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识别与管控

合集下载

重大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5篇)

重大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5篇)

重大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1 目的为了加强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安全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充分保障员工和企业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2 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估、登记建档、备案、核销及其监督管理。

3 职责3.1总经理负责领导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负责领导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3.2辨识与评估小组对公司生产现场和储存设施进行评价,确定重大危险源。

3.3安全科负责组织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工作,并组织重大危险源的识别、评价、监督、档案管理等。

3.4设备科对重大危险源实施日常管理,并对管理结果负责。

4 工作内容及要求4.1重大危险源辨识工作流程____公司成立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估小组组长:总经理副组长:副总经理组员:各科室负责人4.1.2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估小组对公司危险源按照《____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____】____号)、《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____)和《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____)的要求进行辨识;4.1.3依据辨识与评估小组的辨识,无重大危险源,由安全科出具书面评估报告。

4.1.4如发现重大危险源,由设备科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4.1.5设备科根据重大危险源特性,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制定防范工作计划;4.1.6安委会根据防范工作计划每周进行一次专项综合检查,并详细记录检查情况;4.1.7安全科负责开展应急演练,并详细记录演练情况;4.1.8设备科对重大危险源配备设施、监视设备,进行日常巡检,填写《日常巡检记录》;4.1.9设备科根据重大危险源管理情况,编制《日常管理工作汇报》;4.1.10重大危险源小组对日常管理工作汇报进行审议,并由安全科出具《书面评估报告》;4.1.11设备科根据评估报告,进行回顾总结,并制定《改进计划》;4.1.12重大危险源小组审定改进计划,进行持续改进。

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监控及安全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监控及安全管理制度

CHAPTER 03
重大危险源监控
监控系统建设
01
02
03
监控系统设计
根据重大危险源的特点和 分布情况,合理设计监控 系统的布局,确保覆盖全 面、无死角。
系统集成
将各类监控设备、传感器 等集成到一个统一的监控 平台上,实现数据共享和 集中管理。
数据传输与存储
确保监控数据能够实时传 输至监控中心,并采用可 靠的存储方案,确保数据 安全与可追溯。
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其风 险等级。
风险控制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 施,降低或消除危险源的风险。
持续监测与更新
定期对危险源进行复查和更新,确保评价的 有效性和准确性。
评价标准与等级划分
评价标准
根据危险源的性质、潜在后果的严重程度等因素,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
等级划分
根据危险源的风险值,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如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等。针对不同等级的危险 源,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控制手段。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档案,对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 计分析,为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依据。
CHAPTER 05
应急预案与处置
应急预案制定
总结词
明确、全面、可操作
详细描述
应急预案的制定需要明确指出应急组织、救援队伍、救 援装备、救援路线等,确保预案具有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
总结词
风险评估为基础
详细描述
应急预案的制定应以重大危险源的风险评估为基础,根 据危险源的性质、可能的事故类型和影响范围等因素, 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
THANKS
[ 感谢观看 ]
培训内容全面
详细描述
应急培训的内容应全面,包括应急救援的基本知识、技能 和应急预案的讲解等,以确保参与应急救援的人员具备必 要的应急救援能力。

重大危险源识别与及防控措施

重大危险源识别与及防控措施

重大危险源识别与及防控措施重大危险源识别与防控措施是指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识别,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防范和减少事故和灾害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下面将详细介绍重大危险源的识别和防控措施。

一、识别重大危险源识别重大危险源的目的是通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涉及的各项活动进行系统性的分析,确定可能导致事故和灾害的重大危险源。

具体方法如下:1.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及相关设备设施,包括原材料储存、产品加工、储运等环节。

2.参考相关行业的安全标准和技术规范,了解危险源的种类和特点,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3.开展设备设施的安全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危险源。

4.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查看和勘测,识别可能导致事故和灾害的具体危险点。

5.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及时更新和完善危险源清单。

二、防控重大危险源1.采用工程控制措施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工程控制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具体包括:(1)将危险源与人员隔离,采用防护屏障等措施,防止人员接触到危险源。

(2)加强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减少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3)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合理规划布局,减少危险源的密度和相互关联度。

2.实施管理控制措施(1)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责任、权限和工作流程。

(2)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应急处理措施。

(3)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监测和报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隐患。

(4)开展事故隐患排查和应急演练,提前做好事故应对准备工作。

3.使用个体防护措施一些危险源无法通过工程控制和管理控制完全消除,需要采取个体防护措施来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具体措施包括:(1)为员工提供个体防护用具,如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

(2)提供防护服和防护装备,如防护手套、防护靴等。

(3)建立防护用具的使用规范,定期检查和更换。

总之,“识别重大危险源”和“防控重大危险源”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预防和控制事故和灾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三篇)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三篇)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一、危险源辨识与评价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是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价的过程。

通过危险源辨识与评价,可以全面地了解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评价和控制。

1.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危险源进行辨识的过程。

辨识的方法主要包括:(1)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与企业生产过程相关的危险源。

(2)实地勘察法。

组织专业人员对企业生产过程进行实地勘察,辨识潜在的危险源。

(3)调查问卷法。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员工对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4)专家评审法。

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评审,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评估和辨识。

2.危险源评价危险源评价是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评价的过程。

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1)危险性评价。

评估危险源对人员、财产和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2)频率评价。

评估危险源发生的频率以及可能导致的事故发生概率。

(3)可控性评价。

评估对危险源的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主要通过专家判断和经验总结等方法进行;定量评价主要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等方法进行。

二、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是指对人员、财产和环境具有重大危害风险的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是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全面管理的制度。

1.管理原则(1)风险分级原则。

根据重大危险源对人员、财产和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对其进行风险分级,优先进行管理。

(2)预防为主原则。

采取预防措施,控制重大危险源,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综合治理原则。

综合运用不同的管理手段和措施,全面控制和管理重大危险源。

2.管理内容(1)危险源辨识与评价。

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全面的辨识和评价,掌握其危害程度和控制难度。

(2)控制措施制定与实施。

制定合理的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确保重大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

(3)监测与检查。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监控管理制度(5篇)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监控管理制度(5篇)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监控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加强对本公司重大、重要危险源的监督管理,预防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生产场所和储存区的重大、重要危险源的辨识和管理。

3.相关术语定义3.1危险物质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____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公司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3临界量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为重大危险源。

3.4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3.5生产场所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储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

3.6储存区专门用于储存危险物质的储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

4.职责____公司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公司重大、重要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控工作,保证重大、重要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所需资金的投入。

4.2安全环保部4.2.1负责组织各相关单位对重大、重要危险源及一般危险源进行辨识、传递和建档。

4.2.2负责组织对重大、重要危险源及一般危险源进行定期评估,对重大、重要危险源进行定期检查、监控及监督管理,发现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及时解决;重大问题应及时向公司报告。

4.2.3负责制定重大、重要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并传递至各相关单位和员工。

4.2.4协助人力资源部对重大、重要危险源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

4.2.5负责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并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价,形成演练和评价记录。

4.2.6负责将重大危险源形成报告,报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____人力资源部4.3.1负责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对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告知;4.3.1负责组织对重大、重要危险源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

安全生产中重大危险源如何识别和管控

安全生产中重大危险源如何识别和管控

安全生产中重大危险源如何识别和管控在现代工业生产和各类活动中,安全生产是至关重要的。

而重大危险源的存在,就如同隐藏在暗处的“猛兽”,一旦失控,可能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环境带来巨大的灾难。

因此,准确识别和有效管控重大危险源,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

那什么是重大危险源呢?简单来说,重大危险源就是那些在生产、储存、使用或搬运等过程中,存在着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物质、设备、设施或场所。

这些危险源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加以控制,后果不堪设想。

要识别重大危险源,首先得了解常见的危险源类型。

比如,易燃易爆的化学品,像汽油、天然气等;高温高压的设备,如锅炉、压力容器;还有一些具有毒性的物质,像某些化学毒物。

此外,一些大型的机械设备、电力设施等也可能成为重大危险源。

在实际的生产和作业环境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识别重大危险源。

一是进行现场观察,仔细查看工作场所的布局、设备的运行状态、物料的存放等情况。

二是查阅相关资料,包括工艺流程图、设备说明书、事故报告等,从中发现可能存在的危险点。

三是与一线工作人员交流,他们在日常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往往能够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当我们发现了可能的重大危险源后,接下来就要对其进行评估。

评估的目的是确定危险源的危险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评估的指标通常包括危险源的物质特性、数量、所处的环境、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等。

通过定量或定性的分析方法,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相对准确的评估结果。

在管控重大危险源方面,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职责,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人负责。

同时,要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让员工在工作中有章可循,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对于重大危险源的设备和设施,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确保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的故障和隐患。

此外,还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让他们了解重大危险源的特点和危害,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应急处理措施。

重大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通用)

重大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通用)

重大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一)危险源的辨识、评价与管理1、危险源的辨识建筑施工现场危险源是指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是具有可能意外释放的能量和(或)危险有害物质的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包括各种专项施工)。

1.1、危险源辨识的依据:各种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是进行危险源辨识的重要依据。

要进行危险源辨识,首先应收集与本组织的活动、人员、设施有关的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

1.2、危险源辨识小组要做好危险源的辨识,还应组建好辨识小组。

辨识小组各专业人员都应有人参与。

如安全、消防、动力、电气、设备、土建等专业。

这样,辨识时可以尽量将各专业中存在的危险源辨识完全。

1.3、危险源辨识要求:a、考虑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b、考虑所有进入施工现场及生活区的人员(包括合同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c、考虑施工现场及生活区的设施;d、考虑三种状态:正常(如生产)、异常(如停机检修)和紧急(如火灾)状态;e、考虑过去出现并一直持续到现在的(如由于技术、资源不足仍未解决的或停止不用但其危险依然存在)、现在的和将来可能出现的危害情况。

1.4、辨识方法1.4.1、直接经验法:对照有关标准、法规、安全检查表(可以采用《安全性评价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评价对象危险性和危害性的方法。

经验法是辨识中常用的方法,其优点是简便、易行,其缺点是受辨识人员知识、经验和占有资料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

为弥补个人判断的不足,常采取专家会议的方式来相互启发、交换意见、集思广益,使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更加细致、具体。

1.4.2、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即应用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的部分方法进行危害辨识。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系统、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

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事件树(ETA)、事故树(FTA)等。

1.5、辨识类别1.5.1、根据本企业及施工现场的特点,将危险源产生的事件或事故分为以下类别:坍塌、物体打击、机械伤害、高处坠落、触电、火灾、爆炸、中毒、粉尘、噪声、振动、车辆伤害等。

重大危险源辨识、控制管理制度(4篇)

重大危险源辨识、控制管理制度(4篇)

重大危险源辨识、控制管理制度一、背景在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危险源,这些危险源可能对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构成严重风险。

为了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工人的安全与健康,必须对工作场所的危险源进行辨识、控制和管理。

本制度的目的是在工作环境中明确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控制和管理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二、辨识重大危险源的范围与方法1.辨识范围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应覆盖工作场所的各个环节和岗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设备和设施:对设备的制造、安装和日常运行进行辨识;(2)物质和化学品:对工作场所使用的化学品和危险物质进行辨识;(3)作业流程与方法:对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辨识;(4)人为因素:对人员的行为和操作可能引发的危险进行辨识。

2.辨识方法(1)文献资料收集:收集相关的技术规范、操作手册、安全数据和事故案例等文献资料;(2)实地勘察:对工作场所进行实地勘察,了解各种设备和设施的工作状态、存在的潜在危险以及工作人员的操作情况;(3)专家评估:组织专家对工作场所的危险源进行评估,充分发挥专家的知识和经验。

三、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估1.重大危险源的定义重大危险源是指那些在工作环境中,一旦发生事故可能有严重后果的危险源。

危险源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可能导致工人死亡的;(2)可能导致工人重伤或永久性伤残的;(3)可能导致大规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4)可能引发重大事故并影响公共安全的。

2.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估方法(1)危险源辨识:根据辨识方法,对各个环节和岗位的危险源进行辨识;(2)危险源评估: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评估,包括危险程度和可能性的评估;(3)风险评估:结合危险程度和可能性评估结果,对危险源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级别。

四、重大危险源的控制与管理1.控制措施的制订根据重大危险源的风险级别,制订相应的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应包括以下方面:(1)技术措施:包括设备改造、安全设备的配置等;(2)管理措施:包括工作程序的制定、操作规程的编写等;(3)人员培训:对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并确保其具备应急处理的能力。

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控制管理制度(5篇)

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控制管理制度(5篇)

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控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贯彻《安全生产法》,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____,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控制能力和事故预防能力,实现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第三条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机构,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责任制度,明确所属各部门和有关人员对重大危险源日常安全管理与监控职责,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实施方案。

第四条存在重大危险源的部门,其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控工作。

第二章重大危险源监控评估第五条各部门应对重要的设备、设施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危险物质进行定期检测,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评估监控的日常管理体系。

第六条应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重大危险源档案应包括:(一)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二)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三)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实施方案;(四)重大危险源监控检查表;(五)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方案;第七条应该每两年至少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一次安全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

第八条安全评估工作应由注册安全评价人员或注册安全工程师主持进行,或者委托具备安全评价资格的评价机构进行。

第九条安全评估报告应包括(一)安全评估的主要依据;(二)重大危险源的基本情况;(三)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四)可能发生的事故种类及严重程度;(五)重大危险源等级;(六)防范事故的对策措施;(七)应急救援预案的评价;(八)评估结论与建议等。

第十条重大危险源的生产过程以及材料、工艺、设备、防护措施和环境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发生变化时,所属企业应当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安全评估,并将有关情况报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和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备案。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项目。 ( 2)1997年开展普查试点(在北京、上海、天津、青岛、深圳和
成都等六城市)。 (3)2000年制定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 (4)2004年国家局下发《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
导意见》,扩展了重大危险源的申报范围,开始重大危险源第二次普查试 点工作。
(5) 近年来,国家安监总局大力推进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与监控 系统建设,为各地提供技术服务,全国共有8家单位开发的软件通过了 总局组织的专家组的应用技术审查。
复习思考题
二.单项选择p120 三.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可以分为: ①划分作业活动; ②辨
识危害; ③确定风险; ④确定风险是否可承受; ⑤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⑥评审措施计划的充分性。( )是正确的操作步骤。
○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③④⑤⑥① ○ C ③④⑤⑥①② D ④⑤⑥①②③
)和(
)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严格的
控制和管理。
复习思考题
一个工厂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属于同一个单元。
○ A一定
B不可能
○ C可能
D边缘距离小于500米,不可能
( )是一种从初始原因事件起,按时序逻辑分析判断危险源的方法。
○ A事故树
B事件树
○ C安全检查表 D现场观察法
二、单项选择P116、 P118
复习思考题
二.单项选择p119
针对重大危险源每年至少开展(
专项应急演练。
●A 一 ●C 三
B二 D四
)次综合应急演练或
复习思考题
三.判断对错p116、 p116、 p120
1. 危险源辨识是控制事故发生的第一步。( ) 2. 厂址、厂区平面布局总图、建(构)筑物、 生产工艺过程、生产设备和装辨识的着入点和辨识过程不同;不同辨识方法灵活运用。

重大危险源辨识、监控管理制度(4篇)

重大危险源辨识、监控管理制度(4篇)

重大危险源辨识、监控管理制度一、背景在任何企业和组织中,都存在着一些可能导致严重事故和伤害的危险源。

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重大危险源辨识、监控管理制度。

该制度的主要目的是明确危险源的辨识和监控流程,规范危险源的管理和控制措施,并确保相关人员能够有效地应对和处理危险源。

二、辨识重大危险源1.危险源辨识的目标(1)明确危险源的类型和性质;(2)识别危险源的可能产生的事故和伤害;(3)分析危险源的影响和后果,评估其危险程度。

2.危险源辨识的方法(1)定性分析:通过观察和研究,了解危险源的性质、特点和可能的事故后果。

(2)定量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计算,评估危险源的风险程度。

3.危险源辨识的程序(1)收集相关信息:包括企业的工艺流程、设备设施、物质使用情况、操作规程等。

(2)确定危险源:根据收集的信息,识别和确认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3)分析评估危险源: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估危险源的风险程度,并确定其对员工安全和企业发展的影响。

(4)编制危险源清单:将辨识出的重大危险源记录在危险源清单中,包括危险源的名称、位置、隐患和风险等。

三、监控重大危险源1.监控的目标(1)实时掌握危险源的状态和变化;(2)预警和及时处理危险源可能带来的风险;(3)评估和分析危险源的监控效果。

2.监控的方式(1)巡检:定期对危险源进行巡检,了解其运行状态和存在的问题。

(2)监测:安装相应的监测设备,对危险源的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报警:设置报警装置,当危险源发生异常时,及时发出警报,通知相关人员采取相应措施。

3.监控的内容(1)危险源的状态和运行情况;(2)危险源可能存在的隐患和风险;(3)危险源的安全控制措施;(4)危险源的事故应急预案。

四、管理重大危险源1.危险源管理的目标(1)确保危险源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2)建立和完善危险源的安全控制措施;(3)提供培训和教育,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5篇)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5篇)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推进危险源识别、评价及监督管理制度的实施,提高对事故的防范能力和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力,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消除事故苗头,特制定本制度。

一、公司总工程师负责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的领导工作,并对确定的重大危险源审核批准。

二、分公司安全科及项目部负责排查、识别所辖范围内的危险源并实施和管理。

三、公司安全处负责组织危险源的识别、汇总、分析、评价和确定,各相关部门协助实施。

四、危险源识别范围:a)本公司在生产和服务活动中存在或可能发生的危险源。

b)所使用的产品或服务中存在或可能发生的危险源。

c)识别危险源应充分考虑常规、非常规两种活动状态和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态。

五、危险源识别方法危险源的识别采用现场排查法,由安全检查人员同其他相关人员在现场进行识别、观察。

六、风险评价采用LEC评估办法,它综合考虑各个环节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人员暴露在这些环境的频率以及一旦发生事故所产生后果的严重性等三方面因素,采取评分的办法和对比的手段,根据总的危险分值简易评价作业环境的潜在危险性。

七、分公司安全科、项目部安全员根据本程序的规定组织有关人员对所辖场所的危险源进行评分评级,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实施控制。

八、重大危险源管理:1、分公司、项目部分别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体系和识别监控小组,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

2、分公司、项目部分别制定重大危险源识别监控管理制度。

3、项目部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本项目有关人员对该施工工程进行危险源辨识、评价,列出一般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确定监控时间和监控巡查时间。

国家建设部指出的七项分部分项工程必须全部列为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同时符合论证条件的工程必须提前申请专家论证审查。

4、公司、分公司和项目部分别建立重大危险源识别监控台帐。

项目部每月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每月分别向安全科、安全处上报一份台帐。

5、项目部对识别出的重大危险源要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和应急救援措施及监控责任制度,报监理审核,总工程师审批。

重大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方案

重大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方案

重大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方案.重大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1、工程重大危险源是指在各类房屋建筑、基础设施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安装等施工活动中有可能引发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危险性较大的专项工程以及对施工安全影响较大的环境和因素。

2、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当确定为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①安全网的悬挂;安全帽、安全带的使用;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尚未安装栏杆的阳台周边、作业平台和作业面周边、楼层周边、上下跑道及斜道的两侧边、物料提升设备及施工电梯进料口等部位的防护。

②施工设备、机具的检查、维修、运行以及防护。

③2m(含2m)以上的高处作业面架板铺设、兜网搭设。

④在堆放与搬(吊)运等过程中可能发生高处垂落、堆放散落等情况的工程材料、构(配)件等。

⑤施工现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的搬运、储存和使用。

⑥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搭设、使用、拆除。

⑦施工现场及毗邻周边存在的高压线、沟崖、高墙、边坡、建(构)筑物、地下管网等。

⑧施工中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以及违反劳动纪律等行为。

⑨施工现场及周边的通道和人员密集场所。

⑩经论证确认或设计单位交底中明确的其他专业性强、工艺复杂、危险性大、交叉作业等有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施工部位或作业活动;大风、高温、寒冷、汛期等其他潜在的可能导致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因素(包括外部环境等诱因)3、根据工程项目特点、当地气候、周边环境等具体情况以及所承担的施工范围,编制详细的重大危险源清单,经总包方审查和监理单位确认后,与工程项目开工安全生产条件审查资料一并报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

4、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在施工现场显要位置予以公示,公示内容应当包括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清单、可能导致发生的事故类别。

、建立施工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台帐,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的5.控制与管理制度。

6、定期组织对施工项目的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检查、评估,加强对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及时发现安全生产隐患,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督促及时整改到位,并对整改结果进行查验。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4篇)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4篇)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一、引言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辨识和评价危险源,可以帮助企业识别潜在的风险和危害,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员工和社会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将就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进行论述。

二、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第一步。

通过对企业生产过程、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等因素的全面调查和分析,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危险源可以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人为因素等。

通过危险源辨识,可以识别潜在的风险和危害,为后续的评价和管理提供依据。

三、危险源评价危险源评价是对已识别的危险源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和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确定危险源对安全生产的影响程度,并为后续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评价的方法可以包括定量风险评估、定性风险评估、专家评估等。

通过危险源评价,可以帮助企业判断风险的大小,确定优先处理的危险源,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四、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是指由于其性质、规模和可能引发的事故后果而对人身安全和财产造成重大威胁的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是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专门管理的制度。

其主要内容包括风险评估、管理层责任、监督检查、紧急预案等。

通过制定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可以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管控,减少事故的发生。

五、结语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可以识别风险和危害,为后续的管理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制定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可以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管控,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在实施过程中,企业应制定相应的措施和计划,确保制度的落地和执行,以确保员工和社会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二)一、引言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的相关内容,并提供一份危险源管理制度的范本。

重大危险源辨识、监控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辨识、监控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辨识、监控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对重大危险源辨识、监控管理制度进行详尽的阐述。

1. 引言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监控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对于预防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2.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2.1 重大危险源的定义重大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物理、化学、生物、机械等因素。

这些因素具有潜在的危险性,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2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方法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是指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评估,确定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2.1 实地调查通过对企业现场进行实地调查,了解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和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情况,进而判断其中存在的潜在危险源。

2.2.2 统计分析通过对历史事故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寻找事故的共性和规律,从而识别出重大危险源。

2.2.3 专家评审邀请相关专家进行现场评审,利用专业知识和经验判断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

3. 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3.1 监控措施的制定基于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结果,制定相应的监控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测、检测和控制等。

3.2 监控系统的建设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包括传感器网络、报警系统等,实时监测危险源的状态和变化情况,确保事故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

3.3 监控管理的责任分工明确责任分工,明确每个岗位和人员在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确保监控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4. 监控管理制度的运行与改进4.1 监控管理制度的运行建立监控管理制度的运行机制,包括监控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事故报告和分析、隐患排查等,以实现对重大危险源的持续监控和管理。

4.2 监控管理制度的改进定期对监控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完善制度,提高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的效果和效率。

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监控及安全管理制度范文(4篇)

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监控及安全管理制度范文(4篇)

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监控及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各种危险源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重大危险源的识别、评价、监控及安全管理成为了一个关键的工作。

本文旨在分析重大危险源的识别、评价、监控及安全管理制度,并提出相应的范文。

二、重大危险源识别重大危险源识别是指通过对企业或组织的工艺流程、设备设施以及人员行为等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确定出潜在的重大危险源。

识别重大危险源的目的是为了及早发现和控制危险源,避免发生事故。

在进行重大危险源识别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工艺流程: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源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原料储存、生产操作、产物处理等环节。

2. 设备设施:对生产设备和工艺装置进行全面检查,发现设备的缺陷、漏洞、安全隐患等问题。

3. 人员行为:对员工的工作习惯、操作规范等进行评估,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4. 外部环境:考虑外部环境对企业或组织的影响,如天气变化、地震、火灾等可能导致危险源增加的因素。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可以建立一个重大危险源识别的模板,如下所示:1. 企业或组织概述:包括企业或组织的名称、注册地址、法定代表人等基本信息。

2. 工艺流程概述:对企业或组织的工艺流程进行简要描述,包括主要原料、产品、工艺参数等信息。

3. 设备设施调查:对企业或组织的设备设施进行详细的调查,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缺陷。

4. 人员行为评估:对企业或组织的员工进行评估,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和不良操作习惯。

5. 外部环境分析:考虑外部环境对企业或组织的影响,分析可能导致危险源增加的因素。

通过以上步骤的分析和调查,可以清楚地识别出潜在的重大危险源,为进一步的评价和控制提供依据。

三、重大危险源评价重大危险源评价是指对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全面的评估,确定其可能带来的风险及其严重性。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危险源的控制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在进行重大危险源评价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危险源的可能性:评估危险源的发生概率,根据历史数据、实际情况等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管理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管理
▪ 10、企业应将重大危险源及相关安全措施、 应急措施报送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2024/5/10
众和咨询
重大危险源监控对策
▪ 要有效控制重大事故,必须从防止隐患条 件和激发条件产生入手,对重大危险源进 行全面监控,严密监视重大危险源的安全 状态,以及向事故临界状态转化的各种参 数的变化趋势,及时发出预警信息或应急 指令,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达到 这样目的需要采取:
2024/5/10
众和咨询
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 重大危险源控制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主 要任务是对重大危险源的普查辨识登记, 进行检测评估,实施监控防范,对有缺陷 和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实施治理。通过 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管理,使企业强化内 部管理,落实措施,自主保安,实现重大 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 规范化。具体做好几下9项工作:
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
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
置、设施或场所。”在辨识和监控、监督
管理中,对单元仅限于一个生产装置、设
施或场所的情形比较好处理,但将500m以
内几套生产装置也划为一个单元,不同的
处理方法,往往会出现完全不同的辨识结
果。 2024/5/10
众和咨询
▪ 国家标准在两种划分方法之间用了一个 “或”字,这就表明,可以这样可以那样, 对于部分以间歇式生产工艺为主的中小化 工企业而言,以一套生产装置为单元,常 常不构成重大危险源,而以500m内几套生 产装置为单元,又构成重大危险源。
2024/5/10
众和咨询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 指导意见
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 1.开展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摸清底数, 掌握重大危险源的数量、状况和分布情况, 建立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和定期报告制度;

重大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重大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重大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重大危险源指的是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的因素。

在各行各业的工作环境中,都存在着不同的重大危险源。

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健康,需要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识别和控制。

本文将对重大危险源的识别及控制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一、重大危险源的识别1.安全事故记录:通过分析过去的事故记录,找出常见的事故类型和原因,以帮助我们识别潜在的重大危险源。

2.工作环境检查:对工作场所的各项设施设备、工艺、操作流程等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存在的潜在风险。

3.风险评估:通过对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系统评估,确定重大危险源及其潜在危害。

4.工作人员反馈:倾听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他们可能会发现一些不明显的风险或危险。

5.专家意见:聘请专家对工作环境进行评估,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6.相关法律法规:参考与所在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识别潜在的重大危险源。

二、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1.工程控制:通过改进工作环境、设备设施等工程手段,消除或降低危险源。

例如,安装防护设备、更换易损件等。

2.行政控制:制定和执行相应的安全制度和规章制度,如事故应急预案、应急处置程序等,确保员工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3.人员控制:提供充足的安全培训,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让他们能够正确、安全地进行工作。

4.应急控制:建立健全的应急响应体系,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有效管理和应对,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5.技术控制: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控制,减少人为操作的风险。

6.监测控制:建立健全的监测设备和体系,随时掌握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及时进行监测与预警。

7.个体控制:提供个体防护用具,确保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个人安全。

8.定期检查和维护:对工作环境、设备设施等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修复,防止可能的意外发生。

9.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和职责,并进行常态化的监督和管理。

总结:重大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是保障工作场所安全与健康的重要环节。

重大危险源识别与风险管控

重大危险源识别与风险管控

重大危险源识别与风险管控重大危险源的识别和风险管控是企业安全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只有准确识别和有效管控重大危险源,企业才能够建立起健全的安全生产体系,确保员工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将从重大危险源的定义、识别方法及风险管控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什么是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由于事故可能造成重大伤亡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危险源。

对于不同行业和企业来说,重大危险源的具体表现有所不同,但都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危险性高,即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重大伤亡或财产损失;二是普遍性强,即影响范围广泛,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三是难以控制,即即使采取措施也难以完全消除事故风险。

其次,如何识别重大危险源?识别重大危险源的关键在于全面、系统地分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产品运输等各个环节。

通过风险评估、职业卫生检测、环境监测等手段,发现潜在的重大危险源,并进行定性、定量评价。

在识别过程中,要充分依托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确保识别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最后,如何进行风险管控?一旦确定了重大危险源,企业就应该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和事故的影响程度。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风险管控:一是技术措施,通过更新设备、加强设备维护等手段降低事故风险;二是管理措施,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岗位责任制,加强监督检查等;三是应急措施,制定应急预案,进行事故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综上所述,重大危险源识别与风险管控是企业安全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只有通过科学准确的识别和有效的管控措施,企业才能够有效降低事故风险,确保安全生产。

企业应当高度重视重大危险源的管控工作,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为员工和公众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监控及安全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监控及安全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监控及安全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的识别、评价、监控及安全管理制度一、概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安全问题的解决。

因此,对于一些危险性较大的企业或单位,在保障生产同时,安全也成为了一项关键任务。

重大危险源是指在生产或生活过程中可能引发较为严重事故的原因,一旦发生,后果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更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甚至生命威胁。

因此,如何识别、评价、监控并进行安全管理是企业和单位不可缺少的任务之一、二、重大危险源识别1.规定识别的范畴。

首先需要明确,对于哪些环节、哪些生产原料、哪些工艺流程、哪些设备机器需要进行危险源的识别,以此作为起点。

同时,也要尽可能考虑到与这些环节、生产原料、工艺流程、设备机器相关的一系列因素。

2.制定清单。

对于需要识别的各项范畴,制定相应的清单进行记录。

可以分别以成品种类、生产过程、设备设施为单位,列出针对不同清单的危险因素。

3.查阅资料。

依据成品的生产原材料、不同工艺流程以及设备机械的相关信息,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梳理、分类、比对和分析。

4.现场调查。

对于与清单中相应的危险源有关的地点、设备、设施进行现场考察,发现可能潜在的安全隐患。

通过对现场环境等各种因素的观察,并分析挖掘出潜在危险源,进一步完善清单。

5.定期更新。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及时更新清单,不断保障清单中的准确性、全面性和实用性。

三、重大危险源评价1.评价指标制定。

从识别清单出发,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无论是从生产质量、生命安全、资产损失等方面进行评价,都应当具有相应的制度。

2.评价方法选择。

根据不同的生产环节和生产流程,选取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来进行危险源的评价。

同时,也要将现实因素纳入考虑的范围,对评价方法和技术进行合理组合。

3.评价结果分析。

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了解危险源的等级、分布情况、可能引发的事故及其严重性,从而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4.评价报告备案。

对评价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评价报告,并作为重要的管理文件进行备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大危险源识别与管控•一、概念理解•1、重大危险源定义:指建筑工程中潜在的、在一定条件和因素触发下可能形成重大安全隐患的要素集合。

应事先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集成后进行辨识,并须提前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实施控制,以避免重大安全隐患,是对施工过程中不安全状态或不安全行为的提前预测及事中控制,可以理解为不安全状态或不安全行为控制的未来时或进行时。

•由于在座的都是监理单位人员,是建设工程的主体责任方之一,所以我想从法律法规的宣贯和强制性条文实操两个方面结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部87号令、相关规范和工地常见的问题与大家进行交流。

•重大安全隐患定义:指建筑工程中未被事先识别或采取必要的风险控制措施、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根源。

强调的是本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控制,但未实施或未完全实施到位而存在的不安全状态或不安全行为,是施工过程中不安全状态或不安全行为的事实存在,可以理解为不安全状态或不安全行为控制的进行时或完成时。

2、二者关系:对于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要素未有效识别或控制不到位,在一定条件下就可能演变为重大安全隐患。

3、重大危险源识别:根据工程特点和规律,结合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企业管理制度、工艺标准、操作规程、技术方案、安全技术措施等进行分析、归纳出构成施工重大危险源的要素。

4、重大危险源控制:在重大危险源识别的基础上对已识别的危险源采取相应技术及管理措施,并有效实施,达到避免重大危险源演变为重大安全隐患的目的。

所以识别是重大危险源控制的基础,作为从事建筑工程安全监督人员,我们应该全面掌握各种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能够发现辨别重大危险源,多进行事前控制。

下面我将结合住建部87号文件和大家一起学习重大危险源的识别与管控。

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第一部分前言•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9年6月2日正式下发了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即建质【2009】87号令,同时宣布与之相关的原213号文件废止。

•87号令是依据2002年发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章第19条关于“三高危” 行业规定以及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四章第26条关于“危性险较大分部分项工程” 以及原【2004】213号文件执行数年来的经验拟定的,具有严谨的法律依据和可操作性。

第二部分主要条文(目的和依据)•第一条为加强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明确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内容,规范专家论证程序,确保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实施,积极防范和遏制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适用范围)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以下简称“建筑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装修和拆除等建筑安全生产活动及安全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是指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作业人员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分部分项工程。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见附件一。

•(由此可见重大危险源主要存在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中)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以下简称“专项方案”),是指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的基础上,针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单独编制的安全技术措施文件。

•第四条建设单位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或办理安全监督手续时,应当提供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清单和安全管理措施。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当建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我们局里的“义乌市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挂牌公示和跟踪管理实施细则”第三条有错误,把建设单位办理手续写成了施工单位)•第五条施工单位应当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编制专项方案;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见附件二。

•第六条建筑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专项方案应当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编制。

其中,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深基坑工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等专业工程实行分包的,其专项方案可由专业承包单位组织编制。

•(总包单位组织编写是落实总包安全生产责任的体现,而不是完全的包办代替)•第七条专项方案编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工程概况: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概况、施工平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二)编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手册等不能作为编制依据)。

(三)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

(四)施工工艺技术:技术参数、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检查验收等。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组织保障、技术措施、应急预案、监测监控等。

(六)劳动力计划: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七)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第八条专项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

经审核合格的,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专项方案应当由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及相关专业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

不需专家论证的专项方案,经施工单位审核合格后报监理单位,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

•第九条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

•(现阶段义乌的总包单位往往都无法约束分包单位,所以基本不参与分包施工管理,更谈不上由总包组织专家论证)•下列人员应当参加专家论证会:(一)专家组成员;(二)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三)监理单位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及相关人员;(四)施工单位分管安全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专项方案编制人员、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五)勘察、设计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相关人员。

•第十条专家组成员应当由5名及以上符合相关专业要求的专家组成本项目参建各方的人员不得以专家身份参加专家论证会•(含参建各方企业人员)•第十一条专家论证的主要内容:(一)专项方案内容是否完整、可行;(二)专项方案计算书和验算依据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规范;(三)安全施工的基本条件是否满足现场实际情况。

专项方案经论证后,专家组应当提交论证报告,对论证的内容提出明确的意见,并在论证报告上签字。

该报告作为专项方案修改完善的指导意见。

•第十二条施工单位应当根据论证报告修改完善专项方案,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后,方可组织实施。

(目前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往往未签字)•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应当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相关专业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

•(这里说的“应当”是必须执行)•第十三条专项方案经论证后需做重大修改的,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论证报告修改,并重新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重大修改:我的理解是存在构造缺陷、理论依据不足、计算错误等应属于重大修改。

我市目前专家论证组织不规范,给红包签字现象时有发生,专家人员专业不明确,论证意见不明确,往往都是“原则上通过”一句话,有些论证意见中明确写明了计算依据错误仍原则上通过)•第十四条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专项方案组织施工,不得擅自修改、调整专项方案。

如因设计、结构、外部环境等因素发生变化确需修改的,修改后的专项方案应当按本办法第八条重新审核。

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工程的专项方案,施工单位应当重新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第十五条专项方案实施前,编制人员或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当向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安全技术交底是施工安全管理中很重要的一环,也是施工企业众多安全生产制度中的一条,所以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对此进行了单独强调,但现实中有多少项目真正落实了呢,很多项目连重大危险源施工都不交底更何况一般的施工分项)•第十六条施工单位应当指定专人对专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现场监督和按规定进行监测。

发现不按照专项方案施工的,应当要求其立即整改;发现有危及人身安全紧急情况的,应当立即组织作业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应当定期巡查专项方案实施情况。

•(今后的检查中我们要重视此项工作,查看其履职情况如何)•第十七条对于按规定需要验收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当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收。

验收合格的,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注意对签字人员资格的要求,我们以前这块不注意,今后在分项验收记录检查时一定要看下签字的是谁。

这里的有关人员是指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或技术安全部门负责人、方案编制人员、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专业施工员、项目专职安全员、专业质量员参加(有分包的,分包单位相应人员应参加),监理单位专业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参加,设计单位现场负责人或设计人员参加(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设计时),建设单位现场负责人、现场代表参加)•第十八条监理单位应当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列入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应当针对工程特点、周边环境和施工工艺等,制定安全监理工作流程、方法和措施。

•(目前我市的监理大部分都未落实此要求,或者只是嘴巴重视、书面重视,实际不重视重大危险源的管控)•第十九条监理单位应当对专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现场监理;对不按专项方案实施的,应当责令整改,施工单位拒不整改的,应当及时向建设单位报告;建设单位接到监理单位报告后,应当立即责令施工单位停工整改;施工单位仍不停工整改的,建设单位应当及时向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报告。

•条例第十四条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工程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

•从上述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在建设工程安全领域监理的责任是比较大的,所以我们现在要求每个监理项目部配备相应的安全监理人员,并且要求在义的监理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

但目前个别监理项目部对工程安全监理不履职行为表现为不关注、不检查、不报告。

•第二十条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按专业类别建立专家库。

专家库的专业类别及专家数量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设置。

专家名单应当予以公示。

•第二十一条专家库的专家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诚实守信、作风正派、学术严谨;(二)从事专业工作15年以上或具有丰富的专业经验;(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第二十二条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专家资格审查办法和管理制度并建立专家诚信档案,及时更新专家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