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浪漫主义的根源》
有关浪漫主义根源与现实主义根源的作文
有关浪漫主义根源与现实主义根源的作文“哎呀,我真的好喜欢那些充满幻想的故事呀!”我对同桌说道。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教室里同学们都在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各种事情。
我和同桌正说着话呢,突然旁边的同学凑过来问:“那你们说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有啥不一样呀?”
我想了想,开始描述起来:“就好比说,浪漫主义就像是童话里的世界,有魔法呀,有各种奇妙的事情,充满了想象和憧憬。
”
同桌接着说:“对呀对呀,就像那些美丽的城堡和仙女。
”
“那现实主义呢,”我顿了顿,“现实主义就像是我们每天的生活,有开心的事,也有烦恼的事,很真实。
”
旁边的同学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哦,原来是这样啊。
那我们生活中也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呀。
”
“当然啦!”我兴奋地说,“比如说我们做梦的时候,就可能会幻想自己变成超级英雄,那就是浪漫主义呀。
可我们每天上学、写作业,这就是现实主义嘛。
”
同桌笑着说:“哈哈,还真是呢!那我们看的那些小说和电影也有这两种呀。
”
“没错呀!”我越说越起劲儿,“有些电影充满了奇幻色彩,那就是浪漫主义的体现。
而有些电影讲的是普通人的生活故事,很接地气,这就是现实主义咯。
”
我们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知识世界的大门。
我突然意识到,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就像生活的两面,一面是美好的幻想,一面是真实的存在。
它们相互交织,才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人生呀。
我们的生活需要浪漫主义,让我们有梦想和希望;也需要现实主义,让我们脚踏实地。
两者缺一不可,不是吗?。
浪漫主义的根源
浪漫主义的根源
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和艺术运动,自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在欧洲兴起并盛行。
它强调个人内在感受、自然之美和理想主义,与理性主义和现实主义形成鲜明对比。
浪漫主义的根源可以追溯至多个方面,包括社会背景、哲学思想和艺术风格等。
社会背景
浪漫主义兴起的时代正值欧洲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之后,社会风气动荡不安。
人们开始对传统的权威和规范提出质疑,追求自由、平等和社会正义。
这种社会变革带来了对传统观念的挑战,也为浪漫主义思潮的兴起提供了土壤。
哲学思想
浪漫主义的根源还可以追溯到哲学思想层面。
启蒙运动之后,人们开始注重理
性和科学,但是这种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忽视了个体情感和信仰的重要性。
浪漫主义强调个体情感和灵感的力量,认为人类内心深处有着神秘的力量和智慧,这种思想使浪漫主义成为一种对理性主义的反抗。
艺术风格
艺术家们在追求自由和个性表达的同时也渴望超脱现实世界的束缚,寻找一种
超凡脱俗的境界。
他们通过文学、绘画、音乐等形式表达内心的情感和理想,追求真实与虚幻的结合。
浪漫主义的艺术作品通常充满想象力和变革的精神,反映出作家和艺术家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结语
浪漫主义的根源可以从多个方面解释,它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质疑和对内心情
感的探索。
浪漫主义的兴起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审美体验和思维方式,影响了后世文学艺术的发展。
通过对浪漫主义的根源进行深入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文化现象的背后意义,体会其中蕴含的人性启示和智慧。
《浪漫主义的根源》读书笔记
《浪漫主义的根源》读书笔记《浪漫主义的根源》读书笔记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最关键的读书笔记不能忘了哦。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书笔记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浪漫主义的根源》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本来是为了华兹华斯的论文,并受了箭飞老师校对翻译的吸引才看的这本书,读了两章却大概意识到了这本书和大多数具体的浪漫主义文学不会有太多关系,又因为伯林的情感确实很充沛,谋篇布局也颇让人想知道他会如何化用各路哲学家,最后也就顺势看完了。
整本书从“浪漫主义”是什么的历史疑难出发整理了哈曼、康德、席勒、费希特以及之后的浪漫主义哲学家的思想,书写了我们认为的浪漫主义的前史(也就是前拜伦),并最终梳理出浪漫主义的两大特征:意志的必然性以及世界结构的缺失。
正是这二者导致了极端个人主义、民族主义、多元主义、法西斯主义等互相矛盾的思想。
也就是说,浪漫主义非理性地获得了歌德尔不完备定理,认同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对人的限制,人也不可能获得某种世界运行方法的认知。
因此,任何政府、哲学理论、伦理要求(包括必须理性思考)都是对自由意志的限制,现世的一切规则都是对人之意志的限制,所以必须突破一切限制。
这种努力本身相比于追寻某种确定标准做事更受到人们尊崇,因为后者只是一台输入指令输出指令的机器而已,并不值得被称作人。
这一思想自哈曼起,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中彰显,并在费希特处得到完整地呈现。
由于人必须遵照的只有他自己想遵照的,而他本人实际上又不可能追求到最终的结构,因此需要更大的努力,也即某种追求着的集体,这成了民族主义的基础。
又有于人之意志无可限制,我们便有必要遵守这种无常,并未这种无常保驾护航——如果浪漫主义要求最大规模的平等,它便必须首先摧毁那些乐意染指其他圈子的思想体系。
有趣的是,另一方面,因为人总是追求自己的信念而非其他规则,浪漫主义者嫌弃其精神领袖歌德对政府的效忠。
浪漫主义的根源摘抄
浪漫主义的根源摘抄
浪漫主义是一种文化思潮,起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
它在艺术、文学、音乐和哲学等领域中产生了重大影响。
浪漫主义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一系列社会、政治和文化因素。
首先,浪漫主义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反叛情绪。
18世纪末的欧洲正处于工业革命的兴起,工业化进程带来了大规模的城市化和社会变革。
许多人感到与自然世界和传统价值观的联系被割裂,他们对于现代工业社会的冷漠和失去人性的特质感到不满。
因此,浪漫主义强调个体的内心体验和情感。
其次,浪漫主义反对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和自由主义观念,强调个体的情感和直觉。
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和科学的重要性,但这种理性主义对于浪漫主义者来说是冷漠的。
他们相信情感和直觉的力量,认为这些可以引导人们更深入地理解世界和表达自己。
另外,浪漫主义还受到了文化和民族主义的影响。
许多浪漫主义者强调本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重要性。
他们对于自己的传统、历史和土地有着浓厚的情感,并试图通过文学、音乐和艺术来表达和宣扬这种情感。
这种文化和民族主义的影响也为浪漫主义提供了一个反对现代资本主义和全球化的视角。
最后,浪漫主义还受到了自然的启发。
浪漫主义者对于大自然的美和神秘感十分着迷。
他们看到自然的力量和景观,认为其可以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和灵感。
大自然成为了他们追求理想和完美的源泉。
总之,浪漫主义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对社会变革的不满、对传统和启蒙运动的反叛、对民族和本土文化的认同以及对自然的赞美。
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浪漫主义思潮的兴起,并对后世的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赛亚.伯林的浪漫主义概观-精选文档
对赛亚.伯林的浪漫主义概观以赛亚·伯林的《浪漫主义的根源》是一篇演讲稿。
它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演讲本身所具有的随意风格和偶尔出现的不规范性,由此可能被一些正统的理论家排除在外。
但它从深层次探讨了浪漫主义的各个方面。
作为哲学家和政治家,伯林在文学上并不为人们所熟悉。
但也正因为这样,他的关于浪漫主义的论述带有很强的哲理性和可操作性,尤其是他所作的拘谨的浪漫主义、奔放的浪漫主义的划分和分析对文艺界产生了持久的影响,让我们认识到,浪漫主义不仅仅是文学上的一次运动,它更多地涉及和影响了思想、政治、道德、美学等诸多领域。
一、浪漫主义的真正父执伯林在最初并没有给出浪漫主义明确定义,但这并不是说他就没有触及浪漫主义的真义。
尽管要想对浪漫主义有个明确的论断很困难,但伯林还是为此做了很大的努力,没有直接说出是因为这个过程很复杂。
浪漫主义系统内部是混乱和危险的。
为了不迷失其中,伯林只好如履薄冰地涉足这个领域。
浪漫主义兴起于德国。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先来看一下18世纪欧洲。
以法国为例,那是个优雅的时代,理性高于一切。
而浪漫主义革命打破了这一切。
这也是对17世纪末18世纪初启蒙运动的首轮进攻。
启蒙主义者认为:世上存在着一些普遍的模式,艺术家能够把它们融入他们的意象之中,就像哲学家和科学家把它们融入他们的概念之中一样。
但后来,看似无懈可击的启蒙主义的铁壁已经出现了裂痕。
孟德斯鸠说过,不同地方的人并不都是一个样的。
他这么一说,相当于把启蒙主义撞了一下,动摇了人们的观念。
随后,休谟的观点更具突破性。
他认为哲学家所相信的那种必然性,那种维系宇宙和人类理性能够掌握、人类必须遵循的逻辑网络实际上并不存在。
虽然孟德斯鸠和休谟都给启蒙主义理念之墙撞出一些轻微的凹痕,但两人所言尚未太离启蒙主义的谱。
当时真正意义上的反启蒙运动思潮,其实源自别的地方,即上面提到的那些德国人。
17、18世纪,德国人居住地区没有中心,没有活力,没有进步、变化和权威的意识。
浪漫主义的根源
• 浪漫主义音乐作品对后世音乐的影响还包括对音乐审美观念的转变和对音乐价值的
重新认识。
04
浪漫主义绘画的变革与繁
荣
浪漫主义绘画的风格特点及其背景
浪漫主义绘画的风格特点
浪漫主义绘画的背景
• 浪漫主义绘画强调个性和自然的表现,具有浓厚的个人
• 浪漫主义绘画产生的背景包括社会变革、科技进步和宗
运动的观点。
浪漫主义思想对启蒙运动的回应
• 浪漫主义思想家认为,启蒙运动过于强调理性,忽略了人类情感、个性和自然的
重要性。
• 浪漫主义思想强调情感、个性和自然,以此来回应启蒙运动。
浪漫主义思想的发展
• 浪漫主义思想起源于18世纪末,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国哲学家康德、费希特、谢林
和黑格尔等。
• 浪漫主义思想在19世纪逐渐传播到欧洲各国,成为当时重要的哲学思潮。
浪漫主义哲学的特点
• 浪漫主义哲学强调情感、个性和自然,以此来回应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
• 浪漫主义哲学具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认为人类的精神世界和自然现象中存在着
无法用理性解释的神秘力量。
• 浪漫主义哲学强调个体的自由和独立,反对社会传统和束缚。
浪漫主义哲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浪漫主义哲学思想对文学的影响
浪漫主义绘画对后世绘画的影响
• 浪漫主义绘画作品对后世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法国画家库尔贝、荷兰画家
梵高和美国画家惠斯勒等。
• 浪漫主义绘画作品的创作风格和表现手法对后世绘画产生了很大的启示,如印象
主义、后印象主义和表现主义等绘画流派。
浪漫主义绘画对后世绘画的影响
• 浪漫主义绘画强调情感、个性和自然,对后世绘画产生了很大的启示,如自然主
《浪漫主义的根源(人文与社会译丛)》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
《浪漫主义的根源(人文 与社会译丛)》
思维导图PPT模板
01 编者序
目录
02 一 寻找一个定义
03
二 对启蒙运动的首次 攻击
04
三 浪漫主义的真正父 辈
05 四 拘谨的浪漫主义者
06 五 奔放的浪漫主义
目录
07 六 持久的影响
09 校后记
08 参考文献
《浪漫主义的根源》以赛亚·伯林1965年关于浪漫主义的梅隆系列讲座的BBC录音结集而成,自浪漫主义定 义问题始,中经浪漫主义之滥觞、成长和壮大的过程,至浪漫主义的巨大影响终。结构了然,思维缜密,处处闪 耀着天才洞见的火花,伴以伯林特有的雄浑酣畅的即兴风格,是一曲令人魂销神醉的思想咏叹调。
编者序
Hale Waihona Puke 一 寻找一个定义二 对启蒙运动的首次攻击
三 浪漫主义的真正父辈
四 拘谨的浪漫主义者
五 奔放的浪漫主义
六 持久的影响
参考文献
01
第一篇演 讲稿
02
第二篇演 讲稿
03
第三篇演 讲稿
04
第四篇演 讲稿
06
第六篇演 讲稿
05
第五篇演 讲稿
校后记
谢谢观看
“狐狸”的“刺猬”雄心——读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
学史乃至思想史上聚讼纷纭的一桩公 趣的 是,作 为 “狐 狸” 式 思 想 史 家
的伯林 在 这 个 问 题 上 却 展 现 出 了 某
种 “刺猬” 的特质:“因此,我要尽
我所能 解 释 什 么 是 我 谓 之 的 浪 漫 主
义运动的根本含义。”[2]26
在 《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概念》
一文中,韦勒克断言: “我们可以继
“狐狸” 的 “刺猬” 雄心
———读以赛亚·伯林 《浪漫主义的根源》
□ 邹居东 金 浪
《浪漫主义的根源》,以赛亚·伯林著,吕梁等译,译林出版社,2008
一
案。这一运 动 所 涵 盖 和 被 误 认 的 领
域如此之 广,以 至 于 德 国 著 名 公 法
学
术
浪漫主 义,早 已 是 人 们 耳 熟 能 学家卡尔·施米特也乐于对浪漫主义
学、宗教 和 民 族 国 家,从 德 国 扩 散 略地带过 30年战争、路德主义和民
至全欧,终于形成冲决整个欧洲的 族自卑情结之后,伯林抛出其第一
浩荡运动。
个颇具挑 战 性 的 论 点:哈 曼 及 其 极
在德国究竟是不是浪漫主义运 力倡导的虔敬运动真正开启了浪漫
动的 中 心 或 者 策 源 地 这 一 问 题 上, 主义运动。在伯林笔下,复杂缠绕
漫主义乃 法 国 出 品,自 己 的 努 力 岂
作为 1966年为英国广播公司所 不前功尽 弃?为 了 找 寻 浪 漫 主 义 的
做系列讲座的演讲稿, 《根源》 为伯 真正父执,伯 林 不 仅 提 炼 出 西 方 启
林省去学术论文的烦琐引证从而直 蒙思想的哲学根基,即目的论与一
切主题提供了方便。在对五花八门 元论,而且还将目光迅速锁定在了
浪漫主义的根源读后感
浪漫主义的根源读后感
《浪漫主义的根源》是一本充满思考和启发的文学作品。
通过对浪漫主义起源与发展的探索,作者揭示了浪漫主义在文学、艺术和人类情感中的重要性。
书中首先梳理了浪漫主义的起源背景。
作者指出,浪漫主义是对启蒙时代理性主义的反叛,它追求个性、自由和情感的表达。
这种反叛精神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达到高峰,对后世的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文学的角度看,浪漫主义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而闻名。
作为一种情感的表达,浪漫主义文学注重描写个体的内心体验,强调情感和想象力的自由。
作者列举了许多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作品,并深入分析了其中蕴含的浪漫主义精神。
这些作品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人性的探索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此外,浪漫主义在艺术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艺术家们通过绘画、音乐和雕塑等形式表达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
浪漫主义艺术强调对美的追求,追求超越现实世界的理想境界,鼓励观者们跳出传统观念和现实的束缚。
浪漫主义的根源不仅体现在艺术和文学作品中,也在人类情感与精神的探索中得到体现。
浪漫主义强调个体情感的放飞和内心的真实表达,鼓励人们追求自由和幸福。
浪漫主义通过其对情感的理解和价值观的塑造,为人类带来了真挚的情感体验和人生意义的追寻。
读完《浪漫主义的根源》,我深深感受到浪漫主义对人们生活的积极影响。
它教会了我们珍惜情感和美好的事物,鼓励我们勇敢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去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内心的满足。
这本书开启了我的思绪,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浪漫主义的魅力和意义。
浪漫主义的根源
浪漫主义的根源关键字浪漫主义定义发展影响刚刚开始接触这本书是全英文版的,虽然我一直以为自己英文水平不错,单词也都还看得懂,句法也都还能理解,全篇也还能看个大概,但是就是不能融会贯通,看了一小半,便将其束之高阁,翻出一本中文版的津津有味的看起来,看的时候冷汗涔涔,译本居然和我脑海中自动翻译下来的文字大相径庭,这才明白为什么说专业的书籍最难懂。
浪漫主义的根源,作者以赛亚·柏林,犹太人,光光是这个民族,就难以望其项背,他们的坚韧顽强的精神,难以企及的生存智慧,让我赞叹不已。
这本书是他的代表作,被评为他的巅峰之作,本来这只是1965年关于浪漫主义的梅隆系列讲座的BBC录音结集而成,但后人的编辑却让他慷慨激昂的思想铭刻于史,让他的智慧久经时间的勘验而越发珍贵。
那就让我们在这本书中领略他的智慧。
领略犹太民族的智慧。
只是看书名,浪漫主义的根源,在我们脑海中第一浮现的就是,浪漫主义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呢?浪漫主义始于18世纪西欧艺术文学和文化活动,发生于1790年工业革命开始的前后。
在那个动乱的时期,法国大革命刚刚兴起,欧洲民主运动的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时期,那个才华横溢,激情澎湃的时期,在那令我们每个老师谈起来都眉飞色舞的时期,他是怎么样定义的?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可是在开始,这可恶的小老头就设下悬念,他在第一章寻找一个定义中说道,“也许你们一开始就希望我给浪漫主义做些定义,以便阐明我所说的浪漫主义究竟是什么,但我不想重蹈这种窠臼”,他没有开门见山地告诉我们,他也很谦虚的表明,自己是的确找了一份很困难的工作,然后在他的长篇大论中,我们看到他旁征博引,的确精彩绝伦,但是浪漫主义究竟是什么?他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只是给出在这一方面颇有成就的一些伟人的定义,自己在加以理解与深化,歌德说,“浪漫主义是一种疾病,是狂野诗人和天主教反动派虚弱的不健康的战斗口号”,司汤达说,“浪漫主义是现代的和有趣的”,以上都将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进行比较,观点个人立场代表性很强,难免有失偏颇,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又的确是这样的。
浪漫主义的根源经典语录
浪漫主义的根源经典语录浪漫主义是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一种,强调人的感性体验及情感冲动,追求自由、个性和独立,并反对世俗现实的束缚。
以下是浪漫主义的根源经典语录:一、感性体验的重要性1. "理性只是智力,而情感则是生命。
"——拉文斯布鲁克2. "艺术是情感的表现。
"——豪斯曼3. "要想使别人产生感觉,必先自己产生感觉。
"——别林斯基4. "只有通过个人的感性与自然的结合,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谢林二、对传统规范的反叛1. "浪漫主义就是叛逆,是对形式上的规则,对固定的习俗的反叛。
"——谢林2. "我是一个浪漫派,我疯狂地追求自由。
"——雨果3. "古典不容易改良,但它是值得敬仰的;浪漫可以不断地改变,但它是值得深思的。
"——贝多芬三、对自然的热爱1. "自然是艺术家的灵感之源。
"——歌德2. "我从自然中获得灵感,自然是万物之母。
"——米开朗基罗3. "自然不仅是艺术的对象,而且是艺术的灵感来源。
"——德拉克洛瓦四、对人类价值观的思考1.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与特点,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谢尔盖·耶谢涅夫2. "真正的浪漫主义者,是在过去与未来之间寻找平衡。
"——凡·高3. "真正的浪漫主义者,不是在追求短暂的快乐,而是在创造美好的事物。
"——哥特以上是浪漫主义的根源经典语录,这些语录反映了浪漫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及思考方式,对今天的文化和思想仍有深远的影响。
浪漫主义的根源英文书摘
浪漫主义的根源英文书摘一、寻找一个定义任何时候观察一种独特文明,你都会发现这种文明最有特色的写作以及其他文化产品都反映出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支配着写出这些东西的作家、画出这些东西的画家、谱出这些音乐的作曲家。
浪漫主义是一种随处可见的永恒的精神状态。
悲剧是建立在人的某些可避免的或无从避免的缺失,知识、技能、道德勇气、生存能力以及正确行事的能力的缺失,或者别的什么缺失之上的。
资质好些的人,有更强的道德意识,更明智的认知能力,尤其是具有敏锐周全的知解能力的人,也许凭借这些不凡的能力他们能够避免悲剧。
艺术的目的是产生美,只要艺术家自己感到他的作品是美的,就足够了。
司汤达:浪漫主义是去理解驱动你自己生命的各种力量,而不是遁隐于过时的事物。
罗斯金:浪漫主义是美丽的过去与可怕、单调的现实的对照。
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人有一种可怕的不可满足的欲望,总想遨游于无限;一种狂热的渴望,总想摆脱个体狭窄的束缚。
福迪南·步履内蒂埃:浪漫主义是文学自我中心主义,是舍弃更大的世界而强调个人,是自我超越的对立物,是纯粹的自我断言。
以上各家的各异的定义告诫我们不要轻易为浪漫主义下定义是多么明智的。
浪漫主义特征:浪漫主义是原始的、粗野的、它是青春,是自然的人对于生活丰富的感知,但它也是病弱苍白的,是热病、是疾病、是堕落、是世纪病,是无情的美女,是死亡之舞,其实就是死亡本身。
二、对启蒙运动的首次攻击所有的真问题都能得到解答,如果一个问题无法解答,它必定不是一个问题。
我们可能不知道问题的答案,但总有人知道。
或许我们自己太无能、太愚蠢】太无知二无法发现答案。
若是那样,总有一些比我们聪明的人也许能够找到答案;。
浪漫主义根源读后感
浪漫主义根源读后感《浪漫主义的根源》读后感公炜明《浪漫主义的根源》这本书对我来说的确是很难消化。
首先,书中举例的哲学家、美术家等人的名字,我感到十分的陌生;再加上译者在翻译后记中提到了,本书是众多来自柏林的脱稿演讲,导致在语言上具有文学化、激情化的特点,读的时候往往抓不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这也是我不喜欢阅读外国文献的原因,迫于英文水平而读中文译本,接西方地气的文字总是让我难以集中精力。
但是一本西方作品被翻译成中文也必然有它独特的一点,在我大概读完这本书后,我隐约能够理解到作者想到表达给我们的意思。
我便想着我们查阅史料和分析历史去探寻浪漫主义的根源对我们如今到底有什么指导意义,关于这点我会慢慢说来。
我们有必要梳清本书的框架。
《根源》首先提出了究竟怎么去定义浪漫主义,然后告诉我们启蒙运动自身所存在的裂缝和浪漫主义的先声,介绍了对浪漫主义贡献颇大的几位哲学家,引出了浪漫主义盛大时候的状况,最后讲述了浪漫主义在当代的影响。
它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从浪漫主义的产生到浪漫主义在现代的表现,从浪漫主义的奠基人到他们的继承人,细细讲述了浪漫主义的前世今生。
正如时代周刊所说,阅读它,是一次令人兴奋不已的思想挑战,我认为也是一次与十八世纪众多璀璨星辰的思想对话。
这些先贤们激烈发表对理性、意志、自由和选择的态度,让我感到自身思想极大的局限性,正是阅读了他们关于这些理性的看法,也给我提供了新的思考问题的角度。
正如作者开篇所说,他给读者的关于浪漫主义的定义不是传统的归纳概括,而是用其他的方法来传达他所思考的浪漫主义的含义。
他提出“主导模式”的观点,认为不仅是思想史,就连其他有关意识、观念、行为、道德、政治、美学方面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主导模式的历史。
他指出,希腊哲学或古典时代的希腊文学是被一种几何或数学模式所支配,圣经文化和犹太文化中的宗教信念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家庭生活。
也正是这些主导文明发展的模式下的原则,例如十八世纪的物理、化学,也是开启启蒙运动的科学基础,欧洲处于理性原则的照耀之下。
浪漫主义的根源
浪漫主义的根源
浪漫主义的根源是法国大革命。
浪漫主义是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
大革命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推动了个性解放和情感抒发的要求,对个人独立和自由的强调,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思想。
虽然浪漫主义精神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浪漫主义的兴起,却发生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
它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对个性解放的要求,是政治上对封建领主和基督教会联合统治的反抗,也是文艺上对法国新古典主义的反抗。
启蒙运动在政治上为法国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在文艺上也为欧洲各国浪漫主义运动作了思想准备。
浪漫主义的特点:
第一,偏重表现作家的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这种主观性是浪漫主义文学最本质的特征。
第二,着力描绘自然景物,歌颂大自然,大自然的意象成为重要的情感载体。
第三,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
第四,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
2024年《浪漫主义的根源》读后感
2024年《浪漫主义的根源》读后感2023年,《浪漫主义的根源》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一位文学爱好者,我对浪漫主义这个文学流派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本书正好满足了我的胃口。
在阅读过程中,我不仅对浪漫主义的起源和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对它的核心理念和作品产生了更深的思考。
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读后感,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首先,我感受到了作者对浪漫主义的深刻理解和研究。
书中详细介绍了浪漫主义的起源,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欧洲社会背景入手,阐述了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变革对浪漫主义的影响。
特别是作者详细分析了浪漫主义对欧洲文化和当代社会的重要影响,说明了浪漫主义确立了一种新的文化观念,对后世的文学、艺术和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我对浪漫主义的核心理念有了新的认识。
在作者的描述中,我了解到浪漫主义崇尚自由、个性和情感的表达,强调个体的感受和内心的世界。
这种思想对当时的社会观念、人性认识、政治观念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浪漫主义的艺术作品中,我看到了许多对自然、爱情、理想和英雄精神的追求,这些主题贯穿着整个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作品。
这使我对浪漫主义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也加深了我对文学创作的理解。
此外,我还对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书中推荐了许多重要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如雪莱的《忒修斯与亚兰妲》、柯勒律治的《水仙花》、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等。
我迫不及待地去阅读了这些作品,它们无一不展现了浪漫主义的独特魅力。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点,也对其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有了更深的体会。
这些作品激发了我对文学创作的热情,也使我对浪漫主义的艺术追求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最后,我认识到浪漫主义对当代社会的重要意义。
在当代快节奏、功利主义的社会中,浪漫主义的思想和精神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它提醒我们追求内心的真诚与自由,关注人类情感的表达与交流,重视个体的独立和创造力。
浪漫主义还鼓励我们追求理想、勇于挑战、超越自我,这对于塑造当代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念有着重要意义。
浪漫主义的_根源_段从学
收稿日期:2012-09-18作者简介:段从学,男,1969年生,云南大姚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47批资助。
浪漫主义的“根源”段从学(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31)摘要:从超越浪漫主义理论遗产,克服现代性危机的角度来看,浪漫主义其实是现代性问题的基本形式,是在卢梭开启的第二次现代性浪潮中生成的。
其“根源”,不应以现代性的方式,在年代学的意义上来理解和寻找,而应该理解为其本质和样式。
浪漫主义的“根源”就是现代人对世界的轻蔑和仇恨这种奠基性情绪。
关键词:浪漫主义现代性施特劳斯杜衡中图分类号:I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853(2012)04-020-05不同于基于文体风格和文学思潮的流行理解,浪漫主义是典型的现代性产物,它的问题和困境,无法在作为浪漫主义遗产的审美现代性话语空间之内来得到克服[1]。
我们不仅要超越流俗的文学史和文艺学概念,还必须超越早已成为常识和认识之奠基性前提的现代性框架,才有可能找到浪漫主义的“根源”。
一通常认为,现代意义上的浪漫主义,是从卢梭对启蒙运动全面而猛烈的批判开始的。
以赛亚·伯林虽然把这种批判,推进到了长期默默无闻的约翰·乔治·哈曼身上,把后者尊奉为“浪漫主义的真正父执”[2](P51-71),但并未改变浪漫主义的基本定义:对启蒙运动的批判和攻击。
而众所周知,“思想正犹如对于人一样,真实的情况乃是除非他们都站在同一块大地上,否则他们就不可能进行战斗。
在不同的理解层次之上的思想彼此交锋,是不会发生冲突或互相伤害的,因为它们永远不会发生接触,永远不会冲撞。
”[3](P104)浪漫主义对理性、技术和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批判,实际上是现代性内部“亲密的争吵”。
所以,问题不在于以现代性的方式,循着编年史的方向寻找浪漫主义的起源,———伯林自己,后来就把对启蒙运动的攻击,推进到了意大利的维科身上———而在于找到启蒙运动与浪漫主义交锋的战场,从而发现共同的思想根基。
浪漫主义的“根源”
浪漫主义的“根源”
段从学
【期刊名称】《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2(000)004
【摘要】从超越浪漫主义理论遗产,克服现代性危机的角度来看,浪漫主义其实是现代性问题的基本形式,是在卢梭开启的第二次现代性浪潮中生成的.其“根源”,不应以现代性的方式,在年代学的意义上来理解和寻找,而应该理解为其本质和样式.浪漫主义的“根源”就是现代人对世界的轻蔑和仇恨这种奠基性情绪.
【总页数】5页(P20-24)
【作者】段从学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O
【相关文献】
1.价值观的报复性颠覆:浪漫主义的反击——读Isaiah Berlin《浪漫主义的根源》[J], 邓智涵
2.关于浪漫主义的分歧——马克思与拉萨尔悲剧问题论争的意识形态根源 [J], 陈奇佳
3.论中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构建理想精神生活的差异及其根源 [J], 简澈
4.在“浪漫主义的根源”之外——探寻拜伦创作中的现实主义风格及其源头 [J], 倪正芳
5.“狐狸”的“刺猬”雄心——读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 [J], 邹居东;金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浪漫主义的根源》读后感1000字
《浪漫主义的根源》读后感1000字“浪漫主义”在《辞海》中的解释是:一种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和风格,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史上的两大主要思潮。
乍一看,这一解释似乎很完美、很完善,但事实上,只要我们开始试图给“浪漫主义”下定义的时候,就已经走入了误区。
之所以决定阅读《浪漫主义的根源》这本书是因为书名的吸引,而初次翻开书页的时候我最的急迫的也是去寻找“浪漫主义”的定义。
人们的思维惯式便是研究一个字、一个词,一个词的时候,首先要给它一个纯粹的界定以便其他人能够获得清楚明确地认识,比如马克思关于人的属性的研究明确告诉我们人具有社会性和自然性,自燃性表明人的作为一个拥有个体特性的生物体,而社会性表明人从属与芸芸众生之中,又没特性。
诸如此类的界定并非毫无意义,相反,没有这样的定义,我们将寸步难行。
它标明或者说强调了“人”的理想的类型倾向,为研究“人”的方方面面的学说提供了参考。
但是,作者以赛亚·伯林反复强调了,纯粹的定义并不适合于“浪漫主义”,如果硬要给“浪漫主义”下个定义,那只会让其变得苍白和狭隘。
拿《辞海》的解释来说,按照伯林的给我的启发,这里至少有一个致命的错误,即“文学艺术的……”,浪漫主义起源于18-19世纪欧洲意识领域的突变,确是一种文艺思潮,但它并非仅仅存在于文学艺术领域;事实上,对早起浪漫主义的变革影响最大的当数政治,它是长期处于专治统治之下的一部分有志之士对人性自由解放和社会理想的追求。
卢梭是法国浪漫主义的先驱,其极具影响力的著作《社会契约论》是一部关于政治制度的论述,与其说是一本文学著作,更像是一本社会律法。
可以说,浪漫主义发源于政治,也深深根植于政治之中。
此外,道德、宗教、科学等的艺术领域都有浪漫主义的身影。
这里,伯林不明确的界定却显得更加准确了,伯林说,浪漫主义与艺术之间有高于它跟其他一切领域的紧密关系,而不再只是“文学领域”了。
伯林说:“关于浪漫主义的著述要比浪漫主义文学本身庞大,而关于浪漫主义的界定的著述要比关于浪漫主义的著述更加庞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漫谈《浪漫主义的根源》白雷最近中国梦的说法很是流行,但我总觉得这个说法有点儿不够高端大气上档次,梦是一个极其个性化的东西,没有办法大家一起做梦,也不能看别人做,梦更不能学习与继承,两个人的梦绝对不相同,梦显然不是现实主义者的想法,而更接近浪漫主义者的追求。
新一代领导人提中国梦虽然与以往有所不同,但回顾新中国的发展就不难理解,因为第一代领导核心毛主席又是一个浪漫主义的诗人,后代人终会受到影响。
再看看文学作品,红楼梦显然就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高峰了。
一个梦就代表浪漫主义吗?那什么是浪漫主义,以德国、法国、英国为中心的西方浪漫主义文化思潮是如何发展的呢,我想起自己读过的一本牛津教授写的关于浪漫主义根源的书,就引申过来也把浪漫主义品一品。
一、柏林的“初体验”一直以来,总是喜欢在网上找一些激情四溢的演讲来听,听老罗的理想主义,也听袁腾飞的历史讲课,还听最牛大学教授郑强愤青演讲。
听来听去还是想找到更牛的人物,听了苹果Jobs的演讲不错,又找到牛津大学教授伯林,据说伯林的演讲在BBC广播中多次播放都有轰动效果,你想不到一个教授的哲学演讲甚至会吸引家庭主妇的喜欢,评论说演讲中他的语言的洪流象在澎湃一般不断撞击。
以下一段他的演讲,要是你大声朗读,即使是用中文也会感到力量:浪漫主义是原始的、粗野的,它是青春,是自然的人对于生活丰富的感知,但他也是病弱苍白的,是热病、是疾病、是堕落,是世纪病,是美丽的无情女子,是死亡之舞,其实就是死亡本身。
是雪莱描绘的彩色玻璃圆屋顶,也是他永恒的白色光芒,是生活斑斓的丰富,是生活的丰盈,是不可穷尽的多样性,是骚动、暴力、冲突、混沌;它是陌生的、异国情调的、奇异的、神秘的、超自然的;是废墟,是月光,是中魔的城堡,是狩猎的号角,是精灵,是巨人,是狮身鹫首的怪兽,是飞瀑,它是怀旧,是幻想,是迷醉的梦,是甜美的忧郁和苦涩的忧郁,是孤独,是放逐的苦痛,是被隔绝的感觉,它是司各特、骚塞、华兹华斯的保守主义,也是雪莱、毕希纳和司汤达的激进主义;是夏布里昂的美学意味的中世纪精神,也是米舍莱对于中世纪的厌恶;它是是卡莱尔的权威之崇拜,也是雨果对于权威的憎恨;它是极端的自然神秘主义,也是反自然主义的极端唯美主义;它是能量、力量、意志、青春,是自我的展现,它也是自虐、自残、自杀;它是原始的、单纯的,是自然的胸怀,是绿色的田野,是母牛的颈铃,是涓涓小溪,是无垠蓝天。
它是美,也是丑;它是为艺术而艺术,也是拯救社会的工具;它是有力的,也是软弱的;它是个人的,也是集体的;它是纯洁也是堕落,是革命也是反动,是和平也是战争,是对生命的爱也是对死亡的爱。
如果一个人能完全脱稿发表这样的大段演讲那是多么的激情,这就是伯林的演讲,那么伯林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以赛亚•伯林是个俄裔犹太人,1909年出生于波罗的海城市里加(现为拉脱维亚首都)。
11岁时随父母移民英国,后就读于牛津大学,攻读哲学和文学。
二战期间先后在纽约、华盛顿和莫斯科任外交职务,战后重返牛津大学任教,主讲社会与政治理论,并获封爵士。
之后担任牛津大学沃尔夫森学院院长,直至退休。
1997年,88岁的伯林离世。
总之,一个做过美苏外交官的牛津教授的见识一定是不简单。
伯林教授在1965年三四月间在美国作了一系列关于浪漫主义的脱稿演讲,后来英国的BBC多次播放过,但他一直拒绝出版成书,直到1998年他去世之后,才由亨利哈代将演讲记录出版,这就是我们看到了这本忠实记录他演讲内容的书《浪漫主义的根源》。
读这种文章的一个难点是外国人名太多,谁和谁是怎么回事儿搞不清楚,好在我可以把欧洲浪漫主义文人列个表,一个一个百度一把,再把主要人物画了个图,才算可以囫囵地读下来了。
总结这些人物大致涉及古代思想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近一点的笛卡尔、莱布尼茨、斯宾诺莎;和启蒙运动相关的伏尔泰、巴赫、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雪莱、拜伦;和浪漫主义相关的歌德、雨果、席勒、施莱格尔、德拉克罗瓦、柏辽兹;当然还有终结浪漫主义,开启现代主义小说、诗歌的福楼拜、波德莱尔等后期人物。
伯林的书大气但不好读,特别里面充满对哲学观念的分析,这就要先把观念问题再梳理清楚。
二、观念的“再判断”关于伯林的身份有点让我好奇的是,伯林是一个观念史学家,他写了很多与观念相关的论文文章,核心在于讨论思想观念:自由、民主、社会主义等,这让我对以前都没听说过的观念史学非常感兴趣了,所谓观念史学(History of ideas)很少接触,但在我理解人类观念演变的历史对每个人都特别有意义。
一直以来,历史总是在讲帝王将相的思想观念,并且以之论述从古至今的历史发展与历史事件,这其中就出现了无数的无法解释,不可思议的现象,比如:三国为什么由晋统一?近代为什么日本崛起了中国衰落了?解放战争为什么共产党不到三年就胜利了?但如果从大众的群体观念角度分析就是无论如何都顺理成章的事情。
1、分析一下三国,抛开汉献帝、曹、孙、刘、关、张、赵等等,在当时的年代分析一下普通的老百姓的观念,你可能会变得比诸葛更亮了。
公元184年中原大旱,老百姓要吃饭,肿么办?抢:所以黄巾起义,起义失败了,还是要吃饭,那就当兵、打仗、抢东西、抢地盘。
东吴和蜀中要打仗吗?拜托!全都是沃野千里、天府之国、物产丰富,老百姓管你当不当皇帝,是不是大汉正统,凭什么要随着你一起去玩命?所以孙策借点儿中原兵就打下东吴,刘备带点儿荆州人就拿下西川。
但后来东吴要攻曹魏、诸葛亮要北伐就不可能了,这就是社会观念使然啊,这与谁忠谁奸,谁聪谁明完全没有关系的。
2、总有人分析甲午战败是中国这不行,那不行,武器问题,战术问题,制度腐败等,其实都不是。
想想双方老百姓的观念是如何就很清楚了,在日本完成了明治维新,老百姓都把天皇当天神一样感激,那才是东方红,太阳升,天皇就是大救星,全体国民都想为天皇尽忠,连妓女都下南洋为国赚钱。
那中国呢?大清国一帮暮气沉沉的书呆子、老头子管理,老百姓田间地头为本,你欺负了清国和我家也没有关系,人们想的是多生孩子多种田。
日本人只要有天皇在就像打了鸡血,甲午胜了、日俄又胜了、918占东北、7月7占华北、一路高歌占领东南亚,直到对上了美国人;想想美国如何打服日本人:中途岛联合舰队被灭了,没服;3月9把东京炸平了,还没服;广岛、长崎扔俩原子弹,仍没服,要一亿国民总玉碎,但这时天皇怂了,一句话投降,日本垮了—精神头没有了啊。
3、解放战争的国共观念对比就更明显了,军队三百万对百万民兵,全负美武对烧火棍,抗战名将对老农民,中央政府对土匪乱党,完全不成比例的一战。
从打装备到打资源再到打后勤的理论都不能解释国民党的崩溃式失败。
但是当时打仗的人是农民啊,共产党打了地主,分了田地,一个吃了地主的粮,抢了地主的地的农民为了保住一家人的口粮,为了保住得到的土地也一定会和敌人拼命的。
只有跟着共产党去砸烂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中国才能有出路。
观念可以决定战争的胜负。
老蒋退到台湾也学乖了,也搞土改,只不过是用钱赎买地主土地分给农民们,安抚住农民别闹事,这样才在台站住脚,太晚了。
要我说:蒋和毛都是学王阳明的,只不过蒋学到了皮毛,毛却学到了精髓。
在我看来,观念有颠覆人们既有认识的力量,而伯林专门研究观念史,他对西方观念的思想演变过程,特别是浪漫主义思潮的兴衰是如果看的,这方面可以看《浪漫主义的根源》对观念问题的深刻剖析。
三、浪漫主义“终决选”按伯林的说法,浪漫主义是对启蒙运动的反思与批判,这就要先定义什么是启蒙思想。
谈启蒙的思想就要讲欧洲漫长的蒙昧时代,也就是中世纪黑暗时代。
对比中国的封建社会隋、唐、宋、元、明朝代的不断更替,欧洲却存在一个长长的黑暗时代,宗教处于绝对的统治地位,神权成为绝对权力,人一生都在赎罪,这时期不但没有科学技术发展,连文学、艺术、诗歌、音乐、绘画都是漫长的停滞期。
直到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人们开始觉醒,神权开始动摇,发现人的权力。
这时期宗教权威落到谷底后也在寻求新的改革,产生了基督教新教。
在神的主宰力量在人们的观念中衰落之后,人们会以什么作为行动的依据标准就成为人们探索的目标,这就催生了启蒙思想和与启蒙思想对立的浪漫主义思潮。
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启蒙运动是在人们已经完成不信神主之后建立的一套基于真理信仰的观念体系,这一体系可以表述为三个命题,这也是撑起整个西方传统的三个支柱,伯林描述了这三个命题:1、首先,所有的真问题都能得到解答,如果一个问题无法解答,它必定不是一个问题。
我们不知问题的答案,或许我们愚蠢无知,但总有专家、精英可以找到答案。
现在找不到,将来也会找到。
2、第二个命题是所有答案都是可知的,有些人可以通过学习和传授的方式获知这些答案,存在一些可供学习的技巧来寻求答案。
3、第三个命题是所有答案必须是兼容性的。
一个问题的正确答案不会与另一个问题的正确答案相冲突,逻辑上,正确的观点不会互相矛盾的。
启蒙思想认为寻求问题的答案不再是通过神意传授的了,而是通过理性、逻辑和智慧。
这中间最典型的例证是牛顿发现的引力定律奠定了经典物理学,莱布尼兹发明的微积分,笛卡尔不但发明解析几何更主要的是在演绎法上面有了发展,而培根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还总结了归纳方法。
西方现代科学方法的建立最终应归因于归纳和演绎方法。
可以说现代的科学来源于逻辑和演绎;现代的技术发展于实验与归纳。
看着完美的框架也不是没有问题,启蒙思想发展理工科学是有效的,但就文学艺术哲学来说就不充分合理。
表面上看似非常严密,又是西方观念支柱的命题,也正是浪漫主义发起攻击的目标,浪漫主义由音乐、绘画出发,进而到诗歌、戏剧开始发起对启蒙主义的反击,它认为启蒙的整套理念在扼杀人们的活力。
18世纪70年代年轻浪漫的歌德就强烈反对法国方式的归纳、分类、固定,试图把人类经验导入某些理性秩序之中,毫不理会活力和激情、流动、个性、创造的欲望。
谈到浪漫主义虽然看起来定义很乱,是这个,又是那个,但这正是它承认多样性、多种价值观存在的一个关键点,是它不认为启蒙运动思想把所有都归咎于真理,归纳成命题,得之于继承,依赖于精英的做法是对的。
这也就是伯林在浪漫主义的定义中罗列多种看似不相容的词汇的真正原因。
波德莱尔说:“浪漫主义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
”听伯林讲浪漫主义的根源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德国是浪漫主义思潮的发源地; 最知名的浪漫主义文学早期作家之一是歌德;浪漫主义音乐方面将莫札特、海顿、贝多芬列为三大“浪漫作曲家”;法国大革命和工业革命影响了浪漫主义运动;由于法国大革命的曲折莫测,决定了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具有更加鲜明的政治色彩;英国浪漫主义代表是被称为“湖畔派”的三位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浪漫主义最为人所知的影响之一是它带来的民族主义思潮,民族主义成为了浪漫艺术和政治哲学的一个中心题材;浪漫主义文学和随后出现的现实主义共同构成西方近代文学的两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