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4.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增加量。
6.边际产量: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8.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14.边际成本: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
1.边际生产力: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生产力。
2.边际产品价值: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MP和产品价值P的乘积。
6.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增加的储蓄占增加的收入的比例。
3.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C13.长期成本:是指厂商长期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
8.产权制度:产权是指个人或单位使用资源或资产的权力。
产权制度是指一系列用来确定每个人相对于稀缺资源使用时的地位的经济和社会关系。
4.储蓄函数:一般是指储蓄和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
9.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之间的比例。
8.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条件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
8.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是指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具有适应经济波动而自动增减,并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的特点,一般称这样的财政政策及其效应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9.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是指由扩张型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
10.财政赤字:又称预算赤字,是一国政府财政年度支出超过年度收入的差额。
1.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D7.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9.等成本线: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12.短期成本: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总结
名词解释:1、需求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2、供给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呈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3、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4、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5、无差异曲线:是指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和谐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
6、替代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会多购买价格便宜的商品,少买价格高的商品。
7、收入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应水平。
8、总效应:是指其他条件不变,某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后消费者从一个均衡点移到另一个均衡点时,对该商品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9、消费者预算线,也称消费者可能线、预算约束线,它是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数量组合的线。
10、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11、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当不断地增加一种要素投入量时,增加一单位该种要素投入所须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数量越来越少,即随着一种要素投入的不断增加,一单位该种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12、边际收益(MR):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销售收入。
13、完全竞争: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14、完全垄断: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1。
经济学:研究资源如何最佳配置使人类需要得到最大满足的一门社会科学。
2.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家假设条件:⑴“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条件: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
⑵完全信息的假设条件:商业双方都知道对方的信息,也都知道对方知道的信息。
(双方可以替代为多方)3.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4.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5。
需求定律:需求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负值。
它们都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6.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7。
供给定律:供给曲线表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征,即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值。
它们都表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成同方向变动的规律.1.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8。
均衡:其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9。
局部均衡: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10。
一般均衡:就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11.均衡价格: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12.市场出清状态: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
13。
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14。
需求的变动: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15.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于某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该产品供给数量的变动.16.供给的变动: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1.绝对优势:一国生产一种产品比另一个国生产这种产品技术更先进或成本更低,我们就说该国生产该产品具有绝对比较优势。
2.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衡量)低于其他国家,则这个国家生产该产品具有比较优势。
3.资本密集型产品:生产中技术性较高,需要大量机器设备和资本投入的产品。
4.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中需手工操作,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产品。
5.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认为商品生产不仅需要劳动,还需要资本、土地等要素。
(看书了解)6.规模经济理论:在规模报酬递增时,一国不生产所有商品,而生产一部分,以扩大规模,得到规模效应的效益。
7.最惠国待遇:一国对待所有缔国的待遇必须都想同8.国民待遇:一国给缔约国的企业和人民与本国公民、企业形同的经济待遇。
9.金本位制:各国泉币都与黄金挂钩的国际泉币体系。
10.国际贸易政策:各国当局通过补贴、关税、配额、非关税壁垒等限制进口,鼓励出口的政策。
11.汇率:也称汇价,指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比价,或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
分为间接标价和直接标价两种标价方法。
12.倾销:在国外出售一种商品的价格比海内出售的价格低,或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都构成倾销。
13.未抵消影响的外汇干预:XXX允许本国货币的买卖对基础货币产生影响的干预。
14.浮动汇率制:一国XXX不规定本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的官方汇率,汇率由外汇市场供求自发决定。
15.固定汇率制:一国货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固定,汇率波动仅限于一定幅度内。
16.法定贬值:固定汇率制度下,外国通货由官方行为二升高时,本币产生的贬值。
17.管理浮动:XXX干预外汇买卖,试图影响汇率。
18.国际收支平衡表:在一定时期内,体系记录一国与其他国家一切经济交易、收支状况的报表。
采用复式计帐法,分为常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官方储备项目、误差与遗漏项目。
19.净投资收入:本国在外国货的的资产的利息利润减去外国在本国的资产利息利润。
(完整版)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二章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均衡价格: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在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1%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比较静态分析: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
需求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的反应程度。
第三章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收入所能够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边际替代率递减: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消费者均衡: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效用。
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
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整理汇总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整理汇总《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整理汇总1.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如果一个国家用一单位资源生产的某种产品比另一个国家多,那么,这个国家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与另一国相比就具有绝对优势。
2.逆向选择(Adverse choice)在此状况下,保险公司发现它们的客户中有太大的一部分来自高风险群体。
3.选择成本(Alternative cost)如果以最好的另一种方式使用的某种资源,它所能生产的价值就是选择成本,也可以称之为机会成本。
4.需求的弧弹性( Arc elasticity of demand)如果P1和Q1分别是价格和需求量的初始值,P2 和Q2 为第二组值,那么,弧弹性就等于-(Q1-Q2)(P1+P2)/(P1-P2)(Q1+Q2)5.非对称的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在某些市场中,每个参与者拥有的信息并不相同。
例如,在旧车市场上,有关旧车质量的信息,卖者通常要比潜在的买者知道得多。
6.平均成本(Average cost)平均成本是总成本除以产量。
也称为平均总成本。
7.平均固定成本( Average fixed cost) 平均固定成本是总固定成本除以产量。
8.平均产品(Average product) 平均产品是总产量除以投入品的数量。
9.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 平均可变成本是总可变成本除以产量。
10.投资的β(Beta)β度量的是与投资相联的不可分散的风险。
对于一种股票而言,它表示所有现行股票的收益发生变化时,一种股票的收益会如何敏感地变化。
11.债券收益(Bond yield) 债券收益是债券所获得的利率。
12.收支平衡图(Break-even chart)收支平衡图表示一种产品所出售的总数量改变时总收益和总成本是如何变化的。
收支平衡点是为避免损失而必须卖出的最小数量。
13.预算线(Budget line)预算线表示消费者所能购买的商品X和商品Y的数量的全部组合。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1、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叫最终产品;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叫中间产品。
2、国内生产总值:GDP,是经济社会(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3、国民收入(NI):国民收入是一国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包括工资、租金、利息和利润。
4、重置投资:用来补偿在生产过程中损耗掉的资本设备的投资,亦即折旧。
5、GDP 折算指数:名义GDP 和实际GDP 之比,它衡量了和某一基年相比,报告期各产品的价铬平均变化幅度。
6、均衡产出:与计划总需求相等的产出为均衡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经济主体想要的支出。
7、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之的比率,也就是增加1 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MPC=ΔC/ΔY。
8、乘数效应:是指自发总需求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或者说国民收入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的自发总需求量之间的比率。
9、投资乘数: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变化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Ki=△y/△i。
10、棘轮效应: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在相对收入消费理论中提出,指长期平均消费倾向的稳定性对短期消费减少具有抑制作用。
11、资本的边际效率:MEC,是一种贴现率,该贴现率恰使一项资本物品使用期内各期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该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
它可以被视为将一项投资按复利方法计算得到的预期利润率。
12、投资的边际效率:MEI,当利率下降时,若每个企业都增加投资,资本品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就会上涨,在相同预期收益情况下,利率就会缩小,这个不断缩小的利率就是投资的边际效率。
投资的边际效率小于资本的边际效率。
13、IS 曲线:又称为商品市场均衡曲线,反映商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收入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14、LM 曲线:即为满足货币市场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收入与利率之间正相关关系的曲线。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第一章:供给,需求及有关概念1.经济人: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本性被假设为利己的。
经济人在一切经济行为中都是理性的,即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求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经济人假设是微观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假设之一。
2.完全息:息的充分和息的对称。
即市场主体可以了解一切息,并且市场的所有主体都可以准确迅速的获得这些息。
3.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是有效需求。
4.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
是有效供给。
5.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函数。
需求函数拥有负斜率,形式为Qd=f(p)6.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函数。
供给函数拥有正斜率,形式为Qs=f(p)7.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需求的数量的变动。
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8.需求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它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
9.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供给的数量的变动。
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10.供给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它表现为个供给曲线的移动。
11.内生变量:在经济模型中,该模型所要决定的量,它可以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
12.外生变量: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的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内部条件,本身不在模型内得到说明。
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
13.参数: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即可变得常数,也可被看作外生变量。
14.静态阐发:按照既定的外生变量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阐发方法。
他考查的是在一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彼此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况的特性。
西方经济学(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经济学原理第6版—曼昆)微观部分1.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2.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3.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利益的特性.4.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的特性.5.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6.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的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
7.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8.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9.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10.产权: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11.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12.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13.市场势力:单个经济活动者(或一小群经济活动者)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14.生产率: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数量。
15.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16.经济周期: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
17.循环流量图:一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18.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19.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
20.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21.实证表述:试图描述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观点。
22.规范表述:试图描述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观点。
23.绝对优势:用比另一个生产者更少的投入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
24.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必须放弃的东西。
25.比较优势: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的行为。
26.进口品:在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
27.出口品:在国内生产而在国外销售的物品。
28.市场:由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买者与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
29.竞争市场:有许多买着与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是市场.30.需求量:买着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的数量。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完整篇)
西经名词解释部分第一章1.微观经济学:研究构成整个经济体系最小的基本决策单位的经济行为。
2.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运行,分析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3.实证经济学:目的在于了解经济是如何运行的分析。
4.规范经济学:对经济行动的福利后果的分析或经济政策的制定。
5.内生变量:是在经济体系内部由纯粹经济因素影响自行变化的变量,如市场经济中的价格。
6.外生变量:是在经济体质中受外部因素。
主要是政策因素影响的变量如税率。
(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和外生性双重性质)7.均衡分析:指经济体系中变动着的各种力量处于均衡,以致这以体系每不存在变动要求的状态。
8.局部均衡: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价格的作用,对个别商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形成过程的分析。
9.一般均衡:指在市场上所有商品的供给、需求和价格相互影响的条件下对所有商品的供求均衡状态的分析。
10.静态分析:在经济分析中把注意力集中于均衡位置的分析方法。
11.动态分析:把时间因素导入分析中,注意过程分析的分析方法。
12.边际分析: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之一,是一中决策方法。
通过对增量的对比来决定是否采取或取消一种经济行为。
1.需求定理:当某一商品价格下降时,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对这种商品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就会增加,反之,某种商品价格上升,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对其需求量减少。
商品需求量与价格之间这种互为反方向变化的依存关系称为需求定理。
2.供给定理:在其他情况不变,当某一商品价格上涨时卖者或生产者对这种商品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数量就会增加。
反之,当价格下跌时,供给数减少。
称为供给定理。
3.供求定理:(1)需求增加,使均衡价格上升。
需求减少,使均衡价格下降。
(2)需求增加,使均衡数量增加。
需求减少,使均衡数量减少。
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3)供给增加,使均衡价格下降。
供给减少,使均衡价格上升。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整理汇总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整理汇总1.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如果一个国家用一单位资源生产的某种产品比另一个国家多,那么,这个国家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与另一国相比就具有绝对优势。
2.逆向选择(Adverse choice)在此状况下,保险公司发现它们的客户中有太大的一部分来自高风险群体。
3.选择成本(Alternative cost)如果以最好的另一种方式使用的某种资源,它所能生产的价值就是选择成本,也可以称之为机会成本。
4.需求的弧弹性( Arc elasticity of demand)如果P1和Q1分别是价格和需求量的初始值,P2 和Q2 为第二组值,那么,弧弹性就等于-(Q1-Q2)(P1+P2)/(P1-P2)(Q1+Q2)5.非对称的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在某些市场中,每个参与者拥有的信息并不相同。
例如,在旧车市场上,有关旧车质量的信息,卖者通常要比潜在的买者知道得多。
6.平均成本(Average cost)平均成本是总成本除以产量。
也称为平均总成本。
7.平均固定成本( Average fixed cost) 平均固定成本是总固定成本除以产量。
8.平均产品(Average product) 平均产品是总产量除以投入品的数量。
9.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 平均可变成本是总可变成本除以产量。
10.投资的β(Beta)β度量的是与投资相联的不可分散的风险。
对于一种股票而言,它表示所有现行股票的收益发生变化时,一种股票的收益会如何敏感地变化。
11.债券收益(Bond yield) 债券收益是债券所获得的利率。
12.收支平衡图(Break-even chart)收支平衡图表示一种产品所出售的总数量改变时总收益和总成本是如何变化的。
收支平衡点是为避免损失而必须卖出的最小数量。
13.预算线(Budget line)预算线表示消费者所能购买的商品X和商品Y的数量的全部组合。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西方经济学是指西方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学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和理论体系。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西方经济学名词及其解释:1. 供给与需求(Supply and Demand):供给和需求是指市场上的商品或服务的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的关系。
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和需求的相互关系决定了市场的价格和交易量。
2.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边际效用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满足感。
它用来解释为什么人们会在满足基本需求后,追求更多的商品和服务。
3. 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市场失灵是指在自由市场机制下,由于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公共产品等原因,市场无法有效分配资源和解决社会问题。
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来进行矫正。
4. 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或服务时相对于其他国家具有更低的机会成本。
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分配。
5. 外汇市场(Foreign Exchange Market):外汇市场是国际货币的交易市场,用于买卖不同国家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外汇市场是全球最大、最活跃的金融市场之一,对于国际贸易和投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6. 通货膨胀(Inflation):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升,导致货币的购买力下降。
通货膨胀通常由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或需求的增加引起,影响经济增长和个人消费能力。
7. 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旨在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以达到控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国内货币的目的。
8.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间内波动的周期性变化。
它包括繁荣期、衰退期和复苏期等不同阶段,对经济政策和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1. 供给与需求(Supply and Demand)在西方经济学中,供给与需求是指市场上商品和服务的提供方和需求方之间的关系。
供给表示生产者愿意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数量,需求则表示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
供给与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价格和数量的平衡。
2. 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制度,其中资源的分配主要由市场机制决定,而非政府干预。
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供求关系来决定价格和数量,以实现最高效率的资源配置。
3.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边际效用是指在消费者决策中,每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时,其所带来的额外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分析是衡量消费者对不同商品或服务的额外满意程度,并决定是否购买或消费更多的产品。
4.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机会成本是指当做出一种决策时,所放弃的最佳替代选择的成本。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每一个决策都意味着放弃其他可能的机会。
因此,机会成本是衡量做出某种选择所面临的代价。
5. 外部性(Externality)外部性是指生产或消费活动对除生产者和消费者之外的第三方造成的影响。
它可以是正面的,如生产活动带来的就业机会,也可以是负面的,如工厂排放的污染物。
外部性经常需要政府干预来调节。
6. 通货膨胀(Inflation)通货膨胀是指一种货币购买力下降的现象。
当供应过多的货币追溯相对稀缺的商品和服务时,价格就会上涨。
通货膨胀通常会导致物价上涨,降低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并对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
7. 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失业率是指未就业人口占劳动力人口比例。
它是衡量经济就业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失业率的高低反映了经济的总体表现和就业市场的健康状况。
8. 毛利润(Gross Profit)毛利润是指企业销售收入与生产成本之间的差额。
它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一种指标,通常用于评估企业在没有考虑其他费用和开支的情况下的盈利水平。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1.需求: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2.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函数。
3.需求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关系。
4.供给:某一特定时期内生产者在各种可能价格下愿意并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5.供给函数: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6.供给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越高,供给量越大;价格越低,供给量越小。
7.均衡价格: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8.弹性:当一个经济变量发生1%的变动时,由它引起的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动的百分比。
9.需求的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10.供给的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11.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之间能够相互替代以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
12.互补品:若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互补品。
13.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14.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15.恩格尔定律:家庭的食物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比重随家庭收入增加而递减。
16.恩格尔曲线:家庭在食品上支出与家庭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及对应图形。
17.效用:消费者拥有或消费商品或服务对欲望的满足程度。
18.总效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从消费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效用满足总量。
19.边际效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从增加一单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中获得的效用增加量。
20.消费者剩余:消费者为得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数额与实际必须支付的数额间的差值。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1. 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进行有效的配置,以求满足人类无穷欲望之最大满足的一门科学.2.稀缺性:不是指资源在绝对数量上的多寡,而是相对于人们无限多样,不断上升的需要来说,用以满足这些需要的手段,即有用的资源,是相对不足的.3.实证分析:主要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它怎样以及为什么变化,其后果是什么的这一类的问题.4. 规范分析:着眼于建立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判定现有的经济状况应该怎样.5. 均衡分析:假定外界诸因素是已知的和固定不变的,然后再研究因变量达到均衡时应具备的条件.这里的均衡指的是:各个经济决策者所做出的决策正好相容,每个人都不会愿意再调整自己的决策,从而不再改变其经济行为.6. 经济理性主义:假定人在经济生活中总是受到利己之心的趋势,通过对各种可能方案的理性选择,以便寻求能够实现最大限度利益的方案.7. 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体的经济行为,采用个量分析方法,通过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及相互关系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经济资源配置问题的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理论.8.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国民经济运行,采用总量分析方法,是以国民收入决定为核心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充分利用的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理论.供求理论市场:是某种商品与服务的一群买者与卖着。
9. 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10. 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商品价格上升,该商品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11. 供给名词解释:卖着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且能够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12. 供给定理名词解释: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商品价格上升,该商品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
13.平衡名词解释: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化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静止的状态。
市场均衡是指价格达到供求水平的状态。
均衡分析考察均衡形成和变化的条件。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1、稀缺性:相对于人们的无限需求而言,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这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前提。
2、选择性: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合理而又有效的分配于各种用途以满足人类无限多样的需求。
3、经济人:又称为理性人,指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最小的代价去获得自己最大经济利益。
这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之一。
4、生产可能性边界PPF:资源在既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产品的最大组合。
5、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居民,厂商及单个产品市场)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1、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量的变化: 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于价格变化而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化。
沿着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需求的变化: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其它因素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
需求曲线的整体位移.2,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化。
表现为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
供给的变动: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其他因素的变化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
表现为供给曲线的移动。
3、供求定理:其他条件不变,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向变动,均衡数量的同向变动。
4、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这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应量相等时的价格。
均衡: 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5、市场出清:市场上供求相等的状态。
当价格确实能使需求等于供给,以至于任何人可以在那个价格上买到他所要买的东西,或者卖掉他所要卖的东西,这时,市场就是出清的。
6、替代品:两种商品之间可相互替代以满足某一种欲望。
互补品: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某一种欲望。
正常商品:需求随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的商品。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经济学部分名词解释1.需求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2.供给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呈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3.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4.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5.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6.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A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引起对商品B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7.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8.蛛网理论是用弹性理论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生产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是一种动态分析.按照这种理论绘制出来的供求曲线图,形状近似蛛网,故名为"蛛网理论".1. 生产要素:生产中使用的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可分为劳动,资本,土地与企业家才能.2. 总产量(TP):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3. 平均产量(AP):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4. 边际产量(MP):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5. 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6. 经济利润:也称超额利润,是指厂商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7. 正常利润:企业家才能的价格,也是企业家才能这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它包括在成本之中.8. 短期成本: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9. 长期成本:在长期中,一切投入都是可变的,这些开支就是长期成本.10.边际成本: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11.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12.等成本线: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曲线.13.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14.生产扩展线:每一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线叫做生产扩展线.15.规模报酬:是指所有生产要素的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属于长期的生产理论.1.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2.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3.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和谐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4.预算线:也称消费者可能线,它是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数量组合.5.替代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会多购买价格便宜的商品,少买价格高的商品.6.收入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应水平.替代效应7.价格消费曲线:我们把由于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最佳购买的均衡点的连线,叫价格——消费曲线.8.收入——消费曲线:我们把由于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最佳购买的均衡点的连线,叫收入——消费曲线.1. 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生产力.2. 边际产品价值(VMP):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MP和产品价格P的乘积.用公式表示:VMP=MP•P3. 经济租金是准租金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素质较差的生产要素,在长期内由于需要增加而获得的一种超额收入.4. 洛伦兹曲线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曲线.5. 吉尼系数是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一个衡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6. 劳动的供给曲线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时期内劳动者在各种可能的工资率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一般来说,它是一条向后弯曲的供给曲线.1.不完全信息:也叫非对称信息,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些,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些.2.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3.外部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4.外部不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法补偿的危害,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5.科斯定理:是一种产权理论,是解决经济活动外部性的重要理论和全新思路.其原理内容是指在市场交换中,若交易费用为零,那么产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没有影响.6.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1.消费函数以C表示消费水平,Y表示国民收入,则在两部门经济中,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函数形式为:C = C(Y)这一函数被称为消费函数.一般说来,消费水平的高低会随着收入大小的变动而变动,收入越大,消费就越高;但是,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数量的增加赶不上收入的增加.2.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即每单位收入的消费数量,用公式表示为:它说明了家庭既定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分配的状况.3.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家庭在增加的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Y表示家庭收入的增加量,而△C则是增加的收入中消费的增加量.边际消费倾向说明了收入变动量在消费变动和储蓄变动之间分配的情况.一般地说,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大于0而小于1的,即0<MPC<14.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呈现递减的趋势被称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5.消费曲线是表示家庭消费数量与收入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逐渐增加,因而消费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同时,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增加的速度越来越慢,因而消费曲线随着收入的增加越来越趋向于平缓.6.线性消费函数在分析短期消费与收入之间关系时,尤其是在不考虑边际消费倾向作用的条件下,消费函数可以由线性消费函数表示为:C = a + bY 其中,a,b为常数.在式中,a被称为自主性消费,它不受收入变动的影响;bY是由收入引致的消费,它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线性消费函数表明,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按固定不变的一个比例b增加,此时,消费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7.储蓄函数由于储蓄是收入中扣除消费之后的余额,因而储蓄函数可以由消费函数得到.假定S表示储蓄,于是储蓄与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表示为:S = Y –C(Y)= S(Y)8.平均储蓄倾向表示收入中储蓄所占的比重,即平均储蓄倾向也可正可负.一般来说,在收入偏低时,平均储蓄倾向可以为负值;随着收入增加,平均储蓄倾向递增,其数值转变为正值,但总小于1.9.边际储蓄倾向表示增加的收入中储蓄增加所占的比重,即边际储蓄倾向一般为正数值,但小于1,即0<MPS10.储蓄曲线是表示储蓄与收入之间的关系的曲线.随着收入的增加,家庭部门的储蓄增加,即储蓄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同时,随着收入的增加,储蓄增加的速度更快,因而储蓄曲线越来越陡峭.11.线性储蓄函数利用线性的消费函数形式,储蓄函数也可以简单地表示为线性形式,即:S = Y –C = –a +(1 –b)Y 其中,(–a)就是自主储蓄,它不受收入的影响,(1 –b)Y是由收入引致的储蓄,而(1 –b)是边际储蓄倾向.12.投资乘数指由投资变动引起的收入改变量与投资支出改变量与政府购买支出的改变量之间的比率.其数值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1.总需求曲线表示在一系列价格总水平下经济社会的均衡的总支出水平,即总需求曲线表示经济中的均衡的总支出量随着价格总水平变动而变动的轨迹.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2.总需求函数是表示价格总水平与均衡总支出关系的函数.以Y表示使得经济处于均衡的总支出AE的水平,P表示价格总水平,则总需求函数AD可以表示为:Y = AD(P)3.总供给曲线表示一系列价格总水平下经济提供的产出量,即总供给曲线表示经济中厂商愿意并且能够供给的总产出量随价格变动而变动的轨迹.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左上方倾斜的曲线.4.总供给函数是表示价格总水平与均衡总产出关系的函数.以Y表示经济中的总产出,P表示价格总水平,则总供给函数AS可以表示为:Y = AS(P)5.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当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时,经济处于均衡状态.在均衡点处,决定总需求的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以及决定总供给的劳动市场同时处于均衡.此时,由产品和货币市场均衡决定的总需求恰好使得劳动市场均衡决定的就业量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完全实现变化.1.通货膨胀一般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升.2.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3.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失业.4.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5.周期性失业是指因劳动力中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6.温和的,奔腾的和超级通货膨胀按照价格上涨幅度加以区分,通货膨胀有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的通货膨胀和超级通货膨胀三种类型.温和的通货膨胀,年物价上涨率在10%以内;奔腾的通货膨胀其物价上涨率则是两位数;而超级通货膨胀的通货膨胀率要在3位数以上.7.滞胀是指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失业率也上升.8.未预料到的和预料到的通货膨胀:按照人们对价格变动预料的程度划分,通货膨胀又分为未预料到的通货膨胀和预料到的通货膨胀两种类型.未预料到的通货膨胀往往由某些突然的原因所引起,人们对价格上涨的幅度不能预知或不完全预知.预料到的通货膨胀是由于已知的原因所引起,并且通货膨胀的幅度为人们所预知.9.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通货膨胀会导致收入和财富的不同阶层之间的再分配,这就是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其效应的大小取决于通货膨胀的类型.10.通货膨胀的产量和就业效应由通货膨胀所造成的不同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会对产量和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是通货膨胀的产量和就业效应.其效应的大小取决于通货膨胀的类型. 1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持续而显著的上升.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在于总需求过度增长,总供给不足,即"太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产品",或者说"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超过按现行价格所提供的供给".12.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又称供给型通货膨胀,是指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13.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工资推进通货膨胀是工资过度上涨所造成的成本增加而推动的价格总水平上涨.工资上涨使得生产成本增长.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厂商愿意并且能够供给的数量减少,从而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造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14.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是厂商为了谋求更大的利润导致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具有市场支配力的垄断和寡头厂商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而提高产品的价格,结果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15.进口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所需要的一种重要原材料主要依赖于进口,那么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就会造成厂商生产成本的增加,导致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16.通货膨胀惯性无论是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还是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在拉动需求或推进成本之后,最终会使得价格总水平停止上涨.然而,在实际中,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除非受到其他的冲击,通货膨胀倾向于持续保持相同的水平,这种现象被称为通货膨胀惯性.17.预期是指人们对未来经济变量作出的一种估计.预期往往根据过去的经验和对未来知识的了解而形成.18.价格调整曲线价格调整曲线又称菲利普斯曲线,它表示工资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着交替关系.价格调整曲线是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提出来的,因而被经济学家们称为菲利普斯曲线.由于一个国家的货币工资增长率基本上与通货膨胀率具有相同的变动方向,因而菲利普斯曲线被改造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之间的关系.并用来研究通货膨胀问题,说明价格调整过程,故又名价格调整曲线.19.收入政策对付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往往使用收入政策.收适政策目的在于通过控制价格,货币工资和其他收入的增长,抑制通货膨胀.收入政策的主要手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价格和工资管制;收入指数化;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20.收入指数化所谓指数化就是以条文规定的形式把工资和某种物价指数联系起来,当物价上升时,工资也随之上升.指数化可以是被百分之百的指数化,也可以是部分指数化.百分之百指数化是指工资按物价上升的比例增长.部分指数化是指工资上涨按物价上升一定比例上涨.收入指数化政策往往被用来减少通货膨胀所产生的对收入分配的影响.1.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2.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各种制度规定本身可以对经济产生稳定作用.这种自动稳定作用通常称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3.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又称为能动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经济运行的状况逆经济风向采取的变动财政收入水平的政策.具体地说,当经济处于繁荣状态时,政府应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相反,当处于经济萧条状态时,政府则应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此方式对经济交替地进行微调,以便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4.政策滞后所谓政策滞后是对经济运行采取的政策发挥作用的时间对这一运行状态的滞后.产生政策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经济形势的判断需要时间;研究和制定对策需要时间;政策实施需要时间;政策发挥作用又需要时间.5.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是指增加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产生的挤占效应.从而导致增加政府投资所增加的国民收入可能因为私人投资减少而被全部或部分地抵消.6.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比例.7.转移支付乘数: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转移支付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变量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之间的比例.8.税收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9.财政赤字:又称预算赤字,是一国财政年度支出超过年度收入的差额.1.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国家的货币权力当局,是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最高主管机构.中央银行的经营目的不是为了赚取利润,而是为了公共利益,特别是要保证完成法律规定的任务.中央银行主要具有三个职能:发行银行,银行的银行和国家的银行.2.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面向工商厂商及个人经营存贷款业务的金融组织,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存贷款利息差额,赚取最大的利润.3.法定准备率西方银行制度中规定,商业银行应将其吸收的存款总额按一定比例以现金的方式保留起来,以作为储户提取存款的准备金.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准备率,即由于准备率通常依法规定,因此被称为法定准备率.4.再贴现商业银行为了取得现金,可以将自身持有的债券向中央银行贴现,这就是再贴现.5.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都是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采用的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控制货币供给,影响利率,从而影响投资,并最终影响国民收入.6.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影响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手段.7.存款创造乘数一般地,如果法定准备率为rd,而银行系统中最初存款数量的改变量为△D,那么银行系统中存款改变量最多可以达到△D / rd,即银行系统中存款的改变量为原有存款量的 1 / rd倍.1 / rd就是存款创造乘数.由于法定准备率rd小于1,因而银行系统存款创造乘数大于1.8.费雪方程:用公式表示为MV=PT,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数量(M)与货币流通速度(V)呈反向变化;价(P)格与货币数量,货币流通速度同方向变化,与劳务数量(也即商品交易量T)反向变化.9.现金余额方程:M=KPY ,其中K为公众手持现金余额占国民收入的比例,KY为实际货币需求,此方程表明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与交易动机货币需求率同向变化,国民收入(Y)和价格(货币需求数量)同向变化.10.基础货币: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总和,即公众,厂商与银行的现金总额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11.货币乘数:又称货币创造乘数,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对基础货币的倍数.1.绝对优势原理一国生产某种商品所花成本绝对的低于别国,称为具有绝对优势.只要具有绝对优势,就应该专一化生产该商品.2.相对优势原理如果一国与他国在生产不同商品上的相对成本不同,仍然可以生产其相对成本较低的商品以换取相对成本较高的商品,从而得到比较利益.3.进口替代战略用本国产品来代替进口品,即通过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来促进本国工业化的战略.4.发展出口战略把对外贸易的重点放在出口产品上,尽可能扩大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5.综合发展战略把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结合起来的一种发展战略.6.经常项目国际间经常发生的商品和服务输入和输出的项目,是国际收支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项目.7.资本项目国际间的资本输入与输出.8.平衡项目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发生差额思考平衡项目来弥补,包括三项,即错误与遗漏,官方储备资产的变动和分配的特别提款权.9.顺差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收入大于支出的情况.10.逆差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收入小于支出的情况.11.汇率使用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即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比率.12.固定汇率制是指把各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稳定在一定幅度之内的一种制度.13.浮动汇率制是指一国政府对汇率不予固定,听任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浮动的一种制度.1.微观经济学: 是指研究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重点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重点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重点
1. 价值观念(Value Theory)
价值观念是经济学理论的基础,它是指人们在满足自己的需要和实现其价值追求时,通过消费来表达出所认为最适合自己的需求货币价值,以及人们可以达到的价值水平。
它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也是实践经济活动的基础。
2. 供求量(Supply and Demand)
供求量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微观经济学原理之一,它通过描述价格与生产商品数量的关系来确定一个市场中价格的稳定水平。
通常情况下,当生产商品数量较多时,价格比较低,而生产商品的数量较少时,价格会比较高。
3. 价格系统(Price System)
价格系统是反映市场经济的“支点”,它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源于人们决定是否会出售而产生的价格变化,从而影响市场的供求状况。
价格系统定义了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它根据市场上的市场竞争状态,将资源分配给最有价值的用途,维持了市场的正常运作。
4. 产品市场(Product Market)
产品市场一般指商品和服务的市场,它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一个市场,其中消费者可以购买其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以及生产者可以出售其生产的商品和服务。
它是一个多方交易
的市场,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分配。
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5. 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制定的政策,旨在控制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之间的平衡,以实现经济增长和健康发展。
它主要通过税收政策、财政支出政策、流动性政策等方式影响经济,以达到政府政策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西方经济学词汇表AAbility-to-pay principle(of taxation)(税收的)支付能力原则按照纳税人支付能力确定纳税负担的原则。
纳税人支付能力依据其收入或财富来衡量。
这一原则并不说明某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到底该比别人多负担多少。
Absolute advantage(in 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贸易中的)绝对优势A国所具有的比B国能更加有效地(即单位投入的产出水平比较高等)生产某种商品的能力。
这种优势并不意味着A国必然能将该商品成功地出口到B国。
因为B国还可能有一种我们所说的比较优势或曰比较利益(comparative advantage)。
Accelerator principle 加速原理解释产出率变动同方向地引致投资需求变动的理论。
Actual,cyclical,and structural budget 实际预算、周期预算和结构预算实际预算的赤字或盈余指的是某年份实际记录的赤字或盈余。
实际预算可划分成结构预算和周期预算。
结构预算假定经济在潜在产出水平上运行,并据此测算该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税人、支出和赤字等指标。
周期预算基于所预测的商业周期(及其经济波动)对预算的影响。
Adaptive expectations 适应性预期见预期(expectations)。
Adjustable peg 可调整钉住一种(固定)汇率制度。
在该制度下,各国货币对其他货币保持一种固定的或曰“钉住的”汇率。
当某些基本因素发生变动、原先汇率失去合理依据的时候,这种汇率便不时地趋于调整。
在1944—1971年期间,世界各主要货币都普遍实行这种制度,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Administered(or inflexible)prices 管理(或非浮动)价格特指某类价格的术语。
按照有关规定,这类价格在某一段时间内、在若干种交易中能够维持不变。
(见价格浮动,price flexibility)Adverse selection 逆向选择一种市场不灵。
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况,即那些遭遇风险机会最多的人,最容易决定购买保险。
推而广之,逆向选择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况:就某产品而言,买方和卖方所掌握的信息不同。
比如旧车市场。
Aggregate demand 总需求某一时期一个经济所计划或所需要开支的总数。
它取决于总的价格水平,并受到国内投资、净出口、政府开支、消费水平和货币供应等因素的影响。
Aggregate demand(AD)Curve 总需求曲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体现一个经济中人们所愿意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总量与该经济的价格总水平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同其他需求曲线一样,总需求曲线背后也存在着一系列重要的经济变量,如政府开支、出口和货币供应,等等。
Aggregate supply 总供给某一时期一个经济中各企业所愿意生产的商品与服务的价值的总和。
总供给是可供利用的资源、技术和价格水平的函数。
Aggregate supply(AS)Curve 总供给曲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体现各企业所愿意提供的总产出与价格总水平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总供给曲线在很长时期内,在潜在产出水平上,倾向于相对地陡峭和垂直;而从短期看,则显得比较平缓。
Allocative efficiency 配置效率一种经济境况。
一个经济到达该境况时,已经不可能通过重组或贸易等手段,既提高某一人的效用或满足程度,而又不降低其他人的效用或满足程度。
从某种意义上讲,完全竞争可以导致配置效率。
配置效率又称为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
Antitrust legislation 反托拉斯法取缔垄断行径、贸易限制和那些旨在抬高价格或取消竞争的厂商勾结行为的各种法律。
Appreciation(of a currency) (通货)升值见(通货)贬值(depreciation)。
Appropriable 可分拨对某些资源属性的一种描述。
有此属性资源的所有者可以获得该资源的全部经济价值。
在运行良好的市场竞争中,可分拨资源往往能得到合理的定价和有效的配置。
见“不可分拨”(inappropriable)。
Arbitrage 套利在一个市场上即期买进某种商品或资产,而在另一市场卖出该商品或资产,以期在价差中赚取利润的经济行为。
套利是消除价差的重要力量,它可使市场功能更有效地发挥。
Asset 资产实物财产或具有经济价值的非实物性的权利。
例如工厂、设备、土地、专利、版权,以及货币、债券等金融票据。
Asset demand for money 货币的资产需求见货币需求(demand for money)。
Automatic(or built-in)stabilizers 自动(或内在)稳定器政府税收和开支体系所具有的一种性质,可以缓冲私人部门收入变动的作用。
例如失业津贴和累进所得税等都有助于稳定经济。
Average cost 平均成本见平均成本(cost,average)。
Average cost curve,long-run (LRAC或LAC)长期平均成本曲线表示在技术、投人品的价格不变,但生产者可自由选择企业最优规模的条件下,某一产品的各种产量水平所对应的最低平均成本的几何图形。
Average cost curve,short-run (SRAC或SAC)短期平均成本曲线表示在技术、投人品的价格不变、且企业规模为既定的条件下,某一产品的各种产量水平所对应的最低平均成本的几何图形。
Average fixed cost 平均固定成本见平均固定成本(cost,average fixed)。
Average product 平均产量总产量或总产出除以一种投入品的数量所得的值。
由此,劳动的平均产量定义为总产量除以劳动的投入量。
其他投入品的平均产量以此类推。
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 平均消费倾向见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Average revenue 平均收益总收益除以总销售量,即单位收益。
平均收益一般与价格相等。
Average variable cost 平均可变成本见平均可变成本(cost,average variable)。
B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 国际收支平衡表某时期一国同外部世界的交易状况的报表,包括商品和服务的买卖、馈赠、政府交易和资本流动。
Balance of trade 贸易余额国际收支中有关商品(或有形物品)进出口的部分。
包括食品、资本品和汽车。
如果包括服务和其他经常项目,则称为经常项目余额。
Balance of current account 经常项目余额见贸易余额(balance of trade)。
Balance sheet 资产负债表某时点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报表。
其中资产列为一栏,负债加净资产在另一栏。
每一项都以其实际的或估计的货币价值列出。
由于净资产由资产减负债来定义,因此两栏的合计必须平衡。
Balanced budget 平衡预算见平衡预算(budget,balanced)。
Bank,commercial 商业银行一种金融中介。
到目前为止,其突出的特点是允许客户对其所存人的款项随时随地签发支票来进行付款和提款。
所有接受储蓄和支票存款的金融机构统称为储蓄机构。
Bank money 银行货币由银行创造的货币,特别是指银行依据其准备金而成倍地扩大其支票帐户(M1的组成部分。
) Bank reserves 银行准备金见银行准备金(reserves,bank)Barriers to entry 进入壁垒能够阻碍进入市场、导致竞争减弱或者行业内厂商数量减少的那些因素。
例如法律规定、管制和产品差异等。
Barter 易货贸易商品直接交换,而不需要使用任何物品充当货币或交易媒介。
Benefit principle(of taxation) (税收的)受益原则认为税收与人们从政府活动中的受益应当成比例的原则。
Bond 债券由政府或企业发行的有息证券,保证在未来特定日期还本付息。
Break-even point(in macroeconomics)(宏观经济学中的)收支相抵点个人、家庭或社会团体的一种收入境况或收入水平。
在该境况,所有的收入正好被用来消费(既没有正储蓄也没有负储蓄)。
只有在更高的收入水平上才会有正储蓄。
Bretton woods system 布雷顿森林体系见可调整钉住(adjustable peg)。
Broad money 广义货币货币供给的一种形式或口径(也称M2,包括交易货币(M1)、银行储蓄帐户,还有其他类似交易货币的替代性资产。
Budget 预算计划支出与预期收入的帐户,通常以一年为期。
对政府而言,其收入应为税收。
Budget,balanced 平衡预算总支出和总收入(不包括借款收入)正好持平的预算。
Budget constraint 预算约束见预算线(budget line)。
Budget deficit 预算赤字政府总支出超出总收入(不包括借款收入)的部分。
这差额(赤字)通常靠借款弥补。
Budget,government 政府预算政府在特定时期(通常为一年)中所计划的支出和收入的报告书。
Budget line 预算线在既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用给定的收入可能购买的各种商品组合点的轨迹。
有时称预算约束(budget constraint)。
Budget surplus 预算盈余政府收入超过支出的部分与预算赤字(budget deficit)相对应。
Built-in stabilizers 内在稳定器见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s)。
Business cycles 商业周期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息就业的波动。
这种波动以经济中的许多成分普遍而同期地扩张和收缩为特征,持续时间通常为2到10年。
现代宏观经济学中,商业周期发生在实际GDP 相对于潜在GDP上升(扩张)或下降(收缩或衰退)的时候。