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与园林艺术
《红楼梦》中的园林艺术
浅论《红楼梦》中的园林艺术杨明摘要《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我国园林建造艺术的总结,代表着园林的最高成就,极具古典园林特色的大观园,兼具园林艺术之美与园林建筑的极佳意境,是一座具有现实意义的美轮美奂的“文笔园林”,大观园寄寓着曹雪芹的人生理想和审美价值。
本文以《红楼梦》大观园为背景,综合分析了大观园与清代园林的关系与形成的历史背景,分析总结《红楼梦》中古典园林的园林要素和造园手法以及书中人物的典型性格与其所居住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并对现代古典园林的营造提出了创新性的建议。
关键词:红楼梦;古典园林;大观园目录前言 (1)1.清代园林与大观园 (2)2.大观园的原型与寓意 (3)3.大观园的园林艺术 (5)3.1 相地与建造 (5)3.2 造园要素的精妙配置 (6)3.2.1 大观园的筑山 (6)3.2.2 大观园的理水 (6)3.2.3 大观园的植物配置 (7)3.2.4 大观园的建筑 (8)3.3 造园手法与巧妙布局 (9)3.3.1 大观园的精巧布局 (9)3.3.2 大观园匾额楹联 (10)3.3.3 大观园的笔下借景 (10)4.大观园园林的人格化 (12)4.1 潇湘馆与黛玉 (12)4.2 蘅芜院与宝钗 (13)4.3 秋爽斋与探春 (13)4.4 稻香村与李纨 (14)4.5 怡红院与宝玉 (15)5.大观园的当今意义 (17)结束语 (19)参考文献 (20)前言《红楼梦》是我国清代文人曹雪芹的经典作品,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是一点也不为过的,它对于当时的文史哲理、琴棋书画、工艺美术、服饰宴饮、保健医药、园林建筑等各个方面做了深入精确的描写。
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其中曹雪芹花费了大量笔墨塑造一个纸上园林——大观园。
大观园是《红楼梦》中人物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故事情节展开的平台。
虽然是作者在现实园林基础上想象的纸上园林,但是却没有超越现实生活中营造的可能性。
它的一草一木、一亭一台都遵循着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规律,体现着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特点,它是虚幻的,但更是现实的。
《红楼梦》的空间艺术
《红楼梦》的空间艺术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之一,《红楼梦》既是一部文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空间艺术的杰作。
作品中所描绘的场景虚实相生,神韵自然,传达出极其独特的美学情趣,打造出了一份充满张力和情感震撼的空间艺术之美。
下面,我将从画面构图、景观营造、氛围渲染等方面展开阐述。
印象深刻的,首先就是作品中的封建贵族府第。
大门前高挂的镂空铜环,豪华的石雕浮雕,彩绘与白玉的相映成趣,令人叹为观止。
作品中还描述了众多庭园、宫殿和广场等空间,各自蕴含着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
比如,颐和园中的真草围屏,以其别具一格的造型和独特的材质感,营造出了一份自然与美的绝佳平衡。
此外,内府中还有唐婆婆常去之处——舍弟江宅,这里布置简单却充满了日式情调。
在空间上,《红楼梦》最为成功的便是利用形象化的空间孪生来表达人物的内在世界和心理活动。
画面中的虚实相生,衍生出了大量具有象征意义的空间艺术形态,比如大观园的竹林、黛玉所居住的贾母府、沁芳桥等等,都体现了不同的美学元素。
大观园,这座由贾母建造的庭园,因为泥金灰泥、石雕、壁画等艺术手法的大量应用,使其成为真正的文化盛宴。
而若从人物关系来看,大观园也是红楼梦的情感核心,极具象征意义。
除此之外,作品还成功地营造了一种生动、动感、有场景感的情境。
这种情境反映在喜剧式的场景转变上,如道士、方丈等长串相互转换的布景构筑,都表达出一种非常丰富、瑰丽的生活气息。
比如,第二十二回的介绍,就有‘秦钟如意只园深,趣深闲隐亦佳寻’这样的段落。
作品中还大量运用万花筒般的摆动和旋转,让观众视觉效果实现最大程度的创新。
而菊花台边两行韵字、石兽、揭匾、回廊用色张扬,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之,《红楼梦》这部融合了文学、艺术和历史元素、故事情节清新有趣,又生动地表达了传统文化精髓的经典之作,作品中的空间艺术更是色彩斑斓、形态多变,让观众沉浸在其中一种优美的空间情境中,极具审美价值。
除了画面构图、景观营造和氛围渲染外,《红楼梦》还通过对空间的呈现,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特征。
园林与红楼——读《红楼梦》第十七回
园林与红楼——读《红楼梦》第十七回对于中国园林,首先,我总觉得园林不该是工匠所思,该是文人、哲人所思,《园冶》首篇兴造论中便提到这一观点,提倡设计师应占主导造园活动,颠覆了几千年来园林主人、工匠是占主导地位的传统,将工匠称为“无窍之人”。
我很赞同这一观点,因为园林不仅是园林,是结合了诗情画意的艺术品——是活着的雕塑。
甚至让我想到了古希腊时期的柱式建筑——能以人喻,充满生机的膨胀式建筑,融入了人类所拥有的崇拜与浪漫。
而园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便是园林的一大特点:追求诗情画意。
其次是强调审美主体的能动性,再者有叠山理水,布置建筑、植物等。
《园》中十三篇从不同方面论如何构建完美的园林景观,《红楼梦》第十七回中对大观园的描绘也在我们眼前展开了一幅完美的画卷,在对潇湘馆、蘅芜苑、稻香村等园中之景的描绘中,都精确巧妙地体现园林造景的手法,运用曲折、断续、对比、烘托、遮挡、透露、疏密、虚实的手法,创造无穷的空间效果。
《园》中提到“构院无格,借景有因”“夫借景,林园之最要者也”,并强调借景:远、邻、仰、俯借,应时而借。
可谓造景时借景的重要性。
以苏州拙政园为例,位于拙政园园北部的见山楼,三面环水,两侧傍山,与小岛隔水相望,从小岛上看,若此处没有这楼,所见之景会变得平淡乏味,借一座小楼为这一区域的景物添彩,并平衡这一区域的植物、水文景观。
园林还有着景物命名,点明主题的特点,《园》中还提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以扬州个园为例,其叠石艺术采用分峰用石的手法,运用不同石料堆叠而成“春、夏、秋、冬”四景。
这便是以人工之斧造“天开”之景。
自然是人类永远的归宿,再现自然、表现自然,也是园林艺术的一大特点。
在当代设计中,如中国园林这般考究而发人深省的,怕是寥寥,现在的设计,无论建筑、服饰、广告,都有着浮躁夸张、雕饰过度的陋习,我认为应吸取古人造园的精神理念,如何创造高雅、平衡的艺术,是设计师应考虑的,不是追求标新立异,而是从本源与本质思考问题:我们是否需要这样的设计,是否满足越来越挑剔浮躁的眼光,如何回归本心?也许融入园林这类古老艺术的意蕴,能创造出更能发人深省的设计。
《红楼梦》大观园的园林艺术
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8期林业科学曹雪芹的《红楼梦》写于乾隆年间,而乾隆年间是中国园林的成熟后期,也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历史上集大成的终结阶段,它积淀了过去的深厚传统而显示中国古典园林的辉煌成就。
大观园是《红楼梦》中人物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故事情节展开的平台。
虽然是作者在现实园林基础上想象的纸上园林,但是却没有超越现实生活中营造的可能性。
在筑山、理水、植物配置、意境上均遵循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规律,体现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特点。
1大观园的筑山筑山具有分割空间和使建筑独具气势的功能[1]。
如位于园正门口北的“翠幛”,是一座用白石堆起来的大假山,“只见迎面一带翠嶂挡在前面。
众清客都道:‘好山,好山!’贾政道:‘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则有何趣。
’众人道:‘极是。
非胸中大有邱壑,焉想及此。
’”作者运用障景的手法,避免对园子的一览无余,以达山重水复、曲径通幽的意境;又如位于大观园西北部的萝港石洞,是一座由怪石堆起来的大假山石洞,此石洞是水洞,“沁芳溪”穿洞而过,洞可过船。
这2座石山上均长满了爬山虎之类的藤类植物。
另一大类就是土山,即堆土而成的丘陵。
这些山主要集中在园的北部,其所分之脉向东西两侧、向南延伸到园的各处。
这些山中有位于“省亲别墅”北的大主山,所分之脉向西穿蘅芜苑的院墙,“贾政一行过了折带朱板栏桥便见一所清凉瓦舍,一色水磨砖墙,清花瓦堵。
步入门时,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子悉皆盖住,而且一株花木也无。
”其中怡红院后有山,稻香村旁的“青山斜阻”,“一面走,一面说,倏尔青山斜阻。
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
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
”还有一组赏月建筑“凸碧山庄”就建在一座小山的山脊之上,“贾母便说:‘赏月在山上最好’。
因命在那山脊上的大厅去、……(众人)从下逶迤而上,不过百余步,至山之峰脊上,便是这座敞厅。
红楼梦与中国古代艺术的关系
红楼梦与中国古代艺术的关系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与中国古代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
红楼梦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受到各种艺术形式的启发与影响,同时也成为了中国古代艺术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
本文将从绘画、文人雅士的风范以及园林艺术等方面,探讨红楼梦与中国古代艺术的紧密联系。
一、红楼梦与绘画之关联红楼梦中的描绘与写作手法直接借鉴了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手法,特别是花鸟画和山水画。
例如,红楼梦中对花卉动物等细节的描写,往往以写意的笔触和极富韵律感的描述方式展现出来,和花鸟画所追求的生动表现力十分相似。
而红楼梦中山水描写则通过景物的写实和虚幻,巧妙地表达了人物情绪和事件的发展,与山水画所追求的意境和情感表达也有着相似之处。
二、红楼梦与文人雅士风范的关系红楼梦中塑造了一大批文人雅士的形象,这些形象既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风范,同时也反映了古代艺术对文人的塑造与追求。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等人以其独特的气质和才情成为了后世文人雅士的楷模。
他们善于诗词歌赋,崇尚自然和真实的情感表达,正是传统文人雅士所崇尚的文化风范。
三、红楼梦与园林艺术的联系红楼梦以贾府和薛府为主要背景,这些府邸的建筑布局和园林景观直接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髓。
红楼梦中的府邸布局精巧繁复,充满了意境和寓意。
例如,贾府的“荣府”和“探春阁”等特色建筑,其布局和装饰往往与园林建筑的“意境山水”和“藏头云雾”等设计手法不谋而合。
红楼梦通过对府邸和园林的描绘,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优雅和精致展现得淋漓尽致。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与中国古代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对绘画、文人雅士风范以及园林艺术的借鉴与表达,展示了红楼梦与中国古代艺术的紧密联系和互相影响。
红楼梦的创作和艺术表现,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的宝库,也为后世的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参考。
《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古典园林之美
楼 梦 中大观 园的古典 园林之 美
(二 )可 游 可 望 的 空 间美 先看 大观园所处 的方位 ,它坐北 朝南 ,背靠 大 山 ,为水所抱 ,建有 沁芳 亭 、滴翠 亭 、牡丹 亭和 圆亭。 它们 分别点缀在大观 园的不 同角落 ,既可凭栏远 眺 , 又可俯仰 天地 ,彰显 着造 园者观万 景 得天全 ”等观 点相暗合 ;再看大观 园的台子 ,它把 “虚”与“空”结合得无懈可击。读者置身于高台 ,便 能 将 眼前的空间美景一览 无余 ,仿佛全 身置于红楼 的 自然宇宙之 中。书 中大观 园中的亭 、台、楼 、阁均散 落 掩映 于众 多的草木假 山之 间 ,配 以溪流倒影 ,给人 无 限 的视觉遐 想 ,行走其 问有 如“山 穷水尽疑 无路 ,柳 暗花 明又一村”的境遇 。此外 ,透过各 类建筑 门窗 的 框 景 、分 景 、借 景 、障景 效 果 ,遂 产生 这样 的视 觉 效 果 :“遂 命开 门,只见 迎面一带 翠嶂挡在前面 。”贾 宝 玉这样题 词 “曲径 通幽”。 以上说 明 ,大观 园的空 间 布局具 有丰富的视觉层次 感 ,充分扩展 了人物 与景 物 之 间 的 关 系 ,实 现 了人 与 自然 之 间 的 和 谐 相 依 的 美学追 求。由此可见 ,园中可游可望的空间美感是显 而 易 见 的 。 (三 )寄 情 山水 的 人 文 美 游 览 名 山 大 川 、 园林 美 景 乃 是 不 少 历 代 文 人 骚 客为寄情 山水 的人文美学 思想而行走 的路径 。千 百 年 来 ,文 人 志 士 以游 山玩 水 、观 园 赏 景 、直 抒 胸 臆 、回 归自然 为沿 革的习俗 ,也 是古代造 园的必备 ,更 为我 国古代文学宝库增加 了不少名诗名篇。有例为证 :王 之涣 的《登鹳雀楼》,范仲 淹的《岳 阳楼记 》,苏州 园林 及拙政 园等题壁。《红 楼梦》中曹雪芹描写贾政 、宝玉 在一群清 客的陪同下 ,游历大观 园 ,遍 题匾额 。贾 政 说 :“偌 大景致 ,若 无亭榭 文字标题 ,任是 花柳 山水也 断不 得生色。”(《红楼 梦》第十 七 回 )在《大观 园试 才 题对 额》 中 ,贾政笑道 :“……若能月 夜坐此窗下读 书,不枉虚生一世 ,莫若 ‘有凤 来仪 ’四字。”众人都 哄
红楼梦中的环境描写鉴赏
红楼梦中的环境描写鉴赏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其环境描写是其文学价值
之一。
在小说中,作者曹雪芹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个充满
诗意和禅意的环境,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古代中国的繁
华和宁静。
首先,红楼梦中的环境描写以园林为主要背景,这些园林不仅
是人们生活的场所,更是情感交织的舞台。
作者通过对花木、亭台、湖泊等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了园林之美,使得读者在心灵上得到
一种愉悦和满足。
其次,红楼梦中的环境描写也包括了室内的描写,这些室内环
境以富丽堂皇、华美精致为特点。
作者通过对家具、陈设、装饰等
的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的奢华和繁荣,同时也表现出了人们对美
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再者,红楼梦中的环境描写还包括了自然景观的描写,如对山
水的描绘。
作者通过对山川河流、云雾风景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使得读者在阅读中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总的来说,红楼梦中的环境描写以其细腻、生动和富有诗意的特点,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充满韵味和情感的世界。
这些环境描写不仅丰富了小说的艺术魅力,更使得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好,从而使得红楼梦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
《红楼梦》大观园的园林艺术
村 处 , 后 分为 2 , 然 支 经园 前部 , 在葬 花 处汇 合后 流 出墙 外 ,
先 后穿 越 5个景 区 。
3 大 观 园 的 植 物 配 置
大观 园 中 的植物 配 置 。 分利 用植 物 所具 有 的 “ 感 与 充 情 品 格 ” 赋 予 园 林 不 同 的性 格特 征 嘲 如 怡红 院 。 绕 着 碧桃 来 。 “ 花, 过 一层 竹 篱花 障 编就 的 月洞 门 , 见 粉 墙环 护, 穿 俄 绿柳 周 垂 …. . 种 着数 本芭 蕉, 一边 乃 是一棵 西 府海 棠, 势若 一边 那 其
旁 的“ 山斜 阻 ” “ 青 , 一面 走 , 一面 说 , 尔青 山斜 阻 。 倏 配 置 与林 黛 玉孤 高洁 雅 的性 情 十 分 这
相合 。 再如 蘅 芜苑 , 只见 许 多异 草 : 有牵 藤 的 , 有 引蔓 ” “ 或 或 的 , 垂 山巅 , 穿 石 隙 , 或 或 甚至 垂 檐 绕柱 , 砌 盘 阶 , 如 翠 萦 或 带 飘飘 , 如 金 绳 盘 屈 , 实 若 丹 砂 , 花 如 金 桂 , 芬 气 或 或 或 味
林 业科 学
现 代农 业科技
2 1 第 8期 0 0年
《 红楼梦》 大观 园的园林艺术
红楼梦中的园林设计
红楼梦中的园林设计--中国古典建筑的全息图像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而中国的古典建筑在世界的建筑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发源于中国两千多年前的原始社会,历经五千多年的漫长发展道路,一脉相承,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体系。
中国古典建筑从个体建筑、建筑组群到城市规划,都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成为人类建筑宝库中的一份珍贵的遗产。
《红楼梦》是一部享誉世界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书中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封建家族的由兴到衰的演变和主人公贾宝玉的爱情悲剧的描写,深刻而多角度地刻画了一部18世纪中叶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画卷,而作为中国古典小说最高峰的《红楼梦》,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可以说涉及到了当时封建社会的各个层面,书中对于当时的文史哲理、琴棋书画、工艺美术、风流游戏、服饰宴饮、保健医药、园林建筑等各个方面无不做了深入精确的描写。
无怪乎《红楼梦》被认为是当时中国封建社会的全息图像。
书中的贾府更是中国古典建筑规划布局的集中体现,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古典建筑府邸的规划布局原则和园林设计的高超手法。
尤其是那个令人叹为观止、耐人追寻的人间仙境“大观园”更是激起人们探究的巨大兴趣。
因此自《红楼梦》问世以来,两百多年研究探讨者有增无减,推测考察者经久不衰,溯源问津、撰文绘图者乐此不疲,尤其是书中所描绘的大观园,鬼斧神工,逼真如画,虽不是某个具体的古典园林,但“梦”中的“园”却比现实中的任何一座园林更典雅、更美妙、更理想。
笔者试图从《红楼梦》的建筑这一层面切入,以图像的形式表现出书中所反映的建筑形象,使这座存在于书中的文笔封建豪门巨宅、华丽典雅的花园能够准确、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读过《红楼梦》的读者都知道,《红楼梦》中的故事主要是发生在贾府中的大观园里。
而大观园又是贾府的有机组成部分。
不仅其建筑同整个贾府紧密联系,而且园中诸人的日常生活及许多事件都与整个贾府密切相关,所以在表现大观园的布局的同时,必须同时考虑整个贾府的布局概况,才能准确地反映出大观园的全貌。
论《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构建及其艺术意蕴
论《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构建及其艺术意蕴关键词:《红楼梦》;大观园;理想世界;悲剧意蕴在《红楼梦》中,大观园是贾府大型私家园林,又包括怡红院、潇湘馆等几个园中园。
作者对大观园倾注了深厚的思想和感情,且将其视为与主人息息相关的有着生命与情感的园林,正所谓“园如其人”。
大观园在小说中有着重要的象征意味和艺术意蕴。
一、大观园的人格化及其寓意大观园首先是人格化的存在。
它的江南建筑风格与主人的性格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谓其主人的性格和情感影射。
所以,园林中的具体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性格的刻画有着直接或间接作用。
譬如潇湘苑:“有千百竽翠竹遮映。
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
又有两间小小退步。
后院墙下忽开一隙,清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此为黛玉住所,黛玉选定潇湘馆是因为“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得幽静”。
她在这院中读书、写字,幽怨、孤独和泪水伴随着她左右。
可是,潇湘馆中又以竹子最盛,个中有无深意呢?有的。
原来,翠竹,自古以来象征的就是不屈不挠的可贵品质。
黛玉诗号“潇湘妃子”,正体现了她那种孤傲清冷、高洁坚毅、自然脱俗的性格魅力。
又如怡紅院,气势宏阔,华丽堂皇,有山有巨石,有各种珍贵、高寿植物种植其间。
当然,柔情的植物及“怡红”两字,其实也标示了此处的柔情和善感。
因为这是小说主人公宝玉的住所。
从小说的细致和不遗余力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怡红院落显得富丽堂皇、雍容华贵,是大观园中最为华丽的房屋。
怡红院所种植物为海棠、芭蕉、松树等,象征着富贵。
与此同时,怡红院也是贾宝玉人物形象和性格的象征,有着人间贵族家的大富大贵气象。
也呼应了贾宝玉“绛洞花主、富贵闲人”的别号。
再看蘅芜苑描绘:“池边两行垂柳,杂着桃杏,遮天蔽日,真无一些尘土。
忽见柳阴中又露出一个折带朱栏板桥来,度过桥去,诸路可通,便见一所清凉瓦舍,一色水磨砖墙,清瓦花堵。
红楼梦中的园林设计对现代园艺有何启示
红楼梦中的园林设计对现代园艺有何启示《红楼梦》这部经典著作不仅以其深刻的人物刻画和复杂的情节著称,其中所描绘的园林景观同样令人陶醉,蕴含着丰富的设计智慧。
这些园林设计理念对于现代园艺具有诸多启示。
首先,红楼梦中的园林注重自然与人工的融合。
在大观园中,既有天然的山水、溪流,又有精心雕琢的亭台楼阁、曲径通幽。
这种融合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和巧妙利用。
现代园艺设计也应当重视自然元素的保留和引入,例如在城市公园的建设中,不应过度硬化地面,而是要留出绿地和水体,让人们能够亲近自然。
可以适当设置一些自然式的溪流、池塘,周边搭配本土的植物群落,营造出富有生机的生态环境。
再者,空间布局的巧妙运用也是值得借鉴的一点。
书中的园林通过巧妙的分区和流线设计,使得各个区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连通。
如潇湘馆的清幽、怡红院的富丽,每个院落都有其独特的氛围和功能。
现代园艺设计中,无论是住宅小区的景观规划还是大型公园的布局,都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使用人群,划分出休闲区、运动区、儿童游乐区等。
通过合理的道路规划和景观节点设置,引导人们在空间中自然地流动,增加游览的趣味性和舒适性。
在植物配置方面,《红楼梦》中的园林展现了丰富的多样性。
各种花卉、树木、草本植物相互搭配,形成四季有景的效果。
春天的桃花、杏花,夏天的荷花、石榴,秋天的菊花、桂花,冬天的梅花、松柏,让园林在不同的季节都有独特的魅力。
现代园艺设计也应注重植物的选择和搭配,不仅仅追求美观,还要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和适应性。
选择本地的植物品种可以降低养护成本,同时也有利于生态平衡的维护。
可以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观。
色彩的运用也是红楼梦中园林设计的一个亮点。
从建筑的色彩到花卉的颜色,都经过精心的搭配。
比如,薛宝钗居住的蘅芜苑,以素淡的香草为主,色彩清幽;而贾宝玉的怡红院则色彩鲜艳,充满活力。
现代园艺设计中,色彩的协调和对比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
在公共绿地的设计中,可以根据场地的功能和周边环境,选择合适的色彩主题。
红楼梦的幽思苏州拙政园的情景重现
红楼梦的幽思苏州拙政园的情景重现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而苏州的拙政园则是红楼梦中的灵感来源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
本文将通过对红楼梦中的幽思和苏州拙政园的情景进行对比,重现红楼梦的幽思在苏州拙政园中的情景。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为主线,描绘了一个富贵之家的兴衰和人生百态。
小说中充满了幽思的情节,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纠葛、薛宝钗的聪明才智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苏州的拙政园则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作之一,也是红楼梦中贾宝玉所居住的地方的原型。
拙政园以其精致的园林布局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
园内的湖泊、假山、廊桥等景观都展现了中国古代园林的独特魅力。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是整个小说的核心。
他们之间的爱情纠葛充满了幽思和忧伤。
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深情厚意和对她的思念之情,让人感受到了红楼梦中的幽思之美。
而在苏州的拙政园中,也可以找到红楼梦中的幽思情景。
园内的湖泊和假山营造出了一种宁静和幽深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红楼梦的世界中。
在园内漫步,可以感受到红楼梦中的幽思之美,仿佛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就在眼前上演。
除了幽思的情节,红楼梦中还有许多精彩的描写和细节,这些也可以在苏州的拙政园中找到。
比如小说中描写的贾府的建筑风格和拙政园中的建筑风格非常相似,都充满了古典的气息。
拙政园中的廊桥、亭台、花坛等景观都与小说中的贾府相呼应,让人仿佛置身于红楼梦的世界中。
总的来说,红楼梦的幽思在苏州的拙政园中得到了完美的重现。
拙政园以其精致的园林布局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让人仿佛置身于红楼梦的世界中。
在园内漫步,可以感受到红楼梦中的幽思之美,仿佛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就在眼前上演。
拙政园的情景重现了红楼梦中的幽思,让人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独特魅力。
通过对红楼梦的幽思和苏州拙政园的情景进行对比,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红楼梦中的情节和意境。
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园林艺术
大观园的园林艺术特点
《红楼梦》是一部描绘家庭生活的作品,亭台楼阁、池塘假 山、花草树木等组成的庭院成为人物活动的主场所。曹雪芹以艺术 的构思来安排空间序列与物境要素,大观园是他用小说语言展示的 一座清代园林,反映了文学艺术与园林艺术的高度结合。 (一)空间布局 (二)空间序列 (三)空间艺术 (四)造园要素 (五)意境
大观园花木种植有两个特点
二是大观园的花木具有经济价值,如蘅芜苑的藤萝及其它香 草香料,据李纨估计其价值“算起来比别的利益大”,怡红院“春 夏两季的玫瑰花……篱笆上的蔷薇、月季、金银花、藤花,这几色 草花,干了卖到茶叶铺药铺去,也值好些钱。”可见大观园植物的 经济价值相当可观。以此为鉴,现在住区景观中亦可选择合适的果 木、香林,营造可观、可品的园林景观。
空间结构特色
艺术特征
大观园的空间结构及艺术特色
园林艺术空间的最大特点是其连续性和多变性,大观园的建 筑和景物形成连续多变的空间结构。第十七、八回,通过贾政、元 妃游览大观园,把园内景点尽收眼底。贾政等人游览大观园,首先 见到一座假山,“非此一山,一时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则有 何趣?”,假山成为障景,宝玉用“曲径通幽”来题此景。贾政等 或行或停,经一月洞门进入怡红院,粉墙环护,绿柳周垂。贾政引 导,直由山脚忽一转,便是平坦宽阔大路,豁然大门前开。整个大 观园,或富丽楼馆,或清堂茅舍,或堆石为垣,或编花为牖,或山 下得幽尼佛寺,或林中藏女道丹房,或长廊曲洞,或方厦圆亭,林 林总总,都显出园林空间的流变美,令人目不暇接
大观园是曹雪芹用文学语言塑造的清代古典园林,其园林的 空间结构及园中园的设计手法使空间艺术步移景异。科学、艺 术地 配置植物,使四季物象景观变幻无穷,采用比兴的手法暗喻主 要人 物的命运和结局。作为文化遗产,大观园其“景”与《红楼梦》 其 “情”,情景交融,人园合一,是现代造园可供借鉴的瑰宝。
红楼梦的空间艺术
《红楼梦》的空间艺术与园林文化朵丽雯文学研究的两个维度:时间和空间。
时间和空间也是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
传统西方文论主要关注时间,并在时间域里研究文学的叙事特点,较少关注文学叙事的空间问题,因而文学也被归为时间艺术。
但是文学不仅仅是时间艺术,同时他也是空间艺术。
笔者在肯定《红楼梦》叙事的时间特点的前提下,究其折射出的空间艺术浅谈一二。
综合有关空间叙事理论和实践,文学的空间叙事层次通常包括:地理环境空间(如地点),人物活动与情节发展的空间(如场景),作者描述的空间(如语言与视角),读者阅读的空间(如体验)等。
《红楼梦》的叙事空间包括贾府建筑空间,园林空间,园林梦幻空间等。
笔者在此所提到的《红楼梦》的空间艺术,主要指建筑在本小说中的空间叙事艺术。
分析实体的建筑空间在小说中的艺术表达和思想文化价值。
建筑图景是《红楼梦》空间艺术的基本层次,她是空间叙事中故事发生的地理环境,指贾府四合院与大观园园林空间布局。
曹雪芹勾勒出的建筑图景,建立了整本小说叙事的空间结构,建筑成为小说叙事的空间架构。
整个小说主要通过两个视角来描绘巍峨显赫,富丽堂皇的贾府:一是通过林黛玉进贾府的视角表现了外人眼中的贾府;二是通过贾政带领文人巡游大观园来表现大观园繁华,同时也表现一个文人的审美眼光。
一.林黛玉的视角林黛玉是贾母之外孙女,但是在封建宗法制的礼制社会中,她是外戚也即是外人,在林黛玉的眼中展现出了贾府的建筑分为三路的特点:西边贾母院,中间贾政院,东边贾赦院。
黛玉见过贾母后,从大门出来经过贾政院才进入贾赦院,然后又折回来进入了家政院。
林黛玉眼中的建筑理念:建筑布局的等级观。
林黛玉在正门是看到“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
黛玉想到:这必是外祖之长房了”在贾赦院观看之时:黛玉度其房屋院宇必是荣府花园隔断过来的,进入三层仪门,果见正厢房芜游廊,悉皆小巧别致,不似方才那般轩峻壮丽。
在贾政院时,他感到四通八达轩昂壮丽比贾母处不同。
《礼记》有云:“礼有以高为贵者,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
红楼梦园林_借植物塑造园林性格
借植物塑造园林性格《红楼梦》是我国清代文人曹雪芹的经典作品,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其中作者花费了大量笔墨塑造的纸上园林——大观园,数百年来一直是红学家和建筑学家研究的对象。
它的一草一木、一亭一台都遵循着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规律,体现着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特点,同时每一座院子也富有独特的性格特征。
大观园是一大型私家园林,主园中又包括怡红院、潇湘馆等九个主要的园中园。
作者对这些园林的塑造倾注了深厚的思想和感情,不仅仅将其视为主人公的住所,而且将其视为与主人息息相通的有着生命与情感的园林。
园林的人格化也是大观园园林艺术的重要特征。
大观园中园林风格与其主人的性格非常一致。
在大观园中每个园林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互不雷同。
如贾宝玉居住的怡红院精致富丽、林黛玉居住的潇湘馆清幽淡雅、探春的秋爽斋豁朗大气而薛宝钗的衡芜苑则清冷寂寥……。
大观园中园林的个性化固然与作者塑造人物有关,但也反映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营造不同风格的能力。
大观园园林性格的塑造,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各种手段综合应用的结果。
园林设计手段实则是建筑、山石、水体、植物几要素的布局。
这其中对人物性格反应最直观、生动、形象的当属植物的配置了。
大观园中的植物配置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因人设置、因景设置植物,以不同的植物烘托人物的性格,塑造环境,烘托气氛。
人的居住环境与人的性格关系密切,通过居住环境,房舍装饰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
在长期的生活中,文人逐渐赋予了各种树木花卉人格化的特征。
松、竹、梅号称“岁寒三友”,象征人的孤傲清高。
桃、李、杏卓尔不群,文人纷纷以此自比,并植于庭前屋后,吟出无数诗篇。
曹雪芹深谙中国古代文化,在大观园中精心营造了贾宝玉和群钗的居住环境,藉庭前舍后的花木,内部的陈设装饰等来反映每个人的性格。
以此造就了风格各异的各院子。
怡红院——海棠《红楼梦》有四次通过不同人的眼光焦距描写了怡红院的环境,既有轮廓式的简单勾勒,又有浓墨重彩的渲染,互相补充,彼此衬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大观园的园林艺术
作者:燕亚飞, 李东升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洛阳,471003
刊名:
现代园艺
英文刊名:MODERN HORTICULTURE
年,卷(期):2010(1)
被引用次数:1次
1.陈植园治注释 1988
2.曹雪芹;高鄂;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红楼梦 1990
1.刘谊.LIU Yi浅析大观园中的园林艺术[期刊论文]-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4)
2.段聚佳《红楼梦》大观园的园林艺术[期刊论文]-现代农业科技2010(8)
3.邵锋.宁惠娟.贾培义.章茜茜.SHAO Feng.NING Hui-juan.JIA Pei-yi.ZHANG Qian-qian《红楼梦》中大观园的植物造景特色[期刊论文]-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23(6)
4.刘艳大观园的建筑意境美[期刊论文]-文教资料2008(16)
5.胡晓明.HU Xiaoming大观园的文化旨意[期刊论文]-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59(5)
6.林亦农大观园的美学价值[期刊论文]-理论界2009(5)
7.牛坚.NIU Jian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大观园三个主要院落的景物布局与人物[期刊论文]-河北林果研究
2005,20(4)
8.周虹冰.欧阳雪梅.ZHOU Hong-bing.OUYANG Xue-mei大观园的造园艺术解读[期刊论文]-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5,27(4)
9.吕宣北京大观园的总体布局解析[期刊论文]-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7)
10.陈永生.吴诗华.刘泉.CHEN Yong-sheng.WU Shi-hua.LIU Quan曹雪芹及其古典园林艺术杰作--大观园[期刊论文]-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2)
1.段聚佳《红楼梦》大观园的园林艺术[期刊论文]-现代农业科技 2010(8)
本文链接:/Periodical_jiangxyy201001017.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