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的生化指标及诊断治疗方法课件
常见生化检验指标临床意义PPT课件
生化检验指标解读注意事项
排除干扰因素
注意排除饮食、药物、标本采 集等因素对生化检验指标的影
响。
结合临床信息
充分了解患者的临床表现、体 征和其他检查结果,避免片面 解读生化检验指标。
动态监测
对于异常的生化检验指标,需 进行动态监测,观察其变化趋 势。
个体化评估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个体化 评估生化检验指标的意义和临
04
生化检验指标的解读与 注意事项
生化检验指标解读原则
综合分析
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 现和其他检查结果,全 面分析生化检验指标的
意义。
动态观察
观察生化检验指标的动 态变化,了解病情进展
和治疗效果。
参考值判断
鉴别诊断
根据不同年龄、性别、 生理状态等参考值范围, 判断生化检验指标是否
正常。
通过比较不同疾病或病 理状态下的生化检验指 标变化,鉴别诊断疾病。
肾病诊断
尿素氮(BUN)
升高常见于肾功能不全、肾炎、 肾衰竭等肾病,是评估肾功能 的重要指标。
尿酸(UA)
升高常见于痛风、肾功能不全 等肾病,也是评估肾脏功能的 重要指标。
总结词
肾病诊断中,生化检验指标可 以反映肾脏功能状况,有助于 判断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肌酐(CREA)
升高提示肾功能受损,也是评 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
常见生化检验指标临床意义ppt课 件
目录
• 引言 • 常见生化检验指标 • 生化检验指标的临床意义 • 生化检验指标的解读与注意事项 • 生化检验指标的临床应用前景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了解常见生化检验指标的临床意义,有助于医生准确诊断疾病、评估病情和制定治 疗方案。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幻灯片
1、精氨酸加压素 2、内皮素 3、细胞因子 4、钠尿肽:包括心房钠尿肽(ANP)、脑钠尿肽
(BNP)和C型钠尿肽(CNP)。心衰时,血浆 ANP和BNP水平升高,其升高程度与心衰严重程度 正相关,可作为评定心衰进程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一)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Ø 人体内AST分子量约100 kD,在心肌中 含量最高,因此而具有相对心肌分布特 异性。
Ø AMI发生后6~12 h血液中AST始出现升 高,24~48 h达峰值,若无再损伤发生, 5~7 d 恢复正常水平。
临床意义及评价
Ø 因其体内分布广泛,多种器官病变均可致血 中水平升高,特异性不高;此外,红细胞亦 富含AST,轻度溶血即可致AST水平非病理 性显著升高。
Ø不适宜用作再灌注标志。 Ø 不提倡以LD及其同工酶作为心肌损伤标志。
(三)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多因素导 致动脉壁增厚、变硬、弹性减弱和管腔缩小; 病变动脉壁内层形成很多黄色粥样的斑块,局 部出现脂质、复合糖类的积聚,易形成血栓, 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动脉的退化和钙化。
AS的病理机制
AS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过程 。 ▪ 脂质深入学说 ▪ 血管内膜损伤学说 ▪ 血栓形成学说
Ø LD1主要分布于心肌,因此,心肌损伤 时血中LD以LD1为主,并由此导致LD2 的相对比例下降,出现LD1/ LD2>1的比 值反转(flipped LD isoenzyme ratio)特点。
评价
Ø不能满足AMI早期诊断需要。血中升高出现 时间较迟,同工酶谱检测周期较长。
Ø特异性低。分布广泛,红细胞LD同工酶谱 与心肌相似 ,溶血亦可表现为LD1/ LD2>1比 值反转。LD活性诊断AMI的特异性仅53%, LD1/ LD2反转特异性亦仅85%~90%。
《心肌标志物检查》课件
05
心肌标志物检查的未来发展与展 望
心肌标志物检查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高灵敏度检测技术
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心肌标志物的检测将更加精准和灵敏,有 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心肌损伤。
自动化检测设备
新型的自动化检测设备将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人为 误差。
床旁即时检测(POCT)
便携式心肌标志物检测设备将使得床旁即时检测成为可能,为急救 和紧急情况下的诊断提供便利。
详细描述
B型钠尿肽是由心肌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在心衰时分泌增加,通过检测B型钠尿肽的浓度可以评估 心衰的严重程度,同时有助于预测患者的预后。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检测
总结词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检测具有早期诊断心肌损伤的优势,尤其在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
详细描述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是心肌细胞内的低分子量蛋白质,在心肌损伤时快速释放入血,通过检测心型脂 肪酸结合蛋白的浓度可以早期发现心肌损伤,为及时治疗提供依据。
03
心肌标志物检查的方法与技术
心肌酶谱检测
总结词
心肌酶谱检测是心肌标志物检查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检测 心肌酶的活性,评估心肌损伤程度。
详细描述
心肌酶谱检测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等指标的检测,这些酶在心肌损 伤时释放入血,通过检测其活性可以帮助判断心肌损伤的程 度。
肌钙蛋白检测
总结词
肌钙蛋白检测是心肌标志物检查的重 要手段,对诊断心肌梗死具有高敏感 性和特异性。
详细描述
肌钙蛋白是心肌细胞内的结构蛋白, 当心肌受损时释放入血,通过检测肌 钙蛋白的浓度可以早期发现心肌损伤 ,尤其在心肌梗死的诊断中具有重要 价值。
(医学课件)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PPT幻灯片
●危险分层
建议结合患者病史、症状、生命体征和体检发现、心电图和实验室检 查,给出初始诊断和最初的缺血性及出血性风险分层(Ⅰ,A)。
一、临床表现 除临床统一使用的风险特征如高龄、糖尿病和肾功能不全外,发病时
的临床表现能高度预测早期预后。患者的胸痛症状频繁发作,就诊时 心动过速、低血压、心力衰竭和新出现的二尖瓣反流,提示预后不良, 需尽快诊断和处理。 二、心电图表现 发病初的心电图表现与患者预后相关。 三、生化指标 虽然hs-cTnT和hs-cTnI的诊断准确性相当,但hs-cTnT的预后价值更大。 cTn升高及其幅度有助于评估短期和长期预后(Ⅰ,B),就诊时hs-cTn 水平越高,则死亡风险越大。对心肌梗死患者,可在3天或第4天检测1 次cTn,评估梗死面积和心肌坏死的动态变化(Ⅱb,B)。应用经过选 择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尤其是B型利钠肽,可提高对预后判断的准确性 (Ⅱb,B)。
8
TIMI评分
危险因素
•年齡≥65岁; •≥3个或以上冠心病危险因素(糖尿病、 高血压、家族史、脂质异常、吸烟) •已知冠脉狭窄≥50%; •过去7天已用过阿司匹林; •严重心绞痛(24H内发作>2次); •ST段变化≥0.5mm; •心肌坏死标志物升高
评分
1 1
1 1 1 1 1
9
10
11
16
3. 钙通道阻滞剂(CCB): 持续或反复缺血发作、并且 存在β 受体阻滞剂禁忌的NSTE-ACS患者,非二氢吡啶类 CCB(如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应作为初始治疗,除外临 床有严重左心室功能障碍、心源性休克、PR间期>0.24s或 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而未置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Ⅰ, B)。
心电监测,直至明确诊断或排除NSTEMI(Ⅰ,C),并酌情将NSTEMI 患者收入监护病房(Ⅰ,C)。对心律失常风险低危的NSTEMI患者, 心电监测24h或直至PCI(Ⅱa,C);对心律失常风险中危至高危的 NSTEMI患者,心电监测>24h(Ⅱa,C)。 五、出血风险评估 可使用CRUSADE评分量化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出血风险(Ⅱb,B)
临床生化指标解读——心肌类
临床生化指标解读——心肌类急性心肌梗塞(AMI)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AMI致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能早期诊断,从而延误了疾病治疗的急救时间。
据统计,1/4~1/3的AMI患者并没有明显的胸痛症状,而40 %-50%的患者心电图也不能检出缺血异常,使用灵敏度更高、特异性更好的生化指标进行早期诊断,对减少AMI的漏诊、误诊,挽救更多的AMI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心肌损伤早期诊断的主要生化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做了总结:肌酸激酶(CK):CK与CK-MB、肌红蛋白(Mb)等都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心肌损伤标志物代表,也是AMI患者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主要参考指标。
CK是心肌损伤临床诊断过程中首要的非酶类蛋白指标,其广泛存在于人体的骨骼肌和心肌细胞之中, 属于低分子氧合血红蛋白的一种。
CK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循环过程中,心肌损伤发生的1-2 h后即可检出高于正常值, 6 -7 h 后达到峰值, 而后逐渐降低并恢复至正常水平, 这一过程通常会持续24 h左右的时间。
肌酸激酶同功酶(CK -MB):CK -MB曾一度被认为是诊断心肌损伤特别是心肌梗死的“金标准”而广泛应用多年。
CK -MB 在胸痛后3-8h开始升高,9 -30h达到高峰,48 -72h恢复正常。
CK -MB的出现时间较传统酶学指标要早,特异性和敏感度也相对要高。
CK -MB 用于诊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AMI),阳性率可达到80 %,CK -MB 的血清水平与AMI 的梗死面积呈正相关。
CK -MB还可以作为溶栓再灌注的观察指标。
然而CK-MB对于心肌微小损伤不能检出,且特异性欠佳。
肌红蛋白(Mb):Mb的释放时间早,12h内几乎所有AMI患者Mb 都有升高,升高幅度大于各种心肌酶,增高倍数为5-20 倍,其敏感度较高。
但由于诊断窗口期短,只能作为AM I 早期诊断指标。
在临床上,若胸痛< 6h,发病后6-12h Mb不升高,可除外AMI。
Mb频繁出现增高,提示原有心肌梗死仍在继续。
心肌损伤生化标志
MB2/MB1
cTNT
cTNI
LDH
受 肾 功 能 影 响
是
否
是
否
是
是
否
初 次 测 得 时 间 ( h ) 升 高 持 续 时 间 ( h )
1-3
1、骨骼肌疾病 或损伤时特异性 很差 2、迅速恢复到 正常,结果限制 其后期敏感性。
有
是 较 CK-MB 亚型更方便的 早期标记物, 快速释放使得 肌红蛋白可用 于 监 测 MI 患 者
诊断和治疗意 义大 临床试验证明 其单次测定是 诊 断 NSTEMI (包括微灶心 肌损害)的有 效方法。临床 医生应了解本 院的诊断数值
18
对疑似AMI患者,早期标志物应做: 肌红蛋白、CK-MB、cTnI三项,肌红蛋 白仅为过筛试验,CK-MB(-),cTnI (+)者仍为高危患者,CK-MB和cTnI 均为阴性,临床症状可疑者,还需做3, 6,9,12小时cTnI的动态观察,以减少 AMI的漏诊。
19
各种心肌坏死生化标记物的特点
3-6 7-14 12-14
Mb
2-3
12
1
21
用于评估与处理12导联ECG上无ST段抬高的ACS患 者的心脏生化标记物
标记物 优点 缺点 可用 性 评注 临床建议
肌红蛋白
1、敏感性高 2、有助于早 期发现MI 3、发现再灌 注 4、对除外 MI非常有用
1、危险度分 层的有力工 具 2、敏感性和 特异性高于 CK-MB 3、发现两周 内的近期MI 4、有助于选 择治疗方法 5、发现再灌 注
心肌梗死的生化指标及诊断治疗方法ppt课件
心电图变化
三种基本心电图变化: (一)缺血性改变
(二)损伤型改变
(三)坏死型改变
19
Your company slogan
缺血型改变
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后,最早 出现的是T波缺血型改变, 若缺血发生于心内膜面,T 波呈对称性,高而直立; 若缺血发生于心外膜面, 则出现对称性T波倒臵。
20
Your company slogan
◈
结构功能:肌红蛋白主要存于横纹肌(心肌、骨骼肌)细胞中,
在细胞膜的氧化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因其为小分子物质,当心
肌细胞发生损伤时,Mb是最早进入血液的生物的标志物,其扩散 入血的速度比CK-MB 或cTnT更快。但因肌红蛋白在骨骼肌中也有 表达,故骨骼肌损伤时也可有大量肌红蛋白释放,不具有心肌特 异性。 ◈ 释放形式: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1-2小时后就可在血中检测到增高;
☞ 释放形式:胸痛发生后4-6小时CK-MB水平开始升高;12-24小
时到达峰值;在72小时内恢复正常; ☞ 临床意义:出现也较早,具有高度的敏感性。是AMI诊断的早期 标志物之一,CK-MB特异性和敏感性不如肌钙蛋白,但仍是发现 较大范围心肌坏死的一种非常有用的标记物。然而CK-MB正常不 能除外微灶心肌损害。
12
Your company slogan
三个心肌标志物应用比较
心标 志物
CKMB
优点
缺点
1.特异性低 2.在心肌梗死早期(6小 时内)和晚期(36小 时后)对微小损伤灵 敏度低 1.特异性低
临床应用建议
以前的“金标准”, 仍然有意义,渐渐被 肌钙蛋白取代
1. 快速,廉价 2. 能检测早期梗塞再形成
☞ 临床意义:肌钙蛋白具有高度心肌特异性和灵敏度,发病后出
心肌梗死之心梗标志物PPT课件
10
急性冠脉综合症(ACS)
➢急性冠脉综合症(ACS): 世界上第一大死亡原因, 占人们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 在欧洲和美国,每年有超过5百万患者出院,
每年总花费2150亿美元。
(AMI)
导致冠脉持续、完全阻塞
● ST段抬高的AMI形成的血栓通常 为富含红细胞和纤维蛋白的红血栓。 而非ST段抬高型心梗通常为富含血 小板的白血栓所致
7
AMI引发心源性猝死-国内
• 2007年医科院研究结果提示,我国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为 41.84/10万,全国每年约为54.4万,男性高于女性。
• 心脏病突发猝死名人:马季、高秀敏、古月、王小波、 侯耀文…
8
AMI引发心源性猝死-国外
• 在美国,每年大约有30万到40万的人死于心源性猝死( 70年代,约 60万/年);
• 在欧洲英、德、北欧等国也较多,心脏性猝死占猝死45~66%
• 在日本心脏性猝死每年超过3万人,约为交通事故死亡的3倍
• 1998年9月21日美国“超级女飞人” 格里菲斯-乔依娜因心脏病发作 在家中猝死;2004年4月19日凌晨麦当劳全球总裁吉姆·坎塔卢波 (Jim Cantalupo)家中猝死。
24
各指标的用途
适应症
B型尿 钠肽
辅助诊断急性心肌梗 死
-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进 行风险分级
✓
肌钙蛋 白I
✓
✓
肌酸激 酶同工
酶
✓
-
辅助诊断充血性心衰
✓
-
-
评估充血性心衰的严 重性
✓
-
-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生化指标及检测方法
26
在人心肌组织内cTnI的含量约为5mg/g湿重组织。生 理状态下,cTnI以两种形式存在于心肌细胞内,少量 cTnI (3%~5%)游离于细胞浆中以游离形式存在,为可 溶性,大部分以结构蛋白形式固定于心肌肌纤维上, 为不可溶性。
正常人血液中cTnI含量一般低于0.3μg/L,当心肌细胞 胞膜完整性因缺血或缺氧等受到破坏时,游离的cTnI 可迅速透过细胞膜进入血流,随着损伤加重,结合部 分的cTnI被分解出来,成为游离的cTnI不断释放入血, 导致cTnI持续升高。
AMI发病突然,急性期死亡率约为30%。对其早期诊 断,以便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是减低急性心肌梗死 的死亡率和合并症、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精品课件
5
诊断AMI的条件有:临床症状、心电图异常和生化指 标等。
但大约1/3的AMI病人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约1/2的 病人心电图不能出现特征性ST段改变,此时生化指标 的改变在AMI诊断和指导治疗中就显得非常重要.
精品课件
标志物名称 分子量
C反应蛋白 (CRP)
糖原磷酸化 酶BB(GPBB)
脂肪酸结合 蛋白(FABP)
肌球蛋白轻 链(MLC)
肌红蛋白 (Mb)
肌酸激酶 MB(CK-MB)
心肌肌钙蛋 白T(cTnT)
心肌肌钙蛋 17 白I(cTnI)
120000 188000 14500 220000 178000 86000 37000 22500
精品课件
㈣、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13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H-FABP ) 血清H-FABP在AMI早期(0~3小时)即可检测到。 H-FABP自上世纪90年代起开始作为诊断AMI的早期诊
断指标,它对诊断AMI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均 较高。但 目前临床应用还不广泛,它与肌红蛋白一样,缺少对 心脏的特异性。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与护理PPT课件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康复锻炼计划,共同 监督患者完成康复任务。
与家属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 化和心理状态,共同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
04 院内转运与远程救治网络建设
院内转运安全保障措施
转运前评估
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确定转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制定详细的 转运计划。
转运团队组建
组建专业的转运团队,包括医生、护士、司机等,确保转运过程中患 者安全。
轻疼痛。
家属心理支持
与家属沟通,指导家属给予患 者情感支持和理解,共同帮助
患者度过心理难关。
家属教育及协作方式
疾病知识教育
护理技能培训
向家属讲解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知识,包 括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等。
指导家属掌握基本的护理技能,如协助患 者翻身、拍背排痰、测量生命体征等。
协助康复锻炼
建立有效沟通
患者及家属配合度不高
部分患者及家属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认知不足,导致配合度 不高,影响救治效果。需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提 高配合度。
新技术应用前景预测
远程医疗技术
01
随着远程医疗技术的发展,未来可实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远
程监测、诊断和治疗,提高救治效率和覆盖面。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02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心电图、血液检测等数据进行智能分析,
救治挑战
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突然、病情凶险,且部分患者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或漏 诊,给救治工作带来一定挑战。同时,基层医院救治能力有限,转运过程中风险 较高,也增加了救治难度。
02 急救流程与措施
初步评估与紧急处理
询问病史,了解症状
询问患者是否有胸痛、胸闷、心悸等 症状,了解症状发作的时间、频率和 程度。
心梗标志物
2型心梗)
急危重症的快速诊断解决方案
急危重症的快速诊断解决方案
快速排除对伴有胸痛和/或急性呼吸困难的急诊患者尤
其有用,因为大多数患者不会有急性冠脉综合症或急性
心力衰竭: 疑似ACS患者中少于25%的人患有缺血性心脏疾病; 生物标志物检测有助于高效分诊,减少过度住院,有助 于风险分层和治疗指引。
4、H-FABP: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是心脏中富含的一种新型小胞质蛋白, 心肌缺血性损伤出现后,H-FABP可以早在胸痛发作后1-3小时在血液中被发现,6-8小
时达到峰值,血清水平在24-30小时内恢复正常。
心肌梗死标志物
Myo 分子 质量 心肌 特异性 受肾功能 影响 初次测得 时间(h) 升高持续 时间(h) H-FABP CK-MB MB2 MB1 cTnT cTnI LDH
心内科/ 急诊科 / 妇产科
心肌创伤患者 充血性心功能不全患者 心衰患者
儿科 血液科/ 肿瘤科 肾内科
白血病儿童、外科手术儿童 先天性心脏病等 化疗患者 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 肾脏移植患者 心脏外科手术患者 TAVI(经皮穿刺瓣膜成形术)手术
外科
二尖瓣抓捕(Mitral clip)术 心律失常射频治疗 非心脏手术
黄金时间。
急危重症的快速诊断解决方案
然而,不幸的是:
• 约1/4患者缺乏典型临床症状→ 病史判断阴性 • 约1/2患者心电图没有ST段弓背抬高的表现→ 心电图判断阴性 • 心肌标志物检测:cTn和CK-MB在AMI发病后4-6小时才在血 液中逐渐升高→ 心肌标志物检测阴性
因此,发病6小时内的AMI,临床诊断假阴性率 极高 !!!
禾柏产品特点:与生化对比—结果更准确(散射比透射灵敏度和特异性更高)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ppt医学课件
主要内容
• • • • • • • 定义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治疗原则 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
2
定义
•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 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发生严重持久的缺血 导致心肌坏死。 •
3
病因和发病机制
• 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 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基础上,心肌需血 量猛增或冠脉血供锐减,使心肌缺血达1小 时以上,即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22
健康教育
• (1)自行料理日常生活(2)逐渐增加活动量,参加力
所能及的一些文娱活动与体育活动(如散步,慢跑,骑自 行车,打太极等(3)康复锻炼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有否胸 痛,心悸,呼吸困难,心率失常,血压升高或心电图改变, 一旦出现应立即停止康复锻炼。 • 6.定期门诊随访。
23
8
临床表现
• 4发热:T38°C左右,持续约1周,白细胞增高、 血沉增快,一般在发病24~48小时出现,为坏死 物质吸收所致。 • 5胃肠道症状:可有恶心,呕吐,上腹胀痛,严重 者可有呃逆。 • 体征:心率增快或减慢,心尖区可闻舒张期奔马 律,心音减低,血压下降,有左心衰竭和休克相 应的体征。
9
辅助检查
• 7其他促进心肌代谢药物,抗凝疗法,低分子右旋糖苷等。
17
护理措施
• 1.一般护理 • (1)休息: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第一周前三天绝对 卧床休息:第四天可进行关节主动运动,坐位洗 漱,进餐:第二周坐椅子上进餐,洗手:第三周 逐步离床在室内缓步走动。 • (2)饮食:第一周宜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心功能 不全及有高血压史者限制钠盐摄入 • (3)心理护理:病人常有紧张恐惧心理,情绪紧 张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血液中茶酚胺增高,引起 心率增快,血压升高,使心肌耗氧量增加,诱发 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使病情加重。
《心梗的生化检验》课件
THANKS
谢谢
评估心梗的严重程度与预后
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的动态监测
通过连续监测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的变化,可以评估心梗的严重程度、梗死范围 以及心肌损伤的程度,从而预测患者的预后。
其他生化指标
如B型钠尿肽(BNP)和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等生化指标也可以 用于评估心梗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监测心梗治疗的效果
确保实验室质量控制,避免误 差和干扰因素,确保检验结果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2
CHAPTER
心梗生化检验指标
心肌酶谱
肌酸激酶(Leabharlann 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CK是心肌酶谱中的重要指标,在心梗发生 后CK水平会明显升高。
CK-MB是心肌特异性同工酶,对诊断心梗 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乳酸脱氢酶(LDH)
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的监测
在心梗治疗过程中,通过监测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的变化,可以了解治疗效果以及心肌损伤的恢复情 况。
其他生化指标的监测
如血脂、血糖、尿酸等生化指标也可以用于监测心梗治疗的效果,同时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
04
CHAPTER
心梗生化检验的局限性
假阳性与假阴性的问题
假阳性
由于某些生理或病理原因,可能导致 生化检验结果呈现阳性,但实际上患 者并未发生心梗。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对生化检验数据进行分析,提高诊断 的准确性和效率。
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在生化检验中的应用,如纳米酶、纳米探针等,能够提高 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个性化诊断与治疗
基因检测与心梗风险评估
《心梗的生化检验》PPT课件
心肌梗死时CK与CK-MB的变化
• 开始升高 • 峰值 • 恢复正常 3~4 小时 12~24 小时 2~4 天
常见引起CK变化的因素
• 升高:心梗、病毒性心肌炎、肌肉损伤、手术 后、酒精中毒、肺梗死、剧烈运动、甲减 • 降低:甲亢、恶质病 • 注意:室温4小时或4度12小时会使CK失活
CK-MB
CK-MB
• 升高变化时间与CK一致 • 检测方法为免疫抑制法 • CK-XX 约占97%主要在横纹肌 • CK-XB 约占3%主要在心肌 • CK-BB 约占0%主要在脑组织 • CKMB大于CK理论上不可能,但工作中可能 升高主要见于:心梗、心肌缺血 当CK-MB >90U/L多由于非心肌性CKMB释放, 如恶性肿瘤
BNP 尿钠肽——肽类激素
• BNP——心肌细胞合成,在心室表达,也存在 于脑组织中,当左心室功能不全时,心肌扩张 快速释放入血,调节心脏功能 • 常用于:诊断充血性心力衰竭,当病人心脏开 始出现功能不全时,浓度明显升高
The end,thank you!
谢谢大家,欢迎指正
2.心肌标志物
• 肌红蛋白 • 存在于: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 分子量为17.8KD 小于CKMB、LDH等,更易 透过细胞间隙至血液,所以为最早出现升高的 标志物 • 变化时间 2小时 升高 • 5~12小时峰值 • 18~30小时恢复正常
肌红
• 升高常见于:心梗、手术后、严重肾衰、骨骼 肌创伤、肌萎缩、休克、剧烈运动 • 注意:肌红蛋白一天内会波动,早上9点最高, 下午6点~12点最低,定时抽血才有可比性
CK-MB
• 升高变化时间与CK一致 • 检测方法为免疫抑制法 • CK-XX 约占97%主要在横纹肌 • CK-XB 约占3%主要在心肌 • CK-XX 约占0%主要在脑组织 • CKMB大于CK理论上不可能,但工作中可能 升高主要见于:心梗、心肌缺血 当CK-MB >90U/L多由于非心肌性CKMB释放, 如恶性肿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交流PPT
7
生化指标变化
AMI时会升高的生化指标:
C反应蛋白(CRP);
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
血沉;
心肌酶:肌酸激酶(CK)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乳酸脱氢酶(LDH)
谷草转氨酶(AST)
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
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cTnT) 肌红蛋白(Myo)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30,60,90min再抽血检查
在90min Myo增高
在90min Myo不增高
在3,6h再抽血检查
急性冠脉综合症
cTnT>1.0
0.6<cTnT<1.0
CK-MB(+) 或cTnI(+)
CK-MB (-) 或cTnT(-)
注意!
心肌梗死
小块心肌受损
排除心肌梗死
学习交流PPT
15
乳酸脱氢酶(LDH)
☞ 释放形式:当心肌损伤后,心肌肌钙蛋白复合物释放到血液中 2-4小时后升高,升高的肌钙蛋白能在血液中保持很长时间6-10天 。
☞ 临床意义:肌钙蛋白具有高度心肌特异性和灵敏度,发病后出
现较早,并持续时间较长,是目前AMI早期诊断、预后评价较好的
确 定性心肌标志。cTnT 被ESC/ACC、AHA、IFCC、NACB等国际
☞释放形式:胸痛发生后4-6小时CK-MB水平开始升高;12-24小 时到达峰值;在72小时内恢复正常;
☞临床意义:出现也较早,具有高度的敏感性。是AMI诊断的早期
标志物之一,CK-MB特异性和敏感性不如肌钙蛋白,但仍是发
现较大范围心肌坏死的一种非常有用的标记物。然而CK-MB正
常不能除外微灶心肌损害。 学习交流PPT
谷草转氨酶又名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在心 肌细胞中含量最高,所以当心肌细胞受到损伤时,大 量的酶释放入血,使血清含量增加,临床一般常作为 心肌梗塞和心肌炎的辅助检查,但肝脏损害时其血清 浓度也可升高,当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升高,谷 丙/谷草比值>1时,就提示有肝实质的损害。
急性心肌梗死的生化指 标及心电图变化
心内科学员
学习交流PPT
1
内容提纲
概念及临床表现 病因和发病机制
AMI
生化指标的变化
心电图的变化 基本治疗原则
学习交流PPT
2
心肌梗死的概念(MI)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 是心肌缺血性坏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 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 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 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学习交流PPT
10
肌红蛋白(Myoglobin)
◈ 结构功能:肌红蛋白主要存于横纹肌(心肌、骨骼肌)细胞中,在 细胞膜的氧化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因其为小分子物质,当心肌细 胞发生损伤时,Mb是最早进入血液的生物的标志物,其扩散入血 的速度比CK-MB 或cTnT更快。但因肌红蛋白在骨骼肌中也有表达, 故骨骼肌损伤时也可有大量肌红蛋白释放,不具有心肌特异性。
◈ 释放形式: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1-2小时后就可在血中检测到增高; 6-7小时达到峰值;48小时后恢复正常。
◈ 临床意义:高度的敏感性,是目前能反映心肌损伤最早的生化标志
物之一,肌红蛋白的阴性有助于排除AMI的诊断。肌红蛋白缺乏心
脏特异性,因此不能作单独使用的心肌损伤标记物,但有助于心肌
梗死的早期诊断。
乳酸脱氢酶是体内能量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 的酶。此酶几乎存在于所有组织中,以肝、肾、心肌 、骨骼肌、胰腺和肺中为最多。这些组织中的LDH的 活力比血清中高得多。所以当少量组织坏死时,该酶 即释放血而使其他血液中的活力升高。测定此酶常用 于对心梗、肝病和某些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
学习交流PPT
16
谷草转氨酶(AST)
吸烟、肥胖、糖尿病和缺少体力活动者较易患病。
春、冬季发病较多。
发病时大多无明显诱因,常在安静或睡眠时发病;
部分病人发病于剧烈体力劳动、精神紧张或饱餐
之后。
学习交流PPT
6
发病机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破裂
→血栓形成
斑块破裂 常见诱因
凌晨交感神经兴奋 饱餐、血脂增高、血黏度增加 重体力活动或过度情绪激动, 用力大便 应急状态:休克、外科手术等
3.胃肠道症状:伴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肠胀气等;
4.心律失常:室性最多见,可引起室颤。传导阻滞也较多 见。
5.低血压和休克:心源性。
6.心力衰竭:主要为急性左心衰。右室梗死出现右心衰表
现
学习交流PPT
5
发病特点
男性多于女性,女性发病较晚。
60%~89%的病人伴有或在发病前有高血压,近半 数病人以往有心绞痛。
学习交流PPT
11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结构功能:CK由M和B两个亚单位组成,组成CK-BB,CK-MM, CK-MB三种同工酶,CK-BB主要存在于脑、前列腺等器官,CKMM主要存在于骨骼和心肌,CK-MB则主要存在于心肌,正常 人血液中大部分是CK-MM,少量CK-MB,而CK-BB极少。与 ATP的再生有关,在生理水平上维持细胞内的三磷酸腺苷浓度 。
12
三个心肌标志物应用比较
学习交流PPT
13
AMI后心肌标物出现时间比较
学习交流PPT
14
诊断流程
入院(0时)即查:
1.Myo, 2.cTnT, 3.CKMB
cTnT(+), Myo, CK-MB (+)或(-)
Myo,cTnT,CK-MB均(-), 胸痛>6h
cTnT(-), Myo, CK-MB (+)或(-) 胸痛<6h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学习交流PPT
8
诊断指标
心肌酶学指标不再用于心肌梗死的诊断 。
NACB建议(美国临床生化科学院):
CK-MB、Myo和 cTnT目前应用最广泛 。
学习交流PPT
9
肌钙蛋白(Troponin)
☞ 结构功能:在横纹肌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的蛋白质。有三个亚基 :与原肌球蛋白结合的肌钙蛋白T(TnT)、调节肌动球蛋白ATP酶 活性的肌钙蛋白I(TnI)、和钙结合的肌钙蛋白C(TnC)。心肌肌 钙蛋白复合体在钙离子参与下调节介导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之间的 相互反应,从而维持心肌的舒张与收缩。
学习交流PPT
3
临床表现
持久胸骨后剧烈疼痛 心律失常 休克 心力衰竭 血清心肌酶增高 心电图的改变
学习交流PPT
4
症状
1.疼痛:最先出现,程度较重,持续时间≥30min,烦躁不 安、出汗、恐惧、濒死感。部分人疼痛位于上腹 部,常误诊为急腹症。少数无胸痛,开始即表现为 急性心衰或休克。
2.全身症状:发热、心动过速,WBC,血沉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