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颈交界区影像解剖学探究
颅颈交界区创伤性病变影像学研究进展
具有 重要 的意义。介 绍传统 x线 、C T和 MR 等影像学检查方 法在该 区的应 用,比较 各种检查 方法的优 势 以及 I
局 限性 ,并 总 结 了该 区创 伤 性 病 变的 影像 诊 断 。 关键词 颅 颈 交界 区 ;体 层 摄 影 术 ,x 线 计 算机 ;磁 共 振 成 像
一
过屈 动 力 性 侧 位 片不 仅 可 以清 楚 地 显 示 颈椎 失 稳 的征 象 、 程度 , 而且 可 以显 示 各椎 小关 节 的对 位 、 对 线 。平 片 常规 应 包 括寰 枢椎 的开 口位 , 于 显示 寰 用 枕、 寰枢 间 的解剖 关 系 。然 而 , 由于颅 颈交 界 区损 伤
行C T以进一 步 明确诊 断 。 ( ) T检 查 二 C A h sn等 同 C c eo 将 T与 X线 平 片 的诊 断结 果进 行 比较 , 现 4 %颈椎 骨 折平 片不 能 发 2
选 择 阈 值 不 当 会 影 响影 像 质 量 ,出现 边 缘 毛糙 、 “ 孔 ”影 ,造成 假骨 折等 假 象 。容积 再现 (o m 筛 vl e u rneig V ) I 留了物体 内部 信息 , 而可 对更 edr , R  ̄保 n J 从 多 的结构 进行 观察 。显 示 时根据 设定 的不 同 阈值范 围赋 予 扫 描结 构不 同 的颜 色 , 给人 以更近 于 真 实三 维 结 构 的感 觉 , 可 以不 同层 厚 切 割 、 转 观 察 物 且 旋
伤, 包括 脱 位 、 局灶 血 肿 、 动 脉损 伤 以及 通 过舌 下 椎 神 经 管 骨折 等 。可 以对 平 片可 疑 骨 折进 行排 除 , 对
于颅 底 重 叠 的 骨 质结 构 、 颈 交 界 区异 常 、 育不 颅 发
颅颈交界处详细影像解剖及创伤后表现
颅颈交界处详细影像解剖及创伤后表现
颅颈交界处的解剖结构复杂,日常颈椎MRI横断位一般均匀扫描椎间盘为主,寰枢关节及寰枕关节处的韧带易被忽视,头颅与颈部的过渡区域,主要解剖结构包括枕骨、寰椎、枢榷及各种韧带等,由于强健的韧带维系和灵活的骨性关节结构,颅颈交界处的损伤临床少见,但并不罕见,多由车祸或高空坠落造成,且多在现场立即死亡,能够存活来诊者寥寥无几.颅颈交界处涉及3组关节及9条韧带.3组关节是寰枕关节、寰齿关节和椎间关节(寰枢外侧关节),后两者均属寰枢关节;9条韧带包括前纵韧带、十字韧带(包括横部和竖部,横部又称寰横韧带)、顶盖膜、寰齿韧带、翼状韧带、齿状尖韧带、前枕寰膜、后寰枕膜和项韧带.当作用力来得突然而迅猛,力量集中时,则可引起此处损伤,包括骨质的损伤(骨折)、韧带的损伤(脱位)或复合伤等,而且这么多的韧带还存在一定变异概率,影像科大夫有必要学习。
颅眶交界区显微解剖探究
(5)Kawase后内侧三角:
内侧边为岩上窦,外侧边为岩浅大神经,底边为三叉神经。
(14.09:b2.06)mm;外侧边:
(11.63j:2.34)mm。 (11.57+2.13)mm;
结论:
l颅眶交界区与眼眶后部、海绵窦前部、蝶鞍
区、鼻腔顶部筛窦、颞下窝和翼腭窝相关,不同特点肿瘤可
(3)颈动脉
(4.24+1.51)mm。
三角:内侧边为鞍膈硬膜,外侧边为床突间韧带,底边为沿 前床突内缘、由其尖端到视神经管颅口内缘。内侧边:
(12.10-a:3.12)FILm;外侧边:
(11.08+3.74)mm;底边: (1)Parkinson三角:
(10.80a:2.38)mm。2、外侧壁三角:
中文摘要
为使前颅底暴露更低,将切口向对侧延伸2 cm。根据Yasargil 的筋膜间入路方式做颞肌瓣,并分离保护眶上神经血管和眶 筋膜。颅骨钻四孔,第一孔位于额骨颧突后方,第二孔位于 眶上中线额骨,骨瓣成形,前部包括眉弓外侧和部分眶顶板 前缘及额骨颧突的一部分。颅内操作磨除蝶骨嵴和前颅底的 突起的骨嵴,切开硬膜,分离外侧裂。由于经过固定的脑组 织缺乏弹性,难以像实际手术中那样牵拉,故切除部分额叶 脑组织,形成模拟手术通道。沿侧裂在额叶一侧逐渐向深部 解剖。首先暴露大脑中动脉分叉,然后是大脑前动脉和大脑 中动脉主干,继续分离可看到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前床突、 同侧视神经、视角叉及对侧视神经。然后分别暴露观察四个 解剖间隙,进行显微测量。 结果:间隙I即视交叉前池,呈三角形,由两侧视神经 内侧缘和蝶骨平台后缘构成。左、右侧边及底边长度分别为
(1)Dolenc前内侧三角,
(2)Hakuba内侧三角,(3)颈动脉三角;2、外侧壁三角: (2)前外侧三角, (3)外侧三角, (4)Glasscock后外侧三角, (5)Kawase后内侧三角。
经口咽入路的颅颈交界区及其周围解剖学结构研究
·论 著·经口咽入路的颅颈交界区及其周围解剖学结构研究王新慧 姜姗姗 胡芳菲 葛琳娜 钟 升 任佳欣 姜淑娥【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提供准确、全面的颅颈交界区及其周围解剖学结构数据,提供避免相关手术并发症发生的解剖数据。
方法 本研究120例患者血管造影图像进行了回顾,在三维体积重建后分别在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进行了相关结构的测量。
以门齿为基准,定位咽结节、枕骨大孔以及寰椎前结节,同时对其他重要的骨性标志、颈内动脉和椎动脉进行充分研究,以此确定经口咽入路的最佳角度与深度,从而避免在手术中伤及这些结构。
结果 在颅颈交界区的神经内镜手术中,内镜的弯转角度14.27±4.51℃,进入深度应约为72.57±8.72 mm。
在枕骨大骨水平,(横切面)轴位平面内安全手术的角度为77.73±3.15℃,而轴位中线处,安全穿透宽度为20.05±3.11 mm。
从轴位中线M到舌下神经管内口,颈动脉管外口(CC)和颈静脉内缘(JF)的距离分别为9.78±0.72 mm、24.50±1.26 mm和24.33±1.68mm。
结论 本数据有助于理解颅颈交界区周围的解剖学结构,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以及最大限度地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关键词】 解剖学关系;颅颈交界区;经口咽入路手术中图分类号:R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1X(2020)07-0397-05Anatomical study of craniocervical junction and its surrounding structures in endoscopic transoral-transpharyngeal approachWang Xinhui, Jiang Shanshan, Hu Fangfei, Ge Linna, Zhong Sheng, Ren Jiaxin, Jiang Shue Department of Oncology,the First Hospital of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1, ChinaCorrespondingauthor:JiangShue,Email:**********************[Abstract]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s to provide accurate and comprehensive data of craniocervicaljunction and its peripheral structures in order to provide a profound insight of craniocervical junction as well as toavoid complications during surgical procedures related to it. Method Computer topographic angiography images of120 individuals were reviewed, the measurements were performed on coronal, sagittal and axial planes after three-dimension volume reconstruction. We measured pharyngeal tubercle, foramen magnum and tuberculum anteriusatlant which located based on the position of incisor. The anatomic features of other important bony landmarks,internal carotid artery and vertebral artery were also fully studied so as to avoid being injured during the transoral-transpharyngeal procedure. Results During the endoscopic surgery to craniocervical junction, the bending angle ofneuro endoscopy should be 14.27±4.51℃and the entering depth should be about 72.57±8.72 mm. It is safe to workwithin the angle of 77.73±3.15℃in axial plane and the safe penetration width from the axial midline is 20.05±3.11mm in the level of foramina magnum. The distance from axial middle line M to hypoglossal canal, external opening ofcarotid canal (CC) and inner edge of jugular foramen (JF) was 9.78±0.72 mm, 24.50±1.26 mm and 24.33±1.68 mm,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data in this study are valuable for neurosurgeons in clinical practice to reduce thepossibility of complications and maximize the safety of surgeries, these data also contribut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anatomy of craniocervical junction and its surrounding structures.[Key words] Anatomical relationship; Craniocervical junction; Transoral-transpharyngeal surgery基金项目:吉林省发展计划项目(20160101086JC)作者单位:130021 长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瘤科(王新慧),神经肿瘤外科(钟升、姜姗姗)吉林大学(姜姗姗、胡芳菲、任佳欣);鸡西矿业总医院(葛琳娜)通信作者:姜淑娥,Email:**********************颅颈交界区位于颅底和颈椎上缘之间,其腹部区域包括斜坡下部,枕骨大孔前缘和寰椎前缘等结构。
《颈部影像解剖》课件
颈部血管和神经
血管
颈部有两条主要的血管,颈总动脉和椎动脉。颈总动脉负责供血头部和面部,椎动脉则负责 供应脑部。
神经
颈部有8对颈神经,分布于颈部肌肉和皮肤。颈部的肌肉通过这些神经得到主宰并进行运动 和感觉。
淋巴结
颈部有许多淋巴结,主要聚集在颈动脉旁和颈胸部交界区域。淋巴结发育异常常常是颈部恶 性肿瘤的早期表现。
颈部肌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舌骨下肌
2
舌骨下肌位于颈部和下颌之间,通
过下颌骨作为起点,颈椎作为止点,
可以帮助开口和咀嚼食物。
3
斜方肌
斜方肌位于颈部的后侧,是颈部最 重要和最明显的肌肉之一。它包括 两个肌腹,可促进头部旋转和倾斜。
胸锁乳突肌
胸锁乳突肌位于锁骨和乳突之间, 与肩膀及上肢的联动紧密,可以帮 助举起手臂和张开肩胛。
2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可通过电疗、穴位治疗和理疗等手段减轻颈部疼痛,促进恢复和预防再 发。
3
手术治疗
在治疗颈部疼痛的严重情况下,手术可能是唯一的解决方案。常见的手术治疗包 括颈椎手术和辅助性神经修复。
总结
1 颈部组成
颈部由多种骨骼、血 管和神经构成,它们 密切配合,完成指挥 头部和躯干的任务。
2 颈部疾病
颈椎手术
颈椎手术是一种切除或 重建颈椎的操作,可使 用多种方式,例如颈椎 植骨术或者内固定术。
扁桃体摘除术
扁桃体摘除术是一种通 常用于治疗慢性扁桃体 发炎、咽部感染或上呼 吸道阻塞症状的手术。
颈部疼痛的治疗
1
休息和锻炼
彻底的休息和适当的锻炼是颈部疼痛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可增加肌肉强度,促 进血液循环,缓解颈部疼痛。
颅颈交界区活体形态的MRI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正交线圈。采用快速自 旋回波 (S ) FE 序列质子密度加权成像(rtn dn iy poo est wihe mgn ,PW) egtd ia ig D I对感兴趣区(O) R I行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扫描。 扫描参数 :T 50sT 2 7s R 20m ,E 2 . ,层厚27m m . ,层间距 0 m ,矩阵26×26 5 5,
・
2 l
中国C 和 M I T R 杂志
21年 1 月 第8 第5 总第3期 00 O 卷 期 4
4.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经 SSI . 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结 PS 0 2
果以 s 表示,各项指标在男女两 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检验, < 0 0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体。 病人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体内的
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形态功能表现是 我们应该认真研究的对象;②活体与
尸体的形态功能学差异太大。体 内 的生理学变化直接影响着该个体各
部位各器官的形态功能学表现,例
如: 脊柱的运动及姿势的差异对于各 椎间孑、脊 L 3HI .R 测量的指标及方法 ( ) 离 ( ) 5 寰枕前膜厚度:在中 段脊柱的椎体、椎间盘、 1 图2 ;( ) 基底角: 在正中 矢状面上,由鼻棍点、 矢状面上,寰枕前膜中 点的前后缘之 神经 、各部韧带等的形态功能学表 蝶鞍中 心和枕骨大孔前唇之间连线形 间的距离;( ) 6 寰枕后膜 一 硬膜复合 现皆有一定的影响;③活体研究的样 成的角度;( )齿状突位置:在正中 体厚度:在正中矢状面上,寰枕后膜 本量远多于尸体解剖量。只靠有限 2 矢状面上,齿状突尖 部与Cabran hme1i 硬膜复合体中点的前后缘之问的距 的尸体解剖所获的资料进行研究,
1 研究对象 。
医学影像诊断学头颈部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头颈部解剖与生理基础 • 常见头颈部疾病影像表现 • 头颈部特殊检查技术与应用 • 头颈部影像诊断思路与方法 • 典型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演示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头颈部解剖与生理基础
颅骨结构与特点
01
02
03
颅骨组成
由23块形状、大小不同的 骨块组成,分为脑颅骨和 面颅骨两部分。
史和临床表现,诊断为脑梗死。
案例三:颅内肿瘤患者影像诊断思路分享
患者情况介绍
影像检查过程
中年女性,因头痛、呕吐、视力下降就诊 。
患者先后进行CT和MRI检查。CT平扫可见 颅内占位性病变,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进一 步明确病变性质。
影像检查结果
诊断思路分享
CT平扫可见右侧颞叶类圆形高密度影,边 界清晰。MRI平扫病变呈等T1、稍长T2信 号影,增强扫描可见明显强化。
分子影像学是医学影像学的前沿领域,通过探测和成像生 物体内的分子变化,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和个性化治疗。
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关注新技术新方法应用
01
持续学习
医学影像诊断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关
注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指南。
02
实践经验的积累
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积累丰富的经验,提高对头颈部疾病的诊断和鉴
医学影像诊断学在头颈部领域发展趋势预测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医学影像诊断将更加智能 化,通过算法自动识别和分析影像特征,提高诊断效率和 准确性。
多模态影像融合
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将不同影像检查方法获得的图像进行 融合,提供更全面、准确的诊断信息,有助于复杂疾病的 诊断和治疗。
颅颈交界区的显微解剖研究
430 ) 5 1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f 摘要】目的 : 供颅 颈交 界 区翔 实 的显 微解剖 学资 料 , 提 以提 高该 区手 术 的安 全性 。 方法 : 1 对 0例 成 人 尸头 标 本 进行 显微 解 剖 。 颅颈 交 界 区相 关 的重 要 解剖 结构 进 行 观察 、 对 测量 和 拍 照 ; l 在 O例 干性 颅 骨 标本 上 , 颅 颈 交 界 区相 关 对 的骨 性结 构进 行 观察 、 量 和拍 照 。结果 : 测 颅颈交 界 区包 括众 多 的 肌 肉 、 血管 、 神经 结构 , 它们 的关 系 复杂 ; 动脉 在 椎 该 区行程 曲折 。 结论 : 察和 测量 的结果 有助 于术 中重要 结构 的识别 和保 护 。 观 『 键词1 颈 交界 区 ; 关 颅 显微 解剖 ; 动脉 椎 【 图分 类号l 3 2 中 2 R [ 献标 识码 lA 文 [ 文章 编 号】 1 7 — 2 0( 0 8 0 ( 卜0 2 0 63 7 1 2 0 7c 4— 3 J
piae Th etb a reym n o u u o re i hsrgo . n lso l td. ev re rlatr sa tr o sc u s n t i e in Co cu in:T er s l fo s raina d me u e n c t  ̄ h eu t o b e t n a rme t s v o s
维普资讯
・
临床研究 ・
20 0 8年 7月第 5 第 2 期 卷 1
颅 颈 交界 区 的显 微解 剖研 究
岳 双柱 , 张新 中, 史耀 亭 , 周文科 , 国胜 , 仲伟 , 周 王 王剑 新 , 磊 惠
( 乡医学 院第 一 附属 医 院神 经外 科 , 南卫 辉 新 河
颅颈交界区的显微解剖研究
颅颈交界区的显微解剖研究作者:岳双柱张新中史耀亭周文科周国胜王仲伟王剑新惠磊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第21期[摘要] 目的:提供颅颈交界区翔实的显微解剖学资料,以提高该区手术的安全性。
方法:对10例成人尸头标本进行显微解剖,对颅颈交界区相关的重要解剖结构进行观察、测量和拍照;在10例干性颅骨标本上,对颅颈交界区相关的骨性结构进行观察、测量和拍照。
结果:颅颈交界区包括众多的肌肉、血管、神经结构,它们的关系复杂;椎动脉在该区行程曲折。
结论:观察和测量的结果有助于术中重要结构的识别和保护。
[关键词] 颅颈交界区;显微解剖;椎动脉[中图分类号] R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7(c)-042-03Microanatomy of the craniocervical junction regionYUE Shuang-zhu, ZHANG Xin-zhong, SHI Yao-ting, ZHOU Wen-ke,ZHOU Guo-sheng, WANG Zhong-wei,WANG Jian-xin,HUI Lei(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 , Weihui4531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upply full and accurate microsurgical anatomic data on the craniocervical junction region in order to help surgeons to do operations relating to this region more safely.Methods:10 adult cadaveric head specimens were dissected by using microsurgical anatomic skills, and observation and measurement were performed on related anatomic structures of craniocervical junction region. And photographes were taken with a digital camera. 10 dry skulls were studied at the same time. Results: There were many important anatomic structures related to this region, and their ubiety is complicated. The vertebral artery runs a tortuous course in thisregion.Conclusion: The results of observation and measurement are helpful for identifying and protecting vital structures during surgery related to the craniocervical junction region.[Key words] Craniocervical junction region; Microanatomy; Vertebral artery颅颈交界区位于枕骨与寰、枢椎之间,该区常见的病变包括肿瘤、外伤、血管性疾病、先天性疾病和退行性病变等;由于该区位置深在,毗邻重要且复杂的血管、神经结构,如椎动脉及其分支、乙状窦及颈内静脉、延髓与上颈髓、后组颅神经等,手术处理该区病变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致死致残率高[1-4]。
颅颈交界区失稳的影像学评估共90页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颅颈交界区失稳的影像学评估刘筠
颅颈交界区失稳的影像学评估刘筠颅颈交界区失稳的影像学评估天津市人民医院刘筠cjrliujunvipcom概述颅骨和颈椎的过渡部位枕骨、寰枢椎及骨间多条重要的韧带围成的腔隙*研究现状对颅颈交界区失稳的认识Denis理论是否适用于颅颈交界区颅颈交界区关节失稳的判定标准颅颈交界区失稳的相关韧带影像学评估颅颈交界区失稳的影像学检查流程*入组标准之一具有条或多条以下临床症状或体征颈枕部僵硬、不适感枕大神经分布区疼痛颈部无力需频繁用双手支撑以减轻痛苦与头颅屈曲或旋转活动有关的后循环缺血症状颈椎曲伸、旋转活动受限有或无关节绞锁现象特发性斜颈CookC,BrismeeJM,etalIdentifiersSuggestiveofClinicalCervicalSpineInsta bility:ADelphiStudyofPhysicalTherapistsJPhysicalTherapy,():*入组标准之二且经X线或CT检查证实存在条或多条如下征象枕寰关节吻合不良关节面错动呈台阶样改变齿状突侧方移位寰齿前间隙(ADI)增宽寰枢关节面错动戴力扬寰齿间隙的放射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黄一琳,侯晓桦环枢关节半脱位例临床分析J颈腰痛杂志,,():张佐伦,王得杰,赵安仁,等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的解剖变化及X线诊断J中华骨科杂志,,():病例收集颈椎CT例急性重症创伤患者在伤后月检查MRI非创伤或病情稳定的患者在两周之内完成颅颈段CT 及MRI检查枕寰关节失稳例(男例女例年龄~岁)寰枢关节失稳例(男例女例年龄~岁)*岁以下例CT检查常规横断面扫描层厚mm,Kv,mAs扫描范围:自枕骨大孔上方至胸椎体下缘将原始数据传至工作站经多平面重组、容积再现重组图像MRI检查颈部正交线圈常规横断、冠状、矢状面扫描序列:TWI、TWI、PDWI扫描层厚mm 骨性结构影像学评估主要韧带影像学评估研究内容CT评估内容颅颈交界区骨性结构枕寰关节寰枢关节枕寰关节排列类型Ⅰ型:关节面完全对位吻合ⅠA:枕寰关节前缘骨质连线平直顺滑(例)ⅠB:关节前缘骨皮质连线于间隙水平向前隆起(例)*枕寰关节排列类型Ⅱ型:枕寰关节排列异常枕寰关节水平移位ⅡA型:移位<mm(例)(无颈部症状)ⅡB型:移位≥mm(例)(符合入组标准)关节前缘骨皮质连线向后角折呈台阶样改变*枕寰关节失稳类型旋转型失稳:例单侧枕骨髁向后移位≥mm后移位型失稳:例双侧枕骨髁向后移位且移位程度相近复合型失稳:例双侧枕骨髁向后移位但程度不同TraynelisVC,MaranoGD,DunkerRO,etalTraumaticatlantooccipitaldislocat ionCasereportJNeurosurg, , :*男岁颈部不适并头晕天RL枕寰关节旋转型失稳*女岁颈部扭伤后诉右侧颈部疼痛向上达同侧顶部头皮向前累及同侧耳前区颈部活动受限个月症状逐渐加重枕寰关节旋转型失稳右侧枕骨髁后旋转型失稳*女岁间断颈痛活动不利并头晕一周枕寰关节复合型失稳*窄三角形间隙征正常枕寰关节,关节间隙等宽轴位窄三角形空隙提示枕寰关节处于旋转状态寰椎上关节突肥大亦可见*寰椎上关节突形态杯口形平坦型*寰椎上关节突形态与枕寰关节失稳的关系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x:P=寰椎上关节突形态合计平坦型杯口型枕寰关节失稳()关节排列正常()合计*颈椎间孔枕寰关节后方枕骨及寰椎椎弓围成上壁枕骨下缘下壁寰椎后弓前壁上部枕骨髁下部寰椎上关节突后缘后壁绝大部分缺失少数由寰椎沟桥构成不完整的后壁*颈椎间孔枕寰关节失稳例颈椎间孔变形例枕骨髁后移占据颈椎间孔上部空间例合并寰椎上关节突后部平坦*颈椎间孔与寰椎上关节突形态及枕寰关节失稳的关系枕寰关节失稳与颈椎间孔变形存在统计学相关性P寰椎上关节突后部平坦与颈椎间孔变形存在统计学相关性P枕寰关节失稳合计寰椎上关节突形态有无后部平坦杯口形或寰枕融合颈椎间孔变形颈椎间孔无变形合计Pearson卡方检验x:P=x:P=上关节突平坦枕骨髁向后移位颈椎间孔变形颈椎间孔男岁颈枕部不适并双上肢酸麻半年余R颈椎间孔寰枕融合颈椎间孔后部封闭寰枢关节失稳寰齿前间隙(ADI)ADI≥mm高度怀疑寰枢不稳ADI≥mm成人寰枢不稳ADl≥mm小儿寰枢椎不稳齿状突侧移寰齿两侧间隙差值大于mm结合临床症状寰枢关节失稳的CT表现ADI增宽:例~mm平均mm齿状突侧方移位:例~mm平均mm寰枢关节旋转:例寰枢关节失稳类型寰椎前移位型失稳:ADI增宽>mmn=侧方移位型失稳:寰椎侧方移动寰枢关节面同向错动n=旋转型失稳:单侧寰椎下关节突在枢椎上关节突上方向前或向后旋转n=复合型失稳:寰椎在旋转的基础上合并水平移位n=WhiteAATheclinicalbiomechanicsoftheoccipitoatlantoaxialcomplexOrt hopClinNorthAm,,():*男岁颈部扭伤后发作性四肢抽搐分钟小便失禁现颈部不适并右下肢略无力寰椎前移位型失稳ADI=mm左侧寰椎侧块向后旋转移位寰椎棘突位于颈椎棘突连线的右侧寰枢关节旋转型失稳L女岁颈枕部疼痛并头颅转动明显受限无明确外伤史寰枢关节复合型失稳*寰椎轻度向后旋转移位寰枢关节复合型失稳同向错动颈椎间孔位于寰椎后弓和枢椎椎板之间前壁寰枢关节后缘后壁缺如颈神经节周围环绕椎静脉丛及较厚的脂肪组织显著狭窄:例寰枢关节骨性关节炎并关节后缘骨刺轻度变形:侧寰椎下关节突后移*女岁颈部活动明显受限左侧枕大神经分布区剧烈疼痛向上达顶部头皮向前累及左侧耳前区皮肤头颅转动时疼痛加剧RL寰枢关节旋转型失稳颈椎间孔显著狭窄*重要的韧带结构寰枢椎间韧带十字韧带cruciformligamentflavum寰枕间韧带寰枕前膜anterioratlantooccipitalmembrane寰枕后膜posterioratlantooccipitalmembrane枢椎、枕骨间韧带翼状韧带alarligament齿突尖韧带apicalligament覆膜tectorialmembrane颅颈交界区韧带从后向前的关系依次为:寰枕后膜→覆膜→十字韧带(包括上下纵束、横韧带)→翼状韧带→齿突尖韧带→寰枕前膜覆膜十字韧带下纵束横韧带翼状韧带大体解剖十字韧带横部:附着于寰椎两侧侧块内侧面的结节上齿状突后方与之构成寰齿后关节长度约mm厚度mm垂直部:向上附着于枕骨大孔前缘深入覆膜向下附着于枢椎体后方十字韧带横韧带横韧带横韧带横韧带横韧带在冠状面和横断面显示较好。
头颈部解剖间隙影像ppt课件
• MRI
– T1WI:中低信号 – T2WI:高信号
低信号(钙化灶和纤维灶)
-
66
pleomorphic adenoma
-
67
-
68
Benign pleomorphic adenoma
-
69
乳突状囊腺瘤(Warthin’s tumors)
• 涎腺第二位常见肿瘤(5-10%〕 • 多见于双侧腮腺 • 可聚集Tc-99 • MRI:边界清楚,信号不均匀
-
112
颌面血管瘤
• 病理
毛细血管型、海绵型和蔓状 多数发生于皮肤和软组织内 钙化灶或静脉石
• CT
平扫:边界不清软组织肿块 增强:明显强化 瘤内有时见蜿蜒的血管及脂肪 静脉石
-
113
粘膜病变
• 鳞癌
好发与舌、口底、颊、牙 龈和腭部
浸润性明显
-
114
肿瘤侵犯翼腭窝
• 翼腭窝脂肪消失 • 翼腭窝扩大 • 翼腭窝区软组织肿块 • 相通连结构密度/信号异常
-
49
-
50
-
51
腮腺鞘囊
• 由深筋膜浅层(封套筋膜)包绕形成 • 与咬肌筋膜、胸锁乳突肌筋膜相续 • 分隔腮腺小叶 • 深叶鞘囊可不完整
———与咽旁间隙和翼下颌间隙交通
-
52
-
53
相关筋膜间隙
• 咽旁间隙 • 咀嚼肌间隙 • 颈动脉鞘间隙
-
54
-
55
-
56
颈动脉鞘
• 由颈深筋膜的三层参加 鞘的构成
内:翼突、翼腭窝 外:下颌升支 前:上颌窦后壁 后:茎突
-
颅眶交界区显微解剖研究的开题报告
颅眶交界区显微解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颅眶交界区疾病是一类常见危害人类健康的病症,如颅眶交界区肿瘤、感染、炎症等,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颅眶交界区的显微解剖研究对于解决颅眶交界区疾病的诊断、治疗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对于颅眶交界区的显微解剖研究还较为缺乏,因此有必要开展该领域的研究。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颅眶交界区显微解剖的研究,探讨该区域的解剖结构、血液供应与神经分布情况,揭示颅眶交界区的显微解剖学特征,为颅眶交界区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采用人类头颅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显微解剖的方法对颅眶交界区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颅底骨与颅内、颅外结构的解剖关系及病理变化。
2.颅内主要血管(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颈静脉)与颅外血管(颞浅动脉、额浅动脉、眼眶动脉)的血液供应情况及解剖关系。
3.颅眶交界区的神经分布情况及解剖关系。
本研究主要采用解剖学、组织学和显微镜技术等方法,对颅眶交界区结构和组织进行剖析和观察,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统计。
四、预期研究成果本研究预期可以揭示颅眶交界区的显微解剖学特征,为颅眶交界区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同时也可为颅眶交界区手术治疗提供指导,防止手术意外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五、研究方案与进度安排1. 阶段一:研究方案设计与论文撰写(3个月)。
2. 阶段二:颅眶交界区显微解剖的取样与解剖研究(12个月)。
3. 阶段三: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和论文撰写(6个月)。
六、研究的可行性分析1. 研究所需的设备、标本和技术等已经具备。
2. 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和导师资源充足。
3. 研究方法简单,实施起来较为容易。
4. 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七、研究的意义颅眶交界区显微解剖研究的开展,旨在为颅眶交界区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同时也可为颅眶交界区手术治疗提供指导,防止手术意外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