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脾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脾脏

脾脏深居于左上腹,位于膈肌之下,背外侧凸面紧贴肋骨和侧腹壁,前、侧、后方均有肋骨保护,正常脾脏在肋缘下不能触及。脾脏可分为光滑隆凸的膈面和凹陷的脏面,由膈脾韧带、胃脾韧带、脾肾韧带和脾结肠韧带与邻近器官相连。脏面前上方与胃底相连,后下方与左肾、左肾上腺毗邻,下端乃结肠脾沟。从体表定位于左季肋区后外方肋弓深处,与9~11肋相对,长轴与第10肋一致。

脾脏面中央处有一条呈裂隙状沟,被称作脾门,神经、血管自脾门处出入脾脏。

脾脏自间叶细胞发育而来,在胚胎发育的第五周开始可见。脾脏在活体时为暗红色,上缘较锐,有2~3个切痕,而下

缘则相对钝厚。成年人的脾长约10cm~12cm,宽6cm~8cm,厚3cm~4cm,大致有巴掌那么大,重200克左右。脾脏质脆而软,当局部受暴力打击易破裂出血。

脾脏表面有结缔组织的包膜,内含弹力纤维组织和少量平滑肌组织。包膜结缔组织向脾脏内部延伸,形成粗细不等的条索状脾小梁,构成脾的支架,将脾实质分成许多小叶。脾的血管、神经、淋巴管经脾门沿着脾小梁进入脾内。

脾脏内部可分为红髓及白髓。

红髓占到了脾实质的三分之二,红髓由脾索和脾(血)窦两

部分组成。脾索是由网状细胞及网状纤维构成的多孔支架,也是B淋巴细胞的集合处,并含有各种血细胞及吞噬细胞。脾窦是纡曲成网的管道结构,窦腔大小可随血容量的多少而改变。脾索与脾窦间为窦壁分隔,壁上附有直径2~3μm的滤孔。血液从脾索中的毛细血管进入脾窦需流经此孔,红细胞也需经过塑形才能通过。故血液进入脾索后流速即缓慢。白髓由动脉周围的淋巴鞘,又称淋巴索和淋巴滤泡,或称脾小结构成。淋巴鞘的结缔组织网内主要含T淋巴细胞,偶见B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而不含红细胞。脾小结主要含B淋巴细胞,其周围包绕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脾小结内常有生发中心,其中可见树状突细胞和巨噬细胞。当受抗原刺激引起体液免疫反应时,淋巴小结迅速增大并增多,生发中心亦明显。

红白髓之间的移行区称边缘带,是抗原物质进入脾内与各种细胞接触,而引起免疫应答反应的重要场所,也是血液中淋巴细胞进入脾内淋巴组织的重要通路。

脾脏由脾动脉供血。脾动脉是腹腔动脉最大的分支,在接近脾门处分出胃网膜左动脉和数支胃短动脉。脾动脉在进入脾门前多先分为上、下两支,或上、中、下三支,再分为二级分支或三级分支进入脾门。根据脾动脉分支情况,可将脾脏划分为2~3个叶和上极段、下极段两个段。相邻脾段之间动静脉的吻合甚少,形成一个近乎无血管区的平面。脾动脉

分支进入脾实质后为节段动脉、进而分为小梁动脉,最后形成终末动脉,故脾实质由内到外可划分为脾门区、中间区和周围区。

脾脏具有独特的微循环系统,脾脏动脉毛细血管有的直接开口于脾窦内;而另一种形式则是血液先经脾索再流入脾窦。这种循环使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其他颗粒物质,沿着脾索,通过脾窦壁的滤孔,再进入脾静脉,使脾脏能过滤吞噬细菌、不正常或衰老的红细胞和其他颗粒物质。

脾脏的神经来自腹腔神经丛的交感神经,是伴随着脾动脉分布的。

脾门存在有区域淋巴结,其淋巴管与位于胰腺上缘的淋巴管共同走行,约在第1腰椎水平汇入邻近主动脉右侧的乳糜池。胚胎早期的脾有造血功能,但自骨髓开始造血后,脾渐变为一种淋巴器官,在抗原刺激下能产生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但脾内仍含有少量造血干细胞,当机体严重缺血或某些病理状态下,脾可以恢复造血功能。

脾脏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占全身淋巴组织总量的25%,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巨嗜细胞,是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中心。脾内的淋巴细胞中T细胞占40%,B细胞占55%,还有一些K细胞和NK细胞等。当血液中出现病菌、抗原、异物、原虫时,脾脏中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就会将其吃掉。此外,脾脏还可以制造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免疫物质,发挥

免疫作用。

每天大约有350L血液流经脾脏,它能对血液的内容作选择性的过滤。正常的血液成分可以迅速通过,而有缺陷的、衰老的或脆性增加的红细胞,颗粒性抗原(如细菌等),以及细胞碎片等则被清除。巨噬细胞经常吞噬衰老的红细胞。但衰老的红细胞并不是全部在脾脏内被破坏,多数是在血液循环中破成微屑,放出的血红蛋白在脾内为巨噬细胞吞噬并分解,释出胆红素和铁;前者在血液内与蛋白质结合后被运到肝细胞,而铁则被输送到骨髓以合成新的血红蛋白。除了选择性过滤清除以外,还能剔除红细胞内的铁颗粒、

Howell-Jolly小体、Heinz小体、疟原虫等。此外,血小板经正常生存期后亦在脾脏内被清除。

脾脏具有一定的储血能力,平时一部分血液滞留在血窦中,大约40ml。当人体处于运动、失血、缺氧等应激状态时,脾内平滑肌收缩可将所储的血液排送到血循环中,以增加血容量,脾随即缩小。

脾脏还有产生淋巴细胞的功能。

脾切除后病人可以正常生活,但他们明显的表现出抵抗力下降和易受感染。

副脾是指正常脾脏以外,与正常脾脏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组织,出现率为15%~40%。位置、数目、大小均不恒定,多位于脾门、脾蒂、大网膜,少数位于脾结肠韧带、胰尾、

肠系膜、左侧卵巢等处,因脾功能亢进作脾切除时,应将副脾一并切除。

脾切除后要注意加强防止感染,包括保暖、饮食卫生、个人卫生、适当锻炼等等。脾脏不是唯一的免疫器官,术后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机体免疫能得到一定恢复,它的部分免疫功能会被其它免疫器官替代,当然,完全恢复如常人不太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