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厌氧反应器控制项目
IC厌氧反应器
由于这些条件的限制,会造成很大一部分工业废水发无法采用常规厌氧反应器来处理,因此市场迫切需要一种能真正处理工业废水的厌氧反应器,我公司采用脉冲厌氧反应器对几十种工业废水处理实践证明,该脉冲厌氧反应器耐毒性强,工艺简单,运行管理方便,处理效果优于常规厌氧反应器,是工业废水处理行之有效的厌氧技术。
3
高效脉冲厌氧反应器是南京伊万特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开发并多次改进的新型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
第二反应区的液相上升流速小于第一反应区,一般仅为2~10 m/h。这个区域除了继续进行生物反应之外,由于上升流速的降低,还充当第一反应区和沉淀区之间的缓冲段,对解决跑泥、确保沉淀后出水水质起着重要作用。
IC
①
②
③
④
先后应用于大型淀粉厂、酒精废水、生物制药厂、农药废水废水处理系统。
1
2
目前应用的厌氧反应器一般均基于
铁碳微电解填料是铁炭微电解技术的一次技术革命。它的广泛应用将为化工等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
铁碳微电解填料采用固定流化床运行方式,其操作维护方便,运行安全可靠。
同时脉冲厌氧反应器可以根据废水性质来确定反应的容积,反应器的大小不受其它条件影响,完全可以根据水质需求来确定反应的容积,因此比较适用于处理工业废水。
4
◆
◆
◆
◆
5
IC反应器中文名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哈尔滨可乐废水厌氧项目一、反应器种类:IC高效厌氧反应器1.1IC高效厌氧反应器简介IC反应器中文名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由两个UASB反应器上下叠加串联构成,高度可达16-25m,高径比一般为4-8,由5个基本部分组成:混合区、颗粒污泥膨胀床区、精处理区、内循环系统和出水区。
其内循环系统是IC工艺的核心结构,由一级三相分离器、沼气提升管、气液分离器和泥水下降管等结构组成。
1.2工作原理经过调节pH和温度的生产废水首先进入反应器底部的混合区,并与来自泥水下降管的内循环泥水混合液充分混合后进入颗粒污泥膨胀床区进行COD生化降解,此处的COD容积负荷很高,大部分进水COD在此处被降解,产生大量沼气。
沼气由一级三相分离器收集。
由于沼气气泡形成过程中对液体做的膨胀功产生了气提的作用,使得沼气、污泥和水的混合物沿沼气提升管上升至反应器顶部的气液分离器,沼气在该处与泥水分离并被导出处理系统。
泥水混合物则沿泥水下降管进入反应器底部的混合区,并于进水充分混合后进入污泥膨胀床区,形成所谓内循环。
根据不同的进水COD负荷和反应器的不同构造,内循环流量可达进水流量的0.5-5倍。
经膨胀床处理后的废水除一部分参与内循环外,其余污水通过一级三相分离器后,进入精处理区的颗粒污泥床区进行剩余COD降解与产沼气过程,提高和保证了出水水质。
由于大部分COD已经被降解,所以精处理区的COD负荷较低,产气量也较小。
该处产生的沼气由二级三相分离器收集,通过集气管进入气液分离器并被导出处理系统。
经过精处理区处理后的废水经二级三相分离器作用后,上清液经出水区排走,颗粒污泥则返回精处理区污泥床。
IC厌氧反应器基本原理IC 厌氧反应器由污泥反应区、气液固三相分离器(包括沉淀区)和气室三部分组成。
在底部反应区内存留大量厌氧污泥,具有良好的沉淀性能和凝聚性能的污泥在下部形成污泥层。
要处理的污水从厌氧污泥床底部流入与污泥层中污泥进行混合接触,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把它转化为沼气。
IC厌氧反应器运行注意事项
IC厌氧反应器运行注意事项IC反应器,即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相似由2层UASB反应器串联而成。
其由上下两个反应室组成。
与UASB反应器相比,在获取相同处理速率的条件下,IC反应器具有更高的进水容积负荷和污泥负荷率,IC反应器的平均升流速度可达到处理同类废水UASB反应器的20倍左右。
以下是简易示意图。
IC反应器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决定了其在控制厌氧处理影响因素方面比其它反应器更具有优势。
(1). 容积负荷高:IC反应器内污泥浓度高,微生物量大,且存在内循环,传质效果好,进水有机负荷可超过普通厌氧反应器的3倍以上。
(2). 节省投资和占地面积:IC反应器容积负荷率高出普通UASB反应器3倍左右,其体积相当于普通反应器的1/4—1/3左右,大大降低了反应器的基建投资;而且IC反应器高径比很大(一般为4~8),所以占地面积少。
(3). 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低浓度废水(COD=2000~3000mg/L)时,反应器内循环流量可达进水量的2~3倍;处理高浓度废水(COD=10000~15000mg/L)时,内循环流量可达进水量的10~20倍。
大量的循环水和进水充分混合,使原水中的有害物质得到充分稀释,大大降低了毒物对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
IC反应器在运行过程中的日常注意事项由于该污水站厌氧工艺处理设备主要是IC厌氧反应器,其主要的控制参数有以下内1、污泥菌种的成分污泥菌种的成分:厌氧污泥中具有处理污染物能力的就是细菌等有机物质,菌群的组成及菌种的成分决定了其颗粒强度、产甲烷活性及对污水的适应能力。
一般来说,污泥中有机物的成分占70%左右,污泥外部菌种主要为丝菌,污泥内部主要为杆菌、球菌等。
2、PH值:反应器进水PH值要求控制在6.5~7.5之间,过高或过低的PH值会对工艺造成巨大影响,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厌氧菌(主要是产甲烷菌)的方面,包括①影响菌体及酶系统的生理功能和活性②影响环境的氧化还原电位③影响基质的活性。
IC厌氧反应器概述及适用范围
仪器:灭菌锅pH计超净工作台离心机冰箱显微镜天平恒温培养箱摇床烘箱振荡器水浴锅分光光度计发酵罐电炉厌氧手套箱厌氧培养箱置换系统厌氧罐亨盖特滚管技术,厌氧罐和厌氧手套箱耗材:培养皿三角瓶钥匙烧杯试管等一、IC厌氧反应器概述及适用范围IC厌氧反应器是一种高效的多级内循环反应器,为第三代厌氧反应器的代表类型(UASB为第二代厌氧反应器的代表类型),与第二代厌氧反应器相比,它具有占地少、有机负荷高、抗冲击能力更强,性能更稳定、操作管理更简单。
当COD 为10000-15000mg/1时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第二代UASB反应器一般容积负荷为5-8kgCOD/m3;第三代IC厌氧反应器容积负荷率可达15-30kgCOD/m3。
IC厌氧反应器适用于有机高浓度废水,如,玉米淀粉废水、柠檬酸废水、啤酒废水、土豆加工废水、酒精废水。
二、特点:1、具有很高的容积负荷率IC厌氧反应器由于存在着强大的内循环、传质效果好、生物量大。
其进水负荷率远比普通的UASB反应器高,一般可高出3倍左右。
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当COD为10000-15000mg/1时,容积负荷率可达15-30kgCOD/m3。
2、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由于IC反应器实现了自身的内循环,循环量可达进水的10-20倍。
因为循环水与进水在反应器底部充分混合,使反应器底部的有机物浓度降低,从而提高了反应器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同时大水量也使底部污泥得以膨胀,保证了废水中的有机物与微生物的充分接触反应,提高了处理负荷。
3、出水稳定性能好因为IC反应器相当上下两个UASB反应器的串联运行,下面一个反应器具有很高的有机负荷率,起“粗”处理作用,上面一个反应器的负荷低,起“精”处理作用,使出水水质好且稳定。
三、IC厌氧反应器运行技术指标现以柠檬酸污水处理工程IC厌氧反应器运行技术指标为例:从IC厌氧反应器的运行技术批示分析,IC厌氧反应器COD去除率高,容积负荷高,产气量大,运行成本低,经济效益明显,更适合于中高浓度污水处理工程中。
厌氧内循环反应器IC
厌氧内循环反应器(IC)厌氧内循环反应器简称IC反应器,是由我公司于2003年结合多年治理经验研究开发的厌氧水处理工艺。
IC反应器是基于UASB反应器颗粒化和三相分离器的概念而改进的新型反应器,可看成是由两个UASB反应器的单元相互重叠而成。
它的特点是在一个高的反应器内将沼气的分离分成两个阶段。
底部一个处于极端的高负荷,上部一个处于低负荷。
其基本构造如图3所示。
IC反应器的构造特点是具有很大的高径比,一般可达到4-8,高度可达16-25m,从外观看,就象一个厌氧生化反应塔。
IE反应器从功能上讲由四个不同的功能部分组成,即混合部分、膨胀床部分、精处理部分图3 IC反应器构造简图1-进水 2-集气罩 3-沼气提升管和回流部分4-气液分离器 5-沼气导管 6-回流管 7-集气罩8-集气管9-沉淀区10-出水管11-气封混合区:由反应器的底部进入的污水与颗粒污泥和内部气体循环所带回的出水有效地混合,使进水得到有效地稀释和均化。
污泥膨胀床部分:由包含高浓度的颗粒污泥膨胀床所构成。
床的膨胀或流化是由于进水的上升流速、回流和产生的沼气所造成。
废水和污泥之间有效地接触使得污泥具有高的活性,可获得高的有机负荷和转化效率。
精处理部分:在这一区域内,由于低的污泥负荷率,相对长的水力停留时间和推流的流态特性,产生了有效的后处理。
另外由于沼气产生的扰动在精处理部分较低,使得生物可降解COD几乎全部去除。
虽然与UASB反应器条件相比,反应器的负荷率较高,但因内部循环流体不经过这一区域,因此在精处理区的上升流速也较低,这两点为固体停留提供了最佳的条件。
回流系统:内部的回流是利用气提原理,因为在上部和下层的气室间存在着压力差。
回流的比例是由产其量所决定的。
大部分有机物(BOD和COD)是在IE反应器下部的颗粒污泥膨胀床内降解为生物沼气的(甲烷),沼气经由第一部分分离器收集,通过气体升力携带水和污泥进入气体上升管,至位于IE反应器顶部的液气分离罐进行液气分离,水与污泥经过中心循环下降管流向反应器底部,形成内循环流。
IC厌氧反应器调试及颗粒污泥的培养
市新琪安科技EGSB厌氧污泥床反应器调试方案工业大学2013.4.13EGSB调试及厌氧颗粒污泥的驯化一、调试计划1、颗粒污泥菌种经研究决定EGSB颗粒污泥菌种选用金禾柠檬酸集团污水站的颗粒污泥,经现场考察,颗粒污泥的性状非常好。
其粒度分布较均匀,大小在2-3mm,表面光滑,呈现灰黑色;颗粒的密度较大,沉降性能非常好,几乎几秒钟的时间,颗粒就与水分离,且水色清澈,没有浑浊现象。
产气量大,静置几分钟时间,容器就产生大量的气泡升浮到液面,需要不时地打开容器的瓶盖排气。
见图示。
2、颗粒污泥的运输由于调试时间紧,近日气温高,决定选用30吨槽罐车由高速公路运输。
由于颗粒污泥价格较高,考虑柠檬酸废水与三氯蔗糖废水在水质性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积累和掌握三氯蔗糖废水颗粒污泥驯化的经验和要求,以减少调试的风险,保证调试时间。
基于上述的考虑,调试分两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先调试西北面的EGSB反应器,待调试成功进入第二阶段调试余下的反应器。
根据调试经验和试验结果,利用颗粒污泥进行驯化,所需颗粒污泥量要求大于12kg/m3,据此计算,第一阶段一个罐体所需干污泥量大于9600kg,按污泥的含水率为90%~93%计算,则湿污泥量为96t~120t。
按100t采购,三辆槽罐车运输。
3、颗粒污泥的验收运输车到现场后,应进行验收含水率、颗粒形态和污泥量检验验收:(1)含水率检测现场准备一只100ml或1000ml玻璃量筒,运输车到现场后,取泥量至量筒的刻度,经5~10分钟的静置沉淀,泥水界面大于8ml或80ml,即含水率满足要求;(2)颗粒形态观察观察沉淀筒中的颗粒污泥的形态。
如颗粒的大小约2~3mm,形状呈球形或橄榄状,颜色呈灰黑色,即形态满足要求;(3)污泥量估算根据槽罐车的形状,量测污泥的液位深度。
通常液位超过罐顶,在罐顶人孔颈位附近。
否则,量不够。
4、颗粒污泥的装填(1)排空EGSB反应罐污水,以免现存废水对接种颗粒污泥产生毒害作用;(2)直接装填,减少中间环节从槽罐车到反应器宜直接装填,尽可能减少中间环节,以免打碎颗粒污泥;(3)应采用螺杆泵增压提升颗粒污泥输送提升应采用螺杆泵,以免导致颗粒污泥破碎解体;(4)管道输送流速应小于1.0m/s,以免打碎污泥;(5)适当加热在输送污泥罐上设置间接加热装置,使污泥温度保持在35℃。
IC厌氧反应器调试及颗粒污泥的培养
市新琪安科技EGSB厌氧污泥床反应器调试方案工业大学2013.4.13EGSB调试及厌氧颗粒污泥的驯化一、调试计划1、颗粒污泥菌种经研究决定EGSB颗粒污泥菌种选用金禾柠檬酸集团污水站的颗粒污泥,经现场考察,颗粒污泥的性状非常好。
其粒度分布较均匀,大小在2-3mm,表面光滑,呈现灰黑色;颗粒的密度较大,沉降性能非常好,几乎几秒钟的时间,颗粒就与水分离,且水色清澈,没有浑浊现象。
产气量大,静置几分钟时间,容器就产生大量的气泡升浮到液面,需要不时地打开容器的瓶盖排气。
见图示。
2、颗粒污泥的运输由于调试时间紧,近日气温高,决定选用30吨槽罐车由高速公路运输。
由于颗粒污泥价格较高,考虑柠檬酸废水与三氯蔗糖废水在水质性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积累和掌握三氯蔗糖废水颗粒污泥驯化的经验和要求,以减少调试的风险,保证调试时间。
基于上述的考虑,调试分两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先调试西北面的EGSB反应器,待调试成功进入第二阶段调试余下的反应器。
根据调试经验和试验结果,利用颗粒污泥进行驯化,所需颗粒污泥量要求大于12kg/m3,据此计算,第一阶段一个罐体所需干污泥量大于9600kg,按污泥的含水率为90%~93%计算,则湿污泥量为96t~120t。
按100t采购,三辆槽罐车运输。
3、颗粒污泥的验收运输车到现场后,应进行验收含水率、颗粒形态和污泥量检验验收:(1)含水率检测现场准备一只100ml或1000ml玻璃量筒,运输车到现场后,取泥量至量筒的刻度,经5~10分钟的静置沉淀,泥水界面大于8ml或80ml,即含水率满足要求;(2)颗粒形态观察观察沉淀筒中的颗粒污泥的形态。
如颗粒的大小约2~3mm,形状呈球形或橄榄状,颜色呈灰黑色,即形态满足要求;(3)污泥量估算根据槽罐车的形状,量测污泥的液位深度。
通常液位超过罐顶,在罐顶人孔颈位附近。
否则,量不够。
4、颗粒污泥的装填(1)排空EGSB反应罐污水,以免现存废水对接种颗粒污泥产生毒害作用;(2)直接装填,减少中间环节从槽罐车到反应器宜直接装填,尽可能减少中间环节,以免打碎颗粒污泥;(3)应采用螺杆泵增压提升颗粒污泥输送提升应采用螺杆泵,以免导致颗粒污泥破碎解体;(4)管道输送流速应小于1.0m/s,以免打碎污泥;(5)适当加热在输送污泥罐上设置间接加热装置,使污泥温度保持在35℃。
当代水处理技术4.5+内循环(IC)厌氧反应器
一、内循环(IC)厌氧反应器的由来 内循环( ) 1、厌氧UASB反应器 、厌氧 反应器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是由Lettinga在 七十年代开发的。国际上荷兰的PAQUES(帕克)、荷 兰的BIOTHANE(百欧仕)和比利时的BIOTIM公司是 世界上主要三个UASB技术的厂家。仅这三家公司占国 际市场份额的74%,这三家公司的技术主要是采用 UASB技术,这反映了UASB技术除其技术本身的特点 之外,其市场化的水平也是比较高的。
3、高浓度和高盐度的有机废水 、 对于处理高浓度和高盐度的有机废水,IC反应器 也有成功的经验。位于荷兰Roosendaal的一家菊苣加工 厂的废水,COD约7900mg/L,SO42- 为250mg/L,Cl- 为 4200mg/L。采用22m高、1100m3 容积的IC反应器,容 积负荷(以COD计)达31 kg/(m3·d),ηCOD>80%,平均 停留时间仅6.1 h。
(7)出水稳定性好 利用二级UASB串联分级厌氧处理,可以补偿厌氧 过程中Ks高产生的不利影响。Van Lier在1994年证明, 反应器分级会降低出水VFA浓度,延长生物停留时间, 使反应进行稳定。 (8)启动周期短 IC反应器内污泥活性高,生物增殖快,为反应器快 速启动提供有利条件。IC反应器启动周期一般为1~2个 月,而普通UASB启动周期长达4~6个月。
1、EGSB反应器工作原理 、 反应器工作原理 EGSB反应器由布水器、反应区和三相分离器组成。 废水由反应器底部的布水器均匀进入反应区。在水 流均匀向上流动的过程中,废水中的有机物与反应区内 的厌氧污泥充分接触,被厌氧菌所分解利用。最后经过 特殊设计的三相分离器,进行气—固—液分离后,沼气 由气室收集,污泥由沉淀区沉淀后自行返回反应区,沉 淀后的处理水以溢流的方式从反应器上部流出。
厌氧IC反应器的原理及设计
厌氧IC反应器的原理及设计一、IC反应器的原理IC 反应器的构造特点是具有很大的高径比,一般可达 4 ~8,反应器的高度可达16 ~25m。
所以在外形上看,IC 反应器实际上是个厌氧生化反应塔。
由图17-1 可知,进水通过泵由反应器底部进入第一反应室,与该室内的厌氧颗粒污泥均匀混合。
废水中所含的大部分有机物在这里被转化成沼气,所产生的沼气被第一反应室的集气罩收集,沼气将沿着提升管上升。
沼气上升的同时,把第一反应室的混合液提升至设在反应器顶部的气液分离器,被分离出的沼气由气液分离器顶部的沼气排出管排走。
分离出的泥水混合液将沿着回流管回到第一反应室的底部,并与底部的颗粒污泥和进水充分混合,实现第一反应室混合液的内部循环。
IC 反应器的命名由此得来。
内循环的结果是,第一反应室不仅有很高的生物量、很长的污泥龄,并具有很大的升流速度,使该室内的颗粒污泥完全达到流化状态,有很高的传质速率,使生化反应速率提高,从而大大提高第一反应室的去除有机物能力。
经过第一反应室处理过的废水,会自动地进入第二反应室继续处理。
废水中的剩余有机物可被第二反应室内的厌氧颗粒污泥进一步降解,使废水得到更好的净化,提高出水水质。
产生的沼气由第二反应室的集气罩收集,通过集气管进入气液分离器。
第二反应室的泥水混合液进入沉淀区进行固液分离,处理过的上清液由出水管排走,沉淀下来的污泥可自动返回第二反应室。
这样,废水就完成了在IC 反应器内处理的全过程。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IC 反应器实际上是由两个上下重叠的UASB 反应器串联组成的。
由下面第一个UASB 反应器产生的沼气作为提升的内动力,使升流管与回流管的混合液产生密度差,实现下部混合液的内循环,使废水获得强化预处理。
上面的第二个UASB 反应器对废水继续进行后处理(或称精处理),使出水达到预期的处理要求。
下图为BIOPAQ IC reactor的示意图:二、IC反应器的设计IC反应器的涉及内容包括反应器的容积负荷、三相分离器、循环系统、布水系统及反应器的外形尺寸等。
客户IC厌氧反应器操作手册
客户IC厌氧反应器操作手册下载一、污水IC厌氧反应器工作原理废水好氧生物处理方法的实质是利用电能的消耗来达到改善废水水质的一种技术措施,因此高效能、低能耗的厌氧废水处理技术在近代废水处理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厌氧生物处理法有了较大的发展。
厌氧消化工艺由普通厌氧消化法演变发展为厌氧接触法(厌氧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法、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厌氧流化床、复合厌氧法等,其中普通消化池法、厌氧接触法等为第一代厌氧反应器,生物滤池法、UASB、厌氧流化床等为第二代厌氧反应器,随着厌氧技术的发展,由UASB衍生的EGSB和IC(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为第三代厌氧反应器。
EGSB相当于把UASB反应器的厌氧颗粒污泥处于流化状态,而IC反应器则是把两个UASB反应器上下叠加,利用污泥床产生的沼气作为动力来实现反应器内混合液的循环。
IC厌氧反应器工作过程通过以下的对IC厌氧反应器的描述,您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其所具有的优点的基本原理。
一般可以理解为IC是由上、下两个UASB组成两个反应室,下反应室负荷高,上反应室负荷低,在反应器内部,对应分为三个反应区。
高负荷区借助于本公司的特殊的多旋流式防堵塞的布水系统,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均匀进入反应器底部,完成与反应器内污泥的充分混合,由于内循环作用、高的水力负荷和产气的搅动,导致反应器底部的污泥膨胀状态良好,使废水与污泥能够充分接触,如此良好的传质作用和较高的污泥活性才保证了IC反应器具有较高的有机负荷。
低负荷区低负荷区也是精处理区,在这个反应区内水力负荷和污泥负荷较低,产气量少,产气搅动作用小,因此可以有效的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再处理。
沉降区IC反应器顶部为污泥沉降区,有机物已基本去除的废水中的少量悬浮物在本区内进一步进行沉降,保证IC出水水质达到规定要求。
废水通过布水系统进入厌氧反应器的下部高负荷区,与颗粒污泥进行充分的混合和传质,将废水中大部分的有机物分解,产生大量的沼气。
IC厌氧反应器调试及颗粒污泥的培养
江西吉安市新琪安科技有限公司EGSB厌氧污泥床反应器调试方案南京工业大学2013.4.13EGSB调试及厌氧颗粒污泥的驯化一、调试计划1、颗粒污泥菌种经研究决定EGSB颗粒污泥菌种选用山东金禾柠檬酸集团污水站的颗粒污泥,经现场考察,颗粒污泥的性状非常好。
其粒度分布较均匀,大小在2-3mm,表面光滑,呈现灰黑色;颗粒的密度较大,沉降性能非常好,几乎几秒钟的时间,颗粒就与水分离,且水色清澈,没有浑浊现象。
产气量大,静置几分钟时间,容器内就产生大量的气泡升浮到液面,需要不时地打开容器的瓶盖排气。
见图示。
2、颗粒污泥的运输由于调试时间紧,近日气温高,决定选用30吨槽罐车由高速公路运输。
由于颗粒污泥价格较高,考虑柠檬酸废水与三氯蔗糖废水在水质性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积累和掌握三氯蔗糖废水颗粒污泥驯化的经验和要求,以减少调试的风险,保证调试时间。
基于上述的考虑,调试分两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先调试西北面的EGSB反应器,待调试成功进入第二阶段调试余下的反应器。
根据调试经验和试验结果,利用颗粒污泥进行驯化,所需颗粒污泥量要求大于12kg/m3,据此计算,第一阶段一个罐体所需干污泥量大于9600kg,按污泥的含水率为90%~93%计算,则湿污泥量为96t~120t。
按100t采购,三辆槽罐车运输。
3、颗粒污泥的验收运输车到现场后,应进行验收含水率、颗粒形态和污泥量检验验收:(1)含水率检测现场准备一只100ml或1000ml玻璃量筒,运输车到现场后,取泥量至量筒的刻度,经5~10分钟的静置沉淀,泥水界面大于8ml或80ml,即含水率满足要求;(2)颗粒形态观察观察沉淀筒中的颗粒污泥的形态。
如颗粒的大小约2~3mm,形状呈球形或橄榄状,颜色呈灰黑色,即形态满足要求;(3)污泥量估算根据槽罐车的形状,量测污泥的液位深度。
通常液位超过罐顶,在罐顶人孔颈位附近。
否则,量不够。
4、颗粒污泥的装填(1)排空EGSB反应罐内污水,以免现存废水对接种颗粒污泥产生毒害作用;(2)直接装填,减少中间环节从槽罐车到反应器宜直接装填,尽可能减少中间环节,以免打碎颗粒污泥;(3)应采用螺杆泵增压提升颗粒污泥输送提升应采用螺杆泵,以免导致颗粒污泥破碎解体;(4)管道输送流速应小于1.0m/s,以免打碎污泥;(5)适当加热在输送污泥罐上设置间接加热装置,使污泥温度保持在35℃。
IC厌氧反应器的10大运行控制要点
IC厌氧反应器的10大运行控制要点!IC厌氧反应器简介IC厌氧反应器是一种高效的多级内循环反应器,是第三代厌氧反应器的典型代表。
与前二代厌氧器相比、它具有占地面积少、容积负荷量高,布水均匀,抗冲击能力强、性能更稳定、操作更简单的多种优势。
例如,当COD为10000-15000mg/l时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第二代USCB反应器一般容积负荷为5-8kgCODm3.d, 第三代IC厌氧反应器容积负荷可达到10-18kgCODm3.d。
IC反应器工作原理IC反应器构造的特点是具有很大的高径比,一般可达4-8,反应器的高度达到20m左右。
它相似由2层UASB反应器串联而成。
按功能划分,反应器由下而上共分为5个区:混合区、第1厌氧区、第2厌氧区、沉淀区和气液分离区。
整个反应器由第一厌氧反应室和第二厌氧反应室叠加而成。
每个厌氧反应室的顶部各设一个气、固、液三相分离器。
第一级三相分离器主要分离沼气和水,第二级三相分离器主要分离污泥和水,进水和回流污泥在第一厌氧反应室进行混合。
第一反应室有很大的去除有机能力,进入第二厌氧反应室的废水可继续进行处理,去除废水中的剩余有机物,提高出水水质。
混合区:反应器底部进水、颗粒污泥和气液分离区回流的泥水混合物有效地在此区混合。
第1厌氧区:混合区形成的泥水混合物进入该区,在高浓度污泥作用下,大部分有机物转化为沼气。
混合液上升流和沼气的剧烈扰动使该反应区内污泥呈膨胀和流化状态,加强了泥水表面接触,污泥由此而保持着高的活性。
随着沼气产量的增多,一部分泥水混合物被沼气提升至顶部的气液分离区。
气液分离区:被提升的混合物中的沼气在此与泥水分离并导出处理系统,泥水混合物则沿着回流管返回到最下端的混合区,与反应器底部的污泥和进水充分混合,实现了混合液的内部循环。
第2厌氧区:经第1厌氧区处理后的废水,除一部分被沼气提升外,其余的都通过三相分离器进入第2厌氧区。
该区污泥浓度较低,且废水中大部分有机物已在第1厌氧区被降解,因此沼气产生量较少。
IC厌氧反应器控制项目ppt课件
9
❖ 2-5、进水COD不宜超过20000mg/L,最理想的进水COD应小于10000mg/L 由于IC反应器需要在较大的水力负荷下运行,进水量大;又由于容积有机负 荷的限制,故进水COD不能太高。从这个意义上说,IC只适宜处理COD为 2000-20000mg/L有机废水,如啤酒废水、柠檬酸废水等等。用IC处理高浓度 废水,如酒精废水,就必须对进水进行稀释。稀释方法有两个: 1)用清水进行稀释; 2)采用厌氧出水或好氧出水回流。 在启动运行初期,絮状污泥尚未完全析出的情况下,必须采用清水稀释,而 不宜采用厌氧出水回流。絮状污泥残留在反应器中,不利于颗粒污泥的形成, 也不利于改善厌氧出水的水质。当絮状污泥全部洗出后,再改用厌氧出水或 好氧出水回流,以稀释进水COD。
4
污泥增殖期
❖ 启动运行一开始,污泥就在增值,但污泥的大量增殖是在污泥 活性恢复期之后。在污泥活性恢复期,容积有机负荷的增加幅度 取决于污泥的接种量。而在污泥增殖期内,容积有机负荷的增加, 则取决于污泥增长量和增长速度。在厌氧消化过程中,COD去除 的越多,污泥增长量越大。换句话说,容积有机负荷越高,污泥 增长越快。 从理论上讲,每去除1kgCOD,可产生0.0819kg污泥,也有人认为, 实际上只能增加0.02kg污泥。
IC厌氧反应器控制项目
IC厌氧反应器要实现在高负荷稳定运行,仅靠成功的设计 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掌握颗粒污泥的培养与运行技术。在 絮状污泥条件下运行,IC的容积负荷一般只能达到 6kgCOD/m3.d左右,只有在颗粒污泥条件下运行,才能达 到20kgCOD/m3.d左右。
1
❖ 本文对IC反应器二次启动的有关问题开展了讨论。 一、二次启动的原理 用颗粒污泥来启动厌氧反应器称二次启动。为讨论方 便,我们把当二次启动处理的是同样的废水时,称为 “同质二次启动”;二次启动处理的是不同性质的废水 时,称为“异质二次启动”。二次启动可分为3个阶段: 污泥驯化期、污泥活性恢复期和污泥增殖期。在不同 的阶段,调试方法应有所不同。
IC厌氧反应器调试
IC厌氧反应器调试总结此次调试的污水处理工艺采用厌氧—好氧组合方式处理来去除污水中COD、SS以及N、P等富营养化物质,经过半年的调试运行,工艺已经日趋成熟,出水质量均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工艺的稳定运行离不开重要参数的严格控制,下面就IC厌氧工艺阶段的主要控制参数进行简要分析说明厌氧工艺处理设备主要是IC厌氧反应器,其主要的控制参数有以下内容:PH值:反应器进水PH值要求控制在6.5~8.0之间,过低或过高的PH值都会对工艺造成巨大的影响,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厌氧菌(主要是产甲烷菌)的方面,包括:①影响菌体及酶系统的生理功能和活性②影响环境的氧化还原电位③影响基质的活性。
产甲烷菌的这些性质功能遭到破坏后,处理COD的活性就会大大的降低。
温度:反应器进水温度要求控制在35.5~37.5之间,因为产甲烷菌大多数都属于中温菌,在这个范围内,其处理效率是很高的。
温度高于40℃时,处理效率会急剧下降;最好也不要低于35℃,温度过低,处理效率也会下降很多。
预酸化度:废水进入厌氧反应器之前要保持足够的预酸化度,一般在30%~50%之间,最好是在40%左右。
预酸化度高的情况下,VFA高,进水PH值会降低,为调解PH值,会增高污水处理的运行费用,同时还会影响污泥的颗粒化。
有毒物质:对厌氧颗粒污泥有抑制性作用的有毒物质主要是H2S和亚硫酸盐。
H2S的允许浓度为小于150㎎/L,否则可能会使大部分产甲烷菌降低50%的活性;亚硫酸盐的允许浓度是小于150ppm,否则将会导致一半的产甲烷菌失去活性,所以一定要严格控制这两样有毒物质的含量,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测。
容积负荷率:厌氧反应器具有很高的容积负荷率,操作手册上为16~24㎏COD /m3/d,而一些学者认为其容积负荷率还可以更高可达30~40㎏COD /m3/d,但是这个数值的短期内变化幅度最好不要过大,就是说要让厌氧菌有一定的适应时间,逐步增加或降低负荷。
如果条件可以,尽量使其负荷率在一个范围之间,趋于稳定的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颗粒污泥恢复期
2-2 、污泥的接种量
IC厌氧反应器是由上、下两个反应室所构成。上反应室的作用主要 是滞留污泥,并为内循环提供密度差,因此上反应室的产气负荷应当 是越小越好,无须接种污泥。 下反应室是消化有机物的主要场所,污泥应接种在下反应室。污泥接 种量只需按下反应室的容积计算。接种浓度以达到20-40kgVSS/m3为宜。 至少在距底部3m处静止取样时,SV以达到50﹪。 污泥接种量越大,在污泥活性恢复期容积有机负荷提高的幅度越大,
从理论上讲,每去除1kgCOD,可产生0.0819kg污泥,也有人认为,
实际上只能增加0.02kg污泥。
二、二次启动的方法
2-1、接种物的选择 在运行中,为培养出颗粒污泥,首先要选好接种物。尽管从理论上讲,
任何一种厌氧污泥、甚至是好氧污泥都能培养出颗粒污泥。但要启动
一个生产规模的IC反应器,选择合适的接种物是十分重要的。 最佳的选择是直接用颗粒污泥作接种物,在没有颗粒污泥的情况下, 采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消化污泥做接种物是较好的选择。消化污泥来 源广泛、数量多。价格便宜,而且具有一定数量的颗粒污泥的 “胚芽”。 能较快的培养出颗粒污泥。
2-5、进水COD不宜超过20000mg/L,最理想的进水COD应小于10000mg/L 由于IC反应器需要在较大的水力负荷下运行,进水量大;又由于容积有机负 荷的限制,故进水COD不能太高。从这个意义上说,IC只适宜处理COD为 2000-20000mg/L有机废水,如啤酒废水、柠檬酸废水等等。用IC处理高浓度
2-4、采用较大的水力负荷(上升流速)
运行IC反应器必须采用较大的水力负荷。运行一开始,就应将水力负荷保持 在0.7m/h—1.5m/h的范围内。因为: 大的水力负荷有力于传质,尤其是在反应器底部1m上下的部位。有机废水与污 泥的混合主要是靠水力负荷的推动,在这个区域内表面产气负荷低,产气负荷 对传质没有太大的促进作用。如果水力负荷小,这一区域的传质不理想,部分 颗粒污泥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就有可能出现“空心化”,空心的颗粒污泥会飘出水 面而流失。得不到充足营养的颗粒污泥还有可能破碎成更小的颗粒,太细小的 颗粒在高负荷下容易流失。 水力负荷只有大到0.7m/h以上时(或容积负荷达到5kgCOD/m3.d),絮状污泥才 能被洗出。也只有在絮状污泥被洗出的情况下,颗粒污泥才能获得更多的营养, 才能迅速的增殖。 水力负荷大,会导致发酵液快速的流动。厌氧菌胶团只有在随液流快速流动的 情况下,才能被“剪切”成颗粒。水力负荷太低,不利于颗粒污泥的形成。
越有利于颗粒污泥的迅速增殖。但是污泥接种量再大,在上反应室也
不应该出现污泥。即使在高负荷稳定运行过程中,当上反应室出现颗 粒污泥时,就应从底部排出部分颗粒污泥,以减少上反应室污泥量。
2-3、对进水量和进水COD进行有效的调节
二次启动是一个将容积有机负荷从低到高的调试过程。每增加 一次负荷,对进水量和进水COD都要作出相应的调整。每调整一 次以后,还要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的稳定。如果进水COD变化 太大,容积有机负荷忽高忽低,要培养出颗粒污泥是困难的,甚 至是不可能的。 为保持进水COD的稳定,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调节装置和便于操 作的控制系统。要能对进水COD在2000-20000mg/L的范围内做出 任意的调节,并要能将误差控制在10% 的变化幅度之内。 调节装置还应具备对进水的温度进行调整的功能
三、二次启动过程中的检测指标
在运行过程中,必须要对沼气产量、VFA/PH和COD去除率进行检测,以判断运行是否正常,是否可以提高负荷,上述 指标的重要性排序如下:沼气产量→VFA→PH→COD去除率. 3-1、沼气产量 瞬间的沼气产量会有较大的波动,但每小时沼气产量大致是平稳的,要经常抽查每小时的沼气产量,沼气产量显著减少时, 要引起警觉。根据沼气产量可以推算出COD去除率。 3-2、VFA VFA是衡量IC运行状态的重要指标,当 VFA<300mg/L,表示运行十分正常,可增加容积有机负荷 VFA为300-500 mg/L ,表示运行正常,但不要提高负荷 VFA达到600 mg/L,要引起警觉,密切关注后续VFA的变化趋势,但此时仍保持进水负荷不变。 VFA达到800mg/L,立即停止进水或减少进水量,等待VFA降到500mg/L以下,再逐步恢复进水。 3-3、PH 厌氧出水PH应保持在6.8以上。 当出水PH<6.5时,应注意后续PH的发展趋势 当出水PH<6.3时,应适当减少进水量 当出水PH<6.1时,要停止进水,等待PH恢复到6.5以上才能逐步恢复进水量。 3-4、COD去除率 对不同性质的废水,厌氧COD去除率会有所不同,应让COD去除率保持在正常值5﹪的范围。 COD去除率降到正常值的10﹪ 以下,要给予密切关注
便,我们把当二次启动处理的是同样的废水时,称为
“同质二次启动”;二次启动处理的是不同性质的废水 时,称为“异质二次启动”。二次启动可分为3个阶段: 污泥驯化期、污泥活性恢复期和污泥增殖期。在不同 的阶段,调试方法应有所不同。
污泥驯化期
二次启动的第一阶段为污泥驯化期。驯化污泥增殖期
启动运行一开始,污泥就在增值,但污泥的大量增殖是在污泥 活性恢复期之后。在污泥活性恢复期,容积有机负荷的增加幅度
取决于污泥的接种量。而在污泥增殖期内,容积有机负荷的增加,
则取决于污泥增长量和增长速度。在厌氧消化过程中,COD去除 的越多,污泥增长量越大。换句话说,容积有机负荷越高,污泥 增长越快。
值。污泥接种量大,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将容积有机负荷提得更高。 由于产甲烷菌所要求的营养条件比较简单,只能利用产酸菌提供的少数几种极为简单的一碳或 二碳化合物作为产甲烷的机制。因此,即使废水成分发生变化,直接受影响的只是水解产酸菌, 对产甲烷菌的影响则是间接的。因此,在异质二次启动的情况下,驯化期过后,仍可以较快的 速度提高反应器的容积有机负荷。当然,提高的幅度也要与污泥接种量相适应。 无论是同质二次启动还是异质二次启动,容积有机负荷的提高,都必须要根据运行中的沼气产 量、VFA、PH、COD去除率等项技术指标而定,这是提高负荷时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
能力。原因可能在于:当进水中SS的沉降速度小于IC的上升流速时,在水力负荷和产气负荷的共同
作用下,SS能够被洗出IC反应器的结果。IC的水力负荷和产气负荷要比UASB高得多,因此,IC对SS 的耐受能力也要比UASB的大一些。 由此还可以进一步地推断:一些沉降速度较快的SS,随容积有机负荷的增加,或水力负荷和产气负 荷的增加,被洗IC的可能性也会增大。因此,IC对SS的耐受能力不是固定的,而是可变动的。笔者 认为:IC对SS耐受能力主要不取决于SS的浓度,而取决于SS的沉降速度和悬浮状态。IC能耐受沉降 速度较小的长久处于悬浮状态的固形物质,当然,这一推测还有待于实验的检验。
2-6 、控制进水中的 SS
通常认为进水SS大于4000mg/L,不利于颗粒污泥的生长。过多的SS一旦进入IC反应器,会产生 不良的后果。这些SS与颗粒污泥混杂在一起,会导致容积有机负荷降低,原因在于: SS的存在对废水中可溶性COD(有机物)与污泥之间的传质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SS的存在占据了相当大的空间,单位容积内颗粒污泥的数量会减少。 但在实验中观察到:进水SS达到6000mg/L时,IC仍然正常运行。这表明IC与UASB对SS有不同的耐受
IC 厌氧反应器控制项目
IC厌氧反应器要实现在高负荷稳定运行,仅靠成功的设计 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掌握颗粒污泥的培养与运行技术。在 絮状污泥条件下运行,IC的容积负荷一般只能达到 6kgCOD/m3.d左右,只有在颗粒污泥条件下运行,才能达 到20kgCOD/m3.d左右。
本文对IC反应器二次启动的有关问题开展了讨论。 一、二次启动的原理 用颗粒污泥来启动厌氧反应器称二次启动。为讨论方
2)使厌氧微生物适应新的营养条件 3)产酸菌与产甲烷菌在颗粒污泥上建立新的共生系统 颗粒污泥中的水解产酸菌代谢能力强,不耐饥饿,在反应器较长时间停止运行后,其 数量会急剧减少。启动运行一开始,首先要恢复产酸菌的数量。在同质二次启动时,
因产酸菌繁殖快,数量恢复也快,往往只需要1-2天的时间,随后便可进入污泥恢复期。
废水,如酒精废水,就必须对进水进行稀释。稀释方法有两个:
1)用清水进行稀释; 2)采用厌氧出水或好氧出水回流。 在启动运行初期,絮状污泥尚未完全析出的情况下,必须采用清水稀释,而 不宜采用厌氧出水回流。絮状污泥残留在反应器中,不利于颗粒污泥的形成, 也不利于改善厌氧出水的水质。当絮状污泥全部洗出后,再改用厌氧出水或 好氧出水回流,以稀释进水COD。
颗粒污泥中的产甲烷菌内源代谢弱、能耐饥饿,在接种或停止运行后,其数量变化较小,一 旦水解产酸菌数量得到了恢复,产甲烷菌活性的恢复是是很快的。对同质二次启动来说,短暂 的驯化期过后,在几天或十几天内便可将容积有机负荷提高到与污泥接种量相适应的水平。
显然,在污泥活性恢复期,容积有机负荷提高的幅度取决于污泥接种量,而不是靠污泥的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