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李贺《竹》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最新《竹》阅读答案

最新《竹》阅读答案

最新《竹》阅读答案最新《竹》阅读答案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并对今后的学习做出调整。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算得上好阅读答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最新《竹》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春雨过后,竹林里,尖尖的竹笋纷纷破土而出。

一夜之间,新竹遍地。

竹子是怎样长成的呢?它是一年成材的植物。

冬天,竹根在土壤里吸饱了养分,气候开始萌发。

春季,是竹子生长的(初期旺期中期)。

可这时,常常因为土壤比较(干旱干燥),水分不够,笋芽都藏在土里。

等到一场春雨下来,土壤里水分多了,春笋吸足了水分,就破土而出,一日能长一、二尺,有时还能长高一米。

春笋成竹,不到一年时间,就能长成竹林。

竹子能做成笙、笛、箩筐,能制成扁担、竹杠、脚手架,为人民盖房作梁,它都默默无言,甘心情愿。

它的.枝丫,扎成扫帚,也能除污去尘;甚至它的落叶,也要和大地拥抱在一起,腐烂成肥料。

它,从根到梢,从竿到叶,把一切都献给了人类。

(1)从下面选出合适的题目。

(只填序号)①竹②竹笋③竹林④竹器(2)把短文中两处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划去。

(3)给“日”字只添一画写出不同的常用字,至少写出4个。

这些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藏”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部,再查____画。

(5)第二自然段的第一个句子是一个()。

A、疑问句B、设问句C、反问句(6)通读全文后,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下面的括号内。

①竹林②新竹③春笋()一夜之间能长一、二尺,()不到一年能长成()。

(7)选字填空:梢竿叶这篇短文介绍竹的用途的顺序是()→()→()(8)本文主要写了竹(),赞扬了竹()。

A。

成材迅速B。

无私奉献C。

用途广泛D。

默默无闻参考答案:(1)①(2)旺期中期干旱(3)申由甲目(4)Z 艹 14(5)B(6)③ ② ①(7)竿梢叶(8)B D。

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详细答案

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详细答案

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详细答案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巽上人①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节选)(唐)柳宗元芳丛翳湘竹,零露凝清华。

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

蒸烟俯石濑,咫尺凌丹崖。

圆方②丽奇色,圭璧无纤瑕。

呼儿爨金鼎,余馥延幽遐。

涤虑发真照③,还源荡昏邪。

【注】①柳宗元于永贞元年(公元805年)被贬至永州,此诗作于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柳宗元被贬时暂寓水州龙兴寺,与僧人重巽相识结交,下文“雪山客”亦即重巽上人,②圆方:圆的方的,这里指盛茶的器具。

③真照:本性。

(1)诗歌首句中“________”一词含有典故,既赋予新茶美丽动人的神话色彩,又点出了新茶的________,且照应诗歌题目“竹间”二字。

(2)新茶是作者被贬期间第一位友人亲手采摘相赠的,饱含股切情谊,使困境中的诗人倍感欣慰,倍觉新茶珍贵,诗歌后六句是如何表现新茶珍贵的?【答案】(1)湘竹;生长环境(地点)(2)①运用比喻。

第八两句赞美新茶色如美玉纯美无瑕;②形色味相结合。

第八句写新茶的色泽;第九、十两句写新茶的香味四溢,持久悠长;③衬托。

第七句运用的手法,以盛具形状之奇,色泽之美,间接衬托新茶之名贵;④第十一,十二两句写新茶的神奇功能,新茶不仅在身体上能提神祛秽,而且净化人的思想道德,恢复人的自然天性。

【解析】【分析】(1)诗歌首句“芳丛翳湘竹,零露凝清华。

”这两句的意思是:这茶树生长在密密的斑竹林中,为清莹的雨露所滋润,“湘竹”二字含有典故,既赋予新茶美丽动人的神话色彩,点出了新茶的生长环境(“芳丛翳湘竹”),又照应到诗题“竹间”二字。

(2)①“圭璧无纤瑕”用典故比喻,直接评述茶叶品质的纯美无瑕。

这里也写出了新茶的色泽纯美。

②“呼儿爨金鼎,余馥延幽遐。

”首先是香气持久悠长。

第十句,“馀馥”是说香气不是一飘而尽,而是久留不散。

“延”指香气渐渐弥漫开来,“幽遐”则指香气传到了很深很远的地方。

其次是茶香的神奇功效。

最新《竹》阅读答案

最新《竹》阅读答案

《竹》阅读答案最新《竹》阅读答案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并对今后的学习做出调整。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算得上好阅读答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最新《竹》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春雨过后,竹林里,尖尖的竹笋纷纷破土而出。

一夜之间,新竹遍地。

竹子是怎样长成的呢?它是一年成材的植物。

冬天,竹根在土壤里吸饱了养分,气候开始萌发。

春季,是竹子生长的(初期旺期中期)。

可这时,常常因为土壤比较(干旱干燥),水分不够,笋芽都藏在土里。

等到一场春雨下来,土壤里水分多了,春笋吸足了水分,就破土而出,一日能长一、二尺,有时还能长高一米。

春笋成竹,不到一年时间,就能长成竹林。

竹子能做成笙、笛、箩筐,能制成扁担、竹杠、脚手架,为人民盖房作梁,它都默默无言,甘心情愿。

它的.枝丫,扎成扫帚,也能除污去尘;甚至它的落叶,也要和大地拥抱在一起,腐烂成肥料。

它,从根到梢,从竿到叶,把一切都献给了人类。

(1)从下面选出合适的题目。

(只填序号)①竹②竹笋③竹林④竹器(2)把短文中两处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划去。

(3)给“日”字只添一画写出不同的常用字,至少写出4个。

这些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藏”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部,再查____画。

(5)第二自然段的第一个句子是一个()。

A、疑问句B、设问句C、反问句(6)通读全文后,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下面的括号内。

①竹林②新竹③春笋()一夜之间能长一、二尺,()不到一年能长成()。

(7)选字填空:梢竿叶这篇短文介绍竹的用途的顺序是()→()→()(8)本文主要写了竹(),赞扬了竹()。

A。

成材迅速B。

无私奉献C。

用途广泛D。

默默无闻参考答案:(1)①(2)旺期中期干旱(3)申由甲目(4)Z 艹 14(5)B(6)③ ② ①(7)竿梢叶(8)B D。

李贺《李凭箜篌引》阅读答案附赏析的总结

李贺《李凭箜篌引》阅读答案附赏析的总结

李贺《李凭箜篌引》阅读答案附赏析的总结李贺《李凭箜篌引》阅读答案附赏析的总结李凭箜篌引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阅读练习一:(1)清人方扶南把这首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推为摹写声音之至文,请结合五六两句谈谈你的理解。

(2)请分析此诗的艺术特色。

(3)试赏析诗人写吴丝蜀桐张高秋的独特之处。

【答案】(1)昆山句是以声写声,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

芙蓉句以形写声,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昆山玉碎写声音的重浊,凤凰叫写声音的清脆,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有形神兼备之妙。

(2)诗人于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中,寄托着自己的情思,曲折而又明朗地表达了对乐曲的感受和评判,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3)诗的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

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

阅读练习二:1。

下列诗句中加线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A.吴丝蜀桐张高秋张:演奏 B.空山凝云颓不流颓:崩塌C.十二门前融冷光融:沉浸在 D.石破天惊逗秋雨逗:引2。

对下列诗句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这里的吴丝是指吴地盛产的蚕丝,适于做弦;蜀桐是指四川所产的桐木,是做乐器的优质木材。

这两句描述了箜篌构造精良、工艺精湛。

B.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这里的十二门是指当时的长安城门;二十三丝是指箜篌的弦数,此处代指乐声。

C.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老鱼和蛟本已老弱无力,现在竞伴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

这种出人意料的形象描写,写出了音乐的神奇魅力。

《竹》阅读答案

《竹》阅读答案

《竹》阅读答案《竹》阅读答案1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注】①湘妃:传说中舜帝的妃子,舜亡后,湘妃泪洒竹上,形成斑竹(又叫湘妃竹)。

②上宫琴:宫廷一流琴师弹奏的琴。

(1)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竹生”句既描述了竹恶劣的生长环境,也赋予了竹不图安逸、不慕奢华的品性。

B. “梢云”句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竹梢高耸入云的情状,为下文写“高节”做铺垫。

C. “耻染”句表明竹子自感无法与湘妃相比,为不能像湘妃那样痴情而感到羞愧。

D. 结尾两句抒写竹子希望能制成长笛高声吟唱的愿望,寄寓了作者的独特情怀。

(2)下列诗句与“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一句情感态度最接近的两项是(4分)A. 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

(晋·谢朓《咏竹》)B.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唐·刘禹锡《潇湘神》)C. 解箨初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宋·陆游《东湖新竹》)D. 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

(明·朱元璋《雪竹》)E.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清·郑板桥《竹》)《竹》阅读答案2高节长身老不枯,平生风骨自清灌。

爱君修竹为尊者,却笑寒松作大夫①。

未见同参木上座,空余听法石於菟②。

戏将秋色分斋钵,抹月批风得饱无?(注释)①大夫:秦始皇东巡泰山避雨于松树下因树护驾有功遂封为“五大夫”爵位。

②於菟:老虎佛经中有老虎听法的故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长身高节,风骨清癯既写竹子外形,又写其内在美质形神具备。

B.竹尊者虽没像真僧参拜木莲花座上的佛,却日日听法,修炼成高僧。

C.诗的表层是以人拟物,深层意旨却是由物见人,表达清雅高洁的理想。

D.全诗语言平淡诙谐,意境清雅含蓄,而骨子頗硬,可谓深得咏物真谛。

(2)诗的颔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阅读答案:8.(1)B(2)颔联的意思是竹风骨凛然,作为隐逸君子化身受人喜爱;寒松接受了大夫称号,成为尘俗中的“官宦”而被讥笑;以寒松对比(衬托),进一步整哪样修竹的高节和风骨,也赞美寺中高僧德智兼备。

李贺的诗词《竹》赏析

李贺的诗词《竹》赏析

李贺的诗词《竹》赏析《竹》唐·李贺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

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赏析】这是一首咏竹诗,前半部分从竹子的外形入手,既有直接描写,又有间接描写;后半部则从竹子的功用着笔,并寄寓感慨。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首二句直接描写竹子的外形。

“入水文光动”描写的是水中竹的倒影:微波荡漾,竹子倒映在水面,竹影摇曳闪烁,十分可爱。

“抽空绿影春”则写的是空中的竹子:它凌空而上,翠绿的竹影充满着无限生机。

这二句一俯一仰,把不同形态的竹子十分细致地刻画出来。

紧接着两句诗是间接写竹,以露、苔衬竹,描写出竹子所处的环境之清幽,以及竹子的青翠可爱之态。

“抽空”,形容竹子劲直挺拔上长的状态;“霜根”,是指竹根上结的白色粉末,有如寒霜。

这四句诗不但写出了竹子的劲直潇洒,也写出了环境的幽雅迷人。

诗的后四句写竹子的功用:“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

”竹子编织为席,可以承接香汗;斫裁成竹竿,可以用来钓鱼。

这都是竹子最普通的用途,但它最值得夸耀的用途是:“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诗人怀不世之才,常有济世报国之心,但终其一生,始终是郁郁不得施展的,所以诗人说,得知竹子可以用作冠帽中的硬衬,便想砍下一节献给王孙。

寓意很明显,借竹子表达了希望被重用的愿望。

扩展阅读:李贺的作品风格李贺诗歌诗风以空灵甚至诡异见长,在内容上主要是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描写幻想中的神鬼世界;描写人民的疾苦;揭露时弊、批判统治者的荒淫昏聩,歌颂边塞将士英勇卫勉等。

其艺术特点为:想象奇谲,辞采诡丽,变幻缤纷,刻意创新。

诗歌意象跳跃,结构不拘常法。

修辞的奇巧和诗歌语言的奇峭。

但有其不足,追求奇峭虚幻而往往流于晦涩险怪,缺少完整的形象和连贯的情思脉络,难于索解。

奇特的语言营造悲冷的氛围是李贺诗歌最为成功的因素之一,也是“长吉体”能在繁花似锦的诗歌苑囿中一枝独俏的关键所在。

典型如李贺的《秋来》诗文。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解析解析(11)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解析解析(11)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解析解析(11)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李贺其一箨落①长竿②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其四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③归卧叹清贫。

风吹千亩迎雨啸,鸟重一枝入酒尊。

【注释】①箨(tu)落:笋壳落掉。

②长竿:新竹。

③茂陵:地名。

《史记·司马相如传》记载“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看母笋是龙材”和《李凭篌引》中“空山凝云颓不流”皆属侧面描写。

B.“鸟重一枝入酒尊”句,言鸟栖竹枝之景映入酒樽,表现出清冷孤寂的心境。

C.两首诗中都运用比喻,一状新竹之形,一摹老竹之声,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D.相较于第二首中“惹碧云”的古竹,作者更喜欢第一首中“抽千尺”的新竹。

(2)竹是诗歌常见意象,寄托诗人情志。

两首诗都写到了竹子,请分别分析“新竹”与“古竹”这两个意象,并简要概括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成长启示。

2.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幽州夜饮(唐)张说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1)上面诗歌中的对仗有几联?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一联B.两联C.三联D.四联(2)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凉风、夜雨、寒林等意象,渲染出悲凉的气氛。

B.颈联“迟暮”二字凸显出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忧伤。

C.尾联以感叹的语气,充分表现了对皇恩浩荡的感激。

D.本诗以景起笔以情结笔,层层推进,结构自然流畅。

(3)前人评价颈联“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豪壮中寓悲凉,请加以评析。

3.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拟咏怀诗十七庾信①日晚荒城上,苍茫馀落晖。

都护②楼兰返③,将军疏勒④归。

马有风尘气,人多关塞衣。

阵云平不动,秋蓬卷欲飞。

闻道楼船⑤战,今年不解围。

【注】①庾信:南北朝文学家,梁元帝时出使西魏,梁亡后被强留北方,先后仕于西魏和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

古代诗歌赏析李贺《昌谷北园新笋四首》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代诗歌赏析李贺《昌谷北园新笋四首》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2-15题。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李贺其一箨落①长竿②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其四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③归卧叹清贫。

风吹千亩迎雨啸,鸟重一枝入酒尊。

[注]①箨(tuò)落:笋壳落掉。

②长竿:新竹。

③茂陵:地名。

《史记·司马相如传》记载“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

12.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君看母笋是龙材”和《琵琶行》中“唯见江心秋月白”皆属侧面描写。

B.“鸟重一枝入酒尊”句,写鸟栖竹枝之景映入酒樽,表现出清冷孤寂的心境。

C.两首诗中都运用比喻,一状新竹之形,一摹老竹之声,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D.相较于第二首中“惹碧云”的古竹,作者更喜欢第一首中“抽千尺”的新竹。

13.咏物诗往往通过对物的描摹咏叹来表达人生的志趣和追求,即托物言志。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3分)A.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B.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蝉》)C.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题菊花》)D.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寒菊》)14.“竹”是诗歌常见的意象,用来寄托诗人情志。

两首诗都使用了“竹”这一意象,诗人寄托的情志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分)答: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8分)①李煜在《虞美人》中,用“,”两句将景物与人事对比, 写出物是人非之感。

②《出师表》中,诸葛亮自受命以来,夙夜忧叹的原因是“,”。

③《赤壁赋》中作者和友人游赤壁时举酒互动,“,”两句用比喻手法感叹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

④和谐社会,人和大自然的植物、动物一起生活在地球村。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用“,”两句,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写了这种恬淡祥和的生活。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2.D (“更喜欢"错)(3分)13.A(借景抒情)(3分)14.参考答案:①其一用“箨落长竿削玉开”“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写像碧玉一般的新竹挣脱束缚,一夜之间就拔节千尺,脱却尘泥,向上成长,直插云霄,寄托了诗人心怀凌云之志,不愿一直埋没,渴望早日实现的情志;②其四用“古竹老梢惹碧云”,写古竹虽老,仍参天挺拔,梢可拂云,何等挺拔坚韧;“风吹千亩迎雨啸”写大风吹来,千亩的竹子发出排山倒海般的声音,何等雄浑豪迈;“鸟重一枝入酒尊”写风和景明之日,一小鸟气息枝头,其景可入酒樽之中,何等静谧安闲。

《竹》阅读答案

《竹》阅读答案

《竹》阅读答案《竹》阅读答案《竹》阅读答案1春雨过后,竹林里,尖尖的竹笋纷纷破土而出。

一夜之间,新竹遍地。

竹子是怎样长成的呢?它是一年成材的植物。

冬天,竹根在土壤里吸饱了养分,气候开始萌发。

春季,是竹子生长的(初期旺期中期)。

可这时,常常因为土壤比较(干旱干燥),水分不够,笋芽都藏在土里。

等到一场春雨下来,土壤里水分多了,春笋吸足了水分,就破土而出,一日能长一、二尺,有时还能长高一米。

春笋成竹,不到一年时间,就能长成竹林。

竹子能做成笙、笛、箩筐,能制成扁担、竹杠、脚手架,为人民盖房作梁,它都默默无言,甘心情愿。

它的枝丫,扎成扫帚,也能除污去尘;甚至它的落叶,也要和大地拥抱在一起,腐烂成肥料。

它,从根到梢,从竿到叶,把一切都献给了人类。

(1)从下面选出合适的题目,填到横线处。

(只填序号)①竹②竹笋③竹林④竹器(2)把短文中两处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划去。

(3)给“日”字只添一画写出不同的常用字,至少写出4个。

这些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藏”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部,再查____画。

(5)第二自然段的第一个句子是一个()。

A.疑问句B.设问句C.反问句(6)通读全文后,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下面的括号内。

①竹林②新竹③春笋()一夜之间能长一、二尺,()不到一年能长成()。

(7)选字填空:梢竿叶这篇短文介绍竹的用途的顺序是()→()→()(8)本文主要写了竹(),赞扬了竹()。

A.成材迅速B.无私奉献C.用途广泛D.默默无闻参考答案:(1)①(2)旺期中期干旱(3)申由甲目(4)Z艹14(5)B(6)③②①(7)竿梢叶(8)BD《竹》阅读答案2【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古诗词欣赏李贺《昌谷北园新笋四首》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词欣赏李贺《昌谷北园新笋四首》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李贺其一箨落①长竿②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其四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③归卧叹清贫。

风吹千亩迎雨啸,鸟重一枝入酒尊。

[注]①箨(tu)落:笋壳落掉。

②长竿:新竹。

③茂陵:地名。

《史记·司马相如传》记载“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

14.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君看母笋是龙材”和《李凭篌引》中“空山凝云颓不流”皆属侧面描写。

B. “鸟重一枝入酒尊”句,言鸟栖竹枝之景映入酒樽,表现出清冷孤寂的心境。

C. 两首诗中都运用比喻,一状新竹之形,一摹老竹之声,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D. 相较于第二首中“惹碧云”的古竹,作者更喜欢第一首中“抽千尺”的新竹。

15. 竹是诗歌常见意象,寄托诗人情志。

两首诗都写到了竹子,请分别分析“新竹”与“古竹”这两个意象,并简要概括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成长启示。

【答案】14. D 15. ①新竹拔节千尺、脱却尘泥,寄托了作者的凌云之志;②古竹梢可拂云、挺拔坚韧,表现出作者对自身处境的感叹;③启示我们即使遭遇坎坷,也不能泯灭凌云之志。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两句,总结前文的比喻,指出了学习的本质。

(2)李白《蜀道难》中把夸张与神话融为一体直写山高,而且以水险衬托山势高危的两句诗是:“___,___。

”(3)周敦颐《爱莲说》中“___,____”两句,从香气、姿态角度进行描写,突出了莲清逸超群的品格。

【答案】 (1). 君子生非异也 (2). 善假于物也 (3).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4).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5). 香远益清 (6). 亭亭净植【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

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

古代诗歌李贺《竹》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代诗歌李贺《竹》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代诗歌李贺《竹》阅读练习及答案(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竹李贺①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喜。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

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②【注】①李贺是唐代诗人,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属“王孙”,但系远支,与皇族关系已很疏远,而且一生郁郁不得志,英年早逝。

②三梁:古人帽中横的硬村,用竹制成。

汉唐冠帽有五梁、三梁、两梁的制度。

天子戴五梁进贤冠,太子诸王戴三梁进贤冠。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的第一、二句,俯看竹子倒映水中、水波荡漾,仰观竹影凌空而上,一片生机。

B.三、四句写竹林小径所见,笋尖上挂着露珠,竹根快被青苔遮住,环境十分幽雅。

C.诗的前四句写竹子潇洒的风度、劲直的气节,为后面诗人直抒其志作了充分铺垫。

D.后四句转换笔法,描写竹子的功用,寄寓作者的感慨,抒发了作者的怀抱与希望。

15.有人评价这首诗以一“喜”字贯穿全诗,你同意吗?请结合内容作简要分析。

14.(3分)C(“直抒其志”错,这首诗是托物言志,属间接抒情。

)15.(6分)(1)同意。

首先,在诗人的眼中,无论是竹子水中倒影的姿态,还是挺拔向上的状态,都充满了生机,可爱的翠竹,幽雅的环境,给诗人情不自禁的喜悦之感。

其次,诗人写竹,意在寄兴。

诗人怀不世之才,自信中充满期许,渴望能像竹子一样被重用,济世报国,其情其志,于诗中时时可见,所以“喜”溢于诗中。

(2)不同意。

竹子那潇洒的风度、劲直的气节,竹子的被重用,虽然令诗人歆羡和感慨,但终其一生,始终是郁郁不得施展,于吟物之中寄托自己的失意,所以是明“喜”实“愁”,以乐见衬悲情。

(可以任选观点作答,意思相近即可酌情给分)。

六年级语文竹阅读理解

六年级语文竹阅读理解

六年级语文竹阅读理解在六年级的语文学习中,阅读理解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它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逻辑能力。

以下是一篇关于“竹”的阅读理解材料,供同学们练习。

在中国古代,竹子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意义。

它不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更是文人墨客笔下的重要元素。

竹子以其坚韧、高洁、清雅的特性,成为了君子的象征。

在许多古诗文中,竹子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等名句,都展现了竹子的高洁之美。

竹子的生长速度非常快,它能够在短短的几年内长成高大的竹子。

竹子的茎是中空的,象征着虚心。

它的叶尖尖而细,犹如利剑,象征着坚强和锐利。

竹子的根深深地扎入土壤,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生长,这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在日常生活中,竹子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被用来制作家具、乐器、工艺品等。

竹子的纤维质地坚韧,可以用来制作纸张。

此外,竹子的嫩芽——竹笋,也是一种美味的食材,深受人们的喜爱。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竹子的生长环境受到了威胁。

过度的砍伐和环境破坏使得竹林面积减少,这对生态平衡造成了影响。

因此,保护竹林,合理利用竹子资源,成为了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在阅读关于竹子的文章时,我们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理解竹子的文化象征意义;其次,了解竹子的生长特性和生态价值;最后,思考如何保护竹子,维护生态平衡。

通过这样的阅读和思考,我们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还能增强环保意识,为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做出贡献。

这篇阅读理解材料通过介绍竹子的文化意义、生长特性、应用价值以及保护竹子的重要性,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同时,也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环境保护,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竹》阅读答案精选十篇

《竹》阅读答案精选十篇

《竹》阅读答案《竹》阅读答案「篇一」竹轩诗兴张镃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注〕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1)诗的前两联描写了诗人怎样的竹轩生活?(4分)答:(2)诗的尾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4分)答:参考答案:12.(8分)(1)(4分)描写了清风吹开柴门,刚辟的小径新栽了许多竹子,作者当轩静坐,品茗焚香,细细的竹影洒落在茶碗里,竹叶的清音似乎随着篆烟轻轻飘来的.情景(3分),表现了诗人清幽闲雅的生活(1分)。

(2)(4分。

言之成理即可。

)主要运用了虚写(或联想、想象)手法(1分)。

作者想象冬季雪压竹枝,配以凌寒开放的梅花,更显清净雅致的情景(1分),表现出诗人高洁、闲雅的情趣(2分)。

《竹》阅读答案「篇二」《枯竹》①我在北风呼呼的野外,遇见了它——一株枯竹,静静地斜卧在清翠的众竹前,像白发苍苍的垂暮老人,显得那么另类。

②竹仿佛是邻家的小哥哥,一直在我的童年里俊朗地挺立着,伴我走过懵懂无忧的童年。

③犹记得,小时候,雨后的春日里,我在竹林里咔嚓咔嚓地掰断少年般稚嫩的春笋,拿回家,母亲的巧手把它变成一盘鲜嫩的笋丝炒肉,令人食欲大增;燥热的夏日里,竹林间声声蝉唱送来阵阵清凉,我和一帮小伙伴举着小竹竿到竹林里捕蝉。

秋日里,竹林里秋虫啁啾着告诉我它们的童年故事;冬天下雨的夜里,雨打竹叶发出清脆悦耳的沙沙声,像一首摇篮曲,伴我进入温暖的梦乡悠悠岁月里回首,一株株绿竹在我的童年里摇摇曳曳,每一片竹叶,都依附着一件难忘的童年趣事。

④面前的这株枯竹,枝干枯黄,一身萧索,在踌躇满志、正值青春的众竹面前,是那么惹眼,禁不住引我遐思连连——我仿佛见到了它的前身:某个雨后的春日早晨,它憨憨地从土里钻出头来,好奇地看着这个大千世界,抖落身上的旧盔甲,用力拔长。

宁静的夏夜它与清风交谈,与明月对望,它聆听夏蝉的歌唱,它知悉秋虫的心事,它也团结土壤,与寒风对抗。

江西省南康中学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模拟试题

江西省南康中学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模拟试题

江西省南康中学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模拟试题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洗竹王贞白①道院竹繁教略洗②,鸣琴酌酒看扶疏。

不图结实来双凤,且要长竿钓巨鱼。

锦箨裁冠添散逸,玉芽修馔称清虚有时记得三天事,自向琅开③节下书。

竹罗隐篱外清阴接药阑④,晓风交戛⑤碧琅玕。

子猷⑥死后知音少,粉节霜筠谩岁寒。

【注】①王贞白(公元875年—公元958年):字有道,号灵溪,信州永丰(今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人。

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

②略洗:稍加砍除丛竹的繁枝。

③琅玕:翠竹的美称。

下文“箱筠”义同。

④药阑:即药栏,庭园中芍药花的围栏,亦泛指一般花栏。

⑤交戛:交错缠结。

⑥王徽之(公元38年—公元386年),字子猷,东晋名士、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第五子。

生性高傲,放诞不羁,时常东游西逛,后来索性辞官,住在山阴。

(1)两诗中“竹”的意象都有哪些作用?请简要概括。

(2)同为咏竹诗,两人所表达的情感态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1)①以竹林之茂密,渲染清幽之气氛;②烘托诗人高雅的志气、节操;③作为行文线索,贯串全诗内容。

(2)相同点:①两诗都塑造了竹子的清俊形象,寄托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欣赏竹林风光,终日相依。

②两诗都表现了诗人高雅的志节情趣,寄托了淡泊处世的人生理想,诗人爱竹成癖,以竹为友。

不同点:王诗要用长竿“钓巨鱼”,暗示他有高远的情怀,渴望有朝一日能报效朝廷,建功立业;而罗诗则运用典故,表示他更愿意过散淡悠闲的生活。

【解析】【分析】(1)两首诗都是写竹,是行文线索,贯串全诗内容;“道院竹繁教略洗”“篱外清阴接药阑”,写竹林之茂密,渲染清幽之气氛;“自向琅矸节下书”“粉节霜筠漫岁寒”,用竹烘托诗人高雅的志气、节操。

(2)《洗竹》是唐代诗人王贞白所作,表达了作者具有远大的抱负和高雅的情怀。

以竹林之茂密,渲染清幽之气氛,烘托诗人高雅的志气、节操。

作为行文线索,贯串全诗内容。

这首诗塑造了竹子的清俊形象,寄托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

部编高考 诗歌鉴赏技巧习题训练解析

部编高考 诗歌鉴赏技巧习题训练解析

部编高考诗歌鉴赏技巧习题训练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李贺其一箨落①长竿②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其四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③归卧叹清贫。

风吹千亩迎雨啸,鸟重一枝入酒尊。

【注释】①箨(tu)落:笋壳落掉。

②长竿:新竹。

③茂陵:地名。

《史记·司马相如传》记载“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看母笋是龙材”和《李凭篌引》中“空山凝云颓不流”皆属侧面描写。

B.“鸟重一枝入酒尊”句,言鸟栖竹枝之景映入酒樽,表现出清冷孤寂的心境。

C.两首诗中都运用比喻,一状新竹之形,一摹老竹之声,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D.相较于第二首中“惹碧云”的古竹,作者更喜欢第一首中“抽千尺”的新竹。

(2)竹是诗歌常见意象,寄托诗人情志。

两首诗都写到了竹子,请分别分析“新竹”与“古竹”这两个意象,并简要概括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成长启示。

2.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各题。

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辛弃疾独立苍茫醉不归。

日暮天寒,归去来兮。

探梅踏雪几何时。

今我来思,杨柳依依。

白石冈头曲岸西。

一片闲愁,芳草萋萋。

多情山鸟不须啼。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1)词的上片前三句渲染了①________的氛围,交代这是一首②________的诗歌(填写诗歌题材)。

(2)辛弃疾写词尤擅于用典,往往对其稍加改造便别出新意。

请结合本词,通过用典来抒情的角度试举两例加以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西江月①苏轼照野弥弥②浅浪,横空隐隐层霄③。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①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时作。

②弥弥:水波翻动的样子。

③层霄:弥漫的云气。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濒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即欲眠于芳草。

竹现代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竹现代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竹现代文阅读原文附答案《竹》现代文阅读原文春雨过后,竹林里,尖尖的竹笋纷纷破土而出。

一夜之间,新竹遍地。

竹子是怎样长成的呢它是一年成材的植物。

冬天,竹根在土壤里吸饱了养分,气候开始萌发。

春季,是竹子生长的(初期旺期中期)。

可这时,常常因为土壤比较(干旱干燥),水分不够,笋芽都藏在土里。

等到一场春雨下来,土壤里水分多了,春笋吸足了水分,就破土而出,一日能长一、二尺,有时还能长高一米。

春笋成竹,不到一年时间,就能长成竹林。

竹子能做成笙、笛、箩筐,能制成扁担、竹杠、脚手架,为人民盖房作梁,它都默默无言,甘心情愿。

它的枝丫,扎成扫帚,也能除污去尘;甚至它的落叶,也要和大地拥抱在一起,腐烂成肥料。

它,从根到梢,从竿到叶,把一切都献给了人类。

《竹》现代文阅读题目及答案1、从下面选出合适的题目填入文前的横线上。

(2分)①竹②竹笋③竹林④竹器2、把短文中两处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划去。

(2分)3、给日字只添一画写出不同的常用字,至少写出4个。

这些字___申____由_____甲_____目_____旦_____旧_____(4分)4、藏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_Z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部,再查__14_画。

(3分)5、第二自然段的第一个句子是一个(B)。

(2分)A。

疑问句B。

设问句C。

反问句6、能读全文后,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下面的括号内。

(3分) (③)一夜之间能长一、二尺,(②)不到一年能长成(①)①竹林②新竹③春笋7、这篇短文介绍竹的用途的顺序是(竿)(梢)(叶)(3分)梢竿叶8、本文主要写了竹(B ),赞扬了竹(D)。

(4分)A。

成材迅速B。

无私奉献C。

用途广泛D。

默默无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李贺①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喜。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

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注】①李贺是唐代诗人,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属“王孙”,但系远支,与皇族关系已很疏远,而且一生郁郁不得志,英年早逝。

②三梁:古人帽中横的硬村,用竹制成。

汉唐冠帽有五梁、三梁、两梁的制度。

天子戴五梁进贤冠,太子诸王戴三梁进贤冠。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第一、二句,俯看竹子倒映水中、水波荡漾,仰观竹影凌空而上,一片生机。

B.三、四句写竹林小径所见,笋尖上挂着露珠,竹根快被青苔遮住,环境十分幽雅。

C.诗的前四句写竹子潇洒的风度、劲直的气节,为后面诗人直抒其志作了充分铺垫。

D.后四句转换笔法,描写竹子的功用,寄寓作者的感慨,抒发了作者的怀抱与希望。

15.有人评价这首诗以一“喜”字贯穿全诗,你同意吗?请结合内容作简要分析。

14.(3分) C(“直抒其志”错,这首诗是托物言志,属间接抒情。


15.(6分)
(1)同意。

首先,在诗人的眼中,无论是竹子水中倒影的姿态,还是挺拔向上的状态,都充满了生机,可爱的翠竹,幽雅的环境,给诗人情不自禁的喜悦之感。

其次,诗人写竹,意在寄兴。

诗人怀不世之才,自信中充满期许,渴望能像竹子一样被重用,济世报国,其情其志,于诗中时时可见,所以“喜”溢于诗中。

(2)不同意。

竹子那潇洒的风度、劲直的气节,竹子的被重用,虽然令诗人歆羡和感慨,但终其一生,始终是郁郁不得施展,于吟物之中寄托自己的失意,所以是明“喜”实“愁”,以乐见衬悲情。

(可以任选观点作答,意思相近即可酌情给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