然与真言意与形神魏晋风流:颖悟旷达真率之美从玄言到理趣第五节佛教与佛经翻译对文学的影响佛教的传入与佛经的大量翻译文人与佛教佛教对文学的影响:想象世界的丰富故事性的加强、四声的发现、词汇的扩大、文学观念的多样化第六节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建安、正始文学两晋文学南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第一节曹操与曹丕学习汉乐府结出的硕果曹操的文坛领袖地位曹丕与七言诗第二节曹植政治悲剧与诗歌才华的展现骨气奇高、辞采华茂五言诗的发展后世诗人的认同第三节王粲、刘桢及蔡琰“七子之冠冕”王粲仗气爱奇的刘桢陈琳、阮籍等蔡琰与《悲愤诗》第四节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表现浓郁的悲剧色彩第五节阮籍、嵇康与正始诗歌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阮籍《咏怀》:政治抒情组诗的出现苦闷与旷达渊永的滋味与隐约曲折的风格稽康与应璩的诗第二章两晋诗坛第一节陆机、潘岳与太康诗风政治旋涡中诗人们的浮沉逞才成为创作的目标繁缛:太康诗风的特征第二节左思、张协与刘琨咏史诗的渊源与特征寒士的不平与抗争典以怨的诗风与建安风骨的再现张协兄弟的诗刘琨的诗第三节郭璞的游仙诗游仙诗溯源乖远玄宗与坎堞咏怀文采富艳寄托高远第四节王羲之与兰亭唱和《兰亭集序》与兰亭诗兰亭诗的文题及审美价值文人雅集、诗酒唱和及其对后代的影响第五节孙绰、许询与玄言诗东晋文人的心态玄释合流心隐与适意:因循自然与玄理的阐发第三章陶渊明第一节陶渊明的人生道路与思想性格以辞彭泽令为界的前期与后期仕与隐的选择贫与富的交战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魏晋风流的代表第二节陶渊明的田园诗及其他陶诗题材的分类中国文学的新题材:田园诗咏怀诗与咏史诗对前人的继承发展行役诗中表现的苦闷赠答诗中表现的深情第三节陶诗艺术及其渊源自然:陶诗的总体艺术特征日常生活的诗化情景事理的浑融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陶诗的艺术渊源第四节陶渊明的散文与辞赋《五柳先生传》中的自我形象《归去来兮辞》与文学中的回归主题《桃花源记》的理想模式第五节陶渊明的典型意义诗人陶渊明的被发现士大夫的精神家园不为五斗米折腰酒与菊第四章南北朝民歌第一节南朝民歌与吴、楚风情吴歌与西曲水乡景物与市井气息女性的吟唱清丽缠绵的情调修辞特点《西洲曲》第二节北朝民歌与北朝各民族的风习北方的景色与以鲜卑为主的各民族风习社会题材的多方面表现直率朴素、刚健豪放《木兰诗》第五章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第一节谢灵运所开启的新风与山水诗的兴盛从山水中寻找人生的哲理与趣味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从写意到摹象从启示性到写实性谢灵运的山水诗及其地位山水诗在南朝的兴盛第二节鲍照及其创新寒士的呼声奇矫、凌厉、险俗的风格对七言诗的贡献第六章永明体与齐梁诗坛第一节沈约、谢朓与永明体永明体的兴起声律:诗歌创作中新的追求沈约的诗歌谢朓的诗歌阴铿、何逊等第二节齐梁诗人集团门阀制度下的家族文学士族优势的衰落与皇权中心的形成以宫廷为中心的诗人集团的形成诗人集团的三个中心:南齐竟陵王萧子良,梁代萧衍、萧统,萧纲诗人集团的活动方式及其对创作的影响第三节从市井到宫廷南朝民歌从市井进入宫廷流行音乐的变化对诗风的影响宫体诗:对女性的审美观照女性生活、容貌、体态、服饰与器物的描写爱情心理的刻划辞藻与声色感官的刺激第七章庾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第一节北朝文化与文学北魏孝文帝与北朝文坛的复苏仿古与趋新:西魏、北周文坛概况第二节南北文风的交融政治对峙与文化多元南北文风交融的途径第三节庾信文章老更成前期诗艺的养成乡关之思的内容与表现承前启后的地位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第一节别开生面的魏晋文坛“以气质为体”与“以情纬文”曹操的教令曹丕兄弟的书札《登楼赋》与抒情小赋的繁盛论辩文的勃兴第二节南朝美文的衍化世重文翰元嘉三大家范晔史论《文心雕龙》的骈文艺术齐梁新变之风诗体赋与写景文第三节《水经注》与《洛阳伽蓝记》《水经注》:不以南北为鸿沟“集六朝地志之大成”尽自然之趣《洛阳伽蓝记》:学术与文学上的个性故都伽蓝的双重象征性整饬与散行兼美的文风第九章魏晋南北朝小说第一节小说的起源与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兴盛关于“小说”小说的起源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兴盛第二节志怪与志人志怪与志人志怪小说兴盛的背景志怪小说的内容志人小说兴盛的背景志人小说的内容魏晋南北朝小说的特色第三节《世说新语》《世说新语》的编撰世说新语与名士风流世说新语的文学成就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绪论第一节开放的文化环境与唐代文学的繁荣国力的强大与中外文化的交融士人的人生信仰、文化的繁荣对文学的影响第二节漫游、入幕、读书山林之风、贬谪与唐文学唐代士人的漫游之风幕府生活与文学唐人读书山林的风气贬谪生活对于文学的影响第三节佛、道二家对唐文学的影响唐代儒、释、道的融合佛教对文学的影响道家、道教对文学的影响第四节唐代文学的风貌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唐代文学的繁荣唐诗的发展轨迹唐代散文的文体文风革新新文体的出现与繁荣唐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第一章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第一节隋代文学统一国家的建立南北文学的合流第二节初唐诗坛贞观诗风及上官体王绩与“四杰”杜审言与沈、宋及五律的定型第三节陈子昂与唐诗风骨陈子昂诗歌复古倾向的得与失陈子昂诗歌的昂扬情调陈子昂的诗歌主张与唐诗风骨的关系第四节张若虚与唐诗兴象张若虚、刘希夷所创造的诗歌意境美张若虚、刘希夷对盛唐诗兴象玲珑之美的影响第二章盛唐的诗人群体第一节王维与创造静逸明秀之美的诗人王维的诗孟浩然的诗以王、孟为中心的其他诗人第二节王昌龄、崔颢和创造清刚劲健之美的诗人王翰、王昌龄、李颀、崔颢、祖咏等诗人的创作第三节高适、岑参和创造慷慨奇伟之美的诗人高适、岑参、王之涣等人的创作第三章李白第一节李白的生平、思想与人格李白的生平李白的思想与人格第二节李白的乐府与歌行古题乐府的创新与个性特色行云流水的抒情方式李白歌行的价值第三节李白的绝句明快的语言所表达的无尽情思清新俊逸的爽朗风神乐府民歌对李白绝句的影响第四节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主观色彩想象特色意象类型与词语色调第五节李白的地位与影响李白的地位李白的影响第四章杜甫第一节社会动乱与诗人杜甫自天宝中期开始的社会衰败与安史之乱元结和《箧中集》作家杜甫坎坷的一生诗歌题材的大转变杜诗的诗史性质叙事技巧在杜甫手中达到高度成熟第二节杜甫的律诗拓宽了律诗的表现范围和表现手法以律诗写组诗浑融的境界与出神入化的技巧第三节杜诗的艺术风格杜诗的主要风格:沉郁顿挫杜诗风格的另一面:萧散自然杜诗风格与杜甫处境、心境的关系第四节杜诗的地位与影响集六朝、盛唐诗歌之大成对后代诗人的影响第五章大历诗风第一节士人心态的转变与大历诗歌的冷落寂寞情调韦应物部分诗歌的盛唐馀韵和他的清雅闲淡诗风刘长卿与大历十才子诗中的冷落寂寞情调第二节大历诗歌的意象类型大历诗歌的词语色彩大历诗歌的意象类型分析第三节顾况与李益顾况诗歌的俗与奇李益的边塞诗第六章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第一节韩孟诗派及其诗歌主张韩孟诗派的形成“不平则鸣”与“笔补造化”崇尚雄奇怪异之美第二节韩愈、孟郊等人诗歌的意象类型与技巧的创新韩愈、孟郊、卢仝、刘叉等人诗中的怪奇之美诗歌的散文化倾向第三节李贺诗歌的艺术表现与怪奇特征李贺的苦闷情怀凄艳诡激的诗风与意象营构第四节刘禹锡、柳宗元等人的诗歌风貌刘、柳的政治遭遇与心理激愤刘诗的雄直劲健和民歌情调冷峭简淡的柳诗及其他第七章白居易与元白诗派第一节重写实、尚通俗的诗歌思潮与张籍、王建、元稹的诗歌创作杜甫写实倾向的承传与时代风尚及民歌的影响张籍、王建的通俗化诗风与写实表现元稹的诗歌创作第二节白居易的诗歌主张及其讽谕诗白居易的生平及其诗歌主张讽谕诗与《新乐府》创作的得与失第三节《长恨歌》、《琵琶行》与元、白唱和诗《长恨歌》、《琵琶行》的艺术成就中唐诗人的交往之风和唱和诗高潮第四节白居易的闲适诗闲适诗的内容和情调闲适诗对后代的影响第八章散文的文体与文风改革第一节政治改革与文体文风改革中唐士人的中兴愿望儒学思潮和政治改革文体文风改革第二节倡导古文的理论主张与杂文学观念的复归唐代的骈文从萧颖士、梁肃、柳冕到韩愈、柳宗元的古文理论古文理论的政教目的杂文学观念对散文发展的深远影响第三节韩、柳散文的艺术成就自初唐起散体文的缓慢发展过程韩、柳的开拓韩愈的论说文、杂文与碑志柳宗元的杂文与山水游记第四节晚唐古文的衰落与骈文的复兴古文的衰落晚唐小品李商隐等人的骈文第九章唐传奇与俗讲变文第一节唐传奇及其嬗变由发轫到高潮再到低潮的发展过程《李娃传》、《莺莺传》、《霍小玉传》等作品的基本内容第二节唐传奇的表现艺术作意与虚构性情节结构、人物描写、修辞第三节俗讲与变文俗讲与讲经文转变与变文第十章晚唐诗歌第一节杜牧与晚唐怀古咏史诗社会衰败中士人的心理变化怀古咏史诗中的悲凉情绪杜牧的诗歌创作许浑等人的创作第二节苦吟诗人贾岛、姚合等苦吟诗人徘徊吟哦的心境与殚精竭虑的态度与方法第三节爱情题材与艳丽诗风士人的闺阁情怀与诗歌的爱情题材、艳丽诗风温庭筠、韩偓等诗人第四节隐士情怀与淡泊诗风陆龟蒙、皮日休、司空图等诗人的避世心态与淡泊情思、淡泊境界第五节乱离之感与时世讽谕郑谷、韦庄的乱离诗罗隐的讽世诗第十一章李商隐第一节李商隐的生平与诗歌内容李商隐的人生遭遇及其灵心善感的气质李商隐的思想诗歌内容:晚唐时代生活与时代心理的写照第二节朦胧多义与心灵世界的开拓中唐后期以来的诗歌走向诗歌情调的幽美朦胧与亲切可感诗歌内涵的多义性及其成因第三节凄艳浑融的风格凄艳浑融风格的分析李商隐诗与齐、梁诗歌以及与李贺、杜甫诗歌的对照李商隐对诗歌发展的推进第十二章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第一节燕乐的兴起及词的起源燕乐的兴起词的起源早期民间词早期文人词第二节温庭筠及其他花间词人《花间集》缛采轻艳的花间词风第三节李煜及其他南唐词人冯延巳李煜情致缠绵的南唐词风绪论第一节高度繁荣的文化及其对诗文的影响崇文抑武的国策理学思想对文学的影响文以载道说的盛行印刷业和教育的发达与作家学术修养的提高诗文政治功能与议论成分的加强第二节忧患意识与爱国主题的弘扬忧患意识对文学家的影响民族矛盾激化的历史背景爱国主题的弘扬第三节宋代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有机融合社会责任感与个性自由的整合新型的文人生活态度审美情趣的转变第四节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士大夫的优裕生活与词的兴盛社会的广泛需求对词人创作热情的刺激。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大纲先秦六朝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大纲先秦六朝部分《中国文学史》本科插班生考试大纲使用教材: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汉魏六朝文学总绪论1、中国文学的基本特点。
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模糊;文学与政治、礼教关系密切;两大永恒的文学主题:用世与隐逸。
2、中国文学的演进:文学演进的两种基本因素。
第一,外部因素的影响: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民族矛盾的影响;种族、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二,内部因素的影响:文学发展的不平衡的影响(文体发展、朝代、区域的不平衡);文学演进过程中相反相成因素的互动(俗与雅、复古与革新、文与道的互动)。
3、中国文学史的分期:三古七段的分期。
上古期(公元3世纪以前):第一段先秦期、第二段秦汉期。
中古期(公元3世纪至16世纪):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
近古期(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
第二章《诗经》第一节《诗经》的编定与流传《诗经》的产生时间与区域《诗经》的编纂三家诗毛诗第二节《诗经》的分类“六义说”风、雅、颂第三节《诗经》的表现手法与艺术特色赋、比、兴句式和章法颂的不同语言风格。
思考题:(1)《诗经》的分类与表现手法。
(2)《诗经》的艺术特点。
第三章《楚辞》第一节“楚辞”的产生“楚辞”的基本含义多种文化的交融楚地文化风俗“楚辞”产生与文学自身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屈原与楚辞其他作家屈原作品及其真伪辨析宋玉及其他楚辞作家。
第三节《诗经》、《楚辞》的影响对后世文人精神的影响两种艺术风格的影响比兴与象征手法的影响思考题:(1)“楚辞”的含义。
(2)《诗经》与《楚辞》的影响。
第四章先秦叙事散文(历史散文)第一节散文的萌芽与形成甲骨卜辞铜器铭文从《尚书》到《春秋》——散文的形成第二节《左传》的叙事与记言以记事为纲结构特点叙事特点人物形象记言特点。
第三节《国语》与《战国策》记言中叙事《国语》的特点《战国策》的特点第四节先秦叙事散文的影响史传文学的源头叙事散文的楷模小说的雏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古七段三古七段说主要着眼于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体现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所呈现的阶段性,而将其他的条件如社会制度的变化、王朝的更替等视为文学发展变化的背景。
将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视为断限的根据,而将其他的条件视为断限的参照。
一种根据,多种参照,也许最适合于描述整个中国文学的历史过程。
中国文学史可以分成上游、中游、下游,这就是上古期、中古期、近古期。
三古之分,是中国文学史大的时代断限。
在三古之内,又可以细分为七段。
三古七段的具体划分如下: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第一段:先秦第二段:秦汉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1]原因分析文学发展变化的阶段性可以和社会制度的变化以及王朝的更替相重合,但社会制度的变化或王朝的更替,只是导致文学变化的重要原因,而不是这变化的事实本身。
所谓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可以分解为以下九个方面:一、创作主体的发展变化;二、作品思想内容的发展变化;三、文学体裁的发展变化;四、文学语言的发展变化;五、艺术表现的发展变化;六、文学流派的发展变化;七、文学思潮的发展变化;八、文学传媒的发展变化;九、接受对象的发展变化。
三古七段就是综合考察了文学本身这九个方面的因素,并参照社会条件,而得出的结论。
以往研究文学史,对文学传媒和接受对象这两方面很少注意,尚不足以对文学的发展变化作出全面的考察。
文学传媒和接受对象深刻地影响着文学的创作,实在是不容忽视的。
[2]基本信息上古期上古期包括先秦、秦汉(公元3世纪以前)首先注意到中国文学的各种体裁几乎都孕育于这个时期。
散文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诗歌可以追溯到《诗经》、《楚辞》和汉乐府;小说可以追溯到神话传说,《左传》、《史记》等历史散文,以及诸子散文中的寓言故事;辞赋可以追溯到《楚辞》。
骈文中对偶的修辞手法,在这个时期也已出现;就连戏曲的因素在《九歌》中也已有了萌芽。
其次,中国文学的思想基础也是孕育于上古期的。
特别是儒道两家的思想影响着此后几千年作家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中国的文学思潮以儒道两家为主,儒家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道家注重文学的审美价值,这在上古期也已经形成了。
影响着整个中国文学的一些观念,如“诗言志”、“法自然”、“思无邪”、“温柔敦厚”等等,都是在这个时期提出来的。
第四,从文学的创作、传播、接受来看,士大夫作为创作的主体和接受对象,文字作为传播的主要媒介,中国文学的这个基本格局也是在上古期奠定的。
直到宋代出现了市民文学,才使这个格局发生了变化。
上古期的第一段是先秦文学。
在这个阶段,文学的创作主体经历了由群体到个体的演变,《诗经》里的诗歌大都是群体的歌唱,从那时到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诗人屈原出现,经过了数百年之久。
上古巫史不分,史从巫中分化出来专门从事人事的记录,这是一大进步。
而士的兴起与活跃,对文学的发展又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先秦文学的形态,一方面是文史哲不分,另一方面是诗乐舞结合,这种混沌的状态成为先秦的一大景观。
所谓文史哲不分,是就散文这个领域而言,在讲先秦散文时无法排除《尚书》、《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也无法排除《周易》、《老子》、《论语》、《孟子》、《庄子》等哲学著作,那时还没有纯文学的散文。
至于诗歌,最初是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吕氏春秋》里记载的葛天氏之乐,以及《尚书·尧曲》里记载的“击石拊石,百兽率舞”,都是例证。
《诗经》、《楚辞》中的许多诗歌也和乐舞有很大关系。
风、雅、颂的重要区别就是音乐的不同,据《史记·孔子世家》、《诗》三百五篇都可以和乐歌唱。
《楚辞》中的《九歌》是用于佘祀的与乐舞配合的歌曲。
秦汉文学属于上古期的第二段,秦汉文学出现了不同于先秦文学的一些新的特点。
首先是创作主体的处境有了变化,战国时代游说于列国之间的士,聚集到统一帝国的皇帝或诸侯王周围,形成若干作家群体,他们以歌功颂德或讽喻谲谏为己任。
如武帝时的司马相如、东方朔,吴王刘濞门下的枚乘、邹阳。
这些“言语侍从之臣”正好成为大赋这种汉代新兴文体的作者。
与汉代大一统的政治局面相适应。
汉代文学以大为美,铺张扬厉成为风尚。
“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相适应,汉代文学失去了先秦文学的生动活泼与多姿多彩,而形成格式化的、凝重板滞的风格。
然而,对于中国诗歌来说,汉代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朝代。
《诗经》那种四言的躯壳到汉代已经僵化了,楚辞的形式转化为赋,汉代乐府民歌却以一种新的姿态、新的活力,先是在民间继而在文人中显示了不可抗拒的力量,并由此酝酿出中国诗歌的新节奏、新形式,这就是历久不衰的五七言体。
中古期中古期包括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中古期从魏晋开始,经过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到明朝中叶为止。
为什么将魏晋作为一个新时期的开端,并将魏晋到明中叶这样长的时间划为一个中古期呢?这是考虑到以下事实:第一,这时开始了中国文学的自觉时代,并在南北朝完成了这个自觉的进程。
第二,文学语言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由古奥转向浅近。
第三,这是诗、词、曲三种重要文学体裁的鼎盛期,它们分别在中古期内的唐、宋、元三朝达到了高峰。
第四,文言小说在魏晋南北朝已初具规模,在唐代达到成熟。
白话短篇小说在宋元两代已经相当繁荣,白话长篇小说在元末明初也已出现了《三国志演义》、《水浒传》等作品。
第五,文学传媒出现了印刷出版、讲唱、舞台表演等各种新的形式。
第六,文学创作的主体和对象,包括了宫廷、士林、乡村、市井等各个方面。
总之,中国文学所有的各种因素都在这个时期具备了而且成熟了。
中古期的第一段从魏晋到唐中叶。
这是五七言古体诗繁荣发展并达到鼎盛的阶段,也是五七言近体诗兴起、定型并达到鼎盛的阶段。
诗,占据着文坛的主导地位。
文向诗靠拢,出现了诗化的骈文;赋向诗靠拢,出现了骈赋。
从“三曹”、“七子”,经过陶渊明、谢灵运、庾信、“四杰”、陈子昂,到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李白、杜甫,诗歌的流程清楚而又完整。
杜甫既是这个阶段最后的一位诗人,又是开启下一阶段的最早的一位诗人,像一个里程碑矗立在文学史上。
“建安风骨”和“盛唐气象”这两个诗歌的范式,先后在这个阶段的头尾确立起来,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成为后代诗人追慕的极致。
这又是一个文学创作趋于个性化的阶段,作家独特的人格与风格得以充分展现。
陶渊明、李白、杜甫,他们的成就都带着鲜明的个性。
此外,这个阶段的文学创作,宫廷起着核心的作用。
以宫廷为中心形成若干文学集团,文学集团内部成员之间相互切磋,提高了文学的技巧。
以曹操为道的邺下文人集团在发展五言古诗方面的作用,齐梁和初唐的宫廷诗人在建立近体诗格律方面的作用,都是有力的证据。
在这个阶段,玄学和佛学渗入文学,使文学呈现多姿多彩的新面貌。
在儒家提倡文学的政治教化作用之外,玄学家提倡的真和自然,已成为作家的美学追求;佛教关于真与空的观念、关于心性的观念、关于境界的观念,也促进了文学观念的多样化。
中古期的第二段是从唐中叶开始的,具体地说就是以天宝末年“安史之乱”爆发为起点,到南宋灭亡为止。
唐中叶以后文学发生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变化:韩、柳所提倡的古文引起文学语言和文体的改革,宋代的欧阳修等人继续韩、柳的道路,完成了这次改革。
由唐宋八大家共同实现的改革,确定了此后的文学语言和文体模式,一直到“五四”才打破。
诗歌经过盛唐的高潮之后面临着盛极难继的局面,诗人们纷纷另辟蹊径,经过白居易、韩愈、李贺、李商隐等中晚唐诗人的努力,到了宋代终于寻到了另一条道路。
就宋诗与唐中叶以后诗歌的延续性而言,有这样两点值得注意:由中晚唐诗人开始,注重日常生活的描写,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人文意象明显增多,到了宋代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气;由杜甫、白居易开创的反映民生疾苦积极参与政治的传统,以及深沉的忧患意识,在晚唐一度减弱,到了宋代又普遍地得到加强。
就宋代出现的新趋势而言,诗人与学者身份合一,议论成分增加,以及化俗为雅的美学追求,也很值得注意。
作为宋诗的代表人物,黄庭坚与江西诗派具有比较明确的创作主张与艺术特色。
苏轼、杨万里、范成大、陆游等也各以其自身的特点,与江西诗派共同构成有别于唐音的宋调。
唐中叶以后曲子词迅速兴盛起来,经过五代词人温庭筠、李煜等人之手,到了宋代遂蔚为大观,并成为宋代文学的代表。
柳永、苏轼、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姜夔等人的名字也就永远镌刻在词史上了。
唐中叶以后传奇的兴盛,标志着中国小说进入成熟的阶段;而在城市文化背景下,唐代“市人小说”的兴起,宋代“说话”的兴盛,则是这个阶段内文学的新发展。
中古期的第三段从元代开始,延续到明代中叶。
从元代开始叙事文学占据了文坛的主导地位,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从此,文学的对象更多地从案头的读者转向勾栏瓦舍里的听众和观众。
文学的传媒不仅是写在纸上或刻印在纸上的读物,还包括了说唱扮演的艺术形式。
儒生社会地位降低,走向社会下层从事通俗文学的创作,先是适应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继而提高这些文学形式,于是出现了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高明等一大批不同于正统文人的作家。
元代的文学以戏曲和散曲为代表,以大都为中心的杂剧与以温州为中心的南戏,共同创造了元代文学的辉煌,而明代流行的传奇又是对元曲的继承与发展。
元末明初出现了《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这两部长篇白话小说,成为这个阶段的另一标志,它们的出现预示着一个长篇小说的时代到来了。
近古期近古期包括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明嘉靖以后文学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
这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随着商业经济的繁荣、市民的壮大、印刷术的普及,文人的市民化和文学创作的商品化成为一种新的趋势;适应市民这一新的热爱群体的需要,文学作品的内容、题材、趣味,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同时,在表现正统思想的士大夫文学之外,反映市民生活和思想趣味的文学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金瓶梅》的出现就是这种种现象的综合反映。
二、在王学左派的影响下,创作主体的个性高扬,并在作品中以更加强烈的色彩表现出来;在文学作品中对人的情欲有了更多肯定的描述;对理学禁欲主义进行了强烈的冲击,从而为禁锢的人生打开了一扇窗户。
汤显祖的《牡丹亭》所写的那种“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爱情,便是一种新的呼声。
晚明诗文中所表现出来的重视个人性情、追求生活趣味、模仿市井俗调的倾向,也透露出一种新的气息。
三、诗文等传统的文体虽然仍有发展,但已翻不出多少新的花样。
而通俗的文体显得生机勃勃,其中又以小说最富于生命力。
这些通俗文学借助日益廉价的印刷出版这个媒体,渗入社会的各个阶层,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