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国土_一张图_及监管系统的研发_魏瑄
国土系统“一张图”监控布局

金 土 工 程 二 期 建 设 的 具 体 内 容 正 在 谋划 之 中 。 据 了解 , 主 要 内容 将 包 括 :建 立 四 级 联 网 、实 时 在线 的 国土 资 源 业 务 办 公 网 络 系 统 , 涵 盖全 业 务 、全 地 域 、全流 程 ;建 立 全 国 国土 资 源业 务 网 ,实 现 国家 、省 、市 、县 四级 国土 资 源 管理 部 门应 用 系 统 的 互 连互 通 和数 据 的 网 络传 输 ;进 一 步 完 善视 频 会 议 系统 ,满 足 部 到 省级 国土 资 源 管 理 部 门 的视 频 会 议 需 要 ,并 满 足 地 质 灾 害 远 程 会 商 及 应 急 指 挥 的 需 要 ;另
遥感影像的分辨率为2 米,其他地区的分辨率是 . 5
5 ,一些 边 远 地 区分 辨 率 可 以更低 一 些 ,主要 米
地 隋况 。
截 至 2 1年 年 初 , 国土 资 源 部 和 所 有 的省 00 级 、9 %的 市 级 、6 % 的县 级 国土 资 源管 理 部 1 5
门都建 了门户 网站 ;内蒙古 、辽宁等2 个省区 2
数 奎 “一 综 煮管萎 大图 ” 耋 建成后的 张 据 合
。
查 收 总口’ 两V 口 。头 , 土 源 也 官 结 大 齐 0刺 国L 信 , 项目 ^ 冲 ’ — 资 旧
旦 u‘凡 口 =
信息平台实现了 “ 天上看、 地上
息化 目前正处于金土二期和 “ 十二五”谋划即将
二期蓄势
金 土工 程 目 是 解决 国土资 源管 理与 开发 利 标 用 中存在 的 问题 ,是 国家 电子政 务建 设 的重点 工 程 ,是 国土资 源信 息化建 设 的重 要任务 。 金 土 工 程 分 三 期 实 施 ,其 中 一期 作 为 试 点 示 范 纳入 国 民经 济 和 社 会 发 展 第 十个 五年 计 划 先 行启 动 ,主要任 务是 形成 耕地保 护 国家监 管 系统 和 矿 产 资 源 国 家 安全 保 障 系统 的建 设 框 架 ,覆 盖 范 围为 部 机关 和 3 个省 ( 、市 )、 1 区 5 计 划 单 列 市 、新 疆 生 产 建 设 兵 团 及 2 个 试 个 7 点 城 市 国土 资 源 部 门 。二 期 的系 统 建 设 将 在 一 期 基 础 上 ,进 一 步 扩 大覆 盖 范 围 ,形 成 规 模 效 应 ,重 点 加 强 资源 的监 测 监 管 ,实 现 全 流 程 全
加快“一张图”建设 构建统一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以焦作市为例

研究探索为切实履行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职责,全面提升自然资源治理能力和行政审批效率,近年来,焦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耕地保护“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的基础上,加快建立自然资源“一张图”监管平台,健全统一调查、评价、监测制度和监管体制,探索开展自然资源动态遥感监测监管工作,为自然资源保护和各类批后监管提供有效、科学、权威的数据支撑。
监测监管平台建设情况2013年,焦作市建设耕地保护“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实现对土地“批、征、供、用、补、查”全生命周期的监管和监督。
平台同时建设有统一的数据标准,完成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政地籍管理业务数据等基础数据库的新建和整合,建立了集信息采集监测、分析预警、辅助决策、在线指挥、远程会商于一体的国土资源监测指挥中心,实现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快速预警、快速反应和移动巡查监管等。
2016年,焦作市所有县级“一张图”平台全部建设完成,实现市、县、乡三级国土资源各类数据的共享调用。
2019年,机构改革后,市级“一张图”整合了城市规划、路网、各类控规等数据,建设了焦作市“多规合一”系统。
焦作市自然资源“一张图”监管平台整合基础类、专业类、管理类3大类30个小类60个图层数据,主要包括影像、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已批已供建设用地、不动产登记等数据。
整合了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六线、南水北调控制性规划、生态保护红线等数据,用于日常业务的辅助审批。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年度变更影像和数据、耕地质量等别、基准地价等数据随时更新,保证“一张图”数据库的时效性和权威性。
焦作市自然资源“一张图”监管平台与政务审批系统无缝连接,实现以档查图、以图查档、实时联动,对全市自然资源“批、征、供、用、补、查”全过程的管理和监督,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平台具有资源监测、灾害监测、指标监管、审批监管、行政监察和应急指挥六大功能,创建自然资源综合监管模式,实现自然资源监管的精细化、常态化、指标化和智能化管理,既能及时呈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变化情况,同时还构建了以监测层为核心的多种动态监测信息一体化平台,实现耕地变化以及地质灾害的动态监测,提高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和减灾防灾能力。
加快“一张图”及综合监管平台建设 以信息化引领国土资源管理方式转变--以四川省为例

套 数 据 体 系 作 用 , 作 为 全 面 展 示 国 土 资源状况 的 “ 电 子 沙 盘 ” ,与 多 项 业
系统服务保障能力 。
管平 台建设 ,是规 范 管理 ,提 高行 政 效 能 的重 要途 径 。通 过 “ 一 张 图 ”及 综 合
= 、准确把握 “ 一张 图”及综 务 系 统 叠 加 ,共 同 构 建 统 一 的 综 合 监 合监管平台建设的主要任务,理清 管 平 台 ,充 分 发 挥 其 在 国土 资 源 形 势
加快 “ —张圈”及缘禽监管平台建谶 以信息他营 糊孵器 ±资源管理方式转变
以四J I l 省为例
■ 钟沛林 土地 、矿产 资源是经济 社会发 展 的基石 ,其稀缺性 、不可再 生性等特 质 决定 了管好用好 土地 、矿 产资源 非
常 重 要 , 加 之 近 年 来 地 质 灾 害 形 势 严 图 ”及 综 合 监 管 平 台 建 设 谈 几 点 粗 浅
工作思路
“ 一 张 图 ” 及 综 合 监 管 平 台 建 设 是 国 土 资 源 部 结 合 业 务 工 作 实 际 ,在 不 断 更 新 、补 充 、 完 善 的过 程 中 勾 勒 分 析 、 资 源 监 测 监 管 、 地 质 灾 害 防 治 、 参 与 宏 观 调 控 、 辅 助 决 策 支 持 及 社会 化 服 务 的重 要作 用 。
进 信 息 化 建 设 , 国 土 资 源 管 理 水 平 和
本农 田、遥感监 测 以及基 础地理等 多
源 信 息 的 集 合 , 与 国 土 资源 计 划 、 审
增 加数量 、扩 展容量 、提 高质量 ,充
分 反 映 资 源 的 数 量 、质 量 、 分 布 、潜
批、供应 、补充 、开发 、执 法等行政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1.建设背景“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是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
随着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向深入阶段的推进,如何重构空间规划体系并有效实施监督,将成为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为贯彻落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工作要求,自然资源部下发《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基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整合各类空间关联数据,着手搭建从国家到市县级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形成覆盖全国、动态更新、权威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若干意见》以及《通知》要求,自然资源部办公厅下发《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和现状评估的通知》,再次明确要求:基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
未完成基础平台和系统建设的市县不得先行报批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当前,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正在紧张的编制当中,为及时构建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报批条件,急需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建设。
基中: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已经搭建,初步整合了现有数据资源体系,并具备了数据汇聚、数据共享、分析统计等基础支撑能力,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为建立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解决目前国土空间规划管理领域中数据资源统一管理困难、信息资源综合分析利用困难、现状底数不清、业务管理工具欠缺、规划监测评估预警机制不足等迫切需求,特提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建设。
2.现状基础市政府充分认识到政务大数据对于建设高效便民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提高政府治理服务能力的重大意义, 在2017年数字工作要点中提出建设市级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和交换平台, 逐步汇聚人口、法人、地理空间等各类数据, 探索运用大数据加强政务服务, 规划建设数据开放平台, 有序开放政务数据, 鼓励公众、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发利用。
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制图规范(试行)

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制图规范(试行)自然资源部2021年3月前言为深化落实《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加强对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规范制图表达,制定《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制图规范(试行)》,明确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图纸表达的要素、色彩、符号等。
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补充、细化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图纸表达要素内容。
本规范包括总则、一般规定、调查型图件制图要求、管控型图件制图要求、图件色彩和符号表达、附录。
本规范起草单位: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自然资源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武汉市规划研究院、中国地图出版社。
目录1总则 (1)2一般规定 (2)2.1空间参照系统和比例尺 (2)2.2图件种类 (2)2.3图件的合并与拆分 (3)2.4基础地理要素 (3)2.5注记 (4)2.6图幅配置 (5)2.7图纸要素 (6)3调查型图件制图要求 (8)3.1市域国土空间用地用海现状图 (8)3.2中心城区国土空间用地用海现状图 (9)3.3市域自然保护地分布图 (11)3.4市域历史文化遗存分布图 (12)3.5市域自然灾害风险分布图 (12)4管控型图件制图要求 (13)4.1市域国土空间控制线规划图 (13)4.2市域生态系统保护规划图 (13)4.3市域农(牧)业空间规划图 (14)—I—4.4市域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图 (14)4.5市域综合交通规划图 (15)4.6市域基础设施规划图 (15)4.7市域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图 (16)4.8市域生态修复和综合整治规划图 (17)4.9市域矿产资源规划图 (17)4.10中心城区土地使用规划图 (17)4.11中心城区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图 (19)4.12中心城区开发强度分区规划图 (20)4.13中心城区控制线规划图 (20)4.14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和开敞空间规划图 (21)4.15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规划图 (21)4.16中心城区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图 (21)4.17中心城区道路交通规划图 (22)4.18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图 (23)4.19中心城区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图 (23)4.20中心城区地下空间规划图 (24)5图件色彩和符号表达 (25)5.1底图色彩引导 (25)5.2用地用海色彩引导 (25)5.3规划分区色彩引导 (25)—II—5.4各类控制线和符号引导 (25)5.5样图示意 (26)附录A图幅配置示意 (27)附录B用地用海分类配色指引表 (29)附录C规划分区配色指引表 (31)附录D各类控制线配色及表达指引表 (32)附录E其他符号 (33)—III—1总则1.1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市级行政区域(市、地、州、盟,下同)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图件的制作。
江门市国土资源“一张图”核心数据库数据汇交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江门市国土资源“一张图”核心数据库数据汇交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摘要:以江门市国土资源“一张图”核心数据在业务系统之间交换和共享建设为例,研究国土资源“一张图”核心数据是如何在业务系统之间进行交换和共享的,探讨其建设和实践过程中解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一张图、数据汇交、数据共享1、引言由于未建立统一的资源交换和共享平台,导致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没有对外统一进行数据交流,各个业务系统处于封闭状态,使得业务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共享变得不可能,久而久之容易形成数据孤岛,一方面增加了业务系统的维护难度,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最大程度地发挥数据的使用效率,造成资源浪费。
目前各个专题数据库孤立存在,每个业务系统在各自的专题开发相应的功能对数据进行独立使用。
因为应用系统功能开发没有统一标准,不能保证每个业务系统对同一类型的业务应用开发保持一致;因没有建立完整的数据字典服务、元数据服务、计算、搜索、功能服务,导致丰富的数据资源对业务系统的支撑作用部分仅仅停留在浏览查询方面,不能深入统一地为各个业务系统提供分析、统计和计算服务,导致在建的系统集成度不够,无法保证各应用系统间数据和功能集成,对国土各个业务提供的应用支撑广度和深度明显不够。
面对以上问题,因此建立数据资源目录及数据资源交换与共享体系是“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可将信息技术深度服务融入到国土资源管理各环节,打通机构、层级职能分割,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构筑覆盖全局、贯穿市县协调联动、高效运作的网络化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
2、总体设计思路以国土资源“一张图”核心数据库为基础,对各个专题库进行统一管理,建立“一张图”数据应用服务系统,为各个业务系统提供科学的、准确的、全面的数据分析、统计和计算服务,实现业务带图审批、辅助审核。
建立汇交系统,使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按照相应的标准汇交到一张图核心数据库,保持业务系统的数据库和一张图的核心数据库的数据同步更新,保障数据的现势性。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江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江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8.26•【字号】粤府函〔2023〕197号•【施行日期】2023.08.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江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粤府函〔2023〕197号江门市人民政府,省自然资源厅:《江门市人民政府关于报请批准〈江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江府报〔2023〕16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江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江门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对全域全要素空间资源布局进行长远谋划和统筹安排,支撑江门建设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
二、江门市是中国侨都、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珠江西岸先进制造业强市、珠西综合交通枢纽、高品质滨海国际旅游城市。
江门要立足国家战略、区域职能和本地实际,将建设人民城市作为新时代江门城市发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探索出一条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发展路线。
要推动“中国侨都”赋能升级,着力增强江门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重要节点城市功能;要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高水平建设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和江门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要强化交通枢纽作用,加强与核心城市的快速通达;要充分发挥滨海旅游资源优势,塑造文明和谐、充满活力的高品质滨海国际旅游城市。
三、严守国土空间安全底线。
到2035年,江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083.52平方公里(162.53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984.58平方公里(147.69万亩);陆域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1425.76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846.33平方公里以内。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引言国土空间规划是从空间上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的重要载体,是对一定时期内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的统筹部署,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陆海统筹发展的重要手段。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是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内容,基于新技术、新手段,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查、实施、监测、评估和预警全过程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为实现可感知、能学习、善治理和自适应的智慧型规划奠定基础。
为规范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建设,构建开放、可扩展、可伸缩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体系,支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订本标准。
实施本标准宜具备以下基本条件:—已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已开展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工作。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的总则、数据要求、功能要求、环境要求和安全运维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省、市、县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8827.1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33453-2016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basic information platform for territorial space按照“共建、共用、互联、共享”的原则,对自然资源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形成全国统一的国土空间治理数据基础,为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职责提供基础服务、数据服务、专题服务和业务应用服务的信息化技术支撑。
3.2一张底图basic spatial data of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以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成果为基础,集成整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所需的现状数据,形成全国统一、坐标一致、边界吻合的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底图。
分布工闸门远程监控系统在鹤山西江大堤中的应用

【 摘
要】把分布在沿江的闸门通过以太网络的方式在控制 中心实现远程控制,结合视频 系统传输 闸门实时运行工况
图像 ,仿佛身临其境地操控 闸门运行 ,实现 闸门的无人看 守远程运行 。利 用计 算机通讯技 术 、 自 动化监 控技 术 、视频监 视
技术等提 高了闸门现代化管理水平。 图 1幅。
计算机应用
新窦闸门距离管理楼直线距离 25m沿途基本 . k 上顺着堤顶公路 ,而且还有移动的通讯线杆可以利 用 ,故采用架设光缆的方式建立以太网络。 纸厂闸门距离管理楼的直线距离 75m,中间 .k
穿过沙坪河 ,沿途还有 2 个村庄 ,架设光缆 比较困 难、成本较高 。通过观测周围地形 ,管理楼与纸厂 闸门中间地势 比较平坦 ,非常适宜 于安装 无线网 络。经 比较选用以色列奥维通 的 Be e e无线网 rz t eN 桥产品,实现 2 1M带宽的无线以太网络。 处 1
维普资讯
计算机应用
SA L Y R PW R 06o。Ta^J M L H D O O E 2 N2 ol r2 0 t o8
分 布武《『 程篮 系《在 住大6中 }‘ )) 受 鹤山 ) 是 的应J } j
曾 嵘 余保坤 ( 广东省鹤 山市水利局 广 东鹤山 590 ) 270 董大富 ( 水利部农村 电气化研究所 浙江杭 州 30 1) 102
业控制计算机运行 闸门远程控制 、运行 日 、水位 志 采集等软件组成远程监控平台。
2 1 现 地控制 单元 .
闸门全方位图像 ,满足不同角度和不同部位的细部 监视要求。球型云 台选用 国产 高性能 品牌 Y A , A N
摄像机选用昼夜型 2 倍 变焦的三星摄像机。 2
22 网络 传输 系统 .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指南(试行).pdf

4
省市县三级 统建模式
省市县三级 统分结合模式
省市县三级 分建模式
国 家 级
国家级用户
省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省 级
国家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国家级用户
省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国家级用户
省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省级用户
市 级
市级 无平台
市级用户
省级用户
市级 无平台
市级用户
市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的若干意见》对于完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要求,加快推进本地 区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已开展建设的地区,以第三次全国国 土调查成果为基础加快完善,尚未开展建设的地区,与国土空间规划编 制工作同步推进,于 2020 年底前建成,具体可参照原国土资源部与 国家测绘局《关于推进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的通知》(国土资 发[2017]83 号)及所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总体方案》和 《省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试点建设要求》。
4 保障措施建设.......................................................................................................................12 4.1 安全保障...................................................................................................................12 4.2 制度保障...................................................................................................................12 4.3 组织与资金保障.......................................................................................................13
江门市声环境功能区划(Word)

江门市声环境功能区划江门市生态环境局二○一九年十二月目录一. 总则 (1)二. 区划原则 (1)三. 适用范围 (2)四. 划分年限 (2)五. 编制依据 (2)六. 术语和定义 (3)七. 划分类别 (5)八. 各类适用区执行环境噪声标准 (6)九. 划分结果 (6)十. 划分图 (38)十一. 其他 (38)附图 (39)一.总则为适应城市发展要求,进一步改善区域声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有关规定和《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关于加强和规范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办大气函[2017]1709号)相关要求,结合江门市有关城市规划和实际情况,制定本区划。
二.区划原则(一)有效地控制噪声污染的程度和范围,提高声环境质量,保障城市居民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场所的安静。
(二)按照有关城市规划,以区域用地现状和规划的主导功能作为声环境功能区划的依据。
(三)便于城市环境噪声管理和促进噪声治理。
(四)有利于城乡规划的实施,做到区划科学合理,促进环境、经济、社会协调一致发展。
(五)宜粗不宜细,宜大不宜小。
单块的声环境功能区面积,原则上不低于0.5km2。
(六)区分市域范围内建成区与未建成区的声环境功能区划;未划定声环境功能区的区域留白,暂时按2类功能区管理;3类区内的工业用地性质发生变更的,按变更后的用地功能执行相应的声环境功能区标准。
(七)严格控制4类(包括4a和4b类)声环境功能区范围,交通干线建设规划未实施前应按照当前声环境功能区类别管理,规划实施后实时调整为4类区。
三.适用范围本区划适用于江门市全市域的声环境管理。
以《江门市统计年鉴(2018年)》最新的行政区划为基础,面积统计以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公布为准。
四.划分年限本次声环境功能区划以2018年为基准年。
移动CIS平台在国土资源巡查的应用

统,可以通过 GIS 完成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GPS 进行定位,利用 移动通信手段进行数据的同步及实时回传。移动 GIS 平台可以 在准确快速定位的同时将地理信息反映在手持设备终端,完成 数码照片采集以及可以基于程序接口进行二次开发,完全可以 应用到国土资源执法动态巡查当中。
三 国土资源动态巡查系统设计 1.国土资源动态巡查系统概要设计 基于移动 GIS 平台国土资源动态巡查系统主要包括两个使 用终端,分别为手持端巡查系统和 PC 端巡查分析监管系统。其 中手持端巡查系统是安装在移动 GIS 平台,结合 GPS 和移动通信 的回传技术,进行实时定位和数据回传,同时可以加载压缩过的 影像数据和其他国土相关图件数据,协助巡查人员在现场对合 法情况和违法性质的判定,以及现场范围数据和照片的采集。 PC 端巡查分析监管系统可以加载“一张图”相关数据,并结合辖 区的具体条件及巡查记录分析需要重点巡查的区域,实现辖区 的巡查程度分级,为巡查路线的指定提供参考,同时可以实时显 示手持端的位置情况,直观反映巡查员的履职到位情况。 2.国土资源动态巡查系统结构设计 结合移动 GIS 的体系结构,该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为三层。 2.1 数据层。即数据源部分,该层包括最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如行政边界、道路等,同时将国土资源动态巡查的业务数据通过 一定的安全措施汇总到数据库当中,是动态巡查系统的基础。 2.2 表现层。即客户端的承载层,该层基于移动 GIS 平台,直 接对使用者提供 GIS 服务,主要在手持端和 PC 端实现 GIS 基本 功能如放大、缩小、漫游等,并且支持二者的数据同步,为动态巡 查系统功能的实现提供支撑。 2.3 中间层。即系统服务器的集中层,主要负责对空间数据 的传输、显示以及分析,作为动态巡查系统的核心部分涵盖系统 的主要服务,执行移动 GIS 功能。 3.手持端巡查系统功能设计
广东江门启动“规划一张图”建设

龙源期刊网
广东江门启动“规划一张图”建设
作者:
来源:《居业》2014年第06期
为实现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一体化,广东省江门市城乡规划局日前启动“规划一张图”建设工作,他们以地理信息为基础、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核心,全面整合各类规划成果,建立具有动态更新机制的规划管理工作平台。
据介绍,“规划一张图”工作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建成从设计、审核、数据建库到管理的一体化管理机制与管理体系,保证“规划一张图”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进行数据整合入库和应用软件研发,保证“规划一张图”有效应用。
为此,可以将“规划一张图”工作归纳为“四个一”,即一套标准、一套系统、一套数据、一套机制。
通过“规划一张图”建设,江门市将建立及时、准确反映最新城市建设现状、地籍信息、审批信息和基础地理信息的“现状图”以及全面反映最新规划成果的“规划图”。
同时,通过“规划
一张图”平台,可以将各类规划进行集中展示,方便规划监察人员对规划的各类指标进行核查,并建立一整套规划监察和规划评价机制,有利于促进规划监察水平的提高。
此外,市区规划还可以实现“同一系统、同一张图、同一体制、同一标准”管理体系,从而加大规划统筹力度,从根本上提高规划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江门市卫星图片土地执法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

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江门市卫星图片土地执法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门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5.16•【字号】江府办[2006]45号•【施行日期】2006.05.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房地产市场监管正文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江门市卫星图片土地执法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江府办[2006]45号)各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江门市卫星图片土地执法检查工作方案》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卫星图片土地执法检查和查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国土资源局)反映。
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六年五月十六日江门市卫星图片土地执法检查工作方案国土资源部决定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在北京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部分市、区,对2004年10月至2005年10月期间建设用地变化情况,开展第六次卫星图片土地执法检查工作(以下简称卫星图片土地执法检查),这是国家严格土地管理的重要手段。
我市被列入此次检查的范围。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对我市进行卫星图片土地执法检查的要求,确保我市的用地报批、经济建设及未来发展不受影响,推动严格执法查处各类土地违法行为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目的及原则指导思想:本次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成果开展土地执法检查,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进一步巩固土地市场治理整顿的成果,发现和查处各类土地违法行为,促进各级政府及其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管地,严格执法,增强全市各单位、个人依法用地的观念,切实维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检查原则:按照加强领导、统一部署、协调配合、及时处理到位、讲求实效,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对在卫星检查中发现的违法用地,凡是未按要求依法处理的,一律不受理和组织报批有关用地手续;对违法用地量大,违法用地比例高,又不按要求予以整改的地方,冻结该地方用地指标和暂停受理该地方的建设用地报批。
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江门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使用管理办

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江门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法规类别】土地综合规定【发文字号】江府办[2013]67号【发布部门】江门市政府【发布日期】2013.12.23【实施日期】2014.02.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江门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江府办〔2013〕67号)各市、区人民政府,市有关单位:《江门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使用管理办法》业经市政府十四届四十二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国土资源局反映。
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3年12月23日江门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使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政府各部门及应用服务主体之间的地理信息资源共享与利用,提高地理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和网络化服务水平,避免重复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基础测绘条例》、《广东省测绘条例》、《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若干规定》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江门市地理空间框架是地理信息数据及其采集、加工、交换、服务所涉及的政策、法规、标准、技术、设施、机制等的总称,由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集、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和组织运行体系等构成。
第三条江门市地理空间框架由市政府统一组织建设,全市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根据权限共享使用。
第四条全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管理、维护与应用服务,适用本办法。
第二章职责与分工第五条市成立由主管国土资源副市长任组长、主管国土资源副秘书长任副组长,经济和信息化、发展改革、财政等政府部门组成的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设办公室。
各市(区)可参照设立相应领导小组。
第六条领导小组负责江门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应用的总体协调工作。
三位一体打造智能环保网

三位一体打造智能环保网作者:陈天瑜欧阳卫华夏光耀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1年第23期陈天瑜1 欧阳卫华2 夏光耀3(1.江门市环境信息中心; 2.江门市环境保护局; 3.江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广东江门529000)摘要:本文结合江门市建设5A数字化环境信息管理体系,分析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管理体系中的应用,科学落实环境保护部关于环境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关键词:物联网环境管理应用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8(b)-0028-02在多年的环境管理工作中,我们开发了大量的应用系统,积累了大量的基础数据,但这些系统和数据库的采集、传输、加工、存储和应用比较分散,缺少规范化,功能上局限于简单的查询和统计,环境数据尚未全面转化为可用的信息资源。
同时,由于对信息化认识的不足而出现各自为政、封锁闭塞的现象,导致“信息孤岛”、“数据烟囱”不断出现,成为环境信息共享和充分利用的重要瓶颈。
如何突破环境管理的瓶颈和限制,最大程度保障环境信息实现共享和充分利用,改进目前固有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为此,我们提出以5A数字化信息管理体系为基础,建立一个敏捷、准确、先进、智能的数字化环保管理模式,建设一个能汇总各类污染源和环境要素的监督管理、自动监测能力,对各类投诉、信访、事故、系统报警等外部信息,覆盖全区的集智能感知能力、有效报警能力、现场执法与通讯能力、智能分析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于一体的管理平台,对环保局降低综合决策和业务管理成本,及时掌握污染物排放现状,对推动环保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环保物联网5A管理体系概念物联网5A体系是一种利用物联网技术,由感知(Apperceive)、分析(Analyse)、报警(Alarm)、行动(Action)和管理(Administration)五大功能模块组成的智能管理体系。
由于五大模块的英文单词都一个字母均是“A”,因此命名为物联网5A管理体系,图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6-07-15。
江门市国土“一张图”及监管系统的研发魏 瑄1(1. 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广东 广州 510500)摘 要:结合江门市国土资源监察管理的特点,对土地监管系统架构的设计与关键技术进行了探索。
通过综合运用WebGIS、空间数据库、GIS、计算机网络等技术,设计了江门市国土“一张图”及监管系统,为国土部门对土地的管理提供支持。
关键词:信息化;国土资源;“一张图”;监管系统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4623(2016)09-0040-03以信息化为手段促进国土资源管理创新,带动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已成为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张图”是指国土资源“一张图”工程,它将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基本农田保护数据、遥感动态监测等多源数据,与国土资源部门的计划、审批、供应、补充、开发、执法等行政监管系统进行叠加,共同构建统一的国土综合监管平台,实现资源开发利用的“天上看、网上管、地上查”,从而实现资源动态监管的目标[1]。
开发土地监管系统,可快速发现、精准定位违法用地,实现土地执法监察的定量、定性分析和在线监管,为依法查处违法案件提供精准、科学、实效的依据[2]。
国土“一张图”及监管系统的实施,能够帮助国家各部门直接、及时、准确地掌握全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和时空变化信息,是全面实施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坚实基石,也将是信息社会化服务和资源共享有力支撑[3]。
1 系统功能设计江门市国土“一张图”及监管系统作为辅助土地在线监管决策系统,将计算机图形技术与数据库技术融为一体,能有效存储、处理空间信息,核心组成部分为土地执法监察数据库。
系统通过数据模型分析方法,在线提供实时、多维度、可更新的国土资源空间信息[4]。
在系统研发方面,统一建设标准、统筹项目规划,通过综合平台的集成,完善土地、矿业权等的在线监管,并进一步实现土地事故现场的实时应用指挥、月度季度综合统计监测、国土资源情况实时监控、国土执法监察等,为国土资源的数字化管理提供动态监测、决策辅助分析和事故预警预报。
1.1 综合监管库综合监管库主要包括土地信息的综合监管、矿产资源信息监管、地质环境动态监管、地质灾害综合监管等数据库。
通过抽稀、变换、加载等方式处理各监管数据库的元数据。
1.2 综合分析系统1)土地资源分析系统,主要包括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分析、土地利用规划和计划分析、建设用地审批分析、土地供应分析、土地市场分析、土地登记管理分析、耕地补充分析和土地执法分析等。
对土地资源审批、供给、用处、补充、审查等信息进行分析,及时了解土地用地程度、行业用地走势、计划用地使用情况、违法占用用地、新增建设用地等情况,做到有效掌控用地审批流程,明确土地使用去向,为国土有关部门宏观调控提供辅助决策。
2)矿产资源分析系统,建立采矿权监管模型,实现对采矿权登记、矿产储量、开发利用等情况的监管,为控制矿权审批节奏、矿权过期管理、开发利用情况提供决策支持。
3)批后跟踪系统,提供用地补查监管、业务分类查询、业务跟踪追溯查询等功能。
4)对比核查系统,将土地资源的审批、供应、利用、补充、查处等信息,与该地历年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卫星影像数据、遥感变化监测图斑数据等进行比对,能快速、准确地发现土地违法违规使用图斑,为土地执法人员提供违法用地线索,为土地利用规范提供服务。
1.3 辅助审核实现对土地审批业务中的上报空间范围进行落图分析。
系统涵盖丰富的底图成果,包括二调数据、土规数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基本农田保护数据及违法用地图斑数据等;将地块边界范围与所需底图叠加,可实现快速出图、地类图斑审查、叠加分析、规划审批、比对分析等辅助审批功能。
1.4 预警预报处理系统预警预报处理系统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指标监管、矿产资源指标监管、土地资源预警、矿产资源预警、预警区间与信号灯管理、预警结果处理等功能。
通过研究制定土地监管指标体系,实现对地块的供应和开·41·第14卷第9期发利用过程中的不正常状况进行预警和分类处理。
2 系统架构设计系统设计主要包括工程设计、数据库设计和应用系统设计3个方面(图1)。
支 撑支撑环境建设标准规范及汇交更新机制综合监管系统 综合分析系统 辅助审核系统 预警预报处理系统数据入库核心数据库数据更新数据统计数据查询系统管理数据编辑数据展示数据转换安全维护数据备份图 1 系统整体架构图2.1 工程设计在工程设计方面,突出重点,紧迫先行,按照业务应用需要的紧迫度,给予不同的优先级,从而实现按需设计,密切应用。
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培养信息化应用的氛围,减轻工作模式信息化转变带来的阻力。
2.2 数据库设计国土资源核心数据库根据系统建设的有关建库规定,对不同类别、不同内容的海量数据进行加工、处理、重组和合并,提取、转换、加载符合要求的数据;并按照数据分层管理原则,将处理后的数据按统一建库标准进行入库管理。
此外,国土资源核心数据库还能利用系统内置程序对数据源发生的变更或新增数据进行自动更新[4]。
数据库建设遵循标准化、一致性、完整性、有效性和便于维护5个原则。
在数据资源管理方面,建立数据中心,通过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的数据管理机制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与服务,并与省级和县级平台互联互通。
遵循国土“一张图”及监管系统建设核心元数据的标准,运用关系模型与XML 层次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含目录数据在内的元数据建模,使用具有XML 特性全面支持的Oracle XML DB 进行元数据存储管理,与其他数据一起共享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成熟功能与特性。
基于网络与分级存储基础架构,科学规划土地监管系统核心数据库的逻辑与物理布局,支撑对全部核心数据的高效管理和大规模共享应用。
根据市级各类核心数据的特点和应用模式,设计各类数据库实体对国土“一张图”及监管系统核心数据库的底层物理存储的应用机制,支持数据库对物理存储的高效利用。
2.3 应用系统设计在应用系统设计方面,统一标准、统筹规划,采用面向服务的组件设计开发方法,使用主流开发语言实现数据中心与数据管理相关系统的各项功能,利用GIS 的开发能力,实现数据管理系统中与GIS 相关的功能。
采用B/S 架构,设计开发专业的WebGIS 应用管理系统,利用J2EE 框架和Java 语言进行编程。
基于SOA 分布式架构,对业务GIS 功能进行基于SOAP 协议的Web 服务封装,并通过J2EE 框架和Java 语言编程实现。
利用ArcGIS Server SOAP API/REST API 定制开发,实现符合WMS、WFS、WCS、WMTS 协议的数据服务,提供地理数据、地图、空间数据等类型的数据服务,通过对ArcGIS Server SOC 接口的调用,对服务对象实施管理和监控。
对地图表现环节,利用ArcObject 的应用开发功能,重点围绕地图绘制渲染性能问题,通过动态与静态图层相结合、逻辑图层、影像切片缓存、矢量切片缓存、场景切片缓存、直接数据库链接、优化索引格网等技术或机制优化性能。
对于应用服务器环节,通过调整操作系统和Web Logic,调整Java 虚拟机设置、链接池管理,调优执行队列线程,优化TCP 链接缓存,选用速度快的Java 编译器,优化瓦片缓存等方式,提升数据应用服务性能。
在服务实现逻辑上,通过配置有区别的上图速率、科学选择上图内容、科学配置形成图件的动态和静态图层、采用后台异步执行策略、缓存空间操作结果供重复利用、统一异步空间数据源可用性检测、善用绑定变量、设计SQL 语句、使用表函数等方式,提高数据应用服务质量和性能。
3 关键技术1)采用数据库表分区技术适应海量数据的高性能要求。
将多源、多格式、多质量的数据成果分类整合形成各级核心数据库内容,其工作具有质量目标广泛、整合过程持续、应用稳定、持续支持等特点。
利用数据库表分区技术,按照数据库表和分区两个级别,科学组织和存储数据,如在短期内就可完成整个核心数据库内容的入库时,宜采取静态分区策略;反之,宜采取动态分区策略。
在实现各市级国土资源主题的数据库整体性建设的同时,可获得稳定优异的性能和强大的运行维护能力。
2)采用Portal 技术统一桌面应用。
江门市国土“一张图”及监管系统设计的一个难题是整合现有的若干系统。
本项目利用Portal 技术实现系统界面整合。
Portal 是解决获得信息和集成的一项重要技术,主要通过快速提取相关数据,操控多个后台应用程序。
作为对信息数据的唯一访问入口,Portal集若干系统于一体,实现了自由切换和交流协作。
3)采用ESB 企业服务总线实现服务管理与数据交换。
运用ESB 对已有各系统实现应用集成,平台将基魏 瑄:江门市国土“一张图”及监管系统的研发地理空间信息·42·第14卷第9期于服务总线ESB建立服务仓库,充分发挥ESB的服务注册、编排、发布、流程化以及消息路由等管理功能。
依据日常业务需求,整合服务仓库中存放的数据管理的各类服务,实现不同服务之间的交互和整合,使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充分发挥其作用。
4)SOA架构和Web Services实现系统的二次开发。
采用企业级应用技术和组件设计江门市国土“一张图”及监管系统,各业务应用管理平台基于统一的业务平台构建,形成统一的数据管理模式、统一的数据构件调用接口。
这样,既实现了数据共享、业务子系统的模式统一,又保证了业务子系统的相对独立、灵活和可扩展。
同时,提供了标准的Web Services数据服务接口,为客户的二次开发提供了完备的函数库。
4 结 语江门市国土“一张图”及监管系统将已有的电子政务平台、土地规划等系统进行嵌套,形成国土资源管理关键业务的信息化体系,实现了与各级的衔接。
该系统的完成提高了江门市国土资源局在土地监察执法与监管等方面的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1] 黄俊,朱思源.柳州国土资源“一张图”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安徽农业科学,2010(20):10 978-10 980[2] 易映辉,李友丰,朱雪辉,等.基于GIS的土地执法监察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研究[J].测绘科学,2009(增刊2):203-204,212 [3] 陈述彭.不放过对每一块土地的监管[J].国土资源遥感,2005(3):1-4[4] 黄志勤,冯义从,钟沛林,等.四川省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库及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3(12):35-38 [5] 韩杰.基于GIS的土地监察管理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J].测绘通报,2007(6):58-60[6] 赵国平.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库构建关键技术探索[J].卷宗,2013(10):226-227[7] 胡亚磊.基于“一张图”模式下的土地登记系统设计与实现[D].赣州:江西理工大学,2012[8] 耿衬.基于“一张图”的土地资源综合监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赣州:江西理工大学,2012作者简介:魏瑄,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为CORS、数字城市、在线巡查系统及遥感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