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与几何教学心得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培训心得体会
“图形与几何”心得体会学习了“图形与几何”知识体系专题讲解,对这一专题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和见解。
了解图形与几何的具体内容和目标,如何在教学中达到这些目标,这是我们必须思考和面对的课题。
通过学习,我进一步了解了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的内容结构,掌握各学段教学要求,在教学实践中,能更好地进行对“图形与几何”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下面,我就结合以下几点来谈一谈本次学习的收获与体会:在“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学中,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是应着力培养的学习能力。
空间观念要想真正能够落实,还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留给学生感受体验的过程。
只有过程充分了,观念和能力才能有所提升。
在教学中,我们应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图形来说话,通过画图来解释,搭建转化来分析问题,从而对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给予关注和培养,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数学。
教学一定要注重实践活动,突出探究过程。
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从事数学活动,让学生在经历一个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数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数学模型是怎样获得和应用的”过程中。
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是难以形成空间观念的。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需要大量的实践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亲历感悟,小学生生性喜欢动手操作,动手操作对小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动手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等都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只有让学生亲历感悟、自主发现一些重要特征,与同伴之间一起动手、共同参与,然后要求学生找出多种方法和策略进行验证,才能强化过程学习的理念。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根据所学所得,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地渗入思考方法,并且将它们进行总结梳理,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小学几何与图形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几何与图形教学心得体会小学几何与图形教学心得体会小学几何与图形教学心得体会(一)激发学习兴趣,提供现实情境。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应当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出发,小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有很强的好奇心。
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主动地学习。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教学中,应为学生提供合作和交流的时机,不应简单地、机械地让学生模仿、记忆教师和书本上的语言。
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三)开展空间观念,培养创新意识。
空间观念是创新精神所需的根本要素之一,所以《标准》把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内容的核心概念之一,把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作为数学方面的一个重要目标。
如位置与顺序一课,结合生动有趣的情境或活动,让学生体会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又如认识物体一课中的练习动手搭出你喜欢的东西,使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得到自由发挥,并能感受复杂物体的形状与简单几何体之间的联系。
(四)不断反思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更好地促进教学。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如在观察与测量一课中,组织学生测量课桌的长度,他们可能不用标准的测量工具,而是用铅笔、绳子作为测量工具,于是学生体会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通过对以上几个要点的把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验数学,探索学习。
使我明白了空间与图形是小学数学四个知识板为您编辑]的第二个版块,主要涉及现实生活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
小学阶段学习空间与图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认知和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因为孩子们最先感知的是三维世界,是空间图形。
图形与几何教学心得
图形与几何教学心得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对几何学习的兴趣。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分享一些图形与几何教学的心得体味。
一、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1.1 强调基本图形的认知:学生需要掌握各种基本图形的名称、性质和特点,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1.2 练习基本图形的绘制:通过绘制基本图形的练习,匡助学生加深对图形的理解,并提高他们的手工能力。
1.3 运用基本图形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图形知识进行解答,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引导学生发现几何规律2.1 引导学生观察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通过比较、分类等方法,匡助学生发现几何图形之间的规律和联系。
2.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探索解决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一些几何问题,鼓励他们主动探索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独立思量能力。
2.3 利用几何工具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使用几何工具进行实践操作,加深对几何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三、结合生活实际情境进行教学3.1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几何知识: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几何知识,增强他们对几何学习的兴趣。
3.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设计一些与空间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他们的几何解题能力。
3.3 利用实际情境进行几何应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所学的几何知识,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多元化教学方法4.1 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几何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2 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互动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3 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探索等方式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独立思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定期进行知识检测和反馈5.1 定期进行知识检测:通过定期的小测验、作业等方式,检测学生对几何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
核心素养下小学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实践与思考心得体会
核心素养下小学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实践与思考心得体会
1. 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实物,让学生亲身感受几何图形的特点和用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 强调观察与实践:图形与几何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实物和实际操作,来发现图形的性质和规律。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操作的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实践,加深对图形与几何的理解。
3. 培养空间想象力:图形与几何涉及到空间的概念和判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模型、投影和旋转等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思维,提高他们在图形与几何问题上的解决能力。
4. 引导问题解决:在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中,学生需要学会观察、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这种问题解决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总之,图形与几何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领域,教师应尽可能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教师也应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层次,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图形与几何教学心得
图形与几何教学心得标题:图形与几何教学心得引言概述:图形与几何教学是数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图形与几何教学的心得体会。
正文内容:一、培养学生的图形认知能力1.1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形特征1.2 激发学生对图形的兴趣和好奇心1.3 创设多样化的学习环境,拓展学生的图形认知二、发展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2.1 引导学生进行几何问题的探究和解决2.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2.3 创设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灵活性三、注重几何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3.1 将几何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强学习的实用性3.2 引导学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3 利用实物、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加深学生对几何知识的理解四、创设合作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互动与合作4.1 设计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4.2 引导学生进行几何问题的讨论和思考4.3 鼓励学生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促进互相学习和进步五、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5.1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5.2 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5.3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总结:图形与几何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图形认知能力和几何思维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形特征、激发学生对图形的兴趣和好奇心,以及创设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图形认知能力。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几何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以及创设开放性问题,可以有效发展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
此外,注重几何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创设合作学习环境,以及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也是提高图形与几何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图形与几何教学心得
图形与几何教学心得一、引言图形与几何是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到形状、大小、位置、变换等概念,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教学心得,现将其分享如下。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在进行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前,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例如,学生应该能够:1. 辨别不同的图形,并能准确描述它们的特征和性质;2. 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能正确运用几何工具进行作图;3. 理解并运用几何推理和证明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例如:1. 演示法:通过展示实物或投影仪展示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加深他们对图形特征的理解。
2. 探究法:设计一些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图形的性质和关系,培养他们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合作解决问题,互相交流和讨论,促进彼此的学习和思考。
四、教学内容的组织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图形与几何的内容按照逻辑顺序进行组织,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
例如,我将图形的分类和性质作为教学的起点,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图形及其特征。
接着,我引入图形的变换,让学生了解平移、旋转和翻转等变换对图形的影响。
最后,我引入几何推理和证明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教学资源的利用为了丰富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内容,我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例如,我使用了教学软件和互动白板,让学生通过触摸屏幕进行图形的操作和观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此外,我还鼓励学生使用几何工具进行实际的作图和测量,让他们亲自体验几何的魅力。
六、评价与反馈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评价和反馈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我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例如课堂小测验、作业批改和学生自评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同时,我也注重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的努力和进步,并指导他们改正错误和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概念教学心得_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概念教学心得_数学论文《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逐步形成简单的几何形体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的表象,能够识别所学的几何形体,并能根据几何形体的名称再现它们的表象,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学生在学习几何知识的过程中,重视对物体的原有感知,逐步掌物物体的形状、特征、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并以此为材料进行思维,将图形、表象进行加工、组合,逐步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
因此,学会这部分教材对于学生培养空间观念,发展思维力、想象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同时也为学生以后学习几何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
但是,在概念教学中往往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忽视概念的形成过程,教师往往把一个新的概念和盘托出,让学生死记硬背法则、定义;二是忽视概念间的联系,把许多本来有联系的概念,拆散成一粒粒散落的珠子,分散、孤立地保存在学生的脑海里,没能将珠子串成项链,概念不成系统,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要改变这些问题,我觉得应该以锻炼和发展学生的“思”为主线,把“看”、“动”、“练”、“理”有机地串联成一个思维体系,从而顺利达到“通”的目的。
具体来讲就是:看—全面观察。
实践证明:儿童接触事物,探究事物的本质属性,经常是从观察开始和发现的。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对简单图形已有初步了解,如书的封面是长方形,红领巾是三角形,文具盒是长方体……,但他们对此的了解往往是表面的、模糊的,还不能说出其本质特征,往往是口欲言而无声。
所以教学时,我因势利导,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实物、模型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丰富学生表象。
引导学生用眼看、用手摸,做到上下、左右、前后和正反进行全面、仔细地观察,以此加强直观教学,加深学生对物体的初步认识,使他们由具体物体的形状在大脑中形成表象,继而上升为概念,初步培养或形成空间观念。
动—动手操作。
杨振宇博士说:“中国的儿童不如欧洲和美国的儿童动手兴趣浓,主要原因是没有动手的机会。
”其实动手操作是把书本等外在知识内化为自己知识的桥梁。
图形与几何教学心得体会
图形与几何教学心得体会“图形与几何”领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占了很大的比重,经过反复实践与思考,我认为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和生成,应该放在课堂教学的重要位置。
回想以往的教学,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
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往往就发生在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教学中,我认为学生的经历、体验、感悟尤为重要。
我就从这几点谈谈我的想法:一、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入手当代小学生处于这个信息技术相对发达的社会中,父母的言传身教,自己的耳濡目染都会使自己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但都只是一些模糊概念,没有系统性和条理性。
所以在教学中,我觉得应该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从学生简单知识表象入手,比如在教学《体积与容积》这节课时,我让学生先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大?哪些物体小?从自己最初的`简单认识“大”“小”入手,避免抽象繁杂的概念教学,抓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不由自主的参与到学习中去。
二、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1、建立清晰地知识表象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常常把“长方体”“正方体”说成“长方形”“正方形”,往往很难纠正,其实这并不是学生的口误,是学生受到前面所学平面图形的影响,没有真正建构起清晰的立体图形的表象。
所以,我觉得此时就应把“点、线、面、体”给学生完整的展示出来,学生形象地看到了点、线、面、体的不同与联系,尤其认识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学生对于长方体的认识更形象了,从而自然而然地将长方体与长方形区别开来。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就应让学生学会观察,“观察员”的角色非常重要。
教学活动中,应该安排学生有目的、有序的进行观察。
比如做实验时,应该有目的的进行观察,在认识长方体时,对于顶点、面、棱应该学会有序的进行观察,这些观察方法在许多图形与几何的课例中都会体现出来。
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把这种观察方法运用到生活中,使他们在不知不觉的体验中就感受到了空间观念的形成。
图形与几何教学心得
图形与几何教学心得在教授图形与几何的课程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教学心得和经验,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引入阶段在开始教学之前,我会先引入相关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会使用一些生动的例子或者实际应用场景来说明图形与几何的重要性。
例如,我会讲述建造设计师如何运用几何知识来设计漂亮的建造,或者如何使用几何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这样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图形与几何的实际应用,增加他们的学习动力。
二、理论讲解阶段在理论讲解阶段,我会结合具体的图形和几何概念,通过示意图、实物模型或者幻灯片等多种形式进行讲解。
我会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
同时,我会提供一些实际问题或者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量和解答。
这样能够匡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三、实践操作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几何图形的绘制和测量实验,例如绘制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图形,并测量其周长和面积。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四、互动讨论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我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积极参预讨论,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量。
通过互动讨论,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几何知识,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五、巩固复习阶段在教学结束之前,我会进行一次巩固复习。
我会提供一些练习题和例题,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和解答。
同时,我也会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讲解,匡助他们发现和纠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六、评价反馈阶段在教学结束后,我会进行评价和反馈。
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赋予相应的评价和鼓励。
同时,我也会采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和方式的看法,以便不断改进和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以上的教学心得和经验,我发现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的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他们不仅能够熟练掌握各种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还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初中图形与几何心得体会
初中图形与几何心得体会篇一:初中平面几何入门教学一点体会初中平面几何入门教学一点体会一、激发兴趣是学习几何的动力初中数学从研究数式到研究图形,从数式计算到逻辑推理,是一个大的飞跃。
所以初学平面几何的学生会遇到各种障碍。
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是几何入门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为此在刚开始几何教学中,我常常拿一些实物教具,如:三角板、圆规等进行线、角教学,消除学生对几何的陌生感、恐惧感,然后精心设计一些实例,说明几何知识及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如:为什么自行车的轮子是圆的?为什么斜拉桥要采用三角形???,等等。
这样充分利用几何本身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改变几何教学枯燥无味的现象,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循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二、重视概念是学习几何的关键平面几何中的公理、定理、定义较多。
教学时应把一个字、词、句的含义讲清,正确理解数学概念、定理,是学好平面几何的前提。
如果定理模糊不清,必使思路混乱,论证出错。
在讲解概念时,应注意概念的引入,尽量多举学生熟悉的例子,让学生从实例的观察分析中,获得感性认识,这有利于理解、有助于记忆。
在讲解概念时,要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
如讲“线段” 概念需抓住两点:一是两个端点,二是有限长度。
对学生易犯的错误,要澄清模糊概念,强调关键词,并举一些反例让学生辩别,使学生对概念真正的理解、真正的吃透。
三、培养方法是学习几何的环节正确地认识图形,是学好几何的基础,通过看、说、写、画训练,不仅加深对概念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预习的学习习惯,摘出重点,标出难点,提出疑点,理清知识的前后联系,带着问题去听课,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适当地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就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如“平角是一条直线”对吗?“直角就是90°对吗?通过讨论,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明确了直线与平角,直角与度数的区别与联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图形“动”起来,即使学生受到新奇的感官刺激,又可以更恰当、更有效地展示教学中的变化规律,让学生充分享受发展的乐趣。
图形与几何学习心得新课标学习心得
新课标学习之心得体会
在2022数学新课标的研读中,我们备课组重点学习了图形与几何的内容,在五六年级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我来谈谈以下几点:
1.在图形认识与测量的过程中,进一步形成量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2.在图形的位置与运动中,能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能借助方格纸设计简单图案感受数学美,形成空间观念。
3.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学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立体图形的测量,从度量的角度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理解长度、面积、体积都是相应度量单位的累加,通过对平面图形性质的认识,感知数学数理的过程。
4.图形的认识教学要引导学生经历基于给定线段用直尺和圆规画三角形的过程,探索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并说出其中的道理。
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等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形成空间观念和推理意识。
5.图形的位置与运动的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图形位置的表达,理解坐标的意义,通过图形运动的观察和表达,体会坐标表达的重要性,为未来学习数形结合奠定基础。
6.图形的运动教学可借助方格纸引导学生画出简单图形平移旋转后的图形以及补全轴对称图形,感受图形变化的特征,动手操作,动脑想象,增强空间观念。
鼓励学生在欣赏的基础上学会创作设计,可以通过制作数学板报的形式呈现学生的创作成果,增强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图形与几何心得体会演示教学
面积的初步了解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面积”这一知识属于《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
新课标中强调:在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应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面积”的概念是学生学习几何形体的基础,因此要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感悟和理解这一概念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因做到以下几点:一、数学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学习内容来自学生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可使学习更有效。
因为,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知识经验,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容易形成知识结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学习生活化的理念。
面积的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面积”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我从生活入手,让学生找生活中物体的面,感知物体的面有大有小,进行物体面的大小比较,通过物体面的大小比较揭示物体表面的面积。
这样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面积的含义,有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所倡导的“数学课堂教学应向学生提供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有价值的、富有趣味的教学内容”这一基本理念。
二、关注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教材中提供用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这些方法容易被教师们忽视,恰恰是这些细节影响学生最深。
因为,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物体并不像教材上那样有规则。
让学生学会估计的方法更有价值,更能实现学以至用的目标,同时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之一。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对图形的感受与空间存在的几何图形建立联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确实就在我们的身边,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图形与几何教学心得
图形与几何教学心得引言概述:图形与几何教学是数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图形与几何教学的心得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1.1 引导学生观察真实世界中的图形通过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周围的建筑物、自然景观等,引导学生发现和感受不同形状的图形。
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校园中的建筑物,让学生辨认出平面图形中的直线、曲线、多边形等。
1.2 利用实物模型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可以使用实物模型来帮助学生理解几何概念。
例如,通过使用正方体、长方体等实物模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几何体的特征和性质。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1.3 引导学生进行几何图形的绘制通过引导学生使用尺规作图工具,如直尺、圆规等,进行几何图形的绘制,可以培养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几何思维。
同时,学生在绘制过程中需要理解几何图形的构成原理,从而加深对几何概念的理解。
二、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1 引导学生进行几何问题的推理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几何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和证明。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平行线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推理和证明来解决。
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证明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2 利用几何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将几何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几何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例如,通过几何知识解决建筑设计问题或者地图导航问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几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3 进行几何证明的训练几何证明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几何证明的训练,让他们通过推理和证明来解决几何问题。
这样的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3.1 进行几何体的拼凑和拆解通过使用几何模型或者纸片等材料,让学生进行几何体的拼凑和拆解,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几何思维。
几何与图形培训心得
培训心得这次参加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培训,是我有史以来以来参加培训感受最大的一次。
我想这是源于强大的师资力量,邱月亮、吕立峰、张翼文三位特级教师的讲座带给我很多启发和思考,彭东学老师的那节《面积与面积单位》也让我学到很多,下面我想说说我的感受。
一、数学知识原来可以教的这么深邱月亮老师的讲座很风趣,也很专业。
首先,他展示了他对于不同版本甚至不同国家的图形与几何的教材的对比,客观的比较,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让我们知道我们国家的教材在写实方面还需改进,可以更加贴近孩子的生活,开启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感知。
另外,邱老师还列举了求圆面积的方法,给我们展示了从古到今的一系列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中国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尤其是他在教学过程中交给学生的方法“先细分,再求和”,简简单单地从数学本质出发,通过多变的题型逐步加深,让我们知道原来把一道题目教透是如此的境界。
能把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的题目都用这种本质的方法解决。
这就是一个好老师的魅力,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游刃有余,着实大开眼界。
二、概念课“感知”的重要性第二天来自富阳的彭东学老师给我们带来一节数学课《面积与面积单位》。
众所知之,概念课是小学数学课中比较重要的课型,要上好概念课可不简单,他会为接下去的所有课以一个基础的作用,影响很大。
在这节课中,我发现彭老师花了很多时间让孩子感知,这是孩子第一次接触到面积,所以必须做好感知这一课,他先让孩子们“摸一摸”课桌的表面,再是“比一比”,展示更大一些的黑板、大屏幕,还有更小一些的书本、凳子的面,然后再次让孩子“摸一摸”丑橘、杯子、桌面,让他们知道还有表面不仅有大小区别,还有曲面和平面的区别。
这样充分的感知为理解面积这个概念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所以我认为充分的感知在教学感念课是显得尤为重要。
三、评课原来可以这么评同样来自富阳的特级教师吕立峰老师也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们都惊叹于他的年轻,可是他点评完彭老师的课之后。
图形与几何教学心得
图形与几何教学心得引言:图形与几何作为数学的重要分支,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关于图形与几何教学的心得体会,现将其分享如下。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在进行图形与几何教学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
例如,教学目标可以包括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图形的基本概念、掌握图形的性质和特征、能够进行几何证明等。
二、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图形与几何教学需要注重启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在教学中,我常常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探索图形与几何的规律。
例如,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图形,让学生自己发现图形之间的关系和性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三、多媒体教学工具的运用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工具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我常常使用投影仪和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设备,展示图形的变化过程、演示几何定理的证明等。
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四、差异化教学策略的运用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各不相同,因此需要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我会提供一些拓展的学习任务,让他们深入探究图形与几何的更高层次的知识;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我会提供一些辅助材料和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
五、实际应用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图形与几何不仅仅是一门理论学科,还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例如,我会设计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图形与几何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六、互动与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互动与合作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我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让他们通过交流和讨论来共同解决问题。
例如,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合作完成一些探究性的任务,通过合作学习来促进彼此的学习和进步。
学习《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心得体会
学习《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心得体会我在研究《图形与几何概念》这门课程过程中收获了许多。
我想分享一些我对这门课的教学心得和体会。
1. 兴趣是研究的关键研究《图形与几何概念》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但是,我发现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是研究的关键。
当我意识到几何概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时,我感到更加激动和投入。
因此,在教学中,我会引入一些实际应用场景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几何概念。
2. 理论结合实践几何学是一门注重实际操作和观察的学科。
学生只有亲自动手去绘制图形、测量角度和边长,才能更好地理解概念。
因此,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进行几何图形的绘制和测量。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几何概念,加强他们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3. 分组合作研究几何学中有许多构造和证明的方法和技巧。
我发现分组合作研究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通过分组,学生可以共同讨论问题,互相帮助和研究。
他们可以分享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合作研究的方式不仅加强了学生的几何研究,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综合运用知识《图形与几何概念》课程内容广泛且丰富。
为了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我鼓励学生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将几何概念与其他学科进行综合运用。
例如,将几何图形与物理、建筑等领域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发现几何学在其他学科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通过以上的教学心得和体会,我发现研究《图形与几何概念》能够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和抽象推理能力。
同时,这门课程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会继续努力创造一个积极、合作和有趣的研究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几何概念。
---以上是我对学习《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心得的总结。
希望这些体会对您有所帮助。
谢谢!。
图形与几何领域的主要变化与教学改革唐彩斌心得体会
图形与几何领域的主要变化与教学改革唐彩斌心得体会1、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渗透“转化”思想。
“转化”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就采用了转化的方法。
本节课,在教学中,老师一方面启发学生设法把三角形转化为已经会计算面积的图形,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三角形的面积与转化后的图形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到面积的计算方法。
2、加强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巩固练习。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是适合学生探究的学习材料,因此,他们设计了来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中老师力求突破传统教学的模式,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获取新知的过程中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引导学生结合复习环节中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想到把三角形转变成已学过图形的面积进行计算。
组织学生在操作中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课前老师请学生准备了一些三角形,课中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种三角形(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用拼一拼,摆一摆,等方法进行操作、探索,发现规律,用这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找出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学生展示出各种转化图形后,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观察、发现、讨论、交流研究图形与已学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大胆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
后来通过多种练习,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经历探索之后的获得的成功,是令人快乐的,学生对数学的感受是美好的,这正是我们教师的期待,放手让学生去做、去发现、去探索,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通过此次听课,我认识到:数学课堂是学生发展的天地,正如一位数学教育家说的: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探索、研究,因为这样理解更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然后结合随堂练习,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汲取他们的优点来提升自己。
2023年新课标《图形与几何》领域学习心得
新课标《图形与几何》领域学习心得通过再次学习新课标,我进一步重点了解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的内容结构,掌握各学段教学要求,力求在教学实践中,能更好地对“图形与几何”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图形与几何”领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占了很大的比重。
简单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与体会。
一、完善主题结构,增强空间观念再读课标,与2011版课标相比,新课标将小学阶段原来的两个学段调整为三个学段,且各学段之间的内容相互关联,螺旋上升,层层递进。
对图形与几何领域主要通过整合主题、加强各学段联系的方式实现内容的结构化。
新课标将小学部分的“图形与几何”内容整合为“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图形的位置与运动”两个主题。
这种主题设计使得“图形与几何”的内容统整了起来,避免了知识的碎片化,为整体推进、系统发展空间观念提供了更多可能。
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图形的几何特征,那么我们在教学时,需要从顶层设计、整体把握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图形的位置与运动,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将空间观念的培养作为导向,使主题更突出,结构更关联。
二、新增尺规作图,增强几何直观2023版课标中更强调几何直观,增加了尺规作图相关内容,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发展学生几何直观的重要载体。
比如在新课标的第26例就讲到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来做一条和给定线段长度相等的线段,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两点确定一条线段的意义,也体会到用直尺可以来确定直线,用圆规的两角可以来确定线段的长短。
当然,如果画了这条和给定线段长度相等的线段以后,也可以让学生来做一个给定边长的等边三角形。
这一系列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是有认知的冲突和操作的挑战的。
我认为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和生成,应该放在课堂教学的重要位置。
回想以往的教学,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
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往往就发生在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教学中,学生的经历、体验、感悟尤为重要。
因此我们应该在阅读、思考、分析的基础上明晰课标中实例的编排思路,整体把握课标中的育人导向,挖掘其中蕴藏的数学素养与思维品质,从而深入透视课标的结构功能。
图形与几何学习心得
2022数学新课标研读变化一:整合——体现本质特征在新课标中,“图形与几何”领域把原本“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四个主题内容整合成了“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图形的位置与运动”两个主题,这样的整合更好地体现了学科内容本质特征和学生学习的需要。
细想,图形的认识是基础。
图形的认识和测量是不可分割的,没有测量,仅是认识图形,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概念。
要落实好图形的认识,必须有“测量”的支撑。
在学习认识长度、面积、体积时,都离不开测量,有了度量单位的累加,才形成了图形长度、面积和体积的大小。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是相辅相成的,在认识图形的大小及形体特征上是伴随着测量一起进行的。
再想,把“图形的位置”和“图形的运动”两个主题内容整合成了“图形的位置与运动”,这正是因为两个主题内容是密不可分的。
图形经过平移、旋转、对称运动后,它所在的位置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因此,在教学中讲图形运动时,不能单讲图形的运动,而要顾及到运动后图形的位置发生的改变。
变化二:指向——增加核心素养课程目标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
新课标中,“图形与几何”领域中指向的核心素养有“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应用意识”及“创新意识”,新增了“量感”。
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
在图形与几何中得以大量的体现。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在小学阶段的主要表现是推理意识。
学生推理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养成讲道理、有条理的思维习惯,增强交流能力,是形成推理能力的经验基础,也是第四学段推理能力的形成及提升的进阶。
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觉感知。
学生在生活中对“量”的感觉无处不在,只要有“量”的地方都能产生量感。
在生活中有了量感,才能面对问题,形成正确的表象,才能更加理性地去认识外面的世界。
在“图形与几何”领域,学生自己的感官对物体的大小、长短、粗细、方圆、厚薄等量态的感性认识即量感。
量感的产生,离不开度量,度量时又离不开度量单位,因此,量感的培养还强调理解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王东青图形与几何心得体会
王东青图形与几何心得体会图形与几何是数学的重要分支,它们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深远的影响。
通过学习图形与几何,我获得了许多重要的体会和启示。
下面我将与大家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图形与几何教会我如何观察和分析事物。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观察形状、大小、位置和方向等特征,并通过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培养了我观察问题的敏锐性和深入思考的能力。
对于一个问题,当我能够细致地观察并找出其中的规律和关联时,解决问题就变得更加容易和高效。
其次,图形与几何让我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
几何不仅仅是理论课程,它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并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艺术、设计等领域。
例如,建筑师需要运用几何知识来设计建筑物的结构和布局;艺术家则利用几何形状和比例来创作美术作品。
图形与几何的学习让我意识到数学是一种强大而实用的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高我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第三,图形与几何鼓励我进行合作与交流。
在解决几何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与同学的讨论和合作,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并互相帮助。
通过合作,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出团队协作的能力。
同时,在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沟通的重要性。
清晰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更好地达成共识和解决问题。
此外,图形与几何教会我坚持不懈追求完美。
在解决几何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我们必须保持耐心和毅力。
通过多次尝试和不断改进,我们才能找到最优解,并提升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个过程中,我逐渐理解到,只有对自己要求严格,并不断追求完善和提高,才能在数学和其他领域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和表现。
最后,图形与几何给了我一种美的感受和审美观。
几何形状和图形具有各种美丽的特征和对称性,它们是自然界和人类创造的作品中的重要元素。
学习图形与几何让我对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得到了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形与几何教学心得
空间观念是现代人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灵活思维和创造意识的有机组成。
为此,新课程实施中,关于图形与几何的学习内容有所增加,素材有所拓宽,特别是增加了平移、旋转、对称等图形的变换研究不足,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图形教学中没有得到更好的利用。
对此,基于几何图形这些性质,如何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觉、图形的设计与推理的能力?
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实现生活中的几何图形特征、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描述生活空间并对几何图形进行有效的交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感受平移、变换、对称等现象,学习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一些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一些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师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知识。
学生在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中,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还要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表达与交流。
同时,也要避免对周长、面积等繁杂的计算。
总的说来,我认为,几何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一、生活经验素材,真正地落实数学源于生活的理念。
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小学生熟悉的事物中引人教学,效果显著。
二、多样的观察活动,真正地学习几何图形的特征。
观察是小学生利用感观了解外部世界的一种活动。
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离不开观察活动,组织多种多样的观察活动,是学生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的主要方式。
三、简单的几何推理,真正的实现空间观念的发展。
引导小学生进行几何推理是一个重要的教学还节。
几何推理在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活动中:第一:在观察中思考。
第二:在对比中判断。
第三:在想象进行推理。
四、有效的实验操作,真正地经历数学演绎和论证的过程。
学生的亲手操作实验是最有效果的,可以让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上协同参与,空间几何观念真正地形成和巩固。
在实验的操作中,学生通过丰富的图形、符号来感知、操作、参与探究活动,初步的产生演绎和论证的演示。
五、图形动态化处理,有利于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
图形与几何教学需要进行动态化处理的基本方法是:
1.纯语言文字形式。
就是使用描述性语言,对图形的形成过程或变化进行直观描述。
2.纯图形形式。
就是使用图形的变化,留下变化的痕迹,只管呈现图形的属性。
3.文字与图形结合。
无论哪一种形式,都应该先想象,再动态演示。
基本过程为:观察,想象,表象,画图或运用。
图形动态化处理,有利于形成几何概念,有利于展示图形之间的规律,有利于学生猜测探索几何图形的属性,有利于学生的基础训练和技能的形成,有利于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
总之,几何图形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是息息相关的,我们的视野要拓宽到生活空间,重视现实世界中有关图形与空间的问题。
通过自主的探索,逐步认识几何图形的知识。
在此过程中,通过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等学习活动,真正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觉和图形的设计与推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